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31 08:18: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F0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1-0118-04
生产力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范畴。深入研究和探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既有助于准确把握基本原理,也对我们在实践中有效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对于生产力发展根本动力问题的经典论述及主要观点
(一)对于生产力发展根本动力问题的经典论述
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讨论过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但是在其著作中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曾作过经典论述。总体来看,马克思的论述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斯大林把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原理概括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这也间接论述了生产力发展的动力问题。而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斯大林认为,新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斯大林的观点可以概括为:新的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新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推进者。有必要指出,斯大林这一论断并不是完全科学和准确的,也与其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的有关观点不一致。在该著作中,斯大林强调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动、最革命的因素,而且是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生产关系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生产力,加速或延缓它的发展”。可见,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只是加速或延缓生产力的发展,而非决定作用。
(二)对于生产力发展根本动力问题的主要观点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于生产力发展根本动力问题的争论异常激烈,形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第一种观点: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关系或先进的新生产关系。该观点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任何脱离生产关系来寻求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做法都是错误的。生产力始终要依赖生产关系才能增长,生产力不能有任何相对独立的运动。生产关系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先改变生产关系然后才能大力发展生产力。第二种观点: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生产关系,生产力自身有其发展动力。该观点认为,一方面,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反作用;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不是绝对地依赖于生产关系,并不是仅仅由生产关系的变革来推动的。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矛盾运动过程,生产力诸要素之间构成矛盾,由于这一矛盾的发展,使生产力有一种自我增殖的趋势。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自身的内部矛盾。第三种观点: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该观点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生产方式内部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关系,不是外部矛盾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有机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既没有无生产关系之生产力,也没有无生产力之生产关系,抽象的生产力或抽象的生产关系都是不存在的,是不可理解的。在讨论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属于事物的内部矛盾。正是这一内部矛盾推动着生产力的向前发展。
二、生产关系或新的生产关系不能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谈到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需要明确的是,根本动力这个定义有两层含义:其一,它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终动力;其二,它是经常起作用的动力。在考察一种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是否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时,需要结合这两层含义来综合把握。不可否认,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反作用,落后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的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但是因此认为新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因为它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该观点存在理论逻辑错误,没有弄清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可能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不管这种促进作用多么巨大、多么重要,它终归是一种反作用。如果把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的反作用夸大为决定性作用,就颠倒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位置关系,变异为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第二,宣扬新的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曾导致人为拔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作用,也会为“左”的理论与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人为拔高的“新的生产关系”并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为由人为推动、拔高而出现的新的生产关系是否先进,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是否先进,既可以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来判断,也可以从这种新的生产关系的社会实践结果的角度来判断。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准则,如果新的生产关系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那么它就是先进的;反之则不是。然而,已有的社会实践都表明:只有与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才是先进的,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三,先进的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生产关系也不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新的生产关系一经建立就具有相对的长期稳定性,不会经常性地发生变化。显然,所谓先进的新的生产关系在逐渐变旧甚至没落时,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已经不是经常性的推动作用,而是一种经常性的阻碍作用。而在生产关系长时期处于中间阶段,即生产关系既不新也不旧的阶段,生产力仍在继续发展着。那么,这一长时期的中间阶段中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是由先进的新的生产关系根本推动的吗?实际情况应是,即使在生产关系开始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时候,生产力仍然在不断发展着。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指出:“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就是垄断……这种垄断还是同任何垄断一样,必然产生停滞和腐朽的趋向。”但是,“如果以为这一腐朽趋势排除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那就错了……整个说来,资本主义的发展比从前要快得多。”显然,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情况也不支持先进的新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观点。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也不能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的理论观点,虽然没有片面强调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但其在基本理论上同样存在问题。第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生产方式内部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的确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关系,而不是外部矛盾关系。但是对于生产力而言,两者的关系是否还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呢?唯物辩证法认为,统一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矛盾对于统一事物本身来说是内部矛盾,但是对于统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来说,它们之间的矛盾则属于外部矛盾。因此,对于不同的对象,同样一对矛盾既可以是内部矛盾,也可以是外部矛盾。如,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整体而言,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属于内部矛盾,但是对于工人阶级而言,其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则属于外部矛盾。因此,对于生产方式来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内部矛盾;但是对于生产力来说,这对矛盾则属于外部矛盾。第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既没有离开生产关系之生产力,也没有离开生产力之生产关系。但是不能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这一点得出结论,认为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曾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强调,事物的发展决定于内因(内部矛盾),外因(外部矛盾)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两军相争,一胜一败,所以胜败,皆决于内因。胜者或因其强,或因其指挥无误,败者或因其弱,或因其指挥失宜,外因通过内因而引起作用。”对于生产方式这一事物来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方面是统一体内的内部矛盾,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决定于这两方面的矛盾。换句话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了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而对于生产力来说,其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则是外部矛盾,这种外部矛盾只能成为生产力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因此,认为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观点在理论逻辑上是难以成立的。第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并不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需要承认,在一定条件下外因也能变成生产力发展的第一位原因。在一般情形下,无论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生产力还是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中,只是发展速度的快慢问题。在特殊情形下,即在不改变生产关系生产力几乎不能发展的情形下,整个经济陷入停滞状态,那么只有打碎生产关系桎梏才能实现生产力的前进,此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解决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起决定性作用。但是,这种特殊时期是一种非经常性现象,不能将这种非经常性的决定作用当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因为即使在这种特殊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也不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因。这时,作为外因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变成了第一位的原因,但是第一位的外因还是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由于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解决对生产力发展的决定作用只是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派生出来的。
