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体育学院工作计划

体育学院工作计划

时间:2022-09-17 03:09:49

体育学院工作计划

第1篇

    忙完了一年一度的新生篮球赛和新生排球赛,院学生会体育部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在十一月里,院学生会体育部有以下计划:

    一:加强部门内部建设。院学生会体育部在十一月里工作的重点是部门的内部建设。严格例会制度,对部门新干事进行培训,加强内部团结,采用新的例会制度——干事主持例会制,挖掘部门内在潜力,提高干事的办事能力和增强干事的积极性。

    二:配合院学生会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院学生会各部门举办的活动,例如生活部举办的“和谐家园”颁奖晚会,文艺部举办的学生会内部联欢会等。

    三:确定院学生会体育部干部名单后,干部进行交流讨论,制定一系列改革和发展方案。

    四:制定对各系体育部的考核方案。

    五:加强与院学生会各部门的交流,例如和其他部门进行友谊篮球赛。

    六:策划十二月份的院学生会内部趣味运动会。

    十一月份总体工作不是很集中,我们有较多的时间进行部门内建设,在这个月里,院学生会体育部将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更出色。

                                       

 院学生会体育部

xx年x月x日

第2篇

一、时间节点及重要工作安排

(一)3月上旬,主要完成二项工作

1.召开学院、系(院)两级动员大会。3月6日,学院召开动员大会,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9—11日,各二级系(院)召开动员大会,全体党员参加,并邀请党外同志出席,院领导下联系点。

2.采用座谈会、培训班、中心组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本单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集中学习,党员利用组织生活进行学习。

(二)3月中旬至3月下旬,主要完成三项工作

1.学院、系(院)两级领导班子确定调研重点和调研课题,深入基层、深系点、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并形成调研报告。

2.各机关职能部门、二级系(院)要在学院梳理出的八类主要问题基础上,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进行正反两个方面的案例分析,初步查找梳理出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党纪党风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3.3月下旬,学院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

(三)4月,主要完成三项工作

1.确定解放思想讨论的重点。各二级系(院)要紧密结合学院第四次教育思想大讨论,重点围绕市委提出的“五个不”(即不背过去包袱、不受习惯做法束缚、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受现有知识局限、不被地区思维所惑)等要求,找准解放思想讨论的切入点,明确讨论主题。

2.广泛开展解放思想讨论。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组织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开展讨论。

3.解放思想讨论成果交流。4月中旬,学院召开解放思想讨论交流会。系(院)也可组织相应的交流会。

二、学习调研阶段的工作要求

学习调研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基础,这一阶段要抓好学习调研和解放思想大讨论二个环节。

(一)学习调研。在充分准备,开好动员大会的基础上,结合党委中心组学习和中层干部学习制度,采取专家辅导报告、处级干部专题培训班、座谈会等集中学习的方法,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央规定的学习实践活动三本必读书目,认真学习党的*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全国“两会”精神,学习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十七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党中央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学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有关重要讲话,学习《中央政治局常委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的报告》,学习九届市委六次、七次全会会议精神。要创新学习载体和学习形式,引导党员、干部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真正领会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学习效果。(各二级系(院)要组织师生党员观看大型电视理论文献片《重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录像)。

在学习培训的基础上,由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机关职能部门和系(院)领导班子配合,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着重围绕制约科学发展的主要矛盾,广泛听取基层和群众的意见,从实际出发,查找科学发展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二)围绕科学发展进行解放思想大讨论。学院、系(院)要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院第四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重点要拿出办法和对策,解除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在事关本单位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努力形成符合科学发展的新观念、谋求科学发展的新思路、解决突出问题的新举措、体现党员干部的新风貌。

三、学习调研阶段对领导工作要求

(一)领导干部要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

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主要领导要带头作学习报告。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学习交流发言、带头听取意见和建议、带头参加解放思想大讨论。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深入基层、深系点开展调查研究,带头撰写调研报告。

(二)突出实践特色,坚持边学边改。

要紧紧抓住实践特色,把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落实“四个确保”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首要课题,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首要措施。要坚持边学边做,边做边改,边学习边实践。要将当前与长远结合起来,突出解决当前问题。

(三)积极搭建党员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载体和平台。

第3篇

问题之一——服务方式单一

当前很多医院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在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很多医院依然延续被动服务、坐等上门服务方式;二是医院的计算机服务与资源共享范围较小,程度较浅。

问题之二——宣传力度不够

虽然我国医院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速度迅速,但医院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宣传力度仍是不够。其主要表现:很多医院计划生育档案的宣传多是重视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条文的宣传,所采取的宣传形式很单一,既不形象,也不生动,很难激发广大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激情。

针对提升医院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水平的研究

(一)策略之一——采取措施更新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手段要更新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手段,就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讯技术在医院内部建立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信息网,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各个计划生育小组与计划生育办公室之间的档案资源共享。二是对医院内部专职或兼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工作,努力提升他们档案管理技能。三是在医院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根据医院档案管理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计划生育档案资料操作规范与考核制度,规定专职人员的工作服务对象与服务范围,同时要制定计划生育档案资料搜集整理的时间制度,以保证档案资料有效性。四是要在更新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手段的过程中做好以下内容:首先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制定并实实施档案管理工作检查机制并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全程监督管理,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整改补救;其次,要在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过程中设置合适的类目体系,并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明确科学的分类方案;第三,制定科学的档案归档制度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编制档案资料检索工具。

(二)策略之二——采取措施增强

全体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要增强全体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医院的管理者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医院内所有医务工作者进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并举办档案管理的知识竞赛,努力提升他们对档案管理知识的认识与服务意识;二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突破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与方法的束缚,在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方面进行创新,以提升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水平;三是要聘请档案管理的专家在医院内部开展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相关知识的讲座或演讲鼓励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所有医务工作者的档案管理水平与服务意识;四是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要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加强学习,善于运用新技术与新理论来改进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模式与方法。

(三)策略之三——采取措施加大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宣传力度要加大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宣传力度,就需要管理人员要善于捕捉医院在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方面的特征与优势,寻找档管理工作中的优秀事例与人才作为典型事例与模范人物进行宣传。这种方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水平与质量增强人们对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

第4篇

一、加强领导,强化计划生育工作的首位意识

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是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根本保障。一年来,我院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坚持和完善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具体要求,工会委员会积极配合完善一把手运行机制。一是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摆上党支部和医院工会委员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我院医疗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奖惩。二是定期召开计划生育专题会议,听取计生工作情况汇报,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计划生育工作正常、有序、高效开展。三是落实责任,严格奖惩。我院与各科室、各部门,科室部门负责人与职工层层签订了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各科室与职工的计生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层层抓落实。在此基础上,还专门制定可对各科室、职工的奖惩办法,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与年底评优、干部工资奖金发放、职务晋升直接挂钩,实行一票否决,从而激发广大干部职工搞好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全院上下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努力创建生育文化先进单位

