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竞技篮球论文

竞技篮球论文

时间:2022-04-16 16:01:59

竞技篮球论文

第1篇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篮球竞技在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对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视。通过对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发现其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篮球后备力量培养的体制不完善、严重缺乏后备力量等,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逐渐建立完善的篮球后备力量培养体制,促进我国篮球竞技中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篮球竞技 后备人才 可持续发展 影响因素

当前篮球界对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更加重视,并对当前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为了做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行体育竞技,才能促进社会发展更加和谐,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当前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的现实问题。

一、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制还不健全,体育运动学校、业余体校主要由体委负责。体委对篮球运动员智力和文化素质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篮球人才的综合素质较差。另外,中小学校严重缺乏篮球馆、器材等,而且很多教练员自身的业务素质较差。尤其对于农村学校而言,其更不利于篮球人才的培养。

(二)培养模式单一

我国篮球运动员培养的主要模式是在业余体校训练的基础上,然后通过体校的相关训练,最后进入体工进行专业培养。这种培养篮球运动员的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形成的,其已经不能满足篮球运动更深层次的发展需求。因此,需要改变单一的培养模式,逐步拓展篮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促进篮球运动更高层次的发展。

二、影响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一)政府行为的影响

1.竞赛制度

竞赛制度在篮球竞技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两者具有密切的关系。当前竞技的条件在不断变化,其已经出现了多层次阶梯的现象。但通过对我国篮球竞技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其在竞赛形式、方法、内等方面还比较落后,对竞赛条件的转化起到阻碍作用。通过对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参赛情况进行统计,相对于美国而言,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参赛的次数较少,我国篮球竞技制度严重落后。

2.政策导向

针对省、市的全运会而言,很多省、市为了获取更好的地位优势和名次,为了拿到更多的金牌和分数,往往会砍掉实力较弱的竞技项目。对于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单位而言,其不能得到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导致一些单位会减少篮球人才的招生人数。这样的现状将埋没一些篮球苗子,最终造成篮球人才的严重浪费。

(二)科技能力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使我国体育事业能够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需要体育科技的不断进步。在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依靠体育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要求篮球人才培养单位不断增加篮球竞技科学化的训练。

(三)教练员水平

在篮球竞技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练员起主导作用。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很多教练员并没有分开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导致其坚持错误的身体训练指导思想进行训练,通常教练员过分重视专项身体训练。这样的教练员不利于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篮球竞技教练员不断增加训练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外界支持

通过对很多参加篮球训练青少年的家长进行调查,发现家长支持子女参加篮球训练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希望通过篮球训练能够提高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另外还能够锻炼子女的意志品质,使子女终身受益,显然家长的支持有利于促进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关于篮球内容报道的途径很多,包括:电视、报刊等,有利于提高青少年参加篮球训练的积极性,并逐渐壮大篮球竞技后备队伍,显然外界支持是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五)物质保障

在实际的篮球竞技后备人才训练过程中,训练设施是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则说明该地区的篮球竞技训练设施较好。在体校、业余训练学校中,如果具有齐全的训练设施,例如:篮球馆、专业身体训练器材等,这样的物质条件有利于篮球竞技运动员的良好发展,更有利于篮球竞技后备人员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很多发达地区在社会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开展了较高程度的运动会,显然物质保障在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在我国篮球竞技人才的实际训练过程中,存在陈旧思维模式的现象,传统的训练思维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体育界长远发展的需求,必须改变传统守旧的训练思维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为了使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能够可持续发展,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加大对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的重视程度,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省、市篮球竞技后备人才领导部门,扩大篮球业余训练,促进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越超.我国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

第2篇

关键词:街头篮球,我国篮球文化,影响

 

1 前言

街头篮球又名街球,起源于美国,是美国篮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街头篮球进入我国,然后迅速发展起来。近几年风靡全国各地。目前街头篮球运动不仅成为大众喜爱的一项健身运动项目,更代表着一种新的文化时尚,被广大青少年篮球爱好者接受和喜爱。街头篮球在我国的普及,使其成为我国篮球文化除竞技篮球和校园篮球之外又一部分内容。那么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对我国篮球文化有何影响?本文根据街头篮球的特点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来分析对我国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2 街头篮球的起源及其特点

2.1 街头篮球的起源

街头篮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黑人贫民区。最初他们只是在自家的后花园或贫民区的空地上搭建一个简陋的篮球架和用不知何种材料制成的篮球,作为无所事事时的消遣和发泄的一种爱好。街头篮球的比赛相对宽松,一般是在比较繁华的大街上或社区里,在爵士乐的伴奏下,以半场三对三斗牛的形式进行比赛,或在强烈的音乐节奏下进行各种个人篮球技巧的展现。因其组织简单,风格独特,别具魅力。所以,这一从竞技篮球运动中分离出来带有浓厚平民色彩的运动,一经问世,在全世界很快流行起来。在街头篮球的发展中,受Hiphoop文化的影响较大。直到目前,NBA许多球员在场下还耳戴钻钉,衣着Hiphoop服,十分欣赏这种文化。

2.2街头篮球的特点

街头篮球除具有传统篮球运动的集体性、竞争性、趣味性、健身性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自身特点:

2.2.1条件宽松形式简单易于开展

街头篮球对比赛场地和设备要求宽松:城市广场、社区空地,随便一块平地,一个简易篮架,便可开展起来;对参与者不加限制:无论高矮胖瘦,年龄大小,无论在校学生还是普通百姓,三五人自由结合成组,轮流对抗,即可走上舞台,展现自我。街头篮球比赛规则相对简化,赛程较短,便于组织,易于开展。

2.2.2内容丰富气氛浓烈观赏性强

街头篮球一般是在节奏鲜明的背景音乐伴奏下进行,其内容有三对三比赛,有展示个人篮球技巧的各种表演,有扣篮比赛,有球迷参与的各种游戏等。与传统篮球相比,比赛内容多,比赛气氛浓,观赏性更强。因此使参与者极大地满足了竞赛的情感体验,从而愉悦了身心。

2.2.3崇尚时尚张扬个性

街球手们的着装往往别具风格,与众不同。有的街球手身着印有夸张图案的T恤,宽大拖沓的板裤,脚穿名牌运动鞋,头戴棒球帽;有的把头发模仿黑人编成许多小辫子,或做成染色的“鸡冠头”;还有的包着头,佩戴着大耳环,身上纹着各种图案等等。这种自由与前卫的着装,“酷”的打扮,体现出他们张扬的个性,标新立异的自我风格。

2.2.4注重个人勇于创新

街头篮球在比赛时因场上人数少,攻击区域大,而注重个人攻击能力。比赛多采用半场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斗牛的形式,以利于每个参与者发挥个人攻防能力;表演时为了征服对手和赢得观众的赞同,每个街球手总是充分展现个人独特的篮球技巧。街球场上他们敢于想象,勇于创新,体现出自信。

2.2.5篮球表演与商业化完美结合

无论“哈林巫师”篮球队遍布世界各地的演出还是世界规模较大的街头篮球比赛都明显带着浓厚的商业化。其组织比赛和表演大都是公司、企业为树立企业形象,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街头篮球的比赛和表演既是青少年的篮球盛会,也是各商家展示自己的舞台。使比赛具有明显的大众化与浓厚的商业化特征。

3 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开展街头篮球的时间较晚。论文格式。1995年在广州首次举办“羊城晚报杯”三人篮球挑战赛,1998年街头篮球在全国大规模推广。论文格式。1999年“百事可乐杯”三人篮球赛参赛队伍达1590支,创造了世界三人篮球赛历史上规模最大、比赛场次最多、组别最全的一次比赛。2002年6月我国街头篮球联盟成立,其网站也正式开始运作。近几年我国街头篮球多以初中组、高中组、大学组划分组别,在各级城市普遍进行比赛。目前我国中央5套《篮球公园》节目的播放,让我国街头篮球爱好者的队伍更加壮大。

由此可见,街头篮球在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连续几届NIKE全国3对3街头篮球赛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街头篮球因成为都市时尚运动的代名词而获得男孩的宠爱。论文格式。同时,在各级校园里都有着大批的街头篮球爱好者。在朝气蓬勃的校园里,每一个篮球场都是男生展现自我的舞台,他们在这里不会有学习上的压力,也不会有生活中的烦恼,只有街头篮球带来的无穷乐趣。

4 街头篮球对我国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街头篮球作为篮球运动的一种延伸,已成为篮球文化的部份内容。但街头篮球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它的存在和发展也必然会对我国竞技篮球和校园篮球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4.1 街头篮球对我国竞技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4.1.1 弥补我国竞技篮球文化的不足

多年来受我国传统文化中重社会,讲集体,轻个人思想的熏陶,致使我国竞技篮球文化形成了个性含蓄而不张扬,缺乏自信和勇于负责的氛围。具体表现在我国竞技篮球的战术机械而缺乏创新,讲究整体配合而严禁个人单打独斗;技术讲究实用而不求好看,动作单一而缺乏变换;个人坚决服从整体而过于谨慎,比赛关键时刻队员总是缺乏个人战斗力和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这也是为什么我国传统篮球运动(特别是男子篮球)长期徘徊于世界二、三流水平,而无法上升到世界强队行列的原因?而街头篮球由于强调个性张扬,自由表现,敢于负责,勇于创新的特点,既能弥补我国传统篮球中队员缺乏独挡一面的能力以及即兴发挥的欲望;又能弥补我国传统篮球中队员的应变能力和独立作战能力。这对改变我国竞技篮球关键时刻柔弱的作风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1.2 扩大我国CBA联赛的影响

我国CBA联赛已走过10多个年头,但与享誉全球的NBA联赛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要想把我国的CBA联赛“打造为除NBA外全球第二大具有国际影响的职业联赛”的目标,就必须提高我国CBA联赛的观赏性和市场影响力。NBA中球星的即兴表演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让世界球迷陶醉其中。而街头篮球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以使个别街头篮球出身的队员进入了CBA联赛的舞台,相信他们精湛的球技一定会带动我国CBA联赛观赏性的提高。同时我国CBA各篮球俱乐部也可通过举办街头篮球比赛,让CBA篮球明星与球迷同场参与,面对面交流,以扩大我国CBA联赛的影响,培育我国CBA联赛的市场。

4.2 街头篮球对我国校园篮球文化发展的影响

由于街头篮球注重个人、张扬个性和观赏性强等特点,青少年成为喜爱街头篮球的最大人群。而他们也把街头篮球带进了校园。笔者通过对我国部分城市和县城中学调查得知:73.5%的学校每年对男生举办“三人制”篮球赛,53.0%的学校对女生每年举办“三人制”篮球赛;54.4%的男生和41.5%的女生都喜欢参与学校举办的“三人制”篮球赛或“一对一斗牛”篮球表演。在课余时间,学校篮球场地随处可见学生自发组织的街头篮球比赛和表演,而学校文艺演出舞台上也经常见到街头篮球的表演。由此可见,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校园文化的繁荣。

5 结论与建议

街头篮球在我国的发展不仅弥补了我国竞技篮球文化的不足之处,也促进了我国校园篮球文化的蓬勃发展。在我国篮球文化建设的背景下,为使我国篮球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我国街头篮球的发展提供以下建议:

(一)街头篮球因其独特的风格,使参与者找到了自信、愉悦了身心、释放了压力、张扬了个性、实现了自我价值。从而促进人们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起到了育人的功能。建议把街头篮球纳入我国中小学体育教材,使其进入体育课堂,进一步实施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快乐教育理念。但我国的街头篮球在发挥育人功能时,必须清除一切不健康的东西,杜绝一切不良行为。那种无赖撒泼,浑身刺青的现象不应成为我国街头篮球文化的内容。

(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参与体育的愿望更加强烈。街头篮球运动作为一项休闲健身运动,正符合当前我国全民健身的需要。建议我国街头篮球应朝向平民化、休闲健身化方向发展。以推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唐煜章. 三打三篮球高手[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

[2] 柴建设等. 论我国街头篮球文化的发展及发展方向[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46-48.

