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4 17:59: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政治风险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 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投资的政治风险及管控? 巴基斯坦恐怖组织对“中巴经济走廊”的看法及影响 浅析巴基斯坦国内安全困境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影响 专访中巴经济走廊议会委员会主席穆沙希德:中巴经济走廊为巴基斯坦带来巨大改观 基于知识探索视角的中国企业逆向对外直接投资的分析 欧债危机下中国企业对欧投资:风险与策略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管理 中国企业投资风险管理与控制 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风险评价研究 中国企业重估海外投资风险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规避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管控 中国企业投资澳洲应留意政治风险 中国企业在中东投资的政治风险及应对机制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分析及对策 中国企业对非洲投资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分析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法律风险的国别分析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风险分析 中国企业对韩国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分析 中国企业对非洲投资的风险评价与规避措施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资料引自汇率网(http:///)。
参考文献:
[1]李丽,苏鑫.巴基斯坦安全形势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影响[J].国际经济合作.2015(5).
[2]吕向敏,杨建立,张惠兰.跨国公司国际投资风险的成因及管理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3]杨丽梅.对外投资的风险和风险管理[J].经济师.2006(3).
[4]曹旭平.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7).
[5]赵菲.中国人和巴基斯坦人之间的跨文化交流现状研究[D].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法斯赫・乌丁等.巴基斯坦经济发展历程[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10.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开发;风险;对策
一、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的分类
对于房地产项目而言,按风险作用阶段和范围分为综合风险和阶段风险。综合风险是指贯穿于整个房地产项目周期,主要有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技术、项目主体及内部决策与管理等风险。对于阶段性风险,就是在房地产项目开发各阶段中出现的风险。在投资决策阶段,会出现项目地点选择,区域发展和物业开发类型等风险,而在建设阶段,则可能出现招标模式,建设质量,工期,成本等项目风险管理。
1、综合风险
1.1自然风险。自然风险是由于自然因素的不确定性,如地震、风暴、反常恶劣的天气等,对房地产项目造成的影响或破坏。
1.2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政治、经济风险是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变动及相应的政治经济政策法律调整给房地产项目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土地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的变化对开发经营影响力度及波动带来深度影响。政治、经济风险对房地产市场尤其重要。
1.3社会风险。社会风险指人文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主要包括社会治安的稳定性、公众利益、社会风气等。
在上述综合项目风险管理中,应把政治风险、内部决策与管理风险作为控制中心,把自然风险社会风险作为预测重点,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以消除技术风险,突出重点,区别对待。
阶段性项目风险管理是房地产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同阶段产生的风险,也是本文重点阐述的内容,在不同阶段的风险均有其特殊性。
2、阶段性风险
该阶段的投资风险是较大的,一旦投资成功,利润也是最高的。因此需要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认真审核,对其中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如审查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出租率是否高估、项目运营成本是否低估、建设费用是否漏估等。开发商要根据对项目风险性和营利性的估价,结合投资策略来确定是否投资,以及投资多少。这个阶段的主要项目风险管理。
二、房地产项目开发中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整体上来讲,当前房地产项目开发中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政策环境方面
经过几十年,房地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对国民经济进行促进和社会发展中有着很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对我国的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受到我国就、宏观调控和政策的影响是不能够避免的。总的来说,我国国内在产业、土地、住房、金融、税收、城市市场观察规划、环保等方面相应政策法律法规的调整,如对房价的限制、贷款利率的规定、土地使用的限定等都极有可能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各个层面构成潜在风险或直接影响,甚至直接造成房地产开发商经济上的损失。
2、经济发展方面
经济形势的状况直接影响到房地产的项目开发。确切地来讲,受房地产行业自身特点的影响,房地产产业周期性长,中间环节多,容易出现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市场对于房地产商品需求发生变动。特别是一旦经济形势不佳或经济停滞,将直接影响到房地产市场买方上的购房欲望,减少购买行为,极有可能使房地产的经营陷入危机。另一方面,对于经济发展趋势的准确科学预测有助于降低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的风险。
3、资金方面
作为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房地产项目的开发需要筹集和融通巨额资金,负债经营比例高。因此,一旦企业的资金链发生问题,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对于房地产企业的项目开发都将是致命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导致企业由于缺乏资金支持而无法进行后期的继续开发,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的前期投入无法收回。具体来讲,一是融资方面,由于各种筹资方式的手段、工具及环境各不相同,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加上贷款利率变动趋势难以明了,对于房地产项目的最终成功及利润影响极大。三是,受市场变动的影响,使得房地产项目的租售期和租金售价方面具有不确定性,收益不明确,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另外,开发投资回收期越长,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也越大,直接影响企业资金运作。
三、房地产项目开发的风险应对策略
1、项目操作过程中,充分把握好每个环节,充分利用品牌效应及所有资源,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取得土地、税费、动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加快项目进度,节约时间成本,缩短周期,加快资金回笼,以最快速度抢占市场,抵御市场冲击。
2、针对市场风险,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和引领消费者,形成旺盛人气,形成新的消费热点,提高竞争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建立优秀的策划和销售团队,并在投资前对市场做更充分的调研工作,为项目的操作成功奠定基础。
3、优化管理,以高水平的管理机制运筹公司,抵御风险。项目主要应加强市场营销工作,做好商品房的销售,加大促销力度,多渠道、多种方式推广促销,尽快销售,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项目的市场销售风险。
4、在项目实施中还应优化设计,采取切实可行的工程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案,在施工管理中,控制各项开发建设成本费用,降低投资成本。
5、针对政策性风险,一方面加强与政府的关系,同时利用公司的整体优势,加强融资能力,并且尽快缩短项目周期,
6、从自有资金使用成本和开发资金回收考虑,减少占用资金回收风险,应采用多种付款方式促销,可以选择采用:a、一次性付款方式;b、分期付款方式;c、八成银行按揭方式;d、建筑分期付款+银行按揭;e、特惠免息付款方式;f、全部按揭限期分期付款等多种付款方式,使开发资金按预期回笼,消减金融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王天增.房地产项目开发中的风险及对策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1,(07).
当前的国际商务面对的政治风险已经由战争、征收、国有化等传统型风险,向更为复杂、隐蔽的非传统型风险演化,其主要表现为由于东道国政策的变化、区域保护、区域内部协调、第三国的干预、民族主义和宗教矛盾、各国内部的利益集团和非政府组织的政治参与等原因引起的风险。这对于国际化起步较晚的我国企业影响较大,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去面对。
(一)评估政治风险,慎重选择经营区域
政治风险的评估,就是分析判定有关目标国的总体政治形势,据此筛选相对适宜的东道国。风险评估主要是从宏观上对东道国政府的能力、政治风险的类别及稳定程度进行调查分析,以确定风险程度。评估的重点是导致商务环境突然出现变化的政治力量和政治因素,即政府对外国公司的政策;以往的政府类型、党派结构和各政派的政治实力及其政治观念;政策的历史走向和政策形成的公共选择程序;有可能取代现执政者的政治势力;东道国政府与我国政府关系的亲疏程度。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时间较短,其中大部分是资源型企业,面临的政治风险更加复杂,需要慎重对待。以石油企业跨国经营为例,按照“风险最小、投资最少、效益最大”的原则,确定我国未来海外油气勘探开发战略地区的选择为:积极进入亚太地区、中亚和俄罗斯石油市场,适当参与南美和非洲市场,密切关注中东地区石油市场的发展变化,伺机进入。
(二)恰当安排股权结构,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
当前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股权安排主要有:(1)独资经营。这种方式虽然企业取得了完全控股,但是投资风险大,如果东道国发生民族主义的排外运动,不利于风险分担。因此,我国企业不宜采取在海外设立全资子公司的方式,甚至不能认为股权比例越高越好,特别是在政治动荡、民族主义斗争尖锐的国家。(2)合资方式。与东道国企业合作的合资方式易于为东道国所接受。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投标的中标率,而且可以进一步熟悉当地的政治环境、经济状况和文化习俗,更重要的是,不会轻易引起东道国内部政策变动和可能的民族主义等政治风险。与国际大公司合资,可以学习其规避风险的方法和经验,提高自己的国际影响。(3)无股权但有长期服务合同。这种方式由东道国雇佣我方承包服务项目,并支付服务费或获得份额资源。它可以发挥中方的技术优势,提高投资热情,进而获得东道国政府和企业的信任,有利于我国企业未来市场的开拓。
(三)购买海外投资保险,转移政治风险
在具有政治风险的领域中,通过对各种资产进行投保,企业可以将政治风险转嫁给保险机构,从而可以集中精力管理、经营业务。当前跨国公司母国为了保护本国企业在国外的投资安全,通常依照本国国内法的规定,对本国海外投资者实行一种事后弥补政治风险损失的保险方式。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也已经开设了海外投资政治风险保险业务。企业可以考虑通过投保来转嫁政治风险可能造成的严重损失,转移投资风险,更大胆地开拓海外市场。
(四)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如果缺乏高效、灵敏的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企业便无法有效收集处理蕴涵着政治风险的信息。当政治风险发生时,企业会反应迟钝,不能与东道国及时沟通,从而丧失处理风险的时机。建立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当政治风险增大时,企业可以及时与东道国沟通,阐明风险将对企业和东道国产生的危害,以获得谅解和支持,同时将信息反馈给我国政府,争取通过外交途径保护我国企业的海外财产。企业还可以借鉴国际大公司合作和沟通的成熟经验,学习他们处理与东道国关系的方式,预防、规避政治风险。
二、法律风险
法律是东道国和国际社会的游戏规则,企业必须熟练掌握国际贸易、投资法律规则,改善企业的内部微观法律制度,加强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参与国际法律机制,共享利益、共担风险。
(一)聘请知名律师事务所。处理涉外法律事务
知名律师事务所拥有专攻于某些行业的高级律师,拥有服务重大复杂项目的丰富的业界经验,以其很强的专业性,而处于某些行业的垄断地位。它知道客户需要什么样的法律服务、如何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还可以运用其强大的客户或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传递项目信息”、“协调斡旋”、“提供商机”等附加增值服务。
知名律师事务所一般在世界各地设有分所或分支机构,拥有世界性的法律资源。如果需要处理跨地区、跨国家的法律事务,它们也可以充分、合理地调配和组织其国际性法律资源,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他们熟悉东道国的法律,可以直接处理法律事务,与东道国政府和法律界关系良好,具有很多便利条件。即使在东道国没有法律从业资质或无法执业,它们也可以通过中介机构间接为客户提供法律服务。
