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班组长脱产培训总结

班组长脱产培训总结

时间:2023-01-14 01:31: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班组长脱产培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班组长脱产培训总结

第1篇

一、班组长培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滞后,认识程度不够。一是认识存在偏差。在班组建设中,有些单位不重视班组长的培训,认为培训就是“走形式”,是为了完成培训学习指标,应付上级检查。还有些班组长认为自己现场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技术精湛,没有必要再进行培训。二是缺乏学习积极性。由于技术等级与工资等级对应不明显,班组长对业务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日常学习不重视,即使参加培训也是应付差事。甚至有些班组长认为,技术好的干活多,出错率就高,导致受处罚多,学的多还不如干的少,能力高低与收入多少不成正比。

2.脱离现场实际,培训效果不佳。对班组长培训内容没有经过详细调研,不能结合现场实际,培训内容和现场脱节,致使班组长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内容“全而不专”,没有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在培训后班组长能够掌握并在实际作业中运用的很少,培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3.培训流于形式,学习意识不强。班组长主要分布在生产一线重要岗位上,是基层单位的业务骨干。在运输生产任务非常繁重的情况下,一些单位认为班组长长时间脱岗培训对安全生产有一定影响。为了完成上级的培训任务,不派班组长或派其他人员代替班组长参加培训的情况时有发生,班组长培训流于形式,失去真正意义。

二、突出实作培训,增强班组长业务能力

1.转变方法,增强沟通。班组长在班组的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和桥梁纽带作用。班组长要重视培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以树立其在职工心目中的威信。根据实际情况,要不定期举办适应性培训班,由领导或专业技术科室主管亲自授课,与班组长一起探讨在管理和业务方面的知识,体现领导层对班组长培训的重视。通过强化培训,使班组长准确地理解管理层的意图,以及当前铁路形势对站段管理、班组管理的需求。班组长在培训过程中也可以向管理层汇报班组建设状况以及班组发展建议和意见,让管理层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班组的现状,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依据,使班组长能更好地协调好关系,开展好工作。

2.创新方式,提高实效。“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在培训内容上,紧跟铁路发展形势,从思想道德、业务知识、班组管理、创新能力等内容入手 ,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突出技能培训;在培训方法上,因地因人因工种制宜,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培训形式,灵活多样,按需施教,业务知识可按系统组织培训,其他相通知识可不分系统共同培训,加强交流。培训方式可采用脱产与业余相结合,岗位练兵与技术大赛相结合,抓住好的典型,全面推广,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3.健全机制,奖优罚劣。由于班组长自身岗位的特殊性,参加技术业务和管理知识培训的时间比较少,为解决这个问题,应定期组织班组长进行脱产培训,使其适应铁路快速发展形势。班组长参加培训期间可由副组长或有能力的其他人暂时带班生产。有条件的可分期分批组织班组长到上级部门统一培训,也可委外培训,结业考试结果与当月安全经营考核挂钩,奖优罚劣,形成竞争机制。

4.加大投入,提高水平。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加大培训设备的投入,通过各种方式为教师队伍“加油”“充电”,使其具有更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现场经验,为培训班组长打好坚实的基础,用新理念、新信息指引班组长建设发展的方向。引进先进的教学软件,举办模拟演练培训,利用教学软件让班组长在课堂上体验到与现场一样的感受,使其 “身历其境”,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利用软件系统进行练功比武,充分发挥计算机软件的作用,提高教学整体水平。

三、对班组长培训的思考及建议

1.掌握好“供需”原则。在培训过程中要做到有的放矢,要深入现场一线进行调研,了解实际工作,根据现场需要制定培训计划。在班组长培训中,要让有限的资源投入发挥最大的作用,及时调整“供需”的培训思路,让班组长通过培训掌握各种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班组管理方法和技巧。

2.加强班组长人格培养。班组长是班组的领头雁,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班组的整体形象和内部稳定。因此,对班组长进行岗位知识培训时,不应只偏重于业务技术教育,而忽视人格品质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班组长对自已所做的工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上进心,才能在职工中树立威信,在职工中有号召力,全面增强班组凝聚力,向建设和谐班组更近一步。

3.加强基本能力培训。基本能力主要是指计算机操作和写作能力。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运输安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站段建立了本单位的局域网,并把计算机配备到了班组,计算机已经成为站段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班组长必须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注重动笔能力的培养,改变以往“会干不会说”的现象,要善于总结工作中好的经验,并能条理清晰的用文字书写出来,这样才能满足打造一流班组的需求。

第2篇

同志们:

今年以来,在上级主管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实现了安全生产。为了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安全,今后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工作一切从零开始,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为全区煤矿实现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提升安全装备水平。根据上级政策,加快技改进度,我们将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积极进行资源整合和扩能改造,结合实际对矿井生产系统、安全管理、灾害防治、技术装备,人员配置等各个环节有计划地进行升级改造,足额提取安全费用,专款专用,加快“六大系统”建设,淘汰落后和明令禁止的设备和工艺,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矿井生产能力。

三、严格执行矿长带班制度,每班至少一名副矿长在井下带班,明确带班的任务与职责,与工人同上同下,严格井下现场交接班,及时处理安全隐患,尽职尽责。定期对下井带班情况在井口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四、坚持“双基”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把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和调度质量标准化建设作为矿井安全生产工作的系统工程抓好、抓严、抓细,从标准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升华,深化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力争再上一个新台阶。加强和完善矿井班组建设,在班组长任用上采取竞争上岗,并付予现场管理应急处置的权利,把班组建设作为基层建设的起点,倡导班组安全文化,建立一支“重安全、会管理、敢负责、强执行”的高素质班组长队伍,使之成为安全、文明、优质、高效的生产单元,进一步增强班组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实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管理规范,争创一流的班组创建理念,为筑牢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奠定基础。

五、加大隐患排查力度,立足于查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的原则,以“一通三防”和防治水为重点,突出抓好顶板管理和提升运输两个薄弱环节,对排查出的问题严格实行时间、人员、责任、措施、资金、预案“六落实”,继续完善“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严格落实《强化煤矿防治水管理十项特别规定》狠抓“三违”,充分发挥带班矿长、安检员、班组长的作用,强化现场管理,有效控制各类零星事故的发生。

六,加强技术管理,健全技术管理责任体系,充实技术队伍,提高技术人才的专业素质,实现人才兴安,科技兴安。加强培训教育,加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班组长安全培训,着力抓好新工人岗前安全培训,坚决杜绝不经培训上岗,无证上岗,全面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素质。继续采取联合办学的方式,选送优秀管理人员参加本科层次专业证书班,采取脱产培训,函授学习等方式,加大企业领导层继续教育力度,形成人才培养和管理用人的长效机制。

