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8 12:14: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劳动课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劳动教育工作总结(学校)
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劳动教育必不可少,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动实践意义重大。为此,我校在县教体局和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把劳动课程纳入校本科研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场地建设为载体,认真实施劳动教育,具体做法是:
一、多招并举,建立劳动实践场所
1、以校园土地资源为依托,搭建学生劳动平台。
近年来,我们对全镇各校的校园空地进行调查丈量并有效地整合,组织师生开垦利用,有的种起了蔬菜,有的种起了花生。有的栽种了果树,各个学校利用劳动课及课余时间进行实践,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使学校创收增收,为学校办学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2、以校外农业企业相联系,建立劳动合作关系。
为更好地拓展户外劳动场所,让广大学生有更好的劳动实践机会,我们通过镇政府搭桥牵线,与学校周边两大农业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让企业生产基地成为我校师生劳动实践的场所。一是与张公镇生态葡萄园进行合作,定期组织学生为他们剪枝、打叶、扫地块、摘葡萄、打包包装。二是与红壤研究所的农业场进行合作,我们派师生学习他们企业的劳动技术,然后按照企业的要求和布置,为他们的茶场摘茶叶,洗茶叶;为桔场培土、摘桔、过秤、包装,为杨梅场除草、摘梅。
3、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开辟新型劳动场所。
近日里,我们通过努力争取,得到了镇党委及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镇领导为发展学生劳动实践场所,从张庙学校围墙外划拨了三亩土地供我校师生建设蔬菜基地,指派了附近农民为我们作技术指导并帮助我们翻耕土地,这一项目的实施对增进我校师生的劳动实践,改善我校师生生活将有着重大意义。
二、以劳辅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为更好地增进学生的劳动实践效果,有效地发挥劳动实践的教育作用,使这一工作常态化,持续化,我校一方面成立了学校劳动实践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下设劳动教研组和学科组,分班级依场地划出劳动片区,各片区指定责任人和指导老师。另一方面设立了劳动实践评价机制和实践经费保障机制,制订了《劳动奖惩办法》、《劳动安全制度》、《劳动课程岗位职责》,要求做到工作有计划,阶段有总结,过程有记载,活动有安排。
2、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
劳动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课程的设计与管理,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力求达到以劳育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取乐,以劳益美的综合教育效果。为此,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对每一次实践要精心设制,认真安排,严格实施。一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劳动观念,让学生在劳动中欣赏劳动的成果,感悟劳动的伟大,认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义,在劳动中培养勤奋,陶冶情操,感受光荣。二是要从教育为
农的高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实用技术,同时要结合其他课程的教学实践,启迪学生的灵感和智慧,增长学生的知识;三是要充分发挥劳动课的运动功能,把握劳逸结合,劳思结合的规律,达到让学生强身健体的效果;四是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快乐情趣,让学生在劳动的成功中享受快乐,在劳动的果实里品尝喜悦;五是要在劳动实践中设计曲线美、形象美、节奏美、成功美的动态情形,从而增进学生美的认识。
只有把劳动实践活动与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乐有有机地结合,劳动实践才能真正发挥它的巨大教育功能。
建设劳动实践场所,有效地发挥劳动教育的功能作用,是一项意义巨大,任重道远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校的工作还刚刚起步,但我们相信,有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有当地群众的大力帮助,有我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劳动实践教育工作一定能稳步推进、持续发展。
劳动教育工作总结(学校)
在全校师生的参与下,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校的劳动实践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一年的情况作个小结。
一、劳动实践基地建立的缘起。
今天的小学生承载着明天的希望,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然而,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家长对孩子的宠爱之风日益盛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学生比比皆是,甚至在我们农村也屡见不鲜。如此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警惕。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达,我们的下一代肯定不是每天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旧式农民的翻版了,但是中华民族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品质,却是我们生活的精髓,不能随意丢弃。xx是著名的银杏之乡,银杏是xx的名片,是学生最熟悉的树种。为了抓好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培养,真正将新课程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让延续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历史得以发扬光大。我校建立了以银杏园为劳动实践基地,以银杏的栽培为校本课程的劳动实践活动。
二、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最终让学生热爱劳动,感受劳动的快乐。是我校课外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学生的素质不仅是基础文化素质,而且还应包括各种体力、能力和知识面,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只有全面地进行教育教学行为,才会让学生形成坚韧不拔、吃苦耐劳、乐观向上、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风貌,才会形成客观看世界主观去努力的良好人格。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之间相互沟联,缺一不可。知识与技能是骨架表皮,方法与过程是血脉筋络,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灵魂思想,学生的知识与技能除了认真学习书面教材以外,更需要课外的社会资源的大量补充,才能有机地结合社会理解课文,理解社会,形成能力,造就人才。
三、组织管理及实施。
为了更好地领导开展学校劳动实践活动,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有全面发展的机会,学校组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劳动实践基地领导小组。制定了详实可行的计划,并选派沈军、常勇、刘国兵三位老师担任劳动实践指导老师。老师学生一起干,全员参与,分工合作,老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互帮互学,教学相长,营造劳动实践氛围,让大家在劳动中快乐,在快乐中成长。。
四、收获和成果。
一、裴斯泰洛齐生平简介
约翰·海因里希·裴斯泰洛齐是世界影响巨大的伟大的民主教育思想家、教育改革家。他生活的年代正值瑞士社会处于封建主义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时期。在家庭、学校中有民主进步倾向的教师及法国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裴氏成为一个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者,他在青少年时便立志要献身于改善劳动人民生活的事业,并为此奉献自己的一切。
二、裴斯泰洛齐的劳动教育思想
1、实验和著述活动
裴氏自大学毕业后,就开办“新庄示范农场”,他试图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的农业种植示范实验,改善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结果实验失败。裴氏以不折不挠的精神总结失败教训,苦苦思索,选择—条通过教育贫苦儿童的手段,用教育的方法去提高人民生活、改良社会的道路。为实现这一教育理想,他从1774年开办新庄贫儿教养院开始,直至1825年伊弗东学院关闭为止,前后用了50年左右的时间,分别在新庄、斯坦斯、布格道夫和伊弗东等地,结合教育实践,坚持不懈地长期进行教育实验,作教育演讲,宣传新教育观,推广民主教育制度,同时还以惊人毅力,在接受前人和当代科研新成就的基础上,以求知探索精神,寻找教育规律,开拓教育理论新领域。
2、裴斯泰洛齐的劳动教育理论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一种思想主张不是裴斯泰洛齐第一个提出来的,但真正付诸实践把二者的结合看作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却是他的功劳。
