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投资风险管理

投资风险管理

时间:2022-11-29 16:49: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投资风险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投资风险管理

第1篇

1 提高对煤炭企业投资风险管理的认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将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如何辨识、评估、监测、控制风险,已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在一些发达国家,风险管理的理念、技术、方法和手段,已经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投融资决策、财务报告管理、内部审计体系建设等,涵盖了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安排,到各项业务运作流程和操作等各个层面,形成了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而在我国,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相对薄弱环节。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工作薄弱,是企业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的重要原因。特别是煤炭企业投资中存在着更多、更复杂的风险,一旦管理不慎,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将无法挽回。对煤炭企业来说,加强投资风险管理意义特别重大。

(1)加强企业投资风险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企业投资风险管理的目标和作用,就是要确保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这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是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注重的重要方面。

(2)加强企业投资风险管理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企业投资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当公司的投资目标确定后,为确保投资目标的实现,就应该有相应的风险管理,来应对战略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各种重大风险,确保企业良性发展。

(3)加强企业投资风险管理是确保投资取得实效的需要。企业投资的目的在于获取利润,形成更大的资本积累。但投资过程中一旦遇到风险,就有可能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甚至会使企业损失严重,给企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加强企业投资风险管理,有效控制、转移、规避、分散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趋利避害,就能使企业的投资收到可观的效益,达到投资的预期目的。

2 煤炭企业投资风险因素分析

风险从其来源看,主要有来自内部运作管理的风险和来自外部环境的风险,煤炭企业投资风险也同样来自这两种情况。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煤炭企业项目投资一般数额较大,部分煤炭企业在项目投资上融资渠道单一,大部分选择贷款解决资金问题,造成企业利息费用上升,一旦市场不好,现金流量减少,负债增加,偿债能力减弱,就形成一堆债务,既给银行带来损失,也给国家解决国有企业负债问题增加了难度,造成风险较大。

(2)投资主体不明确。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部分煤炭企业投资风险观念落后、陈旧,固守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投资首先想到的就是单干,热情也很高,到最后,往往出现投资主体不明确,责任不清的现象,一个项目换一任领导就出现了断层,经营好还可以,一旦出现亏损,经营不善,就成了企业的包袱。

(3)对投资项目缺乏科学的调研论证。有的煤炭企业对投资项目缺乏科学的调研论证和设计,一有好的项目,就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一哄而上,盲目跟进,造成项目市场狭小,利润空间下降,形成亏损。

(4)对政策缺乏研究。有的煤炭企业对上级政策不了解,盲目上项目、高投资,一旦处理不妥当,将会影响项目今后的生存、发展和壮大。特别是“三边”工程较多,边设计、边审报、边施工的项目存在巨大的风险,一旦项目不能审批下来,又成为报废项目。

3 煤炭企业控制投资风险的对策

追求利益是一种企业行为,风险与机遇并存,市场经济条件下机遇经常出现,但风险也处处伴随,要把机遇转化为收益,对风险的处理至关重要。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只能利用它并加以防范和控制,遵循风险运行规律,而不是违背它。煤炭企业控制风险应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领导,形成体系,是加强投资风险管理的基础。为做好企业投资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工作,煤炭企业应成立加强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有关专业人员组成工作小组的核心力量,并聘请专业咨询机构,利用风险管理的专业方法,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发生后的影响程度出发,进行全员参与的风险辨识评估。还要通过调研访谈、组织填写和汇总风险调查问卷等方法,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从中选出有价值的重大风险信息。为做好重大风险管理工作,应按照风险分类,分别制定系统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制定重大风险的度量指标、风险模型和承受度标准,提出分级、分类进行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形成企业投资风险管理体系框架,为投资风险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是加强投资风险管理的前提。煤炭企业要制定合理规范的投资管理制度、科学严密的投资决策机制,建立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从制度上规范自己的投资行为,避免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局面。要大力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所有项目从立项开工、建设、竣工、结算、生产等过程,统一由项目法人负责,一包到底,实行责任追究。对参与项目调研、论证、决策、建设的所有人员,依据责任大小,实行项目风险抵押金制度,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

(3)加强调研,严格把关,是加强投资风险管理的重点。煤炭企业要加强调研论证,严把项目立项关,确保项目立项科学、合理,市场前景看好。应充分掌握和利用国家的行业、产业动向和政策,运用比较优势理论,积极寻找新资源。比如当前,煤炭价格持续下滑,形势将日益严峻,煤炭企业必须转型,只有转型升级才能走出困境。要从煤炭向能源转变,大力实施“绿煤战略”,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延伸煤、电、气产业链条,做“能源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第2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投资风险 管理

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中小企业所占的比重都举足轻重,据有关资料,美国的中小企业所占比重99.7%;德国占98.5%;我国中小企业的比重大约占99.2%。所谓中小企业,我国目前定义了几个指标,即3亿营业额以下的企业、资产总额小于4亿元的企业、员工人数在2000人以下的企业都归为中小企业。

我国的中小企业分布广泛、数量庞大,是我国经济发展与出口创汇的主要力量,中小企业更是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的重要载体。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带点,中小企业的发展、搞活与壮大势在必行,而投资是一个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必要手段,有投资就有风险,本文重点谈中小企业的风险其原因就是中小企业在投资时由于自身规模小、资产少、融资难、负债能力有限等,这就造成投资者拒绝投资于中小企业,因为投资的风险系数要比投资于大企业高的多,这就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所以能否让投资风险小、收益高、见效快,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国家也出台了一些帮扶政策,中小企业要学会利用国家政策,加强投资风险管理水平,让投资活动成为企业的利润源泉。

一、中小企业投资者与投资风险分析

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不透明、不公开,增加了投资的不确定性,使得投资者不屑于投资中小企业或者向中小企业要求很高的风险报酬。另外,中小企业员工水平偏低,吸引不到优秀的人才,专业水平低下,技术水平落后,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日常经营管理混乱,财务制度不健全,所以作为中小企业的投资者不得不承受很高的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对未来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在投资中可能会遭受收益损失甚至本金损失的风险。为获得不确定的预期效益,而承担的风险。它也是一种经营风险,通常指企业投资的预期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只要风险和效益相统一的条件下,投资行为才能得到有效的调节。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投资类型主要是一些项目投资即相关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投资,这些投资有共同的特点就是金额大,变现能力差和投资风险系数高。所以中小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如果投资决策失误、投资形成不合理的资产结构,达不到预期的投资效益,从而影响中小企业的运营,这种影响可以让企业发展倒退几年或者几十年,严重的会使企业濒临倒闭。当然说这些并不是阻止中小企业的投资,俗话说有危险就有机遇,中小企业要做的是善于抓住机遇,科学有效的管理投资,评估投资。

二、中小企业投资风险成因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中小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计划实施了许多投资项目,例如更新设备、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等。投资方式又千差万别,主要有对固定资产、房地产、证券、无形资产等的投资,这些投资方式也产生了不同意义上的投资风险,这里针对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投资风险成因归纳如下几点:

(一)中小企业投资风险形成的宏观原因

1.政治背景

影响企业投资收益的国内外政治活动总和构成了政治背景因素。主要体现在政治制度的稳定性,领导者的素质,政策实施的延续性等方面。政治上的变化势必会影响经济的变化,从而改变投资者对证券价格的评估,进而影响证券市场的供需关系,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即发生变动。

2.经济因素

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利率、汇率的变化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化会给投资者带来收益或是风险。

3.竞争环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其中包括产品的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等之间的竞争。对于投资收益较好的产业,由于利益驱动因素作用,就会有更多的投资者投资于该领域,致使该行业的投资收益率下降,相应的投资风险也会增加。企业在对某一行业或项目进行投资时,应对该投资项目的经济结构、成本结构进行科学的论证,如果所投资的项目处于衰退期,则不适合投资,以避免投资风险的发生。

(二)中小企业投资风险形成的微观原因

1.被投资企业的因素造成的投资风险。

企业将自己的资金、资产等投资于被投资企业,希望获得较好的收益,但由于被投资方经营管理不善而出现经营性亏损,或无法按期向投资企业支付红利或偿还本息,势必给投资企业带来风险,造成经济损失。另外,被投资企业未履行或非完全履行投资协议也会给投资企业造成损失。

