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2 11:59: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声乐演唱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音色的变化
歌者自身的声音特点影响着整个声乐作品的表现,当人们的内心情感表现为欢乐时,音色就会相对清亮;当人们的内心情感表现为悲伤时,音色就会相对低沉。也就是说,不同的声乐作品要通过不同的音色来表现。因此,歌者在演唱时应运用弱音技巧,通过对气息、声门的控制来选择适合歌曲表达的音色。
(二)强弱的处理
每首声乐作品所蕴含的感情是相当丰富的,有时高亢,有时低沉,为了能在表演过程中将这些微妙的情感变化生动地表现出来,歌者就可以运用弱音技巧,把握好因情感变化反映在歌曲中的强弱变化,将强变弱、弱变强的过渡演绎的自然、流畅,从而完成整首声乐作品的表现。
(三)声音的虚实
歌曲在表达的过程中会因情感的变化而出现渐强渐弱、渐缓渐快的变化。当一种情感向另一种情感过渡时,要注意对这个“中间段声音”的处理。演唱时,可以利用日常中对弱音技巧的训练,来掌控这种渐变。从而使声音的表达完整、自然。
(四)的处理
每首声乐作品的部分是旋律和情感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做好这一部分的处理对歌曲的表达来说至关重要。部分更容易激发听众的情感体会,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将自己的感受与歌曲充分地融合在一起。处理时,可充分利用弱音技巧,做好部分的处理,而不是单纯强调音量的拔高,使声乐作品因烂俗的表演技巧而毁于一旦。
二、弱音训练对声乐艺术演唱的影响
(一)弱音训练有助于歌者获取高位置
在声乐艺术演唱中,最关键的就是找到声音的高位置。高位置的声音具有极强的穿透力、表现力和震慑力,听起来轻松、悦耳,可使声音的强弱过渡自然、柔滑。高位置的声音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具有混声的发声状态;第二,声音的穿透性强;第三,声音力度可以自由变化。这三个特点丝丝入扣,紧密相连。具有混声的发声状态是高位置声音的基本特点,如果没有混声的发声状态便不可能具有穿透性强的声音和灵活变化的声音力度。换句话说,第二和第三个特点只是第一个特点的表现,这三者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连带关系。弱音训练重视声带的闭合,突出利用少量气息发出饱满有力的小音量。小音量的练习有利于放松发声器官,使得真声和假声之间的混合、切换更加自然流畅,有利于达到混声的发声状态,也就是找到声音的高位置。在这个基础上提高音量,就很容易发出具有震慑力、表现力和震慑力的声音。也就是说,没有混声的发声状态就不能找到声音的高位置,也就不能发出有感染力的声音,无法诠释歌曲的丰富内涵。由此可见弱音技巧训练与运用的重要性,只有掌握弱声才能找准声音的高位置,提高声乐艺术演唱的技巧和水平。
(二)弱音训练有利于演唱中的咬字准确
在进行声乐演唱时,有些歌者只注重音乐的表现,而忽视语言的重要性,使观众只能听到旋律,而对歌词部分十分模糊。造成这种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演唱者在日常训练中忽视咬字的训练,导致导致咬字器官僵硬、不灵活。因此演唱者在练习时要重视吐字发声的训练,也就是弱声咬字发声训练。弱音状态下,由于气息量较少,可以充分放松下巴、唇、舌等发声器官,是练习咬字的最佳状态。时间长了,咬字器官一直处于放松状态下,肌肉群就会形成固定的记忆,使得咬字发声能够清晰准确,更加有利于表达声乐作品的音乐和语言,与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不仅完成了声乐艺术演唱,也让观众感受到歌者的诚意和热情。
(三)弱音训练有助于嗓音的保护
声带作为人体的重要发声器官,是极易受到损害的,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歌者的演唱生命,甚至会影响以后的交流。因此,声乐演唱者要重视对自己声带的科学保护,也就是嗓音保护。声带具有“重机能”和“轻机能”,在弱音训练时,可以使声带处于“轻机能”的状态,紧张度适中,发声时处于合理、科学的情况下。唱高音时,声带缩短,环甲肌力量的增大不会使声带因缩短而变松,反而会增强声带的紧张度,如此一来,声带便处于一个安全的闭合状态,不会因声带负担过重而产生病变。因此,演唱者需要进行弱音训练,用科学、有效的发声方法来协调各个发声器官,充分保护自己的嗓音,尽可能地延长歌唱生命。
(四)弱音训练有利于提高歌者的演唱修养
声乐演唱艺术具有“二度创作”的特质,也就是说,歌者在表达基本的音乐和语言的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艺术修养以及多年来积攒的演唱经验,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也就是说,歌唱者在学习、生活中的主观积累,会影响声乐艺术演唱的客观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演唱修养”,甚至会被概括成一种表演技巧,渗透在歌者的声乐艺术演唱中。长时间的弱音训练,就会形成良好的发音习惯,提高自己的演唱修养。但是,良好的演唱艺术修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戒骄戒躁,拿出毅力和勇气,不间断地进行弱音训练。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歌者的演唱技巧,同时融入了歌者的生活感受、真挚情感,在声乐艺术表演中能够做到松紧有度、放松自然。在弱音训练的过程中,歌者的内心处于一种比较平静的状态,能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对词曲的感受,从而建立良好的乐感,这种乐感可以反作用于声乐作品,提高声乐艺术表演的品质。反之,如果歌者不具备这种乐感,则会致使演唱的效果大打折扣,变得死气沉沉,毫无感情。所以,做好弱音训练,也就打好了声乐艺术演唱的基础,培养了歌者独特的乐感,对声乐艺术演唱百利而无一害。声乐艺术演唱者在具备了较完美的演唱艺术修养后,加上专业知识的学习、声乐演唱技巧的运用,以及主观、客观上对声乐作品的认识,一定会演唱出动人的歌曲。
三、结语
1.独特的声音表现力
欣赏谭晶的声乐作品,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她那独特的声音色彩及声音表现力。她的音色明亮、华丽、有穿透力。她音域广,声音清新、抒情。高音区在保持民族唱法明亮清纯音色的同时,具有如金属般极强的穿透力;中声区扎实而又富于表现力,唱来如行云流水;低声区柔和、明亮、低而不虚,有明显的传统民族色彩。高中低声区没有丝毫衔接的痕迹,演唱状态运用自如。她每个字的吐出都清晰有力、有弹性;字腹响亮、有共鸣;字腹过渡浑然一体,归韵分明、准确,收尾干净利落,真正做到了字正音美、玉润珠圆。充足流畅的气息送出柔和、明亮、清新、有穿透力的声音是谭晶特有的演唱风格。
谭晶的歌唱不仅具有悦耳动听的声音、清晰可辨的语言、娴熟的技巧和地道的风格韵味,还有强烈的情感抒发,她认为歌唱始终应该“以情带声”,她的《妻子》《在那东山顶上》就是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在那东山顶上》略带飘渺摇曳的声音,让人仿佛看见美丽少女婀娜的身姿,让听众也有了“月上东山顶,痴心盼人来”的细腻感受。而《妻子》更是把柔美端庄、温柔贤惠的军人妻子形象完美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谭晶演唱过多种题材的声乐作品,在她的歌唱情感中还有一个特殊的情感亮度——军旅情感。她作为一位军旅歌手,肩负着军人职责的同时,也带着自己的歌声走进部队、边疆、海岛的军营中,声情并茂地为战友演绎着军旅情怀。从《年轻的士兵》到《妻子》,从《唐古拉》到《昆仑女儿歌》,从《美梦成真》到《桃花谣》,她的身上散发着军人的坚定与细腻。也许是军旅生活的经历,温婉秀美的谭晶身上同时还兼具从容端庄的豪迈气质。
2.融合民族、美声、通俗三家之美
