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0 09:39: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技术创新管理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关键词:创新商业化创新风险横向社会分摊纵向社会分摊
论文摘要: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商业化过程以及创新风险有不同的观点。从技术创新动力来源的角度出发,分析指出在技术推动下创新风险主要是整合风险、资金风险和市场风险;需求推动下创新风险主要是技术风险和资金风险;两者交互情况下还包括管理决策风险、组织风险、营梢风险等。通过技术创新所具有的社会性,提出创新风险社会分摊的必要性,并给出纵向社会转移分摊和横向社会联合分摊方案。
1技术创新商业化过程和创新风险理论综述
技术创新商业化是指从新技术思想火花的产生到体现新技术的产品或工艺问世的一系列过程川。不同学者对技术创新过程有不同的观点:美国哈佛大学的N.Abernathy和麻省理工学院的JameM.Ut-terback(1970’s)基于技术生命周期提出了A一U创新模式,即将创新活动分解为流动阶段,过渡阶段和稳定阶段;RobertG.Cooper(1986)综合研究了123个公司252项新产品的历史,提出了新产品计划7步骤,即产生新思想,初步评定,产生技术上的概念,发展工程、设计和原理,实验,试制品和实验市场,大量生产并投人市场VijayK.Jolly(1997)通过对IBM,ICI,Raychem,Sony等数十个公司新技术商业化成功与失败实例的研究与分析,提出新技术商业化是由新技术的构想、孵化、示范、推广和持续等5个子过程以及子过程之间的4个衔接环节组成。国内学者吴晓波教授基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规律和特点,提出了二次创新过程模型,该动态模型在全球市场需求与竞争的框架下分四个阶段完成,即模仿创新,创造性模仿,改进型创新和准一次创新。清华大学傅家骥教授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新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技术创新风险是指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技术创新项目本身的难度和复杂性及创新主体自身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的创新活动中止、撤消、失败或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技术指标的可能性。对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许多研究:美国麦迪克(1982)对美国工业技术创新进行了全程研究,得出了决定高技术创新项目成败的8大风险因素:市场知识的获取,技术的指定,开发中的组织与协调,市场营销的重视程度,创新管理,产品的边际贡献,早期市场进入,新产品的技术及市场与企业现有产品的接近度;德国的Schewe(1994)归纳了各国学者关于新产品开发的成败因素判别研究结果,提出重点成败因素从纵向上归为三类:R&D相关因素,生产相关因素和市场相关因素;国内学者蔡宇(2005)将技术创新风险划分为决策风险、制度性风险、财政风险、企业文化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并对每一类风险的防范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苏越良(2005)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针对网络环境下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风险展开了深人分析,他构建的技术创新风险复杂系统将创新风险界定为环境风险、IT风险、市场风险、协作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风险类型之间的传导机制。
2不同动力来源下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技术创新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对创新成败的影响很大,国外有关机构统计研究指出川,即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新产品开发的成功率并不高:消费类工业新产品设计,研制的成功率为50%,新产品工业化试生产的成功率为45%,新产品市场消费的成功率为70%,最后综合起来的成功率也仅为16%左右。可见加强新产品开发的风险控制,降低新产品开发的风险,是提高创新活动成功率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技术创新动力来源的角度出麦,研究技术推动,需求推动以及两者交互作用下技术创新商业化过程中的风险问题。
2.1技术推动创新过程中的主要风险
技术推动的创新模型指研发和科学发现是创新的主要来源,技术创新是技术成果引发的线性过程。这一类型的创新活动主要产生在高技术行业或以科学为基础的行业,如计算机,仪表仪器,机械设备以及医药、化工等领域。该创新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基础研究主要由高等院校,政府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内部科研部门承担。此类创新的主要风险是整合风险、资金风险和市场风险。整合风险是指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各自领域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影响因素包括基础研究成果的适用性和可拓展性、应用研究和开发的可操作性、企业对研究成果的可获得性以及消化能力等。资金风险即财务风险,指创新活动可能由于资金供给的断裂而导致整个创新计划中止,该风险主要发生在应用研究和开发以及生产两个阶段上。市场收益的不确定性和创新活动的可持续性两者间的矛盾激发了风险资金投人的博弈过程。市场风险是由市场和规模的不确定性、顾客需求的不确定性、新产品竞争优势的不确定性、产品的接受时间和产品寿命、市场开发的不确定性、信自和7首棋等田青而异致的风。
2.2需求拉动创新过程中的主要风险
需求拉动的创新模型指市场是R&D构思的来源,并激发寻找满足需求的技术解决方案的研发活动。最早是由J.Schmookler于1966年提出,他对美国炼油、造纸、铁路和农业这四个产业的投资、产出与这些产业的专利数量之间关系进行了考察,发现这些产业产出变化领先于专利数量的变化,他认为专利活动(即发明活动),基本上是追求利润的经济活动,受到市场需求的引导和制约,所以创新活动受市场驱动作用明显仁。该创新过程如图2所示。此类创新的主要风险是技术风险和资金风险。技术风险来源于技术的不确定性和企业的技术能力水平,因此它的构成因素分两类:与技术本身相关的包括技术的可行性、技术的可靠性、技术的先进性、技术的可替代性、技术的难度与复杂性、技术的生命周期、技术的市场潜力、技术传播的难易程度;与企业相关的包括技术开发能力、技术信息的可获得性、辅技术的配套、技术成果保护等。资金风险主要产生在研发和生产两阶段。
2.3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的创新风险
单纯的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只是特例,Rosen-berg认为:科学技术作为根本的、发展的知识基础,与市场需求的结构在创新中以一种互动的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创新活动由需求和技术共同决定,需求决定了创新的报酬,技术决定了成功的可能性及成本,因此这类创新更能反映实际情况。如果说单纯从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下的创新风险具有个体意义,那么此类创新的风险更具有普遍意义,除了上文提到的主要风险以外,还包括战略决策风险,组织风险,管理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生产风险,投资风险,商务风险,营销风险等圈。
3创新风险的社会分摊
技术创新不仅是经济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社会活动。一项技术创新的成果不仅能给创新者带来效益,更是能够通过其外溢效应使全社会受益;事实上,国外一些学者通过对不同行业的产品创新实例进行了统计分析,例如,曼斯菲尔德选取了17个工业技术创新实例,其中社会所得率的中位数为56%,而私人所得率中位数中有约25%,尤其化学产品创新社会利益是私人的8倍左右;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阿罗,英国学者库因斯等都对此做了类似的研究工作。事实表明,技术创新的社会效益远高于创新者本身获得的收益,因此创新的风险承担主体不应该只是单个个人,企业或是组织,而应当是社会。社会是由许多个人、组织、团体等构成的集合体,只有把技术创新风险分摊到这些参与技术创新活动并得到受益的个人、组织、团体中去,技术创新才能更好发挥其经济和社会功能。
创新风险的社会分摊可以分为纵向社会转移分摊和横向社会联合分摊两类。纵向社会转移分摊立足于时间维度,指将创新活动商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决策风险、技术风险、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等,逐渐向社会转移,在相关社会力量中进行分摊。横向社会分摊立足于空间维度,指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使涉及到创新活动的各种社会力量(包括:政府、高校、民间组织、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社区组织及个人)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并在创新的不同阶段,分担部分创新风险。
3.1纵向社会转移分摊
3.1.1分析社会信息,降低决策风险
当技术创新活动仍处于构思阶段,创新者为了确定创新项目,会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但这些信息存在不完全性、不确定性和不对称性,创新者可以通过信息分析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剔除备选项目确定最终项目,以降低创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图3反映了创新者在社会信息的分析和测试中逐步剔除备选项目的过程,在第一阶段,创新者有较多的备选项目,不同社会组织对每个项目信息反馈的态度不一样,所以备选项目的数目有小幅波动,创新者通过理论或实验的验证,剔除了不合理的备选项目,在下一个阶段,重复上述分析和实验过程,直到排除所有不合理项目。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的不确定性逐步减少,创新的不确定性,即风险也逐步降低。
3.1.2加强反馈机制,降低市场风险
当创新活动处于制造和销售阶段时,市场风险即将显现出来,新产品能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能否获得消费者的肯定直接关系着创新活动的成败。为了降低市场风险,创新者可以加强反馈机制,例如在大批量地向市场投人新产品之前,可以设计一些消费者实验品,并维持客户关系,追踪客户体验信息,把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收集起来集中分析,并将可行的改进方案体现到产品中,在多次反馈信息的刺激之下,产品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市场风险得到降低。图4反映了这一过程。
3.2横向社会联合分摊
3.2.1加强联合创新,降低整合风险
联合创新是指不同社会组织共同完成一项技术创新的过程,它是分散技术创新风险的有效途径。联合创新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降低R&D成本、弥补创新资源的不足、发挥各组织优势、提高创新成果的市场竞争力等。联合创新的主要形式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联合,即所谓的产学研模式,这一模式在技术推动下的创新尤为重要。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可企业本身存在一些缺陷,它是以市场为载体,以盈利为目标的组织,这样很容易就限制了新思想的范围,过于单一化、市场化。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学术氛围浓郁、具有高素质人才和新思想的摇篮,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者,大多数基础研究成果都在此产生。企业可以加强与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的联系,将理论性、系统性强的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各自领域,增加科研成果的转换率,以达到创新成果的成功商业化目的。作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自由发挥多种学术理论创新的同时,可以有针对性地结合某一经济领域的现实情况,将基础研究延伸到应用研究,增加科研成果的商业价值。
为了促进产研学的顺利进行,政府在此过程中也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①信息服务平台,促进高校和企业间的信息交换,加强科技成果创造者与使用者的联系,加快科研成果的转让速度;②制度约束平台,通过制度法规约束,使产学研各方互相协调、互相支撑,在合作中实现双赢;③成果转化平台,可以依托高校建立科技园区,也可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在高校内组建科研中心,解决高校研究成果产业化的问题。
3.2.2加强财政支持和金融投资,降低资金风险
论文关键词: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测度,创新链,两阶段分析
1 问题的提出
21世纪高新技术发展突飞猛进,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当代经济增长的核心,世界各国都在抢占高新技术的制高点。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更是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产值从1998年的7110.66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50461.17亿元,年均增长24.1%,成为我国经济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200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1207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完成增加值115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当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为34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占全部商品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28.6%[1]。目前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一些核心领域缺乏原创性技术,导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为薄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近年来,中国政府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作为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试图通过技术创新、科技进步来提升产业结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投入持续攀升,R&D经费从1998年的56.45亿 元,增长到2007年的545.32亿元,年均增长28.44%;R&D人员总量也有大量增长,从1998年的70879人年,增长到2007年的248228人年,年均增长14.94%。但与此同时,新产品销售收入从1998年的1207.254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0303.222亿元,年均增长只有26.68%,比R&D经费年均增长率还低[1]。由此可见,增加创新资源投入只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中国在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创新资源的总量投入,更要注重其效率问题,特别是在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科技创新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效率问题就变得更为突出论文提纲怎么写。
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的R&D测评系统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国外学者做过相关研究。Brown和Svenson(1998)提出了最著名的R&D系统框架模型——B-S模型,认为R&D系统方法由输入、处理系统、输出等八个主要的单元组成[2]。Kerssens-van Drogelen(1999)从影响R&D绩效的权变因素、测度方法和技术等构建了R&D绩效测评系统[3]。Bourne(2000)等认为,实施一个完整的绩效测度体系应包括绩效测度的指标设计、测度指标的选取等四个步骤[4]。Begemann(2000)提出一个动态的绩效测度体系框架[5]。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运用参数或非参数方法从不同视角对高新技术产业效率进行了测度。余泳泽(2009)基于价值链的视角,将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并利用DEA模型分别对各阶段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6]。官建成、陈凯华(2009)综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松驰测度和临界效率测度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7]。朱有为、徐康宁(2006)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及影响因素[8]。
综上文献,国内学者从不同侧面探讨高新技术产业的绩效测评及影响因素,对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理论与实践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遗憾的是,专门研究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测评,并分析其效率高低的关键影响因素的文献很少。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如何界定?创新效率如何测评?其关键影响因素有哪些?找准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原创性,并提高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加快发展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起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政府的产业结构优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界定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范围,基于创新链视角,运用DEA方法从两阶段测度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并分析影响效率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出有效提高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和企业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决策提供参考。
2 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范围界定及创新效率的测度方法
1. 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范围界定
在创新的产出方面,专利是一个被经常采用的指标(Griliches,1990[9];池仁勇等,2004[10];官建成、何颖,2005[11];刘树、张玲,2006[12])。在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中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发明专利技术含量高且申请量很少受到专利授权机构审查能力的约束,更能客观反映一个地区原始创新能力与科技综合实力(Liu & White,2001[13];Guan & Gao,2009[14];刘凤朝,2006[15] ,白俊红等,2009[16])。新产品销售收入是衡量创新产出的另一个指标,但其中的新产品,若源自于三种专利中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其技术含量没有发明专利高。鉴于此,本文放弃“新产品销售收入”而以“发明专利”相对近似衡量高新技术产业的原始性。
由于原创性产业的界定在国内尚无先例可循,到目前为此,学术界难以找到比发明专利更好的反映原创性替代指标。本文认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拥有发明专利数占三种专利申请总数的百分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对较好地反映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原创性水平。为研究问题的方便,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样本容量大小对实证结果的影响,以及中国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较弱的现状。本文从1999-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里以“发明专利占专利总数百分比(临界值暂定为70%)”从高新技术产业的17个行业中筛选出反映相对原创性较高的中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12个行业。需要说明的是,原创性是个相对概念,如果是原创性相对发达的国家,临界值可适当放大。
2.创新效率的测度方法
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测度同类型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 DMU)相对效率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由著名运筹学家Charnes、Cooper和Rhodes于1978年首先提出[10],现已广泛应用于银行、高校、医院、保险公司以及制造业、服务业等诸多领域的效率评价。现有文献中,有关区域创新效率的测度亦基本上是基于DEA方法展开的,本文利用DEA方法中的CCR模型,以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每个行业为基本决策单元测度其创新效率。对于任一决策单元DMU0,其对偶形式的CCR模型可表示为
式中:为决策单元的个数,和分别为输入与输出变量的个数,为投入要素,为产出要素,为决策单元DMU0的有效值。若且,则决策单元DEA有效;若,且或时,则决策单元为弱DEA有效;若,则决策单元非DEA有效[17]论文提纲怎么写。
3 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两阶段测度及其分析
完整的技术创新链包括: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生产四大环节。由于生产环节涉及的要素太多,由于篇幅所限,为简化起见,本文只研究原创性高新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的两个阶段,即: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见图1),分别测度两阶段的创新效率。
3.1 两阶段的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1.技术开发阶段
技术开发阶段的投入指标:R&D经费,R&D人员。产出指标:拥有发明专利数,属于一种中间产出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它是指将研发投入转化为知识产出的能力,从某个角度反映了原创性科技产出。
数据处理方面,主要考虑三个因素:数据的缺失导致采样不全面;技术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时滞性;价格因素导致数据的虚增或虚减。(1)在技术开发阶段的投入产出指标数据处理方面,本文采用了移动平均法和线性插值法弥补了部分产业在某些年份数据缺失的问题。(2)科技从研发投入到新专利通常需要一定的周期,同时各种创新活动周期存在较大差异性,例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几个月到医药制造业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几年不等,且时有交叉,使得投入和产出数据不对应。本文选择滞后期1 年,投入数据选择1998-2007年,产出数据选择1999-2008年。(3)有关研发经费的平减方面,首先是要确定R&D价格指数来将当年价格核算的经费总值折算为可比价格,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的有关数据,构造R&D价格指数如下:R&D价格指数=0.75*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0.2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其中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基年均定为1998年。然后计算出R&D经费1998-2007年的年平均增值率,即,关于R&D存量的折旧率,参考已有文献通常采用的折旧率,基年1998的R&D存量,这里用所有时期的R&D支出的年平均增长率代替1998年之前的R&D支出的平均增长率,则1998的R&D经费存量用公式表示为,以后各年的R&D经费存量通过永续盘存法的方法推导得:。
2.成果转化阶段
成果转化阶段的投入指标:技术投入为技术开发阶段产出,即拥有发明专利数(反映原创性科技产出),经费投入为技术改造经费,人员投入为科技从业人员。产出指标:考虑到要求能直观体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成果在商业上使企业获利的能力,以及市场通过吸收技术创新而带来增强竞争力的能力,因此选用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作为成果转化阶段的产出指标。
数据处理方面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数据的缺失、时滞性的处理方法与技术开发阶段相同。价格指数方面,成果转化阶段的技术投入指标技术改造经费选用的平减指数采用R&D价格指数,而在产出指标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的平减指数的考虑上,将高新技术产业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医药制造业中的三个细分的产业;另一类属于机械电子行业即其余的四大产业。因而在这两个产业的指数选取上也是有所不同的,前者选用化学工业1998年为基年将当年价格核算的经费总值折算为可比价格,后者选用机械工业1998年为基年将当年价格核算的经费总值折算为可比价格。技术改造经费的数据处理在年平均增长率,折旧率以及基年和以后各年的存量处理方法都同研发经费的处理。
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1 .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整体分析:基于技术创新链视角
根据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活动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DEA测算两阶段创新效率值(如表1).
