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学教学论文

科学教学论文

时间:2022-10-11 05:42: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学教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学教学论文

第1篇

一、巧妙利用科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

科学是一门自然的、科学的学科知识,在科学教材中有很多有趣的小实验,运用这种简单实验的方式来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为此,在我们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一定要重视实验环节,充分利用科学实验来为学生营造得天独厚的学习情境,体现出科学学科的知识优势。各种科学实验都充满了惊奇和兴趣,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实验带来的惊奇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呈现形式将实验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运用自己的学识和能力来巧妙地安排实验,争取做到标新立异,给学生更多的惊奇和意外,有效地触动学生探索的心弦,推动着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去探索科学知识中的奥秘,从而为学生创设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从而让学生更加喜爱上科学实验,更加喜爱上科学知识,也更加喜爱上传授科学知识的课堂。同时,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实验过程中,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探究方式。例如,在学习科学知识“气体的热胀冷缩”时,我首先给学生演示一个被压扁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能够鼓起来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勾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其中包含的奥秘,在这种充满好奇的学习氛围中,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启发学生发挥其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教师一定要充分运用生活中的一些富有科学知识的小实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动力和欲望。

二、充分利用科技的历史来创设故事情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科学,不断发展创造

科学知识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得到的,它需要科学家不断地努力和探索,需要具有顽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决心,为此,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有很多科学家的英雄事迹,有很多科学家为了探索科学知识发生的感人故事。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们要学会运用这些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在科学教学课堂中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些感人故事中得到启示和启发,从而更加产生较强的学习欲望和探索动力。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小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在他们这个阶段正是对故事感兴趣的时期,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这个心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授课的内容,为学生准备一些动人的、有趣的历史故事或是一些科学人物的探索故事,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科学家的照片或是一些实验的情境,增加学生的印象和感想,从而使学生追随着科学家的脚步去体验科学探索和创造。例如,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述达尔文热爱大自然,喜欢去郊外游玩,去观看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捕捉一些小昆虫,和小松鼠一起玩耍的故事,运用故事的情节引导学生去学习和探索《生物进化》的知识。在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十分丰富多彩的历史资料,有很多都能够触动学生的心弦,激励着学生不断地探索和学习,陶冶学生的情操,鼓舞学生产生勇敢的斗志,让学生勇于发现和探索。教师运用这些事迹的再现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三、重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不断探究新知的学习情境

知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任何一个新问题的探索和应用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得出的。为此,在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中,我们教师要结合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与旧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为学生设置一些有趣的悬念,从而帮助学生创设一种探索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过学习经验迁移和对比能够在新的学习情境中探索到新的知识。促使学生能够在旧知识的不断运用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运用新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新知识的探索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物体的导电性时,我们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一些运用电能才能工作的物体,然后利用最常见的小灯泡来让学生设计和验证一些物体的导电性能如何。这样学生就会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自己动手操作,通过灯泡的亮与不亮或者是亮暗的程度来判断物体的导电性能如何,这样便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了新的知识,提高了自己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能力。

四、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运用游戏创设融洽轻松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正是爱玩的年龄阶段,在他们心目中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玩”,为此,我们在科学课堂中要满足学生这一爱玩的心理,教师要结合自己课堂教学的内容,设计出适宜的游戏活动,为学生创设娱乐的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产生轻松的学习体验。在这种比较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不但会快速地吸收知识,而且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能力以及独立的思考能力,还能够在游戏中不断地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让学生积极地开展科学知识的探索活动,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学生也能够在学中玩,玩中学,从而学习得更加有劲,玩得也更加具有教育意义,达到双丰收的良好效果。加深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五、结语

总之,小学科学教学课堂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周宏坤 单位:河北省抚宁县大新寨学区大新寨小学

第2篇

有的人说“:你说的话题是老生常谈。”我说不是的,就现在绝大多数教师的做法和学生的学法而言,教师不会教、学生不会学是普通现象,我从三年级学生刚开始学此科目开始教到六年级小学毕业,几个来回发现,学生不乐于学此科目,并且家长不重视此科目是普遍现象。就此现状,我们怎样教会他们读书,特别是会读《科学》书就显得很重要了。我的做法是,每开一课,必须让他们先读课文,读后能提出问题,提得越多越好。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通过读科学书,孩子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并通过努力学习解决自己的问题后,都非常高兴。长此以往,孩子们由原来的不看《科学》书到乐于并勤于读科学书,由原来的到堂开课时开始读到提前的预习。由家长对学生读不读此书漠不关心到家长和孩子一起读此书等等。那么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呢?为的是能提出问题,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成为小科学家的基本功,有谁不想当小科学家呢?有哪位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科学家呢?学生的读书能力一但形成,他们会终生受用。

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在教学中要让他们真观察,不能假观察。所谓的假观察就是没观察。刚开始教学时为了样子,为了课好看,常说孩子们要“观察”,也有时让他们走出课堂“观察”去,实际并无目的,学生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对事物熟视无睹,也就是没有观察。我现在的做法是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达到什么目的,做到有的放矢。例如,我在进行《土壤与生命》这一单元的教学时,带领学生外出实地考察,观察校园绿地一角的土壤。我先讲解并提出要求:先观察表层的土壤;然后注意观察土壤中有哪些动植物,)思考土壤和动植物的关系;最后注意观察表层土下约2厘米处的土壤。根据你生活中的认识,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孩子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为什么有的土壤上面的植物长得好,而有的则不好?土壤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土壤的颜色不一样?有的地里烧柴草,这样好吗?……由于很多问题都是孩子自己提出来的,所以孩子会更好地观察研究,最后学生们一起合作不仅把老师提出的问题解决了,而且还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每个孩子都很兴奋。

三、改革评价学生的方法,让他们时刻有进步感

时时都感觉自己应努力、应进步。原来我的做法是带领学生背现成的有答案的问题,为的是考好试,取得好“成绩”,评价学生时,谁的分数高谁就是好孩子,差则不然。这样做的后果我不说大家也知道。那么现在我怎样评价学生呢?考试成绩只是评语的小部分,大部分是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你对比以前进步了没有,你提出了多少科学性很强的问题,你解决了几个科学课上的问题,你会读书了吗等等。他们会时刻感到自己有压力,这种压力是进步的动力,而不是负担。这样做不但能使学生当时学习认真,而且会影响他的一生,这也可以说是终生受益吧!

