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时间:2023-01-19 12:57: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方程式;教学

化学方程式构成了整个化学学习过程的知识链,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学生接触学习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记忆。在教学中我们常会采用分类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归类学习。除了分类教学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化学方程式的学习效率呢?

一、初中化学方程式教学特点

在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方程式的教学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实验展示阶段;第二,总结归纳阶段;第三,巩固学习阶段。在这三个阶段有着不同的教学特点。

第一阶段主要为直观教学。这一阶段多采用示范性实验或者实验动画过程展示的方式向学生具体地介绍整个方程式的化学反应过程,帮助学生通过直观的内容对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进行理解。

第二阶段主要为方程式书写的教学。通过对化学反应的观察学习之后,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化学反应中涉及的化学物质以及它们之间的作用关系,书写出标准的化学方程式。

第三阶段主要为测试教学。通过给出反应物质和反应条件,让学生写出正确标准的方程式。即能完成对上一学习阶段的回顾复习,也能进一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加深学生的记忆。

二、提升初中化学方程式教学效率的探索

提升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前文中提到的教学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堂活动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一,我是化学方程式。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不同的化学反应物质、反应条件

反应器皿,分组进行化学反应竞赛。由老师宣布实验条件,学生一一作出反应,最先完成化学反应的小组获胜。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印象,从而更好地记忆化学方程式。

第2篇

关键词:化学语言;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

化学语言是解释自然界化学现象,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概括化学变化规律的,其它语言所不能替代的特有的语言,掌握了化学语言也就掌握了学习化学的金钥匙。那么初中生该掌握的化学语言有几何?教材《初中化学(人教版)》中的化学语言,总共有五类246种(个),具体是:元素符号(33种)与离子符号(5种),原子结构示意图(22种)离子结构示意图(5种),化学式(108种),化学方程式(62个),电离方程式(11个)。

与原教材相比,新教材不仅删去了电子式,减少了元素符号,降低了对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要求,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变反应规律的要求也有所降低,而且对章节编排做了改进,分散了难点,选择了合理的知识梯度。

一、利用化学语言的特点 激发学习兴趣

作为化学领域的语言,它具有其它语言不能代替的独特性和简洁性。充分利用化学语言的特点,结合教材的内容,有计划地分散难点,让学生轻松地学习,特别是复习阶段,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在总复习阶段可以相互比较、相互渗透、融汇贯通,加上适量的集中练习使学生由生变熟,熟能生巧。要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化学其实并不难,只要掌握了化学语言,其它的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在学懂学会中不断强化兴趣,在复习练习中巩固元素符号,进而熟练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逐渐达到熟练地做题、熟练地分析解决实际能力题的程度。

为提高化学语言的学习兴趣,可以适时地向学生介绍科学发现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或掌握一些科学发现方法与规律,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和根本。可以讲述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故事,以提高兴趣加深印象。还可将元素符号、化合价、金属活动顺序表等内容编成人人喜爱的顺口溜,增强记忆效果。

二、结合教材知识结构 化学语言教学三步曲

教师在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分解化学语言在全册书中的地位,按照教材编排的层次和顺序,把握教材的深广度,将化学语言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特别是复习阶段由于学生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效果更佳。

1.化学语言的识记阶段

从“绪言”到第二章第三节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属于化学语言的识记阶段。让学生回忆总结已经学过的元素符号。到元素、元素符号这一节,学生都能够熟练地读、写24种元素符号。对于化学式,从“绪言”课接触物质开始总结,把常见物质的化学式,一一总结在黑板上,让学生一目了然,同时教给了学生一种学习与总结的方法。在学生第一遍学习的基础上再一次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2.化学语言的理解阶段

化学语言的精妙之处,简洁之处,无可替代的特点就从这一阶段开始体现。从第二章第三节到第四章第二节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理解阶段。让学生理解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掌握用元素符号写化学式,用化学式写化学方程式的初步规律。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语言教学的重点,掌握好化学式与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可使学生形成化学方程式的雏形。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是难点,除了讲清最小公倍数法,可通过实例简单介绍“奇数配偶法”。对于这些化学语言,要求学生达到熟练默写的程度,因为这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与重点。

3.化学语言的应用阶段

从第四章第三节到第八章,着重巩固、扩大和应用化学语言。这是解决分析应用案例题目的基础。 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酸碱盐的性质与单质、氧化物的简单关系,对初中生来说是化学语言的高级阶段。要应用必须强调理解、熟练,举一反三。

三、多练多用 提高化学语言的书写能力

化学语言和化学教材的各部分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化学语言的特点是学生容易遗忘,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对于初中阶段的化学语言,学生应多练多用多默写,最长间隔不超过三天重温一次。贯穿于整个学习与复习阶段,并让学生养成使用化学语言解答化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用化学语言解答的问题,如物质及其性质、用途、制取现象的解释、实验结论等,必须用化学语言来解答,经常练习,达到会读、会写、会用,逐步熟练。这样坚持一个学期,化学语言及其本质就会烂熟于心。

第3篇

化学用语是国际统一规定的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符号。是科学研究、国际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必不可少的工具。化学用语具有简明直观、概括力强的优点,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是初中化学学习启蒙阶段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初中学生学习的一个分化点。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人教版)中出现的化学用语有: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

掌握化学用语的教学规律、方法、和特点是实现初中化学双基教学的关键。那么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成功地进行化学用语的教学呢?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化学用语的概念和内涵,准确而熟练地运用化学用语呢?结合十几年来的化学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化学用语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就几个问题。

