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哲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哲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时间:2022-11-30 08:12: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哲学研究生毕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哲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越南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8—0126—03

研究生教育是学生本科毕业之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在培养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都与本科教育大不相同。在越南,研究生教育被称为大学后教育,主要包括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进入21世纪以来,越南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到2003年,越南有研究生教育培养机构146个,其中硕士研究生培养机构95个,博士研究生培养机构116个。越南研究生教育覆盖学科面广,培养人才数量逐年上升,为越南各行各业输送了高素质的人才。根据越南教育培训部2002年号文件公布的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越南招收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学科主要涉及教育科学、艺术、人文、经管、法律、医学等22个学科门类,其中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专业270个,招收博士研究生的专业404个。

一、越南研究生培养模式

越南研究生培养目前主要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形式,根据招生对象的不同,培养形式不同,培养年限也不同。根据越南国家教育培训部2000年颁布的《研究生教育规章制度》,对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形式、课程设置及考核评价等方面做了相关的规定。

越南研究生教育是学生本科毕业之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旨在培养科学研究队伍。研究生教育要求接受教育者政治立场坚定,具有一定的道德素养,具有服务人民的意识,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满足国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越南研究生教育主要有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进修班三种形式。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属于学历教育,研究生进修班属于非学历教育。根据不同形式的研究生教育,其培养目标亦不相同。由于本文涉及的研究生教育主要为学历教育,因此以下文中出现的研究生教育指的是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

(一)培养形式及学制

在越南,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形式根据受教育对象的不同而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主要对象是从本科考入研究生的学生,非全日制主要对象为已参加工作需要继续深造的人群。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要求学生学习期间全程参加学校的教学安排,而非全日制学生只要能完成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时、课程和研究即可,其余时间可自由安排。但不论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在培养规格上都是一样的,都要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

由此可见,在同一培养层次中,不同的培养形式所需培养年限不一致,要求也随之不同,招生对象较为灵活,起点不同,学制也有不同要求。

(二)课程设置及学分

1.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

越南硕士研究生教育采用学分制,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完成相应学分(80~100个学分,具体学分要求根据具体专业而定)方可毕业,其中1学分对应的理论学时为15小时。除了理论学时,还有相应的实践学时要求,通常为理论学时的2~3倍。

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公共课程。此部分课程包括哲学和外语两门课程,占总学分的20%。根据教学计划要求,所有研究生学员要完成哲学和外语课程的学习并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

(2)专业课程。此部分课程主要为提高专业素养和技能的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学分要求上,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学分要求也不一样。对于注重培养专业技能的技能型研究生来说,专业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65%~70%,对于注重科学研究的科研型研究生,专业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50%~55%。必修课程为专业所必需的科目,一般由教育培训部根据各个专业委员会的意见统一规定,选修课程由学生根据个人情况而选择修读相应科目,只要所修课程达到学分要求即可。

(3)毕业论文。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工作在入学时即可进行,但要毕业论文的学分则必须在完成了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论文答辩之后方可获取。毕业论文分为两类,即技能型和科研型,技能型学分比重为10%~15%,科研型学分比重为25%~30%。

2.博士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

越南博士研究生教育相对硕士研究生教育来说在课程设置构成方面无太大区别,但要求却比硕士研究生教育苛刻了许多。课程主要也是有三部分组成,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博士专题和博士毕业论文。

(1)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所规定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如果学生选择的同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那么硕士研究生阶段所修读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即可直接带入博士研究生阶段,但如果不是同一专业只是硕士阶段的相近专业,那么就要按照规定修读相应的课程以补足。

(2)博士专题。博士研究生至少要修读3个博士专业,专题修读形式主要是专题集中学习,按照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并进行专题答辩,专题答辩通过后视为获得该专题成绩。如果专题答辩未通过的,将进行第二次学习、答辩。

(3)博士论文。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分校级答辩和国家级答辩两个步骤。博士研究生完成了(1)、(2)两项的学习并获得学分,且达到其他附加条件(在正规刊物上公开发表至少2篇与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要求时,方可申请校级毕业论文答辩。通过校级答辩,方可参加国家级答辩。在完成了国家级的论文答辩之后,博士研究生的学习过程即视为全部结束,可获取毕业证书。

(三)课程考核及评价

越南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根据0到10分不同的等级来进行评定,5分为合格,即5分达到考核要求,视为考核通过。

1.硕士研究生考核评价

硕士研究生考核评价主要涉及课程考核和论文考核。

越南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考核形式多样,总的看来,课程考核方式主要有写课程论文和考试两种,其中考试根据课程特点又分为笔试和口试两种。每门课程的最终成绩至少要由两次成绩组成,即每门课程至少要有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如果学生出勤率没有达到理论学时的80%的则不能参加该门课程的考试,若未按要求参加讨论、实践活动,未获得教学计划规定的平时成绩的,也将无法获得此门课程的最终成绩。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考核主要是以答辩的实形式完成,当学生完成了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分,论文撰写符合硕士毕业论文撰写要求,经导师同意可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答辩由答辩委员会组织进行,答辩委员会成员根据论文写作情况和答辩情况给出相应成绩,取这些成绩的平均值即为论文考核的最终成绩。

学生只有在通过了公共课程考核、专业课程考核和毕业论文考核并均达到要求后才视为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才能获得毕业证书。

2.博士研究生考核评价

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考核评价更多注重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硕博同专业的情况下,硕士阶段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即可直接带入博士研究生阶段,无需单独考核,但如果不是同一专业只是硕士阶段的相近专业,那么就要按照规定修读相应的课程以补足,考核方式主要采用课题组答辩的方式。

与硕士研究生专题考核方式相比,博士研究生专题考核方式较为单一,主要采取专题答辩形式,专题答辩通过后视为获得该专题成绩,才视为修读完成该专题。

在越南的研究生教育中,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可以说是最为艰难的一个环节,除了入学时的开题答辩外,还要进行两次答辩:校级答辩和国家级答辩。答辩考核方式与硕士研究生考核方式一致。在通过了校级答辩和国家级答辩后,博士研究生方可获得毕业论文学分。

与硕士研究生一样,只有通过了各个部分的考核后才视为完成所有课程学分,才能获得毕业证书。

二、越南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特点

(一)重视英语和政治教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未来的信息交流势必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英语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作为发展中国家,越南一直比较重视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英语成为越南从小学直到大学、研究生的主要科目,体现了越南教育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在研究生教育阶段,英语已被列为必修课程之一,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只有按要求顺利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才能开始进行后续课程的学习。由此,英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越南研究生教育也很重视政治教育,政治课程与英语课程并重。越南研究生阶段的政治课程学习形式多样,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课程考核也充分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笔试和口试两种方法,兼顾对政治理论的理解及表达。

