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节能工作计划

企业节能工作计划

时间:2022-05-11 17:59:23

企业节能工作计划

第1篇

为了满足现阶段电力企业的工作需要,必须要优化其综合计划管理方案,保证标准化建设的开展,满足我国现阶段电网工作的要求,保证电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健全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确保电力企业新型管理方案的更新,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效益,确保综合计划管理的高效性、科学性、统一性,保证新型计划管理模式的应用,从而保证企业最大效能的实现.

关键词:

电力企业;领导机制;综合计划管理;体系构架;最大效能

在电力工作中,影响其有效管理的因素诸多,为了提升电力工作的效益,必须要保证综合计划管理方案的优化,更新旧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新型管理理念的应用,实现其内部各个工作环节的协调,确保电力企业整体计划管理方案的优化,保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优化管理观念,实现管理手段及管理目标的结合,保证管理方案的优化,从而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

一、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现状

1.计划管理策略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这一管理手段的更新及应用,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随着电力企业经济体系的不断健全,电力企业的资产日益积累,其内部部门不断增加,它的分工也日益精细化,这就增加了电力企业内部的计划管理项目,导致其计划协调管理工作量不断加大,这就影响其计划管理职能的发挥.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企业需要应用一种新型的管理方法,从而适应现阶段电力工作的要求.在电力企业的内部管理中,首先需要落实好计划管理体系,落实好相关的分割式管理理念,保证企业规模经济的优化,确保企业整体利益的提升,这就需要做好规范化管理工作,保证其分工的明确性,实现新型计划管理模式的应用。在实际工作中,电力企业依旧缺乏健全的计划管理模式,有些管理人员过于重视电力工作却忽略了管理的计划性。在现阶段的计划管理过程中,分割式管理模式依旧存在,这种管理模式过于陈旧,管理中心缺乏统一性,管理起来比较分散,难以确保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我国电力企业缺乏统一性的计划管理体系,其内部缺乏明确的、统一的计划管理整合方案,轻管理,重生产的观念依旧存在。

2.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电力工作体系不断得到优化,但是目前来说我国的电力企业计划管理体系尚不健全,这种不健全涉及生产经营管理的许多方面,比如企业内部职责分工的不明确,工作流程的不流畅,导致计划管理过程中的一系列的问题。计划管理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闭环管理模式。在管理过程中,有些人员轻视电力管理,导致其管理过程中的一系列的问题,有些工作人员不能实现对电力企业管理编制的优化,确保强有力的管理监控。电力企业缺乏长远性的管理计划,不能实现其健康及可持续发展。

二、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优化

1.为了满足现阶段电力企业的工作要求,必须要实现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健全,这种管理系统结合了过程管理、信息化管理、目标管理等的优化,是比较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其实现了一强三优的建设目标,能够满足我国电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目标在于进行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构建。在该计划的构建过程中,需要遵循分工负责、统一领导的原则,保证计划管理体系的健全,确保管理机构的专业性、科学性,保证管理模式的分级性,这就需要进行综合计划组织管理体系的健全,由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决策管理共同构成领导班子,落实好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工作。进行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方案的优化,保证其内部审定环节的正常开展,确保各个工作步骤的协调,以此推动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的稳定发展。2.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进行发展策划体系的健全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专职计划管理人员的配置,保证企业综合计划编制环节、汇总环节等的协调,定期向局长办公会议进行综合计划年度建议方案,做好综合计划方案的修改及更新工作,定期向局长办公室进行综合计划的汇报,保证企业综合计划执行报告的定期编制,做好汇总综合计划调整方案的编制工作,落实好相关综合计划的考核工作。

3.指标分管部门需要落实好自身的责任,保证指标计划管理工作体系的健全,安排专业进行负责,进行专项计划报告的制定,进行分管指标管理环节、实施环节等的协调,做好分管计划指标的月度跟踪分析及控制工作,做好分管指标的调整及建议工作,保证策划部综合计划的优化,做好相关的编制及报审工作,从而满足现阶段电力企业内部工作的要求。电力企业需要进行新型管理理念的应用,保证综合计划内部管理体系的健全,保证新型管理计划的应用,保证各种新型管理计划的科学性、统一性,做好计划管理的审批环节、执行环节、监督环节,保证各个管理工作的考核环节的正常开展,明确好不同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确保管理流程的高效性、科学性,确保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电力企业综合计划指标体系的健全及完善,保证管理的科学性,这需要结合电力企业实际,进行企业生产经营方案的优化,实现电网发展环节、供电服务环节、资产质量环节等的协调,落实好相关的资产质量、电网发展、供电服务等指标。电网发展涉及固定资产投资环节比如电网基建工程、小型基建工程等,也涉及投资规模、开工规模、教育培训成本等环节。资产质量涉及资产总额环节、不良资产总额环节、电费回收环节等。供电服务指标涉及城市供电可靠率环节、农网供电可靠率环节等。经营业绩指标涉及工资总额环节、目标成本环节、售电单价环节、售电量环节、市场占有率环节、经营收益环节等。

4.电力企业需要落实好计划管理的动态化管理方案,落实好相关的编制环节、执行环节、控制环节、调整环节等,保证整体过程的管理,保证调控的科学性、规范性,实现计划管理方案的优化,保证闭环管理体系的健全,落实好全年综合计划的编制及汇总工作,进行计划决策机构的上报及提交,从而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为了满足电力企业内部计划管理的需要,管理层必须要履行好自身的管理工作,特别是需要做好计划管理的相关制定工作。企业内部的相关计划决策人员需要落实好自身的综合计划审议职责,公司内部的计划决策机构需要做好相关的计划制定审议工作,落实好相关的计划管理方案的审核手续。企业年度综合计划审议完毕后,需要由相关的计划管理部门统一下达,再做好不同职能部门的细化及分解工作,保证实施方案的制定及实施,从而满足综合计划实际工作的要求。这也需要进行月度综合计划指标跟踪分析制度的建立,落实好相关综合计划指标的执行情况,将不同分管指标的月度执行状况上报给相关部门。也需要进行综合计划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力度的加强,保证计划管理部门管理体系的健全,针对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做好相关的整改工作,保证任务目标的顺利完成,保证综合计划的完善,有效发挥综合计划的宏观调控作用,确保各项指标计划的顺利开展,实现考核环节、考评环节等的协调。

三、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重要意义

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具备良好的应用效益,通过对综合计划的建立,有利于企业年度计划发展的需要,保证企业不同经济活动的协调,满足企业决策管理层的指导及控制要求,由于电力企业整体效益观念的形成,有利于实现资源配置环节、电网投资环节、资金管理环节等的协调。通过对综合计划管理方案的应用,能够保证企业人力、财力、物力等的协调,能够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保证企业组织管理机构的科学化、扁平化,有利于提升电力企业管理体系的专业化,保证其不同业务流程的协调,确保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保证其工作机制的统一性,保证其工作的统一编制性、统一上报性、统一下达性、统一调整性。在实践工作中,为了取得良好的工作效益,必须要进行电力企业新型管理理念的应用,保证综合计划管理方案的及时更新,保证新型计划管理体系的健全,以综合性管理为指标,保证不同管理程序的协调性,能够保证不同的工作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形成一种管理的凝聚力。

结语

通过对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方案的优化,有利于电力企业的有效运作及协调发展,有利于提升电力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效益,满足现阶段工作的要求。

作者:程永红 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内江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王蕊.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研究[J].商,2015(4):15.

第2篇

一、煤炭企业传统的基层物资管理

1.基层物资计划。物资计划工作是指在工作阶段即将结束、开始下一阶段工作即将开始时进行的,对发展所需物资的计划,统计后上报上一级单位或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审批物资情况,这一计划的工作就是煤炭企业的基层物资计划工作。还有另一种计划工作的存在形式是随机上报物资计划,部门单独上报,单位统一处理。基层物资计划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到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并对整个企业的物资情况宏观调控、合理配置。

2.基层物资采购。煤炭企业在计划工作完成后,需要对缺少的物资进行统一采购,需要后勤部门和财务部门合作,以保证物资数量、质量为宗旨,并尽量减少资金投入。物资采购是物资管理的重要一环,需要工作人员负责细致,严格按照物资计划完成任务,才能做好采购工作。煤炭企业的物资采购部门主要是局供应处。

3.基层物资存储。物资采购结束后,一些物资不会被立刻分发到各个部门,而是要分门别类存放在统一的仓库中,基层物资存储其实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首先仓库要分类,将采购来的物资分种类、分部门存储;其次,物资要编号,在需要发放物资时按号发放,同时在存储时也要按编号放置,便于查找;第三,定期清查存储物资,以免出现丢失、损坏等;第四,做好存储登记。煤炭企业的物资存储主要是局总库。

4.基层物资发放。局供应处等物资管理部门需要按照各部门提交的计划进行物资发放,根据实际需求,将存放在总库的物资分发到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手里,在发放时注意登记,落实每一样物资。暂时不发放的物资要做好统计工作后,暂时放入总库存储。

