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个人德育总结

大学个人德育总结

时间:2022-02-11 16:20: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个人德育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个人德育总结

第1篇

1.论大学德育的文化属性——基于工具性和价值性的层次视角

2.大学德育功利化的危害及其超越

3.中国与新加坡当代大学德育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4.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

5.中学德育与大学德育有效衔接研究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工作研究

7.论大学德育生态环境之建构

8.中美大学德育比较

9.红色资源开发在大学德育中的运用研究

10.论大学德育与中学德育的有效衔接

11.    论美育对大学德育的促进作用

12.美国大学德育途径与方法的启示

13.论大学德育中道德批判力的缺失

14.当代中国大学德育现状和趋势分析及实施路径研究

15.大学德育功利化的危害和根源

16.文化视域中的大学德育——对改革开放以来大学德育的一种反思

17.建国五十年大学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8.    构建大学德育与中学德育衔接的有效机制

19.创新人才培养视阈下的大学德育

20.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德育

21.古典儒家“大学之道”与当代中国大学德育 优先出版

22.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的大学德育文化取向研究

23.基于创新人才培养下的大学德育改革发展

24.应用型大学德育工作新途径探究

25.儒家思想对韩国大学德育的影响启示  

26.孔子教育思想与大学德育的“生活世界”回归

27.大学德育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

28.浅谈大学德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29.浅谈大学德育

30.基于沈阳农业大学大学生信仰现状的调查

31.大学德育中对红色资源开发的运用探索

32.生命叙事:让大学德育回归人的情感真实的路径

33.基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价值澄清理论的比较性分析

34.道德关怀教育在大学德育中的实践与创新

35.大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6.基于文化哲学的大学德育内容体系构建

37.大学德育生活化改革动因及策略选择

38.自媒体视野下大学德育的挑战与机遇

39.职业倦怠:大学德育教师的困惑与对策

40.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德育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综述

41.浅析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德育教育中的运用

42.“志功”思想与大学德育

43.朱光潜“人生艺术化”思想对大学德育的启示

44.大学德育的诗情意

45.张伯苓大学德育思想的当代意蕴

46.从博雅教育维度审视大学德育:目标、方法及途径

47.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德育意蕴解读

48.从教育“三个面向”谈大学德育的发展方向

49.古代书院的道德教化功能对当今大学德育建设的启示

50.基于德育生态现状的大学德育困境思考

51.责任教育:一个大学德育主题的再阐释

52.信息时代的大学德育工作

53.论互联网时代下大学德育教育工作

54.古之《大学》对今之大学德育教育的启示

55.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和改进大学德育

56.大学德育的落差困境及理性反思

57.大学德育教学改革初探

58.古典文学和大学德育中的美学思想

59.大学生德育教育思考

60.《大学》中的道德教育

61.大学生个人德育总结4篇

62.大学个人德育总结

63.大学生德育自我鉴定

64《大学德育自评》_精选优秀范文十篇

65.大学德育分真有那么重要吗!!

66.大学德育概念

67.浅谈大学德育

68.大学生毕业德育总结2015

69.大学德育工作计划

70.当代大学德育走向

71.2016年大学德育上半年个人总结范文

72.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73.大学生德育教育

74.大学德育有效才是硬道理

75.新编大学德育

76.大学德育总结

77.大学德育文坛

78.浅谈当代大学德育教育

79.大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0.大学德育研究_购买大学德育研究相关商品

81.大学德育环境及建设

82.树立现代大学德育理念

83.班主任德育的时代境遇与突破路径

84.大学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

85.大学德育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86.2014年英语六级作文预测

87.大学德育教程

88.从一个案例看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

89.大学德育学

90.大学德育的落差困境及理性反思

91.大学德育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92.《当代大学德育走向》

93.大学德育价值和德育目标

94.论大学德育的文化属性

95.e时代的大学德育

96.大学德育:如何走向首要位置

97.《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

98.大学德育个人工作总结

第2篇

关键词:人本管理;高校;德育;大学生;创新

前言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指示。以人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将以人为本思想与高校思想结合起来,构成人本管理理念,是高校教育思想的一种创新。加强人本管理理念在高校德育管理工作中的落实,为德育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血液,也让德育管理的方法更加灵活[1]。重视人本管理理念的落实,才能让大学生的德育水平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得以提高。

一、人本管理理念在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中的应用问题

人本管理理念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与教育改革需求的创新理念,要使人本管理理念对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得以发挥,就要深入分析人本管理理念在德育管理实践中的应用问题。

(一)过分重视情感育人、忽视教育理性

在人本管理理念落实的过程中,许多学生管理者认为加强自己个人情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互动作为学生管理的方法,就能够促进德育管理质量的提高。学生管理者努力用情感去感化学生,用情感去引导学生。但在情感育人的过程中,教师要过分重视情感育人的作用,一味地与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关系,使德育管理工作的理性下降[2]。部分教师片面认为情感关系能够帮助他们建立威信,让学生信服自己。极端的教育思想,使少数大学生管理者与学生称兄道弟,一起吃吃喝喝,严重影响了教育工作者的形象,也让师生关系变得过于社会化。在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时,一些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严格教育,反而为了维护情感袒护学生,最终害了学生。教育理性的丧失,还表现在一些学生管理者一味地引导学生关注眼前的利益,告诉学生做到什么可以得到什么,影响了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合理建立。

(二)过分重视好人主义、忽视教育原则

加大大学生德育管理的人情味,是落实人本管理理念的重要表现。但是部分学生管理者纯粹地认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人情味浓了,学生就可以接受教师管理的思想。为了实现学生管理目标,一些教师开始无限制地加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人情味。遇到问题只顾着人情,忽视了学校的纪律与原则。在学生制造问题的时候,学生管理者会先想批评教育会不会得罪学生,会不会影响教育管理工作的人情味。更有的学生管理者没有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原则,在学生犯错的时候,会向上级领导求情,或帮助学生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味做学生眼中的好人,让学校的教育管理原则被架空,影响了教育工作者教育意义的实现。

(三)过分迁就高校学生、忽视批评教育

在高校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学生管理者会遇到形形的学生。近些年来,学生因琐事跳楼自杀的新闻时有出现,这让许多学生管理者在自己的管理工作中变得小心翼翼。他们会在学生管理中迁就学生,为了落实人本管理理念,不对学生进行正面批评。管理者担心自己的正面批评与惩罚会有悖于人本思想,更担心学生心理脆弱,做出傻事。用迁就的方法纵容学生的错误,使学生认识不到个人错误行为的严重性,导致错误一犯再犯。德育管理虽然不是军事化管理,但也有严格的要求,只顾迁就学生,会毁了学生的一生。

二、人本管理理念在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中的应用方法

将人本管理理念应用于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中,需要教师认真分析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了解人本管理理念与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将人本管理理念与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让人本管理理念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应用人本管理理念推动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优化的方法如下。

(一)重视人本化德育教育环境的创设

利用人本理念改革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就要利用人本理念教育思想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就要对高校的实际教育环境进行改革。用环境对大学生思想、人格与情感潜移默化的影响去推动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创新,有利于高校德育教育水平提升。首先,重视人本理念管理落实。人本理念在德育管理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大学生人格与价值观的形成,也能提高大学生的智慧与涵养[3]。落实人本理念,不仅要改革教学思想,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明确个人的做人目标。学校的教育管理者要认识到自己肩上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性,明确教育责任。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者要积极提高个人修养,认可人本管理理念,将人本管理理念与自己的实践工作结合起来,使人本理念通过自己的实践工作渗透到高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学生具有人本意识,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教师的人本化教学行为,能够配合教师的德育管理工作。其次,要营造人本化的关怀环境。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管理者要建立较强的服务意识,将学生管理工作视为服务学生的工作。在德育管理工作中,教师要想尽方法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创设一个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教育工作氛围。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管理工作可以落实在许多方面,比如根据学生的需求,加长学校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应学生要求,扩大机房规模,提高机房网速;给学生创设专门的学习基础,组织具有同样学习目标的学生一起交流。除了学习方法,德育管理者还要通过生活上的关怀,让学生生活在一个以学生为本的环境中。德育管理者可以建议学校提高食堂饭菜的质量,丰富品种;结合大学生和体育兴趣,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定期组织学生编排晚会,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学生管理者在德育教育中为学生思考,会激发学生的感激之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加强人本化德育管理工作科学性