半年来,我们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促进群众婚育观念转变,努力实现计划生育良性循环的重要任务来抓,以创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为契机,广泛宣传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和生殖健康科学知识,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年初,我院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关于开展育龄群众宣传教育实施方案》,并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育龄群众对计生知识的需求调查,全面实行了宣传教育,对育龄群众进行集中辅导2次,发放资料100余份,被宣传人次达100次,取得了较好效果。一年中,对全院群众开展了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优生优育知识等内容的培训,接受培训人员达70余人次。同时我院还积极创造良好的宣传氛围。今年,为贯彻县委的指示精神,确保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院专门成立了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还制定了《XX县人民医院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施方案》。

三、坚持以优质服务为重点,全面推进三项工程的顺利开展

为贯彻县委、县政府会议精神,集中搞好计划生育工作,突出四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工会主席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二是宣传到位。我院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画册、医院宣传栏进行计划生育知识宣传,营造了较好的工作氛围。三是措施到位。定期召开计划生育工作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工作重点。四是责任到位。我院与每位职工签订了《计划生育责任书》。通过不懈的努力,我院计划生育率达100%,晚婚晚育率100%,独生子女领证率100%,避孕措施知情选择率100%,药具发放到位率100%,采取综合措施使我院育龄妇女非自愿妊娠率在1%以下,禁止了非医学原因流引产,确保妇女的生殖健康。

四、倡导新的生育文化观,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我院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及健康教育等形式,开展计划生育文化宣传,学习人口理论和国家政策,使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婚恋观。

计生委员及时对医院未婚青年和新调入的职工进行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宣传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对育龄妇女进行“优生、优育、优教”的宣传和避孕知识宣传;对更年期妇女给予卫生保健指导,使每个更年期妇女都能以良好的心态度过这一人生的多事之秋。

五、调动工会委员会委员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工会委员会职责

医院工会委员会组织庆“三八”妇女节活动。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召开了座谈会,广大女职工就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进行交流,畅谈对生活的感悟。我院连续两年,组织全院女职工进行健康检查,为每位女职工建立的健康档案,并将结果归档保存。

六、狠抓流动人口管理

按照县计生委对流动人口管理的具体要求,制定我院的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并严格按章办事。医院工会委员会协助党支部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管理的责任和意识,各科室及个人都签订了计划生育责任合同,计生委员每月到医院各部门清查流动人口,进行“查证”、“验证”,计生政策宣传、管理和服务。督促已婚妇女及时孕检。

七、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治建设,提高理论水平

第5篇

普通高校“专转本”录取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高校: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6年“专转本”工作的通知》(苏教学〔2015〕7号)和《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专转本”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苏教学〔2016〕1号)精神,按照《江苏省2016年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工作实施办法》要求,为切实做好今年我省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录取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录取体制及原则

在江苏省2016年“专转本”选拔录取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实行“省教育考试院管理监督,接收学校具体负责”的录取体制,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实施远程网上录取。录取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以考试成绩为主,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对符合报考条件、参加统一选拔考试并达到相应科类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省教育考试院根据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按照报考科类、考生志愿、接收院校及其专业招生计划和规定的投档比例,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接收院校确定考生录取与否,并负责对未录取考生的解释及其他遗留问题的处理。省教育考试院负责对接收院校执行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制止和纠正院校违反招生政策及规定的行为。

各有关接收院校要高度重视“专转本”录取工作,严格按照录取原则开展招生录取工作。推荐学校要密切配合做好录取相关工作。

二、招生计划管理和调整

省教育厅学生处负责招生计划管理工作,省教育考试院负责招生计划执行工作。接收院校应严格执行《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16年普通高校“专转本”计划的通知》(苏教学〔2016〕2号)中公布的招生计划。关于计划调整工作(计划调整表详见附件1),应遵循以下规则:

1.各科类之间计划一般不予调整。

2.本校同科类生源不足的专业计划可部分调整到生源充足的专业,生源充足的专业不得调减计划。

3.接收院校已公布的招生计划一般不予取消,如确因生源不足无法开班的专业,须报省教育厅学生处和省教育考试院批准后方可撤消。

4.录取过程中,新增计划和调整计划须在批量投档前调整到位。

5.接收院校对投档线上同分进档考生可予全部录取。如涉及计划增量由省教育考试院负责追加并报省教育厅学生处备案。

6.省教育厅学生处负责统筹使用未完成的退役士兵等计划,并在批量投档前调整到位。

三、平行志愿投档原则及办法

平行志愿设A、B、C、D、E 5个院校及其专业志愿。

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具体办法是:按考生报考科类,并按考生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A、B、C、D、E志愿,只要被检索的5个志愿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及其专业,即向该院校投档,至此即完成了平行志愿的投档过程。各院校及其专业的投档比例为1:1。

四、征求平行志愿和服从志愿

1.征求平行志愿设置与投档原则

征求平行志愿设A、B、C 3个志愿。其投档原则和投档比例与平行志愿相同。

2.服从志愿设置与投档原则

服从志愿只设“是”与“否”。对填报服从志愿的考生,按考生报考科类和接收院校对考生所学专科专业的要求,并按考生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投档,投档比例为1: 1。

3.征求平行志愿和服从志愿填报资格、要求及时间

(1)凡平行志愿未被录取且在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的考生,均可在规定时间内网上填报征求平行志愿和服从志愿。

(2)考生只能填报原报考科类中未完成计划的院校及专业,且须符合招生计划中该专业对考生专科阶段所学专业的要求。

(3)考生须认真核对填报信息,在网上提交并做确认操作后,即视为经过本人确认有效。

(4)填报征求平行志愿和服从志愿的接收院校及其专业计划将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中予以公布。

(5)网上填报征求平行志愿、服从志愿的网址218.94.50.9/zzbks,登陆方式为报名时填写的身份证、密码和系统验证码。

(6)征求平行志愿、服从志愿填报时间为4月16日下午15:00至4月17日下午17:00。

五、降分录取政策

对征求平行志愿、服从志愿录取后仍不能完成计划的接收院校(专业),接收院校可申请降分录取,经省教育考试院批准后,可在省控线下10分以内对平行志愿进行降分投档,如接收院校仍不能完成计划,其剩余计划自动撤销。

六、录取工作安排

录取工作时间为4月11日至4月24日(具体日程见附件2)。

平行志愿、征求平行志愿、服从志愿录取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将通过各推荐学校和声讯电话(16883960),分别向社会公布录取结果。考生也可以通过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查询录取结果。

七、接收院校录取工作要求

1.接收院校必须严格执行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有关录取工作规定,严格按照录取原则及办法开展录取工作,确保录取工作公平公正。严禁接收院校以任何形式向考生收取与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