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内部的矛盾运动
我校从2008年秋季开始进行新课改,使用人教社新编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到2011年6月,已正好完成一轮。从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该教材的使用情况来看,人教社出版的2008年3月第四版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很好地贯彻了党的十七大精神,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2011年秋季,我们从高一开始进行新一轮教学,使用最新版的经济生活教材时,教材中还是有些问题没有解决,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及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困惑。
教材第29页第四课第一框第二目大力发展生产力,教材设计此目是承接上一目生产和消费,为了进一步说明:要满足消费就必须发展生产,如何发展生产呢?就需大力发展生产力。事实上,学生在此前没有学过生产力的相关知识,初中教材也没有做相关知识
的学习安排。那么,教师没有教,学生当然就没有相关知识的积累。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第一部分的第一节课程性质,其中说,“高中思想政治课要与初中思想品德课、高校政治理论课相衔接,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要求,在初中教学中没有安排学习,在高中教材中又没有介绍,在此出现不妥。而关于生产力的含义、内容和在社会进程中的根本作用等相关知识,是的重要观点,既然教材编写和知识学习不可或缺,编者应对此知识的学习有一个恰当的安排,做到前后衔接连贯,使知识系统化。否则,不仅对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无法深入理解,而且对教材中的某些知识更是一知半解,学生学习时只能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了。如,第30页探究活动中的“观点一: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产力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观点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教材第59页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教材第31页“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教材第35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等。教材之所以有这样的表述,其理论支撑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则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而学生在学习上述知识时,如果没有掌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无法理解和正确
运用的。所以,笔者认为,教材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应适当安排,以便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教材第58页倒数第二自然段有这样一段表述:“生产决定消费,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的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样的表述是结论性的。也就是说,不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得出。编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生产关系包含三个基本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二是劳动产品分配方式,三是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决定其他两方面,规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学生学习该知识前,对什么是生产关系,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现在,要让学生掌握和运用它,困难可想而知,在情感上更是无法达到课程“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定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的信念”的教育目标。
(作者单位 江西省德安县第一中学)
在高一《经济生活》教学中,经常遇到生产力一词,而在做题时,找根本原因时,更多的是生产力原因,在《经济生活》这本教材中,其实在《经济生活》这本教材中,从头到尾都贯穿着一对矛盾,那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学习《经济生活》就要抓住生产力这条主线。
现把《经济生活》中的“生产力”因素解释并归纳如下: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1.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
2.生产关系是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其内容包括:人们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
3.二者关系: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要求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二、和《经济生活》教材的结合点
1. 与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关系
商品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的产生、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2. 与商品价值、商品价格的关系
随着生产力发展,带动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价值量变小,人们能够买到更多的物美价廉的商品。
影响价格的根本愿因是价值,价值的背后是生产力。
3. 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水平,消费水平的提高根本原因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发展带动经济发展,收入增加。
4.大力发展生产力
(1)原因:
①必要性:
理论上: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现实中:A.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
B.大力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
②重要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
①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与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属于生产关系,由生产力决定。目前,我国已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同时,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不高,而且发展又不平衡,生产力水平呈现多层次性。这就决定了我国不能建立单一的公有制,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种所有制形式。
6.与分配制度的关系
我国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不均衡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按劳分配是主体,执行鼓励一部分和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它使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他们付出的劳动直接联系在一起,必须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改革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
7.与财政税收的关系
影响财政收入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8.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的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重要意义。
9.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和各国生产力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10.与改革开放的关系
教学目标:
古代社会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1、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
2、奴隶社会的生产和社会制度的特点。
3、封建社会的生产和社会制度的特点。
4、中国古代社会的科技文化成就。
识记:
1、在原始社会,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
2、奴隶制度是最野蛮的剥削和压迫制度。
3、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
理解:
1、简述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阶级和国家的过程
2、描述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表现。
活动:
采用多种手段获取图文资料,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古代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的突出贡献。
第一框无剥削无压迫的原始社会
教学重、难点:
在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决定着原始的生产关系
教学方法:
线索图示讲解;
教学过程:
人类社会共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你对原始社会是怎么认识的?
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第一个社会是原始社会。
(一)低下的社会生产力
附图: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学生看图,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概括出生产力的三个要素:
劳动工具:石器、火
劳动对象:
劳动者:原始人
结论:原始人的生存能力是非常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极端低下)
观点:生产力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劳动者——谁来改
生产力生产工具——用什么改
劳动对象——改什么
想一想:你认为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有什么特点?(极端低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
概括出原始社会生产力三要素)
过渡:在这种环境和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情况下,原始人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二)没有剥削:
附图:尼人狩猎图。
附图:基诺族平均分配食物
生产力低下——共同劳动——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平均分配
没有剥削(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观点: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叫做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
消费品如何分配
想一想:你能概括出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的特点吗?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6概括出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
(三)没有压迫:
附图:氏族议事会
生产力低下——没有剩余——没有私有——人与人平等合作
没有压迫
结论: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由以上两方面的学习,我们可以对原始社会有个初步的认识,我们不是从历史(时间、地点)的角度上认识,而是从内在的规律中把握和认识原始社会。
想一想:原始社会是否属于人类的理想社会?为什么?(不是。生产力水平
低下;野蛮。)
(四)私有制的产生
【关键词】社会规律 自然规律 一般规律 特殊规律 整体和部分
【中图分类号】F0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4-0003-02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同自然界的运动发展一样,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批判以往的唯心史观,认为它们的主要缺陷是:“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也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唯物史观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一直以来,对于如何理解这一矛盾运动规律,学界颇有争论。那么,到底该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一规律?