裴氏重视劳动教育,视之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裴氏所说的劳动教育包括:身体器官的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手工职业训练,以及其它一切有实践技能训练意义的教育。裴氏认为,劳动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的本性是德、智、体(心、手、脑)的统一体。他从儿童个性发展的角度提出,教育不仅是向儿童传授知识并发展他们的智力的过程,还必须是发展他们的手艺、活动技巧的过程,以及发展他们的道德、德性、心性的过程,三者密不可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培养有智慧、能思想、能实干的道德完善的人。他从当时瑞士社会实际需要出发,突出强调劳动教育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指出,劳动教育是发展儿童劳作能力的民众教育所必需,也是对儿童进行普通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早在新庄时期,他就开始试验,每天既教儿童手工劳动和园艺劳动,又进行初等文化知识如读写算的教学。他认识到由于发展了孩子们的劳动技能和技巧,必然能给他们以后谋生的手段。因此他更深刻地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放在教育心理化的基本原则下来进行,他深信这样一来,必将在培养全面发展个性中发挥真正作用。教老结合思想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对社会改革和社会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必将推动教育的面貌、人的发展出现崭新的一面。
裴氏还根据教育心理化原则,对劳动教育应如何实施和进行提出了看法。劳动教育的最简单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关节活动,家庭实施最早的劳动教育,就应从手、臂、腿等的关节活动锻炼开始,并根据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的原则,从关节活动,逐步扩展到全身的复杂的体力活动。裴氏还提出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应以家庭生活为教育中心,实施生活教育。他认为,意志的锻炼是人类才能的中心问题,也是其幸福的源泉。他把意志这个非智力因素突出地放在儿童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地位,因为他看到家庭从儿童幼小时起,有意识培养吃苦耐劳、顽强奋斗、持之以恒进行劳动的意志力,会激发他们主动进取精神,而这是儿童的才能发展和将来能有效地参加社会生活的重要保证。
由于时代的局限,裴斯泰洛齐提倡的教劳结合没有反映大工业生产发展趋势,两者间的结合是机械的而不是有机的。但他通过长期实践,随着认识的逐步深化,较深刻地揭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培养儿童能力全面发展上的意义,以及提出教劳结合是未来新教育的基本途径,这个思想是难能可贵的。
三、现实意义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对我国目前学校存在的教劳脱离现象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市场规则的趋利原则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功利主义的泛滥,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的滞后性还没有来得及对社会出现的种种现象作出思考,一是思维中的陈旧观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传统管年根深蒂固,因此,导致了教育中出现了只学习不做事的现象。家境优越、社会富有、时代进步为当代学生提供了优越的成长条件,但部分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出现了好逸恶劳的不良发展倾向。有人说这种倾向的形成责任在于家庭的溺爱和事事包办。这不无道理,但学校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部分学校一味抓升学率,重智育轻劳动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虽然开设了劳动课,但往往被一些考试科目挤占,而有些学校则干脆不开课。此外,劳动在一些学校被个别老师扭曲异化成惩罚“问题”学生的手段,导致更多学生对正常劳动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进而躲避、厌恶劳动。劳动教育中的“好逸恶劳可耻”不同于一般的道德观。它对人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是非判断上,更表现在实践行为上。
1.教育工作者的因素
我们知道,开发教育的主体是教育工作者,对象是学生。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在良好班集体的成形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1 教师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领路人。教师的品德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班级风气的形成。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具备和做到品德高尚,热爱学生,以身作则。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品德高尚才能堪称人师,才能使广大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教育学生时要多以行为方式来感染他们。例如:针对那些不爱劳动的学生,除少量的说服教育外,我们应当更多用行动来教育说服他们,每次的集体劳动老师要和学生一样,一起投入到学生的劳动中,师生之间有说有笑,好不热闹,在老师和全班多数同学的带动下,此时不爱劳动的学生早已投入到了热火朝天的劳动中,这无疑给那些不爱劳动的学生上了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劳动课。在进行劳动总结时,教师趁热打铁,及时给予表扬、做出肯定,相信他们会运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生活。教师要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全班形成了热爱劳动,不怕脏、不怕累的好风气。教师也真正做到了身教胜于言教。
1.2 良好班集体的形成,教师还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学生。”老师的话,尤其是班主任的话在学生心中可谓是“金口玉言”“君无戏言”“一诺千金”,学生心中总是认为老师说到做到,相信老师说的一切。因此作为老师说任何话办任何事必须慎重,同时要做到言行一致。例如:一日,如约与学生们周六去春游,不巧多日不见的好友登门拜访,真是心中充满欢乐,真想与老友共醉一日。但在友情和承诺两者中,教师毅然选择了承诺,与全班同学去春游,在春游过程中,教师得到了许多平时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学生的信任。
1.3 教师必须做到公正严明。教师对所有学生都要一视同仁,不能存在偏见。教师决不能凭感觉来判断是非,不应以学生的成绩来定论。学习好的同学犯错误,不能姑息养奸,对学习不好的同学犯错误就指责批评,这是最错误的做法。凡事必须调查清楚后再做定论,奖罚分明,公正无私。
教育工作者应当是德才兼备的,德是基础,才是素质,方法是手段,把这几点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建立起良好班集体的主体因素。
2.学生因素
今日的学生就是明天的主人,未来社会是他们的天下,我们教育工作者向未来输送什么样的主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他们是生活的中心,因此易于形成自私自利、娇生惯养、任性等不良习惯,而集体主义观念正是与之相矛盾的,和解这个矛盾,就在其步入班级这个集体中逐渐养成关心、爱护集体的能力,由自发到自觉,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从理论上讲,人是社会的人,并且都是在群体中活动的,人们在群体活动中自发产生维护群体的愿望并付诸行动,适应群体性是其本能之一,学生生活在集体中也适应这种规律的,但适应的过程中是需要教育工作者点拨引导的。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首先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爱集体,有目标才能向着它去奋斗。其次是怎样去爱集体,使学生明确什么样的行为是爱集体的表现。一日,一位同学因忘记戴校徽而焦急不安时,班中另一名同学从书包里拿出一枚校徽,老师当时问他为什么带两枚校徽?得知这名同学是怕发生类似的事情。当时老师表扬了这名同学,肯定这就是爱班级、爱集体的表现。之后,好多同学与之效仿,老师再也不用担心校徽的佩带问题。就此,教师举一反三,设计了“团结、友爱、上进”主题班会,类似的学雷锋活动、植树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多项活动带所需劳动工具等问题中,学生们都注意遵照执行、各尽所能,通过这些活动,大家明白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取得惊人的效果。良好的班集体风气也就逐渐形成。
3.社会外部因素
【关键词】 小学美术;德育;智育;体育;审美能力;劳动教育
小学美术教学是实现对学生审美教育,促进其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美术是直观的艺术,它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愉悦性的特点。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面,小学生的行动易受情绪支配,美术教育不是用枯燥的说理方式,也不仅是教学生学习画画,而是通过学生的审美感受,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它能够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小学美术教育已成为对小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美术教育对学生德育密切相关
丰富细腻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常常把生活中在头脑里留下深深印记的一些事,在创作绘画中表现出来。如《国旗、国旗、我爱你》描绘了我国体育健儿在比赛中获胜,五星红旗在空中徐徐升起,充分说明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欲于表现的责任感。可见美术教育不仅能扩大小学生的联想范围和进行形象思维的能力,还能让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受到教育。由此可见,美术教育不是以说理的方式而是以美术形象感染和影响小学生关心他人,热爱祖国等情感,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
二、美术教育对学生智育发展不可缺少
美术是一种艺术,视觉是人的五官之首,是心灵的窗口。小学生认识世界始终围绕着视觉形象而进行,绘画正是这样。首先观察景物的形态、染色、结构、比例等因素,再加以艺术的描绘,把客观景物画出来,这样反复实践就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对许多孩子调查表明,有绘画能力的孩子比普通的孩子观察力强。美术教育可以丰富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智力发展。所以,美术教育不仅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都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三、美术教育对学生体育有着直接的影响