2.不会合理利用资金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相对缺乏,主要以实业投资特别是对内投资为主,而且中小企业又缺乏控制投资风险的相关人员和经验,使投资的管理出现薄弱环节,经常出现盲目投资、重复投资和投资管理混乱等问题,导致对资金利用不合理,进而对资金投资的未来收益造成不利影响,最终形成中小企业的投资风险。

3.信息不透明,难于评估

风险投资的主要风险包括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和环境风险等。由于风险投资过程是一种投资期限长、投资结果高度不确定的创新过程,风险投资主体很难获取关于整个风险投资过程的比较完整、准确的信息,即信息是不完全的。投资主体虽然对未来情况(如对某些定性评价指标)有所了解,但对如概率、可能的风险损失、投资收益变动等定量指标很难做出估计。

三、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管理对策

既然有投资就有风险,那么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管理者都应该对投资风险的特性有一定的掌握,从而能平和公正的看待投资风险。在认真研究投资风险作用机理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着对投资风险可能转化的破坏性有清醒的认识。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小的特点注定了它抵御风险能力差,再加上相关工作人员不专业,在管理投资时没有完善的体系可以遵循,从而造成投资领域的剧烈震荡,危机企业投资安全。本文在具体实施步骤上做了详细的阐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吸引投资者的全面工作

作为中小企业在吸引投资者投资时应该制定一份商业计划书,英文名称为Business Plan,是公司、企业或项目单位为了达到招商融资和其它发展目标之目的,在经过前期对项目科学地调研、分析、搜集与整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格式和内容的具体要求而编辑整理的一个向投资者全面展示公司和项目目前状况、未来发展潜力的书面材料。

编写商业计划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寻找战略合作伙伴或者风险投资资金。一份好的商业计划书的特点是:关注产品、敢于竞争、充分市场调研,有力资料说明、表明行动的方针、展示优秀团队、良好的财务预计、出色的计划概要等几点。如何吸引投资者、特别是风险投资家参与创业者的投资项目,这是一份高品质且内容丰富的商业计划书,将会使投资者更快、更好地了解投资项目,将会使投资者对项目有信心,有热情,动员促成投资者参与该项目,最终达到为项目筹集资金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投资风险管理体系

中小企业建立投资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要方法,就是建立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包括选择投资机会、拟定项目建议书、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设计任务书、投资项目的评估与决策、执行投资项目五个部分。

这里重点探讨投资项目的评估,在风险投资过程中,风险投资者采用一定评估指标来判定投资的收益和风险。对此许多研究机构作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目前,我国有3,000多家评估机构,大多数挂靠在政府部门或会计事务所等,缺乏行业眼光和专业经验,加上评估方法单一,评估手段落后,使得对风险投资项目或企业的价值估计误差太大,评估结果可信度较差。“高风险带来高收益”是投资行业尤其是风投领域奉行的一贯准则,因此“风险”对美欧的投资商来说,并不可怕。他们最为关心的是如何准备的识别和预测风险,并将风险控制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而可以接受的风险标准就是:是否是与预期收益相匹配,必要承受的风险。同时也只有精确的、可靠的、科学的风险预测分析结果,才能针对未来将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出防范的措施和解决的办法,避免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

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是指在风险投资活动中投资者不希望的结果出现的潜在可能性,或者说风险投资项目失败的可能性。由于风险投资的对象大多是具有较高增长潜力的项目,从技术的研发、产品的试制与生产,到产品的销售要经历许多阶段,而投资风险存在于整个过程中,并来自于多个方面,所以风险投资的失败率极高。因此,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行客观的评估和分析,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是风险投资能否成功的关键。

项目评估一般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分析的系统性2)方案的最优性3)指标的统一性4)价格的合理性5)方法的科学性6)工作人员立场的公正性。

(三)善于利用投资组合降低风险

企业的投资收益与风险大致成正相关,风险越大,报酬率越高;风险越小,报酬率越低。企业进行投资时,各投资类型的风险不同,一般中小企业为减少投资风险,应把资金分别投资在不同的项目上,进行不同的投资组合。由于每个投资项目的风险不同、收益不同,这样,多个项目的组合结果,就有可能在盈亏相抵后还有利润。从当前投资市场来看,投资的形式多种多样,企业可通过联营、重组、兼并等方式进行投资,在整体上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

结束语: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妥善防范和避开不必要的投资风险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对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的探讨已是刻不容缓,本文主要对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和解决风险投资的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得并不全面、具体,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中小企业投资者、管理者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在日后企业的经营管理上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施,使企业发展的明天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刘志强.浅谈企业投资经济中的风险管理.广东科技,2007年12月

[2]徐飞.基于知识的企业风险管理系统分析[J].特区经济,2005年第11期

[3]陈彦华.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时代金融,2009年1月

第3篇

关键词:旅游集团;旅游投资;投资风险

1 我国旅游集团投资的现状

随着我国旅游业集团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已经有不少的旅游集团为了不断壮大其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从而实现资产的不断增值,相继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和多元化经营战略,不断的扩展自己的经营领域,选择新的投资方向和新的投资机会。投资方式的多样化、投资领域的多元化,也构成了中国旅游业新一轮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因。

从旅游集团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来分析我国旅游集团的投资行为,可以看出,我国旅游集团所进行的投资方向仍集中在旅游行业,是在原主业的基础上,通过进行产品价值链的管理实行相关旅游产品所涉及的旅游投资,如对会展,景观房产,旅游景区投资。一些旅游集团还开始了对航空业的投资,如武汉的东星国际旅行社就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航空公司。随着投资活动的日趋复杂,投资所存在的潜在风险也日益增多。为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投资风险,并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和化解。本文就将通过研究投资风险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旅游集团的实际,对加强旅游集团投资的风险价值管理进行初步探讨。

2 旅游投资的特点

由于旅游资源的公有性、垄断性和非流通性;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性;旅游项目投资的区域依赖性;旅游项目投资的综合复杂性;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使得旅游集团的旅游投资相区别于其他集团的投资项目具有很多独特的地方:

(1)投入高,回报期长。 旅游投资的门槛逐步抬高,不再是低投入的产业,进入性投资的加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及竞争环境的国际化,也使得旅游投资回收期延长。

(2)旅游产业链整合与多产业整合特征:旅游产业链的延伸,与城市景观、房地产、小城镇、休闲娱乐等等深度结合,产生了一个整体的、互动的结构——“泛旅游产业”。 旅游投资,已脱离单一项目时代,投资商进行区域整体投资,力求整合旅游产业链,与相关产业相结合,寻求综合收益的最大化。 

3 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1)重项目规划和投资评价:对于投资方来说,旅游的投入是一个长线的过程,风险性主要在选项和规划上。因此,旅游项目投资必须重视项目规划,以明确的投资评价为前提,以有效的资本运营为保证,极其清晰的把握投资运作的思路。

(2)争取区域政府的支持:提高产业的绿色GDP已经成为新时代下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旅游项目能够提高地区的绿色GDP,调整城乡产业结构,形成绿色产业链,旅游集团可以通过政绩策划,尽量争取政府的有效支持,争取的旅游项目开发的最大优惠条件(低价资产收购、税费减免、申请扶持资金等)。

(3)开展有效的营销活动:进行有效的营销活动,提高项目在国际、全国、区域的定位和影响,为融资、招商、资本升值提供巨大的支持。

(4)多方位融资:从沪深股市统计,我国国内上市公司有近千家,但是以旅游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只30多家,涉足旅游业的上市公司也只有40家。这说明我国的旅游企业的大多还是以资本自筹为主,没能很好的利用资本市场。更好的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可以有效降低旅游企业融资的风险。旅游集团可以依托收购兼并、政府优惠等方法低价获取大量资产产生资产大幅升值的市场评价,从而增长现金流量,实现大规模融资。

(5)多产业整合和跨行业投资:泛旅游业具有极大的区域聚集和经济带动作用,往往会带动一个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形成游憩区、度假区、会展区、娱乐区、步行街区、购物游憩区、及旅游小城镇等等,推动区域型旅游房地产和商业房地产发展。另外,为了分散投资风险,还可以适当的进行跨行业投资。以青旅控股为例,目前该公司的主营业务,除了组织、接待国内外人员的出、入境旅游以外,还出资3,000万元控股了北京尚洋电子技术公司, 整体收购青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并且参与证券业,使公司旅游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同时拓展,有效的防范了经营和金融风险,提高了资产收益率。