[3] 李元伟. 打造篮球文化 构建和谐篮球[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3-4.

[4] 吴建春. 论街头篮球的特征与价值[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2):419-420.

[5] 严精华等. 中美篮球文化比较[J].体育文化导刊,2004,10:49-50.

[6] 陈 韵等. 街头篮球的起源及在中国流行的社会文化背景[C].首届中国篮球文化论坛论文集:18-20.

[7] 郭永东.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篮球运动[C].首届中国篮球文化论坛论文集:78-80.

[8] 杨改生等. 中国篮球运动中的文化冲突与反思[C].首届中国篮球文化论坛论文集:6-8.

第3篇

关键词 篮球 体能 供能特点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1篮球的运动规律

1.1集体性规律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项目,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篮球运动的集体规律,将全队作为一个整体设计战术、制定战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调动场上队员和替补队员的积极性。

1.2对抗性规律

篮球运动的本质是对抗,篮球运动的百年史,无疑是篮球运动的对抗条件不断提高的发展史,是对抗环境不断改革的完善史。

1.3转换性规律

篮球规则规定,比赛中有“活球”、“死球”两种不同区别和限定,根据球的不同状态,可将攻守转换分为“缓变”和“突变”两种不同类型。

1.4动态性规律

篮球运动是动态性运动,不停地移动是篮球运动的具体表现。

2篮球制胜因素――体能

2.1竞技能力的组成

在竞技运动中,运动员获得比赛胜利的一个最根本的条件就是自身的竞技能力要胜出对手,当然篮球运动员也不例外。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包括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其中“体能有人体的形态及机能状态、运动素质;技能有技术的合理性、稳定性;战术能力有出色发挥自身的体能、技能及心理能力,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干扰对手竞技能力,对于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施加合法影响能力;心理能力有参赛情绪、竞技意志;智能有运动员智力状况及一般的和专业知识水平”。

2.2制胜因素排序

影响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形成的因素,也就是影响篮球比赛成绩和胜负的因素。 为了进一步正确认识和把握篮球运动的制胜因素,杨鹏飞教授将制胜因素的进行排序,依次为:投篮准确、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技战术理解、爆发力、身高、弹跳高度、意志品质、心理稳定、战术储备。

2.3篮球体能的重中之重

运动员的体能是竞技篮球运动中技战术发挥的前提,离开体能谈技术、战术只能是空中楼阁。

在竞技篮球运动中,力量、爆发力及协调性是首要的体能要素,因此无论何种位置的球员,在这三方面都应特别注重。

2.4不同位置的体能要求

根据对竞技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调查问卷显示,在身体素质方面,运动员的速度及敏捷性对于 1、2、3号球员就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常要发动快攻,并能迅速、灵活地抄截球,故其重要性较4、5号球员为高。在耐力方面,因1号球员在防守时要不断压迫对方的控球员,所以其重要性也较其他球员高。而5号队员因常常在篮下和对手中锋或大前锋对抗,该位置对队员的绝对力量要求就相对其他位置要高。

2.5篮球比赛中供能特征

根据人体对运动负荷的反映,以心率为标准,一般划分4种强度等级, 即每分钟心率在157次以上为大强度;156-139次为中等强度;138-120次为小强度;120次以下为一般活动。

篮球比赛活动的特点是大范围的活动和频繁的换位。如比赛中快速持球突破,传切配合, 跳起争抢球、跳投 、防守滑步、移动换位以及快速的攻防转换等,完成这些动作大都在10s以内,且强度较大。因此,从时间和动作要求上看,篮球运动的许多动作需要快速爆发力。ATP-CP系统是篮球运动中起主要作用的能量系统。从中强度来看,运动员场上的主要活动,也是分布在 1- 15s区间, 占总数的79%。因此,我们可以说,1-15s之间的持续运动,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讲非常重要,这就为我们制定训练方案、练习方法和组织形式等,提供了理论及实践依据。

3结论

总之,在篮球比赛的实际供能过程中, 各能量系统相互交叉、混和供能, 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决不能孤立地看待彼此,既要看到它们的区别, 更应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在彼此的发展与提高的进程中,更多的是存在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由于项目特点的不同,各自所占的比例也不相同。明确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及项目特点的要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白金申.篮球实践荟萃(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4-32.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68-69.

[3] 杨鹏飞,柳建庆,于志华.篮球比赛制胜因素的运动规律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0):88-91.

第4篇

关键词:篮球; 竞赛; 欣赏

中图分类号:G841.7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4-0567-03

Watching Basketball Ga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orts Competition

LIU Li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China)

Abstract:Modern basketball provides splendid skills for humans.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will have various appreci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for the sport. However,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for basketball is to get pleasure from it and enjoy the beauty in it.

Key words: basketball; competition; appreciation

体育竞赛,从狭义来看,它是根据各运动项目特定的评定行为,为争取优胜而专门组织实施的竞技之间相互较量的方式。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体育竞赛不仅仅是运动成绩的评定、比较或展现的方式,还是一种多功能和多形态的社会现象,在社会的身体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具有特殊作用。作为体育竞赛的参加者,运动员在竞技较量中身心经受着疲劳、冒险、疼痛、失败、胜利、喜悦和自豪等来自竞赛真实的感受。而作为观众,从竞赛者形体、技术和体能的角度来观赏比赛,可以得到外在美的享受。从竞赛者战术、智慧和精神的角度来观赏,可以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内在美。观赏者不仅可以从激烈的竞赛中得到优美、协调、节奏、崇高、悲壮与谐趣等美学感受,观众的心绪随着比赛过程的起伏而跌宕,从而满足了观众的文化需要。

1观赏篮球比赛的美学原理

1.1观赏的哲学与美学原理

篮球比赛是具有深刻哲学内涵的运动项目,观赏者的哲学修养在观看篮球比赛时会得到充分体现。在篮球比赛中,攻守对抗规律、攻守转化规律、制约与反制约规律等无不蕴涵矛盾对立统―、否定之否定等哲学原理。篮球比赛要素间的科学与和谐关系、结构与功能统一关系是历经上百年的历史演进而积淀下来的运动文化精华,篮球比赛所倡导的互通友谊、公平竞技等优良文化精神体现了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美好理想。经常观赏篮球比赛,能够从中得到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的启迪。

篮球比赛还是蕴涵深刻美学原理的运动项目。在初次观赏篮球比赛时,观赏者仅从激动人心、群情激奋的比赛场面中受到熏染,从自己关心的球队领先和落后中获得直接的视觉、听觉器官的情绪高昂的舒适感,使最初的审美体验和归属感得到满足;而随着对篮球比赛知识的逐步学习和了解,观赏者不再是无知的观赏,而是对篮球比赛的技术表现力、球队配合的战斗力有着一定理解的爱好者。此时的观赏者得到的不仅仅是感官快适和归属感的满足,而是升华到对篮球比赛和对国家、地区乃至单位荣誉的情感审美体验,把自己与球队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一的境地。随着对篮球比赛审美能力的提高,观赏者对篮球比赛有了更为深刻的哲理领悟,能够运用多学科知识揭示篮球比赛的本质,并能创造性地提出篮球技术、战术发展的新趋势,这样的观赏者已经进入到审美的理性超越阶段,实现最高层次的审美体验。

1.2观赏的社会学原理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观赏篮球比赛,可把比赛看作是不同国家、地区乃至社会群体之间的竞争。大量社会学研究成果证明,风靡全球的“球迷现象”的背后,蕴涵着极大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其原因在于观赏篮球比赛可最大限度地满足观赏者的民族归属感、团体归属感和乡土情结,人们在观赏比赛时把自身的期望与本国、本地区或本单位的球队成绩表现联系起来,使观众与球队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当自己的球队表现不俗并取得胜利时,观赏者的期待得以实现,感受到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这种情感体验使观赏球赛的行为得到进一步强化。

1.3观赏篮球比赛的体育学和教育学原理

从体育学的角度来观赏篮球比赛,可把篮球比赛看作健身、娱乐、休闲和竞技表演的具体形式。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健壮,高超的技术、技巧无不给观赏者以健与美的精神享受,许多青少年把篮球明星看作英雄,是学习和效法的榜样。正确地观赏篮球比赛,可建立和强化对篮球比赛的兴趣,激发学习与掌握篮球运动方法,投身于篮球比赛的热情。篮球明星们的行为对广大青少年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经常观看高水平的篮球比赛,可促进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对于培养崇高的人文精神意义重大。

1.4观赏篮球比赛的世俗文化原理

篮球比赛的本质是竞技性游戏,其重要功能之一是娱乐。也是余暇文化交往及活动方式之一。篮球运动的全球化普及程度较高,除竞技篮球运动以外,在各国的民间还存在着不同的篮球运动方式,如街头三人篮球、一对一“斗牛”、水上篮球、冰上篮球、轮椅篮球、骑驴篮球、荷兰式篮球、无板篮球和扣篮表演等等,构成了篮球运动多样化的世俗文化形态。尽管世俗篮球比赛形态、形式多样,但却遵循相同的篮球原理――以投中篮为基本得分手段,得分多者名次列前。观赏篮球的各种比赛活动,从中不但能够了解到地域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水平,还能了解地域文化的习俗,从中透视当地民族的民风。

2从体育竞赛的不同角度来观赏

2.1从体育文化的角度来观赏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各种特质的有意义的现象世界,即各种文化特质构成的意义的复合体系。文化特质指人类创造的各种独特内容和形式的存在物。文化世界不仅是人类创造的,而且也在不断地创造着人类,创造着不同国家、民族,社区人们的性格、心理、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种种价值观念。体育是延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德、智、美育并列的一种教育方式,以身体的直接活动确保培养人的身体健康。日本教育家筱田基行指出:“体育是确保人性的恢复、克服人间疏远的一种有利的文化活动”,“在精神、道德方面更有不可估量的效果和作用。”体育文化是体育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综合体现。“体育文化”一词最早源•于西方,英文为Physical Culture,被译为“身体文化”。19l8年德国学者G•A菲特在其《体育史》一书中首先使用这一术语;其后很多学者对这一名词进行了解释。1983年卢先吾和熊斗寅合译的由国际体育名词术语委员会主席尼之•阿莱克塞博士等在l974年出版218条《体育运动词汇》对“体育文化”解释为“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综合各种利用身体锻炼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尽管人们目前对“体育文化”的定义尚未界定,但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它所体现的社会功能却在人类社会中构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极人地丰富了人类社会文化,对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体育文化围绕运动空间组织,综合运动、娱乐艺术和现代文明,是整体和形式的和谐与统一,近几百年来,体育文化在产业革命的影响下,呈现一种追求新颖和独创的主动性冲动,通过对社会状态及意识流捕捉,寻求未来表现形式与社会轰动效果,其影响力不亚于技术对社会的作用。它冲破各种限制,连接各种文化感知形式。新的感觉及有关行为方式在体育文化的旗帜下迅速开展,成为文化发展的引路先锋。体育文化给予人们一种灵感的鼓舞。引导人类文化指向灿烂的未来、揭示文明的前景。

作为观赏者,首先要认识到体育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仅仅是一种竞技比赛。体育运动具有文化的特征,包括价值观念、运动知识、运动规范和体育设施。只有充分地认识到体育的固有特征,才能够理解体育对社会的进步、政治的稳定、民族的团结、世界的和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观赏者对体育比赛才有更深入的认识,对体育的观赏会更加投入。

2.2从专业的角度来观赏

2.2.1从熟悉竞赛规则,了解有关赛制的角度来观赏

观看比赛的首要条件是熟悉竞赛规则和有关赛制。众所周知,近年来竞赛规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均无统一规则。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32年,刚诞生的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的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场地设备得到改进和完善,规则也不断地增删和变化,现行规则有6l条和57个手势图。了解了竞赛规则的变化,观看比赛时便可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茫茫然”,同时又可跟着比赛的节奏张弛有度。即通盘欣赏了整个比赛,又从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刺激”。

