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保险销售方法

保险销售方法

时间:2022-11-09 22:31: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保险销售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保险销售方法

第1篇

关键词:团体保险;营销攻略

引言

新时期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国内经济环境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中保险行业受的冲击相对较大,国内消费者面对保险的认识也进一步增强,理性消费现象突出。团体保险作为保险公司重要的一个销售渠道,其营销遇到了较大的发展瓶颈,如何突破销售困境,是我们必须要认真研究和面对的一个关键课题。

一、当前我国团体保险业营销现状的简要分析

1、总体市场状况分析

团体保险的业务员们销售的商品是一种无形的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没有人会在任何一家商店的货架上或柜台里找到它。何况很多人都在尽量躲避这些可能令他们联想到生、老、病、死或者财产损失一类的东西,虽然他们也知道其实自己需要这样的商品,但往往敬而远之。

2012年1-12月,国内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5000多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3895.64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0632.33亿元(其中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275.35亿元,健康险保费677.46亿元,寿险9679.51亿元),2012年1-12月,国内保险业原保险赔付支出为3000多亿元。集团控股公司9家,财产险公司56家(其中中资36家、外资20家),人身险公司59家(其中中资33家、外资26家),再保险公司7家,资产管理公司9家,公司2614家,经纪公司513家,公估公司353家。

2、总体营销现状分析

就目前来看,团体保险营销中制约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传统渠道的不规范制约电子商务发展。中国保险市场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现象。客户可以通过传统渠道的不规范操作,获得更多的利益和超出规定的服务;二,与传统渠道的业务冲突。电子商务会瓜分车商、旅行社、机票等强势兼业的原有业务,从而引起业务冲突;三,产品标准化与需求差异化的矛盾存在于整个电子商务业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客户有不同的消费习惯,在保险需求上存在差异,传统保险销售方式灵活性强。

另外,同业之间在竞争的同时也在开展彼此之间的合作,比如:某国内保险公司与天平车险、中银保险合作车险理赔服务,提供赔款先行垫付,与人保寿险合作网销网关支付。与中国人寿等保险公司合作资金归集在淘宝保险频道提供支付。与友邦等外资保险公司在网销领域合作网关支付,为20家左右保险中介网销提供支付解决方案,基本垄断中介网销支付市场。

二、新环境下团体保险的营销策略的制定与规划

(一)从营销方式方面提升团体保险市场占有率

1、缘故关系法

这种营销方法是比较常用的一个方式,团体保险的销售有别于其他的营销方式和方法,在转介绍环节中的沟通更容易被对方接受,成功率也相对较高。在这里有几类人群可以作为营销的重点:同学、同事、同乡、同业等等。运用好这个方法,还可以退避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因为感情在其中的占比比较高,所以让受众群体更容易沟通和接受。

2、介绍人法

介绍人法也是常用的营销方法,按照现代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突破接触障碍后的见面成效是非常显著的,通过联络方式的直接和简单化,沟通成功率大幅提高。营销人员在其中要特别注意沟通的细节,不要忽视见面和接触之前的相关准备工作,比如说准备小礼物或者有介绍信等等。

3、陌生拜访法

陌生拜访法在直销行业用的比较多,团体保险的销售过程也经常都用到这个方法,通过有目的的寻找或者是随机的选择,都可以轻松的锁定目标群体,运用这样的方式要有着明确的拜访准备,常用的出发前的“5W1H”法是一个很好的管理工具,同时,销售人员要有严格的训练,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团队的协作能力,通过良好的处理流程,提高成交率。团体保险的销售在这一方法的运用难度较大,需要经验丰富的销售人员才可以实现。

4、目标市场法

通过对特定消费人群的区分,通过对特定区域市场的定位,通过对特定销售渠道的拓展,可以帮助团体保险销售人员快速有效的定位销售重点,从而更有效的提升销售业绩。这一方法比较容易做成销售流程,也更容易总结出销售案例和成功经验,在持续销售的推进过程中更容易被运用。

5、DM信函开拓法

现在保险团队的销售也需要进一步丰富销售的手段,比如说这种信函的方式就很有特点。通过邮寄的方式,给已有的消费者和潜在的消费者传递销售的信息,DM的形式可以更为便捷。在情感营销理念的不断影响下,客户更关注销售前、销售中、销售后的情感关怀,所以,通过这种开拓法就可以轻松传递更大量的信息,但是,由于信息量较大的冲击,往往效果并不理想。

(二)从营销技巧方面提升团队保险成交率

1、拟订计划

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方案是保证营销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无论是月度的计划、季度的计划或者是年度的计划,都是必不可少的。制定计划可以参照同行的,也可以有所创新,只有目标明确的销售团队才可能出现更好的成绩。

2、详细记录

做好销售的资料整理和梳理工作是非常需要的,销售团队的每个成员的销售记录最后也要汇总成整体的销售材料,以方便后续的销售工作。举例来说,立邦公司的CIC卡就是一个很好的记录工具,通过管理工具的使用,建立了宝贵的客户资料库,同时把控了整个销售过程。

3、市场区域化

在开发之前先依据准主顾特性、职业、收入状况、投保概念加以分类,开发主顾来源时,不妨参考电话簿、主顾所提供的资料、商业情报资讯及其他各种外在信息,这些资讯都可作为行销人员开发各类准主顾之用。

4、不停追踪

对客户的销售,尤其是团体保险的客户,有着自身的特点,需要销售人员细细把握和分析。在我们对客户的分类中,可以试着采用这样的方式:活跃度较高的客户、一般活跃度客户、低活跃度客户和零活跃度客户,为的就是更好的将销售过程细化,集中精力把重点客户重点维护,同时,也不放弃任何可能的机会。这种不断的追踪,可以很好的感化客户,进而形成成效率的提升。

5、行销社交化

销售人员的行为一定是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和客户的理解和习惯相符合。把握住客户的心理和行为都是非常关键的,在我们挖掘和分析客户内心诉求的时候,都是有侧重点的,比如:客户的爱好是什么?客户的习惯是什么?客户的交际范围是什么?等等,为的就是将我们的活动模式与客户的模式做一个匹配,进而提升行销的质量和水平。

(三)从提升服务理念方面引导营销流程

1、构建SOP标准化流程

构建SOP标准化流程是做好团队保险的一种重要标准体系。随着保险行业的内部竞争的加剧,如何提高组织的整体运作效率,如何合理的调整工作内容,突出工作重心,加强工作导向控制,成为了现在很多保险销售团队管理的核心问题。团队保险不同于单体销售,受众面的广泛性和合作的长期性是这一销售的重要特点,从以往的经验和案例来看,如果缺少成熟的标准化的管理流程,缺少标准化的工作步骤,缺少标准化的行为指导,就会导致工作中出现严重的纰漏。SOP标准化的建立可以在很多领域开展,比如说在销售流程中建立,在售后服务流程中建立,在执行中建立等等。

2、塑造优质的服务文化

服务行业需要文化,现今对服务行业营销的普遍认识是:服务引领销售,服务提升销售,服务孕育销售,服务创造销售。团队保险的销售非常需要服务文化的支撑,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提升自我发展空间和价值,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丰富自身的利益诉求,在解决客户争议处理的同时完善自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打造文化价值链条,才能真正将营销的内涵和外延得以全面的实现。走访调研过一些保险公司,无论是外资公司还是中外合资的,都无不在细节之中展现优秀的文化传承。从客户的反馈来综合分析,塑造优质的服务文化,对团队保险销售任务的完成帮助极大。

三、团队保险营销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1、营销服务话术的正确运用

在营销过程中,销售团队都会有标准化的话术作为一个基础应用工具,准确而规范的营销服务话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针对不同类别的保险产品而选用不同类别的销售话术其作用非常明显,比如说:客户说“我们无法就现在已有的退休待遇再增加负担”,应对的标准话术应该是这样的“老板,通货膨胀已将许多过去设立时很好的退休计划,变得不合时宜。您的同业已经发现改变过去的退休计划来剌激员工的责任感,提高生产力,以及增加利润,您难道不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吗?”,又比如:客户说“我没空谈,您寄资料来吧!”,应对的话术可以是这样的“资产计划不是一种可以自已动手做的物品。我深切了解您是非常忙碌,这也是成功人士的写照。这样好了,明天中午我们共进午餐,利用午饭时间,彼上此交换意见,如果您太忙而无法外出,我会带一些点心来您的办公室,或来一些肯德鸡如何?”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营销中带有强烈服务导向的话术是我们成功做成团队保险营销的关键所在,事实证明:营销服务话术真的对销售起到导向作用;同时在企业的实力和产品上,以此为基础,我们应该努力提供沟通的机会与服务。

2、客户投诉或疑义的妥善处理

客户投诉是每个行业都需要直面的一个基础性、常见性、固定化的东西,处理好客户投诉是保证团体保险销售后续开展的重要环节,对客户的抱怨、疑义、不满都需要做出积极的回应。如今,很多保险公司的团体保险销售挂靠在银行业务中进行,一方面,拓展了受众群体的数量,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保险销售后续的纠纷问题解决的难度。就我们已经掌握的资料来看,确实在日常生活中因为此而发生的纠纷非常多,处理起来也非常不方便。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经历的环节过多也导致了信息的失真,加大了处理的难度,加上如今的消费者更加理智的消费,更加强烈的维权意识,所以,一旦出现处理不当的问题,就会在社会上产生负面影响,这种影响甚至会直接导致销售出现严重下滑。

在团体保险营销中,要有全局思维,要审视团体保险营销的战略方针,要检查整个营销计划的编制情况;要充分重视人员的安排(销售人员的数量、销售人员的性别、专业、性格、年龄与形象等;还有保险营销人员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在团体保险营销中,要注重在与客户接触中解决客户的问题,满足客户的需求,要将顾客的抱怨积极汲取出信息,要明确,顾客的抱怨是最好的市场信息的反馈;要将保险营销渠道中的利用情况与问题及时总结,注重对团体保险营销市场环境的预测与分析,把握机会,规避威胁与风险。(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参考文献

[1]张伟红.我国保险销售渠道建设探析[J].保险研究.2008年03期.

