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精神论文

文化精神论文

时间:2023-01-06 01:36: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精神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精神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

面对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作为国有企业,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要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采取引进、吸收、借鉴、自主创新等一切必要手段,在国有企业内涵发展上狠下工夫。这种内涵发展的核心就是:重视企业精神与创新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产品文化与企业精神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一、正确处理好三者间的关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企业文化,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文化所反映的是一个具体企业的精神、风格和价值标准。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为社会提供各种产品或服务及其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统一体,是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整体、从组织到社会的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产品文化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1.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可能不是最直接的表现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有导向、规范、约束、凝聚、融合等作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换句话说,企业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通过一个文化的引导、规范、约束来激励员工,近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效率。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2.企业文化与产品文化是紧密联系的。产品或服务是企业生产的成果,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都是在企业中生产和形成,既受到一定的企业文化的制约,又凝聚了生产它的企业文化因素。因此,产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一定的产品文化与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是紧密联系的,也与生产或提供它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在社会文化背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产品文化更多地体现的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产品文化是直接作用于社会广大的消费者,消费者更多地是从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来体现企业文化的。

3.企业精神对企业的运营制度和经营管理实践起着统摄作用。当我们置身于市场经济变幻莫测的大海时,利益动机也许可以在某个阶段或某种情形下提供足够的创业动力,但短期的利益动机与企业长期发展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以及人们对物质财富边际满足感的下降,都注定了物质动力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此时,惟有秉持坚定的精神动力,才可以不为短暂的荣辱得失所左右,企业也才可以获得持续的生命力。企业短期成功是因为有产品,企业中短期成功是因为会营销,企业的中长期成功是因为有战略,只有有文化的企业才能长期成功,文化的核心是一种精神,能够世世代代成功的企业一定是有精神的企业。

因此,企业文化、产品文化与企业精神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有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产品文化和企业精神,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二、新形势下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的时代,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有以下特点:一是企业文化要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这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优避劣、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二是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三是将更注重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市场行为更加规范,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信誉机制”就显得更加重要,常言道“诚实是最好的竞争手段”,可见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四是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海尔的文化建设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典范。海尔集团极具远见,公司对职工的工作给予不断鼓励,使他们对工作经常保持新鲜度,责任感无形中得到加强。六是企业文化将从商业氛围升华出来,更重视于人。商业化管理的本质特征是以物为中心,以全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忽视人的因素,在管理上着迷于铁的纪律,使劳资之间变成了纯粹的雇用与被雇用关系。企业文化绝对不是片面的发掘职工体力,更重要的是发掘职工的智力资源,更注重于人的因素。因为,企业文化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倡导“以人为本”,主张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环节。

三、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创新途径的思考

在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如“艰苦创业”、“主人翁意识”“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等许多优良的企业文化,但也沉积了“官商”、“老大”等不良的行业作风。国有企业要在今后的深化改革与迎接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必须进一步深入发掘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企业中的文化底蕴,把握时代脉搏,在企业文化的创新途径进行深入的思考。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同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建立一个适应我国经济改革发展需要的经营理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体系。按照循序渐进、逐步到位的原则扎扎实实地策划和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战略。

2.自觉将国有企业文化融入社会文化的洪流之中。企业文化是社会“先进文化”发展与建设的一个子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和利益主体,有自己的正当权益和利益追求。但是,企业离不开社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一个公正的、法制的和稳定的社会,企业又必须生产满足人类生活不断提高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建设面向市场的企业文化,必须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南,与社会大环境紧密结合、共同发展,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既从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吸取营养,又善于借鉴中外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真正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和优势的企业文化,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3.注意企业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的结合,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观念转变与制度创新。从广义上讲,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一个企业或组织的传统文化观念以“内在制度”的形式表现出来,企业员工在其传统的文化影响下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内容——即企业文化的“外在制度”—的形成有一定的抵制与抵消作用,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必须从转变观念与制度创新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其重要性。

第2篇

关键词:大学;人文;内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108-02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古希腊有一句著名的格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在希腊文明中,人文精神的本质是人的自由理性。这一理论奠定了西方科学思维的基础,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作为资产阶级文化的文艺复兴运动,它所倡导的正是打破宗教神学对于人的束缚,恢复希腊文化中对人本身的尊重,以人为核心。其特定内容是:以理性为基础,高扬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价值反对神威,肯定人的世俗幸福反对禁欲主义。人文精神使人克服了人对于自然和神的恐惧,使人从崇敬自然到探索自然,让人明白人是有思维的,“思考”是一项有益的社会活动;人的理性思维使人有智慧,能创造财富和幸福的生活,使人显现其自身的价值。

