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8 01:42: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培训个人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管理培训 效果评估 关键指标
在人力资源开发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培训效果评估。关于“培训效果评估”的概念,雷蒙德·a·诺伊教授认为,就是指“收集培训成果以衡量培训是否有效的过程”;而英国的管理服务委员会(msc)将其定义为“用来判断培训是否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培训是一个由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设计、培训实施和培训效果评估组成的系统,如果说前三个环节的开展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的话,培训效果评估却远远落后于培训的脚步。长期以来,企业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后没有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大大降低了培训效果,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而企业不重视效果评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一套科学的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效果评估是对各评估指标的信息综合,评估结果是否客观、准确,首先依赖于被综合的对象——各评估指标的信息是否准确、全面和有代表性,评估指标的选取和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综合评估的结论。因而,选取什么指标来刻画管理培训的效果,是本文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采取的指标选择方法是文献资料的提炼和专家访谈。
一、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的相关研究综述和指标的初建
(一)关于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的研究
目前,我国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的研究相对较少,多是一些一般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研究。如周勇、张燃(2001)提出培训效果评价的几个方面:培训力度,技术适用度,效益增长度。晏秋阳、曹亚克(2002)提出员工培训评估指标分为两大类,硬指标和软指标。王鲁捷、钟磊、孙启霞(2002)认为培训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成本—效益评估指标和顾客满意度指标两大类。陈卫(2006)提出了包含对培训项目的评价、对培训教师的评价……受训者的工作态度总体表现、人力资源绩效指标、运行指标等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熊敏鹏、杨小东(2007)根据kirkpatrick的四层次评估模型设计了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反应指标(如培训对象的满意度等)、学习指标(如推销知识、辅导技能、选材技巧等)、行为指标、结果指标(如培训成本、组织发展的状况等)。肖娟(2007)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分解为:反应类(对培训感兴趣、培训内容对工作帮助程度等)、学习类(知识学到程度等)、收益类(培训对企业的货币价值贡献率)、战略支持类(人员流动率等)。
但管理培训,由于其培训的特点,效果评估都有不同于一般员工之处,因此,效果评估的指标也有其独特之处。虽然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但还是为我们提供了指标设计的依据。
1.william h.clegg的观点?譹?訛。美国学者william h.clegg(1987)对639位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者认为的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的重要性排序应该是:工作绩效的改善、学员对培训的反应、学员知识的增长、学员技能的提高、学员态度的改变、企业运作绩效的提升、对课程设置的评价、对课程讲授的评价、对后续课程的需求程度、对培训活动组织情况的评价、企业经理对课程的推荐程度、学员的激励程度、学员的参与程度、培训项目成本等。
2.国内学者的观点。萧鸣政(2004)教授提出评估的指标与内容表现为过程评估与成果评估两个方面。
管理开发的过程评估指标包括完善的管理开发规划、相关的配合措施和适当的评估与追踪管理措施。完善的hrd规划包括:确定hrd需求、建立管理开发的客体与对象、课程设计、教育培训技术的选择与确定。相关的配合措施包括:师资的选择、对被开发者的了解、时间场地的安排、管理开发前后的相关措施。适当的评估与追踪管理措施包括:成果导向的评估内容指标、评估规划内容。成果评估指标包括内部成果与外部成果两个方面。内部成果包括:被开发者的意见与满意度、学习成就评估。外部成果包括:被开发者在岗位工作中的变化、对组织整体的影响与效益。
陶祁、王重鸣(2006)在管理培训的背景下,提出了在培训效果评估中可使用适应性绩效作为培训效果的效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据此,开发出了包含压力和应急处理、创新解决问题、岗位持续学习、人际和文化适应四个因素,共25个项目的适应性绩效问卷。
曹如玲(2009)提出了培训课程的启发性、培训课程的实用性、学员的课堂参与程度、教师的感染力与课堂气氛、教师讲解的逻辑性与清晰度、学员对相关知识和原理的掌握情况、学员的人际和文化适应能力的提高、团队合作精神的增强、员工满意度的提升、制度执行力的提升等22个评估指标。
(二)基于文献研究的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的初建
在整理总结了大量有关培训效果评估、管理培训效果评估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培训过程理论、综合性培训模型和层次培训模型为依据,从管理培训的目的、需要出发,结合管理培训的特点,本文预选出符合指标体系构建目的和原则的三大类、七种、29个有代表性的指标,其指标定义、来源和理论基础如表1所示。
二、基于专家访谈的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的完善
结合研究内容,本次访谈目的在于了解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目的、需求,管理人员培训的特点以及他们所关注的培训效果评估指标,并通过访谈对已汇总出的评估指标进行修订,使得评估指标更加具有针对性、操作性。
专家访谈的对象共7人,由三部分组成:(1)企业管理或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2)管理培训领域的培训师和组织者;(3)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这部分对象的数量不必很多,但要求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并对培训评估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或实践经验。
专家访谈主要问题:
(1)能描述一下贵公司的的发展战略吗?如何将该战略应用到管理人员的培训上呢?(2)近年来,企业开展了哪些针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活动?能具体描述一下吗?您觉得效果如何?您觉得效果不错或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3)您所了解的企业在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时通常会使用哪些评估指标?您觉得有效吗?(4)我们已总结出了一些评估指标(如上所述),您认为它们是否重要?(5)您认为是否有其他的评估指标需要加入?
访谈结束后,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和评估指标提炼。
最后,汇总访谈结果,结合评估指标筛选原则,对已总结出的指标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具体结果是:增加了“体现管理人员学习特征”的指标“被培训者的课堂参与程度”;将原来的“培训需求与战略”指标细化为“培训目标明确”、“培训目标与组织战略目标一致”、“培训计划完善且有针对性”、“培训需求分析有针对性”四项;增加了“培训手段先进性”、“企业员工积极性”、“企业员工流动率”、“企业市场份额”等指标。
三、管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和关键指标的描述
总结上述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的研究结果,本文得出管理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三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18个四级指标。如表2所示。
(一)培训准备类评估指标——培训需求与战略
在企业实践中,每个企业的情况是不同的,必须根据企业不同的定位来评估培训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制定不同的指标体系。培训的预期效果和培训重点的确定来源于对企业目标的正确认识。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管理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它决定了培训能否瞄准正确的目标,进而影响到能否设计与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因此对培训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中培训准备阶段的指标的设计就确定为企业管理人员培训需求与战略的联系进行论述。包括:培训目标明确、培训目标与组织战略相一致、培训计划完善且有针对性、培训需求分析有针对性。
(二)培训过程类评估指标
1.课程内容。管理人员培训课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因此,课程内容设计得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企业和被培训者的实际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培训的效果。本文中,课程内容类评估指标涵盖了对课程的启发性、实用性和内容的丰富性三个方面的评估,主要通过管理人员自身的学习感受来进行评估。
2.手段和方法。该类评估指标设计为:培训方法的多样性、培训手段的先进性,主要用于评估管理人员开发培训中培训方法能否与内容相符合。如对知识类培训时,可采用讲授法、专题讲座、研讨法;对提高和开发综合性能力的培训时,可采用案例研究法、头脑风暴法、模拟训练法、敏感性训练;对行为调整和心理训练时,可采用角色扮演法、行为模仿法、拓展训练法。同时,还要重视手段的现代化。
3.师资的选择.教师是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和引导者。培训教师的组成可以内外结合,既包括高校从事企业管理的学者、从事企业管理研究工作的研究人员,也应有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领导者,甚至企业自身的成功的管理人员。教师的感染力、教师的责任心、教师的专业水平等情况都会直接影响管理人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这三个指标成为评估师资选择是否恰当的依据。
4.培训的保障。这一类指标用于评估培训的组织与实施等方面的情况,其中,教材与相关资料的准备情况、教学环境与设备情况这两项会对培训效果的迁移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培训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培训组织工作是否到位,则会影响到被培训者、甚至是所在企业对培训的满意度。
