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5 01:24: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基层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近年来,我省以“文化民生”为先,构建文化阵地,激活基层文化“细胞”。截至去年,我省公共文化投资力度达到150亿元,建成图书馆169个、文化馆205个、文化站4586个、村文化室29845个、文化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81个、乡村基层服务点5.2万个。以此为基础,我省构建起了全国数量最大、战线最长、网点最多、服务人口众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并全部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
四川省委、省政府强推“文化强省”发展战略,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已成为主要的途径。四川如何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普遍性,均等化?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如何……且听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的解答。
问:四川是如何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普遍性均等化的呢?
答:目前,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由单一重视硬件建设转向软硬件并重。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不少地方缺乏配套资金,文化设施从建设之初就不达标,有地方还没有博物馆、非遗展示馆。四川省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实现从领导重视到制度保障的转变,从单向投入向政府系统投入的转变。文化投入从最需要、最落后的地方破局,加大扶持力度,缩小地区之间的文化发展差异,缩小数字鸿沟。坚持公共文化发展思路,重心下移,把更多的资源向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倾斜,缩小城乡公共文化差距,实现文化服务均等化。
问: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影响着一方的发展高度和深度。那么,四川省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如何?
答:四川文化紧紧抓牢灾后重建机遇,完成文化产业投资15.5亿元。加大整合力度,加快转化速度,推动优势文化项目与优秀文化资源的对接,提高文化旅游发展的潜力,使灾区富集的文化资源,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
积极推动政府的文化管理创新,遵循文化产品生产和市场供给的规律,促进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提升四川特色和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其次,四川通过灾区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资源集聚与重组,培育了一大批依托文化遗产资源的文化旅游、依托名城古镇的休闲娱乐、依托非物资文化遗产项目的艺术品生产项目等。 另外,四川大力扶持新型业态,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促进动漫游戏产业发展壮大。
问:四川省文化发展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是如何发展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央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着眼于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扶贫工程,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引领作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近年来,我县进一步加强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共建成4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省级示范性乡镇综合文化站20个)、568个农家(社区)书屋、341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10个“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8个省级村综合文化服务示范中心;有乡村学校少年宫18个、留守儿童之家120个、农民工之家20个;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实现全覆盖,县有馆、乡有站、村有室的文化网络格局已初步形成。
一、实施文化惠民扶贫工程,完善基层服务网络
加快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完善2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5个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和524个农家书屋,全力推进农村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管理和利用,加快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让基层文化阵地成为人们参与文化、陶冶情操、提升素养的重要场所。
管好用好基层文化设施设备。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全面整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把文化供给和群众需求结合起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规范化管理,健全服务网点,提高公共文化场馆设施利用率和综合服务效能。创新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及时准确了解掌握群众文化需求,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二、实施传统文化浸润工程,促进文化传承创新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以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为抓手,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情怀、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传承创新。鼓励支持文化资源由静态保护向开发利用的转变,推动文物保护与扶贫开发、文旅融合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促进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相统一,使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成为支撑乡村振兴发展的宝贵财富。
坚持活化与传承并行。加快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依托传统村落、古建筑、遗迹等文化遗产,引导群众致富思源、崇德向善。注重打造历史文化体验,促进文化遗产与文明乡风、新村建设有机结合,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活、走进现实。实施非遗项目抢救性保护计划,对非遗项目、传统技艺进行抢救性、生产性保护,支持民俗文化传承保护活动,推进非遗保护传承进校园、进社区。
三、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引领先进文明风尚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作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艺创作,建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常态化工作机制,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创作反映时代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讴歌乡村振兴的优秀文艺作品,生动活泼地传播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文明风尚, 温润心灵、启迪心智。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建立“种文化”帮扶机制,拓展群众参与广度和深度,通过培训指导、志愿者服务,指导辅导乡村文化工作者文化能人创编贴近生活、健康向上的文艺节目,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进而以文化引领新风尚,革除旧习惯。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通过文化下乡、文艺展演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重点打造以讲方针政策、讲法律法规、讲道德规范、讲科技知识和赛知识、赛才艺、赛品行、赛技能为内容的“四讲四赛”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支持打造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实现县级重大文化活动年年办、乡镇部门文化活动月月新、社区文化活动周周乐、基层文化活动天天有。
就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体辅导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文体辅导;合格的群文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在提高,健康、开心已成了大众的追求和向往,健康包括生活的健康和身体的健康,开心就是愉悦的心情、幸福的心境。衣食住行已改善了,教育医疗社保有提高,人人幸福指数步步高。物质生活得满足,精神生活要丰富,这就是现代人的现状和追求。能促使健康和愉悦身心的就是群众文体活动。
一、龙门县群众文化活动现状
龙门县位于广东中部,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各方面条件相对落后,目睹改革开放带来的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精神文明建设所有的各种条件更加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渴望精神文明建设更加突显。运动休闲、愉悦身心的活动是人们闲时的首选,物质丰富了,精神境界好了,人的寿命也越来越长了,老龄化社会更为突显。早上晨运、傍晚健身的人越来越多。在县城每天早上晚上都有人在公园、河边、路边、小区等地散步、慢跑、骑单车、打太极拳、跳广场舞、打门球、健身舞等活动。而且人数越来越多,以中老年人为主,也有不少青年人加入其中了,这就是寓快乐于健身的活动的吸引力所在了。愉悦身心的活动人人都喜欢,特别是跳广场舞的人越来越多,全县大概有五十支舞蹈队伍。党委和镇政府已重视到这方面的工作,大部分乡镇已经逐步建设好村级文化广场和篮球场。有些自然村也开始建设人们健身所需的休闲广场和配备建身器材。广场舞和篮球是比较普遍的健身运动,参与人数较多,现在有了活动场所,广场舞和篮球已经普及到各乡镇千家万户。