第一,加强法律教育。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每一个学习阶段都会给他们带来不同的生活体验。在中学时期,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家长对于他们的管理较为严格,他们更渴望无拘无束的生活。走进大学,学生没有升学压力,不用考虑自己的成绩,家长也放松了家庭管理。在这一阶段,学生开始摸索着规划自己的人生,但大学生的心智并没有完全成熟,他们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仍然处于建立阶段。大学生的思想免疫力较差,稍有不甚,就会走入歧途。因此,为了保护大学生,更为了给大学生一个美好的未来,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者要做好法律教育。让学生学习与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使学生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并结合学校中明文规定不能做的事情讲解法律后果,提高对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以人为本的德育管理,绝不意味着纵容[4]。第二,加强民主教育。人本管理理念强调民主思想的落实,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可以向民主管理模式转变。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他们需要得到他人的关注与尊重,也渴望能为自己做主。因此,在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来做决定。比如在组织迎新春晚会的时候,教师可以集合全体学生,通过投票来制定晚会的流程或节目的数量、类型。让学生参与到与自己相关事物的决定中,体会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让德育教育信服度提高。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管理者绝对不能替学生做决定,更不能顶着为学生好的帽子剥夺学生的自我决策权利。教师可以开设网络交流平台,利用微信群或者网络意见箱的方式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调动一切资源去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

(三)加强人本化德育管理队伍的建设

高校要基于人本管理理念创新大学生德育教育管理模式,就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德育管理队伍。素质教育的落实,不仅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更提高了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高校要不断优化德育工作体系,让高校教育工作进度能够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管理者要重视人本管理理念与德育管理工作的结合,给德育工作者更多的提高机会。学校要组织德育管理者定期学习最新的德育管理思想与方法,并在学习中交流,探讨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人本管理理念的引导下,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除此之外,学校要重视学生干部的力量,给学生干部自我提升的机会,以学生干部为载体,打造一个学生化的德育教育体系,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内容的学生化,也就是人本化,促进人本管理理念的自然落实。

总结

综上所述,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就要做好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德育管理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与教育发展的新时期,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人本管理理念的引导,通过日常德育管理工作,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引导学生明确个人价值观与人生观。建立大学生德育管理体系,践行人本管理理念,才能让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得以革新。

【参考文献】

[1]张庆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5.

[2]赵萍.论人本管理理念在学校德育管理中的运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

[3]孙晓峰.高校德育管理机制构建及运行中的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

第3篇

前不久,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复旦投毒案”依法公开一审宣判,年仅28岁的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森浩因投毒致使舍友黄洋死亡而被判处死刑。

同19年前清华大学女生朱令铊中毒案、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案一样,都是仅仅因为同学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对他人看不顺眼,最终一个人的冲动导致多个家庭的毁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案例,值得社会深思。

毋庸置疑,在常人眼中,林森浩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高材生,堪称不折不扣的天之骄子:中学时代一直是全校“最优秀的那几个孩子”;读研期间发表了8篇核心期刊级别论文,同时还兼任学生会副主席;头顶的“光环”不可谓不多,他“一直是整个家族的骄傲”。然而,正是这些所谓常人眼中的“优秀”“杰出”“好孩子”“羡慕的目光”害了他。

因为他学习成绩优秀,勤奋好学,所以没有人在意他性格上的缺失,没有人关注他“对人对事方面缺少应有的认识”,没有人注意到他内心的灰暗。他在QQ日记里写道:“像《恰同学少年》里面那个在进大学时对着学校领导说他自己父亲是他雇用的挑夫一样,我在本科以前一直也有这么一种自卑的身份心理,每次听说谁的父母是什么医生、大官的,我就会内心小羡慕一番。”尤其是他交友屡屡受挫,以致于他自嘲,“有谁会喜欢我这个人?丑男第一、手无缚鸡之力、木讷、迂腐、时代的落伍者。”后来他在日志里这样总结自己的心理:“我的潜意识中确实有着一种想借助裙带关系上位的成分,可是我的自尊心又时不时把我给拉回来继续奋斗,形成了我矛盾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说明他已经认识到自己不自信又要强的心理缺陷,但是一直没有阳光照进来,没有人给他引导。这何尝又不是当前许多大学生的内心写照。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重学习轻品德、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非常严重。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人的观念、情感、善的意志是不可分割的。作为知识传递过程的教学和作为善的意志形成的道德教育是统一的,“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的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则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然而现实中,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老师关注的只是成绩和分数,对于心理是否健康、人格是够健全、品行是否端正等全然不管。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没空”与学生谈心,只要学生成绩好、分数高,即使犯再大的错误,也都宽容甚至包庇,而不是给学生指出来,让其改正。大学里,教师热衷于跑项目、搞科研、发论文、赚外快,教书育人俨然成为“副业”,教师教而不育的现象严重。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的一段话至今振聋发聩:“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反观今日师生关系,直一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耳,去从游之义不綦远哉!”

据《南方周末》报道,林森浩在网络上非常冲动,经常使用一些恶毒的攻击性语言,参与论坛讨论。有同学回忆,本科时,因为跟同学发生争执,林森浩连续给对方发了十几条“恐吓短信”。同学总结说,“他记仇,但绝不轻易外露。”林森浩在学习和生活中截然不同的表现也折射出学校道德教育的失败。

中国学生从小到大都在接受道德教育,但是往往重说教轻养成、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体验,道德教育与道德生活脱节。正如陶行知所言:“现今学校中所通行的修身伦理,很少实行的机会。既或有之,亦不过练习仪式而已。所以嘴里讲道德,耳朵呼道德,而所行所为却不能合乎道德标准,无形无影当中,把道德和行为分而为二。若想除去这种弊端,非给学生种种机会练习道德的行为不可。”失去生活根基的道德教育课程根本进不了学生的脑子,学生碰到现实问题,就会发现和书本上学的不一样;德育内容空洞抽象、苍白无力,德育内容原本来自于生活世界,而我国现在所进行的德育往往变成了僵死的教条,学生只能学到关于道德的理论知识,无法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德育方法上强调灌输说教,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热衷于对道德符号的记诵和逻辑演绎,学生学到的不是沉甸甸的生活与道德智慧,而是枯萎的道德语言符号和知识气泡。如此德育模式造成的一个怪圈是:许多学生背《规范》《守则》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扔纸屑;许多孩子节假日走向街头巷尾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学生从小就受思想道德教育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但是到了大学反而还得从头来学不踩草坪。这一怪象值得深思。

“复旦投毒案”虽属个别,但是整个事件值得深刻反思。我们不能将其简单归因于个人的修养水平,更应从整个教育体系、教育理念、教育价值反思,唯有如此才能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

第4篇

性、独立性和创新性。

关键字:“三自”教育“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完善”

【中国分类法】:G420

一、更新理念

为适应社会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更多的综合素质人才。学校教育需要改变原有的德育模式、教学模式、师生管理模式,构建新的教育模式。

我校以打造出更适于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校园,以实现学生“三自”能力(“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为目的,创建和谐校园,打造出平洲二色的德育育人教育模式。全面推行“三自”教育德育模式,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各个方面和不同层次。德育育人,不仅是一种模式,也是一种理念、思想。

二、推行“三自”教育,创特色德育

1、推行“自我规划”,培养学生的“自我要求”

“自我规划”就是培养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志向,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设计和策划。通过学会自我规划,培养学生自我要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作为班主任,为培养学生学会自我规划并自我要求,每个星期一固定一节课的时间,向学生介绍并让学生学习先进人物、名人事迹,明确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实现自我价值,正确规划自己的人生。并要求学生每个月对自己进行总结并深刻思考之后一个月的自我规划。每个同学完成自我规划,会在下一个月的自我规划班会时间,进行奖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让学生逐渐养成自我规划的习惯,按部就班的完成自我规划的人生,但我注意到自我规划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很重要,它是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的桥梁和途径,有的学生虽然有远大的目标,但会有一段迷茫期,不知道从何做起,我的责任就是逐步引导并帮助学生设计近期以及远期的自我规划,使学生客观地科学地提出个人奋斗目标以及自我规划。让学生明白,自我规划要从客观实际和主观条件出发,不能随意规划。学生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规划出积极向上、高质量的学习生活和理想。通过一个学期的自我规划德育教育,班级整体学生德育得到很大提高,学生基本学会自我规划,并积极努力完成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足可以证明推行“自我规划”是一项正确的培养学生德育的方法。

