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社会调查报告

初中社会调查报告

时间:2022-11-08 21:40: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社会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社会调查报告

第1篇

当今社会,新农村建设正处于非常重要的时期。要想真正向基本实现农村现代化的 战略目标迈进必须培养大批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因此,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就成了关注的 焦点。然而,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要想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提高国民基础文化素质,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就必须深入了解农村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掌握教育的各方面进行深一步的研究并逐步改善。随着社会的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村中小学生教育或许已经不是那么引起现在社会的关注,在如今这个时代,农村的中小学教育普及怎么样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组人经过商量,做出调查报告表,准备去岳阳市岳阳市经济开发区周围的农村做相关的调查。

我们调查得知: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十分严峻,例如

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中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中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经常缺乏资金买新的。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

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刚大学毕业的教师,他们的教学经历较弱,待到教学成熟就被调离岗位,从而新教师来临,导致学生一直在适应老师,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无法得以保障。

三、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

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是农村教育的主要症结。据有关统计资料,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6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这些学生大多返乡务农或外出打工。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就连劳动技能课也都解决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到当地的经济建设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一些初中毕业后不能升入重点高中的孩子,宁可融入了滚滚打工洪流,也不愿到职成教育学校学习深造。因而出现了“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教育怪圈

以上三点还只是我们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几点,还有许多具体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在我们的调查报告当中,在填写调查问卷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种种问题例如:我请一位一位家中有辍学学生的家长为我填写时,他三番两次地拒绝。在路上,我拦截了这位家长。在只是简单与他说明一下,他第一次拒绝我那是情有可原。可是,当我仔细与他沟通说明我的来意时,他还是果断的拒绝我,而且显示出极不耐烦的样子时,不免令我有些沮丧。在几天的问卷访谈中,我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人,有热情友好的,又冷酷无情的,有……

的确,人生要因为经历而美丽。因为这次经历,才让我了解到社会的现实,才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我想这次社会调查的经历将永远成为我记忆中的一抹靓丽的色彩。因为它教我懂得了如何去与其他人沟通,如何去处理紧急事件……

经过这次的社会调查,我发现了太多的社会问题,看清了很多社会的现实,也收获了很多,这不仅增加了我的知识积累,更扩宽了我的社会视角,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

第2篇

第一,只见“教材”不见“学材”,课堂的“教”远大于“学”。人们习惯于把课本称为“教材”,没有人把它称为“学材”,这说明课本只是教师的“教材”,却成不了学生的“学材”。离开了听教师讲,学生很少对课本进行津津有味的自学、探究;只有当教师讲的时候,学生才在教师的引导下翻翻书,课本只不过是学生的“看材”。因此。在课堂教学上,往往看到台上教师或声音嘶哑,或口干舌燥.或汗流浃背,台下很多学生却仿佛在听老和尚念经,昏昏欲睡,一副事不关已的模样:或自顾自看书,根本不听老师讲的。这就引发了笔者去思考这样一个同题:在课堂上,真正流汗的、能量消耗大的应该是谁.是学生还是教师?

第二,相对封闭式的教学。教学形式“惟一”。每节课差不多都是千篇―律的教学,丝毫无新鲜感可言。救学内容“惟书”。书上怎么写就怎么做,教参上怎么列就怎么搬,小心翼翼,在结合社会实际、学生生活方面做得很不够。教学计划“惟序”。在教学计划上,按部就班,课本以什么顺序编排就以什么顺序教,规定一框节内容上一节课就一框节内容上一节课,缺少灵活变通。

第三,师生双方关系不平等。很多教师至今还这样认为:教学中存在一群被叫做“学生”的年少者和一些被称为“老师”的年长者,他们的关系就是受教者和施教者的关系,此外别无其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并不是把学生看成具有独立性的“人”,对他们缺乏应有的尊重,总是带着社会赋予自己、与职业俱来的“特权”凌驾于学生之上,不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发表不同意见,剥夺学生的主动权。

以上情况都说明,思想品德课有新教材但还欠缺贯彻新思想、进行新实践的教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还没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原因何在?笔者认为,除个别教师还没有完成观念上的转变外,更多的教师是苦于找不到系统的、行之有效的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方法。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学生的思考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学生的聪明才智受到抑制。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笔者从教育家们的“如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谈话中得到启迪,针对目前困扰教学的“如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大难题,在教学中进行了实践性的探索。并认为以下几种方法效果较好:

一、 加强学法指导.促使“教材”向“学材”转换

1.指导学生掌握阅读自学的方法。阅读自学是一种获得知识的主要手段,要求学生做到三个字:“看”――学生能自觉地自学教材内容:“思”――学生要把看到的信息经过大脑加工,自己获得知识;“述”――学生能把认为重要的或疑难的问题说出来。然后,学生之间进行总结、讨论和辩论等,谋求同教学目标的逐步接轨。

2.指导学生掌握在联系实际中认识问题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和灵魂,要教会学生使用好猎枪,用科学理论之“矢”去射实际生活之“的”。当前采用的新课程教材比老教材有了巨大改进,贴近了实际,贴近了社会生活,教师更要善于做好引导工作。

二、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做到“六让”

1.让学生明确目标。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提出目标应根据不同教材,不同学生而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

2.让学生去发现新知。迁移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后继学习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以上所提及的一些自学方法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

3.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如善用角色换位,对于一些适宜学生讲解的内容,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上课时充当小老师,把它讲解出来。

4.让学生去归纳学法。这和我们刚才所讲的“加强学法指导”并不矛盾。“授人以渔”是重要的,但学生要结合自己掌握知识的实际,真正理解和运用适合自己的学法,并学会自己归纳学法。

5.让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如问学生,“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通过问题总结作出答复,既能及时反馈信息,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6.让学生评判教学效果。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老师的教是否适应学生的学?学生心中有杆秤。教师要注意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为此,通过一段时间教学后,有必要通过书面或口头的形式要求学生谈老师教学的得与失,并对今后的教学提出建议。这样既充分发扬了教学民主,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又有利于教师自身改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三、 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第二课堂

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曾说过:“每个人都有大致相同的经验,课外学到的东西比课内多些。”在重视课堂教学同时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做到“课内引路,课外走”,让学生把课内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广泛运用到课外,并从课外知识中吸取营养,从而形成知识的渗透与互补。

1.让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它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如何认识研究它们?这就要求学生搞―些调查研究。例如,我们在学习初三《思想品德》第四课第一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内容时,结合今年我国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重大时政内容,组织学生利用双休日时间开展社会调查,要求学生到乡村、社区了解自1978年,党的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以来,本村、本社区在农民的住房等生活方面、在乡村的道路建设、村务公开等方面收集材料,整理有关数据,使学生切身感受30年间,神州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2.指导学生自办小报。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与概括能力。小报的内容可以开设这么几个专栏:“热点追踪”、“望台”、“新闻集锦”、“风云人物录”、“名人名言”、“传统德育故事”、“资料窗”、“调查与思考”、“学生心理保健”、“案例透视”等。学生也可根据自己实际自设一些新颖别致的小栏目。

3.让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要求做到“新、广、深、实”四个字。“新”是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分析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撰写出具有新意的政治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广”是指学生参加撰写小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的范围要广。“深”即要求学生对所论述的问题的分析要有一定的深度。“实”即要求学生撰写有现实教育意义的调查报告。

四、 相对开放式教学

1.教学内容开放不“惟书”,体现时代性。在教学中不断地把反映时代脉搏、并经过实践检验正确的内容作为教学的补充。如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思想品德课教师就要争取把教材内容和十七大精神紧密结合,力争使十七大内容进课堂。

