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最新课堂讲稿

最新课堂讲稿

时间:2022-03-17 14:44: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最新课堂讲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最新课堂讲稿

第1篇

    1.     以新课改为契机,建立和谐、务实、上进、奉献的高三团队;

    2.     以新课改为契机,抓住机会稳步推进高三教学工作;

    3.     深化高三教学管理工作,在质量、效率方面下功夫;

    4.     稳扎稳打,务实求真,确保升学指标全面完成;

    工作目标:

    1.     全面开展新课改,高三充当排头兵;

    2.     深化开展导学案活动,深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     加强“三生”的落实与培养,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4.     加强错题本的使用力度;

    5.     研究XX年考试说明,掌握最新、最准的高考信息,编制适合四中学生的同步测试题;

    6.     加强心理辅导,使学生健康成长、健康高考;[莲山课~件 ]

    工作措施:

    1.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市各高中都充分认识到新课改的必要性,因此四中面临的危机越来越大,坚持改革生机无限,不改死路一条。上学期,在周校长及学校领导班子的精心准备下,我校成功的举办了抚顺市新课程改革“快乐课堂”教学模式研讨课,是全市个学校受到很大的震动,在大会上,周校长介绍学校课改经验,四中全体教师又燃起了振兴四中的愿望,全体高三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畅谈自己的感言,作为四中一员,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学校,我们高三责无旁贷。

    高三集中了四中教学上最优秀、工作上最敬业的教师,我们高三团队愿意承担改试验区的责任,认真研究适合四中高三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结合四中学生实际,闯出一条适合我们发展的道路。

    2.为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高三教师继续坚持团队合作,高三全体教师按学科分为九个学科组,每组选出备课组长一名,对于只有一人的学科,建议成立学校备课组,加强集体备课,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备课分为三个阶段:(一)学期初集体备课,全体备课组成员在备课组长的召集下,共同研讨学期教学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详细到月;(二)月集体备课,每月初,备课组长按学期初制定的学期计划,进一步细化月计划,详细到周;(三)周集体备课,每周周四下午第七、八节为固定集体备课时间,此时间可串不可占,确实保证时间,备课组长事先安排人员制定本周教学内容、教学范围、教学重点、难点,本周需解决的问题(一周最多确定五个专题)然后下放到备课组每个成员,每位成员按要求编写导学案,(备课组2人制,轮流编写;1人制,成立学校备课组统一编写。)

    大力开展导学案编写工作,学科组在假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写出适合四中学生学习特点,教师教学特点的导学案,适合不同学段、不同教学模式、不同教学内容的导学案。

第2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 正确运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传统的“口授+粉笔”的授课模式正逐步被打破。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新课程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幻灯、投影、电视、录像、卫星、计算机等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已得到广泛应用。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一)紧跟科学发展步伐,促进教学内容快速更新。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知识、新概念层出不穷,掌握最新知识,紧跟前沿科技已成为现代教育必须考虑的问题,没有现代教育理念、不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语文教师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将教科书或是教参作为教学法宝的教师已无法适应变化发展着的形势,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组织教学,不仅能够拓宽教师的教学思想,而且还能促进教师备课质量的提高,拓展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学生虽身处教室之中,但思维却随着多媒体的声光电色在大千世界之中“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大大加强了信息的输入量。学生眼界开阔了,思路放开了,为创造能力的培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

(二)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一些课文内容晦涩难懂、抽象枯燥,教师仅靠一支粉笔、一张嘴远远不够,即使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讲解说明,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可以达到将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良好效果,运用多媒体可以展示高山之巅,冰雪渐渐消融,汇集成涓涓细流,于山间低凹处聚成小溪,途中遇到岩险阻,风雨雷电,夹岸桃花等,最终注入浩瀚的大海和一棵小树破土而出,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的画面,同时结合配乐朗读,学生自然而然就感受了文中鲜活生动的形象,品悟到了生命的力量,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生动、形象和感染力强等长处,就会给学生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亲临其境的感受,从而使教材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三)现代教育技术信息量大,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法,知识传授的速度慢、范围窄,限制了信息量的扩充。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速度快、知识信息量多而不乱的特点,有利于满足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现代教育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教师可以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做成试题库、课件库,分类汇编,随时调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校内网,建立BBS论坛,针对某一语文话题展开讨论,发表观点。师生双方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

(四)对语文教学资源的再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数字化教学材料,具有可以长久保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或其他通讯手段广泛传播的特点,便于学生自学和教师交流。信息知识的传递手段对语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传统教学中许多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耗费心血编写的语文教案、试题集锦,由于保存不便,且缺乏交流,随着岁月的流失而散失,从某种意义上讲,造成了知识和经验的浪费;而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教师的智慧和经验都将以电子技术的方式记录,久而久之,学科资源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后来的教师在使用前人的课件时,可以从他们深邃的思想、独特的教法中汲取经验,也可以根据语文新课程的发展和授课对象的要求,在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语文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应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

抛弃教学目标,刻意追求繁杂媒体的呈现,造成多媒体课件表面花哨热闹,实际是喧宾夺主,没有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一些课件,没有在内涵上仔细斟酌,没有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方面有所体现,而是对表面精雕细琢,一个闪动的小动画、一个复杂效果的艺术字、一个画蛇添足的影音动画,看起来一片热闹,学生也很新奇,而实际上这些花哨的媒体会极大的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感官刺激太多,太杂反而抑制了深层次的思维活动,这些是不可取的。没有启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反而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的本质的提高。

(二)应避免出现重机器轻教师的现象。

现代教育技术用于语文教学,容易造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被忽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教师成为现代媒体课件的放映员,学生成了缺乏活力的观众,而课件则成了简单的电子讲稿。这实际上是因为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片面,认为只要使用了现代的教学设备,就是进行了现代媒体教学,没有把媒体与语文教学内容充分整合,没有认真分析哪些内容用什么方式表现最好,自然不利于学生学习。实际上,现代媒体只能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辅助手段,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绝对不应丧失的,失去了这些,语文教学中所特有的人文关怀和文学精神也就荡然无存。

(三)要克服现代教育技术自身的缺陷。

第3篇

(沈阳农业大学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866)

【摘要】笔者根据自身教学体会和先后参加辽宁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沈阳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的经历,就教学基本功的含义、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如何提高教学传授基本功等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讨论,旨在为年轻教师提高教学基本功介绍实践经验。

关键词 教学基本功;青年教师;高等教育;比赛经验

【Abstract】Based on their own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teaching skills contest for young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liaoning province, shenyang university young teachers teaching basic skills competition experience, Giving detail discussion about the meaning of teaching basic skills, and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to teach the basic skill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aimed at young teachers to improve teaching basic skills to introduce practical experience.

【Key words】Teaching basic skills; Young teachers; Higher education; Competition experience

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步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高校连年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在现代教育条件下如何出色圆满的的完成教学任务是摆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青年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灵魂和未来,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刻不容缓。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技术,但都根源于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功的深厚程度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种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已经普遍运用于教学过程中。这在为广大教师提供好的教学条件的同时,也为如何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提出了新的课题。

笔者有幸代表学校先后参加了辽宁省、沈阳市教科文卫工会分别在2012年、2013年举办的《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和《沈阳市第七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理科组两届比赛(以下简称“青教赛”),并先后取得了辽宁省教学能手和沈阳市教学楷模的光荣称号。这两届比赛中都要求选手采用PPT演示并讲解,另配合板书的形式。笔者经过精心准备,反复训练,听取多位老教授、专家的指导意见并进行现场比赛实践,觉得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也对长期以来关于教学基本功问题进行重新审视,产生了新的认识,现抛砖引玉,谨供大家参考。

1 教学基本功的基本含义及其包含的两个层面

教学基本功的基本含义是指教师从事教学必备的、相对稳定的、综合性的教学技能和修养,是教师履行岗位职责,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书育人任务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广义的教学基本功应该包括了学术上的基本功和传授上的基本功两个层面[1]。

学术基本功指的是各专业教师不但要掌握扎实的专业领域基础知识,还要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教师自身的学术造诣,要在本专业领域内有所建树,努力培养敏锐的学术思维,不断地进行学习并提升科研水平,成为所属学科领域中的专家学者,并能将独到的见解和科学实践融会贯通到教学中,具有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的潜在能力,时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地促进教学和科研的相扶相长,这是最基本、最重要和第一性的。不学无术、少学乏术是不能成为好教师的。一个人的教学水平是永远超不过他的学术水平所限制的高度的。

传授基本功是指的是教师把需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有效地传授给他(她) 们的理论与方法。实践表明, 一位高校教师, 没有学问不行, 光有学问, 不掌握好的教学思想, 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也不行。传授上的基本功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 基本功是要靠练、靠悟才能提高的。

2 如何提高各项教学基本功

学术上的教学基本功需要专业教师长期、努力的坚持对专业知识学习,注重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地参加科研项目,探索实践并进行科学总结,内化为自己独到的观点并和教学活动有机融合,是个长期、复杂的自身提高和不断完善的过程,这里不多赘述,但是要强调,为了搞好教学工作,掌握本学科专业领域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学术基本功是教学能力中一个要素而不是全部,是搞好教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而教学传授基本功的提高对于高校教师可操作性更强。高校教师要重视教学理论的研究与教学技能培养,做到了解学生,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授课内容,恰当选择或创造教学方法,熟练教学各项环节的操作,从而提高知识传授的能力和水平。现就狭义的教学基本功,即如何提高传授技能方面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2.1 理解课程标准,编制教案和讲稿,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依据教学目的,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遵循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程序设计,最优化是对教学设计的根本要求。教学设计是否恰当、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学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能否实现[2]。任课教师首先要对所讲课程的先行课要相当的了解和掌握。明确先行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基本原理、建立的概念体系和方法论体系。正确认识所授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性质、课程特点、从而明确所讲课程与先行课之间在知识、概念体系、方法论体系等方面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区别,在专业中所处地位和作用、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以及教学基本要求等。然后编制教案。

