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规模企业审计论文

小规模企业审计论文

时间:2022-05-07 03:50: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规模企业审计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规模企业审计论文

第1篇

【摘要】随着中介服务市场的开放和外国税务机构、税务人员的涌入,外国税务机构必将抢占我国税务业务的市场份额。传统、单一的税务业务显然已不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本文对我国注册会计师从事税务业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对策。

一、资料分析

在一次对124家地区分布涉及四川、山东、上海、陕西、山西、浙江、江苏等省市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问卷调查时,对收回的有效问卷的统计显示,有85家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了非审计服务,占全部样本的68.55%。其中,微型会计师事务所27家,占微型会计师事务所有效问卷的57.45%;小型会计师事务所19家,占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有效问卷的57.58%;中型会计师事务所22家,占中型会计师事务所有效问卷的84.62%;大型及特大型会计师事务所17家,占大型及特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有效问卷的94.44%。具体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提供非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比重并不是很大,还有近三分之一的会计师事务所仍是以提供单纯的审计服务为主,这一现象在规模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中尤为突出,而在提供非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中又有多少家从事税务业务呢?

虽然税务业务一直以来都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传统业务之一,但由表2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税务注:微型会计师事务所:年总业务收入200万元以下的会计师事务所;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年总业务收入200万~500万元的会计师事务所;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年总业务收入500万~1000万元的会计师事务所;大型及特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年总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会计师事务所。服务的比重相对较小,在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和大型及特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比重则更小;相反,在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比重却相对大一些。

二、原因分析

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为什么从事税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占总体数量的比重较小;二是为什么规模相对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从事税务业务的比重偏大,而在规模较大甚至大型及特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其比重反而较小。

1.现行税务业务提供的层次较低,难以满足纳税人的需求,市场需求不足。据抽样调查测算,2005年全国委托税务的纳税人约占9%。在项目上,纳税申报占30%,纳税审查占25%,税务顾问占18%,税务登记等简单事项占13%,其他涉税事项占14%。由此可见,提供的税务服务主要局限于纳税申报、纳税审查、税务登记等传统业务,这些业务相对简单,技术性较低,纳税人一般自己都能完成,由此造成市场需求不足。

2.国内其他中介服务行业业务兼容的出现,使税务市场竞争加剧。根据《税务试行办法》规定,税务机构为税务师事务所和经国家批准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和税务咨询机构所属的税务部。提供税务服务并非会计师事务所一家独占。特别是注册税务师队伍不断壮大与迅猛发展,到2006年我国注册税务师已有5.6万人。他们在不断发展与壮大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提供具有较高质量的服务。这些行业的介入,必然使税务市场这块“大蛋糕”被瓜分。

3.一直以来税务业务都是注册会计师从事的传统业务,在长期的从业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良好的职业传统,因而由注册会计师从事税务业务,风险自然低一些。而基于审计业务的激烈竞争及其高风险的弊端和税务业务的优点,考虑到较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与发展,作为非审计业务的税务(尤其是较低层次、较简易的税务业务,如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等)无疑成为较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开展业务的首选,这对于较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及壮大是极为有利的。

4.虽然较小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拥有的人力资源相对匮乏,但税务服务市场中税务业务的长期开展,却为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了相对充足且业务较娴熟的从事税务业务的人才储备。基于成本的考虑,较小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理所当然地会选择从事税务业务。

5.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相对于规模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在人力资源、专业技术以及资本方面具有优势,同时考虑自身的长远发展和壮大,在同行业中更具竞争力,这使得他们不满足于现状,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求其他新型非审计业务中。相反,规模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尤其是缺乏专业人才),对提供其他非审计服务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对策分析

1.充分肯定目前的税务发展模式。就以上分析来看,我国税务的发展模式选择的是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混合型发展模式,即选择由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共同从事税务业务的发展道路。

一方面,我国发展税务业务必须依靠注册会计师的力量。税务是与财务、会计、审计有内在联系的一项业务,注册会计师从事税务业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我国注册会计师出现的时间较早,现有制度以及人员数量、素质等方面都比注册税务师要健全和更有优势,从而成为开展税务业务的主要力量。

另一方面,仅依靠注册会计师从事税务又远远不能满足该业务的发展需求,还必须依靠专业化的税务机构,积极发展专门的税务中介机构如税务师事务所等也是一种现实选择。当前,注册会计师与注册税务师并存有利于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和共同提高。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来看,混合型的发展模式是适应我国现实国情的。

2.拓展税务业务的范围,转变税务业务的服务功能。要积极拓展税务业务的服务范围,使事务性业务向咨询性业务(如纳税筹划)转变,转变税务业务的服务功能。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国加入WTO时承诺将逐步开放中介服务市场。随着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国外税务机构和税务人员将进入我国市场。尽管这些机构和人员对我国的具体国情不太了解,对我国的税制还存在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认识过程,但是由于他们长期从事中介服务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制度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和规范的运作模式,形成了国际服务的多元化和服务网络的一体化,因此国外税务机构和人员的涌入,势必分割我国涉税服务市场份额。同时,在我国加入WTO后的开放形势下,在华外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其在长时间的市场竞争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运作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有完善的财务控制制度和详尽的财务规划,在激烈的竞争中有强烈的税收成本控制意识,并通过各种先进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税务管理目标。对于日益扩张的全球化经营,为了保证企业在世界各地经营中税收风险的规避和税收成本的控制,聘请本地的税务中介和专业人士则成了企业税务决策的主要方式,而对税务业务的要求也转向纳税筹划等新型业务。

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服务市场的巨大潜力,提升注册会计师在国内税务市场的份额,我们应该转变税务服务的职能,向咨询性业务转变,开展纳税筹划业务。

纳税筹划在国外早已普遍存在,其涵盖了对个人的纳税筹划、区域性的纳税筹划和跨国投资的纳税筹划。在欧美的税法理论中,纳税筹划是纳税人的一项权利,是纳税人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享有的不交税或少交税的权利。同时,纳税筹划具有培养企业纳税观念,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为税收杠杆发挥作用提供条件,促进国家税收立法及政策不断完善,促进注册税务师行业发展等作用。世界上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都把纳税筹划作为一项重要的业务来开展。

开展纳税筹划的目的是使纳税人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强调在实际纳税义务发生之前,纳税主体对涉税经济活动做出系统的事先安排,主要是选择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资本结构、投资方式及交易时间等以达到减轻税负、获得最大税收利益的目的。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综合运用税收、财会、管理、法律等专业知识的能力,而目前注册会计师所能提供的服务与企业对纳税筹划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的纳税筹划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业务量少,未形成规模效应,管理不规范,效率较低,人才缺乏。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将纳税筹划作为主要业务来抓,同时利用工作分工,由高素质的注册会计师来从事纳税筹划业务,不断开拓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空间。

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决算审计,审计内容,方法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建筑工程决算是指在工程施工完成之后,由施工单位编制以获取建设单位审计认可的确定土建工程实际造价的文件,是反映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问工程款结算关系的主要依据。它与土建工程预算前后呼应,既是对工程预算的再确认,亦是对工程预算的再修正,是建设单位和各有关部门评价施工质量,分析投资效益的关键性资料。决算文件制定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建设目标的实现程度,关系到甲乙双方的经济利益,所以,建设项目的各级管理部门都应该认真对待这项工作。

二、加强建筑工程项目决算审计的探讨

1.做好审计准备工作

(一)成立审计小组成立审计小组是开展审计工作的组织准备,其成员配备主要根据被审项目的复杂程度、审计时间的长短以及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等因素确定。审计小组人员还应集中学习有关的经济法规、政策和必要的业务知识。

(二)收集资料按照委托意图收集有关工程技术资料。工程技术资料是审计工程决算的重要依据,在正式实施审计之前,审计人员必须首先收集与工程施工和审计有关的所有资料。如竣工图纸、工程承包合同、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资料、施工鉴证资料、定额标准、地方性取费文件、材料的市场价格信息,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等。另外应了解施工要求和施工过程,增加审计的感性认识,以保证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益。

2.选择合理的审计方法

确定审计的基本方法工程审计方法有多种,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应根据审计对象的有关情况、工程规模、结构复杂程度等确定具体的审计方法。如果审计工程为重点工程,或审计人员认为决算编制不好,就应采取全面审计的方法,对决算包含的全部内容都进行审计,无论是工程量计算、取费、还是定额套用等等,都应面面俱到,全面审计。如果针对决算中的问题或被人举报的部分进行审计,则采取重点审计方法,比如重点审计决算编制中定额的套用及取费情况,这样可以抓住重点问题,省时省力。另外还有经验审计、单方造价审计等等多种方法。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应根据拟审计工程的实际情况、委托要求等等灵活选择。

(一)逐项审查法。逐项审查法是工程项目决算审计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按照预算定额顺序或者是施工的前后顺序,对每个好环节的工程造价都一一核对,进行审查。要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工程量计算标准,计算工程量,并将审计人员的工程量计算结果和审计对象进行严格对比,同时,根据定额或单位估价表逐项核实审计对象的单价。这种方法比较全面细致,工程造价的结算误差小,但是工作量大,不适合快速审计进度的情况。

(二)分组计算审查法。分组计算审查法是一种加快审查工程量速度的方法,把预算中的项目划分为若干组,并把相邻且有一定内在联系的项目编为一组,审查或计算同一组中某个分项工程量,利用工程量间具有相同或相似计算基础的关系,判断同组中其他几个分项工程量计算的准确程度的方法。

(三)筛选法其实是一种对比审计方法,建筑工程项目在建筑面积和高度,甚至是规格上都有很大差别,但是,工程造价的每一个环节和工序中,工程量,用工量在平均单位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利用单位数值变化较小的特点,在进行审计时候,将各种数据收集,汇总,分类,归纳,并综合分析,统计编制工程量,造价,用工量等几个方面的基本情况。针对不同的建筑标准,进行筛选,对符合标准的就直接采用,但是如果没有筛选下去的部分,就要重点详细审计,如果要结算的建筑面积标准和所编制的表有很大的区别,或者是适用的标准不同,就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这种筛选方法操作简单,便于迅速发现问题,适用于小规模的审计,不适合全面审计。

3. 做好审计实施的管理

在审计实施阶段,通过对决算工程量计算、单价套用及取费等正确性的审计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审计工作。

(一)工程量审计。工程量是指建筑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部位大小数量,它是计算直接费的基础,是从根本上决定着建筑工程造价的。近几年来工程决算中的主要问题都表现在工程量中,所以,加强工程量审计势在必行。由于工程在实际勘察测量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误差,会出现设计图纸和实际施工不相符合,出现漏洞项目等情况,因此,要在结合图纸的基础上,严格遵守工程计量规则进行工程量的审计。首先,要明确审计工程量计算的范围和计算的限制范畴,比如基础与墙身划分以设计室内地坪为界。其次,要保证计算尺寸和图纸的尺寸相一致,防止因为疏忽而出现工程计算量的审计失误。最后,要严格依照标准计算方式计算,加强调研,规范审计。

(二)建筑面积的审计。建筑面积是指房屋建筑工程每一层的外墙所围起的水平面积之和。建筑面积的计算是工程量计算程序上的第一步,它不仅是考核工程造价指标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计算直接费的基础,因此正确计算建筑面积十分重要。

(三)审计主体部位的建筑面积。首先查看建筑工程的层数,尤其要注意每一层形状上的变化,其次审计每一楼层的平面图,认真核对长宽尺寸,以每米为单位进入公式,最后累加合计,完成主体部位的汇总工作。尤其a.地下室按照其上口处的外墙所围起的水平面积计算;b.室内大厅、回廊无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c.高低联垮的建筑物,如果需要分别计算建筑面积的话,其高低跨之间的连接部位算人高跨中。审计附属部位的建筑面积。审计附属部位的建筑面积一定注意不计算建筑面积的部位。

(四)基础工程审计。审计基础工程量时,首先看原决算书中立项的正确性,而后审计各分项工程量的大小。外墙基础垫程按外墙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基础垫层按净长计算。外墙墙基按外墙中心线长计算。内墙墙基:砖石墙基按内墙净长度计算,内外墙基接头的重叠部分及防潮层所占体积不扣;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墙基:基础垂睦面部分按其净长度,斜面部分按斜面中心线长度计算。分清有梁式与无梁式基础,地圈梁与基础梁等计算方法的差别,注意桩基础工程量的计算及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划分位置的确定。

三、结束语

工程项目决算的审计是整个工程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成本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做好工程项目决算的审计管理工作具有很重要的现实经济意义。工程项目决算的审计人员要本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认真负责,细心严密的工作态度,以图纸和相关文件为依据,严格执行各种审计计量标准和法律规范,提高自己专业审计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确保工程项目决算审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熊晓花,邹娟 关于建筑工程预决算审计问题的几点思考[期刊论文] 《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 PKU -2006年3期

[2]-马秀芳 浅谈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决算审计质量的分析与思考[期刊论文]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2011年10期