在具有人类文明摇篮之称的中国,古代儒家、道家、墨家等文化资源里已经具备了人文精神的内核。孟子道:作为精神价值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如果没有这种“心”,人就“非人也”。荀子则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为天下贵也。”墨子的思想核心是博爱,倡导维护人的利益,人的和谐共处以及人类共有的生存和需要;道家对人生命的重视,都有人文精神的轨迹。林语堂先生把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归纳为三层含义:一是人生最后的真确概念;二是对于此等目的不变的信仰;三是依人类情理的精神以求达到次等目的。中国的先知先哲们认为人文精神在于乐天知命以享受朴素的生活,特别是家庭生活与和谐的社会关系,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终极目标在谋人类之幸福,一切智慧之极点在于怎样使“人”不失为“人”和怎样享受其“人”。

综上所述,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关于人的存在意义的形而上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追求”。它提倡尊重生命的个体,关爱人及人的情感思维,尤其强调对终极关怀、理想信念、神圣使命等价值理性的关注。人文精神的本质就是关注人本身,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的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让人类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从而具备一种从“自在的”状态过度到“自为”的状态的能力。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内容;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自由、平等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二、大学文化的内涵

先生说过,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作为先进文化和前沿思想的发源地,大学在整个社会共同体中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大学文化是指以一所大学历代积淀传承的精神为内核,延伸、拓展表现在大学软件与硬件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大学之所以大,不仅在于它以建筑结构的客观物的存在,更因为它是一种富有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北大之创新,清华之严谨,南开之笃实,浙大之坚韧,成为历久常新的动力和源泉,对于维护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一所大学来说,大学精神是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精神品格与内在气质,是大学文化的灵魂,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产生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源泉,决定着大学制度的取向和大学环境的营造。“优良而健康的大学精神一经形成,便会在教育活动中起到激情励志、调整心态和规范行为的作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作为传承与创造知识、培育优秀人才的领地,大学理应在这个时代扮演重要角色。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大学不但承担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同时还具有负载价值,守望社会精神文明,给人类以终极关怀的义务。这实质上已经阐明了大学的目的,即大学在于教人知理,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的善良美德,使人们达到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大学培养的人才,不仅仅要适应目前的市场经济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更应该站在市场经济的前面,站在社会发展的前面,去引导市场经济,引导社会发展,使大学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成为引领时展的精神高地。

三、大学校园里的人文精神内涵

大学校园,永远是这个社会中一片最纯净的心灵天空,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具备而且最应该具备人文精神的地方,是一个彰显青春活力、智慧光芒、人文关怀、容纳多种文化因子的灵动生命体。在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命体里,兼容并包、博采众长、吐故纳新是它的精神特质,不同的专业学科相依并存,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和睦共处,不同学术观点的专家学者融合交汇,使校园文化充满包容、大气的特质。可以说,人文精神是大学灵魂之所在。以文养德,以文养才,以文养能,是大学的立校之本。大学校园里的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一种,它注重的是人文关怀和人的价值,主要是指大学所弘扬的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所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建立在这种价值观基础上的行为规范。这种人文精神是生活的智慧,是日常的洒扫应对,是与人交往的品味与策略,是对生老病死的正确认识,是对古事人伦的理性态度,是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叩问,是健康高雅的审美趣味,是赋予受教育者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底线”、文化意义上的“人道情怀”和心灵意义上的“爱的能力”。它是大学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怀,同时又以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形式约束着大学人的行为,显示着大学不同于其它机构的气质特征。同时大学校园的人文精神还包括学术自由与争鸣、怀疑与批判、竞争机制、张扬个性与互相尊重,它反对的是霸权、功利、不人道等。

具备了人文精神的大学生,他会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内涵,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渴望自由,向往道德生活;会树立起用勤劳的手段去获得自己更加幸福的美好的生活信念;会用同情、怜悯、爱的眼光看待世界,会以爱美的心来领悟自由、幸福、人生价值的真正含义。他们把人道主义看作是首要的原则,会保持这样的操守:不迷信也不肓从,不承认什么绝对权威与真理,不会在强权的胁迫下说违心的假话,哪怕是沉默失声也决不阿谀奉承;对所有有违人的本性和良知的言行决不附和,并尽其所能地予以纠正。

参考文献:

[1]许苏民.人文精神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2]杨东平.大学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3]于光远.论科学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4]周国芳,康松,康涛.复兴人文教育,重建人文精神[J].高等农业教育,2001,(3).