(1)唱法上的中西合璧。谭晶的演唱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她在继承我国传统民族唱法的同时,把美声唱法有机融合于自身歌唱之中,发展了中国唱法。她的声音高亢、辉煌、清澈明亮、集中靠前,既有美声歌唱体系所要求的声音色彩,也不乏我国民族歌唱体系的声音特征。这种融中西歌唱体系于一体的声音,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表现力,能够演唱多种体裁及风格的声乐作品。这是谭晶所具有的独特声音表现,是其演唱风格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演唱上既保留了民族唱法的浓郁特色,又具有了西洋唱法的融合统一。有人将她的这种风格称为“民族与美声相贯通”。
2006年谭晶在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成功地举办了“和谐之声”音乐会,在音乐会上她演唱了16首各种不同风格的歌曲。音乐会后,李双江老师给予她很高的评价,他对记者说:“谭晶有很好的民族语言修养,又有美声唱法的扎实基础,具体体现在:一手伸向西洋,一手伸向民间,满腔热情地投身到通俗歌曲世界,用时尚的表声意识加强自己声乐艺术。所以,谭晶的演唱是科学的、民族的、时尚的,她用自己的真诚和美妙的歌声给不同的人群带来了美好的艺术享受。谭晶维也纳独唱音乐会以后,中国声乐界应该关注一下‘谭晶现象’。”
(2)传统与现代相交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科技飞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为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艺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新的艺术形式在这个时代不断涌现。谭晶的演唱贴近人民生活,顺应时展,她将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唱法”与时尚的“通俗唱法”相结合,被称为“传统与现代相交融”。
“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民通唱法”在发声方法上并不要求演唱者的声音像民族唱法那样明亮,而是比较轻柔,因此气息较民族唱法要浅。比如谭晶在演唱《蔓延》时,就运用了典型的民通唱法。她的气息不深,但是富有流动一样,却又比说话更深情。声音没有纯民族唱法那么尖细、明亮,可唱法又要规范。
《爱让我站在这里》是一首中国流行音乐与欧洲音乐相结合的经典作品,谭晶在歌中运用了通俗唱法和美声唱法两种技巧,这种歌曲没有足够功底的人是不可能完成的。
由谭晶演唱的《在那东山顶山》唯美缥缈,折射着藏族固有的令人窒息的色彩。她演唱时音质清丽纯正,情真意厚,高亢处透着清亮,悠远时几可绕梁,有拨云见日之功,天籁之音之妙,极富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这首歌中谭晶的演唱方法就和民族唱法很接近了,声音通透有力,要深厚一些,唱出了对心上人无比思念的动人情怀。演唱者情感处理得细致,真假声的转换控制自如,使得整首作品婉转悠扬、贴近人心,堪称经典之作。
一、声乐艺术指导教学本质
声乐艺术指导(Vocal Coach)主要是指为声乐演唱者进行钢琴伴奏并进行音乐指导的表演方式。这种表演方式与所谓的“钢琴伴奏(Piano Accompaniment)”有相似和不同之处。其相似之处表现在,两者的演奏乐器均为钢琴,并且都以和声乐演唱者合奏的形式进行表演。而这种表演艺术则必须建立在钢琴弹奏与声乐演唱互相配合的基础上,因此表演者要在表演前进行大量的排练、磨合。而声乐艺术指导则与所谓的钢琴伴奏有这本质的区别。“钢琴伴奏是一个操作层面的术语,它暗示出器乐独奏与钢琴伴奏间的某种关系,这种关系既要求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又要求钢琴伴奏者不可‘锋芒太露’,‘喧宾夺主’”。(李智芳.关于国内音乐学院声乐钢琴艺术指导专业的分析与比较[D].中国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简而言之,钢琴伴奏是一个陪衬性角色的存在,它并不是声乐作品的一部分,而是为了提高声乐表演效果的手段。而声乐艺术指导则是声乐作品的一部分,它和声乐表演是一个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并且钢琴伴奏的艺术表现取决于声乐表演者的需要,而声乐艺术指导更要体现“艺术指导”的效果,它是整个声乐作品的指挥者与策划者。因此,声乐艺术指导和钢琴伴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声乐艺术指导既是声乐表演的一部分,那么艺术指导就不能仅仅以伴奏的水准来要求,应当打到更高层次的艺术境界。在声乐艺术指导研究生教学方向上,也应当有统一的专业教学标准。“众所周知,专业名称的统一,不仅代表着一个专业的概念、一个专业的性质,还说明了学术界对其专业内容已经达成了共识,对未来学科的健康快速发展也就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专业名称之所以要强调科学准确,甚至要求要与世界接轨,就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的网络化,教育也必然走上国际化。为了同世界各国进行教育合作与交流,就必须规范专业名称,统一专业标准。”(李智芳.关于国内音乐学院声乐钢琴艺术指导专业的调查与设想[J].乐器,2010,(11).)而要完成与国际接轨,我们就应当借鉴国外声乐艺术指导课程的设置方式,寻找国外声乐艺术指导课程的教学规律。
二、国外声乐艺术指导教学特点
国外声乐研究生艺术指导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立的教学体系,这不仅体现在国外声乐艺术指导的课程设置方面,还体现在声乐艺术指导的专业教学方面。
国外音乐学院普遍将声乐艺术指导与钢琴表演视为同等重要的两个专业。“在钢琴系中,钢琴艺术指导不仅是钢琴表演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即使是主修钢琴表演专业的学生,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必须进行钢琴艺术指导的学习,一直到五年级毕业。如果要进研究生院继续深造,钢琴艺术指导也是入学考试重要的内容之一和将来必修的课程。由此看来,钢琴艺术指导与钢琴表演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沈红.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钢琴艺术指导课[J].音乐研究,2001,(3).)在国外,声乐艺术指导和钢琴表演既然视为同一地位,那么艺术指导就不再背负“伴奏”或者“衬托”的身份,而是成为表演声乐作品的一部分。并且声乐艺术指导更是应当为声乐演唱者担当“艺术教练”,规划作品处理和完成方式,对整个表演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
在教学中,国外的音乐学院也颇为重视声乐艺术指导与声乐演唱者配合层面上的教学。“当开始学习一首新曲目时,钢琴艺术指导的教师在课上不但要教你如何弹奏,如何处理音乐,还要充当演员的角色,当你把伴奏弹奏得已游刃有余时,也就是大约一、二节课后,声乐老师或器乐老师开始进入课堂,与钢琴艺术指导教师一起帮助你处理歌曲(乐曲),这时在课上,实际是负责表演的教师在带动着你的弹奏,以此更好地培养你与演员的合作能力及其为此所必需的技巧。”(沈红.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钢琴艺术指导课[J].音乐研究,2001,(3).)声乐艺术指导不仅要指导声乐演唱者的艺术表现,更要参与其中,与演唱者形成某种形式上的默契,这样在实际表演当中才能使钢琴与声乐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会在任何一方有所偏袒。
国外的声乐艺术指导教学特点极其鲜明,即教导声乐艺术指导的学生如何以指挥者的形象指导声乐演唱者,在表演时如何再从指挥者的形象变为参与者,配合声乐演唱者完成声乐艺术作品。
三、国内声乐研究生艺术指导教学现状
在国内,声乐艺术指导研究生专业方向于近些年在部分音乐艺术院校相继开设。他们对于此专业的名称理解也各不相同。如下仅列举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和武汉音乐学院的声乐艺术指导研究生专业方向设置情况。