而在不同的团队当中除了需要有一定的器材设备之外,还要有热心人来组织和服务的,欠缺的就是辅导老师。这么一来,文化馆和乡镇文化工作者就有着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群众文化活动辅导也成了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深入展开与研讨的话题和工程,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对社会对家庭都能起到积极安定作用。为了鼓舞各团队的积极性,各相关部门每年都有组织相关的活动如竞技比赛、晚会、才艺比拼、等形式,给参加者提供展示的平台和创造学习的机会。
二、如何做好群文辅导工作
根据参加群文活动目的不同可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愉悦身心、健康锻炼为目的我们称之为“参与型”;还有一种就是竞技比赛为目的称之为“比赛型”,根据活动目的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辅导要求。下面就舞蹈的辅导详说:
(一)“参与型”的活动辅导工作要求比较低。辅导“参与型”的队伍时,辅导员还要分析各队伍的情况,对象都是来自业余群众,参差不齐的。她们年龄不同;跳舞基础不同,在这个类型的群体中,辅导老师尽量表现出她的亲和力,不必太严肃,让参与者喜欢你、接受你的辅导,常开开玩笑也行,要寓乐于教,只要学员做到三分也夸奖她做到十足,树立辅导员的美好形象,与学员打成一片,反正都是以健康、开心、愉悦身心为目的的,短时间没学会就让他们自己慢慢跟着其他队友练就成了。这样辅导老师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帮助他们改编动作,简单易学为主,更换舞种和音乐,选节奏性明快的伴奏音乐,教他们掌握动作要领,反复耐心示范,带他们熟悉连贯性动作,让他们在不同的音乐中求动作的改变,得到新鲜感和增加吸引力。可以采取“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健康为中心,潇洒一点,糊涂一点),能让参与者开开心心参与就可以了,以鼓舞为主,能积极参与的都表扬,教他们基本掌握要领,在跳舞中愉悦身心健康。笔者2009年在沙迳社区曾经组织辅导起一支广场舞团队,(大部分是家庭主妇型的),当时就是凭着足够的耐心和恒心,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熟悉教授每支舞蹈,把她们从麻雀台上吸引到跳广场舞,从当初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百多人。现在在镇政府的重视下,大部分村级都建起文化广场,广场舞已成了妇女们愉悦身心健康的一项活动。可见群文辅导员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比赛型”的活动辅导员要根据实际实施辅导要求。选材创编时要理论性、规范性、特色性相结合,还要技巧性、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创新性相结合。这毕竟是要对比,要竞争的,要求辅导员要严肃认真对待,严格要求学员精益求精,按要领较高质量去完成。辅导老师自身要求也要严肃,以身作则,要提早就位,最后离场为好。这样能让学员有更多的时间与自己接触,有问题能单独解决,同时也能树立自身的高大形象,以体现热情的服务和较高的责任心。以此同时更能赢得大家的信任、尊重和敬佩,从而进一步让你的辅导更见成效,出成绩。
三、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辅导员切忌的几个问题
(一)切忌以挣钱为目的。以挣钱为目的会影响心情,影响责任心,从而影响到辅导老师各种表现,最终会影响个人或单位形象,影响辅导质量。
(二)切忌不懂装懂。不懂装懂滥竽充数者会让有识之士或懂行者啼笑皆非。应该别说过头的话,“有多少米煲多少饭”。
(三)切忌因循守旧。要善于和虚心学习,要有向前辈学习向年轻人学习的胸怀和口吻,才能与时俱进,受人尊重。
(四)切忌盲目追求难度和技巧。要看对象,本身是非专业又少练的人员难免做不好难度大和技巧高的动作,会影响信心导致影响质量,老年人更不应该追求难度和技巧,记忆力已大大减退,身体条件也不允许。
(五)切忌盲目追求多演员、大型。基层参赛队伍人多,节目大型会带来出行不便,交通不便,还有投资大会影响领导的重视程度。进而影响大家参加活动的热情和信心。
(六)切忌作风散漫。作风散漫者必然将在外影响个人和单位形象,给人以责任心不强之感,使别人对其信任度受损。
(七)切忌过于严肃。过于严肃者会拉开师生距离,使学员产生畏惧感,不利于交流。应该增加亲和力,平易近人,更能受人尊敬和依赖,工作更能见效果出成效。
一、文化馆工作人员工作安排对于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影响
作为基层的文化单位,文化馆的人员数量是有一定限制的,而基层文化馆的日常工作又比较繁忙,一般情况下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在平时都有具体的工作内容,通常是在文化活动开展时才会被抽调到活动工作中来。这样的工作安排往往使得工作人员因为个人精力和工作准备不足,难以专心的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文化活动组织工作者的工作态度和状态往往会影响到整个活动的成败。所以这种因为工作人员安排的失误,对于文化活动的开展是有很大影响的。
二、针对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一)加快基层文化馆专业化建设的速度。为了更好的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文化馆的资金投入。同时文化馆应和社区、辖区单位等企业、组织做好联合群众文化共建工作,吸取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更多的资金投入可以使文化馆聘请更多的专业人员加入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也可以购买或租赁更加专业的设施使用到文化活动中,增加群众文化文化活动的专业性和艺术性。同时文化活动共建的资源(如捐献的文化设施、建筑材料等物资)可以投入到文化馆的基础建设和文化建设中来。如建筑材料可以为文化馆建设更专业的表演舞台,捐赠提供的电脑多媒体器材可以扩展文化活动的形式等。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加快文化馆的专业化建设进程,使之可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秀的群众文化活动。
(二)做好基层群众文化需求的调查工作,建立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框架。作为专业的群众文化组织,文化馆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在群众中做好文化需求的调查工作。调查的形式不仅包括在居民内走访了解居民的需求,还主要包括在社区内开展联谊活动、在辖区内的学校、企业中开展文化共建活动,在网络上进行居民文化需求调查等工作,这些工作也可以很好地了解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众在文化需求上的不同。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使很大一部分的群众可以参与到文化馆组织的文化活动中来。同时还可以利在调查工作中广集民意,采集到好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意和想法,用来建立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活动框架,开展新颖多样的群众活动。
(三)调整文化馆工作安排,设立专人管理工作。在文化馆的人事管理中应为群众文化活动增设专业的管理人员。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主要负责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协调工作。如社区调研工作、聘请专业人员、协调舞台设备、演员组织等各类活动。专业人员的设立不仅可以使文化馆的群众文化活动工作更加专业化,还可以减轻文化馆内部抽调人员的压力。但是文化馆设立的专业人员是有一定标准的。这些标准包括需要有一定专业的艺术修养、组织和协调能力、活动组织能力等。专业管理人员的设立可以更好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中做好协调组织的工作,同时还可以在活动起到带头作用。
三、结束语
基层文化馆作为最基层的群众文化组织机构,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集思广益,加大力量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作者:吴秀平 单位:大埔县文化馆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文化活动;以人为本;群众队伍建设;文化交流
作者简介:刘柏玲(1970-),女,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山门镇文化站站长,群众文化馆员
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可以有效提高社会群众的综合素质,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进程,有助于构建和谐稳定社会。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是在物质需要得以满足的前提下丰富群众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它与社会群众的切身利益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也是顺应时展的潮流,有助于社会群众形成乐观积极的思想观念。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缺乏新意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基本都是由地方管理单位或者社会群众自发举行的,活动设施或活动策划都较为单一,活动种类在传统的文化活动上也没有较大突破,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建设较为落后的地区,所开展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只注重形式,根本无法满足社会群众的精神需要,而单单依靠管理人员的能力也无法组织策划出娱乐性较强、规模较大的活动,长此以往,社会群众就会逐渐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失去兴趣和信心。这些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都制约着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无法推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建设甚至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文化队伍基础薄弱
文化队伍是开展基层群众文化的社会主体,众所周知,社会群众由于生活环境、工作经历等原因导致他们的文化素质有着较大差异,但是普遍都难以达到当前文化建设的需求,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难度增加等现实情况。建设基层群众文化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引起群众的参与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合理的队伍管理机制。群众素质的良莠不齐使得一些管理制度几乎无法实施,而且管理人员和社会群众的无效沟通也进一步拉大了双方的距离,令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举步维艰。
(三)缺乏资金支持
