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6 17:21: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才市场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根据2000年以来的就业数据显示,湖南人才市场在就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通过深入研究,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1.求职者人力资本积累不足,主要体现在劳动力素质低下,这是湖南省长期存在的问题。
2009年11月份人口变动和劳动力调查资料显示,被调查的16岁及以上人口中,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3%,大学专科文化程度的占5.13%,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占60.1%,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1.5%,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27年,仅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水平。大量需要从农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更低,农村中被调查的16岁及以上人口中,受过大学专科及以上教育的比重仅为1.7%,高中的仅为11.4%,小学及以下的却有41.9%。
2.就业渠道市场化程度低。
这是因为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并不完善,政府对整个市场的干预是极其必要的,因而政府在劳动力市场上也仍然在扮演着劳动力分配者的角色。对于求职者而言,虽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工作搜寻的成本相对较低,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但是在湖南省人才市场体系未完善之前,由于信用体系的欠缺,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可能会加重这种渠道的求职成本。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湖南省人才市场中,求职者寻找工作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占33.1%。在职业介绍机构登记的占15.2%,与2012年相比,上升了4.3个百分点。通过广告应征和参加招聘会的占15.6%,上升了5.2个百分点。因此,进一步完善湖南人才市场的就业渠道建设是当务之急。
3.劳动者社会资本的缺乏和局限。
湖南劳动力市场上,职业机构以及第三方中介机构等其他渠道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欠缺和不足,因此有仍有很大一部分求职者仍然通过传统就业渠道寻找工作。传统的就业渠道即利用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如亲友推荐,家庭背景等方式来实现个人的成功就业,这一传统的渠道比较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可信度相对较高而道德风险相对较低的一种途径。但是,通过亲友的方式由于其信息沟通渠道的有限,很难在大范围内对劳动力资源进行有效率的配置,一旦超出传统亲友的人际圈子,其信息搜集的成本将急遽上升。而更重要的是,求职者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毫无疑问是受到地域限制的,有血缘和地缘积累起来的社会资本显然是不足以在大的人力资源市场中为求职者提供十分令人满意的工作机会。此外,由于中国户籍制度的局限性,城乡差异的这道鸿沟也横跨在农村人口向城市寻求合适工作的步伐中间,由于城乡背景差异而导致的求职者社会资本的不平衡,使得求职者尤其是农村人口在工作搜寻过程中遭到了一系列的阻碍和限制,使得他们难以真正进入人才市场,吸收和了解充足的就业信息以及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现阶段完善湖南人才市场的就业渠道建设,消除户籍制度的壁垒,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社会资本地域性差异,采取积极措施,协调社会资本的不平等性是极为迫切的。
4.人才市场机制的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人才市场的高进入成本、信息壁垒和法律法规不健全三个方面。第一,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人力资源市场上的起薪在降低,而求职者为找工作的投入却没减少。第二,湖南人才市场上有效、可靠的信息不对称、无效乃至虚假的就业信息抢占市场。我国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人为的阻碍了求职者的自由流动和公平就业。第三,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就业人员岗位稳定性弱和部分就业人员职业稳定性弱。调查显示,雇员签订固定期合同的期限在12个月及以下的所占比重最大,为71.3%;13-24个月的占18.6%;25个月及以上的只占10%;其中城镇分别为66.9%、18.7%和14.3%。劳动合同期限短,就业者就业质量不高,岗位稳定性不强。就业人员每周工作时间在20小时以下,就业严重不足的占5.3%,其中城镇为3.9%。与2006年11月份调查数据比较,分别上升了0.4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这部分人职业不稳定,时常处于就业和失业的交替中。
二、对策分析。
正视人才市场的不足和缺陷,引导求职者不断积累和拓展自身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以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同时利用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来弥补和扭转人力资源市场中的缺陷和不足,注重对就业群众开展人力资本意识的培养和提升以及平衡和调节社会资本的差异是政府的当务之急。因此,构建和谐健全的人力资源市场,解决求职者就业问题,需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着手,也就是及要求求职者注重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意识的培养,注重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积累。同时也要求政府在宏观上做出努力。
1.人才市场应引导求职者注重对自身社会资本的积累。