一、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化学概念的教学不要过分强调定义的严密性,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发展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在化学教学中核心概念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我在以前的教学中,由于对化学课程标准中概念教学的意义、要求理解不够,习惯偏重于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习惯运用严谨的逻辑表述的教学方法,总觉得把概念的来龙去脉讲清楚才能让学生理解,结果适得其反,让学生越学越觉得学不懂。我在以前的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还偏重于知识的灌输,较少考虑学生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发展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加上一些化学概念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导致学生对枯燥无味的、难以理解得、抽象的化学概念失去兴趣。因此我认为化学概念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认知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遵循从感知到理解,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化学概念的教学还要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相结合,要和物质的性质学习性结合,注意从形象到抽象的过度。如在原子、分子这些抽象概念的教学中,要恰当的运用图片、分子模型、特别是用多媒体分子动画模拟来描述原子、分子,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概念。

二、在元素符号、化学式的教学中,教材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物质(氧气、水、二氧化碳)入手,带领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渐认识这些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取方法等,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逐步介绍新的物质,并给出这些物质的化学式,只要有个初步印象即可。等学生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元素符号、化合价后,对这些物质的化学式的掌握便水到渠成了。我在以前的教学中,从序言开始,在学生丝毫没有原子结构、元素、元素符号、化合价这些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就让学生靠写、读、死记硬背记住课本上出现的物质的化学式和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间化学反应的式子,由于急于求成,没有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导致教学效果不好,抹杀了一部分学生对化学这门新课程的兴趣,给自己的教学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总结经验后我认为:每天把新课中出现的元素符号、物质的化学式作简单的介绍后,让学生可以在课上记住,也可以根据新课程的目标要求,把需要掌握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统筹安排,平均分配到每天去记忆,上课时注意复习、检查,这样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中,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中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讲的很清楚,第一步,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第二步,按照质量守恒定律配平;第三步,注明反应条件和气体、沉淀符号。我在以前的教学中,讲完书写步骤和例式,在课上练习几个有代表性的化学方程式,接下来就让学生到课下把学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整理后写出来,靠多写、多记、多练的方法把化学方程式掌握好。这样会让学生感觉到化学很乏味,记忆化学方程式的效果也不好,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经过摸索和认真反思,我认为要让学生更好地记住一些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在讲完本节后,安排两节课时间让学生在实验室自己动手做实验后来完成效化学方程式果好。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例,要想完成这个实验,学生得自己动手找铁丝、制氧气,学生既完成了实验室制氧气的实验,又动脑设计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步骤,体验整个实验过程,很好的强化了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的知识,同时加深了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颜色的记忆,更重要的是,通过多次试验,学生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中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发展了科学探究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将很难忘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第4篇

复习;归纳;练习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5―0062―01

化学用语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与形成化学素养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化学用语教学无疑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化学用语的学习也是化学学习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就是因为未能熟练掌握化学用语,而逐渐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那么,如何进行化学用语教学呢?

一、培养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符号既抽象、枯燥又容易混淆,因此,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化学,并形成持续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化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兴趣。1.学习元素符号时,可以介绍所学习的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如,缺锌会影响人的智力发育,铝过量会使人变得反应迟钝,缺铁会贫血,缺碘容易得大脖子病等。2.用元素符号给相关的成语填空。如,只要功夫深,Fe杵磨成针,雪中送C,千里送鹅毛,礼H情意重。3.将化学用语编成顺口溜。如,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口诀为: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四六硫二四碳,二三四五就是氮,铁为二三铜一二,单质零价要牢记。4.对于学生的进步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学生在不断得到认同的同时,会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二、分散难点,合理安排

在教学时,根据化学用语种类、数量繁多的特点,在进行第一单元到第二单元的学习时,由于学习任务比较轻,可以让学生提前分散识记元素符号,每节课识记3~5个元素符号,并且了解元素符号所代表的元素名称。等到学习“元素”这一课题时,学生已能熟练地读、写常见的元素符号,为下一步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从第一单元接触物质开始,就注明常见物质的化学式。等到学习化学式时,学生在知识储备丰富的情况下学习化学式的书写、意义,就会变得非常轻松。当学生对化学式很熟练时,就让其在写文字表达式时注明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下一步学习化学方程式奠定基础。

三、指导方法,培养定期复习和整理归纳的习惯

教师应该分析教材中化学用语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把握好化学用语的教学顺序。在初中化学用语的教学中,元素符号的书写是基础,另一个基础是化合价。当学生懂得元素符号和化合价后就能轻松地书写化学式、离子符号。在化学用语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些相似的化学式,把它们摆出来进行对比、总结,找出其异同点。长此以往,学生就可以举一反三,由此及彼,逐渐养成定期复习和整理归纳的习惯。

四、加强练习,形成技能

第5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变化中的一些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和总结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师讲解,实验演示相结合的组织形式。教师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形成初识,科学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动手探究,培养学生形成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培养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变化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用品】托盘天平、锥形瓶(250ml)、玻璃管、单孔胶塞、气球、白磷、烧杯(100ml)、铁钉、玻璃片、蜡烛、火柴、镁条、石棉网、坩埚钳。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授:

1、写出铝在氧气中燃烧和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2、问题提出:

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有会是怎样的关系?

二、活动与探究

实验方案

在250ml锥形瓶底部铺层细沙,放在一火柴头大的白磷,在橡皮塞上插一玻璃管,在其上端系一个小气球(使下端能与白磷接触)称量。将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迅速将橡皮塞盖好,将白磷引燃,待锥形瓶冷却后,称量。

在100ml烧杯中加入30mlCuSO4溶液,将几根铁钉同时放在硫酸铜烧杯旁边一起称量。将铁钉放入CuSO4中观察至不变色,称量。

实验现象

反应前质量

反应后质量

3、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1)归纳小结:质量守恒定律。

概念:

理解:

(2)情景与讨论:

情景⑴:取一支蜡烛粘在一块玻璃片上,将玻璃片和蜡烛一起称量,点燃蜡烛,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

情景⑵:取一根用砂纸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称量。在石棉网上将镁条点燃,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观察反应现象并比较反应前后质量。