[5]顾明远.高等教育与人文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02,(1).

第3篇

关键词:马克思;科学创新精神; 现代大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4-0008-04

收稿日期:2014-05-2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创新思想及其当代价值”(12YJC710039)。

作者简介:刘红玉(1972-),湖南娄底人,法学博士,湖南大学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创新理论与实践、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

大学的本真是科学创新,即追求真理,探究自然界、人类社会、人自身的发展及其规律,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大学文化的实质就是创新文化。在现代大学躯壳与创新文化传统日渐裂变的今天,用马克思的科学创新精神引领中国现代大学创新文化的重建既重要又迫切。

一、现代大学躯壳与创新文化传统的裂变

文化是一个体系,包括群体共同拥有的规范、行为、表达方式和价值观,以及这个群体创造的、能显示自身特色的制度、建筑物、艺术品等[1]。大学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以创新为根本,旨在激发大学人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潜能与塑造创新人格,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般认为,1809年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办是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诞生的标志,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创办者威廉・冯・洪堡对现代大学创新文化传统的形成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洪堡认为,大学是知识的传承者、创新者,大学的第一要务是科学知识的创新,“大学是为追求知识进步而生存”,“大学的一个独特特征是:它们把科学和学问设想为处理最终无穷无尽的任务……,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共同探究知识。”[2](P19)因此,追求知识的进步和创新是大学应该秉持的理念。洪堡指出,大学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力量的个性特点的最充分发展,“每一个人的最高和最终目的就是对其力量的个性特点进行最高的和最均匀的培养,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必要条件就是行动的自由和环境的多姿多彩。”[3]围绕大学的创新理念和目标,洪堡开启了现代大学创新文化建设之旅:强调大学自治,提倡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研究自由;实行“教授聘用终身制”,让教师无忧无压地开展教学科研创新活动;实施“seminar”教学法,鼓励学生创造性地积极参与到教学研究活动中,在“seminar”里,“创造性的研究方法被阐明,有创造能力的人员被训练,科学独立的精神被灌输。”[2](P20-54)洪堡教育思想的践行,逐渐形成了西方现代大学从理念到制度、从精神到行为互动的大学创新文化传统。

我国的“现代大学”发端于20世纪初,起草《大学令》到执掌北大改革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和创新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4]。曾留学柏林的,深受柏林大学办学理念和创新文化的影响。他认为大学的本质是传承、研究、创新高深知识。为强化人们对大学研究本位、创新本位的科学认知,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5](P8),“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5](P382)认为大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完全人格、诸育和谐的国民。为树立新的大学理念和目标,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指出“尚自然”与“守成法”、“展个性”与“求划一”是新旧教育的分水岭,强调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和创新能力;建立以“教授治校”为要旨的规章制度体系,组建作为学校立法机关的大学评议会,采取纳贤裁庸、优胜劣汰的用人举措提升师资力量,开设专家名流讲座,创办各学科研究所,成立各种社团和研究会,支持创办学术刊物,从而形成了浓郁的大学创新文化氛围,开启了中国大学的现代化发展历程。

遗憾的是,历经近百年,先生的改革没能在大学传承,今天中国的大学躯壳已同这种创新文化传统裂变。大学科学创新的本真逐渐沦丧,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之风盛行。大学的目标不再是促进人的力量的个性特点的最充分发展或培养完全人格、诸育和谐的国民,取而代之的是“创世界一流、创名牌大学”等集体标号,所有规章制度的设定仅仅是为了学校“升格上档次”、“升级上水平”,目标沦为手段、主体沦为工具。在大学校园面积不断扩大、楼宇愈益宽敞明亮、师生规模日益庞大、政治经济文化资本联姻辉映的同时,大学的创新精神日渐消失,粗制滥造、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投机取巧、拘守旧论、人云亦云、掠人之美、沽名钓誉等现象风行,精神为器物所蔽,高尚坠于粗俗。

