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档案馆为民办实事

档案馆为民办实事

时间:2022-05-11 18:23: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档案馆为民办实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档案馆为民办实事

第1篇

长春的实践证明,事在人为,关键是要心系群众,为民办实事

分工协作:建立健全企业职工档案管理体系

根据企业职工档案分布的广泛性、成分的复杂性、内容多样性等特点,长春市档案局积极牵头,与有企业职工档案管理职能的各部门联系,共同调研,统一谋划。先后与长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长春市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全市企业职工档案管理。与长春市社会保险局一道积极协调,以市政府办公厅的名义下发了《关于企业退休人员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长春市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中心档案利用工作意见》。与市国资委联合印发了《关于长春市改革企业档案归档移交工作相关事项的通知》,编制了《改制企业档案处置工作方案》(样本),在全市企业职工档案管理的重点及难点问题上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一是划定了企业职工档案管理的范畴,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是指:长春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中,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档案管理,及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与原用人单位终止(解除)劳动关系的失业人员、自费出国等人员档案管理。二是明确了管理机构,确定用人单位、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社会保险经办单位为企业职工档案具体管理机构。档案管理机构要接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三是建立了管理体系。明确用人单位、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社会保险经办单位、国资委、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档案管理工作的职责,几个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保障企业职工档案管理的连续性,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四是开展职工档案管理资格认定工作,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成立职工档案管理资格认定联审办公室,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具体负责用人单位、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档案管理资格认定工作。五是进一步规范改制企业档案处置工作,规范了改制企业档案处置工作的内部审批程序,明确了档案局、档案馆在企业档案处置和档案接收进馆过程中的责任,为改制企业正确编制档案处置工作方案,及时完成档案处置审批工作提供了保障。

为了保证这些与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政策尽快落实,省内新闻媒体给予了大量报道,深受企业和职工个人的欢迎。据市社保局档案中心的同志介绍,当时每天都有企业预约移交档案,日平均工作量在800至1000案卷。

求真务实:推进企业职工档案资源建设

在加强企业职工档案资源建设过程中,长春市档案局遵循“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紧密依托劳动部门、社保、国资委等几家大单位,开展企业职工档案收集。

长春市社保局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企业退休人员档案集约化管理,其管理模式和规模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中位于前列,目前其档案中心被评为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国家二级。现拥有企业职工档案23万余卷。

市劳动就业局成立了企业职工档案管理中心,目前已拥有企业职工档案10万余卷。针对企业职工档案丢失问题,长春市劳动保障部门从2006年开始研究制定“补档”政策。设计了补建档案的相关卷宗和业务流程。现在,只要职工能提供调配手续或招工名册等原始档案资料复印件、职工所在单位证明材料、职工参保或未参保证明材料、职工辖区派出所证明等,就可申请补建档案。长春市启动职工人事档案补建工作以来,已为几千人解决了档案丢失的问题。

长春市档案馆接收了企业职工的录用调配档案115万件,还主动接收66家123062卷破产企业档案,这部分档案里的文书、财务档案也包含很多反映企业职工人动情况的佐证信息,如一位20世纪60年代参加工作的老同志曾连续8年在有毒有害工种的岗位上工作过,想办理提前退休,但因工厂破产,手续无法办理。经过长春市档案馆接待人员仔细查找,终于在破产企业的工资名册中找到了他的名字,为他办理提前5年退休手续提供了真实确凿的证据。

面对不断激增的企业职工档案,如何做到既满足广大企业职工利用档案的迫切需求,同时又能保证企业职工档案安全与完整,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凸显出来。据当时统计,每个利用者利用手工查询工人调配档案,平均需查35.5卷、翻阅1770件调配证、牺牲3个小时时间才能查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档案。有一位下岗职工花了六天时间,翻阅760卷、3万多件调配证,才找到有自己名字的那一份。利用现代化手段,开展企业职工档案数字化工作被提上最紧迫的日程。

长春市档案馆仅用45天工作日就完成115万工人调配档案数据录入任务,极大地方便了企业职工查找档案。为了让利用者在“查到”的同时,更快速地“拿到”,长春市档案馆还创新了“三个替代”的利用工作方式,即网络检索替代手工检索,数字档案替代纸质档案,网络打印替代原件复印。在档案原件不出库的情况下,几分钟内即可完成整个“调档”“出证”的流程。

