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5 04:13: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值计量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现值;应用;影响
新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等准则中,广泛采用了现值的计量属性,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服务的理念。
一、现值计量属性的应用
新会计准则中,现值计量属性具体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固定资产初始计量
新准则对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情况下的会计处理做出了具体规定,要求企业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固定资产的成本。
企业购买固定资产通常在正常信用条件期限内付款,但也会发生超过正常信用条件购买固定资产的经济业务事项。如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资产,且在合同中规定的付款期限比较长,超过了正常信用条件,通常在3年以上。在这种情况下,该类购货合同实质上具有融资租赁性质,购入资产的成本不能以各期付款额之和确定,而应以各期付款额的现值之和确定。
固定资产购买价款的现值,应当按照各期支付的购买价款选择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各期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现值之间的差额,如果符合资本化条件,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其余部分应当在信用期间内确认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二)存在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计量
对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确定其初始入账成本时,应考虑弃置费用。弃置费用通常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所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如核电站核设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义务。弃置费用的金额与其现值比较,通常相差较大,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对于这些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企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按照现值计算确定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和相应的预计负债。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预计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应计入财务费用。
(三)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如付款期在3年以上),实际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即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成本为购买价款的现值。因为企业在发生这项业务的过程中,实际上可以区分为两项业务:一项业务是购买无形资产;另一项业务实质上是向销售方借款。因此,所支付的货款必须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根据无形资产准则的规定,要采用现值计价的模式,无形资产的成本为购买价款的现值。
(四)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
资产减值中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当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因此,要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通常需要同时估计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五)辞退福利
辞退福利,是指企业由于分离办社会、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实施重组或改组计划、职工不能胜任等原因,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补偿建议的计划中给予职工的经济补偿。满足辞退福利确认条件、实质性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完成、但付款时间超过一年的辞退福利,企业应当选择恰当的折现率,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的辞退福利金额,该项金额与实际应支付的辞退福利款项之间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在以后各期实际支付辞退福利款项时,计入财务费用。
(六)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商品
新准则要求企业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时,如果延期收取的货款具有融资性质,其实质是企业向购货方提供信贷,企业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金额。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通常应当按照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或商品现销价格计算确定。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按照应收款项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金额进行摊销,作为财务费用的抵减处理。
(七)融资租赁
承租人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开始日,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八)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减值
新准则要求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其中,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的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并考虑相关担保物的价值(取得和出售该担保物发生的费用应当予以扣除)。
(九)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分拆
企业发行的某些非衍生金融工具,即混合工具,既含有负债成分,又含有权益成分,如可转换公司债券等。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负债和权益成分进行分拆,分别进行处理。
在进行分拆时,应当先对负债成分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确定负债成分的初始确认金额,再按发行价格总额扣除负债成分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分的初始确认金额。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
二、现值计量属性应用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中现值计量属性的应用,绝不仅仅是具体会计方法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会计理念的变化。我们应理解和掌握会计准则的新理念和新方法,重视这种理念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一)多种计量属性并用的计量模式
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应当严格按照规定选择相应的计量属性。一般情况下,对于会计要素的计量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仅仅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难以达到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无法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有时甚至会损害会计信息质量,影响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就有必要采用其他计量属性,比如现值和公允价值计量,以期弥补历史成本的缺陷。但是由于现值等其他计量属性应用时很多需要估计,为了使所估计的金额不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应当保证根据现值等其他计量属性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会计确认和计量是以交易实现为前提的。会计的历史成本计量实际是以企业的交易和事项已经完成为前提的。而新会计准则允许多种计量属性并存后,特别是现值计量属性的使用,会计计量的交易实现原则在一些特定业务中已不存在,这是一个重大的变革。
(二)财务会计从面向过去到面向未来
长期以来传统的观念认为会计就是记账、算账和报账,主要是反映过去的经济活动。尽管会计信息也有相关性方面的要求,但是在实务中并没有真正做到前瞻性,人们很难通过会计资料直接获得有关企业未来的信息。当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企业有关未来的价值信息时,只能通过主观预测或利用其他学科提供的数据。新会计准则使用现值计量属性,能够提供更多的有关未来现金流量的信息,这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现金流量是投资者所关心的一个重要指标,使财务会计开始注重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未来的信息。由于财务会计主要面向过去,使得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信息共享范围较小。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中早已广泛采用未来现金流量指标,而传统财务会计基本上不能提供这一重要信息,造成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一些重大决策与财务会计信息脱节。现值计量所提供的未来现金流量可以给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决策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同时也增强了财务会计面向未来的功能。
(三)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我国会计人员数量多,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大多数的会计人员只熟悉简单的会计核算,不具备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等基本财务观念,这种现状造成会计人员对现值计量属性理解非常不够,运用起来会比较困难。就目前来看,我国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新准则中的现值计量属性的使用要求还有着一定的距离。
现值是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是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的价值量。我国目前的会计人员很少关注时间价值,这也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日常理财活动,比如资金收支的安排、债权债务管理,尤其是在通货膨胀较高、企业风险较大时,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采用现值计量属性可以使会计人员加深对时间价值的认识,提高自身的理财意识和水平。
现值计量属性的应用需要对未来多种因素进行判断,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水平的要求较高。但是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大多数会计人员缺乏职业判断能力,或者即使具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但由于受某些因素影响也不能独立客观地去判断,这将会增加现值计量属性计量结果的不可靠性。
总之,现值计量属性能够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有用的会计信息,现值计量属性的应用不仅是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会计理念的变化,这种新理念将给传统的会计核算带来重大变革,同时对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安富.我国现值计量属性运用探析[J].企业经济,2005,(10).
[2]谢诗芬.公允价值、现值和现行价值的关系辨析[J].财务与会计,2001,(9).
[3]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6,(9).
[4]谢诗芬,戴子礼.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21世纪财务变革的重要前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9).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本,群体价值,收益模式
引言
人力资本就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而言,它是指存在于人体内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所有知识,技能,体力和健康等的总和,但是人又会受很多内在的不确定的因素影响,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不一样的。因此人力资本的价值并不能像物质资本那样在静态下进行精确的货币计量,而只能在人力资源的使用过程中根据人力资本的价值转换形式加以确定。按照这个思路,国内外的专家相继提出了一些传统的计量模型,但是由于存在各种因素,计量的数据也只能作为参考,与实际相差较大收益模式,并不能作为企业人力资本价值核算的依据,也很难用于实践。对此,笔者在对传统计量模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特定的范围,提出了新的模型,试图运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解决人力资本价值计量问题。
一、现有企业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收益模式的比较及修正
人力资本群体价值的货币性计量方法主要有非购入商誉法,经济价值法,和未来净产值折现法。它们考虑到了人力资本的产出价值,能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人力资本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但是这些模型在计算人力资本群体价值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还是值得商榷的。
(一)、非购入商誉法
商誉法最早是由赫曼森在1969年提出的。他认为,企业过去若干年累计收益超过同行业平均收益的一部分乃至全部都可以看作是人力资本的贡献,这部分超额利润应通过资本化程序确认为人力资本的价值。
V为人力资本群体价值; I为本企业实际净收益; P为企业总资产; i为行业投资报酬率或行业投资利润率。
这种方法是将企业的超额利润通过上述模型资本化为人力资源价值论文开题报告。它的优点是得到的人力资本价值是基于过去每年的实际收益数额,而且不是对未来收益进行估算,相比更具有的客观性。
但是从理论上说,商誉评价法还是很不完善的。首先,仅把超额剩余价值作为人力资源价值是不合理的。其次该模型只能计算能够获得超额利润的企业的人力资源价值,对于大多数只能获得平均利润的企业是不适用的。
(二)、经济价值法
经济价值法又称为“未来收益法” 。该方法认为,人力资本的价值就在于其能够提供未来的收益,它是将企业中人力资本在未来一定时期所实现的盈余折算为现值,然后按企业人力资源投资占全部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进行分配。
V表示人力资本群体价值; Rt为第t年的企业未来净收益; r为贴现率; ht为第t年人力资源投资占总资产投资的比例; T为人力资本价值的计算年限。
它的优点在于:首先经济价值法用未来盈余计量人力资本价值的基础比较符合资产定义中“提供未来收益”这一重要属性特征。其次将包含正常利润的全部盈余而不仅仅是超额盈余作为人力资本价值的基础,这样反映较全面。另外收益模式,这种方法重视对人力、非人力资源的投资比率,并比较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对组织的贡献的大小,有利于企业调整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
但此种方法仍有如下局限性:首先,这种方法只适用能获得利润的企业。其次,即使企业获得利润,模型反映的也只是反映了人力资本的剩余价值而不包含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因此这种方法同样也明显低估了人力资本的价值。
(三)、未来净资产折现法
这是我国学者文善恩等人在1996年提出的。他的主要观点是根据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提出的。
V表示人力资本的群体价值; V0表示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M0表示剩余劳动所发创造的价值; g1和g2分别表示必要劳动价值和剩余劳动价值的平均增长率。
未来净产值折现法的难点在于需要不断的对g1和g2调整。虽然该方法计算出的人力资本价值是以企业全部剩余价值为计算基础的,但是它把全部利润都归为人力资源的贡献,也就否定了其它非人力生产要素的贡献。
二 新建模型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对非购入商誉法模型的分析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人力资本价值应该包括必要劳动价值(v)和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m)。这种方法不仅没有计算人力资源的必要劳动价值(v),而且剩余价值(m)也只计算了一部分,仅仅用超额剩余价值来反映人力资本的价值,大大低估了人力资源的价值。因此新模型计算的人力资本群体价值应当包括劳动者创造的全部价值。其次非购入商誉模型使用的未来收益部分仅仅是超额利润而不包括正常利润。根据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理论,任何一个企业获得超额的利润只能是暂时的,从长期来看利润必然会被更多新进入者平均化论文开题报告。这样,如果当一个企业的利润额等于或者低于行业正常利润额时,企业的人力资本就没有价值甚至为负价值。这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否定了人力资源这种重要经济资源的贡献。因此新模型中使用的未来收益应包括企业的全部利润。
(二)、对经济价值法分析
经济价值法没有到考虑企业的收益为负值时企业群体人力资本的计算。这样收益模式,当企业亏损时,不仅没有剩余价值,人力资本的必要劳动价值也是不存在的。因此新模型的建立必须保证人力资本的必要劳动价值不受企业盈亏的影响。其次经济价值法和非购入商誉法相比在计算人力资本群体价值时虽然考虑到了正常利润,但是将部分盈余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只是反映了剩余价值,而没有包括必要劳动价值。因此新模型的建立不仅要反映人力资本的剩余价值还要体现人力资本的必要劳动价值。
(三)、对模型未来净资产折现法分析
首先,模型选择不同增长率g1和g2分别来反应V和M增长,但是这样即不方便计算也很容易产生误差。一般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高新企业人力资源总投入也会随之规模性增加,因此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增长率来近视地反应V和M的增长。由于短期内企业的经营效率是很难改变的,财务政策短时间内一般也是相对比较稳定,因此新建模型选择了可持续增长率(既保持目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不变的条件下公司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来计算人力资本群体总价值的增长。但是与之相适应也要缩小新模型的适用范围。其次,该模型并没有给出价值的计算依据,实用性也不强。新模型根据马克思的价值理论,采用工资报酬作为必要劳动价值的计量依据,同时吸取经济价值法的优点,采用人力资本对企业利润的贡献额作为剩余价值的计量依据,方便了计量。
三、新建模型
(一)、模型的建立
通过对现有模型的分析可见人力资本的群体价值实质上是由两股现值流构成的,一股是企业人力资本预期的一系列的工资薪酬的现值和收益模式,一股是人力资源资本参与企业利润分配额的现值和。
公式中,V表示人力资本的群体价值; I0 为基期人力资本货币性报酬性报酬总额; R0 为基期企业利润总额;h为人力资源投资占总资产投资的比例; g为为企业的可持续增长率;r为贴现率; T为人力资源价值的计算年限;
人力资本的货币性报酬I0 和企业的利润总额R0 都可以通过企业的基期年度财务报表直接获得。人力资本的投资率h可以根据人力部门提供的人力资本年度投资额(包括工资福利,各种保险以及教育培训费用等)占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额、人力资本投资额和固定资产的折旧额之和的比重计算得到。可持续增长率g=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公式中的相关比率均可以通过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计算得到。折现率也可以近似采用行业的投资回报率。