社会资本做为衡量求职者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逐渐成为个人获得职业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条件。目前,中国由于职业介绍机制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还不太完善,能否就业最有力的影响因素并不是个体本身,而是个体以外的“关系背景”。而要积累丰富的社会资本,一方面要善于挖掘现有的“社会资本”。对于求职者来说,首先要学会开发现有的社会资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关系,说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等等。其中,血缘关系是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中蕴涵的社会资本对与求职者就业的影响是明显的。因此,它也是各种社会联系中比较容易开发的部分。开发这部分社会资本时,求职者应多参加家庭聚会,并主动与亲属保持联系,多交流感情,维护和提高这部分社会资本。除了要积极开发血缘关系中的社会资本外,我们的还要学会挖掘其他现有的社会资本,如:同学、校友、老师,同事、老乡及家乡、朋友的朋友、亲戚的朋友等等。要能够挖掘到这些“社会资本”关键在于平时,平时应该注意与他们的交往,并注重交往的方式与质量。
2.人才市场应引导并创造条件帮助求职者打造出色的人力资本。
作为衡量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人力资本对个人成功就业的影响力是极为关键的。如果忽视了人力资本作为根本性的存在,哪怕信息资源再丰富、社会关系网络再发达,也总有一天会被残酷的竞争淘汰,这个社会毕竟还需要过硬的知识与技能、较高的综合素质做基石的。而且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网络也不仅仅是靠单方面投入热情,更重要的还要靠个人良好的综合素质,为人处世的善良、忠诚等等,尤其是形成强关系,更要日久见人心的功力。作为求职者应当增强自身的工作能力,以此增加自身的就业筹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出现了不匹配的状况,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专业技能、工作经验、人际关系来说,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期望值也水涨船高。调查表明,招聘企业越来越缺乏的人力资本是高级的管理者,这就要求求职者具有良好的管理才能,不再是简单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理论用于实践的能力。
3.要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社会资本地域性差异。
研究表明,社会资本的分布上存在“极化”的现象:农村的社会资本含量及丰富性远远低于城市,因此带来的是: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上没有太多可利用的社会资本,从而陷于比较被动的局面。为了更好的促进就业,城乡统筹发展,消除城乡差别势在必行。①加大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村发展的基础条件,也能为农民带来现实的就业和收入。②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组织化程度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③加强对农民职业技能的教育培训。只有切实消除城乡差别,才能最大限度的缩小城乡社会资本的地域性差异,从而使农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社会资本含量和丰富性接近城市。
4.要采取积极措施,协调社会资本的不平等性。
当然在缩小社会资本地域差异的同时,社会也应当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协调社会资本的不平等性,尤其是要让一些处于劣势的大学生(农村贫困大学毕业生和女大学毕业生等)能比较平等的享有与其他人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为此,必须建立起公正的社会网络和信息网络体系,完善社会的公平机制与监督机制,防止社会资本在一部分个人、团体中的过度集中,严格限制权力对社会资本的渗透、污染,使之回到正常的轨道中来。这里政治权力与司法要起到关键作用:政治权力如果能提供一个健全的制度环境,就会极大的推动新型社会资本的生产和稳定;而使用法律手段也要能够有效调节由社会资本的不平等性所带来的冲突、矛盾以及起到净化社会资本的作用。
5.政府要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本定价机制。
政府对人力资源市场的调节失效,导致了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失效。因此及时调整和废除各种特权制度是政府的当务之急,主要包括户籍制度、住房补贴以及与各种货币的和非货币的福利措施,只有这样,人力资本定价机制才能真正成为人力资源市场中工资机制的基础。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资本的不平衡加以调节。面对我国目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需要加快制定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农民工、大学生及再就业人员提供良好的自我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保障。为加强求职者就业能力的拓展,政府要从法律角度和组织层面积极引导就业群体用合法的手段来保护和实现自身的相关利益,对于社会的求职群体开展就业指导与职业技能的培训这是政府乃至社会的共同责任。此外,政府还有必要积极引导求职者树立正确的择业态度,培养其提高自身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意识,使他们能够灵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从而提高劳动者对工作岗位的胜任能力。
三、结语