[3]-林东华 建筑工程预决算审计中常见问题与采取措施[期刊论文] 《商品与质量·前沿观察》 -2011年2期

第3篇

一、西部地区会计服务市场面临的困惑

困惑之一会计师事务所“小、散、乱”的问题难以根治。“小”主要体现在事务所资本规模小,注册会计师数量少,执业资格种类少,业务面窄,业务收人少,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差。陕西省家事务所中注册资本万元以上的仅家,占总数的注册资本在万元以上的竟无一家。而北京的家事务所中注册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家,万元以上的有家,最大的达到了万元。年全国拥有可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的事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务所家,陕西省只有家独立法人所和家分所,整个西部地区也只有家,在全国的比例极低国际会计公司在中国建立了家成员所、个代表处和家中外合作事务所,陕西竟无一家陕西省平均每家事务所仅名注册会计师,而北京平均每所有人,国际“五大”__________则达数千人。“散”主要指事务所的分布比较散乱,比如一些经济落后的小城市或小县城竟然有好几家所并存,每家所的从业人员还不足人,业务收人更是少得几乎难以维持生计。“乱”体现在事务所本身的内部管理混乱,质量控制机制不健全。一些事务所存在业务经营上的“短期化”行为,没有建立严格的业务质量控制机制,缺乏战略意识及品牌意识,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利益与业务质量的辩证关系,从而难以主动保持其审计服务的独立性,影响了执业行为的规范和业务质量困惑之二注册会计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陕西省的注册会计师队伍中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岁以上的注册会计师占了,岁以下的注册会计师仅占。与此相比较,北京和上海岁以上的注册会计师分别占和,岁以下的年轻注册会计师分别占到和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一年度业务收人连续三年下降的事务所中,绝大部分事务所的执业人员都在岁以上。另外,陕西注册会计师的学历较北京和上海等地普遍偏低,绝大部分是大专及大专以下学历,硕士以上仅有名,占总数的住,目前尚无博士而北京和上海的注册会计师中绝大多数是大专和本科学历,且本科的比例较高北京和上海两地事务所中还分别有名硕士、名博士研究生。陕西省执业注册会计师中通过考试获取执业资格的只占,其余都是通过考评方式取得资格的。还有许多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对职业道德教育和后续培训不够重视,使得审计人员缺乏实务经验,欠缺风险意识,难以作出适当的专业判断,这些也都直接影响到注册会计师执业队伍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困惑之三经营范围狭窄、市场开拓困难。陕西省的家会计师事务所年创造的亿元业务收入中,审计收入占近、验资收人占强、咨询服务收人、资产评估收入近、培训收人。、其他业务收人占近。一方面这些收人结构不尽合理,收益低、风险高的传统业务仍占主流另一方面,在调查中也听到很多事务所高层人员抱怨市场拓展极为困难,管理咨询、投资咨询、税务服务以及其他新兴的非鉴证业务更是受事务所人员素质、经验、信息等方面的限制,难以有所创新。陕西省会计师事务所的常规客户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四种类别的群体上,而由于执业资格的限制或者其他因素,很多事务所无法将上市公司、金融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等纳人其常规服务对象而发展成主要客户。另外,陕西省各家事务所的客户群都位于事务所所在地,很少有走出本地市场去外地执业的,倒是有外省的事务所或者国外会计公司的中国分支机构等来陕西省抢占市场。这些问题不仅在陕西省以及西部地区存在,在国内其他地区同样存在。而国际“五大”的主要发展趋势则是积极拓展非鉴证类新兴业务,其收人已远远超过传统业务,并不断开发新兴服务产品,而且其遍布全球的分__支机构承揽了全球性的业务,世界强公司基本上都是“五大”的领地。因此,缺乏足够的服务网络、缺乏开发新兴服务产品的能力,是西部地区乃至国内事务所与国际会计公司存在差异的主要方面。

困惑之四恶性竞争难以遏制。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批和发展过快、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市场开拓迟缓、新兴业务缺乏、管理水平低下等因素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行业性的恶性竞争。彩电业重复建设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后果是价格战和全行业的几近全军覆没,注册会计师行业也不例外,其恶性竞争的后果也是价格战,以及败德行为。加之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股权结构下的董事会等同于总经理的畸形治理结构,所导致的“我聘用注册会计师来审计我”的畸形审计市场关系,注册会计师造假现象的出现,也就是必然的了。

困惑之五行业监管的非有效性。由于我国会计服务市场是一个初级市场,各种监管机制尚未建立和健全,加之监管人员的经验有限,导致了监管缺乏效率,从而影响了会计服务市场的有效运行。同时,政府监管角色定位不清也是造成监管不力的重要因素。

二、新形势下西部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出路

陕西省会计服务市场存在的问题,既有中国会计服务业普遍性的问题,也有西部地区特有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思路供中国西部会计服务市场的参与者借鉴或参考。出路之一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借鉴公司的运作模式,实施战略管理。目前,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普遍存在盲目发展、盲目经营的状况,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事务所更是如此。很多事务所考虑的仅仅是有没有业务做,而不考虑什么样的业务可以做、什么样的业务不能做、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至于市场如何开拓、风险如何评估、远景规划如何制定等问题尚难以提到议事日程。战略管理在公司、企业已经成为时尚,会计师事务所也应当加以借鉴,特别是大中型事务所更不能缺少战略。按照管理理论,没有战略的企业必定是短命的,没有钱略的事务所也是如此。因此,事务所必须把战略管理作为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出路之二明确市场定位。面临加人后国际会计公司纷纷进人中国市场的形势,国内事务所普遍缺乏竞争力,西部地区事务所与国际大型会计公司相抗衡的能力就更差。因此,实行定位战略,形成相对优势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力。定位战略包括业务定位—确定重点开发的业务领域,如重点做审计业务、验资业务、管理咨询业务、网络审计与认证业务、税务服务、记账等,形成以龙头业务为主导、其他业务为辅的业务链条。客户定位—确定重点开拓的客户对象,如按客户规模可分别定位于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按客户性质分别定位于国有企业、股份公司与上市公司、合资及外资企业、乡镇企业,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一、介织、事业单位等。特别是小型事务所更应通过合理定位,专注于特定的客户、特定的业务范围,尤其是那些不被竞争对手所重视的业务和客户,如小规模企业的审计和咨询,开拓验资、记账、公司设立登记、公司秘书服务、会计服务、税务、会计人员培训等业务,形成相对优势和“人有我无、人无我有”的自身特改革与发展•财苑口色。因此,事务所的高层人员必须努力研究市场变化、研究客户需求、研究由于技术和经济环境的发展和变化对会计服务市场的影响,从中寻找潜在的业务、潜在的客户,力争抢为人先,扬长避短,在营销上做文章,形成特色。

出路之三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强化信誉观念。跨国公司和原国际“五大”的经验告诉我们,品牌是事务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西部地区乃至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深度发展必须树立品牌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以质量赢得品牌、以品牌赢得信誉、以信誉赢得市场、业务和效益。出路之四实施强强联合,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事务所本身自发的或监管机构引导的形式,采取并购、联合、合作等各种不同形式减少业务的数量,取缔在没有经济总量依存的县域设立的事务所,使事务所的存在以经济中心城市为依托。争取打破地域界限,与东部地区、国际知名会计公司联姻,借鉴先进经验,实现跨越式发展。

出路之五提高人员素质,造就国际化人才。现代经济竞争,其实质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我国加人后,就注册会计师行业而言,需要一大批国际型人才,才能使中国注册会计师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为此应加大对注册会计师的培训力度,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一方面要请国内外知名的业务专家对注册会计师和从业人员进行后续教育另一方面,应选派一批年轻的注册会计师到境外培训,以造就一支精通国际会计惯例、外语水平高、业务熟练的涉外型、高素质注册会计师队伍。超级秘书网

出路之六细分市场,建立差别化发展模式。国内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原来是依托政府及有关行业机构的背景设立的,长期以来形成了特定的市场环境、市场份额和某些行业垄断、地域垄断的格局。尽管市场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竞争日趋激烈,但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经营环境为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细分会计服务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鉴于国际会计公司进人市场的压力,政府、监管机构与国内事务所应以维护市场、共同发展为目标,实行细分市场的发展战略,使国内事务所尽快显现品牌效应、主营效应。

第4篇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专业化经营,度量指标,问题与修正

一、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业化经营程度的几项衡量指标

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业化(Audit Firm Industry Specialization):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把经营战略的重点放在某种或少数几种行业的审计业务中,在这些行业中培育特殊专长,并凭借其对行业知识掌握的优势,为行业提供专长服务以在该行业中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目前,国外对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业化程度的度量有两种方式(夏立军,2004)[1]。第一种为Zeff 和Fossum(1967) 模式。其计算公式为:

MKTSHRik =(1)式中,MKTSHRik为事务所i 在行业k 中的市场份额,即事务所i 在行业k 中获得的审计收费占行业k 审计收费总额的比重,审计收费可以用客户总资产、营业收入或净利润等指标来衡量, 为事务所i 在行业k 的客户Jik的营业收入(或总资产、净利润) 平方根之和; 表示行业k 中所有Ik 家事务所的客户营业收入(或总资产、净利润)平方根之和。

第二种衡量事务所行业专业化程度的指标则由Yardley 等(1992) 提出,而由Kwon(1996)加以应用的。其计算公式为:

SPECik =(2)式中,SPECik是事务所i 在特定行业k 的审计收费(用客户规模的平方根代替,客户规模用客户总资产、营业收入或净利润来衡量) 占事务所i 审计收费总额的比例; 表示事务所i 在行业k 中的客户Jik的营业收入(或总资产、净利润) 的平方根之和,表示会计公司i 在所有K 个行业中的客户营业收入(或总资产、净利润) 的平方根之和。

式(1) 方法的立足点是特定行业,然后考察特定行业中某家事务所的市场份额;而式(2) 方法则从特定事务所出发,考察特定事务所的所有客户中某个行业的市场份额,实际上衡量的是事务所的行业专业化程度。

我国审计理论界对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业化程度的衡量也有两种不同观点。王英姿(2001)在其博士论文中使用的是Zeff和Fossum(1967)模式,即以行业为标准,用特定行业中事务所拥有的审计市场份额来衡量其行业专长。其判断标准是,如果某一行业中,按客户总资产或主营业务收入衡量的审计师市场份额超过4%,那么认为此事务所在该行业审计中具有行业专长。另外,余玉苗(2004)教授则用上市公司审计市场集中度来判断事务所能否形成行业专业化的格局,并主张用会计师事务所在一个行业拥有的审计客户数量的比重为判断标准(如20 %) 较为适当[2]。

二、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业化经营程度衡量指标存在的问题分析

笔者认为,国内外理论界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衡量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业化程度,无论是用特定行业中某家事务所的市场份额还是用特定事务所的所有客户中某个行业的市场份额其出发点并没有问题,关?是计算专业化程度时采用单一的营业收入或总资产、净利润等参数值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首先,与行业专业化程度更直接相关的是事务所拥有的行业客户资源而不是从该行业审计中获取的营业收入。行业审计专长会随着注师对特定行业审计次数的增加而积累,而行业专门化程度则只有在行业内客户数量较多、来自于该行业的审计收费对事务所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时才会形成。在这两个因素中,行业客户资源的集聚是衡量事务所专业化程度的关键要素。

其次,行业专业化程度不会单一受事务所在该行业获取的审计营业收入影响。可以说,行业专业化程度可能会影响审计收费,但反过来事务所在特定行业的审计收费多寡并不代表事务所在该行业中专业化程度。由于事务所在不同行业审计中会因客户资产规模、审计耗费成本费用高低等因素导致收费有别,这样在按式(1)、(2)计算事务所行业专业化程度时会使计算结果产生偏差。例如,某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审计定价高,他们在特定行业的审计业务收费中与中小型事务所相比仍然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而事实上事务所在该行业的客户却很少,事务所在该行业中也不会针对审计技术支持系统、客户关系营销、注师行业审计经验等方面进行重点投资,因而我们不能认定该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在该行业拥有审计专长或较高的专业化经营程度。同时,某中小型事务所可能因为在特定行业的市场份额较小,因而在用式(1)与式(2)衡量时很难说明其具有行业专长,但是此特定行业可能是该事务所市场份额最多的行业,而且已经拥有了某一行业审计专长的较好声誉,即事实上已形成了显著的行业专业化,在此情况下难道我们不能认定事务所在该行业中拥有较高的专业化经营程度吗?国外实证研究的成果也表明事务所行业审计专业化程度与审计收费的关系似乎没有定论。研究结果有支持正相关关系的证据,也有支持负相关关系或没有关系方面的证据。

最后,以市场集中度指标来判断能否形成行业专业化格局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知道,日本产业组织专家植草益提出的行业集中度的计量公式CRn= / [3]主要是针对衡量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几家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而设计的,对会计师事务所而言,衡量排名前多少家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在整体市场份额的占有率的高低无疑是可行的,该指标衡量审计市场是否属于竞争型还是寡占型市场类型很有说服力,但对于判断会计师事务所能否在某一行业中拥有行业专业化经营特色并没有足够的证明力。余玉苗教授本人在统计1993 年美国“六大”在各行业中的市场份额时也是通过计算“六大”所审计上市公司的客户数及所占比例计算出来的。尽管国外也有实证研究成果表明规模越大的事务所在某行业的专业化经营程度会随着事务所规模增长而增长,但大型事务所的高市场占有率也可能是多元化经营的结果。

三、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业化经营程度衡量指标的修正

目前,设计事务所专业化经营程度的衡量指标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解决此问题的关键要从多维度进行考察,首先,应考虑事务所的类型;其次,要确定指标的直接影响因素并应确定各影响因素在评价事务所行业专业化经营程度中各自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计算模型;最后,为科学评价事务所专业化经营程度应设计出适当的衡量标准值。