2、推行“自我管理”,优化班级管理模式

我校注重德育的发展,目的是形成学生自主管理的德育特色。首先,我校建设一支由校领导、德育处、年级组长、班主任组成的优秀的德育工作队伍,加强对学生自我管理工作的指导。其次,我校成立学生自律委员会,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学生自律委员会参与学校的管理包括:风纪、卫生等日常行为规范管理,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责任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为班主任减轻负担,为教育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的秩序和氛围,逐步形成“德育引领,自主管理,共同打造和谐校园”的德育特色。并且鼓励学生参加干部竞选,每个学生都有资格管理学校以及班级的事务。让学生自己设计并组织活动,让他们体会到以自身为中心的感觉,树立竞争意识,促进自身发展。最后,进行“流动红旗”制度,激发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针对教师,进行“制度激励”为班主任工作护航,按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对班主任每月进行讲评,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为班主任,我的主要责任就是指导我班全体学生进行有效地自我管理,加强学生的自律、自治能力,促使学生善于把自己的行动纳入已规划好的人生轨道中,进行高效率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在班级,我建立一个由学生组建的管理小队,由学生管理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调整从而使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和自主发展。在每个星期开展活动,如诗歌朗诵、书法比赛、象棋比赛等等,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并鼓励学生积极争取每个星期得到“流动红旗”,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一个学期的德育教育,我班学生整体德育水平得到飞跃的提高,我看到他们逐渐成为优秀的人才并成为高素质的人才,这使我倍感欣慰。

3、培养学生的“自我完善”意识,不断完善自我

学校教育在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一个学生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是通过学校的教育和培养逐渐构造成型的,所以学生要学会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在批评中自我成长并逐步自我完善,这才是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和良好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途径。班主任的责任就是培养我班级全体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由于我们民族的文化背景的影响,更多的人注重别人的评价,而忽视自我的评价。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是具有自信心,有独立人格的一种标志。同时,作为教师,我也要不断的自我完善,校方领导带领全体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提高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我积极参与其中。学校开设了一个心理咨询部门,开通心理热线,目的是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活动动态,我告诉学生当他们心中产生疑问或者迷茫时,可以向我和心理咨询部门寻求帮助。每两个星期,我也会固定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开展体育文娱活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逐步做到“自我完善”和学会自我批评,做一名高素质人才。在学期末,我会要求班级全体学生写一份心得体会,总结这一个学期来,自己所获得的收获和如何做到自我完善的过程。我认为推行“自我完善”的德育教育也取得很大的成功,我看到学生在逐渐自我完善,并成为越来越优秀的人才。接下来,我作为班主任,会继续努力,和学生共同进步。

三、总结

“三自”教育尊重人的主体思想,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符合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力和实质原理。我校建设特色德育教育,推行“三自”教育,还会全面覆盖应用于文化课学习上,而且在德育、特长发展等方面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动地位,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情况,不同侧面,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管理,让学生自己发现存在的价值并发挥他们的潜力,使学生彰显自己的个性,发挥个人的力量,让学生进行自我突破,自我拓展和自我完善,实现一种“要我成人”、“要我成才”到“我要成人”、“我要成才”的教育转变,最终实现德育育人的目的,培养高素质人才。

第5篇

关键词:全媒体;高校;德育工作;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2-28

全媒体是指全新的媒体形态和传播形态,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提供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信息管道,以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全媒体环境为高校德育工作带来诸多挑战与困境:首先,海量信息造成了大学生信息筛选的困扰,影响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其次,全媒体网络报道新闻时会充斥大量的负面新闻,而社会学习与社会模仿心理导致相应的负面新闻接连发生,最终造成大学生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失去信心,无法塑造自身美好的道德人格。最后,很多大学生面对虚拟的、快餐文化盛行的物化世界无法有效应对,表现出空虚与茫然、消极与避世,甚至选择错误的价值观。

本文从教育观念、组织方式、技术手段、教育内容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模式。

一、高校德育工作观念更新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学习全媒体知识,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并具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广大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转变传统的德育观念,适应这个信息化的大时代需要。

1.了解全媒体知识,接受全媒体时代的教育理念

全媒体的突出特征就是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的个性化与社群化。德育工作者要了解全媒体的含义与特征,打破传统的德育工作教育模式,积极融入全媒体德育工作的大环境中去。

2.掌握全媒体知识,运用全媒体开展德育工作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全媒体的技术手段、应用方式,运用全新的教育技术和方式方法开展德育工作。一方面要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另一方面,要对德育工作创新模式进行全新探索。

二、高校德育工作组织方式革新

传统高校德育工作的组织形式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面对面交互的社交方式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师生之间有情感、眼神甚至肢体上的互动与交流,有一定的德育效能。但这种传统德育方式也存在弊端,比如说,教师在校时没有过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当面交流使学生某些问题时学生会难于启齿,遇到一些困难时不能向老师和盘托出;教师不能给学生以安全感,以及二者之间的信任缺失,不能做到有效沟通等。而社交网络、即时通信软件等全媒体方式可以为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打开新的德育教育局面。

1.开学新生教育,及时建立社交群,为今后开展德育工作奠定基础

新生教育是让大学生迅速融入大学生生活的教育,大学新生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适应高等教育。因此如何在第一时间为学生排忧解难、答疑解惑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在开展新生教育时及时公布社交群号,让大学新生及时加入;第一时间解答学生疑问,会为今后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2.常规事务管理通过QQ群及时解答疑问为学生排忧解难

通过广泛运用全媒体,常规事务管理工作效率会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社交网络的即时互动可以打破时空障碍,使沟通更加畅通。比如说对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把握与监控,以及对学生的负面心理和不良情绪的及时疏导等。

3.学生评奖评优以及心理普查等可以发起网络投票和网络问卷

在全媒体环境下,针对学生评奖评优,教师可以对候选人发起网络投票,这样会方便、快捷地统计出评选结果。而对于学生的心理普查,选择相对低耗环保的无纸化普查,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可以较为迅速地分析和总结学生的心理状况。

三、高校德育工作技术手段创新

“要积极吸取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大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高科技化。”当前,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迅速普及,全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为德育工作提供了更加丰富、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尤其是正在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打破了时空限制,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已成为重要的大众传媒。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采用这些新的技术手段,改进和更新教育方法,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1.熟练掌握社交网络和即时通讯工具的基本功能

有些老师面对全媒体的冲击时,选择了故步自封。德育工作者应该打破僵化的工作方式,熟练掌握社会网络和即时通讯工作等这些在德育工作中运用非常广泛的全媒体,对于基础功能的掌握和熟悉是最基本的要求。

2.积极尝试使用时下流行的、新颖的社交媒体

全媒体软件的不断更新换代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德育工作者要顺势而为,积极尝试使用时下流行的、新颖的社交媒体,使其成为德育的重要工具。大学生群体是全媒体的受众,他们求新、求快,不断尝试新鲜事物和新颖软件,教师要想德育有效,就要把握住大学生的这个特点和特质,做到与时俱进。

四、高校德育工作内容求新

高校的德育对象主要是“90后”大学生,要了解“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90后”大学生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求新、求知、变通能力较强。因此对这些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就要注重德育内容的新颖性,大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注重教育的及时性,及时联系网络讯息,使其和大学生的思想工作有一个合理的链接。

1.利用网络热点和学生关心问题进行及时施教

进行海量信息的筛选时,教师要注意对网络热点事件和学生关心的问题的总结和梳理,引导学生的正确观念,进而影响学生主流文化的构建。网络热点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引发共鸣,对学生困惑的问题及时施教、及时梳理,也能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2.聚焦热点教育事件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导向

关于教育热点事件的解读往往是多元的,德育工作者要辩证地为学生解析和回答,并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导向。大学生有时候因为个人经历和社会经验不足,难免对于一些问题产生困惑,甚至错误的观点,德育工作就是为大学生拨开云雾,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

3.注意德育内容的新颖性、即时性和与时俱进性

全媒体环境下德育内容的核心议题就是德育内容的新颖性、即时性和与时俱进性。德育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遇到问题及时施教。“强调德育内容的生活化,一方面要在学生的生活中渗透德育,另一方面让德育内容回归生活”。这是德育工作者适应这个信息化大时代该有的思路与情怀,希望越来越多的德育工作者把握全媒体的时代特征,总结出更为完善全面的德育工作创新模式,让大学生更好地发展、成长。

参考文献:

第6篇

答辩会主持词一:毕业答辩会主持词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上午好!大家辛苦了。经过四年课堂教学的洗礼、社会媒体实习单位的风雨检验,以及四处奔波找工作、谋生活的艰难艰辛,我们终于盼到了今天——毕业论文答辩。大家都知道,毕业论文撰写是大学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过了今天,就意味着你们的大学生活即将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请允许我代表新闻专业全体教师祝贺你们,祝贺你们羽翼丰满、学有所成!

