时间:2022-02-28 21:40: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治安防控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经济学治安防空理性人假设
犯罪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一如有鼠就有猫、有矛就有盾、有阴就有阳,有犯罪就当有犯罪的应对—即治安防控。如同犯罪研究的多视角一样,治安防控的研究自然也可以是多视角的。在此,我们同样以经济学为视角对其进行分析。
一、理性的治安防控者
同“理性的犯罪人”所暗含的意义相同,“理性的治安防控者”这一表述本身就预示着,“理性人”的假设仍然是我们展开分析的前提;因为既然“经济分析是一种统一的方法,适用于解释全部人类行为”,而治安防控行为并没能逃脱“人类行为”这一范畴.单位、社会和自然人一样,都会趋利避害。那么,作为治安防控的主体——个人或是单位、社会——被假设为“理性的”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治安防控者是理性的,其寓意如同对“理性的犯罪人”对“人是理性最大化者”的假设所暗示的意义——“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即,如果一个人的环境发生变化,而他通过改变其行为就能增加他的满足,那他就会这样去做”的借鉴一样,当我们把“人们”理解或界定为“治安防控者”的时候,就会得出另一个推论,即:治安防控者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如果他的环境发生变化,而他通过防控能增加他的满足,那他就会去防控。
因此,在经济学的意义上,“理性的治安防控者”与“理性的犯罪人”有实质性区别,二者都不过是“理性人”这个“总纲”下具有相对意义的“子目”,表象不同,实质统一;治安防控行为与犯罪行为也没有实质性差别,本质上都是一种经济行为,虽然二者的目的是针锋相对的。
二、防控成本与防控收益
治安防控行为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活动,这决定了其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成本与收益是两个决定性因素。
1.治安防控成本。治安防控成本指社会为预防犯罪而投入的成本。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治安防控的物质性成本。就像犯罪并不总是“空手套白狼”的活一样,治安防控也不是只说不练的“假把式”,所有的防控措施,即使按照目前公安机关所提的人防、物防、技防的“三防”建设——一定数量的现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有的还可能是巨额资金的投入。这些为预防犯罪所作的物质上的准备,都归入治安防控的物质性成本。
其次,治安防控的精神性成本。治安防控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投入,人们为防控所做的比如思考、规划、计算甚至有些情况下所受的煎熬等等精神性的工作都是一种投入,这些精力、心智等的精神损失当计入治安防控的成本。
再次,治安防控的机会成本。与犯罪的机会成本的寓意相同,治安防控的机会成本意味着人们将资源用于防控而丧失了用于其他方面可能得到的收益。换句话说,治安防控的机会成本的确定“参考”于拥有同样资源投入的另一个经济行为的价值。
最后,治安防控的预期投入成本(也称预期防控成本)。预期防控成本是防控者打算投入的成本或者是能投入的成本,也就是现有资源与被侵害概率的乘积。由于防控者的理性决定了防控者会尽可能的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收益,因而,对预期损失的测度将决定防控成本投入的多少。
2.治安防控收益。治安防控收益是指由于防控成本的投入而避免的损失。这种被避免的损失既包括物质性的,也包括精神性的。相对于物质性收益的容易测度,精神性收益是一笔不容易计量的收入,因此,为分析的简便,仅将治安防控收益限定为物质性收益,而将精神性收益忽略不计,尽管它使社会总福利增加了。转贴于中国论文下
治安防控收益的多寡取决于防控成本避免的损失,而防控成本避免的损失的大小取决于人们的预期损失,也就是现有资源与被侵害概率的乘积。
治安防控所要避免的是未来的损失,也即损失尚未发生;同理,治安防控所要取得的收益也是未来的收益,也即收益尚未得到,因而治安防控的收益实质上是一种预期收益,将防控收益称为预期防控收益似更恰当。
三、防控成本与防控收益之比较分析
由于犯罪者与防控者的“理性”统一性和犯罪行为与防控行为的“经济”统一性,犯罪模型完全可以套用过来用以解释治安防控行为,即:治安防控的预期收益超过其预期成本。为了在使用情境上与犯罪模型区别开来,我们姑且称之为治安防控模型。
治安防控模型对防控行为条件的概括意味着,在治安防控者的“理性”中,当既得利益大于既付代价时防控者才会积极作为。这寓意着:首先,当防控者认为其预期收益大于其预期成本时,防控者将会采取防控措施以阻止不法侵害;并且随着预期收益越大,防控者投入防控资本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其次,当防控者认为其预期收益小于其预期成本时,其投入防控资本的可能性就比较小,而且预期收益越小越不可能进行投资。再次,当犯罪人认为其预期收益相当于其预期成本时,防控者可能对犯罪防控抱无所谓的态度。
由于预期成本和预期收益都取决于预期损失,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预期损失又取决于侵害发生的概率,因而,侵害几率会对防控者产生激励,也就是说,侵害——比如说被盗——的次数的多少会较价值的多少更能对防控者产生影响,这一点同“概率的改变比刑罚的改变,对于违法行为的数量有更大的影响”是一致的,因为这是“一个人类行为共同的一般性特征”。
治安防控模型还隐示了一个与预期收益与预期成本及其相关的变量:时限,也就是在多长的时段内去计算预期收益与预期成本。防控措施并不是一次性消费产品,防控者更不会去追求一次性消费,在防控者看来,防控资源发挥作用越长久越好,时间越长,收益越高,成本则相对越低。在同样的防控效果和同样的价格下,一套能正常使用5年的技防产品肯定要比使用3年的销路好,而在同样使用年限的情况下,防控效果和价格是决定防控者是否为此付钱的关键性因素。
参考文献:
摘 要:提升公共关系管理水平,更好地协调好我国社会转型期多种多样的内外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内容涉及提高公共关系管理水平的研究。其中包括: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如何加强公共关系管理者队伍建设。阐述了提升公共关系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制定有效的推进方法。
关键词:公共关系建设 制度创新 人事制度改革