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形成,但是由于地域差异仍然导致了地区经济不平衡的现象,地方政府的经济实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只有在政府的制度和经济双重支持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才能够顺利开展。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各地区的文化建设政策基本已经落实,但是资金匮乏却是当前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建立发展基层群众文化需要添置基本的文化产品和活动设施,还要保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经费的充足,任何一个环节的资金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从某种程度而言,资金支持是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前提。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策略
(一)坚持以人为本
顾名思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所针对的成员就是普通的社会群众,基层文化群众活动是群众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群众的文化需求与精神建设。故而在建设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时首先要明确社会群众的主导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方针,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进行深入思考,一切以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文化建设的前提,要求社会努力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所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都应该是符合社会群众意愿的,而且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提高群众的文化实践力和占有水平的目的。丰富文化活动形式,选取具有文化内涵的活动组织社会群众参与其中,在活动中领会到深刻的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建设发展基层群众文化的精神调节作用、宣传教化作用、普及知识作用以及团结凝聚作用。
(二)加强基层群众队伍建设
基层群众队伍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进程和效果。只有在基层群众队伍的配合支持之下我国的文化事业才能够走的更远,进行的更加深入彻底。良好的基层群众队伍不仅可以推进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还能够有效提升当地社会的整体文化。对此,基层群众队伍建设除了可以邀请专业人员进行文化普及与管理指导,群众队伍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问题制定完善的管理与考核制度,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此外,群众队伍也可以借鉴当前社会中较为先进且适用性强的管理制度,并不断随着文化建设发展的深入完善调整管理制度,以此保证对群众队伍的有效管理。在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中要充分立足实际,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开展具有现实意义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
(三)加强资金支持和沟通交流
在注重思想指导的同时政府还应当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对此政府可以设置单独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经费,指派专业的管理人员对经费的使用途径进行合理分配,并对经费的实际支出情况作出详细的记录与核实,不断总结管理经验并减少不必要的项目支出。此外,政府也可以动员社会力量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并接受社会监督。需要注意的是,基层群众文化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不应拘泥于地域或者思想限制,加强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在发扬地方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精髓,从而进一步扩大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范围和内容形式,在社会主义和谐氛围中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全新的认识基础。
三、结语
通过分析可以得知,当前我国在建设发展群众基层群众文化中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只有运用科学的指导理念从根本上更新社会群众的思想观念才能够保证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建设现代社会的必经之路,也是提升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胡元月.关于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问题探讨[J].大众文艺,2014,(20):8.
[2]管小华.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研究[J].大众文艺,2015,(5):16.
[3]周媛媛.关于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问题探讨[J].大众文艺,2015,(7):7.
关键词:基层文化 培育和发展 路径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b)-0212-02
以中国大妈为代表的大众广场舞文化开启了我国基层文化势不可挡、繁荣发展的局面。走到任何一个广场或空坪,都可以看到群舞飞扬;走到公园河畔,可以看到的柔美太极和刀光剑影;走到体育场馆,可以看到的似体育健儿的矫健身影;走到乡村、街道社区文体活动室,又可以闻到书画飘香、听到歌声、棋声……我们城乡的各种赛事也层出不穷,美不胜收。但因缺乏科学的管理和专业人员的指导,日常训练中音响扰民问题、场地问题、技术指导问题、以及各种赛事组织不当出现的安全问题、评判不公问题、规程规则不合题问等等,特别是地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如在我们偏远的农村依然是:交通靠走、通信靠吼、治安靠狗、娱乐靠手。这些问题在基层文化活动中更显突出,基层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是众心所向,是基层文化生活量和质提升的前提。
1 基层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基层是指县及县以下的广大农村地区。基层文化是指基层人民群众进行自我的、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学艺术为中心的文化生活、文化工作和文化事业,主要包括农村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涉及到文艺、科普、体育、教育、娱乐等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基层文化是极其广泛、极其丰富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基层文化建设的内涵主要是3个方面:基层文化建设、基层文艺建设、基层体育文化建设。基层文化建设是指以满足人们的求知需求为目的,提高基层居民科学文化素养和素质。基层文艺建设是以满足人们的求美需求为目的,提高基层居民艺术素养和素质,如组织大众开展文艺学习、交流、培训、比赛活动等。基层体育文化建设是指以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为目的,提高基层居民身体素质,如组织大众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
2 基层文化的特点和意义
基层文化的特点主要是大众化、非专业化、娱乐化,即民创、民乐、民享,是人民群众自娱自乐的生活方式,是松散的组织,是自发的组织,以政府引导、市场运行的方式运行。大力发展基层文化是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基层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是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创造活力的需要;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
3 发展基层文化的主要路径
3.1 科学统筹文化
(1)统筹发展理念。只有牢固树立经济文化一盘棋、共同发展的理念,不断挖掘文化与经济的内在联系,将文化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的产品,才能赋予经济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统筹发展规划。各级政府把基层文化设施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加快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改善基层文化设施条件。制定文化发展规划时,请教文化方面的专家参加规划制定、项目设计工作;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时,吸收经济部门的专家意见,确保文化规划与经济规划的相融,形成一体化的发展规划。
(3)统筹发展方式。把文化发展纳入县乡党委、政府总体工作布局,与经济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考核、一同推进,将重视文化建设,做强文化软实力落到实处,整合领导力量、政策措施、投入机制,为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2 务实兴办文化
(1)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是搞好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县区以社区为重点,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配套文化设施建设;农村以乡镇为重点,着力建设综合性的乡镇宣传文化阵地和村宣传文化室。二是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三是实行政府支持和社会兴办相结合,政府引导,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兴办面向大众的文化服务设施。
(2)坚持文化传承与改革创新并进。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灵魂,走改革创新之路推进基层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传承是发展的基础,传统文化好的要保留,也要创新,更需要引进外来文化改造与更新,使先进文化在基层传播和推广。
(3)坚持特色发展,打造独特品牌。特色就是个性,就是魅力,发展基层文化应坚持特色为先,各地要不断赋予基层特色文化新内涵,提升基层文化新品味,强化基层文化个性特色。