一 认识社会规律要区别于认识自然规律
无论是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二者都有共同性,即客观性,也就是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对它只能加以认识和利用,而不能人为地创造和消灭它,但是,它们有共同性的同时也有明显差别。主要表现:(1)它们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自然规律作用的发挥依靠的是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而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发挥作用。(2)它们作用的范围、大小、程度不同,自然规律只存在客观制约主观,只要具备相同客观条件,就可反复出现,而社会规律却是主观和客观的相互作用,更为不同的是,它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决定了人们认识社会规律要比认识自然规律复杂得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规律作为社会规律,也必然具有区别于自然规律的特点,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这一社会规律时,不能仅仅简单地理解它作为规律的客观性,还要深刻把握人作为社会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就是说,既要考虑到它的客观必然性,又要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它的历史性;既要看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客观必然性,又要看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只有如此,才能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运行的复杂性。
二 认识一般规律要区别于认识特殊规律
规律按其作用的范围可分为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一般规律是在一切社会形态或一类社会形态中发生作用。它们是从最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抽象出的最一般性的东西,是对事物本质最一般和抽象的概括。特殊规律则是在一定发展阶段上或在某一个别社会形态中发生作用的规律。它是一般规律在具体环境下的抽象应用。社会发展规律源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并通过这些条件表现出来和发生作用。社会生活及其发展有一般的条件,也有特殊的条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就是同一般的和特殊的条件联系在一起的。同社会生活及其发展的一般条件相联系,存在着在一切社会中都普遍发生作用的一般规律,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基本结构、性质和面貌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等等。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一般规律,对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人类社会普遍适用,但是这种适用是一般性的,当具体到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发展阶段,则有其发展的特殊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这一矛盾规律时,既要看到一般规律的普遍适用性,又要看到特殊规律的具体指导性,不能脱离了特殊规律,而用一般规律来解释一切社会现象。比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决定不是简单的、机械的,不是静态的、孤立的,而是复杂的、动态的以及相互联系的。它在人类社会运行中是作为一般性存在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抽象的指导。用抽象的一般性指导具体的现实实践很容易出偏差。再比如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就十分复杂,“新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但并不能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不适合生产力状况而阻碍其发展;旧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但也不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的调整和改变,能够暂时地、局部地对生产力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 要把握整体和部分以及长期和短期的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分成整体和部分,整体是由它的各个部分构成的,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部分是整体的一个环节,离开整体的要素只是特定的另一事物而不成其为部分,没有整体就无所谓部分。当然整体和部分的划分是相对的,某一事物可以作为整体包含着部分,又可以作为部分从属于更高层次的整体。
事物的整体及其各个部分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并且受到环境改变的影响。事物的部分发生变化会影响整体,乃至破坏原来的整体,构成新的整体;整体的变化也会影响其各个部分,排除某些部分或吸引新的环节成为其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整体和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没有脱离部分的整体,也没有离开整体的部分。正如人作为一个整体和各个组成部分诸如手、脚等,虽然理论上我们可以对人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单个研究,但是实践上人作为一个整体是和其组成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只脱离了人体的手,虽然还可以称之为手,但是已经不能发挥手的作用了。与此同时,没有部分的整体,也不会存在。苏格拉底曾指出,脸把自己的部分――额、嘴、鼻、眼、耳、下颌、颈连成统一的整体。不管脸的这些部分在形成和功能方面多么不同,也不管它们多么相似,它们自身不会组成脸。脸是某种统一的整体,它把部分联结起来,包括进来,组成独一无二的整体,它具有新的、整体的属性。在两性的生物物种里,无论哪一个单独的个体,没有另一个性别的个体参加,都不能繁衍子孙后代,这不是过去分散属性的简单总和,而是它们整体联合的结果。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作为一个整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二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讨论这个规律时,既不能脱离前者谈后者,也不能脱离后者谈前者,而要将二者结合起来谈,不然就会容易犯形而上学的错误。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区分长期和短期,从长期看,从人类社会整个发展进程来看,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那种先进的生产关系长期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之上的情况不可能持久,二者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势必会使二者在长期内达到一个基本适应的状态,当然落后的生产关系长期容纳先进生产力的现象也同样不会持久发生。但是如果从短期看,从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某个阶段来看,比如在一定条件下,“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方面了”。
总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最一般的抽象概括,是从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中揭示出来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它在现实生活中的运行要比自然规律复杂得多。要想准确深刻地理解这一社会规律,首先要充分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充分考虑社会规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作用。其次要深刻领会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作用范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它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理解。如果无视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差别,生搬硬套地指导实践,最终只会误入歧途,导致失败。最后,还要深刻把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以及长期和短期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关键词:创建;合作;经济学
过去,斯密、马克思、马歇尔、凯恩斯等所倡导的经济学都强调把“竞争”作为经济学的核心,主张“竞争”是经济学的灵魂,而忽视了竞争的对立面——合作也是经济学的一面镜子。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期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成功的实践证明,竞争虽然是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竞争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源泉。但是纯粹的竞争经济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竞争,因为竞争可以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也离不开合作,离开“合作”,就避免不了矛盾的滋生,从而导致市场经济的秩序难以维持,整个经济环境就会一团混乱,而且更多的需要在竞争基础上的合作,所以,经济学由“竞争”转向“合作”是时代及市场经济实践的客观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下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创建“合作”新经济学。
