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3 11:21: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普通居民健康档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区域社区卫生信息的管理是以社区为核心、家庭为单位,以老人、妇女、儿童和慢性患者为重点服务对象;以健康为中心,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优生优育指导为服务内容,利用计算机的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和一些医疗设备终端,实现居民健康数据区域信息共享;将医疗服务、医疗延伸服务、健康教育引人家庭,最大程度地体现这些服务的及时性、实时性、随时性、交互性、多媒体化。居民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可充分地享受健康服务和健康教育。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是区域社区卫生管理的基础,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依据,记录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收集、记录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通过建立健康档案,能够了解和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构成,了解社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问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筛选高危人群,开展疾病管理,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奠定基础。
居民健康档案记录了社区居民的所有健康相关信息,社区医生可以通过分析,掌握社区居民中健康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变化情况,有利于社区医生及时、动态地了解所在社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开展社区诊断。
利用健康档案的信息,可以科学地界定或区分社区中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把未诊断的患者(二级预防对象)和高危人群(一级预防的对象)从社区普通人群中及早发现和区分出来,并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需要开展疾病或健康管理,为筛选高危人群、开展疾病和健康管理,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打下基础。
居民健康档案详细、连续地记录了个人的健康问题、所患疾病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及时、恰当地诊断疾病,开展个体化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同时,诊疗和干预记录也不断丰富着健康档案的内容,使之成为社区预防保健工作。
覆盖面广的健康档案反映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和社区卫生资源分布情况,能为区域内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卫生资源,改善和提高卫生服务能力提供基础信息,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卫生保健需求,实现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动态连续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收集,能反映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过程,为经济和社会效益、居民满意度等服务效果评估提供信息支持;另外健康档案还能作为健康公平性监测的工具。
居民健康信息采集包括对每个居民的基本信息、慢病信息、体检信息、健康动态记录等信息的采集。
信息综合查询:在信息综合查询模块中,可以利用家庭住址编码、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时间段、慢八病等条件分别查询人员的信息,同时可以对这些条件任意组合之后进行综合查询。
家访预约信息查询:在家访预约信息查询模块中,可以根据家访预约时间来查询某一天需要进行家访的所有老人及慢病患者的信息。
儿童接种信息查询:在儿童接种信息查询模块中,可以根据接种预约时间来查询某一天需要进行接种的所有儿童的信息。
老人、儿童及妇女、慢病患者信息管理。
信息预警和提示:用户成功登录系统后,系统自动列出该登录用户所负责的辖区内,当日需要进行家访的人员信息和当日需要进行接种的儿童信息。
数码动态记录管理:针对没有医生工作站的社区、医生通过计算机输入较困难的医生和家庭访视无法实时用计算机记录的情况,应用数码纸笔技术,医生用数码笔在普通纸上记录诊疗信息的同时数码笔将原始笔迹以矢量点阵的形式存储到数码笔中,并集中上传到数据库中,提供图象式居民健康档案。
数据接口:接口标准的建立是区域社区卫生网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居民健康档案、HIS和医保等系统的桥梁,主要包括居民数字健康档案管理接口、居民数码健康档案管理接口、身份识别接口、双向转诊接口和医保接口。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接口用于连接社区门诊医生工作站与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提供居民健康动态记录数据输入接口,医生在病人就诊时就可以实时地将门诊病历信息记录到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库中;提供居民健康档案数据查询接口,病人在就诊时,医生可以随时在医生工作站上查询病人健康档信息。
用磁卡作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身份识别介质,建立磁卡信息调用接口,连接与健康档案采集和查询有关的信息系统。
双向转诊接口用于社区HIS与医院HIS的数据连接。医保接口用于社区HIS与医保结算系统连接。
数据管理:采用集中分布式数据管理,建立健康档案数据中心,将健康档案的核心内容存储到数据中心。对于规模、数据量都比较小的社区,直接通过互联网连接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录入和检索;对于规模大且有条件的社区建立前置服务器,实现数据本地存储实时上传。
网络构架:根据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络环境、配备配置、技术条件、资金投入等情况,采取专线、VPN、网站三种形式,在保证数据安全的条件下采用灵活的组网方式。
[关键词] 社区; 健康管理; 健康教育; 网络构建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246-02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其服务对象不仅仅是患者,还包括了健康和亚健康人群[1]。社区医院健康管理是运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等各种技术和知识,为社区内的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疾病的管理以及健康风险预测服务[2]。各国经验表明80%以上的疾病可以在社区得到有效防治[3]。因而在社区中进行健康管理很有必要。现就如何建立社区健康管理的模式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提高社区卫生的管理效率
1.1 建立完整的家庭健康档案 建立完整的居民健康档案是社区卫生服务的特征之一,也是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的建立可以采用社区居民在社区医院就诊看病时进行体检、集中体检、或挨门逐户上门体检建立(包括测量血压、询问、索取和查看其他医院确诊依据等方式),它的内容包括居民基本资料情况(家庭住址、居民个人的基本资料、建档医生和护士签名、建档日期等)、周期性健康体检资料等。然后运用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系统,使用统一的管理软件,把该社区居民各种健康档案资料按照档案号输入计算机,建立起一个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目的是保证居民的健康情况都登记在案,准确无误地为每个人提供身体健康状况资料。日后不断对此进行更新、监测、记录、指导。