[2]李焕群.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3]陈栋,张俊岩.保险营销模式的转变与发展——电话营销与网络营销模式的互补[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第2篇

关键词:交叉销售;可行性分析;经济效益;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F84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2-57-02

所谓交叉销售。就是发现现有客户的多种需求。并通过满足其需求而实现销售多种相关的服务或产品的营销方式,是为了鼓励一个已经购买了公司的A业务的用户也购买其B业务(Nash,1993;Dighton,1994)。其实质是在拥有一定营销资源的情况下,向自己的顾客或者合作伙伴的顾客进行的一种推广手段,是一种对企业的现有客户销售更多产品或服务的营销策略和新兴的营销方式。这种销售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两个具有相关用户需求特点的企业之间开展。

一、基于经济效益角度的可行性分析

(一)保险业交叉销售收益分析

企业的绩效水平取决于客户生命周期价值的实现,而非市场份额的扩张(Griffin,1995)。实现客户生命周期价值的关键在于企业能否有效地留住客户。客户留存率每上升5%,企业获得的客户利润净现值将提高35%-95%。其中。财险公司利润将提高84%、寿险公司利润将提高90%(Reich held。Teal。1996)。通过实施交叉销售扩大客户份额,保险集团子公司可以有效保持客户资源。实现更高的客户生命周期价值,从而提升销售利润。

保险集团子公司能够创造更多有效的客户接触点。从而增强客户对产品质量与客户服务的体验。增进客户对保险集团各业务领域的了解,借助交叉销售提高客户份额。降低客户搜索成本,提升客户消费效用,提高客户满意度。有助于提升客户留存度。同时也将带来更具意义的口碑效应,带来更大的市场份额与销售收入。若以客户份额的角度理解交叉销售,以客户份额为导向实施交叉销售,保险集团各子公司通过交叉销售所获得的利益将是一致的。可以实现销售利润与市场份额的同步增长。

此外。国内外专家研究表明,交叉销售对价格战有一定的抵御能力。只要价格相对公道。适度的涨价并不会使已购买多种保险产品的客户转投竞争者。客户希望能够稳定地维持同保险公司之间的服务关系。简化购买过程,一旦建立了稳定的关系,他们对价格刺激的敏感度就会降低。

(二)保险集团交叉销售节约客户交易成本

所谓客户交易成本,就是公司为获取客户,向确定的客户销售产品或者服务和维持客户而付出的各种代价,表现为资源的消耗。保险业的客户交易成本表现在开拓新市场、发展新客户的成本等方面。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庞大的销售队伍必然会拥有相当数量的客户资源,这些资源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财富。保险客户对其保险人(销售团队)较为熟悉和信任,会从人处获取更多的保险信息,对于人为其提供与原来不同的保险种类比较容易接受,既节省了时间,又较易开展工作。节约许多不必要的成本。交叉销售实施后。对于保险集团内部分支结构和子公司之间可以加强联系与沟通,达到资源共享,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资和设置。节约许多与客户拓展的相关成本。也降低了营运成本。较大幅度地减少费用的向外支出,集团职工利益得到较高的提高,对于公司和职工是一个双赢的策略。例如,对于一个保险集团而言,用一个客户咨询和保险系统就可以完成整个集团的全部工作,其下属分支机构不都需要配备同样的信息系统。再如:对于新设的子公司。不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投入来壮大其销售团队,可以直接借用整个集团的人员。新公司的核心任务是开发新的产品、完善咨询服务、拓展客户业务关系即可。

二、基于市场营销角度的分析

在市场拓展和销售渠道方面。保险集团可以通过整合交叉销售产品供给体系,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多样化要求以及运用集团的渠道销售能力,对适合交叉销售的现有产品进行改良或组合。其优势表现在市场前景广阔、培训简单、易于和销售技巧容易掌握等。交叉销售可以加强各子公司的沟通协作,联手开发集多险种功能于一体的创新产品。提升交叉销售的层次、广度以及渠道。从而建立客户、产品、渠道相互协同的销售系统,完善运作流程。理顺前台销售和后援机制的衔接,加强交叉销售各环节的风险防范。定期研究交叉销售工作。制定交叉销售渠道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方案。对可能出现的冲突。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基于销售团队培养的考虑。开展保险集团内部产寿险公司销售队伍的共同管理和共同建设。淡化销售人员产、寿险的身份归属,进而整合优势资源,搭建联合平台,开展共同增员。加强协同管理。这样。在不增加人力资本投入的现状下,建立了一支分散性业务拓展能力较强的综合销售队伍,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体系,对交叉销售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实现了共建一个团队、共建销售职场、共同联合培训、共用考核办法、共享一个政策、共同实施联合晨夕会等共建模式,有效提升了区域市场综合服务能力。并可以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基于战略管理角度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有利于组织协调和资源整合。对于整个保险集团而言。实施交叉销售,打乱了原来集团内部的分工安排。其分支机构及子公司分工不再是寿险、财险、交通强制保险等经营内容不同的险种,其业务可以互动合并、相互。在服务咨询、客户资源区域开拓、不同保险环节业务部门之间进行分工协作,进而资源整合、优化配置,达到有效协作。组织协调能力得以加强。整个集团就是一个有机整体。根据业务拓展活动的要求。建立起基于客户的新型部门和组织体系,协调好保险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及销售的日常交流互动。比如,对一项销售活动策划方案。集团公司与其分支机构形成了同步一致的关系。集团的交叉销售互动部门负责制订具体的激励方案策略,并统一策划组织本集团的大型营销活动,各分支机构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挖掘现有的销售渠道等,进行交叉销售业务的具体展业工作。

第二,开展品牌战略。提高影响力和综合服务优势。满意的客户会向其他人推荐保险公司或产品,从而为保险公司带来更多的客户,形成一定的口碑效应,实现品牌战略。特别是在我国传统消费观念和风险自救的情况下。根据别人推荐而找上门的客户,往往在质量上更胜一筹,相对于其他渠道获得的客户,更加有利可图。由于我国保险业当前的制度背景是分业经营,对于同一集团下新的经济体大力开展交叉销售,可能比较轻易争得市场的准许和认准,其业务内容可以向同行业进行大幅度的扩展和结构性的业务调整,达到整个集团的综合经营和协作发展的局面。整个集团在市场的份额和社会的认可度得以提高,增大了影响力。集团的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做到业务行动同步性。市场品牌价值得以提升。可以进一步开展

“一站式”金融保险服务,发挥交叉销售优势。从而也满足了广大群众的差异性需求。

四、促进保险业交叉销售的建议

在制度和机制建设方面,注重对交叉销售工作机制和运作模式的探索完善。建立一系列机制制度,如完善业务拓展制度、建立客户资源管理制度、理顺利益分配制度、设计考核激励制度和学习培训机制等。

在数据库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整个集团应建立一个客户信息库,对客户信息进行记录和分类,进行有序的存储和加工,完善和改进信息质量,确保正确完整,从而提高信息交换效率。

在产品种类研发和设计方面,根据交叉销售的自身特征,将寿险和财险等巧妙设计在一张保单上,让客户进行像看菜单选菜一样的选择,服务和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要。切实提升双方合作的层次。或者根据较为成熟的产品进行重新的组合和改进,使他们内容上互相补充,适合于更多客户,更有益于开发市场和客户,也更好的进行财险和寿险的协作与沟通。

在销售人才培养与储备方面,必须对展业人员进行专门的职业培训,包括交叉销售技巧、市场拓展方法和策略方式等。从而熟悉各种保险产品,相关法律法规了熟于心。能够顺利沟通和协调。对于专业人员创造的交叉销售机会以及实现的交叉销售额相挂钩,以实现短期推动和长期业绩发展相结合。此外,加大高素质人才引进。全面提升人才层次,通过联合和统一培训的方法,着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田吉生、金伟飞,建立保险交叉销售体系的若干思考,上海保险,2007,(05)

[2]沈桂林,关于我国保险集团交叉销售的可行性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9,(04)

[3]刘朝华,基于客户价值的客户分类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4]胡曼,交叉销售在中国保险业的应用分析――基于数据挖掘技术[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崔晶,基于交叉销售理论的XX保险集团营销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MBA学位论文,2008

[6]魏华林、吴韧强,对保险集团交叉销售的再认识――基于客户份额的思考,保险研究,2010,(02)

第3篇

如果理财经理不了解保险的本质,一旦被客户反问,就会被客户牵着走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下面介绍营销保险的五步骤,按照这个方法,可以成功开发客户,并能有效提升保险营销能力。

保险销售五步骤

保险是一个风险管理的理财方式。投资人,惟有控管风险才能完成理财目标。因此,在营销保险时,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将保险的核心要素传导给客户。

Step1:

锁定目标客户,发掘需求

不管销售哪一险种,首先要找准目标客户,针对目标客户群去挖掘需求。先利用招式一客户分群4中的投资倾向及个人特质表(请参考右表),找出目标客户具备的特点。然后,从子女教育、生活费用和家庭责任入手,挖掘客户需求。

右边的表格按照投资倾向和个人特质,将客户与产品做了对应的分类。根据这个表格,我们就能很快的找到适合营销保险的客户群体了。现在我们做一次实战演练,寻找最适合营销健康险的人群。

如果现在要营销健康险,我们应该如何寻找合适的人群?