(二)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

根据越南国家教育培训部2000年颁布的号文件关于《研究生教育规章制度》,越南研究生教育不论是在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还是博士研究生教育阶段,对课程教学、考核等主要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为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学术上有个人的造诣。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从专题的答辩到毕业条件设置(发表学术论文方可毕业),都充分体现了对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重视。

三、越南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分布不合理

根据越南2002年公布的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在22个学科门类中,招生专业数相对较多的学科为人文、社会行为科学、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医学等5个学科,在这5个学科中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数为154个,占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总数(270个)的57%;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数为255个,占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总数(404个)的63%。而其他部分学科如传媒、计算机、药学、体育、加工制造等招生专业数极少,如传媒硕士和博士的招生专业数分别为7和4,与社会行为科学(26和31)、自然科学(37和49)、工艺技术(37和61)等相比,所占比重微乎其微。

越南教育部门应从全局考虑,对研究生招生专业做适当调整,在世界一体化的背景下,为了能尽快加入一体化的行列,应增加技能型、应用型专业的比重,在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时,注重研究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资源分布不均

越南高等院校特别是培养研究生的高校在越南国内的分布极其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如河内市、胡志明市等。而在农村或是其他边远山区高校很少,如在越南北部山区只有一所太原大学,整个西南地区只有一所芹苴大学,而国土面积相对辽阔的西原也只有一所大学。教学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无法为经济不发达地区提供充足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从而不能促进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为了尽量均衡教学资源在越南全国的分布,国家应在高校分布较少的地区建立更多的大学,同时鼓励研究生培养机构在这些地区实行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促进经济发展。

(三)教育投入少

越南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上的经费投入少,人均培养费用低,因此对研究生的培养规格有所降低,一定程度上影响培养质量。同时,越南大学教师的工资收入不高,国家财政发放的工资约为150万越盾左右,相当于人民币500多元,这样的收入对于越南不低的物价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越南的大学教师们经常下了班或是空闲时间都到其他学校或是一些培训机构做兼职,以维持正常生活开支。这样,教师们对研究生的指导时间就变少,影响了对研究生的教育培养。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越南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同时增加高校教师的薪酬,为教师专心教学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

四、结论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素质人才的教育,不论培养的类型、培养的目标及培养的规格,都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培养既要注意深度也要追求广度,不能只求数量而不求专业。越南目前的研究生教育还缺乏一定的物质保障,国家投入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政府各部门的主观原因,也有一些其他的客观因素。面对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形势,越南应结合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势,改革研究生教育,提高培养质量,将人才培养目标的重心转移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科研能力的培养。

第2篇

【关键词】就业能力;研究生;文科;素质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关乎社会稳定、家庭和谐、个人发展的重要大事。[1]每逢毕业季,毕业生们都会面临学习生涯中的最后一门课――就业,研究生也是如此。很多研究生甚至会认为,较之于本科生,读了三年的研究生就业压力反而更大了,尤其是文科类毕业研究生。如果你留意每场大大小小的招聘会,放眼望去,文科类专业的招聘职位达不到招聘职位总数的三分之一。面对如此大的就业压力,文科类研究生就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显得越发重要。

一、文科类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

2009年至2013年间我国研究生就业率仅为80%。[2]2014年,研究生报考人数的下降,考研热的降温,也从侧面反映了研究生就业率低的现象。2014年的统计数据,知名高校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但是有些普通院校;一些冷门专业的就业率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就业情况仍然不容乐观。而文科类的研究生由于专业背景限制以及自身择业能力不足等原因,就业率更加低,显而易见,文科类研究生就业难变为不争的事实。

二、文科类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分析

(一)高校的扩招,以及大批留学生归国求职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家陆续推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此可见,我们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把人才工作抓好,让人才事业兴旺,当然最离不开高校,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扩招势在必行,尤其是2009年环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教育部开始了研究生招生比例的调节。虽然2012年开始本科扩招叫停,但是研究生招生不减反增,并且随着高校扩招的毕业生陆续进入求职市场,再加上现在归国留学生的“镀金”优势,国内仅凭“高学历”研究生的竞争力明显不足。

(二)文科类的专业背景限制

文科专业千差万别,有的人追逐金融、会计等热门专业,有的人则怀着博学的宏伟之志向往“国学”魅力而选择了中文、哲学等学科。但是文科专业是不是“华而不实”,比较难找工作?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选择这些专业并不是“华而不实”,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选择这些专业的同学可能需要更加的努力,在满足了学这门专业的兴趣的同时,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学法学专业的同学,学习这门专业满足了你对法律基本知识的渴求,但是如果你不加倍的努力去积极准备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可能就很难满足你的律师梦,法官、检察官梦。无独有偶,选择会计学这门专业的同学,如果你仅仅只学习基本会计学的知识也是不够的,你需要考出会计证,国家注册会计师证,才能满足你当一个会计师的梦想。还有,比如英语专业你要过专业八级,哲学、历史专业要想当老师必须考取教师资格证等等。文科类的专业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如果你不重视你的专业背景,就业的时候就很可能被专业背景限制,也正是基于专业背景限制,就业压力也变得更大。

(三)自身择业能力不足及就业心理预期值过高

众所周知,理工科的本科生、研究生毕业以后,因为本身具备一技之长再加上市场需求量是比较好就业的,而文科类的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后往往更加追求甚至追捧公务员、事业编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而变得一业难求。尤其是研究生,由于比本科生的学历更高,更喜欢把自己束之高阁,不愿意到基层,到企业去选择一个合适的岗位去努力工作,而是一心扎到公务员、事业编的考试当中,有些同学因为准备考试耽误了毕业论文的写作,最后延期毕业,哪怕通过考试也变得不偿失。还有一些同学不去投简历、准备面试,一心扎在准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考试中,最后导致毕业即失业的惨剧。还有一些文科类研究生也投简历,也积极去面试,最后还是落得没有工作的下场,原因就是这部分同学只针对薪酬高的单位去投简历、面试,而这些单位恰恰对员工的资历、能力要求都非常高,而这部分研究生的自身能力却欠缺很多。

(四)另外,毕业季各种择业技巧不足

就业信息不畅通;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制作简历、准备面试的技巧方面的欠缺等综合素养也是很多同学最后与比较心仪的岗位失之交臂的重要原因。

三、文科类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途径

面对如此大的就业压力,文科类研究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便在就业应聘中叩开成功的大门,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游刃有余,实现自己的理想。