四、团结合作,携手共享自己和别人的成果,培养他们的合作品质

现在的孩子是很不愿意与别人合作的,只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别人总不如自己。即使别人有了成功之处他也不以为然。这是因为教师及家长没有引导孩子,让他们认识到此做法的危害性、合作的重要性。前文我说过土壤一课的问题,从提出到最终的解决,如果你只研究自己的问题,即使你研究出来了也只是懂得了一个知识,如果大家合作共享,不但问题容易解决,而且你会学到更多更全面的知识,何乐而不为呢?这里的合作也有真合作和假合作的问题。我常听课,看到有的教师也用此法,提出了问题,让前后桌或者邻桌的一起研究,一会儿就研究出结果了(当然有的简单问题会得到解决),这样的合作我认为就是假合作。那么怎样才是真合作呢?首先,你要让孩子真心地去做,再就是真的大家想办法来研究。我还用《土壤》一课来说明,学生研究土壤的成分时,有的同学提出,除了用火烧能验证土壤里有腐殖质外,没有别的方法了吗?我及时把这一问题提到全班同学面前,大家集体研究,集中大家的智慧,孩子们提出了还可以用水漂法,能漂出比较轻的腐殖质。

五、分兴趣小组,彰显各自的特长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并且这一特长优于别人,教师除了表扬外,还应让他们各显其能,发挥他们的特长。我先后成立的几个小组,如天文小组、读书小组、动物养殖小组、植物种植小组等等。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组长,负责协调小组成员并做好观察记录。通过各种活动,能激发更多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让学生越来越多地体会到科学的博大精深。

六、上好每节实验课,教给学生实验方法,增强他们的内功

第3篇

一、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不但涌现而发展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自然栖息地的破坏和环境质量退化所带来的经济、社会、自然和生态等各种危机。环境教育也随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在1972年在斯得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被广泛地接受与肯定,由此拉开环境教育大发展的序幕。之后,在1975年的贝尔格莱德,1977年的第比利斯,1987年的莫斯科和1999年的塞萨洛尼基会议中,环境教育的定义不断清晰,也被越来越多的机构组织重视和执行起来。各国对环境教育的定义有不同的描述,1987年莫斯科环境教育和培训国际会议上的定义为:环境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个人和群体意识到自己的环境和学习的知识、价值观、技能、经验以及从个人和群体层面使他们能够采取行动应对当下和未来环境问题的决心[2]。我国关于环境教育的定义,可引用百度百科的概述: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环境科学专业科班培养的本科生,无疑是环境教育的直接受体,通过系统的环境专业教育训练,使学生不但掌握环境专业领域知识,而且兼具使命感和责任心,成为环境保护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引领者、倡导者。

二、中西(欧)环境科学实践教学差异对比

1.实践课程设置。国内环境科学的实践课程设置大致分为两类,下面以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为例进行阐述:一类是与专业课相关的实验课程,比如普通化学实验、环境检测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环境毒理学实验等等。该类实验课程设置与专业课学习相对应,内容多为专业课原理的演示或验证实验。该类课程分布在教学周中,需要实验前进行实验报告撰写的形式进行,实验结束后撰写实验报告进行总结。另一类是参观实习类的实践课程,如同济大学环境科学系组织的参观云南水务集团、上海杨树浦自来水厂等实践,这些实践课没有对应的专业课程,而是在培养计划中作为暑期实践单独出现,具有比较高的独立性,时间上它们分布在暑假开始的阶段,一般为期两周。学院组织以系(或班)为单位,集体前往参观地点进行实践,而地点和参观的企业分布广泛,有上海市内的环境企业,国内的污水处理公司(云南水务公司),也有国外的大学(日本九州大学)和环境基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参观结束后,同学们需要撰写对每个场所的心得体会和报告。在参观时,所参观的企事业单位机构的专业人员向同学们介绍相关专业知识,这拓宽了同学们的专业专业知识学习途径。费用方面,远途的参观考察基本上是学校学院的经费承担,但是也有同学自费的部分如机票和其他一些费用。一般都在普通家庭可以承担的范围之内。总体来看,国内的实践课程种类比较多,时间地点都很多样,而目的就是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而课程的评价体系则主要参考学生的报告评价,如实验课的实验报告的平均分和考察报告的评分等。此外,以同济大学环境科学创新试验区为例,通过组织小班教学,引导学生们循序渐进参与创新实践,以提高综合能力。如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参观教授实验室,大学二年级开始“一对一”的导师制,通过学生和教授的双向选择,确定学生的导师和课题组。这样,学生可以进入各个不同的实验室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更早地接触到科研和相关的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丰富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也为学生开阔视野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欧洲的环境科学实践课程设置与国内有所差异。以试验区同学交流学习的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为例,环境科学实践形式也分两种,和国内一样,是实验课程和参观实践。但是欧洲的实践课程强调本地化和可操作性强。这里的实验课和理论课不分家,如环境生态学,课程分为两部分———课堂和实验室,同学们进实验室的频率也是一周一次到两周一次,此外,同学们无须撰写预习内容,但实验报告和国内相似,区别在于这边要求以一定的格式标准,将实验报告打印出来,由老师收集,作为评分的依据。而参观实践也是与课堂结合的,并不同于国内实践教学课程独立设置。往往在某门课程学习当中,安排整天的实地考察(fieldtrip)。实地考察地点则由课程的性质而决定,例如地理课会选择附近的山体,而环境修复会安排在周围的某个垃圾填埋场。偶尔也会有远途参观的课程,行程从3~4天至一星期不等,这些课程通常出现在大学高年级如大四阶段。这种远途实践是自愿参加,部分自费。如同学因为费用问题不参加将另外安排任务。在实地考察过程中,由于自然场地更多,通常都是任课老师担任解说员的职责,因此需要老师对该场地有一定的了解。据来自德国和奥地利环境科学专业的同学叙述,当地的课程设置和西班牙相差无几,也是实验课和理论课相结合,而实地考察也是根据具体课程来安排,有的课程会固定每两个星期有一次,有的课程则不定期举行。而且普遍没有长途的行程,时间最长则只有3~4天。课程的评价和国内相似,也是根据学生的报告进行评分,不同的是,该分数是理论课的一部分,并不像国内有单独的实验课分数。

