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煤矿岗位安全工作计划

煤矿岗位安全工作计划

时间:2022-10-30 01:45:52

煤矿岗位安全工作计划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煤矿职工安全素质为目标,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严格落实“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坚决落实省局关于“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的有关要求,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抓培训,构建培训体系,落实培训责任,规范培训管理,创新培训模式,完善教学方法,拓展培训范围,突出实训教学特色,重点在实用上下功夫,巩固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全员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确保“三项岗位人员”、班组长和煤矿一般从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为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提供人才智力保证。

二、任务目标

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各级下达的安全培训计划。抓好“三项岗位人员”、班组长和一般从业人员培训。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和培训,力争达到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符合要求,全体班组长、特种作业人员和一般从业人员全部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培训中心全年计划培复训班组长494人,复训特殊工种671人,培复训一般从业人员2637人。

三、工作措施

1、按照“三全”要求,继续巩固完善三级培训体系。按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抓培训的工作要求,继续巩固完善局(培训中心)、煤矿、区队班组三级培训体系。要明确培训职责,落实培训责任。局培训中心将严格督促各煤矿落实安全培训计划,组织好班组长、特殊工种以及全员培复训,定期检查各煤矿依法培训和持证上岗情况。各煤矿要认真落实培训工作主体责任,完善培训网络,保证培训投入,认真实施培训计划,保证参培率和持证上岗率。区队班组要按照省局“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的有关要求,抓好日常培训,利用班前会每日学一题、每周分析一案例、每月一考等多种形式,组织职工坚持日常学习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坚持实事求是,改进教学方式。一切从实际出发,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没有实际效果的培训和安全生产不需要的培训坚决不搞;积极创新安全培训方法,既要按大纲,又不能死板教条。改进教学方式,在坚持和完善讲授式教学的同时,采取研讨式、互动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等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培训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3、增加最新知识,丰富培训内容。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和系统煤矿实际,在培训大纲的基础上,增加应急救援、安全心理学、亲情教育、形势教育、安全文化、职业健康等内容,提高受训人员的自救能力、安全意识、安全态度、执行力、服从意识、爱岗敬业热情和自我保护意识。

4、加大实训力度,强化实践教学。认真落实省局关于加强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文件精神,完善实训基地设施,制定新的技能考核办法,完善特种作业人员考核机制。努力实现学员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双合格”。今年重点在学员培训合格回矿后强化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上下功夫,各煤矿要建立能满足2个工种以上的教学实训基地,充分利用机修厂和井下废弃巷道建立实训基地。局培训中心将充分利用培训中心实训车间和各矿建立起的实训基地,针对性的开展现场培训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确保实训考核必须达到100分。否则予以补考,经补考后仍不及格的责成煤矿进行转岗处理。

5、强化教学研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组织教师赴外地培训机构和煤矿企业调研学习,提高教学水平,2011年二至三季度计划组织专兼职教师和各单位培训科长分别赴兖矿、淄矿、新矿、肥矿等培训机构观摩学习,结束后要求撰写学习心得,座谈交流;另一方面把专业对口、热爱安全培训事业的既有现场经验又有高学历职称的人才吸纳到培训机构从事教学,聘作兼职教师,壮大师资队伍;坚持两月开展一次班组长或特殊工种培训教学集体备课活动。每半年召开一次教研座谈会议,每位专兼职教师交流探讨教学经验,达到交流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上半年计划邀请高等院校教授组织一次教案编写与课件制作专题培训班,以此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6、严格规范管理,促进管理精细化。进一步推进安全培训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适时补充修订完善培训中心岗位责任制等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制度切实可行、运转有序、落实有效。坚持执行好关于加强学员管理的有关规定,抓好学员报到、上课、食宿、考试、结业等各环节的管理工作,每月评出优秀学员和表现较差的学员,反馈至各煤矿,并做好学员的跟踪调查以及学员奖惩工作。

7、抓好短期培训,培养煤矿急需人才。根据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实际,适时举办煤矿急需课程培训班。例如:安全质量标准化验收培训班、调度监测监控培训班、采区设计培训班、图纸绘制培训班、应急预案编制培训班等,加速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继续开展好“煤炭大讲堂”活动,聘请国内知名学者、专家对煤矿急需的专业知识进行专题辅导,以解决安全生产知识匮乏、技术服务跟不上的瓶颈问题。

8、解决工学矛盾,提高培训计划落实率。二、三、四级安全培训计划已经下达,各单位要充分认识依法培训、持证上岗工作的重要性,维护安全培训计划的严肃性,进一步分解细化培训计划,落实到区队和个人。要认真处理工学矛盾,按照计划要求,分期分批均匀选派学员参加各类培训。各单位安全矿长统筹安排,培训科长要认真履行职责,增强责任心,工作要细心,杜绝漏培、忘记派员现象的发生。为了确保培训计划落实率,2011年将重点加强培训档案管理,要求各单位区队科室分别建立培训档案台帐,目的是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漏培现象。要求各煤矿对培训档案每月一更新,每季度末(3、6、9、12月月底前)将更新后的培训档案电子版及时上报局培训中心。

9、拓展培训理念,促进全员素质大提升。结合煤炭系统实际,找准煤矿安全培训与安全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将培训与安全宣传教育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术比武、安全文艺宣传等活动,使安全知识的培训能够突出人性化、注重多元化、倡导科学化、力求实效化,营造人人“遵章守法、提高素质、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10、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培训工作实效显著。要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规章的规定,加强对辖区内煤矿企业安全培训工作的监督管理。把监督检查作为对煤矿实施日常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重点检查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及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教育和培训活动的记录、档案,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持证上岗情况;煤矿建立实训基地以及实训开展情况。检查凡发现未经培训即下井作业、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管理干部漏培等情况,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具体处罚标准:管理干部2万元/人、特殊工种1万元/人,全员5千元/人的标准进行处罚。并且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生产许可证年检、矿长资格证年检、安全生产管理综合评估、安全目标考核中来,以此推动安全培训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四、组织领导

第2篇

关键词:煤炭生产;节电;途径

1 概述

鹤岗公司近几年,每年用电量在7亿千瓦时左右,电费4亿元以上。我们感到,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节电工作的作用都是很大的。近几年,鹤岗公司通过更换高耗能变压器、白炽灯;淘汰高耗能电动机;狠抓各单位用电指标考核等一系列方法和措施,节约电费支出效果明显。公司仅用电峰谷比和力率两项,每年节约电费都在1千万元以上,为企业节约电能和节支降成做出了突出贡献。

2 2015年用电情况统计分析

2015年鹤岗矿业公司总用电量6.84亿千瓦时,其中:九个煤矿用电量5.78亿千瓦时;四个选煤厂用电量8451万千瓦时。九个煤矿原煤产量1249万吨,电费支出3.15亿元;四个选煤厂入洗原煤764万吨,电费支出3553万元。

2.1 2015年鹤岗矿业公司九矿、四个选煤厂用电情况

2015年九矿、四个选煤厂用电情况与同期对比,表现为“三增一降”。三增:(1)原煤生产吨煤电耗和成本增加。原煤生产用电综合单耗53.9千瓦时/吨,同比增长1.4千瓦时/吨,涨幅2.7%。吨煤电费成本25.43元/吨,同比增加1.68元/吨,涨幅7%。(2)原煤入洗吨煤电耗和成本增加。原煤入洗用电综合单耗11.06千瓦时/吨,同比增长0.72千瓦时/吨,涨幅7%。吨煤电费成本6.06元/吨,同比增加0.81元/吨,涨幅15.4%。(3)电费增加。公司总电费比去年同期增加189万元,增幅1.3%。其中:九个煤矿同比降幅1.25%;四个选煤厂同比降幅17.2%(同期为五个选煤厂)。一降:用电量下降。公司总用电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450.9万千瓦时,降幅3.5%。其中:九个煤矿同比降幅0.5%;四个选煤厂同比降幅20.4%(同期为五个选煤厂)。

2.2 用电情况分析

(1)从电量构成看,矿井的主扇通风、排水、压风、采暖、灾害治理等固定设备用电量占60%以上。采掘开和提升运输等变动设备用电量在30%左右。(2)从产量影响看,由于矿业公司2015年原煤产量和入洗量减少,原煤生产电费成本同比增加1.68元/吨,涨幅7%;原煤入洗电费成本同比增加0.81元/吨,涨幅15.4%。(3)从电费指标完成情况看,2015年,九个煤矿电费指标为32424万元,实际支出31478万元,与去年同比减少294万元。实际支出比指标减少946万元。对照指标,峻德矿、兴安矿、益新矿、新岭矿、振兴矿、兴山矿电费总额未超计划,其他三矿电费总额超计划。(4)从吨煤电费指标完成情况看,2015年,九个煤矿吨煤电费指标为22.69元/吨,实际完成25.43元/吨,超计划2.74元/吨,与去年同比增加1.68元/吨。对照考核指标,新陆矿、兴山矿、新岭矿未超计划指标,其他六矿吨煤电费超计划指标。

综合上述分析,鹤岗矿业公司用电成本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1)由于矿井延伸,用电成本不断增加。随着矿井的不断延伸,矿井的通风、排水、提升运输、压风、瓦斯抽放泵等设备的负荷不断增大。吨煤综合用电单耗和成本不断增加,公司吨煤电费25.18元/吨,最高达30.43元/吨。(2)用电固定成本比例偏大。由于电量大部分是大型固定设备消耗的,即使不出煤大部分设备也必须运转,固定设备用电量最高达70%,节电难度大。(3)产量是影响综合吨煤电耗主要原因。从吨煤电费指标完成情况看,完成煤炭生产计划的矿都能完成吨煤电费指标;没有完成煤炭生产计划的矿都未完成吨煤电费指标。

3 节电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节电制约手段不健全

大部分单位装表计量工作开展不到位,缺乏对所属单位及个人的考核制约手段,干部职工节电自觉性不强。

3.2 职工节电意识不强

部分职工(包括部分干部)存在单位的电可以随便用,节约用电与自己无关的心理状态,导致浪费电能现象经常发生。

3.3 矿井不断延伸,用电量不断增加

2011年~2015年矿井延深投入的机电设备购置和安装费用达3.86亿元,增加负荷5.7万千瓦。对比2009年~2013年用电量实际发生情况,矿井总用电量呈自然增长趋势,公司年总用电量的增长幅度在1.3%左右,按1.3%计算,每年增加电费400万元左右。

3.4 煤矿电费固定成本比例偏大,节电难度大

通过对2014年春节放假期间(2月9日至14日)和节后正常生产期间(2月20日至25日)发生的电量,分系统进行统计,测算出各矿的固定电量成本。鹤岗公司各矿用电量固定成本所占比例平均达57.1%,最高达69.8%。固定电费支出是节电工作的主要矛盾,也是节电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3.5 矿井自然灾害治理消耗大量电能

由于鹤岗矿区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多,灾害治理用电设备投入较大。2009年~2013年公司各矿瓦斯抽放设备、消火注氮设备及防冲设备,累计投入数量200多台套,负荷增加1.2万千瓦,每年增加电费支出700万元以上。

