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

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

时间:2023-01-22 23:44: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

第1篇

国家统计局近日的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2.0%,高于7月份1.8%的涨幅,居民消费指数CPI有反弹之兆。有分析认为,下半年通胀形势不乐观。在此背景下,理性消费成为国人绕不开的话题,汽车行业更是如此,经济性与实用性并重,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指标。

作为上海大众今年在A级车市推出的重磅力作,全新朗逸造型大气硬朗,做工严谨扎实,在配置上更是全面跨越同级。凭借卓越的内在品质以及出色的性价比,全新朗逸深度契合如今强烈通胀预期下人们审慎务实的消费心理,必将重新定义国内中级轿车市场的新坐标。

升级产品力实现高性价比

某著名研究机构年初公布的针对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指出,相比西方国家消费群体,中国消费者更注重高性价比。该机构分析认为,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物超所值的产品更受国内消费者欢迎。全新朗逸通过产品力的全面提升,以满足国内消费者的最新消费需求,剑指国内中级车市新的巅峰。

针对国内用户的消费特点,全新朗逸对车型进行了全面升级,全系标配同级车型罕见的全新ESP车身动态稳定系统、智能的HBA紧急制动力辅助系统、独特的HHC坡道起步辅助系统,以及集成LED侧转向灯后视镜,确保车辆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众多高科技装备的应用也将车型的性价比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配合1.4T与1.6L两种动力组合,将畅快极致的动力与挥洒自如的驾驭触感完美结合,劲享犀利自如的灵动驾驭体验。

在指定车型上,全新朗逸更配备雨量感应静音无骨雨刮、KESSY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系统、Climatronic 精控恒温空调、弯道辅助照明系统等通常在B级车上出现的奢华配置,给消费者带来媲美B级车的舒心驾乘感受,必将引领A级车市越级新风向。

品牌力提升综合优势

某权威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正在持续上升,一方面,基本功能如耐用性、舒适性等在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远高于发达市场;另一方面,在不多花钱的前提下,消费者对使用的便捷性及优质服务等精细功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消费者对轿车级别的判定不再仅仅根据车辆尺寸大小,同时用车方便性、售后服务等软性指标也成为重要参照因素。依托上海大众便捷的经销商网点分布、贴心周到的售后服务,全新朗逸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用车体验。

上海大众一直坚持产品与服务齐头并进,得益于近30年的构建,已发展成为国内覆盖最广,且最具竞争力和执行力的汽车厂商。截至今年7月底, 上海大众VW品牌经销商网点已达779家。上海大众VW品牌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在由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开展的2012年全国汽车用户满意度测评(CACSI)中,朗逸品牌获得所在车型组别的最高分。如今,上海大众VW品牌的服务网点遍布大江南北,先进的标准化服务可以让每一位朗逸车主都能得到超值享受。

全新朗逸深刻洞察中国消费者日益成熟的购车需求,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卓尔不凡的产品品质以及优质便捷的售后服务,全新朗逸给消费者带来越级的驾乘体验,也为国内中级车市树立了全新的价值标杆。

第2篇

2010年年底,在56万网友年度汉字评选中,“涨”字又一次高票当选。百度数据显示:一个“涨”字几乎贯穿了整个2010年物价相关搜索,TOP20关键词中,与“涨”相关的词占到了17个。全球经济的衰退、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CPI的不断创新高改变了城市主流人群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大批省钱族群――“海豚族”、“团购族”、“抠抠族”、“拼客族”等不断涌现,一时间各种省钱秘籍迅速走红。全民省钱的一年里,各种消费模式大放异彩,其中专业打折平台闯入都市白领的生活便是其中之一。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地铁出口处,消费者排队打印优惠券成为一道风景。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搜索

优惠券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角色。一方面,消费者行走在各个商圈里陷入优惠券的包围,应接不暇,有时甚至被强行硬塞,不胜反感;另一方面,消费者却在网络上积极地寻找目标产品的各种打折信息,找到后又因没有纸质优惠券以供消费而不甚困扰。