1 “合作”新经济学的理论前提
经济学从过去发展到现在,在其发展过程中,哲学观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确立正确的哲学观有利于构建“合作”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合作”经济学的哲学观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合作”经济学是以基本原理为指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地分析新的经济现象,从标新立异的文化视角考察整个人类的经济活动。随着各国交流和联系的日益密切和加强,全球化和一体化成为经济学领域的趋势和潮流,合作在全球化和一体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合作”有利于消除误会,有利于各国放下矛盾和分歧来,因为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实质就是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配置和利用,是市场经济在全球的推广和深化。在“合作”的经济环境下,各国、各民族以前所未有的高度进行交流和交往,从而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所以“合作”经济学反映了先进社会生产力要求和规律,是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在“合作”的经济环境下,市场经济必然显示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占主导地位的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经济学存在着严重的弊端,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和人本管理理念,而“合作”经济学恰恰注重人文关怀和“人本管理”。数学在某种程度上被滥用,经济学成了数学的奴隶,经济学的数学化程度越来越高,数学化模型越来越复杂,把经济学无限制的变成数学,走进死胡同,经济学逐渐被数学同化甚至取代。然而在任何一种经济学都重视“人”的主体性,强调“人本管理”理念,以人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失去了“人本管理”的经济学理论没有任何现实意义可言。“合作”经济学要注意其现实意义,要研究人与人在当代经济活动中的交往关系,只有这样,才不会失去对其研究的价值。
2 “合作”经济学的文化根基
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范围广泛、内容深厚,其中很多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学思想。譬如在道家自然观的基础上,完全可以产生自由主义经济学:法家文化也可以成为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儒家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包容万家经济学。由此看出,中国文化为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沃土。
回顾经济学史,可以说,迄今为止的经济学都是以“竞争”为主线的,这并不是说已有的经济学理论是错误的,因为现实世界本来就充满了竞争,已有经济学的最大贡献正是揭示了这些竞争,而对竞争的另一面“合作”从来没有给予过足够的重视,这里指的没有对“合作”重视主要是说对“合作”没有像对“竞争”那样给予充分的理论研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根基,特别是道家的“无为”思想,墨家的“兼爱”、“非攻”文化,以及儒家的“以和为贵”思想都或多或少的带有“合作”的痕迹,这些思想很容易成为“合作”经济学的哲基础,为创建“合作”经济学提供文化根基。
3 “合作”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交往生产力
交往生产力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生产力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5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另一方面,生产力还包括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相互关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对话。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系统,不仅包括生产资料、劳动者、还包括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相互关系,譬如生产的社会分工和协作、劳动的组织管理、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运用等等。
一般而言,生产力的发展是人从自然束缚下和社会束缚下获得解放的双重过程。生产力从社会束缚下获得解放的过程实质上是结构性生产力得以释放的过程,结构性生产力主要是指组织、协作、管理等形式存在的生产力,也叫“合作生产力”,结构性生产力中的各种要素协作,从而产生一种新的生产力,在这个过程中,“合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经济学中,人们的生产存在着一种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人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劳动,相互协作,取长补短,才能顺利的进行生产。其次,结构性生产力是单个生产要素协作形成一种“集体力”对抗社会束缚的必然产物。俗话说:“人多力量大、滴水穿石、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所有这些都是强调的“合作”的重要性。经济生产中,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整体的优化,实现熬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所以我们要重视生产力的合作,促进经济稳步增长。
4 “合作”的实现方式——实践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实践的生产关系有社会性生产关系和技术性生产关系两种。技术性生产关系主要指生产与劳动对象之间发生的相互联系,其中主要体现了生产功能;而社会性生产关系主要表现为人们对产品的占有。合作在实践生产关系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技术性生产关系和社会性性生产关系之间架起了中介作用。如果实践生产关系表现为技术的生产关系与社会的生产关系的相统一,那么表明“合作”已经顺利实现;而如果技术性生产关系与社会性生产关系相背而行,说明“合作”并未实现,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从总体上讲,社会的生产关系制约着物质的生产关系的实现,因为社会性生产关系体现为价值,而物质性生产关系体现为价值,所以我们更要重视物质生产关系的“合作”实现。
5 结语
综上所述,只是我对“合作”经济学的粗略看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以往的经济学是以“竞争”为主线的,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学将出现重大的变革:经济学将由以“竞争”为主线转向以“合作”为主线,“合作”将成为新经济学发展的主流,中国具有发展新经济学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的传统文化能为“合作”经济学提供基本方法论,中国经济的崛起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学中心或中心之一提供了现实基础。希望中国抓住机遇,使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吕中楼.新制度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关键词]经济史、经济制度、制度变迁、经济学说史、
中图分类号:F0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244-02
古典经济学较早的把历史分析和制度分析引入经济学分析,而把历史分析和制度分析引入经济分析最完美的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马克思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原理,对当代经济仍有巨大解释能力。经济学方法边际革命后,新古典经济学占据了统治地位,马歇尔和瓦尔拉斯认为经济中存在局部和一般均衡点,经济制度是外生变量,生产和生产率是资源和边际收益相结合的函数,科斯认为制度运行存在交易成本,诺斯以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为核心,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对制度变迁作了合理解释。
一、经济史和经济制度的不可分割性
马克思经济理论认为,制度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马克思认为历史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辨证关系的不断运动过程。而将理论体系建立在“经济人”假定基础上的新古典经济学,忽略了社会制度因素。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行为完全理性,市场通过完全竞争可解决一切问题,使社会各方利益得到满足。随着社会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对此作了修正,主要有“经济人”行为有限理性假定、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假定,并引入制度因素分析和交易成本概念。诺斯认为制度是社会的游戏规则,为协调人们的相互关系人为设定的制约,包括正规约束和非正规约束,制度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内部和外部两种强制力来约束人的行为,防止交易中机会主义行为以减少交易后果的不确定性,帮助交易主体形成稳定的预期而减少交易成本。诺斯认为历史表现为制度变迁,即制度创立、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还包括对构成制度框架的规则、准则和实施组合的边际调整。因此马克思和诺斯都认为历史和制度是不可分割的,历史表现为制度变迁,制度变迁和生产力又密切结合在一起,尽管马克思和诺斯对两者间的关系解释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对历史采取了制度因素分析方法。