(4)坚持资源整合,多样发展。精神文化需求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因此要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种类、层次、特色的多样化;二是为公共服务的对象提供多样化服务,给跳健身舞、打太极拳的人们一片开阔之地,给戏剧、篮球、乒乓球、棋类爱好者一个专门场地,给书法美术、摄影、集邮等爱好者一个舞台。
(5)坚持以文化消费为先导,做强文化产业。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的内生动力, 不断培育和提高文化消费水平,以增加文化消费总量。为此,要积极创新商业模式,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
(6)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是基层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靠群众,把群众喜闻乐见的事情办好、办实。一是实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二是积极实施架桥工程。依托文体协会和文艺表演队等,组建一支强大的业余文艺人才队伍;三是实施奖励制度。设立文化奖励基金,组织各种竞赛,使人才脱颖而出,使节目更精彩,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努力实现人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3.3 规范治理文化
(1)解决好“人”的问题。要把各乡镇宣传文化中心站文化专干编制和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管理,帮助文化专干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妥善解决好乡镇文化专干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问题。
(2)落实好“钱”的问题。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政府负主要责任。城乡文化事业发展经费应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积极探索人均文化活动经费和人均收入相结合等分配管理方法,多种渠道增加村级文化事业发展资金积累,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城乡文化投入机制。
(3)建立“三位一体”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一要强化政府监管。充分发挥县乡文化部门职能作用,建管结合。以市场整治为契机,严格执法,加大文化市场执法力度;二要发挥社会监督。建立由社会各层面的热心人士参与的协助管制度。聘请各专业老同志、老师以及学生家长和广大群众为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依靠他们提供信息,及时掌握市场动向,切实增强管理工作的A见性和针对性。建立由社会各层面人士参与的协管制度;三要强化自律。建立网吧行业协会、舞蹈协会、棋类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通过行业协会自身交流管理经验,加强经营者之间的监督。
4 结语
我国基层文化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人们文化生活大有改善,但还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当前存在的那些不足如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并加以切实解决,将会是长期制约基层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因素。我们文化工作者应当承担重任,为广大人民群众鼓与呼。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广泛开展基层文化活动,是黄河基层单位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文化建设的一个宏大的社会工程,不仅是基层工会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能,也是促进治黄事业发展的有力保证。笔者认为,如何开展好基层文化活动,更好的发挥基层工会凝聚职工队伍、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塑造黄河文化氛围、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能;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治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应切实抓紧抓好。
黄河基层单位群众性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治黄事业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应当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将基层文化活动建设放到管理工作的高度,以此促进职工队伍稳定和治黄事业发展。
一、开展基层单位文化活动的前提和目的
在开展基层文化活动之前,首先要对基层单位文化活动作综合分析与充分了解,对意义和作用进行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基层文化活动就是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广泛宣传黄河文化和治黄事业的发展与改革形势,促进文化建设,陶冶职工情操,积极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从而鼓舞职工士气,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充分发挥基层文化活动宣传形势,教育职工,促进治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对内向职工及家属宣传黄河事业发展形势,进行系统的形势与任务教育,深入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治黄使命;充分发挥其文化建设在治黄事业中的主导作用,强化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对社会发展、事业进步的推动作用。对外作为宣传黄河文化、黄河事业发展的主阵地和活动窗口,利用新闻、报纸、网络等媒体,通过广泛宣传基层文化活动,展现黄河管理部门干部职工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崭新精神风貌,让社会了解黄河需求、关心黄河事业发展。
(二)充分发挥基层文化活动娱乐健身,陶冶情操,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作用。
由于黄河基层单位工作生活环境相对闭塞,文化活动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要坚持以“面向基层,服务基层,面向职工群众”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开展好基层单位文化活动,加强基层单位文化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基层文化活动室的建设、管理与投入,丰富基层单位职工文化生活,陶冶职工情操。
(三)充分发挥基层文化活动凝聚队伍,增进友谊,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基层文化活动的娱乐性和艺术性,决定了职工群众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发地增强集体荣誉感,特别是体育活动和竞技比赛,更容易凝聚人心,团结一致,增强队伍的向心力。通过举办黄河防汛抢险知识竞赛和扑克、象棋、军旗、拔河、自行车慢骑等文化娱乐活动,不但能吸引广大职工群众踊跃参加,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而且增进了友谊,团结了队伍,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二、突出活动的群众性是开展基层文化活动的主题
(一)突出群众性是活动不变的主题
作为一种群众性的工作,基层文化活动要贴近职工,贴近生活,结合本单位的生产实际,真实地反映职工群众的精神状态和心理需求。把职工群众作为开展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聪明才智,反映职工群众的呼声和心愿,调动他们自觉参与活动的热情,结合治黄工作的实际,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满足广大职工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的提供优质的服务,本照突出活动反映群众性的原则,以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各类文化活动服务于职工群众,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开展文化活动中,要注意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不断创新。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种多样。要继续弘扬黄河文化,发展特色文化、民族文化,以此促进文化活动的全面提升和各项工作的良好运行。
(二)反映生活是活动的重点内容
基层文化活动不同于专业的艺术交流和体育比赛,不要求在艺术层次和竞技水平上有过硬的指标,而是应以突出群众文化,反映基层生活、展现基层职工精神风貌为主要内容。同时,还应不断丰富离退休职工及职工家属的文化生活,积极吸收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发挥老年人的特长,充分调动他们的热情使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关注黄河发展,继续为治黄事业发光发热。
(三)以自行创作为主要形式
在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鼓励广大职工群众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结合基层生产生活实际,多创作反映黄河文化和职工群众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以生动的形式、朴实的语言反映一线职工的真实情感和真实生活。倡导“明礼诚信、敬业奉献、团结友爱、勤俭自强、爱国守法”的新风尚,促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
(四)强化活动主体的培养
要注重对基层文化活动的主体职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要注重对有特长职工的发掘和培养。利用多种形式发掘和培养本单位的文化活动骨干,建立相应的文化活动骨干档案,规范、系统地进行管理和培养。充分发挥他们身处基层,与广大职工朝夕相处、荣辱与共的优势,鼓励他们以更加饱满地热情投入到文化生活活动中去,深入观察生活,发现题材、讴歌广大职工在新时期黄河精神的鼓舞下,扎根一线,以基层为家、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风貌。
三、处理好几个关系是开展好基层文化活动的有力保证
(一)处理好“四个注重”目标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基层文化建设这一宏大的工程,关系到治黄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基层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基层文化建设要以“四个注重”为目标,注重职工的民主权利;注重职工的文明素质;注重职工的精神追求;注重挖掘和继承黄河传统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先导,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通过互联网等新闻媒体,最大限度地扩展黄河事业发展的文化资源,为实现治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处理好领导支持和群众参与的关系