打折平台,大显身手。2004年,以张毅斌为首的华东师大计算机系的几个研究生,开发了名为“RFID射频识别”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通过终端机打印纸质券。到2006年末张毅斌的团队研制出了终端机,将其命名为“维络城”。商家通过维络城打折信息、推广品牌,用户则通过维络城获取打折优惠券。维络城在为DQ冰激凌提供打折优惠券时,一战成名。2008年,维络城在上海滩坐拥近200万会员,1000多台终端机一年吐出2000万张优惠券。2010年维络城优惠券打印量每月超过520万张,每天超过20万张。维络城的成功引爆了打折信息行业,竞争者在区域市场随即涌现,短期内迅速壮大,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南京的会购在2009年上线后,与金陵通合作顺利将500万用户收归旗下,实力强大。广州的钱库通整合钱库支付平台,消费者打印优惠券时即可支付,占据广州、深圳重地。

建立信任,放心消费。消费者在路边收到优惠券时,往往随意丢弃。天上不会掉馅饼,消费者本能地怀疑有陷阱,特别是遇到一些不知名品牌的优惠信息。360安全中心监测网络中的低价诈骗也层出不穷。对于低价促销优惠券,消费者渐渐免疫。广大中小商户无法通过传统广告与消费者沟通以建立信任,他们的不知名使得越是大比例的优惠折扣越是难以让人相信。打折终端不仅引导了消费者搜索优惠信息的需求,而且作为一个中间商品牌为消费提供了安全保证,这类似于国美和沃尔玛。显然消费者对于在维络城、会购上搜索到的打折信息,更愿意相信和消费。在上海、北京、南京、杭州等地,拥有一张小巧可爱的打折卡一时成为时尚。目前花费15元办理一张维络卡,就可以在维络城上无限量打印优惠券或者在网上输入账户密码打印优惠券。维络城、会购、钱库通等打折信息终端的出现使得消费者反客为主,从被动接受和抵触、丢弃优惠券,到主动搜索和打印、保存优惠券。

从追求品牌到追求价值

消费行为改变的背后是消费心理的暗变。全球领先的咨询公司麦肯锡、波士顿、贝恩等针对中国消费者的调查研究都显示出了消费心理的变化。麦肯锡在《2010年度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和《2009年度中国消费者调查》中持续观察到消费者从追求品牌到追求价值的转变。

高价高质,渐受质疑。人们常常用品牌溢价来衡量一个品牌的价值,溢价就是价格相对成本的比。品牌资产评估认为溢价越大,品牌价值越大。消费者孜孜追求物美价廉,但经过多年的市场教育,渐渐形成了高价格一定是高质量的迷信。就连购买价格低廉的同类产品时候,都会产生自卑的心理。麦肯锡2010年的调查显示,45%的国人认为高价格对应高质量,而在美国和日本,这个数据只有16%和8%。超过半数的消费者开始不再迷信高价格代表高质量了,反而试图寻找低价高质量的产品。为此我们看到淘宝商城上线后受到消费者的热烈拥护,品牌商品的打折信息广受追捧,消费者更愿意淘低价高品质的产品。

品牌忠诚,不断下降。按照国际标准,中国消费者仍然是相对追求品牌。当发现自己喜欢的品牌在一家店缺货时,他们很可能去另一家店,或者推迟购买。消费者在购买某一特定品类半数以上的都是由品牌驱动的,只有40%的消费者可能更加注重价值。2011年CCTV广告招标打破纪录接近127亿元,这也显示出企业加大广告力度、打造强势品牌的不懈努力。但是根据麦肯锡的调查显示,在中国,单一品牌的忠诚度在不断下降,从2007年的31%下降到2010年的19%。当今消费者愿意考虑更多的品牌,在一组品牌中选取极为满意的产品。在麦肯锡的调查中,6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通常会拎着不是原先计划购买的品牌产品离开商店。另外也有大约相同数量的受访者表示几乎每次都购买促销商品, 即便这些产品并不是他们最中意的品牌。品牌忠诚度下降意味着消费者愿意尝试新的品牌,只要这些品牌提供更高的感知质量和价值。

口碑力量,日益强大。几乎所有研究消费者的结论无一例外地指出了消费者对口碑的信任远远高于媒体广告。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口碑的影响力只是局限在少数的几个人之间,无法大规模地集聚和传递。艾瑞网络流量监测表明,访问产品评价类网站的人流量增速高于互联网人流量使用的增速。在线产品评价成为日益重要的调查工具,中国的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时间进行购买前的产品调查。在2010年的麦肯锡调查中,56%的消费者认为在线广告是可靠的,而这个数字在2009年只有29%。口碑是在线产品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的消费信息来源,帮助消费者决定购买什么或者去哪里买。微博拥有强大的交互性,其高速发展放大了消费者口碑的力量。艾瑞显示微博服务月度有效浏览时间占比从2010年3月的1.5%上升到11月的10.0%,实际月度有效浏览时间从760万小时上升至7700万小时,大约增长10倍。消费者通过口碑就可以甄别出产品和服务的好坏,而不再纯粹依靠广告,从而可以更好地追求价值。

