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哲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哲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时间:2022-11-30 08:12:34

哲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哲学专业学习;人文学科;思维能力训练;理论素质培养

北京市教委2017年1月4日了《2016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详解了2016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报告》显示,有91所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而在本科及以上就业中,哲学专业的就业率最高。为此,《光明网》特刊发评论员文章《哲学何以成为就业率最高的专业》,文章分析了其中的主要原因:“首先,哲学是非常典型的具有长线学习逻辑的学科,与很多专业不一样,它的精准就业一一‘从事哲学研究’,事实上是以博士教育打底的。所以,选择哲学专业的人会有更长的深造预期,而就业率统计是包含深造率的,即考研和读博同样归类于所在教育阶段的‘已就业’类别。”“二来,哲学是人类文明最早熟的学科之一,几乎是人类一切学科的母体,也表征着众多学科的价值归宿。”文章最后指出:“这两点,可看成‘哲学就业率最高’的解释,换个角度,也是对‘如何选择专业’的回答,甚至可以对‘怎样判断人生选择的得失’有所启发。”这个看似肯定哲学专业的结论却是存在很大疑问的:第一,真的是因为考研和读博归于“己就业”类别而使得哲学专业的就业率提高?第二,选择哲学专业真的与“怎样判断人生选择的得失”有关吗?由于《光明网》的评论员文章流传甚广,看似也回答了人们心目中的“哲学何以成为就业率最高的专业”这个问题,因此这里有必要对此加以澄清。

大学哲学专业的性质定位问题

哲学专业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定位究竟如何?根据即将出台的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哲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5),“哲学类专业属于人文学科,又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密切相关。作为基础性学科,哲学对公民素质培育、民族精神塑造和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创新,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哲学类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哲学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能够运用哲学思维认识、分析理论及现实问题的能力,良好的人文基础和自然科学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宽广的国际视野,良好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善于合作的团队意识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的专门型或复合型人才。”这表明,哲学专业属于人文学科,哲学专业培养应当以塑造理论思维能力和良好人文与自然科学基础为主要目标。这样,大学哲学专业的性质定位就很清楚了。

首先,哲学专业是一门人文学科,而不是技术学科。所谓“人文学科”(Humanities),是指不同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人类文明和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主要包括了哲学、历史、文学和艺术,还包括宗教与文化等,总之这些都是与人作为个体的存在所需要回答的问题或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主要热莸摹R虼耍哲学作为人文学科,首先需要回答的是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问题。这些问题都与现实的经验生活距离较远,也与人作为社会存在所需要的生活条件等现实问题相距甚远。这就意味着,哲学专业培养的目的并非为了职业的需要,也不是为了满足社会上的某些特殊岗位的需要,而是为了培养具有健全思维能力和深厚文化素养的理论人才。哲学专业的毕业生除去哲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能力:(1)创造性地学习哲学专业知识的能力,(2)将所学哲学理论和思维方法用于处理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3)能够以哲学思维方式进行理论研究的创新能力,(4)较强的专业文献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5)较好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创造性地学习,是指能够融会贯通地理解所学到的哲学史和哲学基本原理,并能够用这些知识去解释哲学上的重要问题,学会从理论上把握哲学基本观点和思想,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辨别和分析一切哲学理论和观点。要做到这些,的确需要超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分析论证能力。这些能力不仅可以用于解释所有的哲学理论,更可以用于解释一切理论观点,因为理论思维和分析论证原本就是锻炼人们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当这些内容被用于解决现实的实践问题,就成为哲学专业培养所需要的实践能力。抽象的理论思维与严密的分析论证,经过哲学专业的严格训练,就可以成为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也是我们能够推进社会进步和思想变革的重要方式。因此,哲学专业训练就是要使学生熟练掌握思维上的抽象能力和论证上的推理能力,能够以哲学的思维方式从事理论创新和观念创新,为新思想的形成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和能力锻炼。显然,这些都与学生毕业后所要从事的职业无关,而是与他们走入社会、进入工作后所要面对的问题有关,与他们将来要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的事业有关。这才是哲学专业的毕业生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其次,哲学专业虽说是属于人文学科,但与文学、历史以及艺术等人文学科不同,这个专业更多承继的是逻辑的思想训练和理论的概念分析工作,突出对已有哲学思想和理论的剖析考察,强调对逻辑论证的细微入理,提倡对哲学观点的思想阐述。所有这些都需要在哲学专业教学中贯穿始终。或许有人会问,这是否意味着哲学专业完全是一门阳春白雪的学问,或者说是一种纯粹精英培养的方式?其实,细想一下,这不过是哲学专业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并不完全是少数人才能掌握的专业。相反,逻辑思维能力和概念分析的训练恰好是我们从事任何问题研究时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试想,如果我们无法从一个具体的经验现象得到对相近事物的普遍认识,如果我们无法对一个概念的使用形成观念或想法,我们如何能够从中得到教益呢?逻辑思维是帮助我们能够形成正确判断的基本方法,尤其是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形,如何能够通过分析梳理形成对我们所面对的问题的正确理解,这就需要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哲学专业学习正是要培养学生具备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这是我们通常了解的认识活动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概念的形成和理解是我们得到判断和进入推理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这就需要对概念的意义和用法作出清楚的界定,了解概念的内容和出处,并能够恰当地使用概念形成判断和推理等。对概念意义的澄清,始终是学习推理论证的第一步,也是构成推理的重要内容。只有当我们可以正确地理解概念内容,可以恰当地运用概念的时候,我们才能形成合理的判断和有效的推理。例如,对于“人”这个概念的意义和用法,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这个词,就会产生不同的判断和推理。抽象地使用这个词,就意味着不考虑语境和用法,就会导致很不同的结果。这就意味着,任何概念的使用,首先需要对概念所出现的判断或句子有清楚的说明,只有在这些判断或句子中才能真正理解概念的意义。孤立地使用概念或对概念的用法提出问题,都无法真正理解概念的意义。这些都是逻辑思维训练中的基础,但却是我们在日常思维中经常出错的地方。哲学专业学习就是要反复训练这样的推理能力。

哲学专业教育在对这种能力的训练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就是对写作能力的培养,通过论文写作检验逻辑思维能力是否得到了培养。论文写作是哲学训练的综合性考查,其中包括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纳,也包括对重要观点的提炼和分析,特别是对自己观点的逻辑论证和对重要文献的使用。这些都必须通过文字的方式加以表达,辅之以口头陈述和讨论等。由此,哲学专业的培养方式应当包括这样一些重要环节:文献阅读、难点讲述、问题讨论、观点论证、文章写作、文章推敲和修订。由于思想观点的形成必须借助于文献的阅读,而对观点的表达则需要严密的逻辑论证方能成立,这样文献的阅读能力和观点的表达能力是需要着重锻炼和培养的。应当说,这些能力培养并非只有哲学专业的学生所需要的,而是所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都必须具备的。但哲学专业教育更强调把这种能力作为一种专业能力加以锻炼和培养。这如同音乐是人类共同的爱好和朋友,但把音乐表演和创作作为一种专业来培养却是专业的音乐学院所要做的工作。哲学专业就是如同音乐专业一样,是对人类共同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专门培养。

必须特别说明,哲学专业培养的目标并非哲学家,更不是思想家,而是从事哲学专业教学和研究的专门人才,以及具备以上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从严格意义上说,哲学家和思想家从来都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由时代造就的,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大学的哲学专业既不可能也o意培养哲学家或思想家,只能致力于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文献阅读和知识学习,掌握更多以往人类的文明和文化。这就意味着,哲学专业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成“名”成“家”,而只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运用逻辑分析和理论思维能力处理更为复杂多变的情况和问题。因此,哲学学习是一种思维能力训练,也是一种培养学生能够更好地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的方式。

哲学专业学习对未来生活的影响

《光明网》特约评论员在分析“哲学何以成为就业率最高的专业”这个问题的原因时,提及深造率被归为就业率统计的问题。的确,哲学本科专业毕业生的深造率(包括读研、考博和出国等)一直比较高,许多毕业生选择深造,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开更为宽阔的道路。这恰好说明哲学本科专业学习的重要特点,即哲学专业不是为了传授某个特定的知识体系,或者培养某类专门的人才。换言之,哲学专业学习不是一种职业教育,而是一种特殊的素质教育,或者说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通识教育。

这里的“通识教育”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如目前各高校开设的各类通识课程。哲学作为一种通识教育,是指“哲学”的本义就是使人变得更为智慧的学问。我们知道,“哲学”本身并非智慧,而是对智慧的热爱和追问。早在20世纪初,当哲学专业从日本引入中国之后,哲学教育就被当作哲学学习的主要内容。很多大学的哲学系甚至就直接称作“哲学教育系”,如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即现在的北京师范大学)。哲学教育被李达、潘光旦、冯友兰等哲学家看作是哲学专业的重要内容。如今,在各师范类院校以及其他大学中设置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最初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为核心内容的。一些师范院校的哲学专业就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出来的。由此可见,哲学教育原来就是哲学专业的本义,哲学专业就是以培养学生掌握能够更好地寻求智慧的方式为目的的。所以,自从哲学专业设置以来,哲学专业本身并无专门的技术和知识需要传授和掌握,而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掌握人类一切知识去做好准备,是为了使学生具备在一切知识中分辨真假对错的能力,是为了使学生武装自己的头脑,以便能够对一切问题提出分析判断和形成理论观点。一句话,就是为了使学生有一颗求真之心和理性大脑。而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总是误解哲学是“无用之学”的问题了。