(一)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在就业指导中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文科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观念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硕士研究生们要充分认识到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就业的期望值要做适时地调整。要确立自身的职业定位,找到最适合发挥的岗位,而不一定追风随大流,人云亦云,仅仅追求公务员、事业编这种热门岗位。对于那些一心扑在热门岗位的人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在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后,再去选择理想的工作,这样做相对于“一步到位”的高期望值来说要容易的多。还要拓宽就业视野,不要把就业选择的范畴仅限于大城市,大公司,国家机关单位,而应该具有大局意识、前瞻意识,从我国的国情和社会需求出发,将个人理想和价值的实现与奉献社会结合起来;应该具有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历史的进程联系起来,关注一些新兴城市,新兴产业等更有利施展自己本身才华的地方。

(二)提高沟通能力,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处理好人际关系。

职场中,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带来工作上的便利,还能让你在同事之间保持良好的口碑,给上级留下良好的印象,从而在职位竞争时,占据更多的优势。无论是哪个专业的研究生,无论哪种行业,对我们沟通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都有比较高的要求,但是作为文科类的研究生又格外的重要,因为我们的专业门类、专业背景决定了我们的就业方向,文秘;法官;老师;记者等等这些文科类的研究生的职业,对于沟通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的要求都不是一般就可以的沟通的形式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方式是语言的沟通,除了语言外非语言的沟通也是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个人的穿衣打扮、举手投足间传递出各种不同的信息。作为硕士生,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准确、高效的将信息传递给信息的接收方,并能正确接收对方传递的信息。研究生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比如: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注重非语言的沟通;采用合理的沟通方式,对于同级人员采取横向方式沟通,对于有上下级隶属关系的,采取纵向沟通。沟通能力的提高,必然能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的提高必然能处理好人际关系。

(三)提升文科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文科类的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在导师的引导下进行专业研究,大部分时间由其个人安排,在学习研究之余,要参加学校的实践活动。常见的学校实践活动有学生模拟法庭、演讲、讲座、沙龙、俱乐部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研究生的课余生活,同时能逐步增强社会交往的能力,以及团队配合意识,是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环节和必要组成部分。另外,多实习,珍惜实习机会也是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生来说,要想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除了保持专业上的优势外,还应该有针对性地参加实习,多了解行业内部的信息。[3]不要等到毕业季来临,当其他同学的简历上满满地写着某某公司的实习经历,获得某某经理的推荐时,你才意识到,自己已完全没有了竞争力。

(四)提升与学校、社会接轨的能力,齐头并进,就业信息要畅通。

在毕业前的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各单位就开始陆续招兵买马了,所以,一个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必须保持就业信息畅通,才能不错失就业良机。首先,要时刻关注自己所在学校、学院的就业信息网站,时刻关注学校、学院为学生提供的各种就业信息。第二,要自己多多关注各大知名招聘网站以及一些博客和论坛,储备各种就业信息。[4]第三,作为研究生,及时的和自己的导师沟通,掌握导师给你的就业信息以及珍惜导师给你推荐的就业机会。第四,要不间断的和同学、朋友、家人沟通就业情况,多咨询、多了解,以免错失一些重要信息,只有多方面的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才能不错失就业良机,才能在众多的就业机会中选取自己最喜欢,最适合自己的。

参考文献:

[1]陈闻.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

[2]孙章丽.对当前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的探究与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9(S1).

第3篇

关键词:在职研究生;发展情况;社会意义

1.在职研究生概念界定

1.1概念界定

在职研究生(又称:非全日制研究生)通常指的是进入社会工作的人员,在不离开工作岗位的前提下,进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在职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在职人员提升其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它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互为补充。

1.2基本特性

虽然在职研究生教育和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都是研究生教育范畴,但因为培养对象、培养模式存在不同,所以在职研究生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培养对象上,在职研究生培养的是在职人员,其目标是提升在职人员的文化素养、知识结构和工作技能。在教育形式上,在职研究生的上课和学习方式与全日制研究生有很大的区别,在职研究生的学习时间只能安排在周末,而学习方式采用集中授课。在学位获取上,在职研究生只要修满学分,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就可获取学位,这与全日制研究生有所不同。

2.在职研究生进修教育发展情况分析

在职研究生的进修教育政策,国家已经执行多年,使得在职研究生教育发展十分迅速,但同时也遇到了一定的问题。

2.1在职研究生进修教育发展现状

(1)学生人数迅速扩大。从表2.1可知,2009年开始起,在职研究生招生人数开始攀升,从2009年招生11.52万人,增加到2013年有16.76万在职研究生入学;这也使得在校学生数量也大幅度提升,2009年在校生仅有39.13万人,到了2013年已经有55.87万人,4年间增加了16.74万人。相对于历年增加的招生数和在校生人数,历年被授予学位的学生数一直比较稳定,人数维持在10万人左右;其中,女性学员人数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大致维持在40%左右,可见女性的在职研究生教育市场需求也非常巨大。

表2.1近几年在职硕士研究生数量变化(万人)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3》统计数据计算而得。

(2)学科发展不均衡。由表2.2所示,2011年至2012年,在职研究生教育学科数量只有12个;到了2013年增加了一个“艺术学”学科,其招生情况还比较理想,第一年招生就拥有1674名学生入学。在职研究生教育领域,“工学”、“管理学”和“教育学”是显学,拥有大量的学生就读,2013年上述三个学科授予学位人数为8.2万人;而“哲学”、“历史学”,特别是“军事学”拥有较少的学员,2013年上述三个学科授予学位人数紧为64名。

表2.2:近几年在职研究生教育学科数量变化

数据来源:根据2011年至2013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统计数据计算而得。

2.2在职研究生进修教育发展问题

虽然,在职研究生进修教育近几年得到了大力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1)上课出勤率低。在职研究生基本都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并且处于事业发展阶段,一方面有较强的学习欲望,另一方面对于上课又有些力不从心,经常由于工作而不能按时参加课程学习,使学习效果受到影响。一些学生由于出差等原因甚至错过了正常的考试,学校不得不安排缓考。这种情况不仅增加了教学管理工作的难度,而且也影响了课程教学与考试的严肃性。当然,也有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较差,听课效果不佳,或者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逐渐失去学习的积极性而不爱上课。

(2)教学观念落后。虽然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是偏向传统的教学观念,即重视传授理论,而忽视培养能力。在职研究生教育内容与实际脱节,学习效果被严重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一定影响;课程体系松散,结构失衡;课程设置不合理,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不能反映热点领域的前沿问题;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过于简单呆板,没有激烈的讨论互动,缺乏案例分析,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些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3)师资力量薄弱。我国不断扩大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导致师生比例失调,有的导师要带十几个脱产以及在职研究生。研究生导师一方面要承担本科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还得兼顾研究生的指导工作,难免顾此失彼,力不从心。繁重的工作可能使导师不能及时发现在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妥善处理,这样就不能对在职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在职研究生的培养效果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2.3在职研究生进修教育发展对策