同学们,在多次场合我强调过,咱们新闻专业建设方针是:尊重个性、尊重创造;自我挖潜,借风行船。四年来,你们亲身参与、见证了新闻专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省级新办专业a级达标,凝聚着我们师生共同的心血。优良的学风需要继承,未来的业绩需要你们开创!同学们,你们是继XX级之后最优秀的新闻梯队。今天,就是你们全面展示你们四年所学的一个平台。希望同学们在遵守规范的前提下,张扬个性,大胆发挥。

预祝同学们答辩顺利!

答辩会主持词二:

老师、同学,

大家中午好,今天我们迎着温暖和煦的春风,怀着澎湃激动的心情迎来了“育德育才,规划未来”20**年**班德育开题个人报告及主题PPT展示班会。

德育答辩是我校坚持“以智养德、以德养才、育德为首、全面发展”的育人方针,适应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创的一项特色工作,历经7年实践,现已形成了由新生入学时的德育开题、三年级的德育中期检查和毕业时的德育答辩组成的完整的大学德育体系。

今天大家迎来了第一个环节——德育开题,在这里我们回味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对大学四年做出规划,理性认识自我并深度剖析自身优劣,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老师莅临指导,欢迎他们为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现在我宣布20**年**班德育开题正式开始。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大家对自己大学的期望,一起回顾我们共同走过的8个月的时光。

岁月不居,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们已经从丹桂飘香的九月走到了灿烂缤纷的四月,相信大家对大学已经有了几多收获,几许思考,那么就让我们来展示一下我们的思想的落穗吧。不过也许大家还不知道,班会之前,几个班委同学不辞辛苦地给我们每一位家长通了电话,留下了他们对我们殷切的期望。在这里,也提醒大家没事的时候多往家里打打电话,家人挺想你的,也挺关心你的。

下面我们将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展示,每个小组先集体表演一个节目,然后我们会随机播放一段家长给我们的大学寄语,再有请相应的同学做ppt展示。下面有请第一组同学**,**,**,**为我们带来他们的小品和ppt。

下面友情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短短的四个小时的展示,看得出有大家的思想的火花在闪烁,有理性的光芒在熠熠生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愿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豪情万丈踏上征途,在科学的道路上勇攀高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愿我们在大学里放飞梦想,走向成功!

下面让我们有请**老师为我们做班会总结。

下面我们将进行德育签名活动,请全体同学和指导老师在横幅上签名。

第7篇

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脱节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德育教学活动,这极大地影响了德育改革和德育教学的质量。至此,教育学术界未能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本文试图从缄默知识论的视角出发,尝试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德育认识根源,并由此反思我国现行的德育教学模式,提出未来德育教学改革具有可行性的些许设想,从而,能够开阔德育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视野,进一步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波兰尼;缄默知识;道德认知;道德行为;德育教学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不能充分“一致”。虽然受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接受了某种道德认知,从主观愿望上也想努力按照所接受的道德认知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但真正履行起来似乎非常“困难”,导致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节的原因很多,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归咎于学校道德教育的重知轻行、学校道德教育的知易行难,以及其他社会原因。但是,研究者是否意识到社会道德认知本身出现了问题。在德育教学过程中,道德认知不能转化为道德行为的现象一直饱受诟病,人们也一直试图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努力没有取得十分理想的效果,因此,理论研究者需要把研究重点放在道德认知如何转化为道德行为等问题上,防止二者相脱节。

一、缄默知识在德育教学中的意义

一个人的道德行为往往是受道德认知支配的,或者说受道德认知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存在没有任何道德认知而支配的道德行为。因此,在德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按照道德教育认知要求去进行道德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不过,在德育教学过程中,这些道德教育教学知识本身不会缺乏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现阶段,人类知识多种多样。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Polanyi,M.)根据从人类知识是否可以通过语言符号的方式加以表述这一角度,将其划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与“缄默知识”(tacitknowledge)。[1]他明确提出了“人类有两种知识”,其中,显性知识一般指的是以概念、命题、公式或者图形的形式来进行陈述、书面呈现给人们的知识。这里的缄默知识,又称为“隐性知识”,它则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指人们经常使用但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给人们的知识。”[2]像我国古代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如波兰尼所认识到的:只是具有缄默的成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言传的。又如人们做某件事情时,其行动中附带的知识,即“行动中的知识”,又称之为“内在于行动中的知识”。霍瓦斯曾说过“人类所能认识的远远多于他们所能告诉的。个人的知识深深根植于一些不能充分表达的经验之中”。[3]所以,除了语言、文字等这些显性知识,还有很多意境、感受等无法表述的缄默知识,他们都属于人类共同的知识。波兰尼进一步分析了这些不被人直观的缄默知识所呈现出来的特征,认为:第一,缄默知识尚未编码和格式化,更多地需要用诀窍、个人特技、习惯、信念等形式呈现,不易保存、传递、掌握和分享。如学校道德教育知识内容可以通过教材为不同的人们所分享,具有一种“公共性”,但是个人的道德行为,有时候连个体自身都说不清楚。第二,缄默知识无法用语言、文字等符号论证,既然无法记载,很多时候无法行文表达,波兰尼称之为“不清晰的知识”(inaiticulateknowl-edge),如我国古代《道德经》开篇:“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第三,缄默知识没有经过严密的逻辑论证,也无法进行“批判性反思”。波兰尼认为缄默知识与个人的性情、经历以及所处的情景密切相关,时常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因此,无法进行理性的批判与反思。人们往往忽略缄默知识的这种不足,没有将缄默知识当作衡量指标。波兰尼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即使我们承认,宇宙的精确知识确实是我们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我们甚至可以说,人们最杰出的思想行为在于产生这种知识。人类心灵最伟大的状态就是将迄今为止未标明的区域纳入到它的控制之下。这种行为更新着既有的显性知识框架,因此,它们不可能在既有的(显性知识)框架中进行……只有通过运用与老鼠在学习走迷宫过程中所使用的同样的缄默力量,才有可能发现基本的新知识。”[4]即使没有行书成文,明确被人们接受,但是缄默知识也可以支配人们的认识活动,还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如何将缄默知识“显性化”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将缄默知识“显性化”的重要任务就自然转移到教学过程中,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德育缄默知识的如何“显性化”显得更有意义也更为重要。

二、缄默知识在德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波兰尼也非常重视缄默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他认为第一,显性知识主要通过教学活动进行传递;第二,这种显性知识的传递只有通过缄默知识的应用才能生效。波兰尼曾提出,教学活动只有以这种默会的“潜在知识”(Latentknowledge)为基础,才能使师生双方意识到自己的“理智的力量”(powerofintel-lect)[5]。因此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本文注意到了德育教学内容的缄默知识和德育教学活动本身的缄默知识,前者主要与德育学科内容相关,如“道德”“思想品德”“德性”等概念的缄默知识等;后者主要与实践活动相关,如对于“发展”“好品德”等概念的缄默知识等。这两种类型的缄默知识对德育教学活动影响很大,分别能影响到德育学科的教学方式和一般的德育教学方式,如教师缄默地认为“德性”或者“好的德性”,应该像“曾子杀猪”“商鞅立木树信”那样讲究做人诚信,说到做到,那么他会潜在地将诚信作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点,注意引导学生欣赏或者效仿诚信的行为方式,并时常提醒学生在诚信方面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等。相反,如果教师单纯地认为“德育就是一门课程”,他就会忽视学生自身道德行为的发展,将重点像其他学科一样放在道德知识的讲解和分析,忽视了道德行为的转换,也无法得知德育教学的效果。在德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有的德育教师虽然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的德育理论知识,但是却将德育教学进行简单量化,忽视从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缄默德育知识和日常德育行为对缄默知识的影响,那么,“这样的学校德育其实只是在‘训练白鼠’,而不是在建构道德主体。”[6]实际上,学校应该将德育实践过程中亲身经验和体悟与德育课程学科结合起来,既重视“缄默的德育知识体系”又要重视“显性的德育知识体系”,否则可能会出现:教师虽然掌握许多德育概念和理论,但仅会就理论而理论,在德育实践中,仍旧按自己的行为习惯做事,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缄默知识渗透到德育教学活动中,甚至就所掌握的德育理论变成空洞乏力的概念。这些对德育教学活动不利的缄默知识可能会妨碍德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此外,如果不是自觉应用自己的德育缄默知识,而是通过外部力量,如考试、纪律、考核评价的强制作用,则会出现德育课程的“高分低能“”言行不一”等现象,即虽然掌握很多德育显性知识,但在实际德育实践活动中与那些未受过同等德育认知的人一样无知。

