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实验报告

大学生实验报告

时间:2022-08-27 22:18: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实验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实验报告

第1篇

1.1重理论知识理解与验证,轻实验实践能力培养

在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将重心放在大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取与验证,忽视大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偏离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

1.2实验教材偏理论性,实验思想和方法不足

大学物理实验教材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基础工具,直接影响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物理实验教材大多理论性偏强,物理实验思想和物理实验方法不能很好的体现.大学物理实验更应注重物理实验思想和物理实验方法的教育.

1.3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辅

目前我国各高校开设的大学物理实验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验证性实验相对于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类型的实验更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氛围会比较呆板沉闷,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很大一部分学生只满足于测出所需的实验数据,完成格式化的实验报告

1.4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实验较为被动

目前我国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形式相对固定,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忽视各学科之间的兼容性和互补性.由于教学形式的固定,教学方法的单一使大学生做大学物理实验时比较被动消极.

1.5强调按规定的实验步骤操作,忽视灵活性与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应适应时代和科学发展的要求,应不断求思、求变和求新,要给大学生营造和创设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时间.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比较强调按规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严重忽视大学生灵活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五维一体改革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五维一体综合改革由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理念改革维度、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维度、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维度、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改革维度和大学物理实验成绩评定改革维度这五个维度构建形成一个综合改革体.

2.1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理念改革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要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从传统的学生接受性学习转移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及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大学生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贯彻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理念,使大学生能够将大学物理实验中学习到的理论、思想、方法和技能等运用于其专业领域,并逐步培养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针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低,探究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少,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等问题,通过学习、反思与讨论,提出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其中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报告撰写及实验成绩评定方式改革等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启发和帮助,减少实验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的束缚,以提高大学生做大学物理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

2.2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改变目前我国大学物理实验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以探究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为辅的局面,过多的验证性实验会束缚大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力开发探究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增加探究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比例,提高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质量,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及其兴趣特长选择实验,切实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针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开展调研,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方式向实验教师和实验学生进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调研,以更好的设计并确定适合本校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方案.开设了尊重学生求知欲和兴趣的“基础实验,综合应用实验,设计研究实验”课程体系.开设的压力传感器实验、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实验、电表的设计和改装等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改变了学生实验热情不高的状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很多学生还将大学物理实验与自己的专业背景结合,深入研究探索,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与设计性实验相关的研究论文.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效果显著.

2.3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目前我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更多的采用教师讲解→教师演示示范→学生自己操作→教师总结点评→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批改实验报告的教学流程,教学方法固定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特别不利于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更多的采用实验探究法、提问解问法、小组研讨法、课题引领法、课内课外融合法、师生团队法和设计创新法等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变,具有创新因子,有效地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针对教学方法也开展了一系列改革.首先,建立了信息平台,实现了学生根据自己的意向自主选择实验时间、实验教师及实验内容;其次,教师实现了网上评定成绩、网上教学质量分析;另外,针对创新意识及能力较强,且对科研具有较高热情的学生选择性地开设与目前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相关的研究性演示实验,向学生展示更多的学科前沿实验内容,展示物理实验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并为学生将来走上其专业相关的研究领域及研发岗位培养浓厚的兴趣,奠定良好的科研基础.通过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切实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2.4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改革

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报告的撰写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能够通过大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了解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实验报告也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目前,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所采用的传统实验报告书写格式相对固定,都是格式化的模板,大学生依次填入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处理、误差分析与讨论以及对实验的体会就完成了实验报告的撰写.有特色、有创新的实验报告很难见到,很难体现出学生的探究与创新,面对雷同的实验报告,实验教师也很难给出科学恰当的评定成绩.要结合本校的条件和特色,对具体形式不做过多固定要求,不采用格式化的实验报告模板,采用形式多样化的开放式实验报告形式,增加实验探究、实验发现、实验提问、实验扩展、实验改进、实验设计、实验综合和实验创新等板块,还可设置一定比例的按照科技小论文写作格式与写作方法来完成实验报告.目前对于少部分设计性实验鼓励有能力的学生采用开放式实验报告.以硅光电池特性研究实验及核磁共振实验为例,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并最终以小论文形式完成实验报告.这和传统的实验报告撰写方式相比,能够更多地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目前,这种实验报告完成方式有必要进一步推广扩大,但这必须建立在实验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和数量的扩充上.

2.5大学物理实验成绩评定改革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大学物理实验成绩评定一般分为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考核参考出勤、预习报告等情况给出成绩;实验成绩的评定则根据实验操作、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和实验报告撰写等给出.这往往使大部分学生忽视探究问题能力的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成绩的评定要增加以下内容:(1)要求学生在预习报告中写出自己对于本实验的理解,并提出自己思考的问题;(2)实验中可以4名学生组成一个实验小组(每位学生都有一套完整的实验仪器和设备,每位学生都要完成整个实验),针对不同实验,学生轮流进行实验讲解,并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意识.实验教师根据学生参与实验讨论的情况判断学生对于实验的预习程度及学习积极性,据此给出相应成绩;(3)实验完成后,激励学生把实验改进、实验与自己专业的联系、实际应用链接、实验设计及实验创新等写入实验报告,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目前,已进行与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相适应的成绩评定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实验采取不同的方式评定成绩.基础实验仍根据预习、操作和报告三个模块评定成绩;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则通过实验选题、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或小论文和简短答辩方式综合评定实验成绩.这样既能训练学生的基本功,打好基础,又能够进一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小论文和答辩方式成绩评定的进一步大范围推广也有赖于实验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数量的扩充.从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报告撰写和实验成绩评定方式方面全面进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并通过反馈信息进一步进行改革——实践——再改革的循环,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经验进行推广,对其他专业课实验课教学改革起到辐射和推动作用.

3结论

第2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英语实验报告 个性化 自主学习

一、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既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能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地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英语是一门强调实践的学科,需要学生在语言输入的前提下不断训练和输出,即输入—内化—输出。

二、大学英语实验报告的理论依据

1.“i+1”理论、“因材施教”原则。

“i+1”理论中的“i”是“input”的首字母,意思是“输入”,具体是指语言习得者的语言输入,“l”则是指习得者的已有语言能力,整体意思就是输入语言习得者已有的语言知识。而“i+2”和“i+0”(语言的输入高于或者低于语言习得者目前已有的水平),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或者太难,不好接受;或者太容易,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也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从而满足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实际需要。

2.建构主义教学。

英语实验报告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该理论认为,教学就是要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教师的职责是促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根据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教材不再是教师教授的内容,而成了学生意义建构的对象。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教学模式,基本“摒弃”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完成了教材、教师、学生、媒体等相互关系的转变。建构主义明确了自主学习模式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定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肩负着“组织”、“监控”、“检测”、“敦促”、“参与”和“提供帮助”等职责,教师从以教授知识为主,变为以指导、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从舞台上的主角变为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Holec将“自主”学习能力界定为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

三、什么是“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个性化”教学模式包括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两方面。从教的角度来讲,“个性化”教学的实质是“因材施教”;从学的角度来讲,“个性化”学习是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即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学习特色,如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手段、学习策略等方面充分体现个人的特色和特长。“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指大学英语这一学科为适应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个性并发展个性而构建的一整套的大学英语教学系统。

四、大学英语实验报告的构建

1.实验内容。

每项实验报告包括三样东西:课程实验报告、课程实验教学大纲、本科教学实验讲义。

课程实验报告包括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目的及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环境、实验结果与分析、教师评语。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包括课程名称、实验教学目的、学生实验报告撰写要求、学生实验成绩评定规则及方法等。本科教学实验讲义包括实验内容、目标及要求、实验准备、实验测评与考核等。

2.实验基本操作流程。

在课堂上观看有关实验资料,就有关片段向学生提问、归纳、总结、要求:

3.实验目的。

实验教学中创设、模拟真实的、充满张力的生活化的情境,每个学生都进入角色,大胆地展现自己。实验报告能丰富课堂教学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寓教于乐,让同学们在娱乐中学习,在活动中增进友谊、沟通和了解,并活跃课堂及校园英语学习氛围,真切地体现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增强班级凝聚力,激发及提高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锻炼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实验测评与考核。