4 煤炭生产企业节电工作的几点想法

4.1 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全员节电意识

节约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品质素养和美德。在煤矿各个岗位、各个环节的日常工作中,职工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会有浪费的现象。逐渐形成节约用电、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

4.2 加强用电管理,全面落实节电责任

科学管理是节约用电的一个重要环节,各单位要按照《鹤岗分(子)公司供用电管理及考核办法》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用电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节电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落实节电责任。充分利用现有计量装置,开展计量考核工作。

4.3 节电从设计入手,从源头做起

节电工作要从矿井设计、项目立项、采区设计以及设备配套选型入手,从源头做起,科学、合理、经济的选用电气设备,所选工艺和设备需经合理性审批,达到“本质节电型”。

4.4 理顺考核办法,严格执行用电定额考核管理

按照龙股鹤办发[2015]24号《鹤岗分(子)公司供用电管理及考核办法》规定,各单位节电奖励在本单位工资总额中列支。落实奖励政策,促进节电工作。

4.5 抓住主要环节,实施重点细化控制

现行两部制电价政策最大的红利就是峰谷电价政策,政策规定峰电价是谷电价的3倍,煤炭生产企业要充分利用这项政策,开展躲峰填谷,减少电费支出。特别是大功率用电设备,要尽可能躲峰填谷运行,降低高峰用电负荷,这是我们公司近年来取得节电成绩的主要突破口和手段。

4.6 应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积极探索节电途径

通过调查了解到,各单位也在积极探索节电办法。峻德矿许晓林工作室积极研发皮带运输机逆煤流程序启动,挖掘煤炭运输系统的节电潜力。

兴安矿工业广场照明系统采用光电自动控制装置,根据光照度开闭照明灯,提高了照明效果,减少了电能浪费。

选煤系统由于起机过程的预热时间较长,存在众多附属设备空载运行现象,他们正积极探索调整控制系统的运转程序,减少设备空载运行时间,降低电能消耗。

5 结束语

第3篇

企业安全工作计划范文一:企业安全工作计划

1.加强安全监管,扎实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加强煤矿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健全考核奖罚机制,继续严格执行分组包干、责任到人的煤矿安全监管考核制度,采取日常检查、巡查和互查等多种形式,认真落实上级有关主管部门的各项监察监管指令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用铁的手腕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和执法检查,将工作重点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防范转移,采取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多管齐下,多项并举,从重、从严、从快查处煤矿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确保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平稳运行。

2.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监管水平。一是加强局机关监管队伍建设。实现竞聘上岗,要求局监管人员切实做到作风要正、知识要广、业务要精、工作要实。二是加强安监员队伍建设。对能力差、责任心不强、发挥不了作用的安监员要予以辞退,健全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三是加强监管人员的学习培训。切实建立完善煤矿安全监管员业务培训、在岗培训、脱产培训制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派参加各类培训,增强全体监管人员的政策法规意识和业务能力。四是加强监管队伍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杜绝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违法违纪情况的发生。

3.全力以赴,扎实抓好煤矿整顿关闭兼并重组整合工作。严格按照市政府《关于推进全市煤矿整顿关闭兼并重组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扎实推进全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开采,提高办矿规模和安全、装备、技术治理水平,从源头上减少和控制煤矿安全事故。同时,加强对整合主体矿井、被整合矿井和限期退出矿井的安全监管,严防违法违规组织生产,杜绝安全事故,促进煤炭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4.加大投入,进一步推进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要结合整顿关闭、资源整合、技术改造等工作,逐步改善办矿条件;实行整合、技改和改扩建工程跟踪管理制度,确保严格按设计批复施工;对确定为质量标准化建设示范矿和样板矿的,要按照要求认真整改,抓好地面设施建设和采、掘、机、运的各项达标。通过开展质量标准化活动,建立安全型矿井,实现全县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

5.严格管理,进一步加快煤矿技改扩能工作进度。按照上级xx号文件的要求,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整合技改工作必须在20xx年9月底完成并提出竣工验收申请,目前,我县需要技改扩能的煤矿有53个,只有24个完成了技改初步设计,17个完成了安全专篇,未同时取得技改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的有36个,任务比较艰巨。

为强力推进我县煤矿整合与技改扩能工作,明年必须采取过硬措施。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采取乡镇领导包矿,职能部门领导包片的方式,督促煤矿紧急行动起来,办理相关手续,并明确采矿许可证、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竣工验收完成时间,对于在规定时间,无特殊原因不能完成相关项目手续的,责令煤矿停工整顿;对不听劝告的,通报公安部门停供火工产品。二是加强低瓦斯和高瓦斯技改煤矿的施工管理。按照上级文件的要求,对已取得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的煤矿,必须按设计要求抓紧施工,在施工区域不准生产出煤;对非施工区域且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允许布置生产工作面进行生产。三是要督促煤矿企业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确需要变更设计的,必须由煤矿企业申报,经原批准单位同意,经原设计单位修改并按程序报批,经批准后方可按批准的修改设计组织施工。

6.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综合素质。针对煤矿安全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特殊工种人员操作技能差,流动性大的特点,明年我们继续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采取分期分工种办班的方式,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业务技术素质和操作技能。加大对煤矿企业安全培训工作的检查力度,建立健全煤矿从业人员上岗证的制作、发放和治理程序,严格落实全员培训制度,实行全员挂牌上岗。

企业安全工作计划范文二:企业安全工作计划

根据**集团有限公司企业负责、属地管理、各负其责、确保安全的原则,以及县安全管理部门**年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部署,为确保公司全年无重大事故安全生产,实现公司董事会下达的安全生产指标,公司领导对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负重自强,团结登攀,锐意进取,依据**集团有限公司下达的《安全承诺书》及考核方法及标准,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计划范文监督和考核等工作,并力争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人身财产安全、资金安全等管理工作上有重大突破。使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正常有效运行,**年我们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确立指导思想,明确管理目标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安全发展科学理念引领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范和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考核力度,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牢固树立生命、健康、卫生、环保的管理理念,为公司稳定发展服务。**年我们工作的原则是:加强领导、健全体系、明确责任、突出重点、强化监管。

2、安全目标

a、无重大火灾、工伤设备、沟通事故,无影响社会和集团稳定事件。

b、千人重伤率:0.15

c、千人负伤率:2

d、争创各级文明、标准化安全生产现场

二、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安保体系

1、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各级领导、部门以及各岗位员工在管理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职责,是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

2、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新的形势对企业的安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之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以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

3、完善安全生产奖罚办法。制定合理的奖罚办法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4、完善职工伤亡事故管理办法。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制度和处理办法。

5、充实加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工作,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监督检查管理工作,安全重点部门应指定兼职人员负责安全工作。

三、加强学习宣传,全面提高认识

1、各级领导要进一步学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提高认识,在工作中做到依法办事。

2、各岗位员工要通过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相关条款,明确自己的安全职责。

3、各岗位员工要了解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完成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最终到我会安全的质的转变。

4、开展好安康杯安全竞赛活动和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通过政策宣讲、图片展览、安全常识教育等活动,提高领导和员工的安全意识,努力营造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关爱生命的氛围。

四、搞好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1、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责,制定培训计划,并适时组织实施。

2、组织各岗位员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中的针对性条款,以便明确职责。

3、各部门今年安全工作的重点内容是: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知识培训。

4、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者新的工作现场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五、加强监督管理,减少事故发生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制定安全生产奖惩办法是监督管理的基础;配备高素质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是国家的要求,也是加强监督管理,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重要保证。

2、公司安全监督管理的重点是生产过程中设备和人身事故、防火、防盗、交通事故等项目,监管的重点是设备和人身安全。

3、各部门特别生产、物资部门应加大对自管项目监督检查的力度,遏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各部门每月应按时上报安全月报表。

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持续改进

1、重视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素质高、责任心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安全管理干部。

2、按公司生产要求和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安全人力资源的配备。

第4篇

关键词:安全培训 存在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人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的高低,精神状态的好坏,对安全生产管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哲学角度分析,在生产力主要因素中,人是首要的、最活跃的因素。思想工作做得好,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充分发挥。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任何制度都需要人来自觉执行。人的行为受一定思想支配,人的思想活动与外部环境、条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安全事故分析看,每一起事故的发生都要经过一定的潜伏期、萌芽期、肇事期,都有一个日积月累和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井下工作环境千变万化,很多问题难以预料。职工的精神状态稍有闪失,“安全为天”这根弦稍有松弛,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细心观察,认真分析职工的思想情绪、情感变化,“常下毛毛雨,常打预防针”,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渗透到职工心田,起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1、煤矿安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1 煤矿对安全培训不重视

煤矿片面追求产量效益,忽视国家安全法规对煤矿依法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的规定,职工未经培训合格上岗作业。只抓生产硬指标,把培训当成软任务,被动应付,得过且过。特别在煤矿开采深度加大,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因素增加,职工安全文化素质低下的情况下,缺乏富有成效的安全培训。职工队伍安全素质状况是矿井安全形势稳步好转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安全素质,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应把安全培训纳入企业管理范畴,立足当前,规划长远,通过全方位、长时期、高质量的安全培训,为煤矿安全生产局面的稳定好转提供智力保障。

1.2 培训时间短,效果差

由于经济效益是公司追求的首要目标,始终把生产放在首位,生产任务过重造成没有时间完全按照培训要求进行安全培训,致使安全培训计划与实际的计划脱节,安全培训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安全培训需求分析,安全培训目的不明确,造成安全培训缺乏针对性,与生产实际相分离或者不能与员工的学习需求达成一致,致使安全培训的效果明显降低。

1.3 培训方式和内容不适应实际需求

煤矿生产条件的复杂化、安全生产信息化、集约化管理对职工安全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安全技术培训方式、内容不适应生产现场需求。特种作业人员和安全监管人员需要高水平、高质量的安全培训。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管理各行其是,师资力量不足,安全培训投入低,培训基础工作薄弱,对培训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督反馈和效果评估,使培训工作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需求。

1.4 安全培训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安全培训的目的确定后,关键的是采取何种方式让参加培训的人员有效的掌握安全培训内容。但是,煤矿企业多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参加安全培训的人员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降低了安全培训的效果。另外,一线员工文化素质偏低,变动较频繁,如果不能根据培训对象选择适合的培训方式,往往达不到培训的目的。

2、做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措施

2.1 狠抓培训中心自身建设

要严格规范安全培训机构各项工作,整合优化安全培训资源,进一步强化培训机构管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把专业对口、热爱安全培训事业的既有现场经验又有高学历的人才吸纳到培训机构,要本着少而精、实用、管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因矿制宜,编写使用针对性强的安全培训教材,各煤矿企业要按培训计划、机构、费用、人员、考核、档案、制度“七落实”的要求,成立培训机构,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培训。