1.2 有效建立完整的社区家庭健康档案能提高社区卫生的管理效率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详细地记录了居民的健康问题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医生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保健提供了全面的资料。社区健康档案的建立符合了其高使用频率和快速查询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效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此外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还有助于制定社区卫生规划诊断治疗和预防保健计划。
2 个性化的体检和健康状况评估 根据本社区居民的年龄、性别、家族史、既往史、近期不适症状、本人的要求等策划个性化的体检方案。并且针对受检者体检和健康信息的情况,提供相关疾病体征的简单介绍,进行健康状况和疾病趋势评估,必要时进行心理健康评估,为居民分析主要的健康问题,确定相关危险因素,并且提供基本健康改善指导以及运动和营养膳食处方,定期通知本人复查、复诊;而不是通过电脑软件完成的简单拼和总体检报告,避免了建议雷同和没有区别。体现了个性化特征,起到针对性作用。
3 社区健康教育的活动和身心健康咨询的开展,起到未病先防作用
3.1 社区健康教育的活动的开展 社区是推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场所,对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及自我保健能力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以社区全人群为对象,向社区居民传授医学保健知识,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及能力,促进自身健康,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和降低发病率的目的。
3.2 身心健康咨询的开展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心理健康日益被人们重视。社区在开展健康教育的同时也开展身心健康咨询,调查普通人群精神健康状态与神经递质的关联[4],做好“未病先防”的措施。在心理健康咨询体质的辨识基础上,提供心理健康常识性知识宣教,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3 社区健康教育和身心健康咨询起到未病先防作用 健康教育宣传的方式以宣传栏、专题讲座为主,使正确的健康观得到广泛地普及。使社区居民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逐步纠正,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帮助居民树立了正确的健康观和消费观。
4 社区网络系统的构建及传播,促进居民的积极性
4.1 社区网络系统的构建及传播 社区构建网络传播与扩展是提升专业化的表现,其目的是让社区健康管理达到多方面的效果:⑴将社区健康资源通过网络带给最有需要的居民;⑵为社区居民的健康需要作全方面的评估;⑶提供多样化服务,带动健康管理者和社区居民积极性;⑷与社区健康相关部门取得联系,明确健康管理计划方案和服务协议,恰当地评估社区健康资源的运用。
4.2 社区支持网络的构建和传播可以促进居民的积极性 网络传播根据社区的实际条件,发展社区传播, 卫生和健康信息,开设公共健康论坛,发挥信息交流与反馈的平台作用。提供并传递多元信息,充分发掘社区受众的潜力,引发居民参与积极性,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
5 小结 社区卫生服务是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服务,用意在提供方便、有效、经济、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社区健康管理属于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它有两种效果模式:一是直接效果,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另一种为间接效果,确保人们能更好地处理各种压力。总之,健康管理的理念就是要把人类健康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管理,帮助人们科学恢复健康、维护健康和促进健康。通过开展社区的健康管理,能有效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及能力,从而改善其日常生活行为,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预防疾病和降低发病率的目的。但目前社区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是专业人员匮乏和社区医院对自身定位的不准。故在健康管理功能和人才方面,社区应当充实自身条件和提高自身卫生服务水平,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 杨迎春,巢健茜,王小雨等.健康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4401-4403.
[2] 姜滨英,甘承文.健康、营养、保健管理师培训教材[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本、预防为主、依照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要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充分发扬多部分本能机能效果,依法开展对神经病人的综合救治和服务治理,具体增强精神疾病医疗救治才能建设,提高综合服务治理程度,削减重性神经病人生事肇祸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不变。
二、工作目的
(一)坚持县、乡、村三级精神疾病预防服务收集。
(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有用治理医治率2012年到达60%,2015年80%。
(三)开展精神疾病康复服务2012年到达70%,2015年到达85%;精神疾病患者承受康复服务的比例2012年到达60%,2015年到达80%。
(四)将重性神经病人悉数归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化治理,坚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档案,2012年到达60%,2015年到达80%。
(五)心思健康教育、心思健康指导、心思行为问题预防和心思危机干涉工作明显提高。居民取得心思健康指导的比例2015到达80%。
三、工作内容
(一)坚持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为主体,综合病院为辅佐,基层医疗机构为依托的精神疾病预防服务收集。
1、增强康宁神经病专科病院建设,首要负责普通精神疾病的预防、医治和康复工作。
2、乡镇卫生院设立公共卫生科,村卫生所指定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负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坚持健康档案,按期开展精神疾病患者随访评价和健康体检,施行精神疾病患者分类干涉及宣布道育工作。
(二)增强精神卫生工作队伍建设和培育。
1、康宁神经病专科病院按医疗机构设置规范装备医务人员。
2、组织开展精神疾病医治专业人员常识和技艺培训,鼓舞在岗精神疾病医治专业人员参与继续医学教育,重点提高基层医护人员在精神心思疾病预防、筛查、评价、诊治、康复等方面的专业程度。
(三)规范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理服务项目。
1、坚持居民健康档案。在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归入治理的时分,记载家眷供应来自原承当医治任务的专业医疗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为患者进行一次具体评价,为其坚持居民健康档案。
2、按期随访。关于归入健康治理的患者,经过预定患者到门诊就诊、德律风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法,每年至少随访4次。依据患者病情的节制状况,对患者及其家眷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艺练习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对家眷供应心思支持和协助。
