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效识字论文

高效识字论文

时间:2022-06-25 12:57:12

高效识字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识字写字;教学实效性;语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9-0052-01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开展启蒙教育的第一站。新课程改革要求要同时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态度,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一要求下,语文识字写字教学就更加需要教师运用类型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开展识字写字教学,以提升识字写字的教学质量。

一、运用情境体验教学法提升识字写字实效性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有趣的事物。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建有趣的情境来开展识字写字教学。例如,创建故事情境。教师在学生十分感兴趣的故事情节中融入识字写字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识字写字的学习。在进行“采”字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解释:这个“采”字最开始的意思就是有一只小猴子,想用爪子在树上摘下可口的果子,那么“爪”字头就表示小猴子的爪子,而“木”字底则是长满了可口果实的树木,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采”字的结构与构成,对“采”字的印象十分深刻。又如,创建体态情境。汉字中包含着很多会意字,在识字写字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肢体动作或表情,建立体态情境,让学生在体态情境中对汉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进行“从”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挑选班上的一高一矮两位同学,安排矮一点的学生站在前面,高一点的学生站在后面,让他们齐步向前走,形成形态情境。然后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从”字。学生们看看汉字,又看看讲台上的两位同学,不禁笑出了声,并且深深记住了这个“从”字。这种情境体验教学法对于学生效果很好,能够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加深对汉字含义的了解以及运用。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法提升识字写字实效性

虽然文字语言体现出来的表象是静态的,但是反映的内容却是动态的。在语文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识字写字教学变得更加活泼、更加生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将一个个静态的方块字演变成为生动有趣的图案。汉字的演变是极其复杂的,其中包含着一定的规律,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汉字的演变形象地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根据汉字的演变过程来进行字理识字。例如,在进行“鱼”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多媒体n件,在课件中先展现一条简笔画的鱼,接着逐渐出现楷体字的“鱼”,然后在图画与字之间展示“鱼”字的演变过程:点击鱼的头部,鱼头则变为了“ク”;点击鱼的身体,鱼的身体就变成了“田”字;点击鱼的尾巴,鱼的尾巴就变成了一横。整个“鱼”字的演变过程通过多媒体技术完整形象地展现了出来,学生觉得十分新奇、有趣,进而加深了对“鱼”字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现汉字书写的过程,将抽象的汉字书写顺序直观地显示出来,让学生能够在形象的展示中加深记忆。

三、运用游戏教学法提升识字写字实效性

学生爱玩的天性,会导致其在课堂上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课堂上过于规范、过于统一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天性相违背,也与新课程发展的要求相违背。因此,教师在开展识字写字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尝试各种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画一画: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绘画的浓厚兴趣,让学生用铅笔勾勒出汉字的形状。例如,“飞”字可以画成鸟的身体,后面两笔是鸟的飞翔的翅膀。演一演: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动作来演示汉字。例如,教学“看”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细心观察“看”字的字形,上面是一个“手”字,下面是一个“目”字。而如果在太阳底下看东西,为了不让太阳光刺到眼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做出“看”的动作――将一只手放在眼睛的上面。这些都是语文识字写字课堂中十分有趣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要在针对汉字识字写字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灵活选择有趣新奇的识字写字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对汉字的印象,使学生享受到学习汉字带来的乐趣。

四、结束语

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十分关键,识字写字的教学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各个科目的学习。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识字写字的教学工作,在课堂上综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情境体验教学法、多媒体技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识字写字的学习中去,从而学到更多的汉字。

参考文献:

[1]朱莉.谈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以语文社S版教材为例[J].语文建设,2013(16).

第2篇

关键词:儿童思维发展新论;拼音教学;识字教学;读写能力

儿童思维发展新论是在对“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进行理解与质疑的基础上提出的更符合儿童思维发展规律的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交流沟通,儿童只有在人际交往中对语言进行实践运用才能快速有效地掌握语言知识和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一理论可以有效地对语文学习从拼音识字到阅读写作,

即认知到运用环节进行指导,在儿童思维发展新论下,小学语文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丰富教学形式,打好拼音教学基础

拼音无疑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对发音、认字、阅读等都有极大的帮助。

1.以教师为主导,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儿童学习兴趣

拼音学习需要注意发音与书写,新理论强调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跟随课件、视频等去学习字母的口型、读音以及声调变化等,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易混淆、易错的地方进行补充指导。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充分调动积极性并打好拼音基础,提高教学效率。

2.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培养儿童的拼音应用能力

(1)扩展学习

扩展学习主要是通过扩展阅读和识字来进行,而学习内容应安排那些比较简单并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字词句。如:儿歌、绕口令等韵律性较强、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内容。

(2)组织趣味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

在学习之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拼音组词、造句、对话、看图搭配等实践活动,这样既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又能无形中增强其拼音应用能力,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结合儿童思维发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识字是语言学习和运用的保证,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应将重点放在学生对识字方法的掌握以及汉字运用的效率上。

1.结合课程要求,完成重点教学任务

识字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重点学习课文中遇到的要求掌握的生字词,包括会认会读的和要求熟练运用的。汉字具有多种多样的字形,学生需要掌握每个字的笔画和书写。通过对生字词进行书写、正音,使学生在语言交流中掌握字词的用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2.创新教学方式,灵活进行识字教学

教师应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去识字、记忆。通过一些趣味活动,如:将字形相似的字混在一块儿,根据听到的不同读音来找对应的字,给定一个字根,添加不同的偏旁变成不同的字等吸引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地去认知字词。而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会遇到许多不认识的字,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扩展他们的词汇量,同时锻炼其多元思维。

三、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培养儿童读写能力

阅读和写作既是语文知识的应用,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环节都是以各种文章、诗词、段落等形式来进行的,通过理解词句和课文的含义,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并进行写作训练。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充分结合学生语文水平和思维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同一类型的课文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低年级的课文通常比较短小,表达的意思浅显易懂,因此,在上课时以朗读、识字为主,教师的任务应该是调动大家的热情,并适当地对过程进行引导,无需过度干预。对于高年级如自三年级以后,课文的字数增多,内含相对有深度,表达的意思和情感较为丰富,而经过一二年级的积累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汉字积累,这时除了对课文进行深层次解读外,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专门的课外阅读,扩展阅读量,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并对所读文章发表看法、感想并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写作练习。

2.开展写作教学,提高学生语言实践应用能力

写作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综合运用,如低年级的字词造句到高年级的作文练习。一、二年级时,教师应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词汇发挥想象力来造句练习,通过游戏、比赛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语言应用能力。到了高年级,学生经过一定的语言积累,可以进行简单的作文练习,教师应经常引领学生深入生活,从生活、社会、自然中发现素材,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作文内容范围有许多,如:读后感、生活杂事、社会见闻、自然风光,最主要的是鼓励学生写出真实感情、真人真事。对于作文练习,教师不应过多地限制学生的写作,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掌握写作的方法后鼓励自由写作,以适应他们的思维发展特点。

在儿童思维发展新论指导下,无论对于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应围绕语言应用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各项语言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全爱华.浅议儿童思维发展新论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3(17).

[2]郝云霞.儿童思维发展新论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小学科学,2012(8).

第3篇

关键词:学习金字塔理论;信息技术;教学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成果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探索新的教与学的方法设计是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因此,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

一、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基本认识

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在1946年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也被人们称之为“经验之塔”,该学习理论采用数字的形式对不同学习方式所达到的学习效率进行研究。在金字塔的顶层为知识灌输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效率只有5%;运用阅读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效率仅有10%;用声音或者图片方式学生的学习效率为20%;用示范或者演示学习效率为30%;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达到50%;用演练或者做中学的方式教学,学习效率达到75%以上;而在金字塔的最低层,用应用实践或者教会别人的方式,学习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学习方法达到的学习效果不同。学习金字塔理论详细地描述了照本宣科、单向灌输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所产生的学习效果的差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知识,还有助于培养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相互转化。

二、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1.发挥技术优势,激发学生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直观的形象和声音效果,能够将教学中抽象化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的生动、直观,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信息的输出量。同时其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等特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教学《信息与信息技术》内容时,可以在上课之前为学生准备有关本节课的多媒体课件,上课时播放几组图片,如,“全球夜晚灯光图、肯德基的优惠券、盲人摸象”等,让学生通过图片观看,总结信息的丰富性、时效性以及不完全性等特征,让学生通过掌握信息以及信息技术的特征学会正确获取信息、高效处理信息、灵活应用信息技术。

2.创设学习情境,加深学生理解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型课程,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充实,更需要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加深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利用相似的案例或者故事引导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让学生从这些故事或者案例中深刻领悟和感受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如,在讲解“Photoshop图像合成”时,首先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本节课中学会如何复制粘贴图像、如何使用图层等。教学中可以利用一个主题活动作为本节课技术掌握的开端,问题情境设置为怎样制作精美的图片。在学生动手制作之前,先将事前准备好的精美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范例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运用Photoshop图像合成的技术制作出一幅精美的图片。在制作方法上,教师要先对学生进行技术的演示,强调制作的技巧,避免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出现差错。