(二)、模型的适用范围
在预测范围上,新模型的特点决定模型主要适用于人力资本对利润贡献额较大、短期内利润增长率相对比较稳定的高新技术行业。起步期的企业一般都能获得超额增长,增长率短时间内变动幅度较大。成熟期的企业只能获得平均利润,利润增长的空间不大。衰退期的企业利润一般是呈负增长的论文开题报告。因此模型主要适合于处于成长期高新技术企业。这种类型的企业利润增长率比较稳定,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的资产,而且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人力资本的投入也会随之增加,短期内占企业的总投入相对比较稳定。在预测时间上,根据竞争均衡理论,一个企业通常不可能在竞争的市场中长期取得超额利润,其投资成本回报率会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新模型计算的人力资本群体价值只能是短期的,这也与高新技术行业的人才流动性较强,更新速度较快相适应。
(三)、模型的可行性检验
案例背景资料分析:
河南戴康公司是一家主营网络软件开发的小型网络公司。高端人才就是该公司的主要资产,公司每年财务预算中人才招聘、培训等方面的投资额占投资总额的比重也比较固定收益模式,近几年都维持在40%,该行业在该地区近几年的平均收益率为8.5%。戴康公司员工的80%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整体创新能力较强而且公司目前正处于稳定的成长期。公司近期对于人力资源群体价值做出的专业评估值为1530万元。
计量过程如下:
1确认计量范围
利用建立的模型对戴康公司的人力资本群体价值进行计量。
2收集数据
根据戴康公司2008年和2009年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可得:
单位(万)
年度
2008
2009
收入
1000
1100
工资福利费用
330
363
净利润
50
55
股利
20
22
股东权益
330
369
负债
60
66
总资产
390
429
销售净利率
5%
5%
总资产周转率
2.5641
2.5641
权益乘数
1.1818
1.1818
利润留存率
0.6
0.6
可持续增长率
关键词:公允价值 计量 现状 问题
公允价值研究领域的不平衡和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研究的落后使我国前几年的会计准则的制定极不科学,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也遇到了重重阻碍。“时态观”是公允价值的基本特质,公允价值是由“现行市价”和“现值”两类计量属性综合而来的具有“复合”性质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与会计信息息息相关,怎样提升公允价值计量的质量,是摆在相关领域专家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现状
本文有关我国理论界对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现状的样本均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该数据库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搜索到1997-2005年的相关论文,占总数的45.4%。“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的有关论文只占总数的4.6%。以常理揣度,尽管这段时间内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文献较多,但有研究价值的文章却较为少见。直到近几年,有见地的文章才逐渐多起来。
在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理论研究方面,葛家澎、杜兴强(2003)使用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从资产负债表观来看,可以保障利润的真实性,从而提升投资者决策的正确性。徐培红(2006)指出: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运用与现代日渐复杂的世界经济环境相符合,有利于投资人得到理想中的真实的会计信息,然而公允价值计量也有着不少问题。第一,公允价值计量难以检验,真实性不能保障;第二,对于估值方法的运用阻碍较大;第三,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可导致会计报表项目出现较大的波动。
谢诗芬(2004)指出: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会计学从经济学定义中介入公允价值,正是为了以决策有用性目标为基础,来反映有关经济利益的现值和价值。作为新引进的会计计量模式,现值即公允价值的概念日渐得到阐释,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也是为了对计量模式进行反映。
常勋(2006)指出公允价值计量并非一类新型的计量属性,而是对现值、现行市价等计量方法的综合,它和这些计量方法息息相关。
何乃飞(2007)指出:公允价值是以金融用具的持续发展、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为基础形成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使得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基础已经十分扎实,在我国新订立的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模式的使用是采取了谨慎的态度的,不会导致公允价值计量的不规范使用。
黄杰、陆宇建(2009)试着使用行为金融学的有关理论来阐释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和其在市场中的起伏,发现尽管有限理性偶尔会使价格偏离价值的规定范畴,然而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是市场的真实写照,获得的参数可靠度较高,仍然是当前效果较佳的计量方法。
在实证研究上,中国国内的有关实证研究成果还很稀少。邓传洲(2005)以中国B股上市公司为调研对象,在基于IAS39编写的财会报表与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及收益率间的关系开展了实证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对股票价格和收益率增量解释能力,公允价值的关联性得到了证实。
刘颖(2008)以沪深股票市场2007年的年度报表为研究对象,运用收益模型,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公司股票收益率间的关联用收益模型进行检验;研讨后发现,二者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上的明显特征,论文中认为这是因为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在上市公司会计计量工作中的运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也与投资人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系。
刘斌和徐先知(2009)年研究表明,权益性投入中,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在投入对象为上市公司时,信息间的关联要比投入对象为非上市公司时要明显。
徐浩峰(2013)指出:公允价值计量推动了循环性的市场下跌,极易引发恐慌性的抛售;而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公允价值计量导致证券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具有正相关关系,加速了流动性枯竭效应。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问题探析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问题
根据相关研究和经验表明,“作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的当期交易中,从资产中受到或因负债转移而支付的价格”的公允价值反映了当前世界经济的状况。此外,如实反映和中立反映是统一的。中立性是如实反映的一个基础层面,因为有偏差的财会信息不能据实反映经济现象。而中立性和历史成本财会模式中的严谨性准则是“背道而驰”的,因为严谨性表示财会报告存在偏差。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公允价值计量能如实反映真实的经济状况。以公开市场报价为前提的公允价值计量具备可实证性。通过将活跃市场报价与公允价值计量额度进行比对,可以直接进行实证;对于以非报价的公开市场信息为前提的公允价值计量,因为公允价值股价模型的内部信息是可进行检验的市场信息,不同的观测者可以对其进行间接检验。有时需要将直接验证和间接验证结合起来进行计量。
当计量公允价值的股价模型尚处于初级阶段时,公允价值信息的获取渠道是企业内部,其可靠性会大打折扣。但是,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公允价值估价模式的不断健全,并由它类的代替性计量(包含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等等)进行补充,这样就能提升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财会人员的素质问题
公允价值的引进,影响到多种会计元素在多类状况下的计量,辨识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途径和范畴对会计人员来说是一个问题。公允价值的明确,需要依赖财会人员的职业判断,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有效性。我国的会计工作人员通常都是依照会计标准和体制来安排自身的工作,熟练的是记录和报告这两个基础工作,而对于基于职业判断的确认和计量这两项工作却很不熟悉。
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必须提升。我国大部分大型企业,都将企业的会计业务外包给国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这说明我国的会计水准与国际水准相差甚远。
会计人员素质的提升是顺利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基础,国家应尽早开展会计人员的培训,并强化信息化技术在公允价值计量中的运用,调派专业人员对数据进行收集、记录或变更等等。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为基础的新型会计理论使会计确认和计量更加人性化,这也无形中增加了计量风险。因此,要如实披露财会报表信息,从而规避风险。
(三)内部控制以及外部监督的问题
会计信息监督系统还不完善,目前普遍存在会计信息不可靠的情况。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在会计信息治理和监督上有着一定的缺陷。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考核,更是缺少专业人员进行审查。此外,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缺少外部的监管,从而对公允价值的有效获得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反映造成不小的阻碍。面对上述问题,应明确公允价值计量在国家和企业中的地位和价值,在单位设立相关的职位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监管。
因此,我国应订立公允价值操作手册和公允价值审计标准。在公允价值的审计方面,国外审计界已颁布了一些研讨报告和指南,我国也应建设一套公允价值的审计方法,明确公允价值审计的流程和地位,预防运用公允价值的“能动性”进行暗箱操作。
(四)利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成本问题
公允价值计量是一种动态计量方式,它要对整体资产和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也就是说在任意一个会计周期都要对全部资产和负债进行计量。这不但需要专业的评估人员明确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还需要会计人员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全方位调节,并进行账目处理。如此,资产评估成本和账目管理成本就会“水涨船高”。
目前,不能将所有的会计元素都依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要利用历史计量模式等辅助手段,以求减少成本,并且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和经济环境逐渐成熟的大趋势下,将历史成本计量逐渐转化成公允价值计量。
三、结束语
从国外来看,全方位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已是大势所趋,而我国公允价值计量之路依然漫长,其研究和应用都相对落后。所以,在新准则增大公允价值计量的范畴后,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讨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应逐渐由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所取代,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邹燕,王雪,吴小雅等.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运用研究――以津滨发展及同行业同地区公司为例[J].会计研究,2013;(9):22-28
[2]徐浩峰.公允价值计量、系统流动性与市场危机的传染效应[J].南开管理评论,2013;16(1):49-63
[3]侯晓红,陈华.公允价值计量财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2;(8):133-139
[论文摘要]:为适应会计国际趋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使会计信息能够更加准确、客观地反映各种复杂的现实经济业务,2006年财政部对准则进行了修订,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本文以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和2001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为依据探讨了有关债务重组的定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新准则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等债务重组中的会计准则问题。
[论文关键词]: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现值
一、引言
为规范债务重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1998年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1]。该准则以公允价值作为入账基准,债务重组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然而实际工作中,许多公司却利用准则中的这种规定进行盈余管理,一些经营困难的上市公司把债务重组视为保牌、摘帽的法宝。为了利润操纵,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2]。将非现金资产抵债的计价基础由公允价值改为账面价值,债务人因债务重组产生的差额不再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而是全部计入“资本公积”,从而避免了对公允价值的滥用,抑制了部分利润操纵行为。但是这种规定有悖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难以协调。在充分考虑到经济环境变化以及修订前准则实施情况的基础上,2006年财政部对准则进行了修订,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3],重新定义了债务重组的概念,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本文根据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称新准则)和2001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以下称旧准则)探讨了有关债务重组的定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新准则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等债务重组中的会计准则问题。
二、债务重组定义
国际上对债务重组所下的定义从总体来讲反映了两种思路,一种是广义的债务重组,一种是狭义的债务重组。广义的债务重组认为所有涉及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都应视作债务重组。最能体现这种思想、最具代表性的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会计指南第11号将债务重组定义为:“为了改变或解除债务人对现存债务的责任而采取的行动,其中不包括债务的消除和可转换债券转为股权”。狭义的债务重组认为只有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且债权人对债务人做出了让步事项的才视作债务重组。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美国。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号公告的定义是:“债权人因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基于经济上或法律上的原因,对债务人做出的平常不愿考虑的让步事项”。
新准则[3]把债务重组定义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新准则把“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作为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把“让步”作为债务重组的必要条件。而旧准则[2]的定义是:“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可见旧准则是广义的定义,而新准则为狭义的定义。
笔者认为这样修改主要基于以下原因:⑴债务人没有发生财务困难时发生的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其实质属于捐赠,适用其他准则;⑵企业破产清算时发生的债务重组,属于非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非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不属于债务重组准则涉及的范围,其会计处理由相关的会计规范子以规定。在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时,情况比较复杂其债务重组无论是否属于持续经营,本准则也不予涉及。⑶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时所进行的债务重组,如果债权人未做出让步,则不涉及会计的确认和披露。因此将债务重组的定义恢复为1998年准则的定义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虽然新准则对债务重组的定义在文字上与1998年准则的定义[1]一样,但新准则的适用范围比1998年准则的适用范围广,这是由于债务重组定义对“让步”的判断标准不同,1998年准则未采用现值计算,而新准则借鉴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号公告的做法,采用现值计算来判断债权人是否做出了“让步”。
新准则规定,以修改债务条件(包括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并加收利息、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并减少债务本金或债务利息等)进行债务重组中,债务人将来应付金额的现值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重组收益,确认为当期损益。对于债权人而言,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收到现金、受让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享有股权公允价值、将来应收金额现值的差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应先冲减减值准备),作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受让非现金资产按照公允价值入账。现值更能真实反映债务人、债权人在债务重组活动中的利得和损失,现值概念的引入,使得债务重组具体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进一步趋同。
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一)公允价值的概念。
公允价值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各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是一样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指出:“公允价值,指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交换的一项资产或清偿一项债务所使用的金额。”英国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中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在一项公平交易而不是在强迫或清算拍卖交易中,交换一项资产或一项负债所使用的金额。”我国将其定义为:“以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二)用以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的计量