当今,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公共关系管理是老话题,同时又是新考验。拥有13亿人口,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公共关系管理任务更加繁重和艰巨。因此,提升公共关系管理水平,对于维护社会井然有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公众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期、新形式下把公共关系管理水平提升到新高度,是公共关系管理领域的一次创新,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把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统筹起来谋划,必须同公共关系建设和公共关系管理者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实施。
1.公共关系建设是提高公共关系管理水平的前提和基础
加强公共关系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公共关系管理的群众基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就要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加强公共关系服务,促进社会公平,关注百姓合理利益诉求,实现人民劳有所得、学有所教、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合法权益收到保障,心情更加愉悦,幸福指数攀升,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公共关系建设合力;要不断推进制度创新,进一步探索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增强公共关系管理者的前瞻性、能动性、有效性。在不断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市场的力量、市场的特色,综合运用经济、行政、道德、科技等手段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增加对公共关系建设领域的参与和投入,形成群众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公共关系建设,与政府互联互补互促的公共关系网络。丰富人民群众依法有序参与公共关系建设的理念,努力形成公共关系建设人人渴望参与、人人可以参与、人人踊跃参与、人人共享公共关系建设成果的新局面;要重心下移。构建社会主义新社会,满足群众的新要求新目标,就要调整旧的公共关系建设思路、方式、格局,更加紧密地围绕群众最关系、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真切切扎根到群众中,向基层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夯实公共关系建设的基础,更加准确地了解和把握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开辟和完善基层公共关系建设和服务体系,力争把公共关系中的矛盾和纠纷化解在源头,纠早正小,治微做细,为公共关系管理筑造牢固坚实的“地基”;要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食品药品安全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事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要把健全机构、完善机制和强化监管结合起来,以最坚决的态度和措施,严格准入、严格监管、严格执法,严厉处罚、严厉打击、严厉问责,出重拳、施重典,让群众吃上安全放心食品。规范药品生产流通,加大监管力度,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加速,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成为劳动者的生命和财产权利的保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综合防范体系凸显出重要意义。这既是搞好安全生产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要求。面对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标本兼治,立足治本,变静态被动管理为动态主动管理,明确企业责任,加强政府监管,在人民群众中普及安全生产宣传和教育,为社会进步和公共关系建设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外部环境;要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实现平安社会的重要手段,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政治安定、人民群众财产和人身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完善“以民为本”,打防控一体化,反应快速、防范严密、控制有效的全方位、全时空、立体化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2.公共关系管理者队伍建设是提高公共关系管理水平的重要支撑和内在要求
公共关系管理者是构成整个公共关系庞大系统的基本要素,是公共关系管理工作的具体施行者。公共关系管理者个人的能力素质、言谈举止在很多时候直接关系到公共关系整体形象,甚至关系到公共关系行为能否实施畅通。因此,积累公共关系管理经验,提高公共关系管理精神成为公共关系管理者队伍建设的一道新课题。
要转变观念。长期以来,权威性和政策性是公共关系管理者传统的主导观念,这与服务型、创新型公共关系建设产生矛盾,而且越积越深。为人民服务不需要高高在上,需要的是以真诚的服务脚踏实地,俯下身子为群众带来便捷,需要的是以百姓好感和信赖评价工作合格与否的标准;要加强公共关系管理者个人的素质。要将公共关系基础等各理论学科引入公共关系管理者的日常学习中,聘请公共关系行业的翘楚,定期组织开展讲座,推进学习型公共关系管理队伍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公共关系管理者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水平,从而真抓实干地建立学习型公共关系管理队伍建设。针对公共关系结构陈旧老化的现状,要推动思想解放,敢于破除束缚公共关系建设的陈旧观念、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努力把学习、交流、创新的成果由观念层转化到实践层面上来;要推进公共关系管理的人事制度改革。公共关系管理的人事制度改革,对于完成公共关系管理者的执政使命具有重大意义。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者考核测评体系,改革干部任免选拔提名制度,必要时开创试点实验,大胆进行制度创新、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开展竞争性管理者上岗机制。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公共关系实践家和弄潮儿,努力把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警务地理;实战化教学;应急指挥教