表1 技术开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效率
行业
技术开发效率
成果转化效率
化学药品制造
0.324
0.209
中成药制造
1
0.055
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
0.54
0.104
飞机制造及修理
0.099
0.501
航天器制造
0.042
0.282
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
0.128
0.531
广播电视设备制造
0.53
0.266
电子器件制造
0.434
0.557
电子元件制造
0.288
0.516
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
0.554
1
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
0.99
0.103
仪器仪表制造
0.659
0.157
平均值
0.466
0.357
由表1知,技术开发阶段效率(0.466)的平均值大于成果转化阶段(0.357),说明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果转化效率已落后于技术开发效率,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效率亟待增强。
综合表1的技术开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效率(行业)的数据结果,得出各个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中技术开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的二维分布图,如图2所示。
图2 两阶段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矩阵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12个行业中只有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1个行业处于高技术开发效率高成果转化效率的C区域;落在高技术开发效率低成果转化效率B区域的有5 个行业:中成药制造、医疗设备及器件制造、仪表仪器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和生物与生化制品制造;位于低技术开发效率高成果转化效率D区域的有4 个行业: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和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飞机制造及修理;其余的2个行业都落在低技术开发效率低成果转化效率的A区域。
由图2可进一步看出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效率的原因及其相应的调整方向,具体如下:
A类行业——低开发低转化
航天器、化学药品制造,这些行业的研发阶段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收效却不显著,同时在成果转化阶段盲目投资,对投资的质量(消化吸收、技术引进等)重视不够。对于这类行业应该两阶段同时加强,既要提高技术开发效率又要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B类行业——高开发低转化
仪器仪表、医药类、生物与生化制品制造行业等,属于国家相对比较传统行业,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并且近几年国家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开发效率高;但由于经济不可行,技术不确定现代企业管理论文,缺乏转化资金等,导致成果转化率低。这类行业应当在不降低技术开发阶段效率的前提下,重点加强成果转化阶段的效率。
C类行业——高开发高转化
这类行业属于发展比较成熟的行业,其技术开发阶段的效率和成果转化阶段的效率都比较高, 是其他类型行业发展的目标。这类行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投入与产出发展比较配套,经济发展基础好,属于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锋论文提纲怎么写。
D类行业——低开发高转化
电子类、飞机与雷达类,说明此类行业的发展基础比较弱大多是引进后转化,缺乏技术开发,技术开发效率不高;在成果转化阶段,技术比较成熟,实现了较高的成果转化效率,总体上限制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这类行业应在不降低成果转化阶段效率的前提下,重点提高其技术开发阶段的效率。
图2 整体可看出,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行业除了电子类产品外,大部分行业都存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偏低的问题。可能的原因是:1、研发项目缺乏市场导向,导致技术转化比较困难。高校、科研院所许多研发成果技术含量高,但生产成本很高,缺乏市场竞争力,或者不具备行业生产能力,导致转化困难。二是许多技术不成熟、不稳定,不具备产业化的基础条件,在技术转移中存在很大的风险。2、技术转移对接程度不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是为了“科研”而不是为了企业的需求,成果无法迅速转化,科研的重复和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导致成果转化效率偏低。3、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不强。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技术属于落后技术、传统技术和限制技术,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技术转移。3、企业技术转移的资金不足。技术成果转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通常是技术开发的10倍。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资金不足问题,高新技术产业由于高风险性,很难取得商业银行贷款支持。由于受条件限制,获得政府专项资金扶持的也很少。5、缺乏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一是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缺乏政策扶持。三是缺乏合理的评估机制。四是缺乏风险投资。五是双方信息不对称[18]。
针对以上四类不同的行业,可以采取不同的提升渠道:单边突破式提升:。即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针对各个行业不同的情况,保持住原先的效率高的阶段,以其效率低的阶段为突破口,加强投入和产出的配比,以提升B、D类行业的技术创新的整体效率。
渐进式提升:例如或者。对于A类行业的效率提升方式有多种渠道,就是先集中精力将某一项优势发挥至最大,同时再极力弥补劣势,通过B或D区的过渡,最终成功进入成为C类行业。
跨越式发展:,A类行业需要具备雄厚的经济基础,并且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技术开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两手抓,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实现的跳跃式发展渠道是有可能的。
2.技术开发阶段的效率分析及投入与产出分析
用DEA方法测度的技术开发阶段的创新效率及投入冗余与产出松弛情况如下 (见表2).
(1)效率分析
表2 1999-2008年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开发阶段的平均创新效率与差额值
效率
差额
行业
crste
vrste
scale
规模效应
拥有发明专利数
R&D人员
R&D经费
化学药品制造
0.324
0.324
1
-
100
0.0
中成药制造
1
1
1
-
0.0
生物与生化制品的制造
0.54
0.738
0.731
irs
6139.5
飞机制造及修理
0.099
0.099
0.991
irs
1131
0.0
航天器制造
0.042
0.307
0.136
irs
23
8883.5
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
0.128
0.396
0.324
irs
14
52
0.0
广播电视设备制造
0.53
1
0.53
irs
0.0
电子器件制造
0.434
0.435
0.999
-
25944.0
电子元件制造
0.288
0.288
0.997
irs
241
0.0
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
0.554
0.563
0.985
irs
91780.1
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
0.99
1
0.99
irs
0.0
仪器仪表制造
0.659
0.66
0.999
irs
2622
0.0
平均值
0.466
0.568
0.807
3
346
11062.3
从表2可看出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开发阶段的创新效率(crste):
中成药制造和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的创新效率分别为1,0.99,创新效率较高;而飞机制造及修理、航天器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3 个行业的创新效率分别为0.099,0.042,0.128,创新效率较低论文提纲怎么写。生物与生化制品的制造、航天器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5 个行业的规模效率分别为:0.731,0.136,0.324,0.53,0.99,分别小于相应行业的纯创新效率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无效率主要来自规模无效率,可能的原因:这5个行业规模扩张过快,内部协调管理能力不足管理费用增加幅度大于规模扩张带来的成本降低的幅度。其它行业(除中成药制造外)的规模效率分别大于相应的纯创新效率,无效率主要是源于纯技术无效率。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行业技术开发阶段创新效率平均值仅为0.466,创新效率较低可能是因为这些行业过多追求技术开发的投资规模而忽视了技术开发效率。这为各行业技术开发阶段效率低找准症结所在,并提高其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2)投入冗余与产出松弛、规模效应分析
为了探讨1999-2008年间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开发效率的特点并且寻找未达到有效值的根源,用基于产出导向的DEA模型CCR度量了各个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从投入角度看,生物与生化制品的制造、航天器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这4个行业都存在研发经费冗余,分别为6239.5万元, 8883.5万元, 25944万元,91780.1万元;相对而言,研发人员显得不足。化学药品制造、飞机制造及修理、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电子元件制造、仪器仪表制造这5个行业都存在研发人员冗余,分别为100人,1131人, 52人,241人,2622人,相对而言,研发经费显得不足。中成药制造和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的创新效率分别为1,0.99,效率最佳,不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松弛。从产出角度看,航天器制造和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产出松弛分别为23个,14个,存在拥有发明专利总量不足。这些行业需要加大技术开发的原始创新力度。这为进一步调整科技投入产出方向和幅度,提高技术开发阶段效率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从规模效应来看,除了化学药品制造、中成药制造、电子器件制造这3个行业处于规模效应不变外,其它行业处于规模递增,这些行业可进一步增大研发资源的投入以提高技术开发阶段的效率。
2.成果转化阶段的效率分析及投入与产出分析
用DEA方法测度的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及投入冗余与产出松弛情况见(表3)
(1)效率分析
表3 1999-2008年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转化阶段的平均创新效率与差额值
效率
差额
行业
crste
vrste
scale
规模效应
新产品销售收入
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
拥有发明专利数
技术改造经费
年平均就业人员
化学药品制造
0.209
0.222
0.904
irs
0.0
586274.6
221151.2
62714
中成药制造
0.055
0.17
0.322
irs
0.0
211811.9
39
0.0
生物与生化制品的制造
0.104
0.69
0.15
irs
0.0
18150.0
27
0.0
飞机制造及修理
0.501
0.534
0.938
irs
0.0
906360.1
390404.7
102711
航天器制造
0.282
1
0.282
irs
0.0
0.0
0.0
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
0.531
1
0.531
irs
0.0
0.0
0.0
广播电视设备制造
0.266
1
0.266
irs
0.0
0.0
0.0
电子器件制造
0.557
0.565
0.985
irs
1415025.5
0.0
264215.0
114122
电子元件制造
0.516
0.533
0.968
irs
918319.9
0.0
235985.1
464750
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
1
1
1
-
0.0
0.0
0.0
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
0.103
0.4
0.258
irs
0.0
54444.3
16
0.0
仪器仪表制造
0.157
0.184
0.855
irs
0.0
188935.1
0.0
10241
平均值
0.357
0.608
0.625
194445.4
163831.3
7
92646.3
62878
从表3可看出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转化的创新效率(crste):
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的成果转化效率(为1.000)达到最佳外,其它行业效率都较低;而中成药制造、生物与生化制品制造、化学药品制造、医疗设备及器件制造和仪器仪表制造4 个行业的成果转化效率较低,分别为0.055, 0.104, 0.103, 0.157。生物与生化制品制造、航天器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5 个行业的规模效率分别为:0.15, 0.282, 0.531, 0.266, 0.258,分别小于相应的纯创新效率,无效率主要来源于规模无效率;其他行业的无效率均主要来自纯技术无效率,纯技术无效率可能是因为这个行业既定的投入资源提供相应产出能力比较弱。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在成果转化阶段创新效率平均值仅为0.357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创新效率低,可能是因为这些行业过多的追求投资规模,不注重投资效率造成的。这为各行业成果转化阶段创新效率存在的问题找准症结所在,为有效提高其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2)投入冗余与产出松弛、规模效应分析
从产出角度看,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2 个行业的收益性产出不足,相应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松弛分别为:1415025.5万元, 918319.9万元。化学药品制造、中成药制造、生物与生化制品的制造、飞机制造及修理、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6个行业的竞争性产出存在不足,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松弛分别为:586274.6万元,211811.9万元,18150.0万元,906360.1万元,54444.3万元,188935.1万元。这些行业要加大科技成果商业化,同时加大新产品出口的竞争性力度。从投入角度看,造成我国高新技术行业成果转化阶段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投入冗余上。中成药制造、生物与生化制品的制造、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拥有专利发明数与技术改造经费的冗余分别为39个,27个,16个;相对而言,技术改造经费、年平均就业人员显得不足。仪器仪表制造中年平均就业人员的冗余分别为:10241人,相对而言,拥有专利发明数的技术性投入、技术改造经费显得不足。这为进一步调整其科技投入产出方向和幅度,提高成果转化阶段效率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4 结论与政策启示
4.1 结论
本文运用DEA方法测度了1999-2008年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各行业创新效率、规模效应、投入与产出的冗余与松弛状况。研究结论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果转化效率已落后于技术开发效率,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效率亟待增强论文提纲怎么写。第二,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除了电子类产品外,大部分行业都存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偏低的问题。第三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技术开发阶段,中成药制造和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的创新效率较高,飞机制造及修理、航天器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业的创新效率较低。相对于研发人员和研发经费投入,技术开发阶段的原创性产出(拥有发明专利数)不足。第四,成果转化阶段,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创新效率最高外,其它行业效率较低。化学药品制造、中成药制造等行业的竞争性产出存在不足。第五,从投入产出角度看,两个阶段的不同行业创新效率低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源于规模无效率,有的源于纯技术无效率。从规模效应看,两阶段的大部分行业都处于规模递增阶段。
4.2 政策启示
其一,各个行业应根据本行业创新活动是否达到生产前沿、两个阶段的实际投入产出的冗余与松弛、规模性等进行改善,有针对性调整各行业的两阶段的科技投入或产出的方向与幅度,使创新效率尽可能向生产前沿移动。
其二,不同行业根据本行业目前技术创新链的不同阶段创新效率状况,分别单边突破式、激进式、跨越式渠道提升各自创新链的不同阶段创新效率。
其三,为有效提高原创性高新技术行业的成果转化率。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提高研发项目缺乏市场导向、技术转移对接程度、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加大企业技术转移的资金,加大风险投资。完善缺乏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的法律法规、政策扶持、合理的评估机制、双方信息的对称化程度。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年鉴1999-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Brown,M.G., Sevenson,R.A.Measuring R&D Productivity[J].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1998,41(6):30-35
[3]Kerssens-van Drogelen,Cook. R&DPerformance measurement: more than choosing a set of metrics[J].R&Dmanagement,1999,29(1) :35-46
[4]Bourne M.,Mills J.,Wilcox M.,Needly A.,PlattsK. Designing,Implementing and Updating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al& Production Management[J].2000,20(7) :754-771
[5]Begemann C. Dynamics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yst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2000,20(6):692-704
[6]余泳泽.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科学,2009,(4):62-74
[7]官建成,陈凯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0):19-33
[8]朱有为,徐康宁.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38-45
[9]Griliches,Z..PatentsStatistics as Economic Indicators:A Survey[J].Journal of EconomicLiterature,1990,(4):1661-1707
[10]池仁勇等.我国东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差异及其原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8):128-131
[11]官建成,何颖.基于DEA方法的区域创新系统的评价[J].科学学研究,2005,(2):265-272
[12]刘树,张玲.我国各省市专利发展有效性的DEA模型分析[J].统计研究,2006,(8):45-48
[13]Liu Xielin, White S. An exploration intoregional variation in innovation activity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Technology Management,2001,21(1-2):114-129
[14]Guan J C ,Gao X.. Exploring the H-index atPatent Level[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Technology,2009,60(1):35-40
[15]刘凤朝.基于专利结构视角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J].管理评论,2006,(11)43-47
[16]白俊红等.应用随机前沿模型评测中国区域研发创新效率[J].管理世界,2009,(10)51-61
[17]刘和东.中国工业企业的创新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68-74
论文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
一、建立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评价制度的背景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改革总体思路,并将其明确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目标。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相互分离。然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最终也导致了委托问题的产生。国有企业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组成部分,也同样存在上述问题。那么,在如今的这种情况下,作为国有资产出资者代表即“大股东”定位的国资委应该如何正确的评价与考核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以实现出资人财富的最大化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成了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对于经营性国有资产而言,没有国企负责人经营业绩的考核,也就无所谓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作为国有资产出资者代表的国资委,必须通过考核国企负责人的经营业绩来掌握国有资产的收益和保值增值状况,实现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国资委对国有企业负责人进行的业绩考核,是为了提高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从而促进国有资产运营质量和效率。其目的是要把国有资产经营的责任落实到企业负责人,对国有出资企业实现的国有资产经营目标进行考核。
二、相关的理论依据
(一)委托理论
信息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把整个社会经济关系归结为委托—关系。即在执行契约的过程中人获得某种私有信息企业管理论文,而委托人无法获得这些信息,导致人的行为对委托人的利益造成损害。国有企业出资者并不直接支配资本的运用,而是委托专门的管理人员在满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决定其资本营运。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下,经营者的财务目标会偏离出资者的目标。为了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经营者激励机制,而激励机制的基础问题就是业绩评价。
(二)超产权理论
泰腾郎(1996)、马丁和帕克(1997)等学者,以竞争理论为基础提出超产权论(BeyondProperty-Right Argument)。超产权理论认为企业效益主要与市场结构有关,即与市场竞争程度有关。在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上,企业私有化后的平均效益有显著提高;在垄断市场上,企业私有化后的平均效益改善不明显。国有企业是一种适应适应市场经济制度的产权安排,效率的决定与产权形态、组织形式无关,只与信息的充分程度有关,而信息是否充分,不是由产权决定的,而是由竞争决定的。竞争可以让企业经营者的努力与努力程度更加充分公开,从而做到更有效的监督经营者。
因此,根据超产权理论的观点,只有对国有企业负责人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经营业绩评价,将其置于一个相互竞争的环境之中,做到透明考核,明确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责任,使国有企业负责人的努力成果和最终的考核结果相符,才能真正的将国有企业处于一个竞争的环境当中。如果没有竞争,高效率企业的负责人和低效率企业的负责人都不会被淘汰,最终只会导致国有企业的停滞不前以及国有资产的流失,也无法实现所有者利益的最大化。
(三)激励理论
哈罗德·孔茨认为,激励是指挥与领导工作的一项重要摘要把企业负责人的报酬和公司的经营目标联系起来企业管理论文,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降低委托成本,最大可能的为股东创造财富。
三、我国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评价的现状
2004年1月1日,国资委颁布实施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二号)国资委按照此《暂行办法》以出资人的身份对中央企业负责人进行业绩考核。这一业绩考核制度体现了:明确了评价主体是国资委———它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角色;考核对象是企业负责人;确定了“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结果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统一、考核结果与奖惩相挂钩”的制度规范;考核内容为年度经营业绩与任期业绩相结合。其中,年度业绩核心指标为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任期业绩核心指标包括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等。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的全面推行,结束了中央企业负责人“有任命没有明确任期,有职务没有严格考核,薪酬同业绩不挂钩”的历史,使业绩考核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走上了规范化和良性发展的道路。部分地方国资委也建立了相似的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度,从而扩大了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的发那位,促进了地方国有企业的发展。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修订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国资委第17号令)。该办法中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中的基本指标都没有变化,分类指标由国资委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特点,综合考虑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技术创新投入及风险控制能力等因素确定。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增加值将被引入业绩考核。新的《暂行办法》更加突出发挥业绩考核在国有资产监管中的导向功能,注重把考核导向的重点放到提高目标管理水平、推动战略管理、引入价值创造理念、提升可持续发展等能力方面。2010年1月1日又颁布实施了新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国资委第22号令)。年度经营业绩指标仍然包括基本指标和分类指标,但基本指标有所变化,包括利润总额和经济增加值,正式将经济增加值作为一项业绩考核的指标。分类指标由国资委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特点,针对企业管理“短板”,综合考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技术创新投入及风险控制能力等因素确定。
四、我国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偏重财务指标,忽视非财务指标
一般情况下,财务指标无法涵盖影响企业业绩的所以因素,尤其不能涵盖那些对企业业绩具有重要影响却又难以量化的因素。我国目前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尚不完善,企业财务报表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在企业会计信息发生严重异常的情况(如数据失真等)或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程度提高的情况下,如果只偏重财务指标,所得的结果必然有很大的片面性。此外,目前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多以盈利能力指标为主企业管理论文,这会刺激管理者操纵盈利指标,比如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在利润总额不变的情况下,管理者有动机操纵分母,通过发行更多的债券和回购股票等方式,大幅提高净资产收益率。财务指标过分依赖会计数据,容易引起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的不实。而采用非财务指标进行评价,可以从外部环境和非财务角度对财务指标评价结果进行修正和补充。
(二)考核程序不够完善
考核指标确定后,如何科学地确定目标值是考核能否达到效果的关键环节。实际工作中,考核目标确定主要依据企业历史数据,进行环比,并没有真正与企业战略、年度预算相挂钩,更不用说向行业标准、国际标准靠拢。为确保完成业绩指标,企业存在“雪藏”部分业绩的可能性很大。此外,还缺乏严格的动态监管机制,对企业经营的具体过程缺少关注。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不是目的,而是出资人履行权利,落实资产经营责任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考核不仅是对考核期经营情况算总账,更要加强日常的动态监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好企业经营业绩动态监控,对于促进企业完成和超额完成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三)考核体系不够科学化
各地国资委对其管辖地区的国有企业都采取了统一办法,统一考核的方式,但由于企业所处行业不同,规模不一,发展阶段千差万别企业管理论文,所有企业共同运用一个考核办法,按照统一的考核体系和标准进行业绩评价,很难做到合理科学的考核。处于不同环境的国有企业业绩其结果的差异可能来自于行业差异,而不是管理者的经营能力和努力程度差异。如果国资委不区别所辖企业在垄断性领城与充分竞争性领城的巨大不同,而以‘一刀切’的考核指标来奖惩,科学公正的目标肯定会打折扣。现有考核指标容易出现“鞭打快牛”的问题,各个企业行业、规模、现实条件、市场环境和业务起点等都不一样,但面临的基本考核指标都是一样的。实际考核的结果,往往出现效益好的企业因起点高而达到的绩效得分不高、起点低的企业绩效得分反而高的现象。
五、对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的改进建议
(一)对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评价改进的必要性
效用是指对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满足的一个度量,可以解释一种经济行为是否带来了好处。国资委所辖的各个国有企业有其自身性质、所处行业以及竞争状态等的差异,同时目前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评价基本上都采用了统一的考评办法,缺乏差异化的评价,很多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有一些就职的偏向,导致一些没有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出现了人才缺乏的现象。因此,国资委只有对当前的业绩评价体系做进一步的改进,才能够让在不同国有企业中任职的负责人获得的效用在同一条无差异线上,使其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获得相同的效用,以遏制有的国有企业人才缺乏的现象,促进国有企业全面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改进的建议
1、重视对非财务指标的运用
非财务指标可以弥补财务效绩评价导致的短期行为,有利于实现企业长远利益最大化。非财务指标的设定考虑了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等与企业战略密切相关的因素。同时,非财务指标受会计政策的干扰较少,也能够更加顺应现代经营环境的需要。非财务指标的外延比较宽,但大致可分为客户、员工、市场、内部业务流程、创新、社会责任等方面。在对国有企业负责人进行业绩评价时可以引入一些诸如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技术创新、社会生态环保等的指标,将其与财务指标相结合,才能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给出综合全面、科学严谨的评价,克服国有企业短期行为。
2、完善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考核程序
国资委应对国有企业负责人报送的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建议值严格把关,了解是否存在低报目标值的现象。国资委在核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值的过程中,应根据“相同行业、相同尺度”的原则企业管理论文,结合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企业所处的行业发展周期、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等,对其目标建议值进行严格审核。此外,应加强对考核具体过程的监督与控制,建立相应的动态监控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激励被考核者超额完成目标。
3、促进考核体系的科学化
了解各个行业以及企业各个发展阶段的情况是国资委对国有企业进行业绩评价的前提,国资委在制定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引入差异化业绩评价的策略。在制定具体的考核方式时应当考虑被考核企业的特点、发展阶段、战略目标等因素,并结合行业的差异,建立能够满足不同需求主体、体现行业差异的多重权重的评价体系。与此同时,应明确规定每种具体权重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及适用情况,并要求评价者在公布企业绩效评价结果时,充分披露所采用的权重体系。
4、构建基于EVA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
现代企业制度下,要求建立一种符合资本效率有效发挥的新型激励机制。即要在保证所有者财富增加的前提下,将价值创造的部分奖励于经营者。EVA是经济增加值的英文缩写。它是公司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投入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是所有成本被扣除后的剩余收入。它可以全面地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反应管理价值的所有方面,是为股东创造财富的关键驱动因素。目前新出台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已在年底考核的基本指标中引进了EVA指标,使对国有企业的业绩评价进一步的客观化、合理化。各地国资委也应根据当地的情况积极的引入EVA指标,在对其经营业绩做客观、公平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以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王化成.企业业绩评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毛程连.国有企业的性质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分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3】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Z].2009,(12).