2.2 制定完善的安全培训计划

煤矿企业在安全培训前应该制定完善的安全培训计划,使得安全培训计划与安全生产实际状况、企业的安全发展、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结合起来。在安全培训开展之前,企业需要对安全生产状况和员工的培训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到安全培训的重点,从而制定周密的安全计划,确定安全培训内容、时间、流程等,为安全培训做好准备。这样安全培训才能具有针对性,达到预期效果。

2.3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紧密联系生产实践

针对矿井安全生产实际,加大针对性教学内容的比重,在完成教学大纲科目的同时,编印矿区事故案例,用案例印证理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培训工作贴近现场实际。多讲提高自主保安意识和防范能力方面的内容;多讲与安全生产联系紧密的专业知识;多讲矿井现行的规章制度,做到教以致用、学以致用。加强煤矿工人的职业化塑造,要以能力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按能力倒推培训课程;科目的设置应加入必要的实训环节,让学员在实训中面对实际,解决问题,提高现场操作技能。实现理论向技术、向现场应用转化的能力教育,授课内容要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及时性;结合矿井实际,扩大实操考核比例,如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借鉴机动车驾驶员的考核方法,与现场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考核。

2.4 安全教育培训要有针对性

煤矿安全培训应做到全员培训,对象应包括企业各类人员。一是煤矿各级管理者。让管理者系统地学习《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安全责任制》、质量标准化等安全法律法规。二是专业技术人员和一般管理人员。主要是实施安全技术措施中应承担的技术责任方面教育。对一般工程技术管理干部,目的是使他们提高安全管理责任感和自觉感,大力主动支持安全生产工作。三是煤矿员工。安全技术操作教育培训范围很广,它包括:1、岗前教育培训,“先培训、后上岗”。2、转换岗位培训,对部分转换岗位的员工及时进行新的岗位培训,以适应新的地形地物的需要。3、按新的要求和新的规范,不断地对在岗人员进行新知识、新工序、新技能的继续教育,以提高专业技能及能力。4、对“三违”人员及事故案例分析的教育培训。凡是出现有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人和事要及时组织培训和教育,尽快纠正他们的错误行为,防止出现恶劣后果。5、岗位资格和岗位现场培训,如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培训。多层次、多学科、多渠道的员工岗位教育培训,不断地提高他们在岗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保证能够最大限度地实行“按需施教”和贯彻“干什么学什么,学以致用”的原则。

2.5 根据煤矿自身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

煤矿员工安全培训可分为多种,如;灾害预防培训、案例警示培训、转岗和岗前培训以及“三违”培训等等。首先要做到灵活性,安全思想认识水平是安全生产重要性在员工头脑中反应的程度,员工的行为是由他的思想意识支配的,只要从思想上重视安全,才有行为安全;只有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安全责任落到实处。从很多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看,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态度与事故发生率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从一些单位来看,重视安全工作的单位其事故发生率就低,不重视的单位事故发生率就高。因此,切实重视和提高员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安全素质的核心。作为煤炭企业,我们要坚持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安全思想理念;“人人都是通风员,人人都是安全员”的安全责任理念,“质量是基础、素质是根本、投入是保障”的安全管理理念。

3、增加培训教育的实效性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就其对象而言,一是管物,二是管人,说到底还是靠人的行为去完成。现代化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职工的行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因为如此,掌握人的思想变化规律,激励人们的工作热情,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把人们的行为引向正确轨道和既定的目标,是当前安全思想教育工作的中心。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应明确责任,在具体工作中,分阶段提出与长远目标相适应的安全思想教育短期计划,不断增强抓安全管理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保证领导抓、抓领导,哪个环节出问题,就追究哪一级领导的责任。

在企业基层,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当事人往往不禁发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感叹。分析事故原因,不能割断“今日”与“当初”的有机联系,要勇于正视现实,找准原因,“吃一堑,长一智”跌而复起。我们要充分认识安全思想教育自身存在的价值,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努力改变安全思想教育时紧时松的作风,消除每个职工特别是管理人员思想上的隐患。把安全思想教育作为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来抓,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持之以恒抓出成效。教育后产生的正面效应,就为安全生产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最为实际的效应。

第5篇

关键词:“五型企业”全员绩效管理;实施

“五型企业”战略是煤矿企业在新的形势下提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考核机制,它使煤矿企业从单纯追求规模的粗放式发展向注重发展质量、资源节约与环保、内外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方向转变。严格实施好“五型企业”绩效管理是煤矿企业未来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因此,实施好“五型企业”全员绩效管理,把“五型企业”各项战略指标进一步分解到岗位,促进各个岗位的工作目标均围绕煤矿企业各项战略目标展开,能够很好的发挥每一位员工的聪明才智,逐步完善提升岗位工作能力和水平,实现人生价值,促进煤矿企业 “五型企业”建设和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

一、全员绩效管理的概述

全员绩效管理是通过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持续不断地进行业绩管理循环过程,按照PDCA循环方式持续改进,把绩效考核纳入到员工日常工作行为中,形成“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工作氛围。持续实现企业与个人业绩的改进与提升。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和绩效反馈四个环节。通过四个环节的循环往复,考核主体、考核内容、考核周期、考核方法、结果应用五项关键决策不断得以调整实施,从工作计划的制订、实施、分析评价、改进提高的过程来规范管理行为,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实现“五型企业”战略管理目的。

二、“五型企业”全员绩效考核原则

(1)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性原则;

(2)坚持定期化、制度化原则;

(3)坚持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岗位逐级考核的原则;

(5)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6)坚持过程管理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7)坚持先简单后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

三、“五型企业”全员绩效考核实施范围

煤矿企业除去由上级部门考核的领导外,其余煤矿在册的所有合同制员工和劳务用工均纳入煤矿“五型企业”全员绩效考核体系。

四、“五型企业”全员绩效考核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五型企业”全员绩效考核工作顺利进行,矿成立全员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全员绩效考核管理及组织领导工作。组长由煤矿党政一把手担任,副组长由煤矿领导班子副职担任。成员由各区队(科室)负责人和主要管理人员组成。“五型企业”全员绩效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科,人力资源科科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五型企业”全员绩效考核日常管理工作。

五、“五型企业”全员绩效考核体系中各角色职责

(1)矿业绩考核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本区(队)、本科室业绩管理体系的发起者、推动者、总设计师,支持和推动本区(队)、本科室业绩管理体系深入发展。

(2)全员业绩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负责修订完善“五型企业”全员绩效考核办法,并严格组织实施;负责对全矿日、周、月绩效考核工作进行检查、督导;负责将考评结果上报领导小组进行审定;负责将考评结果与奖金分配、岗位定级挂钩;将考评小组意见反馈各单位并负责落实;对矿属其它区(队)、科室业绩考核领导小组提供业绩管理的咨询辅导工作。

(3)直管领导主要职责:制定考核指标,执行业绩管理方案,对员工的业绩改进进行指导。

(4)员工:业绩的主人,按照考核的目标实现业绩。

六、“五型企业”全员绩效计划制订

矿级领导绩效计划即年度目标责任书以年度绩效会议的形式完成。年度绩效会议在每年的一月份召开。矿领导在会议上汇报总结上一年度绩效情况,签订新年度目标责任书。各区队、各科室等部门从部门实际情况出发,在每月初完成本部门全员绩效计划的制订。

七、“五型企业”全员绩效考核项目设置

1.生产(辅助)区队

本质安全型:安全生产、正规操作、教育培训 本安体系;质量效益型:工作任务、工程质量、文明生产、材料管理;资源节约型:水、电、油脂管理、资源管理与回收 办公耗材;和谐发展型:劳动纪律、协调配合、廉洁自律;科技创新型:技术革新、荣誉及奖励、小改小革,修旧利废、合理化建议

考核领导小组根据生产实际确定各“型”所占权重指标和考核指标,考核实行倒扣分机制,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型根据考核标准实行倒扣分,科技创新型根据月度创新成果和取得的荣誉进行加分。

2.机关科室

本质安全型:安全管理、本安体系

质量效益型:工作任务、工作质量、工作态度

资源节约型:节约意识、办公耗材

和谐发展型:协调配合、劳动纪律、学习与改进、廉洁自律;科技创新型:管理创新、自我创新、荣誉及奖励

考核领导小组根据岗位职责(岗位说明书)、目标任务确定各“型”所占权重指标和考核指标,考核实行倒扣分机制,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型根据考核标准实行倒扣分,科技创新型根据月度创新成果和取得的荣誉进行加分。

对于机关科室人员主要考核岗位职责和目标任务,要从多、快、好、省四个维度入手,“多”指完成任务数量的多少;“快”指完成任务的效率;“好”指完成任务的质量;“省”指完成任务的成本开支。

八、考核结果的应用

1.与各类人员奖金挂钩,作为员工奖金考核分配的依据;

2.决定员工升降、岗位调整的主要依据

(1)在员工定岗定级时直接应用到岗位定级,按照优秀、良好、较好、合格分别对应应用到同岗位员工的级别评定。

(2)年终考核保持优、良的各级人员,作为矿评选先进,培养选拔专业技术人才、操作技能人才和聘任中层管理人员的依据;

(3)中层管理人员两个月考核出现不合格的,由组织负责戒免谈话,三个月考核出现不合格的,给予降职直至免职;

(4)对技术员或一般管理岗位人员累计三个月考核出现不合格的,调整到操作岗位。

(5)对操作岗位员工三个月考核出现不合格的,待岗培训一个月,培训期间停发工资,按照培训期间的出勤考核,计发生活费。

3.与员工的培训、福利等待遇挂钩;

4.对劳务派遣用工做为续签劳务合同和招录为合同制员工及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

通过“五型企业“全员绩效管理体系的创新与实施,煤矿企业可以实现全员参与,构建一套“工作有标准、管理全覆盖、考核无盲区、奖惩有依据”的科学有效的全员绩效管理体系,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效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建设好煤矿“五型企业”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第6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流程;英岗岭煤矿

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因此目前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均已按照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深入改革的基本要求。煤矿在财务管理体制上也实行企业财务自理、自负盈亏的新体制。

1.加强制度建设,优化流程管理,夯实会计基础

英岗岭煤矿财务科建立和健全财务机制,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一是建立与企业总体发展目标相配合的会计核算体系。他们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对原始记录的整理、会计凭证的填制、帐务处理、成本核算、财务分析等会计核算处理程序及流程进一步规范、优化,确保会计基础的正常、高效地开展。二是加强资金日常调度与控制。继续推行定额管理、预算控制等一系列办法,落实内部各层次、各部门使用资金的计划管理,避免无计划、无定额使用资金。三是补充、完善、修订了近30项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为真正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奠定了基础。

制度是保障,执行落实是关键。为了把会计基础工作做细、做扎实,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切实做到责、权、利相统一,财务科在不断完善岗位责任制、回避与内部牵制等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制订了报销审批、资金计划等10多种详细的工作流程,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通过制度约束、流程管理、严格考核,确保每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同时也保障了会计核算的真实、准确、完整。