的确,从功利和实用的角度看,哲学专业属于“无用之学”。不仅如此,一切人文学科都应当属于这样的“无用之学”,因为它们都不能给人直接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也不会传授某些专门的知识或技术。它们只是关乎人的精神世界,关乎人类自身的认知方式,关乎个人的人文素质培养。这样,包括哲学专业在内的人文学科都是仅仅与人的精神世界相关,与人类和世界打交道的方式相关。进一步说,如果说历史、文学、宗教、艺术等学科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专门领域的知识的话,哲学专业则基本上不提供这样的专门知识,而只是帮助学生训练自己的理论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虽然哲学专业学习也要了解大量哲学史和各种哲学理论观点,但掌握这些内容并不是哲学专业学习的最终目的,它们不过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能力培养的训练手段,类似于数学学习中要做的大量习题一样。所以,死记硬背地掌握哲学史的知识并不是哲学学习的主要目的,甚至不是最好的方式。相反,掌握这些知识是为了从历史中发现规律,通过对各种哲学理论观点的分析,更好地训练理论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这才是哲学专业学习的最终目的。

既然哲学专业学习本身并不是对某个具体学科领域知识的掌握,而是一种思维训练,这样,哲学专业的毕业生就有了更大的空间去选择自己进一步发展的领域,并在自己所选择的领域中更好地运用在哲学专业中所得到的能力训练。所以,哲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中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时,更多会选择非哲学专业,其中既有与哲学专业密切相关的人文和社会科学,也有关系较远的自然科学或实用学科等。而最后选择哲学专业作为自己进一步发展方向,或许更有机会从事哲学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这也说明,为什么哲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有比较高的深造率,而哲学专业毕业生的深造率被纳入就业率也就顺理成章。

另一方面,哲学专业学习是否能够有助于学生未来人生发展?其实这个问题与哲学专业学习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通常会认为,哲学是一门爱智慧的学问,所以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人生,考察人生,过上更好的生活。的确,苏格拉底说过:“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似乎是在暗示,只有通过哲学的思考才能了解人生的意义。从广义上来说,哲学的确可以并且总是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但哲学专业学习与此不同。正如我们每个人都会热爱音乐,这是人之常情,但要把音乐作为专业来学习则是另一回事情。严格地说,哲学专业学习不是直接地考察人生的意义,也不是对智慧的追问,而是为更好地考察人生的意义做好准备,是为更好地追问智慧而锻炼自己的能力。所以,正如我们前面指出的,哲学专业本身并不培养哲学家,而是培养哲学研究者,是培养有可能成为哲学家的候选人。

第2篇

关键词:哲学教育;中学生夏令营;全程导师制;知哲学知社会;精确;精细

在大学本科教育中,当谈到哲学、历史等基础学科时,人们首先遇到的问题是社会对这些专业的认同度不高。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从事这些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们,成为他们不能不面对的问题。这一问题表现在招生、培养和就业的各个环节。在招生环节,学生报考志愿率不高;在培养环节,学生要求转往应用性专业的比率偏高;在就业环节,社会对这些专业学生的接纳程度低。

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认知偏差方面的问题,也有这些基础性专业不能主动对接社会需要的问题,但根本上还是由当今中国社会转型造成的。经济上急剧的市场化转向为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开辟了疆场,也强化了人们及时兑现眼前利益的诉求,作为不能为人们带来及时利益的基础性学科的萎缩也在情理之中。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化和社会的成熟,这种状况无疑会改变。实际上,近些年的情况已经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所不同,人们对基础性学科重要性的认识正在不断增强。但是应该认识到,这种改变仍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这种改变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特别是从事这些专业的教育者们做出各种努力。

针对当前哲学类本科生招生和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最近10多年问,南开大学哲学院围绕着如何做好专业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形成了一套从招生到培养再到就业的“全链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或模式,取得了好的效果。

一、以“中学生夏令营”为载体精准选拔哲学人才

近些年,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入发展,随着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基础学科特别是人文学科对国家和社会以及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当90后成长起来之后,他们对专业选择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兴趣而非单纯的利益关切开始成为专业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一些“不实用专业”无人问津的窘境。既然个人兴趣己经开始成为专业选择的一个重要考虑,为了提高哲学学科人才培养质量,大学哲学院系的人才培养环节就应当前置,首先应该考虑如何将那些愿意学习哲学而又适合学习哲学的中学生选拔到大学哲学专业学习。

认真分析可以发现,长期以来哲学专业之所以对中学生缺乏吸引力,志愿率不高,并不是哲学本身没有吸引力,而是因为广大中学生对大学哲学专业缺乏基本了解,甚至存在许多误解,因而影响了他们报考哲学专业的积极性。在这一点上,哲学与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相比是较为特殊的。中学生们大多不会误解大学的历史和文学专业,但却常常因为中学曾经学过的一点哲学常识而误解大学的哲学专业,很多学生将哲学等同于中学教材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常识。

为打破大学专业教育与中学教育之间的壁垒,丰富中学生对哲学的认知,培养他们对哲学的兴趣,吸引对哲学类专业具有浓厚兴趣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中学生报考哲学专业,南开大学哲学院在全国率先将中学生夏令营与自主招生相结合,针对优秀营员采取降分录取的方式,招录学生。这就是要在现有高考体制下,通过精确定位,在千百万高考生中寻找到“心甘情愿的哲学门徒”。从2009年举办了第一届“全国中学生暑期哲学夏令营”始,截至目前,南开己连续举办七届夏令营,共吸引来自全国23个省市100余所重点中学的700余名优秀中学生参加,报名人数更是超过2 000人。中学生在营期间,通过参与名师讲座、校友互动、素|拓展、辩论赛和哲学素质考核等一系列活动,对哲学专业形成了初步但却生动的理解,多数学生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2009年开始夏令营工作,2010年开始有夏令营学生入校学习。自2010年至2015年,六年间共有27名优秀中学生通过夏令营以及南开大学自主招生活动考入南开大学哲学类专业,也有一些学生参加了南开夏令营之后考入其他高校哲学专业。

从学生培养的角度看,以夏令营的方式进行的自主招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目前,南开哲学院通过夏令营录取的优秀营员已经有13人毕业,他们都成长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学习成绩保持在全部学生的前20%,绝大多数毕业后选择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继续深造。例如,2010级共录取4名学生,他们全部考取或被保送到比利时鲁汶大学、法国鲁昂高等商学院、英国巴斯大学以及南开大学继续深造;2011级的6名学生全部考取或被保送到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和南开大学哲学与逻辑学专业继续深造;2012级有3名同学赴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深造。目前仍然在校的14名夏令营优秀营员的学习状况均表现良好,综合素质高,尤其是在本专业上大都展现出很大的培养潜力。例如从学分绩排名来说,2013级有2名同学在全年级排名并列第一,2014级的2名同学分列第二和第三名。

南开大学哲学院开展的中学生哲学夏令营活动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好评。《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以及天津各大媒体作了报道。第一届招生荣列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络平台2009年度四大标志性事件。

二、以“知南开知哲学”为载体的“地方专业史”教育

夏令营优秀营员只是考入南开大学哲学院全部学生的一部分,虽然这部分学生对整个年级学生专业思想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但本科新生入校以后如何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仍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与大多数高校一样,南开大学允许二、三年级学生重新选择专业,即在本校转换高考录取时确定的专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哲学院申请转往其他院系学习的学生比例非常高,类似的情况在其他高校也普遍存在,成为困扰哲学教育者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们认识到,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一方面是要让他们了解哲学、热爱哲学,另一方面要增加他们对自己所在学校的专业的认同感,热爱自己的学术共同体,而这需要他们对南开大学哲学学科自身的历史有所了解,对身边老师的哲学研究有所感受。根据这一设想,我们在常规课程之外针对一年级新生开展了“知南开、知哲学”教育。主要做法是请常年任教于南开的老教师讲述南开哲学院的历史、南开哲学专业发展史,以及个人治学心得和个人成长经历。通过与身边老一辈南开哲学人的交流,学生对南开哲学学科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晦涩艰深的哲学研究变成了身边学人从事哲学研究的生动的、可感知的个案。这大大增加了学生对哲学专业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他们对南开哲学院的认同感。这种课程外的专业发展史教育,我们将其称为南开哲学学科的“地方专业史教育”。

以“知南开知哲学”为主要载体的“地方专业史教育”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开展这一活动以来,哲学院哲学专业转向非哲学类专业的申请人数明显减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更加浓厚。南开大学是我国较早设立逻辑学本科专业的高校,逻辑学科有悠久的历史。但受社会俗见的影响,在以往按哲学大类招生之后进行的分专业过程中,很少有学生申请学习逻辑学专业,而强制进行专业分流又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近些年,由于逻辑学专业的老师们积极参与“知南开知哲学”等活动,积极担任一年级新生的班级学术导师,申请逻辑学专业的学生大大增加,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三、以“全程导师制”为载体的精细化人才培养模式

与许多所谓的“热门专业”相比,我国各高校哲学院系的本科招生人数都不多。这在客观上形成了高校中哲学类专业优良的师生比。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进行量的扩张过程中,这是高校哲学专业教育难得的优势。如何利用好这一优势,精细化培养人才,优化哲学类本科生的育人模式,是我们需要认真探索的。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南开大学哲学系就以“全程导师制”为载体进行人才精细化培养模式的实验。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我们不断细化规章制度,完善这一培养模式,基本上形成了一套制度化的哲学人才精细化培养体系。