债务重组采用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计量:
(1)非现金资产属于企业持有的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资产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确定其公允价值。
(2)非现金资产属于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其他资产且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以其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其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以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采用上述两种方法仍不能确定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合理的方法确定其公允价值。
(三)恢复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的意义
从理论上讲,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能合理、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①公允价值更能体现某一时点上资产或负债的实际价值。②有助于全面反映债务重组对企业的实际影响,正确分析企业的经营成果。如以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资产转让损益与债务重组损益的性质不同应分开核算,只有公允价值的运用才能清楚地将其区分开来。
恢复公允价值,保持会计准则的一致性。在新的会计准则中由于在《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企业合并》等具体准则中部分引入公允价值,为了保持会计准则的一致性,在债务重组准则中应引用公允价值计量。
恢复公允价值,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我国企业要开展世界贸易,就要提供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信息。公允价值计量通常被认为能为决策者提供最为相关的信息代表了财务会计未来发展的方向。目前,公允价值已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采用。
四、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一)债务人的处理
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超过清偿债务的现金、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所转股份的公允价值、或者重组后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在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所规定的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条件时,将其终止确认,计入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非现金资产为存货的,应当作为销售处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非现金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其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非现金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其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
(二)债权人的处理
债权人应当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资产的公允价值、所转股份的公允价值、或者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在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所规定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时,将其终止确认,计入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等。重组债权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应当先将上述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冲减后仍有损失的,计入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冲减后减值准备仍有余额的,应予转回并抵减当期资产减值损失。债权人收到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非现金资产的,应当以其公允价值入账。
五、新准则执行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一)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操作问题
国际会计准则中涉及到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准则已有几十个之多,公允价值会计在各国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也正显示出蓬勃生机。同时,我国的市场环境和会计人员的素质正在不断的完善和提高,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将是必然的。而且会计本身就是要传递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公允价值应该是最真实、公允地计量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本身并不存在问题,它之所以会被利用来操纵利润,往往是因为市场环境和人为因素。而在目前市场经济不完善,尤其是生产要素市场存在缺陷的条件下,公允价值的取得和现值的计算在实际操科中可能存在不少问题。实际操作时能做到的只能是选择最接近公允价值的计量,尤其在资产或负债不存在公平市价的情况下,需要通过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探求公允价值的情况。大多数时候,公允价值的确认只能来源于双方协商,那么公允的程度就有待提高了;同样现值利率的取得也会存在具体困难。这些都给公允价值计量留下可选择的空间。在日前市场机制不健全,投资者还要以企业财务报表指标作为投资决策依据,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尚不合理的情况下,不排除因受自身利益驱动的高级管理人员可能利用此进行利润调节和会计造假的情况。笔者认为在目前的环境下,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要注重相关辅助机构的工作质量,如评估机构、工商管理部门、物价部门、税务部门等,建立好相关的监督和管理机制,想办法提高这些部门的工作质量,把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减到最低,恢复公允价值的公允。
(二)关于重组收益的问题
新准则规定,以债务转为资本清偿某项债务,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权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重组收益,确认为目期损益。相比旧准则而言,重组收益最终计入了目期损益,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作为资产转让损益。然而就如98年准则,一些亏损的上市公司就利用债务重组获取额外的重组收益及巨额利润,以使亏损减小或是扭亏为盈,维持报表利润,使会计报表不真实。这就需要修改现金流量表的相关项目。由于债务重组不是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它的损益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相应的现金流入或流出,因而对当前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所以,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把由于债务重组产生的收益或损失从补充资料的净利润项目中扣除,这样对净利润调整后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才会是真实的数据,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现金流量表的主表和补充资料中所反映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项目相一致。因此为了保证新准则的顺利实施,应在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中增加一项债务重组净损益,作为净利润的调整项目,专门反映债务重组产生的损益。这样处理可以较清楚地了解债务重组收益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提高会计数据的质量。
六、结语
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的,是在2001年修改1998年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修订,它更能反映现实经济运行的特点,同时与国际会计准则在保持一致的基础上更为其体,更其有操作性。新会计准则体系的贯彻和实施,对于进一步规范我国的资本市场,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促进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一、文献综述
为了探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问题,本文在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上,以“固定资产减值”为关键字,对于发表于2007至2009年间的相关文章进行了搜索,共搜索到119篇有关“固定资产减值”的研究性论文,这些论文主要发表在核心期刊及普通学报上。相关文献探讨固定资产减值的侧重点包括:固定资产减值核算问题分析、固定资产减值与折旧之间的区别及其联系、固定资产减值的涉税影响、固定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分析。文献作者们对上述的几个问题认识与观点上没有异议,对固定资产减值存在问题的探讨仍是热点。
会计学者李巧云在《现代商业》上发表的“试论新企业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思考”中谈到:固定资产减值判断的工作量较大。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往往分布范围广,类型数量多,要逐项判断其是否发生减值,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工作量相当大,企业在极短的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对所有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固定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的难度较大。学者王恩鹏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发表的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准则若干问题的研究”中谈到:“固定资产可回收金额的确定没有明确的操作标准,需要一定的职业判断和会计估计,实际操作难度大。一方面,由于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的限制,预测的随意性较大;另一方面,不同的会计人员由于拥有的知识、工作水平和经验不同,对资产减值数额的估计结果页不相同,存在较大的伸缩性。
总结多位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固定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固定资产可回收金额确认与计量难度大,计算复杂,可操作性差,减值计提标准具有多重性,减值信息披露具有不完全性。
二、固定资产减值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合理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是要在资产负债表日合理判断固定资产可回收金额。而可回收金额应当根据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因此合理判断可回收金额主要涉及因素为资产公允价值、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这两个因素的确认与计量难度较大,需要依赖较多的职业判断,其判断结果直接决定着固定资产可回收金额于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真实合理,成为实务中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问题以下几点对固定资产可回收金额确认以及固定资产减值计提与披露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1、 固定资产可回收金额的确认与计量难度大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是确定该项固定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我国采用的是经济性标准,只要固定化资产发生减值,即当固定资产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就予以确认。然而,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发展不完善,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有限,使公允值与未来现金流量的确认难度较大。
1. 企业把握“公允价值”具有难度
公允价值是新会计准则中的一个亮点,并被许多专家和学者予以肯定,这正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关键一步。但是,目前我国还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资产信息和价格市场尚不透明和完善,企业很难获得当前真是合理的市场价格,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依赖的“成熟市场经济”土壤并不相符。因此,在发达的市场条件下公允值才比较容易确认,我国这种市场经济不发达的情况如何确认公允价值是一个难题。
2.对未来现金流量价值难以确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从这项规定中可以看出来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工作量大。可见,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预测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和估计的前提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工作量大。目前我国的企业管理还达不到先进的现金流量管理水平。
(一)固定资产减值信息披露无法满足要求
相关准则中对固定资产减值信息披露的规定不是很全面具体。从近几年年报的披露情况看,不少上市公司虽然也披露了计提金额、计提比例、计提依据、计提方法等,但其计提依据、计提方法不外乎是“按固定资产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等,几乎是准则中相应条款的述,却很少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对减值的具体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到底其可变现净值、可回收金额是如何确定的披露的并不充分,由于没有提供充分的信息让信息使用者了解报表数据来源,计提数据的可靠性很值得怀疑。
(二) 完善固定资产减值会计核算问题的建议
通过对上述问题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制度发展不完善,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有限,资产价格机制尚不健全,导致资产公允价值、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认有难度。各项资产的可回收金额是否合理确认,很大程度是依靠企业管理层、会计人员能否合理运用职业判断对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进行确认和计量,需要较多的人为职业判断。因此,要完善固定资产减值会计核算,真实合理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除了积极提高企业会计人员软件知识与能力外,特别需要加强企业管理层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完善企业内部制度建设。
为了能更好地完善固定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以下建议:
(一)健全信息、价格市场机制
健全信息、价格市场机制是实施固定资产减值会计的重要条件。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发展生产资料市场、旧货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金融市场等,并统一提供公正合理的各种业务与技术资产信息和价格信息,使固定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有较为客观的依据,同时可增强可操作性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
(二)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转变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认识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和确认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比较高,出来需要具备清晰的会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会计人员了解掌握工程、建筑方面的知识,因为企业固定资产涉及在工程、机械设备、交通设备等各种不同类型。即使相同的企业,对资产使用的效率也不同,而且资产的价值会随时点的不同发生变化,所以,会计师具备会计、工程、评估、市场等符合的知识结构,才能得出高水平的职业判断结果,才能直接提高固定资产减值会计的使用效果。为此,就会计人员而言,必须加强企业会计人员在职培训,学习先进科学的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同时,强化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虽然无形资产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接受,但无形资产的管理、计量、评估远远落后于人们对无形资产重要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对无形资产评估指标体系的认识,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由于无形资产的特殊性,特别是在确认和计量上的难度性,对无形资产的评估及其会计处理应当持有必要的谨慎和稳健的态度,其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才能合理评估无形资产这一特殊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反映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应当说无形资产评估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是两个紧本论文由密相联的问题,对无形资产进行合理评估是进行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改制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传统经济中发展而来的会计体系从稳健的角度出发,不倾向于将计量难度较大的无形资产反映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一般只将外购获得的无形资产予以确认,并按其经济寿命或一定期限进行摊销,而对于企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则将其开发费用在各期作为费用处理,即使该企业所创造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其结果导致企业大量宝贵的无形资产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企业财务报告中的净资产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企业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和真实性受到严重质疑。以美国为例:由于美国企业间购并现象较为普遍,尤以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受到的抨击最大。有关美国经济界人士指出,在许多企业购并行为中购并方看重的是被购并企业所拥有的,但并没有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无形资产,而并不是看重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有形资产,并以“在21世纪中采用20世纪30年代的财务报告模式”的评估,批判传统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的忽视。国外经济界、学者对会计制度中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固定资产资本化处理,无形资产的费用化处理;(2)无形资产的摊销;(3)无形资产的确认。