【4】徐敏.出资人视角下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07.
论文关键词:国有企业,管理,创新
一.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主导性作用,作为国有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充分发挥了国有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另一方面来看,我国国有企业整体市场竞争力不足、效益不高,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实现还有很大的一段路要走。究其原因,除了历史因素外,不难看出当前我国很大一部分国有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理不适应症”的问题。具体来讲,如国有企业在长期运作中所形成的一整套企业管理方式难以得到转变,未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管理粗放化,管理水平低下,效益流失严重,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国有企业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也大大阻碍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推进及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1]。因此,通过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推进及深入改善国有企业管理不佳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随着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等的迅速发展及壮大,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格局和环境使得国有企业所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巨大变化。从需求方面来看,为实现国有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高自身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加大管理创新力度。本质上来讲企业管理创新是指对企业管理的理念、方法、模式等进行根本性的、深层次的改变与改善,是培育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之源和有效途径。同时通过管理的创新活动,自觉除去各种阻碍企业发展的消极因素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带动和实现企业的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以最大化地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有助于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从供给方面来看,促进国有企业发展相关政策和精神的出台,加上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科学信息技术的进步等在为国有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为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开展提供了动力支持、物质基础和管理方法理念上的支持等。
二.推进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不难看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了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有序开展。如受传统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和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仍有很大一部分国有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对于创新的认识只简单地停留在表面,甚至存在着认识误区,将管理创新工作看作是可有无,忽视管理创新[2];管理技术和方法落后,如决策时主要是依靠个人经验及主观判断,管理机制不健全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整体不平衡;缺乏鼓励和支持创新的有效机制;缺乏高素质的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等等,都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有企业创新的不足。在深刻认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及管理创新中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加大措施全方位、多角度地推进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
长期以来,鉴于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家给予国有企业诸多的优惠政策和发展优先权等,这些措施大大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使得国有企业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和官僚思想,效益观念差,对于主动进行管理创新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缺乏足够的认识。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管理创新首先需在理念上进行创新,管理理念的创新是推进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提。具体来讲,管理理念的创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论是何种类型的企业,只有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有企业要重塑和增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理念,积极主动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为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提供观念上的支持。通过管理理念的改变和创新,搅动国有企业固步自封、停滞不前的企业氛围,给国有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加速国有企业的新陈代谢,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时刻把握时展趋势积极,树立起参与国际化大市场竞争的理念,同时立足于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开阔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视野和思路。
二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人力资源是推进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和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为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源在国有企业管理创新中的积极作用,需改革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重视和加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长远战略规划。尊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利用科学方法深入了解和把握员工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建立起高效科学的激励机制,彻底改变平均主义负面思想的影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3]。另外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管理理念等核心期刊目录。
(二)管理创新应立足实际
企业管理创新并没有统一的模式,但从本质上来讲管理有其内存的逻辑和规律,管理自身最本质最基本的因素直接影响到整个管理过程。因此在充分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进行调整,通过持久、系统的管理创新活动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二是,推进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要积极融入我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和理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第三,国有企业管理创新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发展需求,以及市场要求等,选择适合企业文化特性的管理方式,以形成个性鲜明的管理模式,坚决杜绝单纯模仿某一种管理模式情况的出现。要认真分析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尤其大部分国有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都有待提高,管理创新工作的推进要紧密结合企业管理的改革工作,统筹规划,循序渐进,才能真正以管理的创新带动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另外,要制定和明确切实可行的管理创新整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以有效指导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
(三)多管其下营造有利管理创新的良好氛围
创新主体创新能力的发挥离不开一个鼓励和支持创新的企业氛围的支持。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创新主体,包括企业家、管理者及企业员工等才可能做到思想活跃,积极主动地将创新的思想和理念贯穿于工作的任何环节中。一是国有企业管理领导层要重视和鼓励管理的创新工作,以身作则,寓管理创新理念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培育员工追求优秀的价值观和使其具备良好的心智模式,包括健全的心理、优秀的品质及较高的文化素质及合理的能力结构等,激发创新意识理念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三是,实现管理的民主化,培养和形成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将个人的成长发展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提高责任感及对于企业的忠诚度,认识到管理创新对于实现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配合和推进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和参与企业的管理[4]。另外,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时所产生的思想碰撞是产生新思想、新观念及新方法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改变森严的等级制度以建立起宽松方便的沟通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意识。总之,在企业的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全体员工所认同和认可的企业创新文化和鼓励支持创新的良好企业氛围是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工作有序开展的根本保障。
(四)夯实国有企业内部基础管理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开展不是毫无基础的虚无创新,管理创新工作的有效开展除了理念和企业良好氛围的支持,往往需要基于基础管理较好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产生。换句话来讲,如果企业缺乏良好的管理基础,那么企业管理创新工作也难以有效开展。因此针对国有企业当前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需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基础管理,为向更高水平的管理层次迈进和为管理技术、方法创新等提供保障。一是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完善国有企业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落实股东大会制度,理顺企业内部管理关系。二是现代企业管理论文,以信息化发展为基础,通过流程再造工作,优化和完善组织结构,逐步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及网络化,改变管理机构臃肿、管理人员过多的状况,提高企业管理效益及对外界的快速反应能力[5]。三是,完善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关于基本流程、岗位职责、信息收集等的规定,实现企业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尤其是岗位责任制度,形成权、责、利相结合的管理格局。
(五)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管理技术的创新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国有企业在管理技术方面也有了质的突破。管理创新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要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技术手段,不断地改进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6]。一是,管理的信息化,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过程中,通过各种数学模型、计算机程序及数据库等。二是要不断地总结现有的经验和教育,在归纳总结中不断升化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于国内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要给予积极借鉴和吸收。三是建立健全企业信息系统,实现信息收集、处理的自动化及高效化,及时全面地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丰富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支持。四是,选择合适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并不断地优化其管理功能,促进企业管理的集约化精细化及信息的共享。
参考文献
1.李昶.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刍议[J].经营管理者,2010,15,12-13.
2.朱新杰.开拓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新局面[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2-34.
3.孙丽华,张野.谈谈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4,16-17.
4.赵玉莲,李立宏.浅谈国有企业管理创新途径[J].商场现代化,2009,4,32.
因此,我们认为案例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研究策略的意义和潜在科学贡献在国内已经广为接受,不容质疑。国内案例研究者也普遍对案例研究的规范有了_定了解。佐证之一就是过去五届案例论坛的论文质量的大幅提升和学术影响的不断扩大。在基本解决了案例研究的认可和初步规范问题之后的此时,我们需要更多关注的是,案例研究是否提出了有趣的研究问题?数据分析过程是否足够严谨?是否做出了应有的理论贡献?目前答案还并不十分肯定。
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国外管理学界则相对比较肯定。构建理论和检验理论被认为是实证研究论文广生理论贡献的两条根本途径(ColquittandZapata-Phelan,2007)。国际顶尖管理学期刊之一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AMJ)在1963~2007年近50年间发表的论文中,理论检验型和理论构建型的论文数目都在逐年增长(ColquittandZapata-Phelan,2007)。理论构建型研究通常指案例研究、扎根理论、民族志等归纳式研究,也包括假说演绎式的实证论文。理论构建型论文虽然一直少于理论检验型论文,但差距越来越缩小,到2007年,两者的数量几乎接近。这一结论有力地证明了高水平国际期刊以及学者对包括案例研究在内的定性研究的重视和支持然而,近5年来本土案例研究在哪些具体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为此,在对本届案例论坛回顾之后,本文对近五届论坛报告的研究型案例论文进行比较分析,并针对目前存在的若干薄弱环节给出改进步骤。
二、论坛的主要观点和概况
本届论坛邀请了美国阿拉巴马大学JeffreyA.Martin教授等专家,为与会者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Martin教授具有丰富的案例研究经验,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师从KathleenEisenhardt教授,曾和StephenBarley和RobertSutton等著名案例研究专家一起工作过。他为论坛做了两场主题报告,其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Martin教授从一般定性研究入手,介绍了定性研究的几种类型,特别强调定性数据的研究、归纳研究、比较案例研究、民族志、扎根理论等虽属于不同类别的定性研究方法,但相互之间有重叠。在实际运用中,研究者常常组合运用这几种研究类型,但如何组合,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模板"。这并不是说各种定性研究方法可以随便地堆砌在_起,而是需要"协调"地结合在一起,以便得出更有意义的真理。Martin进一步指出对定性研究而言:⑴分析层次可以是个体、团队和组织;(2)样本规模可以是_个、几个或者许多个;⑶数据收集可以通过民族志、文档或者面对面访谈;⑷数据分析的手段可以是归纳法、演绎法或者两者相结合,可以用定性数据分析,也可以用定量的统计方法;(5)最后的理论模型可以是过程模型,也可以是因素模型,或者两者的结合。事实上,案例论坛的稿件中也有一些是基于定性数据的研究但并非案例研究。Martin教授重点介绍了多案例比较研究,作为定性研究的—个主要类型。他以自己的研究为例,说明了从选择研究问题、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到最后写作和发表的全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据收集方面,Martin教授认为,访谈时要使被访者专注于叙述他们自己的所作所为,或亲眼看到的其他人的行为。也就是说,应该防止让他们去描述那些他们实际上并没有参与的事情,例如在他们没有参加的会议上发生了什么。此外,通常要避免提问"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因为找出事件背后的原因不是被访者的任务,而是研究者自己的工作(分析数据、解释关系,从数据中推导)。此外,数据收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每次的数据收集工作应能转化为几篇论文。
在数据分析方面,Martin教授认为,所收集数据/证据的力度来源于跨案例之间的一致性,这就是所谓的复制逻辑。从相似的案例中找出相同的模式,能保证作者不会因为某个鲜活的特例而心猿意马。
Martin教授特别强调了寻找能指导案例研究的理论的必要性。他认为几乎没人能够宣称某个研究没有现存理论依据,文献中总能找到一些相关理论,可在某种程度上应用到数据分析中。因此,研究者应该去探寻现有文献的缺陷,而不能说没有相关文献。这样做有两重意义。首先,这能给读者——我们的最初评审人个框架来理解我们的研究贡献;这也能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专注于自己想要做的贡献。如果没有聚焦,那么研究者就容易在自己的工作可能产生的众多贡献中摇摆不定,导致最终没有完整地建立基于其中任何一个发现的理论。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潘善琳(ShanLingPAN)教授做了题为"将企业实践提炼为学术论文:结构化、实用化、情景化(SPS)案例研究方法"的专题报告。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的李平(PeterPingLi)教授分享了其倡导的阴阳案例研究方法。他认为案例研究是开展本土化研究所必需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当某个学术研究领域内存在差异较大的理论观点,特别是理论观点相互冲突时,阴阳案例研究法非常适合研究人员创建整合式的新理论。
在案例教学方法模块,厦门大学的沈艺峰教授剖析了案例教学的本质。复旦大学的包季鸣教授提出案例教学要体现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色、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学员的现实需求,通过即时性、进行性、追踪性案例来达到案例教学的效果。台湾大学管理学院的李吉仁教授对案例教学的定位和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香港浸会大学MichaelYoung教授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付莘研究员分享了教学案例写作和课堂使用的经验和教训。
本届案例论坛共收到来自海内外94所院校的123篇稿件。经过程序委员会的初筛和评审专家的"双向匿名评审",最终收录论文集65篇,其中研究型案例45篇,理论构建研究论文13篇,教学型案例7篇。分论坛报告研究型案例23篇(实际录取率为26%);理论构建研究8篇;教学型案例7篇。论坛程序委员会的大部分成员以双向匿名方式经过两轮投票排序,评选出9篇最佳论文(其中6篇研究型案例、3篇教学型案例)。
因篇幅关系,本文仅简要介绍6篇获奖研究型论文。其中周江华等(2011)通过多案例研究(7家企业)深入剖析了我国山寨手机行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在BoP(BottomofPyramid,金字塔底层)市场开展破坏性创新的过程。于天远和吴能全(2011)以珠三角地区的三家民营高科技企业为样本,结合使用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构建了"组织文化变革模型”阐释了"政商关系的非人格化水平"与组织文化变革历程的关系。王世权等(2011)针对理论上关于母子公司关系网络作用于子公司创业的内在机理尚未理清的事实,对海信集团及其主要的13家子公司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剖析,构建了相关的理论模型。于春玲等(2011)以上海家化、云南白药和晨光文具为研究对象,归纳出了中国情境下成功品牌延伸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郑晓明等(2011)基于双元能力的理论视角,以海底捞公司发展历程为案例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促进企业服务敏捷性形成的特征、过程和原因。王欢和汤谷良(2011)通过案例研究发掘了双汇成功实施MBO的一系列要素,通过双汇MBO"路径创新"的典型案例验证和补充了原有的MBO理论框架。
三、近5年案例研究论文规范性分析
这里,我们采用内容分析法,运用毛基业和张霞(2008)借鉴Dub6和Par6(2003)的方法所归纳的案例研究规范性指标,来评估近五届论坛报告的研究型案例论文的质量。这套指标便于"使得案例研究整个过程的每个步骤都在严格的控制下进行,尽可能避免研究人员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这些严格的程序和标准是我们进行案例研究时的参照,也可以用来评价一项案例研究是否达到了规范化要求〃(毛基业、张霞,2008,p.118)。