所谓“全程导师制”就是从本科生入校到毕业全程配备学术指导教师。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是全方位的,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而且要指导他们的学业计划、学术研究、就业和人生规划。形象地说,就是要拿本科生当研究生培养。由于考虑到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大多属于全校公共必修课,还未过多涉及哲学专业的课程,因此“全程导师制”分两段实施:大学一年级为第一段,根据专业特点配备班级学术导师,对学生遇到的学业问题进行指导;大学二年级之后为第二个阶段,配备个人导师,负责一对一的学业指导。与许多兄弟院校和兄弟院系的导师制相比,南开哲学院实施的导师制更强调对学生入校后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的指导,因此称为“全程导师制”。

保证全程导师制的实施,关键在于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为此我们针对导师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力促落实。例如,我们规定:所有的在职教师均有义务和权利成为本科生导师;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学术特长拟定3个左右学术方向供学生选择;导师凡指导一名本科生每年按2学分的课程计算工作量;导师的确定采取双向选择,首选权在学生,等等。高校教各方面工作压力巨大,他们往往更愿意将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和研究生指导上去,因此有了这些细化的制度,导师制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全程导师制”对学生培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非常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使得学生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学术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其次,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无论是对哲学学科还是南开大学都形成了更强的归属感。再次,很多导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组织不同类型的学生就相近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实际上使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形成了联系。最后,对于指导教师而言,这些学生很可能成为潜在的研究生生源,继续跟随导师深造,因而也为未来的研究生教育提前打下基础,为师生互联的学术共同体所进行的具有特色的学术研究的良好接续提供了机制。

四、以“知哲学知社会”为载体的社会接轨教育

大学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也应包括帮助学生如何在走出校园后尽快地适应社会,如何运用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也就是说,哲学教育不仅包括哲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育,也应当包括运用哲学的教育。对于哲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知识和能力与社会的对接尤为重要,因为除了小部分从事哲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学生之外,哲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工作的对应性并不是直接和明确的。这也正是为什么学生和家长总是会不断地问“哲学有什么用”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问题是不可能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解决的。

为了全方位培养人才,多年来我们充分调动校友资源,在大四毕业生中开展“知哲学、知社会”的社会接轨教育,开展校友走访活动,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内容,为学生走向社会提前做好准备。主要做法是,请南开哲学院的成功校友来学校开设讲座,使学生尽快了解社会,了解哲学知识的应用,以便未来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结合大学四年级学生的毕业实习,我们还组织学生对哲学院的毕业生进行走访,一方面加强了校友与在校学生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校友的帮助下提前走进社会,接触社会工作。由于身处社会各行业第一线的校友比高校教师更了解社会对哲学人才的需要,更了解哲学专业知识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因此由他们担任学生的职业导师或社会实践导师,对于那些即将走入社会的学生来说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3篇

1、张中行,1909年出生于河北香河。原名张璇,字仲衡,出自《尚书》“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后因名难认,以字的简化“中行”(《论语》有“不得中行而语之,必也狂狷乎”)行世。河北香河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1931年毕业于通县师范学校,同年入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35 年毕业后,先后在天津中学、保定中学、贝满女中、北京大学任教,曾任佛学杂志主编,副刊编辑。建国后长期供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中学语言教材的编辑工作,退休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直至1997年。主编及参编的著作有《文言常识》《文言文选读》(三册)、《古代散文选》(三册)及中学通用语文教材等。

2、季羡林:季羡林是中国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季羡林911年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3、金克木:金克木(1912~2000 )字止默,笔名辛竹,1912年8月14日生于江西,祖籍安徽寿县。中学一年级就失学,若论学历不过小学毕业。1935年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自学多国语言,开始翻译和写作。1938年任香港《立报》国际新闻编辑。1939年任湖南桃源女子中学英文教师,同时兼任湖南大学法文讲师。 1941年先生经缅甸到印度,在加尔各答游学,兼任《印度日报》及一家中文报纸编辑,同时学习印度语和梵语。1943年到印度佛教圣地鹿野苑钻研佛学,同时学习梵文和巴利文,走上梵学研究之路。1946年回国,应聘武汉大学哲学系。1948年后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随后娶历史学家唐长孺之妹唐季雍女士为妻。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以为最重要的还是把视线投向新领域,研究新问题。不要以为研究经典作家没有研究过的问题就是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不错,经典作家论述过的问题我们还有很多并没有吃透,有的论述还需要深入发掘,重新理解,这当然是一项重要工作。但是更重要更迫切的还是研究经典作家没有研究或者没有深入研究过的问题。在政治和经济问题上,我们常常明确地指出哪些问题是经典作家没有研究过的,为什么惟独在哲学问题上就不可以这样说呢?列宁正因为研究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研究过的问题,毛泽东正因为研究了马、恩、列没有研究过的问题,邓小平正因为研究了马、恩、列、毛没有研究过的问题,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难道不是事实吗?当然,我们不能轻率地断言某某问题经典作家没有研究过。例如有的论者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研究过“人”,我看这是活天冤枉。全部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哲学)就是为了彻底改变使人不成其为人的处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而创立的,怎么能说它没有研究过人呢?但是确有经典作家没有研究过或者没有深入地系统地研究过的问题,却是事实。这是因为当时的时代还没有提出、或者没有尖锐地提出这些问题。现在时代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新的实践、科学和哲学本身都提出了大量的新问题,而且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作了大量的研究,论著已经汗牛充栋,正在影响着全世界。如果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在经典作家研究过的问题范围内翻来覆去地做文章,认为这些新问题不属于自己的研究领域,不予理睬,不提出自己的看法,那就会大大削弱甚至丧失自己的解释力,变成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的褊狭理论,变成落后的哲学,就说不上发展,也说不上坚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大拓宽了研究的领域,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

(二)当前世界哲学研究的问题多如牛毛,我们都不能不关注,不能没有发言权。但是,哲学问题的最深刻的根源毕竟还是社会的实际生活,不管哲学家本人是否意识到了都一样。有些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是非常迫切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却未必那么迫切,甚至还不到提上日程的时候。例如后现代、后工业社会的许多问题就是如此。我不是说不可以作超前的研究,但总还要有轻重缓急之分,不必跟着人家亦步亦趋,人家“热”什么我们就“热”什么。我以为当前最需要花气力去研究的还是对我们的现代化和民族振兴有重大关系的哲学问题。我仍然相信理论的生命之源在于社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并且不是局部的表层的需要,而是普遍的深层的需要。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发生的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无一不与哲学有关,无一不需要从哲学的层面提供理论的向导。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就未免轻重倒置了。例如,在世界格局大变动、我国社会大转型的时候,成千上万的人、特别是我们的广大干部和青年学生被弄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他们有那么多的疑团、困惑和苦闷,那么希望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希望得到一种合理解释这些矛盾现象的方法,他们求助于哲学,我们这些以哲学为职业的人能够没有一种责任感,不想或多或少尽一点微薄之力吗?我看近年来许多同志的研究就是在这种强烈的社会需要的驱动下开展起来的。人学和价值哲学的研究就是如此。研究现实生活提出的问题会不会降低哲学的水平?很可能会,但不是必然会。这第一取决于从实际生活中提炼出哲学问题的精度如何,第二取决于解决这些问题的高度和深度如何,第三取决于宣传的方式如何。过去多年来把哲学当作具体政策的辩护工具,弄成政策图解,搞得极其简单化、绝对化、庸俗化,以至于造成全民学哲学而又全国主观主义大泛滥的荒谬局面,这段惨痛历史要引为子孙万代的教训,再也不能重演了。我们不会再走这样的路。我们要走的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路。我们会以世界的眼光和时代的眼光来解决生活提出的哲学问题,磨练出既高瞻远瞩又精细严密的理论,为中国、也为世界哲学作出自己的一份独特的贡献。

(三)我觉得我们搞哲学的同志对科学的负面作用似乎讲得多了一些。毫无疑问,科学万能论是错误的。科学有它的局限性,并不能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科学的思维方法也决不是唯一合理的思维方法;科学的不合理的应用已经给人类带来了不少的灾难。这都是事实。哲学指出这一点是完全必要的。但是科学毕竟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是为人类造福的有力武器。它的功能也是无可替代的。西方某些学者把科学说成灾难之源的怪论千万不可附和。在中国尤其如此。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血迹斑斑,并不是由于科学太先进,而是由于科学太落后。现在我们的祖国站起来了,可是数以亿计的人还迫切需要科学启蒙;我国科学与西方的巨大差距不仅使我们还处在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而且连安全都受到威胁。我们现在应当着力强调的还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而不是大讲科学的“缺点”。在大家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时候去讲吃得过饱、身体太胖的危害性,提出“减肥”的办法,自然也并无不可,因为这种理论如果确实符合实际,也是一项有价值的成果;但恐怕毕竟不是当务之急,而且有点文不对题。哲学当然不应当是科学的侍从和跟班,但也不应当是科学的训导员;它应当是科学的朋友。过去苏联和我国都发生过哲学硬充科学的“指导者”和“裁判者”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事,再也不能重复了。

(四)哲学对人类、对民族确实太重要。它既是民族精神的升华物,又是民族精神的铸造者。一个没有哲学思想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民族,没有脊梁的民族,是不能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伟大足迹的侏儒。轻视哲学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但是哲学和科学一样,也不是万能的,也要把自己摆在适当的位置。哲学有自己的崇高使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必因为受到冷遇而自惭形秽或愤愤不平;但也不必把自己抬得至高无上。研究哲学的人不可无“为万世开太平”的气度和胸襟,但不可真以为有“为万世开太平”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可能“为万世开太平”。能够回答时代提出的哲学问题,把人类的智慧向前推进一步,为人类留下一些有永恒价值的思想财富,这就已经是了不起的功绩了。哲学是反思的学问,这种性质注定了它难免做黄昏起飞的枭鸟,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做高鸣报晓的雄鸡,做“事前诸葛亮”。要做好“事前诸葛亮”,先得老老实实地做好“事后诸葛亮”,否则高谈不免流于空谈,热闹一阵也就烟消云散了。