2.2.2从了解双方打法类型,不同风格的角度来观赏

观看比赛前,首先利用多种渠道(报刊、杂志、评论)了解参赛运动员的打法、类型及比赛的风格,观察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战术特点。观察双方的首发阵容后,就要看双方的排兵布阵和战术的选择。比赛中场面可能激烈、复杂,但我们要有重点的看。对于排兵布阵和战术的选择,首先看防守,然后再看进攻。篮球界有句行话:“表演看进攻,赢球靠防守。”所以,各队都非常注意防守。防守可从落位的形式看出该队的防守战术选择,盯人、联防、区域紧逼、还是综合防守?盯人是扩大还是缩小?联防是2―1―2还是1―3―1?弄清楚防守之后再看进攻,从进攻的落位阵形,再看战术打法的选择。是“1―4单中锋”落位、“1―3―1双中锋”,上下落位还是无中锋外线马蹄形落位等等。进攻打法是围绕中锋展开,还是移动进攻或换位进攻。总之,几个回合下来,就应对双方的排兵布阵、基本战术打法有所了解。通过以上认真、细致、全面的观察,才能使观者真正融入到整个比赛的全过程,使观赏比赛的水平升华到更高的层面。

2.2.3从看热闹变为看门道,由外行变内行的角度来观赏

观看篮球比赛,不仅看比赛结果,更应注重整个比赛过程。观看前可先比较双方参赛队员的技术实力,预测一下比赛结果,哪方的胜率更高。如果篮球比赛是一台戏的话,那么,运动员就是篮球比赛的主角。比赛一开场,首先要观察双方的首发队员,谁先上?阵容是“三大两小”还是“两大三小”。开局对一场比赛的胜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人员的配备,不是随意或偶然,各级教练员都很重视,所以,从双方首发阵容中我们就可窥测其中某些隐含着的战术意图。如果比赛结果与预测结果相悖,应从中分析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所在,如结果与预测的相同,说明自己的预测是趋于理智、合理的,无论结果如何均可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乐趣。

2.3从社会文明的角度来观赏

现代体育比赛,场面激烈而紧张,战术机智而灵活,让观赏者情绪亢奋,时而消沉。此时观赏者的情绪完全被比赛的节奏所控制,如果此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也许会发生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只有遵守比赛规则,营造一个良好的竞赛氛围,才能使双方运动员高水平的发挥,观众才能观赏到精彩激烈的比赛,同时也能将自己培养成为一名高雅、文明、绅士般的观众。

3观赏篮球比赛的导向

3.1正确认识篮球运动的价值

篮球比赛是一项游戏,它作为健身娱乐的手段和竞技表演的体育项目,为人们提供了精神食粮,提供了交流场合,更创造出大量的商业机会。但是,有些年轻人往往将篮球比赛过分神化,认为篮球比赛代表了一切,篮球比赛也能创造一切,从而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甚至出现一些过激行为。

高水平的篮球比赛可以称为艺术表演,需要用艺术的眼光去观赏,但是观赏表演只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因此,调整好心态是更高层次观赏篮球比赛的基本要求。

3.2正确认识个人素质与观赏比赛之间的关系

不同层次的观赏者在观赏篮球比赛中,能获得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愉悦,这主要是受观赏者知识结构的影响。人们常常形成某种误区,认为低文化水平的人观赏不了高层次的篮球表演,从而把广大群众排除在外。其实,作为篮球观赏者的最大人群,一样有精神生活的需要,较低层次的观赏也是篮球比赛观赏人群的组成部分。观赏的目的是精神享受,人人都有这个权利,这正是篮球比赛魅力广博性的体现。另一方面,努力提高篮球人口的整体素质,是篮球推广工作的重要方向。让观赏者既了解篮球的历史、技术、战术、规则、裁判方法等篮球专项知识,又了解运动心理、运动生理、运动训练等专项基础知识,还了解社会学、美学等相关知识,才能使篮球比赛观赏水平真正上一个台阶。

3.3正确认识篮球运动发展中的改革与多样化问题

近几年篮球竞赛规则的变化较大,其他各方面也做了许多改革,一些特殊的规则也先后出台,以适应不同篮球活动。据国际篮联统计,全世界目前约有三亿多人参加篮球运动。篮球运动之所以能够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正是由于它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但是,作为篮球运动主体的篮球竞赛,由于要求有规范的场地、专业的裁判员,要求队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并掌握娴熟的技术和熟练的战术等条件,这显然不能使大多数篮球爱好者投身其中。在这种条件下,街头篮球(三人篮球)、轮椅篮球、舞台篮球等应运而生。由于篮球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游戏,而参加者只是想从中得到乐趣,并找到一种终身锻炼的方法。他们在各式各样的篮球比赛和游戏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宣泄自己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并以自己的行动和快乐感染和吸引更多的人投身于此项运动,使得篮球运动不断发展壮大。可见,篮球运动中的改革和多样化实际上是篮球竞赛的完善和补充。满足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层次和年龄的爱好者的需求,是篮球运动繁荣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保证。

4结束语

高水平的篮球比赛,要从多个角度不同方面去观赏,在人们观赏的同时,会有一种力的美感、雅的体验、美的熏陶,而这些正是篮球运动所特有的艺术魅力。现代篮球运动为人类提供了精彩纷呈的技艺。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观赏层次,其观赏和解读篮球的水平也不尽相同。但我们只要能从中领略篮球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就是对这项运动最好的解读。

参考文献:

[1] 运动训练学(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 李桂玲.论体育欣赏与素质教育[J].体育科研,2002,23(4):26-27.

[3] 王德洪.大学生体育欣赏意识的培养[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19(3):185-186.

[4] 席冲.论体育与美育的关系[J].湖北体育科技,2000(2):60-62.

[5] 肖英.论当代大学生体育欣赏能力的培养[J].怀化学院学报,2004,23(2):153-155.

[6] 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7] 刘德佩,体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第5篇

关键词:篮球项目;竞技能力;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4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09)06-0109-04

An Analysis of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Basketball Players' Comp etitive Abilities

HUA Fengyan

(Dept. of Sports Training, Hebe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ijiazhuang 0 50041, Hebei China)

Abstract: Competitive abilities is basic of good performance in games, and manyfactors influence its form and improvement, which can be summed up in two points : one is from the inbred heredity: physique, body shape,sports potential abili ties and specific event intelligence, etc.; the other is from training and devel opment, including training, management, and competition etc.. It is important todeal with these factors scientifically for forming and developing the competiti ve abilities of basketball.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main factors, it offers ref 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players' competitive abilities.

Key words: basketball; competitive abilities; influencing factors

篮球项目的比赛成绩和名次是由多层次、多系统、多环节构成的动态竞技能力因素群决定的 ,它是由强对抗下的单兵竞技能力和球队集体竞技能力集合构成。

根据已有的对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相关研究,篮球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通过训练所获得的 参加比赛所必须具备的专门能力,主要由具有篮球专项特征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篮球 专项运动智能和心理能力等基本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篮球竞技过程中。

长期以来,我们注重对篮球竞技能力的研究,包括对竞技能力概念、竞技能力的内涵、竞技 能力的构成、竞技能力的非衡性补偿等。但是,篮球竞技能力是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的,许多 因素对形成和提高篮球竞技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因此,研究篮球竞技能力形成过程中各种因 素的影响及其规律,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和解决方法,是篮球工作者和教 练员们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它可以为形成和提高篮球竞技能力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1 影响篮球项目竞技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

根据运动训练理论,形成优异竞技能力的过程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运动选材学、运动训 练学和运动竞赛学。据此,我们可以把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因素归结为两个主 要方面:一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如体格、体形、运动素质潜力、专项运动智力等;二是后天 的训练培养因素,包括训练、管理、竞赛等等。

1.1 选材是竞技能力可达水平的基础竞技能力(Athletic Ability)分为一般竞技能力和特殊竞技能力两种,无论是一般竞技能 力还是特殊竞技能力,都是由人体的机能(神经系统机能、呼吸循环系统机能、运动系统结 构与机能等等)、形态(身高、体重、围度等)、运动能力(各种运动素质)、运动智能(专 项运动智力)和运动技术共同作用所体现的一种综合特征。除运动技术外,组成竞技能力的 各要素与遗传都有密切的联系,都具有明显的遗传特征。

篮球项目在客观上存在着对从事这一项目的运动员的特殊要求,然而,在人群中体现篮球项 目竞技能力的高身材、速度快、弹跳(爆发力)好、平衡协调性好、记忆力强、智力超群的只 有少数,多数是一般的。因此,通过各种先进的、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把人群中那些具有从 事篮球项目某些竞技能力的良好的先天禀赋和潜质的苗子选出来进行科学训练,将会大大提 高训练的成功率,使篮球后备人才培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根本上说,遗传条件是竞技能力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竞技能力发展的潜力、发 展进程、发展水平和结果。这种潜力越深厚,竞技能力达到高峰的可能性就越强大,要实现 超越现有竞技能力只能依赖潜力。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潜力是通过选材来确定,通过训练来挖 掘、改善和提高,通过比赛来改进和表现的。要想成为巨星,没有一定的天分条件是不行的 ,因此,大力加强科学选材工作,筛选出符合篮球项目发展规律和要求的选材指标,制定切 合实际的选材评价标准,提高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成功率,以切实推动和促进我国篮 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1.2 训练是影响竞技能力发展、提高和发掘的核心因素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个能够成功参与当代篮球运动角逐的优 秀选手,必须具备高度发展的竞技能力。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除部分来自于遗传外,更重要 地是来自于运动训练,多年的系统训练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必经之路。

运动训练的基本任务在于通过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得到提高,并在比赛 中予以发挥。因此,如何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并力求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是运动训练理论 的核心问题,运动员获得的竞技能力是比赛发挥的基础。其中运动训练是关键一环。

1.2.1 教练员对竞技能力发展的关键作用无数的篮球训练和比赛的实践证明:帅乏智,而卒不悍,则战必溃。比赛胜负主要体现着一 支球队的综合实力,既是运动员和球队整体竞技能力水平的反映,同时也反映着教练员的智 慧、谋略、执教的艺术风格与水平。因此,有强帅才能有强兵。寻求和选聘具有专项个性的 人格魅力、独特的现论造诣和组织训练、管理与指挥才华的教练员,在篮球项目中尤为 重要。

作为一个教练员,要使球队能够攀登世界高峰,并在获得成功后,能够比较长时间地保持优 势,一定要对篮球运动的规律性有深刻的认识,一定要深入地去认识、了解世界篮球最先进 水平的状况,要了解篮球最高水平是什么样的,它为什么能达到最高水平。高水平的队伍获 得成功主要抓住了哪些规律性的东西,掌握了哪些技、战术和训练方法能够把所有的对手打 败。此外,教练员还要充分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个项目将来有可能发展到什么地步,这 样,我们的训练才有方向,甚至还能够走到人家的前面。教练员要善于去掌握、善于去观察 。用最先进的东西来训练,掌握最先进的技术,这样才能攀登世界高峰。

1.2.2 训练的科学性是使竞技能力达到最高水平的保障

1.2.2.1 人的科技能力和物的科技水平相结合训练的科学性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教练员的科技能力;二是训练条件的科技水平。前 者是起支配地位的主要因素,后者实现训练科学性的条件保障。科学训练最重要的内在条件 就是教练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具有高科学文化素质的教练员才有可能最广泛地吸取一切 有用的知识,并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训练操作能力。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并非单纯取决于文凭 的高低,而是取决于各类有关知识的占有程度、独立思考和对事物进行理性判断的能力。只 有人的科技能力加上物的科技手段都达到高水平,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科学训练的目的。

随着各科学领域的不断发展,用在竞技体育训练方面的高科技东西越来越多。计算机技术已 经普遍应用在训练和竞赛当中,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过程的监控、技术动作分析模拟创新 、训练期间的计算机控制、网络技术、远程训练辅导以及对大型比赛全方位的管理,科学的 运动饮食、生物工程技术在运动食品当中的应用、各种营养补品和饮料、以及加强恢复的各 种手段、多种力量练习器的问世、电刺激技术促进肌肉力量增长、为了提高人体应激能力应 用超压加氧的方法等等,都在我们训练竞赛当中应用。