学生实验测评与考核包括两项:学生表演英语实验项目时,组长们作为班上的评委,根据评分标准给演示小组现场打分;教师根据组长的评分评定学生实验报告的成绩。

五、大学英语实验报告的意义

1.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情况,教师“一言堂”现象非常突出,本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语言实践课变成抽象枯燥的“纯”语言知识的讲授课。大学英语实验教学,给予学生以尊重、理解和信任,建立民主平等、情感交融、合作交流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英语实验报告证明这种教学模式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合作精神等素质。

2.建构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实验教学强调实验报告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使学生敢于创新与面对挑战,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环境和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敢动、想动、能动。大学英语教师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及首创精神,增进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进,采取民主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民利,与学生共同制订计划,讨论问题,从而构建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指导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形成了以自主式和合作式为主的学习方式。

3.改进了我校“2+2”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实验教学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资源;内容既与课本紧密联系又远远超出课本;信息量丰富新颖,操练形式多样有趣;能够及时反馈信息,使学生始终得到指导;能够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锻炼学生的独立自学能力;能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能够提供准确、规范、地道的语言输入;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4.合作性学习方式的介入。

合作性学习方式是指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学习为主的组织形式,已经在大学英语实验教学中得以应用。有五个共同的基本要素是不可缺少的(嘎斯基著,王坦译,《合作掌握学习的策略》):一是积极的相互依赖,使小组成员确信他们“同舟共济”;二是面对面的交互作用,确保小组成员能直接交流;三是个体责任;四是合作技能,即与他人在小组中协同学习所需要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协同能力、相互尊重的态度等;五是集体创作加工,小组成员采取自我检查或反馈方式考查集体学习进行得如何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结语

大学英语实验教学越来越被高校重视,英语实验报告不仅培养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及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更是大学英语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没有个性,就没有鲜活的人的发展,就没有创造人才的呈现”。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一是促进潜能开发,最大限度地帮助教育对象开发生命潜能,从而推动个人学习与成功;二是促进终身学习,因为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社会变化越来越快,信息和知识的更新速度更快,适应社会变化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三是学以致用,个性化教育更注重学中做,做中学,自我超越最终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独立思考和自我创造,从而真正达到“学习和思维的自由与超越”。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2007.9.

[2]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3]Jane Piaget,The Origins of Intelligence in Children,1952.

[4]刘爱军.大学英语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外语界,2012,4.

[5]余丽华等.倡导个性化,优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6,4.

第3篇

关键词: 大学物理实验 应用型本科院校 教学手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地方经济对高等教育本科人才类型的需求趋向多元化,特别是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走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多元化教育。这种形势下,作为基础实验课的大学物理实验应如何适应形势发展呢?笔者作为有多学科背景(本硕博专业不一样)的教学人员,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有诸多体会,并对目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一系列思考。

一、对大学物理实验和理论课教学进行整合同步,改变理论与实验割裂的现状

目前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是两门独立课程,往往是同时开设的,造成很多实验在做的时候,实验原理在理论上还没有学习,极大影响实验效果。应根据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进度,调整大学物理实验项目顺序,让大物实验在该实验涉及的理论讲授后一周内进行,使学生通过实验及时验证所学理论知识,同时用学习的理论解释实验现象,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效果。

建议本着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大学物理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安排,可能的话将大学物理实验和理论课整合成一门课,实验作为整个课程一个不可割裂的部分看待(就像其他课程一样),有利于任课教师整体考虑理论与实验的关系。

二、对大学物理实验内容、实验管理方式、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

1.实验内容改革

目前大学物理实验项目较多,而学时一再压缩,要想都做不现实。那么哪些实验该做,哪些实验选做甚至不做,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教学实践中应根据不同专业后续课程的需要,对大学物理实验进行取舍。如对机械工程专业来说,力学类实验最有用,应该都做,而像弗兰克-赫兹实验就没必要做。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来说,力学类很多实验如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就没必要做,而弗兰克-赫兹实验应该做。还有些实验,如长度测量和误差处理,应该所有专业都应该做,因为基本测量方法和误差处理所有专业都会涉及,也是所有实验的基础。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分成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必做实验是与本专业后续课程密切相关的,所以必须做,而选做实验是学生根据个人情况有选择性地做。具体是机械类专业力学类实验全做,部分光学实验如牛顿环测厚必做,电学和热学部分实验选做;而电子信息类专业电学和光学实验全做,力学和热学部分实验选做等,总之大学物理实验项目应充分征求各专业的专业课老师的意见,利用好有限的大学物理实验学时,以做到学以致用。

另外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应注重与最新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的联系,融入科技创新和实验教学改革成果。

2.实验管理方式改革

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课有规范化教学和开放式教学两种模式。规范化教学是由实验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在规定的上课时间内完成既定实验项目;而开放式教学是将实验全部摆出,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预约时间选择实验项目到实验室完成,实验教师只在实验室值班和答疑。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人力物力的原因采用规范化教学;少数条件好的学校采用开放式教学。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两种模式的单一采用已不能适应需要,应采用二者结合的方式。学生初学这门课的时候采用规范化教学,通过几次规范化实验课,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方法与处理数据技巧,使其初步具有独立操作能力。然后将部分实验开放,由学生自由选择项目做。如电学实验,先采用规范化教学法,让学生熟悉电流表和电压表等仪器的用法,掌握基本技能,再采用开放式教学,将惠斯通电桥的应用、电表改装及校准等实验需要的仪器摆出,由学生选做。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挑选仪器。这样学生既受到规范化工程训练,又提高学生物理学思维和独立工作能力,为今后专业实验奠定扎实基础。

建议有条件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物理实验室建立自己的教学网站,学生在网上根据每学期实验设置情况选择实验项目和实验时间,同时允许学生退选和补选实验,给学生一定的回旋余地。学生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实验成绩,通过网络社区与老师讨论,这种“交互式”师生关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3.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

大学物理实验要重视演示实验的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一些实际生活中难以见到的物理现象,演示实验能增强理论讲授的说服力。而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高科技含量较高的演示实验对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前沿具有重要意义。对一些不易实物演示的,则可通过计算机模拟,如微观的、宏观的、极慢的、极快的物理过程采用计算机进行逼真模拟,放大或缩小物理场景,将物理过程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透彻理解物理本质。建议教师自制一些演示实验的工具,学校投入一定经费购置一些演示仪器,供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使用。

大学物理实验同样重视仿真实验,如用有关软件模拟电场线,磁力线的分布,让学生通过仿真实验获得对物理知识的感性认识。部分大学物理实验还可考虑与专业实验对接,如三线摆测物体的转动惯量可以考虑和理论力学或者机械原理的有关专业实验对接,以达到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的目的。

实验数据处理和作图是大学物理实验中的重要环节。部分实验数据繁杂,计算量大,手工绘图粗糙,处理结果偏差较大,使学生花大量时间用于数据计算而忽视实验本身的物理内涵,本末倒置,因此建议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入相关软件,如Excel、Matlab或Origin用于数据处理和绘图。

4.在实验中引进物理学史教育

注意在大学物理实验课中引入物理学史教育,可以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做实验时,介绍一下该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最初思路方法、做该实验的第一个科学家,道出相关理论的源流、发展、验证和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使下面的讲解变得容易,实验效果无疑非常好。同时通过物理学史的介绍将相关理论知识联系在一起形成知识面,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所以,大学物理实验课中引入物理学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贯穿安全教育和爱护设备教育

1.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养之一,但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安全意识淡薄,这一点在电学实验中尤为突出。特别做交流电实验的时候,有同学图省事改动线路时不切断电源,带电操作,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极易产生人身伤害。建议大物实验时,把实验安全问题放在首要地位,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告诫学生按照实验规程操作。还有些同学纪律散漫,在实验过程中打打闹闹,很容易跌倒,地上有开关,弄不好碰破了头会导致人身伤害,所以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同时要贯穿安全教育。