中央音乐学院将此专业称为声乐伴奏艺术,系别归为钢琴系,学制为三年,研究方向为美声方向。教学方式方面,教授和副教授总共三人,授课方式为单独小课。教学内容方面,必修课有钢琴演奏课、钢琴伴奏课、钢琴发展史、钢琴艺术史、声乐发展史、论文写作指导课;辅修课有意大利语、德语、法语、总谱读法、重唱、歌剧排练、传统唱法沿袭等。
中国音乐学院将此专业称为声乐钢琴伴奏,系别归为钢琴系,学制为三年,研究方向为美声、民族两个方向。教学方式方面,教授和副教授总共两人(美声方向、民族方向各一人),授课方式为分配合作。教学内容方面,必修课有钢琴演奏课、钢琴伴奏课、声乐、总谱读法、即兴伴奏、歌剧排练、意大利语、德语、法语、论文写作指导课;辅修课有钢琴教学法、钢琴文献、歌剧赏析、西方声乐史、音乐剧赏析、键盘艺术史等。
沈阳音乐学院将此专业称为钢琴伴奏艺术,系别归为钢琴系,学制为两年半(两年的课程学习及半年论文答辩),研究方向为美声、民族两个方向。教学方式方面,教授和副教授总共五人,授课方式为自主合作。教学内容方面,必修课有钢琴演奏课、钢琴伴奏课、论文写作指导课;辅修课有法语基础及声乐作品导读、声乐发展史、欧洲歌剧发展概论、爵士音乐史、20世纪中国歌剧创作史论研究、歌剧排练、合唱、歌唱重唱、表演课、计算机制谱等。
武汉音乐学院将此专业称为声乐艺术指导,系别归为钢琴系,学制为三年,研究方向为美声民族综合方向。教学方式方面,教授和副教授总共两人,授课方式为选拔合作。教学内容方面,必修课有钢琴演奏课、钢琴伴奏课、视唱练耳(高级)室内乐(三重奏/双钢琴)、总谱读法、论文写作指导课;辅修课有钢琴文献、声乐文献、歌剧排练、声乐表演、合唱、即兴伴奏、意大利语、德语、法语等。(李智芳.关于国内音乐学院声乐钢琴艺术指导专业的分析与比较[D].中国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国内各音乐艺术院校对于声乐艺术指导专业有很多相同和不同的见解。相同方面体现在,各院校将声乐艺术指导专业归在钢琴系,在必修课程方面也主要以钢琴演奏水平和伴奏水平为主要出发点。不同方面体现在,各院校对于专业名称有不同的看法、对于专业研究方向有不同的设置、师资力量的大小决定着对此专业的重视程度等。
四、国内声乐研究生艺术指导教学改革方向
从国内声乐研究生艺术指导教学现状分析,国内声乐研究生艺术指导教学是需要进行改革的。只有国内各音乐艺术院校对于声乐指导专业达成共识,此专业才有可能立足于长久发展。
首先在专业名称方面,各院校有不同的看法。声乐伴奏艺术、声乐钢琴伴奏、钢琴伴奏艺术等诸如此类的专业名称,将伴奏提升到了一个较高的地位。应当明白的是,声乐艺术指导和钢琴伴奏属于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因此,在专业名称上应当进行适当地统一。从英文翻译角度来看,“Vocal Coach”一词的最好翻译应当是声乐艺术指导,因为该名称体现了声乐艺术指导的最本质属性和专业侧重点。
其次在专业所属系别方面,国内甚至国外音乐艺术院校均认为应当将声乐艺术指导专业归属于钢琴系,因为该专业更侧重于钢琴演奏水平和钢琴伴奏水平。但也有人认为,声乐艺术指导与声乐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声乐艺术指导中的声乐修养也应当被重视。该专业也应当与声乐专业创造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避免故步自封,使声乐艺术指导专业添上更多声乐人文色彩。
再者在专业教学课程方面,钢琴演奏和钢琴伴奏课程被国内各院校赋予声乐艺术指导专业以较高的课程地位。而这也会造成声乐艺术指导能力一边倒的现象:声乐艺术指导的钢琴技能高超,但声乐素养略低。声乐艺术指导与声乐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声乐艺术指导专业应当重视声乐素质的培养,加强与声乐演唱者合作的意识。
毕业论文 摘 要
音乐是最善于表现情感的艺术。而在我们声乐演唱中,“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歌唱艺术永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长期以来,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存在过分注重声音技巧,而忽略了声乐艺术的情感特征,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声乐演唱艺术的感染力。本文从声乐演唱中的情感特征分析和怎样在声乐演唱中充分体现其情感特征两个方面入手,对声声乐情感的心理特点;声乐情感的表现和独特性;培养对声乐艺术的热爱之情;培养对作品情感的准确把握和表现能力;情感投入的方式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情感特征;声情并茂;以情带声;声乐表演
ABSTRACT
The music is the best art to display emotion. But when singing in our vocal music, the goal of "by the sentiment belt sound, to the sound flirts, to sing in good voice and with feeling" in singing art is we pursues forever. By the process in the vocal music performance, people excessively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the sound technique but neglect the vocal music art emotion for a long time , thus to affect the power in the art of vocal music on various degree. This thesis discusses from two parts about the emotion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in the vocal music singing and how to express it,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question about sound vocal music emotion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vocal music emotion performance and distinctive quality, raise to the vocal music art sentiment of deep love, raise to work emotion accurate assurance with performance ability and the ways of emotion investment. Key words: Emotion characteristic; Sings in good voice and with feeling; By sentiment belt sound; Vocal music performance
论文摘要: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声乐演唱的教学已成为必修的科目,无论是西方的美声唱法,还是我国的传统戏曲演唱以及民族唱法,都对于歌唱中语言提出了明确而又严格的要求,没有语言,歌唱也就失去了灵魂,语言是构成声乐艺术的一大基础,是来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语言既是声乐作品创作的基础,同样也是声乐演唱的基础。强调歌唱中语言的重要性,是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的重要环节。