2.教学计划开放,不“惟序”。教材的课、节、框的编排是死的、既定的。我们教学的对象、环境、条件是活生生变化着的。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因时因地、因人教,因而教学计划是灵活的。是可变动调整的。

3.教学形式开放,不“惟一”。首先,教法上要“常变常新”。“幽兰之草,久闻而不知其香”.任何一位教师即使曾经有过效果良好的方法。也不宜“竹篙撑船――一竿子撞到底”,总使用一种教学方法,否则会令人产生厌倦情绪。其次,教学手段要多样性。课堂教学必须借助多种媒体为手段,不断地刺激学生的不同感官,开发感官的潜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在当前,教学媒体包括多媒体课件、直观教具、图片、科技模型、标本、投影幻灯片等。在课堂教学中.要科学地恰当运用这些媒体。

第五,教学活动的民主性。

伟大的教育家徐特立认为,学生和先生的关系是同志的关系,现代教育观念表明,师生双方关系是平等的。当师生双方处于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师生智慧的火花才会进发激荡;教学才能成为一种赏心悦目,最富有创造性、最激动人心的精神解放活动。

1.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在学生中树立起可亲、可敬、平易、和善、和蔼的形象,这有助于消除学生在课堂民主活动中的心理障碍。

2.要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消除学生思想上认为教师是“真理的化身”、“神圣不可侵犯”等观念。

第3篇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1—0047—01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学生是否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表现,是检验思想品德教学实效及学校德育工作成败的根本依据。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思想品德教师应在不放松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通过强化对学生的行为指导,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下面,笔者结合几年来思想品德教学的实践和思考,谈谈如何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做到“知”与“行” 的统一。

一、组织辩论会

现行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的最大亮点就是紧跟新课改步伐,强调以活动为载体开展思想品德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认为,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及讨论,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已经非常明确。但事实上,学生对这些问题只是初步认识,而真正在生活中遇到此类问题时,辨别是非能力较差的学生难免会做出错误的选择。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就某些问题展开辩论。如,为集体负责过程中的得与失、追星的好与坏等问题,都可以在辩论中越辩越明,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树立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二、师生进行平等交流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往往会出现许多错误行为。对此,他们自己也不知为什么要这样做,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更不知道如何走出这种困境。如,青少年的叛逆现象、师生矛盾问题等。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该在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查找错误言行产生的原因。像叛逆行为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的逐步增强,对父母的过分关心日益反感,或者是因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对孩子的管教过严却又和孩子缺乏沟通,致使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在查找到这些问题的原因后,教师再让学生扮演教师、家长、子女、朋友,并互换角色表演“叛逆”、“自私”及“无艺术交友”等情境剧,要求学生在换位思考中体验不同的情感,然后因势利导,共同商讨出一系列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真正实践运用。以后每隔两星期,就这些方法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交流、调查及汇报活动。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三、组建固定的活动小组

中学生的自制力相对较差,在实践中仍然会无意识地犯错误。对此,教师可以把家庭住所相对集中、道德水平程度不同的几个学生编成一组,让他们在相对集中的生活时间和生活空间中互相监督,及时发现组内成员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不当言行,相互提醒、相互帮助,共同改正、共同进步。这样,既有利于纠正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出现的道德偏差,又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言行举止。

四、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

教师应每月组织开展一次班级学生间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活动中,教师可让某位学生站于讲台之上,由互助小组成员或全班同学列举该学生在近三周以来的不良表现,并分析其错误言行造成的不良后果,然后共同帮助该学生改正错误。当然,某一学生所犯的错误绝非他一人独有,其他学生也可能存在类似的错误。为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我反省,在反省中寻找自身错误,鼓励部分学生勇敢地站出来承认错误,进行自我批评,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改进的措施。这样,学生定会在一次次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中逐步走向成熟。

第4篇

一、在少年刑事案件的审理中发现的突出

和近十年的少年刑事审判实践,笔者注意到这样两方面较为普遍而突出的问题:

(一)在日常生活中,问题少年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表现在:

1、家庭结构的异化使少年得不到监护。绝大多数犯罪的少年,其家庭都存有变异,有的父母离异或分居、有的父母一方早亡、有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而使少年跟随祖父(母)生活,这种变异的家庭环境导致少年丧失了在正常家庭中应有的关爱、呵护、督促、。

2、教育的强化使少年得不到教育。在应试式的教育体系下,学校和老师,家长和学生都将分数和名次看得很重,导致了部分对本来就不太感兴趣的少年,因承受不了学习和其它方面的压力而自动辍学或被退学,享受不了义务教育权,更谈不上接受法制教育。

3、会发展的变化使少年得不到管理。社会各行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游戏、暴力、黄色音像制品的泛滥,使那些因缺乏家教、缺少文化而辨别能力特差的少年刚踏入社会就无法应对,整日沉溺于网吧、影厅不能自拔。在我们曾审理的未成年人杨某盗窃案中,杨某初中毕业后整日无所事事,便游戏于网吧,连续三天三夜不归,把父母给的所有零花钱都扔在了游戏厅不算,还偷摩托车卖钱上网。其父母无奈地说:“是网吧害了他,他却把网吧当成比亲人还亲!”这些家庭管不了、学校不管了而过早流入社会的少年,政府却没有相对应的机关和部门去管理;对于那些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影厅,政府的查处也缺乏力度。

总之,在少年最应得到关爱、教育和帮助的特殊时期,家庭、学校、社会却未能各尽其职,教育和管理更未能形成衔接机制,让少年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却得不到正确的引导,而最终成了“罪犯”。

(二)在刑事诉讼中,由于种种原因,司法机关在实际操作中的“出格”同样使问题少年的权利得不到保护。表现在:

1、审讯方式的违法使少年身心受伤。刑诉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于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人到场”。尽管规定的是“可以”而不是“应当”,但是出于对少年维权的职责和使命,这种“可以”也是“必须”和“应当”。然而,在实践中,笔者在所见的公安机关的讯问少年的笔录中却鲜见记载法定人在场。显然,公安机关在审讯少年犯罪嫌疑人时,省略了对法定人的通知,这不但剥夺了法定人对少年犯罪的知情权,且使突然间失去自由,又处在讯问这一特殊环境中的少年心理再次受到伤害,其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

2、关押场所的混乱使少年沾染恶习。由于条件限制,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在采取留置盘问或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时,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不加选择地混乱关押,使之形成了交叉感染,这些未成年人在审理中流露着与其年龄和学历不相称的恶习,给改造和矫正增加难度。

3、法律规定的零散使少年权益受损。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等精神,在审理少年刑事案件中有相对固定的合议庭或少年法庭,而公安、检察机关却无相应的针对未成年人侦查、的特别规定,更无相对固定的人员侦查、少年案件。在实践中,对少年案件的侦查、、审理和改造,尚未形成侦、检、审、改一体化,难以全方位的维护少年的合法权益,难以使公、检、法、司真正做到全面的配合、支持和衔接。

总之,在问题少年进入刑事诉讼程序时,因无专一的少年刑事诉讼制度,司法各机关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执法的力度对青少年维权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对惩罚、教育、改造、挽救少年工作的开展,要求不一,规定不同,甚至有顾此失彼的现象。