2.接收院校录取新生要按规定程序,按时完成提档、阅档、退档、审核等各环节工作,保证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无故超过时间未按要求完成相关环节工作的接收院校,省教育考试院可根据所发出的考生电子档案,按有关接收院校计划数,从高分到低分顺序,设置考生电子档案为预录取状态,同时,立即书面通知有关接收院校。

3.接收院校拟录取考生名单经省教育考试院审核通过后形成录取考生名册,加盖省教育考试院录取专用章,以此作为考生正式录取的依据。省教育考试院于5月上旬将录取考生名册寄送相关接收院校。各接收院校收到名册后,须与录取软件中数据认真核对,如不一致,须立即报省教育考试院。录取新生不得转专业。

4.接收院校根据录取考生名册,6月中旬到省教育厅学生处办理相关学籍变动手续,经核准备案后,填写录取通知书,签章后于6月下旬直接寄送推荐学校,由推荐学校将录取通知书送达录取考生。

5.后期被台湾高校录取的考生将被取消省内接收院校的本科学籍。

本通知由省教育考试院负责解释。

附件:1. 江苏省2016年普通高校“专转本”录取专业计划调整表

2. 江苏省2016年普通高校“专转本”录取工作日程

第6篇

【摘要】计划生育档案管理随着医院科研、医疗、教学、预防等保健工作的发展与改革,医院的计划生育工作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我们打破传统的计划生育管理模式。依托医院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搭建计划生育信息平台,实现了计划生育工作办公自动化,即能简化各种审批手续,又能高效、便捷地为职工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近十年来,我院职工的合法结婚率、计划生育率、综合节育率、育龄妇女月访视率、育龄妇女普查普治上站率等指标均达到100%。我院计划生育工作之所以能取得较大成绩,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领导与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信息、统计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搞清楚一个统计概念,可以通过讨论、甚至争论达成共识。

【关键词】计划生育;医院;档案管理。

1 目标管理,层层落实

我院制定了更科学合理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三级现任制,主管院领导、计生负责人、科室计生员,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一级负责一级。做到"三律":一律持证怀孕,一律持证生育,计划外怀孕一律采取补救措施,一孩妇女要求上环,二孩妇女一律结扎,实行孕前管理 ,把住妇检关。

细化工作,完善制度利用信息化管理改进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制,规范管理。对"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进一步升级,健全完善计生档案的管理,力求分类准确,变动及时。

2 认真搞好"三查"(查环、查孕、查病)服务

每年为女职工体检一次,为女教职工查环、查孕,并登记造册,每年进行2次男职工配偶计生情况函调,对逾期未交函调表的教职工,暂停发放月度奖和计生达标奖,以保证函调工作如期完成。

a) 根据上级要求,已为全院户籍女职工办理"计划生育服务证"。

b) 健全并严格执行计划外怀孕报告制度。

c) 按照计划生育事前、事中、事后的要求,认真做好计划外怀孕、生育的管理工作。

d) 建立完善生殖档案。在育龄女工管理方面,全面实行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建立生殖档案,使职工掌握更适合自己的避孕方法,以及适合人年龄特点的生殖保健常识。

3.1 充分认识医院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计划生育档案能够为医院领导正确决策提供依据许多有关人口计划生育统计数字都来源于计划生育档案资料。因此,在日常工作中,统计、分析、掌握这些数据, 并为医院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可以使医院计划生育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按步骤统筹实施, 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管理责任制, 同时,也可为上级部门计划生育决策提供依据。

3.2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能够为医院育龄女职工提供优质服务:利用计划生育档案资料, 可以摸清医院育龄妇女职工的基本情况, 为申请领取《生育服务证》的职工开具婚育证明、免费发放避孕药具、为育龄女职工免费体检等服务提供依据。同时利用计划生育档案资料可改进医院计划生育工作方法, 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 进一步拓宽优质服务面, 加大优质服务力度, 不断提高职工的满意度[1]。

3.3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能够为医院流动人口提供优质服务:利用计划生育档案资料可及时摸清医院临时流动人口的流动情况、婚姻情况以及生育情况等, 及时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档案,满足这部分人的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的需求。在建立医院流动人口基本信息档案的基础上, 及时引导他们落实避孕节育措施, 对他们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服务,避免出现多生、超生,避免出现因工作疏漏发错证或重复发证等现象。

3.4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能够保证计划生育执法的严肃性:近年来, 我国相继出台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使越来越重的监督执法任务落在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而随着《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证》的实施,人们的维权意识有了逐步提高, 这样对计划生育执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充分利用计划生育档案信息, 为计划生育执法的严肃性打下基础[2]。

4.1 人员库管理:软件要求:采用MS-DOS 3.31以上操作系统,UCDOS作汉字平台,用Foxpro 2.5B FOR DOS数据库语言作软件设计。本部分共有7个分模块、18个子程序,可以完成各类人员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统计、打印输出及经费管理。可按序号、姓或姓名及科室编号分别完成增、删、改工作;还可按科室或全院分别产生对应人员花名册;提供任意查询和任意统计人员库功能;还针对独生子女费等经费情况对人员库的经费实行快捷管理,且能自动停发年满14岁孩子的独生子女费用。总之该部分以多种方式和手段为人员库的正确管理作了有力保障,是整个JHGL系统最基本及最重要的部分。

4.2 报表生成管理:本部分有4个分模块,主要产生全院的年度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干部子女保育教育费及少儿"两全"投保费用表,可按计生办留存经费表(表的项目多,复杂)、财务科发放用表(比较简单)两种方式打印;本部分的重点是产生每半年向医院上报的计划生育工作统计报告表,它主要来源于统计时的人员库,通过分类、统计和计算产生的,再录入手工统计的优生优育技术工作数据,就可完成上报医院的计划生育报表,打印后即可上报。

4.3 科室指标库管理:本部分有6个分模块,最主要的是由人员库更新科室指标模块,它能在人员库发生变化时,自动生成最新的科室指标库,完成人员的分科、分类及各种指标的复杂运算,再通过查询科室指标,又可以反馈出人员库输入是否正确,如指标不正确则可修改相应科室人员库,之后再重新生成科室指标即可。本部分还可以完成科室指标库的录入、修改、任意查询和任意汇总(含全院任意项目汇总),并可任意打印某科室的计划生育管理指标。

计划生育在医院的执行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认真贯彻上级下达的计划生育精神,稳定医院的低生育水平,坚持与时俱进,努力开拓创新,开创医院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学,期刊综合管理信息系统.2000。

第7篇

[关键词]医院人口和计生工作管理

前言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实施颁布,医院作为落实计划生育工作的核心环节之一,需要在新时条件下,认真思考在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并积极进行管理机制的创新,以便从实际解决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薄弱点。

1医院在人口计生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1.1 医院是人口计生工作的执行者。医院在人口计生工作中担任着宣传、指导、检查、治疗、基础信息采集等多项核心工作,并且医院通过履行工作职责,能够最直接地体现出人口计生工作的成果,是人口计生工作中不可替代的执行者。