知名律师事务所一般重视法律理论研究,对行业项目模式创新、东道国法律、政策等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影响力。他们注重收集、整理和研究各国法律法规,拥有强大的法律数据库系统,也经常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对行业项目模式、东道国法律法规、政策等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对促进立法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遵守制度,严格控制合同流程
所有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首先要进行资信审查。承办单位应审查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资信情况、相应资质证明、资金状况、生产经营实力、技术条件、债权债务情况和商业信誉等,必要时可提请相关部门予以协助。谈判前承办部门必须进行技术、商务审查和法律审查。审查定稿后,承办部门应在签署前,办理内部会签手续,除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亲自签署外,公司其他人员对外签署合同必须获得董事长或总经理的书面授权。合同履行结算时,合同承办单位应按规定办理内部会签手续。未经会签的合同,不能办理结算与支付。在合同履行期间,需要变更、转让或解除合同时,应当按照原合同订立程序重新和对方达成一致协议,并履行相应审查和报批程序后,以书面形式确定。凡以公司或境外分(子)公司名义签署的项目合同及非项目合同,已经履行完毕或者提前解除或终止,应办理关闭手续,表明权利义务已履行完毕,无任何遗留问题。合同争议发生后,合同履行部门或单位应及时向公司申报。
(三)选择仲裁机构,一般协商争议解决
在涉外的合同中,一般都有争议解决条款。合作各方都会认真选择争议解决机构。国内公司和其合作伙伴通常都在其争议解决条款中选择国际知名仲裁机构作为争议解决机构。这主要是因为:国内的司法机构或仲裁机构人员,一般对涉外商务问题、行业法律问题不很熟悉,无法合理、妥善解决海外贸易投资法律纠纷。而国际知名仲裁机构具有处理重大复杂项目法律纠纷和争议的能力,且具有丰富的经验。相对于国际诉讼而言,国际仲裁无论是在时间效率、成本、公平性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大部分争议、纠纷都会通过协商解决,双方一般不愿进行诉讼。因为,在国际经济贸易投资领域,合作各方一方面不愿意因为争议而损害各自的商业形象和利益,另一方面也不大信任争议解决机构的能力和效率,加上争议解决成本等的原因,所以都乐于通过协商解决其争议和纠纷。特别是对于那些在项目东道国发生的小型诉讼,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一般都自行协商解决。
三、治理结构风险
组织模式和治理结构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内部保障。对企业来说,并不存在统一的或最好的组织结构。考察国际公司的组织架构和治理管理模式,一般存在以下一些共性,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
(一)实行股份制,机构权贵明确
股份公司治理结构,一方面可以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大量筹集资金;另一方面,通过互相参股、环形持股的方式来转移和降低投资风险。埃克森公司、壳牌公司、英国石油公司等都是跨国经营的股份公司。在公司治理上,股东大会权力层、监事会决策层、经理人员执行层,各自的权利、责任和利益明确,相互制衡,保证公司制度的有效运行。内部职能部门、子公司和分公司的设置一般都采取分部制。
(二)建立责任制,规范内部管控
大型企业的内部控制一般以责任制为中心,各管理层次分责分权、责权明确。总部职能主要集中在战略与风险评价、财务及内部控制、人力资源与组织、法律事务等关键职能领域,基本没有具体的业务管理部门。子公司为业务经营管理公司,按总部规定负责归口管理某种类别业务,是利润责任中心。孙公司为经营性子公司,负责在某个国家或特定地区从事某种业务经营活动的公司,是子公司的分利润中心。作业区为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基层单位,没有法人地位,其中心任务是用一定的成本去完成具体的任务,是成本控制中心。
(三)实行专业化经营,调动积极性
各大公司为适应业务面的扩大化和复杂化,普遍将原来按地区划分的各分(子)公司改组成按专业划分,使分(子)公司成为拥有较大独立权力,在经济上又能单独核算的经营单位。减少管理层次和实行多事业部制,增加业务分部或分公司是国际大公司组织结构改革与调整的主要方向。
(四)筹划税收衔接产业,增加利润
国有企业在决策海外公司的组织结构和布局时,一定要把取得最为有利的税赋环境考虑进去。把税收筹划作为设计公司组织机构和布局的一个要素,可以减少企业负担,直接增加利润。必须注意的是机构设置以效益为唯一标准,不存在固定不变的组织模式,而要随着东道国税务制度的改变不断进行调整和变革。此外,坚持和促进上下游一体化协调发展。以国有石油公司为例,多数石油公司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为主,兼营原油运输、炼制、化工、电子、煤炭、冶金等相关产业,要挖掘产业链之间的合作潜力,实现整体资源优化配置。
(五)外部科层化,增强外部控制力
企业除了通过股权关系控制自己公司系统的企业之外,还要注重通过正式或非正式合同控制巨大的“合同性资产”,使公司成为各种非股权关系的网络中心。通过这些网络,公司建立起一个无形的“外部科层组织”。在某程度上,企业的“外部科层组织”已经具有了协调紧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功能,它与通过股权关系所建立的科层组织功能相近,公司虽然不拥有该类企业的所有权,但同样能控制其行为,让它们为自己的战略目标服务,成为公司价值链的一部分。
四、经营风险
跨国经营通常应以产品出口为先导,取得经验,了解市场,有了品牌知名度,熟悉经营环境后,再循序渐进,逐步开展合资、合作乃至独资、战略联盟、跨国并购等方式。
(一)利用多种渠道,实行品牌战略
企业应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积极开展品牌国际活动促销活动,实施品牌先行。企业可以利用国际上的一些比赛,做产品的广告,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自己的产品,树立自己的品牌;还可以利用政府外援的途径,先向我国政府援助的国家无偿提供设备,然后逐渐打开该国市场。如深圳华为集团的通讯产品就是通过这一途径打入了南非市场。在国内市场有很高的知名度,资金雄厚,有国际经验的企业,可以通过到海外投资建厂,以自己的品牌来扩大产品的海外市场份额,如海尔集团等。
(二)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经营主体
首先是合资经营,同东道国举办合资合营企业,比较容易获得当地的财力、物力、人力支持。东道国企业熟悉当地资源、市场条件、政府政策法律,有利于减少我方经营的风险。其次是非股权安排。企业通过特许权协议、经营合同、销售合同、提供管理性劳务等参与东道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种方式,往往受到东道国的欢迎,有利于企业打入市场。再次是建立独资企业。独资的好处是有经营自,可与母公司保持密切联系,有利于控制自己的技术和工艺,减少或避免因合作经营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但它对管理的要求较高,风险较大,应慎重选择。
(三)实施战略联盟,降低经营成本
战略联盟一般以契约协议的方式实现,常见的类型有研究开发战略联盟、生产制造联盟、联合销售战略联盟、合资企业战略联盟等。战略联盟的好处在于降低成本、减少竞争、分散风险、适应性强等。战略联盟比母子公司的关系要松散灵活,在联合的多个公司之间进行的交易,既有内部贸易的性质,又有外部贸易的特征,兼内外两家之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四)收购兼并外企,搭建销售平台
收购或兼并国外企业,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和国外公司发达的营销网络,实行跨国经营,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尽快地推向国际市场。如浙江的万向集团,已收购兼并了16家国外企业,并涉足国外金融保险业,其产品已打入欧美和非洲市场。
(五)培养国际人才,应对复杂形势
企业海外投资不仅需要水平过硬的技术人才,更要有复合型具备国际经营资质的管理人员。我国企业今后海外投资的重点是中东、中亚、北非、俄罗斯以及南美等地区,这些地区文化组成纷呈,民族、种族矛盾复杂,历史风俗差别显著,政治环境多变,对企业投资形成了挑战。因此,应该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和人才队伍的完善,形成一支精通外语、外贸,熟悉国际投资规则,能够识别和评估风险并通过合适的方式化解或减少风险的国际化队伍。
五、本土化风险
“思考全球化,行动本土化”是企业在海外投资经营的重要理念,也是很多著名跨国公司的成功之道。本土化经营是企业解决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矛盾与冲突的最佳方式。我国企业本土化策略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发本土化,生产适用产品
世界各国风俗文化多样,生活消费习惯各不相同,只有投其所好生产出适用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才可能在东道国占据一席之地。而只有立足东道国市场,及时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动态,才能不断研发出新的适应性产品,持续提升东道国消费者对公司及其品牌的忠诚度。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在当地设立研发中心,及时了解最新的科研信息和技术发展动态,增加公司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研发的本土化程度,制造出适合当地消费者消费习惯的适路产品。
(二)生产销售本土化,增加企业利润
在东道国投资建厂乃至设立生产制造中心,就地采购原材料,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一是能够大幅度降低运输、人力等生产经营成本;二是可以有效地避开东道国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三是可以极大地减少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四是可以充分利用东道国自然资源丰富或生产要素成本低等区位优势;五是可以获得东道国税收、融资、土地使用等相关优惠政策的支持。在东道国寻求熟悉当地市场的销售,或者与跨国公司合作,利用他们成熟的营销网络,对于国外销售渠道不太健全的企业而言,将产品方便、快捷、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中,不失为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的进军东道国的捷径。
(三)人才本土化,发掘人际潜力
与企业自派人员相比,东道国人才具有熟悉当地生产经营环境、了解消费者需求、善于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打交道等优势。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大胆聘用熟悉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风土人情的适用人才,一方面能使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更好地符合东道国企业行为规范,更快地拓展东道国目标市场,另一方面也能减少东道国政府和民众对企业的防范抵触情绪,极大地增强当地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度。
(四)公共关系本土化,创造融洽氛围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东道国政府、银行、工商、税务、消费者、原料供应商等息息相关,在当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搭建本土化的公共关系,对立足长远的企业而言不可或缺。因此,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时,一是要加强与东道国各级政府和工会等民间组织的对话和沟通,或者寻找企业代言人以获取当地政府和工会组织的大力支持;二是要入乡随俗,在遵守东道国法律法规的同时,注意尊重当地关于营业时间、人员雇佣、薪酬福利等规定,尽量使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三是要力所能及地参与东道国的公益事业,努力争取东道国公众的好感和信任。
六、文化冲突风险
来自不同文化的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合作经营,会带来多元文化冲突,给企业正常经营带来影响。能否克服文化冲突,是企业跨国经营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难题之一。
(一)宽容多元.建立跨文化沟通机制
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人们总是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充满自豪,大多数人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文化视为正统,而把外国人的言行举止看作稀奇古怪。而事实上,这些看似古怪的言行举止、价值观念对该国人来说是再自然不过了。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或群体之间建立多层次、制度化、正式及非正式沟通形式,让他们表达思想、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确保信息畅通,可以增进彼此的尊重和理解,产生信任,并最终形成文化整合和创新。跨国企业应在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找到不同文化的优势,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统一的价值观,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
(二)整合创新,创建新型文化
通常,解决跨文化冲突有三种方案:一是凌驾式。其特点是组织中一种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组织决策和行为均受这种文化支配。这种方式可在强弱文化对比悬殊,弱势公司能对强势公司的文化完全接受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在短期内形成“统一”的组织文化;缺点是不易博采众长,因其他文化受到压抑而使其成员产生反感,最终加剧冲突。二是共存式。企业内母国文化与东道国文化共存,可保留双方各自的文化,追求和谐与稳定。但这种和谐与稳定的背后往往潜伏着危机,只有当彼此之间文化差异缩小时,才能采用此方法。三是融合创新式。双方文化应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各种渠道促进不同的文化相互了解、适应和融合,原有各方的企业文化既失去了自身一些特质,又从异质文化中吸收了一些新的特质,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企业文化。在当地文化基础之上构建一种新型的公司文化,既保留着母国文化,又与当地文化环境相适应,是两种文化的有机结合。
(三)多种渠道培训跨文化人才
首先是日常培训。企业既可以通过企业的网站、培训班进行跨文化培训,也可以聘用文化顾问来指导员工;有些企业运用“文化翻译”,帮助解释各方行为的含义;也可以选择采用全职培训专家解决不同国籍员工之间的文化阐释问题。