领导支持和群众参与是开展好基层文化活动的两个关键环节,没有党政主要领导的行政、资金支持,基层文化活动就没有可靠的物质保障,活动开展起来就步履艰难;同样,如果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职工群众参与的热情却不高,活动缺少了主体,仍然无法开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领导高度重视,真正把开展基层文化生活作为职工队伍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凝聚力量的有力手段,纳入到全面管理工作中。需要各方面的积极支持,需要众手托举。要不断提高对基层文化建设与文化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认清形势,顺应时代,与时俱进,奋发有为。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为契机,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先进文化占领黄河基层文化阵地,使群众文化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三)处理好事业发展、生产经营与文化活动的关系
作为黄河基层单位担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承担着辖区内黄河防洪安全、工程维护、提防管理、供水生产、生产经营等重任。基层文化活动作为促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要紧紧围绕治黄事业发展大局,在确保事业发展的前提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好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参与的积极性,以此促进治黄事业的健康发展。要正确处理好事业发展、生产经营与文化活动的关系,避免两个极端。一是以事业发展为重、生产经营繁忙为由,不重视或不开展文化活动,忽视文化活动对事业发展、生产经营的促进作用;二是脱离实际,片面强调文化活动的重要性,本末倒置,甚至延误事业发展与生产经营,对单位造成不利因素和负面影响。只有处理好事业发展、生产经营与文化活动的关系,在确保事业发展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地开展基层文化活动,二者才能相互促进,从而发挥文化活动对事业发展、生产经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现状不容乐观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员严重不足。县级文化馆,乡镇文化站、乡村“农家书屋”却是人员严重不足。以郧阳区为例,好多年人员只出不进,人员老化越来越严重,乡镇文化站人员更是严重不足。表面上看,郧阳区20个乡镇每个乡镇都配备了一名文化助理员,但是部分乡镇文化助理员有名无实,他们往往身兼多职,只能服务于乡镇的中心工作,而无力搞好自己的专业。347个乡村每个村都成立了农家书屋,但是却没有专门的农家书屋管理人员或没有建立完善的书屋管理制度。这些农家书屋一般由村干部代替管理,这就造成了有的乡村农家书屋成了摆设,失去了农家书屋的作用。这些与乡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极不适应。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文化素质不高。目前各乡镇文化站长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文化站长第一学历大专以上的几乎没有。郧阳区20个乡镇的文化助理基本上都是由各个乡镇80年代原文化站直接转移过来的,文化水平整体不高,几乎清一色的老初中,高中文化以上的不多。这部分人员思想相对僵化,文化水平不高,工作热情不够,创作激情没有,专业知识不足。这些人搞好本职工作已经不易,如果再让他们工作创新,搞创作,或搞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就有难度了。
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现存问题形成的原因
地方公共文化服杖瞬咆逊Γ是长期积累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几个方面:
1.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待遇差、地位低。在基层,特别在农村,老百姓一般把那些会吹拉弹唱,会写写画画的人称为文化人才,这也算是我们所说的基层公共文化队伍。这些人只有在红白喜事、节假日才会被人想起,平时无关疼痒、地位不高。我们通常把那些分管文化工作的或者从事文化工作的具体人员称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这些人以基层文化站为主体。他们是公共文化建设的主体,而这些人平时待遇很低。经济待遇差,地位低,是基层留不住文化人才的原因之一。
2.基层文化建设缺乏吸引优秀人才的机制。一方面,在基层,特别在广大农村,文化需求大,文化建设工作千头万绪,而具体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又非常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严重不足与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矛盾。郧阳区20 个乡镇每个乡镇配有一个文化助理员,每个乡镇也只有这一名文化助理员在具体从事文化服务和文化建设工作。这些人员中大部分身兼多职,一部分有名无实,没有在岗,可以想象平时的文化工作是如何开展的。人员严重不足是基层文化服务队伍的现实情况。另一方面,大量优秀人才却不愿意到基层从事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因为在基层从事文化建设工作不仅经济待遇低,政治待遇更是无从谈起,许多人一踏进文化领域很可能就是一辈子的职业了。现在许多从事基层文化工作的人员一辈子就是一个小职员,想晋升比登天还难。
3.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基层,特别在乡镇,只要经济发展好了,经济指标上去了,其它的像公共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完全是可有可无,只有在上级检查文化方面的事情时,才会想起文化服务人员。
4.市县、乡镇的考核体系不健全。很多地方对公共文化建设没有一个统一的考核体系,对文化站的建设、运营、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都处于缺失状态,导致文化站的功能得不到发挥。由于缺少监督机制,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没能将主要精力放在文化工作上。文化专干不专,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5.文化专干配备不到位。很多文化馆,文化站尤其我们经济欠发达地区严重缺乏文化专业管理人员。同时由于缺乏培训经费,许多基层文化工作者长期得不到专业的文化艺术培训和辅导,整个基层文化队伍专业素质得不到提高,无法辐射和带动村级文化活动的开展。
三、搞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搞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建设,不仅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的一环,更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搞好基层公共文化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笔者以为,搞好基层公共文化队伍的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逐步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待遇。首先适当提高他们的经济待遇,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其次适当提高他们的政治待遇,让他们觉得在基层工作大有作为。这样既能够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又能够稳住文化服务队伍。
2.努力改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工作环境。这就需要各级政府以及文化主管部门共同努力,加大对基层文化站的投入,从硬件软件两个方面来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工作环境舒心,从而留住他们的心,以利他们更好地为基层文化服务。
3.政策倾斜,让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中来。近年来,各地一般都是要求新进人员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逢进必考”,但录用新人数量有限,对改变现有队伍文化结构作用不大。笔者以为,可以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适当放宽招录条件,定期专门为基层招聘一批公共文化服务人员。同时出台一些政策措施,以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到乡镇从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
4.加大对农家书屋的投入和管理,确保农家书屋有人管,不流于形式。对农家书屋的管理是基层公共文化的一部分。农家书屋管理好了,最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也就后继有人了。目前各地几乎都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很多地方都是由当地村干部兼管的,要积极探索农家书屋管理人员新路子。
5.逐步建立健全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考核机制。各级政府在每年的年终考核中逐步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考核力度,逐步健全考核机制,使基层公共文化队伍不断壮大。
四、结语
搞好文化建设离不开文化服务队伍。目前,各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缺失与不足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信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这种情况会及时得到改善,我们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一定会得到壮大。
【关键词】思想 宣传 创新
【 abstract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rporate culture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to carry out the way and method, expounds the role of enterprise culture in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o better practice of the enterprise culture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provide a good experience.