长春市劳动就业局为档案管理中心利用科技手段实现接收、归档、微机录入、数据库查询同步进行,当天接收的档案当天录入微机,当天就可进行信息查询。这种巧妙的链式管理方法,使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长春市社保局退休人员档案管理中心已建立电子档案68638卷,年平均为群众提供档案查询数约占库存档案数的25%。

今年长春市又实施了区域内馆藏信息远程共享工程,即将长春市档案馆与10个县(市)区综合档案馆的民生档案数据进行整合和交换,实现了“互通有无、互换数据、互开证明”。这样只要在馆藏范围内,利用者在首访的档案馆就能查到所需信息,并可异地开具档案证明。这种“只进一个馆就OK”的方式,使查找企业职工档案将会更加便捷,减少了利用者往返奔波之苦

树立形象:打造阳光服务窗口

服务是档案工作的永久主旋律,长春市企业职工档案管理部门始终把为企业、为企业职工做好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让窗口服务充满人性化、洒满“阳光”。

长春市社保局档案管理中心为企业移交档案建起“绿色通道”,企业移交档案可以提前进行电话预约,同时开展不间断的业务咨询,对破产企业、特困下岗职工可以特事特办,免收服务费。

2009年明,公交集团为其单位2000多名退休职工办理医疗保险,通知这些退休人员到档案中心复印档案材料,一时间这些退休职工全部拥至档案中心。时值盛夏,天气炎热,加上这些退休职工年纪都偏大,在排队等候过程中有一些老人由于体力不支几乎晕倒。面对此景,档案中心领导立刻联系公交集团,建议其统一提供职工名册为退休职工办理佐证材料,以免去这些年迈老人东奔西走、舟车劳顿之苦。公交集团即刻派出工作人员来到档案中心,以单位的名义为其职工办理相关手续。原本需要冒酷暑排长队的退休职工高兴极了,连连称赞档案中心为企业职工办了实事。

长春市劳动就业局在办公场所紧张的情况下为档案管理中心设置了通透式服务大厅,每日来查档、交接档案的企业和个人络绎不绝、人头攒动,一位姓解的档案员说:“我们窗口接待日均七八十人,在办理企业职工再就业及退休手续查档高峰时,我们每天要接待企业职工200人左右。”“中心的服务态度很好,档案存在这儿,我放心,今年在办理退休手续时发现我的户口和身份证用名不一致,是中心的同志帮我查找档案开具证明材料。”一位叫邹钟裕的企业职工开心地对笔者说。

第2篇

一、概述

年,区继续按照《条例》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部署,着重抓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转变政府职能、推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将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完善公开形式和流程。利用政府网站、档案馆、政务公开栏、《政讯》、各乡镇(街道)查阅点及区政府大厅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公开政府信息,为群众获取政府信息提供方便;修订完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处理流程、协调机制以及保密审查等配套制度;按照省、市要求每季度按时上报统计数据,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呈现出逐步规范、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加强宣传和业务培训。通过举办讲座、网上互动、现场咨询等形式广泛宣传《条例》,提高群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了解和认识。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业务培训,年举办3次全区性的培训会,针对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维护部门子网站等方面进行培训,全面提升全区政府信息公开单位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网站管理维护水平。

(三)推进政府网站建设。加大人员和资金投入建设区政府门户网站,依托网站及时公开政府信息,现已形成以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公众参与三大功能模块为主线的整体框架。增加信息公开专栏三级栏目分类,规范专栏文件的分类和梳理,更加方便公众查阅和使用。针对信息过程中页面不合理导致的重复操作问题进行整改,提高网站管理人员工作效率。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工作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量

截至年底,全区各级各部门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034条,其中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742条,全文电子化率达100%。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类别

在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中,机构职能类信息309条,占17.7%;政策、规范性文件类信息112条,占6.4%;行政许可类信息107条,占6.1%;重大项目、为民办实事类115条,占6.6%;民政扶贫救灾社会社保就业类信息101条,占5.8%;科教文体卫生类信息215条,占12.4%;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类信息132条,占7.6%;其他类信息651条,占37.4%。

(三)主动公开形式

1、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众信息网。

2、区人民政府及各乡镇(街道)内设的查阅室和公示栏。

3、区档案馆。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

(一)申请受理情况

自《条例》实施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累计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件,年未收到依申请。

(二)申请处理情况

年以前受理的信息公开申请均按照《条例》规定予以处理,年无依申请公开信息处理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全区全年无收费及减免情况。

五、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全区全年没有接到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案件。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内容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信息公开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时效性都不足。二是今年我区政府机构改革后,机构设置、职能及人员有调整变动,信息公开工作受到一定影响。三是部分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

第3篇

大家好!

