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物高一知识点总结

生物高一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2-06-24 04:00: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物高一知识点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物高一知识点总结

第1篇

一、明确复习目标,稳步推进教学进度

学生从高二进入高三开始阶段还是比较迷茫困惑的,多数同学并不了解复习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课,帮助学生树立目标。

1.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进入高三一轮复习,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因此很多教师将注意力放在了复习进度上,但是我们知道,方向比速度更为重要。如何确定复习方向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明确高考的考试范围和考试能力与要求,再结合历年的高考试题,统计并确定出高频重点考点。明年将是实施使用新课标以来的的第三年高考,考试内容和考试基本形式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动。通过研究上一年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以及近些年的高考题,我们明确了高考的考试范围和重点高频考点,在以后的一轮复习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各点面的复习到位,还要重点突破高频考点。根据统计,我们将必修一的复习重点放在了细胞的结构和细胞的代谢两部分,在细胞的代谢中,尤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作为重中之重。必修二的重点考点有:细胞的减数分裂及配子的形成过程、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孟德尔遗传学实验的科学方法、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和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而必修三的重要考点我们定在了动物激素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研究高考试题。 通过认真研究近几年全国及其他课改区的高考试题,明确高考对知识点怎么考。纵观这些年的生物高考试题,明显的特征是:重视基础,突出主干;试卷趋于稳定;强化对能力的考查;关注生物学现象。通过统计不难发现,高考生物题Ⅰ卷的六道选择题往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这就要求我们一轮复习要全面,而Ⅱ卷的四道大题所考察的内容基本都是在代谢、调节、遗传和生态四个部分,充分体现了高考重视基础、突出主干这一特点。虽然每年高考试题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但命题风格基本保持稳定,突出对学生理解能力、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考察。我们通过对高考试题的分析,总结提炼出基本考试题型、考查知识的方式、以及解题方法技巧,及时地教给学生,对考纲中不作要求的内容不做深究,删掉“偏题、怪题、难题”。把主要精力放在重点、难点、热点知识上,以提高复习的准确性、目的性和有效性。

3.研究自己的学生。 教育是一项务实的事业,来不得半点虚假,一切方法中只有对自己的学生有用的才是最好的。由于年级有普通班和实验班之分,同一班级内的学生又有差别,通过他们高一高二时的表现,给自己的学生明确定位,然后根据学生现有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内容,再设置相应难度梯度的习题进行巩固和训练。

二、重视课本,合作学习

许多高三老师都感觉到原本在高一高二生动活泼的课堂到了高三一下子就变得死气沉沉的了。教师满堂授课很累,可是学生还是一脸的迷茫和困惑,不知道是否真的听懂了。如何激发高三学生的求知欲,让高三的课堂教学中也有动与静、教与学的和谐,这是值得每一位生物老师深思的。由于理综试卷中生物试题量相对较少,知识覆盖面相对较窄,考查内容相对偏少,因此许多高三的学生不喜欢看教材,不重视基础知识,只是一味做题,总是认为只有做题才能够提高成绩。其实高三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把以前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关注教材的细节知识点非常重要。在高三复习时,老师要尽量提前做足功课,通过仔细研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明确高考对每一知识点的考查要求,明确目标后再进一步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本。在系统复习梳理知识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课堂教学氛围,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复习之前先让学生自己看书,认真填写练习册上的知识梳理,在第二天上课时,学生对要复习的内容已有所了解,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同学也可以随时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这样整个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许多,如此学生便可以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完成对知识的梳理和掌握。教师要帮助学生看好书本,吃透教材,找到复习中疏漏的知识点,创造高效的复习课。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时,除课本知识外,还要注意从各种媒体中获取重大热点问题,如高浓度农药蔬菜、河北昌黎粉条粉丝事件、速生鸡问题、工业明胶胶囊、镉米事件等与生物学科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三、强化训练,提高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