2.学生态度。在国内教学普遍以应试为目的的大背景下,实验和考察这种非考试科目,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是符合学生的兴趣,并且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而实践考察中,同学们普遍对轻松的行程比较感兴趣,而在具体的企业和工厂参观热情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该主题的熟悉程度和讲解人员的表达能力,积极主动性上受限制。部分同学对实验预习报告和考察报告的撰写不够重视,仅仅是完成任务,会沦为“形式主义”。在西班牙或者德国的环境科学主修学生则对实验和考察有不同的态度,学生们普遍乐意接受实验和考察教育,相比中国学生,他们更有兴趣参加实验或者考察形式的教育。但是同学们普遍为实践课百分之百的出勤率要求感到苦恼,在西班牙尤为严重。因为西班牙18~24岁学生平均翘课率为23.5%,为欧盟国家首位。此外,实践考察报告的撰写不是必须的,受到部分同学的欢迎。

三、小结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中西环境科学实践差异主要体现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学生的态度。以中国同济大学为例,实践课程独立于理论课之外的课程体系,时间和距离的跨度比较大,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反观欧洲的实践教育,以与同济大学有交流合作关系的国王大学为例,更注重本地化和可操作性。在学生的态度方面,欧洲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要高于国内的学生。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环境学科实践教学的优势,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复合型创新性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的环境科学领域的人才发挥作用。

作者:刘爱荣唐凯彬张伟贤黄菊文陈玲单位:同济大学

第4篇

一是准备不足。大部分新时期初中科学教师都没有重视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这个教学环节,忽视了实验课前的准备,没有进行仔细备课。

二是课堂纪律没有保障。分组实验课有着独有的课堂特性,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课堂大部分时间是交给学生自己的,尽管在分组实验中有一定的纪律条款进行适当的约束,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分组实验课比常规课堂教学难度更大,而教师本身对于分组实验课堂的纪律要求又比较宽松,而且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难以预知的情况,像实验成功或失败带来的喜悦感和失落感等等不同的情绪的爆发对课堂的影响。由于各种原因综合在一起,学生分组实验课往往是在一个吵吵闹闹的环境中完成的,很少能看到平静的实验环境,这样自然很难达到分组实验的预期目标。例如:如在“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中,学生刚进实验室还没有坐下,就拿起显微镜,一会转目镜,一会转物镜,一会有拿起玻片标本看,由于不规范的操作,一不小心则损坏显微镜或摔碎玻片,使整个实验无法正常进行。据跟踪调查和提问,发现有近30%的学生回答不出刚才所做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实验步骤怎样?出现了哪些异常现象等问题。如洋葱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程序如何?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什么?相当多的学生答不出或答非所问,更谈不上去分析“上表皮还是下表皮细胞”等深层次的问题。这样的实验只能算是走过场,无大的收获。

三是分组实验开出率特别是探究性实验开出率不够高。在实验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对科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验证,因此就出现多了验证性实验而少了探究性实验,多了教师演示实验而少了学生分组实验。

四是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低下。在学生的分组实验中,往往先由教师演示,学生“看热闹”后,再去实验室“照方抓药”地做实验,学生只是简单机械地重复,动手不动脑,很多教师进行实验教学只是为了实验而实验,未能很好地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大大影响了分组实验教学价值的发挥。

五是盲目实验目的不明确。“实验准备”是指学生进行分组操作实验前,指导学生做好相关知识整理与复习,组织学生开展实验问题讨论,帮助学生克服对实验的畏惧感等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准备”既有知识上的准备,还有心理上的情感辅导。通过准备不但可以使学生对即将开始的实验有所把握,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理处于跃跃欲试的积极状态。因此,它是科学分组实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很多实验时,学生往往没有预习,进入实验室后一无所知无从下手,要么坐在一边袖手旁观,要么模仿同学,要么看着实验报告“照方抓药”,边看边做。结果就导致了顾此失彼,不但不能实现实验目的,反而损坏了实验仪器,制造了实验事故。

那么,如何在预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学生的分组实验,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呢?

