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音乐舞蹈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时间:2022-05-24 02:20: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音乐舞蹈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音乐舞蹈论文

第1篇

本文作者:孔桂芬单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一、《歌舞青春》系列电影

《歌舞青春》系列电影由迪斯尼公司制作与出品,在电影创作中以高中生的校园生活为题材,讲述了一群高中生对音乐与舞蹈的喜爱以及他们在追求音乐与舞蹈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高中生正处在充满朝气的青春时期,他们的校园生活多姿多彩、富有生气,具有极大的感染力,而在《歌舞青春》系列电影中巧妙地把校园元素与音乐舞蹈相结合进行创作,进而开创了时尚、青春、动感的励志歌舞片电影体裁,取得了极高的票房佳绩,还掀起了一股青春励志歌舞片的热潮。《歌舞青春》系列电影由三部影片组成,各自以独立的故事、主题而存在,但创作方向都一致,围绕着一群热爱音乐与舞蹈的高中生展开,叙述了他们之间关于梦想、友情、爱情、亲情、信任等的故事,为了实现音乐舞蹈梦想,他们参加乡村俱乐部、参加各种选拔比赛,一起排练曲目,但是在这期间发生了许多事情,他们经历了友情、亲情、爱情的相互纠葛;梦想与现实的相互碰撞;信任与怀疑的相互摩擦,失败后又重新站起来继续出发,最后为了实现共同的音乐舞蹈梦想,他们放下了成见、消除了误解,在共同努力下不仅获得了比赛的成功,而且也得到了成长。在此系列电影中,每一部电影作品都会令观众感到震撼并勾起无数人的高中回忆,被影片中流行而动感的音乐旋律、朝气而劲酷的舞蹈动作所吸引,营造了一种激情、清新的感觉,在视觉与听觉上都极大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

二、音乐在《歌舞青春》系列电影中的作用

随着《歌舞青春》系列电影的逐一上映后,影片中的许多经典歌曲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一度成为音乐风云榜上的热门歌曲。影片中的歌曲歌词简洁富有深意、旋律既动感又抒情,能够口口传诵,具有较高的传唱度,十分符合青少年的趣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影片的歌曲之所以能备受欢迎,这绝对离不开导演对影片音乐的严格要求与精益求精,这些歌曲的意境与歌词都与影片的主题极为贴近,青春洋溢、激情欢乐、富有动感,传达着积极向上的影片主题。此外,歌曲与电影画面相互映衬,贴切的旋律与歌词为电影画面增添了氛围,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能够将观众带进影片的情境中,感受影片人物的思想与情感,这些音乐在影片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在《歌舞青春》系列电影中。每一首歌曲都具有独特的风格特色,而且在电影情节中发挥着特别的作用,不同人物的个性特征需要用不同的歌曲来表达,且间接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StartofSomethingNew是《歌舞青春1》中的第一首歌曲,在新年舞会上盖比和特洛伊被要求上台一起合唱歌曲,特洛伊是一个酷爱篮球的男孩,由于他总是行为异常而被同学称为“怪人”,而盖比是一个成绩优异但不善于交际的女孩,这两个人上台后十分拘束但还是硬着头皮唱起来,这首歌旋律欢快、节奏简单,将两个少男少女当时羞涩而惊喜之情充分地展现而出,这首歌曲也让两位男女主角认识到自己的歌唱才华,于是故事在歌曲声中缓慢展开。此外,音乐为影片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电影场景增添了人情味,如GetchaHeadInTheGame,这首歌曲旋律欢快、节奏动感,将观众带到了热烈、激情的篮球场上,场上的男孩子欢快地唱着这首歌,许多同学还配合着音乐跳起了动感的舞蹈,场面异常兴奋。这首歌既是场上同学的互相鼓励与加油,而场外同学的激情哼唱也体现了他们对体育的热爱以及同学之间友情的可贵,歌曲与运动的融合展现了高中生青春的活力与激情,增添了影片的感染力与表现力。该系列电影的歌曲分为合唱与独唱两种类型,独唱歌曲同样具有较高的质量,并且还极度考验歌唱者的演唱水平。如独唱歌曲StickToTheStatusQuo,在《歌舞青春1》中只有这一首独唱歌曲,以略带忧伤的音调为主。对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来说,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常常会令他们感到无奈和感伤,当空旷的校园走廊中传来这首忧伤歌曲时,既凸显了影片人物的内心情感,又营造了一种忧伤的氛围,就好似高中生的情绪变化一样,欢乐之中总会有忧伤的时刻,但感伤只是短暂的,他们始终还是保持着乐观、开朗的心态,影片中人物的情绪变化可以通过不同的歌曲来表现,营造出不同的情境气氛。由于《歌舞青春》系列电影是歌舞片,因此影片中的歌曲有时由片中角色来演唱,有时则通过背景音乐来表示,但这些歌曲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情节氛围、推进故事发展而存在。

三、舞蹈在《歌舞青春》系列电影中的作用

作为歌舞片的系列电影,在《歌舞青春》中不仅有经典的歌曲,同时还有多种多样的绚丽舞蹈,为影片增添了蓬勃的朝气与动感的舞姿。影片中的舞蹈种类繁多,既有宏伟壮观的集体舞,如流行的现代舞、时尚的街舞、古色韵味的爵士舞、热情四射的拉丁舞,还有深情饱满的独舞,可以说影片中的舞蹈都是经过精心设计与安排的,为了呈现出专业、扎实的舞蹈艺术魅力,影片中的演员们经过了严格的舞蹈训练,这从他们熟练的舞蹈动作、毫无破绽的舞蹈技巧中就可以看出演员们的努力。而《歌舞青春》中的舞蹈之所以能够如此完美与张力,是因为影片的舞蹈都是根据电影主题来设计的,为表现“青春”的主题,许多舞蹈动作都充满了动感与活力,洋溢着青春的朝气,而为了凸显舞蹈动作影片中的许多歌曲也是经过精心挑选,以达到歌曲与舞蹈融洽配合的效果。在观看《歌舞青春》系列电影时,我们会发现影片中的舞蹈是如此符合片中的情节,好似影片角色临场发挥的创意之举,那样随意又那样贴切,将舞蹈巧妙地与高中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赋予舞蹈生命力与生活韵味,让观众感受到舞蹈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不是纯粹地在欣赏舞蹈。一般的歌舞电影,往往使观众感觉过于注重歌舞的成分,而忽视了故事内容的重要性,而在《歌舞青春》中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导演将舞蹈与故事情节很好地融为一体,舞蹈的演变同时也带动着故事的发展,蒙太奇的剪辑手法将歌舞巧妙地贯穿在影片故事中,使歌舞与故事情节实现了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目的。此外,舞蹈还为影片中的情感部分增添了艺术的神秘色彩,《歌舞青春》中的爱情是单纯而浪漫的,影片中的高中生在情感认识上纯真而羞涩,他们不会太直接地表达相互间的情感,而是通过歌曲与舞蹈间接传达,赋予了浪漫的色彩,激情、热烈的舞蹈象征着影片男女主角对爱情的追求与向往,这样的表达方式更易使观众接受。舞蹈在电影中不仅调动了气氛,而且为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歌舞青春》系列电影中,利用多数全景来呈现影片中舞蹈场面的宏伟与热情,舞蹈动作的劲酷、动感以及舞蹈种类的丰富多样,再通过影视语言、画面构造等使舞蹈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效果。此外,不同人物具有不同的舞蹈演绎,使得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凸显,角色的形象更加饱满而鲜明,优美动人的旋律、节奏高亢的舞步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好诠释了高中生欢乐、健康、向上的青春生活,展现了高中生乐观与积极的生活态度,高中生对歌舞的热爱实则也是他们热爱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在这部系列电影中,这种青春洋溢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很好地感染了观众,勾起了广大观众的高中回忆,给观众一种新颖的感觉。

四、结语

系列电影《歌舞青春》实际上是歌舞电影的体裁,巧妙地将歌曲与舞蹈穿故事情节中,以歌舞的方式来进行故事叙述,不仅让观众感受到歌舞艺术的魅力,而且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从而提高观众对电影作品的兴趣。《歌舞青春》系列电影的大胆创新,就是因为电影工作者清楚认识到音乐与舞蹈在电影中的地位与作用,再通过精心的设计为观众带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震撼。而《歌舞青春》系列电影之所以能够获得票房与口碑的双赢,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音乐与舞蹈的完美配合,由此我们认识到音乐与舞蹈在电影中的地位与作用,这对我国电影艺术的发展也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第2篇

