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2-11-26 07:34:39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 课程体系 变化分析

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才能适应不同领域的需求,教育界同样如此。教育要跟现代化建设相合拍,要为学生的综合发展着想,因此,实行新课程改革是必然的。新课程标准自从落实以来,教育的不同层面上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这些新变化使教育再现了生机和活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高中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让学生了解必要的史实,还使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深层问题,从而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以史为鉴。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探讨高中历史课程体系发生的种种变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从灌输知识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转变

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新的高中历史教学目标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出现了多元化。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体系中,注重的是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目的是在应试中获得高分,而没有将历史学科深刻的人文性和情感价值观发掘出来,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并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历史的感触也比较僵硬。高中历史新课程目标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这三个要素突出出来,要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注重对历史知识的剖析和深刻挖掘,总结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实践学习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在历史老师的引导下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减轻对老师的依赖程度。

第二个变化是,高中历史新的课程体系中,对课程目标的概括十分具体,包括总目标、模块目标等,学生从这些目标中就可以得知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并且可以认识到具体的要求。比如高中历史“程朱理学”一节课中,要掌握程朱二人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这些观点的提出与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这些观点的文化本质是什么等等。不同层级的课程目标中都有详细要求,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不再单纯背诵书本知识。

二、课程体系专题性突出

以往的历史教材编排中,大多按照时间顺序和从中国到世界的层次来编写历史教材,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材的编著都按照这个原则,这样编排有一个弊端,就是初中和高中学习的历史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重复的,会造成时间和资源上的浪费。自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的编排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就是改变了直线式的历史内容的编排,而转为专题性的历史知识编排。比如,必修一设置为政治制度的学习,涵盖了我国历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和国外的重点政治制度;必修二则设置为经济史专题,将我国不同时代经济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汇总。这种专题性的编排,有助于对历史内容进行归纳,而且与初中时代学习的历史没有重复,就相当于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历史发展的脉络,有利于进行专题性的研究。在历史必修教材中,每一册都设置了不同的版块,这些版块也是一个小专题的汇总,不同版块之间既有独特性,又有割不断的联系,能够进行比较学习,有助于知识体系之间的融会贯通。

三、兼设必修课和选修课

高中历史课程分别设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以前就存在,不是新课标实施以来的新发明,但是新课标落实阶段的高中历史必修课和选修课,与之前的必修和选修是存在着很大区别的,尤其体现在课程的结构方面。以往的历史选修课,就是直接将一个阶段的历史知识划归到选修行列内,但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选修课的设置是将必修课中的某些知识点进行细化,进行扩充,目的是满足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更多追求,开拓学生们的知识面,学历史的目的不只是应试,还在于人文素养的一种提升。例如,选修教材中有一个“重大历史改革事件回顾”的专题,实际上是从必修一中的政治制度这个专题中延伸出来的,它讲述得更加详细和具体,能够结合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共同思考历史,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历史素质的提高。

四、结语

以上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论述了新课程的设置有助于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第二,与新课程标准精神相一致的历史教材编排出现改观,不再是线性历史,而是专题性历史研究,不同的专题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历史体系,进行归纳和比较;第三,高中历史设置的选修课和必修课较之以前,更加合理和完善,选修课不是一个阶段的历史知识,而是对某一专题的细致研究,能够扩大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

【参考文献】

[1]吴卫东,骆伯巍. 教师的反思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研究[J].教育评论,2007(05).

[2]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J].教育研究,2007(05) .

第2篇

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新历史课标的要求之一,也是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质疑解惑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特点是自主性、主动性、实践性。探究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获得者,知识的获得是探究者积极主动地质疑、探索、实践、体验,从而发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探究者要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查询,动口请教表达,甚至动腿调查研究,多种感官并用,综合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最终要达到并能达到的目标效果是:获得最深切的知识,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新编高中历史教材(人教版),就是依据探究性教学和学习的理念而编订的。它分为必修I:政治文明发展史;必修II: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必修III: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史。分类分册编订,就每一册每一类内容而言,是相对集中而独立的,彼此缺乏相应的连贯,很有点像商店柜台上的分割鸡肉,鸡腿是鸡腿,鸡翅是鸡翅。学生和老师乍一接触,总有一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之感。这恰恰是编写者要达到的效果。只有质疑才能产生辩疑解惑的冲动。即要求我们进行探索性教学和学习,在窥一斑之际,求全豹之貌,以期对历史现象进行全局性的把握,形成完整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我们搭建起了历史三册之间联系的桥梁,是我们解释历史现象难题的一把钥匙,也是我们进行探究性教学和学习的思维工具。

一、唯物史观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变革的终极动力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是我们必须遵循的规律。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对社会存在起着或积极或消极或大或小或长期或短期的作用,影响历史进程。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其中最主要的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等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社会心理。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

以上三个基本观点包含了高中历史必修I、必修II、必修III 内容之间的联系。必修II(经济):经济方式由生产力来解释。必修I(政治):上层建筑主要由必修II来解释,必修III(文化):必须由必修I、 II来解释,同时每一本内容反过来也分别能解释其他两本的历史现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三个基本观点把三本知识连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分割鸡变成了完整的肉鸡。这种由局部到全体,由表面到本质的研究探索的做法,就是探索性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通读研究整个三册内容,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高屋建瓴,构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引导好学生打好基础。而学生在学习每一册内容时,老师也要将其他两册相关内容给学生以有意的引导,让学生逐渐形成质疑和动手动脑的思维行为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和释疑的能力。

二、具体实例

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政治上集权制、法制逐渐形成;经济上,封建经济确立;文化上,百家争鸣。这三点分别在必修I、II、III中讲过,我们用唯物史观来理顺三者的关系: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推广,使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封建经济形式也逐渐形成确立;由于经济以封建小农经济为基础,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巩固封建政权,在分封制瓦解的基础上,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社会的种种变化,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中,便形成了代表不同阶级、阶层利益、立场的思想观念,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再如:宋以后,中国文学艺术(必修III)无论是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绘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逐渐向通俗化、大众化、商业化方向发展。究其原因:①商品经济发展(明中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②市民阶级扩大,文化消费群体扩大;③政治制度日益腐败;④主流社会意识的逐渐僵化。