2.强化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

(1) 强化目标成本管理,创新成本管控新机制。以全面预算为主线、目标成本管理为核心,通过将成本管理的关口前移,把全面预算与目标成本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全过程成本控制。各项预算以资金预算为红线,以成本预算为联结点,预算围绕成本展开,所有预算的联结点就是成本。对各项预算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归口管理,横向分解包保到各分管领导、业务包保部门,纵向分解到区队,区队再到班组、个人,与收入挂钩,与各系统分管领导的业绩考核挂钩,使成本管理内容贯穿在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项项预算有人管,项项指标连收入”的全面预算目标成本管理机制。通过管理创新,对总体目标及各个层面、环节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控制,全方位开展成本效益纵深活动,优化了资源配置和资金运作,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

(2) 延伸管理触角,全程定额覆盖。英岗岭煤矿在长期的成本管理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成本管控模式,以“用定额覆盖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为理念,通过与生产技术部门合作,搜集和整理各方面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测算,建立了不同采掘条件、不同生产环节下的经济指标定额。为进一步延伸管理触角,在设备管理方面,制订了机电设备“影响时间”定额; 在干部任用中,制订了干部“执行力”定额等等。通过拓展定额管理,在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中做到刚性与灵活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各相关单位及个人增产提效、降低成本的积极性,为英岗岭煤矿各项指标的完成提供了保障。

(3) 开展成本对标,实现节支降耗。英岗岭煤矿确定一个先进的标杆,在区队班组间开展人人心中有标杆,人人心中有成本,人人手上有指标。站在巨人肩膀上实现竞争性学习,将差距转化成后发优势,改进成本控制措施。通过开展对标,明白自身差距和不足,提高职工降低成本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实现节支降耗,达到向管理要效益的目的,有效地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4) 专设管理会计岗,积极参与矿经营管理工作,不断提出节支降耗建议。针对过去工资发放中存在的弊端,为提升管理、增加工资发放的透明度、防范资金风险、有效维护职工权益、促进矿区和谐稳定,英岗岭煤矿积极、主动与金融机构洽谈、协商,实行全矿工资由金融机构,促成工商银行网点落户英岗岭煤矿,防范了资金风险,方便了矿区职工家属。

(5) 为实现一体化管理,成立了资金预算领导小组,对全矿资金需求实行统筹资源规划,强化资金的安全与计划管理,全面整合和规范资金业务流程,实现成本与资金双重预算管理机制。对于专项资金则实行专款专用,专项工程支出有合同、计划、预算、验收、决算,坚决杜绝各类计划外工程。资金使用做到了统筹兼顾、安全高效、防范在前。

3.提升业务水平,拓宽管理视野,推动财务创新

(1)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建立长效培训机制。英岗岭煤矿制定完善了会计人员近、远期培训方案和计划并逐步实施。在财务科改造后的现代化财务培训中心,先后对财务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考试,提高了会计人员业务技能,拓宽了管理视野。为做好成本对标工作,先后对井下区队主管领导、成本对标人员进行培训,为英岗岭煤矿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做出贡献。

(2) 积极参与业务展评和学术研讨。通过观摩、交流、学习兄弟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和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英岗岭煤矿取长补短、借鉴提高,促进财务管理工作上迈上新台阶。根据企业改革发展需要,积极参与财务管理创新与会计理论学术研讨,在内部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通过理论研讨和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为宣传英岗岭煤矿、促进财务管理创新起到了积极作用。

4.筑魂财务文化,提高全员素质

英岗岭煤矿以“严、细、实、新”的管理理念为宗旨,围绕“升级转化,做精做强”的战略思想,以精细化、标准化管理为手段,不断拓宽财务管理范围,延伸财务管理触角,强化财务控制,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确定了“夯实基础,创新管理,追求卓越”的财务目标和“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资金管理为中心,以成本管理为重点,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规范创新为手段,以价值最大为目标”的财务方针。提出了塑造、培养财务人员的“十六字”方针,即:“一种精神、两种态度、三种意识、四种能力”一种精神就是敬业精神,两种态度就是开放态度和合作态度,三种意识是团队意识、诚信意识和危机意识,四种能力是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和执行能力。

多年来,财务人员没有停留在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模式中,而是主动地用全新的思维和方式去做开创性的工作。工作中,财务人员始终遵循“热情服务、微笑服务、主动服务、耐心服务、文明服务”的原则。坚持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受理、咨询一样热情,生人、熟人一样和气,干部、群众一样尊重,忙时、闲时一样耐心,让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及职工,感受到的是如沐春风般的温暖。现如今,“投入精当,管理精细”,“延伸管理触角,全程定额覆盖”,“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都是成本源”已成为英矿人的自觉行动,成为强化财务管理的共同意志。

参考文献

[1]夏学英.煤炭企业财务文化优化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10(11)

第7篇

1.1企业概况

矿井始建于1979年1月,设计服务年限105年,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经过技术改造,矿井目前实际年生产能力达到220万吨,为徐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主力矿井之一。矿井主采煤层为山西组7、9煤和太原组17、21煤。矿井采用立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方式,全矿共分三个开采水平,第一水平-500m、第二水平-750m、第三水平-1000m。现有老主、副井各一个、新副井一个、回风井两个即东风井和西风井。矿井回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回采工艺为综合机械化采煤。煤巷采用综合机械化和爆破掘进,岩巷采用爆破掘进。

1.2人力资源现状

2013年初主业在岗职工5773人,其中采煤单位4家564人、掘进单位6家1011人,异地项目部7家1800人、辅助单位5家1486人、地面单位9家673人、机关部室16家239人。由于张双楼矿开采水平多、井下战线长,工作面倾角大、断层多,地质条件极差,和其它大型现代化矿井相比,人员冗杂,分工不明晰,导致生产秩序混乱,工效低。

2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方案

2.1指导思想

①推行大班组管理,通过班组、岗位整合优化人力资源,精简管理岗位。

②在固定岗位确保定员的基础上,优化流动岗位,实行一岗多能。

③通过装备提升、业务整合、流程重组等手段,提高个人自主管理能力。

④采掘队伍精干高效、辅助单位从紧、压缩地面及管辅人员的劳动力政策。

⑤业务重组,推行大区和大部室管理,减少管理人员编制。

2.2具体措施和方法

①机关调整改革,精简机构人员。张双楼矿于2013年10月启动机关调整改革,由16家单位整合为8个部室,由230多人减为133人,减员45%,主要做法:将组织人事、宣传、工团合并为党群工作部、将党政办、征迁合并为综合部、将纪委、审计、企管合并为风险预控部、将地质、计划设计合并为规划发展部、将生产、防冲合并为生产部。2014年5月启动机关第二轮改革,由8家单位整合为6家单位,由130多人减为85人,减员35%,主要做法:劳资部和风险预控部合并为经营管理部、生产部和规划发展部合并为生产技术部。通过二次减员瘦身,机关由230多人缩减为85人,减员幅度达65%,更加精干高效。

②打造精干高效的采掘队伍。对采掘工区的人力资源逐个单位分析,按出勤、技能等类型,把人员进行分类,适当调整各单位的老弱、伤病等不同类型人员。对出勤不正常人员,尽可能做工作回来上班,对不愿上班的人员加快解除速度。从严控制伤病假人员,零星伤病假实行一天一请假,对不同情况的伤病人员,分段安排适当工作,待身体恢复后,尽快回原岗位工作,减少部分长期泡伤病假的现象。为加快安装拆除等单项工程进度,进一步提高劳动效率,推行了项目总承包制,工程开工前,由生产技术部组织相关单位召开现场会,确定工程量和工期,核算承包费用,工程量范围内无论何时干完,承包费用不变。在综采二区试行项目部制总承包后,单位积极性明显提高,及时制订了货币化分配办法,工人干多少活拿多少钱清清楚楚,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多数职工由原来上班磨时间到后来的志愿加班加点,单位、职工都自加压力,由原来的四个工区劳动力紧张,变成两个综采工区都愿意向矿交人。制定提高单产单进的激励办法,努力提高煤矿的单产单进水平。协助工区制定完善二次分配办法,调动职工多出勤、出满勤的积极性。

③辅助单位采取从紧的劳动力政策。由于辅助、地面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的职工较多,50岁左右的职工占总人数近50%,造成近几年年老体弱及退休的人数大幅度增加,为确保安全生产劳动力的需求:加大对系统的更新改造,加快技术更新,尽可能减少劳动力的使用,为今后人力资源优化提供条件。把辅助单位各个岗位的人员根据职责范围、工作量等进行重新定员,能兼并的并,能撤销的撤,充分发挥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人的积极性。鼓励职工一职多能,对能兼干的岗位给兼干人员给予一定补贴,一律不再定员。完善目前分配中不合理的办法,鼓励职工多出勤、献公休、保收入,充分调动职工多出勤的积极性。

④压缩地面及管辅岗位人员。对地面的岗位,不涉及安全生产的全部实行承包制,对管辅岗位能撤的岗位一定撤,能合并的岗位坚决合并。对合并的岗位设定上岗条件,全部实行公开竞聘,逐步在全矿范围内形成上岗靠竞争,收入靠贡献,树立职工珍惜岗位,爱岗敬业。地面、辅助、机关全部实行能力拓展,制定激励政策,要求每个职工至少要有两个以上岗位的操作能力,为今后人力资源优化创造条件。

⑤人力资源优化组合创效,实施空间管理,异地本部互动开源。异地项目部采取“四定”,定员、定岗、定编、定薪。压缩管理人员和非生产人员,两年来异地管理人员由原来的49人,减少到目前的30人,在岗人数减少近500人,异地利润大幅提升。打破本部、异地空间限制,推动异地本部互动开源,制订了《空间管理嘉奖办法》,鼓励基层单位积极外出创业,为企业创效,增加职工收入。在完成本部生产任务的前提下,积极拓展异地零星工程、承包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打造了双楼品牌,仅2013年开展异地本部互动开源,就为企业创造效益550万元。

⑥推行大区管理、机构合并,减少管辅人员。对全矿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梳理,业务相近重复的进行兼并重组。2014年下半年我矿首先优化采掘队伍,撤销原掘进六区,把原来的三个综采工区和一个安装准备工区四个单位合并为两个综采工区,新的工区由原来的单纯采煤变为采煤、安装拆除统一由本工区完成,一是减少原来采煤工区与安装工区之间的扯皮,二是提高安装质量,三是减少管服人员,四是单位合并后抽出100多人到平朔公司承包单项工程。调整部分通防管理职能,监测监控班由通风工区移交通计中心管理,风机风袋、掘进通防等统一移交采掘工区管理,对通风工区全面瘦身,由150多人减员不到100人。洗运科、洗煤厂、销售服务公司三家单位合并为洗运公司,由原来的近300人减员到200人。将供应科、机修厂合并成立物供公司,减员近50人。成立集控中心,将生产调度、皮带集控、洗运集控、微震监控融为一体,完善了生产控制流程。瓦安员和岩巷工区质量管理员合并,减少27人。

