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费管理论文

经费管理论文

时间:2022-03-23 11:28:43

经费管理论文

第1篇

1.来源渠道庞杂,门类繁多,难以具体逐一严格管理。

科研经费来源的特点是多层面、多范畴、多渠道。有来自国家各部委的,比如: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卫生部等;有来自社会团体或基金会的,比如:社科联、教育基金、青少年发展、公益事业发展、绿化、环保协会等;也有来自众多的企业赞助、委托、合作、风险投资等;同时还具有多种多样的项目类别,比如:优秀人才支持、发展问题研究、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等。多层面、多部门、多领域门类繁多的科研经费,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项目开展周期长,跨度大,有的3~5年,还有的甚至长达10年以上。

一些科研项目往往存在着长期挂账的问题“,结题不结算”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同时也是想向有关部门或协作单位再申请一笔新的资金。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往往给财务管理部门带来了很大的问题,漏洞太多。有的甚至出现了当时具体负责管理的财务人员都已经退休或者是调离,科研人员也更换了几拨,对财务管理年度结算管理制度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3.政出多门,各类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众多,难以统一管理。

有的项目管理部门允许开支人员费用,有的不允许;有的只允许给项目开发过程中对没有工资性收入的人员发放劳务费,有的也可以给具有工资性收入的人员发放劳务费;有的对预算要求必须细化,有的却只要求不超支即可。凡此种种,导致财务管理部门与财会人员很难对每一项日常支出一一进行有效的监管。如何才能保证科研经费开支“保质保量”、“合理合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成为只能靠科研人员和具体执行者自觉自律的事情。

4.经费预算执行与批复预算偏差比较大,计划与财务脱节。

科研经费涉及部门很多,互相之间信息不通,没有共享信息的平台。管项目、管钱、管物、管预算、管审计、管决算的各部门、各岗位之间很少有沟通、协调与配合,有的甚至相互制约,自然就造成了科研经费管理与使用上的混乱。有的项目严重超出预算,有的项目超出范围,还有的协作单位超预算抑或是合同范围列支经费。一些科研项目负责人认为项目预算是有弹性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估计和变更,没有认识到预算本身应具有的严肃性。预算频繁变更,导致预算执行力度不够,影响了预算约束力和有效性。

5.没有充分发挥计划、审计、财务等部门的作用,难以具体落实监管措施。

一些高校“贪大求洋”,项目越多越好。只重视拿回来项目,找回来钱,重立项,轻管理,只要找回来项目,就意味着找回来了钱。至于如何花这一笔钱,能否让钱落到实处,是否能真正完成科研项目,都是无足轻重的。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审计、财务、计划、管理部门都是在被动地开展工作,没有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极易造成挤占、挪用科研经费,甚至发生腐败、贪污行为。比如,报销中使用虚假的发票、清单、凭证,与实际经济业务不相符;在科研经费中列支不符合规定的劳务性费用,编制、虚构名单,虚报或冒领科研劳务费、学生助研津贴、专家咨询费等;甚至还有个人家庭消费的支出,包括在商场、购物中心、超市购买的个人消费的支出,在科研经费中报销的现象;还有的存在伪造虚假合同,套取科研经费的问题。

6.使用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不合理。

许多高校都存在着使用科研经费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将以学校为项目主体申请到的科研经费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应该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统一采购的设备、耗材、图书等,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形成了“遇到红灯绕着走,没有灯光摸着走”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并给腐败的发生提供了机会。

二、分析科研经费管理发生问题的原因

1.缺乏严格、规范、统一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相关部门与学校领导缺乏足够的认识。

高校教职员工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的层面承担的科研项目和要来的科研费用到账后,学校相关部门一般而言只是对科研合同进行登记、扣除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之后这笔费用就进入项目负责人的账户。至于费用的具体支出、支出的内容以及项目的结题等大都没有进一步的管理。

2.学校对教职员工所承担的科研项目没有严格的管理与评审机制。

由于职场竞争激烈,许多人为了晋升、出成果到处找科研项目,有的甚至承担了本来不是自己的专业抑或是难以胜任的课题,结果是力不从心,无法按时完成课题所规定的任务,因此出现了几年甚至十几年仍然未能结题的现象。还有的开题者都已调离甚至退休了,项目都没有做完。

3.没有统一的管理平台,信息享用不畅。

由于学校对科研项目没有一套详细的管理制度,无法有效地对各种支出进行准确的审核,只能是按照项目负责人的意见进行核实。科研项目负责人则总认为科研经费是自己要来的,用在哪方面是自己说了算,难以理解财务管理的严肃性。项目支出结构合理不合理,是自己说了算,即便是有挤占经费的问题,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因此,财务人员无法严格按财务标准进行报销。

4.财务、审计、科研、人事、纪委、监察、二级学院(部、系、所、中心、室)等部门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管理“拳头”,缺乏管理力度。

一是对纵向课题的外协单位的资质、能力、经济合理性、业务相关性等方面缺少相关信息,无法严格审核,因此各部门对项目的立项、开题与执行进度和执行情况难以进行监督和跟踪;二是相关项目负责人不向有关部门作详细的汇报,管理部门不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因此难以严格审核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大变更事项;三是没有考核标准,无法对要结题的科研项目进行严格审核;四是尺度不一,对横向课题合同中约定的实施进度难以准确把握。

三、如何建立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制度

笔者认为,凡是以本校的名义所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不论资金来源渠道如何,不论是政府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经费,还是非政府计划科研经费,必须全部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与个人都无权截留抑或是挪用。因此,应采取以下措施逐步推进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有效建立。

1.建立与完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

全面落实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要实行科研经费校长负责制,由分管科研、财务的校级领导具体负责科研经费的审批、管理和使用,落实财务、科研、审计、人事以及相关部门与项目负责人的权限和职责。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协同管理,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监督机制,确保学校科研经费“阳光管理,透明操作。”

2.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职责与经费内容、申报程序

将纵向、横向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逐一细化;做好、做实、做细科研经费报销的标准、审批权限、结余经费分配方法、奖励规定;明确科研经费必须按照上级批复的预算抑或是合同约定、经费管理办法的要求开支;明确教师、科研人员必须按照所进行的科研工作支出相关费用,必须以合法、真实的票据通过相关程序进行报销。要使科研、财务、审计、人事、二级学院等相关部门以及项目参与者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照章办事,“不越雷池一步”。

3.提高科研管理、计划财务、审计、人事等部门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素养

从而能够有力地促进学校科研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迈向一个新的高度。要建立科研经费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加强高校的科研服务能力,以满足科研活动的需要;同时要加强每一个科研项目结题结账管理,不论是哪一个单位,抑或是哪一位领导担任主持人的课题,都要严格遵守科研合同,按时履约,按时结题,决不能人都早已调离岗位或者都已经退休了,科研项目还没有结题。没有特殊原因,一律不能“结题不结算”。

4.进一步协调计划财务、科研、审计、人事、二级学院等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

定期召开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研讨会,将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开诚布公地坐下来认真研究,拿出具体的解决方案。针对一些项目总是超出预算的情况,要将这些项目的负责人召集在一起,明确告知超支部分不予报销。要立木为信,坚决杜绝此类屡禁不止的问题。

5.将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重点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

大胆改、自主改,把培育功能与政策创新结合起来,只要是对科研项目有益处的、能够“好钢用在刀刃上”的事情,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科技创新持续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个突破,都是在为科学发展做贡献,都是建立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初衷所在。

四、当好科研创新的排头兵,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第2篇

[摘要]本文讨论了当前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模式在理财观念、管理体制、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技术、体制、流程、人员以及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当前形势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创新与具体改革思路。

[关键词]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管理模式转型

高校财务管理,是指在高校范围内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工作,重点是对高校内部资金筹集、分配、使用、结算等过程的管理。高校的财务管理是高校整个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学校行政、教学、科研、后勤等各个方面工作的开展和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校未来事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市场意识已深深地渗透到办学思想之中,高校的办学行为已同经济行为融为一体,高校的办学经费已从单一的财政拨款发展到多元方式筹集资金。在此情况下如何强化高校财务管理、广开财源、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对于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仅局限于报账、记账、算账等简单地业务核算方面,给人们的印象也就是高校的财务部门是“收钱和付钱”的机器,充其量也就是个“账房先生[1]”这样的一个角色。这种印象不无道理,因为这种经费核算型的财务是源自于计划经济时代,它是源自于经费供给制的产物,其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财观念淡薄、效益观念缺失。

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高校财务管理普遍变得不适应,其状况是: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理财意识缺失,在资筹集方面“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对于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则显得动力不足。从而相对引致学校自主办学能力不足、资金筹措能力较弱。同时由于高校以“身份管理”为依据的分配制度的原因,造成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现象以致整体办学效益低下。

2、财务管理体制僵化,乃至混乱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应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规模较大的高校可以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由于各高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各校采取的管理体制也都各有差异。但是财权的集中与分散并不主观随意的,而是要视具体的情况来定。不同的学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要采取不同的财务管理体制。管理实践中,我们很难脱离某种实际情况来具体界定某种管理体制的优劣,但是依据具体的情况在集权与分权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则是必要的。现在的问题就在于一些高校所面临的具体的管理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管理体制的适应性改革却不能及时到位,乃至出现了许多体制与措施上的矛盾与混乱现象。

3、财务管理重核算、轻管理、缺分析,核算型财务观念挥之不去。

受传统惯性思维的影响,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侧重点仍在于记账、算账、报账的层面上以及对内、对外提供一些基本的数据。在财务管理的流程上更多地在于事后监督、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则显得不足。财务管理也只是停留在高校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而并没有深入地进行财务分析、绩效考核等。“重核算、轻管理、缺分析”是这种体制下的基本特征。

4、财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一方面很多高校的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较低,有的也就停留在算好账的水平上;另一方面如今高校财务所面临的经济业务无论是从种类还是从数量上都远非几年前所能比拟的,如果财务管理手段跟不上,或财务人员掌握的管理手段跟不上,就连算好账的目标都很难实现,更谈不上财务管理了。

二、新形势下高等学校财务管理转型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及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收入项目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学校内部各种经济关系的建立,经济实体、财务独立核算单位的增多,校内各级部门自的扩大,形成了学校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财务工作多层次、财务关系日益复杂的局面,这些都是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新情况。

这种情况说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财务管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高校办学经费收支类别、数量、范围和方式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校财务已经不再只是报账、算账的“支出性财务”,而已成为合理筹集资金、合理使用和运作资金的“运营性财务”[2]。

在这种情况下,高等学校不仅要合理地使用预算经费,更重要的是要自筹资金、自主分配收入和大力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因此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要在做好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等核算工作的基础上做好资金的预测、控制、分析等各项工作;财务管理工作需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开拓资金来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办学效益上来,以保证和促进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发展。近年来随着全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化,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改善学校管理、优化资金利用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促使高校财务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的发展,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在严格按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从而促进高校办学上不断上规模、上水平。基于此,高校的财务部门必须依据当前的形势进行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型,从重核算轻管理的核算型财务转向基于核算的综合管理型财务。

三、实现高校财务管理转型的基本思路

1、基于技术手段构建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平台

传统财务管理的低效一方面来自于观念及管理思想的陈旧,另一方面来自于管理手段的落后。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建立适合高校事业发展的财务管理平台。

(1)硬件技术层面。现达的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实现高校财务管理计算机化以及网络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基础。尤其是最近几年来,各高校间的重组、合并、建立新校区等等,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很多新的内容。现达的通讯技术和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无疑是给这种新的发展模式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效率。可以这样说,没有通讯技术和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支持,要想实现多校区、多部门间的远程、实时财务管理几乎是不可能的。