三、具体做法及注意事项

如果说唯物史观仅为我们提供了思维的方法和工具的话,那么要真正做到历史课探究性学习,老师还要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

1.具体做法

(1)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进入背景角色,激发学生探究好奇心。

(2)巧妙设疑,正确引导,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3)全体参与、分组讨论,群策群力,烘托探究氛围。

2.注意事项

(1)创设的情境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和探究的可行性,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

(2)情境要有趣味性、启发性。可采用多种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影视资料。

(3)集体活动与个别发言相结合,课堂探究与课外探究相结合。

(4)探究活动要有时间规定,对结果要有评价和鼓励措施,评价的标准不要唯答案对错论,要更多地侧重对探究方法、探究精神的评价和引导。

(5)历史与社会实际相联系。

下面我以高中历史必修II 中《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一节为例加以说明。

本节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很多,教材侧重介绍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变迁和婚丧嫁娶、社会风尚等社会风俗的变迁,主要是文字叙述。

第3篇

今年,我省迎来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经过不同层次的培训及三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对于新课程教材不再陌生,并且有了些许自己的感悟。但是,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发觉对于高中历史课改的推进与实践,我们还有太多的东西不了解,需要掌握,需要适应,产生了一些困惑。因此,及时总结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有助于进一步开展新课程的教学工作。

困惑一:历史必修教材内容深浅是否适度

首先,历史必修教材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本,人为割裂了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 对新教材古今贯通、中外合编的专题模式,学生反映最多的就是跳跃性大,系统性不强,条理性不好,个别专用术语让人费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被弱化,造成新的知识密度太大的问题。例如必修一专题七第3课《民主政治的扩展》中关于“震荡中的法国”,教科书把1789年以来法国经历的大革命、拿破仑第一帝国、波旁王朝的复辟、七月王朝直到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的整个历史画面,仅用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一带而过。这段历史在旧教材中至少3课时才能完成。而对法国大革命的详细介绍出现在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践》中。但这中间还要有两本必修课本的学习,是否学习选修二还要看各校的选择。如此一来,就增加了教师把握和驾驭教材的难度,展开讲,时间不够;不展开讲,学生不知所以然。再如必修三专题四第二课介绍思想的诞生提到“民国革命失败后,率部走上井冈山”的“民国革命”实则应为“国民大革命”。

第三,新教材的有些专题和子目标题的使用,过于讲求文学的语言及形式美感,堆砌一些辞藻。语言文字表述内容不够精确,逻辑性不强,以偏概全,晦涩难懂,给学生的阅读制造了一些障碍,如必修一专题七第1课子目标题中的“光荣革命”、“小密室的演变”等。第一子目“光荣革命”的使用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我们都知道“光荣革命”只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如果把“光荣革命”换成“资产阶级革命”,把“小密室的演变”换成“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子目的中心内容就非常的明确而准确了。再如选修二专题五第三课第二子目“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其实讲述的是巴黎公社革命。引用国际歌的歌词做题目,可事实是很多学生根本就没听过也不知道国际歌。

困惑二:教材形式的显著变化与历史知识体系的矛盾冲突,学生很难形成历史线索

中学历史课程是建立在历史学科基础之上的,离开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也就不成为历史课程了。历史的发展和历史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都具有时序性的特点。因此,应该充分体现历史的时序性,才能客观地展示历史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因果关系,有利于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而高中新课改完全抛弃历史学科体系,采用古今贯通、中外历史合编的专题模式,而且在整体编排体例上过于注重政治。必修一主要讲述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但是,主要讲述政治并不等于完全不去涉及相应的经济、文化等内容,如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中,竟然对三民主义只字未提,而在必修三及选修二中有了详细的介绍。由此造成的影响是我们对于其历史功绩和局限性的分析缺乏理论依据。同一事件不同方面的介绍分散在若干本教材中,着重讲解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甚至选修中还有涉及,是新教材的一个特点。学完之后给人的感觉是同一事件总是在重复,很乱。对此,我们不禁要问,新的课程理念与历史学科体系必然要产生矛盾冲突吗?完全打破学科体系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事实上,一直以来我们进行的的都是通史教学,复习迎考采用三轮复习方法,第一轮夯实基础,第二轮是专题总结,第三轮是习题的练习及讲解。新教材的教学是在还没有掌握和理解历史背景的情况下就进入专题学习,要么是囫囵吞枣,要么就是将专题所涉及的大问题简单化,而最终流于形式。打破时序,不按历史发展的系统讲述历史,缺乏必要的历史知识与内容,而按专题组织教学内容,时间跳跃性和中外历史跳跃性都过大,学生不易形成完整的时间与知识概念,也不利于掌握基础知识,更不易形成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无法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与揭示历史的本质。甚至出现有的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先讲的事件就是先发生的,分不清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先后顺序。

困惑三:高中生基本文史素质与课程要求的矛盾

新课程非常强调初中阶段的历史基础知识储备,而在实际上初中历史教学大都开展的比较薄弱,历史学科长期被定位于副科的位置上,从家长到学生根本不重视,还是停留在历史就是死记硬背的认识上,实际上新课程教材对学生基本素质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我市中考文综学科实行开卷考试,难度降低。学生的文史素养普遍较低,高二的学生不知道南京古称金陵,基隆是台湾的港口。必要的基础知识不系统,缺乏基本的历史思维,尤其是部分学生根本不清楚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到了高中之后还在问“老师:历史开卷考试吗?”面对新课程高中历史的专题学习,初中基础知识与高中专题教学之间的衔接显得比较困难。

困惑四:新课程的探究活动在基层学校缺乏操作可行性。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在每册学习主体内容结束后,设“本模块学习档案”;每册教科书设2—3课“学习与探究”;每篇课文还有“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客观上来讲,这些课题的确是学生形成探究方法的好素材。但是就探究问题的设置而言,普通中学的多数学生是无能为力的。对教师而言,这些探究性学习的落实却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一是班级人数多,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难以有效指导,二是探究性学习活动耗费的时间较多,而课时总量又十分有限,如果按部就班地完成这些繁琐的教学评价环节,明显力不从心,无法完成.

