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0 00:12: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匠精神演讲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亲爱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在那里做大国工匠的演讲,我演讲的主题是:传工匠精神,做鲁泰工匠。
透过观看大国工匠的'宣传片以及公司车间的大力宣传和弘扬,使我们了解了大国工匠的故事,并深深的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大国工匠的故事也深深地触动了我,是我不禁反思我与他们的差距,不禁梦想向他们靠拢。
每次当我看完大国工匠的宣传片后,我就一次次的问自己,到底什么样的工人,才是大国工匠。必须是高端科技吗必须是独一无二吗必须是奢华卓越吗?都不是!
那大国工匠都是什么样的工人他们都是在第一线辛勤工作的平凡工人,他们有钳工,有捞纸工,有研磨工等等,无一例外,都是平凡的普通工人,他们不是领导,不是富翁,甚至不是高学历,但他们每一个人都靠着对职业技能的完美追求,靠着对技术的忠实传承和钻研,靠着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坚守,与平凡的工作中掌握不平凡的技能,成为国家国宝级的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我们在工作中也是一样,有时候我们忙,我们会累,我们会烦,我们会厌倦,可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大国工匠们他们难道不累吗难道不厌倦吗胡双钱守着台虎钳就是二十年,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周东红守着又冷又潮湿的捞纸池就是十几年,錾刻大师孟剑锋师傅在研究新工艺的时候,失败一次又一次,他们并不是不累,并不是不厌倦,而是有工匠精神在支撑着他们,当他们完成一件作品的时候,成就感和荣誉感袭来,所有的疲倦都不值一提了。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平凡永远是人生的常态。但平凡能孕育伟大,平凡的工作成就崇高的事业,平凡的岗位铸就人生的辉煌。在工作中我们要以恪尽职守的意识、热情服务的态度、严于律己的精神,时刻发扬开拓创新、用心进取的工匠精神,踏实工作、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只要你不甘平庸,就必须也能像大国工匠们那样在平凡岗位上演绎精彩的人生!就必须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鲁泰工匠!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了!
学习工匠精神演讲稿2 大家好!
“传统服装行业竞争压力大,学艺的过程又很枯燥乏味,工资待遇也不高,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来做学徒。即使有也很难熬过三年学徒期,无法出师。”3月31日,静安区政协委员马颖慧在静安区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指出,上海传统技艺正面临人才断层、后继无人的窘境,引起委员们的强烈共鸣,大家一致呼吁弘扬“工匠精神”,救救沪上“老字号”。
静安区拥有丰富的沪上“老字号”资源,漫步陕西北路,“白玉兰”真丝、“第一西比利亚”、“美新点心”等。其中,鲁庵印泥制作技艺、亨生奉帮裁缝缝纫技艺、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鸿翔女装制作技艺、王家沙点心制作技艺、陆氏伤科疗法、大美华布鞋制作技艺等等,都是沪上“老字号”非遗技艺的典型代表。
但近年来,众多沪上“老字号”品牌陷入青黄不接、人才断档、后继乏人的继承荒。一项调查显示,在上海被调查者中仅有1%的人愿意当工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凤旗袍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方素文告诉记者,这些年在“君子不器”等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年轻人已经不愿意从事技术工作,这种人才发展中“匠人精神”的缺失,不仅让“老字号”品牌甚至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陷入继承荒,也抑制了老品牌自身创新创造活力的迸发,更让中国制造遭遇“人才瓶颈”。
有委员指出,一些“老字号”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历史负担重、人员结构老化等原因,市场化能力和品牌创新动力(310328,基金吧)明显不足。加之“老字号”品牌的工匠整体收入不高,国家级、市级的“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难以得到与自身精湛技艺相匹配的收入,学徒收入则更加有限,造成了像方素文这样的“老字号”技艺非遗传承人招不到学徒,或者只能招收外地学徒。但在上海生活成本日益提高的压力下,部分有发展潜力的学徒无法安心学艺,跳槽离职率很高。
委员在调研中还发现,被认定为静安区级非遗传承人的,目前尚只是荣誉,没有相关津贴。此外,根据现有国家相关政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每个项目只限一位,这让该技艺师承的其他中高级技师看不到希望,从而导致动力不足、人才流失。
那么,如何拯救“老字号”呢?有委员倡导,当今社会需要重视匠人、匠艺、匠心的培养,加大对劳动技术能手、手工艺能手等特殊人才的关注和扶持力度。还有的委员发现,静安区政府相关部门就曾牵线逸夫高级职校与“老字号”企业对接,为非遗传承人输送了一批学员,取得了显著成效和社会反响。因此建议让静安区域内众多的国家、市、区级的非遗技术、“老字号”品牌文化和历史走进学校、走进社区。同时关心好区域内各级非遗传承人、中高级技师队伍,进一步调动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
据了解,去年静安区相关部门做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率先推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资助计划》,作为区文化发展专项基金的一个项目,对区内非遗传承人带教学徒及学徒本人进行资助,在一定程度上对保护和鼓励非遗技艺的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对非遗传承人及学徒也产生了激励效果。
今年全国“两会”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新静安的“老字号”品牌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非遗传承人才集聚,资源优势明显,基础工作也较为扎实,委员们呼吁,以每年6月份的文化遗产日为契机,唤起对老字号非遗技艺传承的重视。
谢谢大家!