4、讨论与交流:

⑴上面两个实验的结果与你实验前的预测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⑵对于前面方案一中的实验,如果玻璃管上端没有系小气球,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⑶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⑷以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为例,从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说明化学反应必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四、反思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和体会是

五、板书设计

一、活动与探究

实验方案

在250ml锥形瓶底部铺层细沙,放在一火柴头大的白磷,在橡皮塞上插一玻璃管,在其上端系一个小气球(使下端能与白磷接触)称量。将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迅速将橡皮塞盖好,将白磷引燃,待锥形瓶冷却后,称量。

在100ml烧杯中加入30mlCuSO4溶液,将几根铁钉同时放在硫酸铜烧杯旁边一起称量。将铁钉放入CuSO4中观察至不变色,称量。

实验现象

反应前质量

反应后质量

二、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后记】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简单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对化学方程式教学,教师通过互动性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讨论总结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培养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简单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培养科学态度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遵守质量守恒的原因。、

2、用文字描述碳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3、我们知道用化学式来表示物质的组成不仅书写方便,而且从化学式还可以知道物质的内部构成。那么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否也可以用一种式子来表示呢?

二、引入新授

1、化学方程式:

⑴定义:

⑵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C+O2CO2为例

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二氧化碳。

微观: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生成了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质量: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生成了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⑶化学方程式意义(与读法一致)

2、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

⑴讨论: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你哪些信息?

CuO+H2Cu+H2O

Mg+CuOMg+Cu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反应物、生成物粒子比

生成物、反应物质量比

质量守恒

⑵归纳: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

三、课堂练习

1、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元素。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A2+3B====2C中,C的化学式用A、B表示是()

A、AB2B、AB3C、A2B3D、A3B2

四、课外练习:点拨P137

五、反思与体会:通过这节课学习,我的收获和体会

六、板书设计

一、化学方程式

1、定义:

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C+O2CO2为例

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二氧化碳。

微观: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生成了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质量: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生成了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⑶化学方程式意义(与读法一致)

二、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

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你哪些信息?

CuO+H2Cu+H2O

Mg+CuOMg+Cu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教学后记】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及简单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过程与方法:以师生互动为课堂主要的教学形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生练习与讨论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唯物主义观点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教学难点】简单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识、创设情景:

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遵循质量守恒原因是什么?

2、引入: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等号两边原子种类与数目的关系。

二、进入新授

1、阅读教材P95第三自然段-P96,了解化学方程式配平的目的。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4、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⑴写⑵配⑶标⑷等

5、结合实际讨论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目的:使等号两边的和相等)

⑴最小公倍数法:(氧两边各出现一次)

阅读教材P95-96学习配平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

Al+Fe3O4Al2O3+Fe

⑵奇数配偶数的方法(左右氧出现多少次)

例:CH4+2O2——H2O+CO2

练习:FeS2+O2——Fe2O3+SO2

KClO3——KCl+O2

⑶定“1”法:以化学反应中组成最复杂的物质的化学式系数定为1,再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化学式复杂或有机物燃烧)

例:KMnO4——K2MnO4+MnO2+O2

练习:C3H8+O2——CO2+H2O

CO+Fe3O4——Fe+CO2

H2+Fe3O4——Fe+H2O

三、课堂练习:教材上P98习题

四、反思与体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

五、板书设计

1、化学方程式配平的目的。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4、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⑴写⑵配⑶标⑷等

5、结合实际讨论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目的:使等号两边的和相等)

⑴最小公倍数法:(氧两边各出现一次)

⑵奇数配偶数的方法(左右氧出现多少次)

⑶定“1”法:以化学反应中组成最复杂的物质的化学式系数定为1,再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

【教学后记】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掌握与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熟悉、理解方程式涵义的基础上进行。首先要把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与方法,并依据它进行规范化、准确性地练习,以便更好地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学重点】在掌握与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综合计算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出各种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⑴KMnO4—K2MnO4+MnO2+O2

⑵CaCO3—CaO+CO2

二、引入新授:

研究物质间的化学变化常涉及量的计算,而化学方程式正体现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我们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来计算取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取一点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

三、新授:

1、例1:加热分解31.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g氧气?

2、归纳解题步骤:

3、例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制取10吨氧化钙,要碳酸钙多少吨?

四、巩固练习

教材P100习题

五、收获和体会

解题步骤:

(1)设未知数

(2)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列出已知和待求的量在相应的物质下面

(4)列比例式,求解

(5)简要作答

【教学后记】

第五单元整理与小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2、使学生巩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及原则。

能力目标: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综合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及原则

【教学难点】学生综合计算的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分组练习法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知识的归纳与整理

1、物质的分类

下列物质⑴铁⑵高锰酸钾⑶水⑷碳⑸氮气⑹氧化汞⑺食盐水⑻汞⑼海水⑽空气⑾冰水混合物⑿氯酸钾⒀氧气⒁氦气⒂氧化镁

(填序号)属于混合物的有:属于化合物的有:

属于单质的有:属于氧化物的有:

2、化学符号

元素符号⑴表示一种元素⑵表示一个原子⑶金属、稀有气体、固体非金属可表示单质

化学式⑴表示一种物质⑵表示组成的元素(宏观)

⑶表示组成的元素⑷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微观)

化学符号前加上适当数字后,通常只具有微观意义

例H2O⑴表示水⑵表示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⑶表示一个水分子⑷表示每个水分子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练习:1)2000年国家药管局紧急告戒患者,立即停用含PPA(化学式为C9H4NO)的感冒药,关于PPA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一个分子里含有20个原子B、它由四种元素组成

C、它是一种氧化物D、它是一种化合物

2)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维生素C是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6个氧元素组成

B、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C、保持维生素C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维生素C分子