教案是教师对所要讲的一节(或一次) 课设计的教学方案。或理解为教师为所要讲的一节(或一次) 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课堂进程写的教学案卷。教师对教案编写力争要做到: (1) 教学目的明确; (2) 教材组织要求内容充实,科学性强,有先进性; (3) 教学重点突出,难点明确,讲述有对策;(4) 教学方法得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5) 恰当的进行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媒体或板书设计得当;(6) 教学进程合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7)课后自学如何指导和要求。

讲稿是根据教案由授课教师起草的讲课详细提纲或全部内容。它大致是教案中教学进程部分中教学内容的细化, 是要直接和同学见面部分的文字表达, 必须体现出教案中表明的对本次课的基本认识和指导思想。讲稿对于教师的重要性相当于剧本对导演和演员的重要性。撰写出好的讲稿,讲课就成功了一半。从实用的角度讲, 为方便起见, 如果它的教学进程部分写得比较详细, 教案也可以作为讲稿使用。

2.2 凝练教学语言,合理设计板书,提高教学感染力

教学讲授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方式,主要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等引导学生了解现象,感知事实,理解概念、定律和公式,从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语言表达广义上包括口头语言表达、书面语言表达和体态语言表达,三者融会贯通、相得益彰才能彰显教学魅力[3]。

生动而富有启发性与亲和力的语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恰当、凝练的语言表达,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求讲解完整准确、规范化、合乎逻辑、语言朴实、言简意赅,教师的表达应做到条理分明、流畅、准确,而且要求做到严谨、缜密,同时尽可能声情并茂,生动活泼。总的来说,语言上的要求有递进的三个层次,即(1)清楚:即教师的每一句话, 都能送到每一个学生的耳朵里,这是最基本的要求。(2)得当:是指用词准确, 用语恰当, 速度不快不慢, 声音不高不低, 情绪不急不缓。既要在关键时刻有激情, 也要注意在大部分时间里心平气和, 自然流畅。(3)艺术:是指语言简捷、精辟、生动、幽默、有哲理, 使学生终生不忘。这是对语言的高层次要求。

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能够恰当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根据教学需要设计板书,与多媒体互补遗缺。板书的设计要求内容概括、条理清晰、工整美观、图文并茂。多媒体屏幕显示和板书的要求也有三个层次: (1) 醒目: 是指要把屏幕或黑板上的每一个字都能送到每个学生的眼睛里。这是最基本的要求。(2)得当: 是指在屏幕或黑板上的字与图要不大不小, 内容要简明扼要、不多不少, 色彩要不平不乱、恰到好处, 都要以有利于明确概念, 突出重点和体现思路为准。(3)艺术:是指单个字清楚秀丽, 整个屏幕或整块黑板章法考究, 从而使人赏心悦目, 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一层次对青年教师也不要过分追求。

关于多媒体显示和板书之间的处理关系,目前大家公认的事实是多媒体显示适合做图形、图表、动画、短片的演示,而课程内容中公式的推导,证明和例题的演算则适合用板书来演示。在多媒体大行其事的时代,要特殊强调:教师不能忽略传统教学基本功板书的作用,板书有着多媒体无法替代的优势,例如板书更具纲领性和连贯性,更加精炼,也有利于学生记笔记并有利于进行课堂小结,更能体现授课内容的前后呼应等。同时,一手好字好画与精彩的口头语言相互辉映,既展现教师的教学魅力,又能充分体现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表率作用,它的教育价值不是多媒体所能完全替代的。所以,教师所选内容应该综合考虑这两种教学手段的优势和劣势,取长补短。另外,关于在讲课中是否使用多媒体手段的问题, 笔者赞成“因人而异, 因课而异, 因内容而异”, 应以是否加强了讲课效果为准则。

体态语言又称无声语言,也就是动作呈示,包括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动作等。体态语言是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成分,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辞难达意或意犹未尽时,适当的体态语言常能恰到好处地展示教学信息,有时甚至比有声语言更加准确、丰满。恰当的姿体语言配合语气、语速、语调的变化,同时配合重音的落点,形成“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和谐悦耳”的授课语言,能极大的增强表达效果,充分的进行师生充分的感情交流,增强亲和力。语言手势能使学生跟上讲课节奏,让学生认为教师很放松;创造一对一的对话感觉,减弱距离感,让学生产生教师与他们分享知识的印象。此外,教师应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方面,着装典雅, 精神饱满这是对教师在精神面貌上的一个要求。因为典雅大方的着装能表现出你的内在气质, 增强你的自信心; 饱满的精神,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有助于获得好的课堂效果。

2.3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网络和多媒体技能,全方位立体教学

伴随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笔者参加的两届比赛也都要求参赛选手要准备课件配合板书的复合教学形式,但不限定比例份额。在这两届比赛中,所有参赛教师都使用 Powerpoint制作的 PPT来授课,例如:笔者把《稀溶液依数性》中溶液蒸气压下降实验的微观机理用PPT进行动画演示,而由拉乌尔定律推导蒸气压下降与质量摩尔浓度关系的证明过程进行板书推导就发挥了两种教学手段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既然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就一定要提高自身的计算机专业技术水平才能制作出优秀的多媒体或者网络电子课件。首先要强调是任课教师必须自行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亲自设计课件、编写课件。不懂授课内容只懂计算机的教师是无法制作出教学内容真正需要的课件的;其次,教师编制课件时既要摒弃掉过分美观和喧闹的元素,又要避免罗列文字式的多媒体,把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之中;最后,教师要随时根据课程的发展,教学内容的变动、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更新课件中相关的知识点,并把相关内容更新、充实到课件中去。

教师授课过程中被大家最为广泛采用的是Microsoft公司出品的Office软件中的PowerPoint组件,现在已经更新到了2013版本,并向下兼容。但鉴于一些计算机配置较早,为了增强通用性,推荐大家使用2003版本。需要说明的是PPT能够制作一些简单的动画,但特别复杂或者专业性极强的动画则需要借组于其它软件,例如学会制作GIF、flash动画然后插入到PPT中,如果在PPT中加入视频则需要学会视频的采集和编辑,被大家广泛使用的是Adobe公司出品的premiere和国产软件会声会影都是不错的选择。对于授课前后,学生预习或者复习、自学都会借助于互联网,因此制作一款内容丰富,教学互动的网络课件是必须的。问题是网页制作技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说上手比较困难,因为制作过程还需要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内容丰富网页内容。很多软件如: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要求教师熟练掌握。但鉴于制作技术要求高,我们也可以采用模板制作技术如ASPCMS,DEDE等软件来实现。除此之外,有些课程还需要借助于更特殊的专业素材制作软件,如:对于化学教师还需要掌握ChemDraw 、ChemWindow 和 Chem3D等软件。这样通过课堂多媒体教学和课前课后的网络教学,就实现了多元立体化的全方位教学模式。

当然,除了技术方面的要求,对授课内容的丰富,更多的是需要依靠教师对所需素材的日积月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如何从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中高效准确的找到自己心仪的素材,并下载到自己的微机中,加工处理成合适的材料,是几乎每一位课件制作者都必须完成的准备工作,可以说,信息素材的收集与整理能力是多媒体教学者必备的首要能力。教师要训练自己熟练使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掌握搜索所需的知识与技巧,注重平时的素材积累,有了信息和素材,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就可以尽量恰当灵活利用。

2.4 时时更新教学内容,学习研究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师授课要做到常讲常新。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 就是同一门课、同一节课年年讲,就会讲得平淡无奇、有不断重复的感觉。一份讲稿往往连续用好些年。教学内容的吐故纳新是教学上永恒的要求。科学在发展, 专业内容更新快, 教师要教给学生不过时的东西, 尽可能把新的进展和内容充实到课堂上。实际上, 课应该常讲常新, 同一节课每年都必须重新准备, 使每次都有新内容充实进去、找到一些新的体会、引入一些新的讲法、借助于一些新的手段, 不断使课程教学产生某个方面、某种程度的少量变化。积累多了, 就可能使课程的发展产生飞跃, 产生某种突破, 你的教学水平就随着课程的不断更新而一起提高。只有做到常讲常新, 你才能感觉到讲课是一种研究、一种学习、一种创新, 从而对教学产生更大的兴趣和激情。

笔者讲授的化学课程是农业院校学生必修的极为重要的基础课,往往是在大一第一学期就开设,其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验作风和科学素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教学中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课堂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评价模式单一等。主要体现在课件设计缺乏新意、老师与学生缺乏互动、理论与实践脱节等方面。要改变传统接受教学模式的不足, 必须加强教学中的启发、提问、讨论、研究, 促进学生思考; 增加学生课堂的活动与作业, 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 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起来,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课堂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但归纳起来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可以“设疑—求疑—释疑”的思维训练为主线,传授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具有自我更新知识能力的终身学习者。

被大家广泛试用的教学模式有导学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研究型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学生互助式学习教学法等等。但需要强调的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不能只追求表面的或形式上的教学方法改革,必须实事求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目的。教学方法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授课内容而异,要根据不同性质的课程和内容,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及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来选用相对适当的教学方法. 通过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挖掘开放性教学资源,让学生感觉化学有趣而且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激发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3 结语

熟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青年教师提高教学基本功不能一蹴而就,必须脚踏实地,刻苦训练。从把握教学内容到驾驭教学课堂,从锤炼教学语言到巧用教学方法,从营造教学情境到培养创新能力,各个方面都需要教师不断拓宽教学视野,专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专业技能和素养,是一个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学习并实践的循环过程。教学比赛比的是教学效果,比的是教师的综合实力,虽然有先天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后天努力,青年教师要把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方法融合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中,是教学基本功和教学理念的形成统一体。

参考文献

[1]王向远.谈大学教师的“教学基本功”[J].北京教工,2000(6).