1.2 医院是人口计生工作的研究者。医院需要结合日常的人口计生工作,不断调整人口计生中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的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关系;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提升检查、诊疗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推进人口计生工作业绩的提高。

1.3 医院是人口计生工作的监督者。医院在检查和治疗工作中,可以直接获取育龄人群基础数据,通过对数据的统计、监测、分析研究,发现人口计生工作中出现的新趋势、新问题,运用多种手段促进人口计生工作的改进与发展。

2医院进行人口计生工作机制创新的必要性

2.1 工作机制的创新是提升医院人口计生工作执行效果的需要。“决定”指出,在新时期条件下,医院应当加强婚育咨询和指导,积极开展婚前和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产前筛查和诊断、产后访视、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康复等工作,说明这些工作在当前的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执行力度不够。因此,非常需要通过管理机制的创新来加强医院对日常人口计生工作的执行。

2.2 工作机制的创新是提升医院人口计生工作研究水平的需要。“决定”提出,需要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研基地和学科体系,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领域重点课题的联合攻关。这说明人口计生工作不能只仅仅局限于个别部门研究攻关人口人口计生学科体系,要汲取多学科现代科技发展的精华,采取跨地域多层次合作新方式,加速带动研发新科技成果和一些高新关键技术并使之迅速在人口计生医疗领域推广和应用,有效提升检查和治疗效果,稳定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实现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的和谐发展。

2.3 工作机制的创新是提升医院人口计生工作监督力度的需要。“决定”中还指出,需要在新时期的人口计生综治工作中加强举报和监督、监控制度。医院作为重要的监督者,在当前的人口计生工作中对个体诊所及非法行医者的违法、违规、违纪,及执业行为失范、唯利是图,造成增加性别比失衡的徇私现象,监督的力度不够;在人口计生工作中如何及时将人口计生新技术运用到临床上,对合理用药、专药管理、不良反应监测和孕情、出生等信息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监控,及时进行梳理、评估、总结汇报。这些情况需要通过创新的管理机制进行制约。

3医院人口计生工作的创新管理机制

3.1 推进信息网络化管理的实施。网络化管理包含人口计生信息采集网络化、数据资料存储网络化以及信息共享的实现。医院需要迅速顺应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信息管理工作的发展,通过建立并完善人口计生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不但为服务人群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还要使繁杂的人口计生资料、数据都得到有效地整合,实现信息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的网络化管理不仅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使管理迈进了科学化、现代化的行列,更重要的是通过跨区域、协作部门间的互动与合作交流,有效保证了人口计生新科技、新方案中的研发、应用推广产生的实际价值和群众优生优育在社会进展中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便于政府决策和协作部门间动态掌握第一手基础数据,为科学预测研究分析。未来人口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服务。推进全面构建“信息互享、政研结合、服务保障、部门合作”系统化、信息服务网络信息交换平台,完善人口计生研究数据库。

3.2 建立医院人口计生工作责任制。医院领导分别与各部门的负责人签订计划生育责任书,通过具体责、权、利指标进行考核,切实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立体管理体系。医院明确各部门职责,从实际出发,相互配合,协调推进,充分发挥特色优势服务,做到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的新机制效果,有效保证工作落到实处,极大地调动开展优质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制定严格的人力资源制度。首先,完善选人用人标准,对工作人员的学历、专业、思想制定准入标准,奠定爱岗敬业、恪守职责、奋发有为的人口计生医护人员的基础。在执业中敢为人先,知难而进,坚守遏制非正常情况下私自终止妊娠行为;其次,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人口计生工作业务指导和培训,医护人员通过学习新技术,了解新形势,即学即用,综合提高人口计生工作管理、服务、质控、研发水平,确保群众生命安全性。最后,实行岗位考核评估制度。将当年医护人员的业绩进行考评,淘汰业务、思想素质不合格的人员,提升队伍整体水平。上述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医院人口计生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核心内容。

3.4 建立研究激励制度。医院直接接触人口计生人群,更加了解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需求和方向,要运用在学术交流、技术推广、质控数据等便捷条件,开拓不同区域、不同学科、不同产业间联合参与高新技术项目攻关课题,加速科研成果推出、普及应用,推动优质技术服务质量的标准化进程。在“互联、互补、互动”中完善综合服务体系,增强群众健康生育发展长效性、稳定性。

结语

医院在人口计生工作中担任着重要角色。新时期,运用科学发展观促进医院人口计生工作管理机制的创新,不仅是提升工作水平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只有不断寻求创新,才能为医院人口计生工作注入新鲜动力,实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2006年12月17日)中发〔2006〕22号

[2] 国家计生委副主任江帆在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大会上的报告,2006(06.21)

[3] 国家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在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2006(06.22)

第8篇

论文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课程 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1引言

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掌握教育理论与方法,具有胜任中、小学教育和教学的工作能力的教师。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基础教育工作,而体育不仅是整个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它还具有明显的教育功能,是教师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的在重要手段。因此,掌握一定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和组织方法,是一名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之一。

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高等师范院校的学校体育,一并称为“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体育课程也统称为“公共体育课”,有着相同的目的和任务,使用相同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这显然不能适应当前中、小学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对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改革,是高等院校进行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部分。

2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的误区

教育实践证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我国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丰富高校课余文化生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话重要途径,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高等师范院校的学校体育工作也日益科学完善,在培养合格的中、小学师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高等师范院校的学校体育,在其目的和任务等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而这些误区束缚了高等师范院校学校体育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造成在体育课程设置的内容和其他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上没有区别的状况。

2.1课程设置未能体现师范性

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高校在培养目标上,两者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从共性来讲,两者都是培养受过高等教育的专门人才,培养对象的年龄特点和学制大致相同。因此,在学校体育方面都统称为“普通高校学校体育”。但是,从个性来讲,两者培养目标是有区别的。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是中、小学教师,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基础教育工作,而体育既是教育的重要在组成部分,又有明显的教育功能,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

前苏联教育家休金娜对中、小学教师明确指出:“学生的体育工作要求全体教师都应当进行,以实现学生的体育任务,每个教师都要承担学校章程和学生体育条例所规定的义务。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参加课间操和课间游戏的组织工作”。于1990年3月12日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第九条明确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1998年除甘肃省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正式进行了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2001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测试内容为三类,即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由此看来,要完成中、小学目前繁重的体育任务,仅凭少数的体育专业教师的单一工作是无法完成的,而需要由学校全体教师共同来完成,这就对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在体育方面比其他高校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应该比其他高校的学生要更深层次地理解体育。所以,高等师范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的设置要与其他高校要有所区别,必须围绕培养目标的特性和需要来制定,必须体现出师范专业的特点。即在完成“普通高校学校体育”任务的基础上,安排一定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运动组织和教学方法等内容,以适应当前中、小学进行素质教育和体育发展对教师的需要。