学习工匠精神演讲稿3 说到工匠精神,我第一个总能想到瑞士手表,百达翡丽,劳力士这些顶级豪表。它们都产自于瑞士。一块手表价值千万,却有让人不得不佩服的理由,小小的机械表壳里,能有744个零件,最小的细如毫发,一个顶级表匠全身心的投入,一年只能制造出一块,这样的一丝不苟,让瑞士手表成功的从日用品变身奢侈品而百年不衰。什么是工匠精神?很多人认为工匠精神意味着机械重复的工作模式,其实工匠精神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它代表着耐心、专注、坚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等一系列优秀的品质。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身上,心中!
初来高速时,很多人对我说,收费工作无比简单,简单到甚至不需用脑,不必走心。然而当我真正独自走进三尺费亭,才深刻感受到这小小的空间里,有着大大的努力和付出。
众所周知,在每天八小时的工作时内,要重复单一的动作和言语很多次。除了面对过往的司乘,更多的时间都是在独处,费亭里的世界很安静,费亭外的世界很热闹。这时候,从容淡泊,不轻易盲从,便是此时最需要的职业心境。每一次服务都认真、用心;每一次操作都谨慎、仔细。摒弃浮躁,精益求精,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如何把枯燥简单的事情做到更精、更好。“静能生慧”“静能生乐”坚守初心,一切走心。
我们时常想要图快,欲速则不达,太强调快注定会留下粗糙、浮躁。收费工作更是如此,无论车辆多少始终坚持一步一个脚印,不贪求多快,踏踏实实,精心操作,减少甚至杜绝误操作的发生。工作的枯燥和乏味,要求我们必须踏实务实,并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只有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才能不断提升自我。每个人都希望极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要把这种理想变成现实,需要的就是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一种态度,它可能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而正是有了爱岗敬业,才得以确保一个集体的正常运转。作为集体中的一员。都应该认识到“我是集体中的一员,我应该对我的集体负责”;爱岗敬业,更应该是一种默默奉献,一种高尚的理想,一种强劲的精神力量,我们只有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立足岗位,扎实工作。平时利用空暇学习专业知识,增强个人技能操作,积累和提高遇事的应变能力。只有提高个人能力,才能保证工作质量;才能让工作中的每个细节都走向精致;才能为集体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我一直认为,收费工作平凡普通,但它却不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收费工作是窗口服务,收费员的言行举止都是站所和公司形象最直观的表现。“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有时候一个微笑,一杯热茶,一声问候无不与司乘进行着情感的交流。掌握扎实的知识和业务技能,提高服务效益是每一个收费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记得有一次一辆合法装载的绿通车驶入车道,查验无误放行后,司机的车出现故障无法驶出车道,炎炎夏日太阳强大而炙热,我和几位同事齐心协力帮助司乘把车推出了车道,面对大汗淋漓的我们,司乘感激不已,那一刻,我们每一个人心里都暖洋洋的。因了如此,我对本职工作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热诚。在工作中我坚持着装整洁得体,使用文明用语,不断努力学习丰富自己,为的是能够通过自己的所知所学,热情周到的服务每一位司乘。
银行青年员工演讲稿《我的青春我的梦》
结束了校园的青葱岁月,我怀着对人生得憧憬踏进了建设银行,这个我梦想开始的地方,开始了我职业生涯的奋斗之路,我告诉自己,我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建行工匠”,将工于身,匠于心的信念践行于工作点滴。
与校园生活不同,出入职场的我带着一丝稚气,但满怀工作热情,以及学习渴望让我快速融入了这个有爱的大家庭,领导前辈慈祥们的教导,严格的要求,让我在业务上学到了很多,让我在思想、行动上转变了许多,因此建行又像是我的第二个老师,教我为人处世、接人待物,教我思考问题、严于律己,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什么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让我第一次接触到“工匠精神”这个词,明白了身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团员的坚守与责任,更让我从那时起,树立起成为一名“建行工匠”的梦想。
工于身,即是要求我对工作要细致严谨、不得有丝毫懈怠。对于我们这些职场新人而言,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太“浮”,看问题“浮”于表面,做事情“浮”于形式,通常想不到事件背后的风险点,简单的存一笔支票,就有可能因为自己的一个疏忽,而造成客户资金使用的不便;简单的一笔签约业务,就有可能因为自己的大意,造成客户代扣业务无法正常进行。入行以来,我十分感慨,原来柜面业务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不是走走形式就能应付了事的,三尺柜台,只要是自己经手的业务,都要对其负责,无论是高柜柜员、低柜柜员,还是现在我身为一名公司客户经理,都时刻与风险作战,遇事三思而言、而行,严控风险。
而匠于心,便是要求我时刻怀有一份对工作的热忱,勤于思索、苦于创新,将简单的业务作出亮点,将复杂的业务作出条理。除此之外,端正的心态也十分重要。“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一句大家都很熟悉古文,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在我看来诸葛亮用来教育儿子的警语,同样也适用于纠正我对于工作的态度。在某种层面上,“淡泊”与“宁静”所对应的正是那一份工匠精神。追求超凡的技艺固然是工匠很重要一个方面。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平静而非急躁求成的内心,超脱而非盼望名利的态度,无论技艺多么高超的工匠也会走上弯路。淡泊方能守志,宁静而后谋远。
“中庸之心”绝对培养不出一流的匠人,只有脚踏实地,追求卓越,才能为建行的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我们建行人的工匠精神,我的青春我的梦,我会用行动践行一名建行青年的坚守,更会用行动实现一名“建行工匠”的梦想,我坚信,唯有奋斗不负青春。
关键词:技工教育 语文学习 学习共同体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2015年,总理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要实现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目标,亟须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带动社会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技工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技能强国的重任。要培养一流的技工人才,就要有一流的师资和设备,还要有一大批自信自主、善于协作、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