5.管理人员的特点.本文提出的培训效果综合评估体系,是基于战略绩效和学的,因此在评估指标设计别设计了“被培训者的课堂参与程度”这一指标,目的在于考察管理人员培训能否遵循成人学习的特点,充分调动成人学习的积极性。
(三)培训结果类评估指标
1.个人学习效果。在效果评估系统中,个人学习效果分为知识的效果和技能效果两种。知识效果指的是通过不断学习和经验的积累获得的智力上的进步;技能的效果指的是管理人员在某一个专业领域中,通过学习和经验获得的产生绩效和最佳效能的行为。由于管理人员的职业角色和素质要求,对管理人员培训效果的评估指标就侧重在是否达到决策能力的提高、组织协调能力的提高、创新能力的提高、持续学习能力的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精神的提高等。
2.组织绩效效果。组织绩效的提升是几乎所有培训的最终目标,也是企业主最关心的目标,但管理培训对组织绩效方面的影响往往不会那么直接、快速地从这些指标中体现出来。因为管理人员培训的目的是通过个人管理能力的提升,进而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以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所以,本文借助平衡计分卡这一战略管理工具、绩效管理工具,设计了管理人员培训效果评估的组织绩效指标:学习与成长类,内部流程类,客户指标类,财务指标类。
参考文献:
1.richard a.swanson,elwood f.holton ⅲ,foundation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eisbn:1-57675-075-2,copyright 2001 by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inc
2.[美]赖尔·约克斯著,胡英坤,孙宁译.战略人力资源开发[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在总结公司以往的培训做法和培训方面的不足基础之上,结合公司的经营战略和实际工作情况,确定了公司2020年度的培训工作重点是:
1、建立、摸索一套培训体系和培训管理体系,使培训工作常规化、科学化、规范化。
2、引入内部培训师培训课程,逐步建立一只碧水自己的内部培训师队伍。
3、在公司战略人才培训方案的基础上,引入系列课程,采用多种方式,着力提高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
4、结合公司2020年度各个项目的经营情况,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经营工作的需要,引入高水平的培训老师进行专业领域的培训。
5、加强培训评估工作的开展,落实培训后续的跟进工作,切实提高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
第一部分前言
在总结去年一年培训工作中的不足的基础之上,明确了以下几个2020年度培训工作需要注意的方面:
1、培训时间的安排。培训时间应尽量安排在一天以内,以半天为宜,尽量少占用周日休息时间。个别白天难以集中培训的岗位(如司机)可以利用晚上进行培训。
2、培训对象的确定。除了全员性的培训外,管理培训尽量扩大到基层管理人员(领班级),经营管理培训扩大到主管级,缩小培训范围,明确培训对象有利于培训效果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培训效果的评估。
3、培训效果的评估。深入开展培训效果的评估,加强培训后的跟进工作,确实将培训的内容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
4、培训的形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现场指导和现场演练为重要的辅助方式,增加和现有工作项目相关的案例分析、演练等培训形式,以提高受训人员的参与程度和实际培训效果。
5、培训的内容。2020年的培训侧重于对专业的培训,专业培训必须和项目紧密结合,从公司实际工作的实践出发引入课程。
第二部分 年度培训计划概述
人力资源部结合公司2019年培训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确定了下列2020年度的公司培训工作重点:
一、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完善的公司培训体系和培训管理体系,加快内部培训师的培养
建立学习型组织,加快公司内部各种知识的积累与分享是打造碧水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如何使培训不要变成为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却对人员水平提高毫无用处的“走过场”,结合目前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司培训体系和培训管理体系、培养一支内部培训师队伍势在必行。只有如此,才能推动培训工作有序进行。
二、提高个人职业素养,打造团体执行力——着重提升中高层管理技能
在公司现有管理人员的基础上,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后备的管理人员进行重点培养,通过各种培训方式,全面提升其管理能力,本年度管理能力提升的重点,一是狠抓公司管理制度的学习和落实,二是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和团队建设能力的提升。
三、结合项目实际,提升专业化水平——切实提高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专业水平
企业生存的重要基础除了管理,更重要的经营。为了配合项目的开业,适应公司多领域、多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2020年度根据各项目的实际需要,聘请行业专家或购买行业资料对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
四、逐步实施培训效果评估管理办法——切实提高各种培训效果
对于公司的各种培训全面推行一级评估(满意度),大力推广二级评估(学习度),逐步尝试三级评估(应用度)和四级评估(绩效改善度)。
以上四项内容,相互配合,着力建立一套与公司目前所处发展阶段相适应和行业特点相适应的培训管理体系,使培训工作常规化、科学化、规范化。
第三部分 年度培训内容
一、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完善的公司培训体系和培训管理体系,加快内部培训师的培养
在对培训工作全面开展之前,首先应当就公司的培训体系和培训管理体系向各部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之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系统地开展培训工作。
培训体系构成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制度、课程和讲师。制度是基础,包括培训管理办法、培训计划、相关表单、工作流程、培训评估办法及内部讲师制度。建立培训体系首要工作就是建立培训制度,设计培训工作流程,制作相关的表单,制订培训计划,然后监督其实施。
在制定了培训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公司要将制度贯彻和执行下去,同时还要建立一支自己的培训师队伍。因此对公司培训管理制度的培训和对培训师的培训是本年度培训工作的基础和重要课题。
二、提高个人职业素养,打造团体执行力——着重提升中高层管理技能
根据公司战略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不同层次的人员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和内容。
(一)对于普通员工,鉴于公司处于高速发展期,新进员工数量较多,所以对普通员工的培训重点主要放在入职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和企业公共知识培训方面。
1、新员工入职培训。每月举办2次。使新员工全面了解企业的发展、规章制度和文化。
2、专业技能培训。各部门按计划实施,每月进行。
3、企业公共知识培训。对直接对客服务的岗位进行公司经营项目的培训,全面提升员工对对客服务产品的知晓度。
4、专项技能培训。如计算机、外语等。
(二)对于中高层管理人员则以“提高个人职业素养,打造团队执行力”为目标,采用下列三种方式提升其管理技能:
1、引入管理技能理论提升系列课程:
2、外部标杆企业考察活动。了解标杆企业的管理、流程运作情况。
3、研讨会。内部管理问题的专题研讨会。
(三)对于高层管理人员,在参加管理技能理论提升系列课程、外部考察和研讨会外,还进一步采用外派参加研修班、公开课来提高其管理水平。
三、结合项目实际,提升专业化水平——切实提高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专业水平
对于现有中高层管理人员来说,2020年开业的一些项目既缺乏理论基础更缺乏实际运营基础,2020年度公司决定采取多种形式,对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水平提升,相关课程主要涉及:景区经营与管理、会馆经营与管理、高尔夫经营与管理、滑雪场经营与管理、狩猎场经营与管理、企业营销战略等。
四、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可放松
由于地域特点和行业特点,安全问题始终是公司的一项重要内容,2020年度公司将围绕消防安全、车辆安全开展一系列的培训工作。
第五部分 年度培训计划表
一、公司年度培训计划
根据各培训主题,由人力部统一协调开展培训工作,编制2020年度公司级培训课程计划表(见下页简表)。
2020年度公司级培训计划(简表)
时间 培训主题 组织者 培训人 受训人群 形式 全年,每周三 专业技能培训 各部门 部门管理人员 所有员工 讲授、实操 全年,每月2次 新员工入职培训及参观 人力资源部 人事主管/人力部经理,保安部经理/副经理 新入职员工 讲授、参观 全年 常用办公软件培训和办公设备培训 人力资源部 人事主管/网络工程师 公开课 讲授 3月 管理培训 人力资源部 李殿文等 领班级(含)以上管理人员 讲授 公司管理制度培训 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部、财务部、保安部 领班级(含)以上管理人员 讲授 经营管理培训——景区、会馆 人力资源部 市场策划部 领班级(含)以上管理人员 讲授 4月
公司管理制度培训 人力资源部、各部门 所有员工 讲授、部门间知识竞赛 经营管理培训——景区、会馆 人力资源部 森林旅游部、会所接待部 所有员工 讲授及参观 5月 企业培训体系构建与培训管理 人力资源部 总经理、人力资源部、光盘学习或外聘讲师 各部门主管(含)以上管理人员 6月 经营管理培训——高尔夫 人力资源部 光盘学习或外聘讲师、外部考察 各部门主管(含)以上管理人员 7月 经营管理培训——营销战略 人力资源部 光盘学习或外聘讲师 各部门主管(含)以上管理人员 8月 管理培训——执行力 人力资源部 光盘学习或外聘讲师 领班级(含)以上管理人员 讲授 9月 管理培训——团队建设 人力资源部 光盘学习或外聘讲师 各部门主管(含)以上管理人员 讲授或拓展训练 10月 经营管理培训——滑雪场、狩猎场 人力资源部 光盘学习或外聘讲师、外部考察 各部门主管(含)以上管理人员 11月 安全培训 人力资源部 保安部 所有员工 讲授、演练 12月 年度运营分析 人力资源部 各部门 领班级(含)以上管理人员 研讨会 在上表的基础之上,人力部针对不同的培训主题设想了部分培训课程,细化了培训计划,见下表。
2020年度公司级培训计划(详表)