⑦完善退出机制,人才能进能出。制定职工正向流动的奖励办法,鼓励身体健康的职工到井下一线工作,到苦脏累岗位工作。鼓励地面富余人员办理自谋职业,解决精简下来职工的出路。推进职工素质提升,按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职工、专兼职教师、女职工五块分别制订了提升方案。对煤机司机和维护、综掘机司机和维护等紧缺技术工种实行特殊补贴。

3实施效果

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深入开展“质量保障年”、“队伍建设年”、“规范提升年”活动;继续深化“双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加强技术管理,加大安全投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强化风险预控和应急管理,狠抓实效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推进职业化队伍建设;坚持依法生产经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综合评估、安全目标考核和约谈问责,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奋斗目标

1.安全生产控制目标: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省、市下达指标以内,有效控制零星事故,杜绝两人以上事故,力争实现安全年。

2.原煤生产控制目标:全市煤矿严格按核定生产能力组织生产,原煤产量控制在397万吨以内。

3.“三项”建设目标:官桥、八一煤矿达到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和市级“双基”建设矿井,其他矿井达到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和省级“双基”建设先进矿井,锦丘、东大、金达煤矿保持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金达、锦丘、东大煤矿继续保持现代化矿井成果,曹庄、郭庄煤矿实现机械化采煤,其他矿井实现掘进机械化运输。

4.职业化队伍建设目标:金达、锦丘、东大煤矿建成职业化队伍示范矿井,其他矿井按照建设标准积极推进职业化队伍建设。

5.实训基地建设目标:锦丘、东大、金达、级索、曹庄建成高标准示范化实训基地,其他矿井积极推进实训基地建设,保证满足至少5个工种实训需要。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安全监管措施,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1.强化安全目标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真正把安全生产责任层层落实到区队、班组和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个工作岗位。完善安全奖励基金和安全责任保证金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办法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形成“月度考核量化,季度评比总结”的安全考核机制,凡完不成安全控制指标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一切评先树优资格。

2.强化驻矿安全监督管理。完善驻矿稽查站管理办法,向矿井派驻驻矿稽查站工作人员,严格执行24小时驻矿监督管理,严厉查处矿井动态违法生产行为,努力推动煤矿依法生产。加强驻矿安全监察执法人员管理,完善驻矿稽查站内部管理制度,制定考核细则,严格监督考核,全面提升执法水平。

3.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强化动态安全执法检查,开展解剖式、专业性执法检查,查找安全隐患。加大特殊时期(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期间)的执法检查力度,对重点区域、重点矿井实行重点监管,开展专项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依法严厉打击“三违”、“三超”等各类非法违法行为。

4.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综合评估。根据上级文件会议精神修订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综合评估标准,坚持严格、严肃、公平、公正考核评估,评估结果在全系统通报,并上报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并作为兑现安全奖励、年终评先树优等依据。

5.严格约谈问责。严肃事故报告制度,严禁隐瞒、谎报、延报、拒报。严格执行《市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约谈制度(试行)》,设立约谈工作机构,凡符合约谈情况的,一律进行约谈。对约谈内容整改落实不到位的,一律按上限进行处理。对于出现安全生产重大隐患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依法从严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6.加强企业内部和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作用,依法维护和落实煤矿职工对安全生产的参与权与监督权,鼓励职工监督举报各类安全隐患。设立公开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的公开监督,对举报情况严格进行调查核实,依法严肃处理。

(二)加强技术基础建设,提高煤矿灾害防治水平

7.加强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各类煤炭企业必须建立以总工程师为主要负责人的技术管理体系,有条件的要设立总工办,并配齐各专业技术人员;安全生产科室必须配备专职技术管理人员,各类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占企业生产定员总数不少于5%。定期开展作业规程、图纸等评比工作,促进技术管理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8.规范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总工程师要严格履行矿井各类方案、设计、规程和措施的审查审批管理程序,加强对技术设计、安全措施、专家意见的监督落实工作,重大技术问题要按规定经主要负责人审定或上级管理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凡涉及“三下”开采等特殊开采,要严格按有关规定履行报批手续,经批准后方可组织生产。

9.严格依法组织生产。科学合理制定年度生产作业计划,坚持优化矿井开拓布局,合理集中生产,减少工作面数量,提高工作面单产单进水平,以主提升能力为矿井生产能力核算依据,保持均衡生产。加强对生产现场动态安全管理,严格劳动定员管理。强化煤炭生产许可证动态管理,严禁无证开采、生产许可证过期失效等违法行为。

10.着力提升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进一步唱响深化“双基”建设主旋律,围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现代化矿井建设和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全市煤矿安全基础水平。继续深入开展达标创建活动,对各煤矿质量标准化达标情况实行挂牌摘牌管理,并纳入安全目标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综合评估考核标准。

11.加强煤矿装备建设水平。继续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加大安全投入。中型矿井要在大力提高装备现代化水平基础上,重点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主要生产系统的可视、可控和无人值守,提高系统自动化水平。小型煤矿要加大系统装备升级改造力度,坚决淘汰禁用和落后技术装备,杜绝掘进人力推车,积极推广掘进装载运输机械化(扒皮机)。大力加强采掘机械装备的综合管理水平,使装备与管理同步提升,杜绝伪劣机电产品、无煤安标志产品、非防爆产品进入井下使用。

(三)严格落实隐患治理,超前防范煤矿安全事故

12.严格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总工程师负责牵头组织对矿井各类隐患进行全面分析排查,从严从深从细,不留死角,建立隐患档案,并对危害程度进行评估,严格执行安全隐患治理措施、责任、资金、期限、应急预案和监控“六落实”。建立以安全生产专业人员为主导的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并上报备案。

13.定期进行安全分析。积极使用安全隐患信息管理软件,建立隐患管理数据库,每月对全矿井安全生产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全面查找矿井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着力解决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找准工作重点,强化预防安全事故各项保障措施落实,杜绝简单问题的重复出现,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14.着力提升重大自然灾害防治水平。突出抓好“一通三防”、防治水、冲击地压“三大灾害”和机电运输、顶板管理“两个关键专业”,根据季节特点,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整治活动。优化通风系统,消灭不合理通风,突出抓好综合防尘措施的落实。强化防治水管理,采取超前防范、重点监控措施。加强顶板和冲击地压管理,加强观测和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消除冲击危险。制定防灭火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全面治理煤矿火灾隐患。健全完善矿井设备采购供应管理、入井检验、安装交接验收、巡回检查、定期检测检验、维护保养、检修以及报废淘汰等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15.强力推进“两个许可”工作。严格执行《市煤矿工程施工安全许可和设备设施使用安全许可管理制度》,制定并完善煤矿生产建设工程安全施工许可和设备设施安全使用许可的审查、验收、发放、悬挂、监管、档案等管理制度。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安全科办理,全面做好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四)规范调度监控建设,提升矿井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16.加强煤矿调度规范化建设。按照调度质量标准化标准健全完善调度管理机构,完善调度工作制度,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加强调度日常管理工作。突出抓好“调度员十项应急处置权”和“三分钟通知到井下所有人员”落实。积极推进煤矿监测监控联网、远程视频会议、数据直报等系统建设,不断提高调度室现代化装备水平。

17.加快煤矿“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完善已有系统,重点加强监测监控、人员定位、调度通讯等设备的升级改造,确保系统工作正常。加快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步伐,曹庄、郭庄、八一三处煤矿6月底前必须完成紧急避险系统建设;锦丘、东大、金达三处煤矿年底前必须完成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其他矿井到年底前必须完成紧急避险系统设计工作。

18.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建全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完善预案管理、应急值守、物质储备、信息、避险撤人、应急救援、区域联防等工作制度。按规定组织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按要求签订救护协议,建立完善兼职应急救援队伍,配齐配足救援设备。加大兼职救援队伍教育培训力度,定期组织集中训练、演练和预防性安全检查活动。

19.建立全市煤矿矿情及应急管理基础信息库。组织编制《全市煤矿矿情及应急管理基础信息库》,建立全市煤矿基本矿情、应急管理、矿井图纸等档案库,分级管理,定期更新,为紧急情况下应急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着力加强对灾害威胁严重矿井的重点监控,切实提高煤矿生产安全应急管理水平。

(五)重点突破典型引领,不断推进矿井职业化队伍建设

20.严把从业准入关。坚持以企业领导者职业化建设为先导,严格按照干部选任规定和煤炭行业从业标准,选拔任用煤炭企业管理层领导干部。全面加强“三项岗位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开展职业行为训练,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在井上井下重要岗点、关键工序上定标准、定流程、定人员,以推行“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安全确认工作法”为载体,促使员工熟知、熟记、熟用岗位职责标准。实施“煤炭青工再教育”工程,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全员从业教育培训活动。

21.以区队班组为重点,加快建设职业化职工队伍。科学制定区队班组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把握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做到常抓不懈、抓出实效。提高班组长待遇,赋予班组长必要权利,最大限度的调动班组长管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先进区队班组的典型带动作用,积极借鉴“白国周班组”、“王建区队”和“甘宜峰班组”管理法,深入开展“五好”区队班组竞赛活动,大力创建金牌区队班组。

22.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依法规范劳动用工管理,按照劳动合同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足额缴纳“五险一金”,最大限度调动职工参与职业化队伍建设的积极性。改革创新用人和分配机制,建立健全职业技能鉴定、职称评定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使职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和社会的尊重。

23.建立和完善职业安全健康体系。如实申报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情况,研究采取防治井下粉尘、有害气体、高温、噪声等危害的有效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强化工会群监协管作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六)强化安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24.完善三级培训体系。各煤矿要进一步健全培训管理机构,完善培训网络,保证培训投入,认真实施年度三项岗位人员、班组长和全员培训计划,保证参培率和持证上岗率。进一步加强培训档案管理力度,实行煤矿月度登记、季度上报市局、市局半年抽查制度,实现局、矿、区队培训档案三级联动、及时更新。

25.突出抓好实训教育。各煤矿要按照“适应矿情、实用实效、资源共享”的原则,认真领会市局下发的实训基地达标标准,制定具体的工作意见,进一步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实训基地,进一步实践、巩固和提高,分期分批组织职工开展实操培训,真正提高煤矿职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市局将对煤矿实训基地建设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每年开展一次验收达标工作。

26.强化培训执法检查。加大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及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教育和培训活动的记录、档案,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持证上岗情况执法检查力度,对不符合要求的,依法严处。鼓励从业人员通过函授、自学、脱产培训等方式,提高学历层次,晋升职称,力争尽快达到规定的资质要求。

27.办好煤炭大讲堂。充分发挥煤炭大讲堂的作用,根据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实际,适时举办煤矿急需课程培训班。2012年计划举办调度监控培训班、采区设计培训班、图纸绘制培训班、应急预案编制培训班等,加速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七)转变观念超前规划,积极探索矿井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9篇

【关键词】安全培训;创新;员工

0.前言

近期煤矿事故频发,作为高危行业当中的煤矿行业,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也对安全培训有了更高的重视,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促进了煤矿的安全生产,改进了安全措施。安全培训工作作为安全措施中的核心,是实现矿企安全工作的前提,已经成为个层面的共识,以下就加强煤矿安全教育、煤矿员工安全培训,建立煤炭行业安全施工的新机制、新手段进行阐述。