【 key words 】 thoughts promote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D421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之,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不仅是以人才竞争为核心综合实力的较量,更是带有不同历史背景的企业文化的比拼。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在竞争中发挥的作用,已被海尔集团、GE公司等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成功实践所验证。因此,以创新精神着力推进大港油田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在基层的有效落实,使企业文化真正下基层、进班组、上岗位、到人头,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努力实现大港油田公司提出的“增储十亿吨 建设大油田”目标的实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创新课题。
近几年来,大港油田公司第五采油厂在建立基层特色文化方面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使个性鲜明,又易于员工接受的“劳模文化”、“家园文化”、“红柳精神、根的文化”等基层特色文化在五厂落地生根,并与科技兴企,管理创新、人才强企战略相辅相成,齐头并进,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上见到了明显的效果。在生产经营面临诸多困难和矛盾的条件下,该厂连年圆满完成了各项业绩指标,原油产量始终保持在65万吨以上,员工队伍精神饱满,士气昂扬,仅2012年,就有14个方面的工作荣获了油田公司、大港区、天津市的相关荣誉。结合五厂的实践经验,浅谈企业文化在基层落实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企业文化建设要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就必须让基层干部和员工广泛认同企业文化,切实提高对基层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和辐射的功能。企业文化不是基层额外的工作和负担,而是基层管理的哲学。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加强人本管理、提升经济效益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将强化基层干部的带动和增强员工的感性认识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基层员工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见到了一定效果。
(一)选准提升认识的突破口
基层党支部书记是基层文化建设的第一负责人,提高他们对加强基层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在基层的落实。为此,我们组织基层党支部书记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海尔公司实地调研,切身感受优秀企业文化的氛围,学习了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使其真实感受到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政工例会,采取以会代培的形式,组织基层干部对于企业文化的有关知识和具体建设方案进行了系统地学习、讨论。通过实地调研和系统学习,使基层干部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逐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增强了建好基层文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把握提升认识的着眼点
我们认为,要让基层进一步提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关键在于引导基层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身文化建设的水平。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三项工作。第一,把关建设方案。采油厂坚持对基层文化建设进行全过程指导,主动带领基层提炼理念、反复论证基层的建设方案。第二,解决现场困难。每周定期召开建设协调会,现场解决基层文化建设问题,并给予资金、技术、人员的支持,调动了基层的积极性。第三,强化典型推动。我们组织召开“企业文化建设现场推动会”,让基层党政领导直观地感受基层文化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果,使基层学有榜样、追有目标,带动了基层整体建设的开展。
(三)抓实提升认识的着力点。
要使文化建设在基层落到实处,仅靠提升基层管理者的认识还不够,关键还要提升广大基层员工的认识。为此,我们强化了文化理念的宣贯和标识的固化。在理念宣贯中,采油厂组织开展了网络大家谈、班组大讨论、文化理念知识答题等活动,采油厂“企业文化宣讲团”还深入到10个基层单位进行专题宣讲,有500余名员工参与到活动中,各基层单位自觉进行了宣贯,作业二区结合四代劳模的工作照和语录制作了宣传画,作业三区将体现红柳精神、根的文化的发展史和先进人物制作成六块图版在作业区范围内巡展,等等。这大大增强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在标识固化中,我们坚持“员工统一着装,基层统一标识,墙上统一展板”,目的是用环境、物品、标识的规范,引导员工思想与行为的规范。如我们对所有基层班组的外墙颜色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进行了统一着色,并将宝石花镶在了显著位置,对所有的抽油机也进行了颜色的统一和标识的固化工作,让员工时刻牢记自己是中国石油的人,在为此骄傲的同时,自觉用中国石油的标准要求自己。
通过以上工作,基层单位营造出浓厚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员工每天都能听到、看到、感受到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这为进一步建设好基层文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企业文化建设要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就必须结合基层的实际,找准切入点,使之有效服务于基层的中心工作。
基于初步的探索实践,我们认为,须搞好三个方面的结合,努力建设充满活力、独具特色和服务到位的基层文化。
(一)结合员工需求,建设充满活力的基层文化
员工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基层文化建设只有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才会活力永葆、经久不衰。我们尊崇员工求美的需要,在建设基层的“求美”文化上进行了初步探索。我厂输注作业区的工作环境较美,员工都愿在这种环境中工作,这体现了员工对美的需求。我们就从“美”字着眼,引导员工营造环境美、思想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的氛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和谐”理念引入到“求美”文化的建设中,引导员工追求人与人的和谐美,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追求人与设备的和谐美,保证人不损害设备,也不被设备伤害;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美,建设舒心、健康、环保的工作环境。这些,员工都真心拥护,很快得到了落实。
(二)结合基层单位情况,建设独具特色的基层文化
油田公司企业文化理念是经过系统梳理、提炼出来的,内涵很广。我们认为,不同的基层单位有不同的具体情况,建设基层文化,也应各有侧重,突出不同的特点。我厂作业一区认为“让每个员工的特长得到发挥和提升”的人才理念在该队最具实用性。为此,该区将践行人才理念作为重点,积极组织技术比武、分析竞赛、素质培训等活动,为员工发挥特长、展示自我提供舞台,员工参与的热情很高,自学成才的氛围也日益浓厚。我厂输注作业区结合工作需要,组织员工讨论“诚信”理念的具体表现,使理念落实到员工行动中:对上实事求是,既报喜又报忧;对下说到做到,一言九鼎。我厂作业二区有四代劳模和金牌队的历史,我们借此提炼了“人人争先 永不满足”和的劳模文化“事事过硬不留死角”的金牌精神,使员工感到自然、亲切,能够自觉地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三)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建设服务到位的基层文化
企业文化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并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我们认为,建设基层文化的最终目的,在于有效服务于基层的中心工作。采油五厂成立以来,原油产量连年持续攀升,生产经营形势异常严峻。在基层文化建设中,我们把“坚持追求业绩,注重实效”的核心经营理念和“员工奉献企业,企业奉献社会”企业精神的宣贯,与“形势、任务、目标、责任”宣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员工的行为和工作,与完成产量任务、成本指标和实现安全生产紧密联系起来,在有效服务中心工作上已初见成效。在老区挖潜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厂认真贯彻“老区不老、小块不小”的勘探开发理念,突破定式思维,应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在4个目标区开展滚动评价工作,实现新增地质储量776万吨。特别是在港西、港中结合部,应用精细地层对比、地层精确标定、构造精细解释、储层预测等技术,滚动井西58-8井获得成功,该井区钻遇明化镇组、馆陶组油层93.2米/14层,新增地质储量259万吨,并在两个月内完成开发方案的编制、现场实施、整装投产,形成日产能力300吨。西58-8井区的发现,不仅扭转了我厂被动的生产局面,为圆满完成全年原油生产任务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使我厂更加坚定了在港西油田中浅层寻求更大突破的信心和决心。
在确保老区稳产工作方面,我们有效践行“人井合一”的管井理念,在采油厂适时开展了“我说我井”工作,不仅使员工技能素质显著提高、责任意识普遍增强、工作热情更加饱满,而且为实现自主管理探索了一定经验,保障了老区的稳产上产,使各项基础工作进一步得到夯实,各项管理指标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躺井率由5.1%下降到了4.62%,单井护理措施落实率由98.4%提高到了98.78%,注水执配率保持在98%以上,分注合格率由78.85%提高到81%。“我说我井”工作在油田公司范围内全面推广。我厂在公司举办的班组地质图件配备与使用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名,“我说我井”动态分析竞赛中,我厂有3人参赛,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同时我厂荣获最佳组织单位称号。
此外,我们积极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向安全生产延伸,努力构建基层安全文化。集中力量对近十年来的安全事故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分析,剖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探寻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总结了做好安全工作的启示,提炼了管理者和员工安全行为准则,汇总了各类安全标识,编成了《安全指导手册》,发至基层班站,让员工自觉学习,基层安全文化的氛围日益浓厚。我厂输注作业区改变了以往无论刮风下雨,只要生产需要就坚持上大罐量油的做法,目前,我们提高了大罐液位计的准确度,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坚决避免上罐量油,把“关心员工安全”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三、企业文化建设要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就必须将抽象的文化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制度,让员工严格依照执行,充分实现制度刚性与管理柔性的有机结合。