很简单,我们只要在沿着健康险的纵线,向下挑出强度为AAA对应的横线选项,就可以找到答案。如上图所示,纵线与横线的交点位置,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客户所具有的一个特征之一,即年龄不大。按照这个方法,我们可以继续找出下一个特征。

健康险最适合的人群为:年龄方面是偏小的,财富不多,有家庭、没有投资经验的女性白领阶层。

虽然,这个方法能很快地找出适合的客户群,但是,我们要明白一点,这并不代表不属于这一群体的客户就不适合营销健康险,我们寻到的这一群体仅仅是最佳客户群,在遇到这些客户时需要重点营销。分红险的最佳客户群,大家可以按照方法自己寻找。

Step2 :

观念沟通,满足客户需求

不要用短期的资金融通长期的需求。我们要的是长期的获利。要学会资产配置,不要一次只卖一个产品,这样客户会认为你又在销售了,就会很反感。如果是资产配置,就显得专业很多,而且有利于分散风险。在与客户交流过程中,要让客户形成保险是长期规避风险的观念。

卖保险即卖观念。关键是如何让客户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些观念。如果,您认为只把保险的好处简单告诉客户就完事了,那您就大错特错了。下面,通过实例向您说明。

有一次,在销售保险时,我问客户:“您在祈祷参拜时,会许什么愿望?”他毫不犹豫的回答:“当然是家人平安,身体健康,多赚些钱。”我告诉他说:“其实这些不用求神就能办到。”这时,我把健康险、重疾险的三大好处抛出。一是保证平安无事,如果有事,对你负责,赔你钱;二是保证有能力赚钱,如果失去赚钱能力,就对你负责,赔你钱;三是保证你身体健康,如果不健康,也对你负责,赔你钱。此时,客户想了下,对我说:“对哦!有保险就可以了。”很多时候,认同的话语让客户自己说出来,效果就不一样了。

理财人员挖掘客户需求,经常问得很直接,很容易引起客户的反感。其实,问得越直接离真实的答案就越远。因此,在提问时,要学会隐藏自己的真实目的,看似无关的提问,得到的答案才会真实有效。

Step3:

备好资料夹,层层铺垫说服客户

迫使客户成交,需要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SALES KEY。比如销售资料夹你准备好了吗?除了要抓住汇率、失业率和GDP之外,我们也要关注最近在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是国人新十大死因。这也是保险的意义,所以你要很多的资料夹去满足客户的需求。

营销保险的过程中,疏导客户的理财观念很重要。在引导客户时,要做好铺垫。例如:

我们都不希望发生任何风险,可是一旦发生了,您希望:

1.孩子接受一样的教育吗?

2.家人过一样的生活吗?

3.年迈的父母一样有人照料吗?

4.不让自己的负债让家人负担吗?

答案自然不言而喻,我们当然希望一旦意外发生,生活不会受到影响。有了前面的提问做铺垫,销售会容易很多。

Step4:

主动出击,介绍产品

在报酬不如其他产品高的情况下,要记住多强调产品的功能性,保值、规避风险。

下面通过实例来介绍,例如:A小姐,目前40岁,打算55岁退休,退休后一个月要有10000元的生活费,目前的月收入约为20000元,请问目前每年要存多少钱才可以达成退休目标?

通过试算,找出了客户每年有47091.03元的缺口,那要什么投资来填补缺口啦?前面已经讲过了,要注意资产配置,可以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制作一个详细的配置组合,有基金、理财产品、债券和定存,当然不能少了保险,在这个组合中,要见缝插针的把保险放进去。

Step5:

见招拆招,处理反对意见

在销售时,处理好客户的问题,对营销很重要。虽然,客户有很多问题,但是要抓住最本质关键的点,就能以不变应万变,触类旁通地解决客户的疑问。下面介绍两种处理常见问题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在实际运用时,发挥自主创新的能力,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

如果已买过保险的客户这样说:我的保险已经买了30万元的保险,够多了吧?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肯定客户,买保险是负责任的表现。

但是,保险不是买了就可以,还要看保额够不够,现在买了不一定能满足日后的需要。除此之外,还要看分散风险的能力强不强。保险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我们生命历程的改变而改变。保险不是一个静态的产品,而是一个动态的销售。

保险就像穿衣服,应随着环境、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也随着身分、地位的改变而改变。您现在开的是进口车,再回头开一、二十万的国产车,您愿意吗?没有恰如其分的保险,等于是大人穿小孩的衣服,虽然可称为拥有,但事实上却不适用、不合身。

如果没有买过保险的客户这样说:我对保险没兴趣(我没钱),我不需要保险 。

回答:保险不是你需不需要,而是你家人需不需要。如果一个人主动说要买保险,这个人可能身上有隐疾,不然多数情况下客户不会自动说要买保险。保险本来就是一个比较被动的产品。

第4篇

终身寿险由于只提供死亡保障,保险责任单一,非常适合保险意识较强的人群。但在营销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就是这类人群对定期寿险也非常感兴趣,而且因为定期寿险保费便宜而倾向购买,使得终身寿险在销售中大打折扣。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样处理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终身寿险和定期寿险的区别。终身寿险的释义在前面已经提到,此不再赘述;定期寿险是在人身保险合同中规定一定时期为保险有效期间的死亡保险。根据规定定期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保险有效期内死亡,保险人即给付受益人定额的保险金;如期满生存,合同即行终止,保险人无给付义务,亦不退还已收的保险费。

所以二者的明显区别在于:同样的保障额度定期寿险保费低、有期限、不返还;而终身寿险保费高,无期限、有返还。

明晰了这个区别,对我们和客户进行有效沟通十分必要。

第二,我们要判断,客户因为定期险保费比较便宜而优先考虑购买,这种选择正确吗?

表面看起来没有错。客户买保险重保障,毋庸置疑,观点是完全正确的,但深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他在保险的认识上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盲点,即对定期险和终身险之间的不同并不完全清楚。

对此,我们要结合二者的区别和客户进行沟通,请他购买终身寿险。以下提供三种理由的话语沟通方式供参考:

方式一:

没错,你可以买定期险,而且保费的确比较便宜,可是我并不希望一两年后你埋怨我。买保险有两种投保的方式,一是便宜的投保方法,一是正确的方法。

如果采用便宜的方法,你只需付一点点保费,买定期寿险就可以了。但是定期险最大的问题是有期限,也许当您最需要保障的时候,保单也到期了。保单到期后,你将完全没有保障,而且你所付出的钱,一分钱也拿不回来。

所以,我建议你采用正确的方法投保终身寿险。也许一开始你得付较多的保费,但是保险公司永远都不能取消你的保障,你想拥有多久都可以。假如你不需要保障了,那么你可以拿回保费,更棒的是,保险公司还会付给你利息呢?

这不正是您想要的吗?买寿险其实就是为家人买的,体现的是对家人的责任和爱。既然是源于一份责任和爱,当然要选择没有期限的,您说呢?

方式二:

假如我知道一个人很快就要面临死亡,我会劝他买定期保险;假如我知道一个人会长命百岁,我会提议他购买养老保险。您肯定也知道,我并不能预知一个人会早死,或长命百岁,对吗?所以我建议您采取一个中庸办法:投保终身寿险。

方式三:

购买定期保险,只是短期性的需求,保费也较便宜,所以在现金不是很宽裕的情况下,别无选择;但若计划一辈子的保障,终身险的保费相对较低……

第5篇

[关键词] 保险电子商务;保单条款;条款通俗化;条款修订;e客户服务

一 保险电子商务及其特点

电子商务是指运用电子通信作为手段的经济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对带有经济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宣传、购置与结算。保险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在保险行业的应用,是指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为工具来支持保险经营管理活动。

保险电子商务的主要特点包括:(1)虚拟性:它没有现实的纸币或金属货币,一切金融往来都是以数字化在网络上得以进行。(2)直接性:客户与保险机构的相互作用更为直接,解除了传统条件下双方活动的时间、空间制约。(3)电子化:在经济交易中采用电子单据、电子传递、电子货币交割,实现无纸化交易,避免了传统保险活动中书写任务繁重且不宜保存、传递速度慢等弊端。(4)时效性:保险公司随时可以准确、迅速、简洁地为客户提供所需的资料,客户也可以方便、快捷地访问保险公司的客户服务系统,实现实时互动。

综上所述,保险电子商务具有诸多优点,应当在保险行业大力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保险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2000年3月9日,国内推出首家电子商务保险网站——“网险”,随后各中外资保险公司都开通了自己的保险电子商务网站,但目前这些网站大部分都没有实现网上实时投保。

二 保险条款与保险电子商务

1. 保险条款及其通俗化

保险条款是列明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重要文件。保险条款的内容明确了投保条件、保险责任起止时间、保险责任、交费办法、宽限期间和合同中止、除外责任、受益人的指定和变更、索赔时效等内容。它是保险公司对所承保的保险标的履行责任的依据,在保险合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市场上的保险条款,往往专业性过强,条款中很多词语晦涩难懂、专业术语过多。保险条款应当具备专业性并确保用词严谨,但专业术语太多太深奥,会影响客户的阅读与理解。

2.保险电子商务对条款通俗化的需求分析

在保险电子商务中,主要是保单网络销售环节和条款通俗化问题有密切关系,下文讨论的保险电子商务主要指保单网络销售。保险条款不通俗将对保险电子商务产生以下不利影响:

(1)保险条款的不通俗将使客户阅读困难,无法执行保单购买流程。传统销售中,营销员可以为客户解释条款中的难点,指出条款的重点关键所在,克服保单过于专业的问题。而网络销售中,客户将面对电脑屏幕和条款中冷冰冰的文字,在网络上几乎“一条龙”地完成保单购买。条款不通俗将使客户无法理解险种中的各种约定、说明,不得不放弃保险购买计划。

(2)保险条款的不通俗将使客户难以理解条款中细节,以致害怕被误导,不敢购买保单。客户在签订保险合同时会往往存在警惕心理,保单中过于专业的字眼会让客户深恐遭到误导,从而放弃保险购买计划。

(3)保险条款的不通俗将削弱网络销售渠道的竞争力。网上保险条款不具备传统销售渠道中营销员对条款“人性化”的解释与辅助说明能力,所以客户在同等条件下,可能宁可放弃操作便捷的网上购买,而去选择对条款解释的更清楚的传统购买模式。

条款通俗化是保险行业各个销售渠道所共同面对的课题,但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保险电子商务的特点使其更容易受到条款通俗化问题的影响,对保险条款通俗化有着更强的需求。为了促进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积极消除条款不通俗这一“瓶颈”。

三、面向保险电子商务的条款通俗化建设的原则讨论

保险条款的通俗化建设,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思路。直接的通俗化建设是指对条款本身的修订、加工、优化,是狭义的通俗化;间接的通俗化建设是指采取客户服务等其他手段让客户能够通俗地理解条款,是广义的通俗化。

1. 直接通俗化建设的原则

首先,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在传统销售领域还是网络销售领域,条款本身的通俗化修订都是大势所趋。作者认为,因为保险网络销售是对条款通俗性要求最苛刻的销售渠道,所以我们应该以保险电子商务的苛刻需求作为目标推动全行业条款的修订工作。又因为保险电子商务中销售着与传统渠道相同的保险产品,所以可以随全行业的通俗化进程享用修订的成果。其次,要优化建设方案,使通俗化建设达到合理的速度、效度与精度。为此,笔者依据控制论的数学思想设计了条款修订的系统模型,并设计了反馈测试方案,力求使建设工作数学化、解析化。

2.间接通俗化建设的原则

保险条款本身不可能无限度地通俗化,因为这样既会丧失必要的专业性,影响合同的严谨,而修订工作也永远无法满足所有人的理解能力。于是条款的间接通俗化建设,即建立解答条款的客服系统,显得非常必要。

笔者认为,保险电子商务中条款间接通俗化建设的核心原则是建设出针对性的配套e客服系统。e客服是保险电子商务的特色服务项目,后文中作者将论证:e客服较之营销员的解释可以更有效地辅助客户理解。

四、 直接通俗化建设与负反馈测试工程

1. 保险条款通俗化修订的大环境

20世纪70年代起,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根据市场的需要,都对保单进行过通俗化、简明化的修订。近年,提高条款可读性和推进条款通俗化也引起了中国行业监管部门、保险公司的重视。中国保监会从2003年开始酝酿此项工作,积极研究国外情况,同时密切关注国内保险条款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动态。2004年,保监会在人身险领域出台了《推进人身保险条款通俗化工作指导意见》,条款一共八条,旨在“使保险条款通俗易懂,方便购买”。这一文件出台后,各公司开始大规模进行通俗化工作。

2. 条款修订的模型分析

依照第三节设计的条款修订的两条原则,笔者首先依据数学中的控制论分析建立了条款修订的系统模型。图1表示的是条款修订模型的系统结构,括号中标出的是各个环节的控制学含义。其中,通俗化建设的目标是系统的给定,修订工作是系统的控制器(调节器),保险条款是受控对象,修订结果是系统输出,测试工程是系统的变送器(传感器)。 转贴于

图1

此处的受控对象——保险条款可以被近似地抽象为一个一阶系统,其复频域表达式为Ke-τs/Ts+1,K为系统增益,T为时间常数,τ是滞后时间。那么,系统时域响应曲线可以绘为图2。归一化的单位1表示保险条款修订的期望目标,曲线的震荡表示测试过程中对修订的正负纠正。

虽然保单通俗化的问题不能绝对数量化,但解析化的模型能够更有效地指导我们的修订工作,从程度与趋势上考虑修订的效果。

3. 负反馈测试工程的设计

按照控制论的思想,调节一个系统要追求“快、稳、准”,条款修订亦可以遵循这些原则,即兼顾修订的速度、效度与精度。首先要确定通俗化的目标(给定),保险电子商务面向的是无人性化辅导的客户,所以要追求尽可能的简单明了。其次要设计修订工作(控制器)的策略(算法)和测试工程(变送器)的协同工作。即找到有代表性的测试人群,一边修订一边组织可读性测试。在这一过程中,需采用控制论中最通行的负反馈控制思想(负反馈纠正偏差,正反馈引起震荡):当给修订后的条款通俗程度不能达到保单网络销售的要求时,继续进行通俗化修订;过于通俗而在专业性程度上有所不足时,反向地向专业化修改;直到最终达到要求时再中止。这其中修订的力度可以遵循控制学中PID(比例-积分-微分)系列算法中的P控制(比例控制)思想。

五、间接通俗化建设与配套e客服系统

1. 配套e客服系统的作用与意义

控制学在工业中应用时,经常不苛求系统模型的精确性,不苛求系统受控后的性能指标,节省下成本并用其他辅手段弥补。保险电子商务的条款通俗化建设中也可以借鉴这一思想,在保险条款不可能无限度通俗化的客观条件下,适当采用e客服系统帮助客户理解条款,降低直接通俗化建设(条款修订)的复杂度和难度。

2. 间接通俗化建设中e客服的特点

(1)是电子商务客户的首选。保险电子商务的在线客户,在遇到条款方面的疑问时,可以选择电话咨询、找营销员咨询和向网站咨询等多种方法解决。但选择和网站咨询最为便捷、最为对口,所以,必须要建设起相应的网络e客服系统,及时解答客服问题。

(2)解释更权威,实现专家资源共享。网站上接收到的对条款的疑问,可以交由公司最权威的部门解答,一改以往营销员水平参差不起,对客户解答不够准确甚至误导客户的问题。

(3)以文字形式说明效果更佳。解释条款时,文字性表述比语言说明更加严谨、更加到位。

(4)回复效率更高。客户会问出大量重复的问题,使用电子答复系统。或者可以把问题集中建立FAQ(下转53页)(上接55页)栏目,或者用复制常用答复文本的方法,在一一答复时提高效率。

以上特点使e客服比人工客服能更好地解释条款,使客户在遇到较专业的条款时,能通俗地理解相关内容。

3. 配套e客服系统的建设思路

笔者的思路是将其分为三个环节:

(1)问题提交系统。可以采用专设电子信箱的方法,也可采用问题在线提交界面的方法。

(2)专人解答环节。可以由经验丰富的人员每日集中解答问题,通过客户留下的电子邮件地址,回复客户。

(3)常见问题汇总。可以定期总结客户提出频率较高的问题,集中在FAQ栏目解答。

e客服除了要考虑上述服务硬条件,还要考虑服务态度、服务意识这些软条件,这些需要服务人员的努力和管理人员的重视。硬软兼顾,才可以真正建立起有效的配套e客服系统,服务于条款的通俗化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文辉. 2004中国人身保险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社,2005.

第6篇

“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联合《保险机构销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规定》”

2012年末以来,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别就《暂行规定》向社会和保险行业公开征求了意见,经认真研究,两会对建议调整保险机构基金销售业务准入条件、加强保险机构基金销售结算资金管理、调整保险机构基金销售人员资格条件、强化保险机构基金销售人员行为规范等意见予以吸收,相应修改、完善了《暂行规定》,并于6月7日对外。《暂行规定》的,是证监会与保监会进行监管协作的重要成果,不仅体现了证监会一贯重视拓宽基金销售渠道,鼓励更多类型机构参与基金销售业务的思路,也充分展示了保监会持续推进保险业服务能力建设,提升行业综合服务水平的努力,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暂行规定》明确了保险机构参与基金销售业务的具体监管要求,以及两会的监管职责和分工,有利于规范保险机构的基金销售活动,以满足投资人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文章来源:证监会网站)

【2013年6月7日】

“中国证监会修改并《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

随着市场的不断创新发展,目前开放式基金销售费用的定价机制、费率水平及销售机构盈利模式等方面逐步出现了一些影响市场化竞争的问题。鉴于此,证监会联合行业协会、市场主体等机构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形成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改革思路,并于6月7日了修改后的《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规定的具体措施为:一是明确《费用规定》的适用范围;二是促进市场化、差异化销售费率机制的形成。;三是丰富基金销售费用收取方式。;四是征收惩罚性赎回费,鼓励长期投资。;五是取消基金管理人只能与基金销售机构总部签订销售协议的限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基金销售机构分支机构与基金管理人员签署销售协议并办理基金的销售业务。

(文章来源:证监会网站)

【2013年5月31日】

“银监会举办‘国际信息科技监管组织2013年会’”

5月21日至24日,由中国银监会承办的“国际信息科技监管组织2013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信息科技外包和云计算、网络犯罪与信息安全、新兴支付和银行卡技术、信息科技风险监管方法等四个主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文章来源:银监会网站)

【2013年5月24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财政部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察委员会签署执法合作备忘录”