[2]王波,许凤,马明国,等.参加北京林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有感[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3:150~152.

[3]龚敏,李凡,张丽,等.观摩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的体会[J].医学信息,2011,03,1127~1128.

[4]王锦化.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对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1).

第4篇

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广大英语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所谓创新能力,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增长开拓新领域的思维能力,亦即在人们的思维领域中追求最佳、最新知识的独创的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说:“创新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通过人们的学习和实践而不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达到知识的传授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的同步发展,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倡导合作互动,活化教材图文,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空间。新目标英语教材Go for it!图文并茂,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是这些图文全都是静态的,如果能设法让静态的图文“动起来”,用多媒体课件或其它如电影、录相、幻灯、录音等辅助教学手段来呈现,那么课堂就会增大容量,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利用生动、活泼的课件来导入新课;利用录音机播放单词和课文,并要求学生尽量跟读和模仿,纠正发音;有时用教室里的投影仪呈现一些图片和其它学习材料,进行对话和练习。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2.立足“学用结合”,精心设置学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潜能。在英语教学中,立足于“学用结合”,力求学生做到学有发展,学以致用,既学得活,又学得透。①强调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要求充分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不断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创造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如在八年级下册Unit4 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中,学生要学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这个知识对他们来说理解起来有点难,备课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传话筒。全班分成四大组,每组的第一位同学是发话人,请前面同学把话传给最后一位同学(受话人),要他干或不干几件事,受话人在接到请求后,要用具体的行为动作表现出来。最后,看哪一组把话传得快、传得对,而且表演正确,哪一组就是获胜者。实践证明,这节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每个人都跃跃欲试,在亲自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但练习了语言,还体验到了用英语交流的乐趣。②把掌握知识的重点放在思考方法的发掘和培养上,根据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特点,通过提问、探索和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

3.鼓励标新立异,巧妙适时设问,增进学生创新思维深度。首先我认为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树立起学生学好英语的心理优势,而这种心理优势则是学好英语的第一步。有了这种心理优势,孩子的认知动机、求知欲望才能得到激发,从而为鼓励他们大胆开口创造一种情感氛围。

其次是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由“学法”决定“教法”,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在教学中,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各种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上,而是要利用现学的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探索,去创造,增进他们的创新思维深度,培养创新能力。如教七年级下册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时,我在学生学习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提问:Why do Chinese like pandas? Do you have any suggestions for protecting animals? ……就这样,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一个个展开联想,答案不一,众说纷纭。

4.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层面。将英语游戏引入课堂,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参与意识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思维的碰撞,新信息的获取。在课堂上开展Groupwork、Teamwork等教学活动,就是要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奖励为评价依据,师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启发、激励,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其次,要加强课堂讨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八年级下Unit9 Reading Have you erer been to Singapore?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任务:介绍你最喜欢的国家。形式:①小组活动:讨论决定将要介绍的国家、介绍形式和个人任务;②个人活动:查找有关资料并起草讲稿或列出讲话提纲;③小组活动:整合、排练小组介绍;④班级活动:小组介绍任务完成情况并做出评价。通过这样的任务,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造的过程,点燃学生心灵中的创新火花。

5.进行积极评价,体验成功喜悦,强化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在课堂教学的创新教育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反应等尽量作出积极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在评价时,要坚持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原则,以鼓励为主,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不说“No, you are wrong”,而说“Thank you the same. Please think it over.”对优秀学生,给予严格和高要求的评价;对成绩差点儿的学生,给予肯定、激励的评价,爱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来肯定学生的发现,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学生,满怀信心地相信他们会取得进步,同时注意给予积极性的评价,学生才能处于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勇于思考,勇于创新,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得到真正长足的发展。

第5篇

“环境工程原理”是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一直处于探索阶段。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开设“环境工程原理”课程以来,一直采用胡洪营教授主编的“环境工程原理”教材。在教学的同时我们也参考国外大学的原版教材,积极关注该科目的最新动态和发展,做到及时更新已有的教学课件和讲稿,对教学内容不停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从而保证我们传达考虑到技术知识先进和符合实际需求。本文结合作者在环境工程原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实践,介绍了该课程内容的设置,深入探讨了课程理论教学模式和方法,对环境工程原理的教学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课程内容设置

本课程从环境工程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我校能源与动力专业的特点,通过与环境工程技术实例的紧密结合,对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等所涉及基本原理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最后能满足不同环境工程行业的需求。笔者经过数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在教学内容和体系上不断完善,力求顺应时展对人才素质的高要求。我们重点讲解环境工程原理基础和分离过程基础两部分内容,对于反应工程原理部分进行初步介绍。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后续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等专业课程的开设提供基础。

二“、环境工程原理”理论课程教学

(一)课程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式、问题探究式以及案例式三种类型。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具体的、有形的知识点的掌握,如环境工程原理的各种方程或规律,往往成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对于此种基础知识一般以讲授式教学方法为主。其中,绪论的讲授则是决定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绪论讲解中,应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工程原理是研究什么的一门学科”,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环境工程原理”,培养学生对环境工程原理学习的兴趣。其次,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环境工程原理学科的结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最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并初步掌握学习环境工程原理的基本方法。在理论教学的每个单元的操作都面临着复杂的实际问题,应用性较强,此时,就可以采取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每一节新课开始之前,针对本节内容设置一些问题,特别是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课堂讨论。让学生知道利用本节课的知识点可以解决类似问题,这能够很好地调动课堂氛围并极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吸附技术的过程中可以介绍常用的吸附剂用于污水的处理效果或者竹炭在净化室内空气质量中的作用。在对课程基础理论进行深入阐述的同时,也需要密切结合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此时,就需要用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教学方法了。将“环境工程原理”中的原理或公式所涉及的真实情景经过处理后,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这样的教学,生动具体、直观易学,可以引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教育学生基本理论联系实践的本领和从事科学分析的本领。

(二)课程教学手段

“环境工程原理”所讲述的基础原理知识往往比较抽象,此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增加课堂信息量,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里学习更多的知识,就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工具。例如,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公式繁多,在讲解涉及工艺计算的章节时,则可采用先板书后多媒体演示的方式,即先用板书逐步分析已知条件及计算思路,再由学生进行部分内容的演算,最后用PPT课件完整演示整个计算过程。通过这一手段同时加深并验证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此外,在讲解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内容时,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带学生去环境工程基地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考察的目的在于认知工程设备、了解实际工况,将课程基本知识与工程实际情况联系起来,领悟环境工程原理知识在工程观念中的应用。学生通过亲自运行设备,观察环境工程设备构成及操作要点,从生产技术性、经济合理性方面进行系统的“工程”考虑,对不同的方案进行“工程”比对,形成工程观点并强化工程思想。课程考核体系也是督促学生进一步吸收知识的重要工具。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不仅以期末考试成绩为唯一衡量指标,更重要的是将平时学习考核纳入其中,考试成绩占总评70%,平时课堂讨论、课外作业成绩占30%。其中考试成绩包括期末考试以及平时的随堂测试,课内测试形式多样,这样既可避免以期末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单一、片面化的效果,又能够从多个角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课程的考核体系更加客观、公正。《环境工程原理》作为环境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的基础,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改革,我校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课程体逐渐完善。在此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引导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张晓东 王吟 徐苏云 杨一琼 王冠 闻海峰 陶红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第6篇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范文一

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已经进行很长时间了,但步子不是很大,今年市教育局加大课改力度,全面推行课改。我校在市局教育精神的指引下,也加大了课改的力度,人人参与课改,人人实施课改。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我校确立了“导学探讲练”五字教学模式,全体教师都努力践行这一模式。下面就实施这一模式时的感想作以总结。 在全面实施课改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胜任今天的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边教边学,利用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外出听课的机会,向其他学校的老师学习,吸取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同时利用网络观看名师的课例。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实施“导学探讲练”的教学模式,为了让学生更快的进入角色,我把本班42名同学重新分组,并给他们讲清每堂课的具体思路使学生学习起来有的放矢。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遗憾的是,我们班还有个别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上有掉队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地改变策略,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在校本教研中主动献课,得到领导和教师的好评。

及时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的地方,并寻求好的解决思路,不断改善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在课改中早日脱颖而出。 回顾一学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收获,但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存在一种惰性思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课改工作会迎来一个灿烂的明天。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范文二

一年来,我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认真学习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以重实际,抓特色,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抓好教学监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加速了学校发展。

一、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1、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我校十分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大力组织教师认真参加各种培训、在这一学期里,我校芦小妞老师,杨翠萍老师到郑州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精英论坛观摩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组织教师听专家讲座,看专家教学实录,并对自己的教育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经常性的反思。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我校教师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并将一轮课程改革视为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们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从而形成了“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3、加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教师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其它学科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学习、体验的实际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创造的现实环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到教室外、校外,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教师集体备课与论课活动,强调合作交流等,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使老师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

在校内教研活动中,我校制订了语文教研组长李艳利老师,数学教研组长许亮老师。要求教研组长,每学期初制定好该组教研计划,写好教研活动记录,学期末做好教研工作总结。要求每位教师在一学期内都要讲一节校内公开课,教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本学期,我校共举行教研活动17次,取得了较好的教研效果。本期作课的教师,均在各方面展示了自己的高素质。老师始终面带微笑,教态亲切、自然、普通话标准,语言准确,富有感染力,教师的范读情景交融,把学生带入如梦如幻的美景之中。教学语言流畅,板书美观工整、新颖,教态大方,驾驭课堂能力强。部分教师设计制作的课件很好,运用自如。

另外,我校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组织教师学习专家讲座,优秀示范课等,和校内听课间周进行。本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30节,主任听课不少于40节,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10节。

让老师切实有效的由新课程的旁观者,变成新课改的组织者、参与者,投身到新课程中的改革中,并在实践中找出其中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并在教师中进行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使教师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觉调合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能。