一、21世纪以来的研究

云南民族传统歌舞乐是中国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此领域的研究,在近年陆续有研究成果问世。其中一部分是以舞蹈为论域,从历史、文化、创作、传承与保护等角度对云南民族舞蹈进行的研究。较有代表性的专著有《云南民族舞蹈史》(石裕祖2006)、《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发展论纲》(石裕祖主编2010)、《舞蹈文化论》(曾金华2010)、《云南民族舞蹈研究》(陈申2010)等。另一部分是以音乐为主题,其中虽涉及歌舞乐,但仍以音乐的分析、民族歌舞创作和舞台实践、民族乐器的描述等为研究的主要目标,如较有代表性的《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张兴荣2006)、《云南民族音乐散论》(钱康宁2006)、《云南民族乐器图录》(吴学源2009)等。还有一类是从人类学、文化学的学术视野,对云南民族歌舞乐进行的研究,如《云南民族音乐论》(周凯模2000)、《文化记忆与歌舞乐韵》(申波2011)、《一维两阈———布朗族音乐文化志》(杨民康2012)、《拉祜族葫芦笙舞的实地考察》(黄凌飞2013)等。论文方面,较多发表在各类刊物中,以音乐、舞蹈分类的学科意识对云南民族舞蹈、歌舞形态、表演创作等方面的一般性研究最为普遍,在一部分文章中文化视野和文化研究的理论方法等概念开始凸显。以上研究中,从云南民族舞蹈史学的角度切入的研究主要是《云南民族舞蹈史》,该著在历史线条的贯穿下,采用了一种近似民族学研究的方法试图勾勒一幅云南民族舞蹈发展历史的轨迹和风貌。《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发展论纲》以论文集的方式,收录26篇文章,内容涉及云南彝、纳西、白、傈僳、佤、景颇、傣、藏等民族的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试图提出“具有可行性和前瞻性的开发思路,实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P12)《舞蹈文化论》是一部文论集,收录作者各种文章,按性质、体裁、形式分类的方法,大体分为:文学台本与演出串词、学术论文与舞蹈评述、调查报告及诗词随笔三个部分,从文化的视角对云南民族舞蹈的特征、表演、创作等做了论述。《云南民族舞蹈研究》主要运用艺术符号学原理,采用部分史料对云南民族舞蹈的形态、情感、仪礼以及审美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云南民族音乐散论》、《云南民族乐器图录》是从歌、舞、乐的不同角度,对云南各民族的音乐形态、乐器及创作演出做了描述和分析。《云南民族音乐论》是作者经过长期的田野考察,对云南各民族所创造出的内容丰富、色彩各异的音乐文化类型以及这些音乐文化类型在相关民族中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做了一定程度的论述,其中对云南民族歌舞乐的“乐”文化特征做了不同以往的阐释。《文化记忆与歌舞乐韵》虽是以正在消失的文明———云南古戏台为焦点,但对云南民族乐舞民俗的文化生态以及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可持续发展做了文化学意义的研究。《一维两阈———布朗族音乐文化志》是目前国内第一部用民族志方式对云南特有族群的音乐进行研究和撰写的著述,作者用“一维两阈”的架构,对布朗族人生仪礼与社会、宗教礼仪、人生仪礼及个体性音乐活动、群体歌舞等内容做了音乐人类学意义的研究。《拉祜族葫芦笙舞的实地考察》是作者通过对滇西南古老的山地民族———拉祜族葫芦笙舞的田野考察,试图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对这一与西方音乐体系的“听觉艺术”截然不同的一种带有明显东方身—声—意三位合一艺术特点的“体化实践”做出新的理论阐释。在课题项目领域,2007年艺术学项目“彝族哈尼族(坻施洛孟)大型原生态歌舞乐套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模式研究”项目,是对红河地区部分彝族哈尼族的歌舞乐套曲进行的专题研究;2010青年项目“云南省石屏彝族花腰歌舞音乐及其文化形态研究”,以“音乐”为立足点,对其音乐形态、文化形态进行了一定的探析,此两项均属于区域性的音乐歌舞研究。2008年艺术学项目“云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研究”,研究成果为探索现代社会变迁中民间舞蹈传承与发展的论文集。2012年艺术学西部项目“云南15个特有民族舞蹈生态研究”,以“舞蹈”为核心,以生态为论域,拟进行学科交叉的学术研究,此两项均为民族舞蹈学的专项研究。对以上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到自进入21世纪,云南民族歌舞乐领域的研究尽管还是在音乐、舞蹈各自的学科立场进行,但在人文社会多学科研究的影响下,云南民族艺术的研究已逐渐成长。如音乐学、舞蹈学等,不但完成了大量基础资料的积累和音乐形态结构、舞蹈形态的研究工作,同时开始用“自己的眼光”来审视本土的传统艺术,研究文本也越来越呈现出对多学科理论的应用和以多维视角进行研究的特征。对于云南诸多的无文字民族来讲,文化的记忆及表达多是以肢体和声音为主的,这是本土文化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至今仍然以极其鲜活,充满生命力的态势存在着。传统乐舞是本族人对生活与文化意识的表达,在造就了民族的性格与文化的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其生存的环境和对信仰的恪守。这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艺术事象,需要我们用文化整体角度和东方文化的维度,将其置于特定场域和时空的文化之网上进行研究,这为中国民族本土艺术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认知范式和新的可能性。

二、云南民族传统乐舞研究学术视野的转换

伴随当代文明的高速发展,全球范围开始重新关注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统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近十余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不断来到云南进行民族文化的交流、考察等活动,为民族文化生态及人文资源的抢救、传承、保护和开发提供帮助,意在使数千年来存活于云南具有独特生命内质与活力的民族传统艺术能够应对强势文化的侵扰。近年,随着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等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方法的渗透,对民族传统歌舞艺术的研究发生了新的变化。如即将在中国上海举行的2013年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第42届年会,专门设定了“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的呈现和再现”、“音乐和舞蹈传统的传播方式之间的互动、综合或是冲突”、“仪式、宗教及其表演艺术(音乐、舞蹈与戏剧)”等议题,该主题强调“再现民族音乐学与民族舞蹈学中文化实践的历史维度,以及研究者参与民族志历史书写的不同方式,意在探讨历史在传递和影响文化实践中所起的作用并开启一条研究者为现实目的而运用历史资源的路径。”①。这一研究取向表现出当民族传统艺术成为民族志书写主题时,音乐舞蹈可以以不同方式给我们的研究传递信息,并以新的意义建立起当代的实践。此会议同时期望在音乐舞蹈学院和表演艺术学校中所形成的现代标准化实践也纳入批判性和比较性讨论的范围,请与会者提供重构民族传统歌舞艺术个案研究的论文。在对云南民族歌舞乐长期的田野考察中可以发现,云南民族传统乐舞作为内心体验外化的一种方式,拥有独特的文化形态和信仰系统。时至今日,各族群的信仰观念、时空观念、内部社会秩序等文化记忆依然在以身—声—意为主体行动的乐舞中保留得最鲜明、最完整。传统乐舞在“体化实践”传承过程中,在约定俗成的人文环境中,在观念的不断演进中,依然是一种具有完整的庞大系统和鲜明的艺术个性的文化体系,在身体、声音方面形成了完整的意义系统。而云南民族歌舞乐的身体意向性,以及群体舞蹈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意向性的沟通和互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中国文化图景,这种东方身体运动的文化价值和意义需要我们在人类所处的后现代境遇中重新认识和挖掘,将民族传统歌舞乐作为构建文化的一种环境或场域,寻找新的研究命题,这是云南民族传统乐舞未来重要的研究领域。作为一种生活实践,传统乐舞充满着远古生态的智慧,至今在各族心中仍具有情感联通的功能与意义,仍然存在于这方水土之中。在具有民族性、地缘性和血缘性这个文化生态系统里,各族群历史、语言、、文化心理和传统艺术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极为活跃,渗透在乐舞中的文化基因至今仍然作为一种历史精魂贯通于日常生活中,并不断按照自身的传统习惯和族群信仰来维护和创造新的艺术语言,其主要功能是“使人们在自己的文化体验框架内,进入到共享的体验中”[3(]P40)。如何从云南民族传统乐舞厚重的文明底蕴中,吸取文化的精神、思想以及思维方式,做出当代意义的文化阐释,并以新的意义建立起当代的实践,给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来建设发展的中国艺术教育体系提供一种中国精神和中国经验,这是云南民族传统乐舞未来研究中重要的学术使命。当今艺术人类学的学术视野,使人们的研究视角在观念、思维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发生的“艺术行为”和由此蕴含于其中的“意义系统”成为研究者的重要论域。当代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1908-1961)将体验视为一个境域,他认为身体和世界应该是弥漫式的相互涵融,这是梅洛-庞蒂通过对身体和世界的阐释所要呈现的一个核心思想。关于“身体现象”如何显现意义系统以及身体如何在意识中得到构成、不同文化中的身体体验、日常生活中的身体实践、身体的空间性等理论,在国内音乐、舞蹈学界的研究中一直是被忽略的。而“身体转向”是当今学术研究中的一个焦点论域,其特点之一在于从现象学的角度对身体所进行的研究。的确,“身体不仅仅是我们‘拥有’的物理实体,它也是一个行动系统,一种实践模式,并且在日常生活的互动中,身体的实际嵌入,是维持连贯的自我认同感的基本途径。”[4](P61-62)等理论视角,将为中国民族艺术的研究提供新的可能性。

三、结语

时至今日,有关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研究的范式与民族学学科在国内发展的势态紧密联系,学界基本达成一个共识,即:建立民族艺术本体研究中的分析观念及文化立场,将学术界所共识的艺术形态的辨识方式,放置到本族社会文化的背景中去研究,透过艺术行为“深描”文化持有者的艺术经验。这是中国民族艺术研究新的开始,无论民族音乐学界或民族舞蹈学界都期待着具有中国经验和中国精神的学术研究成果。如何体验文化持有者的艺术经验,如何描绘出异文化的文化图景和意义系统,需要当代学术通过系统的田野调查并运用民族志方法对其进行描述与解释,不断创生出新的学术论域和学术话语,在现代文明的社会实践中提供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在当今世界及国家的文化政策发展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及传承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关于“原住民文化是任何一种区域文化的基础和开端”的观念已经成为共识,人们意识到地方性的制度与民间伦理共同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保障。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当云南民族传统乐舞这一重要的文化资源在与现实生活和社会活动以及社会的发展目标联系在一起后,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本土文化的现代性如何实现,如何实践,需要政府、学界同仁们的积极思考。

作者:黄凌飞 柴雨青

第3篇

关键词:资源共享;公共文化;重塑

一、前言

四川音乐学院,其前身是创建1939年的“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1959年经教育部批准更为现名,成为当时具有本科办学层次的六所专业音乐院校之一。作为西南地区最高艺术类学府,其音乐舞蹈专业的学子们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是基本职能之一。四川音乐学院是当地艺术人才的汇聚地,拥有丰富的高素质艺术人才。这些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服务于当地可以实现高效于社会资源共享,互补和共同发展的机遇。本课题从四川音乐学院舞蹈教育资源的优势及服务社会文化建设,构建平台的可行性策略进行研究。

二、川音舞蹈学院专业教育资源优势

舞蹈学院筹建于1998年,现有本科和硕士两个学历教育层次。目前,有教职工60余人,其中讲师及以上职称29人,全日制在校学生450余名。

(一)舞蹈学院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先进的办学理念舞院多年来倡导以学术治学,坚持抓教学质量,培养了大批服务社会的高素质专业舞蹈人才。舞院重视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曾获四川省政府颁发的教学成都三等奖;舞蹈学专业被确立为本科高校省级特色专业;课题《舞蹈学专业综合改革》被确立为四川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项目。舞院重视教材建设和,力促学术成果产生,先后出版专著《舞蹈文化》《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教学法》等5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等10余篇。

(二)硕果累累,竞赛显风采近年来,舞院多次参加全国各类大型艺术赛事获得优异成绩。其中,群舞《羌》获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蹈作品银奖;《震撼》获舞蹈诗同年获创作、表演银奖;《万物生》获第十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表演二等奖;《瓦尔俄足》获第十届全国舞蹈大赛表演二等奖;《你是一首歌》获第十届“荷花奖”民族民间舞比赛作品奖。《遇见日子》、《我想有个家》获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你是我的山》为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以上成果均反映出舞蹈学院在创作,表演,教学的基本水准。