音乐表演艺术总的分为两大类,一为声乐,一为器乐。其中声乐是用人声唱出的带语言的音乐,是音乐与文学的结合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形式,这一表演形式在国外是专指歌唱,在中国则是歌唱、戏曲演唱和曲艺演唱的统称。与同为音乐表演艺术的器乐演奏相比较,有着语意表达直接、感情表达真挚的特点。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声乐并不能孤立的去看待,好的歌唱并不是单纯的把声音发出来就可以了的,在对于歌曲的思想内容、音乐主体的理解与表现上,在对于语言韵味与演唱风格的把握与表现上,体现出鲜明的艺术性。
声乐艺术最突出的特征是语言与音乐的高度结合,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或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例外,声乐语言,从创作到演唱应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是词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元素或者已经被创作过的具有典型性的文学语言——歌词。第二是曲作者根据歌词内容所呈现情感画面所创作的既能体现歌词的内容情感又富有音乐性的语言——旋律。最后是声乐 演唱者通过对歌词和曲调的独特理解,用歌声把以上两种语言生动的表演出来,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或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例外。简单的说为“歌必有词”。当然也有无词的歌,如前苏联作曲家格里埃尔的《声乐协奏曲》,作于1943年,是苏联音乐史上第一首为人声而写的协奏曲,作品虽然没有直接体现战争主题,但它所描述的苏联大自然的美,苏联人民在卫国战争严峻考验的日子里表现出的纯洁自豪,满腔热情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幸福的向往和对胜利的确信,都是紧紧地同当时的现实联系着的,正是因为这样,这首作品虽然没有歌词,但是它的内容却明确易解。还有一些歌曲中用大量的衬词以及歌曲的花腔部分,这些都是整个歌曲中随歌曲内容的情绪产生的一种表现手段,如歌剧《魔笛》中的夜后咏叹调《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表现了她的复仇心理,正因为声乐艺术的基本特点是语言和音乐的结合,我们在学习声乐和教授声乐的过程中就一定要紧紧围绕着这个基本特点学习和教学。
演奏音乐需要有乐器,人声乐器怎样发出歌唱的声音,在人声这个乐器中,有一种独特的功能是任何乐器都做不到的,就是配合歌声时发出传情达意的诗词歌赋,我们把其称为歌唱的语言。声乐艺术就是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形式,语言是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歌曲的旋律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的,无论歌唱者的技术多么高超,如果离开语言,也是空洞的,没有灵魂的,更构不成歌唱的艺术,通过音乐和语言的结合塑造出各种各样心灵的情感和各式各样的音乐形象,这才是声乐艺术的魅力。“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早在《尚书》中的论述就明确了声乐艺术的性质。
歌唱语言的准确掌握运用,无论在美声唱法还是在我国的民族唱法这都是不可改变的重要原理。歌唱语言的准确掌握运用,是歌唱技术的重要训练课程,尤其是我们运用美声的发声方法,来演唱中国作品的时候,由于中国的语言文字与欧洲语言文字在结构和发音上有较大的差异,导致某些发声技术上的差异,有一些学生在演唱时过分注意发声方法以及声音,而忽视了语言的准确性,导致演唱的时候,听不出其中的歌词也就是语言,更不用说进一步了解所演唱歌曲的内涵,而另外一些人则是过分注意咬字,忽视了字的结构,把语言分解开演唱,使人听起来非常吃力,进而破坏了音乐的连贯性和完整性,破坏了歌唱发声的基本原则,有人说美声唱法只注意声音而不注意语言,这是不正确的,美声唱法之所以在欧洲产生,并不是发源地意大利地区民族天生就是那种声音,美声唱法的形成与意大利的语言特点是分不开得,意大利语的语言的发音特点比如,元音结尾,辅音比较纯,说话习惯的夸张性,以及豪放的热情性格等,这些特点对于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我国的民族唱法中和戏曲演唱中,更是对于发声咬字的准确和清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到:
“古之善歌者有语,谓‘当使声中无字、字中有声’。凡曲,只是一声清浊高下如萦缕耳。字则有喉唇齿舌等音不同。当使字字举末皆轻圆,悉融入声中,令转换出无磊块,此谓‘声中无字’,古人谓之‘如贯珠’,今谓之‘善过渡’是也。”在我国古代歌唱艺术中把对语言的训练放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把每个字的演唱规范的十分详尽。字有声调:阴、阳、上、去;吐字分五音:喉、舌、唇、齿、牙;“四呼:开、齐、撮、合。”每字又细分:字头、字身、字尾。严格规定了如何出字如何收音。这些歌唱训练的原则应用于当时的梨园、教坊以及后来的各地方戏曲的科班。在我国传统的声乐艺术演唱中,十分讲究吐字、行腔。要求“字正腔圆”。
声乐艺术是音乐和文学的结合形式,语言是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歌曲的旋律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的,语言直接准确地传递着情感和思想感受,声乐确切的文字语言是任何其他的音乐形式所不能与之相比的,因此无论我们训练的声音多么的响亮优美,无论我们的声乐技巧多么的完美,如果离开语言,那是毫无意义的,也就构不成歌唱艺术。语言是声乐的精神部分,声音则是表达语言的手段,而艺术化的美丽的声音本身也包含了很高的文化意识。通过音乐和语言的结合,塑造各种各样鲜明的音乐形象,传达心灵的情感,这就是声乐艺术的魅力。因为有了文学语言,使得声乐艺术成为所有音乐形式中最容易把相对抽象的乐音与比较确切的情感表达结合起来的形式,因此无论是在声乐演唱还是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都不应忽视语言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声乐是1门综合艺术,是通过歌唱的各种技能技巧与人的思想情感有机结合来表现的,然而在声乐的演唱和教学中,人们比较重视的往往只是歌唱的各种技能技巧,而容易忽略另1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心理因素对演唱和教学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那么为了正确、规范、完美地来表现声乐艺术,本文将从歌唱心理的重要性;哪些不良心理因素影响着歌唱心理;以及如何来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进行论述。
关键词:歌唱心理;理解;培养;心理学;感受
ABSTRACT
Vocal music is a comprehensive art, which is to display music by connecting both various techniques and skills of vocal music, on which people, however, put more emphasis on the performance and teaching but neglect the other important factor----psychological effects and its influence on singing and teaching. In order to express vocal music pieces correctly and perfectly,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importance of psychology of singing; what kind of negative psychology to effect singing; and how to cultivate positive psychology of singing.