3、健康体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空肚血糖,普通体魄检查和目力、听力、活动才能的普通检查。有前提的可添加血惯例、尿惯例、大便潜血、血脂、眼底、心电图、B超级检查。
4、分类干涉。依据患者的风险性分级、精神症状能否消逝、自知力能否完全恢复,工作、社会功能能否恢复,以及患者能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响或躯体疾病状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干涉。
(1)对病情不变(精神症状基本消逝,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普通或优越,无严厉药物不良反响,躯体疾病不变)的患者,无其他异常,继续执行上级病院制订的医治方案,3个月时随访。
(2)对病情基本不变(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情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处于“病情不不变”和“病情不变”之间)的患者,若无其他异常,大夫可在现用药物基本上在规则剂量范围内调整剂量,需要时与患者原主管大夫获得联络。调整过一次剂量后,可延续察看4-6周,若患者症状不变或虽然症状分明但比前次已有好转,可维持当前医治方案,3个月时随访;若仍无效,则转诊到上级病院,2周内随访转诊状况。
(3)对病情不不变(神经病症状分明,自知力不足,社会功能较差,有影响社会和家庭的行为,有严厉药物不良反响或躯体疾病)的患者,对症处置后立刻转诊到上级病院。需要时申报本地公安部分,协助送院医治。
(四)组织开展心思征询服务与宣布道育。
组织精神疾病预防专业人员编制影像、图文、图片、文字等方式的宣传材料,经过电视、播送、报至、文艺活动等多种路子开展精神心思疾病宣布道育。按期组织专家深化乡村、社区、学校等开展精神心思卫生常识宣讲普及活动,预防精神心思疾病发生。
四、首要办法
(一)增强组织指导
县级成立精神疾病患者服务治理指导小组,负责有关工作的组织、协谐和严重事项的决定计划与部署等。
(二)明确职责分工
卫生部分
1、卫生行政部分:
负责坚持和完善精神疾病预防服务收集,制订精神疾病预防工作方案与方案,组织成立精神疾病预防专家组,组织开展精神疾病治理服务监督检查。
2、专业医疗卫活力构
(1)县精神疾病专科医治机构
协助县卫生局制订全县精神疾病预防规划,承当全县重性精神疾病治理培训,对乡级精神疾病预防工作指导,负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理服务项目标质量节制与评价,做好相关数据和信息申报工作。为精神疾病患者供应诊疗服务,供应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承当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急医疗处置任务。
(2)县疾病预防节制机构职责
依据工作需求协助卫生行政部分组织开展精神疾病预防服务治理和心思卫生教育工作。
3、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负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按期随访、信息搜集与申报,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坚持健康档案,供应患者服药及家庭护理指导,开展精神疾病预防常识健康教育工作。
财务部分
负责依照公共财务的要求,落实相关财务津贴政策并安排有关经费。
民政部分
对符合民政部分医疗救助前提的人员,实时予以救助。
发展改革部分
负责将精神疾病预防归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依据国家投资方案,安排精神卫生建设项目。
人社部分
依据实践状况,将重性精神疾病归入慢性病治理范围,按规则报销药品费用,保证病人门诊和住院医治。
退休有两个档案怎么办理吗?
一般情况下,两个档案合并后办理退休。当然,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采取身份证和档案相结合的方法,身份证和档案不一致的,以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按照正常的程序办理即可。
年龄要求: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采取身份证和档案相结合的方法,身份证和档案不一致的,以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对于出生时间的认定,档案的证明力是更高的,如果你按照身份证已经达到了退休年龄,但档案上记载的还没达到,那么就无法办理退休手续。为什么要这样要求呢?这是为了防止随意更改职工出生时间和编造档案。有人想通过修改出生时间来提前退休,这样就能提前领取养老金,这对其他参保人员是不公平的,所以要以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目前法定退休年龄: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女干部年满五十五周岁,并且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准予退休。
对于延迟女性退休年龄提出的方案是:
第一,从2015年开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职工和居民应当推迟1年领取养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迟2年,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女性65岁领取养老金。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护理;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23―0123-01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也引起了临床医护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的疾病,患者一旦患病就会终生受累,这对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影响是非常漫长的。由于糖尿病的病因很复杂,其临床表现也呈现多样化,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多并且会危及患者的多个重要器官,因此糖尿病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都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命和健康。糖尿病的多样化、终身性、广泛性以及长期性都决定了糖尿病社区护理的重要性。
1 糖尿病社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专业的社区护理人才我国开设社区护理专业起步晚,目前也没有进一步细化。社区护理人员主要来自于普通护理专业,并且目前从事社区护理人员的学历结构以中专为主,占到总人数的92%。社区医护人员队伍中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护理人才,有些护理人员在上岗之前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及技术培训,其理论知识及技能有很大的不足,远远不能够满足社区护理的要求,难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社区护理服务。
1.2 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有关社区护理的操作程序、法规、法律等都还不完善,社区护理缺少社保的支持,社区护理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不明确,对糖尿病社区护理起到了制约作用。
1.3 缺乏对护理工作的信任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治病要靠医生,送药以及打针是护士的工作,往往不能够全面地认识护理工作,认为护理仅仅是技术性的操作,护士的工作就是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并没有意识到护士其实在促进疾病的康复以及维护身心健康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1.4 糖尿病患者依从性较差 作者统计了从2010年到2013年,我辖区内居民患糖尿病的患者中仅仅只有30%患者接受了规范的管理,有70%的患者并没有得到全面的规范管理。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类:①依赖和寻求“特效药”和偏方,不相信现代医学。②患者的自制能力很差,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不能控制饮食,往往导致治疗失败。③患者经济困难,不能承担饮食保健所产生的费用。