2.2忽略对学生进行道德意志品质、情操的培养

作为教师首先不仅要有过硬的道德意志品质,做到为人师表,而且要有善于培养和引导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能力。目前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这就对他们在道德意志品质方面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曾说过:“经常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发展身体的美和动作的和谐,而且能形成人的性格,锻炼意志”。“体力大充沛,对孩子的精神生活一智力的发展、思维、注意、记忆及专心程度起决定作用”。体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德育的相互联系意义重大,是培养学生道德意志品质的重要媒体。体育运动的过程就是最直接、最直观的克服困难的过程。但是,在过去的高校体育课中,在这方面的工作仅仅是停留在口号上,没有将具体的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贯彻到体育课具体的细节中去。这不仅在对培养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本身的道德意志品质方面工作的不够,而且甚至造成今后在做教师工作时的欠缺。

2.3缺乏对学生进行组织能力的培养

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有很大一部分要担任班主任甚至学校领导的工作。自从捷克和斯洛伐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度配备班主任以来,班级便是教育的实体,班主任便是这个教育实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对这个班几十个学生全面负责的老师。为了完成把全班几十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工作,如果没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是不能完成这个使命的。而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的组织与进行主要是在室外运动场实现的,学生活动的范围大,人际交往频繁,外界环境干扰大,组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在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组织能力的培养是很好的一种途径。但在目前的体育课中教师进行的工作仅仅是单纯的教学活动,没有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组织能力的培养,这对师范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有欠缺的。

3高等师范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改革的设想

自从18世纪中叶学校体育确立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学校体育始终是以“教育体育”这样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文化现象而存在,这种“教育体育”是以生物体育观为基础的。它所追求的是个体水平的生物效果,学校体育更多地注重和强A的是强身健体的生物学作用和由此而派生出来的促进物资文明的功能。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和发展,学校体育领域正进行着从教育领导体制、教育结构、目的任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研究与实验。因此,对师范高等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是目前高等师范院校进行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3.1教学计划

目前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统一规定为两学年,课时数为120-144学时。要使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在冷后的工作中适应当前中小学体育发展的需要,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计划、内容的安排显然也不能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因此,教学计划内容的安排要在考虑完成其他高校公共体育课任务的基础上,安排一定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特别是运动组织和教学方法等内容。由于近年来高校招生计划的扩大,各高校现有的教学设施和教学人员的数量都出现了较为紧张的情况,因此,我们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应根其具体情况来考虑:1)教学设施和教学人员较为充足时可将体育课程改为三年,总课时增加到180-220学时;2)教学设施和教学人员较为紧张的院校将其保持目前两年的计划,但对其教学计划内容进行调整;3) 教学设施和教学人员非常紧张的院校可将新计划的体育课程实行选修。

方案一:将现行两年的教学计划改成三年,总课时数增加为本180-220学时具体见下表:

方案二:由于近年来高等院校招生计划的扩大,各高校在教学设施和教学人员的数量上都存在者较为紧张的情况。因此,在两年教学计划不变的情况下来改变其计划内容。见下表:

3.2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是指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的运动基本理论和各种运动技术动作。高等师范院校的公共体育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需要来设置,因此其内容要符合中小学生的特点来定,具体如下:

3.3增设一些符合中小学特点的非正式比赛项目的竞赛活动

竞技体育比赛是高校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对巩固和提高体育课所传授的体育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组织能力等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的针对性和与公共体育课程的互补,应在规定的正式比赛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符合中、小学生特点的非正式比赛项目的竞赛活动。如:广播体操、跳绳立定跳远、趣味性游戏、三人制篮球等项目。

第9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工程教育;改革路径

作者简介:王冬良(1980-),男,江苏武进人,三江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讲师;陈南(1953-),男,重庆人,三江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 南京 210012)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001-02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诞生的民办高校,办学历史较短,办学条件、基础普遍较弱,在教学内涵建设和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跟不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发展速度。同时,随着我国制造装备业不断创新发展,工程人才的需求量逐年提高,诸多民办高校均已涉及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问题。人才培养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首要工作,内涵发展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要求。[1]面对新要求,如何对民办高校的工程教育进行改革,提高质量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民办高校工程教育的现状

1.民办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截止到2013年8月,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有1047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1.5%;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452.3万人,占高校本科在校生规模的32%[1];全国民办高校424所,其中民办普通本科高校99所(不含独立学院)。

我国民办高校定位的市场导向非常明显,力图满足市场需求,依据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民办高校经过30多年的发展,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逐步提高,大部分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依旧定位于“特色+热门”[2],专业设置方面追求“热门”专业。目前,民办高校的学科结构已从以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向工学、理学、医学等学科拓展,其专业设置也更注意面向地方经济和突出应用性特点,其中与经济发展密切的专业的增长幅度较大,如工程类专业。此类专业的就业率较高,既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2.民办高校办学定位不够明确

民办院校在办学初期,大多是参照公办本科院校,或是依托母体公办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管理等方面,主要是参考公办本科高校,有些是参考“985”院校。经过多年的建设,民办高校必须思考在办学目标定位上,如何做到源自公办本科高校而又与之区别,且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新建本科学校。

3.师资队伍失衡,教师缺乏工程经历

民办院校的师资队伍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以青年教师及退休的教授为主的专职教师队伍,其二是以源自公办高校的退休人员、校外在职教师为主的兼职教师队伍。这支教师队伍中中年骨干教师出现断层,未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

专职教师从本科、研究生毕业后就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缺乏工程经历,实践教学能力弱。民办院校的教师大部分是“教学型”,考核依据主要是教学工作量。“教学型”教师进行在职进修、科研、企业顶岗锻炼的时间很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同时,由于各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差异,兼职教师队伍不能完全适应民办院校的教学需求,同时在管理上也缺乏约束力。

4.专业设置缺乏特色

民办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主要是借鉴公办本科高校或者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相应的主流专业或热门专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制造装备业不断壮大,人才需求缺口越发明显。目前,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都开设了工程类专业。

就国内工程专业特色而言,一些公办院校都在不断创出自己的特色品牌专业,而民办院校的工程专业建设还是随大流,没有开始自己的特色之路,对于研究工程教育模式的民办院校也很少,如何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大背景下形成自己的特色、如何进行工程教育改革已经成为民办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民办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为贯彻落实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

《人才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20年,在制造装备、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能源资源、农业科技等经济重点领域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人的人才建设任务。在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人才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7500万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0∶40∶50;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3900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1000万左右。

同年6月,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统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目前共有194所高校参与“卓越计划”,占目前全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普通本科院校总数的19.1%。所有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中,“985工程”大学27所、“211工程”大学38所、普通本科院校110所、新建本科院校19所[3],民办高校无一入选“卓越计划”。面对公办本科院校进行的一系列工程教育改革,考虑到民办高校的长期性发展以及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形势,民办高校的工程专业学科建设、工程教育模式改革显得势在必行。