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尤其是体操是健与美的有机结合,通过美术教育,提高审美能力,改善身体姿势,提高体育的动作质量。既是体育的要求,也是美育的要求,实施美术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并运用对美的感受,更好地掌握体育技巧,如在画国画中,用笔是要讲究轻重、快慢、偏正、曲直的和谐统一,使画出来的画有骨有肉,富有质感和动感;画面要均衡对称,多样统一等形式美,对于体育运动、武术运动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四、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尤其重要
美术教育在教学中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尤其是小学美术教育。孩子的心灵是天真无暇的,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不是说说就能办的到的,孩子的想象力最强,他们的思维可以说是常人所无能比的。我曾经这样说过:“给孩子一张纸他们就能把整个宇宙画下来。给孩子一支笔他们就能把整个地球涂上染色”。可见从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多么的重要。
五、美术教育与劳动教育是紧密结合的
美术课与劳动课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对于提高学生的什么素质、陶冶情操、美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创造美的能力及树立劳动观念大有益处。
工艺美术课特别是手工制作课,学生能够发挥自己地想象力把废旧物品变废为宝,使之妙趣横生,制作出精美的作品。此外,受过美术教育的学生,为将来产加社会劳动,掌握劳动技术,特别是对产品的设计包装等都有很大的益处。因此,美术教育与劳动教育是紧密结合的。
总之,小学美术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美育融化在德育中,就成为追高上的美;融化在智育中,就成为理性之美;融化在体育中,就成健壮之美;融化在审美中,就是生活之美;而融化在劳动中,就成为创造之美。把美育同其他方面结合起来,就能在孩子们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因此,我们应当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农村的美术教育更应该吧美术教育放到首位,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努力抓好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美育给他们带来多大的欢乐与益处。
参考文献
1 李范 .论美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9年.
2 涂途.西方美育史话[M].红旗出版社 ,1988年.
3 王冰丽 .充分发挥美术教学中的范画用[J], 2009年.
4 陈江华 .重新认识儿童绘画[J], 2003年.
5 著. 张圣华主编 . 教育名篇[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6 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年.
7 鲁热著.罗顺江、李元华译.当代艺术[M].四川文艺出版社,1980年.
8 尹少淳.美术新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
9 朱谦之.文化哲学[M].商务印书馆, 1935年.
10 钟仕伦.西方美育思想简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 .
11 马斯洛著. 林方翻译 .人能达的世界[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
12 单越明.中国美术教育[J],2007年.
13 杜卫 .美育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年.
14 石磊 .学生能力的培养[J]. 2004年.
15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浅谈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
郭 晓(河北省赵县石塔中学)
【摘要】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中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研究:要建立以自由为原则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美的氛围;要开发乡土教材,拓宽美的欣赏渠道,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课堂效益。
【关键词】 美术欣赏;教学方法;创新
从事普通美术教育的教师通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喜欢画画,对美术感兴趣的学生也不多。因此,在升学率还盛行的当前,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美术欣赏课感兴趣,使课堂轻松、活泼且有秩序,这是摆在每一位美术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作为普通中学的美术教师,要解决所面对的这一问题,除有待于教育大环境的改善外,还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建立和谐的教学关系,把美术欣赏教学落到实处,使追求艺术素质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中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创新进行了初浅的研究,以求教于大方。
一、严格遵循美术教学的原则
美术是选型艺术,也叫视觉艺术,它具有视觉艺术的直观性和具体性,而且其形象的表现又是静止的并对物质具有特殊的依赖性,从而决定了美术教学的特点。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思维的自主性、技能教学的实践性、创造性思维的特殊性,以及个体操作与集体教学要求的矛盾性等。中学美术教学就是根据其自身的这些特点而确定了符合其自身规律的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在我国古代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如孔子提出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的“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等等。现代又提出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等等。他们当然都可以适用于中学美术教育,但美术教学毕尽因其自身的特点和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殊性,而教学上又有其自己的一些原则。中学美术课的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方针、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美术认识活动的规律提出来的,是美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指导中学美术教学活动的一般规律。认真贯彻这些美术教学原则,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为矛盾的转化创造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保证。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美的氛围
直观教学是美术欣赏的重要特点,采用直观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如何使艺术和科技互相渗透是提高学生审美文化素质的一个绝好的契机,多媒体教学以其绚烂多彩的表现形式,融欣赏、讲授、示范为一体,声画同步,图文并茂、生动直观,既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在利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突出了主导地位,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则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的引导,加上学生的积极参与,使教与学双方的能力都得到充分发挥。
美术欣赏课中,多媒体教学绚丽多彩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容易引起学生情感方面的共鸣,基于这一点,在教学中适时地加进德育内容,这比一般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从以上事例说明: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深浅程度与课堂教学手段息息相关,教学手段越丰富,学生的认识就越容易深入,从而促进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三、开发乡土教材,拓宽美术作品欣赏渠道
中国教育改革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包括提高学生审美文化素养,美术欣赏课具有得天独厚的艺术功能。但由于各地区在美术教学基础、美术师资水平以及美术教学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必然使美术教材具有较大的选择弹性,才能保证其广泛的适用性。我国历史悠久,长期中形成许多乡土特色的文化,其中美术也很具有乡土性。为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振兴家乡、造福家乡的情感,笔者根据教材的基础内容和要求,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以适应本地区特殊教学的需要。实践证明:在美术教学中,适当补充乡土内容,既能充实教材,又能使同学们产生亲切感,激发了爱乡之情。
四、精讲善练原则
中学美术教学多属技能性的内容,而且技能的本身就在于多练、苦练,但每课时又只有45分钟,要腾出尽量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不精讲就完不成教学任务。“精讲”,就是要求教师在作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高质量地少讲,把所用之道理讲清楚,把重点、难点讲透,把方法、步骤和要求讲准确,以达到指导“善练”的目的。“善练”,就是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有严格的训练计划、方法步骤,按质按量地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
贯彻精讲善练原则,要求做到:
(1)明确所讲理论与其指导实践的关系,绝不能为讲而讲,更不能有与练无关的讲。
(2)精讲善练,讲是关键。讲的内容是为了解决学生的认识问题,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去认真地多练、苦练,使练的方法步骤正确,达到“善练”的目的。因此,对“讲”,一要求精炼、概括、扼要;二要有真知灼见和规律性的知识。