二、构建独立的少年刑事诉讼制度

近年来,由于市场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人们人生观、世界观、享乐观的改变。同时,随着娱乐行业的不断翻新,特别是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给那些贪图吃、喝、玩、乐等物质享受的少年提供了犯罪的温床,少年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为适应形势和实践的需要,人民法院对少年刑事审判方式在不断地探索和改革,圆桌审判、暂缓判决、社区服务令等新型的审理和判决方式,从不同的层面上体现出对问题少年的人文关怀。但少年刑事案件进入审理程序的基础和前提是公安机关的侦查和检察机关的指控,因此,少年刑事审判的改革必须建立在侦查和指控方式改革的基础上,只有配套改革,并建立完整而独立的少年刑事诉讼制度,才能满足预防和挽救未成年人犯罪的要求。

(一)公安机关侦查应具备的程序。

公安机关的办案民警作为少年犯罪案件的初始接触者,其法律形象,对这些刚进入真实法律程序的少年尤为重要和深刻,在办案过程中,应给予问题少年以公正的法律形象。具体应做到:

1、立案侦查的第一时间内,首先与分片民警、社区相关人员取得联系,并将可通报的案情及与案情有关的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社会交往等情况形成书面交换意见材料(即社会调查报告)一并移送。

2、有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对少年刑事案件的侦查,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3、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不妨碍侦查的情况下,应通知其法定人到场,这既有利于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教育、挽救和感化,又有利于消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人对侦查人员可能采取刑讯逼供、诱供骗供等违法行为的误解,体现执法的公平与公正。

4、采取留置、刑拘或逮捕时,应要求关押、看守部门将未成年人与成人分开关押,防止这些本身是非辨别能力差的未成年人在特殊环境中沾染难以矫治的恶习。

5、那些推上一步则可以成为罪犯,帮教一下则可成为栋梁的少年,公安机关应根据具体案情、结合该少年自身的可塑性、少年犯罪嫌疑人的家庭教育环境等情况,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选择最恰当的处置方式,从而节约法律资源,减少不必要的社会负担。

(二)检察机关审查应具备的程序。

作为侦查与审判中间环节的审查机关,其在工作程序上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具体应做到:

1、应有相对固定的人员主诉少年犯罪案件。

2、完善和补充公安机关提交的社会调查报告。对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人作进一步的调查,对社区相关人员就未成年人的可塑性作进一步的调查,以便于选择处置方式。

3、慎重选择处置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第(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第(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因此,检察机关应根据具体案情,结合未成年人今后成长的需要,对符合条件的应选择不或作其他处罚,将处于罪犯身份“边缘”的少年拉进健康而合理的成长环境,以减少对少年不必要的伤害,减轻社会、家庭的负担,同时,节约法律资源。

(三)审判机关作为少年刑事案件的最终裁决者,在每一个环节都应选择最恰当的处置形式。

在审理少年刑事案件时,除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诉讼法》、《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外,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从立案受理到宣告判决及“两个延伸”工作中应特别做到:

1.立案时要求检察机关必须提交:

①社会调查报告。社会调查报告的提交,从上可以反映出该未成年的家庭结构、受教育程度、社会交往、个人嗜好等特性,给处罚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从形式上可以反映出,公安、检察机关与社区已有的沟通和联系。

②公安、检察机关移送的理由和处理建议。有些轻微的少年刑事案件,由于未成年人的可塑性大,公安、检察机关足可以依法做出以外的适当处置,但两机关都不厌其烦地侦查、,在增加案件数量的同时,增加了未成年罪犯,增加了社会的负担,如我们审理的陈某盗窃案,陈某辍学后到原学校宿舍玩耍,内心很想也开口跟同学说想借其手机玩几天,同学未答应,陈某便趁隙窃走,带到外地打工,半年后回来托人还给那同学,但公安已侦查完毕向检察机关,检察机关也依次向法院,该手机作价1000元,刚达我省盗窃数额的最低起点。陈某的这次盗窃究竟以刑事案件处理合适,还是以心理疏导、社会矫治合适,不言而喻。因此在时必须要求检察机关说明理由和处理建议。

2.庭审中应当做到:

①审理别具模式。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严格按照刑事诉讼程序,但可以选择有利于对未成年教育和改造的模式,区别对待不同案件性质中的不同的未成年人,以增强亲和力和感染力。因为未成年人在这一特殊环境中的心理是相当复杂的,感化和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在判决以后的帮教工作中,庭审中的“善待”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如我们偿试的第一例圆桌审判的郝某介绍案,她在改造过程中多次主动写信反映在高墙内的情况,反复称“温暖”的庭审给了她改造的决心和勇气。

②“审”与“教”并重。案件不经过审理,事实难以查清,但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除了要“审”清事实外,更重要的是以事实教育未成年人:错在哪、为什么错、怎么改?以别人的事例空洞说教,未成年人没有体验,无法领会,而以他(她)自己的事例来分析总结,帮助他(她)吸取教训,则更有说服力。

③邀请社区帮教人员参加庭审。依照法律规定:未满16周岁的犯罪案件“一律”不公开,而未满18周岁的“一般”不公开。笔者认为,对少年案件,特别是有判管缓免可能的少年,应当邀请社区帮教人员列席庭审,让他们了解更多的关于该未成年人的情况,特别是经庭审教育后,该未成年人的饿认知情况,为今后的帮教作必要的准备。

3.判决必须考虑:

①尽量少用监禁刑。对少年被告人判处实刑应当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而作出的选择,如:法律有明文规定的不符合缓刑条件的恶性犯罪、暴力型犯罪等等;在可缓可实之间,应尽可能少用监禁刑。因为少年正处在早期发育成长阶段,监禁刑不仅让他们失去自由,而且与正常的社会隔离,监禁式的封闭改造,失去亲情的关爱这对他们所带来的消极无疑是很严重的。

②应有父母和社区帮教人员在场。无论是监禁刑还是非监禁刑,在宣判时都应有父母和社区帮教人员在场,宣判是刑事诉讼程序的终结,是向后延伸工作的开始,法院也将由主角转为配角,因为大量的帮教工作,是少年犯的家长和社区帮教人员去完成。因此,宣判时,监护人、帮教人员在场是很有必要的。

③选用最合适的处置形式。在选择方案对少年被告人进行判决时,应以维护该少年的权益和他们未来的前途为重,选用最合适的处置形式。

(四)设置判决前随时撤案的权力。

对哪些可不作为案件处理的少年违法行为,尽管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已移送,但在判决前,如认为作撤案处理比其他处理更合适,则应当随时撤案或作免予刑事处罚决定。

三、少年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与社区矫正的联系

社区矫正与我们长期以来对少年犯所采取的社会帮教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社会帮教是少年刑事审判中“两个延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区矫正则在此基础上对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少年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要求公、检、法三机关,特别是与问题少年最初接触的公安机关,在对违法犯罪的少年的处置形式上不拘一格,即依法对违法犯罪的少年采取多种多样的措施予以处置。不容置疑,对那些偶尔失足、可塑性较好的违法或犯罪的少年更多地处以非监禁刑是人性和国情所趋。但被处以非监禁刑的少年,如果没有严密的矫正措施辅以教育和管理,则无疑于放虎归山。我国少年犯罪逐年增多的状况也足以表明,我们既要建立较为完备的少年司法制度,又要建立一套预防和控制少年犯罪的组织体系。

《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即《北京规则》明确指出:“应当充分注意采取积极措施,这些措施涉及充分调动所有可能的资源,包括家庭、志愿人员及其他社区团体以及学校和社区机构,以便促进少年的幸福,减少根据进行干预的必要,并在他们触犯法律时对他们加以有效、公平及合乎人道的处理。”该一方面强调的是开展各项工作以预防少年犯罪;另一方面则强调对犯罪少年实行非刑事化、非监禁化的处理。由此可见,国际对少年犯罪处置的主流早已趋向非刑事化、非监禁化、轻刑化。