七、加强应急管理,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健全应急救援预案,重点在针对性、时效性、可操作性上下功夫,确保关键时候切实发挥作用。计划年底完成兼职救护队建设。切实做好今年“雨季三防”工作,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坚决克服年年防汛不见汛的麻痹思想,备齐备足防汛物资,建立召之即来防汛队伍,严格执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执行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制度,进一步抓好“调度员10项应急处置权”和“三分钟通知到井下所有人员”的规定,牢固树立“发生险情第一时间先撤人”的理念,确保安全度汛。

八、深入开展“基层基础强化年”和“安全月”活动,突出“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活动主题,打好春、夏、秋、冬四大战役,有针对性的制定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一系列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宣教活动,进一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浓厚氛围,促进我矿安全形势稳定发展。

总之,我们将借这次会议的东风,把这次会议精神和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带回去,把我矿的班组建设搞得更好,搞出特色,促进安全生产,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力争全年实现安全生产,为全区煤矿安全生产做出贡献。

第3篇

关键词:国家电网;企业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管理

一、概述

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概念最早由谢尔顿(Oliver Shelton)于1924年提出。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企业社会责任曾经一度被企业普遍抵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部分企业被动的接收,后来企业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提出要求,从此企业逐渐接受了企业社会责任。虽然企业对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意识有了一定的增强,同时也履行了社会责任的义务,在取得成效的同时还是会存在一些弊端。近期,许多企业都爆发出员工集体罢工、大规模裁员、员工劳动纠纷事件,这对于企业的形象声誉都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面对这样的情形,企业应当重新思考该如何在社会责任下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在西方,大多数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的长期生存有赖于对社会的责任,追求利润和承担社会责任并不矛盾。财富杂志在对1 000家公司的调查中发现,95%的被调查者坚信在今后的几年中,他们将必须采用更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行为以维持他们的竞争优势。与西方国家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相比,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还有许多的不足,企业管理者并没有看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与企业利润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和探讨,去构建一个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基础的管理体系,为中国企业提供借鉴经验。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一个企业在创造企业利润、对自有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必须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承担责任。以国家电网为例,国家电网在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时候,还必须要顾及一些不同的相关者的利益。例如员工、消费者、社区、政府和环境等等之间的平衡,强调企业与其他对象之间的和谐交换和良好互动。而且企业的社会责任还会根据不同国家、企业、时期、发展来进行变化。

二、基于社会责任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以国家电网2015年的社会责任报告为资料依据,探究其基于社会责任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国家电网对每一位员工都是认真负责的,能够做到自觉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保证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重视其的个人发展及开拓创新,能够在企业和员工之间构建一个和谐的劳动关系。国家电网能够履行好员工的发展责任,也是履行其他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和基础,同时是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总结资料来看,国家电网对员工的培训投入为24.86亿元,组建劳模创新工作室1500余个,完成计划内脱产培训360.4万人次,职工合理化建议征集参与62万人。

(一)健全员工诉求服务机制

员工诉求服务中心已建成509个诉求服务中心,服务工作实现了全覆盖。员工诉求服务工作不仅帮助普通一线员工解决生活困难,还受理了大量员工对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和日常经营管理的意见建议,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等的咨询,落实劳动保护措施、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提出的请求,以及一些员工的情绪问题、心理问题等。2015年累计受理员工诉求1448件,答复率100%,荣获2015年度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

(二)确保员工的体面劳动

1、坚持公平雇用。公司用工总量172.2万人;职工劳动生产率653029元/(人・年),同比增长1.5%;人才当量密度0.9992,同比增长0.0375。女员工25.3万人,当年新提供就业人数2.6万人,职工离职率0.58%。公司实施统一的薪酬分配制度,男女同工同酬,薪酬水平按岗位价值、绩效表现和能力素质确定。员工参加工会比率100%。

2、全面落实福利保障制度。依法建立健全的福利保障体系,维护制度的公平。为每位员工参加并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员工覆盖率100%。

3、建立合理的带薪休假制度。建立规范的带薪休假制度,按照工龄给予其休假天数,并且维护所有员工的产假/陪产假权益。

(三)保证员工健康与安全

1、有效保障员工安全。扎实开展安全大检查,公司143万名干部员工开展安全日活动,累计整治缺陷隐患4.6万个。加强作业组织管理、现场安全管控,提高安全生产预防控制水平,保障员工人身安全。

2、送文化到基层。与公司重点工程、劳动竞赛、班组建设、职工小家创建活动和职工书屋建设工作相结合,丰富一线职工的生产生活。

3、关注员工身心健康。通过问卷调查、集体座谈、重点访谈、实地走访等形式,对员工思想动态进行专题分析,及时抓好教育引导。评选100个精神文明建设创新项目,及时总结推广各单位开展心理帮扶等方面的工作举措。组织员工定期体检,为员工建立健康档案,员工平均年度健康体检率100%。

4、“送温暖”慰问活动。推动各级工会组织建设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2015年“元旦、春节”两节期间,公司系统共走访慰问职工48930人。

(四)保障员工成长发展

1、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企战略。2015年,新增国家级人才20名,还包括数名优秀专家人才后备。公司荣获“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最佳企业奖”。公司评出10名特等劳模、155名劳模、230个先进班组和200个优秀班组长。

2、加强员工培训提升队伍素质;公司根据各类人员岗位业务工作需要和培训需求,通过多种途径分层分类开展了大规模全员培训。公司系统全员培训率达94.55%,直接用于教育培训的投入达24.86亿元,共完成计划内脱产培训360.4万人次。不断提升队伍素质,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分别设置依法治企、“三集五大”、改革创新、国际化发展、“三个建设”、依法治企与创新发展6个专题,帮助领导干部加快知识更新,拓宽视野,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五)深化职工民主管理与监督

1、加强民主管理和职代会建设。始终坚持依靠职工办企业方针,全面推进《职工民主管理纲要》规范化实施,实现全覆盖、全落地。

2、加强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督促各单位认真落实通用制度,研究制定公司《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办法》,强化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六)增强基层员工组织活力

1、加大班组培训,减轻班组负担。以培训班组长和班组业务骨干为重点,优化提升班组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大达标班组创建力度,公司95%班组实现达标。进一步减轻班组负担,促进班组管理水平、工作业绩、业务技能、思想素质和班组凝聚力提升。

2、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劳模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品牌作用,组建1500余个劳模创新工作室,核心员工1.6万余人,获得国家专利20000余项,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三、结语