三、民办高校工程教育改革路径探讨

l.科学确定民办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高等教育大众化进一步提高的战略目标,坚持能力为重的战略主题,强化能力培养,促进各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教育规划纲要》还提出了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

“卓越计划”追求的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科技人才。民办高校应坚持“学用结合,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三融合”的人才培养思路,如三江学院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优化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结构,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民办高校工程专业可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参考已参与“卓越计划”公办高校制定的培养目标、相关行业标准等来科学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民办院校可根据就业市场对工程人才的需求以及工业界人才规格需求,结合办学特点、师资力量,准确地选择培养工程师的合适类型,作为学院工程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发挥自身优势,避免办学目标趋同的现象。

2.优化培养方案

“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是从专业培养角度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提出的系统完整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措施。[3]

民办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可以依据“卓越计划”的四个原则“找准合适本校人才培养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注重人才培养的行业企业背景,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出符合本校办学定位、切合办学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思路或指导思想。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贯穿着学校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的实现过程,将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一体化。如三江学院提出了“三维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应用知识为基础的理论教育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育体系,以职业素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体系”。

3.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

在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民办高校可以能力培养为导向进行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突出“工程”性,如在课程体系中增设项目型课程、设计型课程,结合生产实习、顶岗工作、课程设计、项目设计等形式丰富实践类课程。同时,结合院校特色,采用灵活多样的“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和设计能力以及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符合“卓越计划”要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实践是工程的灵魂与根本,也是工程教育的本质。“卓越计划”将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根本要求,明确提出“累计1年左右时间在企业学习”的要求。

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也是教育部质量工程强调的重点。民办高校在这一方面较公办院校而言,显得更加薄弱。面对工程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民办高校可以将校内实践教学与行业实际结合,通过真实的工程案例,设计教学形式,增加自选性、协作性实践,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可以将国内的各类工程竞赛与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设计大赛等项目。

在教学过程中,提倡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在专业课程方面引入CDIO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讨论教学法等教学模式和方法。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双导师制”

“卓越计划”提出:每一届本科生在4年内达到有6门专业课是由5年以上工程经历的教师主讲。

民办高校专职教师队伍中存在严重的教师工程实践经历不足的现象,为解决这一不足,相应院校可从企业直接引进专职教师,吸收行业内有真才实学的人士。同时改革“教学型”教师评价标准,针对工科教师,可以强化企业工程实践经历,创造环境鼓励专职教师赴企业顶岗锻炼,将教师在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企业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指标,逐步使得“教学型”转为“工程型”。

兼职教师队伍可以从企业聘请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一改从公办高校聘请在职教师、退休教师的模式,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工程经历、知识结构和研究方向的互补,组建校内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学团队,推进“双导师制”,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在工程教育中的作用。

5.多方位加强校企合作,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卓越计划”将校企合作作为成功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关键,提出“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实施原则。[4]

民办高校可以在行业企业原有合作基础上,寻求新的合作模式,结合自身特色,开展有深度的合作内容。民办本科高校在寻找合作企业过程中主要依托师生关系和领导交往等个人要素,缺乏长期稳定性。在探索新的合作模式过程中,民办院校可以摸索新的形式,譬如“预就业”等,此类模式可以提高企业开展合作的积极性,同时还能提高工程教育培养质量。

建设校内工程实践中心或“教学工厂”,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发挥工程实践中心的效能,联合企业建设成符合企业环境的工程实践中心,将企业环境与教学环境有机融合,采用“双导师制”的模式,邀请企业工程师到中心做专题报告。

同时,民办高校可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成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并根据企业人员的需求变化来修订下一轮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反馈机制,使得学生达到“零距离”就业。

6.构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保障体系

研究工程教育人才质量与工程专业认证的衔接,逐步推进企业、社会来评价人才质量,推动民办高校工程教育人才国际认证的认识和实践。

加快民办院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是培养未来卓越工程师的保障。民办高校可以从政策、经费等方面保障工程教育质量。

四、民办高校全面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建议

高等工程教育是为经济社会、行业企业培养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目前,我国正在推行与国际接轨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民办高校可以“卓越计划”为契机,借鉴国内外工程教育实践积累的经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大力开展实践教学,加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应用型人才毕业后的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继怀,王力军.工程教育的理性回归与卓越工程师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140-142.

[2]柯佑祥,薛子帅.我国民办高校发展定位现状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10):55-60.

第10篇

(一)编制印发《山东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全力做好《教育规划》编制工作,成立了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摸清底数、明确目标、做实项目、强化措施”的编制原则。分课题深入开展调研,分析教育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理清发展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发展方向和重点。多次组织专家进行研究论证广泛征求各市人民政府、教育局和各高校意见,组织专家进行研究论证,进一步修改完善,先后作了十三次重大修改,形成了规划征求意见稿,《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后,会同教科院多次研究讨论,进行了对接完善。修改完善后的《教育规划》送省发展改革委审核同意,并商请省编办等14个部门会签之后,提报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10月16日,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并认真做好《教育规划》的解读和宣传工作。

(二)编制完成《山东省高等学校设置“十三五”规划》。

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要求,按照《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山东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结合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及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按照优化存量、做优增量的原则,认真调研、编制完成《山东省高等学校设置“十三五”规划》,并以省政府正式文件报教育部备案,作为“十三五”期间我省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基本遵循。该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优化我省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及层次、科类结构,强化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发挥高等教育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服务和引领功能,促进我省高等学校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

(三)加强统筹规划,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做好有关高校设置工作。

1.积极推进科教融合和齐鲁医科大学的申报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积极推进高校与科研机构融合,深化科教体制改革,促进优质资源融合,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启动了泰山医学院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立医院,组建齐鲁医科大学,整合齐鲁工业大学与山东省科学院,组建新的齐鲁工业大学相关工作。组建设立齐鲁医科大学工作已完成省政府发文筹建、成立临时党委及行政领导班子,省高校设置专家组考察评审、省政府行文向教育部提出申请等程序,有关申报材料已报教育部。如能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的实地考察、全国高校设置评议会评审投票等环节,可于明年正式建校招生。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济南主校区立项建设规划设计、组织迎评材料等工作。

2.完成了两所高职院校设置评审工作。按照高职院校设置审批程序,组织专家对日照航海工程职业学院和聊城工程职业学院进行了设置评估论证,其中日照航海工程职业学院(民办)省政府已正式下文批复并报教育部备案,于今年正式招生。聊城工程职业学院因在聊城技师学院基础上改建,人社厅不同意撤销原技师学院建制而暂停设立。

3.积极推进专科学校升格本科工作。组织省高校设置专家组对3所民办高校(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升本工作进行实地考察评审,指导学校组织申报材料,并代省政府拟文向教育部提出升本申请,今年底将接受教育部设置评审。