三、德育教学改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若想解决德育教学活动中的这种矛盾,则要注重德育教学改革。第一,重视缄默知识在德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受教育者不是“无知”的人或“不成熟”的认识主体,这些个体有他们潜存的缄默知识,或者遗传或者习惯,这些缄默知识不一定完善,但是对他们的认识具有不可替代性。波兰尼曾阐释过儿童对待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关系。这些缄默知识是儿童学习显性知识的“向导”和“主人”。没有这个“向导”,儿童的思想就会迷失在大量的显性知识“丛林”之中;缺乏这个“主人”,儿童就无法在自己的精神领域内进行显性知识的管理。他们所获得的显性知识也就会杂乱无章地存在于思想之中,不会形成一种“理智的力量”。同时,这个“向导”和“主人”也许会将儿童对显性知识的学习引向错误的方向,制造许多的障碍。[7]这一阐释同样适用于德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因此,教育者要重视受教育者不仅仅是被动的受体,受教育者的缄默知识对其自身行为会产生复杂的影响,或引导或主导对显性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第二,重视德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现有的学校德育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将道德教学简单看成是一种教材知识的讲解,课程讲完了也就结束了。因此,必须改革现有的学校德育教学模式,新的道德教育改革应该致力于发展成一种基于缄默德育知识的新型德育模式,尽可能考虑到缄默德育知识对实践活动的影响,注重德育理论和德育风俗的关系。在德育目标上,更注重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中的综合表现,将系统的德育理论转化为学生潜在的思想财富,鼓励学生更好地在个体实践活动中发挥有效作用,这样,德育目标就不仅仅是量化外在的德育知识,德育教学就会经过“灌输”或“训练”,转变为对德育知识的“发展”。受教育者在理解深度上也会更进一步。其次,在德育课程教学方法上,鼓励引导受教育者积极发问,培养受教育者的质疑精神,进而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发问,掌握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与受教育者的对话过程,检验受教育者的缄默知识,发展受教育者的德育认知能力,教育者在此过程中也会“教学相长”,不断完善自己的德育知识。此外,在德育课程的教学形式上,教育者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的德育价值。德育如果想要培育受教育者的高尚品德,不仅需要传递德育显性知识,这单纯从德育课堂教学中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品德,必须重视受教育者的实践活动,如为受教育者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实践活动及校外文化实践活动等机会。通过这些相关的实践活动,使受教育者获得课堂里学习不到的缄默知识,加深对显性知识的理解和体悟。第三,重视德育教学活动的多元评价。教育评价一般包括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德育教学评价也大致如此。在以往的德育教学评价中,往往都是主要围绕显性知识展开,缺乏隐性知识的考核。所以,德育教学评价中,在诊断性德育教学评价里,教育者不应该用标准答案来框住受教育者的思维,记录受教育者的对错,应该通过对受教育者的德育试卷及其他综合表现来分析受教育者对显性知识的掌握和其缄默知识的认识,通过观察受教育者言行理解其背后缄默知识所起的作用。在总结性德育教学评价中,根据个人对静态教材知识的动态理解,了解个体境遇差异,个体之间的缄默知识和缄默认识模式差异。因此,突出总结性评价中的个性,让每个受教育者能围绕问题,发挥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不是每到考试就背书背答案,这有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突出受教育者的行为标准,不仅仅是德育教材内容的简单再现、简单记忆。

四、结语

综上,未来德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应致力于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与“对话”,一种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的高度统一。实现这种“合作”与“对话”的前提是德育理论工作者首先要明白,受教育者并非是“缺乏”德育知识的人,而是在自己原有的德育知识结构上需要不断改造和深化的人。其次,实现这种“合作”与“对话”的思想条件还在于,不仅仅要获得德育的教学理论和书面的研究方法,更应该获得一种缄默德育知识的“动力”和对德育缄默知识的向往,从而为德育教学的实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受教育者提供更有力的帮助。

作者:郑立群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3][5]波兰尼.个体知识[M].北京: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4]Polanyi,M,TheStudyofMan[M].London:Routledge&Kegan.Paul,c1958.

第8篇

调查显示: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使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处于弱化状态,德育功能得不到真正体现。具体表现在:高校对在体育教育中实施德育重视不够,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难以发挥,高校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意识不强,存在“重健体、轻德育”的现象,学生未切实感受体育课德育的熏陶,体育课德育效果难以满足学生需要,大学生对体育课认知程度不够,高校体育教育价值观存在功力主义倾向。高校体育教育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使得高校体育课的德育功能难以得到全面而有效地发挥。

2高校体育教育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2.1转变观念,加强高校对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重视程度

高校应加强对体育课的德育功能的重视,重点做好两个建设。1)加强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应制定和完善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培训制度。定期开展体育教师德育培训,通过对体育教师的德育理论、德育观念、德育方法的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德育意识,增强体育教师的德育能力。2)加强体育教师评价体系建设。各高校应建立和完善体现体育教师德育绩效的评价体系,将教师道德素养和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及成绩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放在首要考察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应该遵循全面、客观、可度量和可比较的原则;同时,建立德育工作的考评监督机制,定期对教师德育工作进行监导评估。

2.2强化体育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观念,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培育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中的育人职能

高校应多渠道地举办或外派体育教师参加政治理论培训、德育学习培训,经常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交流活动,如公开课、教研会议等,使体育教师转变德育观念,掌握一定的德育方法和技巧,切实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育人主体作用。在培训内容中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仅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体育教师中的培育,同时使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学相结合。

2.3精心设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体育课教学的各个环节

体育教学过程由开始、准备、基本内容教学和结束四个环节组成。体育教师应做好教学设计,强化细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每个大学生的心灵。开始阶段,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应严格出勤考察,并与平时成绩挂钩,促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准备阶段,通过分组进行竞技性游戏、播放反映体育精神、体育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影视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等体育精神。教学阶段,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根据各类教学内容制定出德育教育计划:例如将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教育与田径类的教学内容结合;将团结互助、协作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与球类教学紧密地结合等等。结束阶段除了总结教学内容,重点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讲评,使他们通过体育课的教学能够在身体和思想上都有所收益。

2.4勇于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体育课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中

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由体育技能成绩和学生德育成绩两部分构成。体育德育成绩可将学生的平时表现如上课出勤、遵守纪律、文明礼貌、意志品质等作为评价指标,并在这个指标体系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教学效果评价方式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主体由教师、学生两类主体构成。这样的评价体系改变了以往只注重学生体育技能成绩的评价标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多元化育人,对学生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提升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入学生心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5创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文化生态。

2.5.1鼓励和规范大学生群体性体育活动,增加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次数

大学生群体性体育活动是大学体育教学的延伸和发展。目前,各高校群体性体育活动主要为团队参与为主、个人竞赛为辅的竞技性项目。如大学生冬季长跑月、趣味运动会、各种球类争霸赛、健美操比赛等团队形式的比赛。群体性体育活动能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树立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公平竞争意识,增强大学生集体荣誉感,促进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基础。应制定制度,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群体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组织工作,使其规范化、常态化;加强指导教师的培训和选拔;加强裁判队伍的培训,保证比赛公平、公正的裁决,培养大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大型体育赛事是大学生参与性最高、响应最为强烈的活动之一,各高校主要表现为春季运动会、秋季运动会,学生可以作为竞技者、服务者和参观者,大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提升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在参加或观赏大型体育赛事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启迪和教育。应注意细节,加强组织和引导:赛前,加强宣传发动工作;赛中,加强组织管理工作;赛后,加强的表彰工作。