是弘扬还是抛弃?是随波逐流还是开拓创新?许多有识之士在深刻反思之后醒悟,当代中国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取向必须重新审视,大学文化必须朝着创新的本真方向予以重建。

二、马克思科学创新精神与现代大学文化重建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曾于1836~1841年在柏林大学学习,长期徜徉在“现代大学之母”的创新文化氛围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形成了对大学文化的“灵魂”――创新价值取向和创新精神的独特见解。

马克思强调人是目的,科学创新的终极价值目标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6]。在马克思看来,科学创新的本质是在创新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并按照这些客观规律能动地改造主客观世界,实现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这就要求创新主体具备认知规律、尊重规律、运用规律逐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的求真精神。马克思指出,科学创新是极其艰苦的劳动,需要创新主体具备不怕艰难、不畏劳苦、不惧风险的品质和意志,“在科学的入口处,正象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7] 。马克思认为,科学创新既是纯粹探索真理的活动,又是服务人类的价值活动,人们在从事科学创新活动时,应当乐于奉献。“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应该明白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并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8]。马克思强调,科学创新的实质是批判,是开拓创新,“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象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9](P585),“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驯服的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和任何历史首创精神”[9](P765),要求创新主体敢于突破传统,用批判怀疑的眼光对人们习以为常或深信不疑的结论进行全新的思考和探索。马克思指出,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团结协作对于科学创新活动取得成功至关重要,“一般劳动是一切科学工作,一切发现,一切发明,这种劳动部分以今人的协作为条件,部分地又以前人劳动的利用为条件。”[10]

马克思论述了环境对于发挥热情激情、展示天性本质力量的重要意义。马克思说:“人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11]“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动物,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天性,而对于他天性的力量判断,也不应当以单个人的力量为准绳,而应当以整个社会的力量为准绳。”[12]

马克思的科学创新精神是对大学创新文化传统的发展和升华。洪堡规定了大学的理念和价值取向――知识创新是为了促进人的力量的个性特点的最充分发展,但洪堡没有对大学创新文化的灵魂――创新精神作详尽的论述。马克思发展了洪堡的思想,将科学创新的终极目标确定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弥补了洪堡的不足,充实和完善了科学创新精神的内涵,凸显出了创新文化的真、善、美。

马克思科学创新精神同今天大学创新文化的重建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其一,科学创新精神是大学创新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时刻熏染着师生的道德情感、思维方式、行为模式。马克思科学创新精神所倡导的求真、奉献、批判、协作同大学的知识生产、创新所需要的精神是内在契合的。其二,马克思科学创新精神与大学创新文化的价值观高度一致。马克思认为,人是目的,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为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今天,构建大学创新文化,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富强、和谐、美丽中国梦,其核心要义就是以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和谐美丽的社会生态环境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其才能、展示其个性、突显其价值。

马克思关于环境对激发创新热情、展现天性力量的论述,切中了当前我国大学缺乏一个能使创新激情充分迸发、创造活力喷薄涌流的制度环境这一现实弊病,为大学文化的重建指明了方向。

三、马克思科学创新精神对现代大学文化重建的启示

第一,守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永葆创新理念之光的导引。从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创新文化的形成,到马克思的科学创新精神论,再到的践行,创新的本质和人本理念虽外在表述不同,而内涵仍熠熠闪光、历久弥新。在大学日渐远离创新、价值目标手段化、价值主体工具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通过对大学创新文化传统的普及、掌握和理解,使大学人统一认同并守持大学的创新本真和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通力合作,摆脱粗俗实用主义、短视工具理性主义和庸俗拜物主义的困扰。

第二,弘扬求真求善求美精神,不断拓展创新文化之源。马克思从求真、批判、协作、奉献的科学精神和对人类生存意义普遍关怀的人文精神两个层面对科学创新精神作出了精辟概括。这种原生精神是大学创新文化的根基和生命之源。在大学创新使命被遗忘、创新精神被迷失的当下,在面对校园的浮华喧嚣而不知所措时,回到原生的精神宝库中寻求应对之策,是大学人荡涤世俗污垢,重塑高雅文明的明智之举。