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5年来论坛的研究型案例在各项规范性指标上几乎逐年提高。进步最为明显的方面包括明确的研究问题、说明相关理论、基于团队的研究、采用多种收集方法、引用原始证据。而有些方面相对仍然不足,特别是数据收集程序、数据分析过程,以及与现有理论的比较。考虑到有些规范性指标是笼统的评价,为获知更多的细节信息,以本届论坛报告的论文为样本,我们有如下进一步的发现。
研究问题方面。研究问题可以具体说明研究者试图想要知道或理解什么(Maxwell,2005),此外还起到两个重要的作用:帮助研究者聚焦研究和指导实施研究(MilesandHuberman,1994)。可喜的是本届论坛报告的案例中只有个别的没有清楚表述其研究问题;但也有个别论文,虽然提出了研究问题,但过于发散。研究问题所引致的研究必须是真正可以实施的,也必须是读者读完研究论文之后能够得到解答的问题(Maxwell,2005)。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案例研究都应该回答一个或若干具体研究问题,而这些问题最好在引言中就明确告诉读者。
理论基础方面。案例论坛_贯强调理论在案例研究中的重要性(毛基业、李晓燕,2010)。我们看到本届论坛报告的每篇案例都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但也发现一些研究在指出缺乏对某现象的研究之后,所回顾的理论仅是走过场,没有指出现
有理论能够解释哪些方面、缺口在哪里、为什么现有理论没有对该现象给出满意的解释?案例研究的研究问题可以是理论驱动型,也可以是现象驱动型(EisenhardtandGraebner,2007)。对于那些由现象驱动的研究问题来说,研究者必须强调此现象的重要性和现有理论的贫乏(EisenhardtandGraeb-ner,2007)。
理论抽样方面。数据收集的第一个步骤是确定数据来源,即案例对象的选择。案例的选择要符合理论抽样(GlaserandStrauss,1967),而非统计抽样。有些研究在确定研究对象时不太考虑案例与研究问题的匹配性,而是有选择知名企业的倾向。
本届论坛中案例对象更加多样化、有趣和独特,但是多数作者却没有清楚交代选择该案例的理由,即没有说明理论抽样过程。
数据分析方面。样本论文中多数作者都会交代自己的数据分析方法,但有些只是简单交代了一下步骤。即使有些作者宣称自己采用了扎根理论中的二步编码法(StraussandCorbin,1998),或者是采用从经典案例研究文献中归纳出的其他数据分析方法,但读者看到的只是机械的模仿,而没有看到诸如以下信息:理论如何指导了作者的数据分析,数据分析过程中产生了哪些中间构念和最终构念(甚至要给出数量),构念与构念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确立的。
与现有理论比较方面。案例研究的终极目标是要构建新的理论,理论构建的一个特征是将涌现的概念、理论或假说同现有文献进行比较(Eisenhardt,1989)。样本论文中有很多尽管理论回顾很到位、案例数据也很丰富、数据分析也很严谨,但最后_步,只是匆匆做个总结便以此结束,以至于读者无从知晓此案例研究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理论贡献,例如对哪些现有理论进行了修正或情境化。
1.1实验技术力量不足,可持续发展受阻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在校生人数大幅增长,专业教师力量不断充实,实验室规模不断扩大,实验仪器数量快速增加,但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建设却远远滞后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实验工程技术力量不足,对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支撑力度不够,严重影响学校的全面建设。队伍规模偏小是实验技术力量发挥不足的重要原因。以2013年教育部统计数据为准,国内重点高校(九校联盟)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均不足10%。笔者曾对国内外5所知名大学做过调研,这5所大学技术人员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在15%~22%之间,平均18%,具体见表1。可见,一流大学普遍重视技术人员的规模配置,以确保对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支撑力度。国内高校在编制核算、岗位设置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弱化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的发展规模,从根本上削弱了实验与工程技术力量的发展和实验技能的提升。我校也面临同样问题,编制数不足,同时在岗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中,又有部分人从事管理、科研或其他岗位的工作,并没有真正从事实验和工程类的工作,导致真正从事实验室工作的人员数量实际上更少。高层次技术人才缺乏是一个原因,实验与工程技术力量发挥不足更是另一个重要原因。优秀技术人才难以引进,缺少行业领军人物或顶尖人才,使得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的技术结构不合理,队伍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调研发现,院(系)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一直存在,并且有增长趋势,但长期得不到解决。
1.2评价体系不完善,发展目标不明确
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主要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实验测试分析和其他技术服务性工作、操作维护仪器设施、落实实验室安全、保障教学和科研正常运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可以以论文、教学、科研奖励、课题经费等量化数据对教师进行考评,但是这些标准却不适合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不能反映实验室实际工作状况。许多高校以论文、科研等数据考核实验室人员,偏离了实验室工作实际,导致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在考核过程中很难获得合理评价,在职称晋升和职级晋升中受到许多限制。在培训培养方面,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发展目标不清晰。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学术交流、出国研修的机会比教师少很多,职业幸福感不强。物质条件、工作成就及个人发展等方面与教师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严重制约了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有效发挥。
1.3实验室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许多高校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的管理体制不顺,基本上是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涉及到人事、教务、科研、实验室管理等多个部门,造成队伍规划不尽合理或者协调和实施困难,导致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建设缺乏长期有效的规划及建设目标。我校现有实验室包括科研基地如各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教学实验室如各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教学实验室、专业教学实验室;一般科研实验室,以及校级或院级公共服务平台。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实验室构成我校实验室的主体,这些实验室分别由多个部门管理:科研基地由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实验室的申报、投入、成果和考核管理;教学实验室由教务管理部门负责实验教学管理、实验改造投入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由实验室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多部门管理,容易造成职责界限不清,缺乏统一协调性,导致许多实验室过程管理缺失,如运行、安全、设备账物、设备效益考核等,所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实验室队伍缺乏整体规划、岗位职责不清、管理责任模糊、实验室资源利用效率低,制约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
2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发展方案探讨
2.1理顺实验室管理体制和架构
在综合改革视域下,理顺实验室管理体制,规范实验室管理架构,为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改革和建设打下基础。学校现有实验室分为教学型、公共服务型、科研型3种类型。实体实验室实行注册制,符合一定条件的实验室可申请成为正式建制的实验室。实验室设置需具备基本要素,包括专职实验技术队伍、实验仪器、设备设施、实验场地、规章制度和资质。鼓励设置跨学科、跨专业的校、院(系)级教学、科研或公共服务类实验中心。实验室有专职实验室主任,如实验室主任由知名教授担任,可设专职实验室执行主任,有实验室安全员、设备管理员,在人员配置上保障实验室正常运行和过程管理。一般来说二级学科及以上可设置实验室。注册的实验室在人员编制、建设投入、维修改造和运行维护等工作中得到学校、学院的有效支持。在实验室的归口管理中,资产管理与实验室处负责各类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实验工程队伍管理、设备及共享管理、实验室信息报送、安全环保监管和日常运行监管等。在实验室管理架构上,实行学校、院(系)、实验室三级管理。学校层面设立校实验室建设委员会,由分管校领导、主要职能部门领导、主要院(系)分管领导、实验室专家等组成。资产管理与实验室处承担校级实验室管理职能。院(系)层面设实验室分管院长和实验室秘书,有管理及发展需要的学院可设立实验室管理办公室。实验室层面有实验室专职人员,实验室主任或执行主任专职专岗,负责实验室日常运行、实验室安全、设备管理、实验技能培育等,由实验室专职人员落实各项实验室任务。
2.2科学设岗,合理定编,完善人才准入程序
2.2.1定岗定编实验与工程技术岗位设置应遵循“总量控制、按需设岗、统筹规划”的原则,在难以突破现有编制总体规模的情况下,通过科学设岗促进实验岗位调整。编制制定和岗位设置综合考虑院(系)规模、实验室类型、学科设置、教学科研体量、仪器设备总量、服务能力和实验室管理等因素。编制数量按院(系)核算,学校提供编制计算方式供参考。院(系)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各因素进行编制分配,并适当向教学实验室、实验中心和公共平台倾斜。岗位设置应体现多元化用工的需要,根据学校师资队伍发展实际情况,实验室设置固定岗位和流动岗位2种岗位类型。固定岗位包括事业编制和派遣用工,享受学校规定的薪酬待遇;流动岗位由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以项目聘用的形式聘用,并在学校备案,薪资由用人单位承担。
2.2.2人才准入实验室岗位编制总量和岗位要求明确之后,各院(系)根据需求,进入实验室新进人员引进流程。人才引进过程中,要注重引进具有技术能力强的人才,特别是在开发大型仪器设备功能作出特殊贡献、实验技能强、实验教学水平高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在进人标准方面,不同岗位类型对学历、资质和技能的要求有差异,对于特别优秀并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在学历学位上可适当放宽。应当改变“唯学历”进人的现状,在设置一定准入条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实验技能、操作水准和动手能力等实践能力因素。对于研究型大学,实验室新进人员一般要求硕士和相关专业背景,特别优秀的人员在学历上可适当放宽至本科,有一技之长的特殊人才也可以特别考虑。招聘程序中,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选拔原则。一般来说,由学校或院(系)组织笔试和面试,学校相关部门参与招聘过程,实现学校层面的宏观监管。
2.3建立健全以激励为核心的成长发展体系
2.3.1专业技术职务晋升
近年来,我校实施的实验技术系列和工程技术系列职务聘任办法中,对实验室人员的评价标准过于笼统,缺乏合理性和客观性。实际操作中,在“院办校”的管理模式下,各院(系)拥有充分自,竞相提高评审门槛,以至于部分院(系)将实验和工程系列技术职务的评审条件调整为与专业教师相当。2012年我校设立工程技术研究员职务聘任办法,其评审条件未能充分反映实验室工作实际,过分强调高水平论文、高层次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晋升意愿。因此,修订实验和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是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健全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晋升体系,我校拟设立实验系列研究员和工程系列研究员职务,评审条件尽可能反映实验工程岗位工作实际,突出实验室工作内容和业绩,强调支撑作用。工作经历上,强调实际从事实验或工程技术工作一定年限以上,正高级职务(研究员)要求5年以上,副高级职务(高级工程师或高级实验师)要求3年以上。学历上,不再追求高学历,以正高级职务(研究员)为例,一般要求硕士,作出特殊贡献的老教师学历放宽至本科。高水平论文不再是必要条件,鼓励参评人员撰写发表实验教学、实验技术、工程技术或实验室管理论文。工作成果上,强调在实验教学、仪器操作、技术支撑等工作中取得的研究项目、获奖和成果,不再强调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评审办法修订之初,进行了广泛调研和意见征集,调研范围包括实验室基层人员、实验室主任、院(系)分管实验室或人事工作的领导等,基层调研为评审办法的修订提出了许多可操作性建议。
2.3.2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升
根据国家和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我校从2007年起实施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认定工作,岗位等级从十二级至一级逐级上升。随着级别的升高,岗位工资也相应提高。岗位等级与专业技术职务挂钩,正高级职务分别对应四级至一级,副高级职务对应七级至五级,中级职务对应十级至八级,初级职务对应十二、十一级。此前,我校实验和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最高到副高级职务,岗位等级认定也相应的最高到五级。因此,要打通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升的通道,增加研究员(实验技术/工程技术)岗位的等级晋升条件细则,并进一步细化现有实验或工程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升条件。条件细则应能够反映实验与工程技术岗位工作成果、业绩和贡献,体现“业绩能力”和“年功积累”。为了更有效促进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的发展,我校拟设立基于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荣誉计划,不同级别赋予特定荣誉称号,如“首席高工”、“主任高工”、“主管工程师”等。荣誉称号的设立从精神层面上让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感到受重视,提升自信心和满足感。除了荣誉称号,学校还需增设基于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岗位津贴。随着岗位级别的逐级上升,岗位津贴标准亦相应增加。专业技术岗位级别的设立应遵循总量控制和岗位一致原则,以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为主体,优化人员结构比例,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实验室和学科梯队优化组合,既要保障为学校实验室建设发展做出贡献的老教师,又要充分调动中青年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需为新的发展留有空间。
2.3.3实验室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人才选拔、培养、考评和奖励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创新素质的全面提升,营造促进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成长的良好环境。鼓励实验与工程人员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参与实验教学改革的课题研究,创新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设计开发新的实验,改进实验技术等方面的工作,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我校已经实施的激励措施包括实验室先进评比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实验室骨干培训,均为每年度实施一次。为了建设稳定的技术队伍,还需增加激励力度和范围。(1)启动实验与工程技术成果奖评选,对于在实验教学改革,实验仪器研制应用、功能开发和技术升级,实验技术和测试方法的创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果进行奖励;(2)设立实验室创新研究项目,以项目研究的形式鼓励实验室人员开展实验教学、实验技术、仪器设备、实验室安全、实验室管理等内容的创新探索;(3)扩大实验室培训范围,增加出国培训交流。创造条件选派人员到国内或国外重点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进行技术合作与交流,更新知识,开阔视野,提升技术能力。
2.3.4成长发展体系建设
综合前述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岗位级别晋升和激励机制三大实施方案,建设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成长发展体系,见图2。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通过选拔,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能够向上晋升到研究员岗位;在技术等级晋升中,最高可获得“首席高工”荣誉;在较为全面的激励措施中,实验室人员可充分施展才华,潜心实践操作和技术研究工作。
2.3.5考核评价
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的考核评价方式和指标要有利于技术水平提升和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能力、表现、业绩,以及教师、学生和用户评价等,不要求科研论文和科研项目,同时参考岗位责任和坐班考勤情况。考核结果作为岗位聘任、发展晋升、薪酬分配、进修培训、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
3结束语
关键词:整形外科 科研管理 持续发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整形外科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经过近60年的发展,整形外科医院逐渐形成设有普通整形外科、现代整形美容外科以及十余个特色中心的专科医院,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近10年来,医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卫计委等重点课题100多项。医院注重医疗与科研的协调发展,在以出生缺陷疾病研究、创伤畸形修复研究为重点的、结合三维数字化技术及干细胞、组织工程技术等多学科参与、跨学科交汇的临床应用转化研究体系做出了较大贡献,对提高整形外科医院科研水平,促进医药事业的发展,完善医疗体系的建设,促进整形外科的传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大意义。与其他外科学科相比,由于专科的特性,整形外科科学研究显得明显不足。现在以2010-2014年期间的课题中标情况、情况、科技成果获奖以及专利授权情况(所有数据都有中标通知、中奖通知和页为依据)为模本,来了解医院整体科研实力。如何更好地保持整形外科专科特色,把握医院科研发展的未来趋势,值得科研管理部门深思和探讨。
一、医院科研产出情况分析
2010-2014年科研基金中标情况分析。从表1可以得出:整形外科医院在2010年至2014年期间分别承担课题10项、11项、19项、26项、22项;对应的资助金额也从2010年的498万元上升到2014年的1122万元,相对增长率达到125%。即从整体上讲,整形外科医院各年的中标课题数和资助金额呈平稳增长态势。
2014年的资助金额数相对上年增长速度最快,然而,课题中标数却比2013年有所减少。课题中标数由2010年的10项,逐年增长,最高是2013年,达到了26项。
但从平均每个项目的资助金额来讲,2010年到2014年期间,平均资助金额在19-51万之间。由于2014年整形外科医院中标卫计委公益行业专项课题1项,且资助金额达到672万元,致使全年资助金额和平均每个项目的资助金额在历年中最高。
2010-2014中标课题来源及其经费情况。整形外科医院中标课题的主要来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北京市(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卫生局)、医科院、省部委(教育部、人事部)的课题。具体见表2所示。从2010-2014期间中标课题来源的整体情况来看,整形外科医院在此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医科院项目的中标课题数总体差不多;各类来源的项目资助金额总体上北京市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为主力,且呈较稳态势;项目资助金额最少的是省部委的课题。医科院课题的中标数和资助金额数在近三年,呈稳步上升的趋势 ;其他来源的课题中标数与资助金额表现不稳定。
2010-2014年课题投中标分析-以国家自然基金为例。因为北京市科委、卫生局、各省部委、医科院的课题都是限额申报,只有国家自然基金和北京市自然基金是自由申请,故而,以国家自然基金为例较能全面反映整形外科医院申请项目的情况,具体情况见表3所示。从表3中可以看出,整形外科医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投中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投标数上升趋势明显。另外,除2011年的中标数从2010年的5项降到了3项以外,在2012-2014年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中标数呈现相对平稳趋势。中标率分别为0.28、O.14、O.21、0.22、0.13。作为国家级科研经费重要渠道之一的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因其支持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培养科学技术人才,成为医院高度重视并给予政策鼓励的项目之一[1]。
2010-2014年情况。在医学领域,科技论文的发表是衡量医院科研水平的重要
标志[2],因此,分析情况也能体现整形外科医院的科研状况,具体情况见表4。从表4中可以看出,2010-2014年以核心期刊和被SCI收录的论文为主, 总数呈平稳增长的趋势,平均每年为272篇;被SCI收录的论文总数也呈平稳增长的趋势,平均每年为77篇,以2014年为最高,达到90篇。
2010-2014年科技成果与专利情况。科研成果是科学技术工作者在从事与各科学技术
领域,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全部有计划的活动时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技术水平或实际应用价值的成功结果[3],专利和成果都是检验科技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4],2010-2014年整形外科医院的科技成果与专利的情况详见表5,从表中可以看出:2010-2014年期间,只有1项科技成果奖,专利50项,数量不多,这两个方面是医院科研工作中非常薄弱的地方,需要重点加以关注,亟待加强推动。
二、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2010-2014年科研产出分析,可以看出整形外科医院科研产出基本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但科技成果申请工作呈现“休眠”期。如何在紧紧围绕整形外科这个专科特色,继续保持科研产出数量稳中有升,实现科技成果“零突破”呢?医学科技进步是促进国民健康的重要手段。探索新的诊疗技术和方法,提高医疗质量,是形成和发展优势特色学科的主要途径[5]。而在管理上究竟还需要做哪些举措来带动和改进?