一、国外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法与模式动态
1.实践教学方面
国外学者在实践教学方法上做了大量研究。Spillane and Zeuli (1999)发现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交替运用包括交叉课堂任务、语言模式、程序及相关知识的讲授等模式,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地把握。Michael(2003)提出在以本科生、MBA课程为核心的商业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将学生视为客户端比将其视为顾客或者合作伙伴更有利于学校教学活动的操作。David and Petegem(2008)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方法与其授课环境包括教学纪律和班级人数不具有相关性,同时,教师的概念转变/学生导向型授课方式与其自身的性别、学术水平、教学经验、年龄以及教学培训的参与意愿等教学特性也不具有相关性。Sarah and Teresa(2010)探讨了在大学教学过程中,以书面反馈意见为主的反思应该作为教学模式加以应用。Jonas et al.(2010)认为在商业学校应该将模拟训练作为一个平台,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教学模式
(1)美国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美国高校工商管理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一般都是以“适应社会需要,受到基础广泛的管理和人文教育,毕业生能够顺利找到工作”为宗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个性的培养。美国大学管理类的专业一般都有600-1300小时不等的社会实践要求,教学形式也多种多样,教学实践过程一般分为三个环节:包括以案例教学、计算机模拟以及课程讲座为主的课内实践教学,以暑期学院项目、合作研究、学术报告会和研究基金为主的课外实践环节以及以社区志愿服务、实地考察和担任咨询顾问为主的校外实践教学环节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并与导师的密切合作的项目合作教学法,使得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和动手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此外,由企业提供资金和项目,学校提供研究人员进行开发研究,学生还可以获得实习和参与科研的机会。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十分重视案例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结合,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带来了解未来工作环境和提高实际需要的能力。
(2)德国工商管理专业“双元制”实践教学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是在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后期逐步形成的,是一种青少年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又有部分时间在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形式,它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该模式中,实践教学经费主要来自企业,企业主导着整个实践教学过程,教学中科研选题全部来自企业需求和为企业服务,企业是实践教学成果评价考核的主体。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讲,德国的实践训练方法可归纳为关键认知教学法、自学能力教学法、解决问题能力教学法、合作能力教学法4种。在德国,许多大学的教师必须取得工程师资格后才得以聘用,德国对于应用型大学的师资要求更为严格,该国专门颁布了《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详细规定了师资的教育资格、知识证明和证书方面的要求,例如德国柏林科技大学的所有教授都来自工业企业,都具有工程师资格,他们有着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指导能力。
(3)英国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英国高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学习的训练,学生在校期间,经历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作业实验、论文报告、项目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由于信息的社会化程度高,英国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可以获得较多的实习职位和实践机会,实习多采 用自主联系形式,突出团队特征。英国高校的实践教学模式为导师制教学模式,这种导师制并不完全等同于我国的研究生导师或年级导师,这里的导师是学生与学校联系的节点,学生可以向导师提出任何问题,包括学习、生活、经济方面等问题,指导教师要给予学生指导和忠告,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指导他们如何获得帮助和在哪里获得帮助,而不是具体解决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导师制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强调学生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4)澳大利亚工商管理专业“TAFE”实践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注重能力本位的教育和培训,通过对分析有关职业能力,确定权威性国家能力标准,建立相应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案例结合情景的开放式教学方式以及教师与学生互动模式等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团队协作练习、角色扮演、模拟实习公司培训、项目式学习以及企业培训等。澳大利亚高校注重校内实习和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由于有政府的投资和企业的赞助,校内实训基地数量充足、设施完善先进,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加拿大高校教师实践经验丰富,全部都是从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中招聘,专职教师至少有三年以上的实践经验,并且教师还需要定期去企业进行专业实践。
(5)加拿大工商管理专业“CBE”实践教学模式。加拿大高校实践教学理论是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BE),这种模式以职业综合能力为基础,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出发点的教学体系,它强调对学生自我实践学习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在设计实践教学计划时,主要是由一个专门委员会对某一个职业目标进行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两个层次的分析,分别得出若干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加拿大高校的实践教学则把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作为确定教学模块或单元的依据,针对在校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技术能力,使他们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并适当兼顾次要能力,并将课程设置适当综合化。
二、国内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法与模式动态
1.实践教学方法
陈虎(2006)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包括探究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管理模拟教学法和行为示范教学法。沈爱华(2007)建议高校采用2+0.5+1+0.5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在一、二学年基础理论课结束后,安排学生进入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实训。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坚持教学、科研、实习相结合的原则;整合高校存量资源,建立共享平台;开展“定制式”培养。杨絮飞(2008)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应该产学研相结合来培养应用型人才,政府要加强政策的引导,推动和激活产学研良性合作机制;深化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校企联合办学,推进产学研结合。马丽(2010)建议独立尝试“5+2+1”的培养新模式,这种模式与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区别在于:前5个学期主要从事理论教学,并安排一定比例的课程内实验实训、课程设计、素质训练和到企业进行的认识实习。第六七个学期是理论学习与集中实践各占一半,每个学期都要抽出半个学期行集中实践,另外半个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基本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必备的方法和技能。第8个学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毕业实习。石蕊和唐寅(2010)认为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应该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建设管理类实验室和校内实训基地包括ERP实验室、模拟沙盘实验室、会计手工实验室和电子商务实验室等,让学生了解当今企业的动作模式、熟练应用管理软件。此外,还应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实习环节,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魏国梁(2008)认为通过直接和间接环节采用案例讲解、互动交流、课程实验、课程实习、科研活动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多种多样的模式来增强实践教学效果。等(2010)认为可以通过ERP沙盘模拟实训、建立师生互动机制和建设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来强化实践教学。