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 教材资源; 整合

说到新课程改革人们已经不再陌生,新课程实行“一标多本”,主要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四个版本(我们采用的是岳麓版)。面对全新的教材我们很兴奋激动,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磨练,对新教材我们老师真的是“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一、疑惑和困难

1.对于教材的困惑

四个版本的教材内容丰富多彩,虽然整体知识结构差不多,但是我们从细节看,有许多知识点是不一样的。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是不是要把四个版本的知识点归纳全部给学生讲呢?这样一来,课时严重不足,教师的工作量也是超负荷的。

2.要求提高,资源不足

对教师来说,新课程要求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个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就更加高了。这意味着教师要充分发挥主体意识,也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等等。同时教师要借助教材的工具性,对其进行合理整合,发挥教材的应有的功效。

对学生来说,新课程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适应高中历史的专题教学。但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对历史教学并不重视,比如因为缺乏经济方面的背景知识,学生难以理解一些政治现象的成因这也是造成教学进度缓慢的主要原因。

3.现实和理想的落差

现实和理想的落差让教师困惑,毕竟高考成绩、升学率高低,成了学校、社会评价教师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愚以为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内强实力。至于教学进度缓慢,课时不足,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容重新整合以重构历史教学体系,合理取舍以强化主干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整合教材的尝试

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是进行历史课程教学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整合教材呢?

1.宏观把握,细节入手

首先应对教材结构,课文内容有一个总体认识;应对照课标,找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了解教学目标中知识、能力、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方面的要求;其次,教师对教材整合后要留时间给学生消化,引导学生跨专题,跨单元,形成对历史的整体宏观把握。

2.依托教材,灵活整合

以古希腊罗马的历史为例,必修3思想文化史,在必修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另外选修部分,我们选择的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几乎在每本书上都有涉及到古希腊的知识点。如果是高三复习,就可以把所有的内容整合到一起进行讲解,让学生的知识能够形成体系。

3.紧扣课标,合理取舍

在进行教材处理时,可分二步:(1)确定专题的主线,(2)根据课标的“学习要点”和“教学活动建议”,拟订各课的重点和难点。

三、方法初探,抛砖引玉

我们要求高效,有目的性的教学,对教材进行整合能有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把个人方法进行总结,以抛砖引玉。

1.以课标为中心提炼知识点。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标: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那么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就围绕他们的哲学观点让学生理解,尤其是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归纳总结并进行比较,加深他们的认识。

2.合理调整教材结构

在不违背课标改革精神的前提下,重新整合建构历史教学体系,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合理整合到一起可以避免许多重复劳动,学生对内容理解也能比较透彻。

3.“纵”向的整合

新课程历史教材模块教学,那对历史的“纵”向的整合必不可少。重新按照时间让学生自己整理历史,教师起辅助作用,这样既能帮学生复习,又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横”向的整合

新课程历史教材必修部分3本,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一个时期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是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在高三复习的时候必须把他们联系起来,让学生综合分析这个时代的历史背景、特点。

第5篇

    一、充分吃透《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开发者不应该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但也不能随意发挥总要有所依据池就是要立足《高中历史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另外就是要认真地研究实行新课标以来的历年高考真题从中分类整理每一个模块的重要知识点和高考常考点,以及命题方向和设问技巧;另外在平时上课时还需重视课文中出现的图片及小字部分。只有这样在教学时才不至于迷失方向基至做无用功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笔者认为这是高三老师的教学前提和必备素养。

    二、充分掌握基础知识

    古人说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就要求进行高三第一轮复习的时候切忌回圈吞枣。而是首先要求学生熟悉或记住教材单元的知识点目录弄懂文中的每一个历史概念理清重大历史事件发展的主要线索,区别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启己整理每课的、每单元的知识结构。对三本必修中的重点、难点、盲点、易错易混点等进行总结与分类分析原因并逐一解决不要留下任何漏洞。否则第二轮、第三轮的复习学生就会跟不上不知所云。此外还要整合三本必修和两本选修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有时间的话肩必要整理一下教材中涉及到的广东地方史的相关知识点便于在目前命题注重历史情景的情况下学生少丢分。这也不是要求教师平时面面俱到段有主次等而是要做到知识点之间必修和选修之间的有机的统一。

    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老师教学必须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赴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技能。这样刚开始的时候老师比较辛苦越到后来就越轻松。往往会形成一种老师越教越想教学生越学越想学的良好局面。于是教师在专题复习时一定要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板书设计合理充分体现学科的主干知识。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同时力求让学生做到多思考肩层次的去掌握知识肩规律的去学习。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学习要达到不看课本和笔记都能基本回忆出主要内容。还要求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的高效的练习量。每周自己动手进行一次知识小结等。这些措施重在坚持才会稳定和有效。

    四、分层处理因材施教

    教学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尺度,兼顾到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听得懂肩所收获。老师要高度重视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典型错误及时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归类整理错题碰到一个解决一个。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利用一些小故事把人生的大道理表达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对老师的信任特别是要拥有一双慧眼多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池要及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而是时时关注着他们这样不仅维护了正常的课堂秩序班级的学习氛围也逐步浓厚起来了。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河以将其分为多个不同的层次始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并适时加以跟踪和辅导赴基础较好的同学来带动。鼓励后进生向基础好的同学看齐调动学生内心的自尊和好胜心形成你追我赶净先恐后的浓厚学习气氛。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三历史科复习是一个时间紧、任务重的艰巨而系统的工程。只有做到教与学的有效性才能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只有做到紧抓考纲夯实基础抓住主干理清线索科学备考坚持不懈从真总结勤思考多反思因材施教才能使高三的历史备考更加有效不断结出丰硕的果实。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复习特点;复习方法