4 从财务管理角度做好投资的风险管理

投资风险是指在投资活动中未来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出现差异的可能性,是在特定条件下和特定时期内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由于对未来的经济活动的投资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客观存在。但是,人们总是能够通过对风险的管理从而降低投资的风险,实现投资利益的最大化,这就是投资所具备的价值所在。在进行一项投资时,风险越大,其预期的收益或亏损也越大,投资如果产生亏损,将会使资本受侵蚀,最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企业的倒闭。承担这些风险是为了给集团盈利,问题的关键在于,进行投资的主体应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财务管理在投资的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4.1 在旅游集团内建立投资的风险管理指标体系

(1)建立风险度量模型和风险管理模型,研究旅游集团内各种投资及各种风险,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各种其他风险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资产或资产组合,对各类风险再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并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利用资产风险度量模型,定量地分析资产组合的风险价值。

(2)确定公司各种旅游投资的风险容忍度,限制由于各种影响因素而导致的市场风险,对某些风险高度集中的投资进行特别处理,将风险限制在公司可接受承受的范围内。

(3)建立旅游集团投资的约束-激励机制,在各项投资中,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如果激励机制仅仅与经理人管理资产的收益挂钩,经理人则可能会为了追求高收益而承担高风险。所以在追求收益的同时,考察经理人管理资产的风险度,限制和防止经理人的过度投机行为。

4.2 进行投资风险的制度管理

对于旅游集团的投资风险的财务管理应该是一个系统,对于投资项目来说,它起始于项目的考察论证阶段,结束于项目资本变现退出以后,贯穿于风险投资公司从资金——资本化——资金的长循环之中。

第4篇

[关键词]房地产 项目投资 风险管理 必要性 措施

中图分类号:S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054-01

一、房地产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保障项目管理的科学性

风险管理主要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对于项目投资进行准确定位和分析,并对在投资项目中产生的任何可能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有利于减少和消除在决策和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经济风险、技术风险,能够有效的保障整个房地产投资项目的管理科学性和合理性,是项目管理重要组成部分。

(二)有利于促进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风险管理是为决策者和管理者提供大量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应对措施,使得整个项目管理过程更具科学性,并且风险管理深入到投资项目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能够提高整个企员工的参与度,使其全身心投入到项目决策和管理中,从而保证了促进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风险管理能够通过有效措施尽可能的减少和控制风险带来的损失,并对于造成损失之后的后续管理工作提供有效措施,保证了管理的延续性,提高了管理的效能。

(三)有利于促M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房地产投资企业通过风险管理,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并且最大程度上减少在各个环节产生的费用,有效的减少了费用的支出,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风险管理能够时刻警醒了和刺激房地产投资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意识,从而提高了整个企业的管理效能,从而有效的控制了企业的风险损失,达到了保障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房地产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房地产投资背景

目前,受到国家房地产政策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房地产投资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是从整体上看,房地产投资还是处于发展和上升阶段。正如前文中所谈到的,房地产投资市场面临的背景较为复杂,其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家政策的变化。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对于市场进行调节,旨在帮助引导市场健康发展,从国家对于房地产投资的政策来看,国家对于房地产的投资的担忧非常明显,花大力气整治和提高整个市场的环境,这对于房地产投资企业来说是重要的政策信号,如果不能够及时的掌握和了解国家和地方的投资政策,那么房地产企业很容易受到房地产政策风险的侵扰。投资竞争日益激烈。房地产投资企业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企业的竞争必然带来企业风险,而企业为了实现发展又不得不去正面面对风险和挑战,尤其是对于小企业来说,各方面都不成熟,受到风险的打击压力大,更需要加强风险管理。

(二)房地产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管理方式问题

房地产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整体上看从起步逐渐走向成熟,但是还并未真正实现成熟,尤其表现在一些中小投资企业中,他们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管理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阻碍了投资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风险管理意识问题。房地产企业风险管理意识较为淡薄,一些企业并未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并未设立相关岗位和落实各方责任,使得风险管理区域盲目化和松散化,这种风险管理意识的淡薄,是对于提高投资企业风险管理的首要障碍;风险管理方式问题。大部分企业风险管理方式较为单一,尤其在风险评估方面,大部分企业都是依据自身的经验,对于投资项目进行预判和决策,决策缺乏科学性指导,导致投资项目的风险增大,并未并未形成完善和完备的风险应对和解决措施,使得风险的危害增加,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三、房地产投资项目实例分析

A房地产开发建设公司准备在B市投资一处房地产项目,其中有两个备选方案供A房地产公司选择,一处是住宅项目,另一处是商业广场项目,通过对于两个项目的风险评价,最终确定为A公司提供决策。下图为两个项目的预计经济指标表。

(一)区域背景和政策背景分析区域背景和政策背景能够帮助房地产投资项目充分了解当地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做好风险的评估和评价。

(1)区域背景。C小区建设项目位于城市东郊,属于政府政务新区所在地,其开发和利用的程度随着政府单位的逐渐落成,以及该地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能够吸引大量的购房者,所以从市场需求来看较好,除此之外,该地区的涉及的拆迁户较少,这对于开发投资来说减少了很多拆迁的麻烦。D 商业广场建设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属于该城市的老城区改造,人口较为密集,发展商业的潜力较大,但是由于位于该城市的老城区,所以其拆迁的难度较大,并且由于商业广场的建设面积较大,中心区域的地价较高,投资的工期长并且效益回收的时间也较长,这是D商业广场建设项目面临的最大困难。

(2)政策背景。近年来,该市通过房地产开发建设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且随着工业和商业的逐渐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该市政府在政策支持力度上不断增强,对于发展本地区房地产开发抱有很大期望,特别是对于老城区改造项目的政策倾斜力度较大,支持和改造对于老旧城区的现代化改造项目建设。

(二)房地产投资能力分析该房地产投资企业属于外地中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并且从以往的投资实践看,以投资的小区建设见长,对于商业开发项目很少涉足,此次投资项目是市场拓展到该市的第一次投资,管理层的态度相对保守,并且要求短期内,小投资,稳收益的原则,所以再结合表1数据以及区域和政策背景,对于C小区建设的投资额和收益周期都明显小于对于D商业广场的建设项目投资,所以从稳妥的角度来说,对于此次投资项目的决策来说,经过专家评审和最终管理层决定,选择了C小区的建设项目投资。

(三)投资项目风险管理建议

(1)充分重视“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的结合。房地产投资项目涉及多个层面和领域,所以在对风险进行评估时,首先要充分认识和了解存在哪些方面的风险,例如,拆迁风险、金融风险、政策风险以及竞争风险等等,其次要加强风险评估,风险评估主要是对于风险进行全面、准确和系统的分析,帮助房地产投资项目决策者了解投资项目,并在事后对于风险造成的后果进行评估,积累更多的管理经验。

(2)加强风险应对。特别是针对单个项目的风险时,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和减少风险带来的危害,对于企业来说也至关重要。企业要充分的重视和发挥管理创新的作用,加强风险应对,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风险管理内涵

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增强盈利水平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但是,企业通过不断对外投资、不断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投资风险。无数案例说明,对外投资的成败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对外投资风险管理是企业在风险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我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年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16号――企业风险管理审计》中指出“风险管理,是对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进行识别与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将其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风险管理旨在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在于帮助企业实现目标。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决定了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企业风险管理过程的了解,审查并评价其适当性和有效性,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更了解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有利于将内部审计的资源和成果与企业风险控制相结合。参与风险管理已成为内部审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企业对外投资风险分析

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风险从风险来源上可以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从企业控制能力方面分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从资金要素分可分为“技术风险与财务风险”;从市场因素上可分为“资金市场风险与商品市场风险”等。

(一)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

外部风险是指外部环境中对企业对外投资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其主要来源于以下因素: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变化;经济环境的变化;科技的快速发展;行业竞争、资源及市场变化;自然灾害及意外损失等。内部风险是指内部环境中对企业对外投资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其主要来源于以下因素:组织治理结构的缺陷;组织经营活动的特点;组织资产的性质以及资产管理的局限性;组织信息系统的故障或中断;组织人员的道德品质、业务素质未达到要求等。