2.5.2加强高校体育社团建设,发挥体育社团的宣传教化、舆论引导功能

大学体育社团基于广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而成立,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提供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高校应制定和完善大学社团管理制度,规范其行为,促进其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德育先进内容作为考察和发展其成员的重要内容,发挥体育社团的宣传教化、舆论引导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培育。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加强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实现环境育人体育基础设施完善与否是大学体育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大学体育精神文化建设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是全面提升大学体育德育功能的必要因素。首先,建立长效机制,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按照国家标准并结合师生的实际需求修建体育场馆和设施;其次,制定制度,专人负责,保障体育设施的日常维护和正常使用。为大学生体育活动做好基础保障工作,为大学生德育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2.6重视榜样引领作用,挖掘、宣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育界先进人物及事迹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是最为直接和学生接受效果最好的教育模式之一,体育明星的榜样作用对大学生的影响则更为突出。

3总结

第9篇

关键词:书院制;德育;新模式

高校在社会各界人士的眼里,就是教授知识,培育人才的地方。但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扩大,很多问题也开始呈现,社会质疑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抱怨当代大学生缺乏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追求。如何突破现有大学生德育模式,构建全面育人的文化教育环境是现代高校急需探索解决的问题。[1]为实现全面育人的德育要求,国内一些高校陆续开办了不同类型的“书院制”学生管理新模式,改革了传统模式下“重学院,轻公寓”的德育格局。下文将以浙江科技学院安吉校区实行的“书院制”德育新模式为例,对“书院制”下的德育新模式进行初探,简要阐述浙江科技学院“书院制”下德育的实践及成效,并分析了其优势与局限性。

1 浙江科技学院安吉校区“书院制”下德育的实践及成效

浙江科技学院于2014年在湖州安吉建立浙江科技学院安吉校区,为有效应对杭州校区与安吉校区在空间距离上的限制,借鉴国内外知名高校“书院制”实施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安吉校区探索与实践“书院制”。安吉校区对现有6幢学生公寓,以“竹”命名成立新竹书院、劲竹书院、雅竹书院、翠竹书院、秀竹书院和怡竹书院。[2]经过3年的探索与实践,安吉校区“书院制”已基本成型并初见成效,书院制的建立给德育模式也带来了新的转变和提升,下面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论述安吉校区“书院制”下德育新模式的实践。

1.1 硬件建设,为德育新模式提供保障

为提升宿舍区德育文化氛围,安吉校区六大书院统一设有院长办公室、导师办公室、书院阅览室、党团活动室、成长辅导室等办公及活动用房,同时各书院结合自身的文化品牌还建立自主创新公共空间,以秀竹书院为例,秀竹书院以“德育”文化为品牌,以培养“秀德、秀言、秀行”的阳光学子为目标,结合书院的特色,建有甜点烘焙坊,瑜伽健身房,礼仪妆容室等自主创新公共空间。书院公共用房的建立主要功能为:学生活动、心理辅导、道德教育、礼仪培养等,这些硬件建设为实现德育培养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经过硬件改造使院的环境更加优良、功能更加完善,使学生能在书院中享受到个性化、全方位的德育服务。

1.2 软件提升,为德育新模式提供支撑

1.2.1 导师队伍配置

各书院配备书院院长,学院导师及书院导师。书院院长主要负责引导书院发展,指导书院建设;学院导师以二级学院为单位,负责对应学院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管理工作;书院导师以书院为单位,负责书院学生的党团建设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及书院文化建设工作。[2]全体思政导师入驻书院办公与生活,增加了与学生接触交流的机会,便于了解学生的德育现状及需求,改变了原有专业思政教师课堂上单向性知识传授的德育模式,为学生成才提供全面的支撑。

1.2.2学生组织设置

各书院设置学生组织,参与书院管理服务工作,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主动接受德育教育,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提升德育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安吉校区各书院都设有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青年联合会,社团等学生组织,与书院导师共同参与书院服务与管理,从党团建设,书院文化建设、思想引导、兴趣培养等方面开展工作。书院制下学生参与管理的德育模式,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营造民主参与管理的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3]

1.2.3德育活动开展

安吉校区倡导各书院通识教育专家化,书院实行“一院一品”,新竹书院以“国际文化”为品牌,劲竹书院以“科技文化”为品牌,雅竹书院以“传统文化”为品牌,翠竹书院以“实践文化”为品牌,秀竹书院以“德育文化”为品牌,怡竹书院以“创业文化”为品牌,各书院根据书院品牌开展德育活动,内容广泛丰富,成果全校共享。以秀竹书院为例,根据书院品牌面向全校开展了诚信倡议活动,心理健康宣讲,礼仪形体培训等活动,以书院品牌为点,各书院分工合作,共同推动校区德育建设,营造全面、专业的德育氛围,使学生享受个性化、全方位的德育服务。

2 浙江科技学院安吉校区“书院制”下德育模式的优势

书院制是实现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是大学生德育模式的新探索。[4]书院制下德育模式的分析有利于发掘其优点与经验,更好推动大学从单纯专业培养向全人教育转变。下文将结合浙江科技学院安吉校区实行的“书院制”试析书院制下德育新模式的优势:

2.1 坚持以生为本理念,培养全面人才

书院制下的德育模式注重以生为本的理念,将学生放在首位,教其基本为人处世之道,养成高尚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秉着以生为本的理念,书院借助硬件设施,思政导师团队,学生自治组织,开展学生德育工作,引导学生参与管理,履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各项职能,还根据学生需求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学业指导,思想引领及人生规划制定。[1]书院之下的德育模式,是以生为本的良好体现,书院以学生的利益和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工作;同时以生为本还体现在坚持德育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根据学生实际需求,由单纯课堂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转向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生活化的全面德育教育。[3]

2.2 发挥宿舍育人功能,实现德育生活化

书院制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宿舍区发挥育人功能,打破学科专业局限,实现德育教育。主要体现在每个书院中都住宿着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有助于不同背景的学生互相学习交流,提升个人能力;其次,思政导师入驻书院增加了学生与老师接触的机会,利于营造一个关系密切、互动交流的良好环境;再则书院内公共活动空间的建立,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交流、学习、讨论和研究提供了平台。[5]现代书院已经超越传统的住宿功能,以学生宿舍为开展活动和进行管理的空间和平台,将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教育融为一体,承担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与行为养成等方面的德育教育任务,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1]

2.3 贯彻书院文化特色,开展“特色”德育

传统的德育教育是单向性知识传授型,给人的印象往往是理论概念、大道理的感觉,书院制下的德育教育渗透于学生活动,通过学生活动传达德育思想,使德育教育更加丰富广泛及具有吸引力和参与性。各书院根据书院品牌文化特色开展各类讲座,公益实践,演讲倡议等活动,来实现书院制下德育教育,而且同主题活动通过多样的形式来展现,如诚信教育可通过诚信演讲赛,诚信倡议活动,诚信征文,诚信宣誓等形式展现,将诚信教育通过丰富多变的活动形式传达给学生。由此可以反映书院制下的德育模式注重学生吸引力,鼓励学生亲身体验活动中渗透的德育思想,通过实践体验将传达的德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条,增强个人行为的道德自觉性,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目标。[3]

3 浙江科技学院安吉校区“书院制”下德育新模式的局限性

经过3年的探索与总结,安吉校区“书院制”德育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在实践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亟待德育工作者解决和完善。

第一,思政导师个人能力需提升。思政导师在德育中起着引导作用,直接影响德育教育发展方向,但很多思政导师并非思政专业出身,为提升工作能力,思政导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素养,树立正确德育理念,采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创新德育教学模式。

第二,德育活动形式内容需创新。固化的德育形式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减少参与,作为德育教育的对象应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自我修炼、自我学习。为提高学生积极性,“书院制”下德育需多层次、多角度的开展,创新德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吸引学生参与其中。

第三,学生组织团队建设需加强。学生组织是书院制下德育的重要支撑力量,但部分学生因学业压力或兴趣变换而选择中途退出团队。保持学生工作的持续性,应提升学生团队归属感,提供更多锻炼机会,同时应帮助学生协调好学业与工作之间的矛盾。

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理想信念上都愈加呈现多元l展的态势,为顺应这种态势,改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书院制”下的德育探索应运而生。书院制德育的研究,有利于高校德育教育创新和提升,形成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以生为本的积极现象,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提升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为社会打造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汉昌.大学生参与管理的“书院制”宿舍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2):175

[2]蒋邢飞,俞建平,宋水均等.书院制学生管理与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浙江科技学院安吉校区为例[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6(2):153