1.全体培训,增强创新

煤矿安全,要从根本上树立全员培训的观念,也就是要对全体从业人员按照其不同的工作性质、工作特点和内容进行相对应的全方位培训,要重点培养采、掘、机、运、通五方面系统管理和操作人才,凡未参加培训或未通过考核者,一律不许上岗作业。全员培训理念要深入人心,强化思想,做到无人是隐患,只有这样才能使煤矿长治久安。积极推进培训的创新观,强化"三个意识",首先是强化责任意识,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贯彻到每个煤矿员工身上,使之成为安全生产的利器。要知道抓好安全培训是上级领导的重要责任,做好安全培训,就等于做好了安全生产的根本。其次是强化"生命工程"意识,真正把煤矿安全工作当作事关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大事,安全生产是煤矿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所在,是煤矿企业强根固本的根基,所以全员的安全培训一定要提上日程,常抓不放,贯彻到底。再次是根据国家相关机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作为依据,把员工安全培训法律化。

2.模式下的创新

第一是创新的内容。首先要根据员工在文化技术工作等方面的层次不同,进行分层施教。对于专业技术员在新工艺、新技术方面要重点培训:而管理人员则重点培养其专业技能和对业务流程的熟悉:一般岗位要加强培养职业道德、规章手册和基本常识等方面知识的培训。第二是创新的培训方法。对不同的培训对象根据其特点进行互动式、临摹式、探讨式、情景分析式等方法,充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创新培训方式。根据煤矿职工工作的时间长,工作量大,身体和精力有限等特点,可采用在职培训,脱产培训,半脱产培训等方法,这样员工可以接受系统培训,同时积极鼓励员工参加业余学习,参加不同的培训和学习,如各类学术研讨会,技术比武,年展会等。

3.封闭管理,推进体系革新

安全培训的管理系统内包含训前、训中以及训后的连接培训。严把各个管理环节,不断增强改进培训体系革新,先是训前准备,有课程准备和学生准备,课程准备就是让学员根据培训目标和工作大纲要求,参照培训计划编排学员课程,选择老师编写教案,根据培养计划科学分配名额,事先与参加培训单位取得联系,争取学生足额报到,计划按时落实。再是训中落实,认真抓好在培训中的各个环节。主要有开学典礼、培训管理制度、学生考勤、老师授课、结课考核与管理、学生成绩评定、教师评定等。最后是训后跟踪,即跟进调查学生训后的情况,做好训后反馈工作,从用人单位征得意见指导,改进自身内容和方法。

4.完善创建安全长期的机制创新

4.1完善约束机制

严把考核管理机制,明确谁的责任谁负责,定期检查考核,使考核结果同相关责任人利益挂钩。实行按资格上岗制度,资格与要求相符者上岗,未达到岗位要求资格的,下岗或者降级使用。

4.2完备激励机制

要把员工的业务素质和个人安全培训作为衡量利益非配的重要指标,做到按劳分配,根据能力大小分配酬劳,进行"培训-考试-上岗-待遇"的机制,要让员工自觉的学习安全技能,增强业务素质。

4.3完备监督机制

进行培训质量评定制度,把培训组织形式、技能项目设计、课程计划编排、教学方法等和参训学员的要求和预想目标比较,评定出成绩质量的优差,把参训人员的考核成绩同工资奖金挂钩,同时实施的还有培训教师的资格证认证,来提高老师的教育素质。作为第三方的监督管理部门也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严格监管,使得从业人员享受到依法享有的参训权利,监督矿企依法对员工进行强制安全培训。

5.加强师资建设,整合提高教师队伍业务水平

聘用有丰富现场经验的技术员作为兼职教师,填补专职教师实践经验的缺乏。同时加强专职教师现场实践能力锻炼,每月定期使教师下队调研,坚持深入工作一线,深入现场,了解新型设备和最新技术的应用情况,让培训更有实际意义。

6.定期模拟演练

我们大部分矿企缺乏定期应急演练,对于煤矿每年编制的灾害处理应急预案,井下员工熟练的少之又少,矿企应组织员工进行井下灾害事故处理演习,通过设置各种灾害场景,让职工切身感受各种灾害的严重危害。看懂井下避灾路线,避灾方式等,如井下水灾事故演习,可模拟水灾发生地点,组织职工共同分析事故起因,避险路线,拟定预防方案。再者就是自救器使用的培训,这种培训一般只是职工新入职时培训一次,以后基本不再涉及,职工也只是看过了,以后也没有真正使用过,时间长了就会产生麻痹心理,事故一旦发生就会措手不及。所以自救器的使用方法应经常温习,定期组织员工亲自动手,牢记使用自救器方法,通过实物讲解,体会感受,做到有备无患。

7.结束语

随着生产力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安全生产越来越成为煤矿企业头等大事,矿工整体学历低,学习能力差,以往企业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意识不够强等原因,这些都给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造成了诸多问题,只要我们做好了以上工作,我们的矿企职工的培训工作就一定能飞快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科]

【参考文献】

[1]李玲.大屯煤矿职工安全培训的现状及对策[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6(6).

[2]张辉,杨敏.煤矿职工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江科技,2011(4).

第10篇

关键字:煤矿通风安全因素分析防范措施

一、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

(一)矿井通风安全控制中的管理因素。事故的基本原因是管理疏漏,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控制不得力,缺乏相关的管理知识,忽视安全隐患等。从世界主要产煤国及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状况来看,自然环境并不是事故多发的主要因素。从而也说明了管理在安全过程控制中的意义。管理主要是确定管理政策和决策。

管理方式通风安全管理是一种跨门类、综合性的边缘科学,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有可能引发事故,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通风安全管理就是要创造良好的通防环境,建立可靠的通风安全系统。要求煤矿企业切实树立起“安全无小事”的思想。安全目标合理的安全目标是实现通风安全的潜在基础和内在动力,它包括安全指标、相关方面的具体工程,可承受的最大限度风险等。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有专人负责组织实施,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思想品德、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直接影响着安全目标的实现,因此,要求建立动态的考核和选拔机制,设立通风安全人才库,把最恰当的人用到最恰当的岗位。资料分析通风安全复杂多变。无规律可循,因而建立一整套资料分析制度对于捕捉瞬息万变的危险信息、预测危险情况并制订相应的处理措施得极其重要。责、权、利的划分通防工作点多面广,责任重大,这就要求必须明确各部门和各工种人员的责、权、利,实行责权一致的原则,建立起责、权相称的制约机制和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应急处理程序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业务保安制和工种岗位安全责任制。同时针对具体工作、具体环境的突发事件建立针对性强的应急处理程序,对于保证消除隐患、防范事故、避免灾害扩大、防止处理和救护的忙乱有重要意义。

(二)人为因素。安全管理技术手段落后,忽视了从整体上提高系统安全性能,大多仍停留在事后总结经验教训的被动管理上。应急救援产业化建设不完善,应急资源的配置不协调;救援队伍建设装备、监测系统研究跟不上生产,还存在社会各阶层的配合与支持不协调的问题。某些矿井管理者对通风工作不重视,职工待遇差;在人员配置上,随意安排一些非专业人士从事通风管理工作,由于缺乏通风知识,易产生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双重不安全因素。部分矿井存在重生产、轻安全为主因的管理缺陷,往往以吨煤工资和超定产等情况进行激励,从而导致作业人员违章冒险。由于煤矿井下工作比较繁重,重体力劳动下的逞能心理和凑合心理,往往使操作人员忽视安全,采取走捷径的不安全行为。安全基础工作薄弱,主要表现在:①质量标准化安全工作投入不足,通风质量标准化难以到位,导致设备设施安全性能差,保护不完善。②安全技术装备和培训不到位,很多设备器材已经老化、面临淘汰,跟不上煤矿科技发展。③安全基础不牢,所制定的安全规章、法规、指令内容不够完善,安全科技投入不足。安全培训工作落实不到位,效果不好,包括了:①培训方式、培训内容等与实际联系不密切。②由于用人机制改革,职工都在“满负荷”状态下工作,抽出人员培训很难。③矿井以农民协议工为主体,人员流动性大,煤矿职工收入低,留不住人才。④煤矿职工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培训工作滞后,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三)外界因素,①通风能力不足,不能保证矿井有效通风。例如部分矿井存在超通风能力生产、矿井的有效风量率和外部漏风率不符合规定等现象。②通风网络结构不稳定,不能保证风流稳定。部分矿井存在开拓布置不合理、通风系统不完善、通风设施位置不合理,以及自然风压对矿井的影响。③矿井机电管理不到位,部分矿井机电设备及配套设施不匹配或者有缺陷,矿井不能保持正常通风。④矿井防尘设施不完善,容易造成煤尘堆积和飞扬,当达到一定条件容易发生爆炸。⑤受井下环境影响,矿井监控系统、仪器仪表等容易出现故障,往往造成各种监测数据传输错误。自然环境因素:①煤层地质构造复杂,随着开采深度逐渐增加,地应力、瓦斯压力和地温越来越高,煤矿自然灾害的威胁逐步加重。②煤矿瓦斯涌出量大,煤与瓦斯突出现象越来越严重。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涌出量不断加大,煤与瓦斯突出危险也不断增加,高瓦斯突出矿井数量也在增加。③煤层自然发火严重、煤尘爆炸性危险普遍存在。

二、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一)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各种规章制度,配齐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统一思想,落实法定代表人是瓦斯治理第一责任人的规定,努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实现应急救援产业化。创造良好的通防环境,建立本质通风安全系统,突出“一通三防”的安全第一地位,改变通防人员素质偏低的现状,企业领导者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对通防人员的需求由量化向质化逐步转变。改进职工收入分配政策,通防人员虽然劳动强度相对一线职工低一些,但他们安全责任大,最好的激励政策就是细化现有的分配方式,使经济分配机制总体上向效益倾斜,同工种向苦、脏、累倾斜,同时单位要把岗位工种按要害程度划分,按岗位职责轻重划分,实现责、权、利的最佳配置,激励通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通防队伍的相对稳定,坚消除“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和行为。

(二)建立矿井通风评价机制,做到安全生产的准人运行制度煤矿矿工安全通风评价机制是跟踪监测矿井各种数据,对煤矿安全生产体系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闪素,并对其危险、危害程度进行科学分析、评价的一种方法。当前,国内煤矿行业已经开发研制,多种形式的针对不同特点、适应不同范嗣和不同条件的具体评价方法,按照其不同特性可划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安全评价方法。除了定性定噩安全评价法以外,还有根据通风系统稳定性的高低及煤矿安全划分的安全方法。如煤矿通风的基础资料评价,煤矿测风的评价等多种方法。煤矿企、舭无论使用哪一种评价机制,均需要在日常生产中做到安全评测通过才进行生产的安全准入制度。