(二)技术风险与财务风险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的不动更新,各种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企业对外投资的技术风险就是企业投资技术更新的风险。而企业的财务风险就是当企业对外投资项目的效益达不到预计要求、现金流动性差,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和偿债能力,使企业面临财务上的风险。

(三)资金市场风险与商品市场风险

资金市场风险包括汇率、利率变化的影响。产品市场风险主要有消费者与用户消费嗜好或使用形式的变化、市场容量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新产品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对原产品市场的影响等。

三、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审计的内容

(一)对外投资风险管理机制的审查与评价

企业的对外投资风险管理机制是企业进行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基础,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是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是否有效的前提。因此,内部审计部门或人员需要审查以下方面,以确定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性及有效性。

1.审查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的健全性。企业必须根据规模大小、管理水平、风险程度以及生产经营的性质等方面的特点,在全体员工参与合作和专业管理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括风险管理负责人、一般专业管理人、非专业风险管理人和外部风险管理服务等规范化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该体系应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和阶段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并通过健全的制度来明确相互之间的责、权、利,使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2.审查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程序的合理性。企业风险管理机构应当采用适当的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程序,以确保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3.审查对外投资风险预警系统的存在及有效性。企业进行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避免对外投资风险、减少对外投资风险,因此,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建立对外投资风险预警系统,即通过对对外投资项目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预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并提醒有关部门采取有力的措施。企业的风险管理机构和人员应密切注意与对外投资项目相关的各种内外因素的变化发展趋势,从对各因素变化的动态中分析、预测对外投资发生的风险,进行对外投资风险预警。

(二)对外投资风险识别的适当性及有效性的审查

对外投资风险识别是指对企业面临的以及潜在的对外投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对对外投资风险识别过程进行审查与评价,重点关注组织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是否已得到充分、适当的确认。笔者认为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审查对外投资风险识别原则的合理性。企业进行对外投资风险评估乃至风险控制的前提是进行对外投资风险识别和分析,对外投资风险识别是关键性的第一步。

2.审查对外投资风险识别方法的适当性。识别风险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管理人员应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之后,运用各种方法对尚未发生的、潜在的及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的归类,并总结出对外投资项目面临的各种风险。风险识别方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采取一定的方法分析对外投资风险因素、风险的性质以及潜在后果。

(三)对外投资风险评估方法的适当性及有效性的审查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对对外投资风险评估过程进行审查与评价,并重点关注对外投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对对外投资项目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严重程度两个要素。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充分了解风险评估的方法,并对管理层所采用的风险评估方法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对管理层所采用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审查,并重点考虑以下因素:已识别的对外投资风险的特征;相关历史数据的充分性与可靠性;管理层进行对外投资风险评估的技术能力;成本效益的考核与衡量等。

内部审计人员在评价对外投资风险评估方法的适当性和有效性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定性方法的采用需要充分考虑相关部门或人员的意见,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在风险难以量化、定量评价所需数据难以获取时,一般应采用定性方法,定量方法一般情况下会比定性方法提供更为客观的评估结果。

(四)对外投资风险应对措施适当性和有效性的审查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对对外投资风险应对措施进行审查。内部审计人员在评价风险应对措施的适当性和有效性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采取风险应对措施之后的剩余风险水平是否在组织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采取的风险应对措施是否适合本组织的经营、管理特点;成本效益的考核与衡量等。

四、内部审计人员实施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审计的具体实务

(一)审阅企业有关文件资料,判断企业是否成立对外投资相关的风险管理机构,是否制订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制度,审阅有关对外投资的会议记录和相关的会计资料,判断风险管理机构运行效果和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制度落实执行情况。

(二)对对外投资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力的审计

通过审阅对外投资相关的规章制度、会计资料、现场询问有关人员、实地观察等,调查、了解对外投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详细情况,并作出初步评价。

1.审查企业是否建立对外投资业务的岗位责任制,对外投资预算的编制与审批、对外投资项目的分析与评价、对外投资的决策与执行、对外投资处置的审批与执行、对外投资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等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

2.审查企业对外投资授权批准的适当性。审批人是否按照授权批准的方式、权限、程序办理对外投资业务,是否存在未经授权的部门或人员办理对外投资业务。

3.审查企业对外投资决策控制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合规性审查,重点审查对外投资预算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单位发展战略要求和社会需要,对外投资建议书有无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承担可行性研究的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研究人员的构成是否满足需要,重大对外投资项目决策是否实行集体审议联签等;合理性审查,重点审查可研报告内容和深度是否满足对外投资建议书的要求,是否能够满足项目审批机关投资决策及编制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是否明确回答对外投资项目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以及确定的对外投资项目所需资金、预期现金流量、投资效益、投资的安全性是否达到合理的精确度。

4.审查企业资产投出控制的有效性。重点审查:是否与合作单位签订合同,合同谈判我方是否两人以上参加;是否严格按照投资计划确定的项目进度、时间、金额和方式投出资产;提前或延迟投出资产、变更投资额、改变投资方式、中止投资等是否经决策机构审批。

第6篇

1.政府部门一手包办了公路工程建设全部活动的管理

包括最初的立项、审批,到后期的具体设计与实施,再到最后的工程养护。在这样一个封闭的运行系统中,内部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运作不协调、系统运行过程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风险的产生。

2.目前项目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较为严重

特别是以承包商为代表的利益主体往往只考虑眼前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顾一切从施工企业中获取较多的利润,缩减一切成本,甚至不惜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来建设项目,导致项目无法达到质量要求,产生劳民伤财的质量事故。在市场竞争加剧和越来越规范化的市场建设中,承包商如果继续恶意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会导致自己经济利益蒙受损失,甚至会导致其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面临破产威胁。在现实的工程施工中,因缺乏系统的质量风险管理而造成巨大财产生命损失的案例比比皆是。

3.交通部门作为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最主要管理者

同时承担着管理者、建设者的角色,这就容易导致管理混乱、职责不清等情况的发生。导致风险产生时,没有人愿意出面管理和承担,只能眼看着风险越来越大,达到无法控制的地步,造成严重的损失。在这类工程施工中,如中途运营发生风险,在无法追究当事人的情况下,只能由国家来承担损失。随着目前公路建设筹资、融资方式的越来越多样化,加上政府只能的逐渐转变,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已越来越重视程序的规范化以及法治观念的重要性,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必将被重视起来。

4.缺乏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专门机构和人员

对风险管理的长期忽视导致不管是政府相关机构还是项目的管理者、实施者都没有意识去建立专门机构来对公路工程项目进行规范化的风险管理,目前这方面的人才培养也很缺乏。

二、国内公路工程投资风险管理的程序

1.建立公路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模型

公路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是一个循环的、连续的过程。结合相关的具体情况,运用一些大型的高风险项目的风险管理实践经验,分别从风险识别、分析、评价、应对、监控这五个阶段来建立风险管理模型。

2.识别风险

识别风险是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风险识别需要按照特定的步骤来进行,采取先进的方法逐层次地分析各种现象,并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识别项目风险是贯穿在整个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并非一次性完成,要随着工作的开展后,不断重复地进行,并且结合实际,随着补充可能遗漏的风险。一般来说,公路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过程如下。

(1)搜集项目建设的有关资料。

(2)现场调查法。

(3)建立风险清单。

(4)识别各种风险因素推测其结果。

(5)计算风险发生概率与风险损失后果。

(6)建立风险事故树。

(7)征求专家意见。

(8)解释风险识别。

3.风险分析

分析风险主要是指分析风险产生背后的原因和风险的属性,为后续的风险评估做准备。

(1)熟悉和了解项目风险清单上的已被识别的风险。

(2)分析风险属性,并归类。

(3)对风险进行层次分析,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

4.评价风险

评价风险的过程实质是一个给项目投资风险分等级并进行排序的过程。常用的风险分析评估方法有以下几种:调查、模糊数学法、层次分析法、CIM模型法、敏感性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等。

5.应对风险

应对风险是指在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很据已经识别和分析评估的风险结果,来研究如何应对风险,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在公路工程项目风险处理的实践中,人们往往采取风险避免、风险转移、风险减轻、风险自留、风险预防和风险利用这几种风险应对策略。