(2)软件技术层面。计算机以其强大的信息存储和处理能力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先进的通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系统为实现高效的财务管理只是提供了这种管理的硬件方面的可能性,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离不开软件系统,因此加强财务管理最终表现为使用计算机编写出一套功能强大、运行可靠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并让使用者熟练地运用。就目前高校的会计电算化系统而言,已经有较为成熟、功能强大的软件系统,各高校财务部门可根据本校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本校的财务管理软件并依据本校具体情况予以相应的整合。

2、更新财务管理观念,重组财务业务流程。

就是要从传统的“算账、报账”的思维中逐渐解放出来,充分认识到当前高校的财务管理活动远远不是“报账、算账”这样的简单操作,而是要从学校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就如何充分合理筹集资金、使用资金、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大力提高办学的整体效益进行全局性的审慎思考和战略规划。树立新的财务管理的理念,就是要树立以开源为主体,开源与节流并举并充分考虑资金成本与资金使用效益的思想并充分落实在高校财务管理的实践中。这就要求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从简单服务型向管理决策型转变,从核算型向核算管理型转变,从单纯理财向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用财有度转变,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理财能力,为学校的重大经济活动的提供相关决策信息,切实做好领导的参谋。

基于这样的财务管理理念,必须对高校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设计或重组。高校财务管理业务流程优化重组的目的,旨在通过对现有的财务管理业务流程进行适应性评价来发现在执行管理者意图的过程中,各项业务处理间存在的潜在和显现的断点、漏洞和矛盾,分析这些断点、漏洞和矛盾形成的客观或主观方面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修正业务流程中的不合适宜的管理点,再用系统的思维方法对原有财务管理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和优化以建立一个集成、敏锐、有效的业务流程模式。

3、完善以部门预算为核心的预算管理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预算管理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3]。预算管理是采用价值形式对经济活动进行预测、调节、决策和目标控制的管理形式,是财务管理的根本,是财务控制的先导,是开展各项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全面预算管理是集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于一身的一种现代管理手段。目前,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资金种类及流量都迅速增加,面对每年上亿元甚至几十亿元的资金流量,如何创新管理理念,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实现“一要吃饭,二要发展,三要有所积累,四要增强调控能力”的管理目标,已成为高校预算管理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道理在今天看来决不是创新。但是真正将此道理落实在高校财务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却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有些高校预算管理形同虚设,有些学校虽然也有形式上较为完善的预算,但实际上仍是预算是预算,实际是实际,没有多少的约束作用。能严格做预算并将预算执行到位的公有高校几乎没有,但在一些民办高校中却存在,因为他们提高效益的积极性和机制。在高等教育产品逐渐转向社会多元、竞争性提供的情况下,各公有高校必须充分意识到严格的部门预算的真正意义。“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积极稳妥地组织收入,支出预算要分清轻重缓急、要充分考虑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等原则。对于费用开支要进行分类管理、预算到位、严格控制,支出预算要有足够的刚性。部门预算的编制既要实事求是,又要有超前意识;要充分研究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与中长期发展规划,兼顾学校经常性预算和资本性预算,保证学校日常开支和前瞻性发展的目标的实现协调一致。

4、逐步建立起以“成本—效益”为核心的核算管理体系。

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尚未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对于其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两块尚无培养成本的概念。尤其是那些政府财政拨款比较“充裕”的高校更是如此。他们的财务管理也就是停留在怎么样把政府的拨款和学校预算外收入用完这个层面上,至于产出与使用效益考虑不足或根本就不在考虑之列。由于目前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均是国有资产,按规定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结果是一方面会出现经营性项目占用非经营性项目资源的情况,变相地提高了经营性项目的利润率;另一方面实际上是导致了另一种形式上的国有资产流失,再一方面就是导致了高校积累积极性不高,最终致使基建投入不足而影响发展(当然基建投入不足也有别的原因,不惟此)。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转向大众教育加之公众对高等教育产品需求的日益增加,公共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将会日显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将必须更多地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发展,如果尚未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进行有效地“成本—效益”核算,无疑对很多高校自身来讲并不是件好事情。正因为如此,高校必须依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起适合于本校实际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模式以应对高校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新情况和不确定性。

5、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

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最终产生效益都要落实到人的因素上来,最终都必须都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来实现。尽管我们可以建立一套先进的管理制度和一个先进的管理平台,但是如果我们没有相应素质的人员来实施依然还是一句空话和一个美好的愿望。因此在如今高校所面临的管理环境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优化财务人员结构,着实是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6、构建与高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一方面要依据实际情况建立或选用一套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评价指标,另一方面就是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具体地对财务收入、支出项目进行绩效考核和评价,逐步建立自我完善、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通过对高校财务支出项目的收支情况的分析、评价,旨在掌握学校的收入构成,支出结构及各项收支的增减变化情况和资金使用效益;通过对高校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和评价,检查监督各项资金的使用和落实情况以及产生的效果或经济效益,从而引导和促进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起到监督约束的作用;通过对学校财务状况的分析,有利于学校领导层充分掌握有关信息以科学决策,统筹调度,合理运用资金;通过对办学效益的比较分析和评价,为高校主管部门正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各高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在适当的时候依据本校实际情况建立一套有助于促进本校事业发展的财务管理评价体系,而一个切合实际的有效的财务管理评价体系,又必将大大地促进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日益提高。

参考文献:

1、段茂森:“对高校财务管理的思考”,《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年4月第2期。

2、王梅、冯显义:“对现行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思考”,《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6卷第4期。

第3篇

1.1存在的问题

1.1.1预算编制不合理一方面,在科研项目进行申报的时候,大部分高校只注重技术,预算书随意撰写,甚至出现由学生撰写的现象。高校对经费的管理不够重视,对课题研究经费的总体支出状况分析不够客观,预算编制不具备合理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对科研预算的审核也易出现问题,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对预算的审核不够严格,在立项后,经费使用很难按预定计划执行。

1.1.2科研经费到账时间周期长经费到达高校需要经过科研部门确认下发,到账后需要财务管理部门进行相关信息的确认、经费分配使用等一系列步骤。在这个过程中缺乏快速、有效、科学的方法,常常出现下拨滞后、经费与科研项目不对应、转拨不及时、变相截留科研经费等现象。

1.1.2经费支出不合理理论上,科研经费在报销、支出上均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应该具有合理性。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财务部门不能准确地掌握科研项目的预算信息,从而导致核实支出时发生与预算不一致的现象。另外,有的科研人员对经费的管理经验尚浅,不能按照规定办理业务,加大了科研经费在执行时与预算的误差,影响了科研项目的整体绩效和竞争力。

1.2解决对策

1.2.1统一管理方法在科研经费的管理上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力求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费管理体制,在各个部门之间建立统一的目标,使所有人朝着一个目标努力。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经常出现预算与实际情况相背离的情况,这就要求相关单位及时了解科研项目最新发展的信息,自主合理地对高校经费进行调整。建立全过程、全员参与、全方位监控的网络化科研经费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高校科研经费从预算、核算、使用到经费结算的全方位管理、全程管理。

1.2.2引入第三方预算机制科学研究具有不确定性,导致在预算的初期很难估计具体的经费数,怎样减少经费预算与实际的偏差,成为了预算环节普遍关注的问题。传统的方法是弹性经费预算,即申报合理的经费范围,只要经费的实际使用数量在此范围内即可,但是,随着科研方式的不断变化,单纯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所以需要将第三方机制引进来,由第三方站在局外人的立场上对申报的项目经费进行评估,提高预算的客观性与合理性,使经费预算管理更具灵活性。

1.2.3信息化管理建立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共享平台,完善信息化绩效管理机制,依托网络信息平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出现随意支出的现象。将科研经费管理的重点由结果转向过程,在管理的过程中相互协调沟通,解决信息不对称给工作带来的问题,形成相应的监督机制,为科研经费绩效评估提供基本的参考数据。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可能,CNKI科研管理系统V2.0版是一款为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科研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一站式服务的全新软件,可以有效地实现绩效管理的目标。

1.2.4绩效管理经费管理制度的缺失使财务部门偏重于收支管理,科研管理部门偏重于对科研项目的鼓励,两者容易出现失衡的情况,没有统一的全局性目标,同时内部审计部门也没有对科研项目的绩效进行总体的考核,使得高校科研经费在管理上问题重重。使用绩效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落实经济责任,提高管理效率,使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更加灵活、规范。

1.2.5管理针对性要根据不同性质的科研项目进行不同的管理,实行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法,建立包括学校法人、院系、项目负责人在内的责任主体体系,明确绩效管理的目标,完善绩效考核体制。

2信息化管理平台详情

信息化绩效管理在科研项目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这一管理方法因自身存在的优点,得到了各高校的关注。

2.1信息化管理平台结构运行表从信息化管理平台结构的运行表中可以看出,科研管理平台和财务管理平系得更加紧密,有助于实现绩效管理的目标。

2.2信息化管理平台经费管理

2.2.1预算管理在科研项目申报的过程中,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管理可以使预算编制和预算审核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了预算管理的科学、合理和真实。特别是在纵向上应该在项目允许的范围和计价标准内,根据课题的实际需要进行科学的预算管理。

2.2.2下拨经费管理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绩效管理平台可以实现科研项目相关信息的共享。通过信息平台,高校可以及时了解科研项目的进账信息,对资金进行及时申领,方便科研部门根据信息的具体情况对申领、到账、合同进行统一分配和管理。在合同签订后统一下发、转拨,财务部门也可以根据科研经费的具体情况统一为科研部门提供票务服务,加快了经费下拨的速度,缩短了管理的周期,提高了经费分配管理的科学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大大地提高了经费管理的效率。

2.2.3经费支出管理管理平台可以及时准确地提供科研项目的账面明细,方便掌控。在科研项目建立之后需要将相关的信息录入信息管理平台,在项目报销时,管理平台可以快速、准确地根据预算数据对资金适用范围进行严格控制,实现经费使用科技化,在重大技术和研究内容调整上可以更加及时、动态、准确地反馈科研经费的使用状况,使各项目的支出等信息更为透明,管理更加高效便捷。

2.2.4结题、决算管理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管理平台,按照财务明细,进行严格的经费决算,财务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可以提高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减少经费流失情况的出现。例如:有些高校存在科研项目结束后依然长期挂账的现象,信息化绩效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

2.2.5信息化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关系信息化管理是实现绩效管理的必要手段,绩效管理是信息化管理的最终目标,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结语

第4篇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针对我国尽管加大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力度,但原始创新并不显著,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从实现路径角度科学界定了科研经费绩效,并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创新性运用到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中。围绕质量管理的原则,具体论述科研经费绩效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方法,并提出运用质量创新管理工具对科研活动行为绩效和成果绩效进行评价。最后据此理论,对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全面质量管理未来方向提出有关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科研经费绩效;全面质量管理

当今世界处于繁荣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各国为了抢占国际科技竞争力的制高点,纷纷加大对科研领域的投入。如何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绩效,提高科研成果投入产出比例,是各国科研管理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我国也不例外,为了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有数据表明,2008年-2012年5年间我国科研经费投入总额增123.10%,其中在科研创新方面占据天然优势的高校占据了全国科研经费将近一半以上,而此期间,全国登记科技成果总数5年间增长43.79%,对比科研经费投入增长率,科技成果产出的增长率远远低于科研经费的增长率[1],这反映出我国科研经费使用绩效不高,创新效率有待提升。因此如何创新管理高校科研经费,提高科研经费绩效,是中国高校面临的严峻挑战。