消费渠道,愈加多元。麦肯锡和尼尔森调查都显示出了这个趋势――消费者购物从百货商场慢慢转移到超市等低端场所。零售渠道按服务和价格的不同组合区分为不同的类型,有高档商场、专卖店、连锁店、便利店、超市、夫妻店等。高档商场提供高服务和高价格,而超市则是低服务和低价格。同样的品牌在高档渠道上的定价会更高些,一方面因为租金比较贵,另一方面试图通过高的定价和高档的销售场所来提升品牌价值。事实上在消费者心里也常常认为高档商场销售的东西会更好。目前的消费心理转变可能是因为生活成本的上升,最关键的是消费者越发成熟,更加精明的购物,不愿意为消费渠道的差别支付溢价。广大的中小商户因为自身实力比较弱,位于比较低端的渠道或者位于偏僻的位置,很难接触消费者。同时其缺乏品牌知名度,一般愿意以低价赢得消费者,以达到规模经济。网络购物的高速发展也印证了这个趋势,因为网络渠道的成本很低,所以零售价格会相对便宜些。

从杂乱无章到专业服务

新兴的打折信息平台在一线城市牢牢地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并向全国各主要城市扩张,势不可当。维络城的出现满足了消费者寻求省钱的心理,一时受到消费者和商家的热烈欢迎。全国各地不断有新的跟进者,会购借母公司大贺传媒的强大客户资源,一出手就占领南京本地市场;钱库通嫁接钱库的支付平台优化了打折信息到购买的流程,在广州起家后势力扩展到深圳和佛山,占据了珠三角。

折扣信息,专业提供。促销活动的成功在于向消费者有效地传递优惠信息并且准确地让目标消费者接受。而在现实中,希望获得折扣信息的人常常得不到信息,而不感兴趣的消费者常常收到优惠券。当企业通过广告、促销、积分等各种活动来传递优惠时,信息不对称天然地阻隔了商家和消费者的沟通。企业各种优惠促销活动,无论是“拉”或者“推”,效果都远远比不上消费者主动搜索和关注,而一个专业折扣平台就轻松地让企业实现了从杂乱无章到专业服务的转变。一个专业的打折信息平台,消费者可以搜索到自己感兴趣产品的促销信息。相比单个企业,打折信息平台因为提供种类繁多的优惠信息更能吸引消费者持续的关注,圆满完成企业的促销任务。被动地接受优惠券,消费者抵触情绪比较大。电子优惠券具有画面生动、迅速、不被丢弃、反馈及时等优点,最关键的是它由消费者主动搜索和打印,因此优惠券的使用率会显著提高。促销信息搭载在一个中介的平台上,本身也可以提高其可信度。

积分产品,扩大范围。开发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维持一个老客户的成本的几倍,竞争的激烈使得保留客户成为企业的一个重要工作。消费积分是开展客户关系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但是企业常常没有能力提供让消费者感兴趣的商品和服务以兑换积分,从而削弱了积分的吸引力。积分管理是另一个潜在运用折扣信息的关键领域。随着竞争的激烈,顾客关系管理愈发重要。很多企业都在执行顾客忠诚计划,千方百计地设计积分兑换活动,以增加顾客黏性来维护顾客关系。常见的模式有积分商城,即鼓励消费者用一定的积分或者积分加少数的金钱购买商品,银行业大都是这种模式。但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积分还仅限于服务自己的客户,而优惠券提供商为积分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打折信息平台整合了单个企业为自己消费者提供的积分服务,让企业为彼此的消费者提供优惠服务,从而使得平台用户可以享受所有企业优惠服务。由此交叉的结果是,随着加盟企业的增加几何倍数地放大了积分产品的范围。