但现实情况却是,技工院校的学生多数为高考或中考落榜生,甚至有些根本就没有参加过高考或中考。应试教育消减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往往有强烈的厌学情绪,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纯粹,学习精神不饱满,敏感而自卑,自以为是却又极不自信,表面自主却缺乏自立能力,富有雄心、抱负,却又懒惰任性。
技工院校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很难改变学生的厌学情绪,也很难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才能重新激发技工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
技工教育语文教学经常被领导和专业教师忽略,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学习语文,课程价值不被重视。技工教育语文教学如何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联系社会的实际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已成为技工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笔者提出加强自主与协作、构建职教语文学习共同体的设想,并进行了一定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一、学习共同体理论研究概述
1995年,博耶尔在《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的报告中,首先提出了“学习共同体”概念。国外不少学者很早就从不同的视角对学习共同体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从文化视角进行研究的,比较著名的有日本的佐藤学和加拿大的迈克・富兰等人,他们主要研究和分析教师学习共同体。从学习型组织理论角度研究的,主要以彼得・圣吉、罗宾・布鲁克・史密斯、保罗・克拉克等学者为代表,他们主要强调教师共同体学习的意义。美国著名学者霍姆斯则更多地从实操运用方面,对学习共同体进行研究。霍姆斯研究小组从1986年开始就如何创建、评估专业学习共同体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为期九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近年来,国内对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学习共同体成为了教育教学研究的一大热词。
1998年,钟启泉在《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中指出:“学校是全员从事学习而集中的场所。各自的教室本身就是共同体。”初次把“共同体”引入了教育学领域。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对学生学习共同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003年,顾小清在《教师专业发展:在线学习共同体的作用》中,将学习共同体相关理论运用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从此,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也逐步走向成熟。
二、学习共同体理论对技工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
国内外关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技工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一,根据学习共同体理论,结合学院的实际,构建技工教育语文学习共同体:校企学习共同体、校际学习共同体、师师学习共同体、师生学习共同体、生生学习共同体等。
当今,技工教育语文教育教学重视综合素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但现行的教育教W模式过于陈旧,已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例如,学习形式单一,学生各自为政,缺乏必要的交流与互动,缺少学习的社会性。技工院校教师的集体备课、集体学习,或者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形式上的热闹。语文教师与各专业教师的沟通极少,学生之间也缺少互动、交流。公开课上的小组讨论表面上非常热闹,但留不下多少东西,通过学习协作,提升师生个人素质和能力的目的难以达到。
第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搭建职教语文学习共同体的平台。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可以把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技工教育语文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新型学习组织形式。
三、加强自主与协作,构建技工教育语文学习共同体
1.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拥有自信,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应用文写作课中,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注重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根据需要,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学习任务,通过生活、工作中的应用文写作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教师指引,观看微课,查阅资料,学习知识,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教师在课前设计中需要突破的重点难点。
在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成为自信的人,这也是语文教学工作的第一要务。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不必追求“高大上”,让大部分学生只要通过适当的努力,就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外,还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对自己多一分自信,之后,还要再持续坚持一段时间,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就能够产生强大的驱动力。
2.借助各种新技术,搭建网络平台,提高与人协作的能力,构建技工教育语文学习共同体
第一,借助各种新技术,搭建网络平台,形成各种学习共同体。例如,利用QQ群、微信群、贴吧、博客、微云、e-mail等,共享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更为便捷,突破时空的界限。