因此,社区矫正在少年司法制度中占突显位置。少年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目的是让那些少年在合理的环境中接受矫正,所以,这一制度的改革必须建立在社区机构和矫正力量都很完备的基础上;没有社区矫正作保证,少年刑事诉讼制改革的目的则难以达到。少年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与社区矫正密不可分。

四、社区矫正的运作体系

社区矫正制度的最初起源是为了改变监禁给改造对象产生负面而设置的一种非监禁的处置方式,特别是在犯罪少年的改造过程中,这种矫治的非正规化是为了避免监禁处置使少年“再次受到伤害”,其产生的思想根源即是“以为主,以惩罚为辅”的教改方针。因此,社区矫正的适用空间和实践意义都十分广泛。其功能已不仅仅限于对判处非监禁刑的少年的矫治,还包括对那些有恶习和犯罪倾向的少年的帮助。

由于少年犯罪逐年上升的趋势,少年犯罪被列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人们越来越迫切地希望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遏制少年犯罪,希望政法部门加大对诱使少年犯罪的各种违法经营的惩治和打击,社区矫正工作由此被提上了议事日程。2003年12月4日,我省成立了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南京、苏州、连云港的24个街道(镇)全面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人民的愿望和政府的措施充分地结合在一起。但是社区矫正工作毕竟是一项刚刚启动的工作,在具体的操作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

鉴于社区仍是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志愿者的协助下开展工作,结合少年刑事审判实践中的需要,笔者构想,社区矫正工作应按下列体系运转。

(一)社区矫正的对象

根据我国《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相关法律规定,社区矫正的对象应包括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少年:

⑴有轻微偷盗、抢劫、赌博行为的;

⑵多次进入网吧、夜不归宿的;

⑶多次观看黄色、暴力影像制品并传播的;

⑷经常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扰乱社会治安的;

⑸因违法犯罪行为已受到罚款、留校察看等处分的;

⑹被不或被判处管制、缓刑、免除刑事处罚的;

⑺有其他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的。

(二)社区矫正的内容

社区矫正的主要目的是让具有各种各样恶习的少年在社区组织的有益活动中得到改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自愿地锻炼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遵纪守法的公民。由于各少年的个性特点及可塑性、违法犯罪的恶劣程度、家庭配合情况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具体矫正内容也应有针对性地展开。这些违法犯罪的对象:若是因种种原因导致的退学或辍学的学生,则应调动教育部门、团市委、关工委的力量,对他们进行看护教育,并做好转化、复学工作;若是刚走出校门的闲散少年,则应调动教育、劳动、工会等部门的力量,为他们创造就学和就业的机会,保障他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若是网隐较大、受黄色或暴力传媒影响较深的少年,则应会同文化部门,向少年推荐好书、好节目,加强对他们进行娱乐消费的引导和管理。总之,要因人施教,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项有益活动,才能真正矫正好这些问题少年。

(三)社区与政法各机关的衔接

社区是政府最基层的一级组织,其工作千头万绪,联系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明确了自己所要矫正的对象范围后,除了应对本社区内一定年龄段的少年的基本情况有所掌握和了解外,更重要的是做好与学校、政法各机关的衔接工作。实践中,笔者认为应侧重如下几个方面的衔接。

1、暑期来临前,主动与学校联系。

大多数犯罪的少年是在初中毕业前后,成绩较差而人生即将或已经面临选择的时间段内,因缺少疏导而误入歧途。初中毕业前,有的少年由于成绩较差升学已无望,所以破罐破摔,别人拼命学,他们拼命玩,如我们审理过的三少年盗窃案,他们在晚自习时翻围墙进网吧玩到深夜,仍未过瘾,又提出玩更刺激的,于是,三人便串街过巷偷自行车和摩托车。有的少年是因为初中毕业后无业在家,学上不了,田种不了,工干不了,不知道该干什么,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而此时家人的埋怨多于鼓励,家人的放任多于引导,所以学校去不了,家里又呆不了。社区在暑期这个“好孩子”与“坏孩子”分水岭的特殊时期,主动与学校联系,将尚在彷徨的这些少年组织和管理起来,等于让少年在走近十字路口时,就能看到红绿灯的引导,学校的接力棒便移交到了社区。当然衔接是双方的,教育部门也应当要求学校提前、主动与社区沟通,将校内即将初中毕业而又可能不再上学的少年交接给社区,并将平时经常逃学或有其他不良行为习惯少年的情况,与家庭、与社区交接。这种衔接就是将学校教育、家庭管教、社区管理和引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防止这些抵抗力较差地少年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过早地流入复杂社会。

2、少年违法犯罪时,主动与公安机关联系。

少年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要求公安机关作为政法机关的最前哨,在少年违法犯罪时的第一时间内,与其家庭、社区相关人员联系。而作为社区,一方面也应主动与公安机关联系;另一方面应着手整理和调查该少年的家庭状况、在校表现和日常交往等情况,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公安机关提供全面翔实的社会调查报告。同时,做好备案登记工作,便于记载今后一系列矫正情况,分派专人跟踪服务,积极参与公安的侦查、法院的“两个延伸”工作。

3、提供切实可行的教改建议。

在对违法犯罪少年处罚的过程中,法院、公安机关会主动与社区联系,将对少年的处罚情况通报社区。在此之前,作为社区应主动提供切实可行的教改建议。政法各部门为了帮教少年犯而提供的教改建议更多的是站在法律的角度和角度,而社区组织由于贴近少年的家庭和生活,情况了解全面和具体,往往有切实可行的教改建议。

4、具体实施教改方案。

社区是具体的教改意见实施者,尽管的社区组织并无多少正规人员和组织资金,但其具有帮助和挽救社区内的违法人员的功能和职责。应主动承担教改方案的实施,并定期不定期地向政法机关通报。

总之,政法各部门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对少年被告人的情况了解都必须到社区,社区在调查、帮教少年的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也必须向政法各部门联系和沟通;因此社区是联系政法各部门的纽带。同时,社区又与学校和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学校联系家庭的中心和桥梁。

五、少年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价值

少年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价值,使在身心和社会方面需要得到照顾和帮助的少年,在平和、自由、尊严和安全的情况下获得法律保护,同时具有下面三点法律价值:

1.审判环节成为“两个延伸”的衔接点。“向前延伸”,即法院针对少年案件受理以前的社会调查工作:“向后延伸”,即法院针对少年案件宣判后的帮教挽救工作;法院在立案时,要求公安、检察机关提供关于未成年被告人的社会调查报告,使案件从受理到宣判的审理环节演变成了“两个延伸”工作的衔接点。

2.启动政法各部门与社区联动帮教程序。少年刑事审判改革要求公安、检察在移送时必须提交社会调查报告和理由、处理建议,而社会调查报告的提交离不开社区的帮助,法院对少年案件的受理同时也是政法各部门与社区联动帮教程序的启动,便于法院在判决后联系社区对少年犯进行帮教。

3.最大限度的维护少年的权利和未来的前途。少年被告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受刑罚处罚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具体处罚措施的选择上少用监禁刑,选择是合适的处置形式则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少年的权利和他们的前途;同时,节约了家庭、社会及司法诉讼的成本和资源。

六、社区矫正的价值

第5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 研究性学习 特点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转变传统的教与学方式,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使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为主动的探索性学习,并使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推广到其他学习方式中去。在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对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其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学习活动具有开放性