企业文化建设要在基层得到落实,不仅要建设好基层的物质层次的文化,更要建设好基层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员工的行为不仅要靠理念来引导,更要靠制度来约束。从现阶段看,我们的基层物质文化建设已初见端倪,关键是要建设好制度文化。这是全面建设好基层文化的重要保障。
我们认为,建设基层制度文化,首先是要对现有的基层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归类和完善,使制度能够体现文化理念的要求,同时,在建立新制度时,也要将我们的文化理念,融入制度之中,使制度与我们的核心理念、价值观相统一;其次,还要探索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化,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关制度,使基层文化建设有制可依、有章可循。
关键词: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管理措施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是指基层人民群众在学习、工作以及生活过程中创造出的各种文化,想要满足基层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必须进行传统文化的改革,加强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从而推进国家物质、精神、政治文明的建设,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做出贡献。[1]
一、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基层群众的文化发展与时代脱轨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相关部门对基层群众的建设和发展关注力度不够,首要任务是要提高文化事业单位对基层文化的重视度,提升管理和建设效率,特别是对于贫困农村以及山村地区的群众而言,更应加强建设力度,使其摆脱贫困、落后的窘状。部分村落内部腐朽的文化仍然存在着,经不起任何时代的考验,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从而阻碍着村落健康、先进文化的发展。
(二)观念较落后
我国属于历史悠久的国家,对于某些落后的农村地区而言,群众思想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较深,阻碍着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部分文化工作者认为基层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无较大关联,不必进行基层文化的改革,从而导致基层群众的文化建设与社会的发展脱节,对社会发展的认同度相对较低。
(三)设施较落后
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文化资源和文化设施相对匮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娱乐、健身活动等的需求,而导致基层文化建设的实效率较低。
二、文化建设和管理的相关性措施
(一)正确认识群众文化
我国的基层文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导致地区文化工作者以及群众对基层文化知识的了解情况相对较弱,因此在进行基层文化建设中,首先应加大宣传和知识的培训力度,使基层群众充分认识、了解基层文化知识,同时应提升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性。在进行基层文化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对政治和经济的管理,同时加大新时期对基层群众文化的服务力度。[2]
(二)进行个性化的文化建设和管理
中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超级大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和风俗民情,在进行基层文化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应因地制宜,依据各地域的特色和历史,做到基层文化发展和建设的效益最大化。群众进行文化活动的基础是文化设施,同时这也属于文化建设的关键。所以在具体的文化建设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民族的特点进行文化建设,如文体活动室、乐器室等,必须符合当地的历史发展特点和民俗风情,同时应不断改进传统的设施,更好地丰富群众的娱乐设施以及教育等,强化应用功能。另外,在进行文化设施管理时,应做到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
(三)优化地区资源
每个地域均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和资源,在进行基层文化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应合理利用并优化。首先,应充分利用地区的人才以及地方的学校、企业、团体等设施,进行科学的整合,维持区域的健康发展,同时应多举办各类提升群众文化的活动;其次,应充分利用志愿者对基层地区产生的作用,多动员文化名人、文体干部以及退休人员组建一支志愿者团队,合理利用单位、培训场所、区委会等资源,设立文化基地,来更好地服务文化建设和管理。[3]最后,基层工作者应合理利用文化志愿者与文化基地的集合,形成一个优质的文化氛围和文化体系,从而满足基层群众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新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及发展,人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也在不断进步及发展,同时也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而面对人民对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大,强化基层文化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在基层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对区域文化的展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起到积极影响。目前,我国的区域文化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进行文化的发展和管理过程中,应依据我国的地域特色,从实际出发,走文化建设的新路子,开拓创新,构建文明、和谐、健康、先进的群众文化,使全国人民进入和谐、幸福的小康社会。
作者:陈卉卉 单位:化市通化县富江乡文化站
参考文献:
[1]龙先颐.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探讨[J].时代教育,2012(24).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概念
基层群众文化是将职工工作之外的生活进行组织开发,建立参与性、组织性和团体性的文化群众建设,在群众中形成一种精神力量,具有群众性、多样性、娱乐性及精神倡导性。其具体职能是提升思想境界、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加强职工内部管理、开展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传承文明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主要以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展开,活动具有群众参与性和基层普遍性,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加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它是在长期发展和探索中日渐形成的一种人民精神力量,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和赞誉。
(二)基层文化建设的社会意义
基层文化建设关乎社会文明的和谐发展,是为广大职工群众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的必要手段,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前进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日新月异,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让每一个国民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提高国民素养是时展的大势所趋,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具有广泛性的社会意义:
1.丰富了职工生活,打造了多彩的文化氛围满足,提升了工作生活质量;
2.满足了社会的人才文化素质的需求,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加强了社会竞争力;
3.将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融入职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使工作、学习和生活三者平衡发展。提高企业向心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传播和弘扬了民族文化,引领先进文明植入生活,享受多元化的文化内容。
二、如何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基层群众文化群众建设在社会主义发展中日益显现其作用,且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扩大,对当下职工需求的不断探究,得出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世达的大势所趋,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繁荣社会主义发展。
(一)提升职工文化品质。
1.激发活力,打造职工文化展示平台
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首先应该提升职工文化品质,文化品质在社会主义经济的洪流下不断提升与发展。目前,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出现倦怠的趋势,与职工日益上升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匹配,必须激发活力,打造职工文化展示平台。例如:认真贯彻《职工群众心理援助计划》,对职工群众的心理健康、心理关爱、职业发展等给予相应的关怀。其具体实施方案是在职工群众中建立“阳光行动”,活动定期展开,对职工的思想状况、生活幸福感指标、心理健康等进行心理辅导、精神鼓励、人文关怀、兴趣培养。在职工群众内部搭建精神家园网络社区,供职工交流、表现,激发职工的文化活力,努力提升自我,展示各自的文化知识、文化技能及文化素养。
2.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
以人为本是整个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原则,对于基层文化群众的建设,其活动主体是人,处处以人为本是体现精神文化的需求的核心内容。例如,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时,必须切实考虑到职工的利益,从其利益出发,以提升职工文化素养为目的,以人性化开展方式为手段,以提高职工文娱生活质量为宗旨。从人性出发,树立人文素养的处事方法和亲民方针。
3.发挥文体团队的协作优势