随着时间的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如今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履行社会责任也是当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国家电网为例,从建立服务机制、确保体面劳动、保证健康安全、身心成长、深化管理监督、增强组织活力六个方面来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将社会责任落实为具体的行动,为提升国家电网的竞争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第4篇

专业、有效的过程管理

优化整合培训资源,做好员工素质提升保障

(1)开展培训中心(县公司实训基地)工作评价。根据省公司制定的评价标准,对公司、县公司两级培训中心(实训基地)工作和使用情况进行评价。进一步明确公司培训中心(实训基地)的职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强化业务支撑作用,力争2013年年末建成覆盖各专业、功能完备、资源共享的远程培训与评估平台。

(2)加强培训师队伍建设。组织编制公司培训中心队伍建设三年规划,推进教师向企业培训师的转型,建立教师定期到现场锻炼制度,加强技能培训师实践能力培养。修订印发《兼职培训师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兼职培训师储备库,加大兼职培训师选拔、使用和激励力度,推行分级管理。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堂”活动,鼓励公司本部管理人员担任兼职培训师。制订兼职培训师队伍三年培养方案,逐年开展进阶式培训。“十二五”末,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培训师队伍,数量达到职工总数的2%。

推进实践锻炼培养,为员工快速成长搭建平台

(1)强化领导干部梯队建设。建立后备干部梯队,优化队伍结构,培育素质优良、数量合理、结构科学的后备干部队伍,通过针对性培训等措施加快提高后备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

(2)深化岗位实践培养。继续推行关键、重要岗位竞聘上岗制度,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实施管理岗位轮换制度,各单位有计划的组织员工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领域多岗位交流轮岗。完善干部交流工作机制,建立横向和纵向交流相结合、复合型和专业型培养相结合的交流模式,加强中青年管理干部跨专业、多岗位的交流,提高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加强专业部门的主导作用,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以ISO90015培训质量体系为基础,进一步梳理、完善公司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体系与激励体系,优化培训实施程序,建立权责清晰、目标明确、流程顺畅、机制健全的三级教育培训实施体系,进一步强化培训后评估,提高教育培训成果转化的效率和质量。

(2)强化生产岗位员工技能培训。以新入职、新到岗人员为重点,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岗位培训等多种方式,以职业技能等级和竞赛调考为考核手段,全面提高一线员工的技术技能水平和安全技能水平。

(3)继续开展职业技能帮带活动。以公司聘任的各级电网专家、专业技术带头人、技术能手、高级技师为“师带徒”培训项目的培训负责人,开展新员工的师徒合同培养项目,制定年度技术技能培养目标,以新员工转正、高级工技能等级为目标,开展师带徒活动。

(4)组织开展技能竞赛。围绕省公司专业技能竞赛和调考,组织公司生产、营销专业竞赛和调考,选拔中青年技术骨干;加大对竞赛调考优胜选手的奖励力度,强化竞赛、调考的集中培训,争取在国网、省公司的各级竞赛、调考中全面展现大连公司员工队伍的能力素质。

(5)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建立集事故警示、安全教育、培训考试为一体的安全警示培训教育室,提高现有人员和新入职人员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达到任职岗位资格要求。

加强人才选拔培养,发挥专家引领作用

高端引领,做好国网公司专业领军人才跟踪培养工作。总结专业领军人才选拔培养经验,建立竞争性人才选拔机制,依据省公司专家人才后备选拔办法,组织开展专家人才后备,公司、省公司、国网公司专家人才逐级选拔推荐工作,加强专家人才梯队建设。

搭建发挥专家人才作用的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关心慰问专家人才工作生活情况,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以用为本,发挥专家特长和能力,组织专家参与项目攻关和课题研究等工作。完善专家工作室管理机制,评选公司生产技能专家工作室,争创省公司生产技能专家工作室。

健全四级四类人才选拔培养体系,畅通管理、技术、技能人才发展路径。重点加强生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双师型人才培养,搭建技能和技术人才发展通道;大力开展技能竞赛和技术比武活动,激励技能人才学技术、练技能、钻业务。

继续开展国家执业资格培训和考试认证工作。强化员工参加国家执业资格认证考试前培训工作,加大对取得国家执业资格员工的奖励。

开展评优创新活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评先评优与广泛参与并重,深入调研,完善机制,做强主营业务岗位竞赛平台;做强班组综合素质提升平台,深化班组标准化建设和“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做强员工技术创新平台,推进技术创新竞赛和劳模工作室建设;做强员工自主参与企业管理平台,建立合理化建议常态机制。全力做好各级各类评先推优工作,为广大员工展示能力素质创造条件。

增强科技创新素质。加强管理创新和科技管理培训,开展管理创新项目申报。调动各方面资源和积极因素,搭建创新平台,营造尊重创新、人人创新的良好氛围。全面审视员工能力素质上的差距与弱项,努力拓展知识面,牢固树立科技创新意识,养成运用科技知识和科学手段解决问题的思维和习惯,熟练使用和操作常用的现代化办公设备。大力推进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以创新突破瓶颈,以创新促进发展。

规范集体企业员工教育培训,提升集体企业员工队伍素质

(1)统一集体企业员工的培训组织和培训要求。按现行主业培训管理模式和要求,结合集体企业的生产实际,摸清各类集体企业对员工技能的需求和员工技能的不足之处,按全民支援集体、集体、社会化用工的顺序逐步推进集体企业全员技能培训,提高集体企业员工队伍素质。对与主业岗位技能要求相近的岗位,与主业执行同一培训计划、混合编班培训,促进集体企业与主业员工的融合,通过培训互帮互补,带动集体企业员工培训效果的提高。

(2)建立集体企业兼职培训师队伍,加大考核力度。加强集体企业兼职培训师队伍建设工作,建立一支规模在20人左右,热爱培训工作、业务能力强、熟悉集体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兼职培训师队伍,依托兼职培训师队伍,使培训贴合集体企业实际工作需要,提高培训实效。借鉴现行培训效果的测评模式,推进集体企业员工技能调考和培训效果测评工作,激励员工主动学习。

(3)加强岗位交流,促进人才成长。将培训作为集体企业人才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通过培训挖掘人才、发现人才,对业务技能优秀的人才加大交流和使用力度,吸引员工主动参与培训。