其次是通过商务实践对员工的培养。企业可以利用与外籍同事、供应商、客户的日常接触,培养员工跨文化能力。电话、电子邮件、传真、电视会议或面谈都是进行沟通的途径;在项目合作中,学习外籍人士解决分歧和克服误解的方法。
再次,可以通过聘用来自多样文化背景的员工或具备广泛国际经历的人员,直接参与公司的海外业务的管理。
(四)借助第三方文化,进行跨文化管理
企业在进行全球化经营时,如果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由“文化差异”而形成的经营环境,可借助比较中性的、与母国的文化已达成一定程度共识的第三方文化,对设在东道国的子公司进行控制管理。用这种策略可以避免文化的直接冲突,避免资金和时间的无谓浪费,使子公司在东道国的经营活动可以迅速、有效地开展。
七、社会责任风险
企业除了对股东负责,创造财富之外,还应对社会负责,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护劳工权利、保护环境、保护弱势群体等等。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标准日益得到全球范围的支持,经营者应当高度重视。
(一)树立社会责任观,把握责任新趋势
企业社会责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社会良知对资本权力的制约,其宗旨是保护弱势的劳动者的权益不受侵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说明,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跨国经营企业应积极推行社会责任标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适应企业社会责任全球化需要。
应承担社会责任的标准不仅取决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还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环境、价值观念和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因此,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对社会责任的观念有所不同。企业应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与东道国政府、民间组织、合作伙伴的交流与沟通,宣传自己在本国经济条件下为承担社会责任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宣传企业责任立场和观念,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与时同时,企业要密切关注国际上环境标准,劳工标准等的社会责任问题的最新动态,收集主要目标市场国家关于社会责任的新法规、新标准,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以便企业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二)转变发展模式,注重社会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基本上摆脱了沉重的社会负担,把资本的保值和增值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但过犹不及的是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强调企业利润的积累,而忽视员工权益维护和环境的保护,产生了社会责任的缺失。事实上,当今企业的竞争已经从商品竞争、环境竞争向道德竞争过渡,加之发达国家民众消费意识的成熟,在国际贸易中,非伦理化的产品在国际市场越来越受到排斥。实际也证明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发展的惟一目标,是造成企业过早夭折的重要根源。因此,企业应当实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经营理念,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三)不歧视,保障劳工权益
员工是企业经营的核心,也是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在欧美国家,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人本管理”的理念出发,给予员工人格尊重、扩大员工权利范围,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一个企业如果想在经营活动中取得成功,就离不开具有创造性的、训练有素的、富有激情的员工积极合作。因此,企业在跨国聘用员工时,应坚持机会均等的原则,只要达到所规定的工作要求,不会因为人种、信仰、肤色、国籍、民族、年龄、宗教、性别、残疾等因素受到不合法待遇。同时还要根据员工人的个人能力、业绩及公司的赢利情况制定奖励方案,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充满快乐的工作环境,为员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提供条件。
(四)减少能耗,保护环境
随着企业的巨型化和国际化,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这不仅给人类生活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而且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利益出发,欧美发达国家的绝大部分企业开始转变经营观念,主动采取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控制乃至消除生产活动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企业应坚持“为环境而设计”的理念,在产品设计开发,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营,到货后服务、废品回收的每一个环节都充分考虑环保因素,从而使产品实现最高的环保效率,材料和能源消耗保持在最低水平。
【关键词】铁路工程;PPP项目;风险承担
1引言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铁路工程项目的建设,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铁路工程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投入资金大、运营时间久等特点,使得项目在建设运营中有巨大的风险。而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融资模式作为一种机制,可以有效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项目中去。但这种模式在项目建设中参与方较多,融资结构较复杂,面临的风险较多,如何合理地平衡和分配好各参与方的风险,是完善PPP融资模式的关键。
2PPP模式在我国铁路建设中的作用与应用
2.1PPP模式的概念与特点
PPP融资模式包括广义和狭义2种含义[1]。从广义来说,PPP是指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共同服务于一个项目的合作伙伴关系。狭义上讲,PPP是一种公私合营的合作伙伴关系,一般指政府部门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跟中标的私营企业成立一家特殊目的公司签订特许协议,由这个特殊目的公司负责整个项目的筹资、建设以及运营。
2.2PPP方式在铁路建设项目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目前,我国铁路项目建设处在快速发展之中,如果仅仅单独依靠政府公共部门的财政收入来完成铁路工程项目的一系列建设与运营,这样无疑会对政府的财政形成巨大的压力。要解决当前铁路工程项目的投融资问题,缓解政府财政压力,PPP是一种可选择的模式。但与此同时,在对很多国内外项目的研究中发现,这种PPP融资模式风险较高。因此,充分吸取国内外项目的融资经验,探索PPP融资模式实施过程中合理的风险分担方式,对吸引社会资本,促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十分重要。
3PPP模式下铁路项目风险因素
3.1PPP模式下铁路项目风险概述
风险一词具有2种含义,其广义的含义表现为风险的不确定性,即风险既可以带来收益,也可以带来损失,又或是无获利也无损失。而狭义的风险通常为会给一个建设项目带来损失的风险,本文在此所探讨的则为狭义的风险。
3.2PPP模式下铁路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3.2.1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由于国内外一系列政策使得铁路项目建设无法顺利进行的一系列风险。主要有制度风险和法律风险2种。法律变更风险通常指政府在对工程项目融资、建设、运营等方面的立法是否合理、全面等。制度风险是指由于一系列制度的制定不够完善,可操作性不强等原因给项目的投融资、建设运营带来损失的风险。
3.2.2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一般包括通货膨胀风险和利率变化风险[2]。在PPP项目融资中,面对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状况,如汇率波动、利率上涨、通货膨胀、国际贸易政策的趋向等有可能会引发项目的金融风险进行一个合理的预判,提早发现这些风险以便于改变项目发展方向,避免对项目造成损失。
3.2.3不可抗力风险
不可抗力风险主要指由于猛烈的台风、凶猛的洪水、强烈的地震、严重的雪灾等无法预见同时人力也无法抗拒的力量引起的风险。这些不可抗力风险不仅会对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造成巨大的影响,还会可能会导致交通路线的阻断,原材料供应不上,甚至会对已完工的工程部分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3.2.4完工风险
完工风险一般指铁路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项目无法按预定工期完成的风险。比如,在项目开工之前的的征地拆迁无法按时完成的风险,设计图纸没有及时提供,建设过程中的设计变更以及原材料等无法及时供应的风险,对铁路工程项目的建设容易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3.3PPP融资模式下铁路建设项目风险分担主体
3.3.1政府部门
政府公共部门一般作为铁路项目的发起人,同时也是项目的规划师。它们会作为项目公司的股东直接进入到项目中来。同时,政府公共部门作为铁路工程项目中比较大的受益方,可以通过PPP融资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减少铁路建设项目对政府财政预算的压力。政府还能将一部分风险通过合同转移出去,使自身承担的风险减少。同时,铁路建设项目完工投入使用之后也会拉动地方经济的增长。
3.3.2私营企业
私营企业也可以是铁路建设项目的发起人,它通过项目的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获取投资利润和其他利益。在融资结构中,它会拥有新建项目公司的部分股权。同时,也会对项目公司提供一定程度的信用支持。
3.3.3金融机构
由于铁路建设项目投资巨大,政府和私营企业的投资往往无法支持整个铁路工程项目的建设运营,因此,还需要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贷款,获得足够的建设资金。这些金融机构主要有商业银行、信托投资机构、国际金融机构等。
4PPP模式下铁路建设项目风险分担方式
4.1政府部门承担的风险
关于政府公共部门,为了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和运营,政府公共部门可以利用自身的特殊优势,为项目争取一系列政策支持,协助项目公司在建设阶段各项行政审批手续的推进,同时作为政府公共部门也能够更好地做好项目开工之前的征地拆迁工作,为后期的铁路工程项目建设提供施工场地。
4.2私营企业承担的风险
关于私营企业所需承担的风险,由于私营企业在PPP项目的各个参与方中,比政府公共部门或者金融部门更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更高的技术水平,且私营企业参与PPP也是为了获得合理的投资收益,因此,私营企业在风险的承受能力上以及承担风险的意愿也比较强烈[3]。建设风险、运营风险交给私营企业来说更加合理,也更具有优势。
4.3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
关于金融机构,由于此类铁路工程项目营运期限长,这种长时间回收期会给项目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大多数金融机构不太愿意承受此类工程项目的风险,因此,项目融资前期分担风险时要充分预测到项目将来可能会产生的金融风险,比如,通货膨胀,利率变化等因素会导致项目贷款资金无法按预先期望收回的情形。如果风险在一个合理的负担范围内,会增加金融机构贷款的积极性。
5结语
关键词:项目;管理;控制;评估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3.099
0 前言
对项目进行风险预警管理需要从其自身特点出发,根据项目的实际内容和所需的管理内容,考虑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处的不同阶段所包含的详细内容,开展针对项目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评估。评定可能发生的风险的级别,并根据风险的等级组成一个预警系统,完善该系统的各预报要素,实现对项目风险的预警,防范和预控可能出现的风险,从而降低项目的风险损失、确保项目的圆满实施。本文以下几方面探讨项目风险预警管理体制,形成对风险的区分,估计风险,对风险进行预警,实施风险管控。
1 形成风险的区分
项目风险的评估和识别过程一般需要找出和项目有关的所有风险可能性,主要有调研、集体评议及论证、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以及实地调研等技术。风险识别的手段主要有流程图法、全系统分解法、情景分析法以及头脑风暴法等等。运用分解法对整个预警系统进行分析,预计可能的风险有以下几种[2]:
(1)评估可能的社会风险因素。这里主要包含法律风险和政治风险等。可能会出现有法不依、违法乱纪、暴力抗法的情况,主要还是由于法律内容不够完善,存在法律对项目乱干预、过多的指导,需要对相关法律深入地理解和把握。(2)对自然风险的评估。自然风险主要有暴雨、地震、泥石流、塌方、台风等等,可能出现的雨雪、冰雹、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强电磁干扰源等。这些自然环境的风险都有可能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和施工造成破坏。(3)对经济风险的评估。有时候,随着形式政策的变化、产业结构可能会发生重大调整、银行政策的变化、项目产品质量和受欢迎程度等都会发生变化,这些都会对经济造成风险。这种风险会造成项目工程承包方市场、原材料的供应、人力资源市场的变化、人工工资调整等。(4)评估可能发生的技术风险因素。如果因为设计的缺陷甚至是设计不完全导致项目方案产生技术风险,或者由于报价有问题致使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风险。 (5)对人员风险的评估。业主的经济能力难以支付,造成违约;或者业主过度苛刻、甚至刁难等不理智的行为、无专业背景下的错误指导甚至是无理、粗暴的阻挠工程进度等; 业主不能按照合同规定的责任履行自身的职责。比如:不能按时提供所负责的项目设备、施工材料,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项目的施工结果,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支付项目的款项,甚至拖欠尾款。施工、设计人员未规定时间提供图纸[3]。