D、青少年应多吃蔬菜、水果,切E、忌偏食

3)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B、ClC、HeD、CO

4)指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⑴2H⑵H2⑶2H2O(两个2都需解释)

5)用于火炬接力的丁烷(C4H10)(打火机内液体)乳酸C3H6O

鲨鱼体内有抗癌作用的”角鲨烯”(C30H50)葡萄糖C6H12O6

“脑黄金”不饱和脂肪酸之一C26H40O2尼古丁C10H14N2

“盖中盖”有效成分为葡萄糖酸钙(C6H11O7)2Ca叶绿素C55H70MgN4O65

3、化学计算

1)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质量/碳12原子质量的12分之一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4)相对分子质量: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AxBy的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x+B的相对原子质量×y

5)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AxBy中

mA:mB=A的相对原子质量×x:B的相对原子质量×y

6)元素质量分数=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

AxBy中

A%=A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AxBy的相对分子质量×100%

原子个数:X=AxBy的相对分子质量×A的质量分数/A的相对原子质量

7)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mgAxBy中,mA=mg×A%mB=mg×B%

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某元素质量分数=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100%

练习:

1)镭22688Ra是居里夫人发现的一种有放射性的元素,226为相对原子质量,88为其质子数。则镭元素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_______。

2)某些商品广告常有“补铁”“补钙”“补锌”等词语,这里的铁、钙、锌是指()

A分子B原子C元素D无法确定

3)某物质的化学式为HnRO2n+1,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化合价是________。

4)已知R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2,则R(NO3)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54B240C185D213

5)H2、O2、CO2、SO2各一个分子,按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若各取1g上述气体,则分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6)某种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7:12,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

7)某药物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8,在其分子中,C占76.83%,H占9.76%,N占8.54%,O占4.88%。则该药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8)某化合物A6.2g燃烧后,生成8.8gCO2和5.4gH2O,试通过计算后确定A的化学式。

9)某气体与CO混合气体中,经分析含氧58%,则该气体为()

ASO2BH2CCO2DNOEO2

10)某不纯的NH4NO3样品,经分析知其中含N36%,则可能混有的杂质是()

ANH4ClB(NH4)2SO4CCO(NH2)2D无法确定

11)有一不纯的NH4NO3样品,经分析知其中含N30%。则该样品中NH4N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12)含碳酸钙(CaCO3)80%的石灰石(其余成分不含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13)对于SO2和SO3

A、相同质量的SO2和SO3中,硫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SO2和SO3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

B、若SO2和SO3所含氧元素质量相等,则SO2和SO3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第6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常见错误;问题探究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们经常会犯一些错误,有些错误反复的对学生进行了强调,但是依旧不能改变现状,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了,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才能够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减少学生发生错误的机率。

一、由于错别字导致的错误

由于学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不细心、马虎,经常会导致作业中出现错别字的,就像把“化学反应”写成“反映”,“化学元素”写成了“化学原素”,甚至还有学生经常性的把“原子”写成“元子”,把“蓝色”写成“篮色”等等。在化学中这些都是属于化学术语,考试的时候如果把化学的术语写错肯定会被扣分的。

对于学生经常出现化学术语错别字的问题,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次的对相关的比较容易出错的术语进行强调,要注意归纳以及总结,然后引起学生的重视度。

二、审题的时候由于粗心的原因导致错误的发生

在每次化学考试的时候都会有学生因为审题不准确,或者是考虑不周的原因,在理解上发生失误进而导致出现错误。就像,题目中要求选择错误选项,但是学生却看成了选择正确的选项;化学的题目中要求的是填写物质化学式但是学生却填成了物质名称,但是如果题目中要求填物质的名称的时候,有的学生就会填成物质的化学式;还有在计算题中学生会将杂质质量分数也当作其纯度,再就是有些化学的题目看起来似曾相识,于是学生就急于求成,没有仔细的思考就动手做题导致问题出现等这样的情况非常的多。

例如:题目中要求在氢、氧、碳、钠之中选择相关的元素,然后组成能够符合下面要求的化合物,各一种,然后写出相关化学式。1、酸:( );2、碱:( )。假如学生在看到这样的一道题目的时候,忽视了这个题目中的前提“于氢、氧、碳、钠中选择相关元素”或者是“写出其的化学式”这样的字眼,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就有可能会把酸写成H2O4或HCL,把碱写成Ca(OH)2。

三、化学用语掌握不牢固,导致出现错误

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中,化学用语主要的就是包括元素符号还有离子符号、以及化学式、化合价和化学方程式等,其中涉及到相关化学用的语题,也是学生在答题的时候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且主要表现为:

(1)对化学式进行书写的时候把化学式的正负价相关元素的顺序进行了颠倒,其化合价的总和不是0,就像AIO、FeSO(硫酸铁)、ALSO4、CIK等。

(2)学生对化合价与离子的符号记不清,以及互相之间混淆甚至是标注上出现错误。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化学用语可能就是其在化学学习的一个大的难点,要想把难点进行分散,需要循序渐进,并且稳步的推进。我们对元素符号、离子的符号还有化学式以及化合价课程讲授完之后,要认真的加强记忆,并对其进行理解以及应用。要想解决化学方程式的相关问题,首先要从文字的表达式方面开始引起重视度,要让学生记住化学中的反应物以及生成物和相应的反应条件。教师在对化学方程式进行教学时,要从比较简单、常见的化学反应入手,然后逐步的引导学生加深对书写的原则以及其学习书写的相关步骤的理解,并且要了解相关的注意事项,逐步的深化学生们对于化学方程式的体会以及认识,最终达到强化记忆和巩固练习的目的。

四、解题不规范导致的错误

由于初中生还有这很强的好玩心理,在其平时做题的过程中可能会急于贪玩而草草地将题做完,这种不认真做题的行为一旦养成习惯,就会给学生的做题流程造成影响,往往会影响学生在实际测试的时候的发挥。对问题审读不仔细,且不注重细节的习惯会增加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错误发生的几率。