2.培养学生爱护实验设备、爱护公物的意识

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发现很多同学对实验设备不爱惜,如电学实验中,个别人不按要求,将电压一个劲儿往上调,导致白炽灯烧掉了,还有个别同学野蛮操作,特别对示波器的探头线,经常硬拉强拽,造成不必要损坏。对导线的插拔有时不按照要求捏住根部进行,而是强拉线身,导致很多导线看似是好的,实际上已经不导通了。

针对这个问题,应该对学生展开爱护实验设备教育,在给学生演示示波器探头线和导线插拔的正确方法时,严肃实验室纪律和操作规程,让他们明白只能将电压调到实验指导书允许的上限就不能再上调了,另外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现在实验室的好多设备不能用,有那么多故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师兄师姐们过去是不是也像我们现在这样不爱惜设备,导致现在很多实验开展起来困难重重?如果我们继续不爱惜实验设备,那我们的师弟师妹们以后做这些实验的时候不是情况更糟吗?很多同学都表示一定要爱惜设备,不能给师弟师妹们留下烂摊子。

经过几次实验时的安全教育和爱护设备教育过后,学生的安全意识有了明显提高,操作设备温柔多了,在做光学实验的时候,都知道不能用手捏透镜,收到良好效果。

四、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贯穿素质教育和育人功能

1.组织纪律性、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组织性、纪律性、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是新时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很差,协作能力很差,实验前不预习,实验过程中毫无头绪,大声喧哗,实验课迟到缺勤现象严重。教学实践中,我通过班干部和部分同学了解到班上哪些同学学习比较认真,态度比较端正,指定他们担任各个小组的组长,让他们在实验前督促同组人提前预习,来实验室时互相提醒不迟到,实验后及时写实验报告。另外指定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同学轮流演示实验,具体措施是自己主动报名加其他同学民主推荐,排定每次实验演示的同学,这些同学在实验前认真预习,吃透实验精神,有什么问题在实验前事先和我沟通,并且提前将实验预做一下,总结出现的问题并准备解决预案。正式上实验课的时候,让这个同学演示给其他同学看,我在旁边讲解,提醒大家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现象和解决办法,在确认同学们都弄明白的情况下,让他们2~3人一组分组实验,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让他们及时举手向我提问,我及时帮他们观察出现的问题,引导他们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找出症结,并最终顺利完成实验。

2.规范性实验报告和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

实验报告是对一项实验工作做出规范的、全面的、实事求是的总结,并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撰写完整规范的物理实验报告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工科大学生的基本技能技巧。但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很多大二学生居然不知道完整的实验报告怎么写,这些学生的实验报告往往是将测得的实验数据一罗列,就没下文了:没有分析,没有结论,没有思考。

针对这个问题我以“怎样写实验报告”为题在实验前给每个小组都详细讲解一遍:应该如何写,包括哪几个部分,要注意哪些东西,然后结合部分实验报告进行点评。并且提醒同学们实验报告是一种应用文写作,以后工作中,还可能有类似报告要写,虽然有所差别,但大同小异,套路是一样的,今天写实验报告,将来在工程技术工作实践中就可能要写研究报告、工程技术报告,所以同学们要高度重视它,切实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经过几次大学物理实验,学生的实验水平明显提高,一般问题都能自己解决,完整的数据表格也能轻松搞定,而且学生问的问题也上了档次,实验报告写得越来越认真,图表都很清楚、明显规范。很多同学都表示通过大学物理实验课,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弄清楚了很多概念,而且改掉了过去散漫的作风,养成了严谨的工作态度,提高了协作精神,团队意识明显提高,受益匪浅,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五、改进大学物理实验考核体系

改进实验考核方法,旨在提高教与学的积极性。目前大学物理实验考核由平时成绩与课期末考试成绩两块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和实验报告撰写,期末考试成绩《大学物理实验(上)》是考核学生处理实验数据方法的掌握,而《大学物理实验(下)》是考核实验原理,导致学生实验过程中不认真对待,数据抄袭现象严重。不少同学在大学物理实验结束后做专业课实验,连万用表都不会用。为了保证实验课教学质量,建议对《大学物理实验(下)》进行实验操作考核。抽签决定考试项目并单人操作,当场评分。由于有期末单人操作考试的压力,因此学生的实验态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以往只注重实验结果向注重实验操作步骤及实验报告转变,态度积极认真,效果良好。

在对学生的考核上,强化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80%,同时注重考查学生自学能力(预习报告,20%)、表达能力(数据处理和分析,20%)和操作能力(20%)。考核方式除笔试、抽签操作外,还应建立多元化实验考核方法,如学生自制实验器材的,或者改进实验方案的都可以折算成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另外为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缺做实验的学生允许补做或重做。

随着时代进步和教育改革深化,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还会面临更新形势,还会遇到更多问题,但我相信,只要秉承一颗责任心,坚持教书的同时育好人的原则,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甚至创造条件解决,就能不断提高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水平,推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进步。

参考文献:

[1]徐翠艳,符伟.工科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1(4):66-67.

[2]陈冬颖,任红.工科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7(4):81-83.

第4篇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教学效果 探讨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006-01

实验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掌握的重要的实践技能内容。其教学目标不仅要促进学生对于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大学生进行科研探索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的做法和体会是:

1 提醒学生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工作很重要

要做好实验,必须在实验前做好准备工作。这一环节往往被许多学生忽视,以致到了实验室不知所措。学生在预习时不仅要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步骤还要重新复习相关理论知识,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实验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有助于教师在讲解时用新旧知识衔接法培养学生的演绎和发散思维能力时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可使学生的思维做到自然过渡,且能培养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

2 通过课堂讨论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学生大部分热衷于考试突击,这对理论课是可行的,但是实验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需要学生切实的参与其中,才能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部分学生在教师讲解时即开始抄写实验报告,甚至完全照抄实验学讲义,如某次实验更改了的种类或剂量,学生依然毫不犹豫全盘照抄;学生一般都是分组实验,有的学生也因此养成了依赖其他组员的习惯,实验时心不在焉,实验完毕后机械复制实验报告,没有进行有效的思考。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教学呢?

首先是在教学中通过示教演示,提出问题,给学生一个切入点,建立感性认识。这个切入点应是理论课上反复强调,具有普遍性和引导性的知识点,且应该是一个较低的门槛,能带动绝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的点。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明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其次是在讨论中对实验的原理和设计进行分析,在讨论中逐步形成对实验宏观和微观的具体理解。具体实施的过程是将实验分解为若干个可行的小任务,然后在一个个小任务的驱动下,逐步完成对实验的分析。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学习相关的知识。强调师生的共同探讨与互动。实验源于理论,既是对理论的进一步巩固,也是对实验设计的了解。为了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次教学结束时及时布置相关的课后思考题,使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复习巩固,并且将课后作业纳入形成性考核的内容之一。同时给出下一次课的学习内容,提示学生预习。这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对以后的工作也是十分有益的。

3 加强对每个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另一种形式的团队协作

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而在不能实现每人一套仪器或一个标本的实验操作中,学生往往只发挥自己的强项。这种形式的团队协作看起来实验进行得很顺利,节省时间,完成得也很不错。其实这样的分工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有欠缺的,就像流水作业,每个人的综合能力都没有得到提升。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强调多次实验的轮流分工,使每个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大部分操作可亲自实践一次;同时强调组内,组间的方法交流,以达到资源的最大共享。比如在某一项实验中,一个组的5个同学都没做成功,都很气馁,这时如果教师帮忙完成,实验确实可以顺利完成,但恐怕不利于学生的信心及能力培养,因此这时我们会选择让学生分别去其他组取经,回来之后继续实验,这样做的结果是小组学生不仅学到了经验,而且每个人带回的心得略有不同,究竟采取哪一种,小组同学会各抒己见并重新做出判断,从而在交流上又一次实现了小组间的团队协作,并且大部分都能做成功,从而使学生的信心得以恢复,也坚定了面对挫折的信心。在此意义上真正实现了小团体与大班级的团队协作。