2 风险因子的评估
确定风险分类以后,开展风险的影响程度的判断。本文根据风险评估的计算矩阵确定风险的等级并对风险值进行分析,对可能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可能造成的损失情况以及发生的概率进行估计[4],详情见表2~3。还要对风险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考虑。
3 对风险的预警
风险估计实现的是项目各阶段单个风险的评测。风险预警体系需要对单个风险、整体风险进行评估,调研项目主体可能承受的抗风险的能力。
4 对可能风险的管控
要对可能的风险进行管控,需要建立对应的风险防范体系。从源头上降低可能产生的风险,降低风险导致的损失,实现最小成本、收益最大化。风险控制措施一般有风险降低(loss control)、对风险的有效预警(Risk Early Warning)、对风险的划分(Divide of Risk)、风险转移(Risk Transfer)、分散风险(Diversification of Risk)和风险自留(Risk Retention)等。对不同级别风险采用不同控制。
5 结束语
当前,国内中央企业的项目现代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管理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需要对工程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所以,国家企业要有风险意识,重视风险可能存在的问题,研究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各个时期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同时,项目分管负责人还要对公司的管理能力、技术水平、风险决策质量和资源使用状况进行合理的预评估分析、可能出现的风险评估以及对风险的管控能力,实现对项目风险的有效预防和管理。
参考文献:
[1]余建星,李成.工程风险分析中的风险当量及其评价标准 [J]. 海洋技术,2005(03):48-52.
关键词:地方政府改革;动因;主体
在我国地方政府主要是指除中央政府以外的各个层级的政府,包括省、市、县、乡镇等的政府。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改革处于一个拐点,理论上对地方政府改革的研究多集中于地方政府各项具体改革内容,对改革动因的研究主要探讨的是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动因,学者普遍认为地方政府改革是由于政府自身改革的需要、制度的不完善、社会环境的变迁等推动的结果,从主体视角透视地方政府改革动力的研究相对较为匮乏。但实际上,改革主体的利益需求、认知、态度、情感等对改革的产生、过程和绩效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挖掘改革主体在地方政府改革中的内在动力及其逻辑十分必要。
(一)中央政府授权和强制推动下的改革
在中央政府授权和强制推动下的改革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推动改革的动因存在差异。
1.中央政府改革动因—走中国特色改革发展之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当中央政府作为地方政府改革的发起人和制定者时,从系统—环境互动的视角来看,中央政府的政治推动实际上形成了地方政府改革的宏观政治环境。如我国实施的机构改革就是一个从中央到地方层级推进的过程。改革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央政府来说,不仅意味着与原有产权结构相关联的利益部分丧失,而且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信仰的某种否定,但这种负效用会随着人们对市场经济制度认识水平的提高而减弱。正是由于这种效益递增理论的存在,促使中央政府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改革。
2.地方政府改革动因—获取额外收益和合法性
中央政府强制推动地方政府改革的方式包括两种,授权试点改革和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改革。授权试点改革是为了避免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无法控制的风险,采取委托和授权地方政府进行改革试点的方式推进改革。对于获得授权的地方政府来说,其地位不具有主动性,不是其在固有的职权范围内所进行的改革,而是在中央政府的特殊政策下所进行的改革,如我国实施的综合配套实验区的改革。在这样的改革背景下,那些获得授权改革的地方政府积极推动改革的动力在于,由于获得了特定的制度准入权,因此消除了改革所带来的政治风险,同时也可以获得各种优惠政策,充分享受改革创新结果所带来的本地区制度性经济增长的好处。而当授权的地方政府改革获得了成功,并具有推广价值时,中央政府就可能会放开制度准入条件,所有地区均进行类似的改革,以促进社会整体效益的提高。
(二)地方政府自主改革
对于地方政府官员而言,中央强制推动下的改革不能满足其对利益的追求,因为强制推动的改革往往采取授权改革的方式进行,导致各地区地方政府间事实上处于不公平竞争的状态,使那些没有获得试点权的地方政府官员在政治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地方政府官员总是会试图突破授权式改革的约束。同时,随着放权让利改革战略和分灶吃饭财政体制的实施,地方经济的增强使地方政府有能力承担改革所需要的各项费用,也为地方政府进行自主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地方政府间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地方政府为吸引更多的资源,以刺激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也会突破现有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局限性以构建一个具有本地特色的管理体制并实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上的创新。但是这种改革行为会受到中央政府的“事后追认约束”,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改革前不仅要估计改革的预期收益是否大于预期成本,而且也要确保创新行为不会降低中央政府和中央治国者的效用水平,否则便会受到惩罚。但事实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中央政府在控制总体创新的同时,把越来越多的机制性创新空间下放给了地方政府,从而使地方政府改革创新的政治风险降低,地方政府官员创新改革被事后追认的概率大幅上升,从而也促使地方政府进行内生性的改革意愿的产生。作为一个利益主体的地方政府进行自主改革的内生动力在于地方政府追求自身效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整体利益预期、地方政府官员的政治激励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社会力量推动下的改革
在前文论述中,已经提到社会力量并不作为地方政府改革的主体,是因为社会力量自身话语权和创新行为的实现要以政府为中介进行转化,社会力量的改革行为受到制度约束的限制,因此本文要探讨的是地方政府在社会力量的推动下选择改革的动力。
社会力量是地方政府进行改革创新的基础。当前各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市场微观主体的壮大,公民社会的成长等都形成了地方政府改革创新的动力,如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实行政治民主改革、社区治理改革就是社会力量积极影响和推动下的改革。由于社会力量与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地方政府存在直接的现实利益关系,从而使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成为本辖区内社会力量的人,由此产生利益—关系,地方政府出于合法性和谋求本地利益的需要,往往会放宽制度约束,对社会力量的改革创新行为予以鼓励和支持,同时为满足更多的社会力量对参与政治的需要,地方政府也会在正确处理好政府与第三部门、公民社会关系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四)构建我国地方政府改革主体的利益动因模型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追求利益是所有力量推动地方政府改革的基本动力,不同行为主体在基于基本利益追求的基础上,在推动地方政府改革中又有更加具体可观的利益诉求。地方政府是改革的桥梁,在任何一种改革的推动下,地方政府出于不同的动因都会给予回应,鉴于此,笔者提出我国地方政府改革主体的I—CLS利益动因模型。(如下图所示)
通过I—CLS模型的构建,笔者认为无论改革的推动者是中央、地方还是社会力量,最终执行者和实施者都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是否选择并实施改革对最终的改革成果至关重要。因此在地方政府改革过程中,应系统分析各类主体、群体特别是地方政府实施改革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分析其内在的动力逻辑,并通过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将民间的创新意愿和各级政府的改革创新相结合,将社会资源的动员机制和政府内部资源配置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政府改革之路。(作者单位:1.河北联合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河北联合大学电气工程学院;3.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与治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关键词:海外并购;风险;风险控制体系
1.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加入WTO,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行业内和行业间的并购来实现公司的快速发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勒曾经说过“没有一家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发展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可见,并购是公司成长为国际化大公司的必经发展路径。同时,并购是一个收益与风险并存的发展模式,一方面,公司并购可以使公司趋近利润最大化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公司并购会使公司面临诸多风险,如信息不对称、营运、整合等方面的风险。
如何有效应对公司并购过程中的诸多风险是关乎并购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而并购又分为国内并购和国外并购两种不同的模式,国内并购和国外并购中的风险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本文以海外并购为出发点,在分析并购风险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这对推动我国公司的并购发展过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公司并购相关理论简述
2.1 外部增长模型
通过合营、并购、技术转让等方式取得外部资源来谋求发展的方式,外部发展的狭义内涵是指并购,并购包括收购与合并两种方式。外部增长模型具有能实现资源互补、降低行业进入壁垒、通过技术转移获得协同效应等优点;但外部增长模型也有风险大、成本高等缺点。
2.2 并购风险
企业并购风险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广义上是指企业并购带来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即并购产生的未来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的偏差。狭义上是指企业并购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这里的损失既可能是负收益,也可能是收益的下降。
2.3 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是指企业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发生时造成的损失。风险控制措施具体包括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保留和损失控制四种基本方法。风险回避是主动放弃风险行为以规避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是一种消极的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转移是通过合同和保险等契约方式将风险转嫁给第三方的一种风险处理方式;风险保留是指企业以其内部资源来弥补损失的一种主动的风险承担方式,如将损失计入当期发生的费用、建立风险基金或借入资金等方式来承担风险;损失控制是指对于那些企业既不愿意放弃也不愿意转移的风险,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发生的程度,从而使得风险能为企业所接受的一种措施。
3.我国公司海外并购的发展过程与面临的主要风险
3.1 我国公司海外并购的发展阶段与鲜明特征
第一阶段:20世纪末期,是国有企业为主的海外并购尝试阶段。第二阶段:以2001年中国加入WTO为标志,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实力的扩大,这一阶段一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开始积极参与海外并购,国企和民企一同掀起了海外并购的浪潮。但是,国企由于其特殊身份,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受到了一些非经济因素的阻碍,民营企业虽然组织形式灵活,但并购经验的不足导致民企海外并购成绩有限。第三阶段:2006年以来,我国企业进入到海外并购的跳跃式发展阶段,国企和民营企业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鉴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发展状况,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将面临许多的困难。
3.2 目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呈现出如下几个鲜明的特征
1)并购规模和金额不断扩大。一些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公司,海外营业额在总营业额中已经占据了较高的比例。例如,联想公司2013-2014第二财季营业额98亿美元,其中中国40%,亚太15%,欧洲、中东及非洲23%,美洲22%。
2)并购行业由第二产业为主体逐渐向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初期,主要集中在能源、制造等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我国企业积极参与金融、投资、电信、高端制造等高附加值领域的企业并购。