(三)舞院专业学生优势“一专多能”是舞蹈学院培养通识人才的出发点,因此,课程设置丰富而实用。目前我院分别有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表演三大专业。开设的课程分别有《中国古典舞基本功》《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剧目排演》《现代舞技法》《芭蕾舞基本功》等这些主修课程必须学扎实,以此保证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表演水平。除此之外,中高段的专业学习还增设了大量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如《舞蹈教学法》《舞蹈艺术概论》《编舞技法》《作品赏析》等,来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就是说,毕业生们步入社会不仅能跳舞会跳舞,更能教授舞蹈或创编舞蹈作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艺术人才是舞院专业学生的优势。另外,依托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实践平台,舞蹈学院的学生具有极强的社会参与能力和实践能力。先后在“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校地合作”“定点帮扶”“精准扶贫”“送文化下乡”等活动中脱颖而出,得到了领导,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创作时间方面,2019年四川新作品舞蹈比赛《孩子你在哪儿》荣获最佳作品奖。该作品分别由我院李淼璇,苏睿,李迎春三位同学创编完成,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三、川音舞蹈学院服务社区公共文化的探索和策略

(一)顶层设计,总体把控成立舞蹈(音乐)学院服务地方办公室,由学院领导担任,负责总体协调,管理和监督工作。以“项目制”的形式,积极参与、承接舞蹈类的社会服务项目。工作组的成立,从组织到执行工作开展更加有序,监督到合作,成果更加突出。由此看来,高校的文化优势,人才培养便有了落脚点。高校文化不仅丰富了社区文化的内涵,同时也为社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保障”。

第4篇

宜春学院是综合性公办本科高校。其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宜春大学。2000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宜春师专、医专、农专和宜春市职工大学合并组建为宜春学院。

学校地处赣西中心城市——江西省宜春市。宜春自古就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誉,是国家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而今的宜春,风光旖旎,交通便利,沪瑞高速、浙赣铁路穿城而过,明月山民用机场四通八达。

合并升本以来,全体师生员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实现了从单科教育向综合性教育的转变。学校的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校园环境、后勤服务等方面均有质的提升。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硕士、本科、专科学生20000余人,拥有本部校区、北校区、西校区、高安校区,共占地150余万平方米。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博士、硕士占50%以上。学校外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江元生教授等100多位高级专家为教授。

学校共设有19个教学院、6个校级研究所,拥有文、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育、艺术等10大学科门类。现有60余个本科专业,拥有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与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基地)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2011年创办全省第一所服务外包学院。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探索,学校形成了以教育学、医学、农学为主,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获得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0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0多篇,生物医药、美容医学、两系杂交水稻研究达到国内水平。“乌索酸标准样品”通过国家审定并成为江西第一个国家标准样品。

学校秉承“大爱育人”、“面向地方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建有100余个学生社团,致力培养基础实、素质高、创新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各类比赛获奖800余项,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随着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不断提升。目前,我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结构日趋合理,生源质量逐步提高。我校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考研、就业与创业指导服务,学生考研率、就业率不断提高,特别是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江西省同类院校前列,先后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此外,学校还被评为“全国留学生管理先进单位”。

目前,宜春学院正沿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实力、同类高校中有影响的综合性本科院校”的目标阔步前进!

二、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是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艺术类专业,面向全国招生。这两个艺术类专业是江西省高校最早兴办的专业。其主要特色是建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上,注重学生的文学功底和人文底蕴,有利于开掘学生的专业深度,扩大学生的专业宽度,延长其艺术生命。学院注重专业建设,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学院拥有赣西民俗文化研究所、语言研究所等4个研究所,以及“传播学”、“文艺学”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重点学科。这些为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厚实的文化土壤。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现有教师74人,教授、副教授38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其中52%的教师拥有硕、博士学位。为适应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2006年以来学院投入500多万元建设“现代传媒综合实验室”(2007年评为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包括电视、摄影、演播、录音、化妆、视听、广告等实验室。近两年又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投入200多万元新建了视听室、形体房、画室,新添了摄影摄像等配套设备,实验室总面积已达790多平方米,实验室条件大大得到改善。同时,学院在省内外建有新闻传播、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等教学实践基地和教学合作基地。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与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等知名高校保持专业交流和合作关系,形成专业发展互动。同时与省、市广播电视台保持业务联系,促进了专业教师专业实务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已具备一支专业基础扎实并充满活力的教学专业队伍。

“走进文传院,就是一家人”是学院的育人理念。学院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不断创新培养模式,不断探究艺术人才培养新途径,坚持“笔头、口头加镜头”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法,提高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把学生培养成能适应新媒体和综合媒体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联系电话:0795—32029393202927 邮箱:wcxyyk@126.com

播音与主持艺术

培养目标:依托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学学科优势,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功底,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播音学、语言文学、以及艺术学等学科知识,并具有采、写、编、播能力,能在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他传媒机构和行政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节目主持、文艺和语言文字工作等新闻传播学、应用语言学科复合型高级应用型人才。

报考条件:要求考生五官端正,男生身高170CM、女生身高160CM,发音器官无缺陷,无色盲、夜盲。

广播电视编导

培养目标:依托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学学科优势,培养具备文学、新闻传播学及广播电视艺术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并在掌握广播电视技术的基础上,形成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导制作专业能力,能在广播电视系统、广告及文化传播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的编导、策划、制作及主持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报考条件:要求考生无表达障碍,无色盲、夜盲

三、音乐舞蹈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音乐舞蹈学院设有音乐学(师范类)、舞蹈学(师范类)、学前教育三个专业,音乐学专业为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声乐》为江西省精品课程。全院现有本科学生700余人,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正、副教授14人,有多名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江西省音乐家协会、舞蹈家协会常务理事。部分教师先后获“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江西省劳模”、“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江西省高校优秀教材奖”、“宜春学院职业道德模范教师”等荣誉、奖励。

学院注重教学质量、注重艺术实践、注重人才培养。近几年来,学生在全国、全省文艺汇演、专项比赛中获奖多项。舞蹈《碗》获“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优秀学校组织奖;舞蹈《大山的声音》获“第四届江西艺术节”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舞蹈《大爱无声》获“江西省第三届大学生舞蹈比赛”一等奖;舞蹈《酒.还是那酒》获“江西省大学生电视歌舞大赛一等奖”;舞蹈《去得!去得!?》获“江西省第四届舞蹈大赛表演一等奖、创作一等奖”;声乐独唱、合唱、小组唱也多次在全省声乐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音乐专业学生获“第二届江西钢琴艺术节钢琴大赛”专业组一等奖。

学院教学管理严格,教学手段先进。艺术教学大楼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拥有钢琴房150余间,200余平方米的舞蹈房各5间,音乐厅1个及多间电钢琴教室、多媒体教室、军乐团排练教室、民乐团排练教室等。艺术大楼功能完备,设施一流,为教学、创作、实践、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学院学术科研成果丰硕。先后获教育部立项重点课题一项,省级课题十余项,出版专著三部,教材十余部,为教学、科研提供有利的理论基础,丰富了我院办学内涵。

学院加强对外交流、建立国际合作办学。在开展赴日本、香港对外文化交流后,我院与俄罗斯格拉组诺夫音乐学院“1+4”“4+2”合作办学项目是校际合作办学项目。“1+4”合作办学项目即中方应届音乐类高考生参加由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与俄罗斯格拉组诺夫音乐学院共同组织入学考试,通过考试者进入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学习一年的俄语培训及相关专业学习,成绩考核合格者,进入俄罗斯格拉组诺夫音乐学院学习四年,取得中国国家教育部认可的该校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4+2”合作办学项目即考入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的学生在校本科学习四年后,成绩合作者,可申请参加由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与俄罗斯格拉组诺夫音乐学院共同组织的考试,考试通过者可进入俄罗斯格拉组诺夫音乐学院读研究生,学制两年,成绩合格者毕业,取得中国国家教育部认可的该校专家学历和文凭(等同于中国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

联系电话:0795-3200628

音乐学(师范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舞蹈学(师范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舞蹈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舞蹈教育工作者。

四、美术与设计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美术与设计学院现有美术学、书法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动画五个专业,其中美术学(教师教育)设置了油画、版画、中国画三个专业方向,环境设计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园林艺术设计两个专业方向。

2010年,我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试点学校(全国共48所试点学校)。目前,在校学生1300余人。学院教学设施完善,拥有一万余平方米的现代化艺术教学大楼,以及美术馆、设计工作室、电脑工作室、数字动画工作室、影视后期工作室、版画工作室、油画工作室、国画工作室、陶艺工作室、手工制作工作室、摄影工作室、图书资料室和先进的现代数字教学系统。

学院教师队伍学缘、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师资力量较强,有正副教授18人,、省级美术家、书法家、摄影家、设计艺术家40多人,师生作品入选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和国际影展及各类、省级美展、书法展、动画展、设计展作品300余件,并获得各种奖项。毕业的学生有的已成为中国美协和省市美协会员,有的担任国内外设计、制作公司总策划和设计师,也有的创办艺术设计类公司。毕业生普遍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和谐育人、关注实际、倡导创新”的理念,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培养美术教师和高级应用型艺术人才。

联系电话:0795-3200591

美术学(师范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学校美术教育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美术创作、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师和美术创作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以及品牌策划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艺术人才。

环境设计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能从事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设计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应用型艺术人才。

动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画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艺术人才。

书法学(师范类)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书法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书法教学、创作、研究和鉴赏能力的书法教师与出版、文博、艺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五、体育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体育学院现有体育教育、表演(体育表演)和运动训练三个专业,在校学生900余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8人,硕士生导师3人,裁判2人,具备国家运动健将水平的教师2人,具备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的教师5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42%。部分教师先后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学院拥有功能设施齐全、技术条件先进的现代体育场馆,能较好的满足教学、训练、比赛的需要。

学院表演(体育表演)专业学生素质全面、专业能力突出,多次代表江西省参加体育舞蹈和健美操的国内各种赛事。在2011年江西省“南昌理工学院杯”学生体育舞蹈比赛获得金牌十七枚,银牌两枚,铜牌三枚;在同年里第十八届江西省体育舞蹈锦标赛获得金牌九枚,银牌十一枚,铜牌三枚;在2012年华东六省一市体育舞蹈锦标赛中获得金牌七枚,银牌八枚,铜牌七枚;同年里参加全国第二十二届体育舞蹈锦标赛中荣获金牌两枚的好成绩;在同年里参加全国青少年艺术教育成果展演暨全国学生运动舞蹈大赛荣获金牌九枚,银牌五枚,铜牌一枚的好成绩;在2013年江西省学生体育舞蹈比赛中荣获金牌六枚,银牌十枚,铜牌五枚。在2013年11月份华东六省一市体育舞蹈锦标赛中荣获金牌十三枚,银牌四枚,铜牌三枚。在2013年12月“中顺洁柔杯”第23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中荣获金牌两枚、银牌一枚、铜牌一枚。