4 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的照抄和实验数据的罗列是达不到实验效果的。为什么同样的实验,有的组做的很成功,有的组却失败了,分析失败原因的重要性不亚于完成一次实验。对失败原因的总结既是对理论和操作的又一次回顾,也是对下一次实验的警示。同时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也是对所学课程的加深和巩固。实验报告中出现的问题基本有以下原因[1]:(1)学生重视不够;(2)理论课与实验课脱节;(3)教师评价模式不具体;(4)学生科研写作能力差。在教学中结合以上问题并参照其他单位经验,首先加强学生对实验报告重要性的认识;其次优化课程安排,理论课之后同步开展实验教学;第三在批阅中重视细节,具体指出不足与优点,在下节课堂上讲解,同时鼓励学生不盲目遵从教师答案的权威性,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勇于形成自己的观点;针对学生科研写作能力存在的问题,学校开设了校级公选课“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按科研论文写作格式来要求,使学生尽早接触,很好的完成实验报告并提高科技论文写作水平。

总之,加强实验教学是充分体现相应学科特点、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2],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改进,以充分实现实验课程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第5篇

从2012年开始,学校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入研究生助教工作。普遍是要求研究生助教批改实验报告,解决实验教学中实验报告批改的难题,忽视了助课对研究生能力培养的意义和作用。本人尝试对助课研究生的全方位指导与帮助,对培养研究生的能力进行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较好效果。

二、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指导研究生助教的措施与方法

(一)助教研究生进入到实验教学的课堂中

让助教研究生进入实验教学课堂,听老师讲课,理解每个实验原理,掌握实验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把握每个实验操作的重点与难点,知道实验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助教研究生对于实验原理有了深入理解,以前虽然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理解其中的原理,但是在实验中把物理理论与物理测量或实验结合起来,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针对助教研究生以前没有接触过实验项目,通过听课以后,开阔扩大了他们的视野,拓宽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知识面,使他们的理论知识得到很大提升。

(二)助教研究生参与指导大学生的实验过程

助教研究生虽然在大学本科阶段完成了大学物理实验的学习,一般来说在一次实验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相应的实验内容,作为学生他遇到的问题也是单一的问题,经常在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解决。而作为老师,面对全校的上千学生,知识层次高低不同,实验技能参差不齐,实验中的问题千差万别。一堂实验课中,几十套实验设备性能、参数不一致,问题故障五花八门,因此,实验课中要解决学生实验过程的问题,对于指导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让助教研究生参与实验教学过程的指导,对他们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对他们能力提升的最好机会。本人指导的几个助教研究生,刚进入这一环节时,面对同龄的本科生,遇到不同的问题,他们缺乏自信,首先是从精神层面鼓励他们,然后与他们一起解决实验中的问题,事后一起分析故障原因,再放手让他们独立处理,使他们逐步找到自信,最后他们能够得心应手地解决学生的问题,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提高。指导学生实验过程中,遇到学生的问题,不仅是自己能够解决问题,关键是要教会本科生去解决问题,助教研究生必须要有正确的思路,严密逻辑思维能力,良好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与本科生进行沟通交流,让本科生接受、理解自己的思路与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助教研究生逐步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语言的逻辑性、沟通交流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大学物理实验过程中,实验设备故障经常发生,也是助教研究生面临的一道难题。虽然他们使用过有些实验仪器设备,但是没有进行故障维修,实验过程中的故障可能五花八门,需要现场解决。在这一环节,首先对助教研究生进行指导,让他们理解实验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实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设备的常见故障问题及解决方法。在课堂实验指导过程中,他们通过不断地解决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故障,积累实验设备维修的经验,实验动手能力迅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到提升,为研究生使用精密科学仪器从事科学实验与研究奠定扎实基础。

(三)助教研究生走上讲台,提升他们的课堂教学能力

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有相当一部分人会从事教育工作,是高校教师的后备军,培养研究生助教的教学能力,为毕业后快速适应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基于这一想法,把助教研究生推上讲台,让他们熟悉课堂教学,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通过听课、助课,指导学生实验,为助教走上讲台奠定良好的基础,然后指导学生认真备课,编写讲课教案,讨论课堂组织方法,分析课堂讲授的重点与难点,实验设备正确使用与操作方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语言的逻辑性与启发性。再进行模拟讲课,分析讲课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助教研究生开始走上讲台时跟踪听课,了解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课后分析教学中的问题,逐步改进,使他们逐步成熟起来,由最初的胆怯到自信,由当初的生涩到老练,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性与感染力都得到全面提升,为他们以后走上教学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四)指导助教研究生严谨评价学生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中实验报告的批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影响学生的实验成绩评定,因此,公平、公正是一个重要原则。学生的实验报告真可谓百花齐放,千差万别,要进行客观公正评价,必须有一个详细的评分细则作指导。在实验报告批改以前,与助教研究生讨论评分细则,分析报告中的各种问题及评分方法,发现学生实验讨论的独立性与创新性,实验数据处理的科学性。通过这些工作以后,为他们公正批改实验报告打下基础,同时要求他们在批改过程中,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的实验报告,引导他们仔细去发现学生实验报告中新的思路和闪光点,对他们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三、转变观念,全面提升助教研究生的能力

第6篇

关键词:中药资源;药用植物;遗传;育种;教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203-02

一、前言

遗传学是高等院校生命科学相关学科的一门基础课,而遗传学实验又是遗传学课程教学的必要的组成部分[1]。遗传学实验不仅是验证遗传学理论的重要一环,而且是推动遗传学向前发展的动力[2]。而中医院校所开设的《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又具其自身的许多特点,第一,知识体系较复杂:《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的知识分为了两个大的部分,首先是遗传学基础理论的讲解,这一部分就是普通遗传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其次就是关于育种学的知识体系[3],而药用植物的育种学研究的还比较少,这方面的实例也很少。第二,《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是中药资源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的基础课,中药资源专业的教学任务中要求一学期讲授完成,相应的实验课只有18个学时。因此,为了在时间紧、内容多的情况下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参考了一些学校的《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实验课开设情况,并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改进,以期能够较好地完成该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

二、《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课开设情况调查

中药资源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许多中医药院校只是近几年才开始开设该专业。我校在开设中药资源专业之初曾经前往我国北方某所知名的中医药大学学习,结果却发现该校的《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只开设理论课,不开设实验课。因此通过对一些中医药院校的《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课的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许多学校实验课程的建设比较滞后,实验课的开设只是遵循经典的遗传学实验模式,缺乏创新[4]。现代遗传学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许多实验的内容都可以从更新的角度、更简便的方法入手,总是裹足不前的试验方法是无法让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的。第二,教学方式也比较僵化,几乎所有的实验都遵循一个模式,即教师设计好各种实验的步骤,然后详细讲解给学生,最后学生按照这个方法步骤完成实验,整个过程堪称完美,但是学生却收获不多。这种实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动手和动脑脱节,学生常常被动地完成一些设计好的实验,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第三,实验教学对学生的评价不合理。学生实验课的评价主要依据就是实验报告,有的同学辛苦完成的实验报告与抄袭完成实验报告的同学分数相当,使一些同学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另外这种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无法发掘学生的科研能力,造成人才的浪费。

鉴于以上的这些情况,我们在制定本校的《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课程时进行了一些改进,力图避免一些弊端,争取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改革方向以及改革的策略

(一)实验设计的改革

1.由统一的实验向开放性实验转变。传统的实验教学以教师的安排为主,几乎是教师怎样安排,学生怎样完成。而我们的实验学时只有18个,时间上就无法保证,因此统一的大规模的实验教学是无法进行的,只能进行一些相对简单的验证性实验。由此我们认为不能只盯着课上的时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指南”中提出的“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实施原则为指导[5],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题目,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查阅资料,完成实验过程的设计,教师可帮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论证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让学生自动的从课本中去寻找理论的依据从而完成自己的实验题目。例如有的学生对于药材的基因表达与药效成分之间的关系很感兴趣,但是这个实验做起来是很复杂的,因此,我先要求学生去查资料,寻找可以检测的药材和可能检测的途径。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超出我的想象,他们根据文献报道确定了要研究的药材是柴胡,而且确定了研究的方法是荧光定量PCR,并且明确了柴胡皂苷是次生代谢产物,基因检测只能检测其合成途径的关键酶的基因。在我看来学生能够认识到这一步就已经很不错了。同学们决定将这个实验进行下去,并申报了当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