人才流动是促进人才资源增值、合理配置人才资源、提高人才资源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它对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普通高校来说,如何研究分析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正确把握人才流动的趋势和规律,如何进一步整合高校人才资源,创新、规范人才流动的管理工作,建设一支顺应创新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如何认识人才流动的缘由,直接影响到我们对此问题的态度。无论是勒温的场论、卡兹的组织寿命学说,还是中松义郎的目标一致理论,主要都是从个人成长和激发创造力的角度阐述了人才流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与人才流动的个人动因分析相对,对于人才流动的社会动因分析,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学者刘易斯等人认为人才流动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地区、部门间的收益差异。而国内的一些学者指出,这种流动现象主要是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组织因素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知识流动的角度来看,人才流动其实质是知识流动,知识流动不当,人才流动会转变为人才流失。
随着人才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发展,“跳槽”已不再是讳莫如深的话题,人才流动已被社会、组织和个人所接受。近几年江苏普通高校发展突飞猛进,学校在每年大批引进新人的同时,还有不少老教师退休,师资矛盾突出。此时高校普遍认识到人才流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并尝到了人才流动所带来的甜果,但由于人才流失对组织或个人造成的负面影响,也饱受由它引起的阵痛甚至重创,组织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个人之间的纠纷屡见不鲜,不惜重金互挖人才渐成趋势。近几年,普通高校流出的大都是高端人才,这些人员的流出往往影响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秩序,甚至使一些优势学科遭受毁灭性打击。与此相反,一些不合格的教师往往流不出去,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仅困扰着高校的发展和管理,牵扯了学校大量的精力。
如何使人才流动成为双向并趋于缓和,从而利于自身造血;如何使高端人才留得住并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和智力,从而促进教学和学科建设健康发展呢?
调查数据(采集了1000余名中青年教师的样本)显示:在选择留在原学校工作或“跳槽”的理由时,33%的人关注个人发展,31%的人关注所在学科的发展,28%的人关注学校的声誉和地位,8%的人关注钱;在选择如果“跳槽”希望去何类单位时,75%的人继续选择高校,22%的人选择机关或公司,3%的人选择自主创业;在选择去另一所高校的人中,30%的人关注更高层次的学校,31%的人关注相关学科状况和前途,22%的人关注高校所在地区,15%的人关注金钱待遇,2%的人希望换换环境。
每个人的经历、资历、经济、心理、追求等都不一样,“跳槽”的动机也不尽相同,高工资高福利、更多的培训机会、更高职位、发展空间、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都可成为其“跳槽”的动机。但从以上调查数据看出,大部分中青年教师热爱高校教师岗位,他们关注个人、学科和学校的前途,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事业心,单纯关心待遇的只占少数。
针对人才流动原因多样的分析,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但当前的研究对策都把着眼点放在了防止人才流失上,而非积极的人才流动上。比如有学者提出应该遵循市场规律和法则,从价值分析出发,探讨人才合理流动的制度措施,这种策略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本质仍是防止单向的人才流失,而非双向甚至多向共赢的人才流动。
如何遵循市场规律和法则,引导规范人才流动行为,研究建立组织与组织间有效的人才资源整合和共享机制显得十分必要,它对人力资本增值和提高办学效益,并形成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人们常常把人力资本当作是发展的手段,但人恰恰也是发展的目的,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深度融合是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于外部环境的诱惑,高校不可能去改变,唯一能做的,只有着眼于高校内部,从自身找原因,诊断出高端人才“跳槽”的根源,因病施药,建立并强化能让人才忠于组织的手段或机制,从而使个人与学校同步成长和发展。
当前,由于大量的博士生涌入人才市场,所以对于普通高校而言,教师基本队伍的补充源充足。但与重点高校相比,缺学科带头人,缺大“家”,造成了科研团队不强,标志性的成果不多,学科弱,减缓了学校做大做强的步伐;再者,大部分新教师进不了科研团队,相当一段时间研究方向不明,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另外,科研不强自然会影响教学水平。如何克服此“瓶颈”问题呢?重金挖人才,此不失为一个办法,但收效不显著,且互相“拆台”,还会酿成恶性循环之后果,与人与己都不利。怎么办?靠自己,采取国际招聘的办法,采取柔性引进的办法,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的办法等等。
普通高校要做强,必须刻意去打造自己的特色,对于那些可以“立校”的学科,更应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重量级”人物哪儿找,对外对内都很重要。对外就是要到世界范围去找,即所谓的国际招聘,包括海归学者甚至外国学者。团队引进更理想,国内的一些著名企业高薪聘用有世界前50强企业管理背景的外国人当总经理,以在管理上缩小与国际的差距,这个经验值得普通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借鉴。聘用外国著名学者虽然花钱多了,但如果能达到学科做强的目的还是值得的。对内就是要重视对本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校内的培养力量不够,可以通过“访名校拜名师”的办法来解决,即把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送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著名导师那儿去培养,或采取校内外联合培养的方式,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相信他们会成就学校的未来。
关于柔性引进,据对江苏省内数所普通高校的调查,大都局限在聘请一些外校人员来上课,以补充一段时间内教师的不足。也有一些更好的做法,如利用一些境外(国)学者度学术假的时间,邀请他们定期来校工作,除了作学术交流外,还帮助培育一些学科点,同时培养青年教师。这些海外学者往往日久生情,即使回去后还不断联系,继续给予各方面的指导。省内一所普通高校有一个新专业,师资较弱,国内这方面的人才很缺,他们聘请了一名名校退休的著名博导,并帮助配备实验设备和助手,经过几年的努力,不但扶持了一个学科方向,还培育了一个青年学科团队,其学术水平缩短了与名校的差距。