关键词:门诊;导诊护士;规范化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医疗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因此,医院门诊的患者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1]。从我院的病例资料来看,前来门诊部的患者大多是急诊,只有尽快治疗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治疗效果,这就大大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总量和工作压力,忙中出错,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照顾,就很容易对医院产生不满情绪,导致患者和医院之间出现矛盾。门诊部是患者入院最先接触到的部门,门诊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医院的形象,如果门诊部的服务质量较低,那么医院就很难树立良好的形象 [2]。为了提升门诊部的服务质量,本人在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负责本院门诊导诊的管理工作,通过门诊导诊护士规范挂管理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门诊部共有护士30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8人,余下21人均为最近几年入院的初级职称人员,共设置了9个服务岗位,分布在门诊的1楼至5楼。
1.2方法
为了提升门诊部的服务水平,对门诊部导诊护士进行规范化管理培训。门诊导诊护士的规范化管理及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帮助门诊部导诊护士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感。门诊部是患者入院接触的第一个部门,从某种意义上说,门诊部代表了整个医院的形象,导诊是门诊部职责的一部分,导诊护士是导诊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为了提升门诊部的服务水平,必须帮助门诊部导诊护士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提高导诊护士的工作意识,并让导诊护士明确工作的内容和主要职责[3]。导诊护士的工作比较繁琐,主要包括:预检分诊、病人分流、门诊、住院病人检查预约、检查登记、标本接收、打印化验单、就医咨询、指导自助服务等等。做好患者登记,指导患者就医,陪诊,取药,护送住院患者前往病房,健康教育宣传等。二、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由于导诊护士的工作比较繁琐,工作压力较大,如果工作时间安排不合理,那么导诊护士很容易疲劳工作,影响门诊部的服务质量[4]。因此,要根据病人就诊习惯、导诊护士的个人能力以及门诊部挂号、诊疗时间、人流量、专家出勤情况等各方面的情况合理设置岗位人员,采取弹性排班和提早上班制度,做到忙而不乱,以此来满足病人和专家的需求。
三、加强对门诊部导诊护士工作质量的检查和监督。为了提升门诊部的工作质量,还应该加强对门诊部导诊护士工作质量的检查和监督[5]。依据门诊部的工作情况制定工作质量评判标准,护士长实行不定期检查或者抽查,严抓患者不满意或者投诉的问题,在整改的同时将问题反映给上级部门。
四、加强导诊护士培训。主要包括上岗培训和在岗培训。严格按照要求对导诊护士实行上岗培训,确保上岗的导诊护士有足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按照一定的周期对在岗人员进行培训,巩固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在岗导诊护士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6]。
五、门诊导诊护士规范化管理办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根据本科室需要掌握的要点编制《导诊指南》,供门诊部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学习。二、根据每天需要及时掌握的要点编制《导诊日志》,其中主要包括院内一些项目的调整,政策的更改以及要即时处理的一些病人的问题等。
1.3观察指标
采用 SPSS16.5分析软件包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 卡方检验,P
2.结果
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实施门诊导诊护士规范化管理培训后,医院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升,患者的投诉与之前相比少了很多,由于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高,医院及门诊部都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多次赞扬。
3.讨论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门诊部是患者入院第一个接触的部门,门诊部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印象。导诊服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改革的产物,门诊部的导诊护士是连接患者和医生的重要桥梁,门诊部导诊护士的服务质量对门诊部的服务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加强对门诊部导诊护士的培训和管理[7]。
近几年,为了提升医疗竞争力,我院正致力于创造优质的护理服务,而门诊导诊正是我院的第一批示范岗。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本人负责本院门诊导诊的管理工作,工作期间通过对门诊部导诊护士进行严格的上岗培训和在岗培训,并进行规范化管理,有效提升了导诊护士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水平。根据本科室需要掌握的要点编制了《导诊指南》,供门诊部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学习,让所有工作员都明确了自身的职责和工作任务,从而有序开展门诊部的导诊工作;根据院内一些项目的调整,政策的更改以及要即时处理的一些病人的问题等导诊护士每天需要及时掌握的要点编制了《导诊日志》, 既让大家及时地了解需要掌握的要点,又能加强导诊护士之间的监督,确保《导诊日志》中记录的各项事务都落到实处。经过规范化的管理和培训,我院门诊部导诊护士的服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所有导诊护士都怀着高度的责任心开展日常的工作,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导诊服务水平的提升促进了我院门诊部门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不仅患者的满意度高了,投诉少了,表扬信多了,新来门诊部的导诊护士也可以在短期内适应工作,为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奠定了基础。
门诊部服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就是为患者创造舒适、有序的就医环境,通过提升门诊导诊的服务水平,可以提升门诊部的服务水平,从而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提升医院的医疗竞争力。想要提升门诊导诊的服务水平,医院必须在门诊部导诊护士明确自身的工作任务和要求的前提下,帮助门诊部导诊护士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在综合考量门诊部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导诊护士的工作时间,使用弹性排班制度,确保每一个导诊护士都能在能力范围内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通过加强对门诊部导诊护士工作质量的检查和监督,确保门诊导诊工作落到实处,并对患者反映的问题予以及时、有效地处理,提升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通过加强对导诊护士的上岗培训和在岗培训,确保导诊护士有足够的工作能力,能承担工作压力,并能在工作中不断进步,促进导诊服务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邓小花.人文关怀在护患关系中的运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0,17(12):146-147.
[2]王桂兰,刘义兰,等.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22(15):134-135.
[3]陈锦艾,林军,等.人本原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2, 12(16):167-168.
[4]潘社棉,段炜,等.医院门诊工作中导医员的作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11,24(23):224-225.
[5]路春丽.对门诊导诊护士工作的探讨[J].华北国防医药,2011(15):134-136.
时间管理培训总结
什么是时间?一种科学的解释,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时间的脚步匆匆,永远不会受外界影响,因外界的变化而停止。时间永恒存在,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用于工作的时间更加有限,大概也就四五十年,因人而异。我们不能控制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把握生命的宽度,或者说质量。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实现理想,而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呢?学习一下时间管理,你一定会从中得到启发和答案。
时间管理,就是一系列的选择,用什么时间来完成什么事情的选择题。时间管理,管理的不是时间本身,而是对个人生活方式和习惯的管理,它最根本的要素是,要事第一。所谓要事,就是每个人认为重要的事情,譬如关心照顾家人,为自己的爱车做一次保养,或者是同事讨论一个流程优化的方案等等。如果把人生比作一个容器,要事是大石头,琐事比作小石子的话,该如何操作,才能把这些大石头和小石子都装进容器呢?也许有些人会把小石子首先倒入容器,然后再放入大石头,但是发现大石头很难全部都放进去了。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没有做,生命就结束了,这怎么行,一定要把这些大石头也都放进去才行。但是到底该如何放置,才能全部都放进去呢?答案是,先把大石头都放入容器,然后再把小石子倒入,小石子会顺着大石头的缝隙,填满整个容器,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这就是要是第一,无论生命中的每个阶段,还是每一天,我们都应该先去做最重要和最该做的事情,只有如此,我们的生命质量才能达到最高。
什么是要事,这个因人而异,因为每有人的理想不同,目标也不同。要事,是个人认为有价值,符合使命和价值观,对理想和目标的达成有意义的事情。要事的完成,能够极大地支持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这就是要事。要做好时间管理,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才能确定哪些是重要和紧急的事情,然后把事情分配到,时间管理的四个象限中去。
时间管理四象限,是时间管理的有效工具之一。根据事情的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将工作任务划分为四个象限,即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和不重要不紧急。重要紧急的事情,无疑是首先要完成的事情,但是重要不紧急,即第二象限的快速及时完成,能有效减少第一象限的事情。而第三象限,即不重要却紧急的事情,会干扰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工作的进行,所以应该懂得sayno,提高个人抗干扰的能力,通过流程来规范共性的问题,来减少第三象限的事情。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当然要尽量少花时间去做,譬如打游戏、和同事闲聊、看韩剧等,可以合理的分配时间到第四象限,来调剂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使其更加有滋有味。第二象限事情的有效完成,可以减少第一象限的事情,那么,第二象限中到底是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呢?