1.5 缺少其他学科的支持 社区护理是由公共卫生学以及护理学综合来的,旨在维护和促进人类的健康,为其提供综合的、动态的、连续性的护理服务。社区护理是全科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围绕社区居民,以慢性病、残疾人、儿童、妇女、老年人为重点,为其提供集计划生育、康复健康教育、护理、医疗、保健、预防等为一体的便捷、综合的护理服务。社区护理所需要的知识面很广,涉及多门学科,不同于临床护理,社区护理要求护理人员要有全面的人文知识和护理知识。目前我国的社区护理基本上以预防和医疗为主,保健以及康复护理的内容很少,而保健知识的宣教、疾病的预防等工作目前还无法全面开展。社区护理缺乏的是不能提供综合的、动态的、连续的护理服务,不能够将社区护理的特色充分地体现出来。
2 糖尿病社区护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2.1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 建立起一套用于培养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体系,加强对社区护理知识的普及以及实践技能教育。对社区护理实行继续教育培训,明确教育目标,并且定期对继续教育情况进行考核,从而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社区的卫生护理服务能够可持续发展。
2.2 建立社区居民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档案 通过随访掌握社区居民及其家庭的健康资料,建立慢性病的档案,记录糖尿病患者发病、治疗、护理的过程,为其护理和就医提供平台。
2.3 健康宣传 定期开展健康宣教,倡导社区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举办各种宣传活动,进行多样化的健康宣教。从而普及群众的健康知识,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的意识。
围绕解决本单位本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向群众关注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事关改善民生的重点领域发力,我与调研小组成员多次到镇卫生院和各村屯了解情况,与卫生院院长和村村屯负责人,村民进行座谈和走访。通过对全镇卫生医疗情况的摸底为下步如何开展乡镇卫生医疗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一、我镇医疗队伍及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镇实有农业户2879户,人口7358人(数据采集时期2018年12月31日前),其中长期居住在村内的1064户,2739 人,平均年龄普通农户56.58岁,贫困户平均年龄62.81岁,全镇共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的人口809 人,占常住人口的30 %,其中建档中贫困户家庭人口351人,占常住人口的12.8 %。
我镇村医的基本情况:至2019年10月我镇共有村医 18 名,其中在职村医13名、目前长期在村内居住的村医4名。约占村医队伍总数的30%。
村镇医疗的现状:由于近些年经济条件的好转村民陆续向城市转移,在城市中更好的医疗条件让村民的就医渠道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就医主要集中在市、中两院和社区卫生院,对村医的依赖性不再紧密。导致村医在医疗方面的服务对象只集中在村内慢病管理的居民身上,据统计2019年我镇平均每名村医服务村内慢病居民为62人。占常住人口的30 %。这个比率就充分说明了 村医的服务对象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二、村医待遇情况
目前我镇村医的工资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基本药物补助7元/人/年,基本公共卫生11元/人/年,运营经费2800元,村医补助1200-2400元,基本村医工资2400元,药品代购药价的10%收取,取暖补助约2000元。据有关数据显示我镇的村医平均工资2.1万,最高村屯可达2.6万最少也在1.6万元。
三、相关的矛盾问题
按照卫计部门对村医的考核,对于村民中的慢性病人实行建档管理,每季度随访一次,全年为四次,这些慢病管理人中最多的是高血压病人达到600人左右。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我镇最少的村是同兴村,全村共有28个村民建立了慢病管理档案。从村医的有内容的服务业务方面,压力不算大。但是依法问题重重:一方面村医对自己的工资待遇表示不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平均2万元的工资已经不能让村医安心在本职工作中尽心尽责,纷纷到市区从事商业医疗,不再象老一辈赤脚医生那样天天呆在村里为村民24小时服务;
另一方面村民特别是居住在村内的村民,有相当一部分为老弱病残,对村医的依赖性依然很强。他们大都文化程度不高,平时对一些疾病医疗的知识还不明白,有些疾病的先前征兆没有引起足够注意,从而使一些可防可控的疾病没有得到及时防治。而他们这部分居民对于村医不在村内服务,不能随时问诊和及时取药又意见重重。
从2016年以来由于精准扶贫工作对村医入村入户的要求,村医在村时间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大多数的服务时间还重点围绕在建档立卡贫困户身上,虽然,对其他村民服务也有提高,但做的还不够与广大常住居民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因为这种入村入户的频率还是与各极领导的检查和巡视有关的,并没有较好可执行的制度上的约束,有些制度有但不能够长期执行,所以我觉得这只是短期的成果。
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首先要立足乡村认清目前我们乡镇医疗的现状,掌握村医服务对象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将服务重点扩大到全部留守村民身上,村医工作者要为每个常住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对于档案要区分年龄段,健康情况进行疏理,重点人员要每周进行一次走访,普通村民可制定计划分类一个月一次,一季一次进行健康监测。提高村民的健康水平,达于预防强于治疗,病从小医的目标。
(二)放宽村医住村时间,利于村医更好地执行制度。村医相当一部分人是在市区居住。周一到周五24小时在村服务有很大难度,在实际工作中操作性不强,同时对24小时的工作要求与周期太长,也是造成村医抱怨工资低的一个原因。根据目前我镇常住人口在2739人的实际状况来看,1名村医平均服务210名常住居民的比率计算,而这些人中只有三分之一存在慢病监管情况。其他时间主要是对健康医疗的宣传。若村医一周二次至多三次进村入户从事有效的医疗服务,与村医的收入应该是符合的。
(三)提高退休村医的待遇,从2018年我镇陆续对服务村民15年以上的村医提供了生活补贴,每人3600元/年,但是这部分的资金来源是村转移支付,由于近几年村级转移支付的资金一直没有提高,各别村屯捉襟见肘,不能长期有效地保证这笔补贴足额按期发放。新的退休村医又会再未来几年内出现,面对这种实际情况,最好地方式就是将退休村医的生活补贴列入到市级财政预算,保证资金的及时发放。
2019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推进我镇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为我镇人民进行医疗服务,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我院根据上级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的要求,全面部署相关工作,按照工作进度要求稳步推进,基本完成2019年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工作要求,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积极部署