精神文化的发挥主体是社会各界文体团队,有效的组建和开展精神文化活动离不开他们的协助与配合。企业应该与各界优秀文体团队团结协作,努力开展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各类文体、娱乐活动,如与出版社合作,创建职工文化刊物、定期进入企业开展文艺交流会、将歌舞剧搬进企业等,充分发挥与文体团队的优秀协作,丰富和提升职工文化品质。
(二)打造特色文化职工品牌
1.以劳模品质引领企业风尚
企业与职工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缺一不可,打造特色文化职工品牌,需要以劳模品质引领企业风尚。例如:通过网络、纸质传媒、宣传册、海报等,打造企业劳模形象,宣传企业职工的先进性优秀事迹,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推动企业内部精神文化的发展。对职工实时感召、关怀、赞扬,形成良好企业文化格局,打造出有特色的文化职工品牌,从而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2014年湖北电力集团,在楚天都市报对集团内部电力超人予以劳模的光荣事迹宣传和弘扬,在公司60周年的文艺晚会上的劳模发言,取得大放异彩的轰动效果。
2.加强文化品牌运作
职工文化品牌建立后,需要后期强有力的运作,如何运作是关键。例如:创建企业文化品牌期刊,定期同步发售;打造职工节,一个专属于职工群众的文化节日,建立归属感的企业文化氛围;形成“走基层”的文化活动格局,将基层群众作为文化职能发挥的主体;创建优秀的运作团队等。
(三)搭建文化建设载体
1.开展体育活动
开展体育活动能够加强职工的拼搏精神,在体育竞技中提高职工凝聚力和增强集体荣誉感,是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开展体育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创建企业内部体育锻炼操房,工作闲暇之时,定期开放,提供锻炼的场所;在职工群体内部组织篮球赛、羽毛球赛、游泳、长短跑、太极拳、体操等各类体育活动赛事,增强职工群众凝聚力和拼搏精神;定期组织体育文化节,在文化节期间宣扬体育精神,弘扬体育文化,开展体育文化知识竞赛和交流等。这些都很好的文化建设载体,在各类体育活动中增长见识,提高体育技能,从而满足精神文化的需要。
2.开展职工文化大讲堂
职工文化大讲堂是在职工群众中开展学术交流、文艺汇演、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和体现方式,它是文化活动建设的载体,用以传达文化知识、文化元素以及文化学术。文化大讲堂可以定期举行,讲堂以大阶梯多媒体教室为最佳,能够容纳大量的职工群众,并配备专业的文化导师及嘉宾坐镇,提高文化讲堂的专业度。3.建立“职工之家”。“职工之家”是职工群众自由开展文化活动的机构,由企业或者社会出资建立,为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一个具体可以实战操作的开放平台。例如:提供心理辅导、职业生涯的正确规划、工作技能培训、心灵鸡汤等服务,给职工打造一个温馨的精神文化的“职工之家”。
4.建设文娱一体的职工休闲场所
文娱一体的职工休闲场所,是职工将工作、娱乐、学习融为一体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方式,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较为受欢迎,也是顺应时代文化发展趋势的文化建设方式。例如职工书屋就是较为受欢迎的文娱一体的职工休闲场所之一。
三、结束语
关键词:基层群众;群众文化;文化馆;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目前群众文化的建设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但是伴随着近些年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时期社会特征的涌现,给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想要完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贯彻文化发展大纲的要求,提升文化软实力,使得群众文化工作能够更好为全经济发展服务。
一、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现状
(一)群众文化建设基地较小。目前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基地还主要是来自文化馆和文化站,我国各地的文化馆和文化站在发展上远远落后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这样就是造成了级市基础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不够全面,甚至很难得到有效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造成基础群众文化建设这种现状的原因还有就是文化馆,基础群众文化人员的缺乏,受当前我国社会制度的影响,文化馆和文化站也在不断的裁员,将那些精通文化的工作都裁剪掉了,这样极大影响了文化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群众文化的服务方式单调。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文化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就很难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需求,现有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和基层群众都不再同一个层面上,加上群众文化形式的单一、内容的单调,更无法和快速经济相适应。例如,我国部分文化馆的群众文化活动还是主要以文化演出、戏曲表演,举办文化节等传统形式。这样的文化宣传形式太过老套,无法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
(三)群众文化工作人员观念落后。很多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严重,都存在着思想观念陈旧的问题,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还较弱,造成了文化馆群众文化工作难以创造出符合当地群众口味的文化形式,很难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群众文化建设人才缺乏。当前我国从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工作的员工都是一些退休的老年人,而很少有年轻人涉及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造成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落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群众文化建设专业性人才缺乏。专业人才的缺乏更造成了群众文化建设的不专业性,极大地的降低了群众文化建设质量和水平的低下。
二、改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拓展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群众文化应利用多元化的文化娱乐方式,拓展发展空间,不能局限于一种环境或一种方式。将新时期下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少年文化等文化方式更好的利用起来,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内容。可以将传统的文化娱乐方式加入一些现代化因素,也可以吸收一些优秀的现代化文化娱乐方式,这样既不但不会完全摒弃传统文化,还使得传统文化得以更广泛的传播。只有文化娱乐的空间扩展了,人们才能更好地享受群众文化建设成果,使其为创建和谐美好的现代化社会更好地服务。
(二)开展社区文化娱乐活动。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目的就是服务群众,丰富人们群众的业余生活,因此,必须加强社区文化娱乐活动的建设。目前,有很多社区组织建设了老年歌唱团和儿童文艺演出队等活动组织,还建设了现代化的阅读室、健身场所等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要做好社区娱乐活动工作,首先,硬件设施是前提,这需要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入,为社区开展娱乐活动购置合适的器材,当然,为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鼓励人们加强身体锻炼,可以在小区内安置各种健身器材,还可以为群众自愿组织的各种文娱团队提供活动器材,鼓励群众加入到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中来;其次,要发挥好相关文化部门的作用,在有些思想较落后的地区,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就要对群众文化工作进行大力宣传,让人民群众参与其中,发挥文化部门的指导工作,在社区积极创办各种文娱活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最后,要结合当地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当地传统文化特点,在一些历史文化气息浓重的地区,要大力宣传地区的传统文化,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大范围的传播,发
(三)发展通俗的文化事业。目前,一提到建设群众文化工作,大家想到的就是各种文艺汇演,才艺大赛等形式,由社区选拔出优秀的进入里比赛,再层层选拔进入市里比赛,以比赛形式开展文化活动,程序大同小异,这种方式既缺乏新颖,又不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这种文化方式已不能满足现在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这种传统老套的娱乐方式需要彻底的改变。人们注重的是文化的欣赏和观赏性,而通俗的文化事业简单易懂,更能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现状,贴近人们的生活状态,也因此更能出发人们群众的情感思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里的文化部门可以在各社区巡回进行文化展览,以独到的方式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
(四)培养专业的文化工作人员。群众文化的建设工作离不开专业的工作人员,加强文化部门的管理机制,提高文化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为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更好的服务。首先,文化工作部门应招募一些对文化建设工作有经验、有兴趣的专业人员,工作责任心强,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成就;其次,还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及时传播现代优秀文化,与时俱进,传统与时代相结合,才能丰富群众文化的内容;最后,要加强文化部门的工作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工作人员要融入到群众中,做好群众对文化需求的调查,才能更好地开展符合群众思想的文化工作,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总结
综上所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作为我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也是满足基层群众精神生活的关键,抓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能够有效的解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完善我党的文化建设,另外,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还能够促进城文化的进步,实现国家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