二、企业改制中无形资产及评估的影响因素
无形资产是企业的重要经济资源,是知识产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权与工业产权相统一的结晶,是维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增值效能。据有关统计资料,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达35%,高科技企业则达60%-70%。它不仅能使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经济效益,而且其自身价值也有巨大的增值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生存发展,最终将体现于无形资产的竞争。无形资产对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企业改制中无形资产及其确认。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1)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2)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新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2006)第十一条规定:“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但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无形资产评估包括商标、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商誉、营销网络、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特许经营权、土地使用权、资源性资产、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无形资产价值及品牌评估等。
2.企业改制中无形资产价值的法律依据。从元形资产本身看,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版权、计算机软件等涉及的法律有《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这些法律对于保护相应的无形资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企业维护其合法权益。如商标权评估后,在商标的侵权诉讼和行政保护中,可依据《商标法》对假冒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进行量化并认定赔偿额,不仅有利于为商标权人打假维权提供索赔依据,而且有利于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提高其知名度。但从与国际接轨的角度看,我国有关无形资产的法律、法规尚不能完全适应WTO的要求。wTO规定的无形资产除上面提到的还包括版权与邻接权、地理标志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未披露过的信息专有权(商业秘密)。而在我国的《宪法》中没有关于知识产权的内容,其涉及评估的一些法律规定也只是包含在《公司法》、《证券法》、《担保法》等法律当中。虽然《公司法》、《证券法》、《担保法》等法律在无形资产评估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企业的股份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制改造、合资、联营、兼并、拍卖、转让、无形资产抵押贷款等经济活动,有利于企业认识自己品牌的价值,有利于被消费者所认可,但对其他类无形资产尚未制定特别法律或行政法规,严重滞后于当今实践。
3.200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作为资产评估行业规范,在企业改制中无形资产价值的确定应该遵循此项基本准则。《无形资产评估准则》是中注协拟定,财政部印发的规章制度性文件,其依据是国务院行政法规9l号令和《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无形资产评估至今尚未立法。使得评估的法律依据不足,这也决定了《无形资产评估准则》只能侧重技术层面,忽视了评估、披露、使用是资产评估三个环节的重要特征,且三者缺一不可。它难以适应目前我国多种经济体制并存的客观需要。体现到现实当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在涉及无形资产评估业务时,《无形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资产评估准则》没提及如何使用,而这个问题在做具体评估项目时是无法回避的。因为资产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使用,不能只强调和规范评估师的行为,更要考虑使用者的接受情况,在《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中,强调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在评估报告中明确说明有关使用的评估方法及其理由。对于使用的评估方法及其理由,在无形资产评估条款中很空泛,因没有具体考核指标,缺乏可操作性。4.评估方法对企业改制中无形资产价值的影响。无形资产主要有三种评估方法:重置成本法、现行市价法和收益现值法。评估方法对无形资产价值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首先是评估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影响——没有明确评估的目的,评估目的错位;或是由于最佳的评估方法中的一些评估参数难以确定,而只好改用别的评估方法。其次是评估方法本身存在的风险。(1)成本法也称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是指在现实条件下,按功能重置资产,并使资产处于在用状态所耗费的成本。重置成本评估法就是按重置成本价格对无形资产进行估价,即按照评估无形资产全新状态的重置成本减去该项资产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估算无形资产价值的方法。由于无形资产具有账面成本不完整、投资成本的弱对应性和人账成本虚拟性的价值特点,在采用重置成本法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时,会遇到成本资料缺乏完整性和原始成本无据可查而带来的
不确定性问题,故在使用重置成本法确定无形资产的评估值时,会存在数据资料不准确和不精确的风险,难以确保评估结果的真实准确。(2)市价法也称现行市价法,现行市价评估法是通过市场调查,选择一个或几个与评估对象相同或类似的资产作为比较对象,针对各项价值影响因素,分析比较对象的成交价格和交易条件,将被评估资产与比较对象逐个进行对比调整,估算资产价值的方法。由于无形资产的不可比性,使其没有可比的市场价值。每个企业无形资产由于其在同业中的垄断地位和优越程度不同,为企业带来的超额盈利水平各异,对于相同种类的无形资产,其价值是不同的。因此当无形资产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难以找到可比的市价。另外,我国企业从80年代中期才开始逐渐重视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交易时间短、数量少,可使用的无形资产交易的历史资料有限,采用市价法对这些行业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必须面对数据选用的风险。(3)收益法也称收益现值法,收益现值本论文由无现值,来确定被评估无形资产价格的方法。运用收益法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的风险主要体现在评估参数收益额、收益期和折现率等因素的确定上。收益额选取的风险是:无形资产的具体类型不同,其使用价值表现不同,带来的超额收益也不同。收益期选取的风险是:无形资产收益期的确定一般有年限法和更新周期法两种形式。年限法指在形成企业控制的无形资产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受到法律和合同的特定保护,如商标、专利权等年限,也称法定(合同)年限,而法定(合同)期限内是否还具有剩余经济寿命是评估时应考虑的重要问题。更新周期法是指产品更新周期和技术更新周期。在一些高技术和新兴产业,科学技术进步往往很快转化为产品的更新换代。折现率选取的风险是:根据折现率的概念可确定折现率的计算方法即以无风险报酬率加上风险报酬率作为折现率。无风险报酬率的确定一般为政府债券的利率,风险报酬率的确定常用的方法主要为累加法。
三、完善无形资产评估指标的重要性及措施
1.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企业改制中无形资产价值的公正性、合理性为方方面面所关注。首先应明确的是资产评估价值的合理范围其内涵应是资产评估价值与实际成交价格的合理差异范围,也可理解为资产评估结果在具体数字上的可应用范围,可确定评估价值与账面价值或与实际成交价格的差异的合理范围。可减少乃至消除国有无形资产低于正常价格出售和大量流失的现象,避免企业主管部门与原企业经营者或个别人一对一的暗箱操作,提高企业改制工作的透明度。
一、引言 基于我国经济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良好的经济体制是保障其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自2007年起,为满足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需求,我国财政部门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这标志着我国的会计标准和世界接轨,同基于良好的会计准则,我国的经济体制得到有效的优化,尤其是对于企业的税收影响,以及有效地税收筹划
二、新会计准则在内容上的主要特点和变化
基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需求,新会计准则在内容上有了较大的变化,诸多的领域有了较大的改善。尤其是新会计准则中的计量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多样化与高标准化,进一步优化了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
1.会计的处理方式更加地多元化。基于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业务范围逐渐的增多,进而需要选择多元化的会计方式,以便更好地处理不同的经济事故。而且,基于多样化的会计政策,对企业的税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企业的会计计量模式更加地多样化。新准则下的计量模式更加地全面,侧重于企业的公允价值、成本、现值的计量。尤其对于公允价值而言,其是新会计准则中的一大亮点,其可以有效的放映出企业的资金和负载的情况,但其又会对企业的税收造成一定的影响。
3.新会计准则的会计法标准化。基于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开放,企业的税收体制需要逐渐的国际化。进而新会计准则中,特别采用国际通用的债务法来优化我国的会计体制。也就是说,基于新会计准则,我国的会计计量方式与国际接轨,以及我国企业的发展更加地开放化
三、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税收的影响
基于新会计准则在内容上的较大变化,其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企业的税收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计量方式和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的税收而言,是一场重要的税收体制改革。
1.基于会计计量方式的改革,企业的税收体制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新会计准则中,关于计量方式的改变,使得企业的会计制度与新的准则存在一定的冲突。尤其是对于存货计量方式的改革,使得企业的会计制度由传统的“先进先出”的方式转变为“先进后出”,进而从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当今企业的纳税,减少了企业在纳税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逃税问题。
2.基于股权投资方式的改变,企业的税收方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的投资模式的分类更加的清晰,进而对企业的股权投资造成了较大的改变。同时,基于新会计准则,企业成本效益的核算方式更加地多元化,而且把成本的核算的范围有效地扩大,尤其是把控制型的经济效益归纳为成本核算的范围,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的税收支出。
3.基于公允价值的税收介入,企业的经济效益计量出现一定的波动。新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很好地把企业的账目通过公允价值的方式进行反应,进而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计量出现较大地
波动。同时,基于公允价值,有效地把计量中的效益差也纳入计量的范畴,进而很好地提高企业的效益水平。也就是说,在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下,企业的税收更加地全面。
四、新会计准则下的税收筹划
基于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税收的影响,企业需要进行有效地税收筹划,以更好地保障企业的经济发展。
1.关于股权投资的税收筹划工作。基于新会计准则的计量方式改变,其在成本的核算范围上更加地广阔。因而,企业要迎合好新会计准则下的制度改变,首先需要做好股权投资的税收筹划,尤其是投资资金的份额确定,可以更加明确企业的经济效益,那么这无疑对企业的税收具有重要的影响。
2.关于存货价的税收筹划工作。新会计准则为企业的税收计价,提供了诸多的计价方式,而且企业的计价方式是自由的,但是计价的方式一经确定,就不能随意的变更,因而企业在对于存货价的筹划时,需要基于企业的发展模式,选择合理的计价方式,进而为企业赢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3.关于企业的债务税收筹划工作。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债务重组的过程中,无论是盈利亦或者是亏损,其债务的金额都将纳入税收的范畴之内。因而,企业在税收的筹划中,注重债务重组的筹划,可以有效地减少税收的支出。
五、结语
【关键词】精品课程;净现值;投资效益;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9-0022-06
一 概述
1、研究背景
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揭开了我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大幕,形成了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截至2011年5月,全国已评审出383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对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引与促进作用,极大地推动了高等学校课程教学团队的建构与培育,有力促进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优质教学资源的网络化。
国外的开放课程、网络课程或E-learning课程建设模式类似于我国的精品课程,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课程的发展、建设情况及其评价。如Marshall认为网络学习的质量改进缺少严谨的实验依据,仍需进一步的探索;Harteis等人研究发现,拥有更完善的认识信念体系的内容更便于被学习者所理解。另一方面是课程的投资效益。国外对于开放课程等模式的教学效益研究较早,Cukier在1997年提出影响远程教育成本的因素主要是就读学生数量、课程的开发成本和运营成本;英国JISC协会在2007年总结归纳了E-Learning给高校带来的效益包括工作(如改卷等)的效率提高所节省的费用、学习便利导致学生数量的增加、新型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知识技能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以及新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等。
但是,国外与投资效益有关的文献相对较少,且没有发现有关投资效益定量分析方法及实证分析的研究项目。相比而言,国内有关精品课程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资源开发和经验总结上,具体的建设与应用情况,特别是学校关心的投资效益问题尚缺乏翔实的实证分析。为此,本文以某财经大学作为研究案例,全面系统地分析该校的校级、市级、国家三级精品课程多年来的建设和应用情况,对精品课程的立项情况,资源共享的教师和学生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将精品课程的各种投入与效益以货币计量单位进行估算,采用净现值法将各年的净现金流换算为2003年的净现值,用以说明精品课程的投资效益情况。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与分析,期望能对精品课程的建设有所启示。其中,精品课程的净现值估算方法参考文献。
除非特别注明,文中所指课程级别均指该课程的最高级。
2、研究基础数据
(1)精品课程的立项年份、负责人和所属学院等信息。
(2)精品课程对应的本科课程及其近几年开课情况。
(3)精品课程的经费资助情况。
二 精品课程立项及受益师生情况
1、精品课程立项情况
根据某财经大学的精品课程立项情况,按学院进行归类(见图1)。其中国际商学院的精品课程总数最多,共有17门,包括7门校级、6门市级和4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院、思政教研部、保险学院和WTO研究院的精品课程都只有一门。
将精品课程的立项情况按照年份进行归类整理(见图2、图3),可以看出,在2003年我国正式启动“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后,该财经大学和其他高校一样,也开始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2003年当年就新立项了18门校级精品课程,另有3门课程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到2010年,该财经大学累计有36门校级精品课程,15门市级精品课程和1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师生情况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在于通过优质资源共享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各精品课程每年的共享教师数和学生数根据开课的数据汇总取平均值。限于数据采集的困难,本文考虑了本校选修这些课程的学生和授课的相关教师,而不是访问课程网站的学生数、教师数。汇总时每门课程一年中的同一任课老师只计一次,每门精品课程的数据为对应的本科课程数据总和,如学分不同进行分类统计。为避免随意性,以相关年份的数据平均值估算精品课程从立项到2011年期间的年均共享师生数。2008年之前立项的取2005-2011年的平均值,2008年之后(包括2008年)立项的取立项年份前两年到2011年的数据的平均值,没有开课的年份以O计算(见图4)。
三 以货币计量的精品课程投资效益分析
1、精品课程投资净现值估算方法
本文以净现值来估算精品课程的投资效益,净现值的计算方法借鉴参考文献[9]中提出的精品课程网站投资效益分析方法,根据某财经大学的实际情况,对计算方法进行了一些调整。限于篇幅,本文略去文献[9]所涉及的分析方法,仅介绍有关的调整情况,有兴趣者请参考原文。调整如下: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产权交易活动尤其是企业整体资产的重组与流动日益频繁,与之相伴的关于商誉的确认与计量问题也日益成为会计界所关注的焦点。而商誉作为企业资产中复杂、“无形”的一项,历来备受争议,认识上存在一些分歧,当然这些争议的主要目的是为澄清其真谛之所在。本文仅就商誉的计量方法问题,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谈一些个人浅见。
一、两种传统的商誉计量方法
商誉计量是商誉会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影响着商誉的确认、摊销和其他处理程序。传统上,仅对合并商誉(或称外购商誉)计量入账,对自创商誉则不予确认。即便同样是对合并商誉的计量,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做法:
1、间接计量法
间接计量法也称割差法,是以购买成本大于购买方在交易日对所购买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中的权益部分的差额来衡量商誉的价值。用公式表示为:
商誉价值=购买总成本-(取得的有形资产及可辨认无形资产公允价值总和—承受之负债公允价值总额)=购买总成本—购买的净资产公允价值
[例1]A公司决定收购B公司,经评估,收购日B公司全部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8700万元,其中,流动资产9500万元,固定资产18000万元,专利权1200万元;B公司负债的公允价值为6500万元,其中流动负债5000万元,长期负债1500万元;则B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2200万元(28700-6500)。
假设经过产权交易谈判,双方确定的收购价格为25000万元,则可确认B公司商誉价值为2800万元(25000-22200)。
2、直接计量法
直接计量法也叫超额收益法,是指通过估测由于存在商誉而给企业带来的预期超额收益,并按一定方法推算出商誉价值的一种方法。直接计量法根据被评估企业预期超额收益的稳定性,又分为超额收益资本化法和超额收益折现法。
(1)超额收益资本化法
超额收益资本化法是根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理,认为既然企业存在超额利润,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资本(资产)在起着一种积极作用,只是账面上没有反映出来罢了,因此将企业的超额收益还原,就是商誉的价值。采用这种方法的基本步骤是:
①计算企业的超额收益
超额收益=实际收益-正常收益=可辨认的净资产公允价值×预期投资报酬率-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同行业平均投资报酬率
②将超额收益按选定的投资报酬率予以资本化
商誉价值=超额收益÷选定的投资报酬率
这里,选定的投资报酬率可以是正常的投资报酬率,也可以是较高的预期投资报酬率(采用较高的预期投资报酬率的理由是,企业在获取超额收益的同时必须承担着较大的风险,因而应按高于正常水平的投资报酬率作为测算商誉的基础)。
[例2]如上例中,假设B公司所在行业的平均投资报酬率为15%,根据近三年的经营实绩及对未来的盈利预测,该公司投资报酬率为20%,则B公司商誉价值的计算过程为:
①计算超额收益
超额收益=22200×20%-22200×15%=4440-3330=1110(万元)
②计算商誉价值,假设按同行业平均收益率资本化
商誉价值=1110÷15%=7400(万元)
不难看出,按此法测算的商誉价值偏高,因为此法是以假定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将永远持续为基础的(计算过程②即为永续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在这里,超额收益被看成了永续年金),而事实上,这种可能性极小,因为商誉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其价值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相比之下,采用超额收益折现法或许更好一些。
(2)超额收益折现法
超额收益折现法是指把企业可预测的若干年预期超额收益依次进行折现,并将折现值汇总以确定企业商誉价值的一种方法。如果预计企业的超额收益只能维持有限的若干年,且不稳定时,一般适用于此种方法。用公式表示为:
商誉价值=∑各年预期超额收益×各年的折现系数
在各年预期超额收益相等的情况下,上式可简化为:
商誉价值=年预期超额收益×年金现值系数
[例3]仍用B公司的资料,假设经分析评估B公司的超额盈水平将持续5年,其他条件与例2相同,则B公司商誉价值=年超额收益×利率为15%,期限为5年的年金现值系数:1110×3.3521=3720(万元)
二、对两种传统商誉计量方法的评价与选择
(一)一般评价
一般认为,人们对商誉性质的不同认识决定了对商誉计量方法的选择。间接计量法是“总计价账户论”即视商誉为净资产的“收买价与公允价值之差”的产物;直接计量法是“超额收益论”即视商誉为“超额获利能力”的产物。
间接计量法一个最大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另外,间接计量法是通过可辨认净资产收买价减去公允市价求得商誉价值,其收买价是实际发生的产权交易价格,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收买价又是经过买卖双方讨价还价最终确定的,体现了不同当事人对企业价值的判断,因而还具有公允性。正因如此,间接计量法几乎成为目前各国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计量商誉的唯一方法。比如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1AS22)、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第16号意见书(APBOpinionNo.16)等均是以间接计量法来计量商誉的价值。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第X号-企业合并(征求意见稿)》中也规定:“购买成本超过被购买企业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中的股权份额时,其超过数额应当确认为商誉”。
但是,间接计量法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商誉的价值是通过差额倒算出来的,企业收购时对单个可辨认资产价值估算的误差(高估或低估)、双方谈判技巧对商誉价格的影响等非商誉因素,可能都会影响到商誉的计价。间接计量法的另一个缺点是,其仅局限在企业合并时才可运用,因为只有企业合并时才会有“收买价”。这样,即使一家公司长期经营形成了可观的商誉,如不发生合并,间接计量法也无法计算其商誉价值。
直接计量法建立在商誉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能力”观念之上的,此方法运用广泛,不管企业是否发生合并都可以运用。也就是说,一个企业只要证明其具有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就可确认其具有商誉,就可运用直接计量法计量其商誉价值的大小。再者,直接计量法计算依据的行业投资报酬率是客观的,经营业绩也可以从财务报表中得到验证,也就是说,直接计量法数据的取得是建立在行业认同与客观可验证性的基础之上,因此计算出来的商誉价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排除其他非量化因素的影响,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当然,直接计量法在操作上也存在一定难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能够取得超超收益的持续时间较难测定。另外,直接计量法计算比较繁琐,因为采用这种方法首先要依靠企业财务报告、同行业财务报告等资料确认企业是否存在超额收益,如果存在,每年的超额收益是多少,在此之后,还需确定适当的资本化率或折现年数等。
(二)深层分析与选择
对商誉的两种计量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笔者得出了如下结论:计量法实际上只是一种表象,它是建立在直接计量法的基础之上的,其本质与直接计量法同出一辙。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重新来分析一下间接计量法下商誉的计算公式:
商誉价值=购买总成本-购买的净资产公允市价
上式中,购买的净资产公允市价是一定的,因此商誉价值的大小就取决于购买企业的总成本,也就是收买价。而收买价又是如何确定的呢?表面上看,是由买卖双方通过谈判,讨价还价确定的。收买价中包含两部分资产的价值,一是有形资产和可辨认无形资产,一是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即商誉。而前者,即有形资产和可辨认无形资产的价值,可通过资产评估的方法进行测算,是可以确定的,所以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内容,实质上是在对商誉的价值进行协商。在谈判中双方的报价,必然要有一定的依据,这个依据就是他们各自评估的商誉价值,而这个商誉价值是怎样得出的呢?无疑是双方运用直接计量去测算的。比如,假设在前述A公司收购B公司的案例中,A公司报出的收购价为24000万元,而B公司报价26000万元,在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2200万元已定的情况下,A公司之所以报价24000万元收购,是因为A公司事先对B公司的超额盈利能力用直接计量法进行了估价,估价为1800万元,而B公司之所以报价为26000万元,也是因为B公司事先用直接计量法对自身的商誉资产进行估价,估价为3800万元。当然,由于商誉资产的不确定性较强,两家公司选用的评估方法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双方评估的商誉价值出入较大。于是,双方进行协商、谈判,最后双方认为将收买价定为25000万元,亦即商誉价值为2800万元较为合理,于是以25000万元成交。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追根溯源,不是先有收买价,再有商誉,而是先有了对商誉的估价,才有了收买价。收买价加包含的商誉,本质上是先用直接计量法进行评估再协商确定的结果。因此可以说,间接计量法只是一种表面现象,透过这一现象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商誉的计量实际上一直采用的都是直接计量法。从这一点上也不难看出:“总计价账户论”根本没有与“超额收益论”相抗衡的资格,对商誉价值的计量,必须牢牢把握住宿誉的本质是“超额获利能力”这一核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一无形资产(征求意见稿)》将商誉定义为企业的超额收益能力,是很有道理的。
【关键词】公允价值 新会计准则 应用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普遍认同的非个别和特殊的价值。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认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由此可知,公允价值确认的前提是交易双方在公平交易中,且双方是自愿的。公允价值确认标准的选择顺序是:该资产的现实交易价――同类资产的市价――类似资产的市价――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公允价值确认一定要满足公平、公正且普遍认同的原则,尽量坚持真实性和相关性原则。
一、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维护和保全企业的实物资本。新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能维护和保全企业的实物资本。实物资本是企业以实物生产经营能力或取得这些能力所需的资金或资源。显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耗费这些能力(资源),为了进行再生产又必须购回这些能力(资源),只有这样,简单再生产才能维持,扩大再生产才有基础。但企业耗费的生产能力如采用历史成本来计量,在物价上涨的经济环境中将不能购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企业的生产只能在萎缩的状态下进行。如企业耗费的生产能力采用公允价值来计量,一律按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即使是在物价上涨的环境下也可购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由此,企业的实物资本得到维护,企业的生产将在正常状态下进行。
2、符合会计的配比原则要求。会计配比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某一时段的收入必须与成本、费用相对应;另一方面则要求进行配比的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应具有经济内容和性质上的必然因果关系。即不同收入的取得是因为发生了与之相适应的不同成本和费用,而不同成本和费用的发生是为了获得不同的收入。因此,配比原则还应在计量方面进行配比。目前,收入和成本、费用在计量的单方面配比都是采用货币计量单位,但在计量的属性方面却不配比,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成本、费用却是按历史成本计量。很显然这两者之间的差额(收益)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由劳动者创造的纯利润,另一部分则是由经济因素影响形成的价格差。但现行的利润分配制度对这两者却不加以区分,从而出现收益超分配、虚利实分的现象。如果企业计算收益成本、费用是按公允价值计量,则这种现象就可避免,因此在企业的会计核算中推行公允价值计量意义重大。
3、能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相比,能较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从而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也就是按公允价值计量得出的信息能为企业管理人员、债权人及投资者的经营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因此,推行公允价值计量也是符合会计的相关性、稳健性和可比性等会计原则的要求。
二、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应用的体现
1、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体现。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如企业为充分利用闲置资金、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这些被列为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其报告价值即为市场价值,其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另外,对于特征各异的衍生金融工具,如“票据发行便利”、“期货”、“期权”“远期合约”等,这些金融工具只产生合约的权利或义务,而交易和事项尚未发生。但从法律的角度看,由于签约双方的报酬与风险已开始转移,此时签约双方的权利、义务尚未执行,业务尚未发生,也不可能有历史成本,因此会计就不能对该业务进行计量、反映。而采用公允价值属性计量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2、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计量体现。《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中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在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企业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减值或土地使用权摊销价值直接反映在公允价值变动中,并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而不再单独计提。但房地产开发企业所拥有的待出售房屋建筑物作为企业的存货核算,其计价基础仍采用成本模式,并不受公允价值升值的影响。该类企业即使为了适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而将其持有的房屋建筑物改售为租,在准则实施的第一年,其公允价值超过账面成本的部分也只能调整期初的股东权益,而不能调整当年的利润。
3、其他业务的公允价值计量体现。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目前已颁布的具体准则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新会计准则之所以对这些交易或事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主要是出于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如对于企业间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换出和换入的资产,实质上是确认企业非货币性资产的“售出”与“购入”,“售出”资产的公允价与账面价之差即为企业实现的收益。另外,如果企业在债务重组中用以清偿债务的非货币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则高出的部分连同获得的债务豁免可以增加当期利润;在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体现在企业当期损益中。这些交易事项中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采用,克服了因采用成本计价模式而对企业资产价值低估的缺陷,从而可以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及经营业绩。
三、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分析
1、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公允价值难以取得。虽然市场经济在我国已经有了长期的发展,但很多情况下公允价值仍然难以取得。主要是我国没有像西方国家一样发达的交易市场。在公允价值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将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是不确定的,在计量的操作上难度很大,现值计量的复杂性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不易推行的主要原因。
(2)普遍存在的关联方交易严重影响交易价格的公允性。我国上市公司和大股东之间的交易非常普遍,尤其是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关联公司进行债务重组、资产交换等交易中,交易价格缺乏公允性的情况时有发生,很多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粉饰报表,虚增会计利润。另外,公允价值是通过市场确认的,但市场坏境复杂多变,有的会计要素或会计事项可以确认或寻找类似的市场交易价格,有的却无法寻找而只能估计,尤其对于长期性的应收应付之类的项目在市场环境的预知性难以把握。
(3)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难以判断。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样一个非确定性、变动性和集合性的模糊计量概念作为会计计量的手段,相对于客观性、确定性和可验性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虽然在财务报告中能提供更为相关性的信息,但在可靠性的质量要求上却不能保证提高或不会减弱。公允价值具有计量数据不易取得、计量过程存在主观随意性较大、信息不够可靠等缺点。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信息化水平以及相关的信息处理能力较低等,这些都限制了公允价值的大范围推广与应用。
2、公允价值应用的前景分析。
(1)公允价值的运用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如果该资产存在着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市价即为其公允价值。如果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比照类似资产的市价决定。如果该资产和与该资产相关的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可按其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以适当的折现率贴现计算的现值确定。活跃市场是对接近完全竞争的完善交易要求权市场的界定,市场价格是对该资产所能给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的即时表现,使用公允价值对资产进行计量能够达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公允、合理反映的目的。公允价值着眼于现在和未来能真实反映资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更准确地披露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更好地帮助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2)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金融衍生工具的核算。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将不断增多,只有借助于公允价值才能反映现在和将来的价值和真实的财务状况,因为有些金融工具只产生合约的权利或义务,而交易和事项尚未发生。但从法律角度看,由于签约双方之间的报酬与风险已开始转移,为了使会计信息使用者除了了解已发生业务的信息外,还能了解正在发生的业务的现时信息及其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的影响并进行经营决策,此时尽管签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尚未完全实际履行,但在会计上也要求对其进行确认、计量,由于没有历史成本,传统会计对此无能为力。而公允价值是理智双方在无干扰情况下自愿进行交换的价值,其价值的确定并不取决于业务是否发生,只要双方同意就会有一个价值,因此会计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按公允价值对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权利、义务进行计量、反映,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
(3)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提供技术支持。在公允价值的确定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经济信息以减少估价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会计估价方法取得了显著进步,为公允价值计量发挥主导作用提纲了越来越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属性,充分反映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法制的健全和公司治理的日趋完善,公允价值合理应用的“土壤”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公允价值的应用将对我国市场经济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 公允价值; 会计计量属性; 质量标准
一、问题的提出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对外了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之前的会计制度比较,《企业会计准则》的框架、理念、内容变化之大、影响之深,在中国会计改革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而新准则最大的亮点,应属公允价值概念的提出和在准则中的应用。由于公允价值概念首次在中国的会计计量舞台上登场,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都给予高度关注,尤其对会计实务操作的影响,更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何谓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究竟是会计学概念,还是经济学概念?是否应该成为独立的第五种计量属性?与其他四种计量属性是什么关系?在会计准则概念体系中应如何定位?