全面质量管理(TQM)起于产品领域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提高自身质量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这个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著名科学家菲根堡姆提出的,他认为“TQM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该理论强调顾客满意、组织领导与战略、组织结构、学习与持续改进、精确度量、向员工授权、考核与激励等,应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质量控制,使质量管理定量化,从传统产品质量的事后检验转变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7年国际标准ISO9000系列标准,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中经历四次修改完善,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抽象得更为一般化,使其运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如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环境系统管理等[2-4]。最早将全面质量管理引入高校科研管理中的是英国,之后大量学者围绕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开展大量研究,如魏欣亚[5]借鉴全面管理思想,构建高效科研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张志生[6]提出了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中实施和评价持续改进的途径和具体措施,提高高校科研质量管理运行的有效性;赵醒村[7]通过对现行科研课题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引入高校科研课题管理。因此目前研究大多数从科研质量管理模型角度开展理论分析,大多数集中在落实科研质量管理步骤和措施上,对科研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研究相对较少[8]。在科研质量管理的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领域,大多数学者集中在对科研经费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构建、体制机制建设[9-11]等方面研究,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运用于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系统中的几乎没有,故笔者在前人全面质量管理在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应用研究基础上,科学界定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创新性提出其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加强过程质量控制,以激发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系统中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推进科研成果产出效率,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

一、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的科学界定

目前,管理领域对绩效的理解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将绩效视为结果,典型代表是Bernardin,他认为:“绩效应该是工作的结果,因为这些工作结果与组织的战略目标、顾客满意度及所投资金的关系最为密切。”[12]第二类是将绩效视为行为与过程,典型代表是Compell等一派人,他们认为:“绩效不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本身,是人们实际做的并且可以观察到的行动或行为。”[13]第三类是前两类的的综合,典型代表是Brumbrach,他认为:绩效指行为和结果。行为由从事工作的人表现出来,将工作任务付诸实施。行为不仅仅是结果的工具,其本身也是结果,是为完成任务所付出的脑力和体力的结果,并且能与结果分开进行判断”[14]。本研究倾向第三类观点,认为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应该是从高校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研究实施、中期评估、结项验收等全过程中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活动或行为表现,以及科研成果产出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合法性、环境性的结果表现。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或行为表现主要体现为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科研人员学术责任、科研管理人员监管责任等五方面的执行程度。这里的经济性是指在保证科研项目研究目标的前提下,科研经费使用降到最低;效率性是指科研经费投入和科研成果产生数量和质量的对比关系,即在相同的科研经费投入条件下,科研成果产出的周期更短,数量更多,质量更好;效果性是指将实际产出的科研成果与预期成果进行比对,预期成果目标实现的程度,尤其是在产业推广中的价值;合法性是指科研活动过程中,科研经费是否诚信、合法使用,科研成果是否是诚实自主研发结果,而非剽窃结果;环境性是指科研成果本身或产出过程对环境的友好性,对社会群众身体健康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程度。以上科研经费管理全过程的活动或行为表现影响着科研成果产出的结果表现,科研成果的产出结果表现又是活动或行为表现的具体体现。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二、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创新管理方法

(一)全面质量管理引入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创新管理的方法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从系统和全局出发、为用户服务、预防为主、基于事实与数据分析与决策、不断改进、以人为主体贯彻群众路线、质量与经济统一、突出质量的管理等八个方面。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思路可以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即在科研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把握基本原则,分别是将科研经费绩效作为关注点、高度重视高校科研项目顶层设计、鼓励与科研有关的全体人员参与管理、强调过程管理、坚持质量管理的系统性、注重持续改进、基于事实分析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产研关系。

1.将科研经费绩效作为关注点如上述所述,将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活动或行为表现,以及科研成果产出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合法性、环境性的结果表现作为关注点。一切科研经费管理围绕着“持续改进活动或行为表现和提高科研成果质量”这个中心。

2.高度重视高校科研项目顶层设计有效的科研项目顶层设计是决定科研经费绩效的重要因素。作为科研经费主管部门,在科研经费绩效质量管理体系中应发挥以下作用:高层领导重视科研质量战略与规划,设计真正符合国家、社会需求的项目申报指南,强化自上而下的学术责任意识,建设统一的科研项目管理平台,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制定绩效方针目标,健全管理、成果评价与监督机制,寻找持续改进的机会等等。科研项目顶层设计框架如图2所示。

3.鼓励与科研有关的全体人员参与管理与科研有关的全体人员主要包括高层领导、科研管理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研发人员、教师、后勤保障人员等都应该参与科研经费绩效管理中,对经费绩效负责。从文化氛围、管理精细化分工、考评机制上鼓励全体人员分层参与管理。领导者应统领全局,优化学科布局,开拓新研究领域,保证科研经费流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管理者应加强思想、业务培训,强化服务意识,精通管理业务,为研究者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力求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管理者,为科研经费的有效使用保驾护航;研究者应把握研究成果进度和质量,及时攻关科研难题,合理使用经费;专家应对项目评审、论证、中期检查、结题鉴定等过程进行严格把关,充分发挥科研经费的价值。

4.强调过程管理根据PDCA(戴明循环)管理模式加强科研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它包括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研究实施、中期评估、结题验收、后期成果转化推广等全过程。在项目申报阶段,为了防止相似项目套取不同来源科研经费,科研项目的申报必须基于同一管理平台上申报。项目申报的范围必须事先经过社会调研、专家论证,优选符合国家、社会重大需求的研究方向申报项目。在项目立项阶段,项目各类支出预算须经过财务专家核算才可立项。在项目研究实施阶段,项目主持人应对课题组成员的实施目标分解任务执行状况和科研诚信度进行督促检查,实施单位财务处需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科研处需对项目完成进度进行严密跟踪管理,后勤资产部门应对采购各类设备、器材进行严格审核、统一进仓管理,环卫部门应对研究活动的环境友好性进行跟踪管理,经费绩效领导小组应随时对各部门依法履行职能进行监管。在中期评估阶段,应对项目中期预期成果进行评价,对于无进展项目视情而处,撤销或继续监查,后期经费暂停拨放,防止经费浪费。在结题验收阶段,召集专家举行评审论证会,严格对照项目合同书检查研究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合法和效率性,同时评价研究产出成果的质量并予以奖惩,建立全过程管理记录档案保存。在后期成果转化推广阶段,一方面加强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创造项目成果企业对接的平台,加大成果推广应用力度,更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以上各阶段的过程管理可以抽象为基于过程基础的TQM模式,如图3所示。

5.坚持质量管理的系统性科研经费绩效质量管理的系统性,即六大系统,分别是顶层决策系统、质量资源系统(人力、设施、设备、环境)、质量信息系统(信息管理平台、科技档案系统)、质量审核系统、质量过程系统、质量操作系统(项目实施、项目管理、监督作业规程)。质量系统运行情况可以通过科研成果质量、领导重视程度、全员参与度、经费使用效率、资源保证度、过程控制力、持续改进能力等指标进行评价。

6.注重持续改进在科研经费绩效质量系统管理中,通过内审、外审发现问题,找到偏差原因,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科研经费绩效水平。持续改进在科研经费绩效管理中具体表现为高度重视质量管理系统建设,创新管理方法,适时制定新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体系,规范操作规程,从而提高科研管理和研究活动的行为表现,以及科研成果产出的结果表现。

7.基于事实分析的决策方法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决策准确性取决于及时、可靠、真实、全面的质量记录、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制定质量目标是基于决策方法的典型过程。制定质量目标的方法可以遵行平均先进性、关键性、激励性、调节性原则。平行比较本单位科研经费以往绩效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寻找关键突破点,将质量目标分解到院单位,再分解到每位人员,明确每位人员质量目标和在实现质量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采用激励措施保证每个质量控制点的目标实现,并且及时调节执行过程中的偏差。

8.互利的产研关系互利的产研关系要求以科研主体为中心,把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组成一个三方利益共同体,实现供需互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具体来说,首先三方达成供需一致,建设协同创新合作关系,接着通过知识流、资金流为合作创新奠定基础,然后通过项目集群、基地集群等方式,攻克技术难题,推广应用到生产中,表现为产品[15],最后协同创新中输出的人才、技术资源进一步应用于三方中。而这种互利产研关系可以通过建立和健全相关机制实现,即科学的协同学习机制、完善的创新推动机制、规范的组织管理机制和有序的联合攻关机制[16-17]。互利产研关系的实现可以大大提高科研经费绩效,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增强知识的溢出效应。

(二)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创新管理工具高校科研经费行为绩效创新管理主要是对顶层决策系统、质量资源系统、质量信息系统、质量审核系统、质量过程系统、质量操作系统等六大系统运用管理工具进行过程控制管理。高校科研经费成果绩效评价可以通过评价工具进行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合法性、环境性等方面的评价。

1.系统行为绩效分析工具借鉴QC新七大工具,可以对各个系统的流程控制点状况进行分析。第一,系统图法。把实现达到目标与需要采取的措施系统展开分析,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找最佳手段解决问题;第二,关联法。把原因关系复杂、互相纠缠的问题和因素用箭头连接,从而找出主要因素和问题症结所在;第三,亲和法。把收集到的事实、意见或构思等语言资料,按照其相近性归纳整理,找到问题重点,制定改善对策;第四,矩阵图法。从问题事项中,找出对应因素群,分别排成行和列,找出行列关系或相关程度大小,明确首要关注解决的问题;第五,矢线法。通过组织与问题相关人员的小组讨论,对项目实施进程建立最佳的日程计划并落实追踪管理,使其顺利完成;第六,矩阵数据分析法。在矩阵图上分析各元素之间量化关系,定量计算分析结果;第七,PDPC法。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达到目标状态的措施,同时针对提出措施预先列举出将要出现的结果和问题所要采取的措施和方案。

2.系统成果绩效评价工具系统成果绩效评价工具常采用层次分析法,或是直接打分法。而评价工具必须依托相应的评价体系才能实现。根据前面对科研经费绩效的定义,系统成果绩效评价就是对科研成果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合法性、环境性的评价。经济性可用经费实际支出总额指标表示。效率性可用预期科研成果实现周期和单位经费任务目标完成比例等2个指标来表示。效果性可用专利、标准、收录论文数、出版论著数、论文质量、奖项、推广转化效益等7个指标来表示。其中,专利包含专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集成电路布图)授权数、专利转让收入等2个子指标;标准包含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等3个子指标;收录论文数包含SCI收录论文数、EI收录论文数、ISTP收录论文数、国家一级核心期刊收录论文数等4个子指标;出版论著数包含专著和译著等2个子指标;论文质量包含国际三大名刊(SCIENCE、NATURE、CELL)数、各学科顶尖期刊数、ESI热点论文数、SCI收录论文被引次数等4个子指标;奖项数包含国家科技奖和省科技奖等2个子指标;推广转化效益包含签订合同数和经济产值等2个子指标。合法性可用经费使用情况合法、合理性和学术诚信度等2个指标表示。环境性可用研发过程的环境友好性和研发成果的环境友好性等2个指标表示。系统成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结语

在当今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加大对高校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力求以更多的原始理论创新借助协同创新平台带动技术创新,从而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提升国家核心竞争优势,故高效科研经费绩效管理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科研经费绩效作了科学界定,揭示了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的基本路径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改善科研活动全过程中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行为表现,二是提高科研成果产出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合法性和环境性的结果表现。其次,本文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管理理念创新性引入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中,围绕基本原则论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和管理工具,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根据本文理论分析,对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全面质量管理的未来方向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1)优化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结构和方式,合理配置财政资金。一是加大对科研活动基础平台建设的资金投入,解决科技资源布局条块分割、科技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从而为科技活动提供良好基础条件和外部环境,有效避免经费重复投入的情况。二是优先安排、重点支持和稳步增加基础研究和重点、重大新型产业领域的经费投入,合理配置科研经费。(2)强化高校科研经费使用内外联控监管能力。一方面要强化内部控制,以资金流向作为切入点,对科研经费使用全过程进行跟踪。相关各部门各司其职,形成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系统,在资金方面形成预算、核算、结余决算三阶段控制节点。另一方面强化外部监管力度,积极引入第三方独立机构进行外部审计,依托科研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科研活动全过程透明化,接受公众监督,启用信用管理系统。(3)拓展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制度。不断健全绩效评价体系,并组织专家小组,对科研项目前期、中期、结题及之后阶段的成果表现进行论证评估,降低科研经费下拨风险,提高科研经费投入的科学性、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参考文献:

[1]顾浙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以G高校为例[D].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13-14.