第二,营造学习共同体的文化氛围。在共同体中,每个成员不是简单的“1+1”,而是拥有特定的身份或角色,有着共同的学习愿景和归属感,逐步营造学习共同体的文化氛围。
在一个班级,可以以4~6人为一组,组建若干学习团队,可以多开展无领导小组讨论。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教师鼓励学生在陈述观点时,要努力争取第一个讲,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脱稿演讲的能力。必要时,学生也可以偶尔看稿,但成员之间要有眼神交流和表情互动。如果学生没有争取到第一个陈述的机会,则要学会仔细聆听,并做好笔记,详略得当地记下他人合理的观点,以示对同学的尊重。
技工院校语文教师之间可以建立学习共同体,也可以与各专业系的专业教师建立学习共同体。例如,语文教师可以主动去了解汽车维修专业课会运用到哪些语文知识和能力,需要培养学生哪些岗位能力等。目前,笔者所在学院已经实行了教师集体备课制度,要求教授相同课程的教师要紧紧围绕新的课程标准,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加强文化基础课教师与专业教师的沟通交流,加强与企业、行业的融合,并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在指定教学内容及重点方面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
加强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而且能够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使教与学相得益彰,还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同学们以一种共同游戏的心态来完成学习,持久性和专注性都有很大的提高。在快乐的合作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交流,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意识。
第三,学会分享学习共同体的成果。在学习共同体内,只有规则、纪律的约束,而没有权威的压制,各成员间是平等的,面对具体的问题、情境,成员们通过交流讨论,最后达成共识,进而共享成果。这种学习共同体的成果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共享性,是学习共同体的各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笔者经常使用行为导向法、任务驱动法,设置一定的生活、工作情境,设计特定的学习任务,列出清单,先由学生自主探究,自行阅读教材并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在此阶段,学生既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查阅大量的参考资料,也可以与小组成员展开积极的讨论,取长补短。最后,利用学习共同体的相关规则达成共识,进而共享学习成果。在教学中,有位学生厌学情绪一直很严重,几乎不做课前预习,上课时经常萎靡不振,趴在课桌上睡觉也是家常便饭。自从实行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后,除了教师经常有意地给他布置任务,鼓励、指导他之外,小组成员对他的影响作用也是巨大而无形的。他的写作水平很低,要他亲自动手写篇竞聘演讲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小组成员的鼓励下,他参考本团队的演讲稿,竟然大胆上台演讲。他的出色表现着实令大家刮目相看。学习共同体就像一个大熔炉,能够让每一个成员都闪闪发光。集体的力量确实是无穷的。
第四,构建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的校园学习共同体。学校可依托网络媒体,形成校企合作联盟,促进产、教、研融合,校际联盟学习共同体加强地区帮扶,文化教师与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共同成长,师生学习共同体可实现师生共赢的目的,生生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与健康成长。
第五,在学习共同体实践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控制者、知识传授者,现在则转变为课堂的促进者、学习共同体的促进者。这对技工院校语文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学习共同体的实施,在技工教育语文学习中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磁场”,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让技工院校的学生更加热爱语文学习。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师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会学生团体合作,能充分利用W习共同体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学生快乐学习并学有所成。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深思。
一是崭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新媒体使用及控制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教师应实实在在地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三是提高技工院校语文教师的跨界学习能力成为新的议题。例如,了解行业动态,与企业合作,与专业课教师合作等均成为棘手而又必要的学习问题。
笔者所在学院基本完成了“校园对接产业园工程”对接工作,并签订落实了校企合作项目,进一步提高了学院与企业合作培养技能人才,服务当地产业经济发展的功能。通过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授课培养专业人才的方式,笔者所在学院与广州日立电梯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培养电梯维修专业人才,成为广州日立电梯有限公司粤北地区唯一的电梯人才培训基地;学院与中德诺浩(北京)有限公司合作开办德系汽车维修技能人才冠名班,校企双方共建、共享、互惠,实现共同发展,建立了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师,有必要提高自身修养,积极投入到技工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努力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一员。
总之,为了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就必须加强自主与合作,共同构建技工教育语文学习共同体。技工教育语文教学改革任重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刘素贞.“学习共同体”的历史渊源及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
[2]刘海燕.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教学探讨[J].教育管理,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