二、煤炭企业基层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基层物资的管理上已经有了一些成文的管理制度作为工作守则,但是在整体的煤炭企业大环境中,还是存在着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影响着基层物资的管理。第一,煤炭企业在物资管理方面的资金缺口大,造成了极大的资金浪费,在降低成本方面做得不好;第二,没有完善的物资管理制度,在计划、采购、存储、发放等环节存在问题,不能形成统一链条,物资管理部门管理不善;第三,物资积压,一些物资采购后发放不出去,或者在采购时数量不对等都会造成物资积压,同样会造成资金浪费;第四,部门各自为政,缺少物资时自行购买,然后到财务部门报销,使整个煤炭企业的物资管理部门无法掌握整体情况,无法妥善管理每一样物资;第五,物资采买、发放不及时,延误一些部门工作,大到生产资料,小到打印纸,如果不能及时供应,都会影响工作。这些问题对于煤炭企业的发展是有着很大影响的,要想做好物资管理工作,就要完善制度来保证管理,从而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提高煤炭企业基层物资管理工作的措施

1.建立全国性的物资管理系统。煤炭企业多是国有性质的,对于国有的煤炭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统一的物资管理系统,才能进行宏观调控,解决实际问题,并提高煤炭企业的基层物资管理。首先,要统一物资计划、采买、存储等程序,制定统一标准、设定采买地点、实现统一存储等;其次,实现物资管理的信息化,企业内部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完成物资管理,各个环节要通过信息系统完成,提交计划、核算成本、自动编号等,并公布在企业内部平台上,做到物资管理的公开透明;第三,职能部门要认真负责,指导各部门做好物资计划,并亲自参与采买、存储、发放等环节,实现统一控制,对每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保证物资的质量,并降低成本投入。建立全国性的统一物资管理系统,是为了保证煤炭企业物资管理的效率,使物资管理科学化,从而合理配置资源,降低成本。

2.加强对生产部门的物资管理。在煤炭企业中,生产部门作为基层单位,对物资的消耗是最大的,尤其是对于生产资料的消耗,需要企业进行调控和管理,才能保证生产效率,并降低资金投入。因此,要想实现基层物资的科学管理,就要从生产部门下功夫。首先,生产部门应该按月提交物资计划,并要打出采购、发放的提前量,按照实际情况申请物资采购,避免浪费,同时还要注意消耗类物资的存储数量,提前计划,以免延误生产;其次,物资管理部门要对生产部门的物资计划慎重检查,保证计划的数量无误,并且要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监督,定期清点生产部门的物资储备,以免造成资源浪费;第三,建立生产部门的奖惩机制,生产部门派专人申报物资计划,对于误报、滥报计划的工作人员要进行适当的批评和处罚,旨在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让负责物资计划的人员掌握科学的方法,必要时管理部门可培训,减少工作中的失误。

3.完善各部门的物资计划工作。物资计划是整个物资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先有了物资计划后,才有的后续管理工作,因此,要想完善、提高整个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需要从完善各个部门的物资计划工作开始。要做到完善物资计划工作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本部门的发展需要申报物资计划,不能随意填报,需要仔细核查、确定短缺后申报;第二,根据月、季、年三个时间段申报,确保计划无误,考验部门领导的宏观意识和管理水平;第三,各部门可根据生产、工作实际推荐采购渠道,但是要本着质量至上的原则,尽量节约资金。各部门在计划物资时,必须要充分考察,才能保证物资计划工作的完善性,也才能总体掌握煤炭企业的发展情况,并合理使用企业流动资金。

4.加强总库的物资存储环节。物资存储环节决定了物资发放工作的质量,也是对物资采购环节的检验,需要认真对待,从而提高煤炭企业基层物资管理工作的效率。首先,入库的物资要认真核对数量,保证采买工作的正确性,如果发现数量出入要及时与商家沟通,以免漏买物资,造成生产延误;其次,入库的物资要认真检查质量,物资质量影响着生产环节,对于生产工作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物资入库时,要由专业人员检查质量,严禁以次充好,这样才能在发放和生产时减少问题的发生;第三,物资要做好编号后再储存,给物资登记是为了方便发放、方便管理,缩短物资发放时间,提高物资管理效率。

四、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企业实践;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159-02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的中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大量的工程型人才。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并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工程教育培养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我国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工程教育体系,在校的工科学生数量为世界第一,且已培养了大量工程技术人才,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现行的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偏重科学化,忽略了工程的系统性和实践性,往往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工程意识淡薄,一方面有大批工科大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企业又难以找到大量急需的工程技术实用人才。面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教育部适时提出了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为未来工程领域培养多种类型的优秀工程师后备军,培养大批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提升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其中重要举措是要求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并结合实际“真刀真枪”完成毕业设计。对于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来说,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大连理工大学是国家首批61所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高校之一,从2010年起,我校与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开设了“大工-米其林”卓越计划班,经过一个完整周期的培养环节,首批毕业生于2012年6月顺利完成学业。本文结合卓越工程师企业阶段的培养实践,从培养计划、组织机构、企业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毕业设计等环节探讨推进本科生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企业培养阶段的组织与实施。

一、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的专业培养方案是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培养基本要求的实施文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以“回归工程”的教育理念为引导[1],结合卓越工程师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以项目申请是初步制定的卓越计划培养方案为基础,充分考虑合作企业的特点和要求,经过双方反复协商研讨,专门制定了“大工-米其林”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细化方案,确定了实施的细则。

根据实施方案,在本科大二下学期开始宣讲报名选拔。针对将来跨国企业实习和工作的需求,大三全年利用周末课余时间专门开设英语强化课程和初级法语课程,使该班学生的外语能力(特别是口语沟通能力)有较大提高。卓越班培养计划中,将大三学年中的生产实习等实践类环节移到企业进行,利用大三小学期,针对企业需求和特点将原来大四开设的专业课程经过选择专门为卓越班提前开设,确保了卓越班学生专业知识的系列完整性。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提前开设了“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电传动与控制”、“现代工程设计与分析软件”。另外,米其林公司经常利用周末专门开展拓展训练和专题活动,大大增强了团队凝聚力。米其林公司为上述专门教学环节提供了专项经费支持,确保了这些环节能够高质量地开展。

二、成立协调执行机构

卓越计划将行业企业的参与作为计划实施的前提,强调企业是卓越工程师的共同培养单位。企业应该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全过程。由于培养环节多、实施过程长,学校和企业必须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成立专门的执行和协调机构,协调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确保培养项目的顺利落实。针对卓越计划班,在学校专门成立设立“大工-米其林”卓越计划班工作协调委员会,负责日常的事务管理和工作协调。协调委员会由教务处处长任主任,成员有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有关部处负责人、企业人力资源总监、企业卓越项目主管等。同时依托企业成立了“大工-米其林”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由企业工程技能发展经理任中心主任负责卓越计划班的实施,依托学校实验室资源成立“大工-米其林资源与培训中心”,由学校卓越项目负责人任中心主任,负责协调为企业进行科技研发和培训工作。企业还专门设立了项目管理小组,负责日常事务的沟通管理。学校和企业为卓越班专门设立了班主任。针对学生的企业实践和毕业设计,企业专门选拔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学生的带教师傅,负责学生的具体实践指导、毕业设计选题和指导。企业专门制定了具体的带教导师管理考核和奖励办法,使企业实践指导活动落到实处。

三、设置企业课程和实践环节

校企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必须充分体现专业特色、行业背景和企业特点。每个企业的工程背景不同,其产品、工艺要求、生产管理、企业文化等都独具特色,设置企业课程和实践环节时,应该认真梳理和凝练,结合企业对不同类型工程师的素质要求,充分考虑工程师应具备的共性要求,设置特色鲜明的课程和实训环节。在企业学习阶段,首先通过组织讲座和各种活动进行企业文化方面的熏陶。设置了15学分具有企业特色的理论课程,实践和毕业设计环节15学分。开设了“Business literacy”(企业管理2学分)、“Project management basic”(项目管理2学分)、“Production management & quality control”(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5学分)、“Rubber technology basic”(橡胶基础知识2学分)、“Extrusion introduction”(挤出基础知识2学分)、“Hot Calendaring”(热压延工艺2学分)。这些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的设置,充分考虑了企业的生产要求和特点,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强化毕业设计

卓越计划实施中的本科毕业设计是具有总结性的综合性训练过程,是一项集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最重要的综合教学环节。学生在系统学习机械专业知识及各种训练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工程实际问题,按照企业现场工程师解决工程问题的思路、程序与方法所进行的实践活动[2]。学生通过解决机械专业工程技术问题,锻炼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受到设计、生产、管理第一线所必需的工程能力的训练,是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毕业设计环节将会直接影响卓越计划实施的质量。首先强化了毕业设计的选题环节。因为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龙头,选题质量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从企业的生产实际背景中凝练出适合本科生进行毕业设计的题目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精心挑选毕业设计题目是开展毕业设计工作的第一步,从学生进入现场实践开始,企业协调人开始组织带教导师从工厂生产实际中申报毕业设计题目,包括:题目、主要工作内容和达到的目标要求。然后,企业内部全体带教导师召开研讨会,进一步明确题目和工作要求。将选题交到学校相关专业有经验的负责教授手中,根据学校毕业设计选题要求提出意见和看法,并挑选对应的校内导师,进一步收集校内指导教师对选题的初步意见,集中汇总至学校协调人处。学校协调人专程去企业进行一次讲座,给企业导师们重点介绍学校对毕业设计环节的各项规定和要求,根据学校导师提出的意见与企业导师逐项落实,针对毕业设计任务书各项内容和指导过程中的工作内容提出具体要求。经过反复商讨,使得最终的毕业设计选题不仅真题真做,而且工作量饱满,有较大的创新空间,学生有新鲜感和危机感,设计兴趣大大提高,对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毕业设计进行过程中,企业导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密切合作,发挥各自强项,给予学生以必要的全方位指导。在中期,组织校内指导教师深入生产现场,与企业导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研究毕设工作的解决方案。在最终论文撰写期间,校内导师严格要求,指导学生将所完成设计按学校规范化要求成文出图。毕业设计经过评阅人评审修改后提交答辩,邀请了二名企业导师组成了共同答辩组,顺利完成毕业答辩工作并推荐出了校优秀毕业设计。实践表明,卓越班学生完成的毕业设计,选题完全是企业的工程实际问题,遵守企业现行的设计研究流程和工作程序,在方案论证报告、论证汇报演讲、工程造价分析等方面深入细致,值得学校学习和借鉴。“卓越计划”的主要特点是校企合作,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达到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因此,卓越计划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特别是行业和企业的全方位合作,一方面需要企业认识到卓越计划的实施与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性,主动自觉地加大投入参与融入高素质工程人才的培养过程;另一方面国家需要加强引导,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尽快出台支持工程教育改革的具体政策措施,使卓越计划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参考文献:

[1]张文生,宋克茹.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7-79.