(五)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走向如何?我实在没有能力说清楚。我想这也不是哪一位高手提出一套精密的方案,或者开一个会议作出一个权威性的决议,大家就会一体遵循,齐步向前的。而且如果真是这样,倒又成了死水一潭,毫无生气的局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活力又被窒息了。在哲学这个最需要个性和灵感的精神世界里搞“计划经济”是行不通的。事实上还是只能各人按自己的理解去“走”,在许多不同的领域里去探索问题。这些看似不大整齐的足迹汇集起来,“路”也就踩出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也就逐渐成形了。不过,从大家的发言看来,立足本土,放眼世界,融会中外,自创新局,似乎还是一种共识。也许大家将来踩出来的就是这样的“路。

第5篇

[关键词] 中医药教育;机遇;挑战

中医药学在历史上保障了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今天,仍在为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卫生保健做出新贡献。笔者从事中医药教育工作三十余年,本文从中医药发展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角度,剖析我国中医药教育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以期为中国传统中医药高等教育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

一、中医药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

1、国家政策方面

新世纪之初,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医疗体制改革已到攻坚阶段,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医药教育事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选择,在这关键时期,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医药学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讲话虽然简短,但内涵十分丰富。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中医药教育事业的一贯关心和重视,同时对新的历史时期的中医药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不但明确了中医药学的科学性和文化性,同时肯定了中医药学历史和现实的作用和地位。

2、中医药学自身的专业特色

(1)中医药学的医学哲学特色:“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是中医哲学特色所在。朱熹说:“天人一物,内外一理”,这个整体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医的哲学基础,所以强化“道在于一”,是自然规律的哲学思考。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变化规律分析中医药学发展史,历史表明:古往今来的中医学家都没摆脱哲学对他们的支配,这是把握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关键。

(2)中医药学的研究方法特色:其一,中医传统研究方法早就寓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逻辑方法于其中,诸如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证明和反驳、三段推理等,尤其重视逻辑推理的作用。

二、中医药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1、中医药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医学与社会的发展需求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中医药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但是现有的形式单一、内容呆板、缺乏灵活多变的中医学教育模式未能紧随医学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而变更,专业结构不合理、范围狭窄、缺乏灵活性的结果是:中医院校毕业生择业难,甚或无人问津,出现医疗卫生人才的短缺和中医药人才相对“过剩”的尴尬局面。

2、课程内容陈旧、课程安排不很合理,学生知识掌握泛化

在中医药有关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包括因历史和社会条件的局限性所出现的病症(如烈性传染病等)以及对此必须采取的诊疗方法和技术手段,但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在当今医学科学一体化的背景下,陈旧或被西医内容所代替,而在中医学教材中对这部分内容的更新,却远远滞后于现实。面对现代西医学的强劲冲击,中医学生难免对“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理论产生一种困感和茫然,理想的、系统的、规范的中医思维的培养受到置疑和影响,更甚者,极易出现“西化”、“异化”的倾向。

三、结语

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应该有的放矢,不断的提升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笔者认为,目前的中医药高等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首先需要我们转变教育理念,传统的中医药教育只注重中医药理论中的基本内容的讲述,课堂上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文化素质将起到很严重的阻碍作用,这就需要从老师到学生教与学两个方面转变教育观念,将原来的“传授”型教育理念转变为“引导”型教育理念;其次,需要课程设置的改革,中医学是一门富含哲理和临床经验,并自成体系的学科。无论是其理论体系,还是其研究方法,均有着不同于现代医学的地方。再次,高等中医药院校建立“回归制度”,定期对毕业生实施返校继缕教育。“回归制度”就是要高等中医药院校对毕业学生定期实施返校再教育,进一步使毕业生有一个继续受教育和继续学习、深入研究的机会。最后,注重能力培养,促进全面发展,着眼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断优化中医人才的知识结构,达到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既有合理知识结构,又有较强能力和创造才能的中医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就学习重要讲话》,引自《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6月。

[2]王庆国:《关于中医药现代化的几点思考》,选自《面向21世纪――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年版,253-255页。

第6篇

其实这些题目都来自法国高中会考的哲学考试。哲学考试在法国高中会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谓“皇冠科目”,也是被人质疑和议论最多的考试。

法国文科学生每周有8小时哲学课,经济社会方向的学生每周有4小时,理科生有3小时,技术方向的学生也有每周2小时。这一考试是对此前哲学学习成果的测试。把哲学课作为必修课,这在其他欧洲国家也不多见。很多人也很费解:为什么哲学在法国基础教育中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

如果说最近几年全世界的哲学教师都在不停地抱怨他们工作条件的恶化,相对于邻国,法国依然保持了对哲学的重视。法国对哲学的构想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这在世界范围被认为是一个例外――在其他国家,思想史和宗教课正在试图取代哲学――这两门课程“只是”研究已经被我们认知的现存问题。

法国模式在欧洲极为罕见

欧洲有一些国家,例如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把哲学定为高中必修课。这些国家将其定位为必修课只是为了减少逃课现象,而法国则直接将其定为高中毕业会考的必考科目。在法国,哲学有着真正的教学目的,它要求全民都要面对它,至少在他们生活中花几个小时来思考哲学问题……没有哲学,你就无法进入成人世界。

从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哲学就是这个国家的必修课――除了1852年到1863年这期间公共教育部长Victor Duruy将哲学考试从笔试变为口试,但哲学考试一直存在。

在意大利,哲学是三年制教育,在西班牙和葡萄牙也需要两年。只有葡萄牙的哲学教育和法国的比较接近――一门教授哲学概念的课程。事实上,意大利只是教授“哲学历史经典”,通常由历史老师来上课,课程的名字也是“思想史”。在西班牙,这门课也和单纯的哲学无关,而是在第一年进行公民教育,第二年教授哲学史。

在德国、瑞士、波兰和瑞典,哲学是一门选修课。在德国,哲学课的选修地位是宗教课竞争的结果――这个国家依旧维持着教会与政府间的紧密合作关系:在一些州,14岁以上的学生就必须在哲学课与宗教课之间选择一门。

在英国,高中并没有纯粹的哲学课(在美国也是这样)。如果我们在一些高中课程上看到哲学,它指的是宗教比较或者逻辑实践。

法国是个例外

我们或许会惊讶地发现,德国和英国并没有像法国这样给予哲学如此重要的地位,要知道这两个国家在哲学领域的贡献是相当可观的(霍布斯、休谟、康德、黑格尔、尼采,等等)。

这是因为法国在哲学教育上的独特性根植于法国历史:这个国家的宪法正是建立在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这也是拿破仑在1808年创立哲学考试的初衷:塑造有教养的公民。

因此,法国的哲学教育是一项杰出的政治遗产,它来自于1789年大革命,尤其传承自孟德斯鸠对于共和政体的描述:自由地判断应是公民的美德。除了这一内在的政治诉求,哲学教育还承载了共和国的理想和塑造有教养的公民的愿望,这些都使法国的哲学教育有着与众不同的方式。就像法国教育观察员Mark Sherringham在《政府教育观察期刊》上所说的,法国的哲学教育不仅让学生独立思考,也让老师独立思考。

今天,哲学教育观察员和教授们非常珍视1922年9月26日的一份通报:它将哲学定义为“通过独立思考来体现自由的基础教育”。因而,哲学教师并不是置身事外夸夸其谈的博学者,他们的教学应当支持“经思考判断而产生的有组织的表达”,这是哲学教育的首要目的。

1922年那份通报的其他基本内容还包括:高中毕业年的哲学教育被视为“公共教育的意义和终点”,并由此产生了一个很具政治性的想法:给予哲学“为有教养的成人公民生活做准备”的角色。

学会研究哲学

第7篇

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晚看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便猜想是哪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教育不是责备,老禅师正是用自己的宽容在进行一种无声的教育。

那么我们大学中的教育学专业又是什么?是否等于学习如何进行教育?请让我为大家一一揭开教育学专业的秘密。

智商与情商的考验理清与感性的融合

教育学专业是教育学类下的二级学科。学教育的人,其实最怕别人问的问题是“教育是什么”。这个问题,古往今来各家各派从来就没有个定论。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对人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出现的那些问题,都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教育学(pedagogy)一词是从希腊语的“pedagogue”(教仆)一词派生而来的。在古希腊,人们把陪送奴隶主子弟往来于学校,并帮助他们携带学习用具的奴隶称为教仆。可见,最初的教育学意为照看、管理儿童的学问。在我国,“教育学”大约在本世纪初从日文转译过来,是一个译名。

最初教育学脱胎于哲学,但在心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研究方法的影响之下,教育学已不仅仅是一种思想理论的探讨,更多了一些理性的考量。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专业的重点课程。早在2500多年前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将心理学中对于人类认知的理论与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从保障学生的健康发育、改善学生的认知方式、激励学生正向发展等方面,改变着我们这个时代教师、学生乃至父母的行为方式。在教育心理学中,学生不是唯一的研究对象,教师本身也是教育心理学重要的研究组成部分。比如有研究发现严厉的老师倾向于采用传统教学法,课堂气氛不活跃;而民主活泼的老师则更愿意采用新式教学法,愿意多作尝试,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在老师面前也能够更自由地表现自己。但区别于心理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更偏向于理论研究、应用,以及社会调查等方面。