3.任务驱动教学,重视学生演练

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中作为引导,教学内容隐藏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中,通过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提高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的内容,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做任务,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如,在“设计具有交互功能的网页”中,教学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FrontPage制作网页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将任务的主题定为完成“制作环保专题网页”。将本节课的内容划分为多个不同的任务:首先让学生使用表格定位,其次网页中图片和文字相结合,再次网页有超链接,网页上有班级的名称、组员名称和口号等重要信息,最后将网页命名为index.htm。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来完成。提前完成的小组可以将自己的成果上传,对自己的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学习金字塔理论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充分认识不同学习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时效性。

作者:曾国安 单位:浙江省青田县石门中学

参考文献:

第4篇

1 主要研究

1.1字形属性对汉字识别的影响

受西方已有研究理论的影响,长期以来关于汉字识别的加工单元也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识别汉字要先对笔画、部件等汉字的字形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将分析的结果整合从而识别整字。那么,在汉字识别过程中就会存在笔画数效应、部件数效应等。二是认为识别汉字直接以整字为单元,强调字形知觉的整体性。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有许多研究表明在汉字的视觉识别过程中,要经过特征分析[1]。近10年以来,汉字识别的特征分析观点得到了更多的研究结果的验证:首先是采用不同的方法证实了笔画数效应的存在。如喻柏林等[2]采用命名识别法,发现在2至15画的范围内,汉字的命名反应时随笔画数的增加呈台阶状上升趋势;张武田等[3]发现在高频字当中存在笔画数效应;彭聃龄等[4]采用命名作业和真假字判断作业也发现有显著的笔画数效应。其次是发现部件因素对汉字识别的影响。有研究发现了启动部件对合体汉字识别的影响[5],提示汉字的部件作为单个结构反复认读,有可能成为汉字识别的加工单元之一,而且比笔画更符合简约的原则。张武田等[3]、彭聃龄等[4]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部件数效应的存在。wwW.133229.Com

不仅部件的数量影响汉字识别,研究证明部件频率(即在合体汉字中出现的次数)也是影响汉字识别的因素之一,但其作用受到整字频率和结构类型的影响[6]。黎红等[7]的研究也发现,在速示条件下,部件频率影响汉字识别的准确性,而且部件频率对汉字识别的作用模式与刺激字及其组成部分的空间排列有关。

在汉字的构造部件之间还存在不同的组合以及组合频率。采用整字识别和整合识别等实验任务的研究表明,部件组合与部件有类似的频率效应,而且部件组合频率的作用也受到正字频率和结构类型的影响[8]。第三是证实了结构方式效应的存在。喻柏林、冯玲等[9]和喻柏林、曹河圻[10]在不限时呈现整字条件下,分别令被试对双部件和单部件做命名反应,结果一致发现存在结构方式效应,命名上下字的反应时要明显长于左右字的部件。陈传锋、黄希庭[11]进一步研究发现了结构对称性效应,识别结构对称性汉字的加工明显快于非对称性汉字,而且这种结构对称性效应在低频字中起作用,而在高频字当中不起显著作用;在多笔画字中起作用,在少笔画字中不起显著作用。

独体字直接由笔画构成,不存在部件这一结构层次,而且许多独体字本身就是构成合体字的部件。那么在对独体字进行认知加工时,是必须经过特征分析还是直接以整字为单元?肖崇好等人[12]将独体字中除去点、钩、提、短的横竖撇捺以外的其它笔画作为该汉字的框架笔画,把每个独体字的结构分为框架结构和非框架结构。研究结果发现,在速示条件下,独体汉字的识别从识别笔画开始,经提取框架结构后,才完成识别过程。与“框架结构”的观点相类似,沈模卫,朱祖祥[13,14]研究结果也表明,在含有十或口的独体汉字中,十与口是该类汉字的突出视觉特征的理论。这些结果表明对独体字的加工也经过特征分析。

但是特征分析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汉字识别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如笔画、部件和字频的关系还没有研究清楚,有的研究发现存在笔画或部件和字频的交互作用[3,4],有的研究则没有发现[2,15]。有的研究还发现,整字频率对于局部知觉(部件识别)有制约作用[6]。仅用整字加工观点也很难加以解释。因此喻柏林等提出了汉字识别的平行加工假说[2],认为被试识别每个单字经历着两类平行加工的过程:一类是识别整字的加工;另一类是笔画及其组合的加工。笔画及其组合的加工与整字加工发生分享有限注意(或知觉)资源的竞争。高频字被整字识别而低频字要经过特征识别。因而笔画数效应只存在于低频字当中。这种新观点不仅有很好的解释性,而且得到了一些研究结果的支持[16,17]。但是这种假设本身还有待于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1.2语音在汉字识别中的作用

汉字是表意文字,其书写形式不能直接、透明地表征语音。在近十年来有关汉语字词识别过程中的语音中介问题依旧是争论的焦点,即在字词视觉识别中,是否必须通过音码为中介来实现对词义的提取?从理论上来说,语义的激活可以有两条途径:一是由视觉输入激活心理词典中的字形表征后,直接激活语义表征;二是以语音为中介,字形表征的激活首先传输到语音表征上,然后激活语义表征。与此对应,目前对语音中介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强语音作用观,认为在视觉汉语字词加工中,语音激活部件是自动的,而且在时间上也特别早,由字形到字义需要经过语音为中介。另一种观点是强字形作用观,认为汉语字词加工中的语义激活过程不同于拼音文字,主要由字形—语义之间的直接激活传输(或计算)决定,语音信息在视觉字词加工中虽然自动激活,但对语义激活作用很小[18]。两种观点各自得到了一些研究结果的支持:

谭力海、彭聃龄[19]采用启动条件下的词汇判断法,发现启动词中的多音字不但会促进被试对和其适当读音相近的目标字的反应,而且会促进被试对和其不适当读音相近的目标字的反应,表明熟悉的中文字词的语音特征在到达心理词典之前就已经得到了激活。张武田等[20]采用启动掩蔽(书写)法也发现,形似音同字的启动效果早于语义的启动效应,因此认为形似音同字的激活可以看作是前词汇的。

而金志成等[21]分别进行了音同、形似、义近和无关四种条件下的目标字的启动识别和倒掩蔽识别的研究,结果表明对目标字尚未完全加工时,形似倒掩蔽促进对目标字的进一步加工,说明形码在到达心理词典之前就被激活;在汉字视觉识别中字音的作用确实存在,但是因为音同倒掩蔽效果不显著,表明音码不是在到达心理词典之前被激活,因而不存在语音转录现象。林仲贤等[22]采用汉字词形、音、义特征匹配任务,发现无论是速示还是非速示条件下,在汉字词的形、音、义特征中,都存在着编码加工深度的差异,音码的信息提取是最难的,反应时最长,而词形、词义信息的提取则相对容易。这个结果说明,在他们的实验条件下,是不可能有语音转录的。

对语音、字形在汉字阅读中的作用的发展变化的研究发现,初学阅读者更依赖语音,而熟练阅读者更依赖字形[23],但是周晓林等[24]发现即使对年幼儿童来说,在强调语音而非语义的实验任务中,语义激活的强度和时间进程也不弱于语音激活。并且认为这是由于字形到字音到语义以及字形直接到字义的计算速率(computationalefficiency)。由于汉字的形音对应的任意性,降低了字形到字音的计算速率或激活传输速度。而且由于汉字中同音字很多,一个激活的语音表征对应着许多语义激活模式,从语音激活难以得到确切的语义。另一方面,汉字的字形(特别是形旁),能够提供大量的语义信息,直接从字形到语义是一条迅速有效的途径。

林泳海、张必隐[25]研究了中文音韵在词汇通达中的作用。在词汇判断任务中,单字词的音韵没有启动效果,说明中文视觉认知是直通语义的,而单字词在命名任务中以及同韵双字词在词汇判断任务中存在启动效应,结果表明音韵在词汇通达中存在一定的作用,表明在中文阅读中语音的通路是存在的,尽管这条通路较弱。研究者进一步认为,中文词的认知可以说两条通路都存在。但是,尽管这个研究说明了语音通路的存在,却并没有说明语音和语义激活的先后顺序。

综合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汉字识别有自动的语音激活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可表现为程度的不同,它取决于识别字的熟练程度、任务要求和语境的作用条件等[20],因此每一个研究只是揭示出某一个条件下的规律。

1.3语义在汉字识别中的作用

汉字识别的目的是提取汉字的意义。而字义提取和其存贮方式有关。在心理词典中,每一个词条都包含了与这个词相应的语音、形状和意义。在汉字心理词典中,语义激活并不封闭在语义系统内,而会立即自动扩散到相应语音和字形表征。启动词不仅对其语义相关字有启动效应,而且对相关词同音词、形似同音单字词的命名也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与相关词形似音不同的词有抑制作用[26]。