[2]CardyRL,DobbinsGH.Humanresourcemanagementinatotalqualityorganizationalenvironment:ShiftingfromatraditionaltoaTQHRMapproach[J].JournalofQualityManagement,1996,1(1):5-20.

[3]JungJY,WangYJ.Relationshipbetween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continuousimprovementofinternationalprojectmanagement(CIIPM)[J].Technovation,2006,26(5/6):716-722.

[4]MilesMP,RussellGR.ISO14000totalqualityenvironmentalmanagement:Theintegrationofenvironmentalmarketing,totalqualitymanagement,corporateenvironmentalpolicy[J].JournalofQualityManagement,1997,2(1):151-168.

[5]魏欣亚,张武军,徐宁.高校科研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1):152-154.

[6]张志生,张冰.持续改进在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J].科学管理研究,2012,30(6):25-28.

[7]赵醒村,刘辉,刘影,等.高校科研课题管理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适用性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3(3):91-94.

[8]方勇,郑银霞.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2):28-34.

[9]李佳.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构建初探[J].教育财会研究,2011,22(5):31-35.

[10]苏立利.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制度建设研究[J].财务与管理,2014(5):19-21.

[11]夏文莉,李渝红.大学科研经费有效管理的路径探析-基于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6):48-51.

[12]H.J.Bernadin,J.S.Kane.PerformanceappraisalAcontingencyapproachtosystemdevelopmentevaluation,secondedition[M].BostonMA:PWS-Kent,1993:10-30.

[13]Combell.J.P,FranciscoMurphy.G.Humanresourcemanagement,6theditionchapter12[M].NewYork: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jectManagement,1993:3-15.

[14]Brumbrach.PerformanceManagement[M].London:ThecronwellPress,1988:12-56.

[15]刘佳.2011计划系统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组织管理保障与政策创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0):1-6.

[16]MirjamKnockaert,DeninzUcbasaran,MikeWright,etal..Therelationshipbetweenknowledgetransfer,topmanagementteamcomposition,performance:thecaseofscience-basedentrepreneurialfirms[J].TheoryPractice,2011,35(4):777-803.

第5篇

关键词:三角关系;分析工具;金融消费者保护;综合性法律机制

目前,全球关于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的理论与实践都已经趋于成熟。理论上,研究者运用经济学理论、法学理论等对金融消费者保护进行分析;实践上,以美国为首的很多国家已采取诸如成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和进行金融消费者立法等保护举措。但是这些理论和实践一般过于分散,从某个侧面对金融消费者保护进行阐释,没有从用系统化的全息视角梳理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导致金融消费者保护片面化、碎片化。

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以主体为基准,金融消费者、金融提供者、金融监管者天然构成一个三角结构模型,这个模型有其自身的逻辑平衡。金融消费者为政府监管提供政治支持与援助;政府监管又必须符合消费者的利益并限制金融供给者的不当行为;金融提供者必须遵守与金融消费者之间的契约并保有自身的声誉。

一、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主体三角平衡

(一)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工具分析:经济主体掌握的信息是有限的,是不完全信息。因此其决策和行为都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从金融消费领域来看,金融消费者专业知识的有限性和金融机构垄断性地位导致金融供给者的信息优势明显。部分金融机构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就可能用虚假的信息误导消费者,从而实现掠夺性的金融交易。信息搜寻是解决金融消费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有效途径,但由于金融产品的高度专业性和复杂性,使金融消费者的信息搜寻成本过高。为了解决金融消费者为信息买单的问题,需要引入必要的政府监督机制,对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信息披露。

(二)从委托-理论工具分析:委托理论研究委托人如何使人努力工作以实现委托人的最大利益。激励问题是委托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当签订合约后,人面临着道德风险,需有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包括显性激励机制和隐性激励机制。显性激励机制是让人与委托人承担部分风险,将风险与收益挂钩。在金融消费市场,金融提供者与金融消费者签订的金融合约中要包括金融机构收益获取和其服务质量应挂钩,达到奖勤罚懒。隐性激励机制认为,没有显性激励合同,人也会积极工作,因为人的市场价值决定于其过去的经营业绩。在金融市场当中,金融机构一旦知道其声誉受损将带来严重的损失,就会努力维护与金融消费者之间的约定。这样,金融服务供给者在显性和隐性的激励机制下有可能重视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信守与消费者之间承诺。

(三)以父爱主义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工具分析:个人或家庭在金融消费市场通过选择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实现个人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这是自由主义的体现。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和外部性等因素制约了市场效率的实现。父爱主义理论是指采取阻止自我损害,增进利益来提升当事人的福利、需要和利益。这意味着政府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监管政策来对金融消费市场进行规制。同时,公共选择理论为金融监管者进行规制提供了更深层次的理由。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满足的私人物品;在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政治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金融消费者作为理所当然的选民,其必然要用选票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政府监管机构和政策法规制定机关,保障自己的救济方式和救济程序。

二、金融消费者保护中的供给、需求、监管

(一)金融需求方作用:在金融消费市场,金融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迫切需要的是信息和知识。金融消费者作为单个个体,其信息不对称几乎不可避免,金融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组织建立可以消减个人的弱势地位,同时良好的救济机制同样必不可少。

(二)金融供给方作用:金融机构在只考虑短期利益下会损害消费者利益来增加自身利益。金融机构的盈利模式为金融消费者的侵权提供了动力,一些金融中介机构与金融产品的提供者形成一种代售关系,代售行为的薪酬结构与佣金模式激励金融中介机构给予消费者不恰当的购买方式。金融机构的创新对金融消费者构成威胁,过分复杂的衍生品交易,加剧消费者的信息劣势。但是,从长远来看,金融机构作为一个整体利益相关者,金融机构与金融消费者利益是一致的。为了实现金融行业的长久发展,金融行业的自律对保证行业发展必不可少。

(三)金融监管方作用:自从泰勒提出“双峰理论”,政府在金融消费者保护中扮演重要角色已基本为各国监管当局认可。政府通过管制和干预,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谋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同时金融消费者保护要适可而止,复杂的监管体系会让金融消费者无所适从,造成监管困境。

三、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路径分析

(一)行业自律:自律监管的好处在于自律的灵活性可以弥补执法和司法对抗产生的缺陷:僵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成立诸如银行业协会、证券业协会、保险业协会,加强自身的行业规则制定,更多考虑到消费者的保护和行业的长远利益而不是单家机构的短期利益。内部控制也是金融主体行业自律的一部分,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机制可以减少不法行为的产生。

(二)消费者自治与救济:成立金融消费者保护组织可以有效对消费者进行教育。救济方面,国外金融ADR制度是非诉救济方式的一个很重要的制度设计,非诉讼救济比诉讼救济具有廉价省时的特性。诉讼救济方式的前提是有一个好的保护金融消费者权利的立法文本,然后有保障程序实施司法手段。

(三)政府监管:金融交易结构日益复杂,金融产品日益创新,如何创设适应金融综合化经营的法律监管机制有赖于金融监管理念转变。金融监管要保持平衡,要适当监管,消除负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金融垄断等市场失灵功能,同时避免监管乱用。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要构建金融监管当局的合作机制。

所以,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从主体、供需、保护路径来看,呈现三角金字塔结构。三角结构中的三角关系是动态的,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割裂三者之间关系的做法和行为会导致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的断裂。(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赵煊,魏 建.金融消费者保护理论述评[J].东岳论丛,2012(3).

[2]呼建光, 毛志宏.金融消费者保护:经济理论与法律形式 [J].社会科学,2013(2).

[3].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制度困境及其完善,上海经济,2012(4).

[4]张蕴萍.信息不对称与金融消费者保护 [J].学习与探索,2013(1).

第6篇

中華励誌網为您提供免费管理论文下载,免费管理论文是《中華勵誌網》www.zHLzW.com为考生朋友提供的免费管理论文专栏,涵盖了丰富的免费管理论文的相关文章。 国有资产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使国有 企业 的改革进入新的阶段。但是,日渐突出的国有资产流失 问题 ,却在制约着国有资产退出的进程,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形成了障碍。如何采取合理的手段和 方法 防范国有资产的流失?笔者在此提出以下看法。 一、加强国有资产的评估和核定 1.资产评估的原则。 (1)未来收益原则。资产评估应当核定公司价值,即在根据公司盈利能力、股利发放比率以及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所确定的股东权益资金成本的基础上确定的公司未来价值,而非 目前 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或股票价值。在评估公司价值时,还要根据企业生命周期 理论 ,随着企业的 发展 而有所侧重。 (2)贡献原则。根据资产的某一部分对于资产整体的作用或价值来确定该部分资产的市场价格,该部分资产的价值取决于其对资产整体效用、价值等的贡献情况。根据这一原则可以有效地对资产的某一部分进行 科学 的评估。 (3)市场原则。某项资产具有何种市场价格,除了其本身的价值外,还受到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 影响 。资产评估应该充分考虑该资产由于市场供求关系所导致的市场价格。 (4)替代原则。替代资产的价值对资产的评估同样会产生影响。在资产评估中,接受评估的资产的价值不应超过同种商品的最高售价。 (5)外在性原则。资产本身之外的 经济 或非经济因素也会影响资产的价值。如果资产本身之外的经济或非经济因素发生变化的话,资产的市场价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2.国有资产评估和核定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大部分国有企业都拥有一些不具备经营条件的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不具备经营条件的资产包括应核销资产损失、核减债权等方面的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包括用于城市管理如市政道路、供电、排水、清洁卫生和市政园林等方面的资产,用于劳动人事、 社会 保险如离退休人员管理、劳动用工管理和扶贫等方面的资产以及用于其他应由政府负有职责如职工住房管理、学校、 医院 和托儿所等方面的资产。 中華励誌網为您提供免费管理论文下载,免费管理论文是《中華勵誌網》www.zHLzW.com为考生朋友提供的免费管理论文专栏,涵盖了丰富的免费管理论文的相关文章。 中華励誌網为您提供免费管理论文下载,免费管理论文是《中華勵誌網》www.zHLzW.com为考生朋友提供的免费管理论文专栏,涵盖了丰富的免费管理论文的相关文章。 国有资产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使国有 企业 的改革进入新的阶段。但是,日渐突出的国有资产流失 问题 ,却在制约着国有资产退出的进程,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形成了障碍。如何采取合理的手段和 方法 防范国有资产的流失?笔者在此提出以下看法。 一、加强国有资产的评估和核定 1.资产评估的原则。 (1)未来收益原则。资产评估应当核定公司价值,即在根据公司盈利能力、股利发放比率以及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所确定的股东权益资金成本的基础上确定的公司未来价值,而非 目前 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或股票价值。在评估公司价值时,还要根据企业生命周期 理论 ,随着企业的 发展 而有所侧重。 (2)贡献原则。根据资产的某一部分对于资产整体的作用或价值来确定该部分资产的市场价格,该部分资产的价值取决于其对资产整体效用、价值等的贡献情况。根据这一原则可以有效地对资产的某一部分进行 科学 的评估。 (3)市场原则。某项资产具有何种市场价格,除了其本身的价值外,还受到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 影响 。资产评估应该充分考虑该资产由于市场供求关系所导致的市场价格。 (4)替代原则。替代资产的价值对资产的评估同样会产生影响。在资产评估中,接受评估的资产的价值不应超过同种商品的最高售价。 (5)外在性原则。资产本身之外的 经济 或非经济因素也会影响资产的价值。如果资产本身之外的经济或非经济因素发生变化的话,资产的市场价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第7篇