根据上述发展中的问题,对于在职研究生进修教育发展,可落实以下对策:

(1)严格上课考勤。学生的到课率影响整体教学水平,所以严格学生考勤状况是很有必要的。首先,上课时间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安排在晚间或者双休日,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其次,授课教师要有责任心,坚持课前点名,并将学生课堂表现纳入成绩考核的范围。最后,维护课程考试的严肃性,任课老师在考核环节不送人情分,考前答疑不能划范围及做重点辅导。

(2)转变观念,强化服务。对于在职研究生教育,要具备很强的服务意识,采取常规化、系统化、特色化的服务措施。在日常服务工作方面,每个班级要设立专门的班主任,负责教学组织、学生管理、班级活动等;各班建立班委和小组负责制,方便事项的通知和课外活动;建立专门的在职研究生工作流程,培养工作制度化。除了课程教学,还应积极组织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如开学典礼、学术讲座、到企业参观实习、学员沙龙、新年联谊等,促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增强凝聚力。

(3)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我国实行导师负责制,这就决定了导师承担着在职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重要责任,其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造就高质量的专业人才。首先,研究生导师的遴选要严格按照审核程序;其次,制定研究生导师管理办法,详细规定导师的责任、义务和奖惩制度,打破终身制,形成动态竞争机制。

3.在职研究生进修教育社会意义分析

在职研究生教育近几年在我国得到大力发展,使得在职研究生数量有大幅度提升。虽然,在这种扩张性发展形势下,在职研究生发展遇到了很多问题,但在高校和国家层面产生积极的意义,对于推动整个社会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1学校层面积极意义分析

(1)加强“产学研”结合程度。“产学研”的结合是现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高校今后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前文已述,“工学”、“管理学”和“教育学”是显学,所以上述学科的毕业学生也非常多,特别是“工学”。2011年至2013年,“工学”合计毕业人数为15.02万人,占了所有学科三年毕业人数(31.38万人)的47.87%。而“工学”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处于工作岗位上的研究生无疑会将工作中的问题带到学习中,能够有效推动“产学研”的结合。

表3.1近几年主要学科授予在职硕士生学位人数变化(万人)

数据来源:根据2011年至2013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统计数据计算而得。

(2)缓解高校的资金投资压力。除了在职研究生以外,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发展势头也非常好,2001研究生毕业人数只有6.8万人,到了2014年已经达到53.6万人,这14年间研究生毕业人数有423.4万人。但是,在我国总体人口中,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数比例还是十分低的,我国劳动力中拥有研究生教育背景的人数还是很少。

表3.22001年至2014年研究生毕业人数变化(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5》统计数据计算而得。

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还是持续扩大,这就使得研究生教育的投资规模也会大规模增加,如果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有可能很难满足投资需求。如表3.3所示,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虽然呈现上升趋势,但比例仍然不高(不足5%)。并且,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了对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资,研究生教育领域能分配到的投资金额则会更少。

表3.3近几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变化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5》统计数据整理而得。

在职研究生的教育是针对在职人员的研究生进修教育,其培养费用主要由个人或者是企业承担,它的存在可以形成以社会资金为投资主体的多元教育投资体系,在减少政府财政负担的情况下,扩大我国研究生规模。

3.2国家层面积极意义分析

(1)推动研究生教育体系发展。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与在职研究生教育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如全日制研究生虽然管理规范,培养质量较好,但是重书本知识轻实践经验,且培养模式单一,不利于对在职人员的培养。而在职研究生教育具有办学形式灵活,重视与社会紧密结合等优势,尤其是专业学位为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因此,在职研究生教育是对现有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补充和发展,是研究生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调整国家的人力资源结构。前文已述,我国研究生的人数占全国总人数比例还是十分低的,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和研究生培养条件的局限,研究生的培养效率低和培养对象受众面窄。通过开展在职研究生教育,可以快速提升我国人力资源结构。如表3.4所示,2013年我国在职硕士生人数为55.87万人,合计硕士生在校学生人数为149.57万人,在职硕士生占总硕士生人数的37%,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职硕士生人数从数量和比例上,都有大幅度的增长。通过持续开展在职研究生教育,必定能提升我国人口中研究生教育人数,调整国家的人力资源结构。

表3.4近几年在职硕士生在校学生数占全国总硕士生学生数比例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5》统计数据计算而得。

4.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 中医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R-0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6(b)-101-02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中医的发展,中医研究生培养正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近年来,由于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报考中医院校研究生的数量日益俱增,这在某种程度有利于中医的发展,但数量并不代表质量,医学研究生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与健康,因此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高层次的中医人才仍然值得我们深思。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中医药高级人才,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培养教育:

1 注重人文素质教育

1.1 人文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日益现代化,人文精神在医学中的地位越来越不可忽视。中医研究生作为中医药界的高层次人才,人文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因此研究生阶段应该开设相关方面的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②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形成乐观积极心态的前提。③加强医德医风的教育,古人云:“医无德者,不堪为医。”医德作为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医务工作者在其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和准则,对临床医学研究生要强调把良好的医德医风,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热爱生命、救死扶伤、淡薄名利的思想始终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之中[1]。④重视礼仪教育,中医研究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临床、科研、教学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因此文明的言谈举止,高雅的的行为、宽广的胸怀等也是研究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⑤加强就业观教育,由于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就业形势日趋紧张,同学们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同学在选择工作岗位的时候都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因此,学校应该定期邀请一些相关方面的专家开展一些就业讲座、就业指导,组织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以及导师与学生的交流等活动来帮助同学们摆脱就业迷茫状态。

1.2 提高学生自身基本能力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有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基本技能,才能让其在社会上有一席立足之地,因此,注重培养学生自身基本能力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自身基本能力包括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随机应变能力、自学能力及相关专业能力等[2]。学校定期的开展一些活动如教学比武大赛、临床技能大赛、科技作品大赛、创业大赛或者相关的学术竞赛等,邀请相关的专家作指导,设立一定的奖励机制,以鼓励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

1.3 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培养过程中导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质疑、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面对现实,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坚持自己合理的见解。以培养学生求真务实、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3]。创新思维具有多向、灵活变通、新颖独特的特点。创新能力包括知识与经验的使用能力、假设与方案的想象能力、对不同假设方案的评价判断能力、对所选择的方案与假设的逻辑证明与验证能力[4]。任何创新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得重抓学生基础知识,鼓励学生多看一些医学杂志,扩大视野。