2.实践教学模式
国内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
(1)中国人民大学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有特色的实践性教学与学生课外学术实践活动模式,包括建立国家大学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型委托课题调研以及学生自主申报,举办“社会实践辅导营”,创办“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社会实践网”等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北京交通大学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初学者进行团队练习、情景案例、实验模拟、分散实习、实地学习;针对学有余力者进行小组练习和专家讲座。针对优秀学生参与科研、参与比赛、组织培训。
(2)华中农业大学探索构建了“基础+模块”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基础+生产实践”模式,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基础+研发训练”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基础研究甚至项目开发,增强学生研发潜能。“基础+创新研究”模式,营造浓厚科技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4)山东农业大学探索创建了“三三式”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有:突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与生产(推广)相结合和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三结合”;按照基础实践(实验课、劳动课、社会调查和认知实习等)、专业实践(专业调研、科研训练和课程论文等)和综合实践的“三层次”;校内“基础阶段”、校内教学基地“课内外结合阶段”和校外教学基地“与生产实践结合阶段”的“三段培养”。
一、呼唤学生责任心、培养学生责任感的重要性:
1.我们每一个人不可能都成功,但是不可缺少责任心。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可以说是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命运,决定着学生的人生。学生责任心强,做任何事情都很负责任,非常认真,就磨练了意志,具备了克服困难的毅力,做事情就容易成功。我想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作为班主任要时刻"呼唤学生的责任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2.这是由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决定的。思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在我们所经历的学校教育中,如小学、中学、大学所受的教育,如果让我们现在回忆一下"学校教育到底给我们自己留下了什么?"可能所学的各学科的系统知识已经说不清楚,而具体知识以外的东西,直接影响着我们的人品、性格、健康心理、好求向上的精神的,应该就是责任。这些所剩的东西就是德育的效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就是在学生的心田"播种",播种一棵火热的责任心。给学生一个信念,"我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明确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就要找到学校教育的支点。
3.找准学校教育的支点。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如何在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给学生的精神世界打好基础,非常重要。在班级管理中,我该怎么做?做些什么呢?在人类走向新世纪的教育中,我要研究、满足、尊重学生的合理需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教育的支点应该落在"人的发展"上,包括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想每一个学生需要发展,都希望自己成功,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认可。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是人的高层次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强调,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帮助每一个学生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要靠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4.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教师首先要有责任心,找准教育的突破口。教师要"爱"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家长希望孩子受到一流的教育,学多少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的责任心中培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学生明确作为一个学生的职责、任务,努力作好学生的每一件事情。教师"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行为。"责任心的信念将使学生付诸责任心的行为。
二、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一致性,呼唤学生责任心、培养学生责任感的途径和方法。
1.培养学生责任心的重要渠道在课堂。
作为班主任,我非常重视语文课、写字课、品德课、心理健康课、劳动课,在自己所任教的课程中,日常教学用心在每一堂课渗透与课堂教学知识相关的思想品德教育,将空洞的教育变成具体形象的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长期受到教育的影响。课堂教育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我从不给学生讲大道理,在每一堂课中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时刻让学生清楚"作为一名学生,有责任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品质,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让学生学会听讲、回答问题、读书、写作业,培养学习做事的认真态度,教育学生面对知识不要单从兴趣出发,要磨练自己学习的意志,在学习中能吃苦,说明学习的责任心就强。通过课堂纪律的监督,同学们上课普遍自觉守纪律了,我就从班主任的课堂延伸到所有学科的课堂。学生往往是上班主任的课守纪律,而上科任老师的课就放松了,针对学生的两面性,我要求本班学生不仅要上好班主任的课,更要上好其它学科的课,这是每一个学生的责任。一年以来,在课堂教学中我不厌其烦地"反复抓"、"抓反复",塑造着学生上课主动学习的责任心,现在同学们逐渐上课自觉了、稳定了,视上课专心为己任。当老师们选我们班做课时,同学们都很珍惜每一次机会,认为这是老师们对自己班的信任,也是平时同学们上课遵守纪律、积极发言的责任心换来的。
2.培养学生责任心的主要渠道在课外。
(1)培养学生努力完成作业的责任心在课下。一年来,我培养学生认真写好每一个字、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认真改正每一道错题。比如,培养学生写出一笔工整、漂亮的字。四年级学生刚开始学写钢笔字,打好字的基础是关键,不要求学生人人写字有字体,必须要求学生有认真写好每一个字的责任心。我发现凡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字迹大都乱,说明平时的学习态度有问题。字写好了、作业本干净整齐了、学习态度一端正作业的正确率自然就提高了。可见认真的学习态度正是学生表现责任心的行动。翻看着同学们整齐的作业本,老师笑了、家长乐了。学生对自己负责的学习状况,在全班普遍,班级学习风气浓了,同学们追着老师改错题,免作业的同学自己找题做,希望老师多指导,一帮一的学习小组比赛完成作业,看谁又快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为小组争光。
(2)重视上操,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责任心。我非常重视每天学生上操的表现,无论是全班同学队伍的集合、队列的整齐,还是每一节操的某一个动作,我都及时纠正,每天总结,教育学生要有责任锻炼好自己的身体。不论是学校体育组开展什么活动,我都尽量陪同,和同学们一起锻炼,自觉锻炼的责任心逐渐形成,学生们懂得了:别小瞧每天的做操,现在对自己负责,自觉锻炼出健康的体魄,将来有个好身体才能为社会更好地工作。即使有时班主任没在操场,同学们也能自觉运动。
(3)在平时的卫生保洁工作中,培养学生主动劳动的责任心。一开学,我就和同学们商量:咱们班敢不敢对自己提出"不做值日,成为无纸班"的要求。同学们一听不做值日,都说那教室还不成了垃圾堆了,"无纸班"不可能吧?老师有一个好办法,你们不妨试试。两个字"保洁"!牢记"每人桌椅下方一小块儿,小小责任区人人来把好关。"从此,同学们重在保洁、见纸就捡、不再乱丢乱扔、整理好自己的书包位斗,在每一天的"保洁"中,同学们不仅捡自己位子下的纸,还帮助旁边的同学捡。"伸伸手、弯弯腰、捡捡纸"的劳动责任,使得同学们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保洁"意识加强了。
(4)在班委会、少先队工作中,重视树立班级的奋斗目标,在明确每人的奋斗目标中培养责任心。每周的班队会做到专时专用,我们班级的奋斗目标是"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作好每一件小事,争当优秀班集体",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爱集体的责任心。在做事情时,我班的同学应该努力去做,作完后每人要反思"我尽力了吗?我努力了吗?"作为集体的一份子、一滴水,要为集体争光,集体的荣誉就是个人的荣誉。每位同学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我们班分层次设立的个人荣誉有:①全优特长生;②全优生;③三好学生;④优秀班队干部;⑤优秀值日生;⑥进步生。学习方面的单项奖有:①背诵记忆大王;②听讲思考学者;③答问交际专家;④读书朗诵明星;⑤写字绘画书法家。通过平常学习生活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标志,获得对应的奖励荣誉,使每月和期末的各项评选工作落在实处。在班干部的队伍建设中,班委没有名额的限制,够标准就上,为的是"班上人,人人有事做!";在集体的奋斗方向和个人的奋斗目标中,学会做事,为的是"班上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素质全方面发展,让每个学生寻求自我实现的价值。应该是,北大附小是我们成长的摇篮,要摆对自己在学校、年级、班级的位置,个人的言行时刻与附小息息相关,永远牢记:今天我在附小成长,明天我是附小的骄傲。从内心争做一个人格完美的人,责任心可以帮助自己塑造完美的人格。