二、提高分组实验教学质量的对策

只有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的实现新时期初中科学分组实验教学的目标。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才能提高分组实验教学的质量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加强。

(一)改变观念

分组实验课程必然和理论教学课程存在一定的区别,但是对于学生来讲都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科学能力和文化素养,它们都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两者需要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因此,初中科学教师要改变观念,一方面要重视学生分组实验课程,多进行分组实验的分析、研究、设计和反思,多进行在同一备课组间的关于分组实验的讨论与交流,另外对于分组实验设计或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还要多寻求校外老师和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要充分信任学生的学习和创造能力,多给他们提供部分自主探究,完全自主探究的分组实验,让他们更多的利用实验小组的集体力量而不是依靠老师的指导来完成实验。

(二)充分准备

1.做好内容的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的内容往往与教材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或是对定理原理的验证;或是对某一规律的探究;或是对定理原理的运用等。所以,从内容上看,决不能把学生分组实验与课堂理论教学人为割裂。认真备课,不仅要备实验内容也要备教材理论,要备二者的联系。只有把二者充分结合,才能充分去理解和完成教材所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要求。

2.明确目的

实验的前一天组织学生预习《实验实习册》中的有关内容,并布置自编的实验预习题,当天完成,经教师批改后,第二天一早发还到学生手中,并令各实验小组长帮助有关同学进行纠正。如在《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的分组实验中,设计下列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回答:

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什么?实验需要的器材有哪些?规格怎样?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什么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应放在什么位置上?根据你连接的电路图,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应移到哪一端?为了提高实验精确度,减小实验误差,该实验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通过对测定导体电阻的实验,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程序性问题和开放型的讨论回答,不仅使学生加深对伏安法测电阻的理解,而且还掌握了测定导体电阻的基本方法和特殊方法。

课上检查预习情况,采用恰当手段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采用抽查提问的方式回顾重要实验操作内容及步骤。回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真正养成课前充分预习的习惯。实验操作的示范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未学过的操作由教师自己示范,已学过的重要操作改由学生示范,并对示范结果由教师或同学给予点评及时反馈。这样做的依据是麦卡拉与凯尔德的一个研究发现:对于新手,观察专家完美无缺的示范,其效果不如观察同类伙伴的示范并得到执行结果的效果好。这样一来,学生们会在课前思考操作的步骤与准确性,课堂上其关注程度也会大大增加。

3.做好器材准备

实验必然要关系到实验器材,而实验器材是否完整就关系到是否能顺利完成实验目标。因此,教师要多了解实验内容,掌握相关实验器材的情况,不断与实验员联系交流,通过配备或自制分组实验用具来不断更新实验器材。下面列举几个实验室值得准备的实验用具及其使用方法:1、收集几十个带橡皮塞的废葡萄糖瓶,可用于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将瓶子用沸水预热后迅速装入半瓶沸水,盖紧盖子后把瓶子倒立过来,再向瓶底浇冷水,水会重新沸腾起来。注意:①学生要带一副防烫伤的手套来做②冬天时要浇温水,以防瓶子破裂。2、收集带盖的密封性好的空矿泉水瓶,可用来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瓶内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马上拧紧瓶塞,稍加振荡就看到瓶子被严重压扁了。3、准备500mL左右的小食品袋,用于做氢气爆炸实验:袋内充入空气,使它完全鼓起来,再插入导管并压出一半空气后用橡皮筋系紧袋口,通入氢气待食品袋再次完全膨胀后抽出导管,拿到操场或附近空旷处用燃着一木条碰捅食品袋,随着会听到“砰”的一声,袋子被炸得粉碎,这样会使实验更易操作,更安全。

4.优化设计

在分组实验中,教师经常需要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以及实验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又要留出尽可能多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实验,也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分组实验的目标,这就需要充分优化实验设计,尽可能地构建一种理想的实验教学环境,以达到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和生生多重交互、合作创新等多方面要求。例如利用砂纸(砂去氧化层,有利于焊接)、松香(助焊剂)、焊锡和电烙铁,将两节新干电池串联焊接起来,并在两端各焊上一根导线作为电源(按班级人数一人一个),在小灯泡的螺旋和尾部也各引出一根导线作为用电器(每人两个),再加上实验室里的开关、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等就可以进行一系列的电学分组实验。我是在本系列实验课前选出8位平时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作为焊接小组长,在课前让他们在我的指导下把较难焊接的大部分小灯泡先焊接好(每人焊接15个左右后都会成为焊接熟练工,能做到1~2分钟焊接好一个),并各留给他们一个作上课时示范焊接用。实验课时我先集中介绍焊接的注意事项,然后由8位小组长带领和指导他们的组员每人自己制作好自己的简易测通器(约需15分钟)。接下来还可以用简易测通器探究我提供的和学生自带的一些导体与绝缘体的导电能力,时间充裕的小组还可以合作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际操作判断出一米长硬塑料管内导线的“首尾”,来不及的小组课后完成。接下来把测通器中连接电池和小灯泡的那条导线中间处剪断,上面制作完成的电源和用电器接下来还可以用在连接串并联电路,练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练习根据实际电路画出电路图,研究欧姆定律,探究变阻器的作用等十几个实验,每一次实验都可以让每一位学生节省3-5分钟的电路连接时间,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验设计和交流评价等环节,同时,让上面两组器材由每位学生自己保管,这样就很方便将原来要在实验室完成的实验带到教室甚至家里完成了,从而大大提高了分组实验的灵活性和效率。

(三)做好示范

由于新教材中没有专门对试管加热、药品取用、酒精灯的使用、试管的清洗等实验仪器的基本操作进行单独的学习,而是在课堂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中零星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演示实验中一定要规范,在平时的学习中进行渗透,并反复强调。这样,在分组探究实验中,教师可以减少讲解仪器使用的时间,从而提高实验效率。