三、结论

第7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

1市政工程项目概述

众所周知,一些公共设施的大型项目指的就是市政工程。我国的市政工程是由国家建设部门进行行业管理,由所在的城市政府进行组织实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工程包含的项目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包括了城市供水以及排水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城市通信设施、城市能源供应、城市园林绿化设施、城市照明设施、城市防灾安全设施等几大类。这些市政工程所涵盖的范围是很广的,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看到他们存在的痕迹,其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市政工程的建设。

2市政工程项目投资风险

2.1投资风险

市政工程项目同所有的项目一样都是存在着投资风险的。在市政工程项目面临的风险中主要包括了原材料价格、工期以及一些不确定的其它因素。为了降低市政工程项目的风险,最主要的就是从技术入手。

2.2风险管理

对整个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并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是市政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关键。所以说,为了更好的降低投资风险,承包商、材料供应商以及监管单位等不同的单位管理模式一定要有所呼应,形成相互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够使得市政工程项目的进展更加的顺利。

2.3风险识别

市政工程项目风险识别主要指的是在对相关项目信息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中所有的资金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以及各种损失进行把握。对于市政工程项目来说,风险识别可以说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在识别的过程中一定要和必要的信息相结合,这样才能形成综合的效果评价。所以说,风险识别主要是对整个风险进行综合性的控制,应该采取综合措施来对风险进行控制。

3市政工程项目投资的风险管理措施

3.1谨慎选择投资模式

投资模式的选择是风险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投资模式的选择中,需要结合市政工程的性质、规模以及所需要的资金,只有和这些实际的情况相结合,才能够避免项目使用不恰当的投资模式,从而造成一些潜在的风险。比如说,在投资模式种包含的PFI模式,这种投资模式的控制权是束语私营部门的,私营部门控制了项目的设计,在政府部门想要对项目的设计或者是功能提出一些要求的时候就没有办法掌握决策权,这样政府的决策就没有办法执行。相较于PFI模式,BOT模式(如图二所示流程图)就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投资模式,在这种投资模式种,政府部门来负责项目的设计和监理,项目的控制权是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的。所以说,为了更好的促进项目的发展,在建设之初就一定要谨慎的选择最合适的投资模式。

3.2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降低任何风险的重要措施。现如今,我国市政工程项目的法律法规在不断的进行完善,但是其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漏洞,比如说项目的收益分配、审批程序等都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在上文中所提到的两种投资模式所涉及的领域是比较复杂的,在实施的过程中是有着很大的风险的,所以说,对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完善可以有效的对风险进行控中。一般情况下,为了明确各方的责任以及保障各方的利益,在项目实施之初就会设立一系列的合同,这些合同的执行是需要一些法律法规来控制的。除了这些,在项目的招标和投标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的话,是很容易出现腐败或者是官僚作风的。对我国的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不仅能够对市政工程的投资环境进行优化,还能够将项目各方的责任以及权力进行合理的界定,并且可以吸引更多的柚子,对风险的发生进行严格的控制,降低风险发生所造成的损失。

3.3利用保险应对成本控制风险

在我国市政工程项目中,有很多的项目设计的方面是很广的,比如说高速公路、地铁以及索道等,这些项目在进入了运营阶段以后就很可能会受到人为或者是自然以及其它匀速的影响而使得成本增加。为了应对这种风险,运营方可以购买相关的保险,将这些项目所面临的风险较为保险公司来承担。如果在运营过程中遇到了风险,运营方就可以要求保险公司进行赔偿,这样损失就能得到有效的降低。一般情况下,在保险的购买过程中,运营方可以为整个项目购买综合保险、为危险作业的员工购买人身保险、为项目的设备购买意外保险。除此之外,在对保险机构进行选择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要保证所选择的机构有能力承担相应的赔偿。购买保险是一种风险转移的方法,把风险转移给了保险机构。

3.4利用合同条款应对市场风险

市政工程的很多项目在投入了运营以后,由于竞争环境、市场价格的变化,项目的收益可能并不会达到要求,市场风险就产生了。因此,为了控制这种风险,运营方应该在项目的初期就在合同中订立价格条款。为了更好的控制市场风险,可以在增加相应的条款,比如说,担保方为政府部门,在这个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这一个地区不能再有和这个项目类似、有竞争的项目。签订各种合同条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降低损失,所以说,利用合同条款是一种损失控制的方法。

3.5加强内部管理应对运营风险

项目产生运营风险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员工素质不高以及内部管理不到位等。所以说,为了降低运营风险,一定要对内部管理进行加强。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就应改对责任、权力进行落实细化;其次,一定要对运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考核,保证每一个责任人都能够严格的按照标准来完成自己的任务;接着就是设置奖惩制度,参与运营的人员表现好的给予奖励,表现不好的给予合理的惩罚,这样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内部管理,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吧。最后就是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并且考核,增强员工的专业技能,有效控制运营风险。和订立合同条款一样,加强内部管理也是一种损失控制的方法。

第8篇

关键词: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研究对策;煤炭企业

目前,煤炭企业项目投资管理存在盲目性,决策缺乏科学性,项目投资摊子过大,涉及范围广,以致于弱化了主业投资,造成主业与非主业比例失衡,增加了投资风险。为降低项目投资风险,实现企业目标,必须全面利用各种管理方法、技术和知识,对项目各项活动开展有效的管理工作[1]。然而,在项目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致使有些风险不可避免。而有些风险完全可以避免,有些则通过有效的应急预案可使风险降到最低、损失最小。可以说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并非不可控制。通过运用科学的投资决策方法,对企业项目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分析、评价,选择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将风险所造成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以减少损失。

1煤炭企业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投资项目盲目,决策不慎重

有些企业在投资项目时,投资管理机构或部门缺乏科学的调研论证和设计,即使有论证也是走过场,未能全面地进行分析和探讨。由于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没有将所有的风险考虑进去,只是一味听从基层单位的建议,往往盲目跟进。另外,企业董事会的董事在现场决议时由于时间紧,未能提前详细了解项目情况,往往按照投资管理机构或部门的意见进行表决通过,造成盲目扩张。

1.2项目资金紧缺,融资渠道狭窄

在煤炭企业建设项目各主要风险因素中,项目投资额、企业规模、贷款利率等资金风险占较高比重[2]。煤炭企业大部分建设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巨大、现金流不充足、贷款利息沉重,尤其是近年来煤炭行业形势低迷,企业自有资金十分紧缺,融资渠道单一,加之银行贷款难度增加,煤炭企业逐渐陷入愈加困难的局面。由于资金压力大,很多企业陷入财务危机,项目因缺钱而处于停工或缓建状态,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1.3招投标工作不规范,合同签订时间过长

部分煤炭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规避招标、应招未招、虚假招标、围标串标等情形,招标文件编制不科学,甚至招标文件就是为某一投标单位“量身定做”。评委长期固定,评标标准和细则不够完善,没有统一公正合理、科学有效的评标方法,甚至没有评标办法,采用简单的投票方法,评委按自己的意愿投票,评标较为主观性,缺乏规范性及客观公正性。监督人员专业水平有限,无法起到严格意义上的监督作用。中标后,招标人迟迟不与中标人签订合同,进行二次压价,严重违反了国家招标投标法律规定。

1.4项目超概算现象严重

部分项目在投资决策立项时,为了让领导满意或者是在董事会上易通过,没有科学地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而是将项目估算或概算设计的很少,把投资效益夸大,误导领导决策,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超概算现象,甚至部分项目超概算几倍。由于部分企业设计与经济效益未能很好地结合,设计和概算上出现漏项。在设计的同时未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施工时未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导致投资增加,致使项目处于被动局面[3]。

1.5项目施工管理跟不上,延误工期

由于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建设单位专业力量不足,未能发现施工单位的问题所在,现场监督不到位,督察不力,造成建设单位无法对施工单位进行控制,对现场签证把关不严,重大设计变更未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等,致使项目不能按时投产,延误工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3]。