二、经济史的制度分析
首先,马克思和诺斯都把历史分析和制度分析引入经济分析。他们都认为作为历史的制度变迁和生产力之间有着某种联系,都把制度因素作为分析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进步的主要因素。马克思认为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必然产生与物质生a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其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其上为上层建筑,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社会经济的技术进步是人类社会在探索自然奥秘和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科学和技术知识存量,科学和技术知识存量的增长是个自然历史过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辨证关系。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也适合生产力时就会为科学和技术知识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可能性空间,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其次,诺思对马克思制度演进模型的悖论。马克思制度演进模型:技术改良和发明导致新工具出现及协作、分工等生产技术组织形式产生变化,从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生产关系发生变化,最后引起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发生变化。新的上层建筑为科学和技术知识在经济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空间,刺激新的生产技术的改良和发明的出现,形成一个循环往复不断进步的过程。诺斯用事实批评马克思模型:1600-1685年间世界海运业并没发生轮船代替帆船之类的重大技术进步,但海洋运输力却有了提高。尽管海运成本没大的变化,但因海洋运输变得更完善和市场经济的扩展,船运制度和市场制度发生了变化,从而降低了海运成本,最终使海运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诺斯得出结论:在没有发生技术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制度创新可提高生产力实现经济进步。这与马克思模型相悖。诺斯还用实事反驳马克思模型:14世纪上半叶因人口增加推动了欧洲边疆拓殖运动导致贸易的发展、需求的扩大、土地相对价格的上升,使土地专一所有权和土地转让权得以确立;14世纪中叶发生黑死病,使人口急剧减少,劳动的相对价格上涨,使劳动者在契约谈判中的地位上升,致使封建农奴制解体,自由劳动权得以确立,从而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刺激和收益保证,导致了产业革命。所以诺斯认为制度和制度变迁是生产力发展的原因,生产力发展是制度变迁的结果。再次,诺斯的新制度经济学用交易成本理论概括了制度变迁的过程:某种模型外生变量的改变如人口的增长带来相对价格(包括要素价格比率、信息成本、技术的变化等)或偏好的变化(来自观念、宗教教义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变化),由此引起精神结构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原制度框架内发生潜在获利机会,但因交易成本较高,社会上存在军事、经济、政治组织及其他行为在原制度框架内按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原则,无法实现这些潜在利润。在原制度框架内总会有人为获取潜在利益来克服这些制度障碍。当潜在利润大于制度障碍所造成的成本时新的制度安排就会出现,降低制度带来的交易成本让各个行为主体推动技术变革,社会生产力就会发展。马克思和诺斯的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分析不同,都从制度的角度分析了历史,但他们却得出不同的结论,关键在于他们对制度的理解和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三、经济制度的历史分析
马克思把逻辑分析和历史分析统一起来,历史是实际的存在,逻辑是主观的过程,两者之间不可能绝对统一,历史的运动不可能完全被研究者的逻辑所把握。逻辑用高度概括的方式从现象中揭示其本质,有很大的能动性和相对独立性。 首先,诺斯用历史分析方法解释制度变迁时,没有否定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和信条,只对基本假定进行了修正,即经济人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等。他认为人总是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因认知能力有限又总是处于信息不完全环境中,在交易中会发生欺骗、偷懒、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增加交易成本,最终损害自己的福利,制度就是人们为了防止机会主义而缔结的契约。从而得出两个假设成立的前提:一是发生欺骗或偷懒或搭便车的当事人,必须有能力承担被发现后逐出交易的后果,即交易双方都有离开对方生存的能力;二是市场交易双方没有离开对方生存的能力,不可能会有欺骗、偷懒或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的意识。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定脱离“现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现实中不存在经济人的完全理性,也不存在完全市场竞争。修订的基本假定,虽然更符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但并不一定符合制度变迁的历史,而是用一种静止眼光去分析动态历史。资本主义制度不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而是历史发展的起点,不是生产发展的结果而是生产发展的前提。其次,马克思的历史分析中也有人的基本假定,但其嵌入了社会制度变迁模型,科学技术决定了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性就在生产关系中得到体现。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性也不断发展。逻辑和历史在人性的发展变化中得到了统一。诺斯认为技术变化不能解释制度的边际调整,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模型,即使能解释制度的质变,也不能解释制度的量变。因此制度不具有技术的自然历史性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根据减少交易成本的规则发生变化,而交易成本的下降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不是生产力决定了制度,而是制度决定了生产力。这就是马克思和诺斯在制度涵义上的差别。诺斯说制度是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人为设定的契约;制度变迁是制度创立、变更及随时间变化被打破的方式。诺斯的定义既包括制度质的方面,也包括制度量的方面。马克思的制度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相互联系的层次,更强调质的方面。马克思在论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关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水平只是决定了生产关系以至上层建筑的基本形态即质的方面,并不决定制度的具体形式即量的方面。上层建筑并不是一下子完善的,基本形态中必然残留着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具体形式,需要在基本形态上进行制度的边际调整。伴随着制度的边际调整,生产力会有或大或小的进步。渐进式的中国改革实践更能理解马克思反作用的涵义。
四、制度变迁对科技和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
第一,经济制度分析无法撇开历史分析。运用历史和制度分析的方法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分析经济,能寻找人类经济发展的深层原因。两种分析方法不能分割,历史总是以制度变迁来表现,并螺旋式的上升,分析历史离不开制度因素。而制度分析的逻辑必须和历史相一致,制度分析离不开历史分析。第二,马克思和诺斯的理论分析各有优势。马克思更强调生产力,着眼于社会制度变迁大的结构,注重质变,以变化来分析变化;诺斯更强调制度,把大的框架和边际变化结合在一起,注重量变,以不变去分析变化。从分析的角度看,马克思的分析比诺斯更为一致、更为完美,诺斯的分析更注重制度变迁,对制度的历史分析无法和马克思相比。第三、理论对比分析的目的是指导我国的改革实践。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更强调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发展,需要重视制度变迁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制度变迁不仅是制度框架的变革,而且还是制度的边际调整,高效率的制度对技术充分发挥潜能、提高生产力水平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瑞龙.论中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的冲突及其协调[J].经济研究,1994(5).