三、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

1、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课改的核心之一。不会学习的人将是21世纪的新文盲。我校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凸现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

2、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教师要走下高高的神坛,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们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四、 狠抓教学常规工作,重实际,重实效

1、我校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了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对学校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项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同时提出具体的改革设想,以达到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每位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出启迪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学上的最佳工作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刻意创设问题的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概括和判断推理、综合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教法。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自学能力。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

3、积极参与一课多研活动。通过活动,增强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了解、互相学习。

4、结合我区的教学工作计划,把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和开展“走近、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校本教研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

5、注意总结经验。在这一学期里,我校的教师能按要求做好教学反思,能积极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有意识的把实践上升为理论撰写成文章。

总之,新课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树立课改必胜的信念,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改工作。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范文三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和严肃的“反思者”,即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和学会创新。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缺乏专业指导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仅靠专家的指导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大规模送教师外出学习也不现实。因此,学校必须探索出与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相适应的校本研修模式尤为重要。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校在加强校本研修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工作达成度概述

(一)领导重视,强化校本研修管理

领导非常重视校本研修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把校本研修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研修,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校本研修过程的管理,做到了研修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

(二)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校本教研进程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校本研修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购置了大量的有关新课改的光盘与书籍,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制定了《教师岗位考核奖励办法》《课堂教学达标考核办法》,把考核结果与奖惩、教师评优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从而推动以校为本研修活动。

(三)采取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1、拜师结对模式。对新老教师的培养学校采取了拜师结对的形式,扩展了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研修内容,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如英语组为了让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组内进行“师徒结对”,帮助他们尽早走向成熟。他们是这样做的 (1)搀扶新教师“学走路”。新教师在上岗不久,能对教材进行一定的解读,设计了一定的教学方案,但在课堂上呈现出满堂灌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骨干教师进行手把手指导,对每一课时都为他们解读教材,分析教材,同时向他们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状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同时进入课堂为她们上示范课,然后在另一平行班听她们上课,总结在课堂中展示出来的优点,分析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2)试着让新教师“自己走路”。通过一阶段骨干教师引领,新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有了一定的理解,让新教师自己解读教材,分析教材,自己设计教学方案,让新教师自己先有一定的思考,然后骨干教师对教案设计进行一定的修改,再进入课堂听新教师的课,进行反思与重建。(3)让新教师感知不同课型。英语学科的每个单元是由不同的板块组成的,每个版块的功能不同,对教学的要求也就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呈现出的课型也就不同。在新教师有了一定的自主研究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之后,对新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不同课型,在一个阶段中集中力量针对一个课型进行突破。通过一年不到的师徒结对,两名新老师的教学能力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张丽丽老师在片级小班化教学评比脱颖而出,出片参加县级小班化教学评比;徐振飞老师由于教学扎实而代表新教师向全县的英语老师展示了一堂充满活力的英语课。

2、案例研修模式。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运用这种模式进行研修时,研修者一定要精选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然后组织教师进行深入讨论。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课题研究模式。以我校的市级课题《农村小学“多元联动”校本研修提高中老年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的研究》为抓手,开展系列式主题教研活动。

学校充分利用骨干教师资源,以“学科主题式系列教研活动为抓手,以日常课堂教学研究”为载体,组建了各学科的联动小组,由各学科组长具体引领承担本学科的日常研究,将研究重心下移到了教研组,使教研和科研得到有机的整合。通过本校骨干教师与其他教师“多元联动”的校本研修来提升每一位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

各学科组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确立研究主题,我们确立的研究主题基于这样几个思考:一、问题直接来自于教师的课堂,是具有代表性的,亟待解决的;二、围绕课题研究目标能提升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的;三、在前期实践中骨干教师已对这方面有一定实践研究的基础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做法的主题,因为引领的力量与能力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

在此基础上开展“三段四步”主题系列联动教研活动。它分两个层面:第一、骨干教师之间的联动研究,就是对于确立的研究主题,如果之前骨干教师也没有很多经验积累的,就先在骨干教师的课堂中进行联动的实践研究,先从寻找相关理论进行深入解读,再到进入各自课堂进行实践,然后通过骨干教师之间的一次次互动研讨交流,集聚群体智慧,解决遭遇的问题,逐步对这个研究主题形成共识,形成可积累的经验与做法。第二:将骨干教师先行实践较为成熟的研究主题作为与其他教师联动研究的主题。具体的流程与做法是:

第一阶段:骨干教师示范性研讨。它经历了(1)认知准备(骨干教师进行相关主题研究的资料解读及结合主题进行的课程资源的开发);(2)骨干展示(先由骨干教师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弹性化教案的设计说明等,在走进课堂上示范课)(3)问题研讨(先由骨干做自我评价,其他骨干就示范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中老年教师参与评价)(4)后续拓展(骨干教师把前期自身整个示范过程中积累的材料整理成文本,然后让中老年教师学习,并结合研究主题布置一到两项作业)。

第二阶段:以其他教师实践为主的螺旋式研讨阶段。它经历了(1)合作开发与设计(围绕主题,集体备课,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集聚群体智慧共同设计教学方案)(2)初步尝试(先由一位教师尝试课堂实践,再由执教师自评,骨干教师点评,其余教师参评)(3)再度重构设计实践(骨干教师组织再次修改教学方案,其余逐一上重建课,再反思再重建)(4)反思、总结、提升(执教老师谈过程中的体会,骨干教师对整个活动过程作总结提升,并对主题研究作动态调整)。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研讨。它由网络作业评价;阶段课堂教学展示;主题活动经验总结;完善多元评价等几步构成。

(四)校本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建设,夯实立教之基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缺乏良好师德的教师队伍,无从谈好的教学质量。本学年学校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精神,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为依据,以县教育局师德建设活动为契机,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强化教育引导,注重内化,扎实有效的开展师德建设活动,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大力学习和宣传师德教育理论,展开师德大讨论、宣传师德典型等多种形式,结合荣辱观学习,提高教师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认识,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拓展新的载体。不断完善师德建设的相关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并以此为辐射点,常抓不懈,使每位教师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本年度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抓。重点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一书,加强通识研修,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研修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二是确保研修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研修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通过校内各科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和观摩课研修,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其他成员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教研组集体备课研修。教研组定期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以分组教研的内容为主,鼓励教研创新。教研组每月一次教研公开课,进行教学反思、案例分析。做到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理念如何渗透、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课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口。使教学反思过程成为教学研究过程。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上传到“县研训博客群”。

4、教育科研培训。我校在“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引领广大教师走科研之路,开展多层次教育科学研究,人人有课题,人人学理论,人人掌握科研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第一,健全机构,加强教科研指导。教科室主任负责课题的管理和规划;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知识;指导安排课题组的研究活动和课题成果的总结。第二,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第三,抓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我们把“小班化教育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教师在科研——实践——应用的良性循环中提高了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5、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我校校本培训积极推进以普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组织人员对教师进行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培训和网页制作的培训,指导教师充分应用网上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使教师逐步适应这一形势,并向高素质,高水平发展。

二、特色与成效

强化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特别强调要发挥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打破了以往教师备课各自为战的局面,每一堂展示课都是教研组集体的结晶,教师在互动、互补、合作中不断提高了自己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已形成的教育观念顺利地转化了能动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师不断走向成熟。

推行主题式研修,提高研修实效。各教研组推行主题式研修,以提高研修质量。如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以“读写结合的有效实践”为主题的研修活动。数学组以课例为载体,开展了以“解决问题”为专题的研讨活动。这些专题性的主题研讨真正提高了校本研修的实效性。综合实践活动组开展了以“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指导”为专题的研讨。

实行多元联动式研修,促进了中老年教师迅速适应新课改理念。对青年教师实行“结对制”培养方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同伴互助中的积极作用,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使他们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要求,实现跳跃式发展。除了师徒结对工程,学校还引导教师自行组成“学习伙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营造了“人人有学习之所,处处是学习之地”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不断走向成熟。

由于我校校本研修机制的完善落实,校本研修活动的扎实开展,校本研修形式的丰富灵活,使我校逐步形成人人爱研修、大家共研修的学习局面,教师综合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带动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学校整体工作也提高了一个新的水平,得到了社会和广大家长的认可,让我们再次理解了“教育质量就是教师质量,选择学校就是选择教师,素质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素质”。

三、问题与思考

在教师研修过程中,只靠重复强化和外在的诱惑或强迫来维持“填鸭式”的研修活动,不仅使研修质量和效益降低,更严重的是压抑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在研修过程中,我们有时采取的“研修者主讲,被研修者听”的单一的“灌输式”的研修方式,必然导致交流的封闭性,也必然使被研修者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在日常的研修活动中常常忽略教师已有的经验,认为只要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传授给教师,教师就会认同,就会接受,就会付诸实践。其实教师作为一名学习者,他需要一个体验、接受的过程,才能将正确的观念内化,然后才能带来教育行为的变化。如何使校本研修逐步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以什么样的形式展开,还需要探索。

结合我校的课题方面,由于各学科青年骨干教师及中老年教师的分布不均衡,成员科研水平及参与实践研究的热情程度不同,导致目前各学科组的发展态势不均衡,还需加强各学科青年骨干教师之间的联动研究,加强互动交流和培训,倡导研究和创新。在具体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感觉到对每个具体研究主题中所需要的理论支撑比较薄弱,有时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需要得到教研室专家及兄弟学校同行的指导与帮助。

为了使校本研修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研修内容、创建校本研修的新形式,把校本研修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对以后的校本研修,我们将提出如下理念:研修规格上追求“教师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教师现有经验,改进而不是改造教师及其教学行为。我们提出“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推动工作,把研究成果落实在工作中”的工作要求;研修方式上走“校本化专业发展”之路——学校应该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佳场所和舞台,是一个开放的学习化社会的窗口;研修策略上采用“科研先导、课题带动”;研修内容上偏重于实施新课程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对校本研修我们还要确定如下原则:持续性,即终身教育;针对性,即按需施训;主体性,即主动参与;合作性,即校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一致性,即教师个体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

看了“学校课改工作总结”的人还看了

1.学校课改工作总结及计划

2.学校课改工作总结范文

3.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范文

第7篇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2022年教学工作计划最新范本,欢迎阅读!