(三)环境因素的预防。制订和实施矿井通风和瓦斯、煤尘的控制计划和管理方案,建立确保通风系统和瓦斯、煤尘控制的程序,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加强预测预报,实施必要的控制和防范措施。矿井开拓布置必须事先设计且设计合理,加强矿井通风管理,改善矿井通风系统,保证矿井足够的风量;确保通风设施的位置合理,质量合格,切实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加强机电管理,强化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管理,保证矿井正常通风。

参考文献:

【1】刘亚威,关于煤矿通风安全评价的探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第11篇

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是我们煤矿行业管理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煤矿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有关法律法规,积极落实《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4号规定)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令3号)的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培训管理,规范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经过多策并举,多管齐下,创新了培训理念,创新了培训方法,创新了培训管理,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推动了集团公司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使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经营形势实现了根本性转变。今天借此机会,现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情况,作以简要汇报:

一、企业基本情况

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是甘肃省重要的动力煤生产供应基地。2001年8月整体改制为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1月更名为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以煤为主,多业并举,综合发展的多元化企业。现有在册职工17586人,下属30个二级单位,其中全资子公司8个,控股上市公司1个。集团公司煤炭地质可采储量4.6亿吨,现开采三块煤田6对矿井,产能达到每年1000万吨以上,采煤机械化程度100%。安全生产连续5年全省领先,2011年实现千万吨零死亡,步入全国先进行列。集团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全国节能先进企业、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单位、全国产品质量信誉AAA等级企业;甘肃省优秀企业、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能源保障突出贡献企业、保增长调结构先进企业、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先进企业、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甘肃省纳税百强第10名,2011年名列全国煤炭企业100强65位,煤炭产量50强47位。

二、安全培训教育情况

近年来,集团公司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安全教育培训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贯穿于集团公司方方面面。特别是2015年集团公司再次明确位置,把安全培训教育作为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来抓,各二级单位也是对安全培训工作常抓不懈,结合各单位实际,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安全培训,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主保安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为公司实现安全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强化责任落实,助推了安全培训,安全培训网络基本形成

近年来,集团公司紧紧围绕安全管理“六大责任体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各项保障措施,强化以安全第一责任人为主的安全管理体系职责、靠实了安全责任。在安全培训上,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列为安全生产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千斤重担大家挑。

(二)强化了“三项岗位”人员为重点的全员安全培训,人员安全素质得到普遍提升

首先,在高管人员培训上,从2010年起,我们经常性聘请煤矿安全方面的专家、学者,分期分批对高管人员进行了培训,对煤矿事故原因进行专门分析、讲解,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减少或杜绝煤矿伤亡事故的发生。同时,我们集团公司与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建立了长期委托培养合作关系,有计划地选派高管人员到院校学习深造,参加行业高级人才研修等形式的技术交流研讨与培训,不断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和领导的执行力。2010年401人参加培训,8人取得矿长资格证和安全资格证;2011年466参加培训,8人取得矿长资格证和安全资格证。

(三)强制特种作业培训,确保持证率

重点抓了煤矿特种作业、地面特种作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根据特种作业复审的要求,对特种作业按期进行复训。按照特种作业“教考分离”的原则,全部参加了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考核,保证了特种作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目前集团公司六个生产矿、两个基建公司,共有煤矿特种作业人员4698人,全部持证上岗。

(四)在职业技能鉴定上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职业技能鉴定与单位岗位培训相结合,下达指导性计划开展鉴定。年初根据各单位取证情况,下达给各单位自主培训计划,根据生产情况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开展鉴定。二是职业技能鉴定与职工安全培训相结合,下达指令性计划开展鉴定。三是职业技能鉴定与职工技术比武相结合,在竞赛中开展鉴定。2015年计划培训鉴定1000人次,现已开展职业技能鉴定3期,培训鉴定560人。

(五)坚持开展矿井从业人员的安全资格培训

集团公司在各生产矿采取业余与脱产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对矿井从业人员进行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矿井概况、工作环境、井下危险因素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标准等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按照应培尽培的要求,组织培训,经集团公司统一考核合格后颁发了《靖集团公司安全操作资格证书》,办理了签证手续。同时,对新上岗员工实行强制性岗前培训,确保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六)强化农民工教育培训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对农民工进行了相应的上岗前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达到了上岗的培训要求。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了工伤保险并签订了劳动合同。

(七)、加大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力度

在做好“三项岗位人员”安全培训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推行“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建立班组管理机制,注重班组长选拔任用,纳入基层干部队伍管理,强化班组建设。先后举办了8期区(队、班)长安全管理知识培训班,有1044人在集团公司培训处参加了本次培训,对班组长全部轮训一遍。举办了16期矿井生产骨干安全培训班,对2096名生产骨干进行了培训。另外有628人参加了青工注册培训,分批次组织13名总工程师和27名安检人员到中国矿大进行培训,多渠道加强了人员安全培训。

三、安全培训教育主要措施

安全是煤炭企业的“天字号”工程,必须放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近年来,集团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生命无价,安全至上”安全生产理念,规范职工岗位行为,巩固安全工作成果,为集团产值超百亿,再造一个新靖煤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一)注重理念培育,文化引领,为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思想观念保证

思想和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集团公司为了加强安全理念创新,注重人文环境营造、安全文化力引领、文化载体推进,营造了和谐顺畅的软环境,从而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1、发挥宣教阵地作用,警钟长鸣。形成了以班前会应知应会安全知识培训,贯到生产作业现场“传、帮、带”为主的安全教育“一条线”;以井口到井下运输大巷悬挂安全理念、安全标语为主的安全教育“一长廊”;以地面灯箱、橱窗为主的安全教育“一条街”;以区队、班组学习室、每日一题为主的班前安全教育“一园地”;以广播、电视、局域网为主的安全教育“一阵地”的安全教育系统。使安全警示时时见,安全警句时时喊,安全知识、安全文化处处传,全员安全素质在耳濡目染中得到升华。

2、实行安全文化熏陶,营造氛围。近年来,集团公司积极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以理念引导为切入点,以提升素质为着力点,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环境。形成了“尊重赏识,教育引导;制度约束,行为规范;启迪内心,保护自我”和“预测到位,措施到位,整改到位,制度到位”等安全工作理念。同时,集团公司工会和共青团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安全网员和青监岗员的安全知识培训教育,定期举办技术比武、技能竞赛,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岗位技能和操作本领,举办系列以安全为主题的演讲等活动,增强员工安全素质,在员工心中树立了“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强烈安全意识。

(二)注重整章建制,建立培训运行体系

严格落实国家及省安全培训管理制度,从建立、健全与完善制度机制入手,整章建制,确保安全培训落到实处。

1、建立培训制度,照章操作。根据《煤炭法》、《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号令)、《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和省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了《煤业集团公司安全培训管理办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培训处章程》、《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教育管理暂行办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教育培训档案管理办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集团公司各单位安全培训工作的开展。

2、制订培训规划,分步实施。为了适应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和发展的需要,集团公司把开展职工培训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来履行、“第一资源”来开发、“第一责任”来落实,制订了《煤业集团公司人才队伍建设五年规划纲要》、《煤业集团公司员工教育培训五年培训规划纲要》、《煤业集团公司员工教育培训实施细则》等,明确了企业负责人、安全培训负责人和主管部门的职责,突出了重点、细化了标准,量化了考核。

3、形成培训流程,严格标准。充分发挥集团公司培训处三级资质的作用,贯彻国家关于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的相关规定,坚持强制培训、统一标准、教考分离、严格程序、规范发证的原则,保证“三项岗位人员”培训工作的落实。

(三)注重安全培训基地建设,为安全培训提供可靠保障

安全培训教育,必须拥有一定条件的培训场地和教学设施,才能确保培训的正常启动。集团公司下属职工培训处,成立于1988年,2001年取得省煤矿三级安全培训机构的资质,是集团公司安全教育培训基地。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抓企业安全培训硬件设施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经过近二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壮大,集团公司培训处(培训基地)现已成为一个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应用电视、文字、计算机课件、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进行教学和安全培训为一体的新型安全教育培训实体。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拥有一座面积5582平方米的综合教学大楼,可同时容纳38个教学班,设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装备了矿井综合模型综采(综放)开采生产系统及安全演示装置、掘井通风与安全演示装置、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及压顶板管理演示装置、智能型瓦斯(煤尘)爆炸试验装置、灾变风流逆转演示装置、电气防隔防爆示教及操作、矿井避灾路线声、光、电演示板(水灾、火灾、瓦斯事故)等装置。配置了电脑、打印机、DVD、电视机、投影仪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建成了多媒体教室11间。2011年集团公司投入76万元在内部信息办公自动化平台项目中建立了《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多媒体教学管理系统》,将复杂枯燥的煤矿安全技术管理知识,浅显易懂地表现出来,实现教师按需点播,学员按需使用,为理论、实验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经过整合教育培训资源,逐步达到“模拟教学现场化、课堂教学电教化、考试考核立体化”的现代化办学要求。

同时,在培训经费筹集上,注重执行培训文件,合理进行培训收费。根据文件规定和集团公司职教工作实际,集团公司所属单位职教经费按工资总额的1.5%提取,煤炭生产矿井按提取额的50%上缴;水电处、总机厂、生活公司按40%上缴,其余经费单位按30%上缴,同时要求各单位按月、足额提取,专款专用,职工教育经费分级管理使用,为开展职工培训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

(四)注重教学管理,不断提高培训教育质量

近年来,集团公司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为提高培训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管理、学员管理、培训模式管理、基层单位管理和档案管理,锐意创新,统一规范,确保质量。

1、在教学管理方面,坚持培训班办班审批制度。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每期培训班开班前,严格按照统一大纲要求,认真落实场地、师资、教材及实践性教学计划等内容,严格选聘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或集团专业技术人员授课。健全完善了《教学常规管理办法》、《外聘教师管理办法》、《短训班学员考勤办法》、《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短期培训班补充管理规定》等制度和办法。坚持“四查一评”,即查备课、查教案、查听课、查作业批改、学员对教师授课进行评教;坚持由学员填写《短训班培训质量调查表》;坚持深入短训班听课等制度,及时了解培训教学状况和学员意见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特色化的3类“A+B”教培模式。针对中层管理人员、后备干部和科级干部,采取“专家教授+管理精英”授课的方式;针对技能和岗位知识的培训,采用“培训+观摩体验”的教学模式,针对基层安全生产骨干,采用“培训+拓展训练”的模式,突破了单纯的课堂讲授,提高学员学习培训的积极性。

2、在学员管理方面,加强考核。严格按照《靖煤集团公司短训班管理办法》加强管理,班主任定时点名、不定时抽查,严格学员的请销假手续,加强对学员的纪律约束,如实开据报工单,加强与学员单位的沟通,及时反馈学员出勤及学习状况。对集中调训学员严格执行“教考分离”制度。由教师负责授课,学员管理等工作,职教管理部门负责考试组织、试题抽取、监考人员确定,阅卷登分等工作。考试试题从试卷库中抽取,任课教师不出题考核,不参与监考,做到了教学与监考分离,教学与阅卷分离。同时,我们将短训班的考试及格率与任课教师当月的绩效工资或讲课费挂钩,严格按及格率奖罚兑现,促进了培训教学质量的提高。在集团公司培训处举办的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培训班考试都由省局派专人进行监考,在各二级单位举办的安全培训班考试都由集团公司培训处派专人监考,按考试成绩办理证件,不合格者坚决不予发证。目前集团公司培训班学员合格率达到95%以上。