朱晓平[27]则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研究。他将语境划分为相关、无关和中性三种,还将语境限制强度分为高、低两种,目标字词的笔画数分为多、少两组。采用在句子语境中的汉字命名作业研究了语境效应的作用点。实验一以大学生为被试,发现三个变量的主效应均极其显著,语境与词频的交互作用也显著。在高限制语境中,语境与词频有限制交互作用,而在低限制语境中,两者呈相加关系。说明高限制语境信息作用在词汇提取阶段,低限制语境信息作用在后词汇处理阶段。实验二以小学四年级学生为被试,发现在高、低两种限制条件下,语境和词频的交互作用均存在。这可能是因为小学生加工单字(词)的速度较慢。实验三在降低了目标字(词)呈现亮度的条件下重复实验一,得到仅在高限制语境下语境类型与笔画数之间存在明显交互作用。说明在字词的视觉编码由于亮度而变慢时,语境效应可能发生在视觉编码阶段。从三个实验的总结果来看,语境确实能够影响词汇的加工,而且语境效应的作用点是灵活的。

采用erp方法的研究发现,具体字联想引起的psw(正慢波)波幅和p800潜伏期分别大于抽象联想字引起的psw波幅和p800潜伏期,从而提示具体字联想和抽象字联想的脑机制有所不同[28]。但是到底有何不同,尚待进一步研究。其研究结果还表明,汉字的形音义加工之间存在再加工的反复过程,其关系错综复杂,难以分割。证实了以前有关研究的结果。

1.4汉字识别与大脑

由于汉字本身的独特性,识别汉字时,是否还像识别拼音文字那样,左半球占优势?高定国等[29]曾对汉字认知与大脑两半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顾,基本上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汉字认知主要是左半球的功能,另一是认为汉字是大脑左右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高定国等人倾向于后者,后者也得到有关研究结果的支持:郭可教、杨奇志[30]以大学生和小学生为被试,采用同一的汉字对刺激材料,让被试进行字形、字音、字义的异同判断,结果发现,字形、字音和字义的认知均与大脑两个半球有关,显示出汉字认知的复脑效应。用汉字—图形意义整合判断的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字义认知的复脑效应。张武田等人[31]研究结果也显示,当时汉字字音或字义进行匹配时,两半球之间的加工优于半球内的加工,即两侧大脑半球协同活动要比单侧半球加工效果好。

近年来脑成像技术开始应用于与汉语字词识别有关的领域,使研究者可以对汉语字词识别的脑内加工过程直接进行研究,不再仅仅通过观察行为来推测大脑中的活动。脑成像技术包括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 mission tomography, pet)、 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mnetic resomancei maging,fmri)等。目前我国运用erp方法对汉字识别进行研究的较多,fmri的运用开始起步。汉语单音节较西文丰富,有利于用erp方法进行研究。魏景汉、匡培梓等采用汉字形音义正启动和词义联想方法,对汉字的形音义进行了全视野和半视野系统研究,发现汉字认知始于100—160ms之间,大脑两半球在汉字认知过程中存在着差异,在约200—270ms之间左脑加工占优势;左脑可能需要右脑传来必要的信息后才开始加工,但是左脑开始加工后即占优势[32]。这个结果与行为研究[30]所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魏景汉、罗跃嘉采用提高非注意纯度的跨通路延迟反应实验模式,对汉字形音识别的跨通路注意erp的研究[33]结果表明,听觉n1最大峰均位于额中央部,视觉n1最大峰位于两侧枕部与颞后部,具有明显的通路差异性。近一步的研究[34]采用汉字形音判断作业,又发现n1头皮分布表现出明显的通路间差异:听觉n1最大波峰均位于中央部,视觉n1分布于两侧枕部,这一结果与非语言实验结果不同,与英文实验结果也不同。从而提示:对汉字字形(视觉)的最初加工可能发生在视觉初级中枢(两侧枕部),而对汉字字音(听觉)的初步加工可能是在整合中枢(中央部)而不在听觉初级中枢(颞叶)。

2 评论与展望

从以上综述来看,近十年来汉字识别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研究中更多地考虑到汉字本身的特点,而不仅仅是将汉字作为拼音文字的对比材料来进行研究;提出了针对汉字特点的成分和整字平行加工说;研究更加细化,如在字形加工中,注意到部件及部件频率、部件组合频率等因素的作用;采用新技术进行研究,如脑成像技术,眼动技术,增加了对汉字识别研究的角度、途径;计算机对刺激的呈现、结果的记录也更加精确。

但是目前研究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在各个研究中所用的作业任务不同,由此反映的字词识别的内部加工过程也有不同,如命名作业,偏重语音加工,而范畴判断作业则偏重语义的加工;各个研究中所用的实验材料也不一样,如实验用字的笔画数、部件数、结构方式、字频、是否形声字、字义、单字还是词等不尽相同。而且由于汉字本身各种属性的复杂性,看起来一样的材料,各研究者使用的很可能有很大出入。如对字频的确定,有的研究者按照三千常用字中的ⅰ、ⅱ、ⅲ级来划分,有的则按照各种字典中给出的字频来确定;对部件的划分,有的研究采用一级部件,有的研究者划分到末级部件。这些原因使得许多研究所得结果只适用于其具体实验条件下,不能扩大化,很可能是许多研究结论相差如此之大的原因;多以成人为被试;目前运用新技术的汉字识别研究还是以描述性研究为多,对行为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字形加工单元、语音转录等争论还不能予以解答。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国汉字识别研究应继续重视加强对实验任务、实验材料的选择。要选择对欲探查的内部心理过程敏感的实验任务和材料,各个研究选择实验材料的标准尽量统一,增强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加强汉字识别和大脑功能关系的研究。目前脑功能的研究是国际热点,学习汉字能否促进大脑功能也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可以从儿童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从而将儿童的汉字识别特点与成人的汉字识别特点进行比较,并可以将研究结果运用到汉字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朱晓平.汉语字词识别的现状.心理科学,1992,(1):40—45.

[2]喻柏林,曹河圻.汉字识别中的笔画数效应新探——兼论字频效应.心理学报,1992,24(2):120—126.

[3]张武田,冯玲.关于汉字识别加工单位的研究.心理学报,1992,24(4):379—385。

[4]彭聃龄,王春茂.汉字加工的基本单元:来自笔画数效应和部件效应的研究.心理学报,1997,29(1):8—15.

[5]沈模卫,朱祖祥.部件启动对合体汉字识别的影响.心理科学,1997,20(3):206—211.

[6]韩布新.汉字识别中部件的频率效应.心理科学,1998,21(3):193—195.

[7]黎红,陈煊之.汉字识别中的部件加工:错觉性结合实验的证据.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1997.157—158.

[8]韩布新.汉字识别中部件组合的频率效应.心理学报,1996,28(3):232—237.

[9]喻柏林,冯玲等.汉字的视知觉——知觉任务效应和汉字的属性效应.心理学,1990,22(2):141—147.

[10]喻柏林,曹河圻等.汉字形码和音码的整体性对部件识别的影响.心理学报,1990,22(3):232—239.

[11]陈传锋,黄希庭.结构对称性汉字视觉识别特定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报,1999,(31)2:154—161.

[12]肖崇好,黄希庭.汉字独体字识别中的框架结构效应.心理科学,1998,21(3):221—225.

[13]沈模卫,朱祖祥.整体汉字字形识别过程探索.应用心理学,1995,1(2):43—48.

[14]沈模卫,朱祖祥.独体汉字的字形相似性研究.心理科学,1997,20(5):401—405.

[15]高定国,钟毅平,曾铃娟.字频影响常用汉字认知速度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1995,18(4):225—229.

[16]喻柏林,李朝晖.复杂性对倾斜汉字识别的影响.心理学报,1995,27(4):337—343.

[17]刘伟,佘贤君,张必隐.成分字在合体字识别中的作用.心理学动态,1998,8(3):57—61.

[18]周晓林.语义激活中语音的有限作用.汉语认知研究.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159—184.

[19]谭力海,彭聃龄.汉字的视觉识别过程:对形码和音码作用的考察.心理学报,1991,23(3):272—278.

[20]张武田,冯玲,何海东.汉字识别中的语音效应.心理学报,1993,25(4):353—358.

[21]金志成,李广平.在汉字视觉识别中字形和字音的作用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1995,18(3):129—133.

[22]林仲贤,韩布新.汉字词识别过程的形、音、义编码作用的研究.心理科学,1999,22(1):1—4.

[23]宋华,张厚粲,舒华.在中文阅读中字音、字形的作用及其发展转换.心理学报,1995,27(2):139—144.

[24]周晓林,武宁宁,舒华.

语音与词义激活的相对时间进程:来自儿童发展的证据.心理科学,1998,21(6):498—501.

[26]毕彦超,周晓林,舒华.心理词典中不同表征间的激活扩散.心理学报,1998,30(3):262—268.