第5篇

【关键词】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儿科学;临床实习

儿科学是一门研究胎儿至青少年时期小儿发育、保健及疾病防治的临床医学学科,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儿童预防保健措施及儿科常见病的发展规律和诊断防治方案,不断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提高疾病治愈率。临床实习是基础课程通往临床实践的桥梁,是医学教学的关键时期,是使医学生成功进行身份转变的重要过程。因此,如何使学生将所学基础医学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是现代医学教育所面对的重要挑战[1-3]。现代医学的临床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模式(lecture-basedlearning,LBL)、以案例为基础的模式(case-basedlearning,CBL)及以问题为基础的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最常用的LBL教学法主要依靠教师的课堂讲授,学生被动的机械接受,但由于临床医学内容繁复,理论知识点多而缺乏应用针对性,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4]。因此,我们在儿科学的临床实习教学中引入了PBL联合CBL的教学方法,现将其具体应用情况及实际效果做以总结及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实习的120名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2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人。学生的实习前儿科理论测试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儿科有丰富带教经验和较高临床水平的教师授课,并在课前进行PBL和CBL教学法集体培训、备课,使其能够熟练运用。对照组采取以讲授结合多媒体为主的教学模式,试验组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运用PBL联合CBL的教学方法。

1.2教学模式

1.2.1对照组。以科内讲座结合多媒体为主的形式向学生讲授儿科常见疾病的理论知识。针对有代表性的患儿病例进行教学查房,并带领学生进行病例讨论、分析,把具体理论知识和临床病例相结合。1.2.2试验组。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运用PBL联合CBL的教学模式。具体方法:课前带教老师将根据教学大纲知识点要求,选取典型的住院患者病例,向学生提供患者的基本情况,教师站在患者家属的角度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可以通过主动分析、互相讨论、查阅文献等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最适合措施,形成自己的意见。在课堂教学时进行讨论,带教老师将对学生的问题和不同意见进行逐一点评、重点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问题。

1.3评价方法

实习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主要以理论知识、临床实践和病例分析三种测评为主,每项各为50分,总成绩150分;临床实践能力测评包括病史问诊、采集,体格检查,医德医风等。之后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学生对新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每一小题按程度不同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以“十分满意”和“满意”计算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三项测评成绩及总分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调查问卷满意度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的理论知识、病例分析和测评总成绩分别为(44.52±8.16)分、(46.01±8.47)分和(133.94±18.98)分,优于对照组的(40.01±8.13)分、(41.22±11.73)分和(120.06±20.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7、3.085、4.586,P<0.05);而试验组的临床实践能力(42.09±11.22)分与对照组(38.98±10.2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6,P>0.05)。各项满意度指标:增强了学习儿科学的兴趣、增强了对于临床问题的分析能力、增强了对临床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助于基础联系临床、增强了医患沟通能力、有助于快速适应临床工作6个方面,试验组学生满意度分别为95.00%、95.00%、96.67%、98.33%、95.00%、100.00%,高于对照组学生的75.00%、85.00%、73.33%、88.33%、85.00%、9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360、6.272、16.623、8.796、6.272、10.320,P<0.05)。说明PBL联合CBL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医学综合素质,是一种有效的临床实习教学方法。

3讨论

第6篇

一、在渗透科学史中,领略人文精神

以兴趣作为引导,让学生在科学的历史长廊中寻找科学答案,领略科学和人文精神。比如,在讲到《谁选择了他们》一课时,我以大自然的食物链和淘汰法则引起学生的兴趣:宏观的表象下面因为微小的联系而密不可分,生物的多样性和进化改变正是由于要适应生存环境和优胜劣汰。1858年达尔文和华莱士发表进化论演说,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生物进化的动力是自然选择,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生物界的认可,认为其违反了遗传学。直到20世纪20~30年代在后人的研究中,结合孟德尔定律形成了现代综合进化论,解释了看似矛盾的两种观点,并重新肯定了自然选择的重要性。用科学史让学生领略科学史实,能促使他们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激励人们发展自身的人文内涵,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境界。

二、在渗透科学史中,培养创新能力

因材施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科学教师应有意识地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增强创新意识。如,在讲到《物质的变化》一课时,我先做了一些实验,比如在碘酒中加入淀粉会使溶液颜色变蓝;白糖在加热过程中会逐渐变色,并且由无味变为焦糊味等既含有物理变化又含有化学变化的启发性实验,让大家在脑海常识和新知识的碰撞中引发共鸣和学习的兴趣。在“大发现”的课后作业中,学生果然开动脑筋,通过学习和查资料解释了铁为什么会生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为什么就会产生气泡、酒精为什么可以洗掉衣服上的油渍等等科学问题,自主发现和创新能力大大提高。在渗透科学史实中,应采取非单一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真实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护个性,尊重学生的眼光,欣赏其独到新颖的呈现,并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在科学史渗透中,领略科研方法

小学生由于经验积累和知识层面的限制,不能进行独自的研究,然而为了培育未来的科学家,教师应该让学生从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接触科学研究的方法,在幼小的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如,在《宇宙》一课中,我以故事的形式为学生展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只凭感官认知承认“天圆地方说”,这是人们认知不足的一大误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以实际行动探索太空,1957年,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让全世界一片哗然,为人们重新认识天地、认识宇宙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1998年,美国“月球勘测者”通过光谱仪探测氢原子发现月球上存在水等等。在本课的导入过程中,选取科学史上的关键发现和发明,让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重温科学家当时的想法,体验了科学家在做科学研究中的想法和方法,展现了科学史的特有魅力,在推进科学和人类发展的进步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语