一、智慧公安的理念
目前,城市已经进入一个高危险期,传统的、非传统的公共安全事件的出现日益频繁。随着公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构建扁平化高效勤务指挥体系和“大情报”体系建设需要,空间地理信息等新技术的引入和广泛应用,成为今后公安信息化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必然方向。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智慧公安“的概念应运而生。“智慧公安”的概念源于“智慧城市”。在新信息技术革命的巨大冲击下,基于空间的整合与操作能力、基于位置的监控与调度能力、海量数据(尤其是空间数据)的实时分析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服务保障能力等都将成为“智慧公安”未来的重要应用方向。智慧公安的建设目标是维护城市稳定,确保城市安全运行、实现智慧应急管理。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覆盖广泛、反应灵敏的预警系统;协作作战的应急救援系统;资源共享的信息系统;整合协同的组织系统。总体目标的实现将极大程度地依赖于警务地理信息技术发展。
二、警务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意义
从公安实践的角度讲,公安引入警务地理信息技术的意义在于,能够借助警务地理信息技术能更好地解决如下问题。一是“在哪里”的问题。如最近一个月内某城市的刑事案件都发生在哪里?在哪里高发?二是“有什么”的问题。例如,在某一个警务责任区范围或单元楼内有多少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三是“哪里有”的问题。例如,在某个重大突发事件现场,快速寻找周边“哪里有”可供利用的资源。四是“怎样规划部署最合理”的问题。例如,在某警卫任务中,安保警力、警戒线、安防和监控设施部署到哪些部位最合理?等等诸如此类的与空间位置相关的问题。
从公安学科发展的角度讲,发展警务地理信息技术首先是满足我国对公安应急管理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公安院校应当对警务地理信息技术指导下的公安信息化实践进行实践总结与理论提升,这也正是公安院校公安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实践基础。其次,发展警务地理信息技术是丰富公安院校办学内涵的内在需要。内涵建设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公安学自2012年成为法学一级学科,其学科建设的空间日益扩大。第三,公安院校应急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除具有较强的危机预警应急分析、识别与处置能力,熟练掌握应急指挥、执行、保障技术以及媒体应对等实战技能外,还要系统掌握警务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适应当代公安工作需要。
三、警务地理信息技术在公安实战化教学中的应用
以江苏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应急指挥教学信息系统建设为例,该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是:运用以3S为基础的空间信息技术,开展犯罪时空分析与预测、警务地理情报分析、智能化巡逻防控、跨区域协同指挥、联动应急防控等深度应用技术的研究与探索,积极参与新一代PGIS平台的应用示范,建立符合实战需要的创新警务解决方案,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警用空间信息新技术和新产品。
应急指挥教学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的设计包括:警务地理信息应用模块、警力监控应用模块、卡口集成应用模块以及案事件分析模块。应急指挥教学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除了警务地理信息系统外,还包括综合接处警指挥调度系统、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以及前端数据采集系统。应急指挥教学系统将以警务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该应急指挥教学系统实现了3S空间信息技术与警务信息系统的结合,尤其是警务地理信息技术与现有业务系统的融合,提升了公安信息化应用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应急管理教学、科研的水平。
智慧公安发展背景下的警务地理信息技术要求加大应用和培训推广力度,激发业务警种的需求,引导业务警种自行组织业务应用开发商,通过升级和改造警种现有业务系统,将警务地理信息应用功能融入业务应用流程和业务模型当中,以达到深化应用功能,进一步提高实战应用成效的目的。江苏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对教学内容书本化、教学形式单一化、教学效果模糊化的症结问题,结合实际,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创造性地将警用地理信息技术引入到实战化教学的规划中,切实推动了学院的实战化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满春,陈刚,陈振杰等.GIS设计与实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孙静晶,郭灿.对智慧公安建设的初步探析[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83-85.
[3]王军林.智慧公安内涵及应用服务体系研究[J].专题研究,2012(4):14-15.
[4]许发见.警务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7,3(2):83-87.
关键词:数字社区 数字社区功能 总体框架 数字社区定位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信息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经济成长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信息化技术在不同行业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以数字化方式贯穿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大势所趋。