年,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紧紧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社会转型的总体,全力稳定增长、培育产业、改造、强化管理、民生等工作,全力打造服务经济集聚区、科技创新创业区、山水旅游区、优美居住区,“”规划任务。抓好五个工作。

一、以稳定增长为,不懈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牢牢抓住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机遇,不遗余力加大重大项目,投资稳定增长,发展后劲。城市综合体建设。全力抓好城市综合体开工建设,国际城二期、新天地一期建设,启动建设。经营性地块开发。启动建设,盛世新城等续建项目建设,全年经营性项目开工建设100万平方米,开盘销售50万平方米。建设。核心区、风貌住宅拆迁和非住宅收购,景观、直街祠堂等节点修复,启动建设博物馆、书院。启动风貌区20万平方米综合体建设,横街、直街、水街的业态。“三创”载体建设。北创科技园一期投用,二期创业基地、三期综合商务区启动拆迁建设。加紧科技产业园转型升级,启动沿312国道与路地块城市综合体项目拆迁建设,b区二期建设与招商。全年新增载体20万平方米。

二、以培育新兴产业为龙头,不懈产业转型升级

培育生产业、现代商贸业、市场物流业、文化旅游业、科技服务业和软件外包业等产业,符合城区特点、北塘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商务项目建设。茂业一百店建设前期工作,年内启动建设。太平洋商业广场、通惠商务大厦建设。发展楼宇经济,打造一批以咨询、设计、中介和管理为主要业态的楼宇经济群体。抓住轨道交通建设机遇,高标准实施地铁出入口周边的业态规划和项目建设。规划建设生产集聚区。整合和企业的优势资源,高起点打造无锡总部商务园。总部商务园整体开发建设的前期,土地整理和启动区建设。市场物流业。国联金属材料市场二期建设,拓展现货交易、电子商务、期货交割等交易功能,全年营销100亿元,税收1亿元。发展文化旅游业。发展动漫、影视、艺术品交易等文化产业。启动惠山古街文化创意园建设,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做大惠山古街文化旅游品牌,精心策划旅游项目,引进旅游品牌企业,古街文化游、休闲游和体验游。做强科技服务业。“百千万”工程,全年新增“530”a类企业不少于3家,新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不少于20名。加紧“530”项目孵化和产业化,全社会研发投入达3亿元。提升软件外包业。加大国内外服务外包龙头企业的引进,新增市“123”计划入围企业1家,培育与物联网的服务外包创新型企业。

三、以城市改造建设为主线,不懈优化区域功能

以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为,拆迁和安置先行,功能建设和生态建设并重,全力提升区域面貌。城市路网建设。轨道交通一号线建设,实施东路延伸、延伸、延伸、蓉湖路等城市道路建设,建成北塘城区道路框架。加大城区改造。组建建设改造平台,多渠道筹措资金,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全年10.5万平方米危旧房和26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配套抓好安置房建设。科学布局新安置点,启动龙塘岸c块、三期、三期等建设,二期、二期、一期竣工交付。着力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主要河道断面水质持续,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污水管网建设,210个块面的截污接管任务。力争50%的社区建成市级绿色社区,全年新增绿地35万平方米。环卫设施机械化程度,全区所有小区生活垃圾机械化收集。

四、以强化社会管理为抓手,不懈运转

机构、创新机制、强化功能,力求管理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和常态化。城市管理。深化城管体制改革,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作用。深化市容精细化管理,长效管理机制。建筑工地、建设、无证设摊、农贸市场等领域专项整治。社区管理。精心组织社居委换届选举,努力居民直选和户代表直选覆盖面。居民自治管理,超过70%的小区业主委员会,安置房小区自治管理。社区居民议事协商机制,民情恳谈、事务、决策听证、工作评议等行之的,吸引社区居民社区建设。人口创新管理出亮点。推行“一证二合同三承诺”制度,实施以房(业)办证、以证服务,健全人口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创建省人口发展先进区。

五、以民生福祉为,不懈社会发展

第4篇

外地考察的五个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设处于国内、省内领先地位,有许多好多经验可以借鉴。