《时间管理培训总结》出自:
链接地址: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安全监督个人工作总结
我毕业于胜利石油勘探技校,在钻井一线工作__年。从事过钻工、井架工、副司钻、司钻、工长等岗位。至今为公司派驻钻井平台安全监督。
一、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
1.由于从事过司钻、工长等重点岗位,因此熟悉海上钻井施工各个流程,对施工中的每个作业环节都十分了解,清楚各岗的安全操作程序。由公司推荐和本人的努力,在__年取得石油钻井技师的技术职称。
2.从事安全监督岗位__的年时间里,我学习了各种安全环保法规、政策,具备较丰富的海上钻井生产安全管理经验。通过培训学习取得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资格证》、《硫化氢防护技术培训证书》、《安全环境健康管理培训证书》、《井控培训合格证》等有效安全证书。为能够履行安全监督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工作业绩
___本人从事钻井司钻岗位期间,坚决执行上级工作安排。由于善于团结同志、协调各岗间的工作,所以能很好带领班组人员优质完成各项生产任务,所带班组多次被评为公司双文明先进班组。由于工作勤奋,作风正派,遵章守纪、工作成绩突出,连续四年被评为海洋钻井公司双文明先进个人和积极分子。
___年从事安全监督岗位以来,认真学习积极贯彻HSE管理体系和各项法律法规。在工作中大胆管理,充分发挥安全监督的作用。工作原则性强,积极查处事故隐患、严厉制止违章,减少钻井作业存在风险,有力的保障所在平台的安全生产。在安全监督岗位任职期间,多次被授予管理局、公司安全、环保先进工作者、海洋监督先进个人、海上石油作业安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3.在__年度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中,我负责平台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的编制,并全程跟踪审核进度。在最终的审核验收阶段,取得了管理局历史最好的成绩,为公司取得清洁生产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三、工作中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1.安全教育形式简单呆板,缺乏针对性。职工对安全教育没有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缺乏安全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我要结合安全法律、法规及上级___的安全活动,开展形式多样、面对面、拉家常式的安全教育。
2.在自身安全理论学习方面抓得不紧,没有有计划、有目的安排专业理论学习。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现状及对策
企业作为企业规划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进行有效的企业培训。与企业其他部门一样,有完善的培训体系。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完整性出发,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开展培训活动,是提高培训效率的关键。通过分析发现,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子系统存在以下特点或规律。
1培训目的
管理人员培训的主要目的是让管理者拥有更加新鲜的管理方式和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体制。用自己吸收的学术、技巧,为企业更好的提升自身竞争能力。企业吸收了先进的专业知识、注入了新鲜血液,这将对企业在商场中的地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专业管理人员外,企业中还有一部分未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员,对这类人员的管理培训更要重视。培养好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除此之外,管理人员拥有健康的心态也能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管理人员领导下层工作人员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更能使企业树立完美形象。有助于领导、管理。管理者的积极态度会直接影响下属的积极性,管理者的培训能激励员工士气。随着社会的逐日进步,管理阶层也不能够拘泥于原来掌握的知识,也要进行学习,将自己的知识丰富起来,这样才能为员工做榜样。
2培训方法、内容
学习要因人而异,培训更要因人而异,根据每个人的异同,分配不同的培训方法。用案例教学法举个例子,此种培训方法是在培训过程中使用真实案例,根据真实案例来进行实践,以案例中的内容进行理论的讲解,使培训人员更加懂得其中内涵。这样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弥补了我国传统的灌入式教学的缺陷,有利于培训人员学习兴趣的培养。培训的内容包括对国家法律法规的了解及对企业发展方面的了解。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使得管理人员清楚法律的规定不触犯法律。对企业发展的了解有助于管理人员根据企业的发展过程制定合理的管理机制,促进企业健康向上的发展。其次,还要培训管理人员对市场的了解,只有对市场有充分的了解,才可以以市场为依据,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方法管理企业。培训的内容还应包括对企业内部软件的熟练使用,有助于管理人员采用互联网的方式管理企业,把企业管理规范化、合理化。互联网技术还可以使得管理人员更加快速的了解市场,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还需培养管理人员的领导技能,才可以使下级服从领导,提高效率。对管理人员的人际关系技能的培训也是很重要的,处理好人际关系,为下级办公人员树立良好的榜样,使企业内部有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促进企业健康稳步发展。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培训也需要重视,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文化、道德,用自身的魅力去征服下级,成为下级的榜样。社会日趋进步,科学技术也逐渐成熟,以互联网的方式管理更加普遍,因此对信息技术的培养应引起重视。
3培训体制
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效果受到培训体制的很大制约,因此我们应对培训机制的重要性引起重视,研究发现,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体制主要有三方面的问题:(1)培训机构被过于领导,责任不明确。(2)培训办学的管理体制较死板保守。(3)培训结果过于独立,没有与企业的考核标准相衔接。建立与时展相适应的新型企业管理培训体制是解决培训体制问题的根本方法,这样既可以提高企业管理质量,又可以与时代共同发展,与社会共同发展。企业应成立专门的培训部门,实行统一管理,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初步培训,第二阶段深入培训,第三阶段总结,这样既提高了培训效率,也提升了培训质量。培训结果应与企业考核标准衔接,对于培训成绩好的人员应给予奖励,如,适量加工资、适当的放假、发福利,对于培训成绩不好的人员,应有适当的惩罚机制,促使他们更有主动性去培训,发奋努力学习,争取将培训成绩提高。重视企业自主培训,促进培训产业化,改善培训所需要的各种因素及所给予的激励方法。人各有不同,所以企业培训也要用不同的方法,选择每个人适合的培训模式。当然,完善和完善培训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培训产业化更为重要。没有培训产业化,没有牢固的基础。建设高素质的企业管理者只是空中楼阁。重视企业有自己的培训地点,有自己的培训团队,促进培训产业化,完善培训制约因素和激励机制。与此同时,改进和完善培训机制也很重要。培训产业化更为重要,没有工业化培训,没有坚实的基础,建设一个高素质的企业经理只是空中楼阁。
4结语
我国的企业家应该认识到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的重要性,深入完善的管理体系,用此种方法使企业的经营更加稳定,使得企业建立积极的企业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科学的方式管理企业将会成为主流,培养管理人员的科学技术使用方法应引起企业的重视,在熟练运用科学方式管理企业的方面,刻不容缓,紧随时展的脚步,使企业向更好的方向大步迈进。
参考文献:
[1]姜玉静.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的重要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08):38~39.