1.2.2.2 各训练阶段的安排和衔接要合理多年训练的系统链接是实现竞技能力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运动员的整个训练过程中,训 练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以及负荷的安排等都表现出规律性的特征。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 完整过程是由若干个彼此紧密联系的不同阶段组成的;彼此相连的各个训练阶段要实现的最 终目标是一致的;但由于阶段性任务不同,所选择的训练内容、方法以及运动负荷等有着不 同程度的差异,在训练目标上体现1着演进的序列性。不同阶段的训练有不同的任务,所采用 的重点训练内容及负荷安排、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的比例自然也有所区别。在不同训练阶段 中,要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和运动员的发展要求,合理设置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年增长量, 保证训练的系统性。而要保持训练的系统性,就要充分重视训练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辨证统 一关系;既要重视各个阶段训练的特点,更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训练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训练 之间的有机链接,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训练发展的持续性,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的最大 可能性。

这种衔接体现于训练效应的前后呼应,主要表现于训练的指导思想、训练内容、方法手段以 及训练负荷的变化等方面,是高水平运动员成才的重要保证。多年的系统训练是高水平运动 员竞技能力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1.2.2.3 训练计划的安排要具有系统性 训练的系统性主要体现 在两点:1) 训练的全面性。指处于同一层面的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不能有所偏废。长 期以来我 国篮球训练,从基层体校到国家队都用篮球的技战术训练代替体能训练。有部分教练员认为 ,技战术训练完全可以代替体能训练,没必要进行专门的体能训练与身体训练。没有认识到 现代激烈的篮球比赛对体能的高度要求,以及体能对技术、战术掌握与运用的双重性――促 进与限制。这也是我国篮球竞技水平进步缓慢的原因之一。

2) 训练的层次性。指训练计划的安排应以竞技能力系统结构为依据,处理好因素之间的 平行关系和隶属关系,低层次因素不可超越或取代上一层次因素。如速度是身体素质一个组 成部分,在竞技能力“塔式结构”中,身体素质处于第二层次,而速度属于第三层次,如果 在训练中以速度来取代身体素质,即将速度与技术、战术和心理放在同一层面考虑,这样势 必造成“速度核心”论,忽视力量、耐力等其他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影响竞技能力水平。 从而阻碍和制约了我国篮球运动的健康快速的发展。如长期以来我国篮球训练注重速度、轻 视力量训练,导致每次与欧洲等身体素质较好的国家进行对抗时都处于不利局面。

1.2.2.4 训练负荷安排和要求在训练过程中,训练负荷是导致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改变、巩固和提高的主要因素。如何 针对每个运动员的特点科学地安排训练负荷,是运动训练实践中的难题之一。运动训练负荷 安排不当,往往会出现三个主要问题。其一,负荷持续偏小,有机体对负荷刺激的反应和适 应只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导致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难以进一步提高,甚至下降;其二, 负荷过大,造成运动员不能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延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正常发展;其三, 负荷持续过大,形成过度疲劳,出现伤病,损害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影响运动员的系统训练 和比赛。

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的状态直接体现在身体机能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上,而这种变化可以 通过生理生化指标来定量地描述、诊断和调控。运动员竞技能力能否按训练目标理想地改变 、巩固和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身体承受训练负荷的状态。因此,采用客观反映运动员 身体机能变化的生理生化指标,检查和评定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的状态,是运动员竞技能力 诊断与监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正确分析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等诊断数据 的基础。

1.2.2.5 抓好医务监督是维护竞技能力的保证伤病问题是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非常重要的因素,许多著名的篮球运动员就是因为伤病问 题导致竞技能力的下降,甚至终止运动生涯,姚明的疲劳性骨折就是例证。

首先,运动员只有在身体强壮,没有疾病的状态下,才能进行系统、科学和有效的训练。也 就是说,健康水平是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基础。

优秀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有机体对大运动训练负荷刺激的反应和适应 。很难想象,一个疾病缠身的运动员能够承受大负荷运动训练。在运动训练实践中,由于各 种疾病或运动器官严重损伤等疾病的困扰,导致运动员停止训练,甚至终止其运动生涯的事 ,并非小概率事件。此外,除传染病、突发事件等因素外,运动员在训练中健康水平的下降 ,往往是由小到大的一个积累结果。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将会影响训练和比赛。另外, 身体健康水平的检查也是运动员选材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在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过程 中,尤其是诊断和监测其竞技能力,必须考虑和注意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水平。

同时,运动损伤还可能使运动员背上心理包袱,出现心理问题,进而导致频繁出现受伤现象 。更可怕的是,每因伤大休一次后,身体机能便可能有明显的下滑,而这对球员职业生涯的 打击是致命的。

1.3 社会心理环境对篮球项目竞技能力的影响社会文化、心理因素是篮球运动这类对抗性球类项目球队整体竞技能力发挥的大背景,是潜 在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的微妙结合,使篮球项目成为竞技体育项目中最复杂、最易变、最 难以控制的项目,同时也成为最有魅力的项目之一。

从广义上讲,球队的社会心理环境表达着球队与社会的管理和受到的影响,从狭义方面讲, 则是球队内部的小环境。

1.3.1 社会文化对球队竞技能力的影响社会文化映现的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和方式。 这里所指 的主要是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对球队竞技能力产生的潜移默化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表 达着“中庸、和谐”,这与篮球项目强调和要求的一种接近于人的自然本能的冲动、进取心 、竞争意识和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从根本上发生了冲突,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很可能成为影 响我国篮球运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

1.3.2 球队与社会的关系状态对竞技能力的影响篮球队在社会上的地位和评价、与其它兄弟球队的关系,会在球队内部作为一种心理情景出 现,构成心理环境的内容之一。首先是球队的社会形象,优秀球队的队员自然充满着光荣感 、自豪感,可能形成高标准、严要求的训练气氛;也可能滋生骄傲自满,固步自封的不良习 气。相反,一般运动队可能奋起直追,也可能颓丧泄气。

需要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不仅依赖于机体的天然要求,更依赖于社会的需求。 人的发展 的实质是社会性的,即不断把社会需要转化为个体需要和发展。在竞技体育比赛时,观众会 产生一种与运动员同在、与运动员所代表的集体、国家同在的社会向心力;继而对运动员提 出种种要求,这无形中也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心理气氛,给运动员造成一定的压力,从而对运 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产生不同的影响。

1.3.3 球队内部环境对竞技能力的影响首先,球队集体的奋斗目标是否明确,是否有吸引力,是否与个人目标相符,会成为多数运 动员的社会心理环境。心理学的动机理论认为,只有当需要指向一个客观目标的时候,才能 成为实在的动机而推动行动,才能引导群体不断提高心理承受力,在动态中实现新的心理平 衡。这种奋斗目标的精神力能促使队员的才能和素质得到发挥,从而提高自尊心和集体荣誉 感,迸发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队内人际关系气氛是影响人的观点、行为、情绪和个性特征等心理反应和变化的最敏 感的环境因素。运动员在训练、学习、生活交往中,必然要发生上下左右的纵横关系,从而 使认识、情感、行为相互影响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会直接影响训练和比赛,进 而对竞技能力产生影响。

同时,球队内的集体态度和行为方式也是一种不容置疑的心理环境,影响和制约着球队竞技 能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非常形象地说明了环境对有机体的影响,周围运动员和教 练员所形成的竞技环境会对每一个运动员产生重要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类型以及竞技能 力的各组成成份必将受其存在的环境的影响。球队已形成的整体竞技能力和风格势必对于处 于其中的个体产生深深的影响,从而也提示着现有的竞技环境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形成有着 非常重要的作用。

1.4 管理水平会间接对竞技能力的水平产生重要影响竞技体育界有一句名言“三分靠训练七分靠管理”。大家把管理这个问题提的非常高,这是 完全有必要的。随着我国的全面发展,综合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年 轻一代运动员的条件也越来越好,思想越来越开阔、开放,头脑也很聪明,具备了良好的主 流条件。但同时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也会给运动队伍的生活带来许多影响,这就需 要我们加强管理和教育,如果管理和教育抓不好,训练就没有了保证,就难以搞好,就难以 保证竞技能力的培养、发展和提高。因此,现在要花更多的精力去抓管理和教育。在运动队 内,各种各样的矛盾比较多,我们要通过教育和管理做好运动员的工作,特别是一个管理的 工作,一支队伍能不能上去,能不能搞好,作风和风气非常重要,一个队伍如果有好的风气 ,有好的作风,有一个很好环境,总有一天能上去,如果作风、风气不好,这个队伍不会有 所作为,很多优秀运动队的成功经验都反映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5 竞赛对竞技能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运动竞赛的基本任务就是使运动员把已经获得的竞技能力表现出来并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运 动员经过训练后所获得的竞技能力,只有在运动竞赛这一特定环境下通过表现出来的运动成 绩才有价值,才能体现出竞技体育的社会功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因此,合理的运动竞赛体 制,是保证竞赛活动多元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是提高竞技运动水平的重要条件。同时,比 赛又是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检验和评价训练效果的有效途径,是训练过程中划分周期和各 训练阶段,确定训练内容、方法及负荷的重要依据。

竞赛与训练的任务各不相同,但具有一致性,最终目的是争胜。训练获得的竞技能力尚不完 全是能完成竞赛的现实竞技能力,练是竞赛的前提和基础,竞赛是训练的检验和继续。训练 过程具有可控性、针对性和重复性,这决定了训练是挖掘潜力、促进竞技能力提高的主 体。 没有训练,就不可能使潜力得到充分挖掘,使竞技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也就不可能具备在比 赛中能够表现出的最佳现实竞技能力,可以说训练是最佳现实竞技能力的基础和源泉。而竞 赛不仅为训练提供了激活竞技能力潜力转变为现实竞技能力的诱因,提供了展示现实竞技能 力的机会,也为训练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训练中所不能提供和发现的反思素材,同时也能为 训练的目标和推动力。与训练相比较,比赛中反映的竞技能力表现更客观、更直接、更准确 、更全面,对后续的训练更具有指导意义。

因此,训练和竞赛好比打基础与建大厦的关系,两者不可分离,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利用比 赛活动提高训练的水平,时刻把握各类比赛之间的关系,为在大赛或关键比赛中表现出良好 的状态服务。实践中我们可根据运动员参加比赛所持目的的不同,将比赛分为竞技性比赛、 训练性比赛、适应性比赛以及检查性比赛等。通过参加不同目的的比赛,并将比赛看做训练 的一部分来看待,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2 结束语

篮球项目竞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需要经历选材、训练和竞赛三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和相互 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竞技能力的发展有赖于各种影响因素的正面良性影响,正确认 识这些因素的作用是合理利用的前提。本文重点分析了影响篮球项目竞技能力形成、发展的 主要影响因素,还有一些因素也在对竞技能力的发展产生着影响,如经济因素、教育因素等 等,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探讨。只有真正把握篮球竞技能力形成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及其 规律,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和解决方法,才能使我国的篮球运动水平不断 提高。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李圣旺.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质疑与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 报,2003,20(4):85-86,104.

[3] 张庆春,等.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球队竞技能力要素分析 [J].上海体育学院学 报200529(4):68-71.

[4] 程勇民,等.竞技能力、竞技能力结构及其项群划分[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 ,20(5):35-37.

[5] 刘大庆.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J].体育科学,2000,20(1):43-45.

[6] 田麦久.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2) :145-148.