(一)审批项目集中程度高,办事能力强。通过集中受理审批事项,实行集中审批制度,各考察单位都比较大幅度的缩减了审批时限,提升了审批效率。成都先后6次对所有审批事项进行优化,审批事项法定时限共10520个工作日,压缩了6665个工作日,平均压缩审批时限63.4%。《地区建设领域并联审批实施办法(试行)》要求区域内的建筑工程及其附属的线路、管道、设备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按照“统一受理、分头审批、限时完成、集中回复”的原则,通过实行主协办制度,由主办部门会同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权限实施审批。这项改革措施通过在建设领域立项、规划、用地、设计、验收五大环节实行并联审批,让平均审批时间由过去的360个工作日缩短至110个工作日左右,审批关口减少了五分之一,建设单位办事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

(二)促进作风转变,方便群众办事。通过公布审批服务项目的程序、标准、办理时限等等信息,使办事项目公开化、阳光化,有利于广大办事群众的了解、监督。而且窗口是一个单位的外部形象,更加强化了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窗口管理较机关内部管理更加严格、规范,把为人民服务理念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邢台、聊城等市将公共服务及其他便民服务事项集中,都纳入一个窗口办理,为老百姓办事办事提供了实质性的便利,“无论想办什么事,只要到行政服务中心就行了。”

(三)增强监督力度,有利于预防腐败。通过集中行政审批服务项目到审批大厅,使之公开、规范地在阳光下操作,从制度设计和权力运行方式上强化了对权利的外部监督;另一方面,审批权集中后,实现了审批职能和监管职能的分离,改变了过去审批监管不分家的状况,机关业务科室有更大的精力对业务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同时也是对审批事项的监管,从机关内部实现相互监督和制约。

二、市建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践

2002年全国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市建委成立行政审批领导小组,对系统内的57项审批事项进行了清理,最后保留29项。市建设系统建立起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条件、公开审批结果、限定办事时限的行政管理新机制。同年9月,进驻市行政审批中心集中办理。200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市建设系统先后两次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清理、合并,提高行政许可效率。至2006年末,市建设系统共保留审批事项33项,其中市建委机关25项,市规划局和房管局各4项;保留收费项目9项,其中市建委8项,市房管局1项;保留服务项目5项,其中市建委3项,市规划局和房管局各1项。

建委窗口属于综合性窗口,窗口受理的业务涉及到市建委机关、市建管处、市质监站、市市政处、市燃气热力处、市城市档案馆、市行政执法局、市水务集团、市港华燃气等九家部门和单位。共受理行政审批事项26项、备案4项,以及服务事项2项,行政处罚1项。其中与基本建设直接有关的审批手续7项:分别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建设工程安全报监、施工图设计审查、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工程施工许可、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和竣工档案移交合同备案。房地产开发项目还需办理房地产开发经营权证明。

经过多次的清理、压缩,市建委系统行政审批项目已经完成了依法设立、依法审批的目标,但是,还存在着办事效率低,让当事人多头受理、两头跑、多跑腿等等一系列不规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审批两头忙,窗口成了“收发室”。各个具有审批职能的部门、单位基本上都按照要求进驻审批中心,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审批中心的工作却比较“清闲”,所能做的就是收收材料,然后转交各单位有关科室;各单位科室人员都比较少,却很忙碌:忙审批、忙监管。这一忙一闲,形成了强烈对比。而另一方面,我们很多部门、单位目前忙碌的工作,有很多是授权到窗口的工作,慢慢的又收回到单位了,也就是还没有真正做到授权到位。

(二)同样审批,不同标准。窗口与具体办事审批项目的处室在资料要求上有出入,导致企业多跑腿。窗口在受理审批项目时,严格审查各种证明材料的原件后,在审报资料的复印件上盖章确认。而到具体的处室,或者有某一两处证明材料当时未要求,或未明示,而处室又需要企业提供,以此原因再将审批企业打回窗口,要求企业重新审报,导致了审批时限的延期。再则,按照窗口的办事规则,电话通知能够补正的资料,也需要重新回窗口重新审批,有些企业不理解。

(三)单独行动,影响效率。办理一个工程手续,大部分审批单位都要先现场踏勘后,然后在办理手续,这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但是确给当事人造成了很多麻烦。例如安全报监、市政配套、施工许可,几乎同时受理,但都要交各部门科室现场踏勘,每个单位都各自搞现场踏勘,延迟了审批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如果采取联合行动,或者改由窗口人员统一踏勘,将重复行为一次性完成,既可以节省当事人的时间,也能够节省审批单位的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除了上述情况外,还存在着应该进入中心办理的项目不进入中心;已在中心公示的收费项目,不在中心统一收取;已变更的审批事项有改变或增删,不能及时予以变更;人员配置低,工作积极性不高,轮换太频繁等等问题。