科学史是一门融合历史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综合学科。由于科学史其内容的特点及它所具有丰富教育因素,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能发挥出独特的功能。科学史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学习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叶凡 单位:浙江省瑞安市马屿镇第二小学

第7篇

一、方法

法无定法,教无常法,只要教师有爱心、有责任心,就会想尽办法上好每一节课。教师的教书育人方法包括教学方法与管理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讲究科学性与艺术性。科学性表现在:积极探索启发式、提高教学时效、灵活开放、民主疏导式的教学方法。而时下我们的课堂还基本上是满堂灌,学生做什么的都有,真正认真听课的不多。如果教育只强调灌输,实际上是对学生的高级本能的蔑视和控制。教师只有坚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出发点,让学生做课堂的真正主人,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只有教师精心地选择和运用符合教育规律的、科学的教书育人方法时,学生的成长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艺术性表现在:注重教育教学情感性,增强教育教学形象性,充分发挥智慧之美,努力培养教育机制。而时下我们的教学几乎是干巴巴的说教,一些教师不重视教学的艺术性,上课铃一响,往凳子上一坐,然后就是“线性”教学,从始至终“一言堂”,学生远离教学主体的位置,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如果教师讲课时的眼神是空洞的,语言是干瘪的、乏味的,精神是疲惫的,神情是冷漠的。

那么相应地,学生也是冷漠的、沉闷的,甚至是敌视的、烦躁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教育是“以人育人”的活动,不仅要遵循育人规律,而且要善于运用各种灵活多样、浅入深处的艺术手法,不仅要讲究说服、而且要讲究感染,不仅要讲究认真、而且要讲究巧妙。在管理方法上是把责任还给学生。在管理上我们的许多教师还停留在压制上,说心里话,压制、惩罚是教师最无能的表现。把责任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剖析,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教师要科学性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每学期开学的第一次课,师生可以共同制定规则,比如:是否有出勤分?是否有平时分?是否有平时作业?作业采取什么形式,同学都可以自我选择等等,规则一经制定,双方都必须遵守,违背规则,只能自己为自己负责。让学生知道,学习好不好,未来是否有发展是自己的事情,跟老师、父母、学校都没有关系。生活是不相信理由的,不会因为自己的理由就有更多的机会。能正视“生活不相信理由”这一现实,是一个人承担成长责任的起点。人生是一条单行道,每个过程都是唯一的、不可逆的,不要拿自己的青春赌明天,要知道,做一个优秀的人非常重要,人做不好,成功是短暂的;但人做好了,不成功是短暂的。责任是不灭的,年轻时偷懒,年老了是要还的。有谁不想过幸福的生活?没有!为了将来的好生活,现在必须努力。

引导学生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且要不断复习自己想要的生活。的确,今天外在的诱惑很大,明确自己的目标才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为自己创造有意义的生活。人人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而不愿意做被人控制的傀儡,一旦别人越俎代庖,代替自己做出选择,就会感到自己的受到了威胁,从而产生心理抗拒。人一旦做出了选择就要负责任地坚持下去,生命不可能重来,生命没有假设。如果生命可以重来,也许我们都会更好的规划自己的人生。人在年轻的时候应该有目标、有追求,只要坚持,一定会有所成就。如果一个人真想开始为自己负责,什么时候都不晚。一个人只要肯对自己负责,就能担当起自身命运的重任,就有可能结束以往因对自己不负责任而造成的恶性循环的局面,并走向充满希望的良性循环。

二、责任

把责任还给学生,绝对不是推卸教师的责任。大多数学生不听课一定是教师的错。学生不听课,是不是教师讲得不好?是不是教师科学性的教学是填鸭式?是不是提不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在大学“师生情深”是那么的遥远,师生之间很少有情感的交流与碰撞,惟一把师生联系起来的就是课堂几十分钟的“授”与“受”。一些教师“照本宣科”,没有新的知识,也没有自己的思想。有的教师没有尽到责任,课件陈旧、教学缺乏整体设计、准备也不够充分。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口若悬河,无所不谈,虽然课堂有趣味性,却忽略了专业的相关性,虽然有表面的精彩,但却导致知识性的欠缺。“留声机”式或“天女散花”式的教学法使课堂成为没有内容的课堂。如果让学生在接受知识中感到愉快轻松,学生就绝不会把学习当作是件苦差事,不论学习什么,只要和学生的日常活动及兴趣结合起来,那就没有学不会的;凡是把学习与学生的活动及兴趣割裂开的方法,都是不好的。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不仅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更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今天的大学生有思想、有个性,不是智力低下,更不是品质不良。有的学生只不过还没有“睡醒”,教师要去“唤醒”他们,把学习的责任还给学生。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手来做。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说:“你要像你是死而复生一样地过你现在的生活”。如果能这样看待眼前的生活,才能意识到时间的宝贵,以及时光的不可逆,才能时刻对自己的生命负有责任,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责任不只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光荣。正是因为承担了责任,生命才显出庄严和神圣,才显出崇高和伟大,才显出价值和意义。敢于承担并尽到责任,是一个生命的自豪和骄傲。教师责任重大,教师不仅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做一个优秀的人,做一个懂得感悟人生、懂得热爱、懂得感恩、懂得责任的人,不仅做一个有用的人,而且做一个有趣的人。教师要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负责。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民族心灵。教师尽责,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合格的,就会对社会发展进步起巨大的作用;反之,有可能出来的是“次品”、“残品”甚至“危险品”,将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甚至危害。教师的行为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教育者的作为是最好的教材。教师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与学的双方,教师占主导地位,教师肩负着教书与育人两付重担,教师只有对学生负起责任,才能保证教育的质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搜集素材精心制作课件,用大量的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爱心与责任心是教育成功的根本。