第4篇

关键词:物资管理;物资采购计划;企业效益

引言

物资采购计划管理是整个物资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物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物资采购计划可以有效的降低市场风险性,指明企业物资采购方向,促进物资供应程序有条不紊的开展,为企业节省物资采购成本,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上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笔者通过自身的工作经验,对物资采购计划有着深刻的认知,对企业提高物资采购计划的举措有着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仅供参考。

一、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的定义

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的定义指的是,企业物资部门为了更好的实现物资采购计划,在物资采购计划管理中需要进行市场调研、质量监督调查、物资品控、考核总结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同时从物资的货源选取、比价、采购等过程也需要进行管理。要想做好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工作,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做好物资计划分配,从而确保企业生产所需物资能够实现综合平衡。

二、加强企业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企业物资配置综合平衡

物资采购计划管理会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物资采购计划工作,可以实时把控企业物资供需关系,然后进行有计划的采买工作,避免公司出现盲目采买物资现象,降低企业经济成本,有利于企业物资配置综合平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有利于加强对物资采购的监管力度

物资采购计划管理会在整个物资采购计划实施过程中进行各部门、各环节的实时监管和跟踪,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有的个别采购员非法牟利,损坏企业经济利益等现象,加强物资采购监管力度,可以确保物资采购计划真正落实,避免企业出现不必要的风险性。(三)有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生产经营必须要把控好源头物资方面的管理,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可以有效的把控企业对物资采购方面的费用开支,根据企业生产活动,把握物资市场行情进行有计划的、科学的、合理的计划采购,有效的为企业采购降低成本,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实施企业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的具体举措

(一)改变传统的物资采购计划的管理观念

目前,很多企业对物资采购计划方面的管理认知存在误区,管理层次分级很少,不注重对物资采购计划工作方面的严格管理,认知制定采购计划没有实际的意义,从而导致出现物资采购计划不够精准,盲目采购物资情况屡见不鲜,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对此,企业要改变对物资采购计划的管理观念,树立正确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加强物资采购管理的软、硬件设施的大力支持,确保物资采购计划管理更加具有弹性和灵活性。

(二)制定详尽的物资采购计划

企业要做好日常的物资采购计划,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严格经济核算、实行择优选购的原则,制定详尽的物资采购计划,物资采购计划主要包括采购物资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技术要求、计划单价、进货时间、采购地点,以及采购成本的考核等,如表1所示,详尽的企业物资采购计划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科学的推算,做好监督指导作用,减少企业物资采购的盲目性。

(三)提升物资采购计划的精准度

在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物资管理方面必须要提升物资采购计划的进准度,对物资采买的时间的合理性、物资的质量把控、物资的价格对比、物资运输的跟踪和物资存储的监督等等,方方面面都需要有着精准的把握,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当企业物资受到季节性的影响,如煤炭在冬季的价格高于夏季,企业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在物资采购时间上选择夏季,节省一部分企业采买物资的成本。

(四)发挥物资采购计划执行中的监督力度

企业在实施物资采购计划过程中,必须要发挥其监督管理的职能,对各部门、各环节都应进行实时的监管和跟踪,确保物资采购计划是否落实到位,如大体对物资采购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主要有三个部分,即订单的执行、合同的签订以及物资入库,还要对物资采购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制定监督管理制度,对于违规者严惩不贷。同时还要对于物资采购过程中隐藏的潜在风险上,要及时的调整和规避,确保物资采购计划能够顺利实施。

第5篇

上半年,全县工业战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市县工业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兴县”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方针,突出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增效益,积极组织企业生产、推进项目建设、强化要素保障,全县民营工业经济总体呈现较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

1-6月,全县105户民营规上工业企业预计实现产值173亿元,同比增长24.8%;预计主营业务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24.0%;预计利税20亿元,同比增长3.5%;预计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6.8%。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狠抓园区建设。按照“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思路,配合县锂产业发展局做好全县今后五至十年锂产业发展规划,其他特色园区将在原规划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优化规划布局,着力打造生态酿酒、纺织家纺、精细化工、锂电新能源新材料、机械汽配和农产品加工六大专业园区。加强协调对接,争创园区名片。落实专门人员、资金积极向省经信委对接射洪县经济开发区、第二批新型工业化发展示范基地、1525产业园区等园区平台创建。主要领导亲自牵头,多次专程到省经信委对接联系,主动寻求对我县平台创建工作的指导,省经信委相关处室领导对射洪产业园区发展成果高度肯定,表示将大力支持射洪创建工作。目前,3536纺织工业城已获得全省第二批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称号。

(二)加快项目推进。近期,天联机械、工业蓝宝石等13个项目陆续竣工投产;万众电缆、奥星杰三元催化器、康成博特等6个项目正在抓紧设备安装调试;沱牌柳树电航、王能锂电、威斯派克、富士电机搬迁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力争尽早投产达效。一批企业积极做好项目储备,为下半年项目推进积蓄能量。强化服务扶持,突出项目争取。每月定期到园区开展调研工作,掌握企业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帮助协调解决。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项目扶持,已获得资金560万元。

(三)加强企业培育。坚持“壮大促小”,实施企业梯级培育战略。一是强化大企业培育。加快川中建材-通用机器等企业战略合作进度;将金川生物、天齐锂业列入全市13户大企业培育计划,进行重点培育扶持。积极帮助天齐锂业加快新建项目投产,充分释放产能,以及泰利森公司管理体制融入,天齐锂业公司5000吨电池级碳酸锂等项目产能逐渐释放,产品品种调节能力增强,产能规模已超过13000吨。金川生物已具备3000万只以上年屠宰能力,1-5月,产值和销售同比增长均在300%以上,积极指导帮助公司加强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引进工作,目前公司已建立产品质量管理与分析检测中心,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同时积极扶持公司加大养殖规模,不断拓展市场,积极打造“冰鲜鸡”品牌。二是抓成长型企业培育。走“专精特新”和协作配套发展道路。根据我县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制订我县中小企业发展梯级培育计划和重点扶持产业及企业计划,引导中小企业走特色发展道路。将奥尔铂、晶源电气、超强食品等10余家优势潜力企业列入重点培育计划。今年,超强食品、天成生化、洪达家鑫等8家企业被列入四川省2014-2015年度第一批“小巨人”计划企业,鸿均纺织、子昂李食品2家企业入选2014-2015年度第一批“成长型”计划企业。三是加强小微企业培育。积极加强新增规模企业培育和亿元企业培育,2013年新增规模企业10户,平安制氧等10户企业销售收入突破亿元,1-5月新增规模企业2户,占全市2/3。

(四)发展低碳经济。进一步完善节能预警机制,深化规模工业内控目标管理,与全县年综合能耗达3000吨标准煤的重点用能企业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实行节能节水定期会议制度,确保责任到位。加强对工业增加值能耗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跟踪分析,强化对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降耗、运行质量等日常节能管理指导工作。加强对我县9户重点用能企业的监管,今年上半年9户企业顺利通过省、市节能监察机构的现场节能核查。认真抓好工业污染源治理。指导新龙橡胶和3户地沟窑砖厂申报关闭小企业项目,通过国家政策资金支持来消除污染源,推动绿色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狠抓节能项目的申报,向省经信委申报关闭落后小企业项目4个,淘汰落后产能项目3个,节能技改项目3个,评审情况良好,可望得到省经信委资金支持。这些节能项目的实施,可淘汰落后设备460台/套,预计年可实现节能2.8万吨标煤,节水39.4万方。

(五)加大激励帮扶。上半年,全县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理财公司总计协助工业企业贷款和融资余额约7.5亿元。4月25日,邀请了省工商联副主席、四川大学emba教育中心主任李光金教授为我县企业家作了首期讲座。目前已组织企业赴成都参加省“企业家大讲堂”学习30余人次。积极落实市、县加快民营积极发展、企业稳增长、促进小微企业发展10条措施等相关政策、措施,以及对纳税100万元以上民营企业纳税大户兑现奖励、和新增亿元10亿元企业实施奖励。目前,正积极兑现2013年全县民营企业考核奖励,其中纳税大户奖金171.3万元,亿元企业10万元,10亿元企业10万元,分别涉及企业33户、10户和1户。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射洪将围绕全年工作目标任务,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践行群众工作路线,创新思路、强化举措,继续加强对民营工业企业扶持和指导服务,努力推进射洪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确保“双过半”和全年目标任务。