思想政治课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确定学习主题后,通过书刊、网络等渠道和社会调查等途径收集信息,运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并有一定的可行性,都可作为研究课题。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活动中的感情和体验。学习地点不再限于学校、教室和图书馆,还要走出校门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2.学习方式具有探究性

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需要探究的问题,可以教师自己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提出。要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得出结论。

3.学习过程强调感悟性

研究性学习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分析和理解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内化过程对于青年学生的影响是长期起作用的,它对学生的一生的影响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二、课题研究是实施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最佳途径

1.确立课题,组建课题小组

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条件。确立课题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社会实际,自己确立课题;二是由教师提供若干个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课题。我根据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际需要,在初二年级中开展了“基本乡情与对策”为课题的研究性活动,初三年级有学生基本上是5―6人一组,自由组合,自愿参加,成立了“家乡环境状况与对策”、“家乡人口与计划生育”、“农民法律意识与现状”、“新港花园社区建设”等课题小组。

2.制定研究方案,正式实施研究

课题小组确立后,小组成员首先根据各自特长进行分工,确立了组长、采访员、资料员等。然后根据自己的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步骤和程序,研究的具体方法等内容,以保证研究活动的连续性和明确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课题研究是一个周期性较长的活动,学生平时学习任务紧,课余时间有限,我要求学生要有时间保证,利用双休日、利用平时中午、傍晚休息时间实施研究,学生通过到图书馆、上网查阅资料、通过实地考察、通过走访有关主管部门、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获得大量的信息。

3. 处理获得信息,撰写报告论文

各课题小组将收集到的具体的事实、数据、材料进行归纳分析和整理加工,结合自己的思考,撰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

4. 进行成果交流,认真总结反思

各小组的调查报告完成后,我利用班级活动课进行交流,一方面交流自己的小论文,另一方面交流自己本次学习的心得体会。通过交流研究,进行思维碰撞,同学们学会了合作与分享,懂得了尊重他人,学会了交往;锻炼了吃苦耐劳、意志坚强的品质,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实践活动能力。

三、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在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心理品质和能力。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师生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中进人主动探索的学习状态,自主掌握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在研究性学习中,选择什么课题,通过什么途径与形式去研究学习,应该由学生自主决定,切忌老师包办代替。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是不成熟、待发展的主体,长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又使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如果在尊重学生主体作用的情况下,教师疏于、甚至放弃对学生的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将必然陷于无序、无效的状态。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①指导学生科学选题,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形成探究的兴趣,在学生自主选题一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使之更趋完善。②帮助学生掌握研究方法。学生在收集资料信息、甄别资料价值、提炼资料内涵等方面会碰到一些困难,教师要在热情鼓励的基础上加强指导和有效的调节。③引领学生探究的价值导向。在讨论中要尊重、信任学生,创造条件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并敢于发表意见,同时教师要适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总之,让研究性学习走进中学思想政治课,能改变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主动探索实践中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合作学习,学会探究学习。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学方式渗透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和成就动机,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者、思考者和发现者。

参考文献:

[1]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年第36期

[2]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3期

[3]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3期

第6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169-01

一、注重情境创设,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境”是指教学环境,“情”是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即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因境而生,境为情而设,情与境统一为情境。学习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的一般规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既没有小说里曲折离奇的情节,也不像影视剧那样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对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初中学生来说,要一下子理解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就是用可感知的东西诉诸学生的感官,引起想象,进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实现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的飞跃,然后再用理性认识去分析社会现象,指导社会生活。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有活动情境法、问题情境法、媒体情境法、故事情境法、主题讨论法、课外阅读法、诗歌名言法等。方法的选用因人因时而异,同时也要靠教师的经验和教学规律来选定。创设教学情境绝非仅仅是为了博得学生的掌声、笑声,它的目的是追求知识与情境两者结合的美妙境界,使知识的吸附和情境的熏陶凝成一种力量,唤起学生追求真理、向往崇高、探索未来的热情,从而落实《思想品德》课程理念,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二、结合时政热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事政治教育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中学生进行时事教育,引导他们了解当前国内外重大经济、政治、科技现象,对于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都有重要意义。时政教育,可采取不同的方法,或利用课堂进行新闻报道,综述;或在课外举行新闻讲座,组织时政兴趣小组等。通过上述形式,对一些重大时事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并通过讲解,学生豁然开朗,特别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运用多种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此,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过程动态化,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问题”。教师要有“问题”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对于浅显易懂的内容,教师要把时间留给学生,巧妙地设计“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相互之间自主学习解答,教师再适当地加以引导就行了。七年级第一课《初中生活新体验》中可设计“我遇到的新鲜事有哪些?”对于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人人都有新鲜事,人人都有话可说,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引导“说说这些事为什么新,新在哪里?”同时进行对比,使学生感悟到旧的值得怀念,新的值得珍惜,明确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对于一些单靠学生个体能力难以解决的知识或问题,教师应创设一种合作的环境,如对班级学生根据能力层次,进行合理搭配组成固定小组,并选出小组长。让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监督。这样做有利于使那些胆小、不好发言的学生“动”起来,以免遇到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时课堂气氛就降温。对于一些难点问题,可采取探究性的学习,让学生自己提问与他人交流及教师的引导或开展某些形式的实验、活动去加深理解和体验,使学生真正有所思考和感悟。教师在教案的编写上可以突破传统教案的模式,做好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把原来的教案变为“活动”设计方案,想方设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围绕着设计的“问题”及活动“动”起来,具体形式可以是朗读、小品、调查、歌唱等,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课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社会调查,参观访问,采访,撰写小论文,组织兴趣小组,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以及参观展览,开展各种记念活动,从

事各种公益性活动和服务性活动等形式。其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是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撰写小论文。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制订调查提纲,要直接到调查单位进行调查活动,事后要对调查得到的材料作出分析,写出调查报告。参观访问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有针对性地组织的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接触社会,了解实际,进而对社会实际进行分析整理,形成自己的看法,并运用一定的形式如访问体会、访问报告等表达出来,再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交流或发表。在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深入社会实际,选择一些有理论性,符合学生实际且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并进而选定题目撰写学生力所能及的论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认识,互相启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7篇

关键词:物理课外活动;综合素质;能力培养

为了进一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在初中实施素质教育,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既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同时又具有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从物理教学的实践来看,结合物理课堂教学开展的课外活动,是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减少高分低能学生的良好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各种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开展课外小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高中物理试验课本上除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外,还根据不同章节的知识特点确定了近20个课外小实验,我觉得将其分布在三年时间内完成仍显不足。为此我联系有关章节知识,另外增补了10多个。如在《动量》一章里增设了“用自来水观察反冲运动”;在《电场》一章里增设了“静电屏蔽现象的观察”;在《光的色散》一节里增设了“室内彩虹形成”等小实验,平均每月至少有一个可做。我把这30多个课外小实验编成序列,按教材的特点分阶段以各课外实验兴趣小组为中心组织实施,每个小实验尽量要求学生独立设计,独立操作,并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对于难一些的小实验,我给予一定的提示与指导,包括实验原理、所需器材、操作与观察要领等。有些实验原理简单,需要的器材不多且在身边易找,要求他们在实验室外随机场所完成。而有些实验需要利用实验室现有器材,必须要他们在实验室里完成。如“测人的反应时间”、“缝衣针浮在水面上”、“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等大部分小实验均可在实验室外完成,而“观察电磁感应现象”、“微小形变的显示与观察”等少部分小实验可在实验室里完成。