(一)专科特色下的科研状况及管理
重医疗,轻科研。整形外科医院的科研人员绝大多数为临床医生,均承担着繁重的临床工作,造成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之间时间上的矛盾[6],再加上医院重视医疗质量效率指标和业务收入,科研意识薄弱[7],缺乏科研的自觉性,对科研有畏难情绪。再者,整形外科不在国家重点支持的十大疾病领域之内,经过多年研究积累,若想在科研上有所创新,只能在出生缺陷疾病、创伤畸形修复等方面结合现在新兴的技术手段进行研究,有时,临床医生在创新点上难以把握,隧难有科研产出产生。虽然每年科研人员投入了大量精力申报,但中标率却始终难尽人意[8],致使科研工作陷入恶性循环,科研产出数量有限,日久对科研工作就失去了信心。
科研管理在基础服务的基础上,加以引导。科研管理承担着对科研方向、任务提出指导的责任,科研管理能力体现在制定科研规划、组织项目申报,落实科研成果转化,科研评价、科研交流等过程[9]。科研管理部门针对整形外科医院的科研现况,在做好基础服务工作之外,还定期聘请资深专家以讲座、研讨、一对一指导等形式进行科研设计、统计学、方法学等方面的辅导,帮助科研人员提高撰写申请书的质量,促进相关科研人员的合作与沟通,从而获得更多的科研资源。注重对科研骨干实行分层次使用,各司其职,各尽其长[10]。如鼓励科研骨干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各类科学基金项目,引导他们在SCI收录期刊和“中华”系列杂志发表文章。对35周岁以下的科研人员,则积极引导他们申报各类青年基金,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水平,促进科研人才逐渐成长。我们将继续落实医院现有政策和制度,大力推行科研项目管理,加强过程管理质量,引入PDCA循环,对科研项目实施动态管理,保证科研项目能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高质量地顺利完成 [11.12],力争使科研工作进入良性循环发展之中。
(二)加大科研条件和奖励投入,搭建科研基础平台
为进一步调动医院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和奖励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员,对于中标的院外基金项目予以5%的奖励,而对国家自然基金的奖励提高到10%,并给予50%的基金配套;对发表的论文论著、授权专利,也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政策。再者,科学研究是一项需要人员、设备、经费和环境等多因素支持的复杂性智力劳动,没有经费支持的科学研究可谓步履维艰、寸步难行[13]。医院依托院外基金项目配套经费,不断改进和完善研究中心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和动物室改建,搭建科研基础平台,使研究中心基本能满足医院的研究需要。持续增加院所基金项目投入,尤其着重青年基金项目的资助,为医院做好科研人才储备。巩固和发展院所专科特色优势,为支持更多成熟的科研设想和项目,拿出更高水平的项目向院外基金任务竞标,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奠定了基础。
(三)加强学术交流,促进科研人才的快速成长
医院坚持“人才兴院”的主导思想,通过“优青计划”将一批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自觉遵守科学道德规范、立志献身医院建设的优秀青年人才送到国外学习,医院每年资助12万/人,归国后,再通过“ 优青接力计划”以10万/项,资助科研项目,使他们加速成为各个学科领域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为了鼓励科研人员参加学术交流,开阔视野,医院每年给予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学术交流经费(副教授0.8万元/年,教授1万元/年),鼓励他们以整形外科龙头地位的超前思维来提高我们的学术水平。同时鼓励中青年专家走上国际讲台,向国内外同行展示医院技术创新理念和方法,顺便扩大医院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并且,还不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医院院讲学,举办学术讲座或座谈,使科研人员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四)加强科研项目过程管控,实现科技成果“零突破”
根据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课题中标后,随即进入立项管理,课题负责人全权负责项目研究所有事宜,按任务书计划开始研究工作。科研管理部门将与之相关的课题负责人职责、事务性工作程序、原始记录本下发给他们,并对他们进行在研项目事务性工作培训。同时加强科研项目的动态管理、过程管理,加强对项目的督查力度,通过督查,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协助项目组顺利实施项目,并及时总结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做好科研成果的储备[14]。同时,科研管理部门要提醒课题负责人对技术类、能够形成产业化的成果,要先申请专利,再发表文章;对于基础研究类、不能成产业化的成果,可发表文章[15]。对完成较好的科研项目,则重点加以关注,引导他们按照科技成果申报要求做好科研产出的积累和推广应用,为科技成果申报打下基础。争取实现科技成果的“零突破”。
总之,针对整形外科医院的专科特色,科研管理工作要改变过去单纯的“上传下达”简单被动的局面,在管理中因势利导、有的放矢,为科研人员提供尽可能便利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监督手段,为推动整形外科医院的科研工作顺利向前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朱秀芬,吕长胜,王春梅,王存敏.院所基金对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科研发展的影响[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7,20(4):249-250.
[2] 刘光宇.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科研现状分析.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
[3] 梁敏乐观主义者.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成果评价方法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教育学院,2011.
[4] 黄毓文,柳青,吴少林,等.医学科技成果评价指标的评价研究[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5,18(4):225-227.
[5] 惠文,张晓琨,张旭,等.“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管理研究[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4,27(3):293-295.
[6] 李琦,沈佚葳,刘福全.三级医院在研院级课题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N].中国医药导报,2014,11(8).
[7] 刘淑芸.基层医院提高科研管理水平的做法与体会[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3,26(3):170-171.
[8]. 张旭,李钰铭, 徐静,等.实施精细化科研管理 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4,27(2):239-240.
[9] 林海,周逸兴,周建云,等.创新科研人员的管理提升研究型医院水平[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4,7(2):95-97.
[10] 陆雁,邓艳,黄利华.精细化管理提升医院科研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4,27(5):481-483.
[11] 李琳,肖诚.细化科研项目管理助推医院学科建设[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4,27(4):438-440.
[12] 叶斌,王晓稼,吴国萍.PDCA循环在医院科研项目管理中的运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4):60-63.
[13] 郑庄,安字,冯丹妹,等.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1,24(1):11-13.
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不仅一国国民财富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依赖于企业活力的增强,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主要是彼此之间企业的竞争,特别是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大型跨国公司、企业集团等日益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主角。拥有一批大型的、先进的、在国内具有支柱地位、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稳定份额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性大企业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而现代市场经济不仅需要微观主体——企业的参与,而且需要政府作用和功能的有效发挥。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协调和服务者,致力于解决微观经济活动主体——企业和市场机制所不能合理解决的问题。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各产业的合理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协调发展就是一项重要的职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最终要落实到企业主体的行为上,通过企业行为传导其政策措施,来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我们应将以上两项经济任务结合起来,推动大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良性互动,增强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一、大企业自身优势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实践都表明,在以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为主要内涵的经济发展阶段,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大企业具有融资、技术开发和资本经营等综合,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有其他企业和政府所不具有的优势。不仅是一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者,而且可能并且应该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
首先,大企业具有规模经济优势,资金、技术实力雄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能够承担起对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资金数额大、技术含量高、建设周期长的项目的建设。这为众多的中小企业所无法企及。
其次,大企业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支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高级化,而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在于技术进步。大企业又是产业内技术进步的策源地,拥有大量技术人员,科研开发能力强,是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科研成果转化的主体。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活动不断创造出新的产业群,把产业结构日益推向更高层次。
第三,大型企业集团内形成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共生关系可以将大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优势通过产业链传递到中小企业,从而带动大批企业乃至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因此,大企业具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作用。
第四,大企业能有效地执行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目前的大型企业一般以企业集团为其组织形式,集团内以大企业为骨干,集合众多的中小企业。众多中小企业的经济行为依托于大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方向。大企业在政府产业政策和众多微观经济主体之间起着政策传导作用,能够协助产业政策的调整,提高结构调整的有效性,保证政策效果。
最后,大企业在其经济行为中不断进行的兼并收购活动是结构调整的巨大推动力。频繁的并购活动可以及时有效地调整和校正产业结构的扭曲现象,保证其按正常的轨道发展,而且其兼并收购活动造成的资产转移本身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当前我国产业发展中发挥大企业主导作用的必要性
产业间形成合理的具有动态发展能力的结构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滞后。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开始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从满足需要向选择性消费转变,但产品的供给结构却不能与之适应。同时,产业结构也滞后于生产需求的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品仍然大量依赖进口。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我国达到买方市场状态的工业品已占93%以上,绝大部分产品都处于供大于求或供求平衡的状态。整个经济呈现出过剩经济的特征。但这种生产能力过剩与装备、工艺水平低,达不到规模经济并存,与人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受到抑制并存。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供给能力的相对过剩是在人民的消费和生产需求得不到更高层次的满足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结构相对于需求结构来说显得过于滞后和低级,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障碍。
(二)产业的内在素质差。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技术结构水平低,装备落后。从总量上看我国一次性能源、水泥、钢铁、粮食、棉花、油料、肉类产品等生产量都居世界前列,但国内生产总值只有近一万亿美元,我们用同样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出的价值量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甚至是1/6。产业技术落后,使对产业质量、性能以及生产过程影响较大的技术设备进口不断增加。据调查,在我国15个行业中,关键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及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5—10年,个别行业则落后20—30年。产业技术水平的低下造成了产品和服务的档次水平低以及对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不断透支着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源,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只能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获取很小的份额,而对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又表现出巨大的需求。但是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优势也将逐渐被侵蚀。
(三)各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不仅包括三大产业间的关系,而且包括各产业内部的结构构成状况。从农业的情况来看,我们一直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但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我国现有农业生产方式,粮食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各自所占的比例远未达到现代化大农业的要求。贸工农一体化程度不高,大量的农民依然进行着维持基本生活的粮食生产,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够。从工业来看,如前所述,结构严重失衡,低水平过剩与高技术层次产品的短缺并存。进出口结构的不合理源于工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反过来又加剧了这种不合理状况。第三产业内部发展也不平稳。第三产业中的传统产业居于主要地位,新兴产业和要素市场发展滞后,特别是教育、金融创新和交通运输制约更为突出。
(四)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状况严重。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部和东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3.5%,西部与中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7.3%,分别比1981年增加了13.8%和6.9%。对全国30个省(市、区)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汇总统计后发现,各地所选的支柱产业大多集中在汽车、电子、石化、机械等工业上,而且产业内重点发展的行业和产品也极为相似。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地区均衡化的发展战略,各地区在产业发展布局上,追求本地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由于市场约束机制、风险机制不健全,投资主体权责利不对称,以致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一再出现,加剧了地区结构的趋同。同时,各地方政府由于原有财政体制和国有经济的原因,也成为经济利益主体,同时也作为“政治人”追求政绩,这种双重身份导致其行为的非理性,一味追求产值和速度,加剧了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地区产业结构的严重趋同破坏了地区间、企业间合理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无法实现集约经营和规模经济,使社会资源配置处于低效或无效状态,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布局和经济持续发展。
(五)产业政策与其他政策缺乏配套。我国以往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拉平补齐的适应性调整,这种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不仅具有滞后性、低水平的特征,而且在其实施过程中与其他措施不能很好地配套,从而消解了一部分政策效果。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与劳动就业、城市化的关系问题。在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城市化的步伐相对滞后,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同时,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原有企业不断积累相对富余的职工,这使就业压力不断增加。而就业问题的压力又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目标与其发生冲突,从而阻滞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的刚性固化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劳动力的相对过剩,增加了社会负担,又减少了用于改进产业结构的资源。因此,政策不配套,使产业结构的政策效果偏离了目标。
另外,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现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重要产业都是大企业唱主角,不少经济学家说我们正处在以大企业为轴心的经济时代。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些关键产业的集中度都非常高,例如美国在1979年汽车、平板玻璃、汽轮机与汽轮发动机、家用冰箱与冷柜、电视显像管几个行业最大五家企业的集中率分别为99%、92%、90%、85%和83%。但是,我国企业普遍竞争力不强,特别是缺少足以在国际上立足的大公司、企业集团。进入世界500强的大企业数与我国国民经济的规模不相适应。而且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有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
首先,产业结构调整大多是以政府为主体来进行的,政府不仅制定产业政策,而且亲自参与到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大量干预不仅使信息在部门和层级之间的传递发生扭曲,而且存在地方政府和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实际效果明显低于对政策效果的预期。
其次,大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差距明显,难以较好地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以R&D投入一项来看,世界500强的R&D投入占其销售收入的比大都在5%—10%,有的甚至更高。而我国2000年2655家企业集团中,R&D投入只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9%,超过5%的很少。大企业技术竞争力的落后阻碍了其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
再次,很多大企业所进行的兼并收购等资本经营活动单纯为“做大”而进行,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很多资本经营活动脱离其基本的生产经营活动,短期内把企业做成了“胖子”,却不能增强其内在素质,对产业内行业的发展和产业间关系的调整作用甚微。
三、积极发展大企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另一个是政府对经济运行所实行的宏观政策,而前者是后者产生效果的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把以上两项经济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以大企业的发展来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一)明确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利益为导向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应承担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任。大企业、企业集团的产权多元化有助于企业家的职业化,使多元投资主体有动力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择优秀的经营者。而市场优胜劣汰的压力会使企业家真正做到行为长期化,狠抓技术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带动技术体系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企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不仅能够带动产业升级,而且能对产业结构的布局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要改变以往产业结构调整以政府为主体的不规范现象,使产业结构的调整真正依赖于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来进行。
(二)通过大企业技术创新,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是产业关联的本源要因,技术体系的变动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动,技术体系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R&D是技术创新的源泉,而R&D投入低、技术人员少—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低利润—R&D投入水平低、高素质人员缺乏,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产业结构的升级没有依靠。因此,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大企业、企业集团的关键。而大企业由于其本身的实力雄厚,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相对于小企业来说都占有优势。因此,在技术创新上也占有相对的优势,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在一个产业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形成竞争协作的关系,大企业的技术进步势必形成技术扩散,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
(三)以大企业的发展,推动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有很多途径,主要是自身积累和外部扩张的方式,其中又以以资产为纽带的兼并重组为主要方式。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要以完善的资本市场为依托,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为目的,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组建企业集团的过程也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企业的资产重组是产权转移的过程,而产权转移又涉及生产诸要素的流动和优化组合,通过优势企业对被并购企业生产诸要素的重组,逐步实现生产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组成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来调整国有经济的产业分布结构,将生产资源进行再优化配置。同时,按市场经济原则组建企业集团,加强企业多种形式的联合、兼并、控股等活动,通过企业组建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甚至跨国的大型公司和企业集团,能够打破地区、部门分割,修正地方政府对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使各地区和部门原来分散的矛盾和利益变为集中和统一的利益,促使地区和部门对企业的管理真正向间接管理转化。为解决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提供途径。
关键词:因子分析 熵权法 科技发展 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1-044-03
一、引言
20世纪中后期,世界范围出现了新科技革命,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最关键的因素,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经济增长与科学技术之间的互动互促关系也日益明显。经济增长同时伴随着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又会加速经济增长。世界强国的发展过程已证明:经济增长越快,经济总量越大,科技投入也应越高;科技投入越高,科技水平提高就越快,由此促使经济可持续快速增长,使得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进入良性循环。评价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的指标很多,这些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不同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但也增加了分析问题的复杂性。为此,有必要寻找既能反映所要分析问题的大部分信息,又较为简化地分析和分类方法,而因子分析法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工具。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和熵权法,分析了影响科技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将我国31个行政区的科技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和评价,为地区制定科技发展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姚建文(2003)通过建立省际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模型,并利用全国资源清查数据, 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科技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姜春林等(2005)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0年中国大陆各省、市、自治区的科技竞争力进行评价,发现部分省市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没有表现出一致性。黎雪林等(2006)通过对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程度、科技潜力等4个方面的考核,设计了较为完整的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赵前等(2011)采用超效率方法,对中国的30个省的总量科技竞争力和结构科技竞争力进行效率评价,发现省际间科技辐射与科技带动的效果明显,总量科技竞争力和结构科技竞争力的效率存在较大差别,而且科技竞争力并非完全与区域经济水平同步。侯海青等(2012)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9年中国的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竞争力进行评价,并用回归分析法分析其科技竞争力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杜晶等(2007)从样本几何的角度指出,主成分分析在构造主成分得分函数过程中,只是简单地计算数据点在新坐标系的投影,没有考虑旋转前后坐标赋权的变化,因此有内在的矛盾。王学民(2007)对建立综合评价函数来对样本数据进行综合排序的方法的不科学性作了阐述, 并指出在综合评价函数中对各主成分使用贡献率加权是错误的。另有学者指出如果某个指标的样本数据相差较大,因子分析也会变得不准确。本文笔者在利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排序时,也发现因子得分排序上与原始数据指标存在较大出入。例如广东、北京地区在构成某个解释因子的指标中,原始样本数据很大,每一项指标都排在前几位,但是在因子得分上却很低。因此,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解释因子,再利用熵权法计算这些因子的得分,最后给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影响科技发展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借鉴本研究参照国家科技部《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和黎雪林等(2007)、陈文军等(2014)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立足影响因素搜集了五个类别的指标,它们分别反映了人力资源水平、科技财力投入、科技成果、经济基础等诸方面的作用,较全面的概括了科技发展水平的含义。本文使用的原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4》、《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4》。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
(一)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是一种降维、简化数据的技术。它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探求观测数据中的基本结构,并用少数几个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来表示其基本的数据结构。这几个抽象的变量被称作因子,能反映原来众多变量的主要信息。抓住这些主要因子,就可以帮助我们对复杂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合理解释和正确评价。
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统计量是用于比较变量间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指标。KMO统计量是取值在0和1之间。当所有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远远大于偏相关系数平方和时,KMO值接近1。KMO值越接近于1,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原有变量越适合作因子分析;当所有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接近0时,KMO值接近0,KMO值越接近于0,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弱,原有变量越不适合作因子分析。表2中,KMO值为0.677,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P值为0,小于0.05,拒绝原假设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阵,说明变量间存在相关关系,适合做因子分析。
从表3(见上页)可知,前4个主成分对应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到90.018%,基本上保留了原来指标的信息,因此提取前四个主成分。
由表4可知,第一个因子包括了每万人技术市场成交额、重点高校数、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我国科技论文数、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R&D机构数、R&D经费投入强度、每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数、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在校生数、每万人R&D活动人员数方面的信息,解释了31.3%的方差,主要反映的是地区科学研究和人力资源水平方面的实力,故命名为科研因子;第二个因子包含了高技术产品出口额、高技术产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发明专利申请数、企业R&D人员占总R&D人员比重、高技术企业数、地方科技财政支出方面的信息,解释了20%的方差,主要反映了科技产业化,故命名为产业化因子;第三个因子包含了高技术产业投资额、规模以上企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R&D经费、教育财政支出、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支出方面的信息,主要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科技资金投入,解释了18.9%的方差,故命名为财力投入因子。第四个因子包含人居地区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水平、互联网普及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地方科技财政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方面的信息,解释了18.6%的方差,主要反映的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基础,体现了科技发展的环境,故命名为发展环境因子。
(二)熵权法求各因子得分
按照信息论基本原理的解释,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一个度量,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一个度量;如果指标的信息熵越小,该指标提供的信息量越大,在综合评价中所起作用理当越大,权重就应该越高。
四、结论和对策
从综合得分上看,排名前几位的是北京、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山东、天津。其中,北京在科研因子的得分上远远超过其他地区,因为北京地区具有众多的重点高校和R&D机构,整体教育水平较高,人才众多,R&D经费投入强度高,这些因素对科研实力起着重要支撑作用。但在其他因子排名上并不是很高,尤其是财力因子方面,排名较后,应继续加强在科技方面的资金投入。排名第二的江苏在各项上得分上都较为均衡,说明江苏省在推动科技发展的时候注意了全方位的条件。江苏作为教育大省,教育资源丰富,科技人才众多,但是在整理人口教育水平上与排名第一的北京还有很大差距,应该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吸引人才。财力因子上排名第一,充足的科技经费为企业、高校等研究机构创新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江苏在高技术企业R&D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上还是很低,在2013年,这一比例仅为1.1%,而早在2000年,美国和日本的R&D经费投入就分别占企业销售收入的3.68%和2.87%,这一差距是很明显的,因此江苏应进一步加强企业R&D的投入,进一步加强高科技产业化水平。排名第三位的广东省,在科技产业化因子方面的得分远高于排名第二的江苏,说明广东省在科技产业化方面优势明显,走在了全国前列。广东作为南方沿海省份,毗邻港澳,在地理位置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吸引了众多科技企业。科研因子方面的排名相对于综合成绩较为落后,因此广东应该注重教育投入,加强R&D机构和高等学校的建设,政府和企业部门应该提供优惠政策,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力,提高科技人员薪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从原始数据中可以看出,广东2013年教育财政支出高达1744亿元,比排名第二的江苏高出310亿元,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说明广东十分注重教育的发展。江苏和广东在科技发展环境指标上相对于综合排名还相对落后,两地区都应该继续加强经济建设,提高从业人员工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是相辅相成的。对于西部及中东部地区一些经济不是很发达地区,如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在每个因子上都显示不出优势,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在科学技术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内在联系。鉴于此,各地区政府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地区优势产业,提高经济水平,做好资金筹备,同时注重教育、科技发展投入,创造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在老工业区,政府部门应该注重产业升级,将工业基础作为自身的优势,注重科技在工业方面的应用,大力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在偏远地区,可以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发展好经济,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后发展绿色工业;在中部地区,可以利用自己的教育优势,注重人才的培养。放眼全国,各个地区应该资源互补,充分发挥本地区的优势,注重科技人才交流,使全国的科技发展水平更上一层台阶。中国科技发展水平在不同的地域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距。这一差距大体上与经济的发展速度相一致, 可以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科技发展的不平衡,而这种差距在后期的经济发展中又导致了经济上的更大差距, 从而形成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不良局势, 这与我们共同富裕的目标是相背离的。因此, 应加大对科技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 同时科技发展好的地区要帮助、带动落后地区, 以逐渐缩小这一差距。政府还应该鼓励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和个人申请专利和专利产品产业化。通过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71201084);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11YJC630250);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13219120028);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15GLC0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30920140132001);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JGQN1402)。]
参考文献:
[1] 姚建文.省际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系统工程,2003(21)
[2] 姜春林,江诗松.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省区科技竞争力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5(3)
[3] 黎雪林,孙东川.我国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2)
[4] 赵前,焦捷,王以华.中国省际科技竞争力评价――基于超效率DEA的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2011(51)
[5] 侯海青,张优智.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省际科技竞争力实证研究[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2(23)
[6] 杜晶,赵黎明.主成分分析应用于综合评价的局限性[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6)
[7] 王学民.对主成分分析中综合得分方法的质疑[J].统计与决策,2007(4)
[8] 陈文军,梅姝娥.江苏省主要城市科技竞争力比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3)
[9] 朱建平.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科学出版社
论文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及知识管理是核心竞争力构成的关键因素,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将知识管理融入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中去才会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首先对企业知识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概述,然后对企业知识管理及其与核心竞争力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企业在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本文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从企业知识管理架构的四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化、组织结构调整、企业文化营造和知识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对其内容以及它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企业知识管理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加强我国企业知识管理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及其途径。
ABSTRACT :In the era of knowledge-based economy,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are key factors in establishing core competence, and they are the bases of core competence. Melting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into the developments inside of the core competence to go to would make the competition of business enterprise at vehemence the inside obtain the victory, because knowledge management should be viewed that knowledge-based management will bring about new power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operation, so it can improve the core competence. First, this articl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enterprise core competence, reviewed the literature of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relation of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enterprise core competence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is basis, analyzed exist the problem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enterprises. Secondly, based on other scholars’ achievements,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frame that is composed of four parts, namely,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human resource, regulation of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crea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lso,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upgrading function of the frame on enterprise core competence. Finally, this papers by means of analyzed and researched knowledge management at home and broad, reviewed the steps and channels about strengthen knowledge and enhance enterprise core competence.