Key words: psychology of singing; understanding; cultivate; psychology; feeling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绪论 1
1、歌唱心理的重要性 1
2、影响歌唱心理的因素 2
1. 歌唱欲望对歌唱的影响 3
2. 歌唱技术对歌唱的影响 4
3. 得失感太重对歌唱的影响 4
4. 意识对于歌唱的影响 4
3、如何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 5
1. 平常练习时的心理要求 5
2. 加强艺术实践,培养自信心 6
4、教师对学生歌唱心理的培养 7
1. 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7
2. 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 7
3. 采用多肯定少否定的赏识教学法 8
【关键词】声乐艺术;传统音乐;唱法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是科尔沁地区历史上思想文化变迁的第三个阶段。在思想文化领域中,近代民主思想、人文思想,民族主义迅速,并逐渐占领社会文化思想的主导地位,出现了如科尔沁叙事民歌这样以民族主义、现实主义为底色的民间文艺样式,并随着蒙、汉、满、藏等民族文化交流的加强,出现了用四胡伴奏的胡仁・乌力格尔、胡琴区这样以民族文化为特征的新型文学和声乐。
在这山川秀美、宽阔而神奇的科尔沁草原赐予了我天籁般的歌喉。从小酷爱唱歌的我,大学毕业之后,曾先后拜包乌兰教授、陈佩梅教授专修声乐知识及本人不懈的努力加之老师们的精心培养指点,现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自2007年先后参加2008年参加“民歌中国”、“八省区蒙古族四胡演奏电视大奖赛”等中央及省、市级大赛屡获殊荣。2014年参加第六届全区乌兰牧骑汇演中小品“杂货买卖”荣获三等奖;乌力格尔表演一等奖。2016年科右中旗原创蒙古剧“巴图查干情缘”在兴安盟,呼伦贝尔,锡林郭勒、通辽等地方巡演。在北京举办的蒙古人那达慕大会演了我们科尔沁民歌及乌力格尔好来宝。2014年出版了个人民歌演唱专辑“科尔沁旋律”。
音乐按照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结合尺度,可分为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后又根据形势的发展增加了原生态演唱形式。声乐作品是以旋律、曲调(音乐)与歌词(文学)一起表达艺术形象,由于歌词能明确、具体地表现出作品的思想内容,因此成了古今中外创作、欣赏、实践等音乐活动的最广泛、最普通的对象。
民族声乐的艺术处理就是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对声音的力度、音色、速度、情感、歌曲风格等方面作出合乎情理的变化处理。演唱者在演唱前通过熟悉、了解分析作品,包括曲作者的创作意图、歌词内容、调性、曲式结构、风格特点等,然后根据自身的思想意识、艺术修养、实践经验,以自身掌握的歌唱能力、演唱技巧,进行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进而完美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风格特点、艺术境界。可以说我们的唱法原本就是丰富多彩,而绝不是单一的。又如蒙古族民间唱法――长调的演唱方面有哈扎布、扎木苏、扎格苏荣代表人物,六、七十岁还能常常唱到及更高的音。短调的演唱方面有拉苏荣、木兰、德德玛代表人物,短到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在民族唱法中,声音,表情,肢体的表演是密不可分的,在演唱中,情绪会随着音乐不断变化,演唱者的表情与身体会不自觉的随着心中的感情伴着音乐而舞动,中国民族唱法是从戏曲、曲艺发展而来的,因此它多带有戏曲表演的程式化和多样性,舞台动作应与音乐韵律和谐统一,用真实自然的体态来表现音乐,带动表演者与观众共同进入音乐。我在这里重点浅谈一些民族唱法。所谓的民族唱法作为声乐艺术,是我国各族群众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并逐步形成的。是自然地“唱”的提炼与总结。是诸如:戏区、说唱和民歌三大类的民间唱法的提炼与升华。这是我想提到的三大类民间唱法中调民歌具有民族声乐的独有风格,不论高吭嘹亮,还是低吟回荡,都充分表现了蒙古人民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
民歌唱法主要的背景是中国悠久的文化和语言基础,在唱法上融合了我国传统的曲艺、民歌等吸取了两点发生的方法。民歌唱法是和西洋唱法相对而论的。因为各个地区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思想情感以及生活习惯存在的差异,也就形成了不同音乐风格和演唱方式。民族唱法又包括对曲唱法、说唱唱法、民间歌曲唱法和民族新唱法这几种形式,民歌的唱法是在老百姓中产生的,呈现了民族声乐的优秀文化,在演唱方式上也是多样的,在演唱风格上能够体现出民族特色和质朴的情感,这种唱法又浓厚的地方特点,与当地的风格文化以及当地方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风味。比如,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新疆民歌《哇哈哈》,科尔沁民歌《诺力格尔玛》《乌云其其格》等等。每个民族的民歌唱法都不一样的。
民歌唱法的动力是呼吸,是唱歌的支持力。唱好歌一定要掌握好一系列唱法,比如呼吸、发声、共鸣方面:重视呼吸在发声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讲究整体呼吸时声音发展主要力量,要求全身放松,鼻呼吸在身体最深处,使声音充实、明亮;声音集中一线,各个声区之间转换,毫无痕迹,音色统一而自然流畅。
总之笔者的一点积累吧,一切乐艺术的唱法,风格都是全人类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对一名乌兰牧骑声乐演员、我要从中吸取最多的养份,不要教条地把声乐套进一个小小的框架。只有全面最科学的提高与发展,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音乐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浅析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艺术处理论文,谢才桦,2016.
[2] 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到中国唱法音乐论文,河北博才网,2013年9月.
毕业论文 摘 要
声乐表演艺术审美就是歌唱者对声乐艺术美的1种心理感受。在歌唱审美中,歌唱者扮演着1个审美主体的特殊角色,他既是审美者,又是美形象的表演者和美的音响的创造者。歌唱者只有从歌唱声音、音乐感觉、情感表现、艺术形象等方面去领悟和体会歌唱艺术的独特魅力,把所有美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倾注在歌唱之中,把美的声音与情感融为1体去揭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绪,才能使歌唱艺术富有生命力,并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本文试从声乐表演与美学相结合的角度,探索演唱表演中的几个心理因素,它们分别为:情感体验与情感表现;审美心理与演唱个性;把握激情与实现整体美。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研究、分析、揣摩和发现。让人们更加注重这种艺术审美特征。使声乐表演艺术更趋于理想化,完整化。
关键词:声乐表演;美学;个性;风格;整体美
ABSTRACT
The aesthetics to the acting art of vocal music is the mental feeling that the singer has to the art beauty of vocal music. In the process of being aesthetic to the singing, singer always plays a special role as the chief body of being aesthetic. He is an aesthete and also a performer of the images of beauty and a creator of the acoustics of beauty.