第6篇

总体上看,篮球运动总体发展将会朝着智博谋深、身高体壮、凶悍顽强、积极快速、机敏多变和全面准确这一总趋势与不同流派风格以及多种多样打法的方向发展;比赛规则将应时修订,促进攻守平衡发展;高度与速度进一步相互依赖与制约;技术和战术进一步技艺化、精湛化、实效化、多变化、高空化、全面化和综合化;空间与时间的拼争更趋凶悍激烈,使运动员综合体能、机能、人文素质、文化修养提出更高要求,特殊才华球星的社会效益显得格外重要;教练员的职业素养,知识结构和智慧才干及人格魅力更需综合提高。可见新时期篮球运动本体特征与特点将赋予新的内涵,将会朝着一下几个方向发展。

1 将贵在“理念”

当前世界篮球运动在向技艺化、职业化、观赏化、商业化发展,要求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进一步重新认识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发展的总趋势,从而研究提炼出自己在训练、管理、指挥、参赛、技战术创新的多元素结构中的新思路、新举措,形成新的篮球理论与实践的架构体系,进而整合成自己独特的理念。这将是创建自我篮球训练竞赛指导思想,适应与实现训练竞技目标,推动篮球运动事业发展,塑造个人篮球生涯新形象的前提。为此,凡在篮球事业上有进取心的教练员、运动员对此已成为共识,也是一种创新立业的趋势。

2 将智在“聪颖”

俗话说两强相遇勇者胜,然而,随着世界科技不断发展,人类智慧无限的被开发,从而社会越来越文明进步。而科学技术也必然被竞技体育广泛地渗透移植和利用,传统的“勇者胜”必须赋予新的内涵。更新提出“决战瞬时智勇者胜”的理念,两强相遇“智者”胜的事例不胜枚举。为此世界有识的篮球人士不断强调用头脑打球,用智慧打球,打聪明球,打有文化有人文氛围的球,它是篮球运动在新世纪发展的又一新特点。而智的基础则是提高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文化科技知识和人文修养,这样才能正确认识篮球运动的真谛,进一步把握其规律,进而使自己自由的驰骋于篮球运动的实践。

3 将高在“制空”

自20世纪70年代以及世界范围内的优秀篮球球队强化高的意识,围绕着高采取种种举措,选择特殊高大的内线队员,普遍重视提高队伍整体高度,并确立了“无高不成队”、“不高难赢球”,以及“得高水平、高大中锋得天下”的理念。实践证明这不无道理,近20年来竞技篮球的确已成为巨人们的游戏。然而“高”的内涵都在于控制挂在空间的篮板、篮筐和篮球。因此,比赛规则对此不断修改,很多方面也无不既鼓励而又限制这一“高”的发展趋势。

4 将快在“ 节奏”

随着篮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需要,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篮球比赛的对抗性和商业化的观赏性价值,篮球比赛规则对进攻阶段再次进行了缩短时间的规定,不仅使比赛速度加快,而且比赛节奏反复变化。教练员和运动员对技术的训练、掌握和运用,对战术组织的配合与应变,都强化了时间意识和节奏意识。当今世界竞技篮球运动掀起了全面快的浪潮。“争取时间是掌握主动赢得胜利的基本保障”已成为各国优秀队伍的共识。“兵贵神速”这一兵家古训更引人信服。而高速度下的技巧则充分体现在快慢速度的转换。特别引人思考的是,传统训练理论上有章有序的常规训练意识,应适应世界篮球运动比赛中凶悍、快速对抗中有章无序的比赛实际(即有序中的无序),是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中研究的。这也是我国训练理论中滞后的一种现象。

5 将悍在“凶狠”

篮球运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允许职业选手参加世界性大赛以后,运用贴身攻防的对抗手段以及凶悍拼争的顽强作风是现代篮球比赛当代化的最明显特点之一。篮球场上“悍”的传统理解也出现了质的变化,“悍”不仅反映在思想、意志、作风、精神上,反映在比赛过程中拼争技术手段和战术方法的合理应用上,而且还体现在比赛规则的不断演进的导向上。例如,篮下高空拼争既要求身高和体质,有要求技能能力、智谋变化,而其中凶悍的作风是能否发挥上述优势,取得制空优势的保证;再如,规则对进攻时间的限制,要求进攻时以快速凶悍的行动将球推过前场,并利用仅有的不到20秒的时间进行凶悍的攻击。而防守时为了阻止对手进攻,则普遍采取规则允许的身体接触,通过凶悍的追、逼、抢、打、断等防守手段的运用,从而使现代篮球比赛更具凶悍的拼斗性,时时出现精彩、激烈的比赛场面,不时给观众以悬念。

6 将准在“高分”

投篮准是篮球运动攻守对抗得分取胜的唯一手段和目的,国际比赛高比分的形成,一是表现为三分投手多,命中率普遍提高,投距远,投点广,被称为篮球场上的“远程导弹”;二是攻守转换快,特别是进攻速度加快、次数增多,投篮机会增多,远、中、近都布有强投攻击手,而篮下均重视布置高大重量级的“地雷”――中锋强攻;三是十分重视投篮基本功训练,既要求投篮技术方法不单一、能变化,要求动作扎实、正确和规范,而且要求在训练中对抗条件下投篮的高数量和高质量。故世界优秀运动队都培养出了一批优秀投篮手,他们掌握投篮技术已达到技艺化水平,普遍具有在对抗条件下投篮方式多、投距远、变化多、机会多、区点多、出手点高、心态稳、投速快、篮下强攻威胁性强和命中率指数大的特点,任何一个球队拥有这样的投篮明星运动员多,就标志着队伍整体实力强。

第7篇

摘要:从表演艺术的崭新视角,对篮球运动的表演艺术本质及其表达维度和存在维度加以论述。篮球运动是一种特殊的表演活动和艺术行为,篮球运动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表演及艺术存在形式揭示了其表演艺术本质;篮球表演艺术的表达是身体的表达,身体语言和身体呈现分别是其表达的基本方式和基本途径;篮球表演艺术的存在是社会的存在,社会体验和社会文化分别是其存在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形式。

关键词:体育文化;篮球;表演艺术;竞技运动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2-0046-04

伴随篮球运动由最初简单的学生游戏向现在复杂的文化体系的逐渐演变,各国学者分别从娱乐游戏、竞技项目、新兴产业和篮球文化等不同视角对篮球运动进行深入研究。然而,在现代篮球运动经济、娱乐和文化功能日益凸显的今天,现有理论已不足以解释现代篮球运动存在和发展的全部问题,篮球运动理论急需在视角、观点和体系上有所突破和升华。美国普利策奖和自由勋章获得者威尔・杜兰特曾经说过:每一门科学都是哲学开始,以艺术结束的。它起源于假设。而终结于丰硕的成果。因此,本文欲从表演艺术的视角对篮球运动进行阐释,并提出篮球表演艺术的理论构想,以期为我国篮球运动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新思路。

1、篮球表演艺术的理解维度

1.1 篮球运动的表演存在形式

篮球运动是一种特殊的表演活动。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每个人都在日常社会情境中,通过外在动作行为维护自我印象,并且还运用特定技巧进行表演,试图导演和操纵他人对他的影响。”可见,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身体动作都具有表演的特性,作为特定身体动作集合的篮球运动自然也具有表演的特性,它是以赛场为主要舞台,以篮球比赛及与比赛相关的其他活动为主要表演内容,明确指向观众的特殊表演活动。

表演蕴藏在篮球运动的发展过程之中。篮球运动以学生游戏的方式诞生,随着规则的完善和项目的普及,逐渐演变为一项竞技运动,并吸引了大批旁观者,进而有了最初的观赏者,“表演”的框架初具端倪;20世纪30年代以后,篮球运动开始走向职业化道路,真正意义的观众出现,“表演”的特性初步确立;如今,随着篮球竞赛表演市场的不断完善,篮球运动的表演性愈加明显。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魅力四射的啦啦队表演,甚至球员们在赛场上的言行举止都饱含表演的意味,尤其是NBA全明星周末更是将篮球运动的表演内涵表达得淋漓尽致,如“魔兽”霍华德的“超人归来”、“大鲨鱼”奥尼尔的“太空舞步”等。表演是篮球运动的存在方式之一,表演使篮球运动摆脱漫无目的“孤芳自赏”,表现为明确指向观众的特殊表演活动,实现了篮球运动在表演中的存在和发展。

1.2 篮球运动的艺术存在形式

篮球运动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行为。黄琳华等写道“艺术活动应由4个环节构成:世界、艺术家、作品和鉴赏者。在篮球运动的艺术存在中,“艺术家”即运动员,“作品”即具体的篮球比赛,“鉴赏者”即观众。运动员通过在篮球运动中,展示自己的精湛技艺和特有的人格魅力,为观众呈现出一个极具观赏性和审美价值的特殊艺术作品――篮球比赛。篮球运动艺术魅力有效释放的过程,既是运动员内在生命活力和价值的有效外化和展现,也是观赏者心灵灵光的闪现和自我心灵的重塑。

篮球运动与艺术虽然是两种独立的文化形态,但在各自的发展中却不断地靠近融合。早期篮球文化对艺术的影响仅限于绘画涂鸦等艺术作品的范围内,而后篮球运动与艺术的混合性成为特技篮球表演的基础,如今篮球运动与艺术的联系更加紧密,如花式篮球、街头篮球和扣篮表演等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成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看,每一场篮球比赛都是一场艺术表演,明星球员们不拘一格的服饰、光怪陆离的发型、独具个性的纹身、精湛的球技、默契的配合以及华美的扣篮,都展现出篮球运动无限的艺术魅力。除了篮球比赛本身包含艺术性外,篮球运动与艺术活动还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兼容。如比赛开幕式和间歇期的表演活动成了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等艺术形式的展示平台;篮球运动题材也给艺术家们带来了创作的灵感,由此产生了大量与篮球运动有关的雕刻艺术、摄影艺术、广告艺术和影视艺术等作品。艺术蕴涵篮球运动,篮球运动深藏艺术,篮球运动拥有了艺术,才能拥有人的完整的感性生活,拥有不断发展创新的动力源泉。

1.3 篮球运动的表演艺术本质

表演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艺术作品创作和艺术审美欣赏的连结存在着“表演”这一特殊的中介环节。篮球运动表演活动和艺术行为的深刻内涵预示着现代篮球运动的表演艺术化发展趋势,在人类精神需求至高无上的今天,篮球运动也必将日益趋近其表演艺术的本质,即篮球表演艺术。

篮球表演艺术是现代篮球运动表演艺术化发展的必然过程和最终结果。如同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一样,篮球表演艺术亦不是篮球运动与表演艺术的单纯组合,而是对篮球运动中的表演环境、表演形式和表演内容的美学体现。因此,篮球表演艺术可以理解为:在特定的表演时空环境下,以经过组织和美化了的运动员技术动作、战术行为、身体姿态和动作过程为表演形式,以运动员在场上的创造性活动、个人及群体的情感宣泄和时空变换为主要表演内容,来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具有较强观赏性和审美价值的文化艺术形式。

2、篮球表演艺术的表达维度

方千华在对竞技运动的表演性进行研究时指出:表演不能游离于身体,表演的意义需要通过身体的投射来表达。篮球表演艺术的表达自然也离不开身体范畴。

2.1 作为身体语言的篮球表演艺术

身体语言是篮球表演艺术表达的基本方式。英国美学家乔治・科林伍德指出:“表现某些情感的身体动作,只要它们处于我们的控制之下,并且在我们意识到控制它们时把它们设想为表现这些情感的方式!那它们就是语言。”可见身体动作是组成身体语言的基本素材。篮球运动中的身体动作主要是指运动动作,因此,篮球表演艺术的身体语言主要是以运动动作为基本元素,体现在技术动作和战术行为两个方面。技术动作方面,运动员通过对运动动作的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时间、动作速度、动作力量等结构规则进行不断的提炼、加工和美化,形成了各种具有语言意义的技术动作,如投篮动作,不同手法及抬臂、抖腕、拨指的每一个技术细节都是运动员不同身体状态的表达;战术行为方面,运动员通过各种跑位配合,为观众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身体运动画面,如挡拆战术,默契的联合掩护和适时的各自跑位,以其极具节奏韵律的身体语言,传达出运动员的体能和角色信息。