一、高中历史总复习的特点

高中历史学习应遵循这样的公式:整体―局部―整体。首先从整体上理清每一个专题的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发展的走向,总结每一专题历史知识给后人的启示。再去探究部分,一定要在全面熟悉和识记基础知识点包括课题、节题和框题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形成“点一线一面”的结合,以此为前提,突破重点。不留下任何知识死角。最终达到结构化历史科学知识体系,形成一个有层次的整体。

1.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

要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的体系必须注意三点:①把人类历史看作是以时间为序列的纵线索和以地域为区位的横断面相互交织而成的柱形历史舞台;②把每一人国家的每一个历史横断面看作是一幅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织的历史画卷;③打破教材的编排程序,沟通古今中外的历史,把具体的历史知识从一定的序列中分解开来,又可以用新的线索串联起来,从而组成新的序列的不同链条。

2.各个历史专题的总结

历史专题的总结在高中复习阶段至关重要,通过阶段划分,由学生归纳出各阶段的总体特征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现掌握重要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构建各个专题的知识结构。例如中国古代史先秦的阶段特征总结:

先秦:【阶段特征】先秦包括原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

(1)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

原始民主制―分封制和井田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2)经济方面: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思想和科技出现了繁荣局面

①思想方面形成了百家争鸣和思想解放的局面;②教育方面,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③天文、历法、医学等科学技术有了发展;④文学艺术也有了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后世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阶段复习方法

根据学科复习特点,以及本人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一套高中历史阶段复习比较有效的方法。

1.目录记忆法

从目录来复习,纲目明确,可以总体把握,做到宏观心中有数,居高临下全面看问题。

必修一 政治文明历程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2课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第3课 从汉至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专题二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6课 雅典民主

第7课 罗马法

2.提纲复习法

根据目录的线索,整理出每一个单元的复习提纲,把整个的知识点整理、归纳、系统化。如阶段复习特点里提到的总结方法。

3.结合习题综合复习法

复习一单元后,可以重新翻阅本单元习题,再一次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本单元的知识点。

4.反复复习法

根据记忆遗忘规律,经常反复及时复习,就遗忘得很少,否则就忘得很多。

当然,迎考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应联系学生实际摸索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学生素质。高中历史新课程需要每位历史教师付出努力,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第7篇

一、关于《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学习,我认为首先要做的是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

归纳和整理知识的方法很多,比如采用表格来总结人物活动,可以减少记忆的头绪,提高记忆的质量。比如说对中国古代政治家的主要活动的归纳,可以整理成如下的表格:

这样,知识看起来非常清楚,学生容易记忆。

二、专题的复习注意抓住专题的主线

教材共分六大专题,每个专题的整合都是按照一定的主线来选择人物的,教师在授课时应该突出这一点,以便学生能够整体感知知识,比如说专题“无产阶级革命家”,其中选取的人物都是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他们的活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这一专题中,有两条主线: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演进,既要了解马克思、恩格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又要掌握列宁、、邓小平在实践中是如何发展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知识,既重视理论,又关心实践;再比如说,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家”中选取了三位帝王,中国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有数不清的政治家,功绩并不比他们逊色,但是为什么教材没有选择呢?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的历史活动中,教材突出展现的是他们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中所作的贡献,这也成为本专题的主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了解了每一个专题的主线,有助于他们将琐碎的知识融合为一个整体,降低了复习的难度。

三、分析历史人物,注意将他们的活动和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比较,对重复的知识点要重点讲解

比如,讲解专题三“华盛顿”时,华盛顿一生的功绩可以概括为两件事,即领导北美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和促进了美国民主制的发展。在讲述促进美国的民主政治的发展时,我们可以联系必修一专题七中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

再比如讲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时,我们会发现,很多的史实是在必修本中学习过的,所以可以结合必修一、三的知识,将孙中山一生的事迹归纳为两大方面,一是理论成就,即由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二是实践活动,着重讲述他一生中三次伟大的历史性转变。这样在选修的复习中,能够进一步巩固必修的知识,一举两得,不亦乐乎!

四、复习过程中,注意同一专题的人物、不同专题的人物的联系和比较

比如,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讲授唐太宗和秦始皇时,可以比较他们在建立和完善中央官制方面的异同点,进一步探讨君权与相权之间的关系。复习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时可以比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有何异同,同样可以将他们的这一思想同中国的“依法治国”的思想进行比较。再比如可以将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中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进行比较和分析。把不同人物、不同思想、不同时代的内容进行比较,便于学生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五、学习历史人物,对人物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讲课的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人物活动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评价历史人物一般坚持如下的标准,一即生产力的标准,看历史人物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标准是评价历史人物的最基本的标准;二是采用阶级的分析标准;三是注意看历史人物的主流,不要拘小节;四是把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不要苛求古人;五是要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既不能忽视历史人物的作用,也不能人为地夸大其作用。评价时要求学生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语言精练。

六、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在新课改的推进中,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是越来越高,在高考中已成为命题的一大重点。而人物的学习在这方面出题是最有可能的。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我们应该关注学生在这一方面的悟性,必要时为了应对高考可以总结规律。比如学习专题“无产阶级革命家”之后,我们要体会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家进行探索的非凡勇气和创新精神等等。学习专题六,从中外科学家身上我们感悟到的是他们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第8篇

一、新教材的研究与教学之过去篇:结构体例带来的困惑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是课程结构的变化,原来的高中历史教材通史模式被专题史模式所取代,中外分册的形式被中外合编所取代。大多数人很好奇以后的历史课将教授什么内容,却很少有人思考结构改变后的历史课堂会发生什么变化,以及如何来应对这些变化。

乍看现行整套高中历史新教材,专题史的模块设计让人耳目一新,但细看内容都似曾相识,撇开体例和印刷的变化,新教材无非也就是旧瓶装新酒。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模块到模块,倒有了一种衣物整理箱的感觉,秩序井然的样子。有通史教学经历的教师可能都有这个感觉,这种模块设计打乱了历史的整体性,人为地造成政治、经济、文化内容的分裂。例如历史必修一,是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选材表现的主体是人类的政治活动,探讨政治制度、重大事件和人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活动以及思想文化活动密不可分,相互作用。讲政治如何能不讲经济基础、不去分析反映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思想文化呢?