2 加强临床培养

2.1 基础与临床相结合

很多学生为了考研,忙于理论复习而忽视了本科阶段的临床实习,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准备考研,虽然考试分数很高,但是实际动手能力却很低,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而中医本身又是一门经验学科,它的任何一套理论体系的形成都是几千年古人经验的积累。望、闻、问、切四诊都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因此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临床机会,多临床,早临床,理论联系实际,这对中医研究生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2.2 加强研究生培养督导工作

首先我们应该规范临床考核制度,临床培养是医学教育的核心,规范临床考核制度,加强临床培养环节,重视临床能力的训练和实践,是提高中医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研究生阶段,有些学生思想散漫、迟到、早退、逃课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在医院的相应科室应该成立评估小组,主要由带教老师和科室主任组成,在学生出科之前进行该科室常见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病例分析能力及其工作态度等的考核和评估。考核不及格者延长该科室的轮转时间并进行补考。轮科结束之后院系领导还应该组织相关老师,系统的对学生所轮科室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辨证论治、处理能力和临床思维进行考核。其次我们应加强对学生在学术上的更深层次的引导,正确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老师们同时得注意处理好“督”和“导”的相互关系。

2.3 临床经验交流

学校在每次轮科之前以班或者以院系为单位开展临床实践经验交流会,每个科室至少派两名代表谈谈自己在临床实践中碰到的问题或者自己觉得比较有收获的方面,以便其他的同学了解相关科室的情况,也可以给后面去该科室实习的同学提供一些参考。

3 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

3.1 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

“态度决定一切”。任何事情要想成功,没有严谨的思维和端正的态度绝对行不通。科学更是如此,要想培养出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首先得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实现其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上增加“发现问题”的能力[4]。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导师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应该严格要求,无论是实验之前还是实验之后以及实验过程的每一个过程都要有详细的安排,周到的考虑,对每一次实验结果都要求要有详细、真实、明确的记录。

3.2 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般科研设计都是以动物为实验对象,而在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饲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动物取材都需要比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在真正进入实验之前导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3 培养研究生利用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的意识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及时了解并获取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对医学生的科学研究十分重要,而在研究生阶段,无论是科研课题选择、还是科研数据的分析或是毕业论文的撰写,资料的搜寻都是必不可少的,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则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方便简捷之路。因此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的意识是科研能力培养所必需的,同时导师在培养过程中还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文献检索能力及筛选能力,使他们能从大量的文献资料中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中医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决定着中医院校发展的兴衰,要造就一流的学生,就要制订出最佳的、合理可行的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夏建龙.中医骨伤科临床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1):4-6.

[2]张士娥,高德海,李胜.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7):158-159.

[3]徐亚清,王怡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2):98-101.

[4]毛晓光,王挺,毛新军.变化驱动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1):84.

第5篇

关键词 七年制 中医学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4.026

Abstract Currently seven-year training model in medicine has matured, but in the course of its development, also shows some problem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even-year medical training model in the current problems that exist, analyzed the causes and propose a way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of seven-year medicine.

Key words Seven-year training mode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reative talents; training model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市场对中医人才的创新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虽然目前的中医长学制的培养模式已渐趋成熟,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目前,如何培养中医拔尖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中医学七年制拔尖人才培养问题

1.1 专业意识淡化,课程设置冗杂

目前,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课程设置较冗杂,除了中医类的专业课,还包含了较多公共课、基础课,西医学临床课。例如,我校2011级中医学七年制专业在入学后的第一年,中医学类的基础课程却安排较少,却开设了大量公共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有机化学、大学物理等,及西医的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等,而这些公共基础课程对中医拔尖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并没有什么作用。在第二学年至第四学年,才真正开始系统学习中医学,这样在无形中就加重了中医院校学生后三年的学习负担;新生刚入学后,中医学基本思维方法尚未建立,便开始学习西医基础课程,较早地建立了西医的临床思维体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医临床思维体系的培养与巩固,等到接触“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藏象学说”等中医传统理论,容易抵触。导致中医专业意识淡薄,或是对专业的不信任、不理解甚至厌倦。

1.2 忽视师承教育,缺乏中医思堆

师承教育是中医学教育不断发展的基础与动力及鲜明特色。①但是目前的中医学教育,主要是以课堂授课为主,以老师讲授和教材为主,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没能够较好地重视中医思维能力训练,是一种灌输式被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缺乏整体的中医辩证思维,无法领会中医学的精髓所在。临床思维是指医生运用医学理论和医疗经验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认识活动,其本身病不属于医学理论范畴,而是一种基于医学理论的思维活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过程。其认识基础是中医的整体观和恒动观,讲究天人相应,五脏一体,形神合一,其临床是一种协调的活动及过程,并讲究理、法、方、药环环相扣,其思维方式和逻辑线路是一个独特的认知程式。②七年制学生应善于开拓和扩展思路,善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把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高度。中医学是一门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经验医学,要体会其中的奥秘,缺少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师的指点,很难发现其中的精深奥妙,中医学精髓的发扬和继承主要依靠师承教育。

1.3 临床技能不足,实践经验匮乏

中医学是一门临床经验学科,无论是基础或是临床课程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医的教学模式体现“早临床、多临床”和“理论与实践反复结合”的特点,具备了教学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特点。③而中医学从整体入手的诊断模式以及独特诊断方法,只有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诊疗和操作中才能培养起来,闭门造车或照本宜科是不行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就的。目前在中医学七年制实际教学中,普遍采用“基础一临床一实习”三段式的培养模式,学生临床实习的机会相对较少。

1.4 专业学习有限,科研创新不足

中医学七年制拔尖人才培养目的是在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理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高质量人才。七年制本硕连读学生作为中医院校中一个的特殊群体,不同于本科生,也有别于研究生,不是照抄照搬研究生培养模式,也不是五年制年限的延长和课程数的增加,而是对中医学临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而目前七年制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在课程衔接、管理方式等方面,在五年的本科学习阶段中,实际学习医学的年限只有三年时间,因为要除去一年的公共基础课和一年的本科阶段实习。进入研究生阶段后,课程学习半年,这就要求七年制学生在短时间内适应研究生学习,临床实践学习一年,这就要求七年制学生掌握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而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要想熟练掌握临床辩证思维能力,则有很大的难度。在最后的半年里,他们在忙于毕业论文的设计的同时,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找工作,这样很难保证他们的学习效果,容易使得他们放松了临床实践能力的学习和培养。④

2 培养中医学七年制拔尖创新人才途径

2.1 重视中医经典,强化中医基础

中医经典是中医学知识宝库的核心,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石和源头,学习经典是中医的特色,可以帮助后来者体悟中医理论中一些难以言传的内容。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的源流,不仅包含独特的中医理论、蕴含宝贵的经验,更是集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一体的宝贵财富。建立了“阴阳五行”、“藏象五系统”、“五行六气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等学说。首先应注意不要操之过急,经典之所以经典就是要我们慢慢去啃,如《内经》在学习时可以在读每一章节时配合翻译书,历代名家的解读,还有网上视频可以配着看,切忌浮躁,学一点是一点,搞通一点。培养中医拔尖人才就要加强中医基本功,强化其对经典的掌握。因此,我校中医学院每年通过举办经典诵读月,国医节,读经典、用经典知识大赛等活动,强化学生对经典的反复研读。