自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概念以来,“数字”概念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字城市”、“数字社区”、“数字家庭”等也随之发展起来。尤其近几年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及居民对社区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数字社区”的建设提到了议事日程,一些城市已经制定了“数字社区”规划,有些城市还建造了“数字社区”实验工程。但究竟数字社区的模式及运行方式是怎样的?数字社区的功能有哪些?这些已成为业内人士共同探讨的话题。
数字社区建设的目的
“数字社区”的概念是由“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引申来的。数字城市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遥测、仿真――虚拟技术等,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技术系统。建设数字城市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数字化,在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生产生活中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
数字社区的定义,已有很多专家学者给出,本文不再探讨。从已有的这些定义本身不难看出数字社区应该建成什么样,数字社区应该具备哪些功能也众说不一。从信息化的角度,通过探讨建设数字社区的目的,来勾勒数字社区的功能和基本框架。
在国家信息化的进程中,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信息基础设施三个要素(计算机、通信系统和信息内容)中的核心要素。数字社区和数字城市的建设目的应该是一致的,即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社区的各种信息资源数字化,在社区规划建设、管理和提供服务过程中,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把数字社区作为手段和工具,有效提高社区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
数字社区功能及需求
当德国社会科学家滕尼斯1887年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最早提出社区这一概念时,了解、关注它的人微乎其微。到了1933年,和燕京大学的几个同学翻译美国社会学家帕克的社会学论文,第一次将英文“community”译为“社区”向国人推介时,了解、关注它的人仍然屈指可数。而今天,“社区”已经成为人们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汇,受到广泛关注。
什么是社区?有资料称,社会学家给社区下出的定义有140多种。尽管社会学家对社区下的定义各不相同,在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上认识还是基本一致的,普遍认为一个社区应该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社区就是这样一个“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如果按照结构功能来给社区分类,可以分为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在我们国家,城市社区一般指街道、居委会;农村社区一般指乡镇、村。社区是社会生活的基本空间,也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是政府实施社会控制、进行社会管理的基本依托。
社区作为人类群聚生活的栖息地和群体心灵的归属地,其包含的各个系统和单位都分别承担着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各种社会功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为了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社区发展,必须建设和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社区服务对象是全体社区居民,特别关注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社区服务内容包括社会救助、就业服务、卫生和计划生育、社区治安、文化教育和体育、便民利民等。
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社区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特别是面对城镇1亿以上的流动人口、5000多万退休职工、2200多万困难群众和140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社区服务的压力不断加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也是数字社区建设的内部驱动。
数字社区建设信息综合服务网络,具备行政管理、信息采集、便民利民服务等功能,提供法律、气象、医疗、教育培训、旅游、家政、娱乐等方面的服务。推进各级政府电子政务、网上办事和社会公共服务进入社区,形成社保、医疗、就业指导和生活救助等网络服务平台。重点组织政务信息、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社会保障、失业救助、民政优抚等政府服务信息的利用;结合电子商务发展,推进法律服务、家政物业、商品配送、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等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信息源建设是数字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根据对数字社区的功能分析,列出数字社区需要管理的信息数据,作为数字社区的基本需求。
1、便民利民公共服务信息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采取热线电话、因特网网站、社区呼叫系统等多种形式,构建社区信息服务网络,以满足居民公共服务和多样性生活服务需求。
2、特困人员、失业人员和低保对象的信息数据
开展社区就业,为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促进社区救助服务,加强对社区失业人员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
3、企业退休人员信息数据