例如:在NaOH和HCL的混合实验这一习题中,学生在对化学题进行解答的时候,往往会因为不仔细看清题目要求,而是看到自己会做之后就为了节约时间迅速解答完,。而题中要求所填的是化学方程式而不是离子方程式,本来应该填写3NaOH+HCl+Cl2=2NaCl+NaClO+2H2O这一化学方程式,而学生却填写了离子方程式。

又例如:在元素周期表这一知识的解答题中,题目要求学生写出钾元素和钙元素以及钠、镁元素的中文名称,而有些学生因为粗心大意,直接写成了K、Ca、Na和Mg等元素的代号。

同时,出题教师会针对学生这一点缺点来进行出题,由于这与学生自身水平无关,所以往往自信认真的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会占到便宜,而马虎粗心的学生就会吃很大的亏。比如体重要求应该填“大于”而不是“>”。应该填“增大”而不是“变大”,应该填“化学式”和“分子式”以及“结构式”而不是“结构简式”或者“电子式”等等。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让学生能够规范解题,也是化学教师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五、结语

现在的学生非常的聪明,对其进行授课的时候,学生很容易就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毕竟初中化学没有非常深奥的内容,但是在考试成绩上体现出来的教学成果往往不是非常的理想。就是因为学生在解题的时候会经常性的犯一些比较低级的错误,要想真正的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学生以及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师要做好监督以及辅助的作用,及时的发现学生经常犯的错误,然后对症下药,进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李驻军.初中化学方法研究[J].化学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研究,2010(06)

第7篇

一、设计思路

物质的分类很多:有从组成上进行分类、有从常见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类型进行分类、有通过不同种类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来分类…….笔者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罗列了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最常见的11种物质来展开本节课的教学,试图通过创设情境、知识递进、师生互动、共同拓展,将知识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结构化,从而达成系统地掌握知识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过程

引课:首先老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洁厕灵、食用纯碱、“威猛先生”炉具清洁剂,同时通过投影放大,让学生分析每一用品的说明书,从中寻找有用信息:三者的有效成分分别是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提出问题:他们分别属于哪一类?相互之间能发生什么样的反应?学生从生活中熟悉的物质入手进行研究,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自然引出了本节课的复习话题:物质的分类及相互反应.

活动单一:按照要求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1.实验室常见的燃料;2.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3.胃酸的主要成分;4. 能供给呼吸的物质;5.黑色的金属氧化物(化学式中各原子个数比为1∶1);6.炉具清洁剂中的碱;7.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8.侯氏制碱法中的“碱”; 9.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10.一种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蓝色溶液;11.氯化钙.

设计意图活动单一要求学生写出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不仅是复习,更主要是为后面物质的分类及相互反应设下伏笔.本节课就围绕这11种物质进行相关知识的复习、巩固、归类.力图将学生心目中感觉杂乱无章的知识碎片串联成有序的体系.

本题的选择意图是对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理解和体会,在学生的解题过程中,有少数学生选择了D选项,在纠错过程中,学生对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区别有了更清晰地认识.

活动单四:请根据你所写的化学方程式,在(活动单二)物质间进行连线

总结这部分总结是本专题的重中之重,由于大多数学生对一些概念的理解还是感到较为抽象,笔者和学生一起想了一个好办法,比如将符合要求的化学式写入活动二中,再以几种典型物质为例,比如以铁为例,寻找活动三中的化学方程式,就发现跟铁相关的反应有三种,从而总结出铁有三个常见的化学方程式,进而总结出大多数金属有三个常见的化学性质,以此类推,学生以盐酸为例总结出了大多数酸的通性,不用我提醒,学生以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为例也将碱和盐的一些通性总结出来了.与以往的教学程序相比,学生先由具体实例入手,再由此分类、归纳、总结,所学的知识显得更加扎实和实用.

①乙物质是,它的一种用途是.

②写出“乙丙”的化学方程式.

(2)图2能体现某些物质间变化关系的是.(填标号)

本题是一道中考题,第一个图所涉及的物质正好是刚上课时拿出的三种物质,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图2完全可以用本节所学得内容解决.此时活动四的连线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在正确完成这道题的过程中,孩子们联系前面的几个活动,对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8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在“质”和“量”两个方面的涵义,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的两个原则;

通过练习、讨论,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一种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究及合作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来描述化学反应的式子。其含义有二,其一可以表明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其二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依据的原则:①客观性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设想、随意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一定的顺序,才能保证正确。其顺序一般为:“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或”“配平”“=”。

2.配平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难点,配平是通过在化学式前加系数来使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以确保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配平的方法有多种,如奇偶法、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

3.书写化学方程式

为了能顺利地写出反应物或生成物,应力求结合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化学反应现象来记忆。例如,镁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为,银白色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粉末。白色粉末为氧化镁(MgO),反应条件为点燃。因此,此反应的反应式为

点燃

2Mg+O2==2mgo

有些化学方程式可以借助于反应规律来书写、记忆。例如,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因为有规律可循,所以根据反应规律书写比较容易。例如酸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两两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盐和水。以硫酸跟氢氧化钠反应为例。反应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教法建议

学生在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知道了一些化学反应和它们的文字表达式后,结合上一节学到的质量守恒定律,已经具备了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

本节教学可结合实际对课本内容和顺序做一些调整和改进。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去分析、解决问题,创设生动活泼、民主宽松又紧张有序的学习气氛。

教学时要围绕重点,突破难点,突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双为主”作用。具体设计如下:

1、复习。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培养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联系的意识。其中质量守恒定律及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是最为重要的:化学方程式体现出质量守恒,而其微观解释又是配平的依据。