篮球表演艺术的身体语言并不是运动动作的简单组合,它必须服从于一定的表现目的,通过运动员在实践中创造性的加工、改造、发展和重组而成,如乔丹的“飞翔”、约翰逊的“魔术”等,这些“天才篮球艺术家”的精湛球技绝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运动 实践中不断融入个人生命感悟的艺术结晶。因此,只有体现出篮球运动的公平竞争、表达自我、沟通情感。引起共鸣等交流作用的技战术行为或其他身体活动,方能称之为身体语言。离开了这种身体语言,篮球表演艺术便失去了独立存在的价值和可能。

2.2 作为身体呈现的篮球表演艺术

身体呈现是篮球表演艺术表达的基本途径。身体语言的有效表达必须以身体呈现的竞争性和审美性为最终途径,方能实现人类对篮球运动美的感知和享受。竞争是公平竞争,是表达人类本真的竞争,篮球比赛的胜利者和失败者,只要对自身生命进行了真实而完整诠释,就能得到人们的赞扬和欢呼。如2009年,cBA铁军“八一”男篮14年来首次无缘季后赛,但仍赢得了广大球迷的热烈支持;审美性是篮球运动成为表演艺术的一个重要原因。篮球表演艺术通过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艺术表现诠释其独特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外在美不仅表现在运动员静态的人体美上,更表现在技战术运用的动态美上,如快速的移动、敏捷的抢断和精准的投篮无不演译着这种动态之美。在表现外在美的同时,篮球表演艺术更加强调把审美的意蕴引向内部,即呈现出运动员的个性气质、意志品质等内在美,从而使欣赏者沉醉于篮球运动美的意境之中,获得对生命的感知。

竞争性和审美性既是身体呈现的形式也是内容,形式与内容在“身体呈现”这个层面上融为不可剥离的整体。运动员只有在竞争和对抗中,呈现具有美感的技术动作和战术形式,才具有真正的艺术审美价值。而没有艺术审美价值的竞争,便如同古罗马竞技场上的血腥厮杀,只能成为少数人享乐的工具,不会有更多观众和市场。

3、篮球表演艺术的存在维度

篮球表演艺术的表达是身体的表达,而身体只有置于社会之中才能呈现其生命力。因此,当我们追问篮球表演艺术是如何借助身体表达得以存在的时候,社会便成为篮球表演艺术存在的理解之维。

3.1 作为社会体验的篮球表演艺术

社会体验是篮球表演艺术存在的基本条件。社会体验即社会在对事物生物的和社会的阅历中见到深厚的情感和深刻的意义,观众欣赏运动员的表演,固然可以依靠个体体验得到对篮球运动的审美感受,但是,这种仅从客观得到的审美感受还只是一种旁观者所获得的赛场感染,人们只有通过社会体验,才能最广泛地体会运动员的身体语言所进发出的内在生命力量,理解和把握篮球运动的本质内涵。社会体验具有情感性。正如童庆炳所言:“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最后归结点也是情感。”人们在长期参与篮球运动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丰富的情感,当这种深厚的情感成为人们普遍的精神需求时,篮球运动也就拥有了人的完整的感性生活,具备了表演艺术的特质;社会体验具有认识性。人们总是习惯从内心的情感出发去体验和揭示篮球运动的真谛,随着知识的增长,人们又会自觉以科学和理性的视角对篮球运动进行重新审视,这种科学理性的认识往往使人们在追求美好的本能驱使下,穿越时空,在体味篮球运动美的历史回顾中看到篮球运动“表演艺术”的影子,并逐渐形成对篮球表演艺术积极的认识。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要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篮球运动也不例外。社会体验的情感性构筑了篮球表演艺术存在的感性基础,认识性构筑了篮球表演艺术存在的理性基础,情感性和认识性辩证统一的社会体验的结果常常是一种新的更深刻的把握了篮球运动和生命活动本质的智慧的生成,即形成对篮球表演艺术的广泛社会认同。

3.2 作为社会文化的篮球表演艺术

社会文化是篮球表演艺术存在的基本形式。美国人类学家克鲁克洪认为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方式的内涵。”篮球表演艺术只有作为社会文化的存在,才能体现出它的意义与价值。篮球表演艺术是篮球文化积淀和传承的结果。文化积淀方面,篮球运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文化锤炼和滋养,先后演变出“游戏文化”、“竞技文化”、“技艺文化”、“个性文化”等不同的文化形态,篮球表演艺术也是社会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体现出特定文化的继承性。如篮球运动虽然起源于美国,但在全球传播过程中,秉承了不同国家及地区的文化特质,而表现出不同的技战术风格。如欧洲篮球“高、狠、准”、亚洲篮球的“快、灵、巧”等。在文化传承方面。篮球技术的物态文化通过自我发展、师徒传承和团队发展等传承方式,使篮球运动技术日臻完美,并日益展示出“表演艺术”本质;篮球制度文化形态以篮球规则的不断制度化、规范化和合理化为主要传承形式,使篮球运动最终成为公认统一的稳定项目类型;而篮球精神文化则在传承早期的“公平竞争”、“身心和谐”等思想内涵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时代性的思想元素,如“文化交流”、“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张扬”等,并成为人类精神需求的一部分。可见,随着时代的变迁,篮球文化历经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延续和传承,实现了篮球运动技术、制度和精神文化形态的全面发展,并逐步向表演艺术的方向迈进。

第8篇

关键词 篮球 意识 培养 提高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篮球运动的特点要求运动员不仅要有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还要具备很好的篮球意识。只有把潜在的意识给激发出来,结合技战术才能在篮球比赛中取得胜利。下面就针对如何提高篮球运动员的篮球意识进行分析研究。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通过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知网搜集、鉴别、整理相关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篮球意识的认识,为本课题的研究建立理论平台。

1.2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方法并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所见所闻,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归纳,得出相关的结论,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3专家访谈法

主要通过访谈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篮球教师,对篮球意识的相关问题进行咨询,以获得第一手资料。

2篮球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2.1篮球理论意识的培养

篮球基本概念和篮球基本理论是培养和提高篮球意识的基础,只有真正掌握篮球的基本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形成正确的篮球意识。这就要求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中多灌入篮球理论知识的学习,使篮球运动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思考采取哪种方式比较适合自己的技术特征和运动习惯,只有在理论意识的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更快地提高篮球意识。

2.2观察能力的培养

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在比赛时能够对任何一个动作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在瞬间内采取合理的技术动作进行攻防。这就需要篮球运动员拥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运动员的观察能力是篮球意识培养的前提。如果没有敏锐的观察能力,那么运动员在比赛时就比较盲目,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球。观察能力的培养可通过观看别人的比赛,进行分析研究。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要训练队员利用眼睛余光进行观察的能力。

2.3提高运动员的篮球整体意识

篮球运动是团体项目,往往依靠个人的能力是无法取得比赛的胜利。这就要求篮球运动员要有篮球的整体意识。所以在训练中在加强个人技术训练的同时要强调整体的训练,制定团队目标,进行角色定位,逐步形成属于球队的篮球风格和整体配合。只有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整体的配合,才能在实战中减少失误,发挥出良好的技战术水平。

2.4培养运动员的竞争意识

在观看CBA联赛与NBA联赛时,明显能感觉出我国篮球运动员普遍缺乏竞争意识和对抗意识。这主要是由于在青少年阶段没有学习以身体接触为主的篮球的影响,即使在训练中刻意强调对抗意识的训练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在运动员接触篮球的时候,就要加强这种竞争意识和对抗意识的训练。增强篮球运动员在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对抗能力。

2.5快攻意识的培养

NBA联赛代表了职业篮球比赛的最高水平,通过观察NBA的比赛可知,流畅的快攻是最快最直接最有效的得分方式。这就要求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加强快攻意识的培养和训练。要求运动员在思想上认真对待,反复磨练、强化,训练他们的快攻欲望和快攻习惯。在比赛中一旦有快攻的机会,就要最大程度的发动快攻。如果缺乏快攻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训练,在比赛中就很容易瞬间丧失快攻的机会,从而失去球场的主动权和气势。

2.6防守意识的培养

篮球运动是一个攻防兼备的运动,讲究攻防平衡,如果只有顺畅犀利的进攻而缺乏坚固的防守,那么是很难取得比赛的胜利,如果只有犀利的进攻而没有很坚固的防守,那么也很难取得比赛的最终胜利。纵观NBA职业联赛可知,所有取得总冠军的球队,不仅拥有快速进攻的得分方式,而且还有坚如磐石的防守方式。如果仅仅只有快速灵活的进攻而没有防守,那么是不可能取得NBA总冠军的。所以要求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加强防守意识的培养和防守能力的训练。

3总结

随着中国职业体育的不断发展,中国职业篮球在摸索中前进,如何提高中国职业篮球的水平一直是学者们不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现代篮球的发展中,职业篮球对篮球意识的重视在不断的加强,它已经引起国内外篮球界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往往会影响比赛的结果,甚至关系到球队整体素质的提高,它是贯穿整个训练的始终,并和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一起发挥作用,它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有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更需要好的篮球意识。篮球意识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就要求运动员要加强对篮球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第9篇

关键词:运动;篮球;本质;特征;规律

篮球运动自1891年问世至今,已走过110年的历程。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演进和发展,篮球运动已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遍及全世界;由一项室内体育游戏,成为现代训练学、教育学、社会学、生物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等多学科知识相互交叉渗透的现代体育运动项目;由以强身健体为初衷的竞技运动发展成为展示人的本质力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类文明进步的文化现象。篮球运动的对抗性、健身性、娱乐性、观赏性、商业性在以美国NBA为杰出代表的美国职业篮球运动的世界超级高手不断创新的推波助澜下,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飞跃达到登峰造极,这是篮球运动的发明者奈史密斯先生始料未及的。然而,篮球运动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喜爱的运动项目这一不争的事实,在告慰了篮球运动的先躯们的英灵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课题:建立和完善篮球运动的理论体系。

一、篮球运动的本质

篮球运动的本质指篮球运动内部根本矛盾的特殊性。在揭示篮球运动的本质之前,我们先要对篮球运动作一个界定。篮球运动是在严格的、专门的规则限制下,在规定的场地范围和时间内,以控制空间为手段,控制球为焦点,控制时间和速度为保证,把球投入对方球篮得分为目的,得分多者为优胜的体育竞技运动项目。这一明确的定性,将篮球运动的本质圈定在了一个“准”字上,即篮球运动的本质是在强力对抗下的准确。尽管经过一百多年的演进和发展,篮球运动由室内延伸到室外;场上队员由18名缩减成10名;球场由一块狭长的空地扩大到了28×15米;装水果的篮子已被装有网子的铁圈所取代;篮圈不再挂在体育馆看台的栏杆上而是安装在有遮板的铁架上;规则由最初的13条增加到了目前的58条;技战术的演进和发展远远超过了发明者的初衷。但是,高悬在空中与地面平行的内径为0.45米的投掷目标始终没有改变。事实上,与地面平行小而高的得分目标的设置,就决定了篮球运动发展的方向,就将篮球运动定位在准确上。因此,准确是篮球运动区别于其它球类项目的根本标志,也是篮球运动的核心本质。

二、篮球运动的特征

篮球运动的特征是指篮球运动发展过程中的表现形式。篮球运动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之处在于它是围绕空中的篮圈而展开空间与地面、时间与速度的双线竞争的同场竞技运动,高空性、瞬时性、对抗性、多变性、立体性及观赏性是它的重要特征。

篮球运动竞赛的得分目标篮圈是悬空水平放置于3.05米的高度上(尽管这是奈史密斯发明篮球运动时将篮球挂在的一个随意的高度),这就决定了攻守双方的争夺点在3.05米以上的高度进行。因此,制空条件和制空能力是攻守双方制胜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在篮球比赛中,具有高空优势,控制了空中局面就控制住了比赛局面。篮球是巨人们的“空中游戏”的说法,形象地表述了篮球运动高空性这一鲜明的特征。