2022年教学工作计划最新范本1本学期九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落实学校的校本教研方案,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确保我组语文教师教学水平、学生语文成绩上新台阶,在20__年中考中争创佳绩,九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根据我校有关计划,并结合本组的实际,特制定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学校的新一轮校本教研方案为基点,进一步推进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

加强毕业班语文复习教学的研究,认真研读安徽省12年中考考纲,关注我省中考语文命题走向;加强语文课题研究,以促进我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立足课堂教学改革,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改革以传授为主要模式的课堂教学同时,进一步开展有效性教学的探索,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具体工作及主要措施:

(一)打造学习型团体。在一中浓厚的教研氛围中,我组教师要倡导终身学习的思想,勇于开拓学习空间,拓展学习的领域。

1、学习内容:

(1)借助新一轮校本培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树立新的备课理念,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和要求,合理整合教学内容,探讨新教法,进一步提高备课水平和教学质量。

(2)借助学校网络平台,相互交流和学习,资源互补。

(3)培养自身广博的阅读兴趣,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增强个人的魅力与修养,树立大语文观。

2、学习方式:

(1)网络学习。

(2)学校图书室阅读。

(3)组织观摩。

(4)集体备课。

(二)加大教学研究力度,淡化教研形式,注重研究实效。本期的教研活动时间仍为周一下午进行。

1、改变教研课研讨方式,主张教研课一课多上,一课多评。

创设自由、和谐、宽松的讨论氛围,提高研究实效。

2、大力开展互相听课,互相评课的活动。

3、组织案例学习。

选取有特点的录象课或课堂实录供大家学习,然后组织自由讨论或写出观后感。

4、备课活动以备课、学习、交流、研讨为主要形式。

备课将采取集体备课,讨论并确定每单元的学习与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作业与训练等相关内容。要求做到:

①有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地点;

②确定主讲人(每单元一人);

③主讲人要准备充分,提前备课;

④每次备课主讲人要有记录。

(三)积极开展有意义的语文活动,增强学生文化底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1、本学期语文组拟进行诸如作文比赛,阅读比赛,诵诗赛等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着手实施初中语文组课题的经验探索、收集材料、撰写论论文、整理归档等工作。

(四)督促本组教师抓好临界生的辅导工作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配合班主任做好优等生拔尖工作。

(五)创新常规教学工作,做好五项流程的督导。

1、以随堂听课为主,减少统一要求。

倡导老师个体突破传统,改革教学常规管理方式,大胆尝试,创新。

2、落实教学常规工作。

(1)备课。在备课过程中,可以对现行教材予以整合和取舍。加强集体备课,重视课前讨论、课后交流。主张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课堂信息含量、文化含量。将收集下载或自创的课件素材、教学设计实施共享。重反思,倡导写案例,形成重案例,常反思的.好风气。

(2)上课。认真做好课前准备,抓好课堂纪律,扎实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在课堂40分钟内生命得以增值;加强随堂听课,以听课促教学;提倡师徒相互听课,帮助年轻教师成长;鼓励以阅读和写作为突破口进行的中考复习教学尝试与探索,鼓励其他有创意的

复习课型。

(3)作业设计。作业设计既突出学科特点,又注意学科综合,注重学生差异。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好书的引导阅读能力的培养。老师向学生推荐好书,列出初中生必看书目和必背古诗的名称,早读课选读文章或同步阅读,开展'读书会、诵读唱吟比赛'等丰富阅读生活。

(4)批改和辅导。认真做好作业的批改,作业统一要求,及时批改,提倡面批。每学期作文不能少于7篇,允许师生共批作文。

(5)检测与评价。重语文知识的检测,更重语文能力的检测。各教师应根据中考要求,注重试题研究,提倡自主命卷,严禁"拿来考试",杜绝无针对性和计划性的低效测试和作业。要实行与中考的弧线接轨。

(6)为有效地提高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和复习工作效率,本学期教研组中将开展两次复习工作研讨:针对命题意图、中考考纲作分析;针对中考模拟试卷作分析。我组老师要注意资料信息的收集、筛选,共同研讨复习工作。争取中考语文取得好成绩。

2022年教学工作计划最新范本2本学期我担任预备(2)班的拼音、数学、手工和画画四门课程。分析教材,根据我班孩子的知识水平,我将各学科的教学计划制定如下:

一、拼音教学

目标:

1、学会18个复韵母,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1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3、能准确拼读声母与复韵母组成的音节。

4、能熟读书中的儿歌。

5、能利用自己掌握的拼音知识完成练习题,做到读、认、记、写、练相结合。

措施与方法:

1、合理设定教学目标,认真写好二次备课,授课尽量利用故事情境引导,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采用游戏化教学,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关注每个孩子全程参与。

2、在授课中,耐心引导、及时肯定,适当表扬和鼓励,让孩子充满自信、快乐学习。

3、在认、记方面,主要采用形象记忆法、比较记忆法、故事情境教学法,让孩子记得灵活,不易忘记。

4、在兴趣方面,培养“拼音小老师”,带动学习,减少个体差异性;

帮忙检查作业,保证作业的效率。

二、数学教学

目标:

1、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

2、学习看图解答和创编简单的应用题。

3、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4、规范书写数字与算式,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措施与方法:

1、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孩子理解数量的变化。

2、课堂上讲练结合,针对性辅导,共同进步。

3、培养“数学小老师”,带动学习,减少个体差异性;

帮忙检查作业和练习,督促每个孩子做到独立完成。

三、手工、画画教学

目标:

1、培养孩子折、剪、粘等动手能力。

2、学会欣赏图画,发挥想象创作绘画。

3、学会爱护和整理好绘画用具。

措施与方法:

1、尊重孩子自发的表现与创作,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2、不给孩子提供范图,不要求孩子按部就班。

3、利用好艺术区角,制定好教学进度和内容,及时更新每月作品展。

切记:老师的教的是为了孩子更好的学,永远不要成为哪个唱独角戏的老师!多听老师的课,虚心向每个老师学习,取精去糟,才能使自己进步更大!

2022年教学工作计划最新范本3一、目的

(一)实习生

1、通过临床实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医学实践有机结合,形成科学的临床思维和学习工作能力;

2、了解临床医疗及护理的工作特点;

3、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原则和预防措施,掌握临床基本操作技术,初步掌握常见危重病的诊治原则;

4、树立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良好医德医风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今后从事临床医疗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带教老师

1、通过带教,对知识温故而知新及自觉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跟上医学发展的时代步伐。

2、通过教学准备及具体的理论讲课、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技能操作示范、修改医疗文书等教学活动,自我规范医疗行为。

3、通过教学活动、为人师表,提升个人外在形象,从而提升我院医师队伍的整体形象。

二、时间

年 月至年 月

三、临床教学活动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活动内容

1、理论大课。

每月一次,由科教科组织,主要由高级职称医师主讲。

2、教学查房。

每周一次,每次60-90分钟,由科教科与教研室共同组织,主要由中级职称医师完成。

3、教学病例讨论。

每两周一次,每次60-90分钟,由科教科与教研室共同组织,主要由高级职称医师完成。

4、基本技能操作。

每月2次,由科教科与教研室共同组织,主要由中级职称医师完成。

5、小讲课。

每周1次,每次15-30分钟,由高年资住院医师主讲,各科室具体安排。

(二)要求

1、各科室总带教召集本科室带教老师,学习临床教学大纲及医院教学计划,讨论制订出本科室的带教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带教。

2、凡具有带教资格的医师,必须按照教学计划每年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

包括医疗文书修改、理论大课、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基本技能操作及小讲课。教学任务完成后,一周内将相应的教学资料交总带教作为科室教学资料保管。

教学资料包括:

①大课、小讲课的教案、讲稿、PPT课件及讲课记录。

②病例讨论的教案、PPT课件及讨论记录、实习生发言稿(有实习生签名)。

③教学查房的教案及查房记录。

④临床操作技能培训的教案、PPT课件及培训记录。

3、各科室制订教学计划时,分层级安排教学任务,促使人人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教学活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开展临床教学督导活动。

由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级职称医师组成教学督导组,对教学活动进行以导为主,督、导结合的方式,促进教学活动的规范化。

五、开展评教评学活动。

由科教科与教研室共同组织实习生对带教工作进行评价及向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制订整改措施,持续改进临床教学工作。

2022年教学工作计划最新范本4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一个非常特殊、重要的环节,临床教学工作是我院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培养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阶段。为确保临床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计划:

我院临床教学管理组织机构由医院、业务科室组成。在管理下实行分管院长负责,医教科是医院教学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临床、医技科室指定一名人员作为科室的教学组长,协助科主任完成教学工作任务。

一、加强领导,成立教学管理组织机构:

1、分管院长:

医教科组长:

秘 书:

2、成立科室教研及考核小组

内 科: 组 长: 成 员: 外一科: 组 长: 成 员: 辛跃杰 姚柱伟 钟军辉 外二科: 组长: 成员: 妇产科: 组长: 成 员: 儿 科: 组 长: 成 员: 中医科: 组 长: 成 员: 急诊科: 组 长: 成 员: 眼 科: 组 长: 成 员: 放射科: 组 长:成员

功能科: 组 长 成 员: 口腔科: 组 长: 成 员: 二、教学计划安排 1、根据临床教学工作规划组织实施全院的临床教学日常工作。2、执行学院临床教学工作安排,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 3、审核临床教师资格,完成教师考核。