3、培训模式管理方面,推行“21+1+3”。按照集团公司2015年总体目标任务要求,全面推行“21+1+3”全员安全培训模式。即职工每月出勤达21天后,由各生产矿安排脱产带薪培训1天,每年集团公司安排脱产带薪培训3天。培训由各生产矿、各基层单位负责,统筹安排,周密部署,优化方案、靠实责任、抓紧实施。有关单位(部门)积极协商衔接,并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

4、基层单位管理方面,开展自主培训。每年集团公司各单位自主开展的各类安全教育培训达到2万多人次。首先,将基层单位员工队伍进行分层分类,不同工种有不同的培训内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不同层次有不同目标要求,力求避免“一刀切”。其次,在区队开展“四个一”(每日一题、每周一例、每月一考、每季一评)、规程措施、形式任务教育等业余培训活动,由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牵头负责监督和考核。第三,充分利用《煤矿安全技术仿真培训教学管理系统》软件,由区(队)长、党支部书记、技术员负责组织,利用班前班后会、检修节假日等时间培训,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30分钟。结合自身实际自选培训内容,每月组织一次全员安全培训考试,考试成绩纳入单位绩效考核与工资收入分配挂钩。

5、档案管理方面,不断完善。按照《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教育培训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集团公司培训处和各二级单位实行档案的两级管理,档案内容主要有:教师教案、培训质量反馈表、短期培训登记表等。集团公司培训处对参培学员的信息录入电脑管理,同时建立完善的个人档案,做到了立卷明确、资料齐全、分类存档。

6、增配教师、充实力量做好职工安全培训教育的基本条件。为保证职教工作的正常开展,集团公司培训处积极培养教师。2010年有7名中青年教师赴兰州资源环境学院进修煤矿主体专业课程;2015年有9名教师赴西安科技大学、兰州资源环境学院进修,促进了教师知识更新和业务转型。重新聘任了10余名全矿选拔的业务技术骨干为安全技术培训兼职教师,使职教教师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学历达标,更加适应新形势下安全知识教学的需要。

虽然我们在安全培训方面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但离上级的要求和矿区安全生产的需要还有差距,存在的问题也还较多,但最主要的问题我们感到上级对我们认定的培训资质较低,目前的三级资质不能满足安全培训的需要。今年以来,集团公司积极准备,申报煤矿二级安全培训机构资质,以便更好地为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服务。

四、今后工作思路

第12篇

一、黄陵矿业公司对标管理的主要做法

黄陵矿业公司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所属的大型核心骨干企业,位于延安市黄陵县店头镇,1989年9月成立,现有两对生产矿井,一号煤矿和二号煤矿,核定产能合计1300万吨。拥有一条长50公里、年运输能力2000万吨的自备铁路专用线,一座13万千瓦的煤矸石发电厂,一座年产1亿块的粉煤灰砖厂。正在建设的大型项目有:炼焦能力520万吨、化产能力100万吨的煤化工项目和2×300MW煤矸石电厂项目。公司目前总资产153亿元,现有员工5500名。近年来,在陕煤化集团的领导下,黄陵矿业公司产量每年以百万吨级递增,经济效益屡创新高。2011年,产销煤炭1338万吨,产值65亿元,利润28亿元,并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按照陕煤化集团要求和公司“十二五”规划目标,黄陵矿业正在实施“以煤炭开采为主体,以煤化工为主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公司打造成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的战略规划,致力于形成一个煤炭洗选、精煤炼焦、矸石发电、灰渣制砖、废水回收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打造一个固体废弃物“吃干榨尽”、废水“零”排放、瓦斯发电的循环经济综合利用企业。“十二五”期间,矿区总资产将达到200亿元以上,煤炭产量将达到1600万吨,炼焦能力将达到260万吨,化产能力将达到100万吨,发电能力将达到40亿度,铁路运量将达到2000万吨,工业总产值将突破200亿元,利税将突破50亿元。

近年来,黄陵矿业公司立足矿情,在实施标准化、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以对标管理为主线,先后开展了以下四个阶段的工作:

1.定位。分析企业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总结成功经验,找出问题和不足,找准黄陵矿业在陕煤化集团及全国的坐标位置。第一是认知矿情。2008年以来,公司以庆祝建矿20周年为契机,举办循环经济论坛等系列活动,总结分析矿区建设发展历程、梳理传承公司企业文化。第二是找准坐标。公司按照“走出黄陵看黄陵,站在高处看黄陵,另一个角度看黄陵”的思路,组织各级管理人员分别到省内外先进的同行业企业和知名企业进行考察,找到黄陵矿业在同行业中的真正位置。第三是展望未来。组织召开干部研讨会,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集思广益,找准企业再次大发展的基点,理清中长期发展规划框架,制定了公司七年发展战略规划,为矿区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通过定位,公司上下在以下几个方面统一了思想:在安全生产方面,形成了黄陵矿业公司作为复杂地质条件下高瓦斯矿区的共识;在规划发展方面,明确了实施循环经济战略、打造“三创六型”矿区的目标;在经营管理方面,确立了传承矿区优秀文化、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的思路。

2.立标。在安全生产、产业布局、经营运作、精细化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各确立一个学习的标杆,将其成功的经验和优势同本企业实际结合起来,使公司管理层能够高起点地提出今后发展思路、工作方法和措施。针对当时矿区发展亟需解决和突破的几个问题,公司确立了以下几个标杆:把枣矿集团作为精细化管理的标杆,把铁法煤业集团作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标杆,把淮南矿业集团作为安全生产和瓦斯治理的标杆,把海尔“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作为岗位价值精细管理的标杆,把黄河矿业集团作为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的标杆。公司按照所确立的标杆,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分头对照学习考察,召开管理创新座谈交流会,对症下药、寻找差距、发现短板,并为公司及各单位制定翔实、可行的对标方案。

3.对标。时时事事对照标杆,校正偏差、弥补缺陷,并对先进做法进一步普及、推广。对标的过程,就是消除短板、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达到或超越标杆的过程。由于各二级单位行业特点、产业性质不同,我们制定了“一矿一策、一厂一品、示范先行、典型引路、张扬个性、百花齐放”的措施。公司选择条件成熟的单位作为精细化管理、“五精”管理和岗位价值精细管理的试点单位;选择有代表性的岗位、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高的员工率先尝试“岗位描述”和“手指口述”。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按照先易后难的步骤,制定学习、赶超标杆的实施方案,经公司审定后付诸实施。在试点过程中,由公司领导带队多批次到标杆单位进行详细学习考察,不断吸取经验教训、矫正纠偏。

4.升标。每完成一个对标的目标,进行一次阶段性回头望,根据实际对原定的标准和标杆进行适当调整,不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对标管理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循环流程,升标也就是新一轮的定标。近年来,在企业管理创新方面,公司每年一个节点,逐年进行升标:2008年上半年,确立了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以“三基”建设为突破口,推行定置、编码、标识、看板四项技术,建立标准化的精细管理系统,推行干部走动式管理,健全“三工”转换激励机制,实现了企业文化在黄陵矿业的落地生根,扭转了安全生产被动局面。2009年,在第一阶段对标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确立了“精细、精准、精确、精益、精美”的“五精”管理目标。2010年,对五精管理进行了升标,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确立了全面推行岗位价值精细管理的目标。2011年,公司汇集前面三年对标管理成果,着力打造岗位管理文化品牌,通过岗位安全管理、岗位作业管理、岗位经营管理、岗位成才管理和岗位和谐管理,激发职工立足岗位、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全员创新的动力,确保矿区基业常青和永续发展。

二、黄陵矿业公司对标管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

1.实现了安全从被动防范向建立长效机制的转变。公司把安全发展作为对标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吸收标杆企业先进理念,借鉴优秀单位的经验做法,制定安全管理“二十条红线”,建立安全风险抵押金和安全账户制度,将“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推行“朝七晚九”、“一井两会”制度,强化“三三整理”、“三人联签”开工制和“四位一体”负责制,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将安全质量标准化与精细化管理相结合,两个矿井均被评为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率先与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方位落实瓦斯治理规划,将高瓦斯矿井转变为低瓦斯矿井生产,极大地增强了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和安全可靠性,为矿区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延长安全生产周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实现了从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化、精细化管理的根本性转变。通过落实精细化管理十一项要素,全面推行五精管理,打造三基九力团队,总结、推广降耗节支增效的“六维三十六策”, 全面实施岗位价值精细管理,使职工由劳动者转变为经营者,岗位成为利润源,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分配方式,调动了职工的成本挖掘潜力和经营创新意识,发挥了“岗位增值、企业增效、员工增收、保障安全”的重要作用。

3.实现了单一煤炭产业向循环经济多元化产业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在对标过程中,通过分析国内外煤炭产业的发展方向,结合标杆企业的先进模式和矿区资源禀赋的特点,确立了以煤炭为主体、以煤化工为主导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按照陕煤化集团科学发展的总体部署,公司抢抓金融危机带来的低成本机遇期,开工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到“十二五”末,矿区将形成煤炭开采和洗选加工、精煤炼焦、煤化工、煤矸石发电、粉煤灰制建材和铁路物流六大产业板块,实现煤炭资源有效价值的“吃干榨净”和固体废弃物、废水的“零排放”, 每吨黄陵煤带来的产值将由现在的400多元提升到1000-1500元,公司销售收入将达到200亿元以上,利税将达到50亿元以上。

4.实现了从注重经济发展向全面统筹、和谐发展的转变。在开展对标管理的过程中,不但提升了管理,激活了经济,而且也促进了发展理念的转变。公司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投入巨资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改造矿区中心住宅区和旧单身楼,建设28栋新住宅楼,建成职工餐厅和大学生公寓,解决了职工食宿问题;稳步提高职工收入,开工建设职工之家和矿山公园,改善矿区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提高职工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同时,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建成了王庄河水库、南河寨新村、生态果蔬中心,最大限度地推动地方经济,优化周边环境,让职工和当地群众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黄陵矿业公司四年来开展的对标管理工作,为企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筑牢了根基、提升了境界,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煤企业文化建设和五精管理示范基地、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十佳企业、联合国清洁煤技术示范和推广企业等荣誉称号。

三、黄陵矿业公司对标管理下一步设想

2012年是黄陵矿业公司实施十二五战略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公司实现销售收入达百亿的攻坚之年。作为陕煤化集团旗下较早推行对标管理的子公司,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面对新任务、新使命、新挑战,公司将按照集团公司对标管理的新要求,瞄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目标,放眼国内外管理先进的优秀企业,以兼容并蓄的胸襟和海纳百川的气度寻找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