第7篇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1)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程中的风险责任事故也在明显增加,安全保障已成为制约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旅游者和旅游企业已经意识到可以通过购买旅游保险来分散风险。所以如何发展旅游保险业务和完善旅游保险机制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新的课题。通过对目前旅游保险中存在的常见问题的分析,就保险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 旅游保险;常见问题;应对策略

一般而言,游客们比较关注的是旅游产品的价格和品质,很少去留意旅行社是否给他们投了保险,人身和财产安全是否有保障。近几年旅游事故的多发和纠纷,引起了人们对旅游保险的重视。人们意识到旅游保险是游客利益的重要保障之一,所以本文就谈谈旅游保险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

1 旅游保险及常见险种

旅游保险是指旅游者或旅游经营者向保险公司投保,根据不同的标准交纳保险费,与保险公司订立保险合同,使旅游者或者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遭遇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人身安全及财产损失而得到经济补偿。旅游保险一般包括医疗费用、人身意外、意外双倍赔偿、运返费用、个人行李、行李延误、个人钱财及证件还有个人责任等多种。

常见险种主要包括旅游意外伤害保险,旅游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住宿旅客人身保险,航空意外险,出国旅游急性病险和出国旅游救助保险。

2 旅游保险中的常见问题

2.1 旅游保险意识淡薄

国内游客风险意识普遍淡薄,据统计,游客中有一半根本不购买旅游保险,购买旅游保险的不到三成,另外有两成的旅游者都说不清自己是否购买过保险。究其原因:(1)旅游者对旅游风险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为此付出的沉重代价认知不够深,普遍存在侥幸心理。(2)游客对保险消费缺乏信任,对保险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持怀疑态度,由于索赔手续复杂,部分游客对购买旅游保险干脆持抵触态度。(3)有些游客出门图吉利,认为购买保险不是好兆头,故刻意躲避购买。

2.2 游客投保方式认知不足

旅游保险一般都涵盖在旅游协议里,游客不了解协议所投保的金额,甚至不知旅行社是否给他们购买了保险,旅行社只负责推荐旅游者购买相关的旅游保险,对保险的作用和重要性的宣传很少,游客们对投保认知不足,认为旅游保险都一样,其实保险的投保方式各种各样,保险金额不足,实际上起不了多大的保障作用。

2.3 保险销售渠道有限

旅游者投保的渠道一般包括旅行社、机票点代售和网上投保等三种方式。有很多保险公司与旅行社签订了长期协议,保险都是由旅行社。保险公司出于成本考虑,机票点代售的网点较少,网上投保方式又受限于一些设备和技术,并且大多数人不太接受网上购买的这种方式,这样就导致了旅游保险的销售受到限制,销售渠道比较单一,旅游者缺乏一个了解相关险种内容和含义的信息平台。

2.4 保险控制机制有待完善

现有的保险产品不够完善,保险公司缺乏技术,难以对旅游者的旅游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各个保险公司旅游人身意外险产品都将“被保险人从事浅水、滑翔、登山、攀岩探险、蹦极运动”等等作为责任免除条款。其次,旅行社团体投保,保险公司对团体的选择代替了对旅游者个人的选择,通过一些简单的保险方法就可以为大量的游客群体提供保险保障,缺乏相关的风险控制技术。

2.5 旅游行政监管力度不够

由于相关配套的政策措施和监管机制都不够健全,不能对旅行社产生有效的制约,也不能提高旅行社办理旅游保险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为了抢占旅游市场甚至削弱旅游保险费,这是对旅游者不负责任的表现。

3 旅游保险中常见问题的有效应对措施

保险机制不健全带来的隐患很多,因此,为了维护处于较弱势地位的投保人的地位,相关部门应该不断总结,完善机制。

3.1 加强对旅游保险产品的研发

旅行社和保险公司应根据旅游市场的特点开发设计满足旅游者吃、住、游等各方面需求的保险产品,在扩大保险条款内容的要求上,也要提升旅游保险产品的质量,开发适合市场的保险产品,为游客研发出更多个性化的旅游保险产品,通过它的内涵和品质来吸引游客。针对不同的群体和年龄段,设计不同的保险产品,尽力为所有的出游者提供个性化的保单。比如研究一些高风险的旅游比如游艇、探险、漂流等旅游类型的风险特点,积极开发相关的特种保险产品,为旅游者和旅游产业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

3.2 规范旅行社保险销售行为

旅行社在联系游客与保险公司之间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但旅行社毕竟不是保险公司,他们只负责推荐一些保险,所以保险公司要协调好与旅行社之间的关系,分工要明确。适当的也可以分配有经验、有能力的销售人员在旅行社里负责推销和宣传旅游保险,使更多的游客越来越认识到购买保险的必要性,也能使他们详细的了解到所购买保险的保障范围和保障金额,更好地与游客交流,提高游客的购买力度。

3.3 扩大旅游保险销售渠道

努力扩展销售渠道,增加个人旅游保险投保方式,如在相关交通部门宾馆饭店旅游景点和大型商场设立机构;把旅游保险做成卡和电话卡一起出售,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和各大银行,邮政部门建立合作关系,由它们销售相关的旅游保险;自助游的游客可以选用买自助保险卡或使用“手机钱包”的方式,通过网络或短信进行投保,既简化了过去签定保单的繁琐过程,又降低了业务成本和时间成本;组团出游的,在旅行社购买10元、20元1份的旅游意外险等等。真正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分销渠道,使旅游保险成为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随意购买的日常消费品。

3.4 加强旅游保险的宣传

人们普遍对旅游保险的意识不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宣传不到位。旅游管理部门应密切配合保险公司,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广泛的宣传旅游保险的内容、作用和投保方法等,同时宣传对象的范围也要拓展,营造一种浓厚的保险氛围。可以通过报刊、简报、会议的方式,总结归纳经验教训,大力宣传实行旅游保险的意义,在旅游淡季,可对旅行社人员进行保险业务培训,设立专业的保险咨询窗口,通过电视网络和公交系统播放有代表性的旅游纠纷案例,介绍旅游保险的产品特点和购买指南等相关内容。真正扩大旅游保险的宣传覆盖面。

3.5 加强旅游监管力度

建立和完善旅游保险法律制度,行政部门有必要干预对旅游保险的落实,在旅游销售中,应明确规定加收保险费,同时必须注明投保公司。旅游保险应包含在旅游价格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中,并列入行业检查和考核。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经营部门只有通力合作,共同采取措施,打击旅行社和保险公司勾结坑害游客等的不法行为,才能维护旅游保险市场的秩序,确保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4 小结

旅游保险是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必要保障,保护游客利益就是保护旅游业的利益。所以保险公司要积极加大保险产品的开发力度,力争旅游保险产品越来越完善越来越人性化。旅行社加强对旅游保险的重视,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做好宣传,维护游客的切身利益,解除出游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居安思危:游玩享乐不忘旅游保险[J].旅游时代,2008(8).

[2]罗冬晖.关于旅游保险发展的思考[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9).

第8篇

保险营销是保险企业以保险服务为“商品”,通过市场交易功能向顾客进行销售的一种活动。保险营销涉及许多问题,其中营销渠道的选择至关重要。对于保险企业来说,如果不能使目标顾客即准客户在想买的时间和地点买到自己销售的保险商品,就不能达成最终的营销目标。所以保险企业必须考虑在何时、何地和由谁来提供保险服务,这就涉及到保险营销渠道的选择和中间商选择等一系列营销决策问题。由于保险服务是以信息为基础,随着投保人对保险的认知与了解,保险人对投保人的服务将逐渐演变为一种低度接触的服务 (low-contact services)。而保险传统营销中与顾客的高度接触逐渐也带来种种问题,这就要求对传统的、陈旧的、以地点为中心的分销观念进行彻底的反思。与传统营销的时间、地点及服务方式相比,保险网络营销恰恰是一种跨时空的全新经营理念和商业模式。本文将就保险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进行比较,并就两种模式的整合提出措施。

二、保险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比较

1.保险传统营销的特征及其缺陷

保险传统的营销渠道包括直销制与中介人制。传统直销制是保险公司职员直接接触保险客户并向其销售保险单的一种保险营销方式。

保险中介人制是指利用保险人和保险经纪人等中介机构推销保险商品的方法。

但是,由于保险人或经纪人以利润目标为导向,机会主义与道德风险时有产生,给保险营销带来一定的问题。由于保险市场信息具有不完全和不对称性,保险中介人特别是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加入保险商品的买卖之后,由于其自身利益与委托人利益不一致,在一定意义上可能加剧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表现之一是隐瞒、欺骗,即保险中介人利用其专业知识,帮助一方当事人隐瞒信息。如人或经纪人更清楚投保财产的风险大小,但他不向保险人反映真实风险状况,而是促成合同签订,以获得佣金;另外,保险中介入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相互勾结,骗取保险赔款,或将不能承保的保险标的予以承保,违法操作。表现之二是保险中介人利用投保人的“轻信”,或对保险的无知,提供虚假信息,随意曲解保险条款,回避除外责任、弄虚作假,获得自身利益。另外,保险在动员社会公众参加保险时,许诺将提供一系列的优质服务,而一旦投保以后,便疏远投保人,只顾去开拓新

业务渠道。其结果是,社会公众对保险人的信任度下降。保险人在短期利益驱动下,随意曲解保险条款,回避除外责任、弄虚作假,违法操作。以上几种情况,不仅损害保险人和中介人的公众形象,更加剧了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