现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人力资源工作方面
1. 加强劳动人力资源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安置复员退伍军人7人,调入员工6人(外系统4人,神华系统2人),劳务派遣转正2人,招聘大中专毕业生366人(硕士研究生 5人,本科 101 人,大专199 人,中专36 人,技校 25 人,新疆籍学生196人,大学生村官10人)。截止10月31日,员工离职办理107人,其中辞职94人,辞退14人。
2. 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截止10月,选拔17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正处级5名、副处级12名),对31名干部进行了岗位交流(正处级8名,副处级23名),有效提升中层管理水平。
3. 规范管理人力资源档案。全年共收集归档材料 2578份,转进档案316卷,转出档案300卷。目前,所管人力资源档案共有5309卷(其中死亡档案90卷,解除合同人员154 卷)。社保档案9435卷。代管六煤离职死亡档案1431卷。
(二)薪酬福利方面
xx年1月至9月,原煤产量计1654.12万吨,发放在职员工工资29732.12万元(不含等退及待岗人员443.39万元),累计平均人数4467人(不含等退及待岗人员352人),人均6.66万元,对比去年同期原煤增产666.1万吨,工资增长4707万元,员工增加86人,人均增长1.17万元。
(三)劳动定员方面
一是规范劳动定员工作细则。制定《月度各单位劳动用工统计表》、《月度各岗位人员增减变化统计表》、《劳务派遣人员用工情况统计表》和《劳务派遣人员岗位变化增减统计表》,结合现场写实,切实做到按需用人。
二是依法规范劳动合同管理。严格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与4930名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其中无固定期限3168人,固定期限5年以下923人,固定期限5年以上839人。截止10月31日新签劳动合同285人,续签劳动合同216人。
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依托集团erp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共采集9614名员工个人信息,其中,合同工5451人,劳务工985人,离退休人员3178人(移交社会管理除外);导入组织人力资源数据691104条,其中,组织机构数据168201条、人力资源数据514525条、人员照片9378张;导入薪酬考勤数据192412条。
(四)职工培训和职称鉴定方面
一是超额完成年度培训任务。根据《神新能源公司xx年职工培训工作计划》安排,公司全年使用培训经费306万,完成培训项目70个,培训职工8308人次(岗位技能培训5259人次、专业技术培训416人次、经营管理培训1902人次、政治理论培训465人次和学历教育培训266 人次)。公司各四级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专业化单位举办各类培训37566人次。
肖琳/陈建军
8月7日,湘潭市经信委组织了2015年“腾飞杯”管理升级《制造业精益生产高层大讲堂》培训,综合办公室组织了各厂房生产、技术及品质共23人参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以下是参加培训的光热制造厂陈建军写的培训心得,看他有哪些收获吧~
精益生产变革管理培训心得
8月7日我有幸和同事一起参加了一场“精益生产”培训,受益匪浅。现就参加这场培训的一些心得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我们很多人可能总认为自己的管理水平是不错的,看不到改善的空间。 话说一家家具厂做沙发,每次生产产品都是几个人以“岛屿式”生产一套产品再去完成另外一套,这样出来的产品外观极不统一;更重要的是,由于每个员工都需要掌握多个工序,一个员工要培养成熟练的工人需要3年的时间,试问三年的时候是个什么概念,现在的一线员工三年都不知道跳槽多少次了;通过引进精益生产改革调整后,形成了流水线作业,一条线下来只需要7个人,而前三道工序只需要培训七天就可熟练,还有几道工序只需培训一个月就可熟练,只有一道关键工序需要资深技术工人把关,这样只需要保留这一个关键工序人员,就可以确保整个生产的顺利进行,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基本上保持了一致性。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到管理在企业发展中有多么重大的作用。
经过这次精益生产培训才知道,其实管理是一条不断进步,不断与现展相结合的必经之路。我们基层管理人员虽然每天都有在做,但相对于这次精益生产培训所提到的高手来讲,我们的差距太大。就拿我们的早会来说吧,我们每天都有给生产员工开早会,但早会的内容不外乎是:其一,对前一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其二,对当天的工作任务进行安排;其三,告诉员工工作中注意事项及工作要点等。然而,培训老师给我们新的理念是:早会是公司给班组长在员工面前建立一种权威的资源,今天你站在前面给大家开早会就是提醒大家,你是他们的负责人,你的正常、合理的工作安排他们是必须无条件执行的;班组长每天早会的七大任务:
安全:通过早会宣导,让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及下班以后要注意自身安全,
生产任务: 是通过早会告诉大家当天的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及工作中的注意要点等;
生产质量 :大家都知道产品质量是企业立足于市场不败之地的根本,产品有好的品质,客户才会对自己生产的产品有好的评价,客户的满意度就是市场对自己产品的需求量;因此,通过早会向大家宣导,让大家了解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成本: 现在的社会竞争十分激励,同行业为了争取到更多的订单,质量和价格是市场竞争最关键的要点。价格从什么地方来?相同的材料,相同的人员成本等;你用什么去同其它同行竞争——成本控制,如果我们每天宣导员工注意节约成本,合理利用每一份资源,成本自然就会降低,从而在激励的竞争亦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养成节约的习惯亦是体现一个企员工的素养。在培训中提到丰田公司在2008年操作一台机器,当时整台设备需要42人去操作完成,但经过不停的改善最终只需要3人就可以将所有的工作完成;而此事多年后的2012年,培训老师在另外一家汽车制造公司看到了同一款设备,当时这家公司安排了43人去操作,经过三个月的调整,从43人降至24人就可以完成,这就是成本的控制,如果经常有这样的改变,在以后的竞争中将更加有竞争力。
人事:有的人认为人事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与我们生产线有什么关系,但培训老师给我们的理念是,人事管理并不只是人力资源所谓的的人员管理,而是我们在生产一线对人员的合理安排。人才的培训,生产技能的提升都可以为公司储备有能力、技术全面的人才,用最少的人员、最小的成本去完成同等或更好的任务。
设备: 设备是完成生产任务的主要工具,如何更好保质保量完成更多的生产任务,设备的爱护是必不可少的,设备故障率低,我们的生产进程就会更顺;
环境: 环境包含了我们经常提到的5S等,看起来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工作,也是我们每天常做的工作,但是我们有没有行成一种观点,简单事情天天做,做到标准化,做到优秀化。比如,你的工具是不是用完后归位了,你的工作场所是不是时刻保持整洁等。
培训老师提到每天早会都必须要有口号,这不是一个形式,而是管理执行力的一种提升方式之一,同时在告诉大家现在我们在公司所有与工作无关的事情都要放到一边,大家要集中精神去而对当天的工作任务,早会也是一种分享,分享昨天的工作成绩,分享好的优秀事迹,分享以前在工作中总结的好的工作经验等等。从一个早会就反映出大家当前的管理水平与真正高手的层次相差多少,社会在飞速进行,如果我们还是停留在原地不前,将会被社会发展的步伐所淘汰,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需要大家的共同进步才能够创造更辉煌的成就。为了我们“家园”——兴业努力吧。我相信只要大家每天进步一点,不久的将来兴业的辉煌背后也有我们的一份汗水。
1、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院感科增加一名临床药师负责抗菌药物管理,并参与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
2、重新修订各项医院感染管理SOP。
3、加强院感知识培训:全年组织全院职工培训5次,实习生培训2次,全院卫生员培训1次、外来器械商培训1次,外派省厅培训3人次。
4、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ICU、手术室、消毒供应室、血透室、介入室、胃镜室、口腔科、检验科、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认真开展手术部位、ICU、细菌耐药、多重耐药菌等目标性监测,并按时限要求上报省感控中心。认真做好院感病例监测,建立了发热病人体温监测单,及时发现院感病例,减少院感病例漏报。
5、年初受卫计委的委托筹备萍乡市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组建工作,于4月9日成立并挂靠我院,成为江西省第三家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萍乡市第一家质量控制中心;并成功举办了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培训班”,全市各级医疗机构院感分管院长、专兼职人员、医护等400余人参加,发放资料200余本。
6、5月-7月开萍乡市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汪美玲带领中心成员开展了“全市基层医院院感防控知识技能基层行活动”,对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院感管理情况进行调研,并提供相关技术指导、咨询与帮扶。并通过此次行动,按照省质控中心15-18号文件精神,根据本市实际情况,规范了全市胎盘流向登记本,死婴、死胎的处置以及手术取出植入物(钢板)的处置,医疗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要求。推动和提高了各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防控能力和水平。
7、7月-10月为各级基层医疗机构院感专职人员培训20人次。内容包括:手卫生、安全注射、职业暴露、医疗废物、消毒隔离等知识。
8、9月23日承办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防控技能比武,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医院医师、护士、村卫生所村医共计30名选手参赛,评出团体及个人一、二、三等奖,并组织优秀选手5名进行强化训练,10月30日赴南昌参加全省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防控技能大比武,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个人总分第一名1个,个人总分第二名1个,优秀奖2个,个人单项第一名3个,个人单项第二名1个的骄人成绩。
8、积极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管理,每周与药剂科下科室抽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干预并督促整改。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对每一例病例均下科室督导防控措施落实的情况,通过晨会交班,现场培训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知识,提高医、护、工的重视程度和执行力。
8、按照《江西省医疗机构输血科建设与临床用血管理检查标准》、《江西省呼吸科、检验科、产科建设检查标准》对各科进行了专项检查,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
9、按照《江西省医疗废物管理项目》要求,落实医疗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院感科及时组织全员培训,与护理部合共同制定相关规定:减少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严格医疗废物分类,将传染科未被污染的输液瓶、一次性无菌物品外包装及废弃纸盒归类为生活垃圾,尽量减少医疗废物;推广使用电子血压计,改用75%的酒精消毒体温计等,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工作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督导科室整改。制作医疗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宣教图片与展板,做到全院人人知晓,人人参与。