[2] 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 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弄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对于理解政治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十分重要。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即物质利益关系。这种关系贯穿于社会生产的全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它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人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并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来实现自己。比如,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在生产中就处于支配地位,同时占有劳动产品。
和生产关系紧密相连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生产力。生产力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进行生产时所形成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那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一种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性质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所以,对经济规律的研究同样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就是从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入手的,所有制结构的改革调整,适合了我国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改革从理论上说符合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正确把握的结果。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就是这一规律的体现。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政治经济学建立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对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论述,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商品二因素理论。商品作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用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社会物质财富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为社会、为他人的;商品使用价值一定是通过交换才能获得。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个历史范畴,价值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比较关系。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他关心的是商品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他关心的是使用价值。生产者之所以也关心商品使用价值是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抛开劳动的具体形式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叫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所特有的。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首先提出来并论证的,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商品价值量理论。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叫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个别价值。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形成的比列关系不同对商品生产者影响不同,只有当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商品生产者才处于有利地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基础,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发展而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所以在现实生产中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使得自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中获得价值差额。无论是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还是在现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都是如此。
价值规律理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价格除了受商品价值决定之外,还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市场商品的供求关系。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到价值以上;反之,供过于求时,其价格就会降到价值以下。商品价格总是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就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首先,它可以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其次,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当然,价值规律对经济的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特点,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为了克服价值规律对经济生活调节的这种消极作用,所以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都缺少不了国家宏观调控机制,现代经济的调节机制是价值规律调节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的结合。
的货币理论。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是和商品紧密联系的一个重要经济范畴。通过对货币产生过程的分析,马克思指出,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产生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即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产生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成为商品与货币的外在对立。商品生产者必须想方设法将商品换成货币。商品到货币的转化,马克思将之称为商品的惊险跳跃,这个跳跃完不成,摔坏的不一定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马克思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市场销售对于商品生产者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关于货币的职能,马克思认为它是在商品流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当商品价值用货币来表现时就是价格,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想象或观念的货币。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物就是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流通手段职能改变了商品交换的形式,商品交换由商品——商品,变成了商品——货币——商品的交换,买和卖变成两个相互分离的过程,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危机的可能性就隐藏其中了。马克思分析了货币流通规律,即流通中货币量的规律,它等于商品价格总额/同一货币的流通次数,这一规律在商品经济中普遍适用。马克思还分析了铸币和纸币的问题。货币产生之后其形态经历了贵金属币、铸币、纸币、信用货币,到当今的电子货币,其一般等价物的性质并没有改变。货币还有派生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政治经济学理论核心是剩余价值理论,围绕剩余价值马克思建立了资本理论、分配理论、流通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等,除此之外,政治经济学涉及所有制和产权理论、企业运行机制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农业理论、宏观调控理论、对外经济关系理论及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等等。