4、负责接纳安排实习、见习医师,制定实习、见习计划,对实习、见习医师的岗前培训、医德医风教育、轮转安排、理论考试、轮转结束前的考核鉴定等事宜。

5、负责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继续教育对象每年都应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继续医学等教育活动,完成规定的学分,对各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各种继续教育活动所获学分进行审核、登记、验证。建立继续教育档案。继续医学教育考核合格作为卫生技术人员评聘、晋升技术职务的必备条件之一。

6、进行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功能的需要。

7、从医、教、研三方面根据本专业不同层次师资现状制定各专业科室师资培养计划。

8、按卫生部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9、负责与学院的有关教学事务联系和协调工作。

10、督促考核教研室、科室及教师教学工作完成情况。

11、组织开展评教评学工作。

12、组织开展临床教学研究工作。

13、每年组织一次临床教学工作会议。

14、每年进行教学工作总结。

15、组织评选先进教研室、先进带教科室、优秀带教老师等工作。

三、完善教学设施

我院的教学设施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为了更好地完成规范化培训的各项任务,将进一步完善有关教学设施如:增加课室、示教室,增加图书馆藏书等,为教学提供良好条件。

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建设

教师队伍素质是完成教学计划和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应进一步提高我院中、高级医务人员的教学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培养一支工作负责、学风严谨、带教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五、落实教学经费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下,采取多渠道、多形式、下级拨款和自筹资金相结合,落实培训基地建设及实施方案所需经费。

六、教学质量考核

1、由分管教学院长组织教学质量评估,严格遵循教学年度考核制度,每年安排一次以下教学质量评估检查。

2、实行教学质量评估制度,评估小组由院级专家组成。

3、评价内容: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四部分。

4、每学期由科教科召开1次教学联席会,各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各科室秘书及病房实习、见习医师参加。

向学生了解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方面存在的意见,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作为考核教研室和教师业绩的参考依据。

5、教学活动制度化。

对集体备课、组织试讲、示教内容和方法、教研室主任与同行教师意见等均应做好记录。

2022年教学工作计划最新范本5一、活动宗旨: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浓厚的爱科学、学科学的氛围,丰富学生们的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学生们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我校在三月的最后一周将举办高花亭小学第二届科普活动周。

二、活动组织机构:

总策划:何强

负责人:田曙光

成员:

王斯馨

刘双全

胡龙滨

谢海燕

张斗文

张康

三、活动时间:

__年年3月26日3月30日

四、活动安排:

1、科学小发明、小制作比赛

参赛对象:中、高年级学生。

作品数量:各中队至少推荐3件作品。

收缴时间:3月23日下午放学前。

收缴负责人:朱春林

奖项设置:视作品的数量和制作水平确定。

2、科幻画比赛

参赛对象:16年级学生。

作品要求:(1)主题不限

(2)作品要能充分体现科技未来的幻想。

(3)作品尺寸:

8开的纸张或其他材料上绘制,画幅横竖均可。

(4)作品的画种及材料不限,可以包括电脑绘画。

(5)仅限个人作品,不得抄袭。

作品数量:各中队至少推荐3幅绘画作品。

收缴时间:3月23日下午放学前。

收缴负责人:谢海燕

奖项设置:视作品的数量确定奖次。

3、观看科普电影

对象:全体学生

活动组织安排:刘双全

三年级:3月23日下午

四年级:3月26日下午

五年级:3月27日下午

六年级:3月28日下午

地点:校阶梯教室

4、科学小故事演讲比赛

对象:36年级的部分学生,各班派2名选手参赛,2名选手各选一个题材,不能相同。

上报学生名单时间:3月23日下午放学前

收缴、比赛负责人:张康

比赛时间:3月29日下午

5、外出参观

(1)组织学生去市天文台观星。

对象:46年级,每班各选派10名。

要求:参加的学生必须由家长负责接、送。

名单上报时间:3月17日下午放学前。

活动负责:谢海燕及各班主任老师

备注:

1、学生由家长送到科技馆门口,老师按班级集合整队。

1、如天气有变,时间将相应调整,另行通知。

2、班主任老师要全程陪同,并注意学生的安全。

(2)组织学生参观市气象台。

对象:13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负责:田曙光及上述年级各班主任老师。

活动时间:3月26日下午

(3)组织学生到茅岭的杨梅林参观。

对象:56年级部分学生,每班各选派3名学生参加。

活动负责:王斯馨

活动时间:3月20日

6、表彰总结会

时间:3月30日下午

地点:阶梯教室

内容:

(1)观看活动的dv录象

(2)科学小故事演讲

(3)颁奖

(4)领导讲话

场地布置:胡龙滨

张斗文

第8篇

他的从教事迹不胫而走,在北安市教育系统有口皆碑。人们折服于他创新发展教育的理念,感动于他敬业奉献的精神,钦佩于他敢为人先的策略,敬仰于他虚怀若谷的人格。

张伟自1984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至今,已有整整二十七年。“坚持理想,矢志教育”是张伟二十七年教育生涯的诠释。在这二十七年教育工作中,五次变换工作岗位。而在这五次工作变动中有三次面临着是否“坚持教育理想,矢志教育”的选择,第一次是他在师范毕业后的第一年父辈为张伟安排好进公安系统,当时,他心动了,但一想到自己的理想是当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割舍了;第二次是教育局、市政府同时调张伟,又一次面临着是否继续教育工作的选择,年轻人进步的心情是迫切的,仕途发展对人的吸引是很强烈的,而矢志教育的理想又是那样鲜明印在脑海里,几天的反复权衡,结果又一次选择了教育事业,坚持教育理想;第三次是在北安市二井镇副镇长(兼教育办主任)岗位调回市内时,又面临着一次选择,是进市政府机关或是各部委办局,还是回到教育,张伟又一次选择了所热爱的的教育事业,回到教师进修学校任副校长兼教育科所长,二十七年来,矢志教育,并为之奋斗终生的理想时时刻刻激励着他,党的信任和同事的支持鼓励着他,一天天的成长,一次次进步,更加坚定了把全部爱心和才华献给教育事业的决心。

张伟是幸运的一代,是幸运的一位普通教育工作者,从教二十七年是教育改革风暴席卷全国的二十七年,从教育体制改革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再到新课程改革,中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教育史上最有成就的时代,也是教育地位、教师地位提高的时代,他常想,能成为这样时代的一分子,作为教育工作者,一生足矣。

积跬步行千里,理想的实现要从脚踏实地开始。毕业的第二年,张伟被调到省重点小学,北安市兆麟小学。担任“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全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教师,并担任班主任工作。那时“注・提”实验刚刚开始,正处于探索阶段,要编写教材,设计练习题,统计实验数据,与平行班进行对比实验,跟踪调查,寒暑假要参加全国或省实验培训,工作量很大,由于家住农村,市内又无亲属,学校又无食堂和宿舍,吃住无定所,尽管困难较多,但丝毫没有影响张伟的工作情绪,每天保持很高热情干好每一项工作,在同事们的交流学习中,在和学生的生活里感受到了教育工作的美好,生活的充实和快乐。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按照实验纲要的要求,从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入手,坚持简约有效的原则,设计每一堂课,在教法上拜师学艺,加强课堂教学艺术修养,增强课堂语言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开展课前一分钟演讲,指导学生办手抄报,辅导学生书法,引导学生参加关注家乡变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假如我是市长》作文中,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对北安市发展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得到市领导的表扬,有关环境卫生及办学条件等方面的想法建设也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此,市领导还专门来校看望学生,和他们一起交流、合影,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当好时代的小主人。学生的作文和办的手抄报多次在省、市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兆麟小学的学生手抄报、课前一分钟演讲一直沿续到今,张伟本人也多次参加省市教学比赛,取得一定成绩。由于在“注・提”实验中的良好表现,在全市推广这项实验时,调张伟到教育局担任小学视导员,负责全市“注・提”实验推广工作,从一线普通教师到教育行政干部,还要负责一项这么重大的实验推广工作,又是一个重大的考验,本着干好每一项工作的朴素愿望,在主管局长的指导下,先从熟悉情况开始,用一个半月的时间跑遍全市11个乡镇及市内100余所学校,1990年北安的交通工具缺乏,特别乡村道路难行,张伟经常骑自行车下基层,遇雨天就步行。张伟制定实验推广方案,确定学校、班级,组织70余名业务领导和实验教师培训,撰写培训讲义,上课,确保全市实验推广顺利进行。在实验推广过程中,带领点校教师送课下乡,指导实验,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个问题,使全市实验推广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多次受到省语委办领导的肯定和赞誉,被评为全国“注・提”实验先进县,张伟执笔的经验文章《扎扎实实搞试点,积极稳妥抓推广》在全国“注・提”实验表彰大会上交流。

张伟感谢“注・提”实验,给了他人生一个难得的机遇,张伟感谢兆麟小学的领导,给他搭建了一个高起点的平台,感谢兆麟小学的同事们给他的支持和无私的帮助。

雄关漫道,坚持理想是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智慧产生的动力。1994年张伟到建华乡任教育办主任,后又担任撤乡建镇后的二井镇副镇长,在乡(镇)党委领导和教育局的有力支持下,张伟用三年时间改变了建华乡教育的落后局面,一举成为全市教育工作先进乡镇。提出并运用“八点”办法完成建华中学2 300平方米教学楼及全乡3 000平方米的村小学校舍新建、扩建和改建工作,使办学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张伟提出了教育工作的“两以”思想和学校管理的“54323”工程,加快了建华乡教育工作管理正规化的步伐。全乡的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高,建华中学由1994年全市中考第十一(倒第一)提高到1995年的全市第四名、1996年的第二名、1997年的第一名,三年跃上三个台阶,超过当时的通北三中、石泉中学、赵光中学,一直保持领先地位。“扫盲”、“普九”专项重点工作分别于1997年、1998年代表北安市接受省“高标准扫盲”、国家“普九”验收,并顺利通过;1998年在全国农民教育表彰大会上交流了二井镇的农民教育工作经验。