在2008年世界健美操冠军赛中,教师林志文荣获六人操金牌一枚和铜牌一枚;在2009年10月“健力宝亚运啦啦队全国选拔赛”华中赛区晋级广州总决赛中技巧啦啦操队获金牌;在2011年全国健美操联赛获三金一银;2011年江西省健美操锦标赛获两个铜牌。

联系电话:0795-3202065

表演(体育表演)

第5篇

“茅以升实验学校”是一所为纪念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而命名的实验学校,座落于杭州城东,拥有学生1000余人,教职工50多人,其中青年教师占80%,现有校舍近5000平方米,实验室、语音室、计算机室、科技制作室、多功能室、舞蹈室一应俱全,且环境优美,是一所“承茅老之德,育创新人才”,发扬光大科技教育的特色学校。

校长袁小英有着30年教龄,担任7年校长,热爱教育事业,思维前瞻独特,发表多篇关于科技教育实践模式及研究的论文,深得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该校在校园内建立了“茅以升纪念馆”,以引导学生走近科学家,从小立下“科教兴国”的远大理想。在这份特殊的荣誉与责任里,该校充分利用独特的教学资源,提炼原有的科技教育经验,把活动焦点转向课外,从课外活动特有的选择空间,完善、凝炼学生的个性及能力,使科学教育本身所要求的实践性、探索性更能与课外活动相得益彰,联动发展。该校还专门成立了“茅以升少年科学院”以期逐步构建起科技教育新体系。

茅以升少年科学院的组织机制是“学部制”。设有科普与科学探究、科学与艺术、生物与环保三个学部,茅以升少年科学院的教学机制是“导师制”,交流机制是“论坛制”,实践机制是“项目制”,激励机制是“院士制”,通过重过程、重体验、重建构、重互动的可操作性策略和实施原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参与科技活动解决难题,真正让学生有亲身的体验,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中的“观察、质疑、假设、验证”,然后对科学的主张作出深思熟虑的反应,为今后建立起对科学的热爱,并不断探索、追求、开拓、创新夯实牢固的发展基础。

近几年来,该校探索怎样使单纯注重科学知识的教学向全面的包括科学知识在内的科学素养的教育转变,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以提高青少年素养为核心,以培养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为主导,发展科学精神,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创新育才。运用纪念馆、活动载体、学习模式、科技教育构筑走近科学家的创新教学模式已经取得丰硕成果,获得区、市级论文、开课评比40多个奖项。市小学生车模、空模比赛均获团体一等奖,区市科学技节团体一等奖。在市中小学生科技节、全国少儿美术书法大赛、市区艺术节的音乐舞蹈比赛中同样成绩突出,获奖不断。

第6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 院团结合 音乐审美能力

21世纪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而从属于美育范畴的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音乐课程的功能、价值做了明确界定,《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学校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并提出了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课程的目标强调提高学生感受美、创造美、应用美的能力,音乐课程应通过熏陶、影响等途径,使音乐成为人的终生

朋友。

一、音乐教师应具有较强的音乐审美能力,以实现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音乐教师是音乐教育发展之本,音乐教育的实施始终离不开音乐教师,决定音乐教育发展水平的关键在于音乐教师的音乐审美能力和专业素质。可见,音乐教师只具备唱歌、跳舞、器乐演奏等专业技能还远远不够,对教师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专业技巧上,更应体现在丰富的专业素质内涵方面。他们既应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更应通过自身的艺术感染力、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对音乐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音乐艺术表现力、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感染和熏陶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音乐美育功能。

音乐是情感体验艺术,音乐教育是声音、情感体验的艺术教育,音乐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音乐体验能力,具备较高的音乐鉴赏水平,这是胜任新的音乐课程教学的首要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说,音乐教学是师生共同交流音乐信息和分享音乐美感的过程。教师音乐审美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音乐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然而,现实情况是,目前有些教师,即未来的音乐教师,其音乐审美能力比较薄弱,他们对音乐缺乏充分的情感,进而阻碍了教师的发展和教学效果的实现。笔者在“音乐教学法”课上经常看到:很多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中小学模拟授课时,盲目依赖多媒体课件,即便是自己站在讲台上范唱(奏)歌曲,也缺乏情感,毫无音乐表现力。

另外,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普遍缺乏一定的创造性。创造性的缺乏与上文提到的音乐审美感受和表现能力的缺乏有一定联系。拥有高技能却没有感受能力的演奏和演唱是机械的,没有感染性和生命力,而没有思想的、机械的身体动作更不能引起思想的新的火花迸发。

上述不足及缺陷将明显影响到整个音乐教育学专业学生,即未来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后备军队伍,对于其今后的音乐教学来说,教学水平的单一和呆板也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不能实现理想的音乐教学效果,进而影响音乐审美功能的良好实现。

二、“院团结合”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促进和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一)“院团结合”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和内容

所谓“院团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艺术学院和芭蕾舞团、歌舞团、艺术学校相结合,通过优势互补,达到和谐共荣,在“产、学、研”一体的基本框架下,采取多学科、紧密型、全方位合作的方式,共同培养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

如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将选派实习学生参加院团演出季的排练、演出、管理,提高其合作能力和舞台实践经验;团校也将派出资深演奏家、演员和管理人员带领实习生,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艺术实践空间。

此举说明,对于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来说,将“两团一校”建设为学院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基地和平台,可为在校的音乐、舞蹈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好的条件。另外,在组织专业学生到两团一校进行观摩、实习、实践的同时,还鼓励他们参加选拔、竞聘两团的签约演员,让他们在良好的实践环境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艺术实践是艺术人才培养的出路,艺术作品是人才培养的载体。紧抓舞台实践,是由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因此,院团结合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能大大增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能力,尤其突出表现在有效促进和提高音乐教育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审美表现力、观察力、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二)充分发挥团校资源优势,促进、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1.团校教师具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可提高学生对舞台的感受力、表现力以及艺术鉴赏力

院团结合中,演艺团校委派的教师具有一般高校教师无可比拟的丰富的舞台经验。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不断吸取别人的教学经验,借鉴和学习别人的成果。这些舞台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职业精神在教学中令人钦佩。在专业音乐教学活动中,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特别注重并强调其社会属性、行业属性及就业属性,这是很值得借鉴和补充的。

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历来走从课堂到课堂的教学套路,是一种较封闭的培养方式,教师对音乐美育功能的感受较为薄弱,学生也体会不到相应的音乐感受。团校教师的人才引进可以大大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这些团校委派过来的教师大多为艺术专业院校毕业,几十年从事舞台表演艺术事业,均为省级乃至国家级的知名演员,积累了丰富的舞台与教学经验,因此,他们在教学活动中除技法性教学外,十分注重表现性与应用性教学。可以想象,拥有丰富舞台经验的教师是十分了解和重视舞台的表现和感受的,也是深刻体会到音乐表现的美妙和魅力的人,他们在作为教师教授学生时,会把对艺术的感受和表现作为教育的重点,甚至在教授的过程中不经意间让学生感受到舞台表现力的美妙,丰富学生的音乐感受性。他们有大量的亲身经历可以讲授,在理论课程的讲授中可以拿自己的舞台演出作为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感受、鉴赏,甚至将学生带到真实的舞台学习,感受舞台表现的魅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弥补了院校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可大大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加强对舞台表现能力的重视,并加深了对呆板的技能表演背后的更多情感性的领悟,进而促进自身音乐表现力、感受力和鉴赏力的提高。

2.团校内存在着大量优秀的原创音乐人才、作曲家,活跃的创造氛围有助于启发和提升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团校内存在着大量优秀的原创音乐人才、作曲家,这与他们的团校性质和实际需要是分不开的,因为大量的舞台表演不可能总是旧东西翻来覆去地表演,而针对不同的表演场所、观众需求、情感表达,需要有适当的改变甚至创造。同一种舞蹈或戏剧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进而达到不同的舞台效果,这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表演者对这种舞台表现的差异是最清楚的;为追求自身的进一步提高和创新,团校音乐人才创作产生许多原创性作品也很有可能和必要。

笔者认为,多数高校总是缺乏创造性,大多是在重复别人的东西;最开始的模仿当然不可或缺,但长期处在低层次的模仿阶段得不到提高,只用熟练的技能应付,难免思想僵化和单一,更谈不上创造性的感受和表现。院团结合模式也可以促进院校创造性的迸发。目前,院校原创型人才极度缺乏,与艺术表演团体的院团合作将可能进一步扩展到院团共同打造艺术作品的新领域,构建原创平台,产生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作品。这种活跃的、新颖可喜的创造氛围对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无疑具有很好的引导和启发作用。

3.团校提供充分的艺术实践机会,可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表现、感知能力的提高

团校结合模式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而学生亲身实践不仅锻炼了专业的技能,更体验到整个音乐过程的快乐和意义,加深了对音乐的感受性,对于自身音乐素养的提高和以后音乐教育教学的开展将有极大的帮助。院团结合模式也是院校教学方法理念的更新和改进,新颖的教学方式可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促进自身技能和音乐艺术表现能力的提高。

学生亲身参与到舞台表演的实践过程,不仅是技能的表演,可能还参与到舞台的设计安排、表演流程的熟悉等过程,使学生在舞台上,在面对有广大观众的情况下,学习到更多的舞台表现的东西。有明确观众对象的舞台表演,如果只用机械的专业技能,明显是不能达到好的舞台效果的,只有学生自己拥有对音乐的充分感受,才能表演出充满感情的东西,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可以说,院团结合提供的实践表演机会,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专业技能、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的培养。

4.学生对舞台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有助于提高其审美观察力和音乐感受力

随着在团校中的舞台实践,学生也拥有了一定的舞台表演经验,其中有成功和有待改进的问题,对演出成败进行事后的总结和反思,就可以获得比一场演出更多的东西。可以看到,音乐感受性的差异极大地影响到舞台效果的呈现,不同的音乐感受带来不同的舞台表现,同一种舞台演出因为感受性的差异也会导致有很大差异的舞台表现效果,这些区别只有亲身参与实践演出才有可能深切体会到。

学生通过对比较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重点分析对音乐感受能力的差异性,进而能得到有针对性的提高,把这些通过实践体会到、观察到的东西总结出来,能促进学生对音乐的观察力和音乐艺术感受能力的提高。