2.由验证实验到综合性的研究型实验的转变。实验教学是一种理论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手段[6],验证性、演示型实验虽然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习兴趣,但是无法更深层次地挖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因此,在保留一部分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大力发展综合性的研究型的实验,不再局限于遗传实验课,而是多门课程知识、仪器以及各种实验资源的整合。例如同学们准备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的研究课题是“不同采收期柴胡中柴胡皂苷含量和柴胡皂苷合成途径关键酶表达之间的关系”,这个课题在准备初期是打算一个学年完成的,但是同学们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总是有新的想法,而且很多想法非常可行,因此,在完成他们本人的科研任务的同时,他们把实验的思路方法传给了下一届的同学,使得实验有了延续性,同时也带动了一批选择不同学科方向的同学加入进来,不断的进行新的尝试,几乎成为了同学们毕业设计的提前演练。而我作为大家的教师,根据大家的思路和想法进行了完善、补充并申请了省一级的科研课题。

综合性的研究型的实验在最初也许很简单,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新的研究火花的迸出,这个最初简单的设想就会越来越完善,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科研课题。

(二)教学手段的改革

由于实验设计的改革,教学方法也会相应的进行改革。我们的18个学时的实验课不再用来进行有限的验证性实验,而是进行科研Seminar(讨论会),让大家把自己的实验设计、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已经得到的结果全部都展示出来,从而集思广益,把自己的实验设计和结果做到完美。最后一次课进行实验结果的展示和实验预想,把结果讲出来,把预想也讲出来,留给下一届的同学再来继续完善这个课题。这种PBL教学模式[7],伴随着开放式综合性实验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热情。

(三)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

实验报告是验证性实验的最终成果,对于学生的评价基本上也是以实验报告作为最重要的依据,从而造成学生上课与不上课的成绩差别不大,影响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而进行开放性和综合性的实验,学生必须从头努力,实验报告上的每一个字都是自己努力的见证。教师对于开放性综合性实验的打分并不在于关注他们的实验结果如何,而是关注实验报告整体的完整性,是否真正查找了文献资料,实验过程的设计是否完整等。只要学生努力了,即使他的实验方向有一些错误,没有完美的结果也不会影响他的分数。

四、改革后的效果

(一)培养大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实验课是学生进行学习探索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如果一切都给学生设计好了,学生反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开放性的综合性的实验不仅让同学们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同时也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科研主动性,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在实验探索的同时,学生们也非常积极地进行各项科研课题的申报,即使是大一的同学不要求申报,很多同学都已写好了课题申请书,准备大二就申报。这种科研的热情也使得教师的科研思路开阔起来,形成了一个师生共同进步的积极的氛围。

(二)发现科研人才,培养科研人才

开放性综合型的实验课题的进行,使得很多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了锻炼,为他们以后进一步深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五、结语

虽然《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在中医药院校的教学体系中是一个较小的科目,但是对于实验课的改革尝试却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相信开放性综合型的实验教学模式将是未来大学本科实验教学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蔡梅红,刘天磊,王云,段玉清.基于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大学生科研素质培养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310-311.

[2]于志军,柏峰,周春江,刘书广,杜铭硕,李岢,刘敬泽.深化遗传学实验改革,提升学生科研兴趣与创新意识[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5,(01).

[3]任跃英.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4]程罗根.遗传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1(1):242-243.

[5]何凤华,黎杰强,朱碧岩,高峰.“三自”教学模式提高遗传学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效果[J].遗传Hereditas(Beijing),2015,37(4):396-401.

第7篇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 基础医学 自选实验

目前医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是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培养[1],为深化教学改革,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班中开设基础医学自选实验课,提高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1级和2012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教学安排。由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组织基础医学的生化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和机能学实验室组织编写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教材,其中形态学实验室包括解剖、组胚、病理、病原和免疫实验室,机能学实验室包括生理、药理和病理生理学实验室。实验中心集中安排实验教室,提供实验设备和相应实验耗材。实验教师根据实验项目内容进行相应的实验准备并指导教学。

1.2.2自主选课。本课程涉及基础医学9个学科的16个实验项目,学生通过选课系统自主选择其中8个实验项目,每个实验项目的实验人数在15-30人。

1.2.3教学方法。采取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并书写实验报告。

1.2.4教学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30%和实验报告70%做出形成性评价,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出勤20%、课堂提问20%和实验操作60%三部分构成,综合8个实验项目成绩的平均分为最后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学分。

2.结果

2.1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本课程提供了基础医学多学科的实验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实验项目,提供个性化的选修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2.2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实验项目的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实验内容布置相应的思考题,由学生独立思考并查阅相应文献资料完成,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常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并独立完成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中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科学思维能力,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后期的临床医学课程学习建立良好基础。

3.讨论

3.1实验项目的设置

开设基础医学自选实验的目的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2],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实验项目的设置覆盖形态学和机能学的多个学科,是对建立“以验证和技能训练为基础、知识综合应用和研究创新为核心”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

3.2选课系统的改进

由于涉及实验项目比较多,学生在选课系统自选了实验项目后容易出现重复选课、漏选等问题,导致部分学生不能正常进行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无法获取学分,提示在选课系统的设计上还要进一步改进,在选课前、选课中和选课后及时做好教师和学生的反馈工作,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3.3教学效果的评价

基础医学自选实验采用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的出勤率、学习态度、课堂提问、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的书写,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出评价与考察,相对于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更客观地反映出实验的教学效果。因实验涉及多个学科需要计算成绩的平均分,各项实验完成后,学生要及时完成实验报告,教师要及时汇总平时成绩和批阅实验报告,最后在规定时间内上传成绩,完成成绩的汇总。学生和教师、教师和教师应互相配合,相互协作,保证良好的教学进程。从总体教学效果看,学生出勤率高,学习兴趣大,与教师进行教学互动,动手操作能力有较大提升,善于运用网络平台查找文献资料,认真分析实验结果,通过图表方式比较实验对照评估,实验报告内容条理清楚,数据翔实准确,但在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之间纵横向联系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4.结语

在现阶段的医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采取多层次化的教学方式,其中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包括演示、验证式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四个层次[3]。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减少简单演示和验证式实验是实验教学改革的趋势,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顺应这一教学改革的发展需求。基础医学自选实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积极推动的作用,能初步建立学生对科学思维方法的认识,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为下一步的多层次化实验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镇鸿燕,邓昊,师海蓉,高友晶,陈琼霞,刘丽江.大学生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探讨及实践[J].考试周刊,2011(85):214-215.

第8篇

论文摘 要:在环境工程本科学生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是相互配合、相互贯通的有机统一体。专业实验教学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部分。针对传统实验教学中学生存在主动性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等问题,本文就如何使传统实验变为专业综合实验,使实验与学生参与度相结合进行分析,以探讨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从而培养高素质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 

 

在人口过度增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要培养集理论性、实践性于一身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然而,在实际中,刚毕业的环境专业人才受到冷遇,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学生普遍缺乏一定的动手能力。因此,为了给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环境专业人才,就必须对传统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一、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开展综合实验 

传统的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一般是按照各门专业课程划分的,而且几乎都是基本技能实验,其中大多为验证性实验。在环境监测实验课中的烟气流量及颗粒物浓度的测定实验项目,学生只是按照实验流程,按照选择测试位置、测点、测试、分析计算的步骤,写出实验报告就算完成实验了。整体过程中学生都是按照具体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没有深入思考。因此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可以把环境工程专业课与实验融为一体,称为专业综合实验。专业实验的目的主要就是把一些可以并入综合性实验的验证性实验不再单独进行,这样一方面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验证性实验数目,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学生在实验中对专业课程融会贯通,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加深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构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所以开展专业综合实验是重要的途径。 

在专业综合实验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专题实验。实验的具体方案都是由学生来制定,这样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过后,要求学生写出专业的实验报告,这也能提高学生对实验的总结和综合分析能力。 