关键词:教育科研 中小学教育 科研管理

教育科研是人们探索和认识教育客观规律的有效途径。教育科研对教育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为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教育科研,就要对其进行管理。教育科研管理对促进学校持续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质量提高有着促进作用。

各级教育部门对“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研究由来已久,并在理论上得到了确证和实践者的认同。在推进中小学科研管理呈现繁荣景象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阻碍中小学教育科研发展的问题。就好像崎岖的小路上有助你前进的铺路石,同样也有阻碍前进的绊脚石。笔者认为只有直面困难和问题,解决困难和问题,才可以让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健康发展,减少对中小学教育教学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中小学科研管理呈现的问题

1.科研管理的目的不端正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思想中,教育科研作为“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尚未真正确立,也存在着“理论研究不如解决实际问题重要”的错误认识。科研目的的不端正,功利思想严重,从而也导致行为上的形式主义。具体来说,教育科研活动应该是要求独立自主不畏权威的活动,应是一项追求真理,追求事实的活动。但是,因为整个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在考核或评价学校工作的时候,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和尺度,急功近利的将教学放在首位而无视教育科研的价值和目的,受功利主义的评价导向,中小学科研管理可以是不急之需或装饰门面的手段。上级科研工作的整体部署,督导及检查的评价,课题结题验收的需要,政绩方面的宣传需要等等,都带有浓重的形式主义意味。好大喜功,不断的通过提高课题的格次和规模来扩大学校的办学声誉,而忽略了真正有益于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进步的有效问题。于是,学校科研为研究而研究,为职称而研究,为评比而研究都成了司空见惯的事。而不是真正为了提高学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等等来进行教育科研。由于科研管理部门科研管理目的不端正也直接导致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不强,学校科研氛围不浓,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不高。

2.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严重脱节

中小学科研管理与教育教学存在两张皮现象,也就是说没有将科研管理与教育教学实践工作有机的结合,有机的联系起来。科研管理归科研管理,教育教学归教育教学。而不是为了将教育科研的成果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或将教育教学的实践转化为科研理论成果。还有就是学校科研管理者与教师普遍认为教育科研存在比较费时间、费精力、费金钱、无效果的问题。受现实条件的制约学校科研管理者和教师对教育科研力不从心。学校科研管理者有兼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负担沉重。尽管教科研活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但教师教科研毕竟不同于教学实践,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和理论的提升以及撰写论文都需要专门的时间。认为教育科研是费力不讨好的事,还不如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到实际的教学中去。把教育科研看成是脱离教学实际工作的事,没有看到教育科研对教学质量提高的可能。还有的学校对于教育科研只停留在一般工作性、经验性研究上,丰富的教育实践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就事论事,不注重理论的归纳、提炼,往往以工作代替研究,较普遍的存在“有课题无问题,有行动无研究,有研究无成果,有成果无转化,有叙事无提炼”的毛病,当然这与中小学科研管理者和教师的科研能力、素养、有一定的关系,但从根本上说是未充分的认识到科研管理对教学实践的相互促进作用,未将两者相互融合,只是为科研而科研。使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严重脱节。

3.课题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学校教育科研室对学校课题没有规划,科研过程管理随意。一味追求课题立项数量,忽视课题研究质量,课题研究没有学校的总体目标,没有重点。有一些学校,课题一旦立项就万事大吉,缺乏必要的跟踪管理和检查督促措施,课题不按时开题,开题后不做进一步的论证,随便应付马虎了事。中期检查不认真对待,阶段性成果随便凑数,侥幸过关。结题时,仓促上阵,临时突击,草草收场,严重影响课题质量和效益。尤其学校领导对课题规划与指导不到位。学校领导普遍缺乏带领全体教师课题研究的专业能力。难于做到既精通教育理论又熟悉教育实践,也缺乏科研兴校的系统设计和指导能力。学校校长没有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一个为学校谋发展的科研带头人,面对科研管理,似乎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一个后勤保障人员,一个拳拳的幕后支持者。而科研主任感叹心有余而力不足,教育科研室只是一个机构,而缺乏管理职能,自己兼课,时间和精力有限,不能以教育科研为主,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学校教育科研管理上。课题工作的管理毫无头绪。

4.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单一

教育科研经费是指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用于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经费。它包括科研事业费(含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等)和科研基本建设费(包括设备购置)等。一般来说,对于立项的课题,相应的教育部门应给与相应的经济补助;但目前科研需要的经费远远高于教育部门所能支出的范围,中小学科研要想出成果,除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大量的资金。有的学校经费来源相当紧张,学校生存和工作正常运转全靠编发教辅资料、试卷来维持生计。经费紧缺已成为困扰教育科研的事业发展的瓶颈。总之,无论是从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迫切需要来看,还是从学科发展科研队伍建设来看,教育经费的投入是不够的。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很大程度上妨碍 了教育科研的繁荣和发展。

5.科研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教育科研队伍虽然庞大,但就整体的研究水平来说是有欠缺的。科研人员的整体素养,对于教育科研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中小学科研管理人员,包括中小学教师对于教研总是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理论学习跟不上,纵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形成不了系统的行文。十分缺乏与教育科研相关的培训和知识储备。对教师而言,它要求在教师群体当中形成一种合作探究、共问发展的教师文化。而长期以来,在质量.效率的主导价值取向下,在学科、班级、教室、年级、教学单元、任务的活动方式下,教师群体所形成的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个人主义与竞争的教师文化。这样,尽管一些学校有教研活动,但是这种研究活动往往变成了领导和同行之间相互检查、评比、监督的手段和闲聊的方式,并进而加剧了教师群体的个人主义文化。因此,教师教科研活动需要在教师群体中形成新的教师文化,相互合作,共同成长。

二、如何改进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中的问题

1.端正中小学科研管理的目的

教育科研是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强大动力。常言:“思想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思想中,要真正确立“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的战略意识。而不是走形式,只是强调学习成绩和升学率。可以引导中小学教师端正科研的态度,有效的提高教师科研的参与度。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要秉公来评价教师的科研成果,不能仅仅因为的多少来考核,不然会挫伤那些真正从事教育科研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端正中小学科研管理的目的,要将科研管理的目的落到实处。

2.科研理论联系教学实际

要着力强化中小学科研成果的运用,使教研成果的功能充分凸显出来, “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才是常青的。”忽视教师直接参与研究而得出的教育理论,由于缺乏针对性而很难指导实际的教学实践。长此以往,会使教师的积极性受挫,对教育理论不感兴趣,造成教育理论严重脱离教学实践的局面。积极鼓励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在实践中运用教育理论,对发展中小学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改变中小学教师多数则是围绕课堂教学,依托课堂开展教学研究,重在以事论事,重在教育实践而缺乏理论探索的现象。使教育科研理论联系教学实际。

3.加强课题工作管理制度

对课题研究进行管理,开展教育教研,是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有效保证。

中小学校长和科研管理部门或学校教导处先作出规划。根据学校办学的总体设计来确定科研目标,使之紧密地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与培育人才结合起来。为了更好地体现学校意图,引导大家的思路,可由学校组织部分科研骨干,提出一系列课题。按照不同的学校或学校工作的几个方面,把研究重点表示清楚。以便供教师们在选题时参考。并对课题的立项,过程,成果等进行科学,规范的指导和管理。

4.加大投入与拓宽科研经费渠道

教育科研经费是保证教育科研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方面。鉴于我国目前教育经费还不十分充足,教育科研经费更是十分有限的情形,各教育部门要体谅国家的难处,尽力争取社会投资。应当尽快建立政府投入为主,课题所在单位给予相应配套支持,课题主持人横向筹措,争取企业支持的机制,多方筹措科研经费,另外,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基金制度,为教师的科研提供必要的资金帮助。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使达到用教育科研经费最小的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目的。改变科研经费渠道单一的现象,拓宽科研经费渠道,努力为开展教育科研创造良好的条件。

5.提高中小学教育科研队伍整体素质

教育科研不仅需要好的平台,而且加强教育科研队伍的建设也十分重要。首先,教育科研主管部门通过不定期组织学术交流,举办科研讲座,普及和推广最新的教育科学理论与方法。作为科研管理者也应不断的加强学习,增强教育科研的兴趣,重视自身的能力修炼,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素养,投身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积累经验。对中小学教育科研人员进行培训,培训方式可以丰富多样。脱产进修,业余轮训,自学,到教育教学一线学习。强化教师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教育科研基本方法,步骤,执行等,用理论来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业务素养,为教育科研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于加强学校科研管理不仅是促进教育科研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调动教育科研人员积极性、强化教育科研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社会效益的需要。因此,在学校管理中必须重视学校科研管理,必须重视学校科研管理中呈现的问题,并对症下药,只有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才不会阻碍中小学教育科研前进的步伐。才能使中小学科研管理健康成长,推动教育科研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浅析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及解决对策 宗洁《教育与改革》2012年7月

第8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经济学;管理学;行为科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3.0148.02

市场营销学是以经济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营销学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教授曾说:“经济学是营销学之父,行为科学是营销学之母;数学乃营销学之祖父,哲学乃营销学之祖母”。本文分别从经济学、管理学和行为科学的角度来探讨市场营销学的学科基础体系。

1市场营销学诞生的学科背景――经济学

20世纪初市场营销学以经济学分支的形式出现,市场营销理论的诞生与经济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经济学直接影响了市场营销学的起源和发展。

1.1市场营销核心思想的经济学基础

古典经济学对市场营销学影响深远,亚当・斯密给“市场”下的定义被早期的市场营销学广为采用,他提出的许多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市场营销领域。理论经济学对市场“交换”内涵的揭示,为市场营销学提供了深刻的行为基础,所揭示的需求理论使市场营销学获得了准确的理论和功能定位。

消费者的理性人假设为市场营销学中的基本概念――交换奠定了理论基础;货币理论的信用概念应用于销售策略;地租理论用于解释营销机构的位置和布局;产品差异化理论被用于解释定价、品牌、广告和服务战略;根据凯恩斯学派的观点营销学者提出政府干预市场营销活动的理论等。

1.2营销战略理论的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中的垄断竞争理论和需求理论为市场营销的S-T-P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撑。STP战略的实质是为不同的细分市场构建不同的需求曲线,通过产品差异化制造出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形成一个“小的垄断”市场,不同的企业就可以定位于不同的目标市场上进行非价格竞争。“市场导向”营销观念的提出,受到产业组织经济学中“可持续竞争优势”概念的极大影响。具体如表1所示,左边是从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经济学中借鉴来的思想,右边是这些思想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最终目的都是取得较高的绩效。

1.34P理论的经济学基础

市场营销学中的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分销(Place)和促销(Promotion)4P营销组合理论,是从20世纪30年代罗宾逊和张伯伦提出的不完全竞争理论直接延伸而来的。

(1)产品策略借鉴了“偏好”和“效用” 理论。微观经济学中“偏好”和“效用”的概念启示营销人员以顾客需求为导向。营销学者考虑经济学中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商品分类,研究产品需求变化和购买模式变化,并将其应用到生产线策略、包装策略和品牌策略中。

(2)信息非对称性和价格竞争理论对于价格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借鉴经济学的需求弹性理论,营销学者提出差别定价法;根据信息经济学中“价格――质量”效应原理,企业将创立品牌与高价策略相结合,力求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高价高质形象;另外,博弈论为企业价格竞争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收入弹性、交叉弹性、价格歧视也是营销定价中常用的经济学概念。