(5)培养学生的责任心,需要家长的配合。一接班,我首先进行了家访,为的是寻求学生、家长、教师三方面的了解。告诉家长,老师有信心、有责任培养好每一个孩子。家访中发现,家长有的是研究生、博士生,特别愿意与老师探讨有关孩子的教育问题,在交流中我把自己抓班级的教育观念告知家长和学生:"呼唤责任心,培养责任感"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强烈的责任心的人,是我班主任的首要工作,在每一件小事中去培养,为的是将来达到"没有教育的教育",形成学生自我教育的自动化,学生自己要求上进,才真正受益终身。家访取得了教育观念的共识,让家长放心,老师会想方设法创设"让每一个孩子发展进步"的教育氛围,只要老师、学生、家长"心往一块儿想,话往一块儿说,劲往一块儿使",学生一定会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成长。我把单位、家庭的电话告诉全体学生和家长,随时与家长学生互通思想,增加家长对学校的认知程度。例如: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学习成绩可以说是门门优秀,就是上学几乎天天迟到,原因是孩子睡懒觉。家长认为孩子学习好就行了,该生也为自己数学榜榜名列年级第一而自豪,思想上不重视迟到的问题。我多次与该生和家长谈话做工作,第一学期下来终于减少到每周迟到一两次,第二学期我又给家长出主意怎么帮助孩子按时起床、做到按时上学,迟到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直到差两周期末考试,学校评选这一年的三好学生时,该生落选了,成绩优异却没有被批准免考,家长学生有些想不通,我又多次通过与家长电话交流、与该学谈心,终于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学习好不是万能的",当前进行的是素质教育,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对于学生的要求提高了。就是这样一位学习成绩相当优秀的同学,经过一年的教育,才终于在一学年的最后两周不迟到了,懂得了作为一名学生按时上学同样重要。可见,学生的责任心决不是一下子就能培养出来的,需要教师不厌其烦地、耐心地长期培养,要善于呼唤家长和学生共同的责任心,首先让家长有了责任感,才能配合老师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总之,在平时教育工作中我与家长谈得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让我们共同呼唤孩子的责任心,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吧!";平时教育工作中我问学生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你努力了吗?你认真了吗?";平时教育工作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播种》:
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行动;
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习惯;
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种性格;
一种性格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
的确,怎样面对这些矛盾,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在做人上,现在的孩子处在“言教”与“身教”的矛盾中。
“言传身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的永恒命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这种“身教胜于言教”的教育法则,在几千年后却被我们给扭曲了。许多家长一边给孩子讲“粒粒皆辛苦”,一边却随手扔掉不合口味的食品;一边结孩子讲“孔融让梨”,一边却争先恐后地挤车抢座;一边让孩子尊重父母,一边自己却不尽瞻养父母的职责和义务;一边给孩子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大道理,一边自己却一年也不摸书本,甚至沉溺于扑克麻将桌上;一边要求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一边却又帮孩子打扫教室卫生,恨不得连劳动课都要替孩子上;一边告诫孩子要好好听老师的话,一边却又背后对老师评头论足,甚至破口漫骂……诸如此类的矛盾行为,比比皆是。
这种充满矛盾的家庭教育。让不明世事的小孩确实感到为难,他们无所适从。他们往往学家长样子,一面从学校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另一方面从家长身上仿效“说一套,做一套”的圆滑世故的处世哲学。因此,人们很形象地总结出“5-1=0”,即学校苦口婆心的5天教育,被家庭、社会的一天教育所抵消。
在生活上,今天的孩子处在“穷教”与“富教”的矛盾中。
改革开放,使一部分人首先富裕起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使人们有能力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是独生子女的剧增,使人们从情感上愿意为其奉献一切。现今的很大一部分家长在其成长过程中,都曾承受过物质上的匮乏,他们今天不想再让自己的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于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号率先在每个家庭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家里水果、点心、高级饮料、高档食品之类的东西,应有尽有,以满足子女的生活需要。同时,他们又要求子女生活节俭,不要光顾吃而不学习,埋怨子女好吃懒做。一年四季衣服花样翻新,甚至每天可以不重样,什么服装名牌新潮,就给买什么,另一方面却又希望子女要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常常又拿伟人的俭朴生活来教育他们,讲授“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陈年旧理,家贫出孝子,执绔出富家的千年古训,成了许多人街头巷尾闲谈的至理名言,而一旦涉及具体问题,则往往又是另一番表现。
很难想象,在这种矛盾家教中长大的孩子,会形成何等的生活质量观。我们并不是吝啬鬼,也并不绝对反对改善孩子的生活,但必须适可而止。在生活上对子女要有所节制,那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为“现在的孩子仿佛天天都过年,因而他们已无法尝到真正过年时的甜蜜。”“现在的孩子得到什么都很容易,因而他无法理解‘简朴’和‘珍惜,的含义。”从小的范围看,我们的这种教育方式只能让孩子成长为一个个身宽体胖的“胖墩儿”,却无法让他们成为一个能够真正承担社会责任的“巨人”。从大的范围讲,这样培养出来的社会极端利己主义者,将是人类社会的一大灾难:很难设想一个人人都只知“索取”和“享乐”的社会,会是怎样一种情境。
在亲子关系上,今天的孩子处在“溺爱”与“叛逆”的矛盾中。
目前在我国青少年中普遍存在长期困扰着教育工作者的许多问题,诸如厌学、逃学、吸烟以及团伙违法、犯罪等不良行为,乃至近期屡屡发生的骇人听闻的青少年自杀、杀人等事件,均与家庭中的不良亲子关系有关。少年时期,国外有学者称之为“亲子关系危机期”,对孩子的影响极大,不仅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并且对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都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孟育群教授对亲子关系进行了10年的研究,她的调查表明:绝大部分受测试家庭亲子关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父与母人数分别达70%和80%,过分溺爱的父与母人数分别达到40%和60%。许多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可换来的结果是,子女不尊重父母,不理解父母,甚至走入极端,对父母操起了罪恶的屠刀。对此,家长应该认真检讨、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其实孩子的许多毛病都是我们自己教出来的。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更是孩子健康人格生长的土壤。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监护人,更是孩子的家庭教育者,在亲子关系中起主导作用,其中,父亲的作用更大。据研究,父亲在儿童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日渐增强,具有母亲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许多家庭中,由于传统家庭分工格局、观念和错误的教管方式,以及现代社会角色分工,导致父亲“谈出”家庭教育,这对子女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
在教育方式上,现在的孩子处在“放纵”与“专横”的矛盾中。
市场经济的建立,带来社会的巨大变化,导致了许多人思想上的是非模糊,许多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有的家长在孩子破坏公物、在公共场合撒野、无故凌辱同学等不良行径发生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有的家长为了弥补孩子的“胆小”个性。竟毫不掩饰地要求孩子对其他同学要“以牙还牙”,“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伯。有的家长自以为是,总认为孩子很小,孩子身上的许多缺点都被看成了一种天真的表现,对其缺点错误听之任之,不加任何管束。
父为子纲的封建思想在今天的许多家长头脑中、仍占有主导地位,在家庭教育问题上表现得更为突出,无论是“学富五车”的读书人,还是“目不识丁”的大老粗,很多人都将自己摆在了家庭的绝对权威的地位。孩子一不小心弄坏了家里的一件小东西,家长会大发雷霍。一次考试失误,家长会毫不留情,痛骂斥责。孩子如果在外闯了祸,那可更不得了,一顿臭骂自然少不了,拳脚相加也会接踵而至。50%的家长都会凭借自己的家长“权威”,去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如私拆子女的信件、偷看日记等。在许多家长眼中,孩子永远都只是自己的附属品,残留着“孩子是私有财产”的封建宗教法制观念,他们不愿意或不善于让孩子取得和自己的平等地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权利和人格。
在教育内容上,现在的孩子处在“重智”与“轻德”的矛盾中。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都对考试成绩特别关心,将目光一直盯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到学校,家长首先看的是学生考试的成绩,问的是子女在班上的成绩排名;子女放学回家,家长首先检查的是学生的作业,辅导的是学生的课外练习;人们很少,甚至根本不涉及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品德问题似乎没有什么问题,或者不需要像学习那样值得重视。“唯上大学才是人才”的人才观,“重智轻德”的教育观,让年幼无知的孩子失去了最佳的人格教育期,使许多孩子在“心理断乳期”、“人格成长危险期”中迷失了人生的航向,导致了许多恶性事件的发生。这些结我们的教训难道还不够多吗?