在专业综合实验、专题实验之外,学校也应该大力鼓励大学生的创新实验。大学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实验研究项目,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自主进行实验方法的设计、组织设备以及材料、实施实验、分析数据、撰写实验报告等。这种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一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通过开展创新性实验项目,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改革完善实验室管理,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改革和完善实验室改革是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要根据专业综合实验的特点,把以前分散的实验室进行合理的调整、合并、重组,从而为开展专业综合教学实验提供保障,同时也便于实验室的管理。科学合理的实验室体系,一方面使得实验室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实施,大大保障了专业综合实验改革的顺利进行。 

在实验室体系建立的基础上,也要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实验考核制度。实验室管理要实现专人管理、专人维护、专人使用等原则,确保实验设备和材料正常使用。在综合专业实验的背景下,实验考核要从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分析、问题处理、实验结果、实验总结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这样既保证了实验考核的科学性,也大大鼓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验教师队伍是实行专业实验教学的主要保障,他们在实验中起到指导、审核、完善学生实验等多方面的作用。因此在大力开展综合专业实验的基础上,也要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实验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从此要求出发,学校一方面可以从高等院校引进高水平教师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从生产和实践的社会一线引进实验技术人员,加强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此外,学校也要对引进人才配套相关政策支持,使得实验教师可以全身心投入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工作中。 

通过开展专业综合实验、专题实验,并且鼓励学生大力参与创新实验研究,这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设计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同时通过改革和完善实验室管理的相关制度、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也为开展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确保了实验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网络课程MOOC;食品微生物学;教学实践

1引言

微生物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食品、环境、医学、工业等,并与食品的生产、运输、储存、发酵等息息相关。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是目前很多高等学校针对食品类专业结合微生物理论教学开设的一门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实验课内容和教学方式不断进行编写,做到尽可能让学生感兴趣并得到实践能力的教材。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以教学质量为前提共设置微生物学实验15个课时,主要有细菌简单染色与显微镜的使用、革兰氏染色法及细菌形态特征观察、菌落形态及特殊结构观察、大肠菌群测定等。课时与课时之间紧密安排,培养学生结合理论课所学内容深入探究,温故知新,联系实际生活独立思考问题并形成创新性思维。

2传统的微生物教学的弊端

在学习微生物学实验这门课程以来,我觉得目前的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由教师上课前一个小时讲述整个实验操作过程,这就使学生缺乏上课兴趣,只是在老师讲述完重复实验操作,无探索过程,具体的劣势有以下几点:(1)学生无法参与完整的实验过程,由于食品微生物学实验在教学上的特殊性,课前需要很多时间去准备实验材料,以及长时间的杀菌过程,这是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的,比如酵母菌的培养,但是一般会有专业的实验操作员根据授课教师要求提前准备所需要的实验器材、试剂和材料等,这就导致我们不了解实验的整体流程,从而降低对实验结果真实性的探索。(2)实验课在周三晚上和周六下午,每次时长三个小时左右,在“观察不同菌落的菌落形态”实验课中,老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操作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就耗时近一个小时,然而我们自己在动手操作时,还是一头雾水,只是按照老师讲述的实验过程,机械化的重复操作,在显微镜下没有方向的寻找一些不知名的细胞形态。两个同学一组,共用一台显微镜,这就导致每个人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仔细观察,这种形式的教学和时间安排并不利于我们发展独立思考和探索实验过程的能力,致使教学结果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3)在课后完成实验报告时,我们只追求实验结果的正确与否,甚至有同学去抄袭别人的数据,对实验结果不加以分析,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缺乏思考与反思。

3线上线下同步优化教学

3.1线下,让手机成为学习的工具

随着手机功能多样性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使用手机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在食堂一边吃饭一边追剧、走路时还盯着手机、睡觉前还不忘刷刷抖音等等这些现象,绝大多数大学生已经深深中了手机的“毒”,据报道,以一节课45分钟算起,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20分钟,试问一下,有多少人是用于学习的呢?如果一个星期不让你用手机、没有网络你会怎么样?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将自己的时间浪费在手机上也算是教育界的悲哀吧,那我们何不利用手机线上学习,合理利用手机呢?结合MOOC课鼓动学生自主学习。MOOC也称为“慕课”,具有在线播放和课后缓存等特点,MOOC要求设置具体的课程内容,每节课时间以15min左右视频录制,然后于网络平台进行资源共享。MOOC不限制观看人群和上课时间,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主学习课程。目前福建农林大学已经开设了慕课,其中包括微生物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技术等实验,共8个实验,24个学时。我们可以在慕课平台利用课余时间,随时随地学习、反复学习,不受时空、次数的限制,基础弱的同学也能提前学习微生物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这样教师在课上授课的时间就节省一些,留给我们更充足的时间去探究实验,完成实验,启迪我们的创新思维,也能促进我们的学习兴趣。

3.2线上,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优化教学体系

我们应该知道,实验教学的授课方式和时间分配不同于理论教学,以一节课3个小时来讲,如果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讲实验占用1个小时左右,那留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还剩多少呢,有些实验因为细菌培养时间长,暂时不能得到结果,等再过一两周结果出来以后,很多学生已经忘了自己当时做了什么实验了,也就不在乎实验结果,只是应付性的记录数据完成老师的作业而已,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所以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以让学生操作为主,把时间都留给学生,减少对学生“灌输式”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技术和反复实践的能力。

3.2.1调整课堂授课模式

在实验操作课程开始前一天左右,教师可以先布置我们在慕课上进行自学,通过了解实验目的、观看操作视频,让我们先有一个大致的实验流程和观看实验时存在的疑惑,带着疑惑做实验会让我们专注实验并自己在操作过程中找答案。在实验课前,由学生讲解实验过程,以及分享观看慕课实验操作的心得体会,这样教师就不会占用过多时间去讲实验,而是把课堂时间都交给学生,在实验中教师可以及时对个别学生实验操作的错误进行纠正和指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参与度。

3.2.2合理分组与合作式教学

在微生物学实验课上,我们学生应该是教学主体,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综合思考思维能力,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实验课应该采取分组式教学,每个班以3-4个人为小组,男女比例平衡,并分配小组长,由团队协作进行实验,有问题互相帮助,及时解决,并与每节课下课前半个小时进行小组实验结果总结。这样能大大提高我们的参与度,也能获得一种成就感,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给予我们敢于动手的勇气。

4以实验操作为重点,完善考核方式

在我们微生物实验考试中分为理论考试笔试20分、动手操作50分、平时成绩30分,不得进行重考。我认为新的教学模式应该赋予学生主动权和自由探讨的空间,单一的考试不能公平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根据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设置平时成绩为70%,期末考试占30%,考核时应考虑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是否善于思考问题,是否积极参与课堂,另外,实验报告也可作为平时成绩的评定标准,从实验报告书写、数据处理、课后思考等不能重复,否则,抄袭者与被抄袭者的实验报告成绩记为0分,并重新补实验报告。这样成绩评定的标准会很大程度的减少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认真、过于依赖搭档、懈怠和抄袭实验报告等情况,提高了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10篇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首先应解决学生仪器使用不熟练的问题,以示波器为例,学生做物理和电子技术等实验时已经使用多次,但是还有同学操作不熟练,不知道有些功能怎么用。所以说首先让学生学会熟练使用示波器等相关的教学辅助仪器,特别强调是熟练,让每个学生都有信心,实验仪器都会熟练使用,只要电路连接正确就能得到实验波形和数据。其次是必须要求提前预习实验内容,仔细看实验指导书,认真听教师讲解,不能盲目动手操作。在实验课的时间安排上,尽量做到讲完理论内容马上就做实验,学生学了理论内容是对所学知其然,有了实践结果就知其所以然了,这样才能起到强化理论知识的作用。另外,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的耐心指导,及时提醒也是特别重要的。

    实验过程中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达到每个实验要求达到的实验目的,这样才算真正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总结出几点管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非常有效。把实验成绩分成三个部分,预习报告、课堂中的实际操作、实验报告[3]。上课之前先检查预习报告并提出相关问题,根据预习情况给予成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动手能力和表现情况随时给出课堂表现分数;规范实验报告的书写,根据书写实验报告的要求和实验结论、分析、心得体会是否详细、真实、准确等情况给予实验报告分数,坚决杜绝抄袭现象。三者的综合,是该学生本次实验的最后分数。第一次实验特别重要,必须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都亲自动手操作,只在一旁观看的或者不认真的操作的,不予通过,直到学生自己真正认真正确完成实验内容方可离开教室。这样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态度会格外认真仔细。