本文试图从这些方面入手,对公允价值进行相关研究。
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提出的背景
一般认为公允价值是美国会计界和金融界源于对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和披露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一个会计计量概念。因为,对于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历史成本的财务报告不能向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其变化的预警信号,影响投资者对这些金融产品的判断。因此,1990年9月,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首次提出了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
对此,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积极反映,SFAS133号第218段写到:“衍生金融工具代表着符合资产和负债定义的权利和义务,应当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报告,衍生工具之所以是资产和负债是因为他们代表了权利和义务。”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不同于传统金融工具,在设立时仅仅代表一种约定的交换,其中几乎或根本没有有形对价,它的历史成本通常是零。SFAS107号第37段又写道:“使用市价一词不能足够反映本准则覆盖的金融工具范围”,“市价一词适用于市场上的项目,而不论该市场是否为活跃或不活跃、一级或二级市场。然而,委员会决定使用公允价值一词,以避免进一步的混淆”。
FASB选择“公允价值”作为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原因在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无法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实际价值,而市价也不能全面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因为,若存在活跃市场,并可上市交易的衍生金融工具,其市价是最恰当的计量属性。但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多样性,有的有活跃市场的市价,有的没有活跃市场的市价。因此,“公允价值”作为市价的估计价格,成为衍生金融工具唯一可用的计量属性。
三、有关公允价值的研究综述
(一)权威机构对公允价值定义的表述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被提出后,对其解释和表述即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其中影响最大的当首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1995年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IAS32)中的解释: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1994年在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购买会计中的公允价值》(FRS7),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AC)1996年在CIAC《手册》的Section 3860中,都有与IASC类似的表述。
值得一提的是,IASC/IASB的金融工具联合工作组(JWG),于2000年底完成的《准则草案和结论基础――金融工具及类似项目会计处理》的综合准则征求意见稿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有了进一步的表述:“公允价值是企业在计量日由正常营业报酬驱使的正常交易(arm's length transaction)中销售资产将收到的或解除负债将付出的估计价格。”
美国最早有关公允价值含义的描述出现在AICPA的一份报告中。1970年,在APB公布的会计原则委员会报告书第4辑(APB Statement No.4)中,公允价值被认为是“当在包含货币价格的交易中收到资产时所包含的货币金额,(以及)在不包含货币或货币要求权的转让中的交换价格的近似值”。
199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25号《金融资产的转让和服务以及负债清偿的会计处理》(FAS125)中指出,“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是自愿的双方在当前交易(而不是被迫或清算销售)中据以购买(或承担)或销售(或清偿)资产(或负债)的金额。”
2004年6月,FASB的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ED:Fair Value Measurement)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当前交易中,在熟悉情况、不关联、自愿的各方之间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价格。”
2006年9月15日,FASB专门就公允价值计量了一项新准则――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FAS No.157)。新准则中,公允价值被明确定义为:公允价值是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销售资产将收到的或转移负债将付出的价格。
我国2006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也与国际会计准则作了最大程度的趋同。基本准则第四十二条第五段指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综上所述,公允价值因衍生金融工具计量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价值估计方法,逐步演变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而作为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则被认为是建立在市价基础上的,以交易双方为半径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关于资产或负债的交换(清偿)价格,包括未来可能发生的资产或负债的交换(清偿)的估计价格。
(二)关于公允价值性质的争议
毋庸置疑,公允价值概念的出现是对会计计量理念的突破与发展,而“公允价值”的涵义则引起了会计界的激烈争论。中国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研究起步较晚,1997年黄世忠教授的“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一文,拉开了公允价值研究的序幕,随后关于公允价值的讨论成为会计理论界的热门话题。截至2007年底,有关公允价值研究的论文数字统计如表1①:
尽管对公允价值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主要还是围绕能否作为计量属性形成对立的两种观点。
一是公允价值是一种新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会计是会计计量的一场大革命(黄世忠 1997)。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反映的是现值,但不是所有计量现值的属性都能作为公允价值(卢永华 2000)。公允价值是与市场价格、历史成本及现行成本有所区别的一种新的计量属性(葛家澍 2001)。公允价值是一种在“现行市价”和“现值”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复合”性质的计量属性(王建成 2007)。
二是公允价值不是一种计量属性。公允价值是一种计量属性的衡量标准,在一个完善的、竞争的市场中,市价是最好的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石本仁 2001)。公允价值决不是一个独立的新的计量属性。为了凸显当前令人关注的多种交易中实际交易价格是否公允的需要,在规范会计实务的准则中,却不得不扬弃表述计量属性所惯用的时态观,广泛使用了“公允价值”这个概念,来与“历史成本”概念相并提,这在概念依据上是混淆不清的,也许这正是导致不同见解的根源(常勋 2004)。因而,有人认为,公允价值应该成为每种计量属性追求的最高目标(朱继军 2004)。公允价值的实质是客观价值(任世驰 2005)。历史成本是过去交易时点的“公允价值”;现行市价是现行交易时点的“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是近似的现时“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不是一种新的计量属性(郑安平 2006)。
四、公允价值定义辨析
上述分歧主要集中在公允价值是否构成独立的计量属性,笔者认为,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质疑的主要原因,是对“公允”和“价值”的含义有着不同的解读。虽然权威机构几乎都将公允价值定位为会计计量属性,但从会计计量的特征和概念的科学严谨性考虑,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是很值得商榷的。
公允价值争议的核心涉及的是对公允价值社会属性与会计属性的认识。这不仅是理论问题,还关系到理论上如何定位与把握,也涉及实务操作,影响着会计计量的结果。因此,对公允价值的研究要取得共识,首先要理清其概念,概念辨析是理论研究的起点。
(一)解析公允价值
“公允”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法院的判例中,是对法庭判案结果的评价用语。“价值”则是经济学用于表达商品效用或劳动量的概念。因此,就字面而言,“公允价值”是由法学与经济学组合的概念,应解读为“公正的价值”,“公正”修正“价值”。
但从会计计量角度观察,公允价值应做如何解读呢?
1.关于“公允”
(1)“公允”前提下的市场主体是特定双方还是市场参与者。公允价值的定义中,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交易主体界定为“熟悉情况的当事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交易主体从“自愿的双方”到“不关联、自愿的各方”,最终确定为“市场参与者”。可以看出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早期的定义一样,仅仅针对具有明确购买和销售意愿的交易双方,因此仅仅要求交易双方必须对特定交易的性质、特征、潜在的用途以及资产负债表日的市场状况相当熟悉。
在国际会计准则的概念中,作为熟悉情况的当事人,买方不过分着急也不会按过高的价格购买,卖方不急于出手也不会被迫出售,他们会理性考虑市场状况,双方均按各自认为最有利的价格进行买卖。通过反复的协商和估计,最后能够取得一致,这就是公允价值。在这个意义上,交易主体的范围十分狭窄,交易结果仅仅是双方你情我愿的结果,没有考虑市场的整体期望。
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最新研究,将市场主体界定为市场的参与者,更能体现交易的公允性,也更能逼近公允价值意欲达到的计量的质量标准。市场参与者包括了在主市场或最有利市场进行资产和负债交易的所有买者和卖者。这里的主市场是指该资产或负债交易量最大且交易水平最高的市场;最有利市场是指考虑了各市场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报告主体出售资产所能收到的最大价格或转移负债所将支付最小金额的那个市场。公允价值计量首先参照出售资产或转移负债的主市场,如果缺乏主市场,才考虑资产或负债的最有利市场。主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上的市场参与者必须由资产或负债的所有持有者组成,他们具备独立性和充分的知识,熟悉情况,互不关联,能够获得正常的、习惯性的交易信息,有意愿并且有能力进行交易。他们自愿进行交易,并且对资产和负债及交易有着理性的理解,交易结果能够反映市场整体的期望。
以市场而不是以特定主体为计量基础,将交易主体扩展到市场参与者的范围,使得交易价格经过了充分的市场均衡,计量的结果更能反映市场整体而不是单一主体对资产和负债的期望。公允价值的定义引入市场参与者,交易主体不仅仅局限于特定交易双方,交易价格是基于市场交易者在定价资产或负债时所用的假定,而与计量日特定主体卖出资产或转移负债的目的或能力无关。FASB在2006年专门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更加强调了公允价值作为计量所力求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一种衡量计量结果公允与否的质量标准,其基本要件之一是达到大多数市场参与者的认可,而不仅仅是交易行为中实际参与了的双方。市场参与者观确立了公允价值计量过程中选择估价参数和技术的立场、角度,更好地体现了公允价值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市场而不是单一主体对资产和负债价值认定的本质,能够保证计量参数的相对稳定从而更具可比性。
(2)“公允”前提下的交易类型是公平交易还是有序交易。在交易类型的界定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用词上历经“当前交易”、“现行交易”,最后着眼于“有序交易”;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则是采用“公平交易”,后来在金融工具的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由正常营业报酬驱使的正常交易”。
所谓公平交易是指不存在特别或特殊关系的当事人之间进行的交易,市场主体是熟悉情况、不关联、自愿的买卖双方,能够独立进行交易的行为。只要交易符合上述特征,那么在这个交易中产生的交易价格即为公允价值。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成本可以是交易日的公允价值。在进行初始计量时,只要没有相反的证据证明这不是一项公平交易,则历史成本/历史收入就是那个时点的公允价值。而如果计量日和报告日重叠,或者在交易发生当时进行初始计量时,无论采用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还是可变现净值,甚至是市场期望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其反映的金额一般都是相同的。在这个意义上,人们通常运用的这五种计量属性,也能符合公允价值固有的涵义,能够满足公允价值对计量结果公正、公平的要求。
FASB新的有序交易的提法,是指报告主体对出售的资产或转让的负债,在计量日之前已向市场充分暴露,交易是正常的、习惯性的,而不是强迫的交易,比如强制清算或亏本销售。交易是在计量日从市场参与者视角考虑的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一种假想的交易。有序交易强调在市场上充分披露以及资产或负债持有者的主动性,不仅不存在强买强卖的行为,更不存在交易双方信息的严重不对称。而公平交易则仅仅强调交易本身的非强迫性。相对来说,有序交易涵盖的范围更广一些,能够包含公平交易的概念,这也使得公允价值的出现,在衡量和评价计量结果时更加严密和具有说服力。
公允价值是在计量当日假定双方意欲进行的一项交易的价格,双方在有序市场上,有确定承诺但未进行实际交易时对资产和负债的交换价格的判断。它在后续计量时对没有实际交易发生的资产和负债,或者有发生实际交易但价格不合理的资产和负债的价格进行估计。后续计量中假设交易的运用,不仅与其定义中公允价值是销售资产/转移负债的脱手价格的界定一致,并且能直接反映市场对资产未来流入和负债未来流出的预期,与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直接联系。因此,公允价值是人们对计量结果所能达到,或者说,所应该达到的质量标准的的表述。在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5辑中,也曾提到多种计量属性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得计价的公允。
从某种意义上看,如果说公允价值在特定的时点、特定的认识角度上,是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现值等计量属性的集合体,实质上就是把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结果的评判标准。也就是说,当人们已经耳熟能详的五种计量属性能够在不同的阶段满足并代表公允价值,那么,作为市场参与者普遍认同的、非个别和特殊的公允价值,便是评价会计计量时所采用计量属性是否恰当,计量结果是否公允的综合性、总括性的一项质量标准。当认为历史成本符合公允价值标准时,就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当认为现行成本或现行市价符合公允价值标准时,则使用现行成本或现行市价计量属性;而在最理想化的计量模式下,现值是资产的“直接计价法”,最符合公允价值的标准,应该采用现值计量。不同的计量属性有可能产生不同的计量结果,而不同计量结果所提供的信息是否对决策有用或是相关的,就要看它是否符合公允价值的衡量标准。因此,公允价值是计量的一种评判尺度。
2.关于“价值”
那么,价值又是什么?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确定的?价值量能否用公允评价呢?