(一)加强运行监测。强化数据的组织、科学预测、研判。落实涵盖绿色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产业29户企业的县级重点工业企业动态信息通报制度,对龙头企业和优势骨干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产业规划、用地政策、资金安排、招商引资等方面给予倾斜,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深入开展工业企业现场调研,对制约和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加大收集、协调和督办力度,力促问题解决。

第6篇

成功的企业和个人应该是精明的纳税人,他们知道用智力赚取大量利润,也凭借其智慧缴纳少量的税收。世界媒体大王鲁珀特·默克多在英国的主要控股公司—新闻投资公司,在过去11年中,共获利近14亿英镑(约21亿美元),但其在英国缴纳的公司所得税净额竟然为零,真是“绝顶精明”。这位年近七旬的商人,既精于经营,也精于纳税,是税务筹划的典范。

在市场经济下如何合法合理地减轻企业税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企业不同,面临的税收环境各异,税务筹划的结果或许不会一致。相比之下,企业树立筹划意识并把它融入到企业经营决策的始终要比机械地学习、运用几个具体方法更为重要,毕竟意识是行为的先导,没有税务筹划意识,也就不可能有税务筹划行为。如此,国家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无异于纸上谈兵。

开展税务筹划对我国企业而言最大的障碍是筹划意识的缺乏。企业领导由于对财务、税收知识的了解欠缺,加上社会上偷逃税款成风,因此涉及到企业税务问题时,脑子里想到的就是找政府、找税务局长、找熟人,压根就没想过通过自身的税务筹划能合理合法地节税。对财务人员来讲,限于税法知识的欠缺,又认为领导在税务问题上神通广大,碰到税收事务就找领导,会计只能写写算算,未能为企业税务筹划有所作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依法治税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企业必须彻底摒弃这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做法。作为领导不仅要做到自身加强税收法规的学习,树立依法纳税、合法“节税”的理财观,而且要积极过问、关注企业的税务筹划,从组织、人员以及经费上为企业开展税务筹划提供支持。作为财务人员不仅要消除自身核算员的定位思维,向管理型辅助决策者角色转变,而且应加紧税法知识的学习,培养筹划节税的意识,并将其内化于企业各项财务活动中,通过开展税务筹划为企业获得财务利益来赢得更高的职业地位和领导的重视。

二、规范税务筹划基础工作

税务筹划的开展建立在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健全、各项活动规范有序进行基础之上,而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现状来看,存在较严重的不规范现象,使税务筹划活动缺少根基。一是各项管理活动并非严格按照财务工作规程来做,不经过充分的可行性论证,甚至没有经过财务上的必要预算,更不需要税务筹划,就由企业的领导“拍板”决定的事例比比皆是。二是权责不清,企业中税收筹划主体不明:会计人员认为自己的职责是做好会计核算,提供会计报表,至于立项前的税收成本比较及相关决策是领导的事。在老板心目中,税收筹划是财务部门份内的事。三是由于管理不严、体制不善、会计人员素质低、地位差,导致会计政策执行不严,企业的会计账目时有差错:账实不符、账外账、小金库、无原始凭证、不按会计程序做账、随意更改核算方法等现象严重,税务筹划无从下手。为此,企业应从如下方面健全财务管理,为税务筹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强化决策科学化的管理

筹划性(在事件发生之前而非之后进行“谋化”)是税务筹划的特点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各项活动最终都会归结为一种财务活动,为使每项活动的财务效果最优,企业必须建立起科学严密的决策审批体制,保证必要的技术、人才、资金以及税务上的可行性论证,杜绝领导干部的“一言堂”。只有如此,才能开展正常的税务筹划活动,税务筹划也才能真正在企业中发挥“节税”的综合财务作用。

(二)规范企业财务会计行为

设立完整、客观、规范的会计账目和编制真实的财务报表既是国家财务法规对企业的要求,也是企业依法纳税、满足税务管理部门要求的基本需要,同时又构成了企业税收筹划的微观技术基础。完整、规范的财务会计账证表和正确进行会计处理便于企业对税务筹划进行本利分析,为提高筹划效率提供依据。实践证明,企业会计资料越规范,税务筹划的空间越大。为此,治理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会计账目不全、假账滥账现象,不仅是企业外部监管部门的工作,更是企业领导义不容辞的职责。

(三)明确税务筹划的主体

税务筹划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较强的工作,企业必须有相应的执行主体具体经办才能使税务筹划真正开展。由于税务筹划涉及的职能部门较多,筹划主体专业要求较高,因此,目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1.成立由领导、会计、税务专家组成的企业税务筹划组。税务筹划与会计具有天然的联系,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税务筹划的基础,会计人员做税收筹划的优势是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功底,不足是对税法了解不够。同时,因角色定位我国会计人员目前难以参与企业的高层决策,由会计人员单独从事税务筹划效果不会理想。企业的领导者虽负有使企业发展增值的责任,也具有最高决策权,但他们对会计、税法的了解不够,做税收筹划既缺乏能力,又没有太多的精力,也无法充当税收筹划的执行主体。聘请税务筹划的中介机构参与可以弥补企业内专业人员的不足,但中介机构尽管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但对于企业的具体业务、经营特点、发展方向等信息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可以考虑建立三者合作模型,在领导的重视、会计支持、专家献计的情况下,把税收筹划工作落到实处。2.改变财务会计兼任办税人员的做法,在企业内设立专职税务会计一职。目前,许多国家的企业都设置了专门的税务会计,在企业中发挥着显著作用。随着我国税收、会计改革的逐步深入,会计政策和税法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差异。企业追求自身利益的主动性,要求会计不仅能够提供企业纳税义务发生和履行情况的信息,而且能够提供避税和节税的信息以支持管理决策。对此,笔者认为,在现阶段我国对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应否分离的讨论没有定论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借鉴国外做法,专设税务会计岗位。其职责除了编制纳税申报表、办理涉税事宜满足税务机关的要求外,应有更多的精力对企业税务活动进行合理筹划,尽可能使企业税收负担降到最低。

三、加快引进和培训企业内税务筹划人才

税收筹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高素质的人才是其成功的先决条件。具体来看,事这项专业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条件有:

第一,精通国家的税法及税收相关法律,并时刻关注其变化。只有如此,企业才能选准节税活动的筹划点,了解什么是合法、非法以及合法与非法的临界点,在总体上确保经营活动和税务行为的合法性,“用透”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现实经济中,许多企业对放在身边的税收优惠不知道使用,发生了应享受税收优惠的经济行为,但没有办理相关的审批手续,也没有进行相关的税收申报,没能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白白丧失了大量的节税利益,成为只知道辛苦创业、埋头拉车的“愚商”。

第二,不仅要了解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市场、法律环境,为企业争取最大的外部发展空间,而且必然熟悉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能力,给企业自身的税务筹划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因为好的税收筹划方法不一定对每个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合适。例如,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方法可以减少当期应纳所得税额,推迟所得税的缴纳时间,是一项很好的税务筹划方案。但是,如果企业正处于减免税阶段,运用加速折旧法则会使当年应纳所得税额减少,所享受的税收优惠额度减少,而在以后年度应纳税额反而增加,这对企业是不利的。因此,税务筹划人员要在熟悉内外环境的前提下,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设计适当的税收筹划方法。

第三,近年来,国家税制变动频繁而复杂,参与国际市场活动的企业面对的各国税制更是如此,这就要求税收筹划人员不仅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较高的操作业务水平。

此外,税务筹划活动涉及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筹划人员为此还必须具备财务、统计、金融、数学、保险、贸易等方面的知识及严密的逻辑思维、统筹谋划的能力,否则,即使有迫切的税收筹划愿望也难有成功的筹划作为。

从国际范围内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税务筹划专业化及跨国税务筹划趋势十分明显。许多企业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聘请税务专家(税务顾问、税务律师、审计师、会计师、国际金融顾问等高级专门人才)从事税务筹划活动,以节约税金支出。如以生产日用品闻名的联合利华公司,其子公司遍布世界各地。面对着各个国家的复杂税制,母公司聘用了45名税务高级专家进行税收筹划。一年仅“节税”一项就给公司增加数以百万美元的收入。

从我国的情况看,要解决企业因能力不足而带来的税务筹划水平低下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多种措施可供企业选择;

(一)聘请外部专业税务人员为企业进行税务筹划。

我国的税务业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从最初的仅仅为企业办理一些简单的纳税申报等业务发展到现在已逐渐地介入企业的税务筹划,其为企业所带来的节税效应已令不少企业相当满意。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税务中介机构为其提供专业化的纳税服务。

(二)引进高素质专业税务筹划人才。

在我国,出资雇用外界为税务活动出谋划策还不普遍的情况下,企业要想降低纳税筹划的风险,提高纳税筹划的成功率,必须引进具备税务筹划能力的人才。国外一些企业在选择高级财务会计主管人员时,总是将应聘人员的“节税”筹划知识与能力的考核,作为人员录取的标准之一。我国也应朝着这一趋势发展,在淘汰不称职财务人员的基础上引进高素质的财务人才,强调财务人才的税务及其所应具备的其他知识背景。

(三)加快现有办理税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

在现阶段大多数企业由会计办理涉税事务的情况下,重视内部税务筹划人才的培养可能是大多数企业最现实的选择。企业必须重视对现有财务会计人员税法知识的培训,促使其提高税收知识修养,掌握节税筹划的理论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具备税务筹划的意识,从而能够依法高效地为企业开展节税筹划工作。在我国税收法律法规日趋完善,企业所面临的税务筹划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这种培训工作更显得必要。

【参考文献】

[1]盖地.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刘静.试论企业税收筹划的基本思路和方法[J].当代经济研究,2000,9.