    重新编写实验教材很多高校的实验教材是生产实验箱的厂家提供的,根据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从新编写的实验指导书包括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3]。其中验证性实验基本涵盖了高频实验课程中的经典内容,如调谐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振幅调制与解调等。验证性实验内容中增加实验原理的说明,加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设计性实验,在原有验证性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学生自主设计的内容。充分利用实验箱上的扩展资源,外扩自行设计的面包板或印刷电路,为不同专业班级的学生灵活的安排实验内容。考虑到学生设计、安装、调试方便,我校采用固定时间开放实验室和创建大学生创新中心等办法,使学生有时间有空间真正动手操作,同时也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综合性实验,加入小课题、小项目、和小产品的制作和研究。

    增开课程设计在学期末增加了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自行查找相关资料,结合通信领域的先进技术,出相应的电路原理图,并运用仿真软件进行设计、分析和仿真,经过老师确认后到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去制版,电路板制作完成后,通过测试,电路最终达到设计要求,可以制作组装成产品。课程设计由教师提出相关要求或学生自己选定题目,由学生查找资料、设计制作、书写设计报告,答辩等环节组成。课程设计结束后学生都能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小产品,教学效果特别好。通过原理电路设计、电路板设计、安装,单元电路调试及系统总调的设计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掌握高频电子线路单元电路及系统电路的设计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熟悉电子线路设计和开发的整个过程,为学生今后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及实践基础。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新举措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237-02

大学物理实验课是培养理工类大学生科学实验技能的必修课,对基本科学能力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好大学物理实验课是十分必要的。但结合本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对该课程有较片面的错误认识,实验数据、实验报告的抄袭现象非常普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根据本学校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效果显著。本文就本校在实际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做一个简要的介绍,与教育同行共勉,希望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一、授课方式的创新

传统的授课方式普遍采用讲授法,教师演示,学生模仿。该授课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导致学生不思考只做机械的重复;实验过后,不知如何处理数据,如何写实验报告,对物理实验思想与方法的理解更是难上加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思考与学习,为此我们对授课方式进行了创新。

1.讲述实验的历史渊源。物理实验的历史背景与历史故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听课兴趣。例如,以“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为例。众所周知,迈克尔逊干涉仪在测量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测量微小的长度、光波波长等。但实际上迈克尔逊在设计该实验时并不是为测量长度,而是为了寻找神秘的“以太”物质。19世纪,科学家逐渐意识到光是一种波,而生活中的波,如声波、水波等大多需要媒介才能传播。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人们认为光波是在“以太”中传播的。1887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莫雷一起设计一个实验,企图测量出两垂直方向上光速的差值。因为如果“以太”真的存在,那么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光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的速度应该是不一样的。但实验结果显示光在不同方向上及不同惯性系的传播速度没有差别,该实验结果也就否定了“以太”的存在。但是,由于该实验装置可以测量出微小的长度,而且非常精确,于是被人们广泛地应用起来。如果仅依照教材上的内容来讲,学生感觉枯燥没兴趣。但在讲课的同时,把设计实验的历史故事告诉学生,使学生体会物理学家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可以明显的提高教学质量。

2.突出实验的物理精髓。大学物理实验中的经典类实验是学生最该深入理解的一类实验。譬如“光电效应法测量普朗克常数”实验。当一束频率为ν且大于截止频率的光束照射阴极时,光电子就会逸出,初动能为mv,即有爱因斯坦方程hν=W+mv。为了验证该方程,实验者必须从实验上测得初动能(与电子的速度v微观物理量有关)。微观物理量的测量是很困难的,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利用功能关系将初动能转换成截止电压U这一宏观物理量。方程就变为eU=h(ν-ν)。只要验证出截止电压U与入射光频率ν满足线性关系,就可以间接地验证爱因斯坦方程。这一转化的思想,实际上为测量一些微观物理量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是值得学生借鉴与学习的。因此,在讲解该实验时必须要突出这一显著的物理思想。学习物理过程中的一些公式,学生可能很快就会忘记,但是物理中的某些方法和思路,是学生应该学习并掌握,以备将来之用的。

3.强调实验的应用特性。大学物理实验中有许多实验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比如“磁阻效应”实验。讲解该实验时,以现代的硬盘存储原理作为引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与电脑天天接触,对此问题都特别感兴趣,听课效果明显变好。传感器作为现代自动化测量与控制的标志,与我们的生活又是密切相关的,对生活中一些传感器的介绍势必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手机。接听电话时,手机放在耳边屏幕会变黑,是距离传感器的作用;在不同明暗环境下,手机会自动调节亮度,是光线传感器的作用;手机的屏幕可以自由的倒转,是重力传感器的作用。以这些具体的传感器实例能够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发现身边生活中的问题,并灵活应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该方法从实际的教学来看,效果显著。

二、教学内容的维新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一批新类型的学科随之而来。大学物理实验课应该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相结合,如此才能保持该学科的活力与生命力,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1]。物理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表现出科技时代的特点。

1.开设自主设计性实验。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与科研意识,除了完成基础的实验以外,我们还开设了自主设计性实验。这些设计性实验不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学期结束时提交成果与报告即可。电子元器件的普遍使用是当代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加之我校的学生大多数为应用型工科专业,对这方面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开设了许多基于新兴电子元器件的设计性实验,供学生设计完成。比如,利用光敏传感器设计一款可随周围环境亮度变化的灯泡;利用Pt电阻或者NTC热敏电阻,设计一款人体温度计;利用光纤传感器,设计装置实现对电动机转速的测量;等等。另外,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设计某种小实验装置,写明实验原理、设计思路及功能等。设计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对于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2.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成果的利用。北京市每年都会举行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我校每年参加并且成绩优异。这些成果中,有对基本物理量的测量装置,有对经典物理实验的改进与创新,也有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为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我们将物理实验竞赛的作品嫁接到大学物理实验当中,这一措施使得学生对该物理实验的兴趣大大提高。比如,人体温度计的设计实验中,我们会为其提供一个标准的温度计,而该温度计是由学生参加竞赛时的一部分测量模块改装而成;在开设的光敏开关实验中,为测量光照的变化,我们为其提供了可测量光照的装置,该装置也是学生参加竞赛时一个测量模块;测量刚体转动惯量的实验中,我们以转动惯量仪作为我们主要的实验仪器,而且还给学生们提供了一台自制的转动惯量测试装置,该装置是学生参加物理实验竞赛自行设计的。这些实验装置的引入对学生提高学习物理实验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使得学生很积极地对待实验课,教学效果明显。

三、教学手段的更新

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在丰富的网络环境中长大的,提高其积极性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采用现代教学方式。为迎合学生兴趣,在每个实验室里都配有多媒体教学设施,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选择教学方式。尤其是在讲解一些抽象的实验原理时,多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物理过程用PPT课件的方式形象地表示出来。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重要一环。陈旧的数据处理方式是将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并作图,费时费力误差大。学者研究发现,将计算机软件应用到实验数据处理中效果显著[2,3]。其中,Origin软件在数据处理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操作简单容易掌握。而且Origin软件是目前科学研究前沿常用软件,可以为学生将来的继续深造打下基础。为使学生意识到作图软件的优点,教师会进行一些简单的实例讲解,如Origin的基本作图方法、线性拟合过程、曲线上某点的斜率计算等。学生对此软件非常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显著。

四、考核方式的出新

物理实验课属于过程教学课,其实验过程往往比实验结果更重要。为了体现对实验过程性的考察,总成绩分为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平时考核成绩所占比例为50%,具体标准为:预习10%,操作40%,实验报告50%。考虑到考核成绩的公正性,要求学生每次实验课前签名,提交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并提问对相关实验是否了解,给出预习成绩。这样可以督促学生自觉地预习,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实验操作的成绩,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以及实验完成的情况进行打分。实验报告部分的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课后数据处理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打分。期末考核主要是通过操作考试和卷面考试两种方式进行考核,各占50%。

另外,为调动学生积极性,设立加分项。如对某些实验过程提出问题、对实验有改进建议、设计性实验完成出色、参加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获奖等,教师会根据情况酌情加分。这些环节使得对学生的考察更全面,更突出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我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五、结语

大学物理实验可以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实验技能与方法,同时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提高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真正喜欢该课程,进而使得该课程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赵云飞,杨嘉.大学物理实验综合性创新改革初探[J].大学物理实验,2010,(5).