10、强化手卫生制度管理及监测:每季度检查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及手卫生依从性。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人才引进;培训;激励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不仅使全球股市熊气弥漫,也继而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许多中小企业纷纷倒闭,更多企业纷纷采取停止招聘,裁员以及降薪等手段来维持生存,导致全球失业率上升,就业压力增大。世界各国政府出台一系列经济拯救措施之后,金融危机破坏经济的恶劣态势得到了有效控制,全球经济回暖迹象开始有所显现。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各行业必然会相对加快发展,裁员的企业会遭遇人才短缺的困境;同时,伴随着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企业的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将会得到重新配置,企业之间的最大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一、逢低引进,建立人才竞争优势
金融危机直接导致金融业冷淡萧条,进而迅速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中国进出口行业受到的影响最直接也最严重,以富士康、伟创力为代表的特大型代工企业由于跨国公司大幅削减订单,出口急剧回落,利润明显减少,实施了大规模的减产、裁员计划。房地产,航空,石化等行业以及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紧随其后,一次次规模庞大的裁员降薪行动刺激着国人的神经。
虽然裁员可以在短时期内大幅削减企业的人力成本,但长期效应却可能是负的。一个企业的财富归根结底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裁员行动往往使整个企业凝聚力下降,员工士气低下,忠诚度降低,致使工作动力和效率严重下降,留任员工对企业的承诺和信任感丧失了。同时,许多裁员中被驱逐的员工后来被证明是企业无法被替代的资产,甚至一些核心人才为避免使自己陷于被动,有可能主动离职。这些核心人才流失会导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严重下降,其结果往往得不偿失。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出现回暖迹象的情况下,此前大规模裁员以及停止招聘的企业将面临人才短缺的瓶颈,无法迅速抓住复苏的机遇实现快速发展,甚至有被吞并的风险。
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的大批国内外企业破产的背后,是庞大的失业队伍,其中一些优秀的华人精英也踏上了回国发展的道路,人才市场打破了过去高端人才买方市场的格局,同时社会上还有大批毕业生待业,给企业招聘和储备优秀人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就业压力增大,无论是精英人才还是毕业生,其对工作岗位,工作环境,薪资待遇等各方面的就业预期都有所降低,有助于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将急需的人才招至麾下。就企业内部而言,裁员产生较多的职位空缺,此时可以重新审视企业的组织结构,分析岗位设置,将可以合并的以及不需要的岗位或者部门从组织构架中剔除出去,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扁平化有助于减少管理层级,提高信息流、资金流的运转效率,从而达到增强企业快速反应能力,全面提升运营效率的目的。
第一,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失业大军中不仅有经验丰富的精英人才,也有经验和工作能力不足的员工。比起招聘速度,招聘质量更加重要。企业要结合自身的长期战略规划和内部岗位分析,确定用人需求,经过全面细致的筛选,以较低的成本挑选出最合适的人选,切忌盲目吸纳,良莠不齐。第二,人力资本的稀缺不能仅依赖于外部招聘,还应重视内部培养。内部培养的人才对企业的各项制度流程,企业文化等更加熟悉,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更高,而外部招聘的人才往往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融入企业做出贡献。第三,企业的发展依靠的不是个人,而是整个群体;持续发展的人才也会带给企业更新的创造力、更高的绩效以及更广阔的视野。企业应通过外部引进的人才培养和带动更多人的素质和能力提高,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储备,这才是人才引进的真正意义。
二、加强培训,提高组织整体素质
在企业极力缩减成本的时期,许多公司的员工培训计划也宣告暂停,整个管理培训行业正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阵痛。广东那些在市场占有率上处于领先地位、规模较大的培训公司基本上都遭遇了订单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中小培训公司受到的冲击更大,很多培训公司都已被淘汰出局。
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舒尔茨依据大量的实证分析得出突破性结论:在现代社会,人的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比(物质)资本和劳动(指非技术性劳动)的增加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而人的知识才能基本上是投资的产物。到了21世纪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企业之间的人才更加激烈竞争,是否拥有人才往往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重新进行员工培训规划有着重大的意义。首先,生产设备等硬件设施随时可以买,但经验丰富的员工则需靠不断的在实践中积累,这时通过制定设计多样化培训方案,特别是针对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可以使员工承担更大的责任,从事更有挑战性的工作,促进企业进行产业升级,产品结构调整。其次,通过培训,向员工灌输企业价值观,重新构建危机期间员工所丧失的组织认同感,凝聚力以及团队精神,有助于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另外,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许多培训机构都降低了培训费用;各地政府为稳定就业,化解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也纷纷启动了企业组织在岗职工开展技能提升、转业转岗等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强化企业职工培训,培训后可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培训补贴,从而降低企业培训成本,节省开支。
很多企业多年来投入了大量的培训成本,却发现管理培训往往无法真正为企业解决实际的问题,这也是经济危机期间企业削减培训经费,造成管理培训行业的市场大幅萎缩的原因。国内许多企业在投入经费进行员工培训时,往往缺乏支持长期战略的培训规划,培训原因不明确,也没有通过系统的分析来确定培训需求及要达到的具体目的。
要开展能够获得竞争优势的培训,需要科学的培训系统的支持。表1展示了建立有效的培训系统的6个步骤。
培训系统设计程序的第一个步骤,即培训需求评价,是指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培训的一个过程。图1形象地表明了培训需求评价的原因及其所得出的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到,有许多不同的“压力点”表明培训是必要的。需求评价通常包括组织分析、人员分析、以及任务分析三项内容。组织分析考虑培训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通过组织分析来决定在公司的经营战略、可用的培训资源以及员工的上级管理者和同事对培训活动的支持一定的情况下,培训是否符合需要。人员分析的内容包括:判断业绩不良是因为知识、技能或者能力的不足引起的,还是由于工作动力不够或工作设计本身有问题而引起的;确认谁需要得到培训;确定员工是否做好接受培训的准备。任务分析首先明确员工需要完成哪些方面的重要任务,然后再确定为帮助员工完成这些任务,应该在培训中强调哪些方面的知识、技能以及行为。
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将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行为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解决现实问题。培训成果的转化就是达到培训目的的过程。图2显示了培训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
由于金融危机造成的培训资金紧缺.企业可以削减外部培训投入,把内部培训纳入培训计划。内部培训,即建立内部讲师制,有许多优点:由于单位内部人员进行培训,成本非常低;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对以前的工作进行总结;可以加强公司的企业文化以及员工之间的关系。同时,拿企业的现实案例进行授课明显比外聘讲师书本上的案例更有吸引力和借鉴性。内部培训通过上述的培训需求评价找出压力点,针对各级员工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旨在培养企业管理的“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每个员工不仅可以学习别人的优点,也可以作为导师传授自己的优点。
三、重视激励,防范核心人才流失
智联招聘薪酬数据研究中心的《2009年岁末薪酬盘点调研报告》显示,相对于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企业薪酬实际增长率为8.2%,创下了近5年的新低。同时,前程无忧薪酬调查部的《2009企业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显示,2009年企业离职率为15.9%,与2007年、2008年的22.3%和23.1%相比下降明显。随着招聘的松动,业内专家预计10年高端人才主动离职率将会大幅回升。产生主动离职率反弹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经过经济危机员工的个人理念与“东家”的企业价值观与企业文化产生了矛盾,当经济回暖,员工面临的机会变多时,就会选择主动跳槽离职,寻求职业安全感。可见,在经济日趋好转的形势下,企业面临着如何打消员工的悲观情绪,使其重拾工作热情,同时稳住企业的核心人才等一系列问题。
企业应树立人本主义思想,通过公平合理的的薪酬福利待遇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为员工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此来激励和留住人才,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人才优势。
一方面,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在目标管理的框架下,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以及企业经营目标进行统一,对员工的贡献做出科学的评估,并与薪酬制度挂钩,体现内部公平性,同时兼顾薪酬的外部公平性,反映员工的市场价值,并加强沟通,尽力减小员工的不公平感,打消其流动动机。另一方面,加强企业内部的环境建设,实行人性化管理模式,建立融洽的企业文化氛围,充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中心的本质。在满足员工生理和安全需求的前提下,企业要根据员工需求层次的不同,有针对性地使其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发挥非物质因素的激励作用。注重培育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加强感情投入,使员工切实体会到企业与员工之间不仅是利益共同体,更是情感共同体,提升员工的组织忠诚度,激励员工不断自我超越,使其个人发展与企业的长期目标统一起来。
另外,企业中20%的员工创造80%的利润,在后危机时期,企业要把最核心的人才稳住。一方面,可以运用年薪制,股票期权,长期福利及职位晋升等长期激励机制,加大其跳槽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要为他们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和平台,并且在企业制定战略规划时,为他们提供参与决策的机会,取得他们的认同,化企业愿景为个人目标,从而激发他们的斗志。用工作成就感,个人的成长空间,优秀的企业文化以及舒适的工作环境等整体因素,使企业与核心员工之间建立深厚的感情,减少主动离职的情况的发生,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苗小洛.后危机时代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J].化工管理,2009(8).