[27]朱晓平.

汉字句子语境条件下的单词识别——语境效应的作用点.见:匡培梓,张嘉棠编.中国语文—认知科学第五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选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28]魏景汉,匡培梓等.全视野汉字词义联想的erp特征与汉字认识的erp甄别.心理学报,1995,27(4):413—419.

[29]高定国,郭可教.对汉字认知与大脑两半球关系研究的一些回顾.心理科学,1993,16(6):363—368.

[30]郭可教,杨奇志.汉字认知的“复脑效应”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报,1995,27(1):78—83.

[31]张武田,冯玲.汉字属性匹配与大脑两半球协同活动.心理学报,1998,30(2):129—134.

第5篇

关键词:小学生 识字 效率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们中国汉字在国际的地位越来越高,随着世界各地孔子学府的不断发展壮大,激起了全世界人民学习汉语的热潮。作为中国的一名小学教师,更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我们中国人学不好国语,有何颜面面向世界,走向世界呢?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识字效率,成为摆在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我在三十年来的教学中做了无数次的探索和调研,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会学生学习技巧

课堂是学生学习生字的主要途径。我们可以通过图示、象形字识字,借助熟字换偏旁、去偏旁、加偏旁等手段来识字,随文识字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识字。特别是在低年级教材中出现许多生动形象的图片、妙趣横生的象形字演变过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实物,将图形和象形字对照,从形式上了解相似之处,认识这些象形字,再将生动的象形字与现代方块字相比记忆,最后组词造句。既记忆了字形又了解了字义。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识字能力和遣词造句的能力都得到提高。为以后不断掌握更多识字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调动多种感官记忆

无论学习什么课都应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尤其在低中年级学生学习生字前,课前可布置学生预习生字,如果学生小,可在家长的配合下动手制作生字卡片。一面写上生字,另一面写上生字的拼音。这一过程可让学生对所学生字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小组合作,读一读、认一认、讲一讲,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重点的字、词教师应重点强调。课后还可利用这些卡片来巩固所学生字。这样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加识记生字,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三、引导随文识字,共享快乐

无论是低年识字,还是高年级识字,有很多字的特点适合随文识字,但并不是忽视识字教学,反而能更好地将字的音形义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同时也遵照了儿童接受知识的规律,更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报酬》一文中的“究竟”一词,如果没有语境,学生很难理解它的意思。如在文中当巴罗先生让作者挑一本书作为修整草坪的报酬时,作者说不出来“自己究竟喜欢读什么书”。让学生反复读这一句,再联系上下文,感悟到“究竟”就是“到底”“结果”的意思了,并再仿着说话,这样又明了又深刻地掌握理解了这个词,再如学习“舍”时,它是个多音字,有shě和shè两个音,那么如采用随文识字,找到它在文中的位置,找出这句话读一读,再根据字义,就可轻而易举地读出“鸡舍”的“舍”读shè了。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语言教材;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识字。先识字,再读课文,在阅读中巩固所学汉字,在熟读中理解语言内容。最后结合语言环境和学生生活实际,了解字义,记忆字形。

四、培养学生识字兴趣

只有学生对汉字有了极大的兴趣,体会到汉字的神奇,才会主动探求识字方法,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在教学中不但重视识字的数量,还要重视培养识字的兴趣。

1.以游戏激趣

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我们可以定期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有趣的识字游戏活动,如猜字谜、找朋友等活动,激发他们学习生字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中学习记忆生字,大大地提高了识字效率。

2.以合作激趣

我们可以确定学习小组,组员分工明确,各尽其责。课外小组分工找字,在组内讲字。组长、组员轮流组织识字,互相帮助识字,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识字兴趣。

3.以展示激趣

学生有了识字成果,我们得为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比如汉字听写大赛,既检查了学生学习效果,互相提高,又实现了学生自我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兴趣更加浓厚。

只要我们深入研究教材,遵循学生身心及语言发展规律、课程新标准,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技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合作,多多交流,适时总结。学生就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认字、识字、记定的好方法,不断提高识字效率,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会突飞猛进。

参考文献:

[1]薛海超.农村小学生错别字纠正策略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2

第6篇

识字具体是指了解字义,读准字音,辨清字形。同时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实现三者的统一。学生进行识字的学习,就需要在辨析字形,读准字音,理解运用字义的基础之上,实现字的读、写、讲的灵活运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具体即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识字的学习,学会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的数量,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识字教学不单单是小学低年级的学习重点,在整个义务教育时期都需要进行重点的学习,因而识字教学是语文教育中的关键内容。通过有效的识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进而有利于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识字教学的现实意义

2.1 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

学习可以组织与改进大脑,学生在进行写字时,通过手、脑的有机配合,经由手指的活动,可以促进大脑的良好发展。识字教学与学生的智力活动紧密相连,在进行写字、识字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进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正确、良好的识字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需要我们不断继承与发扬。

2.2 有利于语言能力的发展

语言系统通常由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两者构成。儿童在日常生活环境中,通过与人的接触、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口头语言,但是书面语言的学习,就需要在学校中完成。书面语言的掌握,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汉字的学习。通过汉字的学习,可以逐渐实现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通过书面语言的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的共同发展,真正实现儿童语言能力水平的提高。

2.3 有利于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识字的有效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也是学生掌握与学习文化知识的前提,是提高学生书面语言能力的基础。当学生的识字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顺利进行书面阅读,进而进行写作。因此,在小学教学论文中,教师应着重关注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让学生从小就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进而有利于今后的文化知识的学习。

2.4 识字教学的研究促进汉字研究的深入

我国对汉字的研究包括:汉字的渊源;汉字的演变;汉字的辨音、辩形、释义等。这些研究为识字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识字教学的依据,除了常规的基本条件外,还需要关注儿童、成人识字的过程中身心的发展规律。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增设,可以丰富人们对汉字的理解与认识。识字教学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汉字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对汉字研究的深入。

3 小学识字教学的改进措施

3.1 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有效的识字教学

3.1.1 进行汉字书写的指导,提高写字质量

小学语文教学写字训练的示范环节中,主要是在黑板上进行示范。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师的讲解与示范能力都更为灵活。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与粉笔示范结合的方式进行。经由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可以将汉字的笔画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学习,进而有效提高学生书写的准确性。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提高了语文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进而提高了写字的质量。

3.1.2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促进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现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网络资源来预习知识,完成作业,解决疑难问题等。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运用课件资源,通过影视、图片等形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情感体验与感性认识。语文课堂中,通过现代信息的融入,可以让学生形成探究、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改变语文学习方式的同时,为语文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

3.1.3 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语文能力的培养,与丰富的现实生活、广泛的语文资源的关系紧密。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差异得到充分、合理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为学生的能力培养打好基础,进而有利于学生的持续进步与发展。

3.2 通过识字评价体系的建立,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3.2.1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的考试成绩往往存在疑问,学生中多数存在学的开心,考的失败的现象。因此,学生为了考高分,考试成绩成为了他们学习的目的。这样会造成学生学习目的的扭曲,不利于学生的语文长远学习。因此,识字教学的评价体系,应该要改变传统的汉字写字考试的单一评价方式。首先,教师应该严把出题关。将汉字的识、写进行分开的教材编排。其次,教师在进行语文考试时,应注重考试内容的多元化与全面性。可以从朗读、口语交际、识字、写字、笔试多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3.2.2 改变单一的以教师评价为主的评价模式

现今的教育体制中,应该打破传统的以教师评价为主的评价模式。应该关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行为的评价。教学评价体系,应该结合学生“学”的效果与教师“教”的效果,让学生与教师都参与评价,进而促进教师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

3.2.3 从学生学的角度构建评价标准

(1)学习习惯方面。识字写字教学的评价标准之一,就是看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在课堂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进而慢慢养成。对于小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书写姿势与习惯是小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引导学生掌握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写字规范。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小学学生识字写字的关键,就是要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并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进行识字写字的练习。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教学互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求知,进而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同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学习方法方面。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知识的迁移,进而轻松地学习。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的初始阶段都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教师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再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找到一种适合自身的方法,就可以显著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3.3 通过多种活动与教学方式的运用,提高识字写字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诸如可以通过猜字迷识字、看图识字、转盘识字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形象、生动的识字写字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取知识与快乐,享受学习的趣味,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学生的想象力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不论是采取哪种教学方式,都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依据汉字的学习规律进行合理的教学。“生活中识字”也是学生识字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游戏中、生活中识字,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写字的能力。

3.4 促进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均衡发展

首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严格依据识字写字的教学要求进行。诸如学生在常用汉字的学习中,通常会分为三个学段进行学习。每个学段,需要掌握的常用汉字的数量都是不同的。应该依据阶段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其次,对于学生而言,应该采取分层次教学的模式进行。写字训练应严格依据书写的规律进行编排,做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独体到合体;由笔画少到笔画多。写字训练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进而确保学生可以打好写字的基础,熟练掌握基本笔画与笔顺的规律。