制定了《2019年度卫生院辖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成立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签约服务团队,紧密围绕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工作持续性等内容进行了充分研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为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稳步推进奠定了组织基础。为保障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深入人心,向村民签订了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
二、广泛宣传,深入动员
为保障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深入人心,我院统一印制了以宣传家庭医生服务理念和服务内容、服务形式为主题的宣传单,并分发给本辖区各村卫生室,制作了宣传横幅,有效营造了家喻户晓的宣传氛围,为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舆论基础。
三、调查需求,个
签约服务的居民中,调查了居民希望得到的医疗卫生服务。包括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慢性病管理、孕产妇保健管理、婴幼儿保健及其它服务,卫生院负责检查、指导、协助
签约家庭医生,开展上门访视服务和健康教育,做好健康体检、逐级转诊、健康评估等履约服务。服务人群底数的清晰和需求人员数量的掌握,为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扎实推进奠定了信息基础。
四、明确对象,按需管理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签约服务的提供主体。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原则上由家庭医生、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师或全科医生及健康管理人员(护士、公共卫生医师)乡村医生组成,团队负责人由卫生院主管副院长担任。家庭医生由乡镇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中具备资质的乡村医生担任。卫生院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的直接责任人,为进一步明确辖区人口分布,保证所有居民均能得到服务体系覆盖。公示团队服务人员、服务范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为辖区内常住城乡医保居民,优先覆盖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孕产妇、0-6岁儿童以及贫困人口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等重点人群。根据居民所处的类别,明确服务内容及标准,提供针对性的签约服务并保证服务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五、优先签约,有效服务
优先与辖区内的慢性病人、65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妇幼保健对象等愿意接受家庭医生式服务的重点人群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并根据协议书内容提供建立健康档案、电话咨询、入户访视、健康教育等针对。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计划生育特扶对象建立完善电子健康档案,实现贫困人口、计划生育特扶对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对65周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
人群免费签订协议包,提供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预约转诊等服务。
六、顺利完成2017年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及履约工作
2019年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我院共签约44965人,其中贫困人口签约率100%,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100%,普通人群签约率达到98%,初步完成上级要求。
七、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部分村干部对签约服务不知晓或理解不透彻;
2、签约工作较草率,服务包内容等政策签约时未做到告知义务,导致部分不理解、不配合履约工作;
3、部分村卫生室相关资料、台账管理较乱,因贫困人口名单因多次调整,导致部分村医分不清最新台账;
大家好!
正是一年好时节,绝胜烟花闹蜂蝶!在这生命力蓬勃焕发的夏季,我们满怀喜悦之情,相会在一起。我首先要感谢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信任,使我有机会在这里发表演讲。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忠诚与敬业携手,共创美好社区》。
每个人在一生中总有许多美好的梦想,有的人梦想皑皑的雪山哨所,有的人梦想菁菁的绿色校园,有的人梦想英雄的夺目光环,而我的梦想,在儿时对白求恩的崇拜里悄然发芽,在亲人朋友的病痛里扎根,在无影灯下那些被疾病缠身的患者们面前永恒,我要把我的一生的事业,献给社区卫生服务,献给病人,用爱呵护老百姓的健康与生命。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社区卫生工作者。我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甚至也没有令人敬慕的业绩。但几十年如一日,我凭着对事业的忠诚与敬业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有过欢笑,有过泪水,也有过迷惘。
曾几何时,面对每日的匆忙劳碌,我身心疲倦;曾几何时,面对每日重复不断枯燥操作,我心生厌烦;曾几何时,每每看到病人痛苦的和难以控制的牢骚,我深感无奈。这就是我的工作吗?这就是我向往的职业吗?这就是白衣天使的纯洁和救死扶伤的崇高吗?
我反省过,也思考过,这么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懂得了平凡就是普通的日子,伟大只是刹那间的英勇,但感动的确会定格为永恒。记得第一次上门为群众服务时,有的群众因某种原因不配合,甚至于拒之门外,但我们的同志用温婉的言语,和善的笑容,扑实的坚持,真诚的态度去感动他们,我们在工作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将群众的身体健康放在心上。记得一次一对老年夫妻前来体检,丈夫是因为高血压中风导致双下肢瘫痪不能行走,需用轮椅代步。因我们体检中心设在三楼,见到这种情况,我们社区服务人员很热情的上前去帮忙。我们和他的妻子一起推着他到住院部一楼医师办公室,帮他登记建立档案并陪同他去测量血压,抽血等基本的检查。由于考虑到他行动不便,我们特意请B超医师提着机器到一楼为其做B超检查。病人及家属非常感动,他们不停的对我们表示感谢。还有一次我们电话回访到一名老年患者,老人说他患脑出血十年了,平时基本上没有出过门,只是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我们社区卫生站了解到情况后,带上血压计、心电图机等医疗设备亲自上门为老人检查身体,合理的为病人用药,并每个季度都到病人家为病人复查一次,病人及其家属都十分感动,多次向社区的居民宣传我们的事迹,社区居民都对我们赞誉有加。从那以后我们的回访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几乎每次都能顺利了解到居民的健康状况,很多居民甚至会主动的将一些问题反馈给我们,我们的工作开展的越来越顺利。我们的医务人员与患者和社区居民共同组成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不经一番寒彻苦,哪来梅花扑鼻香。”没有汗水的浇灌,怎能收获成功的喜悦?没有一番真挚的亲情,怎能构建和谐护患关系?辛勤的付出,换来的是百姓的赞扬和上级的表彰。但是这些赞扬和荣誉的背后却凝聚着太多的汗水与付出。
成绩的背后是一步步的心酸,有的同志顾不了自己的小家——记不清有多少次,回避儿女期待抚爱的目光,更记不清有多少次,歉疚地面对病塌前白发苍苍的父母……在多年的卫生服务工作中,每次完成一项任务,队伍里的的的兄弟姐妹们都更加的努力,更加的团结。因为,在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坚不可摧的信念---让生命为这爱的事业而闪光!