2、概念和涵义,以最简单的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为例,学生写:碳+氧气―二氧化碳,老师写出C+O2—CO2,引导学生通过与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比较而得出概念。为加深理解,又以S+O2—SO2的反应强化,引导学生从特殊一般,概括出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3、书写原则和配平(书写原则:1.依据客观事实;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学生常抛开原则写出错误的化学方程式,为强化二者关系,可采用练习、自学发现问题―探讨分析提出解决方法―上升到理论―实践练习的模式。

4、书写步骤。在学生探索、练习的基础上,以学生熟悉的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为练习,巩固配平方法,使学生体会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通过练习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并由学生总结步骤。教师板书时再次强化必须遵守的两个原则。

5、小结在学生思考后进行,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知识系统化。

6、检查学习效果,进行检测练习。由学生相互评判、分析,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发散思维、求异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布置作业后,教师再“画龙点睛”式的强调重点,并引出本课知识与下节课知识的关系,为学新知识做好铺垫,使学生再次体会新旧知识的密切联系,巩固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写法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过程:

提问: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从微观角度解释守恒的原因

3.依据实验事实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设问:这个文字表达式能表示物质的变化及变化的条件,能体现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

导入:化学反应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应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有,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另一种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

板书:

第二节化学方程式

讲述: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它有哪些涵义?怎样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本节课要认真探究的问题。

一、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提问:

碳+氧气—二氧化碳

C+O2—CO2

讨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此式能否体现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回答:(因上式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没变,数目相等)用已有的知识认识新问题

引导:既然此式可体现质量守恒定律这一特点,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我们可以用“=”

C+O2===CO2

讲述:化学上就是用这样一种既可表示反应物,又可表示生成物还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式子来表示化学反应的,这样的式子,化学上称为——化学方程式

提问:这个式子与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有什么不同?

(1)化学式代替名称

(2)“”变为“=”

启发学生进行比较,进一步明确化学方程式与文字表达式的区别

根据学生回答给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并板书,重点词做标记

第9篇

【关键词】 化学用语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领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步入化学学科的大门,畅游化学这所充满神奇色彩和无限乐趣的殿堂,充分展示化学学科的魅力,让更多的学生以浓厚的兴趣、百倍的信心进行化学学习、探究,起始阶段的化学教学显得尤为关键,具有启蒙性和基础性。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同时指出“化学用语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必须让学生经常练习,达到会写、会读、会用,了解它们的化学意义,逐步熟练地掌握这些工具”。这就要求我们化学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化学学科知识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才能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提高化学用语教学的有效性,化学教师总结了不少行之有效方法和策略,笔者认为,要增强化学用语教学的有效性,还应重视一下几方面的问题。

1站在学科知识结构层面上,认识加强化学用语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化学用语是进行化学学习的基本工具。化学用语是国际化学界统一规定的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符号。这种国际性科技语言,不仅是研究化学的工具,也是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的一种手段,是教师向学生传播化学知识的媒介,是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必不可少的工具。其次,掌握好化学用语才能学好化学。化学用语贯穿整个初中化学学习的始终,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化学计算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技能。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化学用语是实现初中化学双基教学的关键。再次,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可防止学生在学习化学上的过早分化。初中化学中有许多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和重难点,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分化点,化学用语没掌握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甚至从此放弃化学学习。

2精心研究,准确把握化学用语的特征

工具性与简洁性。化学用语作为信息传递的一种形式,具有同文字信息和图表信息相同的功能,并比文字信息更加直观形象。这些高度浓缩的符号体系能够准确、简洁地记录和表达丰富的化学信息与思想,使之方便地交流,对于化学科学的传承和发展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抽象性与内隐性。化学用语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化学符号及术语,是对化学现象的一种本质抽象。作为一种抽象的符号,它本身承载了多种涵义。因此,化学用语的学习必须与其所反映的宏观现象、微观结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理解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和运用化学用语。易失性与难记性。学生初学化学用语往往只能机械记忆,并不能与化学知识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很容易出现记错、记混淆,化学用语也成为孤立的、抽象的、无意义的符号。如何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化学用语就成为学习化学知识的关键所在。

3遵循规律,结合特点,灵活运用化学用语教学的策略

树立超前教学意识,有计划地分散重难点。对于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从第一节化学课开始就渗透化学用语,避免大量集中学习造成学生难以接受。让学生平时多见多写,通过反复出现,促成记忆。当学习到这些化学用语时,再揭示它们的内涵,实现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为避免化学用语的学习枯燥无味、可将化学用语变成顺口溜,如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描述为:一写二配三条件,四要瞄准放暗箭。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为: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四六七锰冠群;二四六硫二四碳,二三四五就是氮;铁为二三铜一二,单质零价要牢记。有助于学生记忆掌握,切忌一开始就做难度很大的化学用语练习,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赞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根据化学用语特点采用联系实验现象记忆,化学方程式枯燥难记,如何使化学用语的学习有声有色、兴趣盎然,可联系实验现象记忆。如硫在氧气中燃烧,记忆联想:燃硫入氧,燃烧变旺,火焰蓝紫,美丽漂亮,产生气体,可真够“呛”。磷在氧气中燃烧,记忆联想:红磷燃烧,可真热闹,浓烟滚滚,亮似“灯泡”。将练习与反馈有机结合,达到会写、会读、会用。使用化学用语是一种智力技能,不能强求学生一次到位,要在不断地练习中加深体会,由浅入深、从易到难,逐步熟练。教师的及时发现、纠正错误,避免扩大或养成不良习惯。教学及任何示范必须一丝不苟,准确规范。理顺化学用语之间的关系,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结构。分析教材中化学用语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把握好化学用语的教学顺序。初中化学用语中元素符号的书写是基础,另一个是化合价,学生懂得元素符号和化合价后就能轻松书写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学方程式。知识结构化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脉络,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如学习碳和碳的化合物知识时,构建下图知识主线:

不仅能较好掌握碳及其化合物的各种性质,还能有效地将符号语言与文字语言进行信息转移,还有助于学生高级思维的训练与发展。化学用语在化学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初学者来说,在没有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前,它们往往是孤立的、分散的知识点,更多的学习方法是死记硬背,但只要我们教师采取正确的方法,运用科学的策略,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建立起化学用语知识间的联系,就会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这一难题。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 初中化学用语 教学策略 案例分析

一、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研究的背景

多元化教学[1]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力,改变学生乏味枯燥的学习方式。随着新课改不断更新,初中化学教学有了新的挑战,要求教育方法灵活多变,实施多元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对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初中化学主要是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初中“化学用语”规范学生对于化学知识学习的准确性,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发展,所以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更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使用“化学用语”的素养。生活中有很多事物与化学是息息相关的,老师应该利用这一点,从生活出发延伸到具体化学物质元素及符号,寻找一些身边看得到、摸得着的化学元素提供给学生,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活学活用的能力。

二、《化学式与化合价》具体教学案例分析

(一)引课。

在引课中要尽量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化学元素,如氧气、过氧化氢、氯化钾等实物,以小组比赛制的形式通过不同化学符号分别表示。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式简单明了的特点,也真正突出了本案例研究的策略之一:化学元素与“化学用语”名、实结合,有助于学生加强记忆。

(二)新课。

通过活动一,对化学元素的认识促使学生对化学式的概念进行独立界定。具体活动是: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是否任何物质都存在化学式?是否同一种物质化学式也一定相同?化学式是否可以随意书写?”通过三个连续不同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总结化学式书写与使用的具体规范及注意事项。与此同时,可以将这两个活动结合构建另外一个教学框架――如何通过化学元素符号和数字配平化学方程式;活动三:通过前面两个步骤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从微观和宏观两个不同层面认识化学式的含义和化学用语。活动四:最后让学生写出不同化学元素组合的化学方程式及规范其读音。此外,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可以适当追加课堂练习对教学成果加以巩固。

三、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启示

(一)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化学用语如同一个人的名字,在众多化学元素中起着区分每一项化学物质的作用,在初中“化学用语”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包括化学方程式、化学式、元素符号、化合价符号、离子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及离子结构示意图等教学内容。这些内容看似复杂,体系庞大,但是容易从具体教学内容抽离出简单的化学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不同兴趣寓教于乐,通过小组实验、比赛及制作卡片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所在,避免学生因为过多的化学元素而丧失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注重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在新课标的教学任务中,教师在为每个学生分配任务时,也需要对学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针对每个学生的能力分配合理任务,注重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这样可以避免部分学生丧失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这样分配也可以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初中化学用语教学模式不仅让复杂的理论知识变得生活化,而且进一步提高了教学任务的明确性,不再“满堂灌”知识点,而是通过多元化手段剖析问题。

(三)建立初中化学用语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

当前沪教版教学规划中,明确提出教学目标体系要朝多元化方向发展,老师应该注意对学生及时评价,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评价包括:课堂小测、提问、周考、期中、期末的总结,对于学生来说是检验自己成果的重要时刻,老师评价也需要从不同角度出发,老师可以设立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主动参与,提高自信。老师在评价中要以鼓励为主,用鼓励的态度面对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进步给予肯定。初中生思想和价值观尚处于不稳定状态,所以老师的评价和肯定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而且初中化学又是一门难以理解的学科,所以针对初中化学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需要老师和学生的配合,通过合理评价,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学习主动性。

(四)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针对初中“化学用语”教学要结合化学学科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化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化学用语的规范和掌握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而不要把化学成绩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和动手能力、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也要加强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总结对比能力的培养,多元化教学的进行,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封闭式教育模式[2],学生在多元化教学下,不仅对教科书有了新的兴趣,而且把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形成个性化学习方式。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新鲜感。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把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具体化,丰富了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生活。

通过多元化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老师和学生之间传统的师生情发生了变化,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求知欲也被激发出来。在备课过程中,老师会充分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准备课件,生活之余也会观察身边与化学相关的内容,为课堂增添色彩。为了给学生提供高效率、减压的学习环境,多元化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多元化教学手段对于初中“化学用语”课堂教学的意义深远,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需要调节化学实验任务。规范使用“化学用语”更需要老师用鼓励的眼光看待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潜能和创造性。学生在老师正确的指引下,才会跟上时代的脚步,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出多元化人才。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 激发 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

为了有效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效果,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致即是有效措施之一。但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初中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兴致不浓厚,课堂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在新课程改革这一大环境下,分析于初中化学课堂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我国初中化学课堂现状分析

当前,国内初中化学课堂的情况并不容乐观,传统教学模式暴露出了众多问题。其问题主要彰显在如下几方面:一是师生关系淡薄,有效沟通交流缺乏。在初中的化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界限分明,师生情感冷漠,交流互动不足,课堂氛围死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浓。二是化学课堂教学方式落后,大多数化学课堂还是采用了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进行相关课程内容安排,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影响了学生兴趣以及热情的激发。三是初中化学课堂氛围缺乏,课堂环境死板,学生大多被动接受知识,“填鸭式”教学现象还是普遍存在,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无益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开展。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完善,人们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多需求,为了有效契合社会各界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标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必须对其课堂教学现状进行改革。

二、初中化学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在化学课堂中融入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素材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教学资源,其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对这些资源加以巧妙利用,可以起到十分显著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挖掘日常生活当中的可用材料,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用于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生活素材就需要教师对生活素材进行全面的剖析,找出其和化学课堂教学的契合点,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围绕其展开知识构建。