1994年,正是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建华乡财力困难,只有采取集资办学的办法,改善办学条件,需要农民集资,在集资过程中,张伟深受感动,村民在负担很重的情况下,为改善办学条件,为孩子上学,做出巨大的牺牲,在农民负担上访的问题中,唯独没有将教育集资说成是乱摊派,称之为“农民重教情结”,正是这“重教情结”教育感染着张伟和每一位农村教育工作者。

张伟十分珍惜这五年工作生活,他忘不了黄天厚土般的农民重教情结,忘不了苦熬苦盼的灼人目光,忘不了几十里风霜雨雪,坐在破旧教室上课的情景。五年的乡镇教育工作成为完善人生理想的至关重要的一页,令他终生难忘,深深地体味到一个农村教育工作者的任重与光荣。

科学素养,为教育理想实现增加色彩。

从事教育科研的五年时间,正是新课程改革兴起发展的时期,作为教育科研人员处于新课改的前沿,领悟到新的教育理念,接触到最新的课改实践,从繁忙的基层工作中,静下心来学习研究新的教育理念,丰富和完善教育思想,理性总结教育实践,进一步明确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美好未来。按照教育局“科研兴教”的总体构想,提出了北安市教育科研“三结合、两化、一提高”的工作思路,实施科研工作的“十项工程”和课题牵动战略。“十五”期间,教育科研课题立项有新突破,国家级重点课题子课题14项,省级课题17项,黑河市级课题20余项,北安市级课题122项,实现校校有课题的目标,成为北安市教育科研史上的课题立项最多(170余项),层次最高(国家级14项),参加人数最多(1 501人),成果最为丰硕的时期,现有89项课题顺利结题,为实现100% “十五”期间科研课题结题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北安市承担国家级重点课题《中国先进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验研究》14个子课题,占黑河市的1/3,成为全省最大的县级实验区,五所学校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张伟本人也被评为省级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建立了由省、黑河市、北安市三级教育科研骨干教师130人组成的教育科研队伍,张伟本人也被评为黑河市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和黑河市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深入城乡各校普及科研工作,撰写近10万字的讲稿,讲座达100场,有大约5万字的教育科研论文、经验,分别在省、黑河市的有关刊物及会议上发表、交流。张伟还依靠教育局政策,自筹经费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成为黑河市教育科研第一家。

教育科研所五年,对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体味到新时期对教育提出新希望、新要求,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新的教育实践,全新的教育实践,为张伟的教育理想插上了翅膀,让张伟充满自豪。

91年的办学历史,52年的红色特质,23年教育改革的丰硕成果,诠释着兆麟小学的光荣,能担任这样学校的校长是一份荣誉,同时也感到一种压力,张伟和党政一班人,团结广大教师,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内涵建设的工作思路,提炼出“崇尚一流,追求完善,着眼未来,敢为人先”的兆麟精神,逐步形成了“继承与创新并重,读书与教书兼容,品德与学识共进,教师与学生同发展”的“四与”办学理念,确立了“会做人、会学习、会做事、会交往、会创新”的“五会”学生培养目标,追求和力行学校行政与教学管理创新。建立了以年级组长负责制为内容的“扁平式”管理样式;建立了学校领导分工与项目管理相结合的校级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实施了以“预防第一”的“小黄帽行动计划”;树立“三全”意识、坚持“十六字”方针、坚守“十六字”总要求、做好“十六防”;建立闭校制度,实行封闭管理;坚持和完善放学三遍铃制度、学生护导制度;班级设置监督岗,实行上、下午两批课间操(眼操)制度;建立安全教育家长告知制度和学生作息时间家长告知制度;建立安全提示制度,体现人文关怀;建立各种预案并扎实搞好师生安全演练,实施以突显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道德寻根工程”发挥《弟子规》、《三字经》、《大学》、《论语》、《孟子》春风化化雨的德育功效,“中华魂”主题读书活动成果丰硕,3名学生分获全国读书活动一、二等奖,2名学生获省“读书状元”和“十佳道德楷模”称号。以“与圣贤同行,明德学道理”和“经典美文,红色兆麟”为主题的读书成果展演,成为高雅校园文化建设的楷模,轰动全市,受到省、市关工委领导的高度赞扬,读书活动经验将在全省中小学范围内推广。在开展的“红色兆麟形象创新行动”活动中,主持设计校徵、校旗,创作校歌;研究确立办学目标、学生培养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开展了以“五个一”(一本红书、一个红色纪念日、一个红色基地、一种红色兆麟精神、一个红色基调)为主要内容的红色兆麟系列活动,使学校的个性张扬。编辑制定了《兆麟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兆麟小学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学生的养成教育成效显著。以教师礼仪教育为重点的师德建设取得实效。以实施“22341”工程为重点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的大教育格局已经形成,加强和改进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巩固和探索学生家长会议的形式,变一会为按层分批、变会议为对话,变一言堂为亲切交流,家长参与部分教学管理,举办教学开放日、开放周,举办全校学生作业大展,家长投票评选最佳年级和最佳教师,畅通学校、家庭沟通的渠道,建立校长信箱,提高家长会议的实效性,提出“教师、家长牵手,共育德学俱佳人才”的口号,重视学生家长对学校、教师在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处理好家长的投诉,在学生座位、上课提问、参与活动机会、三好学生奖章队员评定等方面做到了公平公正。

他撰写的文章《红色兆麟映照中的书香校园》获国家级一等奖并在《中国教师报》上发表;张伟先后被评为和谐中国首届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百佳校长,国家级课题研究先进个人;省、黑河市科研先进个人;黑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黑河市优秀科研工作者。学校先后获国家、省级先进单位5项(次);还被评为省级一类学校、“和谐中国首届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百佳学校、黑河市“三育人”先进集体、省读书活动先进集体、黑河市劳动模范集体。《中国教师报》上发表了题为“在继承中发扬,在创新中发展”的文章,报道了兆麟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先进事迹。

第9篇

[关键词]专业课程;协同创新;改革;人才培养

2012年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针对我国新时期高等学校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提出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高校的专业课程是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具有“理论性强、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的特点,对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专业课程并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社会对毕业人才专业技能的需求和高校专业课程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课程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与工程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学习积极性差,教学评价单一等。因此,各高校迫切需要对工科专业课程进行深入改革,以促进专业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真正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一、工科专业课程的定位

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理论,学习了专业基础课程,初步接触了工程现场之后的重要学习阶段。工科专业课程教学绝对不允许“纸上谈兵”,应充分结合当前实际的工程变动,实时更新原有知识体系,注重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对于陈述性知识,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习得、保持和有效提取;对于程序性知识,要注意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应用和转化。授课教师有必要对这两种不同的知识进行准确定位,明确课程内容和授课策略的区分,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课程的作用。

二、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发展快速,专业课程内容更新慢。随着工程技术手段不断更新,社会要求不断提高,工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工程现场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原因在于,课程内容不能及时更新;专业课教师深入现场的机会有限,不能随时了解工程现场的变化和需求,学生接收的信息总是远离,甚至是偏离工程实际。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工程现场没有任何用武之地,用人单位对学校教授的专业知识的认可度低。

2.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是典型的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必须通过大量的实验训练才能习得。教师抱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动手能力差、工程意识单薄等,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和强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专业课程的实验项目陈旧、实验装置匮乏,学校应当重视实验教学。

3.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评价效度低。工科专业课程与生俱来的枯燥特点,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一般只通过播放一些视频和图片来展示课程内容。教师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单调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在接受陈述性知识的过程中,总是感觉脱离现实,,摸不着头绪,学习效果很不理想。另外,在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中,传统的卷面考试方式很难准确评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也不容易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专业课教学优化方案及具体实施途径

要对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有效改革,需结合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科学理论分析,我们形成了师生“二维”协同与“三维”实施的专业课程教学优化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如下图所示。教师和学生是对等的两个实体,分别是教学的实施者和接受者,两大主体的高度协同是专业课程顺利进行的起点和基本保障,所以,优化的策略是从这两个主体切入。基于上图的优化方案,我们提出如下具体的实施途径:

1.基于教师的优化方案。第一,教师掌握着课程教学的主动权。教师通过培训、自习的方式不断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随时深入工程现场,积累工程实践经验,了解工程需求,及时更新课堂内容,为学生选择最新、最前沿的教学资料。第二,教师要从根本上革新传统的教学手段,用丰富多彩和具有创新性的教学理念,重新审视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例如,采用虚拟样机仿真技术(FVP)建立虚拟现实模型,一方面可以动态地为学生演示课程中的原理性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重演,巩固知识点,以夯实专业课基础。第三,教师需要在“自身素养、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三个维度上进行提升和更新,以创新的思维方式调整教学方向,为课程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基于学生的优化方案。针对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的不同特点,我们提出基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助PK、效果评价”的三维式教学优化策略。第一,强制要求学生在课外自学专业知识所取得的效果不太好,所以我们通过邀请国内外权威专家讲述工程前沿,加强实践教学(工程现场实习和室内实验),组织形式多样的科技竞赛等方式,启发学生自主探索专业发展动态,自主夯实专业理论知识。第二,我们还发现学生之间的对比PK学习效果非常不错。我们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各组学生在课后探索学习重难点知识,并准备讲稿,下节课汇报;在下一堂课上,让各个小组以“对垒”的形式进行讲解、讨论,并发起延伸学习。学生的学习潜能在争论中一点点被激发出来,枯燥的专业知识也潜移默化地深入学生脑中。第三,检验学习效果是最重要的环节,但是以往用一张试卷做定论的方法存在明显的弊端。因此,我们突破传统的考试模式,将考核内容和形成做了一些调整。如通过逐一“面试”交流、自我评价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时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便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角色,如果单纯地将学生看作被动的受教育者,而不是参与者,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尤其是程序性专业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必须主动参与,才能习得知识。学生与教师协同学习和教授的模式,能引导学生深入专业课程,师生“二维”协同与“三维”实施同步进行,实现了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雷智仕,杨丽,李丰,等.提升工科高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策略研究——基于“卓越计划”背景下工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分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4(2).