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养老金发放和领取资格认证工作,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社会保险政策咨询和各项查询服务。
4、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社区体育设施信息
建设文化体育场所,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开展教育培训活动。
5、疾病预防及计划生育信息
加强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预防服务。
6、外来人口信息
面对城镇的流动人口,加强管理和服务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
7、社区治安信息(出入口,停车场视频,家庭报警信息)
建立健全社区治安防控网络,积极推广运用物防、技防等
现代科技手段和措施。
数字社区建设框架
根据数字社区具备的功能及需求,数字社区建设应包括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社区综合管理系统、社区智能管理系统三部分内容,通过社区服务中心把居民和企业与政府联系起来。
1、社区综合服务平台
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是一个通过互联网和电话网构成的信息平台,服务对象是社区居民。针对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多类便民服务、慈善捐赠、助残救困、司法援助等公益服务进行有机组合和有效管理。该平台由社区便民服务网站、社区居民求助热线和智能呼叫系统组成。
2、社区综合管理系统
社区综合管理系统以社区空间地理信息和人口基础信息为基础,将涉及基层社会治安、社区劳动保障、文化建设、环境保护、卫生防疫、社区组织、社区财务、社区党建等日常事务的基础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并加以利用。使用对象为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管理人员。
同时根据需要调用公安、民政,计生、环保、教育、房产等部门的管理信息,形成实时、在线、共享的新、准、实的数据信息,供社区管理和决策使用。
3、社区智能管理系统
以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为基础,将居住区的公共场所(停车场)视频信息、住宅内部安防信息、住宅内部的煤气泄漏报警信息、住宅内部的火灾报警信息等统一到社区智能管理系统上,为社区居民的安全保障提供服务。
数字社区在城市信息化系统中的定位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电子政务建设到今天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许多地方都建立了相应的配套设施,已初步建成了公用信息平台和政务信息网络。国家信息化规划的四大战略性政务信息资源库即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简称四库),是电子政务的基石,利用信息共享和交换平台,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
数字社区在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内,是政府信息化系统中应用层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系统。数字社区要取用信息资源层的基础数据,同时要为整个系统提供数字社区的数据信息,通过信息共享和交换平台供其他系统使用。数字社区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关系。
结束语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对策
一、周口市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市场建设基本概况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大院(室)等。近年来,我市经济快速发展,财政实力增强,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现全市共有10个文化馆、9个图书馆、166个乡级文化站、387个村文化大院,三级文化网络初具规模。部分文化站还添置了文化活动用品及体育健身器材,开办了图书室、电影院、文化茶园、文化娱乐室、乒乓球室等文体活动场所,吸引了大批农民前来学习、娱乐,成为村民文化娱乐中心、思想教育中心和科技知识培训中心。
以上情况显示,我市县、乡、村三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且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客观的讲,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市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标准要求和实际需求尚有较大差距。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人大组织和人大代表的指导支持下,经过文化部门和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全市农村文化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有些活动在全省都具有一定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市举办各类农民群众参与性文化活动达9000多场次;农村图书借阅年接待读者150万人次;农村自办电影队283个,年放映突破13787场,观众14万人次;农村业余文化团体年演出近万场,观众近200万人次;全市11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送戏下乡近3千场次,受益观众100多万人次。一些乡镇还成立了自己的演出团队,每逢节假日便自发组织到乡村巡回演出。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的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农民自办文化的迅速发展也是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目前,全市共有农民自办图书室88个,藏书量120多万册;自办文化大院387个,从业人员600多人;自办戏剧、曲艺、杂技、武术等不同民间艺术形式的表演团体680多个,年创收入达4000万元;自办的歌舞厅、电子游戏厅、网吧等777个,从业人员3000多人。农民自办文化不仅弥补了国办文化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文化带动作用的增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农民利用本地文化资源,经营文化产业的意识加强。部分乡镇党委、政府以文化站、文化大院(室)为依托,常年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科技咨询等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市依托乡、村文化场所举办各类农民培训班达上千场次,使这些文化设施的作用得到综合发挥,增强了文化设施的吸引力。