例如,食盐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调味料,其包装上都标注了“加碘食盐”这一标志。除此之外,还有配料表、使用方法、制造厂商和制造日期等内容。根据这一生活素材,教师就能够进行一系列的化学课堂教学。第一,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教师所写出的配料表中碘酸化学式,让学生大胆的构想判断碘盐中碘元素的存在方式,并提出问题人们为什么要食用加碘食盐,而不是其他食盐。第二,食盐包装上写明了保存方法为密封、防潮和避光。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食盐采用此方法进行保存,这样做有什么科学依据。通过这些融入生活素材和引进系列问题的课堂教学安排,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进而实现化学学习质量的上升。

2.在化学课堂中引入名著故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可结合学生在名著中所了解到的化学现象以及化学知识,作为激发学生兴趣的课堂教学方法。如《三国演义》“七擒七纵”的故事中有一著名的哑泉片段,其具体的内容是:在三国时期,诸葛亮想要抓住孟获,因此带领军队南征,到了云南的西洱河。这时他们看见了四口毒泉,并且其中一口是哑泉。时逢天气炎热,人马饮水后均不能言,后来还好有一位智者,让他们喝下了安乐泉水,才能发出声音。在这一故事情节中,为什么饮用哑泉水会说不出话来呢?教师可以根据这一故事情节合理安排化学课堂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兴趣。

3.结合化学课堂实验,引进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验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其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组成单元,更是和理论知识具有直接关系的重要环节,对理论知识具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通过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对相关的化学现象进行反映,更可以透过化学现象,深入化学实验的本质,对其中的原理知识形成深入了解,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化学水平。所以,在进行化学课堂教学的时候,就可以结合化学实验,以此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在讲与铜相关的知识时,可以首先提出问题。如铜在空气中加热之后,其有哪些化学反应现象,会出现怎样的实验结果,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当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实验中的铁片问什么会消失,所生成的红色金属是什么。在做与铜相关的化学实验时,先对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相关实验。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到铜在空气中加热之后,会出现红色铜片表面逐渐变黑的实验现象,写出2Cu+ O2=2CUO的化学方程式。学到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实验中的铁片在化学反应作用力下会慢慢消失,并生成红色金属铜,明晓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 FeSO4+Cu。而且还能够最大限度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实验现象向学生展示化学学科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效果。通过上述结论总结分析,学生不仅能对这一类型题目进行较好掌握,而且还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习兴趣。

第12篇

【关键词】 复习方法 化学复习 复习课 初中化学

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人才培养,应从学科为中心向学习者为中心转变。”主张“把人看作是信息的探索者、处理者,而且是信息的创造者的观念”。这就说明复习课还是应以学习者为中心,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创造,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具有现代科学素质、具有开拓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我认为,要提高初中化学复习教学质量应当抓好以下几个要素:

1 充分利用、研究、挖掘教材

“课本中的基础知识,永远是中考天坪上最重要的砝码”,一切题目的变式、拓展、深化,其“根”在教材之中。

1.1 研究现行教材中的表格、图形、阅读材料、选学内容和小实验,从中提炼有用信息编拟试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1.2 研究教材,了解一些新教学理念、新教学思想,用与现行教材相联系的内容、实验、练习题等来指导教学。帮助学生将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内在联系吃透、理清,并能在新环境下灵活运用。

2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游戏竞赛的形式巩固知识

尽管学生已经是初三毕业班的学生,但是他们仍然是孩子,对于游戏仍有极高的兴趣以及热情。因此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初中阶段,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的书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而且还枯燥无味。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突破难点,除了课堂上注意讲解记忆方法,反复练习以外,还可采取游戏法,使学生在娱乐中掌握知识,突破难点。比如,“物质分类”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在开始复习时我采用化学接龙游戏的方式,而不是采用让学生反复书写的方式,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而且效果很好。即给出游戏规则:①任意写出一种符合方框内物质类别的化学式;②要求所填化学式至少含有与其相邻的前一种物质中的某种元素。示例:H2――氧化物:H2O――盐:Na2CO3――碱:NaOH。

然后在投影片上写出很多组别,让学生任选一种开始游戏。当然,游戏方法很多,例如刚开始学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可采取击鼓传纸片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方法,随着时快、时慢的鼓声,学生手中的纸片依次相传,鼓声骤停,接到纸片的学生打开纸片迅速阅读,在两分钟之内把纸上所写的内容书写在黑板上,全对为胜;写错了,表演一个与化学有关的小节目。初中学生对比赛游戏很感兴趣,课下积极准备,同学间互相提问,通过游戏,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我们还应该针对不同内容适时地进行实验探究。同时问题设计也很重要,有意义的问题设计将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不断。最后教师可以给予点评,并用鼓励性的语言作出总结。通过这种游戏竞赛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不仅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热情,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3 加强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的习题类型的训练

这是近年来世界上各国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它考查内容广泛,立意新颖,具有起点高,落点低,区分度好的优点,该类题目已成为近几年来中考的热点。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关注生活、生产和社会中各类化学问题,关心社会,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在复习中加强下面几个方面的训练:①环境保护的初步知识: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噪声污染、酸雨的形成、臭氧层的耗损、温室效应等。②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如矿物燃料、太阳能、氢能源、核能等。③土壤与化肥:如土壤改良、化肥的合理使用等。④日常生活和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化学知识:如安全知识(易燃物、易爆物、有毒物质的使用)、医疗保健(药品的使用、吸烟和的危害)、饮食卫生(酒精、食醋、纯碱、食盐、铁锅、铝锅的使用等)。⑤医药保健和体育卫生;工农业生产;最新科学技术;新闻和重大社会事件;跟初中化学有关的生活知识等。

4 加强学生审题能力和对问题表达能力的培养

审题能力和对问题的表达能力又是我校中学生另一个薄弱的环节,也是形成我校学生中考答题过程失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对问题的语言文字表述能力的提高列入到教学常规环节中去。

5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变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多媒体电化教学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多媒体包括声、光、图形多种教学手段和途径,其特点是直观、生动、形象。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