[2]江惠云,付鹏,陈文娟.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校综合性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8).

[3]王永利,龚方红.工科高校教师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2).

[4]刘小强,王彩霞.教师的课程观念与高校教学质量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7).

[5]王岩,蒋炳炎.高校工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6]张飞燕,韩颖.工科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6).

[7]王冬梅,周俐军,张士强.工科高校培养实用创新型人才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9(S1).

第10篇

1教育实习基地学校的建设薄弱

教育实习基地是师范院校进行相对稳定的、规模化的教育实习的必备场所。实习基地的多少、稳定与否直接制约着实习的开展情况与实习质量。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是甘肃省唯一一所高等民族师范院校,自办学以来,学院为了落实服务民族地区的办学宗旨,积极与地方政府共同协商,制定了双方较为全面的教育实习合作工作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临夏市南龙中学为代表的教育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基地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育实习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深化了实践教学改革。依托2007年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教师[2007]4号)的文件精神,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推行实习生到地处偏远、生活条件落后、办学条件差的农牧村中小学支援教学工作,顶替部分代教和临时教师,弥补在编教师的不足,减轻部分正式教师的教学负担,为他们提供培训、深造机会的“援教顶岗”教育实习模式,这种模式2008年12月24日得到了教育部升本改建评估专家组的肯定,也得到了甘南、临夏各级政府的肯定和支持。但随着这项工作的开展,教育实习基地学校建设薄弱的问题就越发突出。现阶段,这种实习模式的实施步骤是:每年由学院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上报春、秋学期所需实习生的专业类别和数量,然后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将需求计划传达给学校;学院根据各地区教育局提出的实际需要,根据需求选派不同专业学生,组成实习小组进行顶岗实习。或者学院根据各专业的教学实习方案,本着实习生回生源所在地的原则,每年安排实习生回生源所在地进行“援教顶岗”教育实习。这样,由学院领导出面,积极与地方教育部门签约的教育主管部门安排实习生到基层学校任教的合作协议,保证了实习生的实习去向问题。这种以行政手段签约的合作协议,并不能真正意义上代表教育实习基地学校的建设。目前看,这种教育实习合作模式,其弊有三。弊病一,教育实习活动是师范院校与实习基地学校双方最直接的合作关系,是实习院校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场所,也是双方相互交流与学习的绝好形式。这种由教育主管部门安排实习生到基层学校实习的合作关系,对实习学校来讲,是被动的形式上合作,对学院来讲,也无从实习基地稳固化的建设,对双方来讲,很难在此基础上形成有效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弊病二,在基础教育师资需求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型的时期,办学单位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这种签约式教育实习合作,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师范生的实践型教学和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其实质也就是实习生不能真正进入具备实习条件的学校,学生得不到全方位锻炼和提高。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多数中小学迫于升学等压力,不愿意成为高师院校的实习基地。原因一,随着高校的扩招,实习生激增,专业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实习学校担心实习生的教学会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进程,影响教学质量。原因二,这种高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缺乏沟通与交流的合作,中小学认为在合作中自身收益太少,只能接受上级命令,接受实习生并且安排他们在校实习,只是帮助高师院校完成工作而已。弊病之三,实习生到生源所在地报到后,教育局允许实习生自己联系学校,然后发函派遣。这种形式看似灵活自由,给实习生最大方便,但最大的弊病是疏于管理,缺乏指导,没有营造一种互相帮助,互相竞争的氛围。更有甚者,个别实习生不到岗,实习结束时,实习学校仍给做鉴定,加盖公章。那么,高校在现有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如何保证学院与社会相结合,学院与实习学校互惠互利,建设一批具有先进性、示范性、综合性和稳定性的教育实习基地学校,并充分发挥基地的功能作用,是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育实习工作的当务之急。

2师范生对待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师范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不认真对待教育实习机会,敷衍了事,对待实习的积极性不高,这是一个现阶段高等师范教育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探究形成的各种原因,才能够正确看待和解决这一问题。首先,从社会层面讲,现阶段随着高等师范院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而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学生人数逐年减少,基础教育的师资需求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当地教育部门并没有逐年设置教师岗位,致使大部分师范生毕业后无从就业;加之,相关政策规定,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只要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拿到相关证书,也可以从事教学工作,自然而然教师岗位的设置就成了僧多粥少的状况。当然,这种不拘形式选用优秀人才到基层学校工作,无可厚非,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使教师专业化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被削弱,从而使得一些师范生认为教育实习可有可无,思想上产生懈怠感,进而使得他们对教育实习抱得过且过,应付局面的态度。其次,从“援教顶岗”的初衷来讲,“援教顶岗”教育实习的要求是实习生到地处偏远、生活条件艰苦、办学条件差的农、牧村中小学支援教学工作。目的有二:其一,顶岗支教学生带去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观念,为援教学校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实习学校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其二,实习生亲身感受农牧村条件的艰苦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落后,体会农牧村学生渴望知识的热情;加深对国情、省情、州情的了解;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增强投身民族基础教育的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随着这项工作的逐年开展,所面临的新问题逐渐凸现。问题一:很多偏远乡村的学校,由于学校条件差,教师短缺,非常愿意接受顶岗实习生。但这些学校往往把顶岗实习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实习生成为“百科”式的人才,什么课程都上。这些学校由于本身教师缺,加之自身问题,都不能也不愿指导学生实习,实习生教学只能在低水平上重复,这种提供了多种实习机会的实习并不能保证实习的质量及实习学生水平的提高。另外,这些学校大多偏远,生活条件很差,学生自己每天做饭,晚上值班守校,由于学校规模小,经费短缺,也不能给学生提供生活补贴,学生周六外出,周日返校,这种往返不同程度给学生带来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久之,学生就会找各种理由请假,逃避实习。问题二: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各种考试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近几年,甘肃省各地方政府对教师岗位的设置越来越少,每年省政府只设置一定数量的教师特设岗位,这对师范毕业生来说,也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就业机会。所以大部分学生就利用实习机会,进行复习,借机逃避顶岗实习。

3实习带队教师力量薄弱,指导力度不够

实习带队教师是指在“援教顶岗”教育实习中,由高校所派任的,从实习生的实习动员开始到实习结束,负责实习生实习过程中的各种教师技能、生活、安全、纪律等各个方面的指导与管理的教师;而专业指导教师是指实习学校所指派的,指导学生进行具体教学实习的指导教师。从实际情况来看,实习带队教师力量薄弱,指导力度远远不够。具体情况是这样,学院派出的带队老师,每人至少指导两个基地(两个民族县)的实习工作,而大多实习生又被当地教育部门安排到最需要人的基层学校,这些学校大多地方偏僻、交通不便,加之实习点之间距离远,带队教师对这些地点不熟悉,难免照顾不周。同时,不可忽视的一点,有相当一部分学院派出带队教师对基础教育规律不熟悉,对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了解,对突飞猛进的中小学教学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执行漠不关心,导致指导效率不高。更有甚者,个别带队老师不能到实习学校巡查、督导,只是电话询问情况,遥控指导。那么,学院如何选派教学经验丰富与教学理论研究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带队老师,也是顺利完成教育实习的关键。

二解决师范生实习问题的对策

1稳固教育实习基地

加强实习学校建设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一流的教学实习学校,是教育实习成功的前提条件。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不应局限于满足与地方政府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签定的教育实习工作方案,委托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安排实习生的这种全方位委托式教育实习。要在地方教育局的支持下,主动出击,积极与基层学校取得联系,特别是一些具备食宿、安全与教学条件中等学校的支持和协助。一方面,学院应与这些学校积极沟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给实习学校配备一些电脑、办公桌椅等办公设施,进一步改善这些学校的办公条件。另一方面,利用暑假组织实习学校的教师到学院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同时,高薪聘请这些学校的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为学院客座教授,每学年定期来学院进行示范课讲授,讲述中小学教学的最新动态,最新教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这种本着明确职责、尊重对方、积极主动、加强沟通、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建共赢的合作原则,将有利于建设一批稳固的教育实习学校。同时,这种以学校与社会结合为前提,以互惠互利为基础,以充足的经费和有效措施为保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首要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以制度建设为护航,建设一批具有先进性、示范性、综合性和稳定性的教育实习基地,并充分发挥基地的功能作用,使其成为实现民族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托。

2规范实习管理机制

加强教育实习质量监控“援教顶岗”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各地县市教育局,实习学校相互协作,互惠互利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有效填补了农村基层教育的师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乡教育之间的不均衡性,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为了很好完成这一系统工程,要明确规定师范院校的职责,各县市教育局的职责,实习学校的职责,实习生的职责,且应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使责任落实到人。对师范院校而言,一方面,制定指导教师的选派标准,强化责任意识,并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成立教育实习巡查小组,巡查小组应时常深入实习生中,了解实习生实习的真实情况,及时进行反馈,不断改进实习工作。另一方面,巡查小组下实习点指导工作,要做好与教育实习基地学校的沟通,及时解决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使实习学校的领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规范指导老师的教育指导活动中去,给予实习生更大的实习空间和实习帮助。对县市教育局、实习学校而言,应该转变思想,转变观念,应该把原来由师范院校联系安排教育实习,变为由师范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共同负责管理的新局面,更应充分认识师范生在实习时,会将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理念带到中小学校来,对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教育实习学校领导不作为,班主任不接纳,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力不够,实习生锻炼机会少的尴尬局面。

3加强师范生对教育实习的重要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