4 结语

现今,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诸如,轻视汉字的书写与错别字的纠正;缺乏对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差;常常将识写分开等。我们仍然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地进行研究与探索,进而寻找一条有效的语文识字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 杨九俊,姚烺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上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 郑礼立.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第7篇

【关键词】二年级 减负高效 从现在开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A-0063-02

有人认为减负与高效是一组平行线,减负就是减效。“减负容易高效难”,这也是许多教师的切身体会。“减负、高效”实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是“减负、高效”的根本,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在学校开展的“减负、高效”课例研讨活动中,我校语文年级组经历了“试教―年级组备课、研究改进策略―再上课―反思、评课”的过程,思考颇多。现以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从现在开始》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对于如何构建扎实、高效课堂的粗浅看法。

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高效”的前提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语文课堂找准教学的起点,整体把握本体目标,深入领悟学段目标,准确定位课时目标是“高效”的前提。语文年级组第一次试教课文《从现在开始》时,设置的教学目标如下。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第1、2自然段,理解“议论纷纷、叫苦连天”等词,并感情朗读。

第一次试教过后,语文年级组教师们发现这一教学目标设定较笼统,指导性不强,没能准确地反映出第一课时的任务,只体现了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缺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设定。一节课下来,感觉教师说得多,学法指导少,学生真正能静下心来动笔写、用心领悟的时间少。为此,语文年级组员对本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进行了如下修改。

1.会认“之”等9个生字,写好“现、期、轮、路”等4个左右结构的字。

2.学习默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多种方式理解“神气极了、议论纷纷、叫苦连天”等词,有感情地朗读第1、2自然段,初步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

这样的目标设定更清晰,更符合第一课时的特点,教师再次上课时,基本能达成以上目标。

二、发挥学生主体性,是“高效”的关键

(一)懂得取舍,把时间还给学生

第一次试教时,语文年级组设计第1自然段教学如下。

1.师:现在,我们的森林大会要开始了!你们期待吗?请在胸前贴上自己喜爱的动物的彩色图片。(教师在胸前贴上“狮子王”的图片)

2.师(狮子):小动物们,今天,我狮子大王召集你们来,要找个动物接替我的王位。你们谁能胜任“万兽之王”啊?

3.师(狮子):这就是我的决定。

(课件出示:“从现在开始,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谁做得最好,谁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领。”)

4.师:谁来扮演“万兽之王”给大家宣布这个决定呢?先自己练习一下。

(指名读。师指导模仿帝王口气,读出至高无上的威严感;生齐读)

这样的教学,从课堂效果来看,教师的语言较琐碎,情境的创设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学生并没有能够入情入境,还比较耗时。经过商讨后,语文组发现其实第1自然段的内容易于理解,很适合以读代讲。为此,我们简化了第一自然段的教学思路,如下。

1.师:现在,我们的森林大会要开始了!你们期待吗?

2.师: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万兽之王”。他是怎么宣布这个决定的?请大家练习读一读狮子大王的话,等会儿请你们来扮演狮子大王宣布这个决定。

3.师(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他的语气,看他的表情和动作,待会儿请你评一评,他像不像狮子大王。(模仿帝王口气,读出至高无上的感觉)

再一次上课时,教师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第一自然段的教学,直奔主题,一句“其他同学注意听他的语气,看他的表情和动作,待会儿请你评一评,他像不像狮子大王”,实现对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指导。

(二)教法灵活,激发学习主动性

为了达成这一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在第2自然段内容的教学设计中,语文组将以重点词语为抓手,在理解“神气极了”“议论纷纷”“叫苦连天”等词语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中实现与阅读材料的深入对话,在想象童话人物的神态、动作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初步体会童话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对于品x词语“议论纷纷”“叫苦连天”,一开始语文组的教学设计如下。

1.师:小动物们,听了猫头鹰的话,你们有什么烦恼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谈烦恼)

2.师:像刚才这样,你们也说我也说,大家说个不停,这就叫做――议论纷纷。

3.(课件出示句子)师(引读):“大家听了议论纷纷,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熬夜”。

4.师:什么叫“熬夜”?一个星期七天,天天熬夜,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5.师:瞧你们刚才,有说怕黑的,有说困的,有说不好玩的……一大堆的烦恼和难过,这就叫――叫苦连天。

这样的设计,虽然让学生理解了“议论纷纷”“叫苦连天”这两个词的意思,但是理解词语的方法相同,都是先创设情境,发挥想象,再总结概括,教学方法单一,而且从课堂效果看,教师的语言比较琐碎,牵着学生走,学生学习情绪不高,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此,语文组对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如下修改。

1.师: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动物,听了猫头鹰的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谈,指名说,在学生的发言中相机理解“熬夜”,同桌互相说。)

2.师:像刚才这样,你也说我也说,大家说个不停,这就叫做――议论纷纷。

3.师(引读):可是大家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熬夜。一个星期下来,动物们都――叫苦连天。

4.师:什么叫“叫苦连天”,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不断地叫苦)?你是怎么叫苦连天的?(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在想象中理解)

对“议论纷纷”一词的教学,教师先创设情境发挥想象,再总结概括;而对“叫苦连天”一词的理解和品读,教师则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然后创设情境进一步理解,让学生自主理解、想象、品读,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三、学法指导,是“高效”的保障

小学低年段语文课教学以识字、写字教学为主。课内高效地解决了学生写的问题,才能真正做到“减负”。对于写字教学,一开始语文组的教学设计如下。

1.课件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读。

2.学生观察、思考:你要提醒大家写好哪个字?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跟写,展示“现、轮”二字,互评。

4.生完成生字作业。

在教写生字前,教师先让学生们自己看书,提示学生留意本课生字,而不是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说到哪些字,教师就教写哪些字。教学没有突出重点,没有引导学生们找规律,学生们匆忙地写下三个字就下课了,教师来不及展示和评价。整个写字教学只花了五分钟时间,教学不扎实,没有体现低年段的教学重点,课堂低效。针对这一突出问题,语文组重新设计和调整了写字的教学环节,把它放在认识生字之后进行,具体如下。

1.:小朋友们真能干,生字能读好了,对于要写的字也能写好吗?

2.(课件出示“现、期、轮、路”)

师: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字的结构,你有什么发现?

3.师:这节课我们先来学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有三个方面是要注意的,分别是一看宽窄,二看高低,三看笔画(课件出示要求),请谈谈你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谈发现:三个字左窄右宽,“期”字左右相当,“现”“期”“轮”字有穿插的笔画,“路”字要互相谦让)

4.教师重点范写“轮”字。(提示车字旁的笔顺)

5.师: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把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各写两次。

(师讲评,指导学生根据要求来点评)

这样教学,把写字环节教学调整到识字教学后面,使得识字和写字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有效避免了打断学生们对课文情感的体验。此外,新的写字教学设计突出了重点,突显了规律性。本次课重点指导写好“现、期、轮、路”四个左右结构的生字,教师先引导学生发现这四个字的相同点,即左右结构,再有意识地引导发现如何把这四个字写得规范又美观。对于左右结构生字的书写规律,学生并不陌生,在复习过程中教师用课件出示方法:一看宽窄,二看高低,三看笔画,更突出方法的指导性。教学中,教师只范写两个字,对于“现”字,在开课板书课题时,就有意识地点拨“王”字旁的写法;“轮”字的车字旁是学生初次接触到的,作为写字教学的重点,教师在范写时重点指导“车”字作为部首和独体字在笔顺和笔画的异同。而“期、路”两个字,学生根据写字方法自己练习,触类旁通,写的时间更充分了。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写字方法进行评价,评价更有针对性。这样举一反三的写字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更突出重点,更扎实、更高效。

第8篇

关键词:PPT 认知负荷;认知负荷理论

中图分类号:G434

信息时代PPT让我们摆脱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取而代之的是数字化的课堂:信息量增加,节省了大量的书写时间,也大大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内容形象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效突出学习的重难点等等。但是与此同时,PPT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媒体,一种新的授课方式辅助课堂教学,在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会影响教学效果的发挥。

1 PPT设计中衍生出的问题

1.1 文字量的控制

教师在使用PPT授课时因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常常出现懒惰的现象,如把书本文字搬家到屏幕上,导致时而出现满屏密密麻麻文字的现象,加上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使学生失去了解新事物的兴趣。或者图表过多却没有相应的文字匹配注释,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没有捕捉到有效信息。

1.2 内容结构不合理缺乏层次感

许多PPT内容丰富全面,呈现的信息详细具体,但是整个内容体系缺少层次逻辑性,导航的使用缺少灵活性,这样的PPT虽内容含量足但也称不上理想教学产品,一堂课下来学生脑海里缺乏知识的整体结构,对内容的记忆产生严重影响。

1.3 无关装饰较多分散注意力

有些教师为了体现PPT制作得精美技巧的高超,会在页面角落处添加一些小动画或是学生喜欢的图片,以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无关的装饰信息会分散学生的注意思维,甚至会颠覆信息呈现内容的主次。