2.保险网络营销的后发优势及其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无法克服的困难

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独特的保险商品销售模式正生机勃发。据2000年3月,国际保险行销研究会(LIMRA)对美国和加拿大73家保险公司就网络保险行销问题进行的专项调研结果显示,在73家保险公司(其中含59家美国公司和14家加拿大公司)中,目前有93%的公司以公众网络或客户、业务员私人网站的形式利用资源,另有5%的公司预计在2001年开始使用网络,当然还没有保险公司将网络作为营销的主流方式。原因在于各公司仍在摸索什么样网络战略更适合于本公司的类型、文化和运作模式。但不管怎么样,网络保险作为一种全新营销模式,其具有的诸多优越性是传统营销所不能比拟的。

第一,节省费用,降低成本。据专家调查,通过网络出售保险或提供服务比通过电话或中介人销售效果更好。房租、佣金、薪资、印刷费、交通费、通讯费将大幅度减少,保险公司只需支付低廉的网络服务费。因此网络保险成本低,进入障碍小,而且接触面广,有利于保险事业发展,因而也成为各大保险公司进入网络的一大战略。

第二,多层次的信息,有利于构建保险公司的品牌形象。由于互联网具有国际开放性,保险公司可在互联网上建立网址,注册自己的产品商标,通过公告牌和电子邮件向全球电子广告,以较为低廉的成本扩大公司的影响,提高知名度,国外不少小公司,如亚马逊公司将网络视为一种“均衡装置”。如果小公司能利用网络提高其品牌知名度,他就可与较大的、较知名的公司进行有力的竞争。LIMRA的专项调研显示,50%的公司认同将网络作为构建公司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

第三,网络作为一种有效的沟通工具,拉近了保险公司与保户的距离。通过建立新型的“自动式”网络服务系统,保户足不出户就可以方便快捷地从保险公司的服务系统上获取出公司背景到具体保险产品的详细情况,还可以自由地选择所需要的保险公司及险种,并进行对比。这不仅避免了与保险中介打交道的麻烦,还可从网上获得低价、高效服务。

第四,网络作为有效销售渠道,拓宽了保险业务的时间和空间。互联网特点使得保险业务可以延伸至全球任何地区、任何一台上网电脑,实现全天候24小时作业,促使保险市场进一步向国际化、全球化方向发展。这种随时随地的、富有灵活性与应变能力的服务理念推动保险商品的销售。

第五,网络是培育准客户的有效方法,是保险公司实现市场领先的手段。要成功地推销保险商品,必须不断地获取一些可以接近的新客户,这就是准客户的开拓。准客户的开拓除了传统的直冲招揽、缘故法、介绍法、资料查阅法外,因特网则是最有效的方法。现在进行网络消费的人群中,大多为年轻人,他们掌握一定信息技术,顺应并推动信息时代的潮流,对于网上销售产品,他们是第一能接受的人群。对于以人口为资源的寿险公司,拥有这个不断成长壮大的“朝阳”人群,意味着占有未来的市场。

第六,在产品管理方面,对于保单变更、声明、批单,失效复效处理等事项,网络保险因其是一种“凝固服务”(frozen service)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无纸化的保单为保存管理节省大量的空间。其次,客户提出保单变更、复效等要求时,可以通过网络向保险公司提出,双方在网上进行洽谈,并将最终结果在网上实现。对于客户,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对于保险公司而言,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双方都在网络营销中获益。

另外,网络对于保险公司招募员工、方便与业务员之间的业务往来,加强业务员与客户、准客户的联系及加强母子公司的联系、数据传递等方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当然网络营销也存在一些问题:①在线核保。保险公司对保险标的有较为详细的核保标准和核保要求,包括核保的金额、核保标的范围和核保险种范围等内容。对于风险较大、技术含量较高、保险金额较大的标的要求做到现场查勘,而这些都是在线核保所不具备的;②电子签名。由于我国还没有电子签单的相关立法,通过电子签名在线签订的保险合同即 E-policy不具有法律效力;③网上支付。由于信用卡制度在我国实行不普遍,使用者微乎其微,且只有牡丹卡、龙卡、长城卡等少数几种卡可以选择。所以网上支付也是保险上网的瓶颈之一;④技术导致的新风险。一是,电脑欺诈及故障,包括由电子技术导致的滥用信用卡、电信偷窃、自动柜员机偷窃及加密设施可能被破坏、签名可能被伪造。二是,责任问题。随着电子邮件、万维网等电子通信的发展,纸和无纸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保险公司可能面临与电子邮件相关的责任风险。三是,电脑系统及记录的破坏。目前有迹象表明,很少有公司能抵御潜在的黑客和计算机病毒。四是,隐私权的侵犯。公司搜索的信息可能会详尽地包括人们的消费和生活方式的各个细节,而这些人也许并不愿意将这些信息透露给别人。如果这些信息与电话、医疗、教育、交通、治安记录综合到一起,就可以对某个人的生活进行确切(有可能是侵犯性)描述。这些行为虽然提高了保险公司的市场定位能力,但同时却使投保人面临潜在的隐私权的侵犯和为此提起的诉讼。

三、险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

1.保险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整合的理论解释

在有关服务营销的研究中,斯蒂芬与雷蒙德在1983的论文中提出,“环境特征和人际特征可能会影响顾客对服务营销交易的理解。”保险服务交易的环境包括服务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其中社会环境,主要是指服务提供者的服务水平、处理同顾客关系的技巧、个性、工作态度、质量水平的一致性以及他们的外观等。如果保险营销人员专业不精、态度不佳、口齿不清,或缺少对顾客的诚信,必然使投保人对保险服务的满意度产生负面影响。保险服务交易的自然环境是另一个同样重要的、会影响投保人对保险服务满意度的因素。科特勒 (1973)建议,可用“气氛”来描述交易的自然环境,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的感受。例如,交易环境的色彩、亮度,空间的使用和装修的风格,服务人员声音的大小和音调,空气的味道和新鲜度,交易时的气温等。因此,营销人员可以通过操纵自然环境来创造顾客对交易环境及最终服务的正面看法(斯蒂芬,雷蒙德,1983)。网络保险的好处就在于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色彩、文字、图像等为顾客购买保险提供新型的“自然环境”和交易“气氛”,避免保险中介人交易的道德风险及其他负面影。向,同时为投保人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当然,保险网络营销在目前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障碍,适合其销售的险种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另外,消费者的认知还有一定的过程,据CYBER-DIALOGUE数据行销公司的一项调查表明,尽管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保险信息和报价,但是,在最终作出购买决定时,至少有 80%的在线保险申请者需要有专门人员当面提供服务并协助整个购买过程。因此,合理的选择是将网上保险与传统展业模式综合起来,实现保险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

2.保险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整合

根据当今中外保险业发展的现实,保险业的整合营销思路应该是“两条腿”走路、“三种方式”并举。“两条腿”是指保险营销中,既要使用传统展业模式,也要利用现代网络推销保险商品。“三种方式”是指传统模式销售、网络销售以及传统与网络结合的保险销售方式。

第一,对于条款比较复杂、投保人难以理解的保险品种,宜采用传统模式销售。,为改变保险传统营销模式存在的道德风险,必须改革保险服务交易的环境。在保险服务的社会环境中,除了要提高保险中介人的业务能力、工作态度、服务水平以及处理同顾客关系的技巧外,重点要通过培训与考核提高保险中介人对公司忠诚度以及对投保人的责任感。同时为保险服务交易提供一个适宜的自然环境有利于提高投保人对保险服务的满意度。

第二,对于条款比较简单、投保人又需要快捷服务的保险品种,如航空险、旅游险等则直接在网上销售。这实际上是一种现代直销制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建立公司网站为客户提供完全电子化保单,业务实现全过程网络化。其提供的服务包括网上投保、保户服务、人天地、在线认证中心、互动式的个性化服务和保险知识库等。首先,在网上投保环节,通过实时认证、实时核保和在线支付实现网上投保。投保人可以通过索引、客户向导及其他互动方式选定保险产品,然后直接通过Internet填写投保单并提交,提交后可进入网上界面,并通过互联网支付保费成功,即已完成了所有投保手续。可下载的保单表格方便、可靠、科学。其次,在保户服务方面,保险公司通过网络提供便捷的保单查询,自动生成的提醒通知书;网上变更保单信息;续缴保费;申请保单贷款;进行网上理赔,网上投拆等。保险公司为保户提供了完全电子化服务系统,实现真正的全天候服务。另外,在保险人天地,保险公司通过网站为公司人提供个性化主页,以增进人荣誉感和对公司的忠诚度,方便客户与明星人联系。同时为人提供其名下保险业务的智能查询、佣金结算,向人提供在线培训、核保要求、公司最新动态和通知通告,使人业务管理走向网络化。

第三,传统展业与网络相结合的销售模式。这种模式一般适合网上销售,但其条款又相对复杂、保额较大、需要现场核保、现场收费的险种。其一般步骤为:先通过网络获取准客户,然后公司分派业务人员拜访投保人,最后签订保险合同。具体为:①保险公司进行网站宣传,发出投保信息。通过网站宣传公司的品牌形象,介绍险种、预估费率及服务,同时分险种设计投保意向书。通过投保意向书反映客户的信息,细分客户的需求,对客户进行分类,并转入相应系统。②业务人员通过网上阅读邮件或通过相关服务电话或传真机接收邮件,了解投保人的资料,并尽快致电投保人,安排时间拜访投保人。③业务人员携带笔记本电脑、投保单、保险单等有关单证拜访投保人,在进入现场核保后,与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在投保人交纳保险费后,业务人员用笔记本电脑进入本公司的网站,在业务员专区输入自己特有的密码后,登录公司的Internet完成本笔业务的录入。

保险网络营销是一种新型的销售模式,如何与传统营销整合,还有待保险实践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来回答。