[3]郭纯生.大学生生活园区德育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14:61

[4]黄汉昌.书院制---大学生德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6(21):16

[5]郭俊.书院制教育模式的兴起及其发展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13(8):76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德育 浸润

【中国分类法】:G71

基金: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融入职业能力培养研究》(HJY13-1406)成果之一

卢梭曾说:“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以审美教育为主导的公共艺术教育,彰显着综合性、基础性、人文性、社会性、实践性和情感性的艺术特征,承载着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夯实着高校德育的阵地。

一、艺术本身所固有的德育功效

艺术并不是纯粹技术领域的活动,艺术始终有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失的维度,就是它作为人类情感的表现与共享、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的方式之一的价值。艺术作品中,理融于情;艺术接受中,情先于理。艺术家在作品中以松柏喻坚志,以梅菊映品格,以兰竹见节操,以最富于情感的、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影响人的审美感觉、心理、思想情感乃至整个精神世界,以美导善,助学生形成对美丑、善恶、荣辱的深入认识,潜移默化地引起学生思想情感、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促学生和谐发展。

二、公共艺术教育实践的德育渗透

1、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为德育渗透第一课堂

课堂是高职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主体。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开设的目的之一,就是把艺术教育作为道德教育传授的承载体,利用艺术的柔美、自然以及触动心灵深处的功效,使学生在赏析艺术之美的同时,道德情操得到升华。艺术欣赏是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一幅幅美丽的画、一曲曲动听的歌,通过赏析艺术精华中潜藏的魅力和内涵,达到视觉、听觉乃至心灵深处的内化与净化,使教师的美德教育目的和学生自身思想意识在美妙如画,柔和甜美的意境中交融。

艺术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特别是传统文化很多是通过艺术的承载而传承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形成了许多优秀的、经过历史淘净的、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艺术作品,它们蕴含的民族精神激励着学生奋斗的意志。如《美术鉴赏》课程中,傅抱石、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以雄浑的气势展开了祖国山河之美的美好画卷,唤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加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戏曲鉴赏》课中,通过体现着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和卓越创造力的戏曲精髓解读,感受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激发学生关注传统的热情。《音乐欣赏》课程中,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直击心灵,增强着人生搏击的勇气和信念。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巧妙的使思想道德教育入脑入心, 真正深入到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 内化学生的道德认知、引导学生的道德行动。

2、形式多样的课外艺术活动为德育渗透第二课堂

公共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主要是学校层面的各种形式的艺术活动。其形式多样,有艺术沙龙、各类艺术协会等社团组织、文学艺术讲座、校园文化艺术节等。这些艺术活动形式在使学生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在统一组织管理和明确的目标导向下,为学生提供着发挥个人特长的舞台,培养着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服务精神与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如高校社团的形成多出于自发,文化艺术社团的成员多为有文艺特长或爱好文艺的学生。通过社团活动,成员的文化艺术能力得到提高,道德选择能力、判断能力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气氛中得以提升。利用高雅文化艺术进校园活动的资源和载体,使学生通过专业的演绎,学习如何欣赏美、品味美,得到自然的思想文化渗透,这种情感洗礼激发的德育功效是其它方式无法比拟的。

3、校园文化艺术氛围为德育渗透的第三课堂

校园文化环境反映着一所大学的文化品位和格调,影响着校园人共同的价值认同、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蕴含人文艺术气息的校园文化,用新理念、新体制、新模式进一步激发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力,与充满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共建和谐文明的校园风气。现代艺术以文化活动的形式参与到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完善的艺术环境、浓郁的艺术氛围和一系列的人文艺术活动,使学生们关于科学和艺术结合的美好理想有了滋生的土壤。建设与大学生人文思想和修养气质培养相吻合,与高职校园文化特色相融合的第三课堂,使得从高职校园里走出的学生也具备一定人文艺术修养与气质。德育与艺术活动的有机结合,对于高职德育工作模式及德育目标具有创新作用。

三、公共艺术教育实践彰显着高职德育工作中的人文价值和精神

高校德育是一项系统性的育人工程。德育塑造人的过程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的学习生活领域入手,帮助大学生寻找一种可行可信的道德生活。美学家尤•鲍列夫曾指出“艺术是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性的影响,艺术的影响可以触及人的精神的任何一个角落,艺术造就完整的个性。”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在审美主体产生情感上的统一性的艺术教育和德育是相互融合的,其融合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将人的审美情感内化为道德情感并作用于人的道德行为。而将艺术课程定性为人文学科,这实际要求我们不仅从艺术本体来理解艺术,重要的是通过艺术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理解艺术作品中蕴涵的人文精神。作为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教育需要科学的规划、共同的认知、长期的培育、精心的提炼,需要正确认识现代高职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时代性与特殊性,在实践中围绕为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科学素质而努力,推动高职艺术教育全面、深入、顺利开展,真正彰显与实现艺术教育的美德与育人价值。

艺术教育以强大的感染力对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拓宽德育渠道、优化德育环境等都起着重要作用,而实现高职艺术教育与德育实践工作的融通也非易事。为此,需要我们将审美教育、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和技能训练紧密联系,从“提升人文素质、培育科学精神、陶冶艺术情操、弘扬先进文化”对整个高职艺术教育体系作新的审视与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5.

第11篇

关键词: 高校思想道德建设 经验 启示

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场所,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基地。随着我国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政治中心走向经济中心,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如何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从而保证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的全面实现,这已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高校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创新、科学发展,为推进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和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

一、我国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经验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回顾这一时期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以下宝贵经验。

(一)始终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努力确保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大学生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要让大学生懂得必须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紧紧地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弘扬主旋律,才能正视其他各种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挑战,才能找到高校人才培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点”,才能发挥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作用,引导和推动当代大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去,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去。

(二)始终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

创新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核心。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密结合世情、国情、党情,根据国家在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不断创新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学生德育教育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

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同时,要用最新最鲜活的理论成果和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教育大学生。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对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意识教育等。

(三)始终坚持了以学生为本,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切实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同时,必须讲究艺术和方法,要着眼知行合一,注重讲求实效,切实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一,要做到宣讲教育与身体力行相统一。每一位从事德育教育的教师不仅是德育教育的宣讲者,而且是先进思想的践行者,其自身的言行就是对大学生最有力的导向。因此,增强德育教育的说服力,教育者要“台上当老师、台下当模范”。

第二,要做到理论讲解与实际应用相统一。德育教育工作不能重理论轻实践,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只有用事实阐明理论,才能让大学生信服。要讲求实效,克服形式主义。评定德育教育的依据,是要看大学生究竟弄懂了多少基本道理,解决了多少认识上的问题,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第三,要做到理想要求与现实需要相统一。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这给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关键是要敢于面对问题,正视矛盾,做到理想要求与现实需要相统一。要注意从当代大学生最关心、最关注的疑难问题入手,既要理直气壮地讲明大道理,又要善于结合实际把大道理讲实、讲透、讲具体,对“歪道理”予以旗帜鲜明、针锋相对的批驳。

(四)积极拓展了进行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历史和实践证明,高校德育教育要以创新为先导,要在观念、内容、方法和模式、载体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才能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不断赋予大学生德育教育鲜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第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第二,充分发挥网络载体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功能。网络载体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新途径。网络为高校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的渠道,提供了新的手段。通过网络可以快捷、准确地了解高校师生的思想情绪及其关心的热点问题;可以及时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丰富德育教育的资源;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德育教育活动。

第三,充分发挥校园管理、校园文化、校园传媒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工作实践中,校园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社团文化等文化建设普遍受到重视。借助这些文化建设的载体,把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落实到基层,使得德育教育工作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寓于其中的德育教育工作内容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接受。

(五)积极构建和完善了大学生德育教育效果测评体系。

大学生德育教育测评是大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导航仪。但总体而言,目前的研究还不够系统、不够深入,实际操作也还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因此,深入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测评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对于营造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全新环境,帮助各级党委、政府、高等学校和相关社会组织厘清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对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启示

当今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一个富有时代意义、蕴涵丰富的新课题,这也给予高校思想道德建设深刻的启示。

(一)必须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从国外德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看,当今世界各国德育都力求通过本民族的创业史、斗争史和整个历史发展过程,唤起青年一代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他们的民族意识和国家价值观念,以使他们成为本民族的接班人。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发展历史,有更加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源。而当今我国正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更应该发扬优良的爱国主义教育传统。通过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构建新的时代精神,使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到人们实际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充分发挥爱国主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强大精神力量。然而,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国家提倡的爱国主义的性质和内容是根本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提倡的爱国主义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相连的,其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统治地位。而我们提倡的爱国主义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相连的,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爱祖国就是爱社会主义的祖国。也就是说,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从根本上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