2.2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科研能力

2.2.1 优化课程设置, 改革教学模式

教学课程是培养人才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心所在,是影响培养对象的直接因素。为了适应医疗市场实际需求的不同,迫切要求我们优化课程体系。优化课程体系要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一体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与所分设的专业方向相适应的课程。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增强适应性及提高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为此我校共设置了四个层次的课程:首先是第一学年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有中医哲学、中医文化、大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是医学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人体解剖学、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等课程,以使学生掌握中西医学基础知识,强化中西基本功形成中医的学习体系。然后是临床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课程,以使学生在掌握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临床的思维模式。最后是专业课程,根据不同方向的实际需要,设置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如针灸推拿方向增设针灸和推拿方面的课程,如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等针推临床课程,骨伤外科方向增设骨伤方面的课程,如中医骨伤学、创伤骨科学、中医筋伤学等骨伤临床课程,体现不同专业方向的临床特色。采用小班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模式,开展自主性学习,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考空间,将教学与临床,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

2.2.2 加强科研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科研能力是在的创新思维中不断提高的,及早地给学生灌输科研思想,为学生科研能力打好基础。在第六学年,开设科研思路与方法、统计学方法等相关课程,组织有经验的教授进行与相关科研的讲座,对每1~2名七年制学生配备一名导师,指导中医七年制学生开始选择研究方向,阅读和整理相关综述,并在学期末组织开题报告,对其可行性和创新性进行评价,培养学生对前沿知识的捕捉能力,使学生掌握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⑤从而巧妙地解决了七年制学生时间短的弊端,使得学生的临床实践时间和课题研究时间相一致,都达到一年半。

2.3 加强临床训练,突出个性化培养

中医学的实践性体现在,其理论、教学效果、价值均要通过临床实践来检验。临床实践能力是培养中医临床型拔尖人才的关键。而临床教学质量是关系到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直接因素,脱离临床而一味地理论教学往往容易出现问题。首先,让学生早期接触医学,精简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在第一学期就开设中医基础、人体解剖学等医学基础,从而增加学生临床实践的时间。从大一至大三每年暑假可以安排暑期见习,真正实现早临床。师承名医,少走弯路,缩短成才周期。名老中医以自己的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中医经典理论学习,经典与临证的相结合,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经验。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探索,寻找中医方证对应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其次,对于中医拔尖人才管理采取基础和临床双导师制培养的小组式管理模式,不仅注重了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同时还提高中医拔尖人才的科研与临床实践等能力。⑦研究生阶段学生可以向基础导师请教理论问题,还可以跟临床导师临床学习,跟小组老师请教其他问题,充分彰显“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培养模式,而且能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注释

① 姚魁武,薛燕星,熊兴江,等.师承教育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9):952-954.

② 陈楚淘,李点,何清湖.中医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6):39-43.

③ 王岚,刘中兴,郭静,等.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技能考核模式探索[J].中医教育,2014.33(3):56-58.

④ 李友白,郭胜伟,李爱民.中医学七年制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4(10):115-116.

⑤ 刘慧萍,喻嵘,葛金文等.基于研究性教学培养七年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6):62-63.

第6篇

近代以来,印度文明在与西方不断碰撞接触的过程中,不但催生了印度民族主义意识,还促使一部分得风气之先的文化精英如泰戈尔与室利・奥罗宾多两位被视为印度比较文学先驱的大家,在东西文化大框架下进行自觉的文化比较,比较文学意识随之产生。印度独立以来,作为一门学科的比较文学不断向前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比较文学进入全新发展时期,印度学界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互动进行得有条不紊,加之印度学者的英语优势,以及海外印度学者如加亚特里・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等人的独特声音,他们在当今国际比较文学界的声音不可忽视。可以说,印度是目前比较文学研究最活跃的国家之一。印度声音在世界比较文学界正变得越来越重要。笔者根据在印留学期间的访学和研究,在此就独立以来印度比较文学发展概况做一简介。

一、独立后比较文学发展的一般情况

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告独立。从此,印度比较文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49年,加尔各答大学聘请了R.哈克勒主讲比较文学。1956年,与加尔各答大学同处一城的贾达瓦普尔大学设立比较文学系。比较文学正式成为印度大学里的一门独立课程。贾达瓦普尔大学比较文学系由提尔亚德教授主讲比较文学,还聘请了两位美国的比较文学教授。该系1958至1959年共招生25人。该系教学大纲规定,本科生三年内必须学习梵语和法语或德语或孟加拉语,并学习印度文学史与西方文学史。硕士生还需进行专题研究并撰写相关论文,同时攻读美学,并研究各国文学之间的影响关系。1961年,《贾达瓦普尔比较文学杂志》(Jadavpur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创刊,到2005年为止,共出版年刊42期。该杂志主要涉及比较文学研究方面的学术问题,同时也介绍欧美等地比较文学发展的近况。该系还定期举办比较文学专题讲座。不过,该系的设立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印度比较文学界的元老S.K.达斯先生曾回忆道,当比较文学系首次在印度落地生根时,许多人皱起眉头,更多的人则质疑其学术地位的合理性。①但无论如何,贾达瓦普尔大学比较文学系的设立是印度比较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桩盛事。(2005年8月19日,笔者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访问该系的学者,同该系退休教授、前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阿米亚・德夫先生、现任系主任I.钱德教授和该系教师S.C.达斯古普塔女士进行了学术对话。据了解,2005年该系招收45人攻读学士学位,60人攻读硕士学位,25人攻读博士学位。该系目前有12位教师,其中女教师5人。该系主要教学以下课程,如印度文学、欧洲文学、梵语诗学、民间文学、佛教及耆那教文学,还有关于不同国家文学如加拿大文学等的“区域研究”。)

进入70年代,印度比较文学研究稳步发展。1977年,德里大学沙拉万学院英语系组织了一次比较文学专题讨论会。这是印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国性学术讨论会,与会者初步酝酿成立印度比较文学学会。1979年,印度南方的马德拉斯(今金奈)成立了比较文学研究院,该院于翌年出版了系列讲座文集《比较文学》。