教育经济学是站在人力资源对市场经济的作用的角度,对人自身价值的经济学讨论。读书有没有价值?为什么大学生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不好找?国家以及民众对于教育的投入,究竟怎样改变着这个社会的经济?这些都是教育经济学所研究和讨论的问题。教育经济学的分析工具,仍然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除此之外还有包含着西方哲学史与中国哲学史的教育思想史与实践史、教育哲学思想、高等教育发展史等等。

说到底,教育学要求的其实是一个杂家。法国教育家卢梭,同时是一个政治思想家、社会学家、文学家,因为对社会的关注、对人的关注,才自然激起了他对教育问题的关注。斯宾塞更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一生都在干与教育没有直接关系的工作,比如当铁路工程师。洛克是一个哲学家、政治思想家,社会现实的身份是一个家庭医生。一个优秀的教育学者,他的知识背景必须像一个“大杂烩”,文学、历史、哲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甚至生命科学、物理学等自然学科。当然学习教育学,首先还是要培养学生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兴趣和奉献的精神。其次,学教育学的人要修身养性,要做一个有良心的教育建设者。

生机案例与严谨理论的结合体

教育既然是针对人的,必然少不了与人的互动,这也让教育学变得生动有趣。老师曾让我们讨论过一个小案例:

如今孩子很小就接触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子里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有时候常在课堂上向你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有孩子就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出来?”这样的问题还能勉强回答,可有些孩子甚至会问你“老师,什么叫‘酷毙了’?”或是“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有些教师会一片茫然,哑口无言,这时问题出在哪里?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存在于教育的每时每刻。案例一出,同学们都觉得很滑稽,于是你一言我一语,都想方设法用教育学的理论往案例中套。最后老师给出答案:如果教师面对这些问题哑然无语,那么就是他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对新鲜事物新鲜词汇缺乏了解,换句话说,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跟不上步伐。因为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要靠教师进行,教育的目标的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

不过,教育学课堂里并不都是生动有趣的一线课堂教育案例,许多学校的教育学专业更多的还是偏向于理论研究或是更深刻问题的研究。北师大的许多教授都曾参与教改和薄弱校的改造,他们在教学中更倾向于培养我们的理论分析能力,我们也曾经在课堂上探讨过北大的教改,以及国内的教育制度、历史上有名的教育家办学事迹等。根本目的,正如我们的教授曾明确在课堂上表示的,教育学专业就是培养“未来的教育研究精英”的。所以在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更多地需要有愿意从事科研的心理准备,因为教育与师范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区别的。

就业OR考研? 机遇与挑战并存

想当老师一定要学教育学,学教育学不一定能当老师。师范专业的学生若立志要成为光荣的教师,则教育学的课程是一道必须跨过的门槛。坦白说,教育学的本科生,不像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有比较定向的去处,想要进入学校工作大多需要与其他文科类的学生一起竞争。然而我们没有中小学所需的那些基础学科知识做支撑,所以想要在中小学里谋得教职,需要教育学的学生们在掌握教育教学方法外,还要有过硬的基本素质以及开阔的学科视野,如政治、经济、心理以及历史学的基本知识与概念,而这些都基本能够通过本科阶段的课程和课外修习获得。而进入普通高校工作则需要更高的学历,硕士目前是最低的门槛,许多考生还是要往博士继续努力才有进入高校的希望。当然如果你在选专业之前就希望成为一名老师,那么师范专业或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专业或许更适合你。

报刊媒体是一个较好的去处,尤其是和教育相关的出版社和报社也是教育类专业毕业生的一个主要去处,主要从事教育类图书的策划和编辑工作,凭着四年的积累这是毕业生较为对口的工作。

第8篇

文学研究

(1)每个人都是疯子——论余华中篇小说《河边的错误》的先锋特质 王学谦

(5)宋濂散文学初论 罗书华

(10)试析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中的景物映像 梅春才 张岩

(13)论托马斯·金在《草长青,水长流》中的颠覆性模拟 陈文益 邹惠玲

(17)乡土道德意识的演绎——东北民间故事中的语义解构现象探析 姜亭亭 李秀云

(20)“乐感精神”视阈下的“迷惘一代”——以杰克·巴恩斯为例 李思瑶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

(23)吴简中的诸吏 沈刚

(28)论的墨学观 薛柏成 刘兴亮

(33)“中体西用”思想的制约与甲午之败 王双印

(38)世家旧族与唐代家礼修撰 王美华

哲学·心理学研究

(43)试析弗洛姆的社会技术哲学思想 王柏文 赵立

(47)马克思哲学视野中人的本质所呈现的历史逻辑 李春会

(50)大学毕业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就业焦虑的相关性研究 刘春雷 段彩彬

经济学研究

(53)坚持自主创新 发展光电子产业 刘伟江 王淑华

(57)政府信息公开的经济功能分析 徐兴祥 王淑芳 张健楠

(60)我国工业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王玉辉 张骁

(63)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文精神 郑伟东 毕金星

(67)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 刘艳茹

历史学研究

(70)中国对美国租借援助的回惠政策及战地服务团 王伟 张旭

(73)美国对日本军事大国化的抑制思想及其事例述评 程文明 张冰

(76)朝觐安全与麦加城市危机管理 苏聪 王新中

(79)范仲淹政治变革的当代价值 杨永亮

政治学研究

(82)中国政府公务员公共权力异化原因分析 黄晶梅

(85)行政权公共性视角下行政自制探究 丁伟峰

(8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内涵——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延续与超越 宋晓敏

传媒论坛

(93)新形势下省级卫视的转型之路 高峰 陈波

(96)流行类杂志的时尚风与消费文化 史春贵

(99)重大突发事件中政府应对媒体报道的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张锴 朱磊

教育教学研究

(102)论文化融通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的双重价值及其实现 王桂波

(105)关于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课程改革的构想 姜淑梅

(108)“质量工程”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申涤尘 李彬 张鑫

(11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陈艳秋 李鸣欣

(115)全面推进高师院校汉语言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改革——基于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需求 靳瑞芳 胡兆玮

(118)高等艺术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路径研究 宋阳

学术短论

(120)高校基建管理人员素质建设的思考 谷桂洁

(122)中英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比较及思考 徐宏 常龙

(124)“就业指导”的实效性研究与实践探索——以吉林师范大学为例 高玉梅 杨景龙

第9篇

现如今,我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在如今的高等教育中讨论愈来愈热烈。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个基本职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该文尝试将腐殖质对有机污染物在土壤界面传输影响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到本科教学中,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下面是学术参考网小编为朋友们搜集整理的最新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欢迎阅读!

弹指一挥间,大学四年已经接近了尾声。当自己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完成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自己也从当年一个从山里走出的懵懂孩子变成了一个成熟青年,回想自己的十几年的求学生涯,虽然只是一个本科毕业,但也实属不容易。首先,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就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当然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他们都是农民,没有他们的勤勤恳恳和细心安排,我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我的大学生活。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也不可能完成我经济学第二专业的学习。当然,一个农民家庭要同时供两个大学生上学,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接济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我要感谢那些在我求学时对我经济和精神上帮助的亲戚、朋友、老师和同学们,我的生活因你们而精彩和充实。

华中科技大学,这里严谨的学风、优美的校园环境使我大学四年过的很充实和愉快。我第一学期是在哲学系度过的。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我有幸和许多优秀的同学一起学习,听睿智的哲学老师讲授哲学。后来由于一些本可抗拒但一时冲动的原因,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哲学系,离开了亲爱的哲学系的老师和同学们。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年时光,但我确实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尤其是对我思想和方法上的指导。这些有用的东西一直对我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我相信,这些东西将伴随我走完整个人生的道路。现在回想起在哲学班的日子,还是那么的温馨和惬意,我不能不感谢当时哲学班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跟你们在一起学习、生活,那真是其乐融融,妙不可言!

大一下学期,我转专业来到了一个新集体,开始了新的专业。虽然老师和同学都是新的,专业是新的,但我仍然感受到了那种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和融洽!这对我融入新环境,对新专业产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公管院的老师更是让我难忘,他们严谨的学术态度,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这篇论文构思和写作过程,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国华教授,对我论文的完成更是功不可没,王老师每次给我的疑问给予细心的解答并给出写作建议,对我的论文进行细心的修改,使得我的论文结构一步一步的完善,内容日趋丰满。没有王老师的细心指导,这篇论文是不可能完成的。

书到用时方恨少,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深感自己的水平还非常的欠缺。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完善的过程,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第10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湖北某高校2010届266名英专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情况的调查发现,25%的论文选题是语言学和关于语言学方向。该结果又一次证实了近些年对“英语语言学”教学效果不佳现状的描述。本文从学科定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方面讨论了如何通过撰写语言学方面毕业论文的角度讨论了改善该课程教学的具体措施。

1 引言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校专业目录(1998版)和(2003版),“英语语言学”属外国语言文学类下英专本科高年级主要课程之一。但自1980年高校英专陆续开设该课程至今已有30余年,却仍存在教与学效果不甚理想等问题。如潘之欣(2002)选取部分南开大学和上海交大在读英专硕士研究生,采用问卷形式,对该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表明:该课程依然停留在以英语语言为主的语言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际运用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效果不佳;且学生普遍体会不到学习该课程所带来的乐趣,主要原因有理论性太强、内容枯燥、教学方法不当等。吴格奇(2005)反思该课程时也提到,“教师不满意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目的很茫然”是主要问题。本文则从英专学生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角度出发,试图探讨该课程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缓解“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尴尬状况。