2、李群,王文彬.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人才引进[J].中国城市金融,2009(2).
3、曾月征.金融危机下如何激励企业核心员工[J].商情,2009(4).
4、(美)雷蒙德・A・诺伊,约翰・霍伦拜克拜雷・格哈特等著;刘昕译.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第5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现代企业文化》:很多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中感到越训越“茫”,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赵继增:这是我们在为企业做管理咨询中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培训作为企业的一项基本管理职能,成为组织创造共同语言的途径,但运用不好往往事与愿违。
我举一个真实的案例:A公司成立于2003年,已经走过了8年多的历程,从最初的4个人,年销售额55万发展到2010年的130人,年销售额7400万,发展呈加速度式增长。尤其是这两年来公司的增长都在50%以上,但遇到的问题也极具共性:管理团队越来越不适应公司高度发展的需求,眼看着如良田沃土般的市场,由于团队素质和规模匹配不上,痛失很多良机。该公司曾经尝试组建两支团队去开发两个二级城市的市场,但一年多过去了局面一直没有打开,亏损依然在持续。更让企业主焦虑的还不仅限于此,由于总公司派出的管理者都是公司的管理骨干,他们的“远征”不但没有让公司的总收入增加或市场份额扩大,反而对本部的业绩造成了削弱。
2010年7月,经过高层讨论,决定对全员进行培训,在一名老板朋友的指引下,设计了一套包括行业知识、销售技能、职业心态、潜能激发在内的系统课程。累计11天的突击培训,总共花费27万元,但除了当时大家倍受鼓舞,以及当晚一名员工在夜里高喊“我要成功!我要成功!”最后被证实精神失常之外,并没有根本性地解决团队成长问题。这次失败的培训让A公司老总十分苦恼,负责培训的HR经理也感到压力巨大,并充满迷惑。
他们的困惑具有普遍性,究竟自己的公司需不需要培训?对于本公司的情况,应该如何安排培训会更恰当?很多公司都面对着这样的问题。
《现代企业文化》:您对现代企业培训的理解是什么?您认为传统培训方式与现代培训方式有何区别?
赵继增:当A公司出现问题的一年后,公司的老总和培训经理找到了北京影响力,我们向他阐述了我们的观点和看法。
我们认为,传统培训方式与调研方式已经过时。培训行业在中国已经走过十几年的里程,为帮助中国广大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传授管理知识为主的培训模式越来越显露出局限性。培训缺乏前瞻性,临时性、突然性、随意性较大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培训效果。
在过去的两年中,北京影响力的调研显示:凡采用传统培训方式的企业,74%反映培训效果只能维持6个月,62%认为培训效果十分一般,44%的企业十分犹豫是否还要继续进行培训。
其根本性的原因在于:在管理知识极度干涸的时代,管理知识的输入对于企业具有巨大的产出投入比例,但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知识已经不再是稀缺资源,知识传递式的培训已经不再具有以往的高效率。培训方案的匹配性、所传授知识的有效性、培训公司对客户知识转化的推动性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系统学习、团队学习、持续学习、外力推动应该成为当代企业的基本培训纲领。这是北京影响力经过数年摸索出来的基本培训规律。在培训方案与客户需求的匹配性问题上,传统调研方式的不足益发显现。由于无法访谈所有受训对象,以及源于自我保护和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单靠问卷调研或个别人访谈难以客观反映企业的深层次问题。当然,这一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培训的效果在一开始就被大打折扣。
《现代企业文化》:您对企业培训有什么建议?有效的企业培训方式是怎样的?
赵继增:对于企业培训,首先,我建议第一次接触培训的企业慎重投入大笔资金。很多公司的培训部门希望通过前期调研,迅速生成培训思路,以及年度培训方案,这样容易体现出工作的计划性、条理性。
同时,很多培训公司为迎合这一愿望,以及出于定单额度的考虑,极力推动年度培训方案的制定。但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任何一个公司都存在共性,也存在个性,任何一个培训负责人,或培训公司都难以具有高远的预见力,也很难保证没有经过摸索过程的年度大方案的效果。因此,北京影响力建议初次接触培训的公司采用“小步多走”的方式来做培训安排,而不是一次性投入几十万来进行尝试。
能够取得成效的培训,才是企业最需要的培训,现代的企业培训必须走培训与咨询结合的道路。
《现代企业文化》:您提出企业培训要先“投石问路”,那么如何保证投出去的“石头”是有效的?
赵继增:根据大量的尝试,北京影响力发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投出三块“石头”即可摸清企业的真实培训需求,进而制定可行的培训思路和方案,为培训效果提供坚实的保障。
第一块石头――诊断式内训。通过各种咨询手段及现代管理体系进行企业诊断,发现客户的真正问题和业务需求,以咨询报告的形式向客户提供全面的业务解决方案,从而有效地建立起完整的培训规划体系,系统解决企业的业务问题,持续推进企业业务发展。这种培训短期内也能做到有的放矢,实现快速推进业务发展的目的。比如为管理团队进行一次基本层面的管理培训,其中包括传授管理知识、研讨企业真实案例、客户与培训公司的观点碰撞,最后进行交流总结。在这一个环节过后,企业的培训方向能够得到准确的判定。
第二块石头――小规模培训。如果企业需要培训,则和培训公司共同迈出谨慎的第一步,可以是一小步,甚至是半步。通常情况下,企业可以在这一阶段只需支付很小的培训成本即可获得确定性的培训效果。
第三块石头――完成管理团队的普及性培训。在管理团队中普及基本层面的管理培训。由于之前已经谨慎地走过了两步,到了这一阶段,培训效果的确定性已经很高,但我们依然将这一环节视为双方进入下一步战略性合作的尝试。
走过了这三步,一个企业的基本管理问题就能够得到系统性解决。培训思路、方案、双方的合作模式及默契度已经变得十分清晰,培训对于企业发展已经不再是冒险的一跃,而是成为一种强大、稳健的推动力。
《现代企业文化》:北京影响力推出诊断式内训的操作流程是怎样的?