1980年,德里大学成立了比较印度文学学会(Comparative Indian Literature Association)。风格独特的“比较印度文学”即印度不同语言文学的比较研究开始进行。比较印度文学学会于1984年举办了首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1983年,印度全国比较文学学会(Indian National ComparativeLiterature Association)正式诞生,同年:在贾达瓦普尔大学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1984年,印度南方喀拉拉邦首府特里凡得琅成立比较文学学会。1985年,泰米尔纳杜邦的马杜赖成立达罗毗荼比较文学协会。1987年,印度北方西姆拉的印度高级研究学院组织召开了为期一周的国际比较文学讨论会。中国学者乐黛云先生向大会提交论文《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两年后出版会议论文集《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1988年,比较印度文学学会与印度全国比较文学学会携手成立印度比较文学学会(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soeiation of India,简称CLAI),学会诞生地是海德拉巴。这一历史性事件宣告印度比较文学已走过乍暖还寒的春季和阴晴不定的夏季,来到属于收获的秋季。

值得注意的是,在80年代里,印度比较文学界进行了大量的学科理论探讨,出版了一批相关专著,如前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阿米亚・德夫的《印度比较文学观念》(1984)、N.D.森的《比较文学论文选》(1985)、S。马宗达的《印度视野中的比较文学/(1987)等。一些学者如阿米亚・德夫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比较文学印度学派”的口号,以与比较文学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抗衡:“25年前,艾金伯勒在辩论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文学性时说过:‘比较不是理由’。或许在比较文学印度学派即将诞生之际,我们应该提出一个口号:‘比较正是理由’。因为,我们的主张是,在一个多语种国家,特别是在一个既为多语种又属第三世界的国家,文学研究必然是以比较方式而展开。”①印度学者关于比较文学的探讨,某种程度上为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比较文学印度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进入90年代以后,印度比较文学发展的一个新动向是开始组织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这显示印度比较文学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1990年,印度比较文学学会在喀拉拉邦的圣雄甘地大学举行了两个学会合并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学术会议。次年,按照1860年印度学会注册法案,印度比较文学学会正式注册为全印学术团体,其地位得到法律形式的承认。1993年,印度比较文学学会在德里大学举办了第二次全国学术会议。同年,古吉拉特邦苏拉特市的南古吉拉特大学成立了印度历史上迄今为止第二个比较文学系。该系有三名教员,系主任是阿斯文・德赛教授。笔者2005年7月访问该系时了解到,该系的最大特色主要是进行印度不同语言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该系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也多与此相关。该系只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1994年,喀拉拉大学成立比较文学研究中心。1996年,在安得拉邦海德拉巴的泰卢固大学举行了第三次全国比较文学会议。此后,印度比较文学会议开始固定为两年召开一次。1999年、2001年、2003年、2005年分别在德里大学艺术与

商业学院、喀拉那大学、迈索尔印度语言中央研究学院和南古吉拉特大学比较文学系举办了第四、五、六、七届印度比较文学会议。几乎每届都有国外学者参加,反映了印度比较文学研究的开放性,也体现了世界学术界对于印度比较文学研究的高度重视。总体而言,90年代以来的印度比较文学发展势头良好,呈现出兴旺景象。据了解,印度现在已有十多个比较文学研究中心,除贾达瓦普尔大学和南古吉拉特大学设立单独的比较文学系外,还有相当一些大学的英语系、印地语系等教学机构也在进行比较文学研究,培养比较文学专业的人才。

下面分别就近年举行的第六届和第七届印度比较文学会议做一简介。2003年在迈索尔举行的第六届印度比较文学会议,实际上也是一届国际比较文学会议,与会者中有欧阳桢和来自西方的D.菲格拉和A.洛佩斯等人。会议主题是:Lin-guistics Hegemony and Identity(语言霸权与身份认同),子议题分别是霸权与翻译、英语霸权与印度语言、文化身份与语言、诗学传统与区域身份、全球化、移民、政治与阐释学、风格与性别等等。2005年3月在南古吉拉特大学举行第七届印度比较文学会议。该次会议主题是:Poetics of the Margins:Reinventing Comparative Literature(边缘诗学:重构比较文学)。子议题分别是:文化身份与文学,全球化与特殊性,杂糅文学;移居与流亡,流散文学,殖民与后殖民范式,中心与边缘质疑,女性写作与属下研究,翻译,部落文学;霸权的威胁,古吉拉特文化身份,古吉拉特部落文学,等等。从这两届会议来看,除了保持传统的印度自身文学比较研究外,印度比较文学研究关注的焦点紧跟世界比较文流。第七届会议出版的纪念文集《交流》,将1906年泰戈尔发表的关于比较文学的演讲列为印度比较文学发展史重大事件的第一项,将室利・奥罗宾多1920年发表的系列论文《印度文学》列为第三项。

由于英语的优势,印度学者融入世界比较文学圈是非常得心应手的事情。近年来,热衷比较文学研究的印度学者积极参与国际对话。例如,2004年8月,第十七届国际比较文学会议在香港举行,印度比较文学学会派出9人代表团参加,其中有德里大学的C.莫汉(此次会议上被选为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南古吉拉特大学比较文学系主任A.德赛、贾达瓦普尔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S.C.达斯古普塔博士等人。

二、“比较印度文学”简介

在印度,单就语言而论,其地位重要且拥有自己文学的至少在20种以上。因此,印度学者认为,印度文学既是单数(一元)也是复数(多元)。如S.K.达斯便以“Indian literatures”和“Indian litera―ture”两个并列术语来指称“印度文学”。①印度不同语言文学的内部比较研究(印度学者所谓的“Comparative Indian literature”即“比较印度文学”)正是在这种单数与复数印度文学并存的基础上产生的。所谓“比较印度文学”,是指印度内部不同语言文学如印地语文学、孟加拉语文学、泰米尔语文学、古吉拉特语文学等之间的比较研究。从时间上来看,20世纪70年代属于印度不同语言文学比较研究的形成期。

1974.年,印度大学基金委员会接受R.K.达斯古普塔的建议,在德里大学现代语言系开设“比较印度文学”硕士课程,后又变更为级别稍高的哲学硕士课程。1976年,纳根德拉教授在德里大学组织了一场比较印度文学学术讨论会,次年出版论文集。1980年,比较印度文学学会在德里大学宣告成立,它于1984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学术会议。1988年,比较印度文学学会并入新成立的印度比较文学学会中,从此它以新的面貌继续着自己的使命。1992年,南古吉拉特大学成立比较文学系,该系教师主要擅长印度内部文学比较。2003年印度比较文学学会会议上,A.K.莫哈巴特拉博士在第一场专题讲演中演讲的内容便是有关奥里雅语、印地语和孟加拉语文学中的语言身份认同问题。2005年3月第七届印度比较文学会议上,关于比较印度文学研究的论文有增无减。