(二)努力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注重“无意识性”教育。

当前现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色彩愈来愈浓,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它为何给人以无政治色彩的错觉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其思想政治工作可谓“出神入化”,已基本达到“无意识”的境界。即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无意识地接受教育者的思想。德育教育重在感染,这不仅是中国德育的精华,而且是西方国家的共识。我国高校应当认真研究并实施无意识性教育,创造出良好的德育环境,把教育的政治性也潜移默化地表现出来。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的方式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一,创造良好的学校德育环境,包括教学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注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关系的平等性,教育上要以启发为主,以利于形成学生的思考和认知能力;管理上实行较为宽松的非强制管理方式,以利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判断,进行一定的道德选择和价值选择。德育教育除了发挥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外,还要通过学科课、各种文化设施、重大节假日、重大事件、国旗、国歌等多途径、多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教育。第二,加强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大众传媒无时不刻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左右着人们的价值道德观,发挥着其对受教育者的“软约束”作用。第三,要建立起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综合德育机制。学校、社会和家庭一定要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要密切联系、反馈信息,通过建设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来创造出一种良好的德育环境,达到教育目的。

(三)必须强调知行合一,讲求教育效果。

德育教育重在实践。要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广泛深入人心,就必须使人们自觉践行,在践行中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心理上的认同升华为内心的一种信仰。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为广大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因此,教师必须将思想道德体系的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人们从德育教育的客体变为主体,德育建设才能取得实效。

我国目前在强调大学生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应注重引导他们从“政治人”向“社会人”转变,注重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实事做起,而不要停留在空洞抽象的说教上。我们应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学校德育的立足点,引导他们增强公民意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既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更注重对社会和他人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知行合一。我国的高校德育,一定要强化学校德育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关系,把德育放在真实的人的发展上,根据大学生发展和人格形成的特征有序地安排德育内容。德育内容要突出宣传社会主义的人格典范,对道德层次尚未达到理想境界的大学生的普遍行为进行规范的指导,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编写教材,使教材通俗易懂,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要加强队伍建设,重视理论研究,大力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

德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组织保证。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理论素质和丰富经验,而且要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要向专家学者型队伍发展。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理论的研究,积极探索和建构具有时代特征、富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为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创新与建设,提高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我国德育工作者还要积极借鉴国外德育的人本主义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德育内容上,要强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加强对学生的公德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新的时期,以培养学生自主解决现实道德问题能力为目的,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另外,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应是全面性与层次性的有机统一,还应趋向生活化,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韦文学.国外高校德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理论导刊,2005,(8).

[2]张鸿燕,杜红琴.美国公民教育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第12篇

一、大学校园文化对德育工作的重要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精神和品牌的重要体现,对实现高校德育目标、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着以下几点重要功能:

1.价值导向功能。先进校园文化的发扬使校园内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人们树立时代精神。它熏陶和约束着广大师生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意志品质,促使广大师生提高思想境界,形成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奋斗动力,共同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懈奋斗。

2.团队凝聚功能。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认可的价值观念。由于共同创造,师生员工对它有着血肉相连的紧密感和亲切感。同时校园文化渗透进校园方方面面,对师生具有无形的不可估量的向心力和感召力,有助于学校上下同心协力,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团队,共谋学校长远发展。

3.性格激励功能。一方面,是一种对个人的性格激励作用。激励教师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激励学生艰苦奋斗,立志成才;促使全校形成振奋精神、你追我赶、公平竞争、互相学习的激励环境与机制。另一方面,是一种对精神、文化的反激励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反作用于自身,从而产生深刻的自身变革,使校园文化不断自我反省、自我总结、自我提高,在一种内循环的模式下激励文化本身的推陈出新。

4.优势辐射功能。校园科技文化节、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校园文化艺术社团到农村、到社区送温暖等一系列树立学校形象、打造名校品牌的活动,充分发挥着校园文化的优势辐射作用。“走出去、引进来”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大量资源,丰富了教育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拓宽德育工作的发展空间提供了可能。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功能性缺失

面对资讯暴涨、网络崛起与传统思想文化教育的强烈碰撞,当代大学生逐渐形成了多元价值观取向,甚至存在不同程度的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校园文化的功能性缺失是造成这些情况的因素之一。

1.价值导向功能的缺失:个人主义兴起。

在文化多元化与家庭规劝力日渐弱化的背景下,部分大学生面对大量形形的价值目标和行为方式,由于对各种文化所蕴涵的价值观缺乏必要的甄别能力,错误地将个人本位主义和利己主义看做是时代的主流、最利自我成长的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所弘扬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受到冲击。校园文化价值导向功能部分“失灵”,个人主义逐渐兴起。

2.团队凝聚功能的缺失:个人英雄主义思想泛滥。

校园文化一直鼓励学生社团、学生创业的发展,但关注的视野更多停留在鼓励大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上;较少地开展针对大学生全体共同参与的思想教育活动,从全局上进行集体凝聚力、向心力、合作力的深入培养,导致团队凝聚功能的缺失。加之,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许多“80后”大学生将“创业”视为实现梦想的捷径,崇拜着年轻致富的同时代创业者,也做着一朝成名的美梦,但缺乏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实干精神,“邯郸学步”式地将他人的经历拿来作为自己实现梦想的手段,结果造成个人英雄主义思想泛滥。

3.性格激励功能的缺失:抗挫能力低下、责任意识欠缺。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心理成熟度不高、抗挫能力低下、责任意识欠缺。归结起来,源于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做事目的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盲目认可自我导致做事急躁欠考虑,遇挫后失望沮丧情绪严重,无法自我解压、自我激励;做事滞后,不从实际出发考虑自身特点,又导致了结果失败,形成恶性循环。而校园文化没有形成对学生有效的督促,使校园缺乏一种激励环境和机制,从而导致这个大环境下的性格激励功能缺失。

4.优势辐射功能的缺失:受惠环境缩小、反馈资源有限。

校园文化的关注点更多的在校园内的文化发展繁荣,既没有更多的“走出去”,向外界宣传推广校园的独特文化,又没有更多的“引进来”,将校际间的优秀文化进行交流合作,补充本校文化资源,导致了校园文化优势辐射功能的缺失,致使受惠环境缩小、反馈资源有限。

三、大学校园文化的功能性重建是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1.校园文化功能性重建,要以各种文化宣传形式作为方式手段,努力探索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

首先,通过设立宣传思想工作主页、制作网上新闻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校刊、校报、校园广播台等一切可利用的宣传阵地的作用,贴近广大师生员工,做好热点引导,强化对外宣传,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建设起由平面到立体的广泛、深入、全面的宣传网络,将大学生德育工作全面铺开,并且有重点地对关键性问题进行反复教育指导。

其次,邀请相关专家对校园学生社团的文学、艺术等活动进行指导,举办各类文化艺术科学知识讲座和竞赛。一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能力;二是贯彻德育基本理念,变大条大框的理论道理为循循善诱,取得思想教育和文化学习的双丰收。

此外,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观校史馆、烈士陵园、历史文化博物馆或利用清明节、建军节、国庆节等节日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教育,将爱国主义文化教育始终放在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上。

2.校园文化功能性重建,要以加强校园文化制度建设作为环境保证,保障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包括规章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教育队伍建设3个方面。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健全完善的组织机构、勤奋能干的教育队伍,对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规章制度是基础,是校园文化制度建设的根基来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的规章制度保证着校园文化活动健康深入地开展,使师生员工规范自身行为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自觉养成良好的公民意识,形成先进的校园文化。一是建立学生社团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校内学生社团,繁荣社团文化;二是建立一系列辅助校园文化活动顺利开展的制度,例如活动场馆管理制度、活动经费报销制度、活动管理安全制度等。

(2)组织机构是血脉,是校园文化制度建设的结构保障。

健全完善的组织机构,支撑着校园文化活动的正常运行,为德育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是校园文化制度建设的结构保障。首先,组织机构梯队构建要合理,上下级间的职权要分明、同级间的责任要明确;其次,建立一套详尽完备的问责制度,严格把关对每一个环节把关,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人;再次,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根据问责制建立奖惩制,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建立信息反馈制度,专人负责校内外人士的信息反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地作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