考虑到评价数据难以全面获取,我们可以将会计师事务所划分不同类型后再行评价。通常我们按规模大小可将会计师事务所划分具有从事金融保险、证券期货业务审计资格的大型所与不具有金融保险、证券期货业务审计资格的中小型所,在中小型事务所中,一般将注师人数在10人以下的作为小型事务所,10人以上又不具有上述资格的为中型事务所,因此,我们衡量事务所的专业化经营程度按不同类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比较应是可行的。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只有同时具备两个因素时才能正确衡量事务所行业专业化程度:(1)事务所在某一行业内客户资源拥有量的多少;(2)事务所在该行业内获取的营业收入的比重。可以说,事务所在特定行业的审计专长以及专业化经营程度会随该行业客户资源的拥有量而递增,它是影响事务所行业专业化经营程度的最关键指标。一般可采用事务所拥有的特定行业客户数占该行业客户总数的比例计算,该项因素用来衡量事务所在特定行业的集聚程度,其权重可确定为60%;其次,事务所在特定行业中获得的审计收费占特定行业审计收费总额的比重,该指标用以衡量事务所在特定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其权重可确定为40%。

此外,还有一些因素对衡量事务所的专业化经营程度有扰动作用,是一些次要因素。我们可以将其作为观察值予以考虑。如:事务所跨越审计行业数占上市公司(大型所)行业总数的比例,一般而言,如果该事务所规模越小而审计跨越的行业越多,则该事务所专业化经营程度应越低。考虑该指标时应注意观察该事务所的规模是否足以具有专业知识的溢余,即事务所规模越大,专用性人力资本越多,审计行业数即使较多,则该指标对专业化经营程度的扰动不会很大;其次,事务所对特定行业客户提供审计鉴证服务年数总和占事务所对外提供审计鉴证服务的年数总和的比例,该指标对事务所拥有行业审计专长经验的高低有影响;最后,还可以考虑用某事务所在特定行业中针对注师行业专长知识培训、该行业客户关系营销以及行业审计技术支持系统的专项投资占事务所全部投资的比重等,该项指标对事务所行业专业化形成具有扰动作用。

一般来说, 事务所的专业化程度可分为高度、中度、低度3 种。借鉴植草益对市场结构的分类,我们将事务所行业专业化程度划分为三个级别,其对应关系如表所示

审计市场结构

专业化程度的评价值(%)

事务所行业专业化程度

粗分 细分

寡占型 极高寡占型 >70

高度

高、中寡占型 40<评价值< 70

竞争型 低集中竞争 20< 评价值<40 中度

分散竞争 评价值 <20 低度

无论对于哪一种类型的事务所而言,如果事务所加权平均指标得分在40%以上为单一审计品种的高度专业化, 比重在20%~40%之间可以划分为主导审计产品的中度专业化, 比重在20%以下可划分为相关审计服务产品的低度专业化(国内对其比例为多少就具有专业化水平无统一标准)。

行业专业化程度的计算公式可构建为:

KW=(3)式(3) KW 表示事务所行业专业化经营程度的评价值。 为专业化经营程度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 为权重。

= /(4)式(4)中 表示事务所i在行业k 的客户Jik数;而 则表示行业k 中所有Ik 家事务所的客户总数;

=(5)式(5)符号表示与式(1)相同。

例:某具有证券期货审计资格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拥有特定行业客户资源数为8家,而该行业上市公司总数为96家,事务所为该行业提供审计服务所获取的审计营业收入为1400万元该行业当年共对外支付审计公费为7000万元,试测试其行业专业化经营程度。与此同时为该行业提供审计服务的另一家事务所为具有证券业务资格中的小规模型事务所,在该行业拥有的客户资源为24家,事务所全部客户审计资源为60家,事务所全年营业收入为4500万元,为该行业提供审计服务所获取的审计营业收入为1200万元

K甲= =24/96 60%+1500/7000 40%=13%

K乙= =24/96 60%+1200/7000 40%=21.86%

甲事务所的专业化经营程度为13%,为低度专业化水平。因此,说明该事务所在该行业并未形成集聚效应。乙事务所的专业化经营程度为21.86%,乙事务所在该行业审计中有一定的集聚效应,属中度专业化水平,具有比较优势。通过其他观察值可知,乙事务所有相当一部分收入和客户集中在该行业,理所当然属于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化经营程度。相反,如果按式(1)计算,情况可能恰恰相反。

四、简要结论:

目前,国内外衡量专业化经营程度的指标主要采用Zeff 和Fossum(1967) 模式和Yardley 等(1992),然而我们发现运用该指标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种衡量事务所专业化经营程度的全新指标,他应能较为客观地评价事务所的专业化水平,我们进行的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夏立军.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市场研究综述及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7

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背景和发展现状出发,对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引导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良性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背景

(一)正规金融供给不足

在我国农村地区,正规金融供给不足是非正规金融蓬勃发展的外在原因。其中,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服务不充分等问题普遍存在,资金供需缺口不断扩大。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撤并县以下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仅在农产品收购方面发挥政策金融的作用,农村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农村信用社成了唯一能向农户提供资金借贷的正规金融机构。而农村信用社由于规模不大、不良贷款率高、亏损严重,为三农融资能力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户的融资需求。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调查资料显示,2003年20842个样本户中,农户贷款总额为2947.92万元,其中银行、信用社贷款为769.16万元,仅占26.09%。

(二)非正规金融的优势

把中国农村社会称为乡土社会,即以族缘、地缘、血缘为基础形成的社会结构。非正规金融交易正是建立在族缘、地缘、血缘关系基础上,人们有着大致相同的生活体验,面临着大致相同的现实社会问题。他们相互熟悉,因而相互欺骗的概论极低,从而有效避免了正规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了贷款中的道德风险。

二、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规模

改革开放之初,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不明显。从1986年,非正规金融的规模开始超过正规金融的规模,1999年农村合作基金会关闭后,农村非正规金融更加活跃。

农业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294个农户的常规调查表明,2000年农户贷款来源中,有68.4%来自私人借贷。2002年,这一比例上升到72.3%。从地区分布看,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从非正规金融借贷的比重越高;从融资用途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非正规金融主要用于非生产方面,而东部较发达地区则主要用于生产和经营活动。

(二)趋势特征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我国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1.公开化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政府对非正规金融活动的打击措施比较严厉,处于萌芽期的非正规金融活动较为隐蔽,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盈利性质的非正规金融活动逐渐被人们接受。一些地方基层政府开始认识到农村民间借贷对地方经济的积极作用,并逐渐放松对民间借贷的打压措施,使得农村非正规金融由隐蔽逐步转向一定程度的公开。

2.组织化

过去,农村非正规金融借贷的主体绝大多数是个人,现在一些村镇集体和企业也参与到非正规金融的借贷活动中。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借贷主体由传统的个人行为向组织结构发展。

3.规范化

以往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多以口头信用约定为主,符合人们文化水平较低的现实。现在,随着人们风险意识的加强,出现了以存单、债券、房地产等抵押、质押的情况。农村非正规金融交易活动逐步规范化。

三、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虽然在弥补正规金融不足和促进金融机构改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其自身内在缺陷的存在,使得它存在诸多问题。

(一)规模和范围上存在劣势

农村非正规金融只能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才有效率,这导致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在规模和范围上的劣势。农村非正规金融在活动范围和规模上的劣势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范围和规模的狭小使得小范围内的经济主体面临的风险无法通过多样化进行有效分散,导致了较高的关联风险;其次,农村非正规金融活动范围狭小,资金的转移只能在小范围内实现,不利于资金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有效配置,造成了效率的损失;再次,金融是一个特别追求规模效益的行业,然而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小规模经营会使得单笔金融业务的运作成本无法通过规模的扩大进行分摊。

(二)内部经营管理混乱,经营风险较大

由于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制度不规范,内部经营管理较为混乱,大部分非正规金融机构没有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及审计稽核制度,其筹资、征信、信用审核、授信、风险承担等能力低下。同时,由于大多不提取存款准备金和呆帐准备金以抵御风险,经营风险较大。

(三)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由于农村非正规金融是一种自发、盲目、分散的信贷活动,交易方式相对简单,借款手续不规范,极易引起债权债务纠纷和集资欺诈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引起暴力犯罪。在欠债不还的情况下,不少债权人通过暴力收回借款,民间也因此出现一些带有黑社会性质的追债公司,直接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四)不利于国家对农村经济的宏观调控

农村非正规金融分流了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吸收存款的能力,从而削弱了正规金融贷款的能力,进而影响金融的宏观调控效果。一些不符合农村经济宏观政策的项目由非正规金融为其融资,结果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引导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良性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明确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地位

从经济学角度看,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是由于正规金融供给不足造成的,我们可以在加强引导、监督并纳入法制管理的前提下,适当给予发展空间,发挥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补充和辅助作用。此外,应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使早已利率市场化的非正规融不再有违法之嫌。

(二)实施分类监管

对于农村非正规金融,我们应采取分清类别、区别对待的原则,对其进行分类监管。一些运作相对规范,资本实力较强的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应加以引导和发展,条件成熟时可将其改组为正规金融机构,逐步纳入国家正规金融制度安排中,加强监管,避免因其金融供给不规范而诱发金融风险,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冲击。

那些暂不具备转化为正规金融机构的非正规金融,政府应加强监管,鼓励其向着规范化方向发展。其中对经济生活有害的非正规金融活动则要坚决取缔。如地下经济活动以高利率为诱饵的非法集资、金融诈骗活动,进行洗钱活动的地下钱庄和地下外汇兑付店等。

(三)完善相关法规

为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国家可以针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形式制定相关法规,以法律形式明确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交易方式、契约要件等交易规则,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完善相关法规并不是将农村非正规金融全部纳入政府监管范围,而是给其提供一个合法的活动平台,减少它对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周丽莉: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6(9):79-80

[2]卓凯:非正规金融契约治理的微观理论[J]财经研究,2006(8):112-113

第6篇

Abstract: Enterprise culture is the secret of enterprise longevity, and is also one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This article sets A Accounting Office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enterprise culture of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explore how to establish their own enterprise culture.

关键词: 民营企业;企业文化;文化建设

Key words: private enterprise;enterprise culture;culture establishing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111-02

0 引言

美国兰德公司、麦肯锡公司、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专家通过对全球优秀企业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

我国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的建设方面还处在初始阶段,还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如何构建出适合企业长期发展的企业文化,以良好的文化氛围推动经济效益,正逐渐成我国民营企业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以A会计事务所为例,探讨我国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1 我国民企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A会计师事务所是一家成立于2001年的中小规模民营企业,主要从事审计、验资、资产评估、基建财务审计、管理咨询、税务筹划、培训等业务。公司内部组织机构由风险和质量控制委员会、审计一部、审计二部、审计三部、评估部、咨询部、培训部和办公室组成,由所长直辖各部门。现有员工40多人,主要专业人员均具有大学以上文化水平,其中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税务师、房地产估价师和土地估价师共计30余人,具备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6人。公司的服务理念是“诚信为本,勤勉尽责”,力求不断地提升业务水平,努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和高品质的服务。并提出“专业服务,客观公正,共同发展”的口号。

考察A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情况,那些专业执业人员凭借专业的知识、经验和丰富的客户资源,掌握着公司的核心业务。因此,就会计师行业而言,留住这些核心员工并提同一流的专业服务水平成了该事务所竞争成败的关键。而目前,公司内部却存在着人才流失,管理松散,下属对上级私下颇多微词的问题。下面主要从A会计师事务所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就我国民营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作简要说明:

1.1 民企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唯意志色彩 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的成功很多是依赖于企业的管理者最初对市场机会的及时捕捉,对市场的成功开拓。这些管理者的管理过程中往往充满了权威,企业的一些具体业务他们要亲力亲为,这使得公司形成不敢随意发表个人的意见,凡事等待老板决策、拿主意的风气。

A会计师事务所同业内许多事务所一样,人员的流动性极高。在影响人才流失的因素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员工很难融入企业,这就影响了员工积极性以及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简单唯意志的文化氛围使得老板对于企业员工的管理并不太重视,把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建立在简单的雇佣和被雇佣基础上,这就使企业难以形成团队精神,同时也为企业经营增加了风险性。

1.2 民企企业文化具有浓厚的功利性 根据A会计师事务所去年的一份员工满意度调查资料显示,加班过多,是会计师事务所离职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平时由于公司培训经费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的培训机制,公司大部分员工都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自主学习自主提高为主,这往往加重了员工压力,也同时影响了他们专业发展的效果。

在当前许多民营企业老板眼中,企业的目标就是盈利,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这种极具功利性的短视价值观使有的企业不惜运用一切力量和手段向弱小的民营企业的员工下手,而同时员工会选择更高的报酬,更好的工作机会和发展空间,这就造成了民营企业人才的部分流失。另一方面,在功利的目标企业难以静下心去系统思考企业的使命、宗旨和目标,并进而形成坚定不移的看法。这也就难于产生赋予企业以灵魂的企业文化以宣示于社会和员工,用以指导经营和管理,并使企业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1.3 民企企业文化层次偏低,难以得到传承 世界杰出的公司对其核心准则、企业价值观能够遵循始终如一,并且不断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优秀企业文化的传承,有赖于群体的认同性,和文化的积淀直到成为机制的一部分,这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完成。

从A会计师事务所可以看到,公司内部企业文化力量单薄,并且长期受到忽视。正是由于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没有系统规范的积累,这就使企业文化的层次偏低,缺乏观念引导和境界追求,从而产生的文化力不强,对经济效益推动力较弱。