政治经济学理论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制订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依据。同时,政治经济学理论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和创新。我们在学习政治经济学理论时,不仅要认真学习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要结合实践不断创新政治经济学。
历史,对一般人而言,意味着是过去的事情,是一种过去式。因此,一般人对历史所感兴趣的、所津津乐道的,不外乎是一些评书、影视剧和稗官野史,对严肃的正史则鲜有兴趣。在学校里,就中学生而言,情况也大抵如此。相当一部分学生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总是先入为主地认为历史课很容易,只要认识汉字就能学好,缺乏主动性,缺乏思考精神,不主动不思考无兴趣不学习,长此以往,致使历史教学很难取得好效果。如果老师再不能将课讲得生动、活泼一些,学生就会听得兴味索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一种方法———举例教学法,该教学法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创设意境,避免枯燥,化难为易,使学生提高能力的同时培养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现举几例加以论证。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
在历史课中经常要讲到变法、改革,这些变法、改革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生产关系不适应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要巩固统治就必须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就需要进行变法或改革。对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原理,因其理论性强导致学生很难理解,这时就可运用举例教学法说明此问题:将社会发展比作一个人的成长,把生产力比作人的脚,生产关系比作鞋。随着人不断地成长,脚长大了,鞋小不能穿了,就要换鞋。正如社会发展了,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了,就要变革。人成长中不断换鞋的过程就类似于社会发展中不断变革的过程。可有如下图示:人成长脚长大了鞋小了换鞋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滞后变革这样以此类彼,学生好懂易学,也就能理解古今中外为何会有这么多的变法、改革了。
2.古今中外的政治体制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I政治文明》中谈到了古今中外的政治体制,这个问题理论性很强,尽管课本上有较详细的介绍,但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个问题还是较为复杂的,如果老师只按课本讲,学生不一定能理清思路。课堂上,我以家类国,让学生以家庭为例,就有如下图示:祖父或父亲一人掌权类似君主专制祖父地位高但不掌权,父亲掌权类似君主立宪制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共同掌权类似民主共和制举例完毕后,还可设计提问:你家里谁掌权?似哪种体制?学生听到与自己的家庭有关,纷纷展开热烈讨论并畅所欲言,很快就理解了这几种政治体制的内涵。
3.西周的宗法制度
由于西周的宗法制度比较复杂,书上还特意配一幅“树型大宗、小宗示意图”来加强学生的理解。此外,我们也可以以学生为例来讲述这个问题。例如,学生张三的爷爷生有张三的伯伯和张三的爸爸两个儿子,张三的爸爸生有张三和张四兄弟两个,按宗法制度有如下图示:张三的伯伯大宗(嫡长子)张三的爸爸小宗(对张三的伯伯)张三大宗(嫡长子,对张四)小宗(对伯伯)弟弟张四小宗(对张三)图中突出了嫡长子的地位和相对关系。教师以此引导学生依宗法制分析自己在家中是大宗还是小宗(女生可假设自己是男生,并有一兄或一弟;是独生子的假设自己有兄弟)。相信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这学生对理解宗法制度大有益处。以上例子,只是我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人言“教是为了不教”,古今中外的学习信条表明: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个从教会(接受)、学会(理解)到会学(举一反三)的过程。
由此可见,举例教学法这样启发式教学是必需而重要的,它能使带着内在学习兴趣的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增长知识、分享观点、发现并解决问题,这些都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精神享受与动力。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应不断地探究和创新教学方法,以发展的观念和开放的教学态度,不仅把学生的历史学习看做是一种思想教育,一种教养活动,更应看做是一种社会体验,一种文化的继承与创造方式。有了活力、生动的教师,才有活力、主动的学生,这两者都活起来了,才会形成有生命力的历史教育。
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二者包含的范畴大小是明显不同的,生产关系包含经济基础在内,而经济基础则归属于生产关系的一部分。
生产关系指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经济基础是由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所以经济基础从属于生产关系,是其组成的一部分。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资本论》;手稿;经济危机理论;整体性理论
中图分类号:F01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2)04-006-07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经济危机理论是对资本运动规律的一种整体分析,具有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的整体性结构,但是,过去很多研究者只把《资本论》第三卷的某些有关章节看作是《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经济危机理论,从而得出了经济学没有完整的经济危机理论的结论。这种认识是很片面的,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研究,是贯穿于他的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之中的。要认识目前西方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产生的深刻根源,探索应对这些危机的科学方法,有必要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经济危机理论的整体性做进一步挖掘和研究。
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经济危机理论整体性的形成和结构
在18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已经注意到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运动,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只能在矛盾不断尖锐化和比例不断被破坏的运动中进行。恩格斯在他早期的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批驳了当時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对经济危机可能性的否定,他指出:“经济学家用他那绝妙的供求理论来证明‘生产绝不会过多’,但实践却用商业危机来驳斥他,这种危机就像彗星一样有规律地反复出现。”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研究了资本主义再生产中各种比例关系问题,发现资本主义经济“由于自然规律的必然性,生产一定要经过繁荣、衰退、危机、停滞、新的繁荣等等周而复始的更替”。
随着研究的深化,马克思逐步形成了《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经济危机的整体性结构的理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已经表达了要对社会问题做整体分析的想法。在1840年代后期,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形而上学的政治经济学方法時又提出,“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单凭主观臆断的“运动、顺序和時间的逻辑”,根本无法理解这一切客观存在的“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1857年下半年,马克思尝试建立自己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开始撰写事实上是《资本论》第一部手稿的《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他从社会生产关系中生产和交换、分配、消费的辩证关系研究入手,对包括经济危机在内的很多问题做出了卓越探索。
在马克思之前,许多经济学家已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范畴作过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往往缺乏整体性,只从想像的孤立个体出发,或者把这些范畴并列起来,使社会经济运动过程变成一个无時间秩序的非历史的过程;或者把这些范畴割裂开来,使社会经济运动过程成为各环节互不关联的孤立过程。马克思是把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客观地看作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以整体视角探讨生产和交换、分配、消费关系的。他认为,人类的物质生产都是“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总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这就改变了经济学思想史上以孤立的个人为研究出发点的传统视角。