4.完成省政府与北京大学在潍坊共建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等共建工作。为整合、利用优质教育科研资源,加快农业领域新旧动能转换和提质增效,根据省政府工作安排,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由我厅牵头,积极推动省政府与北京大学共建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协调和磋商,并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8月18日下午,省政府与北京大学签署《山东省人民政府北京大学共建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合作协议》,标志着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正式在潍坊落地。另外,省政府与国家安监总局签署协议共建山东科技大学,省教育厅与菏泽市政府签署协议共建菏泽学院。

5.积极推进设立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积极推进国际知名高校来鲁开展合作办学,设立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一是中国农业大学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在烟台合作举办烟台格罗宁根大学通过教育部专家组验收,教育部下达同意筹建通知,待荷兰方面落实学位证书发放程序后,即可获教育部批准正式建校,建成后将是我国北方地区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

二是通过省政府向教育部提出了设立4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申请,即山东大学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合作设立山东大学联合国际理学院、山东大学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合作设立山东大学弗吉尼亚理工跨学科联合学院、山东交通学院与俄罗斯顿河国立技术大学合作设立山东交通学院顿河学院、山东科技大学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合作设立山东科技大学斯威本学院,其中山东大学联合国际理学院、山东交通学院顿河学院已通过教育部专家组评审及答辩,进入审批程序。

6.推进民办高校举办者变更和中国能源大学、中国康复大学设立工作。批准山东化工职业学院、潍坊工商学院变更举办者;

报教育部批准,山东英才学院变更举办者。积极协调、推进在我省建设中国能源大学、中国康复大学有关工作,代省政府起草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商请推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建设中国能源大学的函》报教育部。

(四)统筹编制各类招生计划。

充分发挥招生计划的调控、引导作用,通过计划编制、实施和管理,优化高等教育的类型、层次、专业结构,促进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圆满完成了研究生、普通和成人本专科生招生计划编制工作。

1.编制、下达2017年研究生招生计划。积极向教育部争取扩大研究生招生计划,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今年教育部下达我省博士研究生计划688人,比上年增加78人,增幅12.79%(全国增幅8.47%);

硕士研究生计划22306人,其中全日制计划18511人,非全日制计划3795人。全日制硕士比上年增加920人,增幅5.23%(全国2.8%)。全日制硕士计划中,专业学位比例由去年的50.8%提高到54.5%,类型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计划编制统筹考虑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校办学水平和质量效益等因素,重点向一流学科、省部共建高校、“千人计划”、“泰山学者”专家给予倾斜支持。

2.继续落实好今年初中起点五年制高等职业和高等师范教育招生计划。认真贯彻落实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教师培养改革的部署要求,根据各市教育局和有关高校申报情况,结合近年来招生情况,共安排五年制高职计划8.09万人。其中:三二连读4.28万人,比去年增加0.3万人;

师范类五年一贯制0.75万人、非师范类五年一贯制3.06万人,与去年大致持平。

3.统筹完成2017年普通本专科计划编制工作。统筹安排各类型招生计划。2017年安排下达的各类招生计划有:春季高考计划6.4万人,其中春季本科计划1.12万人,春季高职计划5.28万人;

普通专升本计划14910人;

免费师范生教师培养计划3000人;

免费教育医学生招生计划600人;

高职(专科)单独招生计划45978人;

“3+4”本科层次高等师范教育计划1588人、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本科学校“3+4”计划1612人、高职高专院校与普通本科高校“3+2”计划6080人;

高等职业教育与技师教育合作培养试点计划760人;

三二连读高职计划4.26万人,五年一贯制高职计划3万人,五年制高等师范教育计划0.75万人;

积极推进教育扶贫工作,扩大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今年我省安排12所省属本科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本科专项计划1320人,比去年增加120人。今年启动实施重点高职院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学校为全省13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安排专科招生计划1170人。

(五)突出重点项目,做好基本建设管理。

1.加强基本建设项目审核、申报工作。对厅主管18所高校2017年度省预算内和自筹资金的68个新开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汇总和初审,并及时报送省发展改革委审批。积极配合省发展改革委推进高校建设项目贷款贴息工作。2017年共下达省预算内基建投资8450万元。配合省工程咨询院完成今年高校新建项目的评审工作。

2.完成2018年度预算内投资和自筹投资计划以及三年预算内滚动计划审核工作。对厅主管高校2018年度预算内投资和自筹投资计划以及三年预算内滚动计划进行了部署、汇总、审核,对“十三五”期间高校基建管理及基建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总结分析,为进一步推进“十三五”工作做好准备。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圆满完成教育基建统计工作,并按要求汇总上报。

3.做好我省教育产教融合项目工作。2017年山东建筑大学国家产教融合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5000万元,省预算内配套下达500万元,进一步改善了该校硬件条件。2018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安排我省山东交通学院和齐鲁工业大学产教融合项目已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由省发改委报送国家发改委审批,目前,项目资金已经到位。

4.推进明德小学品牌建设工程。2016年全国明德小学品牌建设工程评奖活动中,我省菏泽市巨野县文昌路明德小学被授予“明德之星”称号;

第11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战略部署,为持续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加大力度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升高校育人质量。

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入人才培养,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要认真总结近几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推进系列卓越计划的改革成果,选择重点领域攻坚克难、有所突破,尤其是要在法学、新闻传播学、农林、医学等4个学科专业领域进行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实现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制度化,形成可持续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和有效做法,在国家、地方、高校三个层面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一要以推进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为重点,实施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4年选聘200名左右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实务部门专家到高校法学院系兼职或挂职任教;选聘200名左右高校法学专业骨干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兼职。继续面向中西部高校建设若干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会同中央政法委协同建设一批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

二要以推进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校共建新闻学院为重点,实施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4年,在遴选建设40个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的同时,每个省(区、市)党委宣传部门都与高校重点共建1所新闻学院,力争实现校地共建新闻学院工作全覆盖。要继续推动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选聘100名优秀编辑、记者到计划实施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兼职或挂职任教;从相关高校新闻传播院系选派100名骨干教师到新闻单位兼职或挂职,把双向互聘工作拓展至所有开设新闻学本科专业的高校。

三要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以召开全国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为契机,全面部署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工作。会同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实施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改革方向,分类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建设100个左右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四要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重点加快推进“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促进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毕业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紧密衔接。要创新免费医学生培养模式,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面向乡镇卫生院的全科医生。要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好卓越中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要推动部委省共建地方医学院工作,增强地方医学院校服务区域和地方医疗卫生事业的能力。

五要以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和师资培训为重点,实施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行业部门联合制定相关标准,开展质量评价。继续扩大省级卓越计划实施范围。2014年争取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安监总局等部门的政策支持,分别出合培养人才意见。通过政策引导,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部分专业先行认证试点,促进卓越计划的实施工作与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有机衔接。