员工素质提升成果及意义

提升了员工思想素质,保障“三集五大”体系建设高效开展

(1)开展主题教育,提升员工思想素质。针对深化“两个转变”的客观需求,从提升广大干部员工思想、作风和能力素质出发,组织开展了“思想大讨论”等“七个一”活动。通过“主题活动”,积极倡导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打造“动车组”,擅于“大合唱”,发挥了公司整体优势和员工集体智慧,汇聚了公司发展新动力,为“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2)实施“三心”工程,提升员工心理素质。针对改革发展特殊时期员工的心理变化和思想波动,从关爱员工、关注心理健康出发,开展了员工“幸福指数”测评,开通了心理咨询辅导热线,组织了专家“面对面”咨询,举办了心理健康、子女教育讲座等系列活动,营造了平安、健康、快乐的工作氛围。通过“三心”工程,使员工的心理调适能力得到增强,切实减释了员工的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有效助推公司和谐、稳定。

(3)运用典型引导,提升员工道德素质。大力培树、宣传员工职业道德、社会公道、传统美德等方面先进典型。开辟了内部网站“特别推荐”专栏,开展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集中宣传”活动,举办了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颁奖典礼。公司员工“海岛活雷锋”刘龙曾被评为央视2012“温暖中国”十大人物,荣登“中国好人榜”,其事迹被新华社内参、新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导。这些典型,有力地引导了员工道德素质的提升。

提升了员工综合素质,推动“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建设步伐

把自觉学习和全员培训作为提升员工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拓展培训渠道与方式,创新实践员工自主学习、员工自助培训、集中岗位适应性培训和员工自我能力素质测评与考试,进一步深入开展全员培训考试工作。并积极运用“181”工程主导目标:提高高端管理人员素质(员工总量的10%)、提高生产岗位员工能力素质(员工总量的80%)、提高“低当量”人员能力素质(员工总量的10%),量化并有条不紊推进了员工岗位综合素质的提升。

(1)引导员工自主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职责,一种终身追求,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学以致用,不断深化思想认识,提升理论水平。开展“读书年”活动,为员工选送优秀图书,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以公司员工积分建设为契机,完善远程培训系统,缓解工学矛盾。继续鼓励员工参加学历教育和执业资格认证培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结合工作实际,深入调研,剖析实践问题,深化调研成果应用,为改革发展提供支撑。

(2)深化全员培训考试。统一公司培训计划管理,将公司级重点培训项目、基层单位现场技能培训项目和集体企业技术技能培训项目纳入公司培训计划统一管理。公司重点开展中层干部、管理和技术人才、班组长以及其他重点管理培训项目;各基层单位重点开展员工在岗工作期间的现场技能培训;集体企业重点开展集体职工的岗位技术技能培训。创新、完善中层干部、青年后备干部、管理技术人员和班组长培训模块,分类、分层开展各级管理人员培训,重点提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强化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全年累计参加脱产培训的时间不少于7天。加强生产岗位员工的技能培训,全年累计参加脱产培训的时间不少于5天。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由公司人力资源部指导农电服务公司通过轮训、集训等形式,组织开展农电用工全员培训,培训覆盖率要达到100%。重点提升“低当量”人员素质,组织落实“低当量”(人才当量折算值在0.8及以下者)人员三年素质提升计划。

在现职中层干部培训方面。明确培训目标:针对“三集五大”实施以来公司发展变化的需要,使中层干部能够根据供电企业管理变化特点,强化执行力,提升管理者将已掌握的领导艺术和方法在工作中进行有效发挥的能力;熟练掌握绩效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有效提升干部队伍精细化管理能力;面对复杂的舆论环境,增强中层干部舆情管理和有效应对媒体的能力,切实增强领导干部队伍软实力,为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实施提供支撑保证。目前已完成公司聘任的现职中层干部培训120人(其中在2012年或2013年已参加过省公司组织的干部培训班的人员原则上不再参加本次培训)。

在青年干部培训方面。人资部严格按照公司培训要求,以应用为背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经过1个月的周密策划、课程开发与组织,2013年青干班于3月1日正式开班。公司总经理于晓辉亲自参加开班典礼,并对全体学员提出了具体要求、寄予了殷切期望。本期培训班共有学员46人,平均年龄33.11岁,实行全脱产封闭管理。培训时间历时16天,内外聘请了15位老师进行授课,这是公司历史上培训时间最长、培训内容最为丰富的一次青年干部培训。在培训期间,划分了6个学习小组,根据专业又设立了3个专业队,进一步增强了大家学习交流的积极性和培训的实效性。

第5篇

关键词:煤矿 员工 培训

培训与企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培训的目标必须符合于企业当前、长远发展目标,为企业规划发展目标而服务。显然,培训也必须依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制定培训的总体规划,为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认真研究与部署培训的规划问题,制定切实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培训规划。事实上,在笔者看来,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其管理最重要的环节应体现在对“人”的管理上,而不是对“事”的管理上。只要管住了“人”,也就管住了“事”。因此,从企业方面来讲,抓好培训规划,建立与企业发展规划相一致的培训总体规划,既要考虑当前问题,又要兼顾长远发展,是确保培训整体效果的基础。

重视培训:企业寻求发展需要建立学习型组织,要重视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的员工的全面素质的培训,进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煤矿企业要实现自身和员工的发展目标,就需有计划地对职工进行培训,使其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提高到与实际工作相匹配的素质要求,以胜任职位并适应工作。煤矿企业具体的全面素质培训主要是知识培训、心理素质培训和技能培训。

知识培训:通过培训员工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才能在各个岗位进一步发挥自己所长,为员工持续进步和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素质培训:素质培训是企业必须长期坚持进行的核心工作。员工在具备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业务技能的情况下,如果对人生观、价值观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会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他们不会给企业带来财富价值。只有具备高素质的员工才是企业所需的人才,为实现企业和自我目标而努力,创造更大的价值。

技能培训:技能培训也是企业培训中的重点环节。员工的工作技能的提高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源动力。我们常说的“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只有转化成技能,才能真正产生价值。

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提高员工的全面素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

1 建立科学有效的培训系统

培训的形式很多,企业在选择具体方式的时候应根据煤矿企业的特点开展培训,好的培训形式决定好的培训效果。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使员工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因此,煤矿企业应结合员工特点,合理选择适合本企业所需的培训计划,以便达到最终目的。

孔子曰:“有教无类”,企业应把合乎条件、需要学习的员工都应纳入培训的范畴,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一样也不例外也要接受培训。员工积极参与的培训要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的需求,采用切实的主题、深度及培训形式来进行全面培训。