三、结语

综上,教师没有热爱,就不会尽责任,也就不会想尽办法把课讲好,更不会有吃苦精神。缺乏应有的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当不了一名好教师的。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在教师,关键是教师的态度。

作者:袁敏单位:黑龙江大学学院

第8篇

1.1研究对象

武汉大学医学院2009级、2010级、2011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教改实验班149名学生。

1.2教学实践

整合课程学时数为108学时,其中理论课76学时,实验课及小组讨论(包括临床病例讨论和临床见习)32学时。课程内容的安排以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为主线,遵循“从结构到功能”、“从生理到病理”的原则,分别介绍中枢神经系统各部分的正常生理功能及相关疾病,并通过临床病例讨论和临床见习强化所学知识。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建立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整体知识框架、以利于学生系统、整合学习神经科学相关知识,并通过病案导入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整合课程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基础与临床教师担任授课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和课件共享,促进教师之间进行授课内容的沟通和整合。除理论授课外,整合课程加强了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临床病案小组讨论以及临床见习。病案讨论在每个阶段课程结束后进行,以小班(20-24人)为单位开展,以小组报告和讨论问题的形式进行。病案讨论时,学生应用本阶段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病例,最后由教师总结讨论中存在的问题。临床见习安排在课程最后阶段,以利于学生对临床病例的综合分析与理解。

1.3教学效果评估

针对课程内容的整合以及整合学习方式设计学生问卷调查表,以了解学生对整合课程的评价。调查问卷中设置“赞同”、“中立”、“不赞同”3个不同程度的选项。

2研究结果

对于课程内容的整合,大多数学生持肯定态度。80%的学生认为整合课程内容设置合理,前后内容具有较好的连贯性。对于授课过程中内容整合的评价,78%的学生认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同学科授课老师了解彼此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重复少,在教学内容上具有连贯性。但是,也有8%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以及授课过程中内容的整合和连贯性不佳,主要反映在难以理解行为医学与基础医学的联系。神经科学将多门传统的基础和临床学科整合,78%的学生认为整合课程加强了基础和临床的联系,有利于理解和系统掌握神经科学知识,86%的学生认为课程中的神经生理、解剖等基础知识与临床疾病及病案讨论等密切相关。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课程有效地整合了各门学科,避免了各学科间的内容重复;内容设置强化了基础与临床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系统性学习。对于整合课程学习方式的满意度,80%的学生认为整合课程提供了完善而系统的医学知识框架,82%-85%的学生认为这种基础与临床结合的学习方式,既有利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另外,90%的学生认为这种从结构到功能、从生理到病理、从基础到临床的学习方式,可提高学生对临床病案的分析能力。由此表明神经科学将基础与临床有机整合,更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以及运用神经科学相关知识。

3讨论

3.1课程系统、有效地整合了多门学科,内容设置合理

由于整合课程涉及多门传统学科,各学科教师均参与讨论和制定教学大纲,明确各部分的授课内容,并通过课件共享,最大程度地避免授课内容重复。此外,基础医学教师授课时也注重加强与临床实践的联系。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普遍认为教学过程中各学科老师间的重复内容少,并且神经生理、解剖等基础知识与临床理论与病案等密切相关,表明学生认识到基础医学知识的重要性,并能在临床病例中强化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认为基础医学难懂、基础理论脱离临床实践的现象。整合课程首次融合了精神病学、医学行为学内容,使学生对神经科学领域有了新的认识。调查结果中也显示80%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设置合理,具备连贯性,表明课程有效地整合了多门学科。但调查结果也显示,少部分(8%)学生不认同课程设置的连贯性及不同学科教师授课过程中内容的连贯性。这也表明各学科的授课教师应积极拓展知识结构,尤其是对精神病学相关理论及行为医学的学习,并注重授课过程中的整合,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3.2课程整合基础与临床医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合学习能力

整合课程的目的不仅是简单的学科内容整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系统、整合学习的能力。整合课程首先讲授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辅以生理功能,然后讲授相关疾病,最后通过临床病例讨论和临床见习巩固所学知识。这种从结构到功能、从生理到病理、从基础到临床、从具体的神经结构变化到抽象的精神行为改变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系统地了解和认识神经系统各部分的生理功能和相关疾病,既巩固了基础医学知识,又加深了学生对临床疾病的认识和理解。病案讨论让学生对疾病有初步的认识,临床见习让学生面对面接触患者,使学生对疾病有更直观的认识,当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真实的临床诊疗服务紧密结合后,学生就会产生“学有所用”的感受,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主动整合学习的能力。

4结语

第9篇

一、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环节对于《科学》教学来说是一个基础性的环节,做好课前准备才能在有限的课时中直接进入主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才能够把握知识要点,在施教过程中达到师生协调配合的目的。课前准备不但要求老师要收集关于授课知识相关的大量信息资料,同时学生也要从自己的条件和能力方面出发,完成课前准备的相关作业。例如在《各种各样的石头》一节的课前准备中,提前让学生寻找不同形状、颜色、结构的岩石标本。教师也要充分筹备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笔者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充分运用观察器官通过对岩石的观察和思索来认识岩石的形成、构成,通过对岩石认知的过程增强学生了解事物的能力。其目的既不是单纯地了解岩石的种类,也不是只为了学习岩石的构成,而是通过对岩石观察、了解、认知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和素质。明确这样的教学目标,对于开展科学教学、落实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其次要选编合适教案,要求案例必须从现实角度出发,贴近现实生活。要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或资料进行梳理分类,甄选出符合学生心理和教学现状的有用材料,将材料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形成自己完整的教学案例。在确定教案上,可以适当运用“拿来主义”的方法,但切忌死搬硬套、照本宣科。这样就容易导致教学模式的程序化,缺乏新鲜感而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制作教案上要以新悦人、以奇取胜。学生在课前准备中要根据自己对自然的认知经验,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通过在不同地域、不同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下进行标本采集,妥善做好标本的收集、存储。教案设置笔者分为这样几个步骤:

1.确定难点。

将重点放在学生观察方法、观察记录和标准分类上,即学生各自采取怎样的观察岩石的方法来填写观察记录,能否将观察心得准确详实地记录下来,并以记录为依据将岩石进行分类,难点确定下来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侧重给予学生正确引导。

2.教具准备。

在学生搜集标本的基础上,教师也要准备一些岩石标本,并准备一些放大镜、显微镜之类的观察用具,根据教学目标制作观察记录表和岩石标记以备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设置来做好记录。

3.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采取分组方式,将必要的教具和记录图表发放给学生后,将自己收集标本或图片影像资料向学生做一简单介绍,引入教学课题。然后引导学生各自观察手头的岩石标本,观察后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这样一种表象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诸如“岩石来自哪里”、“看到过什么样的岩石”、“岩石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等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增加认识、加深理解。选择有典型特征的标本,让学生对标本进行个体描述,广泛征求其他同学对于描述的认同和异议,并进一步引申到岩石结构、形成等认知层面。随着认知的深入给岩石进行分类,完成记录表填写任务。

二、课后反思

以往的实践教学经验表明,在《科学》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涉及到许多物理现象或化学现象,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单凭课堂理论教学是无法让学生全面接受的,但是通过实践动手操作,学生便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动手操作也充分符合青少年好动的心理特性,往往在轻松快乐的实际操作中将一些抽象的理论原理转化成实践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理解的更加深刻,进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施教老师要在教学教研方法上进行细致深入地研究和改进,要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将生活和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将生活中的精彩引入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把课堂教育作为一种手段来延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这样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第10篇

一、美术课堂教学怎样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化

要实现美术课堂教学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化,教师首先要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角色由教育研究参与者向教育实践者转变,这个转变过程也就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化过程。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德说过:“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因此,美术课堂教学由经验向科学型转化,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教师要树立开放的课堂教学观念,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对知识的掌握不仅是对外部信息的接收、理解和应用,更重要的是人本身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参与,学会选择,学会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要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艺术创作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个性发展唯一的目标是使个体获得自我满足、自我完善或自我实现,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精神和独立的分析思考能力。对于美术教学来说尤为如此。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上,笔者总会让学生记住一句谚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每个人由于自身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的不同,对作品的看法就会千差万别。面对一件作品,我们要用批判的眼光欣赏它,千万不能人云亦云,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样一个问题完全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答案,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出疑问。第二,科学型教育是对教育内容和受教育对象进行科学划分,针对不同类型的对象、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或合适的方法向对象进行展示,因材施教。根据目的找方法,依据规律定行为。美术教学应当致力于培养审美感受能力、艺术思维能力、创造性地表现与传达的能力、艺术评价的能力,而这些必须依靠教学过程逐步培养。第三,美术教学应积极利用现代技术,探索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教材形式。现代媒体技术教学在美术课教学中的应用,是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一个突破。它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给美术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拓展了美术课堂教学领域,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第四,美术教育应按照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个性品德。落实到美术课堂教学中,首先是把学生的人格教育贯穿到教学始终。做学问先要做人,要把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应用美术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让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形成优良的品格和行为习惯。

二、课堂教学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换,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学习提高,成为科学型教师

在现代社会,教师应该有自觉意识和自主意志,在教学实践中主动探索教育规律,研究学生实际。作为一线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和研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先进的教育动态,钻研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加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全面性和扎实性,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拓宽知识层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时俱进。

三、结语

科学型的课堂教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现代人才需要的教育理念,科学型课堂取代经验型课堂是教学探索发展和教学改革的历史必然,也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师需要对其不懈探索和完善,为教育改革和培养新时代的科学人才做出应有的努力。

作者:苏仰峰

第11篇

求学网小编为你提供论文范文:“物理教学论文如何在物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如何在物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物理教学论文如何在物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第12篇

  语文论文的文体却是非常有特色的,语文论文可以分为语文教学论文及单一的语文论文。像以研究语文教学方向为研究对象的属于科学研究论文的范畴。与一般的科研论文以及学术论文不同的是语文教学论文不能仅仅只是单纯的对理论,学术进行研究。因为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件实践性的活动,所以语文教学论文不仅要提现出对论题的理论性,学术性,还要提出实践性。

在语文论文中,如果只是研究拼音的音法或者某个拼音在某一特定语句中起的作用,这样的论文是属于纯学术的语文论文,而如果在写语文论文时选择的是论题是关于某个拼音怎么教,又或者某个拼音用不同的方法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就是属于具有实践性的语文教学论文了。

纯理论,学术性的语文论文只需进行严密的逻辑分析,而具有实践性的语文教学论文,除了具有理论,学术的相关分析外,还必须具有强有力的,具有说服力的实践性资料来证明,也是以语文教学实践为基础,对语文教学的经验的总结以及提炼。

因此在写语文论文时,必须要注意论题的选择性,根据所选择的论题来决定写作论文的文体,写语文教学论文除了需要准备理论性的分析,学术知识的依靠,还需要准备充分的关于语文教学的实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