新教材的模块设计对史实的分割使同一个内容会在多处重复,占用课时,造成了教学资源不必要的浪费。例如必修一中讲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必修三中又提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必修一讲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必修三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又如必修二中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必修三又提到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思潮;再如必修一最后一个单元是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必修二最后一个单元是讲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全球化是一个多元概念,它既是一个实践政治命题,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命题,还是一个思想文化命题,割裂开了讨论全球化显然是不全面的。在一个地方学了一个概念,过一段时间在另一个地方又看见它了,如此下来是知识的覆盖呢还是知识的组装呢?对学生来讲肯定造成了不小的困惑。

总之,专题史结构的历史新教材,史实割裂,时序混乱,内容重复,中外合编的体例又是光有外在没有实质,这不管对教师组织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增加了难度,笔者想关于新教材的编写是否能够继续地改进以适应教学呢?

二、新教材研究与教学之现在篇:创新在于打破模块束缚,重新整合

新课改既然没有停步,新教材既然还在试行,我们历史教师面对困难只有勇往直前。创新是历史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和历史教学不断发展的动力,对于我们历史教师来讲,创新是对能力的一种考验:如何在有限的教学参考资料辅助下,依托新教材,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以及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在新课改的浪潮下,新教材在结构体例上的欠缺暂且不去考虑,丰富的知识板块和鲜艳的印刷效果是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工具。例如课文中间插有多种栏目,如“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还配有图片和地图说明,这些文学化、形象化的历史知识都是对正文的补充说明和延伸,不必掌握只需欣赏,在教师的有效利用下,应该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如果课文内容信息量大,课时内完不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对教材资源大胆的取舍,或者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比如说做教学幻灯片,剪辑相关的教学录像等等。至于新教材在结构体例上存在的不足,是非得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来弥补的。笔者的观点是:大胆创新,打破模块束缚,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历史新教材的专题史模块设计割裂了历史的整体性,但是教师可以担任还原历史的美容师。打破模块束缚,重新对教材资源进行取舍整合,把整套教材内的相关知识建立有机的联系,这样应该可以还原历史的整体性,提高学习效能。例如在讲解分封制(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时,简单联系西周的经济制度――井田制,概括的分析分封制与井田制的关系,这样一个历史概念就有血有肉了。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还原”不是简单的叠加,也不是粗糙的揉和,如果详略不得当,还是把专题史当通史来教,那什么新课程新教材不就都是历史的倒退了吗?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不就成了一场闹剧、一场换汤不换药的革命吗?

打破模块束缚,重新对教材资源进行取舍整合,不光是为了还原历史的整体性、让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还是为了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历史学习提出的能力要求是这样的:“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在课上教授知识时注意引导,还需要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慢慢的摸索。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介绍。比如在新教材专题模块的学习过程中,引导不同专题间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养成横向联系和比较的思维能力。例如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二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它们的背景,一个是古代中国,在平坦的亚洲大陆上发源的农业文明;一个是古代希腊,在曲折的爱琴海海岸发源的海洋文明。历史有其特殊性,不同的地域特征会产生不同的人类文明,但是纵然东西相隔,交相辉映的古文明总有一定的可比性,至少它们的共性在于为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打破模块束缚,重新对教材资源进行取舍整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预习和复习的方法很重要。要教他们学会构建一课、一单元以及一专题的知识结构图,把纷繁的历史知识和概念串联起来,形成有序的知识结构,能够横向联系的概念可以在知识结构图的旁边作好标注。长期坚持下来可以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加强从宏观上整体上掌握历史知识、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虽然新教材本身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总体来说在历史教育这个层面,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给历史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历史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才能适应新教材的教学。纵然形式多变,基础内容还是万变不离其宗,抓好平时的教学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那么到真正面对的时候是否应该会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心态。

第9篇

1.传统历史教材的不足

传统的历史教材,期间也经过了一些修补改动,但是在内容方面没有什么大的变化。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一些问题就逐渐的显露出来。传统的历史课本为了保持内容的连贯性,多数内容只是泛泛而谈,对细节的重视不够,很多历史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表达上,历史本身的生动性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历史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与现实社会和实际的生活相脱节,历史知识只是停留在课本上,历史没有走进现实生活中,以史为鉴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教材在选材方面,重政治轻经济,历史为阶级服务的功能太明显,例如,高中五本教材政治史的比重占了将近一半;长期采用一种模式的教学,有的教师备一次课就可以不断的重复使用,对知识的更新引不起足够的重视,不利于教学的创新。

2.新教材的调整与创新

各学科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都编写了不同版本的新教材。高中历史也不例外,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等不同版本,不论是什么版本的历史教材,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突破传统教材按照通史,按王朝体系的模式编写教材,不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有一定的创新。新教材按照专题的形式,将历史知识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本必修和其他的选修教材,这样编写教材不仅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专题知识,也有利于向大学历史专业知识的过渡。下面就以新课标人民版的高中历史教材为例,谈一下新教材的调整与创新。