篮球运动发展至今仍经久不衰,魅力无穷的关键在于它的观赏性。随着篮球运动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篮球运动的观赏性特征也日益突出。篮球运动竞赛过程中的多变性和综合化因素是形成篮球运动观赏性特征的重要方面。由于篮球技术动作细腻复杂,战术形式多样,球场变化多端和扣人心弦;优秀运动队和明星队员无论是身体素质与动作技术的熟练程度,还是巧妙使用战术的配合能力已达到技艺化的程度,整个竞赛过程是在充满生气和活力、高度戏剧性变化中进行的。此外,篮球运动目前是世界范围内普及最广的运动项目,它吸引着千百万爱好者身体力行和亿万观赏者如痴如迷、始终不渝地为之守候。观赏性是篮球运动赖以发展的外部动力。

三、篮球运动的规律

篮球运动的规律是指篮球运动发展变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篮球运动既具有同场竞技球类运动的普遍规律,也具有其特殊规律。准误转化、高速均衡、攻守平衡,从三方面全面揭示了篮球运动的特殊规律。

进攻与防守是篮球运动竞赛的一对基本矛盾。竞赛双方,在同一时间段里非攻即守,交替转换,既相互对抗,又相互平衡。一次进攻结束后就是一次防守的开始,一旦二者的平稳被打破就意味着一方要承担失败的结果。尽管从比赛的目的和防守任务的作用来看,进攻投篮得分,防守阻攻获球,进攻占主导地位,防守应居第二位,但因成功防守主动获球,不仅加快由守转攻的进程,而且破坏了对方进攻的有序性。此外,攻守因素相互包含,相互渗透,攻中有守,守中有攻,寓于整个篮球运动竞赛中。策略上、战术上的强攻助守,强守助攻,都会使局势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攻为主导,守为基础,攻守并重,相互平衡的规律反应了篮球运动进攻和防守的两个相互对应,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矛盾运动过程。进攻和防守的矛盾的两个方面推动了篮球运动发展。因此,攻守平衡是篮球运动普遍性的形成。

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揭示了篮球运动内在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形式及其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它是篮球运动理论的核心和精髓,是建立和完善篮球运动理论体系的重要支点。它解答了篮球运动从起源到成为全人类最喜爱的运动项目的原因,揭示了篮球运动生命之树常青的实质,也确立了篮球运动蓬勃发展的根本。探索篮球运动本质、特征及规律,无疑是对20世纪篮球运动的总结和对21世纪篮球运动的预示。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篮球;后备人才;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105-02

一、前言

优秀篮球后备人才是我国篮球运动未来的希望,是我国能够立足未来国际篮坛的根本。我国原有的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一条龙”体系是从50年代逐步形成的,这种“举国体制”对我国的篮球运动迅速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我国篮球运动实现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目标。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篮球职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一条龙”体系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研究和了解我国优秀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无论是对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对我国“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都具有重要意义。

辽宁省是我国的竞技体育大省,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技体育呈现高水平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使辽宁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面临严峻的挑战。保持辽宁省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对于辽宁省竞技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分析与讨论

1.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①项目与规模。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现有5支篮球队伍,3个男篮和2个女篮。队员有意向,教练经过考核通过,可入队。考核大多凭借教练员的经验,没有制订科学的评价标准。目前,每队人员20~30人左右,有两片篮球训练场地、田径场、专业力量训练馆、独立食堂、学生宿舍。在训练的同时还有文化课的学习,学校还设立了小学、初中、中专和大专,使队员们在训练的同时得到同样的学习和教育的机会。②运行机制分析。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篮球队目前仍以社会手段为业余训练运行的主要机制,政府没有资助和奖励。目前的奖励政策对业余训练,尤其是对社会、个人办学积极性的调动还远远不够,故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奥运战略尚不能统一,而更多的是将眼光放在扩大生源以维持本身的运营上。③选材。良好的选材是竞技体育成功的一半。通过访谈了解到,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篮球队的选材工作无论在理念还是在操作上,过去一直处于全国的领先水平。但近年来,由于认识上有误区、手段上不先进、体制上不保证等因素,这项优势已经部分丧失。再加上现在的家长对体校训练模式的不认同,使得大部分分才流失。④赛制分析。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篮球队一年有两次大型比赛,平时与本溪、辽阳、抚顺以及省少年队、青年队都时常有练习比赛,以此来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和展示自己的空间。辽宁省的青少年体育竞赛的秩序总体来说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诸如为了局部利益,在青少年比赛的资格上弄虚作假的不和谐的音符,违背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体育成才的培养规律。⑤教练员队伍现状。在与沈阳市体育远动学校篮球学校的王校长交谈中得知,学校篮球队现有高级教练员2名,普通教练4名。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篮球队教练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整体较差,很少能运用这两个现代工具为训练服务。大部分教练员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能够尽心尽力、积极刻苦地自觉训练。但他们缺乏组织力、承受力、管理能力、业务创新能力及参加大赛与指挥大赛的经验,这与他们自身的业务学习与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关系。

2.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篮球后备人才的发展趋势。要逐步建立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特大型城市特点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和机制;项目布局体现“缩短战线、调整结构、突出重点”的战略方针;要充分发挥上海科技发达的综合优势,经验选材与科学选材相结合,提高选材的成功率;强化科学训练,提高成才率;建立科学、合理的青少年竞赛体系;教练员队伍建设的立意要高,起点要高。

①机制发展。体校面临着学历低导致招生难和分配难两大重要问题,适应社会的发展寻求新的出路和发展方向直接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建议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针对体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在人才市场竞争中为运动员奠定较雄厚的就业资本,在国家体育体制的宏观统帅下,结合地方体育特色,打破政府独家办体育的局面,通过合作制、股份制、个体与私营等形式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和技术参与,努力消除训练体制的弊端,以创新为灵魂,以运动效益为动力,进一步完善训练体制,建立沈阳新型体育训练管理新模式,促进沈阳体育腾飞。

②利用科技优势,提高选材、训练中的科技含量方面。在科研部门、有关专家、学者的支持下,开始对部分项目的选材标准进行修订;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集训及有关指标的跟踪测试、监控、评价,为训练提供依据,从而选拔出优秀的篮球后备人才。提高办学层次,与高等学校较好地衔接,对选拔和培养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将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③统一进行管理。对教练员要定期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接触新知识、新理念,避免闭门造车;定期召开教练员会议,进行交流总结,检查训练计划执行情况、目标制定情况。对待运动员要统一管理,统一制定运动员综合评价制度,可以从运动训练、学习状况、综合素质、训练出勤情况、卫生记录情况、违纪情况等一系列指标,加以评比,目的是更好地掌握运动员的动向。

④建设高水准的教练员队伍。科学管理教练员队伍,奖罚兑现,大力选拔优秀教练人才、管理人才、运动技术人才和科研人才。教练员、管理人员实施全员聘任制。严格控制非体育专业人员进入体育部门;严格控制非教练员在体校人员中占的比例:严格控制教练员不带训练的人数。这样的做法,不仅在调动教练员积极性方面,而且在提高教练员水平方面都具有较好的效果。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①在运动员选材上,忽视了运动项目年龄和运动苗子早期科学训练化的问题。

②每年的比赛安排比较合理,青少年体育竞赛的秩序总体来说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为了局部利益,在青少年比赛的资格上弄虚作假的问题。

③大部分教练员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能够尽心尽力、积极刻苦地自觉训练,但也得提高他们自身的业务学习与自身素质。

2.建议:

①充分利用政策、经济、竞赛等各种手段,建立业余训练的良性循环机制,调动各方面办训的积极性。

②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集训及有关指标的跟踪测试、监控、评价,为训练提供依据,从而选拔出优秀的篮球后备人才。

③完善青少年运动员的注册管理办法,净化竞赛赛场;制定科学、合理的竞赛规程,确保竞赛为发现、培养奥运后备人才服务。

④加强对教练员管理体制和机制的研究,形成一支相对稳定但又可柔性流动的业务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思想作风好、年龄结构优的教练员队伍。

参考文献:

[1]金育强,姜卫芬,王延军,等.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建设[J].山东体育科技,2002,24(3):59-61.

第11篇

摘 要 本文针对金华市的四所省一级重点高中的篮球队近几年的各方面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主要包括对其篮球队队员对篮球运动的基础认识、篮球队的训练时间安排、各校篮球队参与的比赛以及成绩情况,希望就目前金华市高中校园篮球的发展现状提出一定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一些较有针对性的政策意见助其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高中篮球队 训练 现状 发展

一、前言

金华的高中校园篮球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旺盛期,各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以及资源,以达到其蓬勃发展的目标。本文针对金华市的四所省一级重点高中的篮球队近几年的各方面发展,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和研究,希望就目前金华市高中校园篮球的发展现状提出一定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一些较有针对性的政策意见来帮助其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二、结果与分析

(一)金华市重点高中篮球队的训练安排

教学方法对于整个的训练过程具有重要影响,适宜的训练方法不仅能够使学生迅速的掌握篮球的相关知识技能,还能减轻教练的训练负。在进行篮球训练时,要格外重视学生的安全保护,尽量避免训练中学生身体出现损伤。金华市各重点高中篮球队都比较重视训练,各学校都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确定训练次数,并进行实施。大多数学校篮球队训练次数能得到保证,每周3-4次的训练可以使队员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以防止在比赛前大规模长时间大运动量的训练,那样的训练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运动疲劳,不利于学生的比赛发挥。每周3-4次的训练安排可以缩短每次训练的时间,规律的训练,有利于篮球队队员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从而进一步提升竞技水平。

(二)金华市重点高中篮球队的参与的比赛情况

金华市重点高中主要参加金华市重点中学篮球联赛。高校开展篮球运动的主力军是学生,篮球运动深受许多学生的喜爱。各校都组建了篮球队,特别是近几年学校对篮球运动的重视,一部分学校招收了篮球特招运动员,提高了篮球竞技水平,带动了学校篮球运动的全面开展。现通过对各校相关教练员的专访的基本情况,结果见表1。

由表1可得,金华地区的四所重点高中的篮球队,总体的竞技能力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其中汤溪中学一直处于较高的竞技水平阶段,艾青中学和金华二中的竞技成绩较为平均,没有很大的起伏,金华一中的获奖情况则呈波浪型变化。

1.造成比赛结果的主观因素

重点高中篮球队的队员面临两项任务:一是完成学业,那就代表着一定要给他们安排足够的学习时间;二是保证他们按照竞技体育的规律完成训练任务,这也要给他们安排足够的训练与比赛时间,这两项活动都必须有时间保证,他们才能有效地完成学习和训练任务。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冲突,如果没有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导致学习训练两个都耽误。因此,想要更好的提升学校的竞技水平就要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用最好的姿态面对。

2.造成比赛结果的客观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学校每年只能向篮球代表队提供有限的经费,经费远远不能满足篮球队的训练与比赛的需要,使得实现高水平训练目标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另外,从各队经费来源途径来看,大部分学校篮球队单纯依赖学校拨款,而学校的体育经费普遍不足,也不可能挤占其他项目的资金供给篮球队以补充训练与比赛经费的不足,由此直接影响了篮球队训练进行的完善。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金华市四所高中基本能满足训练对篮球场地的需要,但篮球器材设施的现状不能满足学生训练时的需求。

2.金华市重点高中的篮球训练课训练内容偏少,篮球训练内容中的基本理论、基本战术、专项素质的教学偏少,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缺乏创新。

3.金华大部分重点高中的领导对篮球训练、竞赛不够重视,投入的经费整体偏少,校际篮球友谊赛偏少,篮球竞赛级别低。

(二)建议

1.加强专业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适当引进篮球专项教师,使体育教师队伍的篮球教学质量和训练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以便能更好的胜任高中篮球的教学、训练和竞赛等工作。

2.完善和改革学校场地、器材管理制度。加大经费投入,提高篮球场地、器材的建设水平。

3.统一制定高中篮球教学大纲,完善监督制度。加强高中篮球训练课程的合理化、多样化,完善素质教育,训练教学中采用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4.加强领导重视,提高金华市高中体育教师的待遇,学校领导要改变观念,排除干扰,认识到参加篮球运动有健身、意志、团队等功能。

参考文献:

[1] 吴剑.浙江省体育院系篮球运动开展现状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

[2] 朱国东.江阴市高中篮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苏州大学.2014.