2 我国民企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虽然企业文化己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成为企业界甚至全社会瞩目和关心的“新潮流”,但是我国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的建设方面还处在初始阶段,还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同时企业文化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企业文化的建设要受到来自各方面复杂社会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2.1 社会文化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消极的思想,特别是官本位和家本位意识,以及传统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宗法思想对民营企业文化的渗透之深,影响之大越来越明显的成为企业现代化的阻碍力量。

另一方面,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真正完善,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加上劳动力素质偏低等原因,要构建我国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体系,形成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民营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困境。

2.2 企业内部管理因素

2.2.1 企业生命周期的影响 据调查显示,我国98%以上的民营企业现在正处在成长阶段,这一阶段的企业容易进入的陷阱有:一是缺乏一种战略性思维。成长期的企业容易被眼前的机会所驱使,缺乏战略眼光,易于产生近乎疯狂的利润导向;二是缺乏系统化的制度。刚成长起来的企业,往往缺乏明确的行为方针、系统的规章制度,这就难以发挥下属的积极性,企业往往表现出不稳定性,容易受挫折。

2.2.2 管理者素质的影响 民营企业的管理者通常就是企业的创业者。在创业前,企业主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他们大多不是管理的专业人才,这就造成企业管理者往往对如何科学地管理企业没有认识,管理企业全凭管理者的“悟性”。缺乏有效地管理方法和组织构建,没有专业的管理队伍,自然难以有和大企业抗争的竞争力。

2.2.3 制度意识缺失的影响 目前在我国民营企业中按章办事、制度运行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不平等性、灵活性太大,贯彻实施制度比设立管理制度困难。因为不能正确处理好企业人事方面的裙带关系,致使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人事安排的不公平性,极大地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族群员工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及企业制度约束的弱化必然使他们放松自我要求,私心膨胀,成为企业深层次发展的阻力群体。另外,企业内部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决策者缺乏有效地制约,企业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极易导致决策失误。

3 我国民企企业文化的构建

3.1 打造核心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是一种‘经营资源’,它能无形中提高企业的素质,成为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取胜的重要力量”。一般地说,企业选择核心价值观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糅合良好的传统和时代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表现出行业和本企业的特殊性,使企业的每位员工都能正确认识并理解企业精神。

A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价值观建设要立足行业特性,突出“专业”和“诚信可靠”;而事务所的成长又依赖于稳定并不断扩大的客户资源,价值观就要体现出服务意识,可以将“追求卓越”作为服务的标准。总之,企业价值观念的表述应当尽量表达出企业和员工共同的愿景,激发出员工更大的工作热情。

3.2 企业家要转变经营理念,提高自身素质 企业家在企业文化中起着创造者、倡导者、组织者、指导者、示范者和激励者的角色,所以主导民营企业文化关键问题在于企业家的问题,在于企业家能否战胜自己。

培育企业家的根本点在于培育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的内外部环境中和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惰性。所以企业家必须肩负起检测社会环境变化和保持企业文化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责任,企业文化必须适时进行变革和创新。因此,A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者应有永不满足现状的追求和独到的眼光并善于经营,发扬自己的优势并以企业的优势成就创新特色。

3.3 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培育团队精神 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接受者和维护者,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企业将缺乏向心力,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便无从谈起。而一个企业能否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既表明了这个企业的文化品位,也是其企业文化建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A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者应关注员工的需求,在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尊重员工,注意人才的使用和培训,创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具体的就是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薪酬体系,为核心员工和普通员工都创造出适合的有挑战性的工作机会,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在激励过程中要注意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让员工在企业文化的力量推动下,培育强有力的团队精神,从而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和归属感。

4 结束语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民营企业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可缺少的有利武器,特别是加入WTO的今天,民营企业要想更好地与来势凶猛的国外企业竞争,就要建立适合自己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改革以往旧的观念和体制,顺应时展,才能在未来国内和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雷亚萍.从企业文化的内涵看其在企业发展中的激励作用[J].人文杂志,2003(3).

第7篇

【关键词】EVA应用;横向比较指标;单位资本获取EVA能力

企业的价值是在比较过程中发现的,相对概念比绝对概念更有意义。EVA作为价值发现工具,能否解决不同企业横向比较的问题,决定着其理论应用范围的广度和实用价值的提升。

一、EVA理论应用范围与作用

EVA(Economic Value Added)理论源于诺贝尔奖经济学家默顿・米勒和弗兰科・莫迪利亚尼1958至1961年发表的一系列关于企业价值经济模型的论文。思腾思特是EVA管理体系的创造者和商标持有人,也是EVA理论的推动者。目前,可口可乐等国际著名公司大多都使用EVA评价企业业绩。

与其他企业价值度量指标不同的是:EVA是在考虑了企业所有资金成本(包括债务资本成本和股本资本成本)的情况下的企业利润度量指标。

EVA=NOPAT-K=NOPAT-CAP×WACC 公式(1)

式中:NOPAT――税后营业净利润;K――资本总成本;CAP――(调整后)企业投入的全部资本;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在中国,包括国企在内的大量企业,都存在价值本位缺失现象,现行财务会计只确认和计量债务资本成本,没有将权益资本成本从营业利润中扣除。经营者误认为权益资本是免费资本,这种现象在国企更为严重。扣除资本成本后很多企业实际上是亏损的。资料显示,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约有44%EVA为负。这说明企业盈利不足以弥补资本资源投入的经济成本,这些公司不但没有创造财富,反而在毁灭财富。姑且不考虑个别企业财务数据真实性,在过去7-8年间,上市公司整体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8.5%-9.5%之间,仍低于同期的GDP增长率和储蓄利率之和[1]。

尽管思腾思特公司进入中国后其营运推广手段对于价格高度敏感和注重实用的中国市场显得华而不实。但中国企业界和国资管理、企业评估部门,还是期望EVA可以建立一套真实的价值管理体系,改善企业治理结构。经过探索实践,企业界和理论界对EVA应用范围与作用有了较为科学和完整的认识。

一是,分析和发现企业价值。当包括资本成本在内的全部成本被考虑补偿的情况下,企业利润就变得清晰和真实了,这无疑给人们提供了分析和发现企业价值的机会和途径,机构投资者、普通投资者、债权人、经营管理者、企业员工、社会公众、监管机构、评级机构等都可以客观看待和评判企业。由于EVA指标能够较准确地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价值,于是,成为战略评估、资金运用、兼并或出售定价的基础理论。

二是,分析资本结构与控制资本成本。全面成本不仅包括记入账面已经发生的经营成本,还包括易被忽视的账面并未全部反映的资本成本。忽视权益资本成本就忽视了股东利益和资本使用效率。调整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率是企业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2]。资本占用额度、资本结构、各类资本比例、资本市场条件等都会直接影响资本成本率和EVA指标。调整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是在不增加产出的前提下提升企业价值的有效途径。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的权重比例、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中各类资本的比例及加权平均成本率的最小化设计就成为关键问题。企业通过加权平均成本率最小化设计,连续地不间断动态调整,就能够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三是,有效的决策管理依据。以EVA为核心构建的企业管理系统、财务分析系统可替代现有的杜邦财务分析系统[3]。其中所显示的目的――手段关系链可以帮助经营管理者厘清思路,系统性分析财务预警指标,建立有效决策依据,全面指出为增加EVA可采用的对策和途径。基于EVA和可持续增长率的财务战略矩阵为企业战略性财务决策提供帮助。同时,由于EVA将股东利益与经理业绩联系在一起,使管理决策与股东财富一致,有效解决决策优化问题。

四是,注重可持续发展。理论上,扣除资本成本,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有利于引导经营者行为长期化。同时,EVA指标计算对财务数据的调整,也显示了体系的科学性,它不鼓励削减研究和开发费用等行为,不鼓励以牺牲长期业绩来夸大短期效果,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鼓励和引导经营者做出能给企业带来长远利益的投资决策,如新产品开发研究、人力资源培养等,这都有利于克服经营行为的短期化。

五是,绩效考核激励新体系。以EVA为核心设计经营者激励机制,规范经营行为,维护所有者和股东合法权益,能够更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同时,EVA指标有利于加强监督,对财务报表调整本身就是审计和监督过程,合理调整后的经营者考评目标不再是会计利润,而是EVA,隐瞒虚报财务数据的必要性随之下降。用EVA增长数额来衡量经营者贡献,使经营者与所有者目标趋于一致,强化风险承担意识,会激励其创造企业价值。企业内部实施EVA管理,各部门将会放弃提高部门业绩,损害股东利益的做法,避免内部决策与执行的冲突,使部门与企业目标一致[4]。所以,外部看,EVA是委托关系的量化,使投资人、股东与经营者建立科学、量化、相对透明的新型考核关系;内部看,各部门、分支考核目标与企业一致化,避免多重目标导致的混乱、摩擦和浪费。

六是,文化理念引导工具。EVA不仅是一种计量方法,更是一种管理理念和文化。企业实践经验表明,EVA体系应力求简便易行,培训渗透到每一员工,其考评至少落实到每一位部门经理。每季每月按期考评,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形成全体员工认同的EVA企业文化和组织氛围[5]。当EVA文化充分发挥作用,就会促进企业文化的更新和全新理念形成,有效引导企业创造价值。

二、EVA指标应用的局限性

EVA强调当企业赚取了超过资本成本的经济利润时企业价值才得以增加,较原有的利润指标有了革命性的进步。但是,在应用中仍然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首先,观察公式和计算过程会发现,EVA仍然是一个会计估计值[6],应用过程相对复杂。虽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作为基础,但须对会计科目进行调整。由于会计报表本身并不能完全避免失真,调整项也无法完全达到理想状态,资本投入额需要按照市值折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难以精确估计。所以,其结果只能是逼近理想数值的概念,而不可能是没有任何偏差的唯一数值。

其次,不同企业应用EVA缺乏一致的、明确的解决方案。只能根据企业性质、所从事商业活动及其战略目标做适当调整,才能定制适合的EVA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和管理方案。而且,EVA值依然具有可操纵性,由于计算依赖于利润实现和费用确认的会计方法,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改变决策过程,一定程度上可以操纵最终结果。因此,EVA还不能提供严谨一致的、适合各类企业的通行指标体系。

第三,EVA仍是事后反映指标,无法预判和避免企业的经营失误。事后报告只是客观反映了事实和结果,在会计期末积累形成的指标,虽然反映了所有要素的综合生产率,但并未表明为什么一种产品或一项服务不能带来增值,以及如何进行相应的处理[7]。对于实际经营而言,这并没有多少具体指导意义,无助于发现运营无效的根本原因。

第四,对于企业经营者,EVA依然是外界或者说是投资人强加给他的指标,是被动、被迫接受的指标体系。如果“胡萝卜加大棒”对于经营者来说算是一种激励约束模式的话,EVA的本质应该是“大棒”,而不是“胡萝卜”。如何使其产生内生动力、主动应用EVA仍然是个问题。

第五,不同规模企业的EVA无法进行简单比较。企业经济效益可用投入与产出之差,或投入与产出之比来表示。而EVA只能说明经济效益大小,不能反映经济效益的相对高低。通常情况是,大规模的相对于小规模的部门或企业有较大的EVA值,很难判断是因为前者具有较高的效益水平还是因为具有较大的资本投入。EVA难以指导资本在部门或企业之间有选择的投向与配置,因为EVA值的大小难以反映经济效益的相对高低。

以上问题,尤其是EVA无法在不同规模企业间比较的问题,本文认为:EVA理论和指标适合于单个企业的考核,是对企业自身纵向演化过程的考量,思腾思特合伙人David・Glassman说:“对于公司来讲,往往最有价值的工作就是使负的EVA转为正的EVA,使全公司为提高EVA而努力,这也时常是最有价值的价值创造”。而EVA对于多个不同规模和类型企业的比较、鉴别、价值发现就显得无能为力。EVA指标缺少一个企业共性指标的比较体系,无法建立一个科学客观的比较系统。对于投资者来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横向的、跨越企业特性的一般性比较的数据体系尤为重要。EVA理论的这种局限性需要得到弥补和完善,以提高EVA理论的适用性和实用价值。这正是本文讨论和研究的问题。

三、EVA横向比较指标模型的构建

针对不同规模企业间EVA无法简单比较的事实,本文着力探讨基于EVA理论企业横向比较指标模型的构建,以期在操作实践中使EVA的应用范围更广。思腾思特公司提出决策过程中两条基本财务原则:企业财务指标必须是最大程度地增加股东财富;企业的价值取决于投资者对利润是超出还是低于资本成本的预期程度。因此,当前EVA绝对水平并不起真正决定作用,EVA持续性增长才会带来企业市场价值的增值,EVA的连续增长将为股东财富带来连续增长。

本文关注:如何比较不同规模企业间的内在价值?如何消除资本投入规模的差异对EVA的影响?同时,抛开EVA的当前的绝对水平,把关注点落在EVA的增长趋势上,这样,企业的价值增长趋势才能得到描述。为了实现以上目的,在此构建一个简单函数:

式中:CAP―(调整后)企业投入的全部资本;RE―(本文定义为)某年度单位资本获取经济增加值能力,百分比。

本文构建模型的含义是:用(调整后的,包括权益资本成本在内的)全部资本折算出的,单位资本获得的经济增加值占单位资本的百分比。即,单位资本获取经济增加值能力。从而,消除了资本规模对该指标的影响。

由于从投资角度看,NOPAT=CAP×ROIC公式(3)

式中:ROIC――投资回报率。

根据公式(1)和(3),本文构建的函数(2)可推导出:

公式(4)清楚地说明:企业某年度单位资本获得经济增加值的能力RE,仅取决于ROIC和WACC,而与投资规模及其他因素无关。指标RE可以显示企业获取EVA能力,显示经济效益的相对高低。在获得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各年的ROIC与WACC数值后,不需要计算出各自的EVA和投资规模CAP,就可以比较不同规模企业的投资回报能力,从而衡量企业的相对优劣。

当ROIC>WACC,(ROIC-WACC)100%为正值,它表示:单位资本获得经济增加值的能力,即,1单位资本可以获得百分之多少的经济增加值;

当ROIC

当ROIC=WACC,(ROIC-WACC)100%为0,它表示:投资回报率仅仅可以抵消单位资本成本,企业的价值不增加也不减少。

同时,由于EVA的增长趋势很有意义,而单位资本获取经济增加值能力的变化,将描述这一趋势。因此,由各年度的RE,RE1、RE2、RE3、……REn的所构成的变化趋势曲线,可以清楚地看到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和变化趋势。下面将用实例证明这个问题。

四、EVA横向比较指标的证明与应用

现引用两个案例对以上研究结论加以比较:

[案例A]企业A有关数据:

经过计算,企业A的EVA值如下(万元):

[案例B]企业B数据如下(万元):假设债务资本税后加权利息率为6%,权益资本合理回报率为8%,第2年税后净利润增加10万元,全额分配,其余年度税后净利润水平不变,各年度总投资资本不变,因利润分配产生的投资资本不足,以借款方式弥补,其余条件不变。

按原有理论,两案例都给出较详实的数据,计算出了EVA值,但投资者并不能从中得出有效的分析、比较结论,也不会认为其结果可以说明什么问题,无论是对于企业本身还是与企业间的比较。总之,两企业间并没有可比性数据。

为解决这个问题,现在采用本文前述结论和模型,计算两个企业的RE值,即,分别计算两个企业的1单位资本可以获得经济增加值的能力。

根据[案例A]提供的数据和公式(4),可以计算出企业A各年度的RE:

REA1=(ROICA1-WACCA1)100%=(15%-10%)100%=5%;

同理,REA2=5%;REA3=5%;REA4=5%;REA5=5%;REA6=2%;……REAn=2%。

这组数值表明:企业A各年度单位资本获得经济增加值的能力:前五年为5%,自第六年起降为2%。

根据[案例B]提供的数据和公式(3),首先计算出各年的ROIC,分别为ROICB1=6.90%;ROICB2=6.89%;ROICB3=7.07%;ROICB4=7.05%;ROICB5=7.03%。

式中:E―企业权益市场价值;D―企业负债市场价值;KE―权益资本成本率;KD―负债税前成本率;T―所得税税率。

经计算得出:

WACCB1=6.90%;WACCB2=6.89%;WACCB3=6.81%;WACCB4=6.81%;WACCB5=6.81%。

应用公式(4)计算,企业B各年度的RE分别为:REB1=0%;REB2=0%;REB3=0.26%;REB4=0.24%;REB5=0.22%;……

这组数值表明:企业B各年度单位资本获得经济增加值的能力,前二年投资回报仅仅可以抵消资本成本,自第三年起为0.26%,以后几年逐年略有降低。

由此,不难看出企业A的历年状况都好于企业B,尽管企业规模要小很多,行业分类也未必相同,但是它给投资者带来的回报比例是相对较高的,所以它更有吸引力。

同时,由各年度的RE值所构成的变化趋势曲线,可以清楚地看到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尽管企业A在第六年以后下降为2%,但还是远高于企业B的水平,而且,企业B自第三年后是逐年衰减的,企业A则在第六年以后稳定在2%的水平上,并持续下去,如图1。

五、结论

本文所探讨构建的EVA横向比较模型和指标,其意义在于:首先,克服了EVA应用实践中的部分局限,有利于实际应用范围的扩大;其次,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所涉及的变量更少,应用计算也更加简便;第三,孤立的讨论或计算一个企业EVA值并不是价值评估的目的,比较过程本身才是有意义,才能发现价值;第四,本文讨论的思路,可以改善企业被动、被迫接受EVA指标考核的思维定式,企业可以凭借这种思路,重新确定其市场地位及坐标,是比较各企业间的差异的敏感指标,更容易让投资者发现企业价值。第五,本文探讨的内容,使企业和投资者把研究焦点转回到企业资本成本率和投资收益率这些最本质的企业经营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上来,避开了其他因素对企业价值的干扰。因此,更具有实际操作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治纲.EVA业绩考核理论与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丘开浪.企业价值评估中的EVA模型[D].厦门市大学资产评估有限公司[Z].2008.

[3]耿云江.EVA与企业价值评估[J].黑龙江财会,2002(05).

[4]杨国彬,李春芳.企业绩效评价指标――EVA[J].经济管理,2001(09).

[5]徐新根.对资产评估收益法下预期收益额问题的思考[J].审计与评估,2005(1).

[6]张先治.EVA理论与应用的研究[J].求是学刊,1997(01).

第8篇

    [论文关键词]农产品 国际贸易 比较优势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从2005年起,我国农业在加入WTO谈判中争取的过渡期已基本结束,农产品贸易环境日趋复杂,市场风险日益加大。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及市场化程度更是不断提高,贸易格局逐步优化,农产品出口贸易额逐年上升,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主要讲述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相关发展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最后整理出一套完整的农产品发展策略,旨在推动中国农产品国际化的步伐。

    一、 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理论分析

    (一)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经贸活动并获取比较利益,是自由贸易理论学派的一贯主张。

    (二)绿色贸易理论

    绿色贸易是指在贸易中预防和制止由于贸易活动而威胁人民的生存环境以及对人民的身体健康的损害,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贸易形式。广义上来说,绿色贸易分国内绿色贸易和国际绿色贸易。狭义上来说,绿色贸易就是指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在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中,农产品初级产品占了较大比重,而这些产品的技术标准很难达到国际要求的水平,许多国家处于保护其国内市场的考虑便以此为借口处处设置障碍,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二、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环境分析

    (一)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面对的机遇性环境因素

    我国与世界的贸易关系呈良性互动局面。首先,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进出口一直保持快速“双增长”,2001年到2011年出口平均增长速度为14. 9%,进口平均增长速度为23. 0% 。其次,我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为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对农业支持力度逐年加大,使我国农业保持了比较健康的发展态势,粮食连年增产,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也均居世界首位。农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我国利用好世界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的历史机遇提供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面临的挑战性环境因素

    我国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更加复杂。首先,区域贸易一体化在带来贸易创造的同时,也带来贸易转移;其次,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市场势力不强,跨国涉农产业巨头正在加紧登陆我国;第三,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本身具有“弱质性”。首先,我国的农业生产经营具有农户数量多、生产规模小、合作化程度低等特点,大量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在发展生产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盲目性,使得“小农户”与“大市场”难以对接;其次,我国入世承诺的关税水平以及国家对农业的支持有限;第三,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三、农产品国际贸易存在问题

    (一)农产品缺乏品牌

    品牌本身也代表着一定的经济价值,同时品牌也意味着良好的信誉,信誉就意味着巨大的商机。品牌可以带来的效应是贸易中不可忽视的必争利益。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上缺少知名品牌,这使得我国的一些优质的产品无法在交易中获得最优的价格。

    (二)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低

    由于我国农产品结构不优、市场结构较单一;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大;受农业生产经营条件的落后、农业经营成本的高涨、农业组织化程度低下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低下。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构成严重威胁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为了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通过制定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国外的产品或服务加以限制。一些发达国家出于特定目的,已将其演变为一种技术壁垒,以此来限制外国农产品的进入。商务部最新调查显示,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

    (四)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一直出现逆差。2003年,我国农产品进口增长大幅超过出口增长,2004年仍保持逆差状态,逆差额为46.4亿美元,2005年逆差额有所减少,为11.4亿美元,2006年为58亿美元,2007年为43.7亿美元,2008 年扩大到181.1亿美元,截至2011年这一数字已经扩大为341.2亿美元。

    四、农产品国际贸易问题原因分析

    (一)资源制约

    从农业的基本生产要素来看,农业人均资源贫乏,耕地面积持续减少。据统计,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4.8亩,中国人只有1.3亩,少3.5亩。在我国16亿多亩的农田中,七成左右的耕地都是靠天吃饭,这说明,我国农业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将面临严峻的困难和挑战。

    (二)农业科技不发达

    农业科技进步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中所发挥的作用正日益加大,没有科技进步,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就会遭到削弱。在农业科技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较明显,在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为60%~80%,在中国仅为30%~40%。近几年,我国许多农产品良种研究投入不足,推广乏力,导致农产品品质提高缓慢,市场份额逐步缩小。

    (三)我国国内农业支持政策的弱化

    我国长期以来采取农业支持工业的产业倾斜政策,对农业支持重视不够、效果不明显,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农业出口竞争力。在农业国内支持措施的适用上,WTO 贸易规则规定的“绿箱”措施共有11 类,而我国目前仅使用了6类,还有5类没有启用。同时对农民培训的支出力度不够,仅占一般政府服务的2.1%,导致农民的人力资本匮乏,失去了以农业补贴政策措施给农民直接提供激励约束机制的机会。我国国内农业支持政策的弱化,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产业内无序竞争的影响

    高新技术在我国农业中的研发、推广力度不够,农产品附加值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其低廉的生产成本。由于缺乏必要的协调机制,广大出口企业为了争夺海外市场,往往不惜成本,竞相压低出口商品价格。无序竞争的恶果, 一方面使本国农产品出口价格持续下跌,出口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另一方面也是诱发进口国实施绿色壁垒的重要原因。

    五、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策略

    (一)实施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1.建立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体系

    产品采用国际质量标准是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关键。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了8项无公害农产品国家标准;农业部颁布了137项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另外,农业部计划以每年500项的速度制定农业行业标准,建立农业标准体系。我国应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研究国际农业标准和有关国家的农业标准、技术法规主要内容,建立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并转化成出口推荐标准,消除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限制,实现与国际接轨。

    2.实施IS014000和环境标志认证,与国际环境标准接轨

    IS014000是一个系列环境管理标准,包括环境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评估和环境行为评价等若干方面,是将环境管理贯穿于企业的原材料、能源、工艺设备、生产、安全和审计等各项目管理之中的自愿性标准。实施环境标志是对一种产品进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环保控制,从而使产品从原料生产到回收利用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是企业突破绿色壁垒,走向国际市场的有效手段。

    (二)加快产业升级,构建国内农产品行业价值链

    1.国内农产品产业升级

    练好内功、加大科技投入是我国农产品企业国际化的基础。所有从事传统农产品生产的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未来农产品国际竞争的核心是科技力量。企业只有加强科技投入,不断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开发安全有效、有特色的高技术产品,从低层次的价格战和广告战中走出来,转向高层次的技术战,才能缔造出品牌,走向国际主流市场。

    2.构建国内农产品行业价值链

    面对国内农产品行业混乱、重复建设严重的现象,整顿国内农产品产业秩序、构建分工明细、优势互补的国内农产品行业价值链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从市场产业价值链的角度,联合农产品生产所需原料的上游农资公司,和下游的以这些农产品多原料的生产厂商,以及农户三方构建一条产业价值链。这种模式可以使下游厂商的产品更加富有竞争力,上游农药种子公司提高销量,解决农户农产品滞销的问题,使农户收入稳定,实现三方共赢。

第9篇

一、我国高校后勤实体的管理模式

200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对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目标和步骤、重点和办法等都做了明确规定,成为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标志着国家主导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全面展开。

(一)高校后勤工作管理模式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引入企业化管理,引进市场机制,实施绩效分配。这种措施反映了高校后勤改革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基本特点,符合其发展规律和各方需要。无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如何发展,都体现了其本质特征:维护学校稳定,提供优质服务,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存。基于这样一个特征,各高校都在探索一个符合自身高校实情的后勤管理模式,进行了一些适宜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从近年来的改革发展看,目前我国高校的后勤管理模式主要体现以下几种形式,如图1所示。

图1简要归纳了我国高校后勤工作经过10多年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形成一些主要的后勤管理模式,而大多数高校后勤工作又都是以①、②、③模式存在,一少部分则是以④、⑤模式存在,同时也不乏存在五种模式的混合形式。但无论高校后勤怎么改,模式是什么样,它都不会脱离其本质特征,高校本身都将作为其最终的监督者、管理者。而所有的这些模式都几乎引入了企业化管理手段。

(二)高校后勤财务工作管理模式 高校后勤财务工作要适应其整体工作需要,其根本特征是:要与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相适应,以促进高校后勤实体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后勤财务工作的管理模式主要体现为两种形式,如图2所示。一种是其自身独立核算,一种是在学校财务处核算。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发展,后勤实体独立核算又逐步衍生出如图2中①、②、③这样的核算模式,这些管理模式依据其外部环境、核算规模、政策体制等因素来适应不同高校的后勤管理模式。目前多数高校是以后勤实体财务独立核算的模式存在,这种模式使后勤实体更适应于社会的外部环境及其各项工作的开展。另一部分高校则是采用原有后勤的核算模式,虽然体制变了,管理模式变了,但其财务核算形式未变,存在一定的弊端。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模式要因地、因校形成适应后勤实体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