参考文献

[美]克里斯托弗·H·洛夫洛克:《服务营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l。

刘子操、郭颂平:《保险营销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第9篇

1、《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特点

《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主要面向汽车服务顾问和汽车查勘定损专业等企业岗位。通过学习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汽车销售服务水平,有利于学生在汽车销售的过程中为客户提供汽车保险方面的服务。课程分为汽车保险销售和事故理赔两大模块。其中汽车保险销售模块分为设计保险方案及投保、保险业务承保及核保两个项目;汽车事故理赔模块包括事故报案受理及调度派工、事故车辆现场查勘、赔款理算及核赔三个项目。本课程的设置以就业为导向,以实际的汽车保险业务流程为主线展开学习,注重培养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个人能力和社会能力,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汽车保险与理赔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等内容,培养学生具备沟通技能、调查和分析问题技能、保险销售能力、核保和承保能力以及汽车保险查勘和赔案的实际处理能力,以便实现学校与企业零距离的对接,从而更好地适应今后实际工作的需要。

课程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主要采用项目教学、现场教学、分组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本课程教学应用的必要性

笔者对80余名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调查,认为教学效果良好的占比25.7%,教学效果一般的占比58%,效果效果较差的占比16.3%。由此可见,虽然目前的课堂教学采用了所谓的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前言教学模式,但学生仍感觉学的多,做的少,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根据《汽车保险与理赔》的课程特点,结合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的素质习惯,笔者试图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到本课程的教学当中。

二、《汽车保险与理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1、课程总体设计思路

结合高职教育目标及我院学生的具体情况,翻转课堂彻底打破学科型课程体系框架,基于工作过程,以汽车保险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为主线,按照“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工学紧密结合”的教学理念[1] ,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将汽车企业基本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和综合工作任务,按照由自学到实践、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低级到高级的原则,对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构建,探索出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为:

(1)通过对本省保险企业、保险中介、汽车销售和维修企业的调研,对目前保险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实际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获取汽车保险与理赔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2)针对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对实际工作任务的分析,以知识够用为度,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汽车保险的实际业务流程为载体,按照各岗位职责能力要求选取教学内容。所选取的工作任务都涵盖了完成该类任务所需的主要操作技能,使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覆盖面;

(3)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为完成任务所需掌握的汽车保险方面的知识,及实际保险业务种类,选取本课程的教学项目,项目的载体为汽车保险业的具体业务流程中的工作任务和服务内容,项目的选取体现了汽车保险业务的流程,每个项目都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完整的工作过程。各工作过程均以微课方式录制好小视频,安排学生预先在移动设备终端进行工作过程的自学,并以小组为单位,检验理论学习效果。

(4)课堂开展各教学项目的实施,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实施项目任务;教师从主体转变为辅助,从旁指导及经验教训总结。要求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并且对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及实践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教学方法设计

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先学后教,因此教学内容需要打破传统教学,重新定义。因本课程项目任务较多,在此仅以汽车事故报案受理与调度单元为例进行说明。以项目化教学方式进行本节教学时,教师通常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教学[2] :1、引入汽车事故情境,布置任务;2、教师讲授报案受理的工作内容、客服电话礼仪规范、交通事故的应对措施、处理交通事故的程序、交通事故现场查勘程序;3、教师结合项目任务中的情境讲解报案受理和调度派工的实施步骤;4、学生情境模拟,完成任务;5、任务考核评价。课程的主要内容均在第2步―教师讲授相关知识点进行学习,学生处于被动地位[3] 。相比传统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更进一步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教学:1、学生课前自学报案受理的工作内容、客服电话礼仪规范、交通事故的应对措施、处理交通事故的程序、交通事故现场查勘程序等课程小视频,牢记知识点,小组长检验学习效果,教师布置课堂任务;2、上课开始,教师利用10分钟重复任务,并强调注意事项及课堂考核标准;3、学生进行电话报案受理及调度派工情境模拟,教师从旁指导并记录扣分点;4、教师点评总结,考核结果评价。翻转课堂将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角,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自学和团队协作能力[4] 。

3、学习考核评价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从传统的“结果”定分数的评价方式转变为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考核的多元化评价方式。有效的评价策略对学生的学习能取到很好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根据本课程的特点,设计了以课前考核和课堂考核相结合(各占50%权重)的考核模式:

第10篇

一、虚构中介业务协助保险公司套取费用 

问题表现形式:

(1)大量投保人、被保险人地址与保险机构经营地址不一致。

(2)保险公司与某一保险机构业务大起大落。

(3)机构的业务规模无法支撑数额巨大的保险业务。

(4)保险公司签单的数量明显多于保险机构领用单证的数量。

(5)大量新车业务归属在保险专业机构名下。

(6)保险公司收到的佣金发票金额与机构记账的发票金额不一致。

(7)保险机构收取的手续费返还保险公司业务人员。

(8)保险机构通过在“业务及管理费”科目中虚列支出,套取资金作为账外手续费及“小金库”的资金来源。

(9)报销票据由保险机构及其销售人员搜集或通过非法渠道购买,会计记录事项与实际用途不符。

检查方法:

(1)调阅合作保险中介机构清单和合作协议。(资质、手续费结算标准,是否畸高)

(2)调取中介机构业务清单,查看是否个别中介机构业务量明显超出其他合作机构。

(3)询问相关人员。针对反常的疑问点,可以向公司人员询问了解情况。核实客户的联系方式,拨打客户电话了解投保地点。

(4)突击检查中介机构。(存在/服务能力/询问印证业务合作情况/保险凭证出入库记录/对比双方的业务台账、财务凭证、银行对账单等,关注保费、手续费是否一致)

(5)谈话确认违法违规事实。

(6)查阅公司财务制度。了解费用审批流程、岗位审批权限、招标采购流程、出入库管理等内容。

(7)调阅费用明细账,关注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差旅费、办公用品、汽油费、公杂费等明细科目,选取大额或金额较整齐的支出重点检查。抽取相关的会计凭证,查看费用支出手续是否齐全、审批流程是否合规、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完整(发票真伪,逻辑错误)。

(8)发现可疑费用后,针对其报销、资金去向情况,与相关人员(报销人、经办人)访谈。

(9)提前摸清公司保险柜和保密柜的数量和存放地点后,突击盘点(可能存在可疑现金、存折,提供“小金库”的线索)。

二、给予保险合同外其他利益

问题表现形式:

通过返还或赠送现金、预付卡、有价证券、保险产品、购物券、实物或采取积分折抵保费、积分兑换商品等方式,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保险费回扣或者其他利益。

检查方法:

(1)调阅审核公司的费用明细账,特别关注汽油费、增值服务费等科目,筛选大额或金额较整齐的支出进行重点检查。查阅相关的记账凭证,从后附原始凭证寻找线索。

(2)与保单比对,保单中“特别约定”栏目是否对增值服务(机动车防灾减损、道路救援等)进行明示,提供的服务是否在中保协“财产保险公司产品自主注册平台”登记。

(3)视情况需要选取部分客户进行电话回访印证。

(4)发现可疑费用后,针对报销、资金去向情况,与相关人员进行访谈。

(5)发现个案后,要求公司自查,提供存在同类问题的汇总报告。

三、销售未经批准的非保险金融产品

主要是采取巡查和暗访。

第11篇

摘要:我国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飞速增长提供了基础,互联网保险作为互联网金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3年以来也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影响着金融市场和互联网经济的格局。随着互联网保险业务的高速增长,互联网保险产品日益复杂化,支付方式也逐渐多样化,核保与理赔的流程也与传统保险模式下有诸多区别,由此在传统保险风险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风险,使得保险风险管理必须转变风险管理理念、改进风险管理手段。

泰康人寿保险公司是我国排名前十位的保U公司之一,同时也是国内最早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之一。其于2000年9月开通了“泰康在线”,首先完成了保险CA认证,率先在国内实现了保单设计、投保、核保、缴费、后续服务一系列保险业务的网络化,在互联网保险领域具有典型性。本文将以泰康人寿互联网保险为背景进行合规风险管理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保险;合规;风险

泰康人寿的互联网保险就是借助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平台为客户提供保险产品服务,在线上完成投保、承包、核保、保全和理赔全业务,实现销售与咨询服务网络化,并通过第三方支付手段完成保费收付的保险业务活动。泰康在线提供网上直销投连险、万能险、养老保险、女性保险、少儿保险、健康医疗保险、定期寿险、意外险、家庭财产保险、账户安全险等多种保险产品。

泰康人寿对于互联网保险的管理制度是以《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为依据、公司现有的合规管理规章制度为实施办法,并依托于人力资源规范、续期制度、销售行为管理等具体业务操作规定综合实施对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管理。现有的泰康人寿合规风险管理体系仍然以管理传统经营方式的保险风险为主。泰康人寿合规管理体系中,涵盖合规组织架构、风险防控“三道防线”、基本制度以及销售合规管理、运营合规管理、资金运用合规管理。合规组织架构是泰康人寿从集团总公司起到最前线的县级营业部门自上而下的五级组织架构,集团总部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内部审计委员会、总裁室负责风险管理,省级分公司设立合规稽核部管理省级分公司及省内各级别分支机构的合规稽核工作,地市级中心支公司指定专门人员承担本机构的合规管理工作。除组织架构外,泰康人寿还建立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合规管理部门、审计监察部门的风险防控“三道防线”,从整体上防范合规风险。针对于保险业务,分别从保险销售、保险运营和资金运用三个方面对保险产品及服务的合规风险进行管理:保险销售方面制定了从总公司到省级分公司再到地市中心支公司和县级营业部的销售管理体系;保险运营分别是从产品开发、承保理赔、保全业务、单证管理、会计处理、客户服务以及收付费等关键环节对保险运营产生的风险进行控制;资金运用管理主要是对保费的运用范围限制和投资资金的管理进行相应规范。