培训要进行学习效果反馈评估。按照PDCA(计划、执行、检查、改进)运行模式进行培训管理,一个闭环的信息循环系统中反馈环节必不可少。没有反馈环节,就无法了解培训工作的成效,也就无法进行更新改进。具体的反馈形式有:与培训员工面谈、问卷、对培训员工若干年的追踪调查等,总结经验与不足,作为以后培训工作的有益借鉴。

2 企业的员工培训应处理的关系

2.1 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关系。一个企业要想提高核心竞争力,设计员工教育的方案应该从长计议,为煤矿企业的安全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2.2 将员工的职业教育培训与员工的收入、职务、职称升迁挂钩,优化队伍,推进员工自我完善。从培训角度来讲,员工参与始终存在一定的被动性。如何转化被动为主动,对于提升培训效果至关重要。笔者认为,要实现由被动变主动,关键在于企业的用人机制与激励机制。人才队伍只有充分体现上下流通顺畅,才会优化队伍,才会激发员工的紧迫感,激发员工不断的自我完善,达到由“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员工培训的效果,也是改变目前煤矿企业培训效果不佳的最好途径。

员工培训学习不同于义务教育,部分员工不愿接受教育培训,尤其是煤矿、建筑等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从业人员本身的文化水平就较低。他们对学技术、熟技能、强本领的认识始终存在偏颇,加之文化水平低,学习起来困难较大。因此,企业各部门要通力配合,积极引导员工树立培训学习意识、端正学习态度,营造风清气正的培训学习氛围。在全矿形成好学、乐知为荣,不学、无知为耻的培训学习环境。

开展企业的员工职业培训教育,不是单纯为了教育而教育,最终目的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培养、挖掘人才,调动、激励员工的进取心和责任感,进而提高员工整体素质。要把企业的培训教育与企业的人事管理设计成一个“学习—提升”的闭环结构。即企业员工的每一次提升,都要经过相应等级的培训,而每项培训,都是为学习者的进一步发展作准备,这样循环重复,螺旋式上升,必将使受教育者不断地从接爱教育中得到激励,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因此,把员工接受培训教育与其经济收入、职务、职称升迁联系起来,是及时“兑现”企业和员工教育投入的重要环节。唯有此,才能优化煤矿企业职工队伍,推进员工自我完善。

3 制定适合企业的培训技术与方法

煤矿企业培训的主要对象是成年人,他们一般是思维能力成熟而且具有一定的社会经历。为了更好地提高培训效果,企业根据发展的需要和个人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选择培训技术与方法。

3.1 在岗培训:在岗培训是现今企业应用最普遍的培训方式,是指员工不脱离岗位,利用工余时间和部分工作时间开展的培训。

3.1.1 根据新的职业技术发展要求来培训提高在岗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如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各矿(厂)每周须有一天的时间要对车间主任以上的管理人员就现代企业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知识、领导艺术和国学等专题进行培训;每月对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在岗培训考核;每一年都必须对煤矿“采、掘、机、运、通、地测防治水”六大专业进行在岗培训考核。这些培训都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树为宁夏的标杆企业,倡导“全区国企学神宁”。

3.1.2 为满足在岗员工掌握更高职业技能的要求,使其成为中等专业人员及基层管理者(如中、高级工、技术员、班组长等)进行相关培训。在这一方面,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近几年来,为了提高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每年提供大量的人力、财力支持开展员工岗位技能培训,利用脱产和工余时间对岗位员工进行了系统的岗位知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质量管理标准、设备操作技能、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的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综合技能,助推神华宁夏煤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再上新台阶。

3.2 脱产培训:脱产培训是员工离开工作岗位,专门去相关院校或培训机构进行专业知识或技能提升学习。如近年来,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将集团所属各矿(厂)的矿(厂)长、书记等处级领导送往清华大学进行培训,将各矿(厂)的中层管理人员、各工种岗位的技术骨干送往天津工程学院及集团职工教育学院进行培训。

3.3 煤矿企业在培训过程中还应有针对性地对一些仿真系统进行建设,使受训员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学员的实际应用技能。在这方面,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做得非常好,不仅与西安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了煤矿仿真教学软件,而且不惜代价购买了煤矿所需的各种仿真设备、实施。到目前为止,全集团已有包括煤矿、煤化工、机电、洗煤厂等实训基地5个。

3.4 岗位复训:岗位培训要做到温故而新知,应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需要来进行岗位复训,本着按需施教的原则进行。在岗人员每年要进行一次岗位知识复训是很有必要的。复训的内容主要是:职业技能规范的培训,职业道德的培训,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的研讨。

3.5 师带徒:当员工缺乏岗位经历或对岗位情况不熟时,通过其师傅的言传身教,使新岗位员工提高实践工作经验,尽快达到岗位技能要求。采用此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新员工和员工晋升、岗位转换。

3.6 专题案例讨论:结合实际为了分析问题、寻找差距、避免失误。针对某一特定现象和案例,进行专题分析讨论。

第6篇

江苏省委提出了“构建宁镇扬经济板块”的重大战略,仪征市委结合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科学确定了“争当宁镇扬经济板块的县域排头兵”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全面加强县域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速各类优秀人才向经济发展一线集聚,至关重要。为此,必须做到“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以更加开放的观念尊重人才。要在全社会强化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依靠人才的观念。广泛开展人才宣传工作,通过召开人才工作会议、组织“人才工作巡礼”活动等形式,全面总结近年来全市人才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深入宣传人才工作的有关形势和政策等。在仪征电视台、《仪征信息》、《仪征人才网》等媒体上开辟“优秀人才事迹介绍”专栏,大力宣传各类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切实关心各类人才的进步和成长,为他们创新创业搭建舞台,提供空间。深入开展“十佳创新之星”和“优秀创业人才”评选活动,加大表彰和奖励的力度,确保各类优秀人才政治上受表彰、经济上有奖励、舆论上有地位、待遇上有落实,使人才价值得到肯定和认可,努力营造出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认真执行《仪征市人才柔性流动管理暂行办法》,及时发放《仪征市特聘工作证》,落实人才在仪征工作、创业、居住、生活等相关政策待遇。修订完善《仪征市人才引进及奖励办法》,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选拔机制和生活保障机制,重奖为仪征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