二、高校后勤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2011年5月,在太原召开了全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与财务内控制度设计”研讨会,会议主题是:高校后勤实体要不断加强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和内控制度建设,加强高校后勤实体财务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部控制体系的框架构建 根据COSO内部控制框架和我国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加强内控管理、规范企业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手段。而我国高校后勤实体的现存运行管理模式,普遍引入企业化管理,基于这样一个实际情况,笔者设计了一种基于企业化管理的高校后勤实体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其整体框架如图3所示。该框架的构建,其根本依据是我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图中八种内部控制,基本涵盖了高校后勤财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类控制仍可继续拓展为多项财务内部控制。八种内部控制在整个内部控制框架中相辅相成,都可设计相应的制度用以支撑,其控制的落脚点即是相应的财务控制活动、控制方法及控制内容的规章制度。

(二)内部控制体系的具体架构

(1)会计制度控制。目前我国高校后勤实体依据其自身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企业和事业两种会计核算机制,而又由于后勤实体引入企业化管理模式,致使事业核算机制中的高校后勤实体又多参照和借鉴企业的核算模式进行会计核算,这给会计制度控制带来诸多不便,也一直是困扰高校后勤财务人员的问题。鉴于这一客观情况,高校后勤实体在会计制度控制上应把握好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及会计制度的设计要求等三个方面。

高校后勤实体要在明确会计核算政策及会计科目设置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制度体系。后勤实体要从其实际管理要求出发,根据其自身的后勤管理模式,确定所要执行的会计政策。后勤实体要依据会计政策,在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根据服务、经营以及管理需求,设置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会计科目体系,统一明细科目,这样有利于加强会计资料的汇总、控制和监督检查。会计制度的设计要符合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高校后勤实体可结合本单位特点制定如《××大学后勤集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这样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2)财务审批控制。笔者阐述的财务审批控制,主要是以经费支付审批为核心控制措施,实质问题是控制经费流出口。高校后勤实体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审批制度,按规定权限和程序办理经费支付业务,明确相关审批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财务审批控制要求后勤实体的各个部门、相关岗位按照规定的授权和程序,对经济事项和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以及有关资料的完整性进行复核和审查,通过签署意见,作出批准、不予批准或作其他处理的决定。后勤实体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在审批权限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业务经办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对于重大后勤经济业务和经济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高校后勤实体财务审批控制架构设计如图4所示。

高校后勤实体可从两种思路制定相应的审批制度。一是按审批人层级审批,层级由上至下,每一层级都要明确其可审批的经济事项、经费额度及相关审批权限。二是按单类经济事项审批,每一类经济事项或单项具体的经济事项都需由一定层级的人员进行审批,并明确审批人及审批额度。在经费审批控制上,要注重强调内部各部门和相关主管领导在各自权限范围内的经济业务经办、验收、审批及单位内各级财务人员按授权进行的财务审批,从而在高校后勤实体内部形成相互牵制和制约的控制机制, 避免审批和审核流于形式, 以保证其财产的安全和完整。

(3)财务预算控制。高校后勤实体的预算管理是后勤财务工作的一项薄弱环节,后勤实体要建立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明确以财务预算为核心的经费管理模式,以不断加强资金的可控性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降低资金使用风险。高校后勤实体要建立其预算组织机构,明确预算指标,并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控制制度。高校后勤实体预算管理体系如图5所示。预算控制是落实预算、保障预算实现的有效措施,其实施效果最终决定着预算管理所发挥的作用。预算控制能否实现预定的目标,有赖于健全的预算控制制度的支撑,后勤实体应积极推进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利用预算对内部各单位的经济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组织和协调其服务、经营活动,实现既定的目标。

(4)财务岗位控制。后勤实体的财务岗位控制是财务内部控制的主要措施之一,旨在加强会计岗位设置和管理,加强内部控制。通过财务岗位控制,避免可能发生的差错和舞弊行为,起到内部牵制作用。财务岗位控制要求相关的经济业务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处理,使得单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相吻合,并相互监督和制约,形成各司其职、各司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财务岗位控制的基本原则就是“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其控制核心是“内部牵制”。高校后勤实体岗位控制体系如图6所示。对财务方面相关的岗位控制,高校后勤实体可依据上述内容,并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设计如图7所示的财务岗位控制体系。高校后勤实体还有很多过程涉及到财务岗位控制,如采购、存货、对外经济合作、工程、固定资产、经济合同等相关经济事项都会涉及财务岗位的分离设置。高校后勤实体在进行财务岗位控制时,可参照财务岗位控制的基本原则设计即可。财务岗位控制的另一重要措施就是建立规范的岗位轮换制度,对于关键的财务岗位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岗位轮换,防范并及时发现岗位履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要风险,以强化职责分工控制的有效性。

(5)财务稽核控制。单位内部财务稽核是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有关管理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而在其内部实施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度和方法。目前,我国高校后勤实体的多数财务机构还处于一个中小规模的程度上,这给后勤实体内部的财务稽核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但高校后勤实体不应忽视财务稽核部门和财务稽核岗的设置,设置财务稽核岗和建立稽核制度是财务稽核控制的基础。财务稽核控制如图8所示。我校后勤实体于2010年4月成立了财务稽核科,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运行,效果十分显著。财务稽核控制要充分发挥其管理、监督、审计职能,对于有条件的高校后勤实体,可根据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创建局域网稽核,以提高财务稽核控制的工作效率和稽核质量。

(6)财务报告控制。财务报告控制是高校后勤实体财务内部控制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在高校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实施财务岗位工作报告制度,有利于促进学校后勤财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有利于强化财务岗位要求,明确财务岗位职责;有利于实时反映高校后勤整体财务运行状况;有利于及时提供财务决策,确保财会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高校后勤实体财务报告可设计成一种多样式的财务事项工作报告,以报表、财务分析、报告等多样化的形式使管理者对财务事项加以控制,其具体模式如图9所示。

(7)会计档案控制。会计档案控制主要应在两个方面建立相应的控制:一是传统意义的会计档案,即纸质会计档案;二是电算化管理的电子会计档案。高校后勤实体应基于以上内容,并按相关规范和要求,对会计档案进行妥善保管、有序存放,严防损毁、散失和泄密。后勤实体会计档案控制主要由以下会计档案制度支撑,如图10所示。

目前,多数高校后勤实体执行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是学校或者后勤实体自行制定的会计档案制度,在相应的制度中对会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有着明确的规定,而在会计档案的保管、使用方面更是在不断强化其内部控制和有关要求。随着社会外部环境以及高校自身环境的变化,会计档案控制的信息化要求更加突出,在进行电子会计档案控制中,要对财务系统的备份数据、后台程序、数据编码及开发过程等都应予以严格控制,并制定完善、严密的会计档案控制制度。

(8)信息化控制。 高校后勤实体应根据《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等相关规定,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制度。本文设计的高校后勤实体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控制体系如图11所示。

信息化控制既要加强对财务软件的系统开发、维护人员的控制,还要加强对数据、文字输入、输出、保存等有关人员的控制,确保信息化系统及局域网的安全。控制就是为了安全,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账务处理的安全性最为重要。为保证财务数据的安全和保密性,必须将财务人员对系统的操作和数据使用权限进行分配。财务部门要设立信息化系统主管岗位,以便对系统进行管理,对操作人员进行权限分配。在权限分配时,应分清业务范围,明确岗位职责,避免无关人员的操作,以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三、结论

高校后勤实体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设计必须符合其自身特点,其最终目的是高校后勤工作目标的实现。由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使企业化管理模式引入高校后勤实体,各高校都在探索适应其自身发展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笔者主要针对基于企业化管理模式的高校后勤实体,对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了设计和构建。通过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总结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1)加强高校后勤实体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对高校后勤实体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资金可控性,降低财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2)体系的构建具有可行性和可借鉴性。我校后勤实体是“甲、乙方模式”,财务管理是“独立核算的集中、分散并存核算模式”。本文构建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已在我校予以实践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3)加强高校后勤实体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前提是要对其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定位准确,其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应符合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建议有关高校后勤实体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4)建议高校后勤实体强化财务稽核控制,设立独立于财务核算部门之外的稽核部门,以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实现“自我审计、自我检查、自我改进”。

高校后勤实体要不断加强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使高校后勤财务工作适应新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为高校后勤实体创建与高校相适应的后勤保障体系提供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陈雪梅:《基于COSO框架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3期。

[2]赵刚、李萌等:《高校后勤财务岗位报告制度分析》,《财会通讯》(综合)2009年第5期。

[3]李萌:《企业财务管理程序化建设初探》,《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年第10期。

第10篇

[论文摘要]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税收管理中,并对税收征管造成不利影响,如降低税收效率、扭曲税制以及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减少税收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矫正机制。

 

一、信息不对称在税收管理势。

 (一)政府与税收机关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政府与税收机关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委托的关系,政府是委托人,税收机关是人,税收机关根据政府的授权进行税收的征收管理。它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税收机关对于税收征管的过程和结果以及自身管理活动等信息的掌握要远远超过政府。如对于税源的分布、税收收入的增长或下降趋势、纳税人的经营和纳税状况、税收执法情况等信息,税收机关都比政府更清楚。尽管政府可以通过相关经济统计和分析大体上掌握税收收入情况,通过审计、监察等手段了解税收机关的执法情况,但更多的信息还是由税收机关来报告的,税收机关具有税收征管上的信息优不对称

在税收机关内部,可分为各级税收机关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税收机关与税务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国税局与地税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三个方面。

1.各级税收机关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表现为下级机关对其自身的征税情况的信息远比上级机关掌握得充分,下级机关有可能利用信息优势获利。这种形式的信息不对称可以说普遍存在于所有类似的上下级机构之间。

2.税收机关与税务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表现为税务人员对自身工作情况、工作能力的知识和信息超过税收机关。由于税务人员是实际执行税收征管各项具体操作的人,税收机关难以掌握税务人员工作的具体情况,税务人员拥有信息优势。

3.国税与地税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是税收机关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一种特殊表现,存在于实行分税制的国家,国税与地税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两者都只掌握自身所管辖的税种和纳税人的信息,各自具有对自身管理情况的信息优势。

(三)税收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1.纳税人纳税情况的信息不对称。税收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信息的掌握,是通过纳税人的申报表和税收机关事后的检查以及其他一些信息渠道获得。但由于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及某些私人信息存在的必然性,税收机关不可能完全掌握纳税人的所有真实纳税信息。在纳税人的纳税情况上,纳税人远比税收机关了解自己的经济活动,也知道自己应交纳的税收,纳税人具有信息优势。

2.税法规定的信息不对称。征纳行为发生的前提是征税机关和纳税人都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税法规定,否则就可能出现违反积法的征税和纳税行为。一般来说,税收机关存在着信息优势,其原因是:一方面税收机关作为税法的参与制定者和解释者,必然比纳税人更了解税法各项规定。另一方面,国家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税法公开披露机制,使得纳税人,特别是一些小规模的企业纳税人和自然人纳税人更难以了解和掌握税法的纳税规则。

     二、信息不对称对税收管理工作的不利影响

      (一)降低税收效率,增加纳税成本和征税成本

    由于信息不对称,税务部门不得不设置多个环节来掌握纳税人的情况,这样不仅增加了纳税成本,也增大了征税成本。以一般纳税人办税为例,要经过税务登记、一般纳税人认定、发票发售、纳税申报、计算机稽核、一般纳税人年审、接受税务检查等环节,这么多的环节必然使纳税人的成本增加。另外,这些环节中都要有一批税务干部的存在,以核实税务信息的真实性,有时还需配备现代的办公设备,这样一来,征税成本也不可能不高。

      (二)扭曲税制

由于税收信息不对称,在实践中不得不取消一些本来很好的税种,比如出口货物根据国际惯例,应该实行零税率,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不得不降低退税率,造成征退税率不一致,违背了原来的设想,又不符合竞争的需要。

      (三)导致纳税人的“逆向选择”

      税收机关由于受客观条件(如技术和装备)和主观条件(个人素质、技能等)的限制无法掌握纳税人真实完备的信息,就可能发生漏征或未能发现纳税人违法的现象,此时纳税人违反税法的成本极少甚至为零,而收益却较大,这会进一步激励纳税人隐匿有关的纳税信息甚至向税收机关提供虚假信息,以获取更大利益,形成恶性循环。这对守法经营、依法纳税的纳税人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一方面他们在市场竞争中会受到损害,更严重的是他们自身也是理性的“经济人”,也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来牟取利益,纳税人的  “逆向选择”由此产生。

      (四)引发税务征管人员的“道德风险”

    从税收征管行为看,税务征管人员作为人具体履行着对个人或企业征税的职能,他们了解国家各项税收制度,面对的是广大的纳税人,因而掌握着较多的税收信息。税收管理机构是委托人,对税务征管人员和税收收入进行管理,但无法准确了解税务人员的效用函数和行为选择。在这种委托关系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也就容易产生“道德风险”,这主要表现为两类行为:一是偷懒,即税务征管人员所付出的(正)努力小于其获得的报酬;二是机会主义,即税务征管人员付出的努力是为了增加自己(而不是国家)的利益。换言之,税务征管人员可以利用其信息优势来逃避监督,从而使其行为发生扭曲,追求自身(而不是国家)的利益最大的目标。

    三、税收管理信息不对称的矫正机制

      (一)纳税人问题的解决

      1.提高税收机关的信息获取能力。对于税收机关掌握信息不足、不准的问题,可以通过设立信息中心,建立税收信息管理系统来提高信息收集、分析、处理能力,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要拓宽信息获取渠道。税收机关不仅要通过纳税人的申报资料、税务检查收集信息,还可以通过税收机关之间通报以及群众等外部的举报等形式多渠道地获取纳税人资料信息,应该建立起与相关经济部门的税务信息情报网络。