当铭记时刻让我惊醒,当感动时刻萦绕在心头,我责问自己,辛苦算的什么,奉献本来就是天经地义。有一天,我捧起一本书,书中的蝇头小字赫然醒目:工作意味着责任,忠诚就是最大的责任。热忱创造奇迹,敬业就是工作高效的持久动力。
这一刻,我深深的觉悟:工作的好坏,业绩是否突出,可以是职业的伟大与崇高,也可以是岗位的平凡与微小,但决定一切的是你对职业的忠诚,是你对岗位的尊敬。
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卫生服务工作者,我也许只是一滴水、一粒尘埃,我的生命没有耀眼的光华,我做不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但是,在党的指引下,在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我愿意是一颗星星、一粒火种,与我的兄弟姐妹们汇聚成灿烂星空,燃烧出美丽图景,做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做社区群众身体健康的“守门人”!
一、督导内容
1.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组织领导和责任人员的落实情况。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和项目任务的分解落实情况,项目计划执行进展情况。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质量及工作真实性核实。
4.十一大类服务基本服务项目任务落实情况以及具体操作人员是否熟练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内容和工作要求。
5.村卫生站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情况,以及完成质量(每乡镇抽查2-3个村卫生站)。
6.乡村医生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经费兑现情况。
二、督导方法
1.听取汇报: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困难;下一步工作计划。
2.查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情况的有关资料:主要包括是否按要求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是否按要求开展慢病管理、老年人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等;普通居民档案和专病档案存放管理是否科学、规范;免疫规划疫苗保障供应、安全接种及时效性;传染病报告管理的准确和及时情况、兑现乡村医生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经费发放情况等级。
3.现场调查:上户核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走访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的满意情况。
4.向被督导单位及有关人员反馈检查结果和建议。
三、督导时间
1.10月—11月份开展年终考核和年初工作督导;
2.2月—3月份对公卫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
3.5月—6月份对公卫工作整改情况进行督导;
4.8月—9月份对全年公卫工作开展情况和迎检准备工作进行督导。
四、检查组成员
督导检查由县公卫指导中心具体实施,县卫生局领导带队,卫生局相关股室、县卫监大队、县疾控中心、县保健院、抽调部分乡镇卫生院公卫人员等组成专项督导检查组。
五、工作要求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8)03-0567-02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 1亿多,并仍在以每年300万的速度递增,是世界上高血压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在人群中 开展高血压病的防治,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单纯依靠医院的力量已是 远远不足,国内外研究表明,“以社区健康促进并以控制危险因素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是防 治高血压病的有效手段[1]。
社区干预是综合防治规划的实施,即根据三级预防的原则,开展综合性、连续性管理、定期 跟踪随访,给予针对性比较强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行为管理和身心管理,有效控制慢性病 的进一步发展[2]。
社区护士是高血压病社区干预团队中的核心成员,在高血压病社区干预中起着重要作用。其 工作贯穿于高血压病社区干预的始终。
1 社区护士在高血压病社区干预中的主要工作
1.1 建立良好的高血压病社区干预网络组织
社区干预是有组织的社会工作,需要多机构、多部门的配合,因此,社区护士要争取得到社 区居委会、老年协会、学校、企业等组织的支持和配合,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居民健康 服务。
1.2 建立完善的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社区诊断
居民健康档案是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资料,它为社区卫生工作人员提供了系统、 完整的居民健康状况数据,帮助社区卫生工作人员掌握所在社区群体的健康状况,了解社区 居民主要健康问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筛选高危人群,开展疾病管理,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 施打下基础[3]。社区护士是这些档案的建立者和管理者,为社区居民建立完整的 健康档案 后,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处理,确定社区诊断,寻找出群体血压影响原因及可干预因素,确 定重点干预人群,制定血压控制计划。
1.3 实施干预
1.3.1 组织社区高血压病防治行动 为社区及每个居民点管理人员开办高血 压相关知识学习 班,使其重视并积极配合高血压社区干预工作;充分利用社区宣传资源,宣传高血压防治知 识;制作并发放高血压防治知识手册;发放定量盐勺;社区内医疗点提供免费测血压及体重 的服务;开辟健身场所等。
1.3.2 提供社会支持、医疗支持 组织成立社区高血压病病友团体,为患者提 供相互交流的 机会,消除患者的孤独感,帮助患者获得康复的希望、生活的信心、疾病治疗及自我护理的 经验,使其得到心理支持;为患者寻求医疗支持,组织专家到社区开展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 ,现场解答有关问题;设立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咨询热线,随时为他们提供服务。
1.3.3 进行系统管理 完善社区健康档案,按普通人群、高危人群、高血压患 者进行分别 管理。对高危患者及现患人群制定个体控制指标及方案,全程指导及追踪,做好阶段性评估 ,随时调整干预方案及措施。
1.4 提供居家护理