1.4 模板不统一让人眼花缭乱

许多PPT为了注重视觉的美观常常使用多个背景图,多种边框,而且字体的大小,颜色或是字体都没有统一的标准,有时文字和背景图的颜色融为一体分辨不清,或是一页PPT上出现了五六种以上不同颜色的文字,学生很难分清主次内容。

1.5 自定义动画切换方式太复杂

PPT自定义动画的切换方式有很多种,而且出现的速度也可控制。如果常常使用复杂的切换方式,时间又控制不好的话,往往播放效果不是很好,从而降低了教学效果。

综上述PPT设计方面出现的问题,笔者找到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论――认知负荷理论,来提出一些解决策略。

2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对PPT设计提出的建议

认知负荷理论(The Cognitive Load Theory)是由澳大利亚心理学家John Sweller等人提出的,其中,认知负荷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在工作记忆中进行信息存储、信息提取和信息加工处理等一系列活动付出的“心理能量”[1]。认知负荷可分为三类: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为了让PPT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设计原则应该遵循控制内在认知负荷、降低外在认知负荷和提高相关认知负荷[2]。

2.1 控制内在认知负荷

内在认知负荷是在学习材料的内在性质与学习者的专业技能之间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简而言之负荷的大小取决于:一是学习者本身已有的图式,二是所要学习的知识的难易程度。这两者显然是不可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对它进行控制,在设计PPT时可以做到:

2.1.1 呈现储备知识

呈现储备知识也就是课前的预习准备,可以给学生呈现已学过的知识框架或是一些复习题,让学生可以迅速提取出已有图式中的有效信息,为本课时内容的学习进行铺垫,也能让教师了解到学生中的已有知识差别所在,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教学。

2.1.2 多元转化呈现信息

虽然所学知识的难度系数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它的呈现形式。大段文字描述的内容教师可以加工成图形图表;图形图表需要记住的可以用文字加以诠释;文字图片配合描述的内容可以制作简单动画等等,这样改变呈现方式虽没降低知识本身的难度却有效地帮助学习者理解信息内容控制了内在认知负荷。

2.2 降低外在认知负荷

外在认知负荷与学习过程不直接相关但可通过教学设计来调整。降低外在认知负荷要比内在负荷容易得多。

2.2.1 减少冗余信息

设计PPT时为了简单明了要做到:(1)删除一切与主要内容无关的图片、动画声音等装饰性信息;(2)当声音和文字表达同一信息时删除一种媒体;(3)当图片可以表述清楚时一定不要用文字描述;(4)PPT页面转换时的动作不能太复杂,时间不宜过长。

2.2.2 风格设计统一

设计PPT时要有统一的模板,背景图要能突出文字,文字的颜色不宜过多,导航图标含义明确有固定的位置,让学生在浏览信息时感到风格熟悉减少阅读时间从而降低了外在认知负荷[3]。

2.3 提高相关认知负荷

相关认知负荷是由学习过程中用于建构图式或图式自动化活动引起的,它不仅不阻碍学习反而促进学习。为了提高相关认知负荷,设计PPT时应做到:

2.3.1 样例与实际联系

教师在PPT上呈现样例会让学习者对样例形成自我解释和理解活动,促使学习者把有限的认知资源分配到有效的学习活动中[4],让学生感到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是有实际用途的,从而增加学习者积极建构的兴趣,对增加相关认知负荷有促进作用。

2.3.2 导航归航

导航归航也就是说教师设计PPT的总结部分,让学生了解本堂课所学的重点框架是什么,这样学生头脑中一个个零星分散的知识就可以各归各位,清晰地呈现出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可以找到自己学不会的是哪个分支体系,一些零散的内容是属于哪个分支体系,同时对于章节复习奠定基础,对提高相关认知负荷有很大帮助。

2.3.3 设计思维导图作业

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大纲设计不同形状的思维导图,每个节点都留给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一来学生在作业时不仅要回忆课堂所讲授的知识体系,还要从中加以整理找出之中的联系才能完成整个思维导图,这为知识的梳理和再建构提供帮助,从而提高了相关认知负荷。

3 结束语

用认知负荷理论来指导PPT的设计,让信息内容呈现的更简洁,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个研究人员应该努力的方向。本文以认知负荷理论来指导PPT设计,分别从调整内在认知负荷、降低外在认知负荷和提高相关认知负荷三个方面提出设计建议,希望对优化教学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吴先强,韦斯林.国外认知负荷理论与有效教学的研究进展及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9(2).

[2]赵宁.认知负荷理论在PPT设计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2(8).

第9篇

论文关键词:地铁设备房,标识系统,行为心理设计元素,设计原则

 

0 引言

地铁设备房是地下空间的一部分,人们在地下环境中方向感差,会感到压抑、不安、紧张、枯燥乏味。因此,在设备房标识系统的设计中需要制定相应的设计规范满足人性化设计的要求设计原则,降低人在地下环境中的不适应。因此,设备房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人的心理因素和行为特点,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设计标识,提升相关人员在设备房中的安全感、满足感,改善工作人员的情绪,提高效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 地铁设备房标识系统与行为心理的互动性分析

考虑地铁设备房的特殊环境,设备房标识系统的设计应强调人性化设计,从行为主义、瞭望—庇护理论、需求层次理论等基本理论入手,把握人类行为心理需求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特点设计原则,对工作人员在地铁设备房中的行为心理要素进行分析,了解其需求特点,把握人类行为与标识设计的关系,以此来进行设备房标识系统的设计。

工作人员在地铁设备房中首先要满足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达到满足时,内在需求和外在刺激会激发其的动机和行为,在工作中实现自我效益(如图1所示)。

图1 工作人员行为心理模式

地铁设备房标识系统的设计影响人的行为,人的行为也制约着设备房标识系统的设计。所以在设备房标识系统的设计中,要把握人类行为心理需求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特点,强调人性化设计。地铁设备房标识系统的设计设计原则,一方面将人的行为向有益、高效的方向指引,另一方面它的设计又要服从和对应人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达到人与标识的互动关系。

2 地铁设备房标识系统的主要设计元素与人的行为心理

人的大脑对诸如线条、形状和颜色等知觉特征尤为敏感,它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有87%来自视觉,而地铁设备房标识系统意在特定的环境中,以色彩、图形、文字等构成的视觉图像系统,创造和谐的人机交互环境,为设计者、建造者、使用者、维护者等提供信息,综合解决信息传递、识别、沟通和更新等功能的整体解决方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图2 工作人员信息处理过程的概念模式

2.1 色彩元素

色彩常与人的感觉(由外界的刺激造成)和知觉(记忆、联想、比较等)联系在一起。色彩能够刺激人的视觉色彩的视觉生理反应设计原则,包括视觉生理及大脑视觉神经的限制。单独的色彩是没有张力的, 色彩之间的搭配才使得环境丰富多彩,合理的色彩搭配能够帮助人的记忆,改善视力的疲劳。色彩的搭配能创造视觉环境的舒适感,同时还具有诱导性,合理的色彩使用可以帮助人在地下环境中缓解不适应,还可以通过对大脑的刺激改善人的行动效率。

2.2 图形元素

图形系统主要由符号、标志图案、纹理底图构成。

符号中使用的文字和记号的形、大小和色彩等能有效发挥信息传达的机能,因此图形中的符号要具有识别性、诱目性、联想性;标志的主要功能是显示事物自身特征,标示事物间不同的意义、区别与归属,因此标志必须特征鲜明、规范,令人一眼即可识别设计原则,并过目不忘,绝对不能相互混淆,以免造成错觉;纹理底图要与图形中的其他元素相融,突出整体效果,让人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握信息,更加快速的解决问题。

2.3 文字元素

字体的形状、大小对人的视觉刺激也不同,相同的字体在不同状态下对视觉的刺激也不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般说来,粗壮的黑体字、圆头体字笔画粗细一致,间架方正、明确设计原则,易于识别,同时在一定的运动速度和距离摘要的麻烦。

3 结语

地铁设备房标识系统设计原则应结合人在设备房中的环境和行为特点,为其提供舒适、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分析研究人的心理和规律,是设备房标识系统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的基础。只有真正了解人在地铁设备房中活动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对色彩、图形、文字等多种标识系统构成要素进行精心设计和有机结合,才能自始至终体现对人的关怀和尊重,提高人们管理和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覃阳.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与行为塑造的互动性研究.西南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8-19.

[2]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城市规划专业教材[M].上海:统计大学出版社,2002.