(三)充分发挥院校理论优势,有助于促进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高层次的音乐审美教学实践

院校师生相对团校来说拥有理论上的相对优势,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发挥理论对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促进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高层次的音乐审美教学实践。

1.以院校教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催生音乐审美相关教科研成果

传统的院校音乐教育教学有教学研究和教学反思的习惯,那么在与团校结合的实践表演之后,院校师生可观察、总结和反思舞台表演的实践过程中自身情感的感悟、舞台的表现力以及各种创造性的火花,将之上升到教学理论的高度。这样的思维方式能促进对经验的总结,对问题的分析、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可催生一批音乐审美理论教科研成果,起到在教育教学中借鉴之作用,以更好地指导音乐审美教学实践。

2.以院团结合的实践模式,改革音乐审美实践教学方法

院校相对团校来说,教学是不可忽视的重点,因此特别关注音乐教学方式、方法上的研究。根据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音乐课程的功能、价值做的重新界定,院团结合的实践模式,正是一种实践性、感受性、体验性、参与性的音乐教学方法及授课形式,通过这样的熏陶、影响的途径,能极大提高学生感受美、创造美、应用美的能力。

联系我们的音乐教学实践,只有让接受普通音乐教育的学生参与、体验、感受音乐课堂的美,才能真正培养对音乐的热爱。有了这样的亲身体验和感受,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模拟课堂有望不再完全依赖多媒体,能实现师生对话,创造出有感情、有生命、有魅力的音乐审美实践课堂。

三、让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成为“院团结合”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受益者

理想的音乐教师应该是音乐表演艺术与教育艺术相结合的专家,既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又具有良好的音乐基本技能、丰富的音乐知识、较强的音乐艺术表现力和对音乐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以及良好的音乐专业素质,在教学品格、教学技能、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心理等诸多方面具有独特的素质。

院团结合模式从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入手,构建起以培养综合素质和舞台表演、音乐教育为主线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实践节目为载体,构建综合实践教学的最佳平台,在今后共同打造一个艺术教育和艺术实践的综合教学基地,坚持“教学与舞台实践结合,教学与创作研究结合”,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形成“课堂教学——艺术创作——艺术实践——市场检验”的人才培养模式,可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和谐共荣。

第7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儿童音乐艺术

迄今为止,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对儿童艺术各领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儿童动漫、儿童影视、儿童广告、儿童游戏、儿童音乐、儿童美术等方面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使得儿童艺术越来越成为儿童精神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从近些年看,针对儿童音乐艺术的研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缩水现象。造成儿童艺术整体研究结构上的失衡。以下将简要评述儿童音乐艺术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从审美与快乐角度进行的研究

“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音乐与幼儿生活的联系,注重幼儿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的有机整合,提倡幼儿自主地感受、体验、探索和创造音乐,鼓励幼儿独有的个人感受和个性化的表现方式,并综合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帮助幼儿形成完整的审美心理结构等等。现代先进的教育理论为该课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成果有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李亚丽《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法的探索》、金亚文《音乐教学审美功效研究》、周洁嫦《音乐教学要善于创造美》、林白玲《从审美的角度调动学生音乐的兴趣》、程英《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初探》、陈岚《谈音乐审美教学法》、郑丽《幼儿音乐游戏中的审美体验》。

二、从教学策略角度进行的研究

在儿童音乐领域,如何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一直是儿童音乐领域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这方面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可以说也是最多的。为了能更清楚地呈现,笔者对其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归纳:1.以国外著名教学法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覃晓宁《铃木音乐教学法给音乐教育的启示》、李琦《浅谈奥尔夫的元素性音乐教育》、刘文靖《奥尔夫教学法浅识》、娜仁其木格《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小学音乐教学》、梁燕《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影响》、徐颖《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给我们的启示》、陆建珍《美国综合音乐感在教学中的运用》、崔伟《探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音乐教育观》、谢春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幼儿的启发》。察觉民《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构成》。2.以针对目前儿童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刘莉萍《音乐教育存在问题及创新途径研究》、张卫民《点击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的异化现象》、张占春《音乐课程改革中的“反音乐教育”现象》、赵大刚《谈幼儿音乐课程改革中的教学误区》、吴欣光《小学音乐教学误区》、侯杰《对综合艺术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3.以教材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赵继红《幼师音乐教材改革初探》、韩天寿、吴霞飞《从幼儿音乐教材视角谈学前教育管理缺失――对当前幼儿园音乐教材错误问题调查分析》、《小问题、大思考――对当前幼儿园音乐教材错误问题的调查分析》、王信东《云南省小学音乐美术乡土教材建设与研究》。4.以儿童舞蹈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夏珊珊《浅谈幼儿舞蹈能力的形成与培养》、吴婉媚《儿童舞蹈教育浅探》、陈波《浅谈幼儿舞蹈的童趣性》、王萍《浅谈幼儿舞蹈的学与教》、赵焕生《浅谈幼儿舞蹈的编排技法》、齐娟《幼儿舞蹈教学新探索》、商策《浅谈幼儿舞蹈的创编艺术》、杨秀敏《幼儿舞蹈教学的生命线》、樊星《论基本功训练与幼儿舞蹈教材开发》、文畅《兴趣培养―幼儿舞蹈教学的成功所在》、朱宝仙《少儿舞蹈活动的几点思考》。5.以儿童钢琴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张应辉《儿童钢琴现状思考》、康晓蕴《浅谈儿童钢琴教学》、姜晓琳《怎样培养儿童的钢琴兴趣》、张丹宁《儿童钢琴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步研究》、陈宇兰《谈儿童钢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作用》、杨振《谈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的儿童钢琴教学》、罗魏《论儿童钢琴教学中创造性音乐思维的培养》、海宏《儿童钢琴教学中的几个心理问题》、李斯娜《学前儿童钢琴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薛瑾《儿童钢琴学习心理问题初探》。6.以儿童声乐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田丹《儿童声乐教学中良好心理状态的培养》、臧欢《儿童声乐快乐教学初探》、魏桂珍《谈儿童声乐教学》、唐建平《儿童声乐教学的作用与训练方法》、赫嵘《关于从事儿童声乐教学工作的初浅探析》、张郁《儿童歌唱教学与训练》、李福《论赏识教育在儿童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宁馨磊《声乐早期教育中的快乐教学》、秦玮蔚《儿童声乐教育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李宝秀《浅谈儿童歌唱教学及兴趣的激发》、陶小卫《儿童学习声乐的教学体会》。

三、从儿童音乐心理角度进行的研究

儿童音乐心理研究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基础课题。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的:1. 从幼儿自身审美心理建构的角度,来说明幼儿音乐审美心理功能的发展与培育。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杜悦艳《论学前儿童音乐审美经验的建构》、薛瑾《钢琴教育与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郭蓉《关于音乐审美心理过程几个问题的研究》、宁晓芬《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培养音乐内心听觉能力》、魏欣《论音乐审美教育的心理功能》、尹娟《浅议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化教学》、孔起英《论儿童审美与艺术行为的心理机制》、印小青《论儿童审美心理结构发展的三个标志及特点》、张富生《音乐美育中的心理因素分析》。2.从幼儿智力发展的角度,来研究音乐教育对于幼儿智力发展的作用。王子婴《幼儿音乐创造力教学设计的行动研究》、郑虹《儿童音乐创造力培养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验》、霍华德•加德纳《艺术•心理•创造力》、张琴《儿歌教学如何启迪幼儿智力》、何化均《音乐―开发幼儿智力的一把钥匙》、陈瑞委《音乐训练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李芳《音乐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杨望舒《幼儿多元智能中的音乐领域》、肖庆玲《舞蹈教育与多元智能发展的关系》、武艳《多元智能理论对舞蹈教育的启示》。3.非智力因素对儿童音乐心理的作用与影响。张静《在音乐活动发展幼儿非智力因素》、张双琴《歌唱于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王诗春《浅谈钢琴学习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孙伟《幼儿民间艺术教育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李馨怡《幼儿钢琴教育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分析》,余红梅《挖掘音乐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4.从美育的角度探讨音乐教育对儿童审美心理发展的作用。修海林《美育与音乐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秦艳《幼儿音乐素质的结构与要素分析》、沈建洲《幼儿艺术教育的性质》,李小琰《童心•童话》,张殿柱《美育与儿童的全面发展》。

从上述研究成果看,我们可以看到从教学策略角度研究儿童音乐艺术教学的研究者是最多的。可以说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一般的选题范围。因为这一选题的研究者多是从事普通音乐教育的工作者,在自己的研究或工作范围内选题,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从研究内容上看,大家研究的内容多是对儿童音乐艺术教学实践的思考与反思。当然,这其中不乏研究角度新颖、论述精彩的论文,但数量少之又少,绝大部分感觉难有新意。因此,要想在这一领域进行突破,必须要求研究者避免材料的堆积,避免对问题表面的分析,应突破传统儿童音乐艺术实践的研究模式,过于阐述具体而细微的问题,而忽略将儿童音乐艺术领域中的理性思考纳入到实践问题分析的过程中去,利用理性层面的辩证性思维来看待儿童音乐艺术感性层面的问题,从而获得客观、深入的结果。其次,从审美角度进行的研究成果也是很多的。“审美”是这些年来音乐教育领域出现的热门词语,可以说针对音乐教育中审美层面的研究超过了任何一个时期,这是人们对音乐教育本质了解越来越清楚的表现。很多研究者纷纷从审美的角度展开对音乐教学的分析,其中又以对基础音乐审美教育的研究最多。在“审美”这个热点、焦点上选题,这本身就意味着更受人关注,因而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更大。我们看到在2004年郭声健博士撰写的《音乐教育论》书中,就对审美教育做了深刻的分析,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此后,更多的著作与论文开始对音乐教育中的审美价值展开研究,获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针对这方面的研究虽然数量很多,但往往多是泛泛而谈或者说是现象罗列。许多论文有人云亦云,跟着别人跑的感觉。因此,如要从审美角度进行思考,必须要求研究者能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或者在别人不同的层面上选题,或者要从新的角度选题。从学科边缘或交叉点上选题,已成为未来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的一个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图从两门甚至更多的相关学科上进行较深较独到的研究,也形成了一批有一定水准的科研成果。比如郭蓉《关于音乐审美心理过程几个问题的研究》、宁晓芬《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培养音乐内心听觉能力》、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等论文中涉及的学科就包括了心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知识内容。其实,在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里,完全可以将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这样会有效避免撞车,较易获得突破和取得成果。比如湖南师范大学吴跃跃教授国家教育部课题《音乐教育对少年犯的教化功能及实践研究》将音乐教育学、犯罪心理学结合起来。魏豪扬硕士论文《社会音乐教育之音乐艺术培训市场营销研究》是将音乐教育学、文化策划学、市场营销学结合起来,对社会音乐教育活动中包含的客观存在的市场经营管理实践和现象进行解释和阐述。这些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当然,这类选题要求研究者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跨学科综合与分析。否者,就会感觉一知半解而生拉硬扯,牵强附会。最后,从冷门和盲点上选题,也是目前儿童音乐艺术研究的一个方向。冷门和盲点,或是因为远离当时的焦点、热点,或是一时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问题。或是尚未被绝大多数人意识到的问题。这样的研究成果在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有,但还不多。比如以上列举的论文张琴《儿歌教学如何启迪幼儿智力》、何化均《音乐―开发幼儿智力的一把钥匙》、陈瑞委《音乐训练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肖庆玲《舞蹈教育与多元智能发展的关系》就是这样的体现。这样的选题由于有其本身的价值所在,一旦其价值被人发现,研究出成果,便会向热门和焦点转化。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相信这类选题还不少。