由于考试的时间有限,要想保质保量的完成试题,学生就必须按高考要求来强化训练,探索最佳的解题方法,提升解题的速度和质量。强化训练并不是要题海战术,要有针对性,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通过认真研究高考试题,总结常考的知识点、常见题型、特点以及解题方法。教师要关注以下几点:

1.精心挑选习题

精心挑选既符合新课标要求和高考要求又有益于培养能力的习题,做到难易适度,分层设置,以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试题既要针对考点、热点,同时又能巩固本节课知识,还能将本节课的规律、方法进行举一反三、拓宽应用。

2.细心讲评练习

讲评时应多评思路、评方法、评题型的特点、评失误点、评拓展后的知识、能力生长点,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重点放在分析题意、寻找突破点和思路、归纳方法、总结规律上。

高三教师应该坚持做到发给学生的试卷必需要收回,争取全批全改,还要精心评讲,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引导学生养成细心、严谨、规范的解题习惯,引导学生注重解题思路,感知学科思维。在强化训练过程中不仅仅是让学生做会一道题,更应该是学会一种方法,通晓一类题,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应用。

3.依托练习,提升能力

新课改过程中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所提高,学习知识并不单单是为了做题,在做题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知识、提 升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是关键。在训练学生解题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找出解题的关键词、突破点,运用贮存的知识,将它们加以迁移、转换、重组,从而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同时还要注意训练学生用合理流畅的生物学语言进行书面表达,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迁移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等各种能力的目的。

四、重视落实,加强复习时效

第2篇

思维。

关键词:高考卷分析;生物教学;提升理科思维;策略

高中生物要背的那么多,为什么属于理科的范畴?我相信大多数人心里存在这样一个疑问。不过教学中的这样一种现象会让你多少有点明白:高一、高二生物成绩占优势的是女生居多,而高三男生就反败为胜了。女生的背功较好,男生的思维较好,可见高中生物的学习光靠背是达不到要求的,只有具备较强的理科思维才

能应对。生物属于理科,因为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需要抽象的思维,需要深入理解,尤其在“遗传与进化”这一模块中更是将理科的特点显现得淋漓尽致。

一、透析高考

自从2008年江苏省高考自主命题后,因为选修采取了等级制而没有了分数的限制,所以,试卷难度加大,区分度明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题目新颖灵活。有很多题目用新情境或实验作为背景,学生要会分析提取才能解决。(2)题量多。现在100分钟的试题与原来120分钟的题量相当甚至更多,学生思考、答题速度必须加快。(3)思维量大。试卷中出现多幅图或表,需要学生领悟并应用。专家呼吁:现在的高考要与国际接轨,亟须还原生物学的理科本色,即注重理性思维和实验探究的考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

合,提高综合度;纠正生物教学中的两个主要误区——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

具体分析近三年的高考卷,其中能体现理性思维的三个方

面——遗传、实验、图表的数量与比例明显偏高,的确符合专家的预言和新课程改革的思路。以下笔者进行了粗略统计:

二、深思教学现状

在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很多教师苦恼的不是学生不会思维,而是认为学生没有去背基础知识,因缺乏了基础,所以不会应用。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全力夯实基础,教师常常通过划重点、印知识点、反复默写等方式来加强,结果导致大多数女生沾沾自喜,大多数男生总是达不到要求而遭到训斥,还被罚抄重默,从而对生物学科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反感。但在考试中,往往拿高分的大多是男生,女生根本达不到要求,甚至出现出人意料的低分。结果学生对教师的指导产生怀疑,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感到挫败。家长不理解的是生物这种背一背的学科,为什么孩子总是不会,口头责怪孩子太懒,心中却是责备教师的教学水平太低。

这很明显说明我们目前的观念都存在偏差,导致教学策略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反思调整势在必行,否则我们将劳民伤财,最终两败俱伤。

三、生物教学中提升学生理科思维的策略

理科的学习必然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理科思维。理科思维强调一种很强的逻辑性,能用最简洁、最快速的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笔者认为,只有在生物教学中加强理性思维的熏陶,学生才能显得思维敏捷,快速抓住事物的本质,应对如今的生物高考。而实践中发现“图文结合训练”“模型建构体验”“实验设计与操作”这三种策略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理科思维能力。