Singers cannot make the art be full of vigor and produce the exciting art effect unless they understand and feel the unique glamour of the singing art from the voice of singing, the feeling of the music, performance of feeling and images of the art, and, to reveal the internal ideas and mood of the works by putting all the wonderful aesthetic and emotional feeling into the sings and mixing the beautiful voice with emo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rformance and aesthetics, this paper takes a close look at several mental factors during the performance as followed, the emotional feeling and emotional performance; the aesthetic mentality and personality of singing; grasping the exciting feeling and fulfilling the general beauty. And it tries to make people take more attention on the characters of the are aesthetics and also make the performance of vocal music be more ideal and complete by studying, analyzing and developing in this aspects.
Key words: Performance of vocal music; Aesthetics; Personality; Style; General Beauty.
毕业论文 [摘 要] 钢琴伴奏是钢琴艺术的重要内容之1,随着人们对钢琴伴奏认识的提高,钢琴伴奏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钢琴伴奏需掌握的技能,伴奏与演唱之间的协调等方面,对如何训练声乐表演艺术中的钢琴伴奏阐述了1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声乐 表演艺术 钢琴伴奏 配合 协调
Abstract: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piano art that the piano accompanies, the improvement of understanding as people accompany to the piano, the piano is accompanying and is being paid attention to. This text accompany skill grasped to need on piano, accompaniment and sing coordination during respect, to how train piano, vocal music of art of acting accompany and explain some ones own views.
Key words: Vocal music Art of acting The piano accompanies Cooperation Coordination
引言
声乐艺术是演唱和伴奏的高度统1。1位优秀的演唱者,如果没有出色的钢琴伴奏或优秀的乐队衬托,他就无法尽情的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展示自己的演唱水平,音乐作品也得不到完美的表达。
声乐中的钢琴伴奏是1门较为特殊的音乐表演艺术,它不仅具有独立演奏的重要意义,还要担负着辅助声乐表演的重要使命,它与声乐艺术是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的关系。钢琴伴奏不仅对声乐演唱起到辅助衬托的作用,还可以补充完善作品,利用前奏、间奏、尾奏来预示、引导、强调和升华作品的思想感情,积极渲染主题,表现音乐的意境和气氛,激发演唱者的情绪。只有钢琴艺术和声乐艺术互相之间有机结合,才能使两者默契合作,相得益彰。
钢琴伴奏与演唱者在音乐表演的分量上虽然有主、次之分,但是在人格地位上,两者是完全平等的,那种有意无意把独唱、独奏者奉为上宾,将钢琴伴奏者低看1等,甚至认为钢琴伴奏是独奏弹不好的人才去干的行为,是10分错误的。
近年来,对歌曲伴奏的认识逐渐提高,钢琴伴奏越来越受到国际音乐界的普遍重视,但是,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中,仍然存在着轻视伴奏课的现象,把伴奏课放在1个可有可无的位置,甚至没有开设伴奏课,这是极不正确的。学生在校期间,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独唱、独奏技术,学习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掌握音乐的多种语言,却没有专门的伴奏老师对伴奏进行系统的训练,并且也没有权威的统编教材给学生学习,这种对伴奏的忽视可体现出伴奏课的地位。虽然有的学生在校期间也承担1些伴奏,但大部分都是老师或者学校指派的任务,学生只能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请教老师和自己的努力来完成这些“课外”任务,1个没有老师系统指导的“课外”任务久而久之便成了负担。
【论文摘要】艺术歌曲与歌剧咏叹调是美声唱法的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两者在演唱风格上的差异经常被演唱者和一些声乐教育者忽视,但是这恰恰是用于区分两者不同体裁的重要方面。本文试在艺术歌曲与歌剧在演唱风格上探索和研究,从而更好地为演唱和声乐教学服务。
歌剧和艺术歌曲是美声唱法的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各领,地位举足轻重。由于歌剧与艺术歌曲同样诞生在欧洲,同样是用美声唱法来进行演唱的,所以两者在演唱时的差异经常被忽视。但两者之间演唱风格的差异恰恰是用于区分两者不同的体裁、体现两者不同状态、突出两者不同音乐特点的有利途径。歌剧音乐与艺术歌曲之间演唱风格的差异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比较:
一、 技术性差异
歌剧与艺术歌曲虽然都是使用美声唱法来进行演唱,但两者在演唱技术的运用上是存在着差异的。
1、音区异同
在歌剧这样的大型声乐作品当中通常音区都比较宽泛,演唱时相对难于掌握和控制,所以歌剧的演唱对于一些音域较窄的歌唱者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例如:普契尼的歌剧《燕子》中玛格达的咏叹调《谁能猜出多蕾塔的美梦》,音域是从小字一组的c到小字三组的c,跨越两个八度。艺术歌曲的音域相对略窄,也有一些艺术歌曲的音区只在9度、10度之内,如莫扎特的《摇篮曲》、舒伯特的《纺车旁的玛格丽特》、舒曼的《月夜》等,所以对于一些音域较窄的演唱者来说,他们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艺术歌曲来进行演唱。通常对于初学声乐的同学,老师往往也会为其先选择一些较容易的艺术歌曲。而咏叹调作品则是训练和提高学生歌唱技能、技巧与声乐形象创造的重要教材,对于完形和稳定一个歌唱演员的全面声音技巧及个性化, 起着重要的作用。
2、音量异同
歌剧艺术是一种大型的声乐体裁,它庞大的乐队伴奏以及壮观的舞台表演,都要求演唱者具有较大的音量,这样才能与整个音乐内容相协调。所以在演唱歌剧作品时,演唱者力图做到恰到好处,游刃有余。例如:歌剧《伊凡·苏萨宁》中安东尼达的咏叹调《我悲伤啊,我痛苦》,歌曲由一个“P”的弱音开始,一个乐句之后就变成了“mf”中强,一个乐段后是“f”强,之后又是“mf” 和“P”,音量强弱的变化极其丰富,让演唱者得到充分的发挥。而艺术歌曲则是一种以抒情性见长的小型声乐体裁,这些艺术歌曲都具有浪漫、细腻的特点,同时由于艺术歌曲使用钢琴作为伴奏乐器所以在演唱这类体裁时,演唱者应将音量进行适当的控制,可运用相对较弱的音量进行演唱。例如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德沃夏克的《母亲教我的歌》这首作品,全曲一直在“P” 和“f”的音量转换中进行,最后在“pp”的音量中结束,声音的控制力要求必须要到位,歌曲中出现多次的渐强和渐弱,但由于歌词的含义,歌曲中不可能出现强烈的“mf”或是“fff”这样的重音。也有些艺术歌曲如雨果词、雷纳尔多·哈恩曲《假如我的歌声能飞翔》,歌曲中的音量也有由“mf”到“pp”到“P”在到“f”的变化,但是“mf”和“f”只出现了一小节,而且只是一个音,全曲大部分都在“P”的音量中进行。