就比较印度文学的代表性著作而言,可以略举几例。1984年,由K.M.乔治主编策划的大部头著作《比较印度文学》第一卷出版,次年出版第二卷。1991年和1995年,S.K.达斯先后出版《印度文学史》第一、二卷。1992年,I.N.乔杜里出版《比较印度文学:几种视角》,对印度性等与比较印度文学相关的核心概念做了分析。近年来,比较印度文学研究的专著不断涌现。

比较印度文学研究的大力提倡者阿米亚・德夫认为:“正是S.K.达斯提出这样一种观点,比较印度文学可以提供一种必要的方法,使文学研究以印度视角而展开。”②S.K.达斯在《为何比较印度文学》一文中为比较印度文学寻找学理依据。他认为:“我们的比较文学必须成为比较印度文学,因为没有任何其他东西能够成为我们文学研究的基础。”他说,多语言是印度社会和文学的一个事实。印度文学史即为一部多语种文学史。其次,印度属于第三世界,这一事实提醒印度学界,不能轻易取法西方比较文学,因为:“为了使印度文学规避这些心理限制,我们必须从内部考察自己的文学,从而使我们不带偏见地观察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学。”S.K.达斯向印度学界说明:“我们不是从比较文学走向比较印度文学,而是从比较印度文学走向比较文学。”①2005年8月,阿米亚・德夫先生在接受笔者访问时说,比较印度文学是真正的比较文学。它对于研究互有关联的印度不同语言文学是一种正确的方式。因为印度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学。他认为:“比较印度文学是比较文学印度学派的重要特征之一。”②S.C.达斯古普塔女士则认为,应以“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India”的名称来取代“Corn―parative Indian literature”。因为前者既注重印度区域文学之间的比较,又关注印度与国外文学的比较。这表明了部分印度学者对于比较印度文学内涵的进一步思考。

S.K.达斯为比较印度文学正名的诚心可鉴,但若按照目前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提倡的跨文明研究标准来衡量,它至少要在跨文化和跨国界上栽两个学术跟斗。实际上,多语言和第三世界语境只是印度学者自说自话,比较印度文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找一种所谓的“Indianness”(印度性),为多语言、多宗教、多人种、社会问题复杂的印度寻找文化纽带,从而促进全印人民的凝聚。

印度学者认为,印度文学存在一种“泛印度意识”。尽管印度文学是由不同语言创作的,但其间的“泛印度意识”清晰可辨。这种意识暗示了一种

内在的印度性:“这种泛印度意识来自于某些原型观念,这些观念是印度文化、历史和思想的产物。”③还有学者认为:“最容易理解的是印度文学体现的差异性,最难明白的是它的一致性,这是一种内在和观念的东西……我们的问题是十五种或更多的语言怎么能够创造一种文学?我们怎么适应语言的复杂性与文学的单一性?”该学者认为,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为印度这样一个多语种国家的文学的民族性定位:“印度性体现在这个国家的多种文学中。”④D.S.米什拉先生告诉笔者:“我不认为印度比较文学仅仅比较印度区域文学。因此,马拉提文学和印地语文学的比较不是地道的比较文学,但是这种比较却是眼下发现印度性的一种必要手段。因为这毕竟是印度。”⑤在这种借比较研究寻找印度性的过程中,比较印度文学研究的目的一目了然。

凭心而论,比较印度文学研究对于当今世界程度不同地与印度有同样语言和社会问题的国家而言,不失其借鉴意义。例如,中国文学除了汉族文学外,还存在藏族文学、蒙古族文学等少数民族文学。如果将这些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族文学进行比较研究,或者在少数民族文学之间进行比较研究,将会给我们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使我们更好地书写一部完整的多民族中国文学史。当然,这种借鉴只能是一定的方法论借鉴,不能将之上升到与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同等的水平。毕竟,这种内部文学比较的局限性非常明显。

三、梵语诗学批评简介

独立以来,印度学者在印度诗学与西方诗学比较上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这种深层比较中,印度学者获得了一种文化自信。M.S.库斯瓦哈指出:“如果在亚里士多德的火炬光焰照耀下能够发现印度古典文学的价值的话,为何不可按照《舞论》和《韵光》的标准来阐释斯宾塞、肖伯纳、艾略特、尤金・奥尼尔或华莱士・斯蒂文森?”⑥一些学者认为,古典梵语诗学与西方现代诗学一样,皆具现代运用价值,二者可以互补,前者可以解决后者力所不逮的问题。这就涉及当代印度部分学者大力提倡的具有跨文明性质的梵语诗学批评。它是指以梵语诗学原理如味论、韵论、庄严论、曲语论、合适论等分析鉴赏西方与东方文学。

1991年,由印度文学院与迈索尔韵光文学标准中心联合主办了一次历史性的学术讨论会,主题为“East West Poetics at Work”(运作中的东西方诗学),体现了印度学者化古典为实用的清晰思路。I.N.乔杜里在开幕式致词中呼吁印度学界重建文学评论标准,以利西方读者以恰当方式欣赏印度文学。这次会议是梵语诗学批评发展道路上的一件大事。与会者来自印度各地。他们提交的论文多是以梵语诗学为工具分析阐释印度与西方的文学作品。自此,梵语诗学批评在印度学界不断展开。

1997年,印度学者P.帕特纳克出版了新著《美学中的味:味论之于现代西方文学的运用》。该书分别利用梵语诗学味论中的九种味(味、滑稽味、悲悯味、英勇味、暴戾味、奇异味、恐惧味、厌恶味和平静味)批评西方文学,偶尔也涉及中日印文学。作者认为,在一个理论正变得越来越技术化的学术世界里,干巴无味而又错综复杂的辩论正困扰着现代文论家。幸运的是,“味论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明白易解。”运用味论评价当代作品,肯定会遇上一些困难。但理论是活生生的,它会在成长变化中适应时代的需要。作者说:“希望味论这一宝贵理论能被现代论者继续采用,以使古老传统长存于世。”①

2004年,S.K.沙尔马教授出版新作《恭多迦的曲语论在英语诗歌鉴赏中的运用》。沙尔马利用曲语论体系,对英国诗人雪莱、拜伦、济慈、华兹华斯、柯勒律治等人的诗歌进行阐释。该书比前述那本运用味论进行梵语诗学批评的著作更见功力,也更具梵语诗学批评的示范价值。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印度梵语诗学批评已成一定气候,但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例如,有的学者认为,梵语诗学必须进行自身的现代转化。单就味论而言,九种味的处理太过简单化,不能完全包容现代作品。用味论阐释西方作品可能导致削足适履的结局。因此,在运用于评论之前,对味的概念必须进行修正。②

梵语诗学批评在目前印度学术界还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它的发展前景怎样,人们将拭目以待。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