[3]李道增.环境行为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

第10篇

整个高中语文教学,汉字教学可有可无,处于从属地位。导致高中现阶段的汉字教学现状:学生对汉字的文化意蕴认识不到位,只是在识字量上有所扩大,注重书写的规范,机械的记忆。进而导致高中生在写作上错别字连篇,文言翻译搞不懂古今词义的演变。我们的学生提笔忘字,下笔就是错字。我们的语文老师投入大量的精力,从音、形、义上辨析汉字,练习无数,却是高耗低效的。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高中语文教师该如何有效地进行汉字教学,如何增加汉字教学的文化内容,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充分利用已有的教材,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至必修五中,都有一个“梳理探究”模块,这一新设模块的内容是为了培养学生“积累整合”“发现创新”的语文学习能力,增加文化积累,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必修一“梳理探究”教学部分有“优美的汉字”,高中语言文字选修《神奇的汉字》。充分利用这些教学契机,组织学生编写汉字故事集,收集整理关于仓颉及仓颉造字的传说。积累汉字的起源、构成、形体、文化等知识,观察《汉字字形演变表》,讨论归纳汉字字形演变的规律,从整体上了解汉字的演变。收集整理与汉字有关的书法、隐语、字谜等。认识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纠正错别字。教师要适当进行汉字原始形态的讲解,让学生获得汉字文化的审美体验,从而激发兴趣,进行有效学习。在讲解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解释“社稷”。社,古代指土地之神;古代又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礼都叫社。稷,指五谷之神.故“社稷”从字面来看是说土谷之神。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平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二、用“六书”教学,让汉字世界活起来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了“六书”理论,即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根据汉字的小篆体来分析字形、字义,汉字以形体为主,具有很强的形象性。而高中生的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趋于成熟。“六书”对我们了解字形与义的关系有很大的帮助。因而,利用这一规律,在高中教学尤其是在高中的文言文教学中效果显著。在讲《诗经》每一节称之为“每章”,学生对“章”的认知就是拆分为“立早”,而没有对“章”字有具体的深入的理解。“章,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说文解字》)“章”是个会意字,从音、从十,“音”除“言语的声音”的意思之外,还有“音乐”的意思,“金石丝竹匏土革木,音也”。《诗经》里有部分内容反映西周和春秋时代农奴和奴隶生活困苦,负担的徭役繁重。“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音乐和诗歌也成了他们进行斗争的一种武器。他们也用音乐诗歌反映自己的其他方面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而贵族则利用音乐诗歌来歌颂统治阶级的功德,企图加强统治。《诗经》是唱词,每节为一章了,其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国学文化测试中“弄璋之喜”是贺生男孩还是女孩?大部分的人对“璋”的偏旁定为“王”字,“璋”是个形声字,所谓的“王”字旁实际上是“玉”字旁,表示此字的意义,“章”表示此字的读音,“璋”是好的玉石,顶端作斜锐角形,是古代贵族在举行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礼器。给儿子“璋”玩,一方面是希望他有玉一般的品德,一方面又希望他成为贵族,可以“光宗耀祖”。后来就把生下男孩子称为“弄璋之喜”。从一道国学题目举一反三,大部分“王”字旁的汉字都需要与“玉”的意义联系起来理解。

三、适当地进行繁体字教学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汉字是音形义兼表的文字,是长期的历史积淀的产物,中华文明史中的大量典籍史料是用繁体字记录的,汉字与其所承载的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现代人也意识到繁体字的重要性。著名导演冯小刚呼吁恢复部分有文化含义的繁体字。冯小刚举例,如“亲爱的”这几个字非常有含义,“亲”的繁体是左边一个“亲”,右边一个“见”,组成了“親”,“愛”是在“爱”中加了一个”心”,这个两字的含义是亲要相见,爱要有心。结果简化以后变成了“亲不见、爱无心”。适当的渗透有关繁体字的知识,认识一些常用的繁体字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促进学生对字形字义的理解。“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这两句中“厌”字的意思并非我们平常意义上的解释诸如厌弃,讨厌等意思。追根溯源从“厌”字的繁体字来看,写作“餍”,《说文》:“厌,笮也。”形声字,从厂(hǎn),猒(yàn)声。厂,象山崖石穴形。由“犬、肉、甘”三部分合起来,会意,表示“吃饱”、“满足”。本义:吃饱,满足。学习繁体字,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可以欣赏那些名胜古迹中的摩岩石刻,楼阁殿宇中的楹联匾句。让高中生掌握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文化辉煌的历史,有必要学习和认识一些繁体字。汉字学习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汉字教学与学生的学情及文本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对汉字知识简单的识记、积累过渡到对汉字深刻文化底蕴的探究与理解。

作者:吴芳 单位:福建武夷山市第二中学

第11篇

关键词:资源信息,有效利用

 

一 什么是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是利用电子网络获取信息与知识的一种方式[1],也可以理解为是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的数字资源库群,它反映了虚拟空间的数字图书馆本质,即网络化和信息利用[2]。虽然目前高校普遍购置了一些数字资源,比如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超星图书馆等电子期刊,一定程度扩展了图书信息化资源,但因种种原因,广大高校师生仍然普遍使用纸质图书获取有效信息,数字资源的利用受到一定的制约,数字资源使用普遍存在不足。

二 针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的不足,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数字资源的资金投入存在不足

现今许多高校重视教学和实验经费的投入,而且经费开支逐年递增,相比之下,图书馆的投入资金受到压缩,图书馆所属数字资源的投入资金也就捉襟见肘。但是,数字资源的建设缓慢陈旧现象又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数字资源的硬件设备跟不上,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核心配置设备陈旧,电子机房网络线路布局陈旧,未作优化处理,数字信息查询速度缓慢,读者获得信息资源数量单一,这些都影响了数字资源的普及利用。

2电子阅览室的管理形式单一,服务手段单一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作为数字资源访问的主体,多数处于闲置状态或者半闲置状态,不能完全对全院师生全天开放,而且多数采用收费制度,不方便师生使用数字资源。机房服务管理的不完善,束缚了电子阅览室有效面向读者开放,制约了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

3数字资源的宣传培训力度不够

一些高校图书馆购买的数字资源,只限于图书馆和信息中心的教师了解使用,其他外系部的师生不甚了解或所知有限。另外,图书馆网站缺少对数字资源的宣传,缺少和学院师生的互动联系。论文写作,资源信息。另外,高校图书馆缺少硬件和网络技术人才,数字资源缺乏有力技术保障。而图书馆馆员本身掌握数字资源的技能结构单一,网络和数据库方面的知识储备有限,不能有效做好数字资源的服务宣传作用。这也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数字资源的使用。

四 采用几点有效措施,发挥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

1 保障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经费的充足

数字资源是校园局域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信息化的延伸,信息建设在网络系统维护,设备管理和机房布局等方面都存在维护成本,另外在系统升级更新,机器换代方面也需要财政资金的支持。所以,要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和维护方面的资金投入,比如, 电脑显示器可采用宽屏液晶,座椅设置舒适软座,方便读者长时间浏览阅读。在中心节点处配置高性能高级别交换机,合理匹配低层交换机,,提高网络响应速度。经费的投入有力改善了数字资源的硬件环境,对提高数字资源的使用起到了促进作用。

2合理使用网上免费的数字资源,进一步发挥数字资源的优化使用。

互联网时代提供了许多免费的数字资源,作为数字资源的技术管理人员,可以选择相关主题的网站和论坛,对有价值的电子期刊,电子文档加以收集, 加工,重组,提炼,为图书馆所用。论文写作,资源信息。另外图书馆可以和信息中心强强合作,建立VOD视频点播系统,为读者提供专题栏目在线观看;开辟FTP服务功能,将每学年全院教职工发表的论文汇集成册,放置在服务器相应的文件夹下,供广大师生参考阅读。这样既节省了数字资源的资金,又使数字资源广泛服务于高校师生,有效地提高了数字资源的使用。

3完善电子阅览室的管理,让数字资源为读者广泛服务

在电子阅览室开辟电子资源查询专区,放置几台数字资源专用检索机,教职工可凭职工证,学生可凭借借书证,免费查询馆藏数字资源。若学生人数较多,可以按年级和系部划分上机时段,尤其可在周六周日学生休息日,提供电子阅览室的免费使用,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使用数字资源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数字资源的利用。

4 加强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宣传培训力度

在图书馆网站网页上,着重介绍图书馆数字资源,包括其资源内容,资源范围,使用方法等等,以图书馆网站为平台,大力宣传数字资源的使用,宣传信息化查询的优势,使读者渐渐习惯性使用数字形式。另外可以开辟用户交流网上论坛,了解读者需求,认识读者关注热点,及时快捷地采用方便举措,做好和读者的互动工作。除此之外,可以印刷宣传小册子,开展信息化讲座,建立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做好数字资源的宣传工作,提高用户访问数字信息的点击率,提高数字资源的有效使用

5合理调配数字资源和纸质文献的比例,促使二者统一协调发展

数字资源和纸本文献是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两种主要载体形式,纸本文献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历史积淀,而数字资源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文献存在的高级形式。和纸本文献相比,数字资源方便查询,不占用馆藏空间,容易存放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要看到两种文献各自的特点,认识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特点。采用保障重点学科,兼顾其他学科,协调布局的原则,做好协调统一发展,合理安排二者比例。如对价值高的重要文献的可保留纸本形式,对一般性文献采用电子数字形式,这样一来,既可以节省资金,又拓展了图书资源的使用形式,提高了数字资源的使用率。