3)跨国并购的规模总体相对较小。我国企业很少有能力动用大量现金进行海外并购,而股票收购和发行债券收购又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因此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常采用较为灵活的方式,如并购大企业的子公司,然后借用并购公司的实力把自己做大做强。
4)并购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并存。国有大中型企业具有规模大、经营状况稳定、资金实力相对雄厚、更易获得政府支持等优势,使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具有比较优势;同时,民营企业也具有组织结构灵活、运营效率高、发展速度快的优点,使其在海外并购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3 我国公司海外并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1)信息不对称风险。因信息不对称难以对目标企业的盈利状况、资产质量、或有事项做出准确全面的判断,跨国并购中的地域限制进一步增加了信息搜集的难度,使得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难度加大,难以确定合理的交易成本,进而提高了并购的风险。
2)财务风险。公司并购需要大量资金支持,选择不同的融资工具会面临不同的风险。现金支付会影响企业日常的现金流且不能享受税收优惠;股票支付需要通过监管部门严格审批,并且存在股价被低估或高估的风险,还存在改变公司股权结构、稀释大股东控制权的风险;举债融资则需要承担还本付息的压力,增加了公司的财务压力。
3)社会政治风险。由于东道主国家对本国企业的保护意识以及民众对自己国家企业和产品的民族情结,会引致一些特殊的风险,如征收风险、外汇管制、限制外资进入某些领域的风险、战争和内乱风险、民族意识排挤风险等。
4)战略风险。公司在选择并购目标时要符合公司长远的发展战略,不能仅仅关注短期的财务利益而争相并购利润高的行业,同时,并购时机和并购路线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并购成本、并购风险以及并购的效果。
5)跨国并购中的利率和汇率风险。通常跨国并购涉及两种或以上的货币,国际利率和汇率变动影响着跨国并购的成本。首先,国际利率变动会引起目标公司的价值变动,从而影响并购成本;其次,当目标企业所在国的货币相对于并购方所在国的货币升值时,可能需要支付较多的本币。
6)法律风险。东道国的相关法律政策对并购风险的形成、并购能否取得成功将会产生重要影响,我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需要特别关注目标企业所在国有关反垄断、公司并购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7)并购整合风险。并购以后需要进行财务、文化、管理、组织结构等多方面的整合,只有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才能产生财务协同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市场份额协同效应和经验共享互补效应等效果。跨国并购因为中西文化和管理风格的巨大差异,增加了并购后文化、管理等方面的整合难度,进而增加了公司并购后的整合风险。
8)对海外公司监管不利的风险。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由于处于不同的国家,会面临着不同的市场环境和政府监管政策,这些都增加了海外分公司经营安全和现金结算体制方面的风险。
4.我国公司海外并购的风险控制措施
我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面临的风险可以分为宏观风险和微观风险两个层次,因此企业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设计风险控制体系以有效应对海外并购的风险,提高海外并购的成功率。
4.1 宏观方面的风险控制体系
1)建立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体系。主要从国家风险防范、简化投资审批程序、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签订政府双边协定等方面着手,具体指政治风险评估、建立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平台、商签双边或多边政府协定等措施。
2)构建针对跨国并购的法律法规体系。一方面,在国内推动建立并逐步完善有关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应该同其他国家签订投资保护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从而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法律支持。
3)建立事后监督管理制度。构建针对海外并购的宏观监控数据指标分析体系,规定并购企业定期向监管机构提交有关经营业绩、利润分配的财务报告,从而保障跨国并购项目的海外正常经营活动,维护国家利益。
4)构建国际金融支持平台。通过国际金融服务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通畅的融资途径,较低的融资成本。例如,可以国有五大银行为主导,采取逐步发展外汇市场、鼓励有实力的国内金融企业到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健全海外并购保险制度等措施。
4.2 微观方面的风险控制体系
1)明确并购目的。我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要以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为指导,避免盲目跟风,争相并购利润高的企业。同时,在跨国并购和内部发展、企业联盟等方式之间进行战略选择,以保证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
2)制定并购计划。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多种备选并购方案,然后对所有的并购方案进行评估分析,包括战略上的评估和业务上的整合,交易结构、支付手段和风险防范的设计,以及并购后的经营方针和对并购失败的解决方法。通过制定完善的并购计划来降低并购失败的风险。
3)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一方面,深入了解东道国的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当地的文化,了解目标企业适用的并购国际惯例,另一方面,积极与本国政府进行沟通,争取本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从而为海外并购创造宽松的政治环境和市场环境。
4)聘请第三方中介参与并购。为了降低海外并购过程中复杂多样的并购风险,并购方应主动聘请国际知名的投资银行、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积极听取中介机构的意见建议,充分利用第三方中介机构丰富的跨国并购经验,从而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服务,降低海外并购的成本和风险。
5)利用国际金融手段降低利率和汇率风险。一方面,可以充分运用货币互换及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远期汇率协议、期货交易与期权交易等工具降低利率和汇率风险,另一方面,运用换股、辛迪加贷款等多种国际支付手段降低跨国并购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通过多样化的国际金融手段来降低并购风险。
6)合同中设置附加条款。海外并购面临的信息不对称的风险远大于国内并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并购方可以通过在合同中添加一些附加条款的方式来降低并购风险。具体指陈述与保证条款、合同履行条款、索赔条款等内容。
7)重视对目标企业的整合。能否对目标企业进行有效整合是关系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在对目标企业进行整合时,要以并购方整体的发展战略为根本依据,在充分了解目标企业文化、管理等方面特征的基础上,本着、尊重包容的原则,对目标企业资产、文化、管理、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降低整合风险。
8)完善资金结算体制。建立针对海外分公司资金往来的监督检查体系,特别需要关注应收账款是否及时到账等日常运营资金流状况。通过完善的资金监督体系降低资金被挪用和占用的发生概率,保障企业资金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国家化潮流的推动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海外并购这一外部发展模式来进入国际市场。建立针对海外并购的宏观风险控制体系和微观风险控制体系,既可以为我国公司海外并购保驾护航,也可以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文东伟,冼国明.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现状、问题与思考.国际经济合作,2009,4-12.
[2] 盛晓单,胥朝阳,康庆陶.战略并购的风险规避与控制.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9).
[3] 张金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3-3.
[4] 刘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分析及防范.国际经贸,2010,56-57.
[5] 张兴中.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及防范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8-05.
[6] 周勇.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风险控制.中国流通经济,2007(8).
摘要:外贸企业风险包括战略层面风险、经营环节风险和财务风险。外贸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机制,其目标在于合理保证外贸企业财务报告等经济信息的真实、完整,合理保证外贸企业战略和经营活动的效率、效果,合理保证外贸企业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合规,合理保证外贸企业各项资产的安全以及促进外贸企业实现其发展战略。外贸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要素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基于内部控制有效性视角,外贸企业风险的控制对策包括优化内部环境、加强风险评估、健全控制活动、强化信息与沟通和完善内部监督。
关键词:外贸企业风险 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控制对策
一、外贸企业核心业务和关键风险
外贸企业是指专门从事对外贸易(进出口)的企业,在国家规定的注册地,这些企业对产品和服务有合法的进出口经营权。它的业务往来重点在国外,通过市场调研,把国外商品进口到国内来销售,或者收购国内商品销售到国外,从中赚取差价。外贸企业的核心业务主要由出口和进口两部分组成,简称进出口业务。笔者认为,外贸企业风险是指外贸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经济主体,在存续期间内受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其真实业绩与企业目标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关于外贸企业风险,现有文献的梳理如表1所示。
由此可见,外贸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经营风险,二是财务风险。
(一)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外贸企业经营目标无法实现的可能性。经营风险的极端形式是经营失败。从广义上分析,外贸企业经营风险包括:(1)战略层面风险。是指外贸企业在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其战略目标无法实现的可能性,包括政治风险、贸易壁垒风险、政策风险、投资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等。(2)经营环节风险。即狭义上的经营风险,它是指外贸企业经营环节目标无法实现的可能性,包括信用风险、结算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等。
(二)财务风险。董峰(1996)认为,外贸企业财务风险按其财务活动的基本内容来划分,可分为筹资风险、汇率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与收益分配风险。朱威(2005)认为,我国外贸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包括筹资决策风险、投资决策风险、股利决策风险、外汇风险(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企业重组风险等。吴晓庆(2010)认为,外贸业务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外汇风险、结算风险、现金流风险、反倾销风险。葛维璐(2012)认为,外贸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非关税壁垒风险。张小宇、王庆敏(2016)认为,中小外贸企业财务风险包括信用风险、融资风险、流动资金不足风险、汇率风险等。笔者认为,从狭义上理解,外贸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外贸企业由于负债融资而形成的风险,或称资不抵债风险。而从广义理解,外贸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无法实现的可能性,它包括资不抵债风险、坏账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现金流风险等。 除此之外,外贸企业风险还可以区分为系统风险(市场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企业特有风险)。外贸企业风险的存在往往会给外贸企业各项目标的实现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如何基于内部控制有效性视角,加强外贸企业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务研究非常重要。
二、外贸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和要素