第12篇

关键词:锅炉原理;教学研究;实验

作者简介:凡凤仙(1982-),女,河南项城人,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与环保工程研究所,副教授。(上海 20009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1-0023-02

锅炉是火力发电厂三大主机之一,是工业企业的动力之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锅炉原理”是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锅炉原理”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全面和系统地认识锅炉本体和辅助装置的构造,掌握锅炉工作原理的相关知识,并培养学生分析工程问题、进行锅炉设计计算和锅炉试验的实践能力。该课程工程性强、内容多、难点多,仅依靠理论教学难以实现教学目标,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是锅炉原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高校的实验室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1]。加强并改进实验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2]。实验在锅炉原理实践教学环节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作为从事锅炉原理实验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改革,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和考核方法上全方位引入现代的教育理念,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一、锅炉原理实验的教学目标

锅炉原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通过提供大量模拟锅炉有关现象的装置和系统,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掌握锅炉的基本原理、常用测试方法和运行技术,加强锅炉设计计算和锅炉试验的实践能力。传统的教育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目的,教师考虑的是如何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高校培养一批高知识、强能力的创造型人才。为适应这一需求,高校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锅炉原理实验教学中,应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预习实验指导书,动手操作实验设备和仪器,动脑思考实验现象,通过团队合作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记录和整理实验数据,撰写报告,完成实验思考题的过程中,自身的学习能力、实验技能、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组织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创新的能力得到全面地锻炼和提高。

利用精心设计的实验内容,将“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点与专业基础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热工测试技术”,以及专业课程“大气污染监测技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洁净煤发电技术”相结合,通过对多门学科知识的有效迁移和综合,以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既可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前期专业基础课的理解,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体系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锅炉原理实验的教学内容

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关系到实验教学的组织实施,是规范实验教学过程、检查实验教学质量和进行实验室建设的基础。鉴于锅炉原理涉及内容多、实践性强,相关课程多,我们将实验部分剥离出来,单独设课,同时确保实验教学内容设计与前期专业基础课程及后续专业课程的密切联系。在教学内容上,力求从本课程实际出发,不失时机地向其他课程渗透和综合,为学生创建一个系统的热能与动力工程知识体系平台,改变了只从单个课程传授分散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

结合“锅炉原理”理论教学的授课主线“燃料―燃烧及热平衡计算―受热面―自然循环锅炉水动力学―锅炉的启停与运行―锅炉污染物排放监测与控制”,建立了“煤质分析”、“并联管组流量分配”、“自然循环锅炉水动力特性”、“燃烧与环境监测”、“燃烧源污染物排放控制”五个实验室。

“煤质分析”实验室开设了“煤的工业分析”、“煤的发热量测定”两个实验,使学生能够掌握煤质分析、发热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认识煤的质量对锅炉性能的影响。

“并联管组流量分配”、“自然循环锅炉水动力特性”实验室各配备有两套自行设计搭建的实验系统。前者能够使学生对电站锅炉中过热器、再热器管组的进、出口集箱的引入与引出方式布置不当引起的流量分配不均问题有清晰的感性认识;后者使学生对自然循环锅炉水动力特性及提高水循环安全性的措施有更深刻的理解。

“燃烧与环境监测”实验室基于自主研发的“能源岛热电联产系统”,开设了“程序点火及火焰监测显示”、“燃烧调整及燃烧效率测定”、“锅炉热平衡”、“锅炉烟尘测定”、“烟气成分分析”、“气态污染物排放监测”六个实验。“程序点火及火焰监测显示”实验能够使学生了解锅炉安全操作程序及燃烧过程;通过设在锅炉的观察孔,直接观察到火焰形状以及运行参数对火焰形状的影响,大大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燃烧调整及燃烧效率测定”实验使学生对各种因素对燃烧效率的影响有直接的感性认识,同时学到测取锅炉效率有关数据、计算燃烧效率的方法。通过“锅炉热平衡”实验,加深学生对锅炉热平衡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锅炉热平衡实验测试技能,使学生能够分析造成各项热损失的原因,学会诊断锅炉存在的问题。“锅炉烟尘测定”实验使学生熟悉国家标准、掌握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排放浓度、折算浓度和排放总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烟气成分分析”实验使学生掌握奥氏烟气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气态污染物排放监测”实验使学生掌握气态污染物排放测量的电化学法的原理和EUROTRON MK2 8851烟气分析仪的使用方法。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为学生从事锅炉设计、运行和研究打下基础。

“燃烧源污染物排放控制”实验室配有四台除尘装置(旋风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电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和一台喷射鼓泡式烟气脱硫装置、一台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装置,可进行除尘器性能测定和气体污染净化两大类型、六个项目的实验教学,可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并掌握污染控制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主要设备和典型工艺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日益严重的燃烧源污染物排放问题的基本能力,为学生从事相关的工程设计、技术管理等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

三、锅炉原理实验的教学和考核方法

1.教学方法

为便于组织教学,将参加实验的学生分成8至10人的小组,排出实验教学安排表,安排充足的师资力量,指导学生在两周内完成所有实验室的各个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实验教学的新办法,如探究式教学、归纳式教学、换位教学等。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掌握知识。例如,在进行锅炉热平衡实验教学时,教师提出“什么是锅炉热效率?什么是锅炉热平衡?”在学生明白这些基本概念问题的基础上,设置问题“锅炉正平衡热效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引出计算锅炉正平衡效率需要测定的参数及测量方法,继续提问“锅炉热损失发生在哪里?锅炉反平衡效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逐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最后提出“为什么既要进行锅炉正平衡实验,又要进行锅炉反平衡实验?如何有效提高锅炉效率?”教师通过这些涵盖了实验的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探究型问题,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演示性实验教学时,采用归纳式教学方法,将“观看”实验转变为“观察”实验。例如,在“自然循环锅炉水动力特性”实验中,不去讲解,也不提出任何问题,只是告诉学生要仔细观察。在每个实验现象出现时,再引导学生归纳实验现象、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受知识水平、观察能力的影响,学生难免会遗漏掉某些实验现象,这时通过重复性实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观察,对实验现象再次进行归纳和分析。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实验过程充满兴趣,对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工质的流动与传热过程、蒸汽的产生过程,上升管中汽水两相流的各种流型(泡状、弹状、环状流动),锅炉水循环的常见故障(停滞、倒流、自由水面、汽水分层、下降管带汽)从现象到本质都有非常深刻的认识。

在实验教学中,还尝试了师生角色换位教学法。例如,在“烟气成分分析”实验教学中,进行了“让学生做老师”的换位教学实践。每组学生经过讨论,选出一位同学,由其充当教师的角色,讲解奥氏烟气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演示其使用方法,并带领本组的同学完成烟气成分及含量测定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提问、讨论。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了实验教学的气氛,收到很好的效果。

2.考核方法

实验考核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全面检查,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查。同时,考核能够给学生以压力和动力,促进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传统的实验考核方法,主要是依据实验报告的好坏来评定成绩,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学生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为减少传统考核方法的弊端,我们采取实验表现、实验报告、实验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验考核,三者依次占实验总评成绩的30%、30%、40%。实验表现和实验报告采取每个实验单独给分,取各自的平均分作为这两项的成绩;实验笔试则由每个实验设置2~4道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组成试卷,统一安排考试。实验表现由教师依据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回答问题情况,以及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当场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按照是否按要求撰写实验报告,按时交实验报告,数据、结论是否正确,分析是否透彻评分。通过这种考核方式给出实验综合成绩,实现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的全面考查。

四、结语

实验教学是将书本知识与实验能力培养相结合、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为提高锅炉原理实验教学的效果,需要承担实验教学的教师关注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和考核方法等进行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业务素质和水平,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