组合策略,带动消费。品牌组合是品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同的品牌定位于不同消费者或者相同消费者中不同档次的需求。企业常常用不同的产品组合起来完成品牌组合要求的长度和深度。组合策略成功的关键是要区分不同品牌产品的价格和质量,否则会扰乱市场。品牌组合策略的内涵是为了延伸品牌以占领更大的市场,有的试图从高到低做品牌延伸,有的则是从低到高做品牌延伸。郎咸平教授就认为外资手机企业之所以占领中国市场是因为从高端建立品牌知名度,然后扩展到低端。事实上外资手机企业就是从高到低做品牌延伸的成功案例。由于资金和人才的缺失,更多的本地企业选择了从低到高做品牌延伸。企业通过低价高质商品吸引人气以建立品牌知名度,通过高价商品赢利。企业利用在打折平台上的优惠信息,吸引消费者到店内来消费,伺机劝说购买高端的产品,就能更好赢利了。事实上国内的家电连锁都是采取这种措施,所以,我们每次打开报纸,总会看见家电卖场的优惠信息。

(作者来自南京财经大学)

第3篇

【关键词】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影响因素;创新思考

引言

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居全球第二,2020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超70%[1]。面对能源与环境的双重危机,我国从21世纪初开始就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性高度。在电动汽车产业化的进程中,政府和企业逐渐认识到传统商业模式不适用于当前市场环境,必须创新商业模式,才能加快电动汽车市场化推进步伐。

本文对电动汽车现有商业模式进行回顾与总结,全面分析了影响因素,并进行了思考,最后强调创新的商业模式是保证电动汽车产业化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由之路。

1、现有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分析

现存的电动汽车商业模式主要有:车电销售充电模式、车销电租充换模式和整车租赁模式。

1.1 车电销售充电模式

“车电销售充电模式”是“汽车思维”的鲜活体现。从全球几十年的电动汽车市场发展来看,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没有真正将电动汽车市场化,其核心原因就是普遍采用了类似传统汽车的商业模式。传统汽车产业只要功能领先、技术创新就可以赢得市场,但电动汽车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短期内无法在性价比上超越传统汽车,因此沿袭同样的商业模式,是无法体现其商业价值的。

电动汽车无法超越传统汽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电池技术,其影响因素有:1)电池价格高,车辆捆绑电池销售,是同级别传统汽车的两倍;2)电池充电时间长,若采用普通充电的方式,一次充电大约需要6―8小时[2];3)续航里程较短,普通的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后的续驶里程约100―150公里[2];4)电池使用寿命远低于油箱和整车使用寿命。

因此在现有电池技术水平下,车电销售充电模式无法帮助产品形成竞争力。也许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上述影响因素都会消失,那时电动汽车市场运作才能回归“汽车思维”。

1.2 车销电租充换模式

“车销电租充换模式”即裸车销售,把电池从整车中分离出来,用电池租赁和充换电运作,组建新的服务平台。该模式将汽车的单一成本,分解为制造成本和服务成本两个部分,降低了整车销售价格,同时让企业通过销售和服务赢得利润。

车销电租充换模式似乎打破了电动汽车价格昂贵的制约,然而,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电池租赁模式推广需要大量的电池储备,产业规模巨大,产业链协调困难。2)换电模式需明确技术标准,涉及车的制造路线、电池制造技术、标准化建设、能源补给网络建设、国家智能电网建设、城市规划等一系列问题。现阶段,这些问题无法彻底解决[3]。3)电池是电动汽车动力技术的核心,电池租赁模式是电池供应商和电网公司把电池的全部利益垄断。厂家只能按照电池的标准规格进行车辆设计和生产,无法实现消费者的个性选择需求,而且无法形成对电池供应商的优胜劣汰,垄断供应不利于电池技术的提升[3]。4)电池的安全性责任归属不明,电池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电池的设计和车里的布置,需要很多精细的工作,不能把涉及安全的问题交给运营商去做。

1.3 整车租赁模式

“整车租赁”似乎可以中和上述两种模式的优缺点,首先,该模式可解决电动汽车购买成本高的问题,将买车的一次成本分摊到租车的使用成本上;其次,该模式使用户不必面对电池充电、换电、维护等一系列“麻烦”,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都由电动车租赁运营商承担;再次,租车站分布在城市的机场、车站、商业中心、居民小区等区域,无形中也解决了用户的停车难问题。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