综上所述,从审美与快乐角度进行的研究和从教学策略角度进行的研究,占据着勿庸置疑的主导性地位。这样的研究成为热点,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从国外儿童音乐艺术研究的内容来看,艺术与多学科知识的结合,特别是将心理学的实证方法运用于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已成为研究的常态。因此,开阔我们的研究视野,增加更多有价值的学术研究生长点,是我们儿童音乐艺术研究者急需要做的工作。毕竟,儿童艺术的发展,需要丰富的可能性;儿童音乐艺术的研究,亦当如此。

参考文献:

[1]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

乐出版社,2006

[2]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幼儿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

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第8篇

论文摘要:以《千里之外》为例,论述方文山歌词创作中注重音韵的和谐,采纳比兴、象征、对比、互文等修辞方法,将古典意象渲染氛围锤字炼句,铺设场景,从而体现对中国诗歌传统的继承。

诗歌,音乐舞蹈原本是三位一体的。远在春秋时期,《诗经毛诗序》曾一记载“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叹之,磋叹之不足故歌咏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踏之也。”后来《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只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尚书.尧典》中也曾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韵,律和声。”

到了汉代,汉武帝刘彻建立了大规模的音乐专署一乐府,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词再配乐而演唱。乐府也有机关名称逐渐演变成入乐歌词的名称。真正让诗歌成为歌词,成为可以合乐歌唱的新诗体并和音乐共存共荣的时代是在宋代,据史料记载,宋代的词牌达到870多个,这个时期,也不乏既精通音律又善于填词的文人雅士,如周邦彦,姜孽等,他们自制曲谱自己填词,称之为“自度曲”,名家倍出,后人从“凡井水处皆可歌柳词”,可得知宋朝词以曲而扬名,曲以词而和谐的繁荣景象。歌词创作凭借高度凝练的诗歌语言,大大丰富了音乐的体裁和内涵。

流行歌曲也是时代的产物,社会文化的产物,也是大众审美观念和精神风貌的反映。流行歌曲反过来又对大众的心理气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词和曲相得益彰,使乐曲更显几分婉转雅致。当今流行歌坛令人耳目一新的当数周杰伦,他创立了一种新的演唱风格,这并不是他个人的成功,这和歌词作者方文山的智慧劳作有极大关系,而方文山正是以“写诗填词”的方式来创作流行歌词,在他的流行歌词创作中体现了对中国诗歌传统的继承,本文试从方文山歌词《千里之外》为例论述之。

中国诗歌注意音韵的和谐美。流行歌曲要悦耳动听的旋律,在创作歌词往往运用诗歌创作的押韵手法使节奏音韵扬抑顿挫。在《千里之外》这首歌词中,方文山创作选用押ai音韵,表达出婉约忧伤缠绵的音律效果,如:风铃的沧海(hai),我等燕归来(lai),时间被安排,(pai)演一场意外(wai),你悄然走开(kaia),除此以外还有外,自在慨台开盖、折、代、该、爱、猜、待、苔等等。

清代文学评论家周济在《介存斋论诗杂著》一书中,提出“东真韵宽平,鱼歌韵缠绵,各有声响”即不同的韵辙表达不同的情感。《千里之外》通过押ai韵,营造出无可奈何的叹息般的执着等待的爱情,由此看来,方文山深得其奥妙的。

汉民族的生活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养育了各种文化类型,并沉淀在汉民族的心理意识中,中华民族文化以含蓄优雅著称,中国传统诗歌更是追求语言表达的含蓄、优雅,意在一言外,因此往往采取比兴、象征、对比、互文等修辞方法,锤字炼句,铺设场景,渲染气氛。

“故事在城外,浓雾化不开”“芙蓉外面采,船形影犹在”两句无论是句法、声律、词性都两两对立,自然而然形成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和内聚力,把城里城外雾中的分别和恋人红颜如花、笑影相随的甜蜜往事组成鲜明对照,方文山在歌词中采用对偶句的艺术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比喻爱的艰辛与等待的执着,“一身琉璃白,透明着尘埃”比喻爱的纯洁无暇。“那薄如蝉翼的未来”比喻等待的脆弱和无奈,这些在中国诗歌创作中常见的传统修辞手法把具体的实物和情绪感觉相联系,将抽象实物化为具体,是整首歌词流动着空灵生动的韵致。

另外象“透明着尘埃”、“诗化了悲哀”、“把结局打开”、“被岁月覆盖”、“无声黑白”这些词句或词用词类的活用,或倒装变换词序、或化虚为实、或化实为虚,打破日常生活的用语习惯,不再是循规蹈矩的句子,却写出了古典和现代,大胆和含蓄,熟悉和陌生。

这首歌词从整体上看,无论内容字句都具有中国诗歌的传统意境。意指“意象”,指文学作品中具体刻化塑造的形象,“境”指“境界”指产生于具体事物之外的东西。比如,传达作者的感情、观点和态度等等。意象和境界和谐地辩证统一,就构成“意境”。即“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小尽之意见语言外”,因此,意境成为中国传统诗歌最重要的美学范畴之一。

此外,在这首歌歌词中的“我等燕归来”化用了宋代词人晏殊“烷溪沙”中的句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歌词中的“芙蓉水面采,船行影犹在”化用了唐朝诗人王昌龄 《采莲曲》中的句子,“芙蓉向脸两边开,荷叶罗裙一色裁,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这些歌词直接化用经典诗词的意境,扩展歌词的内涵和外延。唤起中国人对诗歌传统创作的深刻记忆。

第9篇

关键词 音乐文献 学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5-053 文献标识码:A

1音乐文献学综述

1.1音乐文献学的起源

文献是某一门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随着科学研究的延伸而发展演化,宋代以前,人们将文献一词的“文”指文章,“献”指贤才。而当代学术界文献的概念理解就宽泛的多,“专指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文物资料”、通指古今中外的图书、档案、铭文、石刻、胶卷,胶片等一切用文字,符号或画等方式记录人类知识的信息载体。在艺术类学科中,文献的意义又扩大得多,是凡一切能记载知识和信息的物体,诸如甲骨、金石、竹简、绢帛、图书、期刊、报纸、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等等,皆可称之为文献。

20世纪中国的音乐学科取得了很大发展,从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理论的研究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音乐学(包括音乐史学、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教育学、乐器学等)各个领域,已从零散积累,步入深入研究的阶段,所以,建立音乐文献学这一专门的子学科,已成为必然的、更是适应当代中国音乐学科发展的需要。

1.2音乐文献学的作用

音乐文献资料对音乐专业和舞蹈专业来说,是一门必不可少的独特信息资料,它在音乐、 舞蹈教育和教学中起着课外辅导和学习参考的作用。 就是说,音乐舞蹈专业教师,要使自己在艺术道路上有创新,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出高质量的艺术人才,跟音乐文献资料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另外, 各教研组在教材方面的编写。音乐研究工作的创作及探讨,音 乐、 舞蹈专业的学生(包括中专生、 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撰写等,音乐文献资料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2音乐文献学与音乐史的关系

2.1音乐文献学与音乐史的关系

音乐文献的出现,让任何一种关于音乐的信息都有根可循。人们根据对音乐文献的掌握,发掘音乐的根本,研究一个音乐形式的起源或者研究一种音乐思想的发展等等,让我们可以全面地知晓中国音乐的发展脉络。

2.2音乐文献学对音乐史的作用

音乐文献对于中国音乐历史的发展可以起到以下几点作用:

(1)为音乐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材料。材料是任何研究的必要前提,虽然至今为止还有许多的音乐文献资料没有得到系统的整理,但是大量的材料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依据,当然,因为各类文献当中也会出现错漏或者版本的误差,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多比较,选择最为可靠的信息材料。

(2)音乐文献系统的记录了古今音乐发展历史中的各种史实和事件,是我们了解古今音乐发展的最为重要及主要的途径。

(3)关于各种音乐文献的收集和整理研究,为地方音乐史和断代音乐史等专题音乐史的撰写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4)不同的时期,在音乐文献的撰写方法上也有所区别,由其是古代时期的音乐大多依靠纸张和文字的记录,因此不同的撰写方法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音乐发展情况。

(5)音乐虽然是有着陶冶情操、教化人性等社会功能,但是不同的时期对于音乐的观点和看法是不同的,整个社会对待音乐的态度都可以在一些重要文献当中有所体现,通过对这些音乐文献的了解,我们可以更为全面地了解音乐在不同时期的发展。

从以上几点中可以看出,文献对于中国古今音乐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没有文献资料,我们对过去的音乐事件就无从知晓,也无法了解在几千年的历史当中,音乐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和演变到现在这个阶段的。文献给了我们一双更为清晰的眼睛,通过这双眼睛走进音乐的世界,每一个音乐学的分支学科都需要音乐文献学的有力支持,文献资料是任何研究的基础。王小盾先生在《音乐文献学和中国音乐学的学科建设》中说到:“音乐文献学‘将为中国音乐学的健康发展提供切实的保证;为音乐文物研究、民间音乐形态研究提供关于历史理论的完整的对比资料;为中国音乐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了足够的辅助工具;将从文献学的角度,再现中国音乐和中国音乐学的历史发展脉络。’”总之,中国音乐文献学的发展趋势是朝着专门、精密和注重运用考古学资料的方向发展,这无疑对中国音乐史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3结语