众所周知,价值是经济学概念。在经济学领域,关于价值的确定,有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理论两大流派,这两个流派的观点是对立的。
(1)马克思关于价值的解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最核心部分是“劳动创造了价值”。马克思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因此,作为一个观念上的概念,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量的大小,取决于商品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人们看到的通常是它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虽然货币出现以后,价值有了货币表现形式,即价格。人们可以在交换中通过价格间接感受到商品的价值,但人们支付的仍然是价格,而不是价值。因为,商品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商品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与供求影响两个因素。作为价格基础的价值,是以社会必要劳动为基础,并非主观判断的结果。若用“公允”修饰价值,既是对价值形成的错误解读,也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2)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价值的解释。西方经济学如何解释价值?西方经济学是否可以很好地诠释公允价值?
西方经济学主张的是效用价值。效用价值理论认为,一种商品和另一种商品交换的比例是由商品的效用决定的,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和商品的稀缺程度是价值构成的两个基本因素,它可以由需求、供给曲线的均衡价格来表示。
虽然需求和供给展现的是市场上商品交易的价格博弈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也是客观使然,非人主观能够决定的。在这里,用“公允”修饰“价值”,仍存在观念与逻辑的错误。
既然经济学都认为,价值是由商品内在的劳动含量或效用大小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必然是客观的,不是主观判断的结果。“公允”修饰“价值”的合理性便不复存在。会计实质上是计量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价格,是通过生产资料价格和劳动力价格计量资产的成本。从投入角度看,会计是计量商品(物品)的购买价格;从产出角度看,会计是计量商品(物品)的销售价格。至于价格是否准确反映价值,则无法衡量。这个问题上,会计是无能为力的。
(二)会计计量的是资产的“公允价格”而非“公允价值”
综上所述,公允价值的实质是“公允价格”②。而“公允价格”充其量仅是对会计计量结果客观公正的评判用语而已,不具有计量功能。从上述列举的世界各主要国家和组织对公允价值概念的表述看,其定义的最终落脚点也都是在“金额”或“价格”上。因此,严格地说,“公允价值”应当称为“公允价格”,并且,“公允价格”应该作为会计计量质量的评价标准。
五、公允价值的会计归属
将“公允价格”作为会计计量质量的评价标准,理由有两点:一是从概念表述的严谨出发,用“价格”取代“价值”可以正本清源,体现会计计量的本质;二是将“公允价格”定位为会计计量质量的评价标准,有利于实务操作,避免争议。
(一)会计计量属性的本质
所谓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客体的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③对会计而言,计量属性是指计量对象可以用财务形式定量化的方面,具体表现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对象要素用货币形式的定量化。在会计计量中,采用“价格”更能贴近财务报表中会计对象要素数值的实质。虽然“价值”客观存在着,但它是内在的,隐藏于商品内部,当它表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由于受到了其周围环境的影响,已经不再是该商品的真正价值了。在市场经济中,可以观察到的是由市场价格机制所决定的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是市场交易各方承认和接受的。
由于会计对交易或事项计量的发生,有交易、事项发生日;报表编制日;财务预算(测)日几个不同时点。同一计量对象,不同时点的货币表现是不同的。因此,从时点角度看,会计计量只存在:过去购买的交易价格(原始价格即历史成本)、现时购买的交易价格(现行成本即现行价格)、预期出售的交易价格(可实现价格即可清偿净值)、未来的交易价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即贴现值)四种计量属性的选择。
而公允价格既不是建立在过去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基础上,也不是建立在现行交易(或事项)的基础上的价格,更无法成为未来交易(或事项)的准确价格。公允价格只是熟悉交易的双方意欲进行交易,而参照现行交易所达成的购买一项(或一批)资产,转移(清偿)一项负债的金额。因此,公允价格只能是一种参照现行交易的估计价格。
(二)会计计量的质量标准――公允价格
公允价格若不具有计量属性的基本特征,将其作为会计计量的质量标准,保留在会计的概念体系中,对其而言,是一个最好的归属。
我国2006年的《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框架体系,就对原有概念划分的逻辑层次,作了较大调整。对规范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原则,只保留了会计信息披露部分的相关原则,即: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八条。删除了原来关于会计确认的相关原则,即:配比、权责发生制和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三条,并将会计确认判断的概念,提升到会计假设层次,增加了权责发生制假设。这一变化说明,假设、原则或质量标准,这些用于会计判断、推理、评价的基本概念,其逻辑层次的划分,是随着人们对会计行为和本质认识的深入,不断加以调整的。
目前,《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有关评价标准的概念,主要围绕会计确认和报告,作为财务会计核心的计量,尚没有一个明确的质量评价标准,这应该说是会计概念体系的一个缺陷。为此,将公允价格作为会计计量的质量标准更贴切,既是对公允价格最合理的定位,也是对会计概念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J].会计研究,1997.12.
[2] 葛家澍.关于会计计量的新属性―公允价值[J].上海会计,2001.01.
[3] 卢永华,杨晓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J].会计研究,2000.4.
[4] 罗绍德,杨中环.对公允价值的反思[J].财会通讯,2003.10.
[5] 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6.9.
[6] 郑安平.公允价值概念管见[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8.
[7] 石本仁,赖红宁.公允价值:理论基础与现实选择[J].暨南学报,2001.7.
[8] 任世驰,陈炳辉.公允价值会计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1.
[9] 常勋.公允价值计量研究[J].财会月刊,2004.A1.
[10] 张绪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J].价格月刊,2004.5.
[11] 吴丹.略谈公允价值对会计计量观念的革新[J].财会月刊,2000.18.
[12] 胡国强,杨婷.论公允价值和计量属性的关系[J].山东经济,2001.11.
[13] 陈劲松,曾勇,刘晓王.公允价值基本问题研究文献综述[J].财会通讯,2007.8.
[14] 吕红涛.刍谈公允价值[J].消费导刊,2006.11.
[15] 朱继军.公允价值与会计计量原则[J].财会通讯,2004.11.
[16] 谢诗芬.论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若干重大问题[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11.
[17] 裘宗舜,柯东昌.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国际进展及启示[J].财会月刊,2007.10.
[18] 王建成,胡振国.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现状及相关问题探析[J].会计研究,2007,05.
关键词:公允价值 新会计准则 历史成本 每股收益 股价
一、引言
会计计量在会计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著名会计学家井尻雄士(1975)指出:“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在会计计量中历史成本计量曾经占据统治地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衍生金融工具大量出现,人们开始关注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在需要相关及时的会计信息的呼声下,公允价值计量应运而生,并且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准则涉及到公允价值计量。在2006年我国新会计准则颁布之后,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使用状况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2007年的上市公司中除了金融、保险业和综合类外,其他行业在报表中披露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企业的比重没有超过50%,最少的是采掘业20%,平均来看在报表中披露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企业占总企业数的29%。2008年的上市公司,虽然大部分行业披露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企业占行业总企业的比重仍然没有超过50%,但超过53%的行业披露的比例都有较大的提高,并且平均来看在报表中披露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企业占总企业数的31%,比上一年度增加2%。由此可见,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其持肯定的态度。从(表2)可以看出,在各行业里2008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与2007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呈现出正负变动的差异较大,在2008年有92%的行业其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正的企业数在减少,这有可能是2008年我国股票市场低迷造成的,这也可以说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股票的市场价格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综上所述,自我国颁布新会计准则以来,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在我国会计核算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还值得研究讨论。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美国在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一直引领世界,美国最早提出公允价值计量的思想,也最早开始在理论界讨论公允价值计量。1898年史密斯与阿迈斯一案判例中,最高法院判定投资者允许按投资财产的市场价格,而不是按历史成本来获得公正的利润,这是最早提出公允价值的事件。公允价值理论上的探索,其基本思想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坎宁(Canning),他在《会计中的经济学》一书中认为:资产是指处于货币形态的未来服务,或可转换为货币的未来服务。同时,他认为对资产进行恰当的计价应是使用它们的期望收入,如对存货计价,就以其产出的现金作为标志,否则就毫无意义。这一定义在当时被认为过于激进而不被准则制定机构所接受。斯特林(Sterlin)是位激进的学者,认为市场价格是最正确的计量属性,应完全摒弃历史成本,因为其所提供的信息是无用的。查特菲尔德(Chatfield)指出:目前(1972年)计量财务状况的理论重点已从原来购置成本转向现时价值,从销货时点实现收益转向一旦能做出客观计量就确认利润。这与今天的公允价值核心理念已经非常接近。第一,实务界的应用。随着理论界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讨论,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也在实务界尝试对公允价值的使用。1967年12月,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总括意见中要求:企业对应付债务使用现值法进行摊销。这是美国现有会计文稿中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最早记录。最早的公允价值概念见于1970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下属的会计准则委员会(APB)第4号报告书:当在包含货币价格的交易中收到资产时所包含的货币金额,以及在不包含货币或货币要求权的转让中的交换价格的近似值。这可能关于公允价值最早的定义。FASB先后了一系列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会计准则,准则要求实体将所有衍生工具作为资产和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并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FASB认为,大多数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是可行的,公允价值可以在市场上查到或者参考市场上相似的工具来估计。如果没有市场信息,可以通过如现金流量贴现分析、期权或其它定价模型等其它计量技术来估计公允价值。2000年2月,FASB了第7号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公告为使用未来现金流量贴现计算公允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南。公告明确指出,在初次确认和新起点计量中使用现值的唯一目的是估计公允价值;现值计量应该能捕捉到形成市场价格(如果有的话)即公允价值的各种要素。FASB在2004年相继了《“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和公告工作草案后,于2006年9月正式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SFAS NO.157的最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强调公允价值的计量要以市场为导向,在此基础上,该准则对公允价值定义做出了修订,建立了公允价值计量的评估等级,并提高了披露要求。第二,理论界的论证。伴随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会计学者认同该种计量模式。戴安娜(Diana)指出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的矛盾在于会计计量应以哪一天的市价为基础。历史成本以资产取得和负债发生时的市价为基础,公允价值则以当前的市价为基础。因此,对与金融资产而言当前市价信息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公允价值)比过去的市价信息(历史成本)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更具相关性。威廉姆•R•斯科特(Will Jam•R•Scott)在其《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分析了美国现行以公允价值为导向的准则,并指出财务报告中有很多项目在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而且还在增加。许多传统项目只是部分应用了计量观,如成本与市价孰低、长期负债、最高价值测试。尽管如此,部分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对决策是有用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公司财务状况和前景的重大变化。国外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讨论不仅仅局限于理论上,在实证研究上也处于领先地位。会计学者从验证金融企业到非金融企业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取得了大量的实证证据,也为理论上完善公允价值指明了方向。Ahmed and Takeda以152家美国银行为样本,验证了证券投资实现投资收益是否受到管理当局操纵利润及其监管资本激励的影响。Eccher,Ramesh and Thiagarajan美国上市银行1992年和1993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检验了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信息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发现转向公允价值会计可能会消除一些价值相关的历史成本信息,因此,他们的检验结果对于正在为银行评估这两种会计计量方式的会计准则制定者和银行监管机构而言,是至关重要的。Lys在重新分析Eccher,Ramesh and Thiagarajan的结果后认为,用于股价公允价值的程序与方法低估了所持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而高估了所承担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Barth,Beaver and Landsman以99家美国银行从1993年至1994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验证了银行监管资本越高,贷款公允价值估计的价值相关性越强。Khurana and Kim以美国银行从1995年至1998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验证了银行管理当局对贷款公允价值的估计比对其它大多数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估计具有较强的操纵能力。Beatty,Chamberlain and Magliolo以美国195家上市银行和94家保险公司从1990年至1993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支持了银行及其监管机构关于混合公允价值会计会降低银行权益准确性的论断。