1.6未建立项目后评价制度

大部分企业项目投资未建立项目后评价机制,项目竣工交付建设单位或管理单位后没有对项目决策及实施的合规性、目标实现程度等进行分析评价,未分析投资收益与预期偏差的原因,总结投资项目经验教训,没有形成完整的项目投资审计和后评价制度。同时,也未建立项目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机制,项目投产运行后直接转为生产单位进行管理,有些项目由于多年处于停建状态,成为“僵尸项目”,也无人过问,更未进行追责,造成资源浪费和财产损失。

2煤炭企业控制投资风险的对策

2.1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

国有煤炭企业应建立健全企业投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产(股)权投资、境外投资管理等基本制度;投资管理机构、投资决策委员会、可行性研究论证、尽职调查、项目管理、风险管控、投资后评价、内部审计监督、投资责任追究等专项制度;以及实施细则和基本流程,形成公司章程、投资管理制度、专项制度、实施细则及工作流程等分层次全覆盖的制度体系。

2.2严格投资管理决策程序

国有企业应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要求,制定和规范投资事项的决策程序,包括项目立项、考察及初审、可行性研究或投资分析、审计评估、专家论证、董事会决定等重点环节。项目前期阶段应组织技术、财务、法务等有关部门专业人员对投资项目开展风险调查、技术论证及经济评价,做好市场调研考察,分别从资源状况、投资方向、投资收益、投资风险等方面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认真分析目标市场的需求状况、环保容量、地方经济发展情况等,把风险分析贯穿于可行性研究的全过程,以便更好地回避风险和控制风险。

2.3适时调整项目建设思路

煤炭企业要充分掌握和利用国家的行业、产业动向和政策,运用比较优势理论,积极寻找与煤炭产业关联度高的项目,如煤炭深加工、清洁生产、煤泥发电、制浆、煤矸石制砖、煤层气化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3]。近几年国家对环保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企业要提高环保意识,加大环保投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环境污染,控制粉尘和噪音。在煤炭生产中采用先进工艺、减少地面塌陷,洗煤作业中加强回水利用、洗煤用水实行闭路循环,同时将矿井水沉淀、净化及消毒处理实现达标排放,使企业真正走上绿色发展之路[4]。

2.4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风险管控

煤炭企业要保证充足的资金来源,就必须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对资金筹集的风险管控。企业要加强资金筹集和使用的规划、管理,通过资本市场发行债券和股票、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多种方式,广泛募集资金,保证企业发展资金充足,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以项目优势、资源优势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合资合作,共同推进项目建设,最大限度发挥国有资本带动功能,提高国有资本贡献率。同时,还要降低资金成本,提高筹资效率,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效益。

2.5强化对投资项目的监管力度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企业投资管理机构及监督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试行投资事项负面清单制度,定期企业投资事项负面清单,明确提出禁止投资的领域及事项,引导国有资本投向,促进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同时,建立投资事项报告制度,对投资项目出现异常情况、重大投资损失事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信息要准确、完整,不得虚报、瞒报、漏报和拒报。对超概算项目要加强事中控制,一旦发现出现超概算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严控中间结算、设计变更和签证,加大监管力度,避免后期严重超概算情况发生。

2.6建立健全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

国有企业应制定《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制度》,主要包括:投资项目后评价的目的、范围、内容、方法和流程以及后评价人员组成、后评价结果的运用等。后评价意见应客观真实反映投资项目选择的方向是否正确,投资规模、效益与可研或投资分析报告的对比,揭示出市场、法律、政策、财务、技术等问题和风险,判断项目与预期的实现程度,分析投资收益与预期偏差的原因,总结项目管理经验教训,提出提高企业决策和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其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投资决策和项目运营管理服务。

2.7建立投资损失问责机制

国有企业在投资决策和投资管理过程中,应建立投资管理责任链,层层落实,尤其要明确关键环节责任主体、质量标准,实行管理责任制。若有关人员违反国家、省以及企业投资管理制度的规定,未履行程序或未正确履行相关程序等,导致投资损失或造成不良后果的,经调查核实和责任认定后,应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企业分管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第9篇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基金业风险管理根基不稳

证券市场市场化发育程度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使基金管理机构的风险管理处于根基不稳的不利处境。我国现有的基金产品多为股票型基金,投资对象结构布局也多集中于股票,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定位一开始即把支持国企改革作为基点的历史局限,导致证券市场实际上成为了国企筹资解困的重要途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市场化功能被置于次要地位,使得投资行为预期极不稳定,助长了市场投机风盛行,投资者的权益保护问题成为长期以来不能很好解决的市场之痛。

证券市场承载过多的政府意图、行政意志等非市场化的功能和任务,证券市场“政策市”的色彩挥之不去。证券市场不仅要承接数量庞大的国企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的扩容黑洞,又要面对大量非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这必然助长投资行为的短期化,加大市场价格的波动频率和幅度,增加了基金管理机构风险管理的成本和难度。

投资者普遍缺乏专业素养和监管滞后,众多不规范投资者和投资行为的存在以及由此衍生的羊群效应,叠加并放大了市场风险,而监督层并未细分市场风险源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结果是严重牺牲了市场的效率和功能,限制了市场竞争和活力,造就了市场对政府政策投入的过度依赖与股市长期以来“不牛则熊”极端走势的市场格局,对于追求长期收益的基金来说不利于有效开展资产风险管理。

市场交易制度不够完善,风险管理手段严重不足。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投资品种单一,基金的投资组合品种选择范围狭窄,通过构建多元化资产组合分散非系统风险存在困难,而同时指数期货、无风险套利等规避系统风险的交易手段尚不具备,基金管理机构既不能根据市场趋势在做多与做空之间顺势转化,又不能运用其他金融工具进行风险对冲,这降低了基金抵御风险能力,加剧了股市的波动。

市场对证券投资基金的评价集中在收益性上,忽视了从收益性、风险性和流动性的综合角度展开评价,使基金出现了单一片面追逐净值的倾向,从而产生过度投机行为。

基金业风险监管效能不高

对证券投资基金业的监管生态不佳,监管效能不高,致使基金业运作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和问题,不利于基金管理机构建设有足够功效和长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不完备,基金在实际运作中存在风险生存的制度漏洞。尽管作为纲领性大法的《证券投资基金法》业已颁布,还缺乏相应的配套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特别是证券市场发展和变革快速,更需要对基金业的监管动作向前移位,加大事前监督力度。

相关的投资比例限制模糊,可操作性不强,如不同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基金在利益冲动下,通过幕后的默契和联手可以操控单只股票绝大多数的流通筹码,在短期利益驱使下个别基金投资在个股上过度集中极易诱发流动性风险。

在证券投资基金运作实践中,缺乏独立、公正和权威的第三方责任审计和问责制度,而基金管理人掌握着基金的实际控制权,仅依靠基金管理人的自律不足以有效制约基金管理人严格遵守基金契约。

虽然基金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基本分离,但基金持有人没有适当和相应的诉讼、追偿权利,持有人大会功能形同虚设,基金持有人对基金管理人不拥有实质性话语权,而且由于基金托管人一般由基金管理人选择,基金资产托管协议由基金管理人与托管人签订,基金托管人演变成基金管理人的人,这种错位导致基金托管人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放弃了托管监督和委托管理责任,形成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事实上的利益趋同,基金持有人利益往往不能放在最优先位置,极易诱发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

基金管理机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不尽完善,管理费计提办法弊端较多,不利于刺激基金管理公司提升资产运行效率,降低资产风险水平。

基金业风险管理制度存在风险

内部治理存在缺陷,形成制度性风险源,损伤了基金的风险管理制度优势。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结构普遍存在“一股独大”问题,基金管理公司决策高层和管理高层来源于或受聘于公司股东,其股东背景容易出现“内部人控制”倾向,在基金投资者成为弱势群体和基金持有人的约束严重软化情况下,实际上基金管理公司行为的利益考虑当然地将公司股东利益置于最优先地位,偏离了证券投资基金兼顾基金投资者与基金公司股东二元利益平行的设计初衷。

基金管理公司董事、独立董事和监事由大股东和高管提名选任,薪酬由董事会决定,这种利益关联格局很难保证其独立性。

基金经理权限过大而缺乏有效制衡。有的基金经理甚至将投资建议、评估投资建议、构建投资组合、下达投资指令与执行投资指令等职能集于一身,这种把控制决策和操作失误风险寄托于对基金经理人的充分信任和道德判断的幼稚做法显然没有制度、规则和机制的约束更有效、更先进。