二、周口市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总量不足、设施陈旧、功能不全、标准较低等问题,还不能适应基层文化工作的发展和农民群众的需求10个县市文化馆有3个县属于d级危房,3个县楼顶漏雨,存在安全隐患,10个县级图书馆,3家是危房,有一个馆仅有40平方米;全市166个乡镇文化站,能正常开展活动的只有40个,其余的或是有站无址,或是“一个人,一间房,一张桌子,一张床”的“四一”文化站,无法发挥作用。全市部分村文化室、文化大院,因设施老化缺乏活动吸引力,已改作计划生育康检室、宣教室,很多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和基础设施存在着被挤占、退化、萎缩的问题,已难以发挥文化阵地的作用。
(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文化事业本来就是以社会效益为目的,体现公益性的,要求各级政府在充分认识的同时保证事业发展的投入,但我们的不少基层干部往往认为文化是软任务,而且没有经济收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部分乡镇文化站的办公经费、业务经费都没有列入财政预算,不少乡镇文化站多年来业务经费都是零开支。
(三)队伍建设缺乏活力
由于乡镇文化干部待遇低和机制问题,很难吸引优秀专业人才。文化站从业人员大多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以前没有从事过文化工作,缺乏文化工作经验,难以完全胜任农村文化工作。有不少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被乡镇党委政府抽调去忙于其它工作,无暇顾及本职业务,使得文化站工作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一部分是新进的人员,有些是通过种种关系安置的,有些是大中专毕业生或复员退伍军人,他们中不少人受环境影响,缺乏创新精神,大多只求就业,不求创业。一部分有成就的书法、图书管理、文艺创作、绘画、文博人员年岁已高,大多已离开工作岗位。
(四)缺乏法规政策保障,管理体制不顺
基础文化建设没有法规保障,上级督促就忙一阵,督促过后就冷场。农民自办文化项目缺乏扶持政策。文化管理部门又对乡镇文化站无人权、财权,致使文化工作棚架。
(五)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农民自办文化品味有待提高
农民只有农闲时节有一些文化活动,但大多是自发组织,形式比较单调。农民自办文化大多是经营性的,以赢利为目的,主要活跃在农村市场,流动性强。有些演出团体为了赚钱,迎合低俗,品位不高。有的甚至打传播迷信和涉黄的“擦边球”,逃避监管。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农民自办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做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村文化市场建设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各级政府应承担起文化建设的公共责任,要从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中原崛起的高度促进工作的开展,要把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文化广场作为重点列入建设规划。构建以市、县(市、区)群艺馆、文化馆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为依托,以村文化室基础,以农户为对象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改善、提升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
(二)加强农村文化市场建设
培育农村文化市场,运用市场准入,价格调节,财税优惠等政策,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开发农村图书发行、电影放映、文艺表演、网络服务等文化市场。认真落实扶持农村文化经营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经济政策,简化对农村个休工商户和民营文化企业的登记审核程序。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等,扶持民间剧团的发展。鼓励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泥塑、面花、布艺、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支持农村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要实现农村文化市场安定有序地发展。1、要针对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农村法制建设薄弱的现状,建立和完善农村普法体系,通过“送法下乡”、“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法制文艺演出、农民夜校、集市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2、继续推进农村文化市场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人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法规和相关法律制度,尽快研究制定专门针对农村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通过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农村文化市场行为,依法管理农村文化市场;3、要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执法力度,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活动,坚决打击盗版及其他非法出版活动,清除农村文化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和、迷信出版物,净化农村文化市场环境。
(三)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