音乐文献学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来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的发展应强调和重视基础史料的建设,只有在系统、立体的音乐资料基础上的综合研究,才能促动和深化音乐学科的良性发展。为了不断提高我们的音乐学研究水平,在强调学术规范的同时,必须更好地重视资料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音乐文献学的学科意识和学科建设正逐步完善,音乐文献的类型也逐渐多样化,投入到这项工作的学者越来越多。作为音乐史学的研究工作者,一定要充分利用音乐文献学提供评给我们的宝贵资源,做到合理利用、物尽其用,把这些资源作为我们研究工作的重要工具,让中国音乐史学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小盾.中国音乐文献学初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第10篇

论文摘要:本文在阐述音乐研究对音乐表演的意义、写作音乐论文对音乐表演与教学的作用以及音乐表演论文思考与写作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音乐论文写作对音乐表演的意义和帮助问题,以期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长期以来,在社会大环境和培养机制的双重影响下,多数音乐专业院校中存在着注重音乐表演(演奏、演唱)技能和技巧的训练,而轻视理论学习、科学研究的现象和问题,加之在音乐论文写作方面缺乏自觉的文字功力训练,从而限制了我们在音乐研究和音乐表演中前进的步伐,使我们的音乐表演难以具有深刻的内涵,而缺乏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音乐研究对音乐表演有什么样的意义、音乐论文写作对音乐表演起到什么作用、音乐表演论文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与写作等,都是笔者认为值得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一、音乐研究对音乐表演的意义

音乐研究与音乐表演均表现为一种以音乐为对象的创造性劳动;区别主要体现在创作材料的不同以及由此带来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音乐表演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其表达方式为演奏或演唱;音乐研究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其表达方式为语言和文字。两者之间相互推动和补充。因此,音乐研究能够促进音乐表演,对表演专业具体化的细节研究能够直接指导表演实践。

音乐研究从学科意义上讲,即音乐学,它是研究音乐的所有理论学科的总称。音乐学的总任务是透过与音乐有关的各种现象来阐明它们的本质及其规律。其研究对象正是音乐及有关音乐的一切事物【sup】[1]【/sup】。

音乐表演则既是一种再现的艺术,即它忠实地传达和再现作曲家的音乐作品;又是一种富有创造性使命的艺术,即它要参与音乐意义的生成,填充和丰富音乐的内涵,并由此富于音乐新的生命。因此,音乐表演者不仅要具备音乐表演的技能,完满地表演与再现音乐作品,而且还要具备对音乐作品进行创造性解释和表现的能力;不仅要对音乐作品的历史意义和内涵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而且还要站在当今时代的立场上,运用当代的审美眼光,对音乐作品的意义做出新的理解和解释,填充和丰富它的内涵【sup】[2]【/sup】。

钢琴演奏家、理论家尤金乌德在《思考与演奏-对表演艺术的理论研究》一书中谈到:“对于音乐学理论,今天的表演艺术家不是需要得更少,而是更多”。由此可见,当今的表演艺术家对于音乐学研究的需要是迫切的。原因之一是20世纪演奏观念的改变。20世纪的演奏观念受到同一时期音乐学研究大发展的影响,崇尚二度创作忠于原作,而忠于原作的基础是种种历史的、结构的和风格的音乐学研究成果。这些对于种种音乐学研究成果的认知、理解以及在表演过程中的运用,被称为乐智(music intelligence),它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新名词,与乐感(music feeling)和乐技(music technique)一起,合称表演艺术家的三大必要能力;原因之二是20世纪教学观念的改变。20世纪讲究表演诠释必须基于对音乐文本的分析,而音乐文本的分析需要基于乐智。这是使得教学由口传心授向乐智的培养转变。教学逐渐从模仿过程变为揭秘的过程,即从谜面(谱面)通过乐智(音乐理论)走向谜底(音乐复原)的过程。

二、音乐论文写作对音乐表演与教学的作用

音乐论文是对音乐某一领域中的某些现象和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表述音乐科研成果的论文,也可把表达音乐研究成果的论文称为音乐科研论文、音乐研究论文等等【sup】[3]【/sup】。作为音乐研究成果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既是对音乐研究成果的描述与记录,又是人们进行音乐学术交流的工具。

音乐表演专业写作类别,主要为音乐表演研究论文和音乐教研论文。音乐表演论文是指表达声乐或器乐表演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一般来说更重科学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它既是研究对演唱、演奏技能和技巧的全面总结,又是对表演科学的理性认识与深层把握。音乐教研论文是教师对音乐教育领域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所进行的探讨和研究,表达音乐教研成果的文章。它是从生动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

笔者从事小提琴专业教学已有九年,结合自己写作专业论文的经历,我深刻感受到论文写作对自己演奏与教学的帮助与作用。

首先,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可以调动自己所学到的各种知识来探讨某些音乐现象和问题。同时,我们还会查阅大量的书籍和文献,了解所写题目的研究现状,掌握最新研究动向,从而对论题有更成熟的思考和更深刻的认识,使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体系化、系统化。这样就能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认识力、思考力、分析力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写作学术论文能培养和增强文字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学术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使我们的教学予演奏示范与科学表述为一体,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重视理论修养和学术修养。

再次,音乐论文是进行音乐学术交流和传播的工具。音乐学术交流、传播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音乐会、研讨会、录音、录像等,然而音乐学术论文是其中最主要的形式。因为它是传递、储存信息的良好载体,是国内、国际间进行学术交流的有力工具。这种交流与传播不仅能提高音乐研究的水平,而且还可以广泛的普及已有的音乐研究成果。

最后,音乐论文写作的过程,能使我们主动建立学术意识,培养科学钻研的态度,并且逐渐形成创新性的思维。

三、音乐表演论文思考与写作的角度

音乐表演论文思考与写作的角度应是多方面的。

首先,可以运用已有的音乐学研究成果,对作曲家开展纵向、横向、原点比较。纵向比较即对不同风格、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作曲家进行比较研究,旨在寻找出他们间的影响、联系与传承;横向比较即对同时代、同国籍、同流派作曲家进行比较,寻找差异;原点比较即对一个作曲家不同时期、不同题材作品的比较,既寻找联系,也寻究差异,从而使我们在把握作品音乐风格方面有所建树。

其次,对音乐文本进行研究分析,从曲式结构、和声、调式调性、速度力度等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并以手稿为基础,对作品进行不同版本的研究与分析,并将不同演奏家的演奏录音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在演奏方法与风格诠释上阐明自己的观点。

再次,从事音乐表演教学的工作者,必然要求将教学与科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科研予教学创新支持,教学反馈科研以灵感驱动,二者互相推动,相辅相成。因此,对已有的专业论著及同行发表的论文进行搜集、阅读和整理。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主观的思考与探索,不断将教学方法的积累升华为教学理论的形成,才可逐步建立自己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理论。

综上,音乐论文是储存、传递信息的良好载体,它不仅能广泛传播和普及已有的音乐研究成果,而且便于人们从中汲取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因此,笔者认为在音乐院校的表演专业中,进行音乐论文写作训练是极为必要的。

音乐不是技术,而是文化。我们只有在音乐研究中不断前进,才能使我们超越自己,进入一个全新的、更高的音乐表演与学术境界,从而让自己的音乐表演更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注释

[1] 廖乃雄、罗传开.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音乐学”词条.

[2] 张 前.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1.

[3] 傅利民.音乐论文写作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1.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壮族 蚂拐舞 性格特征 舞蹈动律

壮族民间舞蹈是来源于壮族的祖先们长期以来勤劳以及智慧的产物,具有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民族文化等特色。这一点从花山崖壁画上就可以清晰的得到一个很好的见证,花山崖壁画上的动作正是我们文中所说的蛙形舞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原始壮族民间舞蹈的蛙形舞姿并没有消失不见,从现当代众多的壮族舞蹈作品中,我们仍然可从中找到原始壮族民间舞蹈的遗存。

壮族民间舞蹈作品《山娃仔》是壮族民间舞蹈蚂拐舞的典型舞蹈之一,编导根据蚂拐舞蹈的艺术形态特点和壮族人民的生活文化及其创作出这个优秀的作品。作品《山娃仔》中的舞蹈体态形样式各异,在传承下来具有独特特点的蛙形舞姿的基础上,还根据现代生活文化的进步对舞蹈的蛙形舞姿上进行了一些加工。这足以看出壮族民间舞蹈原始的动作元素被代代相传,并在传承中创新发展,进一步赋予了其更加丰富的时代特点和文化内涵。

一、体态特征分析

体态,是所有舞蹈基本形态的表现形式。由于每个民族的历史、民俗不同,因而他们的民间舞蹈都各有其特点,并始终相融贯通到整个舞蹈的过程中。其独特的体态造型和风格特征,是其他民族舞蹈所不能模仿和替代的。蚂拐舞的基本体态是“蛙式”:双腿向两旁分开,大腿与小腿垂直,双手打开弯肘向上或者一手叉腰、一手屈肘向下,型态好似蛙,给人一种气势恢宏而又雄壮神秘的意蕴。这些体态的形成与壮族先民们的图腾崇拜有关。他们崇尚青蛙、模仿青蛙的不同形态,与“花山崖画”上的“蛙式”图像极其相似。

舞蹈作品《山娃仔》是壮族民间舞蹈蚂拐舞在现代艺术作品的运用之典型舞蹈之一,其编导依据蚂拐舞蹈的艺术形态特点和壮族人民的生活文化及其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山娃仔》中的舞蹈体态形样式各异,在传承下来具有独特特点的蛙形舞姿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生活文化的进步对舞蹈的蛙形舞姿上进行了一些加工和创造。在作品《山娃仔》中,它的基本体态是保持蛙形舞姿,下半身半蹲状,大腿与小腿垂直成90度;上半生立直,双手保持屈肘向上。上半身直立,双手屈肘斜前打开,左腿屈膝,右腿伸直于右旁。舞姿优美、节奏明快爽朗,男生的演绎也显得动作粗犷、刚劲有力。其体态与壮族民族文化和生活有着密切关联,反映出该民族勤劳淳朴的民族性格和原始古朴的。