丰富有趣的课外小实验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加深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动手操作和手脑并用的能力,对学生智力开发不无裨益。

二、开展科技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物理课外小制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器材,条件不受限制。是一种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有益活动。我们组织学生成立了电子制作的小组、船模航模小组、自制教具小组。充分放手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搞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近年来学生制作的有:记数器、音乐门铃、各种不同类型的报警器、教具制作方面有:惯性演示器、研究物体沉浮的潜水艇模型、光学中的潜望镜、望远镜、电学中的电铃、验电器等等。尤其是同学们在化学老师的指导下制造的小火箭。在学校召开的“艺术节”上大出风头。望着一支支小火箭,“嗖、嗖”地刺破蓝天飞向天空时,令参加活动的校长及学生家长们也惊呆了。学生们也欢呼雀跃,因为为了解决火箭尾翼的定位问题,学生们改了又改,不知试了多少回。通过课外小实验,小制作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掌握了常用工具的使用和制作技能,充分发挥同学的聪明才智。展示了学生心灵手巧的创造才华。

在作“电荷间相互作用”实验时,教师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但此实验经常都不能观察到很明显的现象,学生也感到很茫然。活动课上,老师叫同学们设计实验来证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第二天,一个同学交来了一只小烧杯、一只小灯泡、二片泡沫薄塑料片,并滔滔不绝的讲解起来:

首先,将一只白灯泡放入烧杯,取两张泡沫薄塑料片,用丝绸分别摩擦后,将其中一块小心地放在灯泡上面,把另一块靠近第一片,可非常明显的发现互相排斥现象,由此实验现象可得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其次,取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让它靠近灯泡上的塑料片(事先和丝绸摩擦过)可明显地发现互相排斥现象,由此可证明橡胶棒上带的电荷与塑料带的电荷相反。接着,取一根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让它也靠近灯泡上的塑料片,可明显发现它们之间是相互吸引的。由此可证明玻璃棒上带的电荷与塑料片上的电荷不一致,是异种电荷。那么当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靠近时,它们将互相吸引。由于塑料片与灯泡的摩擦力极小,实验现象很明显。

还有一个同学想出的一种摩擦起电的方法更令人叫绝,他用一些塑料纸绳扎成一束,然后将每根塑料绳分的细细的。用手用力摩擦细细的塑料绳,它会马上带同种电荷而蓬松地分开成一大束。其形状犹如敞开的伞骨,然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判断带电的性质。如此实验取材方便,简单易做。又能使每个同学可直接观察到正负电荷的判断过程。连退休老教师看了演示都拍案叫绝。

同学还利用重力的竖直方向制成了水平仪,利用电学知识制成了串并联电路演示器,家庭电路的示教板,这些成果都反映了学生中隐藏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在学校相对比较封闭,与社会有较大距离。但学生终究要走入社会,在人海茫茫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苛刻,生存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学会面对社会和适应社会。

结合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我利用双休日组织学生到农村、工厂和街道进行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如在京源大道上测定汽车、摩托车的速度后,学生们发现不少汽车和摩托车超速行驶,于是他们写出了《城市交通事故成因》并呈送县交警大队,使自己也受到一次交通安全教育。结合“光缆通讯”的学习和中央电视台关于“拉线有电打死了人谁负责”的讨论,我组织学生参观了街道和工厂的通讯线路布局,发现有些地方的通讯线路像蜘蛛网似的,有的离高压线和照明电路较近,于是他们写出了《通讯线路的合理化布局》呈送县电讯局,报告上还附有照片。结合电能输送的知识,我组织学生到我校社会实践基地永兴镇汪岭岗村进行调查和访问,发现有些村落灯光很暗,线路电压降较大。个别村落还没有通电,晚上用的是柴油灯。走访中还得知电价较高,农民用不起。于是同学们写出了《关于汪岭岗村输电线路的布局与管理的意见》分别呈送该村委会和镇供电所。此外,还就噪声、光、白色污染等环保问题,下水道面盖不全造成儿童不幸堕入身亡的问题等进行了社会调查,都写出了调查报告,并呈交有关单位。呈送的报告中大多有回音,通过半年的整改,均有一定的成效。为此,汪岭岗村委员会、电讯局、县文明办、县城建局向学校送来了感谢信。98年5月在学校组织的社会调查报告评选活动中,有三篇获一等奖,5篇获二等奖。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了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社会生活实际问题,提高了他们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主人翁责任感。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者单位:盘锦市教育局)

参考文献:

[1] 努力推进全面的素质教育.人民教育,1999,(6).

第8篇

从儿时的牙牙学语,到长大后的慷慨陈词;从一摞又一摞的练笔记录;到一沓又一沓的报纸杂志,那些精彩影响着我的人生。回味漫漫成长路,语文无处不在,语文魅力无穷。

学习语文,几分欢乐,几分辛苦。

我是一个天生对语言敏感的人,从小就对语文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抱一本喜爱的书可以静坐一个下午,花灯初上时才依依不舍地从书中走出,思想却还沉浸在书中,真是我为书狂啊!然而爱书并不等于爱写作,也许是还未到读书破万卷的境界,每次作文课都着实让人头疼,如果在课堂上未能完工,那交工日期就得无限期的延长下去了,期间也确乎留下了一批豆腐渣工程。惭愧!语文与我几番亲密,几番疏离!

积累语文,几分努力,几分充实。

腹有诗书气自华,可不,出口成章的口才,高雅的品味,都来自语文的熏陶和积淀,我们仿佛文海拾贝的小孩,满怀憧憬,满怀好奇,收集着五颜六色的贝壳,期待着厚积薄发的一天。

在语文的天地里,我感动于保尔的伟大刚强;钦佩于鲁迅的刚直不阿;感伤于李清照的满腹忧伤;痴迷于哈利波特的魔幻神奇……,畅游语文世界,我被它的魅力所吸引,恨不得马上阅尽它的芳华

实践语文,几分勇敢,几分骄傲。

曾经有一位教育家把语文解释成说话和作文,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学以致用才是学习语文的真正目的,让语文在实践中大显身手吧。

初中的几次口头作文便给了我机会,由紧张到从容,由拘谨到自如,由腼腆到大方,小小的成功给了我莫大的信心。接下来的暑期社会调查,更是让我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无论如何我总算交上了所谓的调查报告。看着这些打印出来的文字,我好有成就感!我真想大喊一声:语文我爱你!

是啊,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了我们厚重的中华文化;多灾多难的经历又几度使我们的文化走向繁荣。珍惜吧,朋友!在疯狂迷恋外语的今天,别忘了方块字才是中华民族的魂!