    2.建立科学的稽查机制。税务稽查是最直接地解决税收机关与纳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手段。税收机关通过对纳税人相关纳税资料的检查,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税收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税收机关受到征税成本的制约,不可能对所有的纳税人进行检查,因此就需要合理选择稽查范围,运用科学的稽查技术手段,增大纳税人偷逃税的风险。

    3.制定促使纳税人正确申报纳税的相关机制。一是要有惩罚制度。在检查出纳税人的偷逃税行为后,必须给予其适当的处罚。实践证明,加大处罚力度是降低偷逃税的有效办法,能够产生一种威慑作用,使纳税人真实地申报。二是实施声誉机制。所谓声誉机制就是指利用纳税人对其外部声誉的关注来制约纳税人。税收机关可以实行纳税信用等级制度,一方面将信用等级低的纳税人偷逃、欠税的情况向社会公布;另一方面对信用等级高的纳税人在税收政策和征收手续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待遇。

    4.提高纳税人获取税收信息的能力。对于纳税人不了解税法的这种信息劣势,同样需要消除。为此,税收机关应该建立良好的信息制度,加大税法的宣传力度,加强对纳税人的辅导和教育,为纳税人提供各种优质服务,使纳税人能了解税法,掌握税法,正确纳税。此外,税务制度对于解决纳税人不了解税法的问题,可以发挥作用。税务机构可以在纳税人和税收机关之间形成一种沟通信息的桥梁,它替代纳税人来处理纳税事务,并形成与税收机关之间关于税法信息的对称。

      (二)税收机关及税务人员问题的解决

    1.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适当的工资制度(低工资)是引起官僚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税务征管人员发现他们的经济收入低于其他行业职工,就有可能不认真履行征税职责,甚至与纳税人一起进行税收串谋。这就存在一个以多高的工资水平诱使人廉洁征税问题。如果税务人的本职工资为x,离开政府部门后的市场工资是x0,滥用职权获得寻租收入r (k),其中k为人的权利大小,腐败查出概率和惩罚分别为p和c。按照激励相容约束,人不腐败寻租时的收入须不小于腐败寻租时的收入,即x, p (x0- c)+}1-p) }x+r}k)},可见,在x0,c和p给定时,人的权利越大从而r越高,其合法工资亦应越高,否则容易出现寻租行为。因此,在加强监督提高概率(cp)、加大反腐惩罚(c)的同时,适当提高税务人的相对工资,或根据税收业绩酌情给予奖励,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激励机制。

    2.加大惩罚力度。我国对税务征管人员违规的惩罚力度明显偏弱。《税收征管法》对此只有一些原则性规定,对税务征管人员究竟有多大约束力,还值得探讨。由于违规成本小,理性的税务征管人员就有偏离征管职责、谋取自身利益的动机。为此,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税收执法责任制度和执法督察制度,明确征管人员职责,同时建立合理有效的惩罚机制,加大惩罚力度,强化税收征管。

第11篇

周记是用文字记载一个星期以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或身边发生的事、令你感动的人、一件小物品、一处优美的景色等,如同日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会计实习周记,以供大家参考。

会计实习周记一:第一周

今天非常的开心,我工作实习的第一天,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之前听过很多关于实习生的传闻,说他们在单位要么被当成透明人,要么就净干些杂活,于是有点担心自己会和他们一样。

踏进办公室,只见几个陌生的面孔。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早晨”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真诚,换取了同事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把工作分配给我。

所以待人一定要“真诚”,做事也要“真诚”。做事必需按部就班,不能说是死板那是做事的程序必须遵守。事实是怎样就怎样,不要不心。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和同事们打成一片,我担心变成“透明人”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我想,应该是我的懂装懂,这不同于作业错了可以一改再改!这就是我第一个星期的收获。

第二周

刚开始公司的人并不安排我做会计先是让我感受如何做销售,公司也知道对于销售,我是一个很新的新手,让我主要是通过电话跟客户沟通。

现在开始便需要跟客户交谈,要能够很好的领会客户的意图,同时准确的向客户传达公司,以及公司产品相关的信息。这就要求我对公司本身的一些业务流程和产品特点有相当的熟悉。于是每天上班我都会比同事去的早一些,准备一些资料在身边已被随时查阅,当然如果这次信息能够放在脑子里那就更好了,于是我一有空就多看几遍,慢慢的熟记在胸。

工作进行的还是比较顺利的,通常每天都要接受好多个电话,电话通常都较短,只需要简单的作一些相关的介绍即可,当然也有些客户需要更详细的信息,于是我需要对全局都做一番描述,力图让对方更深的了解我们的产品,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觉得我们的产品是非常出色的。虽然自认为口才并不好,但我能够把事情描述的比较清晰,如此也令客户满意。而每次让客户满意的挂电话的时候,自己心里都会觉得很踏实,虽然已经讲的口干舌燥了,但一想,也许我刚才一番话就搞定了一笔生意,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工作都是辛苦的,特别是周末前的一两天,电话特别的多,似乎大家都想在周末前做完一些事情,等到放假的时候可以安心的休息。电话一多就容易乱,幸好有同事在旁边一同应付,更多的时候他们帮我,有时候我也帮他们。大家互相帮助也使问题容易解决得多了。

第三周

我慢慢适应了上班的生活,慢慢适应了公司的环境,曾经的孤独似乎逐步淡化。那天部门经理安排我去税局帮忙,我好开心,我终于可以有有关会计事情做了。到了那,了解了本年应缴未缴的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情况,主管安排了应收票据、长期待摊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给我。面对着那些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表格、从来没有见过的凭证、从来没有使用过的软件,我似乎被打倒了,突然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做,感觉自己学的都是理论,真正使用起来谈何容易。可想而知,那天我是怎么窘迫的度过的,当然那天我甚至连一个科目都没有完成。没有办法,不会也要硬着头皮做,我相信自己会慢慢学会,于是我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问邰老师和张老师,一开始还觉得不大好意思,后来脸皮好像变厚了不停的问,呵呵,都不知道两位老师有没有嫌我很烦阿。慢慢的,我有了点思路,每个科目我要首先获取或编制明细表,然后根据编制的程序表实施一些审计程序,主要是抽查凭证、分析性复核,再根据抽查的结果填制检查情况表,最后再完成审定表。仔细想想这个过程最起码从表面上看也没有什么复杂的,不过对于一个什么实务也没有接触过的我却被它困扰了一周。

第四周

税务局规定每月申报纳税期限不得超过十日,今天负责报税的人员教我如何网上报税了。看似简单倒有点需要耐心去计算。我们公司是核定征收的小规模纳税人。随着这几年发展,公司月开的发票几乎都超出定额范围外,这就要求我们这些做财务的在报税方面认真仔细的做好,当然我也只能从头学起,毕竟没有经验选择网上办税,然后点击纳税申报,登录后,开始填写计税依据一般在没有超额的情况下每月扣缴的税额是一样的,当然也有个别税种是按季缴纳比如:堤防税分别是在1月、4月、7月、10月申报缴纳的,也有半年缴纳一次的比如城镇土地使用税分别在4月、7月缴纳。若是超额的情况下除了缴纳固定每月应缴的税额外,城市维护建设税、地方教育费附加、教育费附加、印花税-购销合同、以及个人所得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均分别按照它们的计算依据一一计算填写申报,如未按期申报缴纳的话,将被罚交滞纳金。国税也一样,虽不用网上申报,国税局会自动从我单位开户银行划转税款,但是如果本月超额的话,应当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门申报。且税局规定企业所得税从今年起按季缴纳。

第五周

逐步适应了这里的工作,每天似乎在重复着做一些事情,可这一切却仍然对我充满了新鲜感。抽凭的时候,我接触了大量的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我对会计的认识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编表的时候,我逐步掌握了一些技巧,操作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怪不得别人说在事务所干上一个月Excel水平提高很多呵!那天,我被经理安排到他们厂房去进行存货和固定资产的盘点,当时真的是又害怕又兴奋。我害怕我会做不好,因为我从来没见过别人怎么做,这对我来讲是一个挑战;但我我又因为这种挑战感而兴奋。在他们相关人员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他们的厂区。面对那些我从未见过的机器设备,大概我也最多看看上面的标签而已;还有那成堆的产成品,当时我就顾着他们在跟我说,我真不知道怎么去盘那满屋堆放的东西。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盘点完,出来感觉好失败,感觉都是他们在说,他们要是真想掩饰点什么,我根本发现不了的。也许是第一次做吧,有点紧张哈,不过感觉也就是那么回事。

第六周

前一阶段的时间主要是完善各式各样的电子表格,主要包括程序表、审定表、明细表、会计报表调整系统表、财务决算表、财务报表附注等。对前面三张表还是比较熟悉的,至于后面三张我又陷入了缓慢的学习状态。现在看来其实也并不复杂,只是完成任务的时候只顾着做,事先缺少了一些指导与思考,以至于大脑混乱、做事没有条理。现在来看这些表格,觉得在质量控制上还是有些帮助的。会计报表调整系统主要是通过填列本年和上年的试算平衡表来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进行审定,最大的优势在于编制调整分录来对报表进行自动调整,不过感觉该系统在某些方面还不够智能;财务决算表的数据其实是从会计报表调整系统中审定数中直接获取的,它是最终附于审计报告之后的报表,财务决算表工作簿里面自带一张审核表,对会计报表之间的钩稽关系进行了一次审核;财务报表附注工作簿中主要有财务报表和个附注项目明细,工作簿中自带的审核公式对表与附注的钩稽关系进行了很好的自动审核。下一阶段的工作便是打印整理复核工作底稿,对于从来没有完整接触过一个项目的我,这些底稿对我来讲还是充满了挑战性。

第七周、八周、九周

这三周的我在负责公司工商年检的任务,于是公司给我专门安排了培训人员教我如何进行营业执照工商年检的事前材料准备,年检需要的材料主要有验资报告、营业执照副本、公章、公司章程、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前四者都是现成的,主要要做的就是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了。翻出之前的税单以及各类凭证,算得我头晕啊,这么多数字,都看傻了。培训人员告诉了我如何编制的技巧之后,其实编制财务报表其实不难,难怪有人说会计是一门艺术,我现在总算是领会一二了,就这样连续培训了三周,也基本掌握了,收获了知识不少的两周啊。

第十周

工作对我来讲似乎总是充满了新鲜感,最近主要在帮忙对会计报表审计报告进行复核。复核工作主要包括对报告正文、报表以及附注的核对,看起来比较容易,不过我却觉得这项工作非常具有挑战。发现了问题,尝试着去查找原因,然后修改,过程中总是充满了成就感。而且,这一过程中也使我对报表之间的以及报表和附注的钩稽关系有了更加深刻和直观的认识。通常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报表中的“其中”栏填写不完整或不正确、坏账准备的计提与会计政策不符或未披露完整个别认定法计提的坏账准备、附注中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各项目填列不正确等。尤其是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问题,通常出了问题后会很麻烦,最近正跟一位同事学着编制现金流量表呢!

第十一周至第十八周

出差河北省一个半月,开拓市场,做项目的前期启动。单独经营店面等。收获很大,

第十九周

越是临近实习期结束,越会觉得时间过得飞快。这周已经是实习的第十九周了,按照学校的要求,我的实习周期的一大半已经过去了。回顾这过去的十九周时间,我从一个对人对环境一切都很陌生的实习生慢慢地开始熟悉环境,熟悉周围的人和事并能独立处理一些事的人。刚进公司,我从擦桌子、端茶倒水,收拾办公室开始,到后来,经过老师的指点和孜孜不倦的教诲,我渐渐地能够独立处理一些事情,并能够在某些方面独当一面,我觉得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以此感到非常地自豪。

这一周我依旧跟着老师学习一些出纳要做的工作。上一周,我在填写银行日记账,现金日记账时还经常出错,弄得手忙脚乱,但通过一周的操练和实践下来,我已经能基本保证不出错了,老师也对我的进步感到比较满意。

由于这一周是温习出差前的工作,经过一周的锻炼已经熟练很多了,所以也就比上一周轻松一点了,但是我并没有因此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是趁着空闲的时间尽量多问问老师我不懂的问题,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期待下一周我能有新的收获。

第二十周

学习关于领导力与发现自身问题及解决方法的课程,最后去敬老院帮助老人收拾房间等。发人深省。

第二十一周、二十二周

去北大青年学习SEO课程,掌握网站优化等一些新的营销手法。从而学习一个新的技能。

第二十三周

这周过去我的为期一年的实习基本就要结束了,非常地不舍得离开这家公司,也舍不得离开相处了这么久的同事,因为他们不但教我业务上的知识,也教了我很多做人得道理。

这周高姐姐教我一些凭证的填制。一提到凭证,我想这应该是我的强项,因为以前在学校时做过会计模拟实习,所以对凭证的填制不以为然,觉得凭着我惊人的记忆加上大学里学的理论对于区区原始凭证可以熟练掌握。这种浮躁的态度让我忽视会计分录的正确填制,以至于高老师让我自己尝试制单时,我感到手足无措,这时才想到高老师的良苦用心。

因为白天自己的麻痹大意,导致自己的工作很失败。这一周时间,我每天回家都用功补课,我把《会计学原理》又拿出来复习了一遍,并把一些常用的会计分录又重新写了一遍,背到滚瓜烂熟为止。我一边学习公司的业务处理,一边试着自己处理业务。