第7篇

摘要:培训计划的制定是整个培训过程的最主要环节,决定这整个培训活动能否成功。因此,培训计划的每个步骤都要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安排。

关键词:人力资源培训 培训计划 企业需求

一、企业人力资源培训计划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培训计划是指从企业的战略角度出发,在全面分析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做出对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对象、培训方式和培训课程等的预先系统安排。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需要考虑企业和员工两方面的需求,兼顾企业资源条件及员工素质基础。除此之外,培训计划还要把人才培养的超前性及培训结果的不确定性考虑在内。一份完整的培训计划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培训目标的描述、培训对象的范围、培训项目的确定及课程设置、培训师资的安排及培训方式的采用、培训时间的安排等。从实践角度而言,培训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非常庞杂,要求企业内部具有健全的培训管理制度,细分的培训管理工作职责体系,只有在这种完善的体制下,培训活动才得以顺利开展。

加里•德斯勒认为培训的目标不仅包括与工作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员工献身精神的强化以及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忠诚度也是培训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由此可见,人力资源培训对企业和员工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培训计划作为整个培训活动的开端,其制定的合理性、科学性对于培训活动的成功与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企业的培训工作没有进行合理的计划安排,缺少长远规划机制,会导致培训活动等同于岗位培训、应急培训,着眼于当前,只能产生短期效应。另外,人力资源培训如果没有从企业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就无法进行员工潜在能力开发,造成专业人才尤其一线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使职工自身素质与企业发展需求不协调。

二、企业人力资源培训计划的具体对策研究

1.从战略高度定位人力资源培训计划的制定。在全球化竞争日益加剧和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时代,人力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已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培训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而作为人力资源培训计划的关键步骤——培训计划制定应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企业要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方式(如鲜明的口号、标语、会议等),在企业内部广泛培养重视培训计划的意识,让每一位管理者、普通员工都能认识到培训计划对于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2.加强培训需求分析。在具体的培训计划制定工作之初,要对企业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培训需求分析工作作为人力资源培训计划制定的初始环节,其分析的准确程度直接决定着整个培训计划制定的合理性、科学性。深入细致的培训需求分析工作,需要通过与各部门充分沟通,以获取清晰的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信息。需求信息的重点包括企业员工目前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知识架构以及企业未来发展对员工提出的技能、知识层面的要求。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计划制定的第一个环节,对企业培训工作至关重要。在获得准确的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以后,就可以进行培训需求的分析了。培训需求分析有三方面内容:一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确定企业层面的培训需求,包括对企业目标、资源和环境的分析以及对人力资源核心问题的分析。例如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中确定企业的人才需求结构,进而明确培训的目标与内容。二是岗位分析。人力资源部门要按照企业各岗位标准、担当相应岗位职务所需要的能力标准,对各岗位现状进行分析,以确定企业员工在各自岗位上是否胜任所承担的工作,从而确定企业培训的需求结构。三是员工分析。通过对员工(尤其是一些关键工作、关键岗位的员工)的工作过程、工作结果及工作态度进行考核评价,以确定培训对象和课程等

3.科学安排具体培训内容。组织与实施培训活动是培训工作的核心,安排具体培训内容自然也是培训计划制定的重点工作。培训活动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培训课程的安排。课程安排必须将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培训对象的接受能力考虑在内,培训工作要做到不断增强其针对性。根据各职位所应担负的职责、主要工作、所需技能及绩效确认各职位在职期间各阶段的训练需求,同时应考虑管理系统或特定客户要求。依照训练需求,设计开发训练课程,确定训练课程内容;二是培训教师的选择。企业的培训教师有两种:内部讲师和外聘教师。两种教师有不同的优势:内部讲师对企业的情况较为熟悉,实际操作技能高;外聘教师专业理论知识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也很丰富。企业要根据自身培训的目的和内容来选择培训教师,一般来说,企业内部讲师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培训的主要力量。企业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内部讲师,促进企业以后培训工作的展开。三是培训项目的安排。通过分析培训数据,总结差距和根源。培训计划应该明确企业在组织能力、员工技能与业务目标的差距及其包括培训时间、培训类型、培训对象范围、费用预算等在内的

第8篇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有企业(含中央、省、部队驻沈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等各类企业(以下统称企业)。

第三条  企业计划生育工作实行“单位负责、条条保证、以块为主、条块配合”的管理原则。

第四条  市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是本市企业计划生育的主管部门。区、县(市)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中央、省、部队的企业,非市计生委直管局(公司)下属企业和区、县(市)属企业的计划生育工作。对市计生委直管局(公司)下属企业实施以下管理职责:

(一)组织开展大型宣传活动;

(二)计划生育宣传品订购;

(三)避孕药具的发放和指导;

(四)协调处理计划外怀孕工作。

第五条  市直局(公司)全面负责本系统所属企业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并做好下岗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协调处理计划外怀孕等工作。

第六条  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共同做好企业计划生育工作。

第七条  企业计划生育工作实行法定代表人责任制。可建立由法定代表人担任组长的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协调内部各部门,共同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企业法定代表人必须做好计划生育各项工作目标的落实与考核,并与所辖部门的主要责任人签订责任状。

企业法定代表人要为计划生育工作提供必要的人、财、物保证,并保证育龄职工合理的计划生育待遇的兑现。

第八条  企业应配备计划生育专职干部。2000人以上的企业可设2名以上计划生育干部。500人以上的企业可设一名专职计划生育干部;500人以下的企业,需设兼职的计划生育干部,并保证计划生育专兼职干部应享受的待遇。

第九条  计划生育干部要精通本职业务,适应工作需要。市直局(公司)及企业每年可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方法,对不同层次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至少培训一次。

第十条  计划生育专(兼)职干部原则上不能下岗。

第十一条  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对象主要为育龄职工:

(一)在岗职工(包括合同工、季节工、半年以上的临时工等人员)。

(二)下岗职工(包括停薪留职、休长假、长病假、息工待岗等人员)。

(三)离厂职工(包括辞职、辞退、除名、解聘等人员)。

第十二条  企业对育龄职工要进行分类管理,落实可靠的避孕措施,每年对已婚有偶女职工进行两次孕情普查,男职工半年返一次计划生育回执。

第十三条  凡下岗人员在办理有关手续时须进行当月孕检,确认无计划外怀孕并落实节育措施后与单位签订计划生育合同,方可办理离开企业手续。

第十四条  企业在下岗育龄职工离开企业之日起十五日内将职工的节育措施落实情况、女职工当月孕检单等书面通知职工户籍地或现居住地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并索要回执。同时通知职工配偶单位,以便配合管理。对下岗职工,企业与户籍地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定期进行走访,实行双重管理。

第十五条  各乡(镇)、街道计划生育部门在接到企业发出的下岗职工书面通知及有关材料后,要及时接收,同企业配合管理,并在七日内返回执。

第十六条  离厂职工在办理离厂手续时,原企业应在做出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将职工的婚育状况、节育措施落实情况、女职工当月孕检单等送达职工户籍地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其计划生育管理由户籍地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同时通知职工配偶单位配合管理。

第十七条  企业解聘或开除已经计划外怀孕的职工,必须落实计划生育补救措施,否则,出现计划外生育由原企业负责。

第十八条  对因不知下落开除、除名的职工,在开除、除名后该职工出现计划外生育的,由原企业负责。

第十九条  解体、倒闭的企业,应将职工的婚育状况、节育措施落实情况及时通知职工户籍地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做好交接工作,交接后两个月内发生计划外怀孕的,企业应配合户籍地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做好补救措施工作。

第二十条  凡没有完成计划生育工作指标的企业,当年不得评为综合性先进单位,对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及有关负责人,给予通报批评,因计划外生育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追究其行政责任。

第二十一条  事业单位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9篇

〔摘要〕从物价变动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来论证制仃企业计划价格的客观总体依据。企业计划价格的科学性及其现时存在的价值并提出解决物价变动影响问题应回到企业中来,不应局限于会计模式的研究之中。