(3)“分工和专业化”思想与交易费用理论成为分销渠道研究的经济基础。中间商通过大规模分销产品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同时其经营的品种较多,范围经济效应十分明显。在考虑建立自己的垂直一体化销售渠道还是借用别人的渠道时,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其提供了工具。

(4)信息不对称理论和非价格竞争理论为促销策略提供重要依据。交易费用理论是公共关系决策的重要参考;福利经济学家有关市场营销的评价对测定广告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从经济学角度看,促销的功能有两个:提供信息,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产生影响,引导消费创造需求。

2市场营销学的历史性飞跃――向管理导向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为了解决营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一些学者正式把营销从传统的经济学研究转入管理学研究,使这门学科获得了新的活力和更大的发展空间。霍华德最早使用“营销管理 这个词,在《市场营销管理:分析与决策》一书中用管理学观点重点研究了营销的应用性,标志着营销管理时代的来临。

2.1营销管理概念对管理思想的借鉴

在营销学发展的“金色的50年代”(菲利普・科特勒,1987),产生了许多遵循管理逻辑的营销思想,如市场营销组合、产品生命周期、品牌形象、市场细分、市场营销观念等,这些思想对世界营销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管理学引入市场营销领域的概念还有:科学管理、任务、职能化管理、科学方法、简单化、多样化、标准化。管理学提供了一个框架以确认市场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满意地解决这些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方法。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确立、营销组织的设置都反映了管理思想的发展,明确营销学属于管理的范畴,是营销活动得以成功的基础。

2.2管理过程论为营销管理提供立论依据

亨利法约尔创立的五要素论和管理过程论是现代营销管理的立论依据,管理职能的研究途径成为现代营销学最通用的研究方法。法约尔的管理五要素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强调管理的综合职能以及过程性和普遍性。市场营销过程就是管理职能的实现过程,具体表现在:营销计划是营销活动的首要职能,涉及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包括营销活动编排、产品、价格、分销方法、推广决定;营销组织是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保证,包括订立目标、计划、决策、建立模型;指挥体现在企业领导营销组织实现既定目标的营销过程中;协调是企业以整体营销策略去适应变化的环境的重要职能,也是企业内部各部门各要素的力量能集中起来的重要保证;控制包括营销活动控制、销售及成本分析和营销审计等。

2.3营销研究方法对管理学的借鉴

管理科学对市场营销学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管理科学的某些模型在市场营销活动(如新产品开发、竞争性订价、广告预算与媒体选择、推销时间分配以及营销组合规划等)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描述性模型主要应用于沟通(传播) 、解释、预测等营销活动,包括马尔科夫过程模型、排队模型和模拟三种基本形式。决策模型主要应用于通过评价不同决策所导致的不同结果,来寻求一个最佳决策,与市场营销密切相关的决策模型有微分学、数学规划、统计决策论、博奕论(对策论) 四种基本形式。

3行为科学给营销管理注入灵魂

行为科学为解释消费者和组织购买行为提供了基本概念和方法,上世纪70年代以来,市场营销学更关注顾客的行为及其关系,应用行为科学的比重上升。

3.1行为科学是市场营销管理的基本理论依据

行为科学正是基于古典管理理论中对人的因素和作用的忽视而提出的一门新型管理学科。行为科学的基本观点是:强调以人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把人看作是“社会人”。现代营销观念的确立正是体现了以“人”(顾客) 为中心的思想,而以顾客为中心的观念贯彻在整个营销管理过程中。从这一点讲,市场营销学体现了行为科学的核心思想,行为科学成为现代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依据。受行为科学的影响,营销管理把企业目标与满足消费者需求结合起来,企业可以在获得消费者满意的同时,实现各项经营目标;受行为科学研究组织的启发,营销管理既研究营销组织机构本身的功能,也重视公共团体对营销的影响。

3.2市场分析对行为科学的借鉴

市场分析特别是消费者行为分析广泛吸纳了行为科学的理论概念。首先,促销策略、广告策略中借鉴了约翰・B・华生的“行为主义”概念,其基础是行为来自刺激,行为可以学习并习惯化。其次,格式塔学派认为人们的需求和行为受到社会群众的压力和影响,以至处于同一社会阶层的人们在商品需求、兴趣、爱好、购买方式、购买习惯上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营销人员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哪些人对哪些产品最具有影响力,以使这些人在最大限度和范围内施展其影响。再次,威廉・莱泽关于价值观与生活方式(value and lifestyle)的思想引起了营销学者们的注意,营销学者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实质,就是关注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即消费方式。随后,约翰・霍华德和杰迪逊・西斯提出了著名的“买方行为理论”,对生活方式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深化。另外,马斯洛(H・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对消费者行为分析也有重要的意义。

3.3行为科学促进了营销组合理论的发展

行为科学认为,用户对产品的购买行为是由其购买动机和消费心理直接决定的。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对消费者购买动机和心理规律的研究,以制定出科学的营销策略。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劳特朋针对4P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C营销策略,该理论认为,市场营销不仅仅是企业提出承诺,单向劝导顾客,更重要的是追求企业与顾客的共同利益,培养忠诚的顾客。

(1)Custom(顾客) 是针对“产品”而言的,认为消费者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核心,企业重视顾客要甚于重视产品。这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创造顾客比开发产品更重要,②消费者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比产品功能更重要。

(2)Cost(成本)针对“价格”而言,要求暂时忘掉固有的定价策略,从消费者所需付出或肯付出的成本着手。

(3)Convenience(便利性) 针对“地点”或“渠道”而言,要求忘掉固有的地点、渠道,从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便利性着手,并且便利原则应贯穿于营销的全过程,售前、售时、售后、处处、时时让顾客感到方便。

(4)Communication(沟通)取代促销,强调企业应重视与顾客的双向沟通,以积极的方式适应顾客的情感,建立基于共同利益之上的新型企业――顾客关系。

美国营销学家舒尔茨(Don E Schultz)又提出了更新的4R策略:与顾客建立关联(Relevance)、提高市场反应速度(Response)、运用关系营销(Relationship)、回报是营销的源泉(Reward)。强调以竞争为导向,着眼于企业与顾客的互动和双赢,积极适应顾客需求的同时,主动创造需求。

本文只是从经济学、管理学和行为科学三个方面简单分析了市场营销学的学科基础体系,实际上在不断地吸纳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门学科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营销学才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组织框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而又成熟的学科。

参考文献

[1]郑锐洪.西方营销百年理论发展重心的转移及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2,(1).

[2]李会太,何青,张文杰.美国市场营销发展的七次浪潮[J].经济管理,2002,(5).

[3]刘洋.浅谈市场营销理论的演进与扩展[J].现代商业,2009,(12).

[4]杨智,万后芬,市场营销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

第9篇

【关键词】 图书情报 管理策略

图书情报工作怎样适应市场趋势,是我们图书情报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新任务。近年来,由于受到社会市场的影响,给图书情报管理工作带来一些管理上的不利因素。但从大体上来看,图书情报管理工作是好的,笔者仅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怎样让图书情报工作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

1 建立适应社会的系统化管理

图书情报工作需要科学的管理,就是要运用管理学的原理和系统论的方法,根据图书情报工作的实际及其发展规律,通过决策、计划、组织、调控等手段,从整体上合理使用文献资料和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使之产生最大效益。现代图书情报工作的管理,既不是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管理,也不是传统的行政管理;它是一个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诸多管理学科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综合性科学,在管理方法上体现的是管理的系统化。系统化管理不是把图书情报工作看作互不关联、彼此分割的个体,而是把它们的一切活动,都看作是一个整体。认为图书情报工作内部的各部门与外部社会环境之间也必须协调均衡地发展。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内部与外部、硬件与软件等各方面的关系,使它们都处于一个最佳的运行状态之中。所以,运用系统化管理也是图书情报管理科学发展的手段之一。

2 加强图书馆情报人员的管理

图书情报工作的管理,体现在对人与对事的管理两方面。对人员的管理,关键是用好人。要因人施用,因事求才,使人能用其当,事能得其人,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事尽其功、各得其所,充分调动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是实现图书情报工作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的关键所在。譬如说,可以要求馆长把一定期限内的主要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目标,如馆藏、设备、队伍、经费等目标,并把这些目标完成的好坏,作为评定部主任的业绩综合标准。再如,有些图书馆在工作人员中实行了聘用制,改变终身制,打破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旧局面,从而调动图书情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将馆内的各项工作、每个人员的责、权、利结合起来,做到职责分明、权利一致,使工作有标准、办事有程序、考核有指标、奖惩有依据,因而能够保证馆内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协调进行,能够促进各个人员密切合作,各负其责做好图书情报工作。

3 加强图书情报工作专项经费管理

图书情报部门所面临的最大困境是经费紧缺,客观原因是由于文献资料价格的连年上涨,而学校给图书情报方面的专项拨款很少,总赶不上文献资料上涨幅度,这只是浅层上的原因。究其深层原因,是我们图书情报人员受传统观念、习惯方法的束缚,思想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在经费的来源、使用、管理的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许多与当前实际不适应的地方,造成经费管理上的不少失误,致使经济价值得不到最大发挥,导致经费的浪费,最终影响了图书情报工作的开展。

目前,在经费的管理上存在哪些与当前实际不适应的地方呢?第一,重视经费的数额,忽视经费的管理。多数图书情报部门的领导,对经费的数额是重视的,他们积极找主管领导要求多一点拨款。但对这些经费如何合理使用,怎样做到少花钱多买书、买好书,使经费发挥更大效益,却比较忽视。第二,重买资料,轻用资料。只注重每年的购资料的数量,而轻视发挥馆藏书刊的作用。书刊资料一入库就无人问津,造成大量书刊资料在馆内长年闲置,发挥不了书刊本身的作用。第三,只支出,无收入。图书情报工作由于自身的性质和职能,经费主要依靠拨款,但也要求图书情报工作进行有偿服务,以弥补经费的不足。而当前,我们大多数图书情报工作人员经济意识淡薄,坐等上级“救”,图书经费只有支出,没有收入,经济意识还没有渗透到我们的工作中来。这种守旧性、懒惰性与社会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是很难适应的。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图书情报工作的经费紧缺,更主要是我们没有做到合理使用、科学管理,使有限的财力不仅没充分发挥效益,还造成浪费现象。因此,加强经费专项管理,提高使用效益,使经费数额和经济效益成正比例地合理发展,就成为图书情报工作现代化管理的中心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点改进措施:(1)成立经费管理小组,制订科学合理的预算计划,重点检测使用效益。(2)加强经费监控力度,实行馆长一支笔审批,重视民主理财,定期公布经费使用情况。(3)积极开辟财源,求助企业和个人的多途径、多形式赞助。开展信息开发等创收活动,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4)优化馆藏结构,破除“大而全”、“小而全”的藏书观念,以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

4 加强文献资料的管理

图书情报部门收藏着大量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本身就是我们工作的物质资源。如何建立适合本地、本单位特点的馆藏文献物资资源,发挥这些文献资料的作用,以及满足各类读者对这些资源的需求等,这些都是图书情报管理工作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图书情报部门本身也是一个管理系统,它是由文献采访、分类、编目、流通、整理、咨询和开发利用等各个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组成一个文献资源的母系统。我们要开发这个母系统文献资源的作用,就要在它的各个子系统上采取科学管理办法,使馆藏的文献更好地符合生产和教研的需要,分编质量好,能广、快、精、准地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这些子系统,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差错或配合不好,就势必影响图书情报母系统的效益。因此,加强各子系统之间的密切配合,增强母系统的整体功能,这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任务。图书情报部门对文献资料的管理,还有一个对馆舍和设备的管理问题。如果馆舍设计布局不合理,设备管理不得当,使用不科学,也会影响图书情报管理工作。因此,在馆舍的管理方面,要做到馆舍地址、建筑设计、布局结构、空间利用都要有利于文献的保藏,易于读者的使用,便于文献的开发。在设备的管理方面,要跟上现代图书情报管理工作的发展,有计划购置先进设备,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力求使设备低消耗高效益,发挥文献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汪冰.信息服务业大背景下的图书情报机构[J].情报资料工作,1995,(1).