第9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作文现状;改进方法

作文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能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第二,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第三,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第四,提高学生从阅读课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在目前的初中教育中,应试教育仍然是主导。这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致使不少初中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作文教学。现在我就目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没有作文教学计划

作文教学计划,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应该是必须具备的。但很多教师上作文课就没有作文计划。这样的作文教学只能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原地踏步,学生很难知道自己的作文水平是否提高了;他们找不到自己的闪光点,激不起写作的兴趣。

二、作文教学方法墨守成规

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只重行文而轻过程,只重讲评而轻指导。这样就使学生作文成了无源之水,没有一点灵气。这样的作文教学,怎么能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呢?从而让学生感到作文课枯燥无味,只会让学生讨厌写作文。

三、作文批改方式单一

大多数教师在批改方式上比较单一。作文难批改是语文教师的共同心声。正因为作文难批改,很多教师为了应付学校检查,纷纷用“阅”和“分数”来代替点评。对于一名有责任心的教师来说,这样的作文批改对作文教学毫无益处。

针对以上现实该如何改进呢?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进:

四、改进方法

1.明确作文计划

作文教学一定要有一个计划,让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每次作文都应该有训练的重点,使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让他们每次都能找到自己作文的闪光点,找到写作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变让我写为我要写。

2.丰富作文教学方法

丰富作文教学方法,尽量让学生客观地去感受社会生活,引导学生思考生活,思考社会。打开学生的思维,立足于“创新”、求异思维方式以及丰富的想象力,使他们有创新意识。植根于现实生活,重视积累。

3.作文批改灵活多变

教师要以欣赏者的角度来评析学生作文,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建立起作文越改越精的观念,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如:抽组批改,能更快更有效地反映学生的作文水平,因为,一个小组基本可以反映全班学生在作文时出现的普遍问题。当然,作文批改方式有很多,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作文教学的每个环节,让他们真正成为作文教学的主体,让他们自发地产生写作的欲望。再者,应特别强调表扬学生作文的优点,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激发有多种渠道,如:要求学生写社会调查报告,使他们作文有东西可写,能对生活进行思考,能洞察社会现象,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当然,在培养学生兴趣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与时俱进。

第10篇

关键词:课外 实践探索活动 组织策略 研究

由于农村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条件较差、信息闭塞,加上课业负担繁重,学习时间紧张等因素,以往几乎没有进行过一次物理课堂以外的实践探究活动。从教师到学生对怎样进行课外实践探究活动,从方式到方法几乎没有经验可谈。但为了配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教学研究课题实施;为了通过物理课外的实践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精神和能力;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能将生产、生活中的经验和知识更好的融入物理学习中。我们课题组教师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尝试,初步形成了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课外实践探究活动的构想和思路,下面就谈谈具体的想法和做法。

一、课外实践探究活动课的目的、意义

1、物理知识的应用

如在学习了光的反射之后,可以让学生制作简易的潜望镜,也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学校或家庭所在区域的光的利用、污染问题,写一份调查报告。通过这样的课外实践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光的反射现象的认识和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课内物理学习内容的延伸

在学习了重力之后,可探究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重心。在学习了质量知识后,可让学生调查成年人大脑的质量、成年人血液的质量、自行车的质量、摩托车的质量、一个鸡蛋的质量等等。

3、与其他学科知识综合的应用

如环保方面的问题、能源方面的问题、保温性能的问题等。要注意的是这类问题所探究的题目不宜过大,针对性要强,使学生易于操作。

在选择课外探究内容时教师应该倡导学生自己从生活和学习中发现问题,教师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定时向学生公布,并结合学生实际能力确定探究的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定探究的课题,自行组建小组,进行探究。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方案的实施进展情况,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二、课外实践探究活动课的具体形式、内容

1、小制作、小发明、小实验

小制作、小发明、小实验是我们初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外实践活动,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具有重要意义,并能为学生今后的创造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为避免活动的盲目性,必须保证充足的时间,以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出科技制作方案或实验方案。各小组在完成方案后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再次讨论修改方案,拿出可行的活动方案,在形成可行的活动方案后,学生便可以分工准备材料进行实验或制作。另外,教师平时要及时收集和评价学生在课外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小实验的活动成果。

2、网络学习和电脑制作

处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与物理学习的整合,这已经是探究性学习不可忽略的问题。为了紧跟时代的脚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课外实践探究活动的内容还应该包括网络学习和电脑制作。为此,我们和计算机教师协商组织了计算机课外实践探究活动。如在学习了超声波后,让学生分组在网络上收集或下载了相关超声波知识和应用的大量资料;在计算机课上学习了电子报、网页制作后,让学生以物理学习中某一方面的知识为主线,分组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利用word、PowerPoint、FrontPage等软件制作主题显明的电子报和网页、网站。

3、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社会上的一些关于物理现象、物理资源等一系列问题的走访、调查。污染(废物品、废水、噪声)的产生、危害以及环保措施方面,如校内噪声的来源、污水的处理;水、电两种能源的利用,浪费及节能方面的知识,如设计家庭节水实验方案等。这种调查要求不能太高,只要学生总结出这些现象写出调查报告即可。

另外,还可以借助科普讲座、观看科技片等多种形式来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总之,初中物理课外实践活动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联系,发挥学生的潜力有重要意义。

三、课外实践探究活动合作小组分组原则

在校内进行课外实践探究活时,教师应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按4人至6人分成各个小组,每组都应包含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使全班各组的平均成绩大致相同。不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本组成员,防止出现组内同质的现象,这一分组的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优良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在合作中小组成员还应有一定的分工。如:小组长,负责填写小组活动内容的记录员。而且小组角色还应该经常互相轮换,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尝试不同的任务,都能在自己充当的角色中得到锻炼。这样,既强化了学生的角色意识,又能使个人的努力得以充分的展现。

在校外进行如小制作、社会调查研究等课外实践探究活动时,为了便于组织和有效合作。活动小组的组成可以根据地域、学生的意愿、动手活动的技能等因素,自由灵活地组成活动小组进行课外实践探究活动。

四、课外实践探究活动的方法和一般过程

学生探究活动是一种创新教育,实质上学生的创造性是无法教育的,要靠熏陶和培养,培养创造性需要信赖和宽松的环境。进行活动探究,就是给学生创设一种空间,给出一定的时间,把教学重点逐渐向情商方面转移,当然方法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

1、实践探究活动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针对某一个或一个方面的物理知识,在课内外或在生活中进行观察研究,找出自然界中的有些现象、生产中的有些工具、实物及生活中的有些过程中存在着什么物理规律或应用了什么物理知识。

调查法:调查法是一种间接的观察法,它通过问卷、谈话、实地查看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了解有关所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或存在的现实情况。

实验法:实验法是观察的一个重要补充,是更精确的有组织的观察。实验法的核心是如何控制所要研究的因素发外的其它各种影响因素和变化因素。

创新性制作:为了方便达到某种应用的目的;为了探究某个物理过程中存在的规律;为了搭建一个共同进行学习交流的平台。这样有目的地进行一些工具制作、实验器材制作、电脑制作,这也是实践探究活动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和方法。

2、提供给学生实践探究活动的基本程序

为了便于课外实践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对课外实践探究活动的实施程序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样才能使教师对课外实践探究活动的组织和过程控制有据可循,也能使学生对课外实践探究活动的具体操作过程做到心中有数。下面是课外实践探究活动的基本程序。

确定活动目标──设计方案──活动过程──成果-──活动报告

教师通过活动前的指导,将活动模式和程序推荐给学生,并提一个示范和参考资料,把研究的全过程展示给学生。

五、注重实践探究活动中的指导和督察

1、活动内容的选择。首先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系列的活动内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活动内容,上报教师。然后,教师根据所选的活动内容分组建档。教师所选的课题,应以社会的热点问题、与生存密切相关的问题、切入口小的问题为主。还应注意两个定位,一是学生定位,所选的课题要与学生的基本状况相吻合;二是方法定位,在校学生所具有的研究条件有很大的局限性,所用的方法要切合实际。

2、方案设计。为避免实验的盲目性,必须保证充足的时间,以便讨论设计出可行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的设计步骤如下:(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2)各小组在完成实验方案后进行交流;(3)取长补短,再次讨论修改实验方案;(4)教师参与各小组,启发、诱导学生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拿出可行的实验方案。