赵继增:诊断式内训是北京影响力推出的一项创造性的服务项目。经过一年的摸索,目前这一培训方式已经趋于成熟。由于投出第一块“石头”需要双方花费不小的人力成本,为保证效果,北京影响力要求客户对此服务要进行申请和预约,资质要求为公司规模在―百人以上,重点针对管理团队遭遇成长性问题。
关键词:培训;培训迁移;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285-02
如今,竞争更多的是人的素质的竞争,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已成为明显的趋势。然而,目前的状态是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多数企业培训沦为“花瓶”。基于这一事实,如何使员工受训后能将培训习得有效应用于工作实践、提升个人绩效便成为众人瞩目的一个焦点,为培训迁移而培训逐渐成为培训的新导向。
培训是指给员工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的过程,一般包括需求分析、课程设计、确认、执行和评估与跟踪5个步骤。其中,评估与跟踪正逐步引起高度重视,而培训评估的目的在于评价培训是否起到了作用、控制培训质量、对学员进行全面评估。
培训迁移是实现培训终极目的的决定因素,它是指员工把在培训中获得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应用在实际工作中的程度,更多的是关注习得的行为如何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及经过一段时间后行为是否仍能保持。
在评估培训迁移时,HRD(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专业人员需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事项:(1)为什么要进行培训迁移评估;(2)培训迁移在什么时候进行评估;(3)谁来评估培训迁移;(4)如何对培训迁移进行评估;(5)采用何种教育性的业绩技术来提高培训迁移[1]。
一、 国外研究情况
(一)早期研究
关于培训迁移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前主要集中在培训设计的研究上。研究者们提出了4条基本学习原则,即相同的知识要素、培训课程的教学原理、刺激的多样性、练习形式的多样性。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培训迁移的研究重点转向训练活动以外的因素。而80年代以后,工作环境对培训迁移的影响逐渐受到了研究者们的重视。培训迁移不能转化为业绩提高的原因,不在于培训本身而在于培训气氛,即允许受训者在工作中应用所学的环境条件。
在早期的研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有Noe, Baldwin和Ford。Baldwin和Ford(1988)提出了一个有关迁移的理论框架,来研究受训者特征、培训设计以及工作环境如何影响培训迁移的过程。该模型提出了在工作中“概况和保持”培训所得的概念,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实际工作上,但是“学习与记忆”仍然是整个模型的中心。
在早期的研究中,受训者的很多特征都被认为将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影响迁移。但关于能力、人格和动机影响培训和迁移结果的实证研究相当少。
(二)近期研究
Holton(1996)提出了培训评估的理论模型,见图1。
图1 Holton的影响培训迁移因素模型
该模型的重点在个人绩效上,培训有3个主要的结果:学习、个体绩效和组织结果。其因果关系很明显:个体通过培训学习到新的东西,应用在工作中改变了他的绩效,从而导致组织绩效发生变化。在模型中,Holton强调了3种因素影响培训迁移:即迁移动机、迁移气氛和迁移设计。在这个培训迁移模型中,个体绩效是核心。且只有当影响迁移行为的3个因素处于适当水平时,学习才会导致个体绩效的改变。模型强调影响培训实施和迁移的3个因素[2]。
Cheng & Ho(2001)对过去10年培训迁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他们在Kirkpatrick和Tannenbaum等模型的基础上,总结了迁移过程的4个关键阶段,并分别给出定义:培训前动机(趋向掌握培训课程的有意努力)、学习(掌握培训课程内容的过程)、培训绩效(对在培训中所学内容的测量)和迁移结果(受训者接受培训后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
Cheng & Ho(2001)通过分析影响迁移的3种自变量——个体变量、动机变量和环境变量,得出在研究中最常出现的9个因素:个体变量中有控制点、自我功效两个因素;动机变量中有职业生涯/工作态度、组织承诺、培训决策/反应、培训后干预4个因素;环境变量中有组织的支持、持续学习文化和任务限制3个因素[3]。
在各种个性变量中,许多研究认为控制源对于迁移过程有影响。最近,自我功效得到广泛的研究。研究表明,自我功效与培训前动机、培训绩效、培训后行为、迁移绩效、技能维持有正相关关系。
Ford和Weissbein(1997)认为培训迁移有如下4个不足:(1)培训迁移的定义以及它的操作性定义和什么时候测量评估。(2)低复杂程度的培训任务常常用来检验培训设计的普遍化结果。(3)缺少概念性的模型来说明选择受训者的哪些特征来证明它们对于迁移的影响。(4)缺少概念化和操作化的影响迁移的工作环境因素的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培训迁移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而且多处在知识介绍及问题探讨这样一种水平。在企业培训有效性研究方面,相继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研究。
随着培训日益被各企业、组织视为增强其外部竞争力的手段,学术界也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到对培训效果的研究上来:(1)从过去讨论“培训是否发生作用”到现在探索“培训怎样发生作用”,其研究重点就从关注培训本身发展到讨论培训外部,影响其效果的各种因素上。(2)为了回答企业提出的怎样提高培训迁移效果的问题,个人与环境特征作为培训迁移研究中的重要变量成为学者们的切入点。(3)对培训迁移的研究模式已经大大超越了 Holton 的模式,培训迁移效果的各个影响因素不再是孤立的发生作用,个人变量与环境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更全面的角度解释培训迁移的效果 [4] 。
总体上说,国内对培训进行的实证研究比较少,有限的实证研究多集中在培训效果迁移及影响因素上。王鹏、杨化冬、时勘(2002)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和现场研究等多种方法,考察了中学教师在接受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培训后,组织气氛和个人特征对其迁移行为的影响。王秀娟(2003)对影响国有企业管理培训迁移效果的组织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国有企业工商管理培训过程中,管理、培训后干预、需求分析、领导和同事支持以及课程实施是关键影响因素;在国有企业工商管理培训过程中,组织因素与迁移效果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汤冬霞(2004)对保险推销员营销能力及培训迁移的研究表明对保险推销员培训迁移效果产生影响的个性因素中,自我效能感对培训迁移具有负相关,内控性与培训迁移具有负相关,机遇、有势力的他人与培训迁移具有正相关,大五人格的五个维度与培训迁移都具有相关。研究的结论也表明,在保险推销员营销能力的培训中,如果先对培训对象的个体因素进行分析,并以此有差别的选择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可能会有利于提高培训的效果。此外,培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了解培训对象的个体特征,对不同的对象实施差别化教学,也有利于提高培训的效果。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尽管受训者处于培训迁移过程的中心位置,但是受训者对培训迁移的影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培训设计相对比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受训者特征最初被培训实践者确认为是影响培训迁移的因素。在早期的迁移研究中,这些特征的实证研究比较少,直到在20世纪80年代,这方面的研究才逐渐多起来。然而,尽管关于受训者特征的研究近些年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但在学习过程中受训者的角色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并且,当受训者特征被研究的时候,关注点倾向于能力或者是可培训性方面的因素,而不是性格倾向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环境的因素会因为受训者特征的不同而异,受训者特征在决定培训项目的成功上所起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现有对个性差异研究的主要应用是可以通过仔细挑选具有某种人格特征的人员参加培训从而促进迁移,但是现实是每个人都要参加培训,所以寻求人格特征与培训的适合度才是最佳的选择。因此,首先是需要检测人格特征因素,并使个体在不同的结构方法(讲座、案例研究等)下参加培训,然后再来看什么类型的个体与什么类型的培训结合更有利于培训迁移。
在被试的选择上,有相当一部分研究者选择的是学生,这与方便取样有一定的联系;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选择了实际工作者。从研究结果的适用性的角度来说,尽可能地使用实际工作者作为被试是值得提倡的。将假定的变量放在各种真实的培训背景下进行广泛的研究,可以保证结论的普遍性,也容易达成它们在培训迁移中的作用的一致观点。
在测量评估时间上,有的研究者采用了培训后1个月、6个月和1年3个时间点;有的采用了培训后立即评估,并评价属于同一个培训的两个阶段的一些交互作用;也有的研究者采用了当场测量和1个月后的追踪测量。可以说,在测量评估时间上还没有达成普遍一致的观点。不过,比较一致认可的时间点是培训后的当场测量和3个月后。如果研究涉及保持问题,那么稍长一段时间进行绩效评估或在此阶段找时间点进行多次检验也是必要的。
而在数据处理上,大部分的研究者选择了ANOVA、T-test、多元回归等方法,采用结构方程进行结果分析的是相当少的。
参考文献:
[1] Garavaglia Paul L.How to Ensure Transfer of Training [J].Training & Development, 1993,47(10): 63-69.
[2] Holton E F, The flawed four-level evaluation mode[J].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1996,7 (1): 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