[2]刘阳.现代图书馆与现代信息服务业[J].文献工作研究,1997,(3).

[3]胡昌.图书情报事业的社会化发展战略[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1).

第10篇

【关键词】博物馆 市场营销 经济管理

一、博物馆营销与管理理论

作为公益性文化设施,国内的大多数博物馆的功能以陈列和研究为导向。在这种情况下, 藏品管理人员根据个人兴趣和研究主题来确定展览主题, 观众的喜好和愿望往往被忽视。博物馆高层管理人员往往注重研究和藏品保护, 但是却会忽视与普通观众的交流。

(一)博物馆产品选择。

产品是消费者需求或者需要的物品或服务, 如果产品没人需要, 那么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将其销售出去。从一般观众的角度而言, 博物馆的“ 产品”主要指的是固定陈列、临时展览、特展和开放给大众使用的其他场所。对一些观众而言 场市当议博物营馆销 , 博物馆产品也包括研究设备、服务区域, 以及服务设施。如, 博物馆的餐厅、咖啡厅、放映厅、商品销售厅和部分检测服务等等。所有这些区域都应该让观众满意, 否则即使免费人场, 博物馆也无法保持和提升其吸引力。展览是博物馆的最重要的“产品”,也是观众的兴趣和需求所在。我们在兼顾周围的这些周边服务时也应该对实际的展出产品进行把关。

(二)博物馆的地点。

大部分博物馆都有一个固定的场所, 而“ 地点” 的概念却与促销渠道不同。“ 地点”在博物馆营销上, 一般特指观众到博物馆的交通情况。如果博物馆处于没有便利交通连接网的城市之外, 或位于被认为不安全的区域, 就需要考虑为观众安排交通工具。国外的一些博物馆, 在这一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 像洛杉矶的盖蒂博物馆和荷兰的南海民俗博物馆, 都为观众提供了从停车场到博物馆的免费交通工具: 有轨电车和渡船。在世界各地的其他博物馆, 这种服务也很常见。但当前国内, 在这方面做得明显不足, 为方便观众而专门设置的交通工具可谓少之又少。所以, 加强便民交通服务、增加停车场是解决这一问题所应考虑的具体措施。

二、现代博物馆市场管理策略

博物馆的内部条件包括其组织结构、文化品位以及各种经营资源, 如文物标本存量和流量、资金设备、设施、领导素质、员工素质科研能力与管理水平等。博物馆的经营环境包括消费者的观众市场、同行与邻近行业的竞争者、经费投资的优劣、门票的销售渠道和体系、文物标本的收藏和研究、展教的协调、公关策划机构等。博物馆外部大环境则包括自然资源、人口、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法律、国内外关系、教育及社会变化等。如何在。博物馆的全方位进行经济管理,意义重大。

(一)博物馆人才的吸引。

博物馆培养和招聘人才是发展的关键。人才是一切发展的动力。我国博物馆的总体情况是专业性人才多,但是懂得经营人才少,缺乏复合型人才。这一方面是因为博物馆作为专业的文化机构,招聘人才的出发面不在于盈利;另一方面,博物馆对于自我创收的要求不高。但通过博物馆增加创收途径,可促使工作人员研究探索,从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博物馆利润的增加同时有助于改善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生活条件,从而有利于培养和留住优秀人才,并招徕外部优秀人才。从而为博物馆各个方面的提升创造条件。通过内部力量的加强,使得博物馆管理的提升。

(二)博物馆创收的方式。

英国独立博物馆协会所制定的市场营销手册中,提及的非门票收益就包括以下种类:对主要景点中开展的特别展览活动收取额外的费用,但免收门票费用;对特殊活动收费。对读物、纪念品和饮食标出高价;对电影和电视收费‘研究所需要复印的照片、图案和文件收费;出租具有特殊功能的设备设施;出租馆藏品;对使用博物馆信誉和名声提供担保收费;对馆藏的资料进行商业性利用,要收取复制和复印费;收取讲座和会议费用;对使用图书馆设施和研究设施收费。我国博物馆即使不收门票费用,也可借鉴英国的营销方式,从多角度进行资金管理,创造价值。

三、博物馆的市场营销策略

(一)博物馆文化产品的营销特点。

工作人员面对观众提供服务,使他们不仅作为生产人员,而且作为博物馆的营销人员而存在。他们的服务质量和营销水平的高低,都会成为观众是否再次来馆参观的决策依据。所以,博物馆要对展厅工作人员进行认真选择、培训和教育,即博物馆要进行内部营销管理,以提高博物馆文化产品质量和对外营销效果。

(二)博物馆营销的功能有效性和正效性。

博物馆文化产品作为文化事业的产品能给观众带来正效应,发挥着教育指导功能。如果参观过程中,展品的布置没有水准或者完全是个无意义的展览。观众就会产生不满,下次就不会选择博物馆,即使是免费进入的情况下,而且会产生对博物馆不利的口头宣传。因此,博物馆不能把对观众面对面的服务的完成看作整个营销活动的结束。营销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博物馆需要进行市场跟踪调查,重视观众市场的反馈,及时发现文化产品存在的问题,根据观众的意见或建议对文化产品进行改进,同时和观众保持长久的业务联系。

现如今国内博物馆已经陆续向社会免费开放。在免费开放时代,博物馆逐渐由局促于城市一隅的“文物储藏室”的角色转变为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前台。更多的社会群体可以自由地走进博物馆,共享优质的公共文化资源。当今免费门票产生,发展起来的博物馆不仅具有传统博物馆的收藏、展示职能,而且更加应该发展出教育、研究、美学和娱乐服务的功能,"享受博物馆"已成为欧美设计博物馆管理和运作的理念。通过管理和运作搭建起吸引消费者的即兴式、平台式、搭配式和街道式剧场,博物馆为观众提供了集娱乐、教育、逃避现实和审美四个领域为一体的体验。如何

在免费门票,重要功能上做文章,实现博物馆市场营销与经济管理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清义.博物馆市场营销刍议[A].文化力量与博物馆的挑战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第四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

[2]凌林.博物馆人员的专业教育与终身学习[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

[3]叶翔.用创新的理念开展博物馆工作[A].赣博论坛――博物馆现状与发展前瞻论文集(一)[C].2003.

[4]唐丽.抓住机遇 迈向未来――关于免费开放后博物馆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思考[A].湖南省博物馆学会2010年会暨博物馆免费开放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

第11篇

关键词:预算松弛 管理层在职消费 产权差异

一、引言

Cyert 和March(1963)研究分析得出在谈判过程中产生了预算松弛问题。Young(1985)基于业绩评价选择的视角认为只有当公司的员工有机会选择他们的绩效评价标准时才会产生预算松弛问题,因为此时员工就有可能通过低估产能造成预算松弛。此后学者对预算松弛的研究从未间断, Dunk&Nouri(1998)为预算松弛给出了一定较标准的定义,预算松弛就是公司的员工在计划某项任务时,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故意的高估成本、资源或者低估收入与产能。余增彪(2001)也就预算松弛的概念提出了个人的观点,即预算松弛一种逆向选择行为,这种行为发生在信息不对称且利益相悖的委托关系之中。由于本文研究的视角,即管理层在职消费是管理层逆向选择的一个动因,所以本文结合以上文献将预算松弛定义为:在委托关系中,企业预算制定者在制定预算过程中故意低估收入、产能或高估成本、所需资源的一种逆向选择行为。作为在职消费的最早关注者,Berle&Means(1932)提出,当公司股权分散,且管理层持有少量的公司股权,公司的资产可能会被管理者控制来造福于管理者而不是股东,包括卸责、获取额外的津贴等,这里的额外津贴就与在职消费相类似。在我国的学术研究中,学者们普遍使用的在职消费的含义为:在职消费也可以称为职务消费,是指企业的管理层在履行其职责、行使其职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应该由企业承担的费用以及由此派生的其他的相关消费,在职消费通常被认为是隐形薪酬。

二、文献综述

(一)信息不对称 委托理论认为,当委托人与人拥有的关于某一事项的信息数量不一样时,拥有更多信息的人较之委托人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上述理论体现在公司的预算管理之中就是由于下级员工拥有更多上级没有的与预算相关的信息,从而在预算制定过程中,利用自自身的信息优势,建立有利于自己的松弛的预算。Christensen(1982); Young(1985)和Kren(2000)等通过实证研究提出在公司实行预算管理时,下属可能会通过说假话或者其他途径来隐瞒部分或所有的内部信息,不让上司知悉公司的具体情况,从而造成预算松弛情况的出现。而国内学者张朝宓(2004)指出信息对称对预算松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影响非常明显。郑石桥和王建军(2008)也通过实验方法验证了上述研究结论。

(二)薪酬方案 20世纪70年代Schiff& Lewin的研究表明,预算松弛的出现是由于预算责任人非常知晓他们获得的薪资会随着预算的降低而增加,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预算责任人才会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故意降低目标的实现难度,引起预算松弛问题。Hopwood(1972)提出如果用预算标准评价预算执行者的经营业绩或者管理业绩,这将会导致预算机制的功能发生紊乱。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中,马良勇(2002)的研究表明,利益诱使了预算松弛的产生,因为当预算执行者的绩效评价标准是有其自己制定的,预算执行者就有可能通过减小预算的目标,增加他们当期所实现的业绩,从而获得比较理想的薪酬。

(三)预算编制机制 公司进行预算管理时会形成相应的预算编制机制,企业编制预算需要各级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共同参与,预算编制机制并不仅指编制预算,预算的执行与反馈也对公司的预算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预算参与和预算松弛的关系研究中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Schiff & Lewin(1968)年通过研究发现经理人会故意利用预算参与导致预算松弛,这对提高生产能力有消极影响,降低企业的效率;另一种观点认为,在预算编制中经理人的参与并不会增加预算松弛发生的概率。Onsi(1973)指出,预算参与使得经理人相信没有必要将预算当成可利用的会计工具去制造预算松弛,而且预算参与还对减少预算松弛起了重要作用。Murray(1990)通过研究甚至指出,经理人参与编制预算不但不会引起预算松弛问题而且会激励他们难度更高的任务目标。国内学者林峰(2004)研究表明参与预算可能会导致预算松弛问题产生,给出的解释是虽然中下层的管理人员通过编制预算使自己拥有了表达意见的机会从而提高了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但是在此过程中,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仍会利用参与预算的机会增加预算松弛。上述文献对企业预算松弛问题的研究均未考虑不同的产权制度,在我国不同产权制度下的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有较大差别,国有企业问题明显高于民营企业,而企业的预算通常是由各级管理者编制的,管理者可能会出于自利心理的考虑为了增加自身的在职消费或许会影响预算的编制。因此,本文拟分析在不同产权制度下高管在职消费对预算松弛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根据产权制度的不同,我国企业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控股的企业,相反,控股股东不是国家的企业就是非国有企业。由于控股股东的不同,两种类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企业中管理层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我国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的薪酬激励机制尚不完善,一般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获得的货币薪酬较低,股权激励机制也不成熟,这就使得在职消费成为了管理层薪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额很可能已远超过货币薪酬。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薪酬采取的是企业自报、国资委审核备案的方式。因此,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管理层很可能会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来影响薪酬。而通过编制松弛的预算增加公司运营所需的费用,使得管理者个人可以尽享其行使职务所发生的在职消费。我国的民营企业多是家族企业,其控股股东同时也是公司的管理者。因此,企业经营获得的利润属于股东也就是属于管理者的,管理者就不需要寻求其他手段获得额外的薪酬。在职消费消耗了公司的资源的同时也就减少了身为管理者的股东的当期收益,所以民营企业的管理者会比较理性的对待在职消费,也就不需要通过制造松弛的预算来增加自身的在职消费。所以,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在编制预算时会使用更加符合实际的预算,而不会出于自利心理的考虑而刻意编制松弛的预算。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1:国有企业由于管理层更容易获得在职消费;假设2:管理层在职消费与预算松弛成正相关;假设3:国有企业的预算松弛问题更严重