第一章 绪 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到来,世界经济正在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转移,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企业所处的环境也随之变化。知识已逐步成为企业成长和收集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也日益得到学术界与企业界的关注。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在这样一个全新的经济形态下,消费市场多元化和全球化,技术进步突飞猛进,产品生命周期越发缩短,竞争对手日益增加,市场环境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不再主要依赖于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传统资源,知识正成为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部分,是企业收集竞争优势的基础。正如Peter F.Drucker 所言,“知识已经成为关键的经济资源,而且是竞争优势的主导性来源,甚至可能是惟一的来源”[1]。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以知识总量的急剧增加为特征的。而企业在这个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时代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从外部环境来看,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使企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另一方面,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看,只有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及时、正确的做出反应,才能掌握竞争主动权。因此,面对挑战,企业必须迎头赶上,相应地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以应对环境的变化。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并迅速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已成为目前一个热门的前沿研究领域。同时知识管理在企业经营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通过对企业中知识流的管理和利用,通过知识的应用和创新在不断变化着的环境中求得竞争优势,以此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本研究选题是基于实际及理论研究状况而产生,其主旨在于通过对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用机制的研究,引出对企业知识管理的进一步研究。企业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一项重要的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它将推进许多管理理论的纵深发展,如强调企业组织学习,知识共享、交流,组织结构与组织文化设计的一致性;重新改造企业信息管理理论,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管理企业战略性资产--知识的密切结合等。这将极大地丰富管理学的研究思路、内容与手段,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理论发展。
开展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有助于综合性地、及时地提炼国内外领先企业的管理经验,运用企业知识管理的框架,深层次地把握企业拥有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的秘诀所在,这对推动企业管理的水平进步,加强企业管理,优化企业组织机构和组织文化有着巨大的作用。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国外对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国外对知识管理的研究目前集中在知识管理的实施、知识管理与组织、知识管理与相关领域研究以及知识管理技术和知识管理软件工具的等方面[2]。
(1)知识管理的实施 主要其实施的环境、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实施的步骤和方法,并且采用了案例的方式。
①知识管理实施的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即知识管理实施的社会背景,其中包括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等;知识管理实施的内部环境是从组织内部来考虑的,包括组织的结构体系、文化、基础设施等。要成功地实施知识管理,必须构建有利于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和企业文化,为知识管理的实施搭建技术平台。
②目前知识管理实施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是:一、知识管理的标准化问题。知识管理现在在社会还未真正的实现标准化,给不同的组织交流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制定通用的收集、分类、贮存和共享、交流知识的标准,使组织间的交流成为可能。二、知识管理与技术问题。无论技术多么强大,妄图通过技术解决一切的想法是错误的,技术只是实施知识管理的一种工具,知识管理必须与组织的目标相结合。
③实施知识管理的步骤。根据参考文献分析,知识管理首先要在小范围内实施并且取得成功,然后才能慢慢地扩展到整个组织机构。在实施的过程中要让组织所有的人都理解知识管理,管理层的支持更是至关重要。要通过培训使员工理解知识管理的思想和技能,并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使每一个人都加入到知识管理中来。
(2)知识管理与组织 主要涉及组织环境对知识管理的影响、组织合并中以及合并后知识管理在其中的运行以及其合并对知识管理的影响、知识管理对组织改革及创新的促进作用。目前大多数的知识管理活动是在组织范围内开展的,组织的结构、组织文化及其设施都会对知识管理产生影响。
(3)知识管理与相关领域的研究 涉及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通过人员激励来促进知识管理;知识管理从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管理中汲取经验;知识管理对信息专业的影响。
1.2.2 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知识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内容、知识管理技术以及知识管理体系。
对中外知识管理研究现状的对比从总体上而言,国内外所处的阶段不同:国内比较重于理论的研究,而国外基本上已经处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阶段。这说明我国知识管理的研究起步较国外晚,现在主要是在解决理论层面上的东西,因此还有一段路要走。目前,全球都将知识管理作为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我国可以借鉴国际研究的先进成果,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跟上时展的步伐。
1.2.3 我国企业知识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知识管理在我国企业中已经逐步开始推行,并在一些企业中得到较为成功的应用,但是知识管理在我国企业内的全面实施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与障碍,其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1) 缺乏系统的管理认识
目前,我国企业实施知识管理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大部分企业经营者管理理念的滞后。从调研情况来看,不少企业的经营者对知识管理理念缺乏基本的了解,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对知识管理的全面实施缺乏系统认识,部分国有企业的管理层仍深陷传统管理之中,尚未意识到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管理理念的滞后使得我国大多数企业知识管理的全面推行难以启动。
(2) 缺乏基本的要素支持
企业建立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需要相应的人、财、物以及技术等要素的支撑,在缺少这些基本要素的条件下,知识管理只能是“空中楼阁”。在调研的企业中,大多数企业尚未制订有效的知识管理战略,没有设立负责知识管理的部门与主管;不少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基本信息传递的初级阶段,缺少先进知识管理工具的支撑,少数企业连基本的内部网都未建立。基本要素的缺乏和技术的落后影响了我国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
(3) 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由于我国现阶段尚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完善阶段,一些企业仍然习惯于传统体制下的管理模式,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现象依然比较严重,年富力强、富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得不到充分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企业人力资源和知识资产的浪费与流失。制度安排的滞后导致企业管理体系低效率的运转,不仅无法优化配置物质资源,更无法有效管理企业的知识资源。传统体制下的企业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源政策成为制约我国企业知识管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除了管理体制、激励机制等的制约外,我国企业在知识管理实施中还面临产权制度、分配制度不够合理等多种制度问题。
(4) 缺乏共享、交流与创新的企业文化
企业知识的形成、转移和保留根植于组织环境之中,组织环境的特征会影响知识的发育和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知识活动开展的具体组织环境,它在知识集约和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的企业文化能够鼓励新知识的创造,并在持续学习的环境中,促进相互信赖关系和统一价值观的形成,从而建立有利于知识共享、交流的氛围,支持了企业的知识创新。因此,企业在知识活动中要注重建立鼓励合作、勇于变革、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然而,从调研来看,我国不少企业在传统体制、政策下形成的保守、沉闷、缺乏活力的企业文化严重影响了企业知识管理活动的开展。
1.3 研究目的与思路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迫使企业只有不断地提升、保护和创造自己的竞争能力,才能持续生存和发展。企业知识管理作为适应知识经济的管理方法,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知识管理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决定企业能否赢得竞争的关键,如何卓有成效地进行知识管理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已成为现代管理的核心问题。因此,本课题拟由此思路出发,首先明确知识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容及其影响因素,然后从企业知识管理实施和运作过程的角度分析企业知识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着重于研究知识管理在企业实施中,可以起什么作用,产生什么影响,从哪些方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形成知识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理论。本研究的大致思路是首先从企业知识实施的四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化、组合结构的变革、企业文化的营造、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来分析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然后根据知识管理过程的四个步骤及产生的四个功能分析出知识管理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最后总结出加强企业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及其途径。
第二章 企业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概述
2.1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内容
2.1.1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经济的微观体现,是对知识及知识过程的管理。知识管理是一个新生事物,从不同侧面、不同的角度,人们对其有不同的看法,如美国德尔集团创始人之一卡尔·弗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交流提供新的途径[3]。
温迪·布克威茨(Wendi Bukowitz)将知识管理定义为:知识管理是组织运用其知识或智力资本产生财富的过程[4]。
Lotus Notes公司认为,知识管理是当公司面对非连续性变化日益突出的环境时,针对其生存和发展能力等重要方面所采取的一种应对措施,它贯穿于组织的发展进程中,旨在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发明创新能力的有机结合。
美国生产利于质量中心(American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Center,APQC)将知识管理定义为:以增强竞争力为目标的识别、收集和利用知识的战略和过程。知识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创造、发现和收集公司内部的知识与技能;第二阶段主要是共享、交流和理解收集来的知识与技能以便利用;第三阶段主要是修正这些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运用于新的环境中。
奎达斯认为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是指对各种知识的连续的管理过程,以满足现有和未来的需要,以确认和利用已有的和收集的知识资产,开拓新的机会。知识管理的目标包括六方面:知识的,以使一个组织内的所有成员都应用知识;确保知识在需要时是可得的;推进新知识的有效开发;支持从外部收集知识;确保知识、新知识在组织内的扩散;确保组织内部的人知道所需的知识在何处。
虽然人们对知识管理的认识还未达成共识,但上述学者和机构关于知识管理的种种看法,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点:只是管理的对象是知识、信息以及知识的生产、创新、交流、共享、交流、应用等过程。
另外知识管理是注重将知识而不是技术本身或物质产品作为资产进行管理。知识作为资产就意味着将有知识的人即知识工作者作为资产,而对知识工作者来说,其个人、知识和工作三者是合而为一的。因此,知识管理的特点首先表现在知识工作者的特质上。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知识管理可定义为: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按照协作和信任的原则建立起开放的企业内外部交流环境,通过知识共享、交流和应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应变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2.1.2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
作为一项新的管理活动,企业知识管理也有自己的特定目标或直接目标,具体包括:
(1)培养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知识经济的生命力和灵魂在于创新。在以技术迅速变化和产品周期不断缩短为特征的知识经济环境中,创新是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为此必须经常鼓励和培育新思想、新主张,最大限度地把企业员工聚集到献计献策和通力合作的活动中来,共同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知识管理的一个关键目标[5]。
(2)增强企业的洞察力和反应能力。由于洞察力已成为企业经营成败的首要变量,所以是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之一。在信息不完全和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下,准确地洞见未来,既要良好的判断力,又要有敏锐的预见力,而判断力和预见力就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和经验中的无形智力资产。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环境中经常出现无法预测的事件,如金融危机的发生,惊人技术的发明,非传统竞争者的出现等。为了把突发事件对自身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并更迅速地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帮助客户做出最好的决断,要求企业能对市场的变化作出快速的反应,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这是知识管理的又一个目标。
(3)提高企业效率。知识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努力获取和共享最好的经验以及可重复使用的知识资产,缩短作业时间并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劳动。效率取决于对个人和群体创造的知识进行收集、综合并提供给其他人再利用的程度。知识管理必须向个人提供借以发现、挖掘和优化已创造的共同知识的工具,并把它们应用于新流程,解决新问题。
(4)提高企业员工技能。一个企业要保持竞争力,就必须提高现有员工和新雇用员工的技能素质和知识水平。为此要通过在职学习、联机培训、远程教育和企业知识网络等方式学习新知识。一个企业如果全力支持和促进这种提高员工技能素质的学习并使之制度化,就是成功的知识管理。
(5)实现企业知识资产价值。知识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必须切实运用知识资产管理的体系与方法来管理知识资源,盘活企业知识资产存量,并实现知识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进而大大改善企业的资产结构,提高企业资产质量和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价值。
2.1.3企业知识管理的原则
关于企业知识管理的原则,国内外学者和研究机构都对其作过研究,Davenport 提出了知识管理的十大原则:知识管理的代价高昂;有效的知识管理需要人员和技术的结合;知识管理的高度政治性;知识管理需要知识管理者;知识管理受益于实事求是而不是生搬硬套,受益于市场而不是等级体系;分享和利用知识往往是不自然的行为;知识管理意味着改进知识利用过程;知识使用刚刚开始;知识管理永无穷尽;知识管理需要知识契约[6]。本文认为 Xerox公司所提出三原则能较好的体现知识管理的原则[7]:
(1)积累原则。无论对于组织或个人,知识积累都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对于一个企业,自它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会有很多的信息和知识产生。如果没有积累,这些信息和知识就会随着某项具体的工作的结束而消失,或者随着员工的离去而流失。正是这些信息和知识一点一滴的汇聚,才构成了企业的财富,形成了企业的文化、企业价值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一定要注意信息和知识的积累,这是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首要条件。由知识积累而形成的知识库、信息库是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对象之一。
(2)共享原则。知识共享,是指一个企业内部的信息和知识要尽可能公开,使每一个员工都能接触和使用企业的知识和信息。知识共享可以使每一个新项目的运行都能建立在全企业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之上。相反,隐藏自己的知识并疑惑地看待来自他人的知识,是大多数人的天性,这样知识的利用不会使得知识的充分利用。
(3)交流原则。如果企业的知识有积累,能共享,但是没有交流,那么仍然不能算做有效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有利于交流的组织结构和文化氛围,使员工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信息和知识在交流过程中得到融合和升华,使知识交流得到启发和提高。
知识积累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共享是使组织的每个成员都能接触和使用企业的知识和信息;知识交流则是使知识体现其价值的关键环节,它在知识管理的三原则中处于最高层次。只有在交流过程中,员工才能更好地完成知识的学习、利用与创新,而创新正是知识管理的最高要求。企业应鼓励员工在交流中了解他人的知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员工产生学习和创造新知识的冲动。这种在交流中培养起来的企业创新能力,将使企业具备顽强的生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2.1.4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容
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内部知识的采集、积累、交流与应用
这是知识管理最普遍的应用。企业内部蕴涵着大量的知识,尤其是在企业职工队伍中有大量的隐性知识积聚。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知识可以转化为效益与资本,因此,能否挖掘隐含在企业中的知识、充分发挥这些知识的作用,是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企业知识的内部管理应该包括:利用各种知识库存放和积累知识;建立内部信息网络以便于员工进行知识交流;制定各种激励政策鼓励员工进行知识交流;放松对员工在知识应用方面的控制,鼓励员工在企业内部进行个人创业,促进知识的应用等。
(2)外部知识管理
外部知识管理一般包括以下的内容:
①建立外部知识网络。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有比较发达的外部知识网络,这些网络关系中存在着大量的知识,可以被企业利用,转化为企业的效益。因此,企业要充分利用这些网络,加强对网络中知识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知识。
②在合作和竞争中学习。企业在加强对外部知识管理的同时,还要经常向外部企业、尤其是合作企业学习,学习其成功的经验,并总结其在发展过程中的教训,促进本企业的健康发展。
③提高企业的对外反应速度。应付千变万化的市场是企业的生存准则。对外反应速度的快慢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对外部知识学习和管理的效率。快速、高效的外部反应系统,可以使企业加强与供应商、用户、专家、政府部门等的联系,最大程度地使其为企业所用。
(4)知识资产的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资产”成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成为创造收益的实际推动力,与市场份额共同成为衡量企业成功的重要标准。知识资产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显性和隐性知识的价值总和,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市场资产(来自客户关系的知识资产)、知识产权资产(纳入法律保护的知识资产)、人力资产(知识资产的主要载体)、基础结构资产(组织的潜在价值) 企业知识资产的管理是一个持续不断、反复进行的过程,如同企业其他资产的管理,也有自己独特的管理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①确定知识资产。确定知识资产不是简单地知道本企业的知识资产由几部分组成,而是进一步了解这几部分的性质及其内部构成。
②制定知识资产发展计划。知识资产发展计划一般来说包括以下主要内容: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妨碍目标实现的不利因素;检查缺少哪些知识资产,哪些知识资产处于薄弱状态;设计一种反馈机制,确保及时了解知识资产是否符合企业发展需要;建立获得知识资产的经常性渠道;制定管理知识资产的组织政策;建立培训员工的制度。
③建立知识资产信息库。它分以下五步来完成:专业技术人员设计知识资产信息库;设计用户界面;信息分类,推广知识资产信息库;培训知识资产信息库管理人员;实施企业内部员工培训计划,使他们能够使用信息库。
④保护知识资产。市场资产的保护主要依靠拥有有关知识产权的权利。知识产权资产通常通过注册专利、商标、版权和签订保密协议来保护。人才资产的保护主要靠优厚的报酬、晋升机会适合的工作、工作成就感、职业发展前景等。组织管理资产的保护主要由控制本企业管理哲学和设计管理流程的主管人来进行。
⑤利用和推广知识资产。知识资产的价值就在于能为企业所用。企业要考虑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它们完成企业的目标,而不是仅仅贮藏在企业的知识库中。企业的主管人员要使知识资产的成长和更新符合企业内部的组织政策,即:每个人应对他所负责的知识资产部分的成长和更新负起责任。
2.2 企业知识管理的运作过程
知识管理涉及四个运作过程,它们是知识集约、知识应用、知识共享、交流和知识创新。知识集约过程是对现有的知识(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 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和管理的过程;知识集约过程通常包含了隐形知识显性化和显性知识综合化这两个模式的知识转化。知识应用过程是利用集约而成的显性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显性知识内部化的过程。知识共享、交流过程指通过知识交流和共享、交流来扩展系统整体知识储备的过程。知识创新过程指整体的知识储备扩大并由此产生出新概念、新思想、新体系的过程;知识创新过程是前述三个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通过上面对知识管理的介绍,我们用图2-1来表示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运作过程。
图2-1 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运作过程
从图2-1 中,我们可以看出,知识对于企业的价值在于知识本身的增值以及在企业活动中的应用。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为企业对知识的积累、应用、交流和创新的能力,所以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要有效地完成“知识集约———知识应用———知识交流———知识创新”的过程。而企业知识管理则是将企业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于解决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同时不断地扩展企业整体的知识储备,并创造出新知识、新思想,从而在提高企业驾驭知识能力的同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3核心竞争力的概述
2.3.1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
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英国学者哈默尔(G.hmael)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发表《公司核心能力》(The Core Competene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指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的积累性的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集成的多种技术学派的学识”。Mckinsey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 KevinCoin 和 StevenHull 提出:“核心竞争力是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借助该能力,能够按世界—流水平实施一到多项核心流程[8]。这一提法,强化了核心竞争力以知识的形式存在于企业的各个方面能力中。他们对于核心竞争力的界定都包括了这样一个基本观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知识。并且在一个企业诸多竞争优势中,必然有一个核心优势,这个核心优势称之为核心竞争力,这个核心竞争力是独有的、不可模仿的、具有与众不同的优势。
正确认识基于“知识”的核心竞争力还需把握住这样一个概念: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知识系统。首先,这个系统是“知”和“识”的有机结合体,所谓的“知”是指实体的和存量的知识,所谓的 “识”是指知识的动态性、周期性和过程性,它是企业己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结合,这种认知能力本质上就是一种学习能力,“识”比“知”更重要,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识”方面;其次,这个系统应具有较强的新陈代谢功能,它是不断吐故纳新的动态系统,正是由于企业的知识体系的不断新陈代谢才保证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先进性、有效性和持久性。
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本质上是知识专有的,具备知识的一切属性,知识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源的核心,只有知识才能最终解释核心竞争力,也唯有知识和知识管理才是核心竞争力的最终的逻辑归宿和源泉。在知识中,企业的那种看来不容易被理解和测度的核心竞争力找到了答案。
2.3.2核心竞争力的功能和作用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决定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是不同资源的集合体,它所经历的发展轨迹,获取的知识、技能,建立的价值体系也各不相同。这些因素决定了企业不同的核心竞争力,而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又决定了企业的经营范围和领域。企业现有的经营领域是企业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的选择,是与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所适应的。企业置身于这些能力能够发挥其价值的状态中,企业的资源就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如果企业想要突破这一领域,也必须着眼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关联化、多元化经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还可以促使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超越部门利益的局限,更多地从企业整体战略的角度考虑问题,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着想。
(2)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
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可以通过四种途径获得超额利润。首先,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能够凭借核心竞争力所产生的位势使企业以较低成本获得各种稀缺资源。其次,由于抓住了竞争的关键环节,对资源的配置也更有效率。再次,作为学习型组织,企业通过学习提高其效率,使其有效地降低各种成本。最后,核竞争力能够为顾客带来长期的、关键性利益,企业通过为消费者创造价值自身也分享到高于其他企业的利润。