2 调查研究

266位2010届英专本科毕业论文是从湖北某高校外院教学科的电子数据库中拷贝的。该调查属于二手资料研究。笔者根据论文题目、摘要、提纲、主要内容按语言学方向、文学方向和翻译方向进行归类,其中运用语言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如“The Feminist Power of Discourse in The Scarlet Letter”,分析文学文体语言特色,如“Textual Features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s”、“An Analysis of Vagueness in EnglishAdvertisement”等都被归纳为语言学方向。结论是:58%的论文属于英语文学方向,25%为语言学方向,17%为翻译方向。

究其因,首先是作为基础学科的“英语语言学”未能引起学生太多的关注和兴趣;其次,语言学研究方法和内容未能引起师生足够地注意;再次,教师在课程内容处理和安排中未能很好地将课程学习与毕业论文联系起来。总之这个数据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了该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描述。这与教学、引导不无关系。

3 对策分析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毕业论文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学生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分析,试图在前人创造的知识的基础上有自己新的认识与发现,并将这种认识与发现以一种可易时易地的方式与人进行交流。因而撰写论文是学用结合的大好时机,从英专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来看课程教学具有一定说服力。

3.1课程定位

语言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短短二三十年时间,其研究分类越来越细、分工越来越明确,正如王宗炎(1988:151形象地比喻:过去的语言学只是一家小商店,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家百货公司。对于林林总总的学科分类和研究流派,结合教学大纲和英专学生本科阶段知识体系的形成,对该课程定位是必要的。

白郁(2007)认为语言学目标是宽泛的而非具体的,即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和对语言的热爱。而本文则认为既应有宽泛目标,也应有具体目标。“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及其相关对象的人文科学。它的研究领域分为共时的和历时的,理论的和应用的,微观的和宏观的3个对立方面,其任务是描述语言事实,寻找并解释语言发展的规律,发掘语言学理论,总结语言研究方法,并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语言研究和其他领域(杨自俭,2002)。”因此宽泛目标是培养理性思维,即对理论的理解、背景、历史贡献与发展不足及实践运用。具体目标是提高学生对语言学理论的应用能力,掌握研究方法,并能提升语言技能。杨教授定义也明确了语言学研究方法和内容。学习理论知识时,学习和应用研究方法也是很重要的。语言学基础理论,尤其是微观方面的理论成果,对英专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有检验作用;在跨学科或横向方面,将语言学相关理论用到英美文学和英汉翻译中,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提升英汉对译技巧,形成论文即为具体目标。诚然,理论与实践结合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撰写论文乃一种尝试。故在介绍理论时,必要补充对理论的应用与研究,适当抛砖引玉,可有效激发学生探索兴趣。故,具体目标使学生看到学习成效,宽泛目标锻炼了学生理性思维,既调动心灵又提高素质,教学效果也就不同了。

3.2教学内容

传统课本基本上以微观语言学为主,按结构语言学思路编排内容,从语音学、音系学、形式学、句法、语义学,一直到语用学和语篇分析。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大多数学者的主张,如白郁(2007)认为应以语言哲学意义、语言与大脑及认知关系、语言学发展简史、宏观把握语言学真正意义等四方面为重。还有学者认为增加课外阅读材料以改进教学内容,如王扬(2004)和吴格奇(2005)主张选用有助于学生理解基本理论、概念的材料、辅之以拓宽视野的补充材料。还有以宏观还是微观语言学内容作为教学重点的争论:“微观”派认为语言内部分支是语言学的基础内容,课时分配比重要大;“宏观”派认为基础部分简单,学生可自学,重点应是宏观介绍;“中间”派是既注重基础又考虑涉猎面。

但笔者认为,各高校层次不一,地理位置不同,统一规定教学内容不足取。近5年教学实践告知以微观语言学为主,即语言学内部分支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如在处理词形学时,适当介绍词的研究现状,对象我校这种以师范专业为主的二本院校的英专学生而言,无论是提高职业技能还是英语水平都相当重要。我校地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适当添加西部少数民族语言的相关研究,如方言特点、语言迁移现象、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也应在绪论部分增加语言学史和语言哲学等内容,让学生了解语言学理论和研究的发展趋势及语言与哲学的密切关系。此外适当介绍结构、认知和功能语言学这三大学派的相关内容也有必要。总之,就像百货商场的陈列员,教师将所有商品分门别类、有条有理地展示,学生自然会依据具体情况取舍。教师侍机提供论文命题,使学生的探索与发现随着课堂内容的进行而深化。著名学者赵鑫珊(2004)在其新作《我是北大留级生》就曾列出了20个作为语言哲学研究对象的话题,且认为是“震撼灵魂”,不可能不为之心动的命题。

3.3教学方法

该课程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有关研究一致认为必须改进该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建构语言及语言学知识。如潘之欣(2002)用大量生动典型例子,结合归纳法和演绎法讲解理论要点和难点;王扬(2004)主张采用传授型和讨论型相结合的方法;鞠玉梅(2007)主张研究型教学模式,“设境”以激发学生兴趣和强烈求知欲。

总之,避免教学方法的单一,努力激发学习动力。启发式和发现式方法讲解基础知识和理论要难点;研究型或探究型方法,布置任务(个人任务和小组任务);大课堂讲解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与步骤;小课堂任务分配型方法,使教学达到“鱼”、“渔”兼授效果。如语言学绪论之后,成立“Study&Research Group”,提供6个topics:11LanguageChanges;2)Social Dialects;3)Communication Competence;4)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5)Error Analysis;6)PragmaticFailure,2周时间准备15分钟ppt陈述,5分钟小组同学共同回答相关问题,并建立QQ群,随时联系。教师仅为任务的布置者、监督者、帮助者和评定者,并鼓励学生撰写论文,或推荐给学术期刊,或为毕业论文的一部分。如一组学生在讲“语用失误”时,列举了电影、小说、校园、网络等许多有趣的例子,如分析不够透彻,教师可适时适当加以补充、提示和参加讨论,既融洽了气氛和师生关系,又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方法。

让学生随时记录和关注身边的语言现象和语言事情,并联系到语言学理论,如,“山寨”、“x客”、“剩女”、“宅男”等新词新语收集,以讨论词的构词理据。虽在探索中有难度,可介绍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资源;也可大胆与相关领域的教授或专家电邮寻找答案。为形成质量较高的论文打下了基础。这些都说明:语言学课程的终极目的不是讲授具体的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能意识到语言现象的存在,能对之产生兴趣,并发表自己一定的见解,使自己作为一名普通人,也能融入到语言研究的大环境中去。

4 结束语

从学科定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三方面,适当有效地联系到学士毕业论文的选题,既能改善单一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又能真正做到研究型或探究型学习,也达到了教学大纲能力培养的要求。毕业论文的撰写就是提供一次培养创新意识、实践“做学问”的机会。将课程教学与论文写作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就找到了毕业论文的素材,这也是学习思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具体实践,相对于借助他人的文章获得二手资料而完成的毕业论文来讲,学生的获益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也更能体现学生真正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另外,这种踏踏实实做学问的态度更会为学生走向社会,诚信做人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白郁,英语本科语言学教学的重新定位[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1):70—73

2 鞠玉梅,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语言学导论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J],外语电化教学,2007,(8):36

3 潘之欣,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类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2,(1):47—55

4 王宗炎,语言学:它的历史、现状和研究领域[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4):14-24

5 王扬,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初探[J],外语研究,2004,(5):57—60

6 吴格奇,“语言学导论”课程教学行动研究与教师知识体系的反思[J],国外外语教学,2005,(2):32—36

第11篇

郑哲敏的研究领域爆炸力学属于冷门加偏门的力学分支。尽管他的名字大多普通百姓并不知晓,但就是他揭示了爆炸中能量释放的科学规律,就是他,“驯服”了炸药,并利用这种威力巨大的能量解决了一系列工程难题、在爆炸领域开创了广泛的应用空间。

核爆炸、瓦斯爆炸、炮弹爆炸、定向爆破……“冷门院士”郑哲敏总能用简洁的数学公式概括形形的爆炸中蕴含的规律,再用这些规律去解决新的问题。由于他,对爆炸能量释放过程的娴熟掌握,中国诞生了世界上从未有过的新学科――爆炸力学。

平和、谦逊的郑哲敏院士在接受采访时,淡然一笑:“一点都不神,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科研人员。”笑容中透着亲切和孩童般的天真,很容易让人忘记他是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

深受父亲影响的

富庶顽童

郑哲敏出生在山东济南,父亲郑章斐是著名钟表品牌亨得利的合伙人。郑章斐为浙江鄞县人,幼年替人放牛,仅念过几年私塾和小学,成年后通过老乡关系进入上海亨得利当学徒,成为一名修表高手。郑章斐为人诚实,且有经营头脑,故为资东所赏识,于1917年被派到济南筹设分号。在济南期间,郑章斐还在青岛、济宁、泰安等地创设了数家亨得利分号。

郑章斐尽管经商开店,崇尚实业,但是一直遗憾自己没有更多的上学机会,因而全力支持和鼓励子女用功读书,教育子女中规中矩、修身养性。郑哲敏从小就受父亲熏陶,做人诚实、实在,凭实力。

郑哲敏的二妹回忆说:“母亲生了11个孩子,长大成人的有7个。父亲不希望我们步他的后尘从商,总是给我们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父母亲要求子女努力学习,但又给我们充份自由发展空间(如选择学校、专业、工作)。父亲既不嗜酒也未见抽烟,节假日喜欢带着我们旅游,生活富裕但不奢侈。这是我们家庭生活的环境。”