(一)外贸企业内部控制的涵义和目标。关于内部控制理念的演变,经历了内部牵制(20世纪40年代以前)、内部控制制度(20世纪40―70年代)、内部控制结构(1988―1991年)、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2年至今)等阶段(宋夏云,2003)。1992年,美国反欺诈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下属发起机构委员会(COSO)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并指出:企业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旨在为达成以下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1)财务报告的可靠(可靠性);(2)经营的效率、效果(效率效果性);(3)法律和法规的遵循(合规性)。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指出,企业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以下目标的过程:(1)企I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2)资产的安全;(3)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4)提高经营效率、效果;(5)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外贸企业内部控制目标是指外贸企业内部控制机制运行的预期效果或理想状态,是构建外贸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逻辑起点。笔者认为,外贸企业内部控制可以定义为受外贸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员工的影响,旨在实现以下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过程:(1)外贸企业财务报告等经济信息的真实、完整;(2)外贸企业战略和经营活动的效率、效果;(3)外贸企业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合规;(4)外贸企业各项资产的安全;(5)促进外贸企业实现其发展战略。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外贸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体系。
(二)外贸企业内部控制的要素。COSO(1992 & 2013)指出,企业内部控制的要素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控。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指出,企业内部控制的要素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以下笔者分别对其进行讨论。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设定了外贸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调,直接影响到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对外贸企业内部控制的功能定位。良好的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外贸企业内部环境包括治理结构与权责分配、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治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的沟通与落实、对专业胜任能力的强调以及企业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外贸企业选用定量和定性指标,在风险预警模型构建和优化基础上,对外贸企业所面临的战略层面风险、经营环节风险和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科学评估,并及时外贸企业风险的预警信息。即风险评估过程的作用是识别、评估和管理影响外贸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外贸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措施和方法,努力将外贸企业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控制活动有助于合理保证外贸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提出的风险管控指令得到充分执行,其内容包括授权、职责分离、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和实物控制等。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外贸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加工、汇总和传递与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有关的信息,确保各种控制指令在企业内外部之间进行有效传播和沟通。其中与外贸企业财务报告等信息可靠、相关的信息系统通常包括以下职能:(1)识别与记录所有的有效交易;(2)及时、详细地描述交易;(3)恰当地计量交易;(4)正确确定交易生成的会计期间;(5)在财务报表中恰当地列报交易的结果等。
5.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对外贸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情况实施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机制运行的有效性。外贸企业可以授权内部审计机构等职能部门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进行专门的评价,找出内部控制机制运行的优势和缺陷,并提出补救建议。
三、基于内部控制有效性视角的外贸企业风险的控制对策
(一)优化内部环境。外贸企业内部环境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机制运行的有效性以及企业战略目标、经营环节目标和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外贸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理想的风险管理模式,需要外贸企业按照风险发生的轻重缓急进行有效排序。例如,对于战略层面的风险,外贸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应该高度关注,一旦决策失误,其前景堪忧。对于经营环节风险和财务风险,企业管理层应该高度重视内部环境的优化,采取合理的措施和方法,及时找出关键风险因素,按照风险程度高低进行正确处理。笔者认为,内部环境属于外贸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要素,是内部控制机制有效运行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外贸企业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不断优化内部环境,其内容包括治理结构与权责分配、治理层对内部环境的重视、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的沟通与落实、对专业胜任能力的强调、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等,并确保外贸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得到有效运行,进而合理控制其风险。
(二)加强风险评估。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下,我国外贸企业风险不断凸现,时刻威胁着外贸企业的安全。对于战略层面风险,应该引起外贸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的共同关注。外贸企业可以采用PEST分析法、SWOT分析法和Porter五力分析法,对外贸企业的战略及其潜在的风险进行诊断与分析;对于经营环节风险,外贸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可以采用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构建不同经营环节的风险预警模型,对其风险进行评估和应对;对于财务风险,外贸企业可以采用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为辅的评估模式,在指标选取和指标赋权基础上,合理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对外贸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动态、精准评估。笔者认为,风险评估是外贸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是外贸企业风险有效应对的关键。在条件允许情形下,外贸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风险管控机构,对外贸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动态评估,及时提交高质量的风险预警报告,以最大可能减少外贸企业的损失。
(三)健全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外贸企业对其风险进行正确识别和评估后,制定科学的风险应对政策、程序、机制和措施,对其风险进行有效应对,其最终目的在于将外贸企业风险降低至可以接受的水平。例如,对于外贸企业的系统风险,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应该事前评估和科学应对。对于系统风险或市场风险,必须承受的,坚决承受,不能承受的,可以选择放弃,或者退出战略;而对于外贸企业的非系统风险或企业特有风险,外贸企业管理层可以考虑事先设定一个合理的风险承受水平,选择风险分担或者风险转移策略。笔者认为,控制活动属于外贸企业风险应对的重要机制,其关键要素包括授权、职责分离、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等。为了有效降低外贸企业风险,企业可以考虑建立以下控制机制:(1)对于重大投资活动,应该由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共同做出科学、民主的决策;对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可以由企业管理层进行自主决策;(2)对于企业各项业务活动,外贸企业应坚持责分离的原则,尽量避免出现失误,甚至欺诈行为;(3)为了避免出现人才流失、业务流失等风险,外贸企业可以建立科学的员工激励机制。外贸企业可以适时构建合理可行的业绩评价体系,对外贸企业业务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做到赏罚分明,并努力留住人才;(4)对于外贸企业,尤其是外贸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等信息披露,其管理层应该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5)外贸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实物资产的有限接触制度,以确保外贸企业重要资产的安全、完整。
(四)强化信息与沟通。良好的信息与沟通机制是外贸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在外贸企业的风险管理中,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应该精诚团结,共同肩负着各自的职责。为了有效识别、评估和应对外贸企业风险,企业应该强化信息与沟通过程,做到企业各个层次的人员都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包括对战略层面目标、经营环节目标、财务管理目标及其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了解与认识外贸企业内部控制各个构成要素及其相应的功能,并能够积极参与到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活动中。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尤其需要外贸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员工清晰地认识与理解企业风险控制活动的目的、机制、模式和方法,而如何强化外贸企业的信息与沟通能力,是实现企业风险控制目标的关键。
(五)完善内部监督。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企业战略层面目标、经营环节目标、财务管理目标及其风险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这要求外贸企业的治理层和管理层及时监控企业风险管理的运行状况。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的必要环节,外贸企业应设置独立的机构,配备专门人员,科学、有效地评估内部控制机制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报告内部控制机制运行的重大缺陷,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及时修补。外贸企业的内部监督包括主管部门的监督、外部审计的监督和内部审计的监督。其中内部审计监督在整个内部控制系统中发挥着基石作用。内部审计可以合理保证外贸企业遵循国家的政策与法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企业投资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效率效果性,以及企业战略目标、经营环节目标和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等。正因为如此,外贸企业应当不断拓展和强化内部审计职能,增强其独立性,提升专业胜任能力,督促外贸企业优化内部控制的运行机制,以合理保证外贸企业的健康、高效发展。X
参考文献:
[1]胡通海.试论外贸企业经营风险类型及内部控制的建立[J].国际商务财会,2013,(10).
[2]刘永泽,张亮.我国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构建研究[J].会计研究,2012,(1).
[3]钱剑婉.外贸企业风险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0,(2).
[4]宋夏云.刍议内部控制的运作机制[J].审计与理财,2003,(9).
[5]吴晓庆.我国企业外贸业务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6]徐芳.外贸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基于宁波地区的研究[D].宁波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7]徐珂.基于企业财务视角的外贸经营风险防范研究[D].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8]袁玉霞,张璐,王霞.外贸企业风险管理与控制[J].国际商务财会,2010,(10).
[9]朱威.我国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风险控制;风险自留
中图分类号: U415.1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在建筑企业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项目风险管理,然而项目的风险管理并不是一个或者几个孤立的环节能够控制的,需要全过程的控制;从多数建筑集团的管控方式看,集团本部并不操作项目,如中建、上海建工集团等,总部对下属企业多采用战略型管控,即使在工程局层面,操作的也是数量极少的大型项目,要从集团整体的角度、组织各个层次定位、人员的道德和能力等诸多方面来控制项目的风险,是一件相当不易的事情,那么从集团的角度,到底应该如何控制项目的风险?