(3)维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就是企业健康成长的过程,它需要在企业发展程中长期的积淀,它孕育于企业文化,深深融合于企业内质之中,为企业员工所共同拥有。这种优势既不能通过交易获得,也难于被其他企业仿效,并且还不会随企业人员的变动而转移。核心竞争力的特殊属性和特有机制使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能够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4)提高企业市场竞争位势
市场竞争位势是指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它有助于企业取得比竞争对手更大的经营绩效。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撑着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决定了企业有效的战略活动区域,并产生了企业特有的位势和生命线,支持企业向更有生命力的新领域延伸。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可以跳出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上寻找突破,能够获得参与竞争的资格和长久的竞争优势,抢占知识经济和未来国际间竞争的制高点。高层次的竞争可以反过来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之形成良性循环。
(5)使企业适应环境变化
核心竞争力与产业组织方式之间的逻辑关系是:①不同组织模式的灵活性和生产力不同;②不同的组织模式具有相应不同的核心竞争力。这些核心竞争力的价值依赖于对未来状况的普遍性预测,因为它把一定的环境适应性融入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中。一般的说,如果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灵活性,那么核心竞争力就可以在相当大的目标范围内发挥作用,而且具有较高的生产力,也即核心竞争力的生产可以随它们能够提供的服务需求的增长而提高。另一方面,如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僵化而难以扩张,那么企业基本的战略活动空间就会减少,对环境的适应性就差,从而也就更多地倾向于路径依赖。
2.4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比较多,但一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的人力资本和核心员工能力
在知识资本愈益重要的新时代,人力资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造作用也显得日益重要。可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很重要的因素是取决于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势。
二、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核心竞争力的实质就是谁能比竞争对手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去发展企业自身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核心竞争力。而研发和创新能力就能实现这个目标,原创性研发和创新的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并保持领先的根本源泉。
三、企业的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企业获得信息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决策能力。一个企业不论它拥有多少核心资源,如果不能运用管理能力把它们有效的整合成一个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将是一种资源浪费,而该企业也将注定要失败。因此可以说,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就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
构成核心竞争力的技术要素要在企业内部与企业的经营理念进行有效整合,并于企业的组织文化融为一体,才能形成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在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要素中,经营理念及由此而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是最具生命力、最持久、也是竞争对手最难以模仿和战胜的要素。
第三章 企业知识管理对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3.1 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与知识管理的关系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系统,包含多个层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C. K. Prahalad 和 Gary Hamel认为,核心竟争力的实质是指谁能比竞争对手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去发展企业自身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核心竞争力。而研究和开发能力就能实现这个目标,原创性研究开发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获得持久制造技术或专利技术从而获得持久竞争力,并取得长期高收益的根本源泉。
(2) 不断创新的能力
即根据市场和社会变化,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整合人才资本等资源,进行新产品研发和有效组织生产,不断创造和适应市场,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过程。它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和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
(3) 将知识转化为产品或实现生产力的能力
只有将包括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在内的各种知识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工作方案或产品,各种有关知识的活动才能转化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研发和创新才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4) 组织协调企业各个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生产的能力
面对激烈变化的市场,企业要有优势,必须始终保持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各个部门运转协调、统一、高效、特别是在改革创新方案、新产品新工艺方案以及生产目标形成以后,要及时调动、组织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有效、有序运作。
(5) 应变能力
客观环境瞬息万变,企业决策者必须具有对客观环境敏锐的感应能力。与此同时,还必须保持经营方略随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即因地、因时、因顾客消费心理的变化而变化。由以上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可见,知识和技术是企业核心竞争实现的内在核心。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如表3-1 所示:
表 3-1 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与知识管理的关系
是企业中知识需求最密集的领域,要充分发挥知识管理的知识获取、处理、积累、传递、共享等过程的管理能力。
不断创新的能力
是在已获取知识的基础上创造产生新的知识,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
利用生产方面的知识将技术优势向市场优势转化,是对知识的应用。
组织协调企业各生产要素,
进行有效的生产的能力
通过管理过程的知识将企业的技术能力和生产技巧融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中,需要生产者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术。
利用市场环境知识指导合理决策、减少风险,需要知识积累、应用以及创新。
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从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入手,不断地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等。由表中所示关系可知,加强知识管理,实现知识的集约、知识的共享和交流、知识的应用和知识的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途径。而加强企业知识管理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企业人力资源知识化。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最核心的资本,因为人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获得者和执行者,也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人力资源知识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知识管理的观念,是企业实现知识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二、组织结构的调整。组织结构是实行企业知识管理的组织基础。企业知识管理的有效实施,知识的共享、交流与创新,需要企业的组织结构能与知识管理活动相适应,需要所有员工的参与和协调。一个具有灵活反应能力的、合理的组织结构是知识管理的保障。为实现企业的知识管理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三、企业文化的营造。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软的方面,是存在于组织深层的东西,它从精神、道德和思维模式等深层次的方面影响着企业的每位员工行为方式,影响着企业的战略决策和企业的行为。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知识管理实施的企业文化,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知识管理的顺利进行,努力建造起知识型企业文化。
四、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它是企业知识管理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组织结构调整和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础。它为知识管理采集、存储和创新的实现做好了物质上的准备,是企业构建以知识为核心资源的基础。
3.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3.2.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化
树立人力资本观念,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的核心竞争里最终体现在员工的能力上,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为了更好地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人力资源管理要进行不断变革,实现核心竞争力提升,而所有这些能力都是以企业员工为载体,通过员工的工作成果体现出来。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在于企业人力资源的状况。离开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便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将人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的管理思想。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大的资源、财富和企业组织的中心,知识、技巧和能力是蕴藏在组织内部的要素。所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化,就是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要培养和提高员工知识集约、共享、交流、应用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之所以能成为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因为知识掌握在人的头脑之中,知识往往是与人的经历、理解、思考联系在一起的,它还包括思想和感情的因素,人在企业知识管理活动中始终占主导地位。因而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贯穿于企业知识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其次,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化体现了对人的潜能的开发和利用。人不仅能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创造知识,实现知识的创新。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也使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知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企业实施知识管理为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交流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个人经验的生成和积累,能引发员工知识创新的激情,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升华,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企业在知识管理中必须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大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注重员工的培训。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以人为本,集中表现在就是以“知识工作者”为中心,关心人、尊重人、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以调动激发知识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加快知识创新的步伐。这就要求企业高层领导、直线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参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设,以变传统的“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3.2.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现代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人才素质决定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潜力、面临危机的处理能力及对外界变化的反应能力,企业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知识管理将致力于把知识财富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分类,使企业成员可以方便地查询、发掘和共享、交流已经拥有的知识,防止重复劳动和重复的错误,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企业可以对现有知识进行改进,甚至形成新的思想,然后经过员工之间,尤其是团队、小组成员间的交流讨论,实现知识创新,再将新知识存储在企业知识仓库中供其他员工学习和利用。这样,知识管理能使企业员工迅速获得成本低廉而优质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并在组织中营造一个尽可能多地与组织有关的人围绕该组织的发展自愿的进行共同学习的氛围,这种学习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的技术实力,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和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赋予企业不断发展的内涵,客观上提高了企业整体素质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化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一、它实现了企业战略的整合和插入;二、有助于企业文化变革和建立一个学习型文化;三、提高建立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工作场所的学习过程;四、能够提高在变化的组织结构中运行的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化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整合,促进了核心竞争力的发展[9]。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将加大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根据市场竞争情况、知识更新的速度以及企业内部各岗位的不同性质、不同要求以及员工的实际水平,进行相应的业务和技能培训,并且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对员工进行知识的更新与完善,不断地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技术熟练程度,不断地提高员工创造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合理地组织生产和工艺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企业效率的提高,真正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3 组织结构的变革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知识经济社会与工业经济社会的最大区别在于知识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对知识的有效管理已成为管理的中心环节。企业知识管理要求促进知识的流动,促进员工知识的共享、交流和交流。传统等级制的组织结构具有鲜明的等级和层次结构,企业成员实际上成为整个组织“机器”中的一个并不具有主动性的“零件”,其严格的等级控制方式严重地阻碍了企业内部员工知识的收集、共享、交流和交流,阻碍了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影响企业知识创新的进程。等级制组织结构的另一个缺陷是过长的信道,不仅阻碍了知识与信息的有效沟通以及企业对瞬息万变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的反应能力,而且抑制了企业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和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要求企业组织应具备在一个动态过程中积累、分享、利用和创造新知识的知识战略能力,这对企业的组织结构的构建提出了新要求:
其一是企业组织结构要具有可塑性和灵活性,尽可能减少组织结构中的层级,以提高企业的信息传递速度,实现企业组织的高效运作,以利于企业对经营环境和市场的变化做出快速响应,从而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近年来,在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践中出现了大量在本质上属于目标团队形式的新组织模式,如“灵活特定目标型”(advocacy)、“无限水平组织”(infinitely flatorganization)、“蛛网结构”(spider's web)、“倒金字塔”(inverted pyramid)以及“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模式等。这些新的组织结构的共同特点是都把知识视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为增强企业的反应能力,组织结构的设计朝着动态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些新的组织结构与传统的等级制结构相比,采取的是扁平化的组织形式,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较好地适应以“3C”(变化、竞争、顾客)为特征的超竞争环境,能够通过复杂的通信基础设施迅速地将技术、人员与管理组合起来,对不断变化的和不可预测的市场环境的客户需求做出迅速有效的和协调的响应。
其二是要有效地实现知识的价值,有利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有利于知识的共享、交流,以实现知识创新的目标,这就要求企业应有专门的人员和部门来进行管理,成立强有力的知识管理项目推进组织,对整个企业的知识管理工作进行规划和实施。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必然在组织结构上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其实这就是知识创新中管理创新的内容,管理创新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4 企业文化的营造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努力创造有利于实施企业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就需要每位员工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只有通过组织环境营造一种信息共享、学习交流的高效与和谐机制,鼓励员工交流沟通。在交流和沟通中每位员工都将不同程度的受到别人观点、知识的影响,产生激励与凝聚,竞争与合作的效果。管理者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互相尊重、和谐、愉快、进取的氛围,使每个人都有一种归属感、成就感,让每一位成员都有机会施展才能,使管理模式更加多元化、人性化和柔性化。
正因为知识管理对组织环境的特殊要求,从而使企业文化成为决定知识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成功的知识管理需要建立以知识为导向的企业文化环境,利用企业员工和集体的智慧,实现知识的集约、共享、交流、应用与创新,在知识创新中谋求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文化被定义为“企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企业成员普遍接受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团队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10]这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作用于企业成员行为,为企业成员意识认可。它同组织结构相互作用影响企业成员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是企业获得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源泉。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企业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企业来说,员工使知识的承载者,只是拥有的数量、质量和对企业知识创新的贡献程度决定于知识的拥有者。在一个沉闷的、呆滞的组织文化氛围中,人们就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想建立高效、和谐的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必须努力营造鼓励知识共享、交流和创新的企业文化环境,逐步形成“自觉合作”与“自觉交流”的价值观。企业知识管理需要一种知识型的企业文化,知识型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按照知识管理的要求所形成的一种“社会亚文化”。它是企业的经营哲学、伦理道德、精神风范、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总和,是企业灵魂和精华的集中反映。知识型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组面:
(1) 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为全体员工确立了基本的价值观、道德规范、企业精神等,作为一种无形的准则,创造了一种共同的文化氛围,对员工起到价值导向、角色规范和引导员工实现知识创新的作用,使企业员工在企业文化所营造的氛围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个企业的团队意识、内部风气和风尚等企业文化内容一旦含有面向知识管理的特点,就会造成强大的使个人行为从众化的团队心理压力和动力,使个人在知识采集、积累、共享、交流、应用、创新过程中产生心理共鸣,进而自我调整、控制自己的行为,自觉展开知识管理活动。
(2) 沟通作用。知识型企业文化的形成有利于加强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充分沟通,化解文化理念上的认知差距,实现各方利益的协调,从而有利于在企业内部形成相互信任的融洽气氛,有利于企业内部的信息流通和反馈机制的建立,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交流。
(3) 激励作用。知识型企业文化以人为本主,把尊重人作为它的核心内容,它对人的激励是一种内在的激励,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在员工心目中树立起知识管理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使每个员工从内心深处自觉产生为企业知识管理而努力的意识,形成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强烈责任感和持久驱动力,激励职工不断地进行知识的采集、存储、共享、交流、应用与创新。
(4) 凝聚作用。企业文化通过培育组织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起成员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使个人的行为、思想、感情、信念与整个企业有机的统一起来,形成相对稳固的文化氛围,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合力与整体趋势,以次激发出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努力[11]。正是企业文化这种自我凝聚、自我向心、自我激励的作用,才构成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不断成功的动力。企业要想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不仅要具备必要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还要求企业领导者建设有利于企业实现知识共享、交流和创新的知识型企业文化,鼓励员工与他人共享、交流自己拥有的知识,并促使员工将知识转化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生产力。
3.5 知识管理基础设施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3.5.1 知识管理基础设施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工具
知识管理基础设施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是指采集、存储、提炼和传递知识的技术和设施。它包括的内容异常繁多,覆盖了知识活动的各个环节,是知识管理有效运作的硬件基础。知识管理的核心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将企业的传统经验与信息,以及企业员工所拥有的知识资产整理成企业可共享、交流的知识,在指定的范围内传播,在恰当的时候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再产生新的知识。知识管理涉及知识与信息的识别、清点、收集、存储、学习、整合、规划、流通、共享、交流、创新、评估、监督和保护等环节,仅仅依靠人工的方式难以完成知识管理中对知识和信息处理的要求,必须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其中互联网是这种技术的杰出代表。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信息与知识传播的时空限制,并使得交流的形式更加生动和直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不断涌现,为知识管理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如互联网(Internet )、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外联网( Extranet )、数据挖掘技术(Data Mining)、信息查询与检索引擎技术(Information Search and Retrieval Engines)、检索技术(Access Technologies) 、 元数据技术 (Metadata) 和 网络通讯技术 (Networking Communications)等,为人们迅速收集知识和信息带来了便利,不仅加快了知识和信息采集、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拓展了知识和信息采集的空间,同时还有利于对知识和信息的分类、加工和处理,使各种知识和信息变得更加有序,为知识与信息的使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文献管理技术(Document Management),存贮结构技术(Storage Architectures)等,为知识仓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使各种信息和知识可以经过分类后以某种方式存贮起来,供相关人员访问,或以某种形式传播出去以供利用。另外,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是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交流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企业核心知识的产权保护提供了新的手段,利用信息技术为需要进行保护的知识产品授予各种不同的访问权限,就可以达到既方便用户合理使用,又保护知识产品拥有正当权益的目的。知识管理是通过系统地利用这些信息和专门技术所建立的知识管理平台,最大限度地进行知识的共享、交流、应用与创新,实现企业的创新能力、响应能力、生产效率和技能素质的有效改善,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5.2 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企业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建成,信息技术的大量采用,改进和强化了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员的集成管理,对企业固有的经营思想和管理模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最终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体而言,知识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从以下途径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加快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知识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企业的信息化。随着全球信息跨地区、跨国界之间的流动,给企业创造了无限的商机。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企业把握市场和消费者了解市场的能力,使企业能迅速的将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及时地反映到决策层,促使企业针对消费者需求及时改变和调整经营策略,向市场提供高质量、多品种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不易被其他竞争对手模仿的产品和服务。