居家护理是对有后续照护需求的患者及其家庭,在其居家环境中,提 供定期的专业性的健康照护服务,从而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和并发症的目的 [2]。居家护理是社区护士针对高血压病患病个体提供服务,满足患者长期医疗护 理和康复 照护的需要,弥补医院医疗护理的不足,是医院临床护理的延续。Ⅲ级高血压病患者及老年 高血压病患者更需要居家护理。
2 社区护士在高血压社区干预中的角色
2.1 组织管理者
社区护士在多部门合作中,承担着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包括组织社区 相关人员的培训、健康促进计划的组织实施;社区健康管理,建立和管理社区健康档案、社 区高血压病个案管理;物质管理和各项活动的安排、管理。
2.2 协调者和合作者
一个成功的健康计划需要多个专业部门共同配合实施,社区护士需要 与许多人合作,协调各部门、各专业间的关系,使其作用得到最大发挥。合作对象包括全科 医生、其他护士、防保人员、服务对象及其家属,还有营养师、行政部门领导等。
2.3 教育者和咨询者
在高血压病社区干预中,社区护士扮演最重要的角色。社区护士可 通过系列讲课、专题讲座或针对个体危险因素进行逐个、逐项健康教育,帮助和促使服务 对象自我学习、自我照顾,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
2.4 照顾者角色
照顾者即为社区患者提供自己或家人所无法满足的护理。如为患者实施各 种治疗性护理;对残疾患者实施功能训练等。但在高血压病的社区干预中,服务对象从个体 扩展到人群,服务内容也从个体照护扩展到社区全人群健康促进。
2.5 领导者角色
社区干预工作独立性很强,社区护士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科学决策,包括社区干预的工作方法、干预进程、人员的组织及安排等。领导者角色是护 士在其它岗位上很少承担的,这对于社区护士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
2.6 研究者角色
高血压病社区干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科学研究过程。社区护士在整个过程 中,要对环境、社区人口状况等进行调查研究,对资料进行整理评估,制定干预措施,实施 并评价等。
3 能力与技能的培养
社区护理工作有很强的独立性,这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而高血压病社区 干预工作,在提供才华展示平台的同时,也对社区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护士除具备 临床护士的素质外,还应突出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3.1 更全面的知识
由于社区护理所需的知识面及知识结构的特殊性,在各级护理教育中社 区护理相关内容课程较少,高等院校尚未开设社区护理专业。社区医护人员的培养主要靠 近年来开展的以继续教育形式为主的全科医护人员培训。我国的社区护理教育尚处 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的社区护理服务极少承担以特殊人群为重点、面向社区全人群的包含 一、二、三级预防的社区干预工作。因此,社区护士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摸索、积累并丰富相 关的知识才能适应社区干预工作的需要。
在高血压病社区干预中,随着社区护理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的扩展,社区护士除应具有一 般的诊断、治疗、护理操作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学知识和熟练的技术外,还需要具备心理学 、健康学、流行病学、营养学、预防医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学、人际沟通等方面的知 识技能。
3.2 管理技能
在高血压病社区干预工作中,社区护士的管理技能主要体现在对社区全人 群及高危人群、高血压病患病群体的健康管理上,即通过健康管理,降低社区全人群危险因 素水平,使血压水平曲线平行下移,以减少社区高血压病发生;通过对高危人群管理,进行 强化干预,降低危险因素水平,推迟个体高血压病的发生,降低人群高血压的发生率;通过 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三级管理和药物、非药物等综合干预措施,使血压控制到正常水平,降低 心脑肾合并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健康管理过程中要求社区护士熟练应用护理程序,及时收集社区居民血压动态信息, 及时对健康档案进行更新,分析评估群体及个体血压变化,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并组织实施 ;定期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根据情况对措施进行再调整。
3.3 较强的交流技能
社区护士在从事干预工作时,不仅要与团队中的其它医护人员合作, 还要与社区居委会、民间团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社区护士与社区居民,尤其是高危人群 及 高血压病患者有效的沟通,可使其对社区护士产生良好的信任感,从而使他们在整个干预过 程中积极主动配合。健全的预防网络组织,良好的运行机制,与居民间良好的协调关系,能 够激起居民参与的积极性,进而不断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随着干预工作的深入,必将产生 良好的疾病预防及控制效果。由此可见,社区护士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良好的人际沟通技 巧是保证干预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3.4 更专业的理论
从事高血压病社区干预工作,要求社区护士在心血管专科知识上有一 个量和质的飞跃。从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生理、高血压病的病机、病理到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 ,直至心血管专科的用药知识,均要求掌握,以便在工作中用理论指导实践。
我国目前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只有极少数接受了系统的、全面的社区护理培训,在 社区卫生服务中,至今仍是医生和流行病学人员占主导地位,护士还没能显示出其应有的作 用。社区护士在缺乏规范培训机会的情况下,以高血压病社区干预工作为契机,使自己接受 新知识、新理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变得更专业、更独立,使自身价值在社区 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 顾学琪.疾病控制与健康促进[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8,6(3):1 01.
[2] 刘素珍.社区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6-127.