在个性发展上,现在的孩子处在“发展”与“限制”的矛盾中。
关键词:学校体育;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0)12-0052-05
Review of the 60-year reform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
LI Zhong-tang1,YAN Zhi-li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Mudanjiang Normal Uinversity,Mudanjiang 157012,China;
2.School of Sport & Health,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s reviewed the course of the 60-year reform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 specified tremendous achievements made in such aspects as curriculum conception, curriculum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ing ideology into “people orientated, health first”, and the increased emphasis on the “view of 3D health”, and pointed out that in the new reform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basic education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objectives being generalized and equilibrated, unspecific principles for the setup and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t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he status of traditional acceptance type teaching methods having been weakened. The authors proposed to further unify thoughts, to earnestly interpret new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 to speed up the connection of college teacher cultivation to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and to carry out necessary revision and supplementation 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
Key words: scholastic physical education;basic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China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其中就把体育列为五大基本任务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重视。建国60年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大体经历了3个历史时期,即“”前17年、“”10年与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
在1949~1966年基础教育中,体育课程主要经历了3次大的改革。第一次以195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为标志;第二次以1956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标志;第三次以1961年教育部重新制定的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材为标志。3次改革主要针对建国初期国情提出的,当时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是“锻炼身体建设祖国,锻炼身体保卫祖国,为将来参加建设社会主义和保卫祖国做好准备”。在课程培养目标中注重劳体结合和运动兴趣培养,并大力宣扬爱国主义思想。从草案、大纲到教材,可以看出这一阶段我国逐步认识到学校体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把中小学体育作为教育全面发展的一部分。此阶段的教学大纲及教材借鉴了前苏联教育经验,强调体育教材的全面性和实用性,构建了以劳卫制为中心,以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为主干的综合教材体系,内容较多,约束力过大,而且缺乏灵活性。
1966~1976年是阶段。“”10年中的基础教育陷入停滞,对教育的性质和形势作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教育已经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统治,要对教育进行彻底的革命。期间,正常的教学秩序完全被打乱,体育教育处于名存实亡状态,这一阶段以“军训”代替了体育,以“劳动课”代替了体育课,体育课程发展受到了重创。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在党的正确方针指引下,基本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体育课程与教学在此阶段经历了5次改革。第1次体育课程改革以1978年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标志,此次大纲的制定仍然延续了前苏联体育教育模式,教材方面提出了改变过去运动项目的分类方法,把田径改为跑、跳、投,体操改为单杠、双杠、技巧、跳跃,但内容没有实质变化。教学目的从德、智、体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并把思想品德、掌握三基技术与全面锻炼身体作为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第2次以1987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六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标志,此次改革针对当时提出的“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从创新、学生个性和兴趣习惯等方面进行培养,并首次提出了终身体育的理念。第3次以1988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体育教学大纲》初审稿;1990年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1992年颁布的《小学、初中体育教学大纲》试用稿为标志,这一阶段改革以法规的形式肯定了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对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训练、比赛和课外体育活动等作了原则性规定。同时在大纲中增加了卫生、保健的内容,扩大了体育教材的选择性和灵活性,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第4次以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和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标志,此次改革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培养目标强调学生应具有健康体魄和身心保健能力,培养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文明健康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基本理念[1]。第5次以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为标志,此阶段体育课程改革借鉴了国外体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吸收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对体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体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
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和教学与时俱进,通过改革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1教学理念的创新
建国60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逐步提高,在体育课程改革进程中得到了具体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由“学科中心论”向素质教育理念方向转化[2]。由“教学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转变为“以学生素质教育为主、以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为主、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教育的价值取向直接指向了学生。传统的“增强体质”的单一已不再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宜,拓展体育的功能是体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也是人们在新时期提高生存质量的需要[3]。建国初期体育教学纲要体现了“增强体质与劳卫”思想、1985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素质教育”思想、1987年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提出的“全面锻炼身体,发展学生个性及培养锻炼兴趣和习惯的终身体育”思想、1996年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提出的“促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思想、2001年提出的“健康第一、激发学生运动兴趣、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和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的4个体育教学理念,到2003年体育与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体育新课程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和社会适应5个方面培养”的新理念。
从课程目标的不断修订可以看出,体育课程标准更加重视通过课程的学习,不仅要在体能、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方面有所收益,还要使其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且有积极的进取和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强调如何实现培养人的目标。新的体育教学理念更加强调“三维健康观”,即不仅要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重视学生身体练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以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既强调个性的发展、超越自我又关注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
1.2课程内容的改进
8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使体育课程内容设置趋于合理,符合时代要求。体育课程改革改变了建国初期片面重视知识技能传授,片面强调知识技能系统性与课程学科结构的“学科中心论”,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不仅重视目标模式,更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初级阶段就重视过程模式,把二者结合起来,强调课程内容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未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三维体育观”的提出,学生心理发展开始受到关注,一方面通过体育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另一方面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重视选项与配项的合理搭配,注重课程内容的自主选择性,提高选修教学内容的教学时数,要精选适合学生发展需要、具有合理结构和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内容,目前实施的课程标准选修内容比重明显增加,如小学1~2年级增至总学时数的30%,3~6年级增至总学时数的40%,初中增至总学时数的50%,高中增至总学时数的60%[4]。