以杭州为例,2012年8月12日,杭州首批100辆两座电动汽车开始接受市民预约,短短几天时间,预约人数就达上千,然而几个月过去了,提供汽车租赁的杭州电动汽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却迟迟没有动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充换电站不足[4]。除了充换电设施的匮乏,电动车租赁模式另一个问题出现在利益分配上[5]。整车租赁需要中间商购买电动汽车和电池,建设具有充换电设备的电动汽车租赁点,进行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管理和维护,以上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政府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大多是面向车企、电池企业和购买电动车的个人,对租赁运营商却鲜有支持。

2、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的因素有很多种,总的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政府的支持和定位

回顾我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政府对其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起了主导作用,但电动汽车个人消费市场却迟迟未实现预期的目标,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1)电动汽车产业太过依赖政府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基本靠政府扶持度日,电动汽车产业成了“政府行为”,而非“市场行为”,灵活的商业模式不易形成,无法实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化平台。2)普遍缺乏科学和系统的规划作为指导。各地政府在选择商业模式时,往往只是简单地选择充电或换电模式,较少关注和研究电动汽车商业模式推广与城市建设、交通规划、电网改造等环节的关系。3)技术、标准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目前几乎所有的车厂都处于各自为政的混乱状态,从而限制了大规模生产、跨区域销售和使用,也给最终用户带来不便。当前,电动汽车产业还处于成本高、基础设施不完备、市场竞争力弱的时期,由政府主导推广有其必要性。但一味依靠投入,刺激消费是无法达成预期市场化效果的,政府的定位应从主导者逐渐向制度、环境、配套的建设者转变,把资源配置的任务更多的交由市场来主导[6]。

2.2 关键技术成熟度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开发全新产品往往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和大量资金以及技术资源的投入,并需承担极大的竞争风险。以燃料电池为例,真正能够应用于电动汽车估计还需要10年乃至15年以上的时间[7]。

在现阶段,电动汽车正处于关键技术成长期,但迅速扩张的国内市场,让试图缓慢进行技术积累的中国厂商无法淡定,面对市场机遇时也很难继续保持谨慎的态度,这并不利于技术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最终会阻碍汽车产业的进步。从国家层面来说,应该引导科研院所与电动汽车厂商组建产学研结合的产业联盟,逐步形成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技术创新体系和持续创新机制。

2.3 电动汽车售后市场服务

电动汽车售后市场服务是指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售后服务网络的布局和服务以及使用阶段的定价。在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根据当地电力供应和土地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建设慢速充电桩或公共快速充换电设施,制定分时段的充电价格定价机制,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充电时段,逐步形成充电设施建设和管理市场化、社会化的商业运营模式。在私人购置电动汽车的售后服务网络方面,目前基本还是空白。由于在动力构型和使用环节上有别于传统汽车,传统汽车4S店式的服务模式并不能完全适用于电动汽车。此外,形成稳定可靠的售后服务网络的重要保障是具备质优、耐用和通用的电动汽车零部件供给,而国内电动汽车零部件的可靠性、通用性、经济性、批量化生产工艺、生产准备周期等都有待提高。

2.4 消费者的购买动因

2011年4月,德勤有限公司全球制造行业组了关于电动汽车的全球消费者调查报告。报告分析在中国有93%的消费者有兴趣购买或租赁电动车,早期购买者通常为在城市居住,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年收入逾40万元人民币的男性[8]。然而实际情况是,2011年全国电动汽车总销量不足万辆,多数一、二线示范城市未能完成预期销售指标,反而是作为三、四线,且非示范城市之列的山东临沂和盐城却把电动汽车产业开展的红红火火,这显然与德勤的调查结果相反。

中国市场非常特殊,消费人群也非常复杂。国外的普适模型不适用于中国国情,中国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接受程度不仅与个人的认知水平、受教育程度、居住地点、收入水平、年龄段有关系,还受到价格、消费习惯、技术成熟度、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便利性、政府导向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且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致,又存在很大的地域特色和消费特点。因此在进行电动汽车推广时,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构建出的商业模式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为消费者所接受。