[3] 樊文彬.中、美中学篮球教学比较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0.4(3).

第12篇

关键词: 广东女篮 后备人才培养 影响因素

竞技体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体育竞技后备人才,而女子篮球运动则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离不开优秀的女子篮球后备人才。广东女篮后备人才培养存在诸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分析研究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广东女篮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影响广东女篮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找、搜集相关资料,获取数据与信息,为论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访谈法

走访相关的专家、学者,以及广东女篮的管理人员、教练员,获取论文工作所需要的相关资料及建设性意见。

1.2.3问卷调查法

设计问卷,进行问卷的效度检验,评价结果说明问卷的效度均符合要求;进行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检验,信度系数为0.91(信度系数达0.80以上),说明问卷可靠性显著。

1.2.4数理统计法

对通过访问、调查获得的有效数据,按照研究目的进行分类,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对统计结果进行检验。

1.2.5逻辑分析法

对收集的资料和统计的结果使用逻辑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影响广东女篮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影响广东女篮后备人才培养的主因素的确定

在查阅文献资料,进行专家访谈,咨询一些篮球协会管理人员与广东省体育局负责篮球项目的相关人员的基础上确定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最终确定13个影响因素:a代表篮球运动的社会普及程度因素;b代表政策支持因素;c代表资金的投入因素;d代表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因素;e代表科学选材因素;f代表篮球运动的科研水平因素;g训练因素;h代表教练员水平因素;i代表篮球后备人才比赛的赛制因素;j代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素;k代表运动员的个人意愿因素;l代表家长对子女从事篮球运动的态度因素;m代表教育制度与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制度之间的协调因素。

对问卷的13个因素指标进行分析,数据均大于0.35,表明各条目具有很好的同质性。主成分分析的KMO值检验,KMO=0.823、因子模型的显著水平为0.000,P

对13个项目影响因素作因子分析,共提取了特征值大于1的5个因子,所提取的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2.473%,见表1。

做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后的载荷矩阵,见表2,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政策支持、教育体制与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之间的协调、篮球后备人才比赛的赛制在因子1上的载荷较大,分别为0.887、0.826、0.771、0.715,因此把因子1解释为政策与制度因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资金的投入在因子2上的载荷矩阵较大,分别为0.819、0.760,因此把它解释为社会经济因子;教练员水平在因子3上的载荷矩阵较大,为0.922,因此把它解释成为教练员因子;篮球运动的社会普及程度、家长对子女从事篮球运动的态度、运动员的个人意愿在因子4上的载荷矩阵较大,分别为0.823、0.781、0.724,因此把它解释成为观念因子;科学选材、篮球运动的科研水平和科学训练在因子5上的载荷矩阵较大,分别为0.721、0.685、0.640,因此把它解释成为科技因子。

2.2影响广东女篮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分析

2.2.1政策与制度因素

2.2.1.1女篮后备人才培养体制

广东女篮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还是沿袭我国传统的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以当时的体委负责下的体育运动学校、业余体校为基层单位来培养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青少年运动员,并完成向上一级机构输送人才的任务,也就是“三级网络培养”模式,如图1。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这种原有的后备人才培养体制陷入了瓶颈,致使广东女篮后备人才匮乏,女篮成绩滑坡,因此有必要对“三级网络培养”模式进行改进和完善。

2.2.1.2政策支持

前国家体委根据中共中央颁发的20号文件――搞好项目的战略布局,集中力量发展优势项目,大力加强田径、游泳等薄弱项目,同时要把那些短时间内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项目搞上去,制定、实施“奥运金牌战略”计划,各省市都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投入到自己的优势项目上,一些省、市甚至将投入多、产出少、效益低的集体项目砍掉,篮球就是被砍掉的项目之一,之后国家体育总局又推出了“奥运会金牌带入全运会”的激励政策:得1枚团体奥运金牌,运动员所在省下届全运会可增加0.5枚金牌;得1枚个人奥运会金牌,运动员所在省下届全运会可增加1枚金牌,随后又出台政策加大带入金牌的比重。广东省体育局则适时地推出“奥运会金牌带入广东省运会”的新举措,以此激励小运动项目的快速发展。这种政策的实施,使一些短期内有望夺金的小运动项目受到更多的重视,得到更多的发展,而广东女子篮球这样的传统大项受到冷落,一些女子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单位(业余体校和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等)的训练得不到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最后不得不减少或停止招生,大量有潜质和培养价值的女子篮球苗子被埋没。

2.2.1.3教育制度与篮球后备人才制度之间的协调

目前,我国培养篮球后备人才主要由教育系统(如图2)和体育系统来负责,广东也是如此。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和就业市场的不断完善,体育系统培养人才的优势逐渐消失,仅仅在教练员水平与训练经费来源与训练条件方面优势还算明显。

教育系统培养后备人才是在学校环境中进行的,运动员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其来源与将来的发展都按照正常的教育规律来进行,即使运动员不能够在运动上有所突破,也可以系统地接受学校教育,继续升学深造,这一点是体育系统培养人才所不能够相比的,因此教育系统培养体制在生源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但是其在训练经费、条件以及学训时间的安排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广东女篮在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优势,联合办训,提高后备人才培养的效率。

2.2.1.4女篮后备人才竞赛制度

竞赛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赛制形式、比赛场数和场次、竞赛方法和竞赛管理,是一项运动发展的轴心和杠杆。广东女篮后备队伍的比赛通常采用赛会制或赛会制的某种变种(改进)形式,集中一地比赛方式,比赛一般一年才举办一次,历时只有几天,竞赛方法主要是循环制和混合制,很少单独采用淘汰制,其中循环制以单循环制为主,双循环为辅,混合制以先循环后淘汰为主。

被调查的广东省二沙岛运动技术学院指定的十一所广东女篮后备人才重点培养体校中,它们的女篮队员每年参加省市级比赛的场次都不超过10场。这些业余体校的女篮队伍还是以自发组织的校际间的女篮交流比赛居多,但是受到场地、经费、比赛的组织、组织者之间的交流等因素的影响,比赛次数与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比赛少且水平不高,这会严重影响广东女篮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我国篮球运动在管理上已经迈出了向法制化前进的步伐,但制定的法规主要是关于甲级队方面,还不很健全,有些方面还没有达到“有法可依”的水平,尤其是篮球后备人才方面,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法制化建设,并在健全法制化的基础上,最终向“依法制赛”迈进,为我国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2.2经济因素

2.2.2.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家利用集中的资金和精力来发展竞技体育的做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篮球项目,它是一个投资周期长、见效慢的集体项目,这就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和现实情况来重新理清思路。广东省是体育大省,经济水平位列全国各省第一,但是与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相比,发达程度还是相差甚远,无论是在设施的建设、宣传、民众的支付能力等方面相比都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广东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会影响到广东女篮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

2.2.2.2资金投入

从上表可以了解到,被广东省二沙岛运动技术学院指定为广东女篮后备队员培养的重点单位的广州、深圳、汕头、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阳江、湛江、茂名十一个市体校的青少年女篮队员训练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校拨款即政府拨款,而上级体育主管部门对其不进行资金上的支持,这十一所业余体校都对青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收费(运动技术水平很高的队员可以有例外),其中只有3所体校的女篮后备队伍得到企业的赞助,占27.27%。从各单位的主要经费来源途径看,仍然停留在靠学校拨款,政府出钱的旧方法上,但同时都存在向学员收费上的情况。

2.2.3教练员因素

2.2.3.2广东省女子篮球后备人才的教练员队伍

基层教练员的数量和质量是影响中学篮球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教练员对篮球运动的理解程度、对篮球理论的掌握程度、对篮球技战术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的熟练程度都直接影响篮球队员的成长和篮球队的发展,因此随着运动技术和体育科学的发展,对教练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是随着当今社会体制的逐步转变,教练员队伍当中出现了新问题,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球队都由体委统一管理、拨款,教练员在当时的条件下,在待遇方面来说相对较好,但是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部分教练员由于不再仅仅满足现状,受更大利益的诱惑,从而不再专心工作在本职岗位上,这影响到后备人的培养质量。同时广东省的篮球教练员岗位制度与一些篮球发达国家教练员的上岗制度相比缺乏竞争机制,从而使得一些教练员没有危机感,因此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上。

2.2.4观念因素

2.2.4.1篮球运动的普及程度

CBA和WCBA联赛的开展,姚明、易建联在NBA的成功发展,吸引了众多篮球爱好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有效地扩大了篮球在中国的影响,形成了比较火爆的篮球市场。随着人们对篮球运动喜爱程度的日益增加,一些篮球学校、篮球训练中心、培训班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由于这些机构的出现,也许会为我国单一的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提供一条可取之路,那么广东女篮后备人才的培养也将受益匪浅。

2.2.4.2家长对子女从事篮球运动的态度

在青少年从事篮球训练这一过程当中,由于球员年龄尚小,还没有独立的主观判断能力,因此家长在孩子是否参加训练问题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当中,升学、受更高的教育无疑是家长认为的最理想的孩子的成长方式,而且很多家长认为打球也许是孩子学习道路当中的绊脚石,因为打球要占用学习时间。家长的担忧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从目前来看,如果孩子在打球方面不能成材,那么他们基本上就耽误了学习,从而在将来的就业方面也将会受到极大影响,所以家长能承受的底线就是允许把打篮球作为一种业余爱好,一般不会鼓励孩子从事专业的篮球训练。

2.2.4.3运动员的个人意愿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爱好,所以能够在自己的爱好上面得到发展,他当然就会满腔热情,全身心的投入进去,这样,取得成功的机会就会很大,如果强迫一个人去干自己不喜欢干的事情,那么即使去做了,也不会尽全力,往往是无功而返,反而耽误了他在其他领域上面的发展。所以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来说,应该建立她们对篮球这项运动的兴趣与爱好,这就需要做好篮球的普及工作,增大宣传力度,才会发展和壮大篮球后备人才的队伍。

2.2.5科技因素

2.2.5.1科学选材

篮球运动员的选材是指采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客观指标的测试,全面、综合的评价和预测,把先天条件优越、适合从事篮球运动的人才从小选,进行系统的培养,并且不断地监测其发展趋势的一个过程。

有关专家认为:“培养当代世界冠军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高水平的科学训练、优化的训练环境和运动员个人优越的天赋条件。”很多教练员都认为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由此可见,科学选材是当今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是科学训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2.2.5.2篮球运动的科研水平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当中,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对于篮球运动来说同样如此。只有不断的探索、发掘科学技术在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才能够保证女子篮球运动持续、快速、稳固的发展,才不至于跟不上世界上先进的潮流。只有平时不断的取得科研成果,才能在比赛与训练需要的时候结合实际,充分发挥一个球队的实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2.2.5.3科学训练

在篮球运动发展史中,我们在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上走过不少弯路,如过于追求成绩而过早进行专门化训练,造成拔苗助长的现象。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欧美一些篮球运动水平高的国家,为了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成材率,都运用现代科学的训练手段,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一套科学训练体系,这值得中国的篮球教练员们借鉴和学习。

3.结语

3.1政策与制度因素、经济因素、教练员因素、观念因素、科技因素是影响现阶段影响广东女篮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要解决广东女篮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要理顺这五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一一处理好。

3.2由于受到研究条件和本人理论基础的限制,广东女篮后备人才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存在不足,如影响指标的选取方面、观点的阐述等,这些不足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杨铁黎.职业篮球市场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5:79-87.

[2]孙鹏.体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务全书[M].中国知识出版社,2005.

[3]刘庆山,周洪珍等.广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

[4]李圣旺,王建国.广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3.

[5]江俊世,刘霞.试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J].山东体育科技,2003.3.

[6]王占坤.福建省女子篮球运动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