(1)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概况

人民版历史教材一共是9册,必修课3册。三册按照侧重的领域来划分,简单概括为第一册政治史,第二册经济史,第三册文化史。选修课内容丰富,主要包括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如何探索历史、近代的民主和专制、古今中外的著名的历史人物、文明、战争等。

(2)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的调整与创新

①在编写思路上,以国内的历史为主,从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角度出发,注重国内国外历史的有机结合,加大了世界古代史、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在课程结构上,选修课与必修课互相补充,进一步丰富了教材的内容,进一步突破了传统历史教材的编写模式。

②在体制上,每一本教材都设有学习专题,学习专题分为3个部分:专题导学、学习内容、学习档案。专题导学,主要是对学习起到引导启发作用,着重介绍的是本章的学习重点;学习内容是学习专题的主体,文章中的“想一想”“议一议”以及文章结尾的知识链接、自我测评等是学习内容中的主要特色,这样安排教材,不仅可以起到辅助教材的作用,还可以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重点归纳、收获与存疑、学习评价、学习活动记录等是专题学习档案的主要特色。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学会学习,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此外,学习与探究课程的设置,为学生和教师进行深入思考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课本内容与社会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人民版历史教科书大量加入与现代实际社会生活相关的内容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课本在编排上增加了对时事和民族命运的关心,比如,在第二册必修课本中加入了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内容,在中国对外关系专题中增加了中国加入WTO的内容等等。在人民版新教科书中热点、最新的科研成果也有所体现。

④历史教育的各种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战时民族工业西迁,一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回国投身到祖国建设事业当中;中国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进行的坚持不懈的斗争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历史教育的爱国主义功能;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等,这些伟大人物的事迹在人民版教材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对于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良好的人格无疑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人民版的历史教科书,能够非常客观地看待分析历史事件,对于错误的做法能够正面客观的分析,不但不回避,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3.人民版新教材的不足

(1)语言表述有待改进

在必修一教材第八页中,秦朝大一统“政体”一词的使用,不妥当。政体是一个近代词汇,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是现代社会的两种典型政体,在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是君主专制,显然使用“政体”一次不恰当。在阐述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写到“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事实上,当时《共产党宣言》已经发表,有大批的马克思主义的活动者,只是马克思主义还没有占据统治地位,完全表述成“没有理论指导”是不恰当的等等类似的错误较多。

(2)内容的详略程度没有把握好

英国的两党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课本中没有涉及是一个明显的纰漏;在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革命这一章节中,内容过于简单,不利于学生深入地掌握中共的奋斗史,一些需要重点阐述的文章被一笔带过,可以说是人民版新教材的一个明显不足。

二、新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探讨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历史教学教材得到了成功的改版,新课程的改革必然要求新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如何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是对教学方法的几点看法:

1.教学方法要丰富多样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是对教学方法的一个概括。各种教学方法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各种教学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缺点,博采众长,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一种教学方法再好,一成不变地使用,时间长了,学生会感到厌烦,教学效率也会较低。在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让学生对课堂有所期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合理处理新旧教学方法

第10篇

一、隐藏在教材目录、章节标题、子目中

这类知识正是因为司空见惯,故很容易被考生所忽略。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第16课《抗日战争》、第17课《解放战争》,实际上昭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四个阶段――“国民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内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三年内战时期),这些往往是高考命题的切入点。

【例1】美国总统在《致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为向中国人民――尤其重庆市民――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起见,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A.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B.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C.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

D.国共全面内战期间

解析:本题是一道考查隐性知识的试题。题中“联合国家作战努力”反映了抗战期间,中美合作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时代背景,发生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选C。

知识拓展:例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Ⅱ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节“开辟文明交往的新航线”和第四节“走向整体的世界”,也隐含了教材编撰者的治史理念,即“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这些史观和理念往往也会渗透到高考试题的命制当中。

【例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解析:本题材料当中就渗透了“两个文明汇合”的史观,要求考生在“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的观点中,分析两个观点的合理性,并培养考生站在全球的角度,公正、平等对待世界各地文明成果的正确态度。

参考答案:①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角度回答,也可得分。)②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若有不同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备考口诀:充分利用好目录,兼顾章节之标题。子目资源深拓展,融会贯通提能力。

二、隐藏在教材的序言(课前提示)、

学习提示当中

教材中的有些知识,并不在正文中提及,而是简明扼要地出现在教材的序言(课前提示)或者在学习提示中。如:人民版必修Ⅰ专题一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出现在课前提示中。人教版必修Ⅰ专题四学习提示中指出:“本单元内容涉及很多世界史知识,学习时需要注意联系世界历史大背景。”

【例3】(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卷)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解析:回答这道题,要在比较周秦政治制度时,抓住各自最重要的特点:西周政治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随着秦朝大一统专制主义帝国的建立,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参考答案:①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②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取代贵族政治。

备考口诀:通读序言和进要,学习提示要知晓。结合教材奠基础,论从史出双结合。

三、隐藏在教材的旁白、

知识链接、历史纵横、史学争鸣中

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有大量的旁白、知识链接、历史纵横、史学争鸣,是对教材正文的重要补充,是大家最不可掉以轻心的内容。如: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二节《外交关系的突破》的知识链接中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次建交高潮以及建立国家增加的数量,这便于考生对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巨大历史作用的理解。

【例4】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中中国与外国建交增加的国家数据,来自于教材的旁白“知识链接”。由于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1月,中国外交明显受到了“”的影响,故排除②和④,正确答案是A。

备考口诀:旁白、链接和争鸣,皆有可能进高考。教材掌握须全面,字字句句不放过。

四、隐藏在教材的作业题、

思考题(学思之窗)中

高中历史教材,为了进一步拓展知识和巩固知识,教材当中设置的思考题和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题往往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这些作业题或思考题,也是高考试题命题的选点。

【例5】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图1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解析:本题改编自人民版必修Ⅱ教材专题一第二节后的自我测评题:“在地图上标示出定窑、钧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和耀州窑的大置”。试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和识图能力,体现史地学科知识的渗透。钧窑在河南,定窑在河北,景德镇窑在江西、耀州窑在陕西,结合地图即可判断D项符合题意。

上述例3,也是改编自教材后的作业题:“用简短的语言概述西周政治的主要特点。”和“秦王朝的郡级行政机构有哪些特点?”