3、电动汽车商业模式思考

3.1 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的创新性

自2001年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启动开始,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这个引人入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直暴露在聚光灯下,但是积聚了庞大资源的中国电动汽车的商业化发展却未能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快速发展。是技术落后吗?美国能源部为实现2015年前部署10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在2011年,公布了三大举措:一是价格激励,将抵税政策改为直接返现;二是通过新的研发投入加快技术创新;三是通过竞争性拨款激励社区投资建设电动汽车基础设施[9]。遗憾的是,2013年初,美国能源部公开表示,这一目标无法实现。如果说中国的电动汽车还面临一些技术瓶颈,那么无论是经济基础、科技创新、技术研发、产业环境,还是政府推动力度都位居世界前列的美国,为何在电动汽车规模化市场发展上举步维艰呢?问题出在哪里?回到20多年前的中国,家用座机电话刚刚开始普及,对于消费者来说,电话就是由电信运营商建设线路,用于通信的工具。而后,砖头手机大哥大面市,虽然当时的技术与今天相比天差地别,但是在当年的技术水平下,围绕“手机”搭建了适合移动通信的商业化平台并逐渐发展壮大,最终实现了通信变革与信息革命。现在以手机为终端的平台已经超越了“通信”的外延,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这就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

对照电话和手机,电动汽车产业也是如此。电动汽车是能源革命和汽车变革的结合,而不仅仅是依靠汽车产品的技术革命去重新创造什么功能领先的产品。设想如果手机一直只是具备通话功能,而又存在待机时间短,潜在辐射危害的缺点,它还能成为现在的“必需品”吗?实际上,和手机的通信功能一样,电动汽车的“行驶”功能并没有改变,只是能源供给从油能源变成了电能源,其核心就是要围绕这点建立一个新的能源供应体系,让能源供给与整车企业、电池企业成为一个完整的综合配套的系统解决方案,并把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消费者有效地整合进来,组成一个有机的商业系统,形成强大的产业链和消费链,突破现有的商业模式和组织实施策略。

3.2 电动汽车创新商业模式设想

如前文所述,电动汽车的商业模式必然是一种创新型的系统解决方案,因此在商业模式的选择上要进行综合的考虑:

1)城市里会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在的电动自行车的改善型消费者,另一类是已有一辆汽油车的环保型消费者。如果电动车价格下降,加上使用成本低于燃油车,那么第一类消费者将成为购买主力。

2)由于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短的特点,电动汽车更加适用于城市内短途行驶,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城市内用车的主要目的是上下班,因此行驶线路固定,停车场所固定,行驶和停靠的时间长度也相对固定。

3)在目前的电池水平下,建设类似传统汽车加油站性质的充换电站,对电动汽车进行集中式能源补给的方式并不实际。

4)相比燃油车,电动汽车的价格偏高,主要原因是电池成本过高;

根据以上因素可以采用这样的商业模式:电动汽车含电池销售,但电池价格按一定比例收取,不收取全价。在停车场设置可刷卡充电桩,除电费外收取一定服务费,将电池成本分摊到运行动力成本上;消费者可在上班时间或夜间休息进行慢充,同时解决停车问题。这样对于整车企业来说,整车价格降低,可以刺激批量销售。对于电池企业来说通过服务费用实现成本回收,创造利润;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成本降低,使用成本虽然相比支付电费增加了,但是却节省了停车费用。这样的商业模式看似简单,实质必须要政府、整车企业、电池企业和能源供给企业组合起来通力合作。

4、结语

根据美国学者MarkW Johnson等人的观点,在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创新企业首先基于潜在消费者的价值主张形成一个初始商业模式。接下来,创新企业将通过与新兴产业潜在消费者之间的价值互动来进行初始商业模式试错。在试错过程中,创新企业的初始商业模式不断完善。当创新企业的商业模式能够向潜在消费者提供大批量新产品时,表明其商业模式成熟,商业模式创新过程完成[10]。

近十年来,从政府到民间,至上而下都在探索能够实现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商业模式,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这种积极的“试错”行为是十分有益的,只有通过不断扩大试错的范围和强度,才能尽快找到正确的初始商业模式并促进其尽快成熟。

参考文献

[1]电动汽车产业研究分析报告[Z].百度文库,2010:4

[2]国内对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的探索[Z].大比特商务网,2012

[3]换电模式或已死,充电式电动车胜出[Z].人民网-汽车频道,2013

[4]杭州发展电动汽车租赁还需再等待[Z]. 浙江在线(杭州),2012

[5]杭州电动车租赁项目能否拯救电池业[Z].高工锂电网新闻中心,2013

[6]叶强.关于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系统的理论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2:44-45

[7]佘沛亮.从电池技术进步看我国电动车的发展[J].中国自行车,2010:48-49

[8]德勤.中国消费者对电动车需求强劲[Z].盖世汽车综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