3、音色异同
在歌剧与艺术歌曲的演唱中,对于音色的处理和要求也有细微的差别。歌剧中由于音量的要求,音色稍显明亮,这样才能在庞大的伴奏中展现出自己美妙的声音。例如歌剧《茶花女》中最著名的唱段《饮酒歌》,当男女主人公在演唱时有众人的合唱做铺垫,所以重唱者在演唱中,应保持声音铿锵有力,这样才能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完美的表现出来,准确的描述故事内容。艺术歌曲在音色上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但是却集中另一个侧面上。因为艺术歌曲的规模都相对较为短小,它要求演唱时,音色细致多变,声音处理得含蓄,如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房女》。
二、表演性差异
歌剧与艺术歌曲的演唱比较之中,最重要的是这两种声乐体裁对于音乐精神内容的表现上,也就是对于音乐情感的表达以及在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演唱者通过声音、表情、肢体语言、道具等各种手段来将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与精神传达给观众的表演。
1、角色异同
在歌剧作品中,实际上是没有演唱者的“自我”这个角色,演唱者在演绎角色时要从“他人”的角度来诠释音乐,而这样的情感表达更多的是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人物而得来的,而不是演唱者个人内心情感的表达。艺术歌曲在角色表现上存在多种情况,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是在一部分艺术歌曲中是没有固定角色的,作品中没有规定人物的性格、年龄等条件,只是单纯的描写事物,刻画情感,抒发作曲者的内心世界的感受,这时候每一个演唱者都是角色,可以从自己的角度真正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去表达情感。
此外,艺术歌曲也有很多作品是有角色定位、讲述一个故事的,这样的情况较多出现在声乐套曲中。但是与歌剧演唱所不同的是,在歌剧中一个演员往往只扮演一个角色,所以他的情感线索与行为表现是连贯的、顺畅的,是根据作品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衔接。而在声乐套曲中,演唱者要完成整部套曲的演唱,有时需要演唱者扮演多个不同角色,在短时间内进行角色转换,由一种形象或情感快速向另一种形象或情感转变,这就需要演唱者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与情感驾驭能力。
2、表演异同
[关键词]声乐表演 二度创作 艺术表现
声乐表演,作为一种表演性极强的艺术,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展现其内容与本质。它不同于绘画,可以通过一件独立的艺术作品供人欣赏,声乐表演艺术有其独特的结构规律与表现方式。它需要两个环节构建:一是作曲家的创作,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度创造;二是演唱者的表演,即今天要重点谈论的二度创造。
一、二度创作是对声乐作品的再创造
在音乐艺术的创造活动中,音乐创作,即作词、作曲是第一个创造过程,称一度创作。音乐表演,是第二个创造过程,称二度创作。
二度创造不仅是演唱者表达一度创作的作品,通过对歌词、曲调、作品与作曲家的创作年代、风格特点进行分析,充分理解作品感情,对作品中的人物、意境进行再创作,用演唱把乐谱转化为实际音响的创作过程,同时,还是使作品从精神向物质转化的逻辑上的继续,即二度创作还是通过演唱者的再创作实践,把这种反映原作者精神表现的、通过视觉感受的乐谱转化成用听觉感受的音乐,把潜在的音乐美变成现实可感的音乐美。
二度创作是决定声乐演唱成败与品质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声乐演唱的首要任务。一个成功歌唱家的演唱无论是悲是喜、或怒或泣,之所以能够扣人心弦,引起观众心理的共鸣,使人终生难忘,这不仅是由于演唱者具有高超、娴熟的声乐演唱技巧,更重要的在于,演唱者通过对作品的二度创作赋予了作品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同时也体现演唱者深厚的艺术修养。
二、二度创作在声乐演唱中的应用体现
声乐表演是感性和理性密切融合的创造活动,这样的创造活动通过对声乐作品的细致、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对音乐作品的诠释与再创造,把握声乐作品中的神韵与精神,体验理性的思考,加之自己的感性的感受,而形成自己的演唱特色。
1.忠实于一度创作的内容与情感
当我们对声乐作品进行解释时,却不能只从音乐本身去着眼。从音乐创作过程来说,作曲家对社会生活的体验通过乐音、歌词加以表现,他们总是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间接地通过音乐作品,抒发对时代生活的感受和种种以情感为核心的内心体验。每首歌曲都凝聚着作曲家的强烈思想感情,作曲家的深情厚意蕴藏在每一个音符之中。音符看来是无声的、静止的,但是,它却记录着充沛的、活跃的感情和复杂的艺术技巧。特别是由于音乐是以抒感为特点的艺术,因此,对作品的内涵与情感的把握就显得更为突出。歌唱者要在诗歌主题和一朵朵音符的花丛中,引发自己的感情,并引申这种感情。歌唱者对歌曲的感受越深,在演唱时的表达则越纯真、越完美。
2.歌唱意境的联想与想象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这的确可以概括音乐最基本的内涵,然而,声乐作品的内涵要更广阔、更丰富、更深邃、更含蓄得多,而且音乐的内涵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如作曲家圣桑所说:“音乐始于词尽之处,音乐能说出非语言所能表达的东西,使我们发现自身最神秘的深奥之处,它能传达出任何词语也不能表达的那些印象,心灵状态。”因此,还需要充分发挥表演者的想象。意境的想象,就是要尽量去启发音乐的想象力,演唱者特别是声乐演员,要演唱好一首歌曲,必须运用想象的力量,使自己进入角色,应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投身于美丽的环境与人物形象的塑造,换句话说,就是要象戏剧演员进入角色一样去身临其境。
联想可以使声乐表演赋予艺术的整体观念。可以善于发现作品中存在的许多中间环节所联结起来的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在表现中赋予作品以浓厚的历史感、内在的凝聚力与完整性。
3.感情的把握
在声乐表演艺术中,演唱者除了必须具备的对作品的情感理解、风格把握、审美感受和使之转化为美妙歌喉的演唱技巧之外,还应具备强烈的创作意识和创作激情。这种创作的意识与激情,能使演唱者获得美的音乐表现的基础,充分地调动起自己的情感积累,唤起真实的情感记忆,以演唱的热情去拨动听众的心弦。在声乐表演中只有达到渲泄激情与控制激情的辩证统一,才能使演唱者出现在舞台上时,创作的激情呼之即出,挥之即去,变化有序,收放自如,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4.个性的体现
表演者不仅对音乐作品有自己独到的解释,并且还能够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长,找到最适合于自己的表演方式,从而形成独特的个人表演风格。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重新去诠释作品。当然,这种个人风格的体现,决不能失去原作的风格色彩,掌握歌曲的地域、民族风格特点是十分必要的,谁也不应把延边地区的歌曲唱成西藏民歌,把群众歌曲唱成京戏;也不能把俄罗斯的浪漫曲唱的象德国的艺术歌曲。个人风格的体现是在忠实于原作艺术色彩的基础上,发挥发挥表演者的创造个性,是音乐表演的真实性和创造性的结合。
5.技巧与艺术表现
技与艺,是相辅相成的。发声、咬字、吐字等技巧和情感的表达构成歌唱的整体。没有表演技巧根本谈不到情感的表达,反之,脱离了情感的表达,歌唱的技巧也将失去它自身的存在价值。特别是现代,由于音乐教育的正规化和系统化,掌握表演技巧的人大有人在,但是真正能成为音乐表演艺术家的却不多见,这其中的差别正如李斯特所说:“在音之诗人和普通的音乐家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前者力求表达自己的感受于音乐中,后者则循着传统的陈规,将音符排列、组合,轻巧地超越一些障碍,得到的更多是一些任意复杂的音响配合。”所以说,音乐表演应该不仅给人以审美的愉悦,而且能以其丰富的内涵与情感表现而动人心弦、启人心智。歌唱家卡拉斯说:“美声是表情,单有一个美丽的声音是不够的,你必须将声音分成千块,使它为音乐的需要服务,作曲家为你写下了音符,而歌唱家必须把音乐和表情放进这些音符中。”传统唱论中的“唱歌兼唱情”、“声情并茂”等,都是主张把表演技巧与艺术表现结合起来的名言。