二是坚持以更加开阔的视角引进优秀人才。主动顺应沿江开发和主导产业发展要求,开辟引进人才“绿色通道”,力争把仪征建设成为苏中地区重要的聚才“磁场”。XX年将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紧缺人才作为人才引进的首要任务,结合高新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网上招聘等形式,注重引进支柱产业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其中:石油化工150人、汽车及零部件110人、船舶制造60人、高新技术30人,为主导产业加速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重视引进高层次人才,尤其是把领域里、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领军人物、拔尖人才引到仪征,切实提高仪征产业层次。深入实施“人才项目采购工程”,坚持以项目带人才、以人才引项目,为持有科技成果、开发项目来仪创业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平台。采取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实施重大项目合作等灵活方式,主动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借脑”、“借智”,吸引市外优秀人才为仪征经济发展贡献才智。借助经济手段、政策激励等措施,通过“假日博士”、“双休日研究生”等灵活方式,引进一批“候鸟型”、“季节型”高级人才,使他们定期来仪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扩充人才容量,XX年力争引进各类人才1100人;加大柔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技术攻关、企业顾问、短期聘用、人才租赁等形式,引进柔性人才150人、各类成熟人才100人,尤其要注重吸引仪征籍优秀人才回乡创业。

三是坚持以更加超前的意识培养各类人才。全力打造专业技术人才。XX年举办10期专业技术培训和专题研讨会,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脱产培训不少于72学时,初级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40学时,确保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率达80%以上。参与省机械汽车行业“313人才工程”、教育行业“青蓝工程”、建筑行业“当代鲁班人才工程”等重点人才培养工程,积极实施“510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在5个行业各培养10名紧缺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加强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中专及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在石油化工、机械汽车、船舶制造等主导产业实施“学历提升教育工程”。精心锤炼经营管理人才。成立“仪征企业家协会”,举办“企业家论坛”,打造优秀企业家群体。举办工商管理专业班、经济管理大专和本科班、法律本科班。引进清华大学“远程学堂”教育,在全市设立15个左右教学点,每年引导20家规模以上企业800人到1000人参训。在“仪征市干部培训网”开展“企业班组长系列培训”、“中小企业管理与创新”等培训。加快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重点在机电一体化、电工电子、汽车制造与维修、化工、建筑、现代服务等专业实施高级技工培养计划,XX年培养技师150名、高级技师10名;培养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专业的5年制“双证生”1800名。引导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工作室”,组织技术革新和攻关,开展技能大赛,促进技术工人岗位成才;推进技师考评制度改革,鼓励企业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探索设立1—2名“首席技师”。扎实培育农村实用人才。成立仪征市农业科学实用技术宣讲团,每年开展科技下乡、智力支农活动20次左右。出台《仪征市农村实用技术职称评聘暂行办法》,开展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和职称评定工作。加大农村成人教育力度,抓好农业技术推广、种养能手、能工巧匠和农民经纪人四支队伍建设。

四是坚持以更加灵活的机制留住关键人才。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以更加市场化的机制,最大限度地留住一切有利于仪征经济发展的各类人才。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合法流动、契约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户口不转、关系不变、双向选择、能进能出”的柔性人才流动机制。引导企业采取高薪、岗位、住房等调控手段,对企业核心人才予以重点保护、重点关心、重点照顾;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及工作性质、特点,在南京、扬州等大中城市设立研发中心或科研基地,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实行“异地安置”;引导优秀人才以资金入股、项目入股、技术入股等形式加盟企业,吸引优秀人才在仪征创业;对技术能手、管理行家等骨干人才,把他们安排到最合适岗位上放胆、放手、放心使用,努力为各类人才创业、发展提供机会和平台。

五是坚持以更加完善的保障服务人才。切实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根据产业布局和人才预期集聚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在城市规划中落实人才公寓、专家公寓的布点,采取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为企业和各类人才提供过渡房或廉租房,解决制约企业人才引进的矛盾。保持人才财政投入稳定增长,逐步提高市人才基金数额,引导企业对人才引进的资金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人才投入体系。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形成人才资源的共享机制,继续办好市人才市场,举办春夏两季人才交流大会;建立和完善人才信息网络,定期人才需求信息,为人才交流搭建平台;在“三大园区”和各乡镇工业集中区建立“人才工作站”,形成人才工作服务网络。

第7篇

论文关键词:企业职工培训管理

0引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焦点不仅是资金、技术等传统资源,而是建立在人力资本基础之上的创新能力。同时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得企业间的竞争范围更加广阔,市场变化速度日益加快,面对这种严峻的挑战,企业必须保持学习的能力,不断追踪日新月异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思想,才能在广阔的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增加对人力资源不断的投资,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管理,提升员工素质,使人力资本持续增值,从而持续提升企业业绩和实现战略规划。

1建立科学的企业职工培训体系和有效培训计划

1.1培训需求分析与评估:拟定培训计划,首先应当确定培训需求,从自然减员因素,现有岗位的需求量,企业规模扩大的需求量和技术发展的需求量等多个方面,对培训需求进行的预测,对于一般性的培训活动,需求的决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①工种、业务分析:通过探讨水电行业未来几年内发展方向及变革计划,确定工种、业务重点,并配合水电行业整体发展策略,运用前性的观点、将新开发的业务事先纳入培训范畴。②组织分析:培训的必要性和适当性,以及组织文化的配合是极其重要的前题,否则培后及组织优劣等也应该加以分析,以确定训练的范围与重点。③工作分析:企业培训体系是根源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战略体系之下的,只有根据企业战略规划,结合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才能量身定做出符合自己持续发展的高效培训体系。

1.2有效的培训体系着眼于水电施工企业核心需求有效的培训体系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救火工程”,而是深入发掘企业的核心需求,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预测对于人力资本的需求,提前为企业需求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1.3有效的培训体系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员工培训说到底是一种成人教育,有效的培训体系应考虑员工教育的特殊性,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训练技法,针对具体的条件采用多种培训方式,针对具体个人能力和发展计划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在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多渠道、多层次的构建培训体系,达到全员参与、共同分享培训成果的效果,使得培训方法和内容适合被培训者。

1.4有效的培训体系充分考虑了员工的自我发展的需要按照自身的需求接受教育培训,是对自我发展需求的肯定和满足,培训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同时也要与员工个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实现员呀素质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匹配。这个体系将员工个人发展纳入企业发展轨道,让员工在服务企业推动企业战略止标实现的同时,也能按照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通过参加相应层次的培训,实现个人的发展,获取个人成就。另外,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也使员工认识到,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才是其在社会中立足的根本,有效的培训体系应当肯定这一需要的正当性,并给予合理的引导。

培训要想获得好的效果,培训形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培训的形式很多,企业在选择具体方式的时候不必因循守旧,固执地套用已有的既定模式。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使员工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因此,企业应结合其资源优势,员工特点及培训内容,合理选择适合本企业所需的科学的培训系统和有效的培训计划,以便达到最终目的。