我身边的社区卫生服务比赛稿
社区悬挂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条幅格外醒目,宣传栏前站满了居民,身着统一服装的社区“片医”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有的发放宣传材料,有的为居民测量血压,还有的为居民解疑答惑,宣传健康知识……望着这繁忙的场面,望着这些既普通而又熟悉的身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不知不觉想起了去年深秋那个夜晚。
记得那个晚上,天空飘着沥沥细雨,父亲出差、母亲上夜班,家里只有我和年迈的奶奶,而奶奶平时身体就时好时坏。午夜时分,一阵声把我从梦中惊醒,只见奶奶脸色蜡黄,痛苦地蜷曲在床边,我慌乱的一边询问奶奶哪里不舒服,一边给父亲打电话。父亲的电话无法接通,赶紧给母亲打:“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望着奶奶那痛苦的表情,听着窗外那越来越大的雨声,我心如火焚,手足无措。突然,我看到了桌上的“社区卫生片医联系卡”,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急忙拿起电话,按照服务卡上的电话打过去,“您好,这里是社区卫生服务站,请问需要帮助吗?”听筒那边传来了和蔼可亲的声音。我哽咽着把事情说清楚,只听那边温柔的说:“姑娘,不要怕,我们马上赶过去”!过了5分钟,风雨中传来了敲门声,我把门打开,“病人在哪?”一个身背急救箱的来人急忙问道。看着她们被雨淋湿的衣裳,望着她们焦急的面孔,听着她们急促的喘息,我热泪盈眶,欲话无语。经过他们及时处理,奶奶的病情渐渐稳定下来,直到奶奶说没事了,她们才千叮咛、万嘱咐的走出家门,时间也不知不觉过了凌晨。
几天后,父亲和我去致谢。走进宽敞明亮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一种温馨如家的感觉油然而生-这里窗明几净,地洁物整,笑容可掬。一张张亲切的笑脸,一句句暖人的标语和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家的路上,我问父亲:“去年奶奶的病在大医院也是住了好长时间才治好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条件远不及大医院,怎么这么快就看好了呢?”父亲说:“他们为奶奶建了居民健康档案,奶奶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他们早就熟悉了,不用再做许多检查,节省不少时间”!
从此,社区卫生服务溶入了我的生活,我对社区卫生服务有了特殊的感情。每当看到“片医”走门入户的身影,每当听到社区卫生的健康讲座,每当感受到社区卫生服务大众的“温暖”,我的心都不由自主的激动不已,不仅发自内心的说一声:“社区卫生服务真好!”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卫生系统发展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卫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卫生事业关乎重大民生的定位牢固确立,卫生工作将在积极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如何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提高卫生系统社区工作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也是贯彻“两创”总战略,构建民本卫生,和谐卫生的必然要求,解决好社区卫生服务问题,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当前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重要的环节,要从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出发,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社区卫生协会作为一个行业组织,当前要把提高卫生系统社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一方面要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做好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的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班等多种形式,在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中普及全科医学理念和知识,推广和应用社区卫生适宜技术,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转变服务观念和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需要。另一方面,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行业代表,协会也要加强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的联系,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预防保健机构的分工合作,引导医院医生和预防保健机构人员到社区提供服务。同时,协助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完善转诊标准和转诊流程,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之间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努力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社区卫生服务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它包括人性化、家庭化、社区化、社会化的服务。社区医护人员要面向居民,面向社区,面向家庭,面向社会。通过访问。以便达到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等情况。从而掌握社区的第一手资料,并发现服务的重点对象,即重点人群的建档工作。在基调查、出诊、巡诊、门诊、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以家庭为单位,建立家庭和个人健康档案,了解个人疾病史,家族史和影响个人健康的危险因素,然后分门别类地对其建册、归档,即重点人群的管理工作。一方面对社区的居民开展家庭服务,家庭健康服务,做到健康教育普及化,健康教育定期化,通过无偿服务,让居民产生信任,一旦发生健康问题,就会找到我们,此时将无偿服务转化为有偿服务。另一方面在以“六位一体”为主要工作的前提下,对病人的其他要求只要是我们能做到的,都会认真去做,因为病人已经把我们当成是可以信赖的人,他们有所求,我们必应,通过求、应联动,使医患距离拉近,医患关系融洽,信誉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易于开展。对重点人群,开通救助热线,公开中心、站、工作人员的电话,实行医疗与保健,预防与治疗相结合服务;全日服务;全程服务。始终把坚持人性化服务作为提高卫生系统社区工作服务的主要内容,“向患者所想,备患者所欲”是社区卫生服务的最高境界。长期以来以疾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在市场中根深蒂固,因此,工作中的每种模式,每个流程均能演绎人性化服务的真谛。
针对不同性格、不同环境的服务对象,采用不同的服务模式,不同的服务手段,提供不同需求的服务。卫生系统社区工作。因此在如何提高卫生系统社区工作将重点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卫生规划调控,提高卫生系统社区工作,体现卫生科学发展。进1步强化卫生系统区域规划,加大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规划调控力度,合理限制社区医院的过度扩张和负债经营,加强社区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帮扶,通过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和医保政策的合理引导,促进病源合理分流。
二、健全社区服务网络,统筹提高卫生系统,要把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在提高卫生系统的突出位置,强化卫生投入的倾斜力度,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性质、人员编制和福利待遇,重点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改善和提高舍却卫生服务的工作条件和水平。
三、完善公共卫生管理,保障卫生系统社区工作。
(1)做好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当前要重点抓好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2)加大食品安全和职业卫生的监管力度。
(3)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
(4)做好妇幼保健工作。
(5)提高社区卫生系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病变能力。
四、规范社区医院管理、提高卫生系统社区工作。强化对社区医院的管理,是解决群众反映看病就医问题的关键所在。
(1)要明确社区医院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范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2)提高卫生系统社区工作,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
(3)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