六要以学生选拔方式、因材施教模式、国际化培养途径的改革突破为重点,实施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会同财政部研究提出将拔尖计划延伸到研究生阶段的具体政策措施,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着力完善拔尖计划网络管理和交流平台,跟踪本计划现有4000名在校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为其他学科专业拔尖学生培养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七要以扩大实施高校范围、促进深度合作为重点,实施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与中科院合作完善高校与科研院所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建立校院所共建大学生校外科研实践基地等方式,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全方位合作、形成长效机制,调动名师大家和一线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整合科研和教学资源,把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第12篇

一、高校在校学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1 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众多,工作难度大。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在逐年增长。在亚太国际教育协会2009年年会上。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的研究显示,过去10年,中国大学生入学人数增长了5倍。硕士研究生增长了6倍,博士研究生增长了3.5倍。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资料显示.2007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达1738.8万人,在学人数位居世界第一。再加上教育部放宽了对高校招生年龄的限制.2003年实施的新《婚姻登记条例》规定,结婚、离婚不需要单位开具证明,2007年国家人口计生委、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出台了《关于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计划生育问题的意见》解禁了大学生生育问题.因此,高校在校学生结婚、生育的情况越来越多。但是高校计生部门很难掌握学生婚姻状况.加大了工作的难度。

2 在校学生生殖健康等情况令人担忧。根据王学义和曾祥旭的相关科研成果,高校学生对生殖健康、性及避孕节育知识了解程度较差,发生比例较高.有的未婚女生发生过意外妊娠的比例较高.对避孕药具及避孕服务的利用知识方面非常欠缺。总体上.高校学生试图改变自身对生殖健康知识、避孕知识、性知识认识不足的现状的愿望较为强烈。渴望能通过相关途径和方式来弥补自身知识的缺陷。(王学义、曾祥旭.2009)

3 学生计生工作管理复杂。在校学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学生计生工作会牵涉到高校多个部门。除了涉及到学生所在的院系以外.户籍问题涉及保卫部门,学生管理还要涉及本科生管理部门和研究生管理部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还要涉及校医院,外单位还涉及高校所在地区的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看似平常,但涉及的部门繁多,牵扯的社会因素也多元化,因而学生计生工作管理复杂程度也较高。

4.机构设置滞后。《关于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计划生育问题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各高校应适应计划生育工作任务的变化,按照有利于组织协调、提高效率的原则,设立具有独立职能的计划生育办公室。在负责教职员工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同时,负责在校学生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然而,通过对北京地区近50所高校的调查发现,目前高校的计生办多数设在党政办公窒、工会或者挂靠在校医院、后勤等其他部门,并且大多数计生干部为兼职,只有北京林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少数高校设置了独立的计划生育办公室,有专职干部负责学生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二、高校在校学生计划生育工作的策略

1 坚持以人为本,转变观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高校的计生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为学生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依靠学生作为做好计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根本前提,把提高学生对计生工作的认识作为做好计生工作的根本途径。计划生育工作为了学生。同时,此项工作也要靠学生来开展。

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在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中,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是我国发展长期面对的突出矛盾。人口资源环境的改善,关键要以计划生育工作为基础。高校计生工作推动在学校,执行在计生部门。产生成果要充分依靠学生,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2 完善机构设置,加强制度保障。高校应根据相关文件的规定,设立独章职能的计划生育办公室,根据在校学生实际情况,配备人员专门负责学生的计划生育工作。高校还应加强计生责任制度建设,将在校学生的计划生育工作纳人“一票否决制”,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制度。

3 构建在校学生计划生育网络管理模式。在校学生计划生育网络管理模式是指在校学生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形成学校计划生育办公室、本科生管理部门和研究生管理部门、各院(系)三级分工明确、协作管理的网络管理模式。

学校计划生育办公室具体负责在校学生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协调本科生管理部门、研究生管理部门、校医院、团委、保卫处等学校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在校学生计划生育日常管理、宣传教育和服务工作:负责学生计生干部的管理、培训等工作。比如计生办要经常与校医院沟通。了解学生对生殖健康等知识和服务的需求愿望;与保卫处沟通,可以了解学生因办理婚姻登记借出户口的情况。基本掌握在校学生的婚姻状况等。

本科生管理部门和研究生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办理在校已婚女学生怀孕、生育期间休学、复学等相关手续的审批;办理入学手续时,学生应提交由原学校或原单位开具的《新生婚育状况表》,存入学生本人档案;学生毕业时,将学生在校期间办理《生育服务证》及生育子女的情况证明。纳入学生的人事档案。

各院(系)分管本院(系)学生《婚育状况证明》等材料的审核、办理工作以及已婚女学生因生育办理休学、复学等事宜。

构建计生办、本科生管理部门和研究生管理部门、各院(系)三级管理模式,目的是形成一个以各院(系)为基础,学生计生工作为主线。计生办为领导。本科生管理部门和研究生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相互协助、相互_配合、相互支持的网络管理横式。有效地开展学生计划生育工作。

4 实行学生自我管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把计生工作真正做到学生身边去,成立学生自我管理的学生计生协会势在必行。学生计生协会属于校级学生社团组织.由学校计划生育办公室负责管理,人员是由各院(系)学生干部组成,负责各院(系)学生计生工作的管理、宣传教育等工作。日常工作包括对本院(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计划生育档案库信息的更新,及时掌握本院(系)学生异常变化、开展各种计生宣传活动,等等。

(1)发挥计生协会的作用,实行学生自我管理。高校学子尚处在学知识、长才干的黄金时期,缺乏稳定的经济收入。不具备结婚、生育的基础.高校学生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以完成学业为重。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自觉实行晚婚晚育。由于计划生育工作涉及个人隐私.涉及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只是一味地灌输说教.学生或多或少会产生逆反情绪。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学生计生干部的作用。将计生工作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

(2)构建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机构。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优势.I通过专家讲座、同伴教育、参观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对学生计生干部协会成员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国家人口计生的法律法规和健康人生知识.形成高素质的学生计生干部组织。构建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机构。

以学生计生协会为抓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和作用,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形式,比如说有奖竞赛、参加情景性活动、涉及生殖健康、性及避孕节育的知识等方面的系列讲座等,将计生政策、健康知识、健康服务等送到学生身边,让学生融入活动中。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3)不断完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制度。学生的自我教育与管理,强调以人为本的自我成长,但绝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遵守学校的相关制度下的自我学习、自我进步和自我成长。参加学生计生协会的学生。必须自觉遵守学校社团和计生协会的有关规章制度,定期召开协会会议。安排部署每个月的工作任务等,加强校际和院系级交流。学校和相关协会在组织活动时要充分做好基础性工作.利用各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争取更多的学生接受计生观念,主动实施自我教育与管理。

(4)充分发挥学校计生办的指导作用。加强学生自我管理,但并不否认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必要的。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工作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学生开展的任何活动.必须要有教师指导和参与,这样才能达到宣传国策、教育学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