备考口诀:思考题目多角度,课后习题求变式。答题尚须多拓展,融会贯通应万变。

五、隐藏在教材的插图、地图当中

通过插图、地图来叙述知识,既形象生动又具象直观,减少了课本的文字量。但由此也形成了考生易忽视的隐性知识。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中的“早期使用蒸汽机的煤矿”图,间接展示了工业革命当中,机械动力运用于矿山开采,当时畜力运输仍然处于主流地位,黑黑的浓烟从烟囱飘出,反映了工业革命造成了大气污染。

【例6】(2010年高考江苏卷)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中工业生产动力、交通、市场的影响。A项不正确,珍妮纺纱机推动了棉纺织工业的发展。B项错在“普遍”的表述上,当时只在英国的部分地区推广。C项不正确,蒸汽机车发明于1814年。D项是市场因素,是主要原因。故选D。

【例7】(2010年高考江苏卷)图2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解析:本题取材料于人教版历史必修Ⅰ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局部(威海卫战役)。题中选项能够体现威海卫战役特点的只有A项,故选A。

备考口诀:插图地图多信息,表层深层都涉猎。图文对照得新知,以图佐文很必要。

六、隐藏在教材的不同模块,

关于同时代历史横向叙述中

由于新课程历史教材编撰体例属于专题式,在必修Ⅰ政治史、必修Ⅱ经济史和必修Ⅲ思想文化史以及选修1至选修6的表述当中,必然会有所侧重,形成了相对断裂的隐性知识。如: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必修Ⅰ教材主要强调革命对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从必修Ⅱ教材看,它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短暂春天的到来,推动了近代社会风俗的变革;从必修Ⅲ看,它还推动了新文化运动、民国时期的教育等思想文化的发展。

【例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谭嗣同《仁学》

(1)材料认为“民”与“君”是什么关系?这种思想与哪位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似?(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思想在辛亥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

解析:本道题考查选修Ⅱ《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的内容,但也涉及必修Ⅰ政治史中辛亥革命历史贡献等相关知识。考查内容涉及思想史和政治史。

参考答案:(1)关系:“君”由“民”选举产生;“民”可废除“君”。(若概括答出“在民”也可得分。)思想家:卢梭。(2)体现: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答出“三民主义”或“民权主义”亦可);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备考口诀:专题体系史实乱,通史意识不可缺。政治经济文化史,上下左右前后通。

七、隐藏在教材的注释、注解(注脚)中

教材限于篇幅、字数的要求,一般对教材中的某些重要事件、语汇、内容、背景、引文、图片作介绍、评议,这些注释、注解(注脚),在高考试题中也时有出现。

【例9】(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卷)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

解析:关于“四大徽班”,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Ⅱ在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中作了注解:“指的是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和春台班,它们占据了当时北京城的主要戏曲舞台”。由于中国戏曲之祖是昆曲,排除B项;京剧正式形成在清朝,排除C项;京剧北京化是在乾隆年间,排除D项;同治、光绪年间,京剧风靡全国。京剧被公认为“国剧”。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

备考口诀:注释、注解也重要,分值不多常考到。熟悉内容长见识,边边角角都看到。

八、隐藏在教材的大事年表、

重要事件中英文对照、附录中

大事年表、附录、中英文对照,是高中历史教材把以往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事件根据某一时间先后按年代排列起来的参考资料。大事年表、中英文对照、附录相关知识在高考试题中出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如:人教版必修Ⅱ大事年表中有“1984年,中央开始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1985年,国务院决定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

【例10】(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新课程卷)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解析:从题干中的规定可看出,它强调的是企业工资与经济效益的浮动比率,重在调动企业发展效益;经济改革中效率优先的问题,降低工资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经济发展增长速度与国民收入没有同步增长,颁布该规定的背景是当时公有制体制下企业效益低下, A、B、D选项的观点不符合题干材料信息。因此选C。

第11篇

一、继续紧抓课本,构建好主干知识体系

在复习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狠抓主干历史知识,切不可放松。何谓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即在历史现象中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集中反映人类文明演变的历史进程,总揽全局,纲举目张。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复习。

1.明确各模块的每个单元的主干知识。如必修一各单元的主干知识:(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包括分封制、宗法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监察制度、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皇权与相权的矛盾。(2)西方古代的政治制度,包括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律。(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包括英、美、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侵华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包括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5)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十月革命)。(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包括三大政治制度与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以及“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7)现代中国的外交。(8)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包括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曲折发展,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抓准每个模块的重点主干知识。如必修一模块重点抓住:(1)古今中外重要政治制度的内涵、演变及历史影响。(2)政治文明的演变历程及其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3)爱国主义与民主革命的精神。(4)大国的崛起与国际关系的演变等。必修二模块重点抓住:(1)从古至今人类社会以生产力发展为代表的物质文明演变的历程。(2)世界市场形成与演变的过程。(3)从古至今世界不同经济形态与经济制度的演变、竞争与交融。(4)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三模块中的重点为:(1)古今中外主流社会思想的演变。(2)从古至今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精神文明的内涵及其影响。(3)古今中外重大的科技文化成就。(4)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3.重视历史时期,形成知识联系。按照不同历史时期将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构建通史体主干知识网络。以中国明清时期为例:必修一政治史部分知识有废除丞相、设置内阁、军机处,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等;必修二经济史部分知识有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国力强盛的表现等;必修三文化史部分知识有明清之际出现的反封建启蒙思想、总结性科技巨著的出现、追求个性的书法绘画作品的出现、小说戏曲的繁荣等。通过上述知识的整合可以归纳出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的规律性认识——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时期,封建经济高度繁荣,科技文化发达;但明清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与同时期的欧洲相比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