(二)国内文献我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起步较晚,正式使用公允价值的概念是在1994年以后。1994年7月,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编译的会计准则丛书之《国际会计准则》有关章节中,将“Fair value”译为“公正价值”。1997年以后我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和运用逐步开始。1998年我国在会计计量中正式引入了公允价值概念。黄世忠(1997)在《会计研究》上发表题为《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l世纪的计量模式》的文章,文中介绍了公允价值会计在美国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现状,并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这是我国学者对公允价值计量持肯定态度的一个里程碑。随后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界成为讨论热点,有的学者对其持肯定态度,有的学者认为公允价值在我国发展还不具备条件,更深层次地对其计量属性问题也展开热烈的讨论。第一,持肯定态度的观点有:卢永华和杨晓军(2003)指出,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市场而不是其他主体对资产或负债的认定。然而无论主体的期望如何,在多数情况下,必须接受市场价格以获得资产或清偿负债。所以,对于初始确认或在重新计量时,基于市场基础的公允价值提供了最具代表性并且可靠的计量办法,能够有效地评判一项资产或负债的经济实质。他们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是指理智的双方在一个开放的、不受干扰的市场中,在平等、相互之间没有关联的情况下,自愿进行交换的价值。就目前而言,公允价值指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谢诗芬和戴子礼(2003)认为,公允价值有深厚的十大理论基础,它符合经济收益概念、全面收益概念、现金流量制和市场价格会计假设、现代会计目标、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的本质特征、未来会计确认的基础、现值和价值理念、计量观和净盈余理论以及财务报表的本原逻辑。葛家澍、杜兴强(2003)指出:目前的财务会计计量一般体现为重成本轻价值的特征。历史成本虽然具有可验证性,然而无法揭示资产的经济实质――未来经济利益,在软资产的计量上体现得尤其明显。这个缺陷导致企业市场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严重背离。资产负债表项目按照价值模式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将有助于夯实利润,提高利润的信息含量。于永生从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信息更具有决策相关性、收益的公允价值信息更具有决策相关性、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是无形资产最相关的计量属性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公允价值在相关性方面的优势。他还通过历史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的比较指出,尽管实证研究者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信息更相关”的说法褒贬不一,但在理论界,认为公允价值具有相关性优势的观点始终是主流。徐培红认为,推广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优越性体现在符合会计的相关性、配比原则、稳健性和一致性等会计原则要求;能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融资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是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当今经济形势发展的特点是竞争激烈、风险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市场创新、金融创新发展极快,传统会计对此无能为力,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李慧、刘广生(2006)从与历史成本比较的角度,归结了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点:公允价值符合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符合会计的配比原则的要求;有利于企业资本保全;是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第二,认为当时我国还不具备实行公允价值的观点有:李明辉分析了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认为公允价值建立在市场完美性和完全性假设之上:当有活跃交易的市场报价时,市价就是公允价值;当不存在公允市价时,则需运用现值等技术进行估计。由于可靠性的限制,公允价值不能完全取代历史成本。同时,出于对可靠性及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在我国不具备广泛采用公允价值的条件。潘立新(2006)从会计政策的经济后果的角度,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认为由于公允价值在我国现阶段的运用达不到反映经济差异的目的,甚至还不是基于市场的判断,因而可能扰乱市场秩序,引起社会财富的不公平转移,因此,在我国现阶段不宜运用公允价值。张连起(2006)认为公允价值就其目的来说,应是寻求一种客观的价值,然而却必须通过人的主观判断才能实现,这就使得公允价值演变为一种效用价值。同一事物的效用对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甚至相同的人在不同环境下差异也很大,因此无法形成统一、稳定的评价尺度。况且,这种评价取决于评价主体的背景、学识、目的及观念等因素,其他人难以断定其对错。刚性不足而弹性有余的性质很容易被用来操纵。
另外,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问题也是我国学者的研究热点,在学术界主要形成了三种观点。第一种,石本仁、赖红宁(2001)认为,公允价值本身并不是一种计量属性而是一种检验尺度。第二种,谢诗芬教授(2001)在其博士论文《会计计量的现值研究》中指出:公允价值是一种全新的复合型会计计量属性,它并非特指某一种计量属性。著名会计学家常勋对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公允价值不是一个独立的新的计量属性,它与各种计量属性相联系,公允价值的概念实际上已经“嵌入"了各种计量属性,使公允价值成为一种复合(或综合)的计量属性。第三种,认为公允价值是一种独立的计量属性,葛家澍、徐跃认为,公允价值是与其他计量属性有所区别的一种新的计量属性。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现有的西方公允价值实证研究表明,披露活跃交易市场上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提供增量信息,对股价的反应也更为灵敏,这说明在可靠性有保证的前提下,公允价值的相关性比历史成本更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1:活跃交易市场上资产的公允价值可以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Petroni & Wahlen(1995)研究发现,权益投资和美国国债投资的公允价值能够解释财产责任保险公司的股价,而披露的其他投资证券的公允价值(例如,市政债券和公司债券)对股价的解释能力却不如历史成本。葛家澍(2010)认为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同时存在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且两者都将在会计计量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2:在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历史成本依然具有价值相关性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7年和200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非金融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并作了如下剔除。由于金融企业需要大量运用金融工具与衍生金融工具,其体制与其他行业存在重大差异,因此样本中没有金融企业。新准则要求上市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等,虽然准则允许上市公司选择公允价值模式作为后续计量模式,但是由于我国地产类上市公司大多数是房地产开发公司,其房地产作为存货核算,不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并且其他企业选择投资性房地产以公允价值作为后续计量模式的限制条件很多,所以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数据较少,所以没有以其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既在权益中反映又在损益中反映,在权益中的部分无法分离,因此本文只检验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股价的相关性。2007年为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执行的第一年,其有关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信息可以直接从上市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告中获得,2007年样本筛选过程如下:截止2007年12月31日A股上市公司有1524家,基于研究设计的需要本文剔除了相关数据不完整的公司,选择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公司后,剔除了其中一些无数据的公司,最后得到385个样本。按照同样方法筛选2008年数据,截止2008年12月31日A股上市公司有1604家,最后得到442个样本。本文的数据来自于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部分数据采用手工筛选的方法,实证部分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三)模型建立和变量定义美国学者Ohlson作为现资估值理论体系的代表人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与Feltham合作所提出的股票估值模型,成为当今有关股票估值理论领域的主流。两位学者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有关企业收益与股票收益的相关性分析不能清晰解释企业收益是如何与股票价值相关的,因此他们建立了一个将股价与会计收益相联系的经典模型,模型表达式为:P0=a0+a1•BV+a2•E+?着。其中,P0表示公司股价,BV表示每股净资产,E表示每股收益。本文借鉴Feltham-Ohlson模型,结合文章的研究目的,来构建模型:Pit=a0+a1•EPS’it +a2•BVit +a3•FVADit+?着
其中:Pit为t为2007年时,Pit取i公司披露2007年报时前后五日及当日收盘价的均价;t为2008年时,Pit取i公司披露2008年报时前后五日及当日收盘价的均价。EPS’it为i公司第t年基本每股收益减去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之差。BVit为i公司第t年每股净资产。FVADit为i公司第t年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总股本。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相关性分析 本文就以下项目进行相关性分析:
(1)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调整每股收益的相关性分析。由于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调整每股收益都是利润表的项目,所以这两个指标间是否具有共线性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调整每股收益的共线性强,则该模型无法建立。要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首先研究调整每股收益与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相关性。如(表3)、(表4)所示,2007年调整每股收益与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之间的相关性是存在的(在显著性水平为0.1和0.05上均通过检验),但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虽然存在,结果表明其相关性不是很强(一般相关系数在0.7以上称为强相关,而调整每股收益与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之间的相关性只有0.104,算弱相关)。2008年调整每股收益与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之间的相关性没有通过检验,说明两变量不相关。因此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两个变量之间的共线性很低,将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调整每股收益同时作为自变量是可行的。
(2)股价与调整每股收益的相关性分析。从(表5)中2007年股价与调整每股收益的相关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03,具有中度相关性,在显著性水平为0.1(即使在显著性水平为0.01)是通过检验的,也就是说不能拒绝股价与基本每股收益存在相关性的假设。从(表6)中2008年股价与调整每股收益的相关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626,在显著性水平为0.1(即使在显著性水平为0.01)是通过检验的,也就是说不能拒绝股价与基本每股收益存在相关性的假设。
(3)股价与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相关性分析。从(表7)中2007年股价与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果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为0.1(即使在显著性水平为0.05)时,其相关系数是通过检验的,所以不能拒绝股价与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相关性假设。从(表8)中2008年股价与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果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为0.1(即使在显著性水平为0.01)时,其相关系数是通过检验的,所以不能拒绝股价与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相关性假设。
(4)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相关性分析。从(表9)中2007年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果可以看出,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相关系数达到0.539,相关性属于中等程度,在显著性水平为0.1(即使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甚至是0.01的水平上)是通过检验的,同样,结果显示不能拒绝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相关性假设。从(表10)中2008年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果可以看出,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相关系数达到0.593,相关性属于中等程度,在显著性水平为0.1(即使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甚至是0.01的水平上)是通过检验的,同样,结果显示不能拒绝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相关性假设。
由以上相关性分析可知,股价这个因变量与基本每股收益、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每股净资产三个自变量的相关性均能通过检验,因此该模型从相关性方面验证是可以建立的。
(二)回归分析通过以上的分析后,分别用2007年与2008年的数据建立模型,得到以下结果。
(1)2007年模型回归分析。由(表11)和(表12)中2007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为0.1时,模型通过了F检验,即可以建立起以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Pit=5.705+13.042×EPS’it+13.859×FVADit+1.592×BVit。从(表12)中可以看到,通过2007年数据建立的模型各系数在显著性水平为0.1时,全部通过了检验,即各变量对股价是有一定的影响。从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出,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系数为13.859,这反映出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已经影响了股价的变化,即市场对公允价值计量是持肯定的态度,并且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与假设1一致;此外调整每股收益的系数为13.042,这说明去除了公允价值的每股收益对股价的影响程度仍然很大,即历史成本股价依然具有价值相关性,与假设2一致。
(2)2008年模型回归分析。由(表13)和(表14)中2008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为0.01时,模型通过了F检验,即可以建立起以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it=4.147+6.830×EPS’it+8.362×FVADit+1.407×BVit。从(表14)中可以看到,通过2008年数据建立的模 型各系数在显著性水平为0.01时,全部通过了检验,即各变量对股价是有一定的影响。从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出,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系数为8.362,这比2007年的系数有所下降;调整每股收益的系数为6.830,也比2007年的系数有所下降。两个系数下降,说明市场对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调整每股收益对股价解释的认可度在降低。对这一现象的解释,首先可以联系到2007年和 2008年的宏观经济情况。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的态势,在宏观情况的带动下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总体业绩比较好,而2007年我国的股票市场表现也非常好,在2007年10月16日上证综指达到6124.04历史最高点。经过一年的高速发展,2008年我国的经济进入平稳期,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甚至出现了衰退,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都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股票市场也在这一年进入回调,股价出现严重下跌,在2008年10月28日上证综指跌至1664.93点在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的业绩好,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调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来预防未来市场的风险,以此来进行盈余管理。而在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股价波动大,并且业绩也不太理想,可以通过消化前期多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来达到控制收益的目的。其次,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确定其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方法是否公允是否公正也是投资者所当心的问题。在2008年我国的经济的确遭到了重创,股票市场也遭受了极大的冲击,但是从2008年的年报来看,我国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并不是很差,这就使投资者对其使用的估价体系存在疑虑。再次,由于我国从2007年才开始实行有规模地系用来公允价值计量,本次分析用到的数据仅仅是2007年和2008年两年的数据,还不具备很强的说服力。因此2008年股价与披露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相关性比2007年弱。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研究――基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项目编号:11SKU2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会计研究》1997年第12期。
[2]卢永华、杨晓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会计研究》2000年第4期。
[3]谢诗芬、戴子礼:《会计理论研究的百年回顾:会计计量视角》,《财会通讯》2003年第9期。
[4]李明辉:《公允价值会计若干理论问题探讨》,《当代财经》2001年第1期。
[5]潘立新:《公允价值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6]石本仁、赖红宁:《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基础与现实选择》,《暨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7]路晓燕:《公允价值会计――基本理论分析与我国的初步实证证据》,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8]Diana.Financial Assets and Liabilities-Fair Value or Historical Cost.Accounting Review,1998.
[9]Eccher,E.A,K.Ramesh and S.R.Thiagarajan.Fair value disclosures by bank holding companie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6.
[10]Lys,T.Abandoning the transactions――based accounting model:Weighting the evidence.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