民族的苦难、国家的衰弱和受人欺凌,是成长的大环境。郑哲敏是听着、唱着《在松花江上》、《毕业歌》、《大路歌》、《渔光曲》等20世纪30年代的抗战流行歌曲长大的。因为父亲在山东经营亨得利钟表,郑哲敏小时候就喜欢拆表拆钟,摆弄各种光学仪器。郑哲敏在男孩子中排行第二,大哥好静,郑哲敏却生性好动、活泼、顽皮,兴趣比较广泛。据郑哲敏的三妹回忆说:“二哥用粉笔刻成流线型小汽车,就是现在来看,也是很时尚的。可见他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是很细的。二哥还经常带着弟妹们玩耍。记得在冬天,二哥领着我们打上井水泼在地面上做成小滑冰场,溜冰玩。二哥有时还搞些小恶作剧,弄的大家哄堂大笑。”

郑哲敏小时“淘气、贪玩”,在晚年他还记得父亲请来家庭教师教授英语时,因为“黑板”一词太长而拒学的事情。一直到小学五年级,有了自然课程后,他开始对书中飞机的各种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学习的热情从此变得高涨起来,读了很多课外书。一直到初中时,他的各门功课都变得轻松又优秀。

童年,有美好的记忆,也烙下了历史的阴影。日本侵华后,郑哲敏一家都生活在频繁轰炸的恐怖中。一次郑哲敏在路上捡子弹壳,突然遭到一个拿步枪的日本兵的追赶,他吓得一路狂奔逃命。从此,这一幕就成为他经常出现的梦魇。

郑家原籍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章水镇郑家村,老宅是两层的木结构,外边用砖块砌成的围墙围着。1937年,受当时济南的局势影响,郑家举家回到祖籍浙江宁波,住在宁波鼓楼的一条巷子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郑哲敏经常回家乡寻根问祖,关心宁波大学力学学科发展,时刻关注宁波的经济社会发展。他健谈、乐观、幽默的性格也让与他接触过的家乡人印象深刻。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郑哲敏随父亲移居到四川,就读于成都市建国中学。但是,因为气候和环境不适,身体出了问题,他在家休学半年。

在成都休学的半年里,父亲安排家庭教师来辅导,自己也开始自主学习。郑哲敏回忆说,那时起,他就有了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学英语、查字典、按照父亲的要求大声朗读。后来自己还到书店买来原版的欧几里德几何著作来看,自学了数学、物理等课程。他读高中时,所有科目都再自备一本相应的英语教材来读。郑哲敏说,这些点滴的往事,影响了他一生,养成了他喜欢自学、不喜求问于人的习惯。

1940年,郑哲敏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当时颇负盛名的金堂县铭贤中学。这所从山西徒步迁到成都附近的、由孔祥熙开办并与美国欧柏林大学有密切联系的学校,有“欧柏林在中国”之称。学校里有美国老师授课,注重学生自我管理的理念让郑哲敏收获很多――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参加很多业余活动,做英文社的主席,甚至管过学校一年的学生食堂。

爆炸力学泰斗

这样炼成

1943年,郑哲敏以理工科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当时中国第一名牌大学――西南联大,和早一年考入的哥哥一样就读电机工程系。他喜爱物理,愿意为同学答疑释难,自己也从中得到了提高。在这里,郑哲敏开始对当下国家的前途命运以及自己的责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怎么样才能富国强民?在经过一番思考和探索之后,生性淡泊名利且对政治不感兴趣的郑哲敏决定投身科学救国。因为觉得和哥哥学不同专业,能对国家有更大贡献。于是,在进入大学的第二年,郑哲敏从电机工程系转到了机械工程系。郑哲敏从小的梦想是当战斗机飞行员、打日本鬼子,当工程师、实业救国。兴趣引导少年时期的郑哲敏进入了科学的世界,也使他成为西南联大的高材生。 学习期间,他看见自己崇敬的“偶像”梅贻琦、曾昭抡、沈从文等教授都穿得破破烂烂的,学生们还在茅草房里上课。条件虽然艰苦,但是教授们教课认真以及学校活跃自由的氛围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在晚年,他还记得曾旁听过航空等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1946年,抗日战争刚刚结束,西南联大解散。郑哲敏所在的工学院除了化工专业外,全部归入清华大学。当时,钱伟长从美国回到清华大学任教,在他的课上,郑哲敏首次接触到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近代力学理论。钱伟长严密而生动的理论分析引起了郑哲敏的极大兴趣。“钱先生的课是我走上研究力学道路的启蒙。从那开始,我才真正接触了现代力学。”钱伟长也很赏识这个聪明的年轻人,常叫他到家里吃饭。郑哲敏毕业后,留校为钱伟长当了一年助教。

1948年,经四级选拔,同时在梅贻琦、陈福田、钱伟长、李辑祥等人的推荐下,郑哲敏脱颖而出成为全国惟一的一名“国际扶轮社国际奖学金”获得者,赴美学习。钱伟长为他写了留学推荐信:“郑哲敏是几个班里我最好的学生之一。他不仅天资聪颖、思路开阔、富于创新,而且工作努力,尽职尽责。他已接受了工程科学领域的实际和理论训练。给他几年更高层次的深造,他将成为应用科学领域的出色科学工作者。”

24岁的郑哲敏背起行囊,负笈留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力学专业。在那里,郑哲敏用一年时间获硕士学位后,跟随当时已誉满全球的钱学森攻读博士学位。在学习的过程中,他深受钱学森所代表的近代应用力学学派的影响:着眼重大的实际问题,强调严格推理、表述清晰、创新理论,进而开辟新的技术和工业,这成为郑哲敏后来一生坚持的研究方向和治学风格。

出国留学,是为了归国报效,郑哲敏“从没想过不回国”。然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美留学生归国集体受阻,郑哲敏毕业后不得不先暂时留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当助教。但他仍然感到自己像一叶浮萍,扎不下根来,心中时刻牵挂着祖国。

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美国移民局取消了对一批留学生不得离境的限制。郑哲敏离美之前,恩师钱学森为他饯行。他请教:“回国后干什么?”钱学森说:“国家需要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不一定是尖端的,哪怕是测量管道水的流动也可以做。”

这年9月26日,郑哲敏从纽约乘船离美,途经欧洲辗转近5个月,于次年回到了阔别6年半的祖国。在“回国留学生工作分配登记表”中,郑哲敏写道:“回国本是一贯主张。我们之所以获得教育,直接或间接的是由于全国人民的劳动,因此回国服务是不可推辞的责任。同时一个人如果不是在为群众的利益工作,那么生活便失去了意义。”

刚回到国内,中科院力学所还没有成立,郑哲敏到中科院数学所设立的力学研究室工作。几个月后,钱学森也冲破阻力回到祖国,创建中科院力学所,郑哲敏协助参加了力学所的创建工作。1956年,他被任命为该所弹性力学组组长,研究水坝抗震。1958年,他领导了大型水轮机的方案论证。

1960年,苏联撤退专家。他应邀参加了总理宴请科学家的盛会。在祝词中恳切表示,国家建设要依靠中国自己的知识分子。郑哲敏开始致力于解决国民经济中的重大问题。

1960年秋的一个下午,中科院力学所操场上。一个小型爆炸成形实验正在进行。科研人员屏息静气,只听“砰”的一声,一块5厘米见方、几毫米厚的铁板被单发雷管炸成一个小碗。大家欢呼雀跃。所长钱学森兴奋不已,拿着小碗给大家看:“可不要小看这个碗,将来卫星上天就靠它了。”

在这只碗出现前,爆炸在人们心中一直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这只用一个单发雷管炸出来的规整碗的出现,表明爆炸控制恰当,其能量能够发挥良好的加工、制备、创造和建设作用。这是我国第一次在精确计算炸药爆炸时能量释放的方向和力度的情况下,成功将一块金属平板炸成事先预期的形状。这种对炸药的精确掌控,用在制作导弹和火箭的喷管中,就是爆炸成形技术。这个实验的成功,也验证了郑哲敏提出的爆炸成形的机理和模型律。

这个爆炸成形实验,让钱学森预见到一门新学科正在诞生,他将其命名为爆炸力学。随后,在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里开设工程爆破专业,1962年改名为爆炸力学专业,并由郑哲敏负责为这个专业设计课程、聘请专业课教员、安排毕业论文考评工作等。由此,中国爆炸力学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

经过努力,郑哲敏不仅阐明了爆炸成形的主要规律,而且和工业部门合作生产出技术要求很高的导弹零部件,使爆炸成形成为以科学规律为依据的新工艺,获得1964年全国工业新产品一等奖。

在同一时期里,郑哲敏还指导另一研究组在爆破技术方面开展研究。通过爆炸成形和爆破的研究,郑哲敏在力学和工程技术之间修架桥梁,着重解决重大工程技术中的紧急和疑难问题。“科学家要(为工程技术)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郑哲敏经常这样教导学生,并身体力行地为祖国的经济、国防事业“雪中送炭”。

1964年,我国开始地下核试验的预研。郑哲敏接受和完成了有关任务,并主动考虑地下核爆炸威力的预报问题。1965年,他和解伯民与国外同时独立地提出了一种新的力学模型――流体弹塑性体模型。

“”时期,科研工作被中断,生活之苦郑哲敏不觉得,时间浪费却让他揪心。“糊里糊涂参加了很多批判会,花了很多时间,真正坐下来做工作的时间少得可怜”。 1971年,从“五七”干校返回中科院力学所后,郑哲敏继续致力于爆炸力学的研究。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郑哲敏就曾提出过用室内小型枪击试验可以代替实弹靶场考核的建议,并且准备探索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应用到穿破甲机理研究中去,以改进我国兵器的落后面貌。70年代初,珍宝岛战役打响,为改变我国常规武器落后的状况,郑哲敏开始组织力量研究穿破甲机理。经过10年努力,先后解决了穿甲和破甲相似律、破甲机理、穿甲简化理论和射流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得到了比国际流行的Tate公式更为有效的穿甲模型,获得了比国际公认的Eichelberger公式更符合实际的计算公式,从武器设计的角度解决了这个问题。潜艇上需要焊接铜板和钢板,由于熔点不同,焊接工人束手无策。郑哲敏开创“爆炸焊接”实践,两块金属板成功被粘合……