二、重精略多,做练习更应总结反思

1.在考前冲刺阶段,考生每天要进行适度的强化训练,做一定量的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是可以检查测试对相关知识掌握的程度,及时查漏补缺。二是借此可以提高解题水平和解题技巧。但训练应当更加讲求科学的方法,训练题不求“多”而应求“精”。要紧密结合复习指导,认真精练,而且重视练习后的总结与反思,提高对知识点的“活化”程度,构成知识体系与网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要多分析考试说明中的高考题,体会其命题的特点(特别是提示语、限定词、求答项的设计方式以及答案要点的分布),使自己熟悉高考真题的价值取向、设问方式、分析方法以及答题的层次与角度,确实提高高考历史解题的实效性。

3.要整理过去试卷训练中的错题,找出过去出错的原因(主要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审题的准确度、答题的规范程度等)有针对性地总结,做到查漏补缺同时避免出现重复性错误。

三、严格落实历史解题的原则与方法

1.答题顺序:(1)从前至后(遵循平时做题习惯,一般常理,题型越靠后越复杂)。(2)先易后难、阶梯筛选(先易:把握基本分,进入解题状态。后难:以免影响心情)。(3)不可“恋战”(易,不要大肆铺开;难,不要纠缠不清。目的:抓紧时间)。

2.保持平稳心态:(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要因题目的难易及自己的情绪而影响发挥)。(2)稳扎稳打(扎扎实实做好会做的题目,拿住能拿的分,出现难题也要情绪稳定)。

第12篇

一、制订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

要求:

1.以周计划为单元,周日不在计划之列,留作调控。

2.越临近考试,历史学习时间越应适当增加,可以每15天为一复习阶段调时。第一天预习,第二天精习,第三天复习,这种方法大大优于在一天中三者连续并举。

3.每天要保证有5~10分钟的时间回头复习近来复习过的内容,逐渐加快回顾速度,进行“滚雪球”式学习。

二、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要求:研读目标:知晓了解、归纳、理解、分析、评价等行为动词的操作含义,细化背景、原因、内容(过程)、影响(结果、作用、意义)的知识层次。

三、采用实用的学习操作方式

(一)会看课本

我们每天都要读书,怎样读才能记得更多的东西,记牢更多的东西,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大问题。对于学习效率,读书声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不起决定作用,读书是心灵与文字的沟通、交流过程,是一种理性的活动。怎样读书,下面有一些好的建议,你不妨参考一试:

1.看书要眼到(注意力)、口到(念念有词)、心到(集中精神)、手到(划划、圈圈、标标①②③……,原因、目的、性质、内容、结果、作用、……不动笔不看书)。

2.注意:课本中每一目(或每一自然段)都有一个“中心”,抓住“中心”,并归纳多角度说明这一“中心”的知识点是我们读书的基本任务。如“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中心包括①背景;②目的;③建立过程(有什么特点?);④内容(两个组织及区别);⑤作用。看书应做到条分缕析,标点划线。先一块一块“雕刻”,去粗取精,再组合起来,回应笔记中的知识体系,就能点面兼顾了。

3.看书要做到“全”“细”“准”。例如:

一战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迎来“春天”的原因

“全”――指各方面原因都能知道:①辛亥革命推动作用;②列强放松经济侵略;③爱用国货运动;④实业救国思潮;⑤民族资本家爱国心的驱使;⑥利润的刺激。

“细”――如:①中具体化还有:a.帝制;b.民族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地位的提高;c.民国政府采取了发展实业的措施;d.华侨投资;e.实业团体纷纷建立。

“准”――如:②准确掌握是“一战时期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是“欧洲的”“暂时的”“经济的”。

4.要养成“回忆”的习惯。看了一课或一单元,规定自己在某个时间闭目回忆。“短路”了就及时去翻一翻,再接着去“回放历史”。直至能将课本所归纳的(或笔记)内容“刻”在脑中。

5.学会变换花样学习。如专门看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比较看容易混淆的历史内容;纵向看某一国家的历史(在三本书中的体现),如英国、美国、俄(苏)国。

(二)会看错题

从每次做错的选择题,综合题的某一问中,针对性地具体地反思总结,从知识掌握角度(反馈到看书出了什么问题)、审题技术角度,写出10条8条,引以为鉴。

(三)抓点理线,将历史知识要点化、线索化

抓点:在夯实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全面落实要点。

理线:将零散的知识串成线,形成链条,复习便可“顺藤摸瓜”。

例:《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线(藤)――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辉煌、衰落。

点(瓜)――城邦建立、梭伦改革(内容、影响)、克利斯提尼改革(内容、影响)、伯利克里统治(表现)、民主制度的作用和形成条件、民主制度的局限。

(四)概括综合,将历史知识概要化、系统化

概括:把纷繁复杂的历史内容剪去枝蔓,拧干水分,析出学习内容的精华。用点时再舒张开来。

综合:把分布在不同章节、不同课本,互有联系的知识点混合聚拢,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例:《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概括:击匈奴、平南越、订秦律、一币制、一文字、统车轨,度量衡,修驰道,凿灵渠、筑长城、大移民。

综合:“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涉及3节内容,可分为“中央”――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内容);“地方”――中央严格控制地方(内容)。

(五)联系比较,将历史知识网络化、深刻化

联系:以发展变化和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历史和分析历史。有横向(中外)联系和纵向(远近)联系。例:阅读必修(一)“编者的话”第一段文字,明确政治(必修一)经济(必修二)思想文化(必修三)之间的内在联系。

比较:揭示同类历史事件的异同,有效避免知识间的相互混淆,答题时的张冠李戴。

如美国议会与德国议会的比较,雅典公民大会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