我们在看到审批环节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建设系统自身存在的特点: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的部门多、审批项目多,审批手续复杂、需要现场踏勘的项目多,这些都会影响审批的效率。而有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涉及到技术方面的审查不能够为了效率简单的进行压缩删减。必须紧密结合部门的实际,想方设法的优化办事环节,在保证审批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工作效率。

三、提升审批效能核心机制的分析

从外出考察来看,许多地方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即原来的科室分散审批制度不能够很好的满足现在对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服务水平的新要求,需要将分散的审批逐步整合到一起,提供集中、快速、便利的服务,行政审批中心的出现就是这一需求的结果。一开始,按照行政许可法“一个窗口对外”的要求,大家都采取了将审批事项集中到审批中心窗口的方式。这一方式确实提高了行政机关的审批效能,使审批时限有了很大的缩减,给当事人提供了一些便利。但是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推进,简单的将审批事项集中的方式逐渐出现了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缺陷。最为突出的就是窗口审批权限受到限制,没有真正起到便民、高效的作用。以“一站式审批服务”为特征的行政服务中心,是在不打破原有体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对外服务的实体是各部门进驻中心的窗口,但中心窗口在部门只是一个临时机构,在部门内设机构职能没有调整的情况下,部门对窗口的授权也是临时的,因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多时候中心窗口只是部门的一个“收发室”。要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地方都做了有益的探索,比较成熟的是模式,即“两集中、两到位”。

“两集中、两到位”,其实质是将审批职能科室向一个科室集中,成立行政许可科,然后行政许可科整建制进驻行政审批中心,要求做到审批许可事项进驻中心到位,部门对窗口人员授权到位。这一制度的主要优点:进驻中心专门从事行政审批工作的工作人员稳定,审批事项从受理到办结全被在窗口完成,审批效率大大提高,其他业务科室负责审批事项的事后监管,实现了审批和监管分离。

在分散审批的模式下,部门的审批与监管职能是不分的,这种模式存在三个负面的影响,一是权力容易寻租,二是权力不容易受到监督,三是导致重审批轻监管。从机关工作人员的角度看,由于审批是当事人找审批机构,审批机构占主动,享有信息资源的优势,具有权力寻租的空间;而监管职能是执法人员找当事人,需要调查取证,难度较高,行政成本较大;由于上面两个原因,执法机构、人员重审批轻监管是难以避免的,由于审批监管由一个机构负责,更加为审批权的寻租提供了便利条件。实际操作中存在以批代管、只批不管的现象也就难以避免。而且还会存在当事人到机关办事被告知审批人员出去检查、开会等等现象,导致多次跑腿的出现。实施两集中、两到位,使审批与监管职能相对分离,部门负责审批的少部分人进中心窗口等人上门办事,后台的同志除了协助窗口完成审批的现场勘查、技术论证外,主要精力从事监管工作,可以有效的克服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这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符合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方向。

四、提高审批效能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相关单位、科室协作,简化审批程序。如安全报监、市政配套、施工许可等事项的现场踏勘,完全可以由窗口通过内部协调的方式,统一组织有关单位、科室进行集中踏勘。采取集中踏勘的方式,不仅能够缩短审批时间,而且节省办公经费,也能够互相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同时也对当事人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严格执行审批规定,在现有制度设计下提升审批效能。市建委对行政许可、审批、备案等岗位设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和程序,包括外部程序、内部程序及岗位责任,还对执法岗位人员考核、执法过错和错案追究等事项作出了细致的规定,但是由于监督考核力度不够,相关制度并没有完全的得以落实。我们要提高行政效能,一方面探索新的制度设计,从根本上提升行政效能,另一方面也要认真落实相关的规定,在现有制度的条件下,尽可能的把行政效能提高。

(三)窗口授权到位,人员配置规范。应当组织有关单位科室对系统内的所有的审批事项、服务项目进行进一步的论证,确认哪些可以进驻窗口,统一办理,哪些确因实际操作难度较大不能进入窗口;已经授权窗口办理的事项,不能重新收回,或者是名义上授权窗口实际上以其他理由变相的收回单位办理;应当授权窗口而没有授权的,应当及时签定授权委托书,审批事项进驻中心窗口。各单位派驻窗口的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业务,具有能够独立处理有关审批事项的基础业务能力;派驻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实行定期轮岗制度,杜绝频繁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