1.图文结合训练

数形结合是数学的最大特点,那笔者认为图文结合是生物作为理科的最大特点。图显得直观形象,可以解决生物知识“文”的枯燥和凌乱,让学生沉静耐心。关键是学生在图文转化过程中已经得到理科思维的训练和提升。

(1)让学生有意识地充分利用各种图资源作为学习的载体。如,学新课前利用教材中每章的首页与每节中的问题探讨图,或将自

己带入学习的情境,或与日常生活联系,激发自己学习的兴趣。学新课时,利用教师提供的图资源和教材正文中的图帮助学生突破

重点难点。学新课后,通过分析习题中的图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培养学生一图多用的习惯,充分挖掘图的内涵与外延。例:由图1可以联想到这样几个相似的知识点:①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②碳循环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大气中CO2之间的关系。③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及甲状腺激素之间的关系。然后再通过修正比较知识间的区别。如此的训练可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建立知识网络,应对综合题。

(3)培养学生文转图的能力,这样可以把繁杂的语言和抽象的过程理顺理清,有利于解决问题。例:某色盲男性的父母、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但他的舅舅是色盲患者。问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是来自于谁?将该题中复杂的人际关系绘制成如图2遗传系谱图,则各个体的关系及性状一目了然。这种方法在解决抽象的细胞分裂与DNA复制相结合的题型时也尤其适用。

2.模型建构体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

(如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构建的方式而主动获得知识。构建的过程因启动了学生的理性思维,更能够让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笔者以实际教学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数学模型与概念模型为例加以说明。

数学建模是生物学习中培养学生理科思维的另一种重要手段。数学模型中常以公式、表格或曲线来表示生物学的规律,我们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数学模型的应用,却忽视了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惊讶于学生常犯套用公式也不会的低级错误。如,在DNA复制过程中有这样两个规律学生很难理解并区分:若已知一个DNA

分子中有腺嘌呤a个,则复制N次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a(2N-1);复制第N次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a(2N-1)几个公式。反思教学过程,如果让学生自己通过图3的总结归纳提炼得到该公式,自然能够

灵活运用,且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锻炼。

概念模型即把各类对象的关系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述,用文字和符号突出表达对象的主要特征和联系。概念模型的类型一般有链式图、辐射图、括号图等。生物学的基础知识零散且较多,难记易忘,这是让学生头痛的一大原因。如果学习过程中善于构建概念图,则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如,在高三一轮复习时许多学生对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反密码子总是混淆不清,对基因表达的概念一直不理解。笔者则通过“课前学生自主构建概念图—课上师生共同评价与完善”,得出图4以蛋白质合成为中心的概念图。此过程虽然没有强调学生去背诵,但是建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对知识的理解也就真正达到了要求。

3.实验设计与操作

新课程改革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生物实验教学正是该理念的最好体现。目前各校虽然在开设实验课方面已经逐步加强,但目的却只落实在让学生理解实验的原理,记住实验的现象。课堂上也大多停留在学生将书上的实验按步骤模仿一遍,如“叶绿体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学生实验后,对提取和分离的原理不再混淆,对滤液细线、层析液等名词也不再陌生。这样的实验教学没有启动学生的理科思维,实验教学的目标远远没有达到。

笔者在开设“酶的高效性”实验时,在提供了相应的实验材料后,大胆地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设计并进行操作。虽然花了两节课,虽然实验室有些吵,但最终的集体交流环节,课堂气氛相当热烈。他们不仅验证了课本实验——用H2O2酶与FeCl3比较,还用了将猪肝碾磨液稀释的方法,同时知道操作中的实验变量控制原则,化学仪器的使用规定,肝脏碾磨液必须新鲜等细节。由此可见,真正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等。笔者相信,经过如此长期熏陶,学生应对试卷上的实验题将不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