一、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协会(PMI)一直推广风险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许多好的习惯做法都可以看作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部分,如今,风险管理已迅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只有加强了建筑风险管理,才能有效减少项目决策的盲目性,使决策更加科学,保证项目实施阶段目标控制的顺利进行。
第一,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决策的决策质量。
开发商或承包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是,依据风险的规律性,针对不同的开发方案分析项目存在的可能风险,根据开发者自身的承受风险的能力选择适应自身条件的风险方案,提高决策质量。
第二,风险管理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
开发商或承包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准确地估计评价可能的风险,并做好相应的决策,当项目实施时若风险来临则能够准确应对,降低风险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风险管理与企业生存息息相关。
现代社会竞争加剧,企业想要生存就要参与竞争。竞争的条件是什么?是企业对所开发项目的决策是否正确,即风险预测准确与否;措施如何,即风险管理是否科学。许多开发商因忽视了风险管理,错误的判断了风险,使项目失败,从而导致企业倒闭。
二、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分类
为了全面充分认识项目风险,并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管理,有必要将风险进行分类。根据建筑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并从其风险管理需要出发,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可分为项目外风险和项目内风险。
1.项目外风险是指有工程项目建设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
(1)自然风险:
是指建筑工程项目所在地区客观存在的不利自然条件引起的风险,通常由恶劣的气象条件、恶劣的现场条件、不利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引起。
(2)政治风险:
是指政治方面的各种事件和原因引起的风险,通常包括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工程建设政策法规发生变化、重大事故造成的社会风险等。
(3)经济风险:
是指经济领域中各种导致企业经营遭受厄运的风险,主要由宏观经济形式不利、投资环境差、材料价格上涨、通货膨胀严重等因素引起。
2.项目内风险是指建筑工程项目本身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根据技术因素可分为:
(1)技术风险:是指技术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损失。主要表现为:工程方案的选择和设计过程中,在技术标准的选择、计算分析模型的选用、安全系数的确定等问题上出现偏差;工程方案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落后、施工技术和方案不合理、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失败等。此外,还包括工艺流程不合理、工程质量检验和工程验收未达到要求等。
(2)非技术风险:是指在计划、组织、管理、协调等非技术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损失。主要包括:项目组织管理方面,缺乏项目管理能力、项目目标不适当、项目规划不恰当等;进度计划方面,进度调整规则不适当、材料设备供应不畅通、设计图纸供应滞后等;成本控制方面,工期延误、不适当的工程变更、预算偏低、不恰当的采购策略等。
三、建筑工程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就是采取一定的技术管理方法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或在风险事件发生后减小损失。采取这些措施时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定的费用,但与承担风险比较,这些费用要远远少于风险事件发生后造成的损失。当前,建设施工中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成本急剧增加,其原因主要在于施工单位盲目赶进度、降成本,没有注意规避风险。风险控制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减小损失,在施工中一般采取事前预防和事后控制。事前预防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事后控制则是在风险事件发生时,尽可能防止事态扩大和情况恶化,并就产生损失的大小和原因进分析、确认,属于业主的责任要提出索赔,例如业主延期付款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等均可提出索赔。
施工风险控制的具体方式主要有:
1.风险回避
通过回避风险因素回避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和不确定性。
这是风险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具有以下特点:
(1)回避也许是不可能的。风险定义越广,回避就越不可能。
(2)回避失去了从中获益的可能性。
(3)回避是一种风险,有可能产生新的风险。风险回避对策经常作为一种规定出现,如禁止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等。因此,风险管理者为了实施风险回避对策,在确定产生风险的所有活动后,有可能制定一些禁止性的规章制度。
2.损失控制
损失控制方法是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或通过降低所发生损失的严重性来处理风险。同样,损失控制是以处理风险本身为对象而不是设立某种基金来对付。根据不同的目的,损失控制可分为:
(1)损失预防手段,如安全计划等;
(2)损失减少手段,包括损失最小化方案(如灾难计划等)、损失挽救方案(如应急计划等)。
损失预防手段是减少或消除损失发生的可能,损失减少手段是试图降低损失的潜在严重性。损失方案可以将损失预防手段和损失减少手段组合起来应用。损失的发生是由多种风险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导致的。在众多风险因素中,技术风险、人员风险、设备风险,材料风险和环境风险是引起损失发生的五个基本因素。预防损失的发生和降低损失发生的严重性,就是对这五个因素进行全面控制,而且以人为因素最为重要。因此,损失控制的第一步就是对项目的有关内容进行审查,包括施工计划、相关的工程技术规格和工程现场内外的布置,以及项目的特点等,以识别潜在的损失发生点,并提出预防或减少损失的措施,从而制订一系列指导性计划,来指导人们如何避免损失的发生、损失发生后如何控制损失程度并及时恢复施工。安全计划、灾难计划、应急计划是风险控制计划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安全计划的目的在于有针对性的预防损的发生;灾难计划则为人们提供处理各种紧急事故的程序;而应急计划的目的是在事故发生后,以最小的计划使施工恢复正常。
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则是将可能出现的一些施工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风险转移并不能减小风险的危害程度,只是承担风险的主体不同而已。例如,对一些施工技术工艺复杂、专业性强、自身不能胜任的施工任务,可以采取转包或分包的方式将风险转移出去;在施工中的不可预见费用及事件,则可以在签订施工合同时明确由发包方来承担。风险转移的主要方式是保险,通过缴纳保险费,将施工中的大部分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即其主要有合同转移和工程保险两种形式。
(1)合同转移。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承包商在签订合同时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明确自己和发包方之间的风险承担责任。否则,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合同是合同主体各方应承担风险的一种界定,风险分配通常在合同与招标文件中定义。例如在FIDIC合同条件中,明确规定了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风险分配。如果业主的合条件与FIDIC合同条件不同,应进行逐条的对比研究,分析业主为什么要修改这一条,是否隐含着风险。通过对施工合同的全面把握来减少自己承担的风险,避免风险损失。
(2)工程保险。通过保险,投保人将自己本应承担的归咎责任和赔偿责任转嫁给保险公司,从而使自己免受风险损失。与其他风险处理手段相比,工程保险更优越,在目前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此种方法相对简单,在此不再赘述。
4.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就是由自己承担风险所造成的后果。这种手段有时是无意识的,即当初并不曾预测的,不曾有意识地采取种种有效措施,以致最后只好由自己承受;但有时也可以是主动的,即承包商有意识、有计划地将若干风险主动留给自己。在施工中,对于那些可能造成的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通过加强管理能够规避的风险是适合于自留的。例如,在混凝土浇注中的混凝土搅拌质量风险、分项部工程工期风险、分层交叉作业时工作面能否顺利交接的风险等。在这种情况下,风险承受人通常已做好了处理风险的准备。
决定风险自留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自留费用低于保险公司所收取的费用;
(2)企业的期望损失低于保险人的估计;
(3)企业有较多的风险单位,且企业有能力准确地预测其损失;
(4)企业的最大潜在损失或最大期望损失较小;
(5)短期内企业有承受最大潜在损失或最大期望损失的经济能力;
(6)风险管理目标可以承受年度损失的重大差异;
(7)费用和损失支付分布于很长的时间里,因而导致很大的机会成本;
(8)投资机会很好。
四、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及风险管理的要求也逐渐的提高,建筑工程由于自身投资多,工期长的特点,使得建筑工程自身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因而是一个可能存在高风险的工程项目,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不仅有利于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确保工程顺利,实时完成,而且也是增大企业效益,适应当前建筑市场要求的必然措施。
参考文献
关键词:风险;风险识别;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2-0032-02
1 风险的概述和特征
1.1 风险概述
风险的定义最初出现于1901年美国的A.M.威利特所著的博士论文《风险与保险的经济理论》:“风险是关于不愿意发生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客观体现。”这一定义强调风险的客观性和不确定性。其后许多专家学者在此基础上给风险下了各种大同小异的定义。
虽然风险的定义很多,但大致可分两类,第一类定义强调风险的不确定性。第二类定义强调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
事实上,风险是一个事件的不确定性和它可能带来不确定结果的综合效应。
1.2风险的特征
风险的特征指风险的本质及其发生规律的表现。包括:客观性、不确定性、可预测性、损失性、结果双重性。
2 项目风险的概念和产生的原因
2.1 项目风险的定义
一般认为:项目风险是指由于项目所处环境和条件本身的不确定性和主观上不能准确预见或控制影响因素,使项目的最终结果与项目相关利益主体的期望产生背离,从而给项目相关利益主体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2.2 项目风险产生的原因
形成项目风险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对于项目发展与变化情况的认识和应对决策等方面出现问题,包括:
①人们的认识能力有限。
②信息本身的滞后性特征。
③项目信息资源管理和沟通管理方面的问题。
3 项目风险的来源
项目风险来源是多方面的,不同的项目风险会有不同的引发来源。主要包括:
(1)自然风险:指由于自然因素的不确定性对房地产项目造成影响,从而对房地产开发商和经营者造成损失。
(2)政治风险:指由于政策的潜在变化给房地产开发和经营者带来的经济损失。包括:政治环境风险、政治体制改革风险、环保政策变化风险、战争风险、经济体制改革风险、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风险、住房制度改革风险等。
(3)经济风险:指一系列与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有关的不确定因素,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的影响。包括:融资、财务、地价、市场供求、工程招投标、国内经济状况变化等方面的风险。
(4)技术风险:指由于科学技术进步、技术结构及其相关变量的变动给房地产投资可能带来的损失。包括:科技进步,建筑施工技术和工艺革新、建筑材料改变和更新、设计变动和计算失误、生产力短缺等风险。
(5)社会风险:指由于人文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从而给从事房地产商品生产和经营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包括:城市规划、容积率变更、区域发展和文物保护、社会治安、公众干预等风险。
(6)国际风险:指因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对地区性的经济活动的影响。包括:国际投资环境风险、货币汇率变化风险。
(7)内部决策和管理风险:指由于开发商策划失误、决策错误或经营管理不善导致预期的收入水平不能实现。包括:投资方式、地点、类型选择、组织管理、时间管理、合同管理等风险。
4 项目风险的识别
4.1 风险识别的定义
风险识别是指风险管理人员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之后,运用各种方法对尚未发生的潜在风险以及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归类和全面识别。风险识别的主要内容有:识别引起风险的因素有哪些,什么是主要因素,以及这些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如何。
4.2 风险识别的过程
(1)确认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首先要辨认所发现或推测的因素是否存在不确定性,然后确认这种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
(2)建立初步风险因素清单。把客观存在的和潜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列出清单,应包括各种影响环境、决策等。
(3)确立各种风险事件并推测其结果。根据初步风险清单中所列的各种主要风险因素,推测与其相关联的各种可能性,重点是资金的财务结果。
(4)制订风险预测图。分析某风险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其潜在的危害。
(5)对风险进行分类。首先能加深对风险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能辨清风险的性质,有助于制定风险管理目标。