马克思认为,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构成一个整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生产既支配着与其他要素相对而言的生产自身,也支配着其他要素。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以后,马克思又相继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并在这些《资本论》手稿的基础上,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的第一、二版和法文版,写作了关于《资本论》第二卷的许多手稿等等,使《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经济危机理论的整体性不断完善。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依据马克思遗稿编辑出版了《资本论》第二、三卷。最终形成了《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经济危机的整体性结构的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论》及其手稿的整体性结构极其珍视。1866年2月20日,当马克思刚刚写完《资本论》初稿的時候,他在写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我亲爱的,你明白,在象我这样的著作中细节上的缺点是难免的。但是结构、整个的内部联系是德国科学的辉煌成就,这是单个的德国人完全可以承认的,因为这决不是他的功绩,而是全民族的功绩。”
关键词:公司治理 股东 功能 体系
股东这一概念,至少有两种含义:其一,从人的角度而言,是公司存续、经营和发展的利益主体;其二,从制度的角度而言,是一种制度形式,是公司制的组成部分。股东的的出现,既是商品经济活动的产物,又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作为历史产物,它具有内在属性或称自然属性。自然属性,根据《辞海》里的释义,称之为功能,或内在功用和效能。与自然属性相对应的一切非自然属性,均是在自然属性的基础上演绎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对有关股东的一切研究,包括股东的作用和相关权利主张,均应建立在股东功能的研究基础上。
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呈现的是一种金字塔特征,基础层是生产力,中间层是生产关系,最高层是上层建筑。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切产物均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相互运动的结果,因而,也自然反映出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内在特点。股东的出现,也毫不例外体现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这三层内在属性。换言之,股东具有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相对应的三种功能,即:经济功能、社会功能与法律功能。
股东的经济功能
根据马克思对生产力的解释,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这种能力内在地表现为生产工具和劳动者的发展水平,外在地表现为人类的经济活动。经济活动的结果是生产力的发展,也即是资源实现了进一步优化配置。经济功能是人类经济活动功用和效能的统称,经济功能的内在本质是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功能也即是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因此,经济功能是生产力研究范畴,是生产力属性的体现。
股东的经济功能,是指股东作为一个整体,在改造自然界以获得物质需求的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功用和效能。股东的经济功能体现的正是资源的优化配置。萨缪尔森(1998)在论及公司制时,有如下一段描述“由于有效率的生产常常要求规模较大的企业,以及数十亿的资本,因此,投资者需要一种筹集资金的方法。承担有限责任和拥有一个方便的管理体制的公司,能够吸收大量的私人资本供给,生产多种相关的产品并分摊风险。”可见,股东的出现满足了资金筹集的需要,进而通过公司规模的扩大促进了有效率的生产。这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金流入和有效率的生产正是资源优化配置的体现。埃格特森(1990)这样说道:大型企业是资源所有者的联合,资源所有者的联合比单一型企业的生产更有优势、成本更低。
股东的经济功能主要通过以下两种形式得以实现:股东对组织资金、技术、人力资本的注入,实现组织的构建,加快组织的成长,促进组织的规模效应;股东对组织的选择权、股权的交易及退出机制,刺激组织为了吸纳更多资金不断加强管理,加快创新,提高经济效率,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经济功能的实现,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而言,是制度创新的结果。它通过公司股东这一制度形式,诱发了要素的聚集,降低了组织构建的交易成本,使企业这种对市场的替代安排形式得到了迅速、良好的发展。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没有股东这种制度形式,世界上的企业决不会像今天这样的强盛和充满活力。
股东的社会功能
社会学研究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研究社会生活中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另一个是研究社会所属各个部分与其他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及其在整个社会变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这实际上就是马克思研究的生产关系范畴。社会功能作为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指人们社会交往和建立社会关系带来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体现的正是生产关系属性。
正如社会的运行机制是通过多种多样而又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相应的社会行为,形成了社会的组织和制度的结构,构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社会变动体系一样,股东正是通过公司制这种制度形式,或者如张五常教授所认为的,以一种契约形式取代另一种契约形式聚集在一起,从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独特的功能。
同时,根据社会学的结构——功能主义学派观点,社会生活之所以能维持下来,乃因社会找到了办法,由此满足了需要。股东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之所以发展壮大,也恰是因为有了公司这种组织结构,满足了股东社会交往和建立社会关系的需要,需要是股东有组织的社会生活的先决条件。因此,股东的社会功能,实质是以满足股东的需要为前提。
综上,股东的社会功能可以这样定义:股东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公司制这一组织形式满足其社会交往和建立社会关系的需要,进而促进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股东的社会功能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是股东对组织的加入。股东通过对组织目标、宗旨、理念、行为规则的认同,逐渐培养与组织一致的社会目标,逐渐形成相对固定的社会角色,促进个人的安定性;二是股东与组织建立沟通渠道。股东通过对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信息的知情、掌握,培养起对组织的关心,进而建立起对组织的忠诚和归属感,促进组织的稳定性;三是股东之间的相互交往、沟通,形成非正式群体,满足股东的社会交往需要,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四是股东的表决权力履行,体现和实现股东的个人价值,满足股东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促进了公司和证券市场的进步。
上述可见,股东的社会功能有四个层面的意义:实现个人的安定性;维护公司治理秩序;维护证劵市场秩序;促进社会稳定。因此,重视股东的社会功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就目前的中国股市而言,一方面要认识中小股东的重要作用,建立中小股东与公司的联系渠道,促进股东相互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要注重股东这一社会群体与证劵市场和整个社会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积极发挥股东的社会作用。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股东社会功能的弱化,必然带来证劵市场的不协调,尤其是在公司制为社会主要组织形式的经济生活中,其负面影响尤显突出。由于股东社会功能所依附的载体是上市公司,股东社会功能发挥的好坏又直接取决于上市公司。公司对股东社会功能的认同主要体现在公司是否提供了满足股东社会需要的渠道,是否给予了股东应有的社会地位。此外,证劵市场应有相应的监管机制,督促和保障股东社会功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