普通高校要强大,人才资源是关键,智力引进很重要,这就需要主动“攀高亲”,进行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人才链网的建设。可以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搭建一些研究平台,吸引一批具有“共同理想的人”来此工作,可以采用合约方式来管理这些人,不为所有,但为所用,促进人才资源共享。
对于解决让不合格的人流出去的问题其实不难,虽然江苏省高校还未实现全面养老保险,但出台的相关政策已经足够,普通高校加大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时机已经成熟,对新进人员一律进行合约化管理,并较大范围实行聘任制,另一方面对于为学校做出大贡献的老教师给予终身制的殊荣,二者结合,就一定会给学校增添活力。
总之,人才流动对普通高校发展,尤其是对人才资源的配置和整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等会产生积极的意义;普通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对于留住、吸引高端人才尤其重要;而科学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的建立和方法的创新,对于普通高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方师范院校必须从传统的就业圈子中走出来,走一条名师培养与多种职业培养兼备的路子,突出职业性和岗位针对性,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人才市场需求的新变化。
大庆师范学院总结出适应地方师范院校的“三阶段四模块”就业指导模式,在突出职前培养、提升职业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探索出一条“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就业指导之路。
一、“三阶段四模块”的理念与体系
当前,地方师范院校纷纷进行办学方向的战略调整,向应用型综合性发展,大量开设非师范专业,非师范类学生规模在高师院校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因而,解决师范和非师范生就业问题,尤其需要在人才培养的环节中重新审视和定位就业指导的功能[2]。大庆师范学院采取分类教育指导的办法,在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就业能力培养中始终坚持“一个理念、两套体系”的模式。
(一)一个理念:全面关怀学生个人成长,全程指导职业发展
充分发挥育学、心理学和思想教育等学科优势,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教育”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将“全程化”、“个性化”国际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融入其中,打破原先仅针对毕业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工作的界限,提出“全程指导职业发展”的新理念,把“学生成长”和“职业发展”纳入就业工作范畴。整合学校各方资源,建立保障机构,将全程指导职业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
(二)两套体系:职业技能成长体系和职业素质养成体系
1.建立职业技能成长体系。坚持专业理论教学,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服务,为实践教学服务,为职业技能成长服务。加大课内课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分层次、有重点、有目标、优化学生职业技能成长体系,实践能力培养贯穿相关专业四年学程不断线,将学校教育、职业技能实训、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将企事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引入教学体系,做到职业技能训练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结合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学科竞赛等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实训与实习相结合、通用职业能力与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覆盖学生学习全程的职业技能成长体系。
2.建立职业素质养成体系。在入学之初,侧重于通过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结合专业特点,协助学生形成职业理想,开展初步职业规划,在大学学习过程中重在加强职业测评和职业素养提升、职业素养拓展训练,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素养和能力,在高年级阶段重在实施岗位成才,在求职技巧的训练、就业政策及就业信息指导的基础上,通过校内外的招聘会、创新创业平台、岗位实训,教授学生必要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长。
二、“三阶段四模块”大学生通用职业素养教育的总体设计
以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公共必修课程为基础,在一、二、三年级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与技能提升”、“职业素质拓展训练”和“就业指导”四个模块以公共必修课的形式开展职前指导。除了必修课程外,多维合力多种途径作为有效补充,长期开展一对一就业咨询、大中小型招聘会指导、就业主题沙龙、职业专家讲座、创业者论坛和创业讲座等主题活动。四模块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聘请校外职业培训专家、企业高管和企业培训师多名,教师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每个教学模块成立一个教研组,确定负责人,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建设。各个模块教学大纲确定基本调子,就是结合实践讲,结合就业指导讲,结合职场讲,结合思想实际讲,结合就业形势讲,结合就业观念讲。采取面试观摩课、企业家讲座课等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职业技能培养结合各个专业技能训练,各专业设立职业技能训练中心,按照统筹规划的原则,师范类专业设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其他专业各自设立职业技能训练中心。