新课程标准中体育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改变了过去把体育课变成“达标课”、“素质训练课”的做法。在新课程目标的统领下,着眼于“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加强教学内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加健身性和趣味性强的运动项目,如球类、健美操、武术、舞蹈等。通过多样性、趣味性和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多种需求,促使其锻炼习惯的养成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1.3教师的培养与教法的改善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学专业划分过细,学科设置单一,加之教育思想上普遍存在着“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培养”的倾向,使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深受技术主义的影响,知识面狭窄,人文素质差[5]。通过多次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师转变了教育观念,克服技术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不利影响,由原来单一技术型向多元知识型转化。很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更加重视语言表达能力,人文、科学文化素养以及注重按照中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建立了“通识教育+体育+教师技能”的新人才培养模式[6],将素质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实习、社会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纳入培养计划,培养一支优秀的知识型体育师资队伍。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在教学方法上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师传授和示范的教学方式,采用开放性教学模式,教学中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7]。同时也要重视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技能和方法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随着时展和科技进步,教学器材不断更新,教师可以根据器材特点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4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
在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中,学生往往被排斥在评价主体之外,在评价方法上注重定量轻视定性过程;在评价维度上偏重知识、技能而轻视情意要素;在评价功能上偏重甄别和选拔而轻视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8]。通过多年的课程评价改革实践,已经打破了传统体育课程评价观念。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倡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习成绩评定范围”,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心理和行为。
目前执行的新课程标准评价是根据多元评价理论制定的,改变了把测验和考核作为体育课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注重评价的诊断和反馈作用的同时强调评价的导向、激励和发展功能。在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建立了由学生学习评价、教师教学评价和课程建设评价共同构成的评价体系,使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功能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在评价指标上,从学生的体能、技能、学习态度和行为、情感和意志、合作与交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将评价延伸到课堂之外。在评价方法上,在重视结果评价的同时,更注重过程评价,强调学生自身发展和进步的幅度,在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看到自己的进步,并从中体验到乐趣。在评价功能上,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基础教育体育新课程改革存在的不足
2.1体育课程目标出现泛化的倾向
新课程标准建立了体育与健康的目标体系,即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和学习水平目标。在课程总目标中,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要在5个方面得到发展:1)增强体质,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9]。课程目标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是历史的进步,但在多元课程目标设置中要主次分明,强化体育核心目标,明确指出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核心目标不但体现了课程的性质与课程的核心价值,而且它的实现过程直接影响着其它非核心目标的实现,在诸多目标中应处于主导地位。审视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与核心价值,发现技能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对完整教育功能的承载性,并非是为了掌握技能本身,而是通过技能学习,实现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因此体育课程的核心目标应该是“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增进学生健康”。体育课程非核心目标的实现依附于核心目标,体育实践课程要以运动技能传授为主,有效达成体育课程的多元目标,即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目标。
2.2课程内容的设置、开发原则与要求不够明确
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教学内容的改革。从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看,国家提出的体育课程目标中没有实质课程内容,新课标中也没有明确国家课程内容是什么?而只是提出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由于缺乏国家规定的体育课程内容,造成当前教材杂乱,教学内容随意,教学质量下滑的现象[10]。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对教材的选择、内容的开发原则和要求作出明确的界定。由于新课标淡化了课程内容,过于强调学生兴趣,没有规定教材,也没有对教学内容的设置、开发原则明确要求,从而使在一线教师教学实施过程中产生困惑,造成体育教师不知道“教什么”,甚至把兴趣看成是选择教学内容的唯一标准。体育学科与其它一般学科相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身体的活动性,运动技能教学是重要的学习目标和内容[11]。因此,课程内容设置、开发应突出学科性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以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为依托,实现其它教学目标,从而为课后的学习锻炼乃至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2.3传统教学方式与新教学法关系阐释不明确
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不是彼此取代、彻底前人建立的东西,而应该在总结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吸纳新鲜要素,在不断地尝试与探索中前进,从而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结构更完备、功能更多样、方法更丰富[12]。体育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是传授式,是经过实践证明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形式。因此,依然要重视传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新教学法时,要注意和传统教学法的比例安排,还要控制使用频率。要明确传统教学方式与新教学方式之间的主次关系,只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方案的优化措施
1)学术界统一体育教育思想。
目前,新体育课程标准正面临新一轮的修订,但许多观点还在争论,这不利于课程改革的实践。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一线的体育教师和基层的教研员往往是以专家、学者的理论来指导和进行教学设计。专家、学者思想不统一,教师和教研员就会感觉困惑而无法教学。学术界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通过争论、探讨应尽快形成统一的教育思想,才能对具体实践操作起到有益的指导作用。
2)对新课标进行修订。
新课标已经实施近10年了,对于前一阶段课程改革进程中出现的理论困惑和发现的问题,应组织专家及时准确地加以修正和补充,尽快编印与实施配套的教材,力争使新课程标准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完善。
3)引起领导重视,强化教师培训。
新课标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2个方面。一方面是实施学校对体育课程改革不重视,应加强中小学领导对体育课改的重视,出台有力的监督措施。另一方面是一线教师对课标内容理解不透彻,应组织专家、学者通过定点和定期培训,提高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真正将课改落到实处。
4)高校师资培养与中小学教学需求接轨。
目前培养师资的高校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等往往与中小学衔接不够紧密,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适应较慢,往往经过再培训才能上岗。因此,高校应在教学内容上把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实践真正落紧密地联系起来,注重抓实习、实践环节,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担当起体育课程改革的重任。
回顾我国基础教育60年的历程,体育课程改革抓住了基础教育整体改革进程的历史机遇,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创新,把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付诸于实践,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改革经验,构建了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系和学科体系。8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体育教育教学理念,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同时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对体育课程改革实施中的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角色定位转换上。课程改革需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深化,才能不断探索出符合我国实际、符合体育教学规律,有利于促进中小学学生健康发展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阎智力. 中日两国百年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目标比较[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1):79-85.
[2] 曲宗湖,顾渊彦. 体育课程热点探索[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53.
[3] 王安翔.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分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09(10):122-123.
[4] 赖天德.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学校体育,2009(5):14-18.
[5] 杨光明. 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J]. 甘肃科技,2009,25(21):184-186.
[6] 赵先卿,杨继星,赵一.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2):251-253.
[7] 王家宏,蒋国.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之审视[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1):108-111.
[8] 耿培新.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可行性实验研究与分析[J]. 中国学校体育,2009(9):18-19.
[9] 教育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8.
[10] 张学忠,杨旭东. 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要协调好五大关系[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5):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