二、动律特征分析

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它必须深入到民族生活的各个细节,热爱民族生活,挖掘、研究继承与弘扬民族舞蹈文化的优秀传统,在这个基础上,需要去挖掘更加深层的内涵,呈现更为多彩的外观,强调大胆的创新,以研究性、开放性、前瞻性的意识以及融合现代的审美理念,兼顾处理好每个作品的内涵与形式的关系,这是当代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蚂拐舞它是流传于红水河中游两岸的天峨、南丹、东兰县的壮族民间舞蹈。蚂拐舞现有的相关内容遗存及舞蹈片段的表演都是较为简单的,其舞蹈动作也仅只是对人民生活和劳动的简单模仿和再现,从舞蹈肢体语言的角度来分析,几乎难以构成动律特点。但是,正如日本著名舞蹈家石井漠所说:“舞蹈也与其他艺术一样,决定其本质的是动律。”没有动律的舞蹈是不能存在的。假设我们从蚂拐舞舞蹈中的基本形态、动作特征的角度去分析研究,不难发现,蚂拐舞的表达中蕴藏着原始古朴、硬朗稳沉、简拙逗趣的动律要素及特点,有着独特的韵味和非常强烈的动律感。我们来看看壮族蚂拐舞的“蹲裆跳踏步”。壮族蚂拐舞的表演场地主要是在人们日常劳作的田间、地头,由于其表演的目的不是为了愉悦别人,而是在进行一种具有娱神功能的神秘而又庄严的祭祀活动。在蚂拐舞“跳踏步”中的踏又或是为了反映人们在劳动中用脚用力踏平土地的动作,因此壮族蚂拐舞的“蹲档跳踏步”并不像其他民族的舞蹈那样或是发出悦耳的声响,或是表达出轻快欢乐的情绪。而始终保持着其古朴、沉稳、简拙的特征。不同民族舞蹈的动作同样都是以“踏”为主要表现形式却从风格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韵味。

三、蕴含的民族文化

(一)崇拜意识

蚂拐舞蹈对动物崇拜意识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壮族先民们把蚂拐与雨水和丰收密切相联系起来,将蚂拐视为至高无上的神灵,由此而产生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和舞蹈,通过祭祀和愉悦蚂拐神来驱灾逐疫,祈求风调雨顺,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壮族先民们崇拜青蛙不仅是为了求雨丰收,也与壮族先民氏族的形成发展、繁衍生息有着密切联系。壮族古代到现代都以崇拜青蛙的祭祀舞蹈,是因为壮族人民觉得青蛙的鸣叫和雨水,丰收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先民们认为蛙鸣天才下雨。这正如古人所说的“农家无五行、水旱卜蛙声”。按着远古人们万物有灵的观念思维方式,青蛙和天上的雷王一定有一种很神秘的血缘关系的。认为青蛙是雷王之子,雷婆之子的许多传说便应运而生了。青蛙崇拜也就随之产生了。前人指出“人在自己的发展中得到了其他实体的支持”,但这些实体不是高级的实体,不是所谓的天使,而是低级的实体。是动物,于是就产生了动物崇拜。当壮族先民进入农耕社会后,发现了青蛙与农业的丰收有着如此重要的关系。

(二)民族精神

舞蹈《山娃仔》以壮族蚂拐舞为创作基础。蚂拐舞是以青蛙式的方形结构形象为其舞蹈的造型基础,以模仿蚂拐的动作作为其主要元素特征,通过各种蛙形的舞姿变化充分地表现壮族人民质朴、勤劳、沉稳、粗犷的民族性格。蚂拐舞不仅带有原始舞蹈的特征,而且反应了农耕社会时期人民的生活和政治面貌。既包含民族舞蹈与祭祀的成分,又包含民族文化的因素。它不仅反映的是社会历史和现实生活,还体现出了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感情,寄托了整个民族美好的愿望与理想,渗透着整个民族团结友爱的精神,彰显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以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正是因为有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坚定的生活信念,才能促使壮族人民克服在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境,才能使壮族人民保持艰苦奋斗、团结友爱,不断地开拓美好的新生活。壮族蚂拐舞以其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迷人的动作体态讲述着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并且逐步的发展成为一种表演形式,具有延续性、传播性、技艺性、文化性、民族性。它的传承、发展和传播对振兴壮民族精神,塑造广西特有的形象,弘扬着广西民族文化都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基金项目:

本文作为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民族音乐舞蹈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且作为科研项目《壮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研究》的结题论文。批准号:桂教科研,【2011】22号。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1]张种丽.民间舞动律初探[J].艺境・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0,(01).

[2]吴冠铭.壮族民间舞蹈动律特征初探[J].民族艺术,1989,(01).

第12篇

关键词:罗奇伯格;作曲家;创作风格;序列;新浪漫主义

罗奇伯格(1918~2005年)的一生都在从事着和音乐相关的工作,包括音乐创作、音乐编辑与出版、音乐评论、音乐教育、音乐理论研究等。其中,他最为主要的工作仍然是他的音乐创作领域,在其超过60年的漫长的创作过程中,他创作了包括六部交响曲、七部弦乐四重奏等在内的120余部/集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多变,技术多样。相关理论性文章和部分权威性音乐辞典在梳理罗奇伯格的音乐风格时,将他的风格主要归为三个阶段:①早期创作受巴托克、欣德米特、斯特拉文斯基的影响,其后转向序列音乐和新浪漫主义风格的音乐创作,尤以后两种风格最为著名。

1 整体风格概述

在罗奇伯格总共100多部/集的作品中,上述三种风格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比如他的《室内交响曲》(1953年)、《三首赞美诗》(1954年)、《第二交响曲》(1955 ~ 1956年)、《二重复协奏曲》(1955,1959年修改)等,这些作品是属于序列创作阶段,而《第三弦乐四重奏》(1972年)、《第四交响曲》(1976年)等则属于新浪漫主义阶段。在研究罗奇伯格的整体风格之时,要注意回避仅仅从某一单一的创作体裁去追踪他的整个风格。因为,某一单一体裁的风格分析,常常会跨过形成他整个风格的某一重要节点。比如,以他的弦乐四重奏这一体裁为例。罗奇伯格一共创作了七部弦乐四重奏,他的弦乐四重奏也体现了他最典型的风格序列创作阶段和新浪漫主义风格阶段。但是如果仅从这七部弦乐四重奏来研究,关于罗奇伯格的详细风格转变轨迹,实际上有些问题是谈不清楚的。鉴于目前国内各大专业性机构对于罗奇伯格谱例和论著搜集的较大不完善,本论文作者通过直接从美国购买和其他相关渠道,搜集了30余部罗奇伯格不同时期的珍贵乐谱。最早的可以追溯到1941年时年23岁时的罗奇伯格在美国纽约曼尼斯音乐学校求学时期创作完成的钢琴独奏作品的《原创主题变奏曲》,最晚的可以推迟至1998年时年80岁时的罗奇伯格完成的最后一部新创作品钢琴《三首挽歌作品之三》。②在1939 ~ 1941年于曼尼斯音乐学校求学之前,就像中国大多数热爱音乐的青少年学生一样,他还出于自发的热爱,写过一些流行音乐。通过这些不同时期的乐谱,可以非常清楚的勾勒出罗奇伯格从一个早年对作曲的懵懂无知到逐渐成熟并进而成长为一位世界级大师的详细路线。

2 序列主义阶段

从序列创作阶段来说,创作完成于1952年的《钢琴小品十二首》、《第一弦乐四重奏》等,这一时期的十二音创作技法已经比较明显,但在技术的安排上,手法还略显稚嫩。这是因为他在这一年,才刚刚接触到十二音序列的创作方法,因此并没有像1956年的《第二交响曲》和1961年的《第二弦乐四重奏》中的序列技法那样,显示出对十二音序列的娴熟掌控。以弦乐四重奏为例,从他小试牛刀的《第一弦乐四重奏》到奠定了他在美国国内的序列先锋地位的《第二弦乐四重奏》之间,实际上他还创作过一系列包含有十二音技法或者整首作品就是采用十二音技法完成的作品,比如《室内交响曲》(1953年)、《三首赞美诗》(1954年)、《夏日小夜曲》(1955年)、《二重复协奏曲》(1955,1959年修改)、《幻想奏鸣曲》(1956年)等,如果没能找到这些中间阶段的乐谱,我们不仅会为罗奇伯格在《第一弦乐四重奏》和《第二弦乐四重奏》中对于序列技法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反差而震惊。并对于《第二弦乐四重奏》中所表现出来的三个十二音序列的庞大规模和镜像倒影六音列技术的严谨逻辑的来源疑惑不解,这会使罗奇伯格的风格转变轨迹带有神秘主义的性质,违背了科学研究实事求是的本质。

3 新浪漫主义阶段

从新浪漫主义阶段来说,这是罗奇伯格在世界乐坛影响最大的风格。仍以他的弦乐四重奏为例,他的七部弦乐四重奏中,有四部都是属于新浪漫主义阶段。其中,除了《第一、二弦乐四重奏》是属于序列阶段的作品,《第三、四、五、六弦乐四重奏》都属于新浪漫主义阶段风格。而在这两种风格之间,还有一个引用拼贴阶段。这些作品包括创作完成于1965年的《黑色声音(启示录II)》、《对抗死亡与时间》、1966年的《模仿巴赫》等。这些过渡时期的作品清楚地展现了罗奇伯格在1963年创作完成最后一部序列作品《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奏》之后,是如何经过对无调性音乐作品的直接引用(如1965年的《对抗死亡与时间》),到对调性无调性作品的同时引用(如1965年的《魔幻剧场音乐》),再到以“注释”的形式出现短小的传统调性创作片段(如1966年的《模仿巴赫》),然后到出现较大规模的非引用原创调性段落(如1969年的《第三交响曲》),并最终进到娴熟的对于前人的风格重建阶段,进入到了成熟阶段的新浪漫主义风格创作时期。

而他的七部弦乐四重奏中,《第七弦乐四重奏》并不是属于新浪漫主义风格,部分理论著作将其评价为“完全不是那种(新浪漫主义)风格”,③具有“狂飙突进运动”的特点。但是在罗奇伯格的整个风格转变轨迹中,他的类似于《第七弦乐四重奏》“狂飙突进运动”特点的作品风格并不具有代表性,而是表现为他在新浪漫主义阶段之后的一些个性化的创作。

4 结语

结合罗奇伯格的整体创作风格来看,他早期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作品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而序列阶段的作品,如《第三交响曲》、《第二弦乐四重奏》等,则让他站在了美国序列主义创作风格领头羊的地位。但他在世界乐坛影响最为深远的则是新浪漫主义的风格,这其中,以《第四交响曲》、《第三弦乐四重奏》为杰出代表,这些作品,为他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良好声誉。

注释:①综合《世界人物传记百科》《简明牛津音乐辞典》等关于罗奇伯格的词条。

②创作完成于1998年的钢琴作品《三首挽歌作品之三》是罗奇伯格人生中的最后一部新创作品,同年和2001年,他还对其他两部早期的作品进行了修订,此外,再无其他新作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