三、“三阶段四模块”完成通用职业素质教育的具体规划
第一阶段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程。着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生涯观念,进行科学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做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不断完善修复的过程,需要指导教师连续跟踪指导,每学期进行课后指导,构建跟踪指导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考核。考虑到各院系书记和辅导员主抓就业工作,可选拔教学能力强的学生管理工作者来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直接进行包片包点的全程跟踪指导。
第二阶段开设“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和“职业素质拓展训练”必修课程。指导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围绕职业生涯规划逐步提升职业素质和能力,分为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两部分进行训练培养。
第三阶段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必修课程。融合职业规划指导、专业技能提升和招聘模拟、应聘实战演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结合大小型校园招聘会实行就业指导课教师包干制,分专业加强个性化就业指导。培养学生科学的求职方法和择业理念,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训相结合、模拟演练与企业招聘相结合。
四、“三阶段四模块”完成职业素质教育的保障措施
强化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必须有一定的措施做保障,使“三阶段四模块”的就业指导模式能够落到实处。
首先,设置就业能力训练区,设立多个实训项目。设立职业素质拓展训练场、心理行为能力训练室、职业礼仪训练室、模拟招聘训练场等,学生可以在仿真的环境中选择实训项目和指导教师,迅速提升职业能力。
其次,建立“职业能力培养训练场”,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中心,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高起点打造教师教学技能实训中心、艺术设计实训中心、软件工程实训中心等多个职业能力训练中心。
再次,以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开展专家讲座、职场论坛、经验介绍、职业测评、心理专家疏导、职业规划大赛和创业大赛等多种形式的指导活动。学院就业管理人员利用招聘宣讲会和讲座加强学生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各学院的学业导师和论文指导教师协助就业管理人员做好毕业生的就业跟踪和就业指导。
最后,搭建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组织大中小型校园招聘会,为学生开办素质拓展训练营,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广泛实施学生勤工助学,为学生就业创业实践落实场所,学生职业发展协会印发《就业指导报》、《创业周刊》等报纸,为学生提升就业实践能力创建良好环境。
五、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孵化,以创业带动就业
首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的规划设计。拟定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大纲,通过就业指导课、创业教育通识课、专业创新创业实践课、创新创业讲座、创业大赛等形式,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业大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其次,加快创新创业孵化。以专业为依托,以产学研为基础,整合全校各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整合各学院的学生竞赛项目,努力孵化科技文化项目,充分利用创新学分和优惠政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引领大学生积极进行创新创业。
六、“三阶段四模块”就业指导模式取得的成效
在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大庆师范学院的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水平逐年提高。从大庆师范学院2008—2010届毕业生事业发展前途调查比率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连续三届毕业生事业发展前途乐观的比率达到76%。毕业生工作与所学专业的对口率、毕业生就业岗位的适应性和毕业生事业发展前途都较好,说明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能够结合社会需求,符合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就业指导模式具有较强的职业和岗位针对性。
综合大庆师范学院毕业生毕业半年、一年、二年、三年的就业质量进行分析的结果来看,在就业去向中到公立学校、国企、事业单位的学生占毕业生数的30%。目前,毕业生就业质量有逐年提高的趋势,近两年毕业生的教育质量还会高于往年。“三阶段四模块”的就业指导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无缝对接,使高校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为地方输送优秀人才。
地方师范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众所周知师范生就业困难,职业能力培养和就业指导尤为重要,需要高校领导高度重视和各部门、院系的协调配合,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仁彧,韩映雄.教师教育中的师范院校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1).
[2]邹云龙.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学生就业模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