(6)建立风险目录摘要。这是风险识别过程的最后一个步骤。通过建立项目风险目录摘要,可将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汇总并排列出轻重缓急,能给人一种总体风险印象图。
4.3 风险识别主要方法
(1)分解法:就是将项目管理过程中复杂的难于理解的事物分解成比较简单的容易被认识的事物,将大系统分解成小系统,这也是人们在分析问题时常用的方法;
(2)故障树法:就是利用图解的形式将大的风险分解成各种小的风险,或对各种引起风险的原因进行分解。该法是利用树状图将项目风险由粗到细,由大到小,分层排列的方法,这样容易找出所有的风险因素,关系明确。
(3)专家调查法:包括集思广议法和德尔菲法。其中后者是美国著名咨询机构兰德公司于五十年代初发明的。它主要依靠专家的直观能力对风险进行识别,即通过调查意见逐步集中,直至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一致,故又叫专家意见集中法。
(4)流程图:用于给出一个项目的工作流程,项目各个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信息的图表。
(5)情景分析法:通过有关数字、图表和曲线等,对项目未来的某个状态或某种情况进行详细的描绘和分析,从而识别引起项目风险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一种风险识别方法。
(6)财务报表法:根据项目的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为基础,将每一会计科目作为以风险单位进行分析并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然后汇总,得出结论的方法。
(7)敏感性分析法:研究项目生命周期内,当项目的变数以及项目的各种前提假设发生变动时,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会出现何种变化以及变化范围有多大。
5 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估
5.1 对风险评估的认识
风险的评估就是在前期预侧和识别的基础上建立系统模型,对风险因素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并估算出各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损失大小,从而找到该项目的关键风险,为重点处置这种风险提供科学的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将影响风险管理的决策,它的准确性决定了风险管理的正确性。
5.2 风险评估的方法
按性质分为定性、定量及两者结合的方法。定性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等;定量的方法主要有蒙特卡罗模拟法、图形评审技术、风险评审技术等。按用途分为:风险源分析识别、风险发生的概率预测、频率统计分析、风险后果的评估、风险决策、管理计划和对策的制订等方法。按适用评估对象分为:针对工期、事故(或故障)、合同、管理、汇(利)率、自然气候、工程地质条件、灾害、预测和决策等的分析评估方法。
6 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1)减轻风险。通过缓和或预知等手段来减轻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缓风险带来的不利后果。
(2)预防风险。是一种主动的风险管理策略,通常采取有形和无形的手段。
(3)回避风险。指当项目风险潜在威胁发生可能性太大,不利后果也太严重,又无其他策略可用时,主动放弃项目或改变项目目标与行动方案,从而规避风险的一种策略。
(4)转移风险。指将风险转移至参与该项目的其他人或组织,所以又叫合伙分担风险。
(5)接受风险。指有意识地选择承担风险后果。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接受风险是最省事最省钱的风险规避方法。
(6)储备风险。指根据项目风险规律事先制定应急措施和制定一个科学高效的项目风险计划,一旦项目实际进展情况与计划不同,就动用后备应急措施。
7 项目风险控制
(1)项目风险控制概念。
风险控制是指利用某些技术,如原型化、可靠性工程学以及某些项目管理方法等设法避开或转移风险。
关键词:老挝;南塔省;中国企业;投资
中国与老挝山水相连,自建交五十余年来,两国保持睦邻友好,商贸往来密切。随着老挝加入东盟组织和大西洋自由贸易区, 以及2013年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第158名成员,老挝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大,大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进入到关键时期。老挝地处东南亚各国腹地中心,其政治稳定,资源丰富,劳动力供给与市场需求量两旺,它逐渐成为中国企业投资经商的乐土。虽然,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金额还不算多,但投资增长率已排第一位,尤其是在老挝南塔省,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部分是中国企业。根据南塔省的规划和投资局统计, 2012年南塔省国内投资和外商投资项目共有56个,其中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为39个, 90%的外商投资是来自中国。
1 中国企业到南塔省投资的机遇
1.1 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
南塔省位于老挝的西北部,面积约9,325平方公里,与老挝的博桥省、乌多姆赛省、缅甸及中国云南省接壤。南塔省具有十分优越的地理位置,拥有从中国通往泰国的昆曼公路,与老挝的其它省市相比有一定的交通运输优势,给中国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条件。南塔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山有水。南塔省拥有品味较高的矿产,主要是煤矿、铜矿等,这已经成为吸引许多中国企业到老挝投资的主要行业。南塔省的闲置土地较多,气候条件良好,农业发达,主要盛产橡胶、香蕉、西瓜、油果等。中国企业投资者与南塔省当地人合作,采取3+2的投资方法(投资者的资金、设备和种子, 当地人的劳动力和土地),进行农业合作。
1.2 政治稳定,政策优惠
老挝与中国同属社会主义国家,中老两国的政治关系保持着稳步的发展,为投资者创造和平、安宁的政治环境。稳定的政治环境,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中国企业投资,降低其在老挝投资的政治风险;另一方面,稳定的政治环境可以给企业带来长期的预期,降低沉没成本的风险,避免一定的经济损失。老挝政府为了吸引外资,制定一定的投资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税收方面的优惠,在外商投资的地区和行业施行减免税收及减免进出口关税;二是用于老挝基础建设、重要产业的外商投资,政府给予了很大的税收减让;三是土地使用的优惠,土地租金较低,而且租赁年限较长,有利于企业的长期投资与经营;四是企业的自限较大,外汇的汇入汇出比较便利,为中国企业投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3 企业竞争压力下,企业生存空间大
目前老挝南塔省具有较低的企业竞争压力, 而且企业发展空间大。南塔省与中国南部交界,中国在老挝南塔省的投资一般为小规模投资,这为中小企业跨国经营,避免与大型跨国公司在同一层次竞争,提供良好的机遇。在南塔省,中国企业生产的中、低端产品都是老挝所需要的,而且中国企业派出人员的费用相对便宜,另外,出口设备、零部件相对便捷,企业的产品能以较大的优势进入或占领老挝市场,这些都是中国中小企业寻求海外发展必要条件。
2 中国企业到南塔省投资的挑战
这些年来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不断的增加,但如果盲目的投资热,缺乏对当地的了解,就可能带来挺大的损失,甚至导致失败。
2.1 基础设施落后
老挝属于亚洲为数不多的内陆国家,近三分之二的面积是山区,交通运输、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导致了生产成本过高的风险犹存。中国企业在老挝南塔省大规模的投资办厂,一般都是从修路、供水、发电等基础设施做起。如果这些设施难以发挥规模优势,投入产出可能出现得不偿失、产出效益低下的困境,这将阻碍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
2.2 劳动力结构简单,素质低下
老挝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近80%的劳务人员集中在农业,难以寻求工业发展所需的多样化人才。老挝南塔省的劳动力素质低下,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十分缺乏;另外,懂汉语的老挝南塔省的人也很少,这种难以寻求到匹配的劳动力的窘境,会给企业投资经营带来一定的困难。
2.3 法律、法规不完善,行政效率低下
尽管老挝政府不断的修改投资法律及投资优惠政策,但是法律、法规依然存在不少漏洞,执法人员利用法律空白进行非法活动,造成中国企业犹豫不决,没有足够的投资信心。另外,老挝行政管理部门搞裙带宗族关系,办事拖拉,效率低;在项目审批方面,审批程序比较复杂,审批时间较长。一些中国企业对在老挝投资失去了耐心、信心而选择退出。
3 中国企业在南塔省投资的建议
中国与老挝睦邻和好,政治关系稳定,经济上应该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彼此间的国际经济往来。
3.1 纺织业与家电业进行一定的产业转移
老挝政府非常欢迎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进入老挝市场。中国企业根据自身的优势,选择不同的投资领域,以不同的投资模式投资于老挝。目前在南塔省,矿业、电力依然属于热门的投资行业。另外,中国可将自己的传统优势产业,例如纺织业、家电生产行业转移到老挝。老挝目前属于最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根据有关国际公约,国际社会对其有许多优惠政策,其出口商品不受反倾销、配额和贸易壁垒等措施的限制。为此,中国转移纺织服装产业到老挝,利用老挝的优惠政策,把生产的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强化中国在国际市场纺织市场的竞争力。中国家电生产目前处于国内市场需求饱和、国际竞争乏力的局面。与日本、韩国的家电生产相比,中国还处于技术、品牌上的劣势。而中国家电技术稳定,价格低廉,正符合老挝的需求。中国家电行业保证良好的售后服务、 提高产品在老挝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就能寻找机会开发老挝大有可为的家电市场。
3.2 在农、林生产资料方面寻找合作
中国农机、农具、农药、化肥、农用运输等的生产技术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技术水平。而老挝每年从中国引进大量的农机、农具、农药和化肥等。根据小规模技术理论和技术地方化理论,中国企业能将这些相关的生产直接转移到老挝南塔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为企业带来新的竞争优势。中国的造纸企业、木材生产企业也可以选择老挝南塔省作为重点投资的地区。充分利用老挝森林资源丰富,对外资进入的限制较少的优势,建立林业采伐基地、纸浆供给基地。
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有着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老挝南塔省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不错的选择。中国企业只要抓住机遇,勇于迎接挑战,老挝南塔省无疑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市场。
参考文献:
[1] 老挝北部的九个省市与中国云南合作报告,老中投资委员会办公厅,老挝计划与投资部,2013。
[2] 老挝与中国关系报告,老挝工业与贸易部,2013。
本文是管理学博士论文,按照我国消费者对于中高端茶叶品牌的喜爱程度, 传统的“品牌茶叶”主要包括“武夷山大红袍”“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洞庭碧螺春”“普洱茶”“六安瓜片”“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君山银针”“福鼎白茶”等。这些“品牌茶叶”在近些年面对互联网及其带来的“分享经济”浪潮中, 纷纷开始尝试全渠道的营销创新。
1.1 渠道整合成为品牌茶叶核心竞争力生成的重要方式
“全渠道”也被称为“全渠道整合”, 在营销学上它指的是一种围绕着消费者客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品质等的消费需求, 企业通过对传统的实体营销渠道、移动电子商务渠道、互联网平台营销渠道、国内外营销渠道等进行全方位整合, 快速地、全面地、无缝隙地、无差别地给客户带来产品或服务体验的一种营销理念。核心竞争力理论看来, 一个企业或组织只有掌握了那些“能够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的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或知识”, 才能为自身带来显着的、特殊的、有针对性的竞争优势。对于我国当前阶段的品牌茶叶的营销核心竞争来讲, 在茶叶品质、数量大体相当的情况下, 谁能有效地整合不同的营销渠道, 就意味着谁掌握了稳定的消费者群体, 因此它成为众多品牌茶叶企业竞争的新方向。
1.2 互联网带来的“分享经济”浪潮客观上要求企业实施“整合营销”
对于“分享经济”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审视, 其一是传统的股权意义上的分享, 涉及到所有制、股权、产权及其收益权的分享等;其二是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经济消费、交易等形态, 它指的是将个人、集体或企业的闲置资源, 包括商品、服务、知识和技能等, 通过互联网构建的平台, 实现不同主体之间使用权的分享, 进而获得收益的经济模式。对于包括品牌茶叶在内的营销创新来讲, 全渠道的整合之本质即在于“整合营销”, 即通过对企业内部制度、流程、人员、技术、知识和企业外部供应链、价值链、销售渠道等的全方位整合, 最终实现全面、精准掌握稳定的消费群体的目的。
1.3 茶叶产业链的全渠道整合成为新的营销趋势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整个市场营销学的基本范式实现了从4P范式、4C范式等向整合营销范式的转换, 这背后带来的关键问题是人类生产的绝大部分产品和服务逐步进入到了“供过于求”和“产能过剩”的状态, 这一点对于我国中低端的茶叶产品来讲亦是如此。供给侧的这种结构性变化客观上对传统的茶叶产业链的改革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对于处于价值链顶端的品牌茶叶来讲, 只有实现了对于整个上中下游产业链的有效整合, 才能全方位地降低自身的交易成本、提升产品的品牌竞争力。因此, 茶叶企业需要从全渠道视角重新审视自身的营销创新, 以达到全产业链整合的目的。推荐阅读:管理学博士论文范文:如何控制在国外投资的政治风险
2 基于全渠道视角的品牌茶叶营销创新的策略建议
对于品牌茶叶来讲, “全渠道营销”并不意味着基于企业视角单向度出发, 盲目在多个渠道进行营销资源的投放, 而是在于有效地对全渠道营销资源进行整合。从这一点来讲, 全渠道营销的本质和关键即在于“整合营销”。
2.1 市场细分定价策略
在品牌茶叶、高端茶叶及其相关的市场上, 当前我国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市场细分不到位等现象。对此, 整合营销理论认为, 茶叶等类型的快速消费品的定价应当结合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等相关变量的个性化差异灵活定价。对此, 我们建议品牌茶叶在“线上营销”和“线下加盟商营销”的定价方面可以从产品的数量、品种、品质等不同的角度对终端形式的产品进行包装组合, 在坚守走高端路线的同时借助于对产品的这种差异化组合和市场的细分推出多款新产品, 并辅以差异化的价格, 吸引差异化的消费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