目前,国有企业的各种材料物资,一般均运用企业制订的计划价格,进行日常核算。在计人成本等有关项时,按照每月计算的企业计划价格与实际价格企业付费价格的差异率,将耗用材料物资的计划价格总额调整为接近实际的实际价格总额。但由于近几年来物价随市场变动,企业计划价格跟不上实际价格的变动,甚至较大幅度背离实际价格,影响了成本的控制与考核。面对企业计划价格方法在新的经济条件下能否继续运用,本文结合略阳发电厂材料物资计划价格运作的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看法。计划经济是企业材料物资计划价格产生的历史背景自世纪年代以来,我国企业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运用企业计划价格,其广泛性鲜有其他方法可比企业内部的计划、生产技术、供应、仓库、财务、车间、班组,几乎无一不在其有关业务中运用企业计划价格。就用途来说,企业编制物资供应计划,计算储备资金计划占用量,核定流动资金定额,对材料物资进行收人、发出和结存的明细核算,车间班组的群众性经济核算,以及专项工程成本材料费用的预计等,都离不开企业计划价格的运用。企业的物资供应、仓库和会计核算环节最频繁地运用企业计划价格方法。计算企业的计划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差异,并运用来调整已耗材料物资的计划价格总额,以便计人成本,则只是会计核算的需要。可以说,运用企业计划价格已渗透到企业管理的纵横各个方面及其相互联系之中,已成为企业经济管理的基础手段之一。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运行中的一切靠计划,计划是调节经济的唯一手段。这种体制必然也要企业内部实行计划管理。为适应企业计划管理的需要,企业购进的物资分别不同的品种制订企业计划价格,编制材料物资分类的企业计划价格目录,以满足企业各方面业务的需要。另一方面,在这一体制下企业也能够制订出十分接近实际价格的企业计划价格,并在企业管理的各方面加以运用在满足材料物资日核算需要的同时,还大大简化了会计核算工作。可以说,这是企业计划价格存在的直接理由。尽管国营大中企业材料物资品种达数千乃至数万种,一般在总体上还与实际出人不大,企业计划价格都有相当的准确度。这反映于会计核算上,计算出的企业计划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差异率,均在以下,即准确度在以上。从这种准确度与一定经济体制中的价格因素的联系上来观察在集中的经济体制下,由于产品出厂价格、运输劳务收费标准相对稳定,价格资料来源可靠,企业计划价格自然比较接近实际。企业计划价格的制订式如下某种原辅材料的企业计划价格某种原辅材料的纯价款某种原辅材料的运什费一般按纯价款的一定百分比加成式中原辅料的纯价款为不包括运什费在内的商品价格,一般根据各行业主管部门编制的产品出厂价格确定。式中原辅料的运什费,根据国家运输劳务铁路、公路、航运等收费标准,考虑企业进货渠道、运输方式、采购批量、包装及商业环节管理费等因素,在纯价款的基础上加成一定百分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计划价格的现时价值由于近年来物价变动,企业计划价格与实际价格的背离已有相当的幅度,因而不同企业采取了不同的对策。从经济体制与实际价格变动的关系来分析。先就企业计划价格的制订来剖析,便可知企业计划价格是完全能够应用于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之下。制订企业计划价格,形式上表现为各种材料物资不同的企业计划价格,其内容则是企业计划价格反映的商品交换采用的各种交换中的价格,即实际价格。经济改革导致企业购买原辅料付费价格由一元性的价格变为多元性价格,即由按单一的国家计划价格交换变为按多种价格交换。

企业交换中采用的价格除国家计划价格外,还有市场价、企业间的协议价等。交换吸时采用计划价,有时采用市场价,还可能采用两种以上的价格。这表明制订的企业计划价格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就一般的事物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来说,新内容要求相应的形式。但旧形式经过改造后能够适应新内容的要求。所以,尽管经济体制变革引起商品价格的内容复杂化,但只要改进企业计划的制订方法及其对实际价格的表现形式,并定期修订,是能够适应变动着的实际价格内容的。企业计划价格在新经济条件下的存在价值可从以下方面理解。关于“背离度”问题。企业计划价格与实际价格的一定背离,是人们反映客观事物正确度的表现。认识主体与客体总是存在着差异。认识过程的自身规律就是不断认识、不断缩小差异。一定条件下被反映事物变得复杂,反映出的差异可能变大是符合认识常规的。人们对实际价格变动规律的把握决定着企业计划价的准确度。而人们对实际价格变动规律的把握又不可能达到“完全”。人们只是在无限的认识长河中基本接近,缩小“背离”,然而“背离”终究是一种客观所在。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内部计划管理已起了质的变化,企业依据国家计划和市场双重调节,在更高层次上螺旋上升的企业计划管理,即企业在相对独立经营条件下的计划管理。与此相应企业计划价格在新的计划管理条件下加以运用几年来经济改革实践使人们普遍认识到实际价格包括企业执行的国家计划价格是不变价格,企业计划价格也应不是不变的价格。

只要企业计划价格跟踪实际价格,调整得当,二者适时同步起来,仍不失其在企业管理和会计核算上的应用价值。企业计划价格在考核经济业务,如考核原料材消耗、节约程度等业务考绩方面的运用,作为“企业的不变价格”来运用,由于其内含可比因素在不同经济条件下同样运用,具有同等价值。当前物价变动会计尚不成熟,利用企业计划价格的适时调整,使之与实际价格同步同向运动,对其功能有一定的替代作用。究竟能不能制订出较准确的企业计划价格,除了需要校正对企业计划价格本身的认识析一下我国企业目前面临的实际价格形式及经济体制在企业的渗透状况。我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一种双重经济体制。一般意义上企业都有部分产、供、销由计划来调节,部分产、供、销由市场来调节。当然也有基本意义上的全由计划调节或全由市场调节。在分两部分的情况下,企业原来指令性的生产计划,改革后分为计划内生产任务和计划外生产任务两个部分企业所需的物资,原来由国家计划统一分配,改革后分为国家计划统一分配和自由采购两部分在生产资料价格上,计划分配的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订价,继续实行指令性的国家计划价格,原来部分计划生产和超计划生产的生产资料价格放开,由企业协商定价或进人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尽管价格形式多元化,但基本构成与经济体制相呼应,分为国家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两部分,企业协商价居间。现行价格体系的内含要素,决定了物价变动幅度,变动范围仍有框架,这是我国当前物价变动的规律性之一。而由于商品价格体系中各种商品比价的相互制约使得某种程度上市场价围绕计划价,这是规律性之二。就计划价同市场价的关系说,至少在同一地区同一品种的物资交换中,两种价格要交互作用,并有一定力度,这是规律性之三。

自然,其中还有购买者对价格差异计划价与市场价的反作用力,如选择价格,控制各种价格的比例等,并不都消积适应这种差异。由于这些规律企业计划价格在总体上有一确切的依据,也表明物价变动不是不可捉的经济现象。无论在集中的计划经济还是在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计划价格,同样应考虑物价变动。企业计划价格在一定时期内不作大面积大范围调整是一种静态做法物价的相对稳定性是制订企业计划价格的前提。没有理由设定在一日数变物价的条件下来制订企业计划价格。但也不能设想物价固定不变,这同样违背事物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普通原理。企业计划应同步于实际价,从一定时期内的不同点上的连续考察看,二者均为动态系列,只是在不同时点条件下靠近度不一而已。品种数,亦应控制在几十种内为宜剩余的大量的占绝大多数的材料品种,按市场价制订分类目录无市场价的按国家各行主管部门编制的“参考价格”制订。当前企业计划价格工作的改进设想首先,由于我国物价固定以致成为长期不变的死价格时代历已过去,企业计划价格应接近实际价格这一本质特征决定其应立足于跟踪现行交换价格。企业应在制订企业计划价格上下功夫,制订出一部适应当前企业面临的价格环境,又符合本企业现状的企业计划价格目录,作为以后修订的基础,以解决当前材料计划价格上存在的难题。企业设物价专职人员或机构,以加强物价研究,积累与本企业有关价格资料第四、要坚持定期修订价格目录。同时不排斥必要时及时根据物价变动范围和幅度修订价格目录。企业既要制订价格目录,又要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其制订和运用可考虑以下办法会计核算亦应区别“皿点和非皿点”材料品种设卡核算对影响成本有一定力度的材料品种作重点,做较细致的计价工作,按同品种不同价格同时采用多种价格核算。

也即对一同数量材料消耗量部分按一种价格计价,部分按另一价格计价,甚至部分按第三种价格计价。对虽无影响力度,但差价大的品种差价大小由企业据历史资料和核算需要订出一个额度,亦按同品种不同价格设卡核算。除上述以外的材料品种仍按每一品种设卡核算。应把握不宜品种太多,又要解决企业计价需要两相结合的原则所以,在当前物价变动条件下抓住主要矛盾,对少数品种按“复价”计价,坚持定期修订目录,还不失为现实的思考。而由于品种少数,其所增工作量亦有限度。结语制订企业计划价格有孟点、分层次运用一定方法如分类法,根据历史资料筛选等,排出若干种对企业成本有一定影响力度的材料品种,制订“复价”目录,以满足重点材料计价需要在当前物价变动条件下,这种问题本应宜细不宜粗,但鉴于工作量关系一般企业可筛选出几十种即可。

即在工作量所增无几条件下达此目的,企业能够接受。对同种材料有几种价格,虽对成本影响不大的品种,但其差价大的,按材料类别制订“复价”目录。企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尽管经济体制变革,价格多元,给企业制订计划价格带来一定难度,但只要立足于企业自身,掌握物价变动规律,注重物价研究,计划价及时跟踪实际价,并调整得当,消除这种价格变动影响,就能够制订出较准确的企业计划价格,在企业管理核算方面起到有效控制成本的作用在满足材料物资日常核算需要的同时,还大大简化了会计核算工作而也正是这样,显示了企业计划价格的科学性及其现时存在的价值。