企业培训管理要取得成效,重点要把握以下要点:第一,要切实把握好“三性”。①系统性:根据企业现状及发展目标,系统制定各部门,岗位的培训发展计划。企业管理者必须对培训的内容,方法,教师,教材和参加人员,经费,时间等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和安排。培训内容的适当与否是培训能否有效的关键因素,为此必须作好培训前的需求分析。个人分析就是找出某一员工现有的技能水平与要求的技能水平的缺口。培训就是要填补这一缺口,雪中送炭。②前瞻性:企业培训不仅仅是为了目前的需要,更要考虑将来的长远发展。③针对性:要“有的放矢”,把握好培训的主方向,主目标,不能“漫无目的”的所有项目一起上,一定时期内,还需主题明确,中心突出。第二,要有广泛的员工参与。认清员工的需求,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采用适当的主题,深度及培训形式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对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一样,进行全面培训。企业应把所有那些合乎条件,渴望学习的员工都纳入培训的范围,尤其是企业的高级主管人员应首先接受培训。真正影响培训和开发效果的人不是培训人员,而是受训人员的直线管理者,如果他们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和技能,培训与开发的措施往往落空。第三,要有反馈与交流。每次培训结束后都要做培训效果评估,对培训内容本身的可实践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程度进行全面的评价,为以后的培训具有更好的效果奠定基础。

2搞好水电施工企业员工培训应处理好两个关系

2.1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的关系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应该从长计议,设计员工教育的方案。从世界上成功的组织或企业看,可以发现,他们开始并不急于求成,而是注重发现,组织和运用好企业的人力资源,要求员工通过学习,创造,挖掘,发挥自己的潜力。在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在日本,德国等一些比较重视企业员工团队精神,敬业精神的国家,企业历来重视员工培训教育,为了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他们在教育上的投资从不吝啬。上海航空公司曾因更新飞机,有约一年半时间成为“无机公司”,面对极大的经济压力,当时有人建议将技术工人劳务输出,赚一笔钱,也有人提出让一部分职工待岗回家,省一笔线。但是公司最终没有赚那笔钱,也没省那笔钱,却投入资金搞全员培训,把公司变成了一所大学校,从而为迎接一流飞机,提供一流服务,作了人才,智力准备。从长远眼光看,这是最终出高效益的手段。

2.2在岗员工的职业教育与员工的职务,职称升迁的联系水电施工企业开展员工职业培训教育,不是纯粹为教育而教育,其最终目的是根据水电施工企业的发展目标,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挖掘,培养人才,调动,激励员工的上进心和责任感。将在岗员工接受职业教育与其职务,职称升迁联系起来,是及时“兑现”企业和员工教育投入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把企业的职业教育与企业的人事管理作为一个系统,设计一个“学习——提升”的闭环结构。即企业员工的每一次提升,都须经过相应等级的培训,而每一项培训,都是为学习者的进一步发展作准备,这样循环重复,螺旋式上升,使受教育者不断地从接受教育中得到激励,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

3制定适合水电施工企业的培训方法与技术

人员培训是一项在时间和金钱等各方面花费都比较大的工程,在企业实际工作中,对不同人员的素质提高也有轻重缓急,同时,企业培训的对象主要是成年人,且成年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社会经历及成熟的思维能力。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培训的投资效益,就必须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具体情况,合理地确定培训对象和选择培训方法和技术。归纳起来,笔者认为员工的培训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3.1在岗培训:在岗培训是指员工不脱离岗位,利用业余时间和部分工作时间参加的培训,这是企业应用最普遍的培训方式。

3.1.1根据新的技术和职业发展要求来调整,提高在岗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如资兴焦电股份有限公司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近两年来,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由党务工作部牵头,先后举办了的初级和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每周利用一至二天的时间对车间副主任以上的初级管理人员和公司副部级以上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现代企业知识,管理知识,财务知识,人力资源管理,领导艺术和市场营销等知识进行了专题的培训。

3.1.2满足在岗员工要求掌握更高技能的职业要求,为其成为中等专业人员及基层管理者(如中,高级工,技术员,班组长等)作好准备。由于公司的发展,去年来,资兴焦电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技术发展部和生产安全部联合在各分厂开展的员工岗位技能培训,利用工余时间对岗位员工进行了系统的岗位知识,质量管理和设备操作技能的培训,有效的提高了员工的综合技能,促进了公司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和公司的发展。

3.2脱产培训:脱产培训是指员工离开工作岗位,去专门从事知识技能的学习。如资兴焦电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湘潭矿院举办的煤化工研究生班培训,集中时间组织相关人员脱产进行培训。

无论是何种培训,下面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在日常开展的培训工作中也应用得比较广泛的,如课堂教学,视听技术(电视,录像,电影,录音带),计算机辅助指导,情景模拟,学术会议与讨论,角色扮演,案例研计,高级游戏,讲座,多媒体技术,新员工培训等。

3.3部门互动式培训:设置培训主题后,根据部门员工特点,将培训内容分解到部门相关人员,各自进行学习:培训由大家共同参与,每位员工都是老师,各负责主讲部份内容,每讲完一部份,全体员工就其授课内容及方式展开集体讨论。总结长处,改进不足,以不断完善:此种培训所产生的效果是多方面的,既可促使大家认真学习,努力掌握培训内容精要,又可提高授课者语言表达及文字组织能力,还可通过讨论阐述不同观点,帮助大家共同理解,从而使所有参与者获得提高。如“TCL电工集团”采取此种培训方法,培养并形成了水电员工自觉学习的良好氛围。通过互动式的培训,让员工在平常的生活与工作中不断积累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3.4岗位复训:在岗员工在从事一定时间相同的职业工作后,往往会渐生惰性,操作由熟练而变得机械,麻木,甚至将规定的程序简化“吃掉”。因此,对于在某一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的在岗员工进行岗位复训,以温故而新知,是必要的。岗位复训应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按需施教,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需要,缺什么补什么。复训的内容包括:规范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道德培训,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的研讨。每期复训,都应要求每位学员必须提出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案例(在实际工作中处理成功的,失效的事例)进行讨论交流,相互启发,从而不断积累岗位工作范例。

3.5导师带徒:此种方法主要适应于新员工和员工晋升,岗位轮换,当员工缺乏岗位经历或对岗位情况不熟时,可采用此种方法,通过其带岗者的言传身教,使员工获取实践经验,以尽快达到岗位要求。