第三,改善物质基础条件,培育创新文化土壤。随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术论坛、模拟和实验、角色扮演、案例研究、讲座等教学法的交相应用,课堂结构应作出相应调整,授课设施、互动工具也应及时完善。互联网的普及,使大学人的学习沟通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建设功能完备的校园“线上”、“线下”沟通交互平台十分必要。图书馆、实验室是传承知识和创新知识的重要场所,丰富的图书资料、先进的仪器设备及其内含的“一切为了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创新氛围,更能激起大学人的探索欲。充足的科研经费是大学人顺利获取图书情报和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实验、参加学术交流、开展创新探究的基础,应予以保障。应营造教师自由讲授、学生敢于怀疑批判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组织各种学术沙龙、讲论会、茶话会等活动,增强学生探讨学术问题的兴趣,创造师生之间文化交流、共同探索的机会,形成合作互动的伙伴式师生关系;大力支持师生组建各类社团,开展各种创新拓展训练和调查实践等活动,形成个性飞扬的社团文化,促进新思想、新观点、新学派的形成。

第四,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除旧革新,建立科学的制度体系,形成创新气场。“聚则成形,散则化气”。一方面,成熟的制度保障体系是创新制度文化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这种制度文化润物无声,是理念、精神和行为、物质的转换器。重建大学文化,必须发现和清除障碍,形成创新的风气和氛围。

众所周知,对大学创新文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当属官本位。大学俨然是权力角逐的学府衙门,学术研究屈从于行政权力,甚至出现外行领导、评价内行的乱象,这些都窒息着大学创造力,腐蚀了大学创新精神。虽然“官本位”被社会诟病多年,大学却仍在“官本位”的泥潭中难以自拔。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顶层设计,实行法治框架中的政府购买大学服务的运营模式,打破大学与政府的行政隶属关系,取消各类行政级别。在大学内部则实行教师、学生代表平等自主地参与决策、制度审订的共享治理方式。

大学创新文化重建的另一个障碍是政治资本、经济资本对文化圣地的侵蚀。大学批量生产在职硕士、博士的同时蜕变为权贵的文化贴金所,其高贵圣洁的外衣被严重玷污。重建大学创新文化,不但要有“刮骨疗毒”的决心,而且要寻找保证大学教学科研经费来源和保持大学独立性之间的制度张力,探索在实践中解决大学独立与经费来源矛盾的可行路径。

大学创新文化重建的第三个障碍是理工科思维的管理模式。其特点是用管物的方式来管人,把人当作机械式的机器,当作可随意支配的工具,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本质及其复杂性、情感性、多样性与自由主体性,强调服从指令,漠视沟通对话,沿用简单线性的标准化、程序化、数量化管理方式。教学统一规定大纲、教材和教参,评估共用一套指标体系,推广使用所谓的精品课程与课件,这种标准化建设把教学框在同一个模式里,无法展示特色;用同一个模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丧失了个性和创造力。管理层级化、程序化,从校领导到普通教职工,管理层级众多,本应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行政后勤机构,变成高高在上的权威者、食利者,垄断了用人、分配、考核、审批等话语权,各式表格、各种例会、各样报批浪费了师生大量可从事创新活动的时间,挫伤了他们的创新积极性。科研考核评价以论文、课题、专利、奖项论英雄,这种重形式、轻内容,重成果、轻积累,重程序、轻创新的量化考评制度污化了创新空气,尽管这些早已成为众矢之的,但时至今天,仍然没有哪个部门、哪个高校有魄力彻底铲除这一毒瘤。因此,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破除这种标准化、程序化、数量化的理工科思维管理模式,确立以弘扬个性、展示特色的教学评估方式,以知识创新为标准的考核评价体系,以服务教学科研为宗旨的扁平式管理制度,有效形成激励创新、崇尚创新的气场,推进大学文化重建。

参考文献

[1] [德]柏林科学技术研究院.文化VS技术创新:德美日创新经济的文化比较与策略建议[M].吴金希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36.

[2] [美]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 [美]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M].林荣远,冯兴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0.

[4] 刘赞英. 论现代大学制度肇始的精神传统[J]. 大学教育科学,2013(1):16-22.

[5] 全集(第3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6] 刘红玉,彭福扬.马克思的创新价值向度论[J].哲学研究,2012(5):28-31.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

[8] 胡尧之,兰德毅,等.回忆马克思恩格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68.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78.

[1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7.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7.

Leading the Reconstruction of Culture in Modern University with the Spirit of Marx's Scientific Innovation

LIU Hong-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