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城市急需港口建设。但是,从大连到湛江沿海海底有淤泥层。传统的方法是用挖泥船把泥挖出来,填回石头,造价高、工期慢,质量难以保证。用爆炸的方法处理海底淤泥,是一种新技术的探索。

爆破专家开始提出的方案是抛掷方案,就是用爆炸法把淤泥从海底抛出去,然后再回填石头。现场试验发现,该方案不可行。联合攻关组请郑哲敏到连云港指导。郑哲敏听取报告后指出:在爆炸荷载作用下,淤泥具有流体特征,若想把淤泥抛出去,还要把淤泥上面的水也要一起抛出去,这就要在水里布药,代价太大,不合理。在他的指导下,爆破专家们改变了研究的方向,放弃抛掷方案。经过多次试验研究,形成了切实可行的爆炸排淤填石技术:用炸药爆炸扰动淤泥,降低淤泥强度,堆石体靠自重作用下滑。至此,作为工程的核心问题基本上解决了,以后的工作就是工艺技术的改进和工程现场施工问题。

但是,郑哲敏认为研究工作还没有结束,还需要研究爆炸排淤填石问题的规律性。他安排至少两个博士研究生开展工作,一方面研究浅水中爆炸荷载的规律性,另一方面研究爆炸后散体与淤泥相互作用的运动规律。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并且经过工程专家的长期实践。排淤和推填石料同时进行,提高了效率,工艺简单,工期缩短1/3,节约成本1/4。

力学是工程科学。其研究内容不是直接生产产品的,也不设计产品,而是为产品设计服务的,研究人员是“幕后”的英雄。出于对爆炸事故和灾害的关切与忧虑,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郑哲敏便着手组织气相燃烧和爆炸、粉尘燃烧和爆炸的研究,紧接着又开始煤和瓦斯突出、森林火灾的发生和防治等课题的研究。煤和瓦斯突出事故在我国煤矿频繁发生,由于现象复杂,世界上主要产煤国家都对此进行了长期研究,却鲜有解决之道。1982年,郑哲敏发表了《从数量级和量纲分析看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一文,对我国历年发生的大型突出事故从力学角度作了分析。此后,他领导的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实验,定性地揭示了突出的主要过程和特征,为重要的实用突出判据提供了理论说明。

郑哲敏是继钱学森之后,我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总体把握我国力学学科发展方向的同时,他积极倡导、组织和参与诸如热弹性力学、水弹性力学、材料力学行为、环境力学、海洋工程、灾害力学、非线性力学等多个力学分支学科或领域的建立和发展。

郑哲敏始终站在学术最高峰,以学术大视野看待科学问题。一方面,要有创造性思维,实现科研新突破;另一方面,要有前瞻性思想,做超前性部署。他为中国近代力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促进中国力学界与国际力学界的交融和中国力学国际学术地位的提升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引领了中国力学的发展。

健康长寿的秘诀

与走向成功的秘笈

对待年轻人,特别是青年学生,郑哲敏总是非常慈祥、和蔼。只要年轻人有一点点思想火花,他就会很开心地给予鼓励。然而,郑哲敏对待研究员的态度则完全不同。不论什么年龄,什么职务,什么场所,只要发现问题,他就会当面指出,毫不留情。力学所的研究员对他总是又敬又畏。郑哲敏是功成名就的大科学家,但他却说出了自己的“遗憾”:一是就做了这么几项工作,“没能做更多的事”;二是一些时候有些胆怯,不敢想,所以“该抓住的一些机遇溜走了”。

如今,郑哲敏尽管肩上的科研担子轻了不少,但是他仍然坚持将每天的工作时间安排得很紧凑。“我起床后自己洗衣服、晾衣服,把做家务当作锻炼,上午到力学所上班半天,下午在家上网至少两个小时,天气好就出去散散步。”他这样总结自己长寿的“秘诀”:“主要是多走路,不大吃大喝,睡觉基本正常,体检和看病‘勤快’。”

在同事眼里,郑哲敏是一个拥有良好心态的人。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陈维波与郑哲敏共事几十年,他说自己最佩服郑哲敏乐观的心态。据他回忆,“”时,陈维波与郑哲敏一起被下放,郑哲敏在艰苦的生活里能够适应,还能苦中作乐。“他看到匠人砌墙,揣摩了几天,就敢动手砌了,没几天,他抹上泥巴,瓦刀劈砖,一放一个准。叫他去厨房做大锅饭,他又围着灶台动脑筋,观察风力对火苗的作用,琢磨怎么用流体力学的原理去改造。”陈维波认为,郑先生长寿的最大秘诀是“心理健康”,心态乐观,心无旁骛,不在乎名利。

在闲暇之时,郑哲敏有时听一些“不太热闹”的音乐,最喜欢巴赫和贝多芬的。据郑哲敏的二妹郑企静讲:“二哥的口琴吹得好,也爱唱几句京戏,这给我印象很深。至今我还记得小时候傍晚我们全家在大明湖上荡舟,夕阳西下,周围十分宁静,伴随着船夫轻盈有节奏的撑船声,湖面上飘荡着二哥那优扬的口琴声。他的京戏我也很爱听。他唱的‘长板坡,救阿斗,’三国的那段,每当回忆起童年,就会在耳边响起。”精神矍铄的郑哲敏思路清晰,并且与时代同步,身边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全都更新成“苹果”。

“就是想为国家做点实实在在的事。”郑哲敏始终把科研事业作为他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理想远大,目标崇高。他曾经写道:“一个人如果不是为群众的利益工作,那么生活便失去了意义。”因为是为国家、为他人、为社会流汗奉献,所以郑哲敏是一个并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心胸宽广之人,也是一个并不计较眼前利益的踏实朴素之人。“现在年轻人压力大,不能沉下心想远一点的事。”他劝戒年轻人说,“只考虑‘近利’,必然影响他的成果和决心”。

郑哲敏理想崇高,志向远大;与此同时,郑哲敏又谦虚低调,淡泊名利,不怕寂寞,不怕吃苦,甘于奉献。在任何时候,郑哲敏都拥有良好的心态,同时坚守良好的德行。这些美德,是郑哲敏走向成功并且健康长寿的内在动因。

第12篇

本科论文致谢词

致谢论文

在本篇论文完成的同时,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XX老师。在X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论文才能如此顺利的完成。并且得到了其他老师的肯定。在本篇论文的完成过程中,X老师对我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指导意见,细心地和我讲解论文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专业上的指导,信心上的鼓励。我能顺利完成本篇论文和老师的认真指导和辛苦的批改是分不开的,在此我由衷论文写作的向X老师表示感谢。

同时我也要感谢学校和学校的领导给我们创造的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们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中完成论文。感谢同学和家人在这期间的大力支持。

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

致谢

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郑建立副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郑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两年多来,郑原创文秘网站:文秘知音教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研究生生活的电工楼105各位同门,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特别感谢我的师妹叶秋香同学,她对本课题做了不少工作,给予我不少的帮助。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最新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

弹指一挥间,大学四年已经接近了尾声。当自己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完成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自己也从当年一个从山里走出的懵懂孩子变成了一个成熟青年,回想自己的十几年的求学生涯,虽然只是一个本科毕业,但也实属不容易。首先,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就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当然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他们都是农民,没有他们的勤勤恳恳和细心安排,我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我的大学生活。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也不可能完成我经济学第二专业的学习。当然,一个农民家庭要同时供两个大学生上学,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接济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我要感谢那些在我求学时对我经济和精神上帮助的亲戚、朋友、老师和同学们,我的生活因你们而精彩和充实。

华中科技大学,这里严谨的学风、优美的校园环境使我大学四年过的很充实和愉快。我第一学期是在哲学系度过的。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我有幸和许多优秀的同学一起学习,听睿智的哲学老师讲授哲学。后来由于一些本可抗拒但一时冲动的原因,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哲学系,离开了亲爱的哲学系的老师和同学们。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年时光,但我确实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尤其是对我思想和方法上的指导。这些有用的东西一直对我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我相信,这些东西将伴随我走完整个人生的道路。现在回想起在哲学班的日子,还是那么的温馨和惬意,我不能不感谢当时哲学班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跟你们在一起学习、生活,那真是其乐融融,妙不可言!

大一下学期,我转专业来到了一个新集体,开始了新的专业。虽然老师和同学都是新的,专业是新的,但我仍然感受到了那种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和融洽!这对我融入新环境,对新专业产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公管院的老师更是让我难忘,他们严谨的学术态度,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这篇论文构思和写作过程,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国华教授,对我论文的完成更是功不可没,王老师每次给我的疑问给予细心的解答并给出写作建议,对我的论文进行细心的修改,使得我的论文结构一步一步的完善,内容日趋丰满。没有王老师的细心指导,这篇论文是不可能完成的。

书到用时方恨少,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深感自己的水平还非常的欠缺。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完善的过程,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本科论文致谢词范文

本论文是在我的导师XXX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谨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X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谨向X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XX学院的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他们细心指导我的学习,在此,我要向诸位老师深深地鞠上一躬。

感谢给我提供参考文献的学者们,谢谢他们给我提供了大量的文献,使我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有了参考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