[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充分利用数字资源

同时也是一门严谨细致的课程。随着图书馆朝向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

趋势,有效配置数字资源吸纳故事形式,有效快捷的使用数字资源,

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生活在信息时代,信息资源 信息采集 信息优

化是十分重要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有力的促进

了数字资源的空前发展。当我们合理地使用数字资源,就如同掌握了

航行的称手工具,能够游刃有余的驰骋在信息世界的海洋上。

一 什么是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是利用电子网络获取信息与知识的一种方式[1],也可以理解为是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的数字资源库群,它反映了虚拟空间的数字图书馆本质,即网络化和信息利用[2]。虽然目前高校普遍购置了一些数字资源,比如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超星图书馆等电子期刊,一定程度扩展了图书信息化资源,但因种种原因,广大高校师生仍然普遍使用纸质图书获取有效信息,数字资源的利用受到一定的制约,数字资源使用普遍存在不足。论文写作,资源信息。

二 针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的不足,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数字资源的资金投入存在不足

现今许多高校重视教学和实验经费的投入,而且经费开支逐年递增,相比之下,图书馆的投入资金受到压缩,图书馆所属数字资源的投入资金也就捉襟见肘。但是,数字资源的建设缓慢陈旧现象又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数字资源的硬件设备跟不上,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核心配置设备陈旧,电子机房网络线路布局陈旧,未作优化处理,数字信息查询速度缓慢,读者获得信息资源数量单一,这些都影响了数字资源的普及利用。论文写作,资源信息。

2电子阅览室的管理形式单一,服务手段单一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作为数字资源访问的主体,多数处于闲置状态或者半闲置状态,不能完全对全院师生全天开放,而且多数采用收费制度,不方便师生使用数字资源。机房服务管理的不完善,束缚了电子阅览室有效面向读者开放,制约了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

3数字资源的宣传培训力度不够

一些高校图书馆购买的数字资源,只限于图书馆和信息中心的教师了解使用,其他外系部的师生不甚了解或所知有限。论文写作,资源信息。另外,图书馆网站缺少对数字资源的宣传,缺少和学院师生的互动联系。另外,高校图书馆缺少硬件和网络技术人才,数字资源缺乏有力技术保障。而图书馆馆员本身掌握数字资源的技能结构单一,网络和数据库方面的知识储备有限,不能有效做好数字资源的服务宣传作用。这也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数字资源的使用。

四 采用几点有效措施,发挥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

1 保障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经费的充足

数字资源是校园局域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信息化的延伸,信息建设在网络系统维护,设备管理和机房布局等方面都存在维护成本,另外在系统升级更新,机器换代方面也需要财政资金的支持。论文写作,资源信息。所以,要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和维护方面的资金投入,比如, 电脑显示器可采用宽屏液晶,座椅设置舒适软座,方便读者长时间浏览阅读。在中心节点处配置高性能高级别交换机,合理匹配低层交换机,,提高网络响应速度。经费的投入有力改善了数字资源的硬件环境,对提高数字资源的使用起到了促进作用。

2合理使用网上免费的数字资源,进一步发挥数字资源的优化使用。

互联网时代提供了许多免费的数字资源,作为数字资源的技术管理人员,可以选择相关主题的网站和论坛,对有价值的电子期刊,电子文档加以收集, 加工,重组,提炼,为图书馆所用。另外图书馆可以和信息中心强强合作,建立VOD视频点播系统,为读者提供专题栏目在线观看;开辟FTP服务功能,将每学年全院教职工发表的论文汇集成册,放置在服务器相应的文件夹下,供广大师生参考阅读。这样既节省了数字资源的资金,又使数字资源广泛服务于高校师生,有效地提高了数字资源的使用。

3完善电子阅览室的管理,让数字资源为读者广泛服务

在电子阅览室开辟电子资源查询专区,放置几台数字资源专用检索机,教职工可凭职工证,学生可凭借借书证,免费查询馆藏数字资源。若学生人数较多,可以按年级和系部划分上机时段,尤其可在周六周日学生休息日,提供电子阅览室的免费使用,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使用数字资源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数字资源的利用。

4 加强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宣传培训力度

在图书馆网站网页上,着重介绍图书馆数字资源,包括其资源内容,资源范围,使用方法等等,以图书馆网站为平台,大力宣传数字资源的使用,宣传信息化查询的优势,使读者渐渐习惯性使用数字形式。另外可以开辟用户交流网上论坛,了解读者需求,认识读者关注热点,及时快捷地采用方便举措,做好和读者的互动工作。除此之外,可以印刷宣传小册子,开展信息化讲座,建立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做好数字资源的宣传工作,提高用户访问数字信息的点击率,提高数字资源的有效使用

5合理调配数字资源和纸质文献的比例,促使二者统一协调发展

数字资源和纸本文献是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两种主要载体形式,纸本文献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历史积淀,而数字资源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文献存在的高级形式。和纸本文献相比,数字资源方便查询,不占用馆藏空间,容易存放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要看到两种文献各自的特点,认识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特点。采用保障重点学科,兼顾其他学科,协调布局的原则,做好协调统一发展,合理安排二者比例。如对价值高的重要文献的可保留纸本形式,对一般性文献采用电子数字形式,这样一来,既可以节省资金,又拓展了图书资源的使用形式,提高了数字资源的使用率。

[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充分利用数字资源

同时也是一门严谨细致的课程。随着图书馆朝向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

趋势,有效配置数字资源吸纳故事形式,有效快捷的使用数字资源,

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生活在信息时代,信息资源 信息采集 信息优

化是十分重要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有力的促进

了数字资源的空前发展。当我们合理地使用数字资源,就如同掌握了

航行的称手工具,能够游刃有余的驰骋在信息世界的海洋上。

【参考文献】:

[1]罗彬网上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

第12篇

1.情境化课堂简介 

情境,即情景与境地,情境化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一定的情景以创造更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情景化教学最早由布朗提出,他提出人类的各种学习及思维模式的养成都是以情境为基础,而不是孤立存在的。情境化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加的 注重生活化、形象化、生动化。 

情境化课堂即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化教学理论,针对不同的学科特点及具体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等进行的特色化课堂教学。情境化课堂主要是让学生在能够通过真实化的环境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 

2.情境化课堂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作用 

2.1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情境化课堂当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周边资源,通过创造各种与学生识字内容相关的情境,辅助学生理解记忆,如利用图片、视频、音乐、动画、民间故事等多种形式,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注意力,也更符合小学生的求知心理,让其对识字任务保持高度热情。 

2.2降低学生识字难度。小学语文教学任务当中,汉字认知是重难点内容,加上小学阶段需要记忆和理解大量的生字难字,导致学生对于识字教学有着沉重的压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死板单一,学生主要通过大量的抄写与死记硬背记忆汉字,导致学生机械的记忆单词,对于汉字的结构、含义等理解较少,且容易产生懈怠、逆反心理,丧失学习兴趣。将情境化理论应用于识字教学课堂,能够采用更加形象、具体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汉字,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有效降低识字难度,同时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汉字含义,提高其语文综合能力。 

2.3促进学生主动识字。采用情境化课堂进行识字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更多的资源,结合识字教学的具体要求與内容,创造相应的情境进行识字教学,而不仅仅是使用传统的临摹、抄写、背诵、默写等死记硬背方式。在情境化课堂当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入情境,在老师的辅助下自主学习识字。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更加自主,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钻研精神。 

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情境化教学方法分析 

3.1创造适宜的教学情境。情境化课堂的重点便是要将情境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即要针对识字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情境创造,同时还需要考虑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尽量以小学生的需求方式进行情境创建。 

3.2积极进行情境互动。在情境教学中需要不断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教学当中,了解各汉字的意义及记忆重点,如可以利用参与性较强的游戏让学生主动参与。以"人"、"大""夫"识字教学为例,在降解"人"时,可以让学生分组摆出汉字造型,让学生活动起来,也可以加入适当的哲学教育,引导学生做正直的"人"。也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加减方式帮助学生记忆,例如,给出"田"字,让学生在"田"的基础上加减笔画,写出新字,比赛谁写的汉字多。在情境化课堂中进行互动交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创新能力,认知更多的汉字。 

3.3采用鼓励评价机制。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不够成熟,因而在情境化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需要采用积极正面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情境教学当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正面鼓励与表扬评价,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识字热情。在情境化课堂当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老师也要充分利用好机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正面表扬与肯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展示机会,让学生产生识字的成就感。 

4.总结 

小学识字教学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将情境化课堂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相结合,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率。老师可以在识字教学课堂中联系实际,积极创建情境,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和理解汉字。 

参考文献: 

[1]牛旭红.贵国庆.基于多感官媒体情境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6(z1). 

[2]万慧.通过情境优化地理课堂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