另外,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的结合所形成各种信息技术,如CAD、CAM、CIMS等,实现了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高度集成化,使企业生产趋于并行、敏捷、职能和虚拟化,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的柔性、敏捷性和适应性。这种信息化的生产方式使企业“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和服务成为可能,越来越迎合和满足顾客的独特需求趋势,提供更快捷、更简单和更便宜的多样化产品,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增强应变能力和运作效率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赢得市场的关键在于速度。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为了达到知识经济时代所要求的速度,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企业通过组织结构进行的变革,依托知识管理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组织流程再造,以知识为中心,使供应、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直接面对市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满足市场需要的多样化要求,增强了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12]。
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那种传统的以手工方式收集、处理、传递信息的方式显然已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知识管理基础设施建设,能使企业的资源或要素得到最佳整合和优化配置。随着企业信息的生产、收集、整理、分析、利用速度的加快和质量的提高,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科研水平、工艺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和信息含量,也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
三、企业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经营的有效性和效率
企业经营的有效性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在商业实践中,有效性可简单表示为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其实质是通过正确的决策和行动对信息作出正确、及时的反应。企业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了跨越域的同步信息交换,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以及各种决策工具如专家系统(ES)、决策支持系统(DSS)、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执行信息系统(EIS)等的应用,使企业在获取、传递、利用信息资源方面更加灵活、快捷、广域和开放。人的行为与经营流程组成了一个整体的有机系统,形成信息决策行为三者高度集成化,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方案评价选择能力,拓展了决策者的思维空间,延伸了决策者的智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强了决策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快速反应,提高了决策的效益和效率,从而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经营的有效性[13]。
企业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促进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结构优化,实现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传统的组织结构存在多等级、多层次、机构臃肿、横向沟通困难、信息传递失真、缺乏活力、对外界变化反应迟缓等弊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组织收集、处理、利用信息的方式,从而导致组织形式的巨大变革,推动了BPR乃至组织结构的重构。同时,企业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极大地调动了组织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促进了相互间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形成了学习型组织,从而更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四、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和决策科学化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1世纪企业企业竞争力的高低完全取决于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企业的发展依靠的是正确的决策,而决策的基础则是信息。对企业来说怎么比对手早一步获得有效的市场信息显示得尤其关键,这正是信息技术的优势,而这种优势依赖于知识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知识管理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分析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对企业资源有效开发利用,把企业决策建立在及时、可靠、高效的信息的占有基础之上,进而提高企业的决策科学化水平。
综上所述,企业人力资源知识化、组织结构变革、企业文化的营造和企业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实现企业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四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企业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组织结构调整和企业文化的营造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知识化的最终实现需要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的形成作为基础;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四者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第四章 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实施分析
4.1知识管理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内在作用机理分析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为以企业的知识活动为中心的相关能力,那么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有效完成“知识的采集和编码知识的积累和处理知识的传播和共享知识的创新和应用”这一完整的过程,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引导和约束这四个环节,促进知识生产和流动,使知识在使用中实现价值,从而达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目的,并最终实现营造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终极目标。
(1)知识管理的外化功能——对知识采集和编码的管理功能
知识管理的外化功能是指以外部存储库的形式捕获知识,并根据分类框架或标准来组织它们。它所利用的是强大的搜索工具、数据库管理系统、文件管理系统等。其中,搜索工具用于在 Internet 或其它信息资源上搜索并下载知识;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文件管理系统用于对所收集到的知识进行分类、编码及储存。[10]外化的结果是使具有相似特征的知识聚集在一起,它的作用最终体现在通过内化或中介使知识寻求者能够得到你所捕获到的知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这里的知识既包括存在于企业内部员工头脑中的未编码知识,也包括存在于数据库中的已编码知识,通过这一环节,可以使知识有效集中,这种集中了的知识对于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来说,无异于一个激发创造灵感的知识宝库。这一功能可以说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2)知识管理的内化功能——对知识积累和处理的管理功能
知识管理的内化功能是指设法发现与特定用户需求相关的知识。内化建立在外化的基础上,是对外化结果的深加工。它从外部储存库中挖掘知识,并通过筛选来发现与知识寻求者相关的知识,并以最合适的方式进行重新分类、重新储存。知识管理的内化功能能够使知识的寻求者更方便地获取所需知识,大大提高了知识获取的效率,有效缩短了知识生产的周期,这也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3)知识管理的中介功能——对知识传播和共享的管理功能
知识管理的中介功能是指将知识寻求者与最佳知识源相匹配。这是知识发挥作用的关键性步骤及前提条件。储存于数据库中的静态知识是不能发挥作用的,只有将它与特定的人、特定的过程进行动态匹配,才能实现其蕴含的价值,实现价值增值,最终形成并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知识管理的认知功能——对知识创新和应用的管理功能
知识管理的认知功能是指对经由前三个功能交换得出的知识的创新和应用,是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提供的知识基础之上,进行知识创新,知识创新作为一种复杂的商业过程和组织过程,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谋求新的发明,获取新的知识,探索和掌握新的规律,实现知识的价值,为组织以及社会创造新的财富;二是利用所提供的知识形成决策方案,用以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一知识应用和创新的关键环节,可以带来企业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的全面提高,因而直接影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终效果。以上,可以说是知识管理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机理,其作用的过程可以用图 3 表示。
图 3 知识管理作用机理流程图
通过对知识管理在企业中运作的介绍,我们认为正是知识在企业中的无限循环、流动、创新,才促进了企业核心能力的新陈代谢和螺旋上升。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知识管理不仅监督企业内部运作,最大限度地使用企业拥有的资源,而且能够不断提升企业对外部信息和变化的理解、管理和快速反应,从而达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知识管理是“知识集约——知识应用——知识交流——知识创新”四个过程不断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而知识管理的过程又是与市场紧密结合在一起、与市场的变化保持同步的;同时,根据市场变化的情况,进行自我调节。在这个调节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时滞现象,即当前的知识拥有状况是对过去市场的反应,导致企业的行为落后于市场的变化。因此,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要尽可能使企业与市场保持同步变化。企业能否与市场保持同步调的动作,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在企业自适应、自调节的过程中,能够与市场保持一致的步调,那么企业就有可能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能与市场变化保持同步,可能会影响企业已形成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不断地适应市场变化,不断地进行知识管理,最终将形成企业自身的独特的竞争优势,即核心竞争力。
4.2 加强企业知识管理的措施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知识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用日益突出,加强企业知识管理,更加优化配置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每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须面临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利用知识,挖掘知识,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企业知识管理:
一、降低知识管理风险
企业知识管理风险包括:由于没有委派专人负责知识的运营所导致的治理风险和由于“自我管理”分权模式的推行所导致的权力失控、权力架空的分权风险, 没有或不完善的评估体系也会引起管理风险。
随着企业知识管理的深入发展, 西方一些大企业已不单设立信息主( CIO) ,而是还开始设立知识主管(CKO) 。世界著名的大企业如施乐公司、可口可乐公司、IBM公司、通用电器公司、日立公司等都正式设立了CKO一职, 所以设立知识主管一职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必要条件。知识主管的主要职责有3 个方面: 制定知识政策, 提供决策支持并帮助员工成长。领先企业的实践经验表明,没有CKO , 企业知识管理将很难成功。
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质是一种管理创新活动, 它包括知识生产的管理、知识组织的管理、知识传播的管理、知识营销的管理、知识应用的管理、知识消费的管理和人力资源的管理。这种创新一方面表现为对原有管理体制的创新,减少管理层次,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另一方面表现为知识管理有利于创新的实现。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将削弱高层管理者指挥的统一性和“至高无上”的权威性。由于知识管理是建立在“自我实现的人”假设基础上, 企业赋予员工更大的自由度, 实行员工的“自我管理”,员工因此享有更大的权利和承担更大的责任。如果下属没有足够的知识、技能、责任感和较强的自律能力, 极易导致管理失控以及高层领导权力架空, 甚至导致企业的灭顶之灾。评测工作对于评价知识管理项目的成果也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管理控制的依据是测评的结果。项目组成员能够十分明确地指出通过实施“虚拟工作组”项目, 企业节省了哪一笔开销, 在哪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等等。更重要的是, 虽然测度知识管理项目的长期收益十分困难, 但是,通过一些侧面的数据、事实来评价项目价值, 诸如使用者的亲身感受、参与者的热情等, 也能够很好地说明项目带来的收益。
二、提升企业信息化程度
目前我国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和运用的分布很不均衡。企业的中间技术层,尤其是设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已经初步实现计算机管理,但企业的决策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依旧很薄弱;另一方面,企业的末梢如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计算机管理基本上是空白,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这种格局非常不利于企业知识管理目标的实现。目前,从企业知识管理活动的具体实践来看,我国大多数企业现有的知识管理活动还处于传统管理思想与方法下对知识资源零散的管理,尚未建立起全面的知识管理体系。因此,我国的企业应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以缩短信息在企业内的传播时间,扩大信息传播范围,节省新员工真正进入企业的时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包括设立知识主管和信息主管;调整公司结构;建立一个能为公开交流提供基础的设施完好的网络;建立企业知识库等。
三、加强培养知识管理的专业人才
企业进行知识管理要着力培养自己的知识管理专业人才。知识的主体是人,管理知识的主体也是人,没有合格的知识管理人才,有效的知识管理也就无从谈起。因此,知识管理人才是企业能够成功实现知识管理的关键环节。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专门的知识负责人,那么这个企业的知识管理工程就很难进行。
知识管理人才一定要是复合型的,既要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又要懂宏观经济和微观管理上的理论和方法;既要有良好的外语能力,以便了解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又要在信息收集管理上有自己的特长。除了从大学和社会上引进人才,更重要的是企业要建立正规的培训机制,要有意识的在企业内部的职工中培养,激励更多的人往这个方向前进。知识管理人才跟企业家当然不是矛盾的,有些企业家本身就是知识管理专家,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管理目标的实现。企业除了要为这些人才提供良好的待遇外,更重要的是要为他们提供广阔的业务发展空间,从管理机制上保证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
4.3 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通过对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在知识经济时代,环境的变革和组织的发展对每一个企业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只有致力于完善自身的学习机制和知识管理体系,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的变革、企业文化的建设和知识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适应经济时代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企业必须不断的探索知识管理的关键所在,通过加强知识管理不断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基于上述探索,本文提出加强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几种途径:
一、树立知识资本的新理念。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在新的经济体系内,知识并不是和人才、资本、土地并列为制造资源之一,而是惟一有意义的一项资源。”[14]企业领导要切实转变观念,树立知识资本的新理念,使企业内全体员工高度重视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和应用,领悟到知识是企业生存、发展和获利的核心资源,意识到自己是知识管理主体的一部分,自觉地把知识的生产、传播、共享、应用和创新作为自身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建立有专职人员负责的知识库,注重企业知识的挖掘、学习。学习通常可以分为:显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学习和隐性知识的学习。关于Know-what 和Know-why 的知识基本属于显性知识。企业只有通过自身的学习,才能真正懂得并去运用这些知识。虽然这些知识的学习不能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但它是企业生存及发展所必须的。过程学习,即向经营活动学习。不同的企业由于学习能力的不同,从类似的经营活动中得到的经验教训也是不同的。这些经验教训大部分是方法类的知识,属于企业核心能力的范畴。关于Know-how 和Know-who 的知识属于隐性知识,它们虽然比显性知识难发觉,却是知识的精华和个人能力的决定性因素。知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能力,将成为个人和学习组织成功的关键。知识管理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在于如何对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隐性知识进行开发以实现知识共享。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管理的重点是在对企业的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基础上致力于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
三、建立高效先进的知识型组织结构,营造“学习型组织”。构建学习型组织,实现企业人力资本不断增值。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精于知识的创造、吸收和转化的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以个人学习和团队学习为基础的、具有快速增长个人知识和扩张组织功能的自学习机制,是未来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发展的方向。在学习型组织里,每一个成员都愿意把自己获取的知识和组织内的其他人共享,从而使每个人的知识得以扩大,快速促进人力资本的增长。造就学习型组织,也可快速实现组织人力资本的扩张,从而降低企业对关键人才的依赖性,使企业不会因为一位人才的流失导致整个企业瘫痪,同时也有利于构建企业的核心能力,实现人才与企业的双赢,最终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和提高[15]。
彼得·圣吉认为,要把企业从传统“权力控制型组织”改造为“学习型组织”,必须进行五项修炼:一是自我超越。学习如何扩展个人的能力,创造出我们想要的结果,并且塑造出一种组织环境,鼓励所有的成员自我发展,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和愿景。二是改善心智模式。持续不断地理清、反省以及改进人们内在的世界图像,并且检查内在图像如何影响我们的行动与决策。三是建立共同的愿景。针对我们想创造的未来,以及我们希望据以达成目标的原则和方法,发展共同愿景,并且激起大家对共同愿景承诺的奉献精神。四是团队学习。转转对话及集体思考的技巧,让群体发展出超乎个人才华总和的伟大知识和能力。五是系统思维。思考及形容、了解行为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方式。看清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改变系统,以及如何与自然及经济世界中更大的流程相调和[16]。从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源泉。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人才、智慧等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因素,在这种环境下,人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知识的创造者与使用者由于网络的出现使知识能在大范围内为人们所共享,产生了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的巨大力量。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将发生重大转变:
第一,打破界限,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虚拟企业。虚拟企业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需要,以信息技术为联结和协调手段的临时性动态联盟的组织,它打破了地理空间的限制,利用信息网络,把不同地区的现有资源迅速组合成一个统一指挥的经营实体,以最快的速度推出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或服务。
第二,改变传统的“金字塔”组织结构,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知识管理特别需要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企业赋予员工充分的自主决策权。为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必须改革传统的组织模式,使组织结构扁平化。
四、 营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要建立开放和相互信任的合作环境及科学的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不断使员工对知识创新有新需求,鼓励知识共享和利用。其具体做法有:
第一,建立相互信赖关系,这是促进员工参与知识管理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企业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互不信任,双方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员工就不能将自己的隐性知识奉献出来,让其他员工共享,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也就不可能扩展知识储备。因此,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要把内部员工也当成顾客来对待,以创造忠诚顾客的态度与方法对待员工。
第二,奖励制度是促进员工参与知识管理的有效手段。知识的价值是由包含在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含量决定的,而知识来自于每个员工的学习、发明、创新。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调动员工开发、挖掘自己的智力资源以及开发利用企业的知识资源的积极性,从而使企业取得在知识经济下的竞争优势。企业要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起来,既满足员工追求经济利益的需求,又满足员工追求社会效应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同时企业要使这些奖励措施具有长期性、持久性,以促进员工持续不懈地参与知识管理。
结 论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知识资源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得关键要素。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并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就必须实施知识管理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迫使企业只有不断地提升、保护和创造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持续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只有致力于完善自身的学习机制和知识管理体系,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的改造、企业文化的营造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知识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通过对企业知识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
一、加强企业知识管理,必须重视知识运作过程的操作。知识管理的运作过程是企业知识积累、应用、共享和创新的过程,是企业真正实现企业资源知识化的关键。从而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企业知识管理,必须需要重新塑造企业组织结构。建立起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是企业实现知识管理的关键。因为,组织结构为知识管理提供运行的平台,是知识共享成为可能,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人才、智慧等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因素,在这种环境下,人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知识的创造者与使用者由于网络的出现使知识能在大范围内为人们所共享,产生了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的巨大力量。
三、加强企业知识管理,营造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要建立开放和相互信任的合作环境及科学的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不断使员工对知识创新有新需求,鼓励知识共享和利用。
四、加强企业知识管理,必须完善企业知识管理的基础设施。因为基础设施是知识管理实现的基础。
综上所述,加强知识管理,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构建良好的企业知识管理运作环境;树知识管理观念;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加强企业员工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和开发;提高知识产权认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知识管理激励机制。为了中国企业更好的适应知识时代的市场竞争,还需要不断的探索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知识管理的措施和途径。
参考文献
[1] 彼德·德鲁克. 知识管理[M].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5.
[2] 左美云. 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 工业企业管理.2000(9).
[3] 张瑞彤,曹宗媛等. 知识管理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4] [美] 温迪·布克威茨,鲁斯·威廉斯. 知识管理[M].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5] 李延来. 基于知识管理的培养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3,9.
[6] 柯翔. 企业知识管理理论综述[J]. 现代管理科学. 2004,12.
[7] 王德禄. 知识管理——竞争力之源[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
[8] 凯文·科因,斯蒂芬·霍尔,帕特里夏·克里福德. 亦真亦幻的核心竞争力[M]. 麦肯锡高层管理论丛. 1997.
[9] [英]罗斯玛丽·哈里森,[荷]约瑟夫·凯塞尔.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开发[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8. 131—150.
[10] 周三多. 管理学—原理和方法(第三版).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358—359.
[11] 周三多. 管理学—原理和方法(第四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02—407.
[12] 何苇杭,骆宝珠. 信息化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作用[J] .当代经济,2006.
[13] 荣新华. 企业信息化战略[J] . 工商管理,2005,8.
[14]周辉,刘志国. 企业知识管理的十大问题[J]. 管理方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