通过前几周的实习,我已经把前面的业务都很熟练了,但一接触新的业务,还是有一种挫败感。虽然在学校学习了那么多的理论知识,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决定在仅剩的两周时间里赶紧练习。

第二十四周

参加加盟展会,开拓市场,与一些来参展的人员解答项目问题。使其了解公司的项目。增进了业务的熟练性,及与人沟通的应变能力。

第二十五周、第二十八周

期间做一些每个月的公司账目,并且通过微博营销、论坛营销等新的网络营销对公司进行更好的宣传,把之前学习的SEO相关知识运用到公司网站,增加网站的排名, 使用户更好的搜索到我们,了解我们

第二十九周

这周已经是我实习周期的倒数第二周了,这周过去,只剩一周我就要回学校了。越是到最后,我越发现自己没有实习到的东西还有很多,真想再延长几周时间,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还要回学校进行我的实习汇报。

这么多周下来,我深切体会到了会计专业的特殊性,会计,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不进行实际操作演练,而只是凭着书本上的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去从事会计这门行业的话,你的工作将会非常地不适应,以至于在工作中出现意想不到的差错。可见会计的谨慎性有多么地重要。这周我还是从事上周原始凭证的填制,由于上周的教训和我后来偷偷地在宿舍恶补了一下书本上的知识,这周操作起来就比上周好多了。而且,我也加深了对红字更正法的实际体会,以前在学校里只要用红笔划掉,写上“作废”两字就可以了,但在公司里面,要用红笔划调,再盖上责任人的章,这样才能作废。对于数字的填写,高老师再三叮嘱我字迹一定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写,不能东倒西歪的,并且记账时要清楚明细分录和总账名称,我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因为这是关乎一个企业的业务。

第三十周

不想到的日子还是到了,本周是我实习周期的最后一周,我特别不想离开公司,离开我可爱的同事们,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我最后还是不得不选择离开。

在这短短的十周时间里,我每时每刻都告诫自己,我在公司里的表现不仅代表的是我个人的形象,还关乎着学校的声誉,所以我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我虚心向师傅们请教的态度得到了公司的认可。

回顾这三十周以来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发觉实习真的是一种经历,只有亲身体验才知其中滋味,我知道了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能以不便应万变。这次实习,我学到的却是大学中从未学到的。比如,如何与同事,与领导相处。人际关系是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一课,在实习时,我经常会留心周围的同事是如何相处的,也尽量虚心请教,与同事们相处,不但可以放松神经,也学了不少为人知道。

会计实习周记二: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经过三年半的专业学习后,在掌握了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人于2007年1月10日至23日在北京斗山食品有限公司财务部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专业实习,以下是此次实习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公司的财务部并没有太多人,设有一名财务经理,一名出纳.此次负责我实习的是公司财务经理—张经理,张经理根据我两周的实习时间,主要是让我了解财务的使用和会计处理的流程,并做一些简单的会计凭证.公司采用的是金碟财务,从编制记账凭证到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结帐都是通过财务完成.

我认真学习了正规而标准的公司会计流程,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细致地了解了公司会计工作的全部过程,掌握了金蝶财务的操作.实习期间我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我遵守了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

刚到会计部张经理就叫我先看她们以往所制的会计凭证和附在会计凭证上的原始凭证.由于以前在学校做过会计凭证的手工模拟,所以对于会计凭证不是太陌生,因此以为凭着记忆加上学校里所学过的理论对于区区会计凭证完全可以熟练掌握.但也就是这种浮躁的态度让我忽视了会计循环的基石——会计分录,以至于后来张经理让我尝试制单的时候感觉到有些困难.于是我只能加班补课了,把公司日常较多使用的会计业务认真读透.

毕竟会计分录在书本上可以学习,可一些银行帐单,汇票,发票联等就要靠实习时才能真正接触,从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别以为光是认识就行了,还要把所有的单据按月按日分门别类,并把每笔业务的单据整理好,用图钉装订好,才能为编制会计凭证做好准备.

见习了两天后,张经理给了我一些原始凭证,让我审核原始凭证后编制记账凭证.我根据原始凭证所必需的要素认认真真审核了原始凭证后,进入金蝶会计的录入记帐凭证的界面,先按此笔业务录入简明而清楚的摘要,然后按会计分录选会计科目,并在相应的会计科目的借方和贷方录入金额,最后在检查各个要素准确无误后,按下保存并打印出记帐凭证和相应的原始凭证钉在一起.刚开始我制作的速度比较慢,而且在张经理审核凭证时能发现一些错误的凭证.

但是通过几天的联系后在速度和准确度上都提高了不少.通过一周多的编制记帐凭证工作,对于各个会计科目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并且对于我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的结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会计实习周记三:周记一

尽管今天是第一天实习,没有学到关于会计的知识,但是经过会计人员的介绍与对公司的了解,我对公司有了一个概括的认识。我想在我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我会更努力的学习,更好的掌握公司的会计知识,为我以后的会计论文打下基础。在这里我会与其他的会计人员好好的相处,争取学到更多的会计知识与做人的道理。

周记二

今天我进入成品车间了解了企业的产品情况,三利毛纺厂作为三利集团的支柱产业,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强大的科研技术队伍。经过多年的研发,现已形成了投放市场的九大系列51种畅销产品。例如三利精纺休闲手编绒线本系列产品柔软顺滑,有羊绒般手感,同时色彩自然明畅,光泽柔和悦目;下午主任助理又带我去了成球车间了解了一些毛线的生产情况按纺织系统分类可分为精梳绒线、粗梳绒线、半精梳绒线。精梳绒线是采用长度较好的原料经精梳毛纺系统加工而成,毛线强力好,光泽悦目,线条均匀光洁、毛粒、草屑、死毛少,是绒线中的主体。粗梳和半精梳毛线在生产加工中未充分梳理,羊毛中杂质较多,纤维平行度差,纱疵发毛,抗起球性能不理想。在车间主任助理的讲解中,使我更进一步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

通过在生产车间的学习,使我学习到一些与会计相关的知识,在课堂上我没有深刻的理解。从而当我进入车间我一下子明白了,生产车间的发生的各种耗费与产品有关的记入生产成本,如生产毛线的所用的羊毛,羊绒等记入生产成本;打包毛线所用的标签也应记入生产成本;而质检车间的工作人员的工资应记入管理费用。尽管今天在车间里忙活了一天,但我对企业的生产产品有了具体的认识,我想在我以后接触会计账本时对库存商品的记载时,不会因为产品数量多又杂而感到不熟悉了。

周记三

今天在财务办公室熟悉了财务部的一些情况,财务主管和其他的会计工作人员。本企业的电算化软件用的是用友财务软件。财务部门分工明确,设有一个财务主管和财务经理,其他的会计人员各有不同的工作权限,设有两名出纳人员。下午查询了一下财务部门的规章制度。以下为财务部门的规章制度:

1、工作有目标,有计划,讲时效,重落实。

2、雷厉风行,操作到位,精益求精,不达不休。

3、艰苦奋斗,为企业节约每一分钱。

4、遵章守纪,做执行纪律的模范。

5、作风严谨,工作时不干私活,不打私话,不上网聊天。

6、收入磊落,不收受一分不义之财。

7、热爱企业,关心同事,不拉帮结派。

8、团结协作,有效组合,步调一致,集体活动军事化。

9、谈吐得体,举止文雅,尊重别人。

10、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和随地吐痰。

本企业的会计的内部控制还比较健全,尤其是财务保全控制。严格控制限制无关的人员对资产的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资产。还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并且建立了内部控制报告制度,畅通相关人员交流的渠道。

经过这一天的作凭证,我回忆了在我大二的时候,我们所作的会计试验。在当时我经常出错,当主任助理让我做凭证时,我觉得还比较得心应手。所以今天作的比较成功,她还夸奖了我一番,作任何事情一定要认真,尤其是会计工作。我想她今天的一番话会让我受益一生的。我在学校里学的是会计专业,这门学科要求我们作帐时要谨慎认真,尤其是出纳人员,再跟钱方面打交道时一定要仔细认真。会计教给我如何和人们沟通,好多时候都要自己去判断,去决定该如何做,在社会上只能依赖一个人,那就是自己,不要指望别人帮你做点什么,要看看你能帮别人做什么。

周记四

今天通过王姐的介绍使我加深了对以前学的货币资金管理的有关内容地了解。我感觉货币资金的内控制度很好,就得应该这样,特别是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和实行岗位轮换,因为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可以相互制约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舞弊,实行岗位轮换是针对那些长期从事一个工作的,尽管有的岗位不相容,但长期的从事一个岗位有利于滋生舞弊意念,实行岗位轮换可以说达到,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效果。

周记五

经过昨天做的工作,让我觉得做会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应付拉,感到这次实习还蛮轻松的,我想主任助理昨天叫我写凭证,今天应该叫我做其他吧,谁知道她今天还是让我做凭证,只是数量比昨天多了一些.可能是我心高气傲的原因吧,认为自己都会做了,根本就没有复核过,写完就交给了她,结果她检查完就错了一半,我还以为会被骂呢,但她并没有说我什么,就是叫我改正错的地方。

下午我还是继续写凭证,但经过了上午的教训,我知道一定不能再马马虎虎了,要认真做才行,做凭证时认真计算清楚数额,完成后也一一检查.确认没有错误了,才交给建云,她看了以后,发现没有错误,就对我笑了笑,叫我储存到电脑里面。

主任助理对我说,凭证虽然容易做,但也是容易错的,就算是那写做了十几年的会计师,做了不审核,也都是会有错误的,因为会计是要计算的,没有复核是不会知道是否正确的,所以做会计一定要认真细心,不能太过于相信自己.她的一席话让我终于明白她为什么要我做这么多的凭证.原来就是这个原因,真是让我得益不少呢。

周记六

今天我的主要任务是翻看公司以前的账目,因为之前我们做的都是与凭证有关的事情,所以今天建云拿出来的都是账簿。我知道,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可以如实、正确地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但是凭证的数量太多,信息也比较分散而且缺乏系统性,所以会计账簿的设置可以使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全面、系统、连续地进行,还可以通过设置会计账簿,记载储存会计信息、分类汇总会计信息、检查校正会计信息以及编报输出会计信息。设置和等级账簿,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是连接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的中间环节,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翻看会计账簿的过程中,我发现账簿中如果出现书写错误,就会有红线在错误的数字或文字上划上一笔,在红线的上方填写正确的文字或数字,并且还发现在更正处都有盖章,这个我知道是为了明确责任,这是一种更正错误的方法,我在课本上也都有学过,可是已经记不清了,下班回家翻书才知道,更正错误的方法不只是有着一种,而是有三种,分别是上面说到的划线更正法、用于更正凭证上出现的错误的红字更正法、还有专门用于凭证上金额登记出现问题时所使用的补充登记法。这三种更正错误的方法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而定。

周记七

今天早上我早早的来到了办公室,因为早上八点要开一个会议,我提前将会议厅打扫了一番,把资料放在每个人的桌上。会计人员他们进行会议期间,主任助理给我布置了一个新的任务,让我熟悉翻看公司的各种原始凭证,尤其是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填制,我练习了几回。对于填制增值税专用发票我还比较熟悉,可是对于它的流转程序我就不太清楚。我翻看了资料查看了一下。三个小时后,他们开完会议,问我练习的怎样,其我觉的还行。然后我向她请教关于会计凭证传递方面的知识,她对我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她说:会计凭证的传递包括传递程序和传递时间两个方面,正确的组织会计凭证传递就需要确定传递的程序和时间。

通过对原始凭证的了解,让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拘泥于课本上的理论的认识,同样我懂得了会计凭证在会计中的重要性。以前在学习这方面时感觉很抽象,也没有太在意,今天通过这些实际性的学习让我对这方面的知识掌握的更加彻底。

周记八

今天主任助理给我介绍给了王会计,跟随王会计实习时,她告诉我公司遵循企业会计准则、产品商品、安全生产法等法规,该公司生产毛线等为主,需要遵守好多国家的政策法规,该公司比较正规。刚跟随王会计实习时,会计不是很高兴我去实习,可能是怕我添乱吧,帮不上她的忙,还要弄乱东西,后来由于我的耐心等待,合理的处理人际关系,会计态度缓和了,让我看她处理业务,还给我看了公司的凭证,原始单据,以及明细账和总账等,让我总结了出纳的理论与实际的不同处以及会计的理论与实际的不同处。理论知识不是很牢固,有好多地方都很模糊,不知具体该如何做,还需要翻看以前所学的,要把它深入扎根不是很容易啊,还得靠以后工作了在实际操作上去把它扎在心里。

跟随会计实习,需要提出一点,公司员工也代表公司的形象,以人为本,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要处理好同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紧张而温馨的工作环境,工作起来才会比较愉快,效率才会有所提高。我们还未步入社会,好多事情尤其是工作上的事没有具体处理过,不知会不会做好,能不能圆满完成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对自己要足够了解,有的工作可以直接说我可以做到、可以做好,但有的工作心里不是很有底时就要好好客观衡量自己,看能否完成。

周记九

今天还是没有学新的内容,依然是整理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等等。我知道,大多数时候,会计都是每天做着重复的事情,虽然每天做重复的事情,但我们也应该认真负责,不能敷衍了事。因为明天是妇女节的原因,下午公司给女员工发生活用品等。我也不错,给我发了一袋洗衣粉还有卫生纸牙膏等。发完东西主任助理建云让我下班了。我回家了,本来还以为可以在家看看电视休息一下,

周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