加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风险管理的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基金管理机构风险管理过程存在的诸多弊端,必须从制度安排、监管方式、市场结构等若干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证券投资基金业加强风险管理的动力和压力,全面提升基金管理机构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以促进证券投资基金业稳健发展。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进一步推动证券市场市场化改革,营造市场运行新生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的市场大环境。认真落实“国九条”,积极实施“全流通”战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促进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改变上市公司“重上市、轻转制;重筹资、轻回报”状况,以有利于基金管理机构坚持崇尚充分研究和清晰价值判断以及“稳定持仓、长期投资”的理性投资理念,引导市场投资理念逐步走向成熟,降低基金管理机构风险管理的成本和难度。

从完善市场交易制度、推动沪深股市与国际市场接轨和促进市场走向成熟着眼,在尽快推出我国统一指数基础上适时推出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交易,一方面通过基金实施套期保值动作和在做多与做空之间顺势转化,提高基金资产管理效率,增加基金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达到活跃和繁荣市场、降低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的效果,以进一步完善市场交易制度,增加基金管理机构风险管理手段,增强应对系统风险的风险管理能力,提高资产风险管理水平。

对证券投资基金的评价要全面结合“新兴加转轨”的不成熟市场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特征的实际状况,从单一的收益性考量转向对收益性、风险性和流动性的综合评估,评价体系要有利于引导基金重视风险管理和提高风险管理质量,改变单一、片面追求净值的倾向。

进一步加强对证券投资基金业的监管

促进证券投资基金业合法合规经营,促使基金管理机构构建有足够功效和长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监管层要抓住《基金法》颁布和实施的有利时机,提高本行业依法经营的自觉性;提高《基金法》在实施中的可操作性,特别是要加强现场监管和不定期巡访,对违法违规问题要及时、高效、公正和严格处理,硬化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力和严肃性。

从有效提高基金资产流动性出发,防止发生操控市场价格的情况,在监管办法上要更具体地明确基金投资比例限制,特别是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股票总和不得超过该股流通市值的10%。

证监会应指定部分具有证券从业资格和诚信卓著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事务所定期或不定期对基金管理机构进行业务运营合规性、资产流动性、内控运行状况的现场稽核,加强第三方责任审计,建立独立、公正和权威的问责制度,以提高监管效能、促进证券投资基金业增强合规经营意识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监管层要引导、支持和鼓励基金单位持有人依法启动持有人大会机制,切实发挥持有人大会对基金管理机构的制约作用。为了增强基金持有人对基金管理机构的实质话语权,建议对基金持有人适当的诉讼地位和追偿作出安排。

完善基金管理机构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适当降低市场准入门栏,提高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的竞争性。若基金在收益、资产流动性上存在限期内不能改变的问题和状况就必须终止运作,以强化基金管理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

改变目前基金管理机构管理费从基金资产中计提的做法,建立基金持有人和基金管理人最大的共同利益目标函数。基金管理人的收益只能来源和体现在其运营带来基金净值不断增长中。

完善基金管理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

消除制度性风险源。在基金管理公司筹建审批时,要关注其股东出资结构状况,严格审核股东诚信记录等,以均衡股东权利和增加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使基金管理机构高管层不仅代表股东利益,更要维护基金持有人权益,实现基金管理公司二元利益平衡格局的设计初衷。

为了确保基金管理公司的独立董事、监察员履行职责的独立性、公正性,打破独立董事、监察员与股东、高管层的利益关联格局,建议基金管理公司的独立董事、监察员一律由监管层指定有专业水准、诚信良好的相关专业人士担当司责,以形成良好的风险控制机制。

针对目前普遍基金经理权限过大问题,从有效防范道德风险出发,基金管理机构在制度层面要做到基金的投资建议、投资建议评估与构建投资组合、执行投资指令的投资过程关键环节做明确的人员区分和操作隔离,也就是说,研发人员采取定性与定量的技术手段,充分尊重统计规律,对价值高估或低估的品种进行科学遴选排列,提出具体的投资建议,基金经理要利用现资管理技术对投资建议作出评估和判断,在征询意见基础上依据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构建投资组合,并向交易人员下达投资指令,从而建立完备火墙机制以有利于基金强化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贝政新,陈瑛主编.证券投资通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2.[美]查尔斯•W•史密森著.管理金融风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美]艾伦•J•马科思,亚历克斯•凯恩著.投资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第10篇

汽车企业的资产配置中大多为重资产,也即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比较重。企业要持续发展,就要配置固定资产投资,有投资就有风险。本文将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有关风险进行分析,并就如何降低风险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分析

汽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通常包含多种风险:1.资产的专属性汽车企业车型产品较多,其生产用固定资产大部分为对应车型的专属资产,平台化的资产占比较少。同时,汽车企业布局空间区域较大,不同区域的分部企业也需要配置相应的固定资产。这就形成汽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多为专属性的产品和分部市场资产投资,导致固定资产投资较多。重资产化,一直是汽车企业的现实问题。2.决策的有效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缺乏科学、合理的论证,导致部分项目投资方向不合理、效益不佳;投资项目的管理程序不合规,管理环节不衔接,存在管理漏洞,形成决策结论的不严谨;投资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审核不严,造成设计缺、漏项,导致投资超预算和预测的市场超预期。3.投资的滞后性汽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金额都比较大,一般会经过投资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实施、验收等程序。在实务操作中,受限于内外部因素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进度往往滞后于当初的投资计划,直接会影响项目实施,不利于预期目标的达成。4.市场的认可度外部经济形势影响致使产品市场难以准确预测。由于产品转型、市场需求变化等情况均可形成固定资产产能闲置、淘汰,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失败。5.使用的有效性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不够、使用效能低下、维护不当、产能过剩,可能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资产价值贬损、安全事故频发或资源浪费。6.投资回报的预期性固定资产投资最终扩大了企业的资本规模,导致资本成本增加、投资者的最低回报要求增长。资产折旧费用作为企业的固定成本,非理性、不科学的固定资产投资不仅无法带来企业收益的提高,而且还会加大折旧的计提数,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将增加成本费用,减少利润,直接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回报的预期目标未达成。

二、汽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建议

由于汽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固有风险,如何控制和减低风险,是企业管理层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应健全有效的机制,来降低风险,保障和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1.健全流程,完善职责企业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投资流程及风险管理机制,完善职能,落实责任,强化考核管理,从制度和流程上为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提供基础保障。2.做好投资战略规划,实时有效推进投资根据汽车企业整体战略规划安排,结合年度经营计划,统筹考虑、提前布局,制定分解年度投资计划,以实现企业生产能力的整体提升,适时抢抓市场,实现公司运营绩效,最终促使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达成。3.做好可研,优化投资在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前,企业应充分认识所需投资的固定资产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因素及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以提高对风险的认识,加强控制,力求避免风险、或将风险降至最低;在固定资产投资实施过程中,企业应深对固定资产投资实施的必要性、技术应用的可行性、经济运行的合理性进行严谨的科学论证;固定资产的建造完成,应及时形成生产能力,实现资产的价值创造,及时实现现金流。4.采用多种补充方式,有效减少新增资产投资资产投资上,对于专属投资资产,可以借鉴汽车配套厂家的资源,通过成本测算,结合质量控制、物流运输等因素,综合确定是否采用生产外部委托加工或提高外部委托加工的份额;对于平台化资产,通过基础改造,可以共线和加大批量生产频次,提高综合产能利用率。通过对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恢复或提升能力,创造新增价值,扩大使用范围以适应更多的生产经营任务需求。同时,资产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应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测、检修,以恢复其原有的功能、精度和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5.适度融资降低资金风险由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部分资金来源于贷款,因此固定资产投资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企业应合理适度举债,量力而行,注意项目自身“造血能力”,使固定资产投资的债务规模及结构符合还款能力和合理资本结构的要求,保持健康良性的资金链条。6.定期清理、处置闲置及无效的固定资产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将固定资产分为在用、闲置、无效设备等,并采用出售、报废、对外投资、对外租赁等方式对闲置及无效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置。这样,不仅可以将沉淀在闲置、无效固定资产中的资金用于经营活动,还可以减少固定资产资金成本的占用。总之,加强汽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筹划及论证工作,建立健全完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体系,提高固定资产的运营效率,将有助于降低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焦艳斌 单位:奇瑞控股有限公司