第8篇

关键词:培训;煤矿职工;意识;安全教育;成效

0引言

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是煤矿企业一项严肃、认真、重要的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关乎煤矿职工队伍安全素质提升、关乎矿井安全生产和效益保障,关系到职工个人的人身安危和经济收入,同时也是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严格贯彻的具体体现。但在当前煤炭市场疲软、经济形势下行影响下,受经济收入和外界因素等影响,部分职工存在工作焦虑、工作情绪不稳定等情况,致使工作过程中易出现精力不集中、安全意识降低等情况出现,这是近年来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受上述因素影响,也造成部分职工虽然在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但是安全意识未深入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安全意识也未得到有效提高。再者就是煤矿在安排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时,可能存在的片面追求办证效率、制度落实不严格、督查考核走形式等问题,也是煤矿安全教育培训不能较好开展的原因。在这种形式下,如何进一步提升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成效、如何更加有效开展各项培训工作、如何切实提高职工安全意识,远离“三违”是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者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1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有4个方面:①煤矿企业主要领导对安全培训工作关注不够,对“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就是重大隐患”、“安全意识提高就是经济效益”认识深度不够;②煤矿企业相关管理单位领导对培训工作不重视[1],存在管理松懈、要求不严、督导考核不到位、工作开展不扎实现象;③基层单位领导重生产,轻培训,对培训工作支持力度不够,配合不够密切;④部分职工自身对安全培训重要性认识不够,把培训当成一种负担,不愿意主动参加培训,从内心抵制安全培训工作[2]。(2)培训制度落实不到位。主要表现为:对制度涉及的具体条款、要求执行力度不够、执行不严格或未按照制度要求实施。如:做不到文件规定的脱产培训;不能按要求定期召开培训会议或即使召开也多是流于形式;按照安全培训要求需教考分离的,实际流于形式等。(3)实操基地不完善。缺少实操基地,很多工种不能进行实操,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密切,影响培训效果。(4)教师责任心有待提高。教师教案更新不及时,敷衍应付[3],照本宣科,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培训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不论什么工种,培训内容都是统一内容[4]。

2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成效提升的对策

(1)管理者重视、强化协调是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提升的根本之路。管理者重视、强化协调是煤矿安全培训教育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组织保证,也是确保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提升的根本。为此,在每期安全教育培训开班之初,做好与各单位的沟通协调,确立合理的专业课程、培训流程、年度计划内需培训人员和教师队伍安排是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完成的先决条件;同时,管理者的支持,也是各项培训政策得以落实的组织基础。(2)健全制度、完善体系是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提升的基础保证。完善的制度、健全的体系是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得以有效实施的基本保证[5],目前各矿井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制定方面已基本健全,体系也基本完善,但是仍然存在的诸如制度仅以文件下发后,未组织有效学习、考核或未采取较为透明的如悬挂牌板、组织宣传、明确各项流程等方式贯彻落实或制度、体系更新不及时,与当前形势不适应等问题。因此,不断梳理、完善现行制度,明确职责,及时更新体系是确保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有效实施的基本保证。(3)创新授课、加强实操是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提升的必然举措。传统的“黑板+粉笔”、“教案+照本宣科”等的授课方式[6],已不能满足当期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而“PPT+投影”的授课方式,易存在课件内容缺乏新意、动态体现和趣味性不足等问题,另外实操方面:缺乏长期性场地、实践和可操作性的设备及组织人员、政策性鼓励等因素,致使部分实操练习难以实现也是当前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因此,创新采用“案例+动画演示+制度解读+趣味讲解”和充分的代入或引入互动式的授课方式[7],配合合理的实操练习、实操比赛等组织活动,是提升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必备举措。(4)加强监督、严格考核是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提升的有力保障。措施的实施需要严格的督促、考核,为确保教学质量,引进工程管理科学的过程管理、质量管理概念是很有必要的[8],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督查考核单项,明确各项教学管理细则,与职工收入相结合,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强化思想理念与职业操守责任制,明确管理过程侧重点、及时兑现各项奖惩,将是保证安全培训教育的有力保障。

3建议

(1)坚定领导、强化协调、积极引导。管理者重视是安全培训工作健康发展的动力[9],因此,矿井的培训工作要首先有主要负责人定期组织召开培训工作例会,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对不支持培训工作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表现好的单位或学员表扬奖励,激励先进,鞭策落后,提高基层单位管理者对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其次,负责培训单位要加强与基层单位管理者的沟通交流,争取基层管理者的支持、配合,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培训任务。另外,培训教师要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和引导[10-11],让学员从内心真正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学员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严把教案审核,积极沟通交流,科学、合理安排培训内容。由于每期培训的对象、工种都不一样,负责培训单位要及时与授课老师沟通交流,让老师提前了解当期参培学员的基本情况,合理选择授课内容,有针对性地编写教案,并要求当期培训教案提前报送负责培训单位审核,确保教案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内容新颖、切合实际。(3)认真开展教学评比,加强后期跟踪考核,检验培训效果。当期培训结束组织参培员工对授课老师进行评比打分,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或建议,评定为优秀的授课老师给予适当物质或精神奖励,激励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增强责任心,对合理化建议积极采纳,认真落实,不断完善培训管理机制,提高培训质量。同时,对当期培训学员,通过每周基层单位学习会结合现场提问的方式进行重点抽查,检验培训效果。(4)突出培训重点,提高安全意识,提升全员素质。安全培训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岗位操作技能上,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员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自主保安意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转变[12]。同时,在做好一般工种、特殊工种培训的基础上,按照“抓系统、系统抓”的原则,加强对重点岗位人员的培训,分系统、分专业组织对班组长、质量验收员、安检员等与安全质量密切相关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岗位操作技能,为安全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结语

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是关乎矿井安全生产的一项长效机制,必须长期开展、持之以恒,才能为煤矿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另外坚持安全培训教育就是矿井经济效益的理念不动摇,是企业有效落实煤矿安全培训教育的根本之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马丽.浅谈煤矿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9):281.MaLi.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incoalminesafetytraining[J].EducationTeachingForum,2015(9):281.

[2]陈伟伟.煤矿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3):126-127.ChenWeiwei.Theexistingcoalminesafetytraininganalysisofthe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J].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ManagementandTechnology,Quarterly,2013(3).126-127.

[3]张立忠.浅析煤矿安全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37.ZhangLizhong.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coalminesafetyeducation[J].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ManagementandTechnology,Quarterly,2015(1):37.

[4]屠红勇.浅析煤矿安全培训存在问题与对策[J].云南煤炭,2006(2):51-53.TuHongyong.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coalminesafetytraining[J].YunnanCoal,2006(2):51-53

[5]刘世才.当前煤矿安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35(S1):105-106.LiuShicai.Current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incoalminesafetytraining[J].MiningSafety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2008,35(S1):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