四、实证检验分析

(三)回归分析 本文用于回归的数据仅有2010年,为消除极端值的影响,对于本文所使用的因变量、自变量和控制变量均通过Winsorize,剔除了0%-0.5%和99.5%-100%之间的极端值样本,而且也剔除了一些数据缺失的样本。经过上述筛选后,最后得到335个观测值。本文对国有企业与管理费用率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表(4)中显示解释变量STATE的系数为0.4981,表明其与被解释变量管理费用率之间正相关,并且是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即当企业的性质是国有企业时,管理层在职消费数更大。这一结果验证了本文的假设1,由于国有企业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权较大,而且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激励机制不健全,管理者的薪酬采取的是企业自报、国资委审核备案的方式。因此,管理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很可能会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增加其可获得的福利,这些福利通常被称为管理层的在职消费。为进一步验证管理层在职消费与预算松弛的关系,将各项因素对预算松弛的影响程度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解释变量管理费用率的回归系数为1.0819,表明管理层在职消费与预算松弛之间正相关,并且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管理费用率越高,预算松弛程度越大。这与前文假设一致,管理层在职消费情况愈严重,公司的预算松弛程度愈大。当管理层有机会享受在职消费时,会采用夸大预算的手段来增加其工作福利,这些福利可以是薪酬福利也可以是添加豪华的办公用品等其他福利。综上所述,模型一表明我国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其管理层享受在职消费的机会更多;模型二表明更多的在职消费使得公司预算松弛问题越大。根据以上两个模型的检验结果可以大体认为在国有企业管理层拥有更多机会享受在职消费的这一前提下,由于在职消费与公司预算松弛问题成显著正相关,所以国有企业的预算松弛问题比非国有企业的预算松弛问题更加严重。但这一结论只是通过上述实证结果推导出来的,还需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其进行实证检验,以得到准确的结果。表(6)显示的是企业性质与公司预算松弛之间的关系,被解释变量上市公司性质的系数为0.9787,与公司预算松弛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国有企业的预算松弛问题更大。这一结果与本文的假设一致。从表中看出公司规模越大,预算松弛问题越严重。这可能是因为当公司规模较大时,管理层被授予了更多的权力,这时管理层通过编制松弛的预算来增加其在职消费的机会也就更多,另外,在我国,国有企业的规模普遍大于非国有企业,也就是说公司规模越大,其属于国有企业的可能性越大,由于国有企业更容易出现预算松弛问题,所以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可能造成公司规模越大,越容易出现预算松弛的问题。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分析得出结论:在国有企业中由于“一股独大”股权问题的存在,使得公司的控制权转移到管理层手中,而较低的货币报酬使得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有更大的动力去利用其拥有的控制权增加其隐形薪酬,即在职消费,而通过编制松弛的预算增加其运营公司的费用就是增加隐形薪酬的手段之一。相反,由于民营企业的控股股东与管理者通常是相同的,管理者在对待通过增加职消费侵占公司利益上更加理性,所以其通过编制松弛预算增加在职消费的可能性较小。根据上述结论,本文建议:我国国有企业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更好的监督管理层,降低管理层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可以将管理层的薪酬与公司的绩效紧密联系起来,建立完善的高管激励机制,增加对管理层的外部监督,降低其对公司的控制权。完善的预算编制制度对防止预算松弛也是非常关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实现,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进入我国市场,要在越来越激励的市场中获胜,完善的企业管理体制必不可少。本文仅就国有企业与预算松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实证分析,由于各个行业的情况不尽相同,后续研究可以选择某一个行业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另外还可以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分组进行讨论,本文仅在组间分析中对其进行了分组,在实证分析阶段进行分组可能会使结果更加明确。

参考文献:

[1]郑石桥、王建军:《信息不对称和报酬方案对预算松弛的影响研究》,《会计研究》2008年第5期。

[2]陈冬华、梁上坤、蒋德权:《不同市场化进程下高管激励契约的成本与选择:货币薪酬与在职消费》,《会计研究》2010年第11期。

第12篇

关键词: 管理费;激励基金业绩;基金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13)05-0107-05

一、文献回顾

在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过程中,管理费是基金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基金管理费是投资者为获得投资组合管理服务向基金经理人支付的费用,一般按照基金资产净值的一定比例按年计提。采用以上费用制度,往往在业绩亏损时,基金经理仍然得到高额的报酬;业绩良好时,基金经理有可能无法获得与其业绩相应的报酬,没有形成基金经理与投资者之间的风险共担的报酬机制,也没有体现出管理费对基金经理的激励作用。因此,对管理费的设计应包含激励和约束两方面的内容,在基金经理付出努力,增加自身收入的同时,提高投资基金的业绩和投资者的收益,避免基金经理人运用私人信息等,为增加个人报酬,损害基金投资者的利益。

关于基金管理费对基金业绩的激励作用,不同时期的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有所不同。对美国共同基金的研究,大多数结论倾向于基金管理费对基金经理的正向激励作用。Golec(1996)认为高额的管理费并不一定意味着差的业绩,提取高额管理费的基金经理表现出较高的投资能力,并带来比较高的业绩水平[1];Volkman(1996)发现,基金激励费与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呈正相关关系[2];Hooks(1996)发现低费用的基金的收益显著高于高费用的基金[3]。但Tufano和Sevick(1997)的研究表明,管理费与业绩之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4]。我国的开放式基金主要采用固定式费用制度,以我国基金为样本的研究中,曾德明、刘颖、龚红(2005)研究管理费用对基金业绩及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费与收益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但与基金的系统风险及总风险呈正相关关系[5];李豫湘与刘栋鑫(2009)对基金年度管理费与基金经营业绩、基金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表明基金规模对基金年度管理费用的影响,比基金经营业绩对基金年度管理费用的影响大,并且基金规模系数远大于基金经营业绩的系数,相比提高基金经营业绩而言,基金管理人更愿意扩大基金规模以获得更多的基金年度管理费用[6]。

三、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

基金经理人扩大基金规模有两种方式:通过提高基金的业绩提高基金的规模;通过增加新资金的流入扩大基金规模,以上两个方式是相关的,业绩好的基金可能会带来新的资金的流入,若基金业绩表现不好,基金投资人可以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惩罚基金经理人。因此,基金经理为增加管理费收入,有动力去付出努力提高基金业绩。因此,本文提出:

假设1:基金管理费用与基金收益率正相关。

基于资产的固定费率的激励方式缺乏对基金经理人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基金经理人可能会因为追求高的收益率,过于激进和冒险,投资基金的风险并不是由基金投资者与基金经理人双方共同承担的。2010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国内60家基金公司的652只基金产品合计亏损4400亿元,基金投资者为此需另付出149亿元管理费用。因此,基金经理的风险行为会直接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曾德明等(2005)对我国封闭式基金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费用与基金总风险和系统风险正相关,本文以上理论分析也表明,现有管理费制度下,基金经理选择的风险水平高于投资者的预期。因此提出:

假设2:基金管理费用与基金风险正相关。

(二)变量定义与实证模型

1.基金经理努力水平(基金业绩)。采用与Golec(1992)相似的方法,用jesen指数测量努力水平,假定基金经理搜寻信息的努力程度,都可以通过基金超常收益率(jesen指数)反映出来。

2.基金经理人风险规避度。基金经理人的风险规避度是一个不易观测的变量,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多文献都假设基金经理人具有相同的风险规避度。

本文采用如下方式测量风险规避度。根据基金经理人管理基金的种类,确定其风险规避程度,所管理的基金的风险程度越大,则认为基金经理人的风险规避程度越小,如表1所示。

样本期间内,一些变量数据有显著的变化。样本基金的超常收益率的均值2006年为最高,这是因为2006年沪深股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股权分置,大型蓝筹回归市场,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顺利登陆,充分显示了市场巨大的承接能力,到2007年底,样本基金的资产规模达到最大值。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超常收益率从2007年开始下滑,到2009年为负值。

基金样本按投资风格分为普通股票型、增强指数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混合债券型、保本型,分类方式来源于wind数据库。基金业绩、基金规模、系统风险、基金标准差,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

对变量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后,发现基金业绩、风险规避度、系统风险、管理费用、基金规模各序列的LLC、IPS、FisherADF、Fisher-PP 均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假设,表明各序列为平稳序列,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6表明:基金管理费用与基金业绩显著负相关,说明目前管理费对基金经理人没有激励作用。由于高的基金业绩不能得到应有的管理费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有能力的基金经理人的利益,同时,也损害基金投资人的利益,投资人在没有获得高收益的情况下却要支付高的管理费用,假设1没有得到实证支持。

通过对表5进一步分析发现,基金规模与基金业绩显著正相关,这意味着规模越大的基金,基金的业绩越高。以上研究结论也揭示了我国固定费率过高的问题,由于管理费用与基金业绩负相关,而基金业绩和基金规模呈正相关,则推出管理费用与基金业绩之间则体现出一种负相关的关系,这表明提取管理费较多的基金为规模小的基金,因为管理费由费率和基金规模共同决定,管理费高说明费率高。基金经理风险规避度与基金收益显著负相关,表明风险规避度小的基金经理人,会付出更多的努力以获得高的基金业绩。

管理费对基金风险影响的实证模型,通过Hausman检验,表明拒绝随机效应模型的假设。

表8数据表明,基金管理费与基金系统风险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正相关。基金管理费对基金经理人缺乏风险约束,基金经理人为获得高收益,可能会采取过度投机的行为。因为,高的基金收益会带来基金资产净值的增加,进而增加基金经理人的管理费收入,当基金的收益不能达到基金经理人的预期时,投资者就要为基金经理人的这种风险偏好行为买单,严重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假设2得到实证支持。

五、结论与启示

根据文献研究和我国的费用制度现状,构建了基金经理努力程度与风险选择的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证明在现有管理费制度下,当基金经理的风险规避度小于或者等于投资者的风险规避度时,基金经理选择的努力水平高于投资者的预期;基金经理选择的风险会高于投资者对于风险的预期。结合我国基金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管理费用与基金收益呈负相关的关系,基金规模与基金业绩呈正相关关系,业绩低的基金其管理费高则是由其费率高而造成的;管理费与基金系统风险呈正相关的关系。由于本文仅讨论了固定费用结构对基金经理的激励作用,今后的研究可对私募基金管理费和激励费的影响开展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Golec J H. The effects of mutual fund managers' characteristics on their portfolio performance, risk and fees[J]. Financial Services Review,1996, 5(2): 133-148.

[2]Volkman A, Woha M E. Abnormal profits and relative strength in mutual fund returns[J]. 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6, 5(2):101-116.

[3]Hooks J A. The effect of loads and expenses on openend mutual fund return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6, 36(2):199-202.

[4]Tufano P, Sevick M. Board structure and feesetting in the U.S. mutual fund industry[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7, 46(3):32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