泰康人寿现有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已不能满足增长迅速的互联网保险业务需求,主要存在信息沟通、风险识别以及监督体系等方面的问题。

在开展互联网业务之后,原有的信息传达与反馈机制更需改革。互联网保险最明显的特征即是便捷迅速,尤其是随着伴随着微信、微博、手机淘宝、官方APP的普及应用互联网保险业务成交速度远远大于传统保险,现有的信息反馈已不能满足互联网保险的发展需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有的信息反馈制度仍然属于逐级上报,再由上层逐级下达,信息传递速度慢,影响处理效率;二是信息反馈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仍然属于问题出现之后进行反馈,或者事后监督,而互联网保险要求信息及时反馈,甚至需要事前进行信息预警与监督防控,因此现有的信息反馈机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互联网保险合规风险的管理要求。

泰康人寿合规风险管理环节中的风险识别目前主要是根据各部门的自我评价、固定的识别框架以及过去的信息进行,但是这样的风险识别方法对于互联网保险合规风险而言是不足的,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互联网保险与传统保险不同的是,保险流程在缩短、呈现碎片化趋势,而传统的保险合规风险管理流程持续时间较长,难以紧随互联网保险的业务流程,并且难以细致入微地对互联网保险出现的问题进行防控。与此同时,现有的风险识别方法依赖于历史信息,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只能根据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事后的查漏补缺,而互联网保险变化速度快,利用历史数据识别出风险以后往往已不再适用。再者传统的风险识别缺乏一定的实证方法,应当适当引入VAR风险测算、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增加风险识别与评价的准确性。

现有的风险识别方法不足以应对互联网保险业务的需求,可结合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VAR风险价值模型等定量方法增加风险识别的准确性与效率性。对于泰康人寿保险公司,现已形成完整的风险点指标体系,利用指标体系进行风险等级判别,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入层次分析法对合规风险点进行评级,并可根据风险紧迫程度、风险重要程度、风险损失大小等要素对合规风险点进行划分,并根据处理紧迫程度、风险大小以及造成的损失严重程度进行风险预警,这样能有效提高风险防控准确性,降低风险管理成本,增加合规风险控制效率。

合规风险监督体系的完善主要是从公司内部和外部监管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对合规风险管理内部监督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执行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内部审计,开展针对互联网业务的内部控制手段的内部审计,有助于保险公司发现对互联网保险业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以便提前预警,健全自我约束机制。二是开展专项内部审计调查,对于易发生违规问题的环节实施重点监控。如泰康人寿的网销理财险,由于购买方便、程序简单以及理财收益,所以普遍受客户欢迎,销售额随之增多,虽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销售控制措施,但仍然会较高频率地出现合规风险。因此对于网销理财险的销售环节应加强监控力度,增加信息反馈与评价频率。

第12篇

    据香港媒体猜测,此次枪击

    事件有可能与外资保险公司到内地抢单有关。中国内地保险市场巨大,很多在香港经营的保险公司都到内地拉客户,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地下保单”,而与港澳相临的珠三角地区一直处于激烈竞争的最前沿。

    地下保单悄然做大

    早在2002年,香港寿险总保费中就有近1/3来自内地,折合100多亿人民币,这一惊人的数据引起了业内及管理层的高度关注。从当时起,地下保单就成为热点话题。管理层一再表示要“严厉打击非法销售地下保单活动”,然而地下保单却在禁止声中“茁壮成长”,从内地流出的保费年年递增。

    2004年,一直受到打击的地下保单从“根据地”珠三角和福建沿海地区,经过南京、杭州和上海,进入北京。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目前北京地区每天至少有40张地下保单产生,每张保额都在50万美元以上。而且购买保单的都是中高收入人群。

    地下保单不仅在地区和规模上不断扩展,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也越来越趋向于“合法化”。

    已经购买地下保险的一位钢琴教师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是朋友推荐我买的,我们小区很多人都买了,我们是一起到香港交费的,朋友说只要是本人在香港签约就是合法的。”

    按照规定,在内地签署投保单、缴纳保费,由推销人员将投保单、保费携带到境外再由境外保险公司签发保单的行为是严重违法的。而内地居民在出境期间,向设在境外的保险公司购买保险,则符合法律规定。因此,组织投保人到香港买保险已经成为地下保单规避法律的一种方式。

    随着内地保险市场的开放,外资保险机构纷纷取得在华经营的牌照,居民完全可以在内地购买外资经营的保险,为何仍然要费尽周折到香港去购买呢?一外资保险深圳分公司的保险人无奈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收益率和理赔率方面,我们的产品完全没办法和境外保单竞争,我们的预期收益率最高在3%-5%之间,而境外保险都在10%以上,甚至达到20%。从理赔率来看,我们大概能达到30%-40%,而境外保险可以达到100%。”

    回报高、保障高、赔付的是外币,这是很多人对境外保险的印象,也是地下保单不断壮大的秘密。所以尽管监管部门三令五申,保险人为了高额佣金,投保人为了高收益,还是在不停地销售与购买地下保单。

    监管策略不得不变

    地下保险规模的不断扩大令监管层极为恼火,地下保单绕过国内监管开展业务,是一种“服务走私”行为。一方面,保险资源大量外流给境内保险公司带来严重冲击,另一方面可能会有人利用境外购买保险的做法洗钱,使不法收入“合法化”。

    曾参与保险法司法解释立法工作的郭玉涛律师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打击地下保单非常必要,境外保险机构未经监管部门批准在境内开展业务,逃避监管和税收,扰乱国内金融秩序,是任何国家都不容许的。而且一旦保单发生纠纷,会涉及国际司法,不能用境内法律保障境内投保人利益。

    政府的态度一直非常明确,早在1999年保监会就发出公告,严禁海外保险机构非法从事保险及中介活动。2003年,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地的保险监管部门联席会议上,香港保险业监理处书面承诺,对非法推销境外保单的香港业务员进行有效处理。2004年,中国保监会三次下文对“地下保单”的不法销售严令整肃。

    然而一系列的监管措施收效甚微,保监会显得有点力不从心。郭玉涛律师认为,主要因为我国政府无法控制境外机构,它们可以规避中国法律。

    一直以来内地监管机构对付“地下保单”集中在人和投保人两方面,一方面打击在境内销售境外保险的人,另一方面通过宣传的方式,使投保人了解地下保单的非法性质和蕴含的风险。

    事实已经证明这种策略效果不大,由于销售的隐蔽性及境内居民可以越来越方便地出入香港,很难使保险人受到法律的处罚。在高收益和高保障的诱惑下,对投保人的“说服教育”也很难起到作用。

    而近期香港美国友邦保险的一项决定让人觉察到监管层的策略在改变。今年2月,香港美国友邦保险发出内部通知,禁止其保险人销售保单给内地客户,无论保单签约地是在香港,还是在内地,香港友邦将不再向内地客户签发新单。新华网报道,香港其他寿险公司也有意效仿友邦的做法。

    尽管目前还只是一家公司的决定,但还是露出苗头,监管部门在设法通过控制境外保险机构,堵住地下保单的“源头”。

    虽说是香港寿险公司“主动切断”地下保单,但肯定还是源自管理层的压力。

    在2004年11月中国保监会的《严厉打击非法销售境外保单活动的通知》中,保监会指出“对于在境内非法销售境外保单的境外保险机构,将在市场准入等方面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就此,深圳保监局提出,对于严重违反规定的境外保险公司,将取消其在内地再设立分支机构的资格。这意味着如果仍向内地居民销售地下保单,境外保险机构可能会丧失在内地展业和开设分公司的机会。

    面对诱人的内地保险市场,是采取非法的地下保单方法侵入,还是在内地开设分支机构合法经营,两者非此即彼的选择中,境外保险机构会有自己的衡量。

    不能苛责保险公司

    地下保单的屡禁不止衬托出国内保险公司的弱小,从侧面说明中国保险产品在保障范围、力度及服务等方面和境外保险有很大差距。

    地下保单一般都是高端的寿险,而这正是国内保险公司所不能提供的,因此地下保单才能大行其道。尽管是非法展业,但是表现出的境外保险机构的竞争力不可小觑。

    上海合泰保险超市服务中心经理王小林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我国的保险市场还是初级市场,是刚刚从计划经济脱胎而出的,在风险、定位及计算方式等方面和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有很大不同,市场的开放和发展需要一个过程。

    如果说在诚信经营及服务质量方面,大家可以指摘国内保险公司经营水平的话,在保险产品收益率方面,恐怕就不单单是保险公司本身的问题了。为何境外保险的预期收益率能够超出境内保险如此之多,这其中还包括很多境内外商独资合资的保险公司?

    郭玉涛律师表示,地下保单的收益率高有多方面原因,一是资金运用的渠道广,另外公司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能力强,其次,在税费方面境内外的保险公司也有所不同。

    谈到这个问题,王小林说,我国对保险产品预期收益率有政策限制,不过他同时承认,即使政策限制放开,以目前的投资渠道及市场情况,收益率也不可能和境外保险相比。

    保险产品提供给投保人的收益最终还是由保险资金的运用效率决定的,一直以来,中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只有债券、银行存款等低收益的利率产品。2004年1月30日,保险资金投资股市的政策障碍才取消,然而,A股市场到底能够给保险公司带来多大收益,恐怕更多的人对此持怀疑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