三、结论
一首好的声乐作品只有经过演唱者的演唱,把作品中无法用符号和词语精确地标示出来的内容给予完美的表达出来,传播给听众,欣赏者才能听到它真正的具有生命的音响,一度创作才能展示出它的价值,演唱作为二度创作活动也就发挥了自身价值,完成了自身使命,成为真正完整的艺术。所以说,演唱者的演唱过程就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而且每次演唱都可能伴随着新的,甚至是创造性的处理与表现。“再创造”不等于重新翻版,而是要独特的实现作品中潜在的思想内容和哲理。以艺术创造的高感性与高理性的完美结合,是使音乐表演达到至善至美境界的切实保证。
参考文献
[1]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
[2]管林.声乐艺术知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6,11.
[3]杨易和.音乐表演艺术原理与应用[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3.
关键词:多元文化;声乐教育;民族特色;音乐教育
1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将世界各民族之间的音乐教育和音乐文化都实现有机的融合发展,将所有民族的音乐文化和声乐教育价值看做是一律平等的,关于民族声乐方面的教育正在逐步成为被国际上公认的音乐教育方面的主流和主体。[1]多元文化视野和格局之中,能够赋予民族声乐教育方面以更加新奇的发展视野。近年来,在多元文化格局中,我国的民族声乐教育实现了长足的发展,民族声乐的教育机制体制进一步完善,民族声乐学院和专业进一步健全,从事民族声乐教育教师进一步壮大。来自其他民族的唱法与本土的唱法逐渐形成新的发展趋势,实现了有机的融合,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已经呈现出越来越小的状态。民族演唱方面的风格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2]与此同时,我国目前的民族声乐教育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先进的音乐教育经验,坚持世界民族文化平等,坚持世界民族音乐尊重和欣赏的原则,充分尊重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化特征,能够从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出发,彰显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实现各民族声乐教育之间的平等共赢。
2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有的民族声乐教育学院的课程设置有待于进一步增强民族性,通常大家都设置了美声、通俗、民族等唱法专业,但是在课程的安排上明显存在对民族的音乐理论学习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充分彰显出我国传统的民族的音乐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丰富多彩。[3]因此,近年来对于民族声乐方面的人才培养相对滞后,有的学生甚至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的课程设置不科学、不合理。那些对民族声乐教育至关重要的民族民歌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教授的不多,学生视野的开阔相对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有的民族声乐教育学院的教学理念有待于进一步更新,将西方的美声唱法作为一定的标准,而相应的忽视了其唱法的优劣,以及对我国民族声乐教育教学方面所产生的各方面的影响。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把握准确民族声乐教育和科学声乐教育之间的有机联系和重要尺度,因而会存在一定的教学理念的偏差。[4]从民族声乐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审视,一部分的民族声乐教育学习中的学生对于美声唱法的学习热情和付出的时间相对较多,但是有关民族声乐风格方面的作品演唱的不多,具体表现为对民族的传统的民歌、曲艺等民族的音乐文化形式和演唱方式的掌握不够灵活多样,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具有自身演唱风格和特点的演唱风格。
3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5]建议进一步更新民族声乐教育的理念,努力营造民族声乐教育教学的多样化氛围,解决传承民族的传统的声乐艺术形式和演唱技巧。切实扭转过去单一的西方文化理念,解决沿着多元化的文化价值方向来发展,解决顺应民族声乐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大趋势。建议进一步加强民族声乐演唱方面的理论研究。不断吸收借鉴传统的民族声乐发展理论知识,不断积累和总结民族声乐知识,吸收民族声乐教育教学或者演唱过程中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和要素,进一步加大理论研究的力度,积极将其上升为丰富的民族声乐演唱经验。[5]用心传承中国传统的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演唱技巧,积极探索和研究传统理论与现代演唱方式之间的内在的有机的联系,吸取民族声乐理论的精华,继承和发扬宝贵经验,开展实用性方面的积极探索。建议进一步强化民族音乐平等的思想意识,充分尊重和客观看待多元文化的蓬勃发展,正确认识多民族、多文化交织共存的社会背景,支持和引导各民族的文化,特别是民族声乐教育的平等发展共同进步。建议进一步加深对于民族声乐教育艺术领域的了解,创新民族声乐教育教学理念,巩固已经形成的具有优势的民族唱法。全面加强对世界文化、民族声乐、不同领域艺术的掌握和了解,进一步开阔民族声乐教育教学的视野。[6]建议进一步创新改革民族声乐教育的课程设置,始终坚持民族声乐教育向前发展的原则,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的理念,更加重视和提升民族多元文化在民族声乐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实现传统与时代音乐的有机结合。[7]科学合理设置民族声乐的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进一步优化民族声乐的教师结构。始终坚持民族声乐教育课程民族化、多样化、世界化的理念,努力彰显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特性和特征,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具有较为鲜明特征的民族的歌唱语言。[8]
参考文献:
[1]特里斯・M沃尔克(美).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基础与原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陈劲峰.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民族器乐课程重构:硕士学位论文[J].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3]孝红.对如何提高中青年民族声乐教师专业素质的几点思考[J].中国音乐,2006(02):151152.
[4]邓兰.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湘南学院学报,2004,25(01):9294.
[5]赵世兰,郭建民.“近源”与“多元”――关于民族声乐文化的传承关系[M].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
[6]韩勋国.“字”“声”“腔”的审美特征与传“情”――“字正腔圆”与“声情并茂”新释[M].中国音乐,2005.
[7]杨仲华,尤志国.一分为二、对立统一、实践第一――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哲学基础[M].中国音乐,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