第11篇

【关键词】风险;石油企业;海外投资

一、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分析

在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投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发展的实际情况,将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风险总结如下:

1.政治风险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环境中,所谓的政治风险主要是指国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发生变化、战争、武装冲突、恐怖袭击等,影响了社会稳定发展。同时又因为石油企业在海外发展中,具有周期长、投资大、回收慢的特点,从而导致石油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存在政治风险。

2.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主要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经济危机、金融市场动荡、通货膨胀、利率汇率等宏观的经济形式变化。其中经济风险主要表现为项目所在国的外汇管理、税收制度、劳资关系等各种项目关系存在较多敏感性的问题,从而导致石油企业海外投资中立法不健全、管理不完善、经常发生变动的现象。

3.国际竞争风险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石油企业也得到了空间的发展。但是由于国际竞争不断增强,导致石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干预主体的多元化特点。其中主要是世界石油进口大国、石油公司、东道国利益集团等纷纷干预我国石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施以干预的措施。很多大型国际石油公司具有资金雄厚、设备先进、技术高湛、经验丰富的优势,因此在国际发展中具有有利的地位,但是我国海外石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却主要开采一些即将开采完的地区、具有高风险的战乱地区。我国石油企业在进入的国际化的过程中不仅受到跨国石油公司的挤压,还受到东道国的石油公司游说政府、操纵舆论等非市场手段的排挤。

二、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对策

1.国家层面

(1)制定完善的国际石油合作法律。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确保国际石油在合作中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快速完善国际石油企业的合作法律,从而确保我国石油企业在发展中有法可依。同时,政府还应该与资源所在国签订保护协议,有效避免对我国石油企业征收双重税收,增大石油企业的发展压力。通过为我国石油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才能够充分增加我国石油企业在对外投资中的利益。通过科学合理的企业法律法规,能够有效防范石油企业的海外投资风险。

(2)建立石油公司海外业务的统一协调机制。我国石油企业为了有效避免与同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进行的项目进行互相竞争,国家便应该不断完善境外油气资源的开发协调机制。这种条例的实行需要由政府出面进行协调,坚持统一对外。当几个石油企业同时看好了项目时,政府便可以组织这些企业进行投标选择。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资源所在国应该根据各个公司拥有的实力和技术情况,与资源所在国的政府进行沟通协调,从而选出最适合项目开发者或者整个公司发展的参股比例。除了在区域上进行选择之外,还可以鼓励我国石油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和产权相互交换的形式着重进行资产结构调整。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共同发展的战略,推动石油企业更好的发展。

2.企业层面

(1)熟悉资源国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作为石油企业,在海外环境的经营过程中,为了确保石油企业海外经营业务利益受到合法化保障,石油企业便需要学习和熟悉资源所在国相关的石油企业经营方面的法律。只有这样我国石油企业才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严格遵守经营业务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从而与当地政府和工商界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不断我国石油企业用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意识,坚持在资源国政府正是启用国有化政策时,我国石油企业便可以利用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保护,从而有效维护石油企业的合法权益。

(2)建立决策研究机构,预测风险。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投资发展中虽然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但是也具有一定的规律。这样我国石油企业要想在发展过程中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在竞争中抓住机遇。在发展中不断去摸索影响我国勘探开发效益的因素,其中主要包括政治环境、财税制度和油气资源等条件。在我国石油企业选择海外投资的时候,便应该建立相应的国际石油合作机构,并且对各个地区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同时还需要了解各个国家的相关政治和军事,加强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只有这样,当出现发展风险的时候,才能够抓住发展的机遇。

(3)加强国际合作,分散风险。随着全球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各个石油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影响安全的因素。然而,为了确保石油企业的安全只依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是很难达到这个目标,有效开展国际合作便是最有效的措施。我国与国际其他石油企业合作的发展方向就是实行共同承担风险,有效降低发展成本。我国石油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与国际石油企业加强合作,不断加强对国际石油市场进行准确把握,对开发的各个项目进行正确选择和评价,加强对跨国石油公司的经营和管理,有利于提高我国石油企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促使自己在国际石油企业中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伟.我国石油企业境外投资风险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3.09:123-124

第12篇

[关键词] 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5- 0028- 01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还以其庞大的数量和广泛的分布,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力量。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各种投资风险问题也比较突出,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管理进行探讨。

1 我国中小企业的投资风险及其影响因素

通常情况下,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和财务管理的缺陷,如经营规模、组织结构、资金来源等方面的局限性等,都会导致中小企业的投资效率较低。总体而言,中小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利率升降引发的投资风险。在中小企业的投资过程中,往往由于受到国家宏观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或市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利率处于不稳定状态,从而影响投资企业的收益。当银行利率下降时,企业的投资收益率上升;反之,则会下降,给企业带来投资风险或经济损失。

(2)购买力变化引发的投资风险。这主要是由通货膨胀导致企业的投资到期或出售时,其现金购买力下降。在通货膨胀率较高的时候,由于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使得同等价值的货币购买力降低。在此时,如果企业进行投资,则会有较大的风险。

(3)投资决策错误而引发的投资风险。在企业的投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事先不能进行严格的项目可行性论证,或由于自身素质较低导致项目管理混乱,资金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使企业的项目投资利润下降,导致企业的经济损失。

(4)项目管理混乱引发的投资风险。如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之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或项目设计尚未完成,资金未能到位便盲目开工,项目接近竣工决算,仍未签订施工合同等现象,都会给企业的投资造成极大的风险。

2 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1)风险识别。这是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对投资过程中面临的一切风险有较全面的了解,才能进行项目的客观评估和决策,从而使风险管理建立在良好的基础之上。

(2)风险评估。对投资风险进行量化,确定风险的高低和大小,并对其发生的概率和及其对项目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为投资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3)风险决策。当完成风险评估之后,要针对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对策,对项目投资的短期和长期目标进行决策,选择最佳的风险管理方案。

(4)风险处理。按照风险决策的风险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的管理组织,并制定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制订详尽的管理计划,落实岗位责任,确保投资过程中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

(5)风险管理后评价。在投资风险管理实施后,要持续地监督检查风险管理工作,看其中是否存在遗漏的风险因素,条件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存在新的风险,采取的管理措施是否恰当,并对决策的合理性和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以不断改进风险管理措施。

3 我国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的管理对策

3.1 投资风险预警

在企业的投资过程中,应该按照企业投资的实际环境变化,对将来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警,预防投资失败或遭受损失。

(1)系统构建。要想确保投资预警系统的合理性,就应该明确预警系统的目标,通过确认企业面临的投资风险,寻找警源并制定预防控制措施,而且预警系统必须开放化、动态化,如遭受企业或所在行业的经济影响,应该不断调整预警指标的临界值。

(2)加强预警的分析。在对投资预警的警源进行分析时,应该充分结合企业的战略环境,并在国家的政策和相关法律指引下,对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定期的分析,以确保战略投资合法合规。

(3)构建健全的内控机制。通常情况下,事前监控和事后管理是降低企业投资风险的主要措施。所以,投资预警内控机制也应该包括风险的投资前监测和有效的管理控制。可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制定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并对管理控制过程进行记录等一系列投资预警内部控制机制来实现。

3.2 企业投资风险内部控制措施

不断健全企业的内控控制,对风险管理提供有效的内部制度保障,这是企业健康运营的基础。通过内控体系,既能够确保企业投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而且能够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保障投资者的利益。通常情况下,企业中的战略性长期有价证券投资要由企业的高层领导进行决策,对于战术性的短期投资则由开发部门或业务部门进行投资决策。但不论何种决策,都必须通过企业内控委员会的批准和审核。对于企业项目投资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及时研究,积极找寻对策进行防范,与此同时,要不断进行战略性分析,确保投资的合法性,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减少由于决策失误而导致的重复建设或同行业之间的过度竞争,这样就能够从根本上对投资的方向和资金进行控制,以全面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益。此外,必须重视各种显性和隐性的投资陷阱,并合理规避,才能将投资风险降到最小,实现企业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丽.基于经济资本的财险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