第10篇

关键词: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可控性费用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040-02

在市场经济下,新形势要求企业在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等方面都要有一个相应的转变,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其中成本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过也同时就使原有的成本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所以,工业企业必须加快成本管理方面的改革,尽快建立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的成本管理模式。

1 企业成本费用中可控费用增高的原因分析

我们知道,企业的活动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综合协调的系统。企业亏损或成本增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1.1 客观原因

首先在企业项目投标中,企业以相对低的报价作为中标“利器”,往往在编制标书时,减少临时项目的数量或降低临时项目的单价,但在实际生产中,为了项目质量、安全、工期,临时项目数量还是按实际发生,单价还是按市场价调节,根本无法降低;降低项目的间接费费率,但在实际生产中,为了维持正常管理秩序、保障职工劳保支出,并不因费率的投标降低而降低;降低计划利润;降低材料单价;未降低材料的单价、但承包项目合同中却将材料总价包死,这无疑将材料涨价的风险自己全部承担了。其次在企业生产中,社会与经济环境变化一旦出现,原成本核算就会严重失实,陡然增加企业成本,这就迫使一些企业改变生产方法,必然增大项目总成本。第三是由于设计变更或者地质条件变化,都可能增大技术难度,若需要新技术,就须进行技术攻关,增大技术投入。最后还包括生产组织设计与息工情况。由于投标与生产现场实际的差异,项目企业的组织设计存在与实际脱节的现象,比如对人员、材料、设备的计划和安排出现误差,对个别分项项目或工序的工期、质量考虑欠缺等,这些都可能使企业部的成本费用增加。息工情况多发生在以企业部作为经济核算对象,而不是以企业作为经济核算对象的企业。一旦项目任务衔接不上,就存在息工现象。息工期间,其职工的社保费用、闲置设备的折旧费用,继续由企业部承担。

1.2 主观原因

没有成本控制的总目标,或者虽有,但却没有严格执行,而使企业成本处于失控状态。在亏损的企业中,购买材料无计划、超定额购买、高价购买的现象比比皆是,其结果是材料的积压、超支;进出库数量、质量把关不严,使用浪费、丢失现象严重。对劳务分包队伍,没有实行严格的定额发料制度,造成材料超支;对分包队伍生产的项目数量存在重复计价现象;不考虑中标价格,把项目以高于中标价的价格分包出去,形成巨额亏损;让多个外部单位挂靠,仅象征性地收取一点管理费,最后挂靠单位一走了之,而所有的善后费用全部由被挂靠企业部承担,形成巨额损失。没有合同管理的意识,对购货、雇用人员、提供服务、分包项目、承包项目等合同知识知之甚少,不理解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基本要素,导致合同管理混乱。企业若存在质量问题,将导致返工现象发生,加大工程质量成本。对项目设备使用计划不周,盲目购置或租赁大量设备,往往造成设备利用率不高,造成企业成本急剧增加。同存在企业质量问题一样,企业安全事故一旦出现,直接或间接的善后支出,也会形成一个个成本“黑洞”。

2 企业成本费用中可控费用的控制分析

2.1 企业成本管理的程序

企业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一系统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检查等。企业经理部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对所发生的各种成本信息,通过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等一系列工作,促使企业系统内各种要素,按照一定的目标运行,使生产项目的实际成本能够控制在预定的计划成本范围内。

2.1.1 企业成本预测

企业成本预测是通过成本信息和企业的具体情况,并运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可能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估计,其实质就是项目企业在生产以前对成本进行核算。通过成本预测,可以使企业经理部在满足业主和企业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低、效益好的最佳成本方案,并能够在企业成本形成过程中,针对薄弱环节,加强成本控制,克服盲目性,提高预见性。因此,企业成本预测是企业成本决策与计划的依据。

2.1.2 企业成本计划

企业成本计划是企业经理部对企业生产成本进行计划管理的工具。它是以货币形式编制企业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费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以及为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规划的书面方案,它是建立企业成本管理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础。一般来说,一个企业成本计划应包括从开工到竣工所必需的生产成本,它是该企业降低成本的指导文件,是设立目标成本的依据。可以说,成本计划是目标成本的一种形式。

2.1.3 企业成本控制

企业成本控制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影响企业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生产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随时揭示并及时反馈,严格审查各项费用是否符合标准、计算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分析,消除生产中的损失浪费现象,发现总结先进经验。通过成本控制,使之最终实现甚至超过预期的成本目标。

2.1.4 企业成本核算

企业成本核算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和形成企业成本的核算。它包括两个基本环节:一是按照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对生产费用进行归集,计算出生产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二是根据成本核算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出该企业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企业成本核算所提供的各种成本信息,是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各个环节的依据。

2.1.5 企业成本分析

企业成本分析是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对企业成本进行的对比评价和剖析总结工作,它贯穿于企业成本管理的全过程,也就是说企业成本分析主要利用企业的成本核算资料,与目标成本、预算成本以及类似的企业的实际成本等进行比较,了解成本的变动情况,同时也要分析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成本的影响,系统地研究成本变动的因素,检查成本计划的合理性,并通过成本分析,深入揭示成本变动的规律,寻找降低企业成本的途径,以便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减少生产中的浪费,促使企业和企业经理部遵守成本开支范围和财务纪律,更好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加强企业的全员成本管理。

2.1.6 企业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就是企业完成后,对企业成本形成中的各责任者,按企业成本目标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将成本的实际指标与计划、定额、预算进行对比和考核,评定企业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各责任者的业绩,并以此给以相应的奖励和处罚。通过成本考核,做到有奖有惩,赏罚分明。企业成本管理的程序是指从成本估算开始,经编制成本计划,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直到成本核算与分析为止的一系列管理工作。

2.2 降低企业可控性费用的措施

2.2.1 加强合同预算管理

深入研究招标文件、合同内容,正确编制预算在编制算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成本费用,包括合同规定的属于包干性质的各项定额外补贴,并将其全部列入生产图预算,然后通过项目款结算向甲方取得补偿。把合同规定的“开口”企业,作为增加预算收入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按照设计图纸和预算定额编制的生产预图算,必须受预算定额的制约,很少有灵活伸缩的余地;而“开口”企业的取费则有较大的潜力,是企业创收的关键。由于设计、生产和甲方使用要求等种种原因,项目变更是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事情,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随着项目的变更,必然会带来项目内容的增减和生产工序的改变,从而也必然会影响成本费用的支出。因此,企业承包方应就项目变更对既定生产方法、机械设备使用、材料供应、劳动力调配和工期目标等的影响程度,以及为实施变更内容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估价,及时办理增减帐手续,并通过项目款结算从甲方取得补偿。

2.2.2 制定经济合理的生产方案

生产方案的不同,工期就会不同,所需机具也不同,因而发生的费用也会不同。因此,正确选择生产方案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制定生产方案要以合同工期和上级要求为依据,联系企业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现场条件、装备情况、人员素质等因素综合考虑。可以同时制定几个生产方案,倾听现场生产人员的意见,以便从中优选最合理、最经济的一个。必须强调,企业的生产方案,应该同时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如果只先进不可行,不能在生产中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那就不是最佳生产方案。

2.2.3 积极落实技术组织措施

落实技术组织措施,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以技术优势来取得经济效益,是降低企业成本的又一个关键。一般情况下,企业应在开工以前根据工程情况制定技术组织措施计划,作为降低成本计划的内容之一列入生产组织设计。在编制月度生产作业计划的特点,也可按照作业计划的内容编制月度技术组织措施计划。为了保证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的落实,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应在企业经理的领导下明确分工,由项目技术人员订措施,材料人员供材料,现场管理人员和生产班组负责执行,财务成本员结算节约效果,最后由企业经理根据措施执行情况和节约效果对有关人员进行奖励,形成落实技术组织措施的一条龙。

2.2.4 降低原材料成本

材料成本在整个企业成本中的比重最大,一般可达70%左右,而且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往往在其他成本企业出现亏损时,要靠材料成本的节约弥补。因此,材料成本的节约,也是降低成本的关键。节约材料费用的途径十分广阔,大体有节约采购成本,认真计量验收,正确核算材料消耗水平,改进生产技术,利用工业废渣,减少资金占。

总之,通过上述管理,企业实施过程中企业的成本费用会大大减少,上面谈到的成本增高原因会得到有效的遏制。

参考文献

[1] 徐江.论成本控制[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

[2] 杨隆治,郭朝阳,张晓斌.项目施工成本控制[J].山西建筑,2007,(10).

[3] 吴英红.关于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思考[J].理论界,2004,(7).