3、方案的实施。在探究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坚持把指导重点放在“指导方法,解答疑难”上,不要干预和指挥学生的探究,只有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生明显偏差和问题时,教师才作适当点拨。一定要教育学生摒弃习惯了的依赖思想,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当然指导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督促学生按时按质完成好阶段性探究任务,督促他们根据事实认真填写探究活动记录表中的有关内容,当学生在实际探究活动中难以实施时,指导教师必须及时参与探究活动,成为他们小组的一员,及时指导学生进行探究,以确保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

4、课外实践探究活动总结的撰写。在活动结束前,教师参与各小组,指导学生总结探究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写出有价值的科技小论文或者实验报告。

六、课外实践探究活动课的评价

第11篇

一、开展实践活动的意义

1、加强物理教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物理中的不少概念、原理都是比较抽象、枯燥的,而实践活动的开展起到了联系物理内容与生产生活的作用。如通过观察生产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体验惯性无处不在,有时要利用惯性,有些要预防惯性带来的危害。通过观察,发现节日用的小彩灯是串联的,而马路上的一个个路灯是并联的。

2、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实践活动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这必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同时,物理实践活动脱离了课堂和书本对学生的束缚 ,使学生变被动的参与者为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自主的学习,充分展现了个性和才华,极大提高学习兴趣。

3、巩固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实践活动必然要用到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原理,这就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同时,而一个个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弥补了课堂物理实验的不足,可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不失为辅助实验教学的一个极好的手段。从长远看,也有助于学生将来的终身学习。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精神

物理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物理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有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强调科学态度,但是学生无法直接感受到科学态度的重要性。在物理实践活动中,学生经常要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究,这时,尊重事实、严肃认真、按科学规律办事的态度就必不可少了。学生在一次次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逐渐培养了科学态度。同时,在物理实践活动中,学生要自己去做,而不是在看,也培养了学生的刻苦精神。

二、物理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和内容

物理实践活动形式多样,主要有以下形式:

1、科技制作

设计制作活动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形成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八年级第一个实践活动:制作模型飞机、汽车,然后测出它运动的平均速度以及学习了流体力学后,飞机模型表演。九年级中制作和研究小发电机、小收音机和光控开关,铅笔芯变阻器等。

2、课外实验

这是物理实践活动最容易开展,也最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形式学生可分为2--3人一小组,开展课外实验。有时学校和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验器材,学生在活动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交验报告或总结,以便交流讨论。如完成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用塑料布收集露水,测量教室或家中不同时间的温度等。

3、社会调查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调查力的现象及摩擦力在生产的应用和危害,调查人体中的杠杆和工农业中的杠杆及滑轮,调查“热岛效应”的成因,调查热机与环境保护以及对生活中物品所用材料分类、材料与环境污染等。通过调查获取信息,然后加工整理,形成调查报告,在班级内交流,也可以在全年级内交流。既有利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4、参观、观察

在老师、家长的组织及指导下,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如观察听诊器,分析听声原理,观察生活、生产中的惯性现象,参观发电厂,夏天观察城区的“热岛效应”,参观网上博物馆等,要求学生结合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如测家里到学校的平均速度;实验小组去测凸透镜的焦距的实验。假如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会怎样?一切物体重力都消失了,世界会怎样?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以科学作文的形式展现。

三、教师是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课外实践活动是学生一个人或者小组活动,学生在完成实践活动会局限于表面现象的观察,而忽视了对细微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对产生这种现象的思考,不善于分析推理,研究其实质,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前进行必要的指导,否则,会流于形式,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第一、教师在布置活动之前,要对活动中实验的原理、操作要点、安全注意事项、观察的重点等作好指导。

第二、还要求学生记录好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现象,自己探究,自主地在实践中积累素材。

第三、还可以给学生讲一些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任何科学结论的取得都是来之不易的,都是科学家们认真实验、留心观察、勤于思考的结果,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学习习惯。

第12篇

【关键词】提升 初中思品 兴趣

初中思品新课标指出:思品的学习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在思品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初中学生现阶段发展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设计课堂教学,并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获取知识,并能够利用思品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 设立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景象、场景和环境;二是指由环境引起的人的内心境界。情境教学就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创设的富有感彩的情境或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然地实现对思想品德教育的感知、理解、内化和运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课程讲授时,我就选定了学生最熟悉的“飞人”刘翔,把他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并获奖的激动人心的情境作为教学导入,特别是刘翔赛后激动自豪的语言,在课堂上原封不动地呈现出来,立刻渲染了课堂氛围,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学生一个个兴趣盎然,兴奋不已。随后我就问学生:“刘翔取得110米跨栏比赛奥运冠军的成绩有很多原因,但其中不可或缺的就是一种精神。那这种精神是什么呢?”学生齐声回答:“中华民族精神。”我因势利导地说:“那这种民族精神包含了哪些基本内容,它对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着怎样的重要作用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样精心的导入设计一下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唤起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使学生在二种高昂振奋的状态中学习。并且我还特意多次描述场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合视频播放,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这种民族精神的感染下去静静地思考: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弘扬和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课堂教学充满感知力,这就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当时的情绪完全被调动,这就有利于教师下一步的教学,良好的课堂氛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开创开放式教学提高学习热情

开放式教学,指的是我们的教学活动不能仅仅限制于书本和课堂,而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让课堂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以激发学生的热情,从中体会到思品教学的魅力,让他们感受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收获。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思品,用思品知识指导实际生活,以提升思品教学的效果。

2.1 开辟“时事论坛”(每堂课5分钟)

利用学生课本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社会重大或者热点问题,提高学生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思品的热情。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可以由学生自己去确定和实施,利用现行的理论知识和解决问题。例如:广东的“油荒”问题;禽流感事件;居民煤气涨价问题等。

2.2 专顾讨论

定期开展专题讨论,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思路,开阔眼界,激发热情。例如,食品安全问题,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往往关注的是销售这些危害产品的商贩,而忽略问题产生的根源其实是制造企业和相关职能部门执法力度的问题。解决问题还需从根源抓起。

2.3 社会调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要让学生走向社会,让学生体会到理论不只是虚无缥渺的空中楼阁,而是来源于沸腾的社会生活。第一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调查的课题,然后确定社会调查的方式和方法;第二步:开展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调查资料,第三步:根据撰写调查报告,研究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3 编写复习学案转化学习效果

复习学案是根据一阶段复习备考指导要求,思品教师根据上一届学生的情况和本班的学习情况,自编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立知识构架的重要媒介。另外,考试对于学生而言,是检验学习好坏的试金石,作为学生而言,复习学案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备考。在学案的编写上,每一节的学案都是以课标为依据,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尤其是内容标准与要求,因为这一块与教材最贴近,对照教材,反复探讨研究,形成针对本节教材内容的课标要求。可以说,每一节的学案编写,都要做到有标可依,有材可托,有学可看,让学生学的明白,学会逐步利用课标有针对性选择身边的复习资料。

编写学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在格式上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课标把握:学生可结合手中的资料进行浏览,二、知识梳理:学生阅读教材,完成知识疏理。为提高课堂效率,找一名学习扎实的同学上台板书,老师在下面巡视并指导有困难的同学,充分利用知识梳理,调动全体学生。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学生用本堂课相关知识回答,起到整合的目的。三、课堂延伸:根据板书内容,结合当今社会热点问题,思考与延伸与教材知识有关的内容。四、知识小结:由学生根据板书,自己总结,教师补充完整。五、课堂练习:选取几道典型例题,要求限时完成,例如,辨析题、活动与探索题,起到练习的目的,选择题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做;老师讲了范例,可紧接着再出一个类似的、学案中没有的题目,整个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充分动脑思考,从而牢固掌握新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