第11篇

对物资计划的编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深入作业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准确掌握物资消耗情况,根据采掘衔接和生产作业计划,每个月底灵活编制下月的物资需用计划,而不是一成不变依据同一个计划来管理,保证煤炭企业生产所需物资及时均衡发放,实现资金和资源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为了便于相关部门考核计划执行情况,可以季度计划为准执行,月内由经营考核部严格按照预算审批材料,确保物资采购不会因为重复采购而导致大批物资积压,合理采购与储备物资,降低生产与经营成本。加强计划制定后审批。煤矿企业相关管理人员首先清醒意识到物资计划对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重要性,物管科要及时、准确地申报计划,而主管领导有关人员在计划制定之后要加强审批环节的严肃性,确立完善的物资计划管理制度,强化对物资计划的管理,杜绝物资管理因为计划的缺陷而造成资源浪费。

物资计划的执行阶段1、建立物资计划预算监督机制。加强对物资计划预算的监督,保证企业物资发放按计划落实,严格要求执行人员的工作素养,计划的严肃性与准确性不能被破坏。物资发放部门在接到物资计划后,计划员应及时跟进各种物资的发放情况,详细记录物资计划的到位时间、供需协调情况,尤其是煤炭开采、加工生产方面的急件与重要物资。物资发放既要满足生产需要,又要发放的物资得到合理充分利用。在日常工作中要及时调节不合理的物资储备,避免生产过程中物资大批积压,或是某些急用物资在使用时不能得到及时分配,从而造成生产不必要的浪费,使煤炭生产成本的增加。2、主动利用信息化技术。在信息化的今天,仍有多数煤炭企业对的物资管理还依赖于工作人员的手工操作,有些单位即使有了计算机也不能得到工作人员的主动利用,只是打印报表的工具,却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管理,管理效率低下。物管科应主动利用信息技术,以提高物资计划管理的工作效率。

物资计划的总结阶段1、建立物资计划编制奖惩机制。煤炭企业物资计划管理工作的发展不仅仅是物管科的职责,更是与各需求单位、部门密不可分的。企业应积极建立以绩效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将提升物资计划管理集约性、前瞻性的任务落实到各个单位和部门,科学考评各单位、部门计划编制工作。对于通过集约化计划管理而降低物资发放成本的单位、部门,企业应给予奖励;反之,对于长期物资消耗严重、物资计划编制迟迟得不到改善的单位、部门,企业应做出相应的处分。2、加强对物资计划执行的跟踪处理。计划员在每月月底对本月物资计划的执行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制定统计报告,对物资使用在计划范围内的部门予以适度经济奖励,而对物资消耗超过计划的部门提出批评,不能使物资发放使用无节制。

总之,煤炭企业加强物资计划管理,规范物资发放与使用行为,能提高企业资金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生产发展。企业应从战略的角度高度重视物资发放与使用管理,不断提高物资计划管理水平,在物资供应环节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企业的快速稳步发展。

作者:阎淑兰 单位:唐山开滦赵各庄矿业有限公司

第12篇

【关键词】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税收筹划 工作水平 提升 措施

一、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与税收筹划的必要性

在国外发达国家,合同能源管理已经得到极大的关注与实行,被认为是一种充分应用市场机制来推进节能环保的有效服务方式。根据合同能源管理相关内容,节能服务企业会与用户签订能源管理方面的协议,并对这些用户在能源节约、资金流通、企业改制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服务。通过这些措施,节能服务企业可以从能源节约所得到的效益中分享相关的利润,从而确保自身的投资能够得到收回,取得相应的经营利润。因此,借助合同能源管理,不仅可以促使能源使用组织进行必要的能源使用改造,从而降低自身的资金成本与相应的技术风险,还可以充分调动能源使用组织及能源服务组织的经营积极性,有助于提升经营效率。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得到了引进,经过多年的引导与推广,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化的节能服务市场,相关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业务范围也涉及到建筑、工业、交通运输等很多领域。

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10年以后,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来带动合同能源管理进一步发展。在所出台的新政策当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相应的税收政策。根据这些税收政策,节能服务企业必须结合制度要求与市场需求两方面的因素,来确立自身的运营方式。另一方面,在税收优惠政策下,节能服务企业也可以充分运用政策红利,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来提升企业服务效力与效益。从根本上来说,企业纳税筹划就是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与之后,相应的纳税人严格遵循法律要求,进行有计划的规划,从而从直接或间接的方面来对自身所拥有的税负进行减压。进行纳税筹划,能够使得各种社会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配置,这种活动在界定法人与自然人的前提下,有效处理纳税人与国家的关系。由于是在相应法律规定下进行的,因而具有合法性与直接的目标性。这种合法性的特性也使得其与偷漏税行为有着根本区别。偷漏税行为是在已经发生纳税义务的前提下,采取了违法的方式,来实现纳税人减少纳税额的目的,这属于违法行为。

二、税收筹划通用的一般性准则

1、合理使用税前扣除准则

从税收筹划的一般性规则来看,税前扣除的准则包括着如下一些方面。一是对于员工报酬进行合理筹划。在当前的新税法中,对属于内资企业的员工薪酬进行了删除,但对福利费、教育经费等仍有比例限制,企业可以将以福利等形式发放的薪酬改为以工资形式发放,并且尽可能的将绩效工资制度加以推行,从而可以使员工总薪金得到提升,这样能提升税前扣除额度。二是对于招待费用、广告和业务宣传费也有新的限额。招待费按发生额的60%扣除,且不超过收入的5‰,企业招待费额度大则对企业税收不利,因此,企业可以将之前应计入招待费的礼品等支出,定制部分具有企业文化特色商品,印刷企业形象宣传广告,借此进行宣传,进而从招待费与广告宣传费进行相应的筹划。另外,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五条规定,研究开发费用可加计扣除50%;第九十六条规定,支付给残疾职工的工资可加计扣除100%;第一百条规定,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利用此加计扣除及抵免优惠政策可有效减轻企业税负。

2、充分利用新税法所构建的各种优惠税收体系

从税收筹划的一般准则来看,国家在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绿色投资与生产、发展高科技产业、带动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等。在这些优惠政策的带动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将自身的产业逐步向优惠产业与区域产业方面转型,从而利用优惠政策来实现合理避税的目的。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方面,《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九条规定: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人,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根据财税[2008]156号文件《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规定,部分资源综合利用货物可享受免征或即征即退增值税优惠政策。因而一般性的筹划思路为:通过设立分公司,反客为主,将身份由提供节能服务的服务者变为主动节能减排的所有者。

三、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税收筹划工作水平的提升措施

如果节能服务企业在建安与相应设备的营销方面具有一定的资金调整空间,则应当进行部分内容的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必须要借助一定的计算方式与分析工具。当计算与分析的结果为建安业务的税负水平不高于设备销售的税负水平时,则应当将需要进行调整的业务内容合并到建安业务当中,从而来降低整体税负的水平。另外对合同能源管理领域税收优惠政策进行详细解读,争取各项税收优惠,以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具体主要包括如下两方面的内容。

1、对于混合销售所造成的税收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

在节能服务企业的很多项目中,设备销售所占的比例通常比较高,为了有效避免税务机关将这种比例较高的现象归结为混合销售行为,节能服务企业应当做好如下两点工作。

一是对合同进行有效的拆分处理。例如,当节能服务企业与发电厂签订废气排放相关合同时,应当将整个业务分成技术方面的设计、建安工程及设备销售三个具体的业务,并分别进行合同的签署工作,在合同当中,也应当将涉及到的金额数量加以详细标出。当然,如果实在存在合同拆分方面的困难时,也可以将三项业务在总合同当中以附件的形式进行单列。

二是会计的处理工作。在合同拆分思想的影响下,应当将三项具体的业务进行分别的核算处理,这样能够十分清晰地将核算项目与内容加以表达,确保不致出现被归结为混合销售行为的局面出现。

2、对于重点项目加以重视,并根据税种的不同来进行具体的筹划工作

从这个视角来看,基本可以将税种分为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及其他税种,并结合不同税种的要求,来进行具体的税收筹划工作。

一是营业税。节能服务企业应当严格根据国家的相关产业发展政策中的规定,来进行具体的税收筹划。根据财税[2010]110号《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规定:“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取得的营业税应税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但“符合条件”是能否享受此项优惠的关键所在。

二是就企业所得税而言,“通知”中规定:“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符合税法有关规定的,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人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即“三免三减半”政策。

三是就增值税而言,“通知”中规定:“节能服务公司实施符合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将项目中的增值税应税货物转让给用能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只要企业符合相关条件,就可以享受到免税政策。另外,根据财税[2011]115号《关于调整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政策的通知》中规定,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压生产的电力或热力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100%的政策等一系列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节能服务企业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号入座,享受该政策的相应优惠政策。节能服务企业为客户提供节能方面的服务,自身肯定要具备一定的技术与设备水平,企业在项目开展初期就应对企业及项目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将进口设备免征关税、增值税的优惠、进项税抵扣及所得税等方面的优惠进行有效的筹划,并积极研究各种不同的优惠政策对企业税收筹划所造成的影响。

四是其它方面。根据相关政策,能源管理合同期满后,节能服务公司转让给用能企业的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的资产,按折旧或摊销期满的资产进行税务处理。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企业办理上述资产的权属转移时,也不再另行计入节能服务公司的收入。

四、结语

总体而言,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纳税筹划活动是节能服务企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别于企业其它活动,纳税筹划活动不仅仅是企业的一项内部工作,还涉及到企业与外部政府、税收部门等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活动,而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形成紧密的联系更能使得企业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活动。因此,在新的税收政策背景下,企业应当将内部的各种纳税筹划活动与外部环境进行结合,从而保障纳税筹划活动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另外,企业还需要考虑不同区域税收政策的差异,考虑当地政府招商引资财税返还等政策。同时,不同的公司应根据自身税务注册地的有效政策进行自我筹划。

【参考文献】

[1] 姜明军、石凯、杨生荣: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企业研究,2011(20).

[2] 温瑶、张有峰:北京市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2).

[3] 天津市成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工作推动组[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