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生个案调查报告

学生个案调查报告

时间:2022-12-11 22:22: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生个案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生个案调查报告

第1篇

一、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每单元都设计一课综合探究活动,上好这一课,将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实践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学会合作与分享,学会人际沟通,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态度。综合探究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可以不受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限制,学生可以标新立异,可以超越常规,各种潜在的创造欲可以尽量地发挥,各种独具才能可以充分地展示,这种教育环境十分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在《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一课的综合探究活动中,学生的成果可谓“各具特色、五花八门”:有的学生找出中国家庭各个时代不同的“四大件”;有的学生搜集改革开放前人民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物件,如当时的服饰、粮票、布票等,并与改革开放后有代表性的物件,如今天的服饰、信用卡、手机等作对比;有的学生则将学习成果,以PPT的形式在全班面前予以展示。同学们以生动的形式、丰富的资料,突出了“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这一主题,个性特点寓于整个探究活动中。通过探究活动,同学们认识到了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变化及其原因,认识到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家乡从改革开放前的贫穷落后逐渐走向今天的富裕和安康。更加坚信,家乡的未来会更美好!而创造这美好未来的重任,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落在自己的肩上。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

综合探究活动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出发点设计的,学生学习的方式是自主探索、共同探究,结论的归纳也主要是由学生完成。教学活动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生动脑、动眼、动口、动手、动情,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积极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探索新知,获取方法,获得体验,增长智慧,增强实践能力。

三、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创新能力

综合探究活动是以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究为主,教师较少干预,而是创设一个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环境。同学们课堂上积极发言,争论激烈……在教学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同学们巨大的创造潜能,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思维活跃,愿意表现自己。某同学平时表现并不突出,可是在活动中,他表现得很自信、积极参与,成为活动课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探究活动中让我感到只要教师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提供展现自己才能的平台,他们就能有精彩的表现。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历史综合探究活动中,学生协作、交流贯穿于各个环节的活动之中,学生通过探究过程的交流与讨论,以书写探究报告、辩论和展览等形式展示探究成果,相互接触的机会增多,彼此之间思想火花交流频繁,在知识与情感两方面保持良好的沟通。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乐于合作、分享信息和成果的团队精神,这也是素质教育形势下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五、促进了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综合探究活动课的特点之一是以学生的自主体验为主,教师的角色是课程主题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如在《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这一探究活动中,我首先让同学们根据活动设计分组准备。学生自愿组成若干个小组,进行积极的分工:谁来查阅、整理资料,谁进行演讲,谁写调查报告等,全由学生自己商量决定,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教师则帮助解决。此时的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共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平等沟通不再成为一句空话。

六、对高中历史课开展综合探究活动的反思

1、要重视学生的“过程反思”

综合探究活动实践过程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可在现实的活动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过于追求研究成果,而忽略了实践过程、活动本身所带来的一些思考。探究活动中要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教训的交流,让学生说出调查实践中的感受,让没有参加活动的同学提出质疑,在激烈的辩论中呈现学生的“过程反思”,让学生懂得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实践中会有成功的微笑,也有不足和遗憾,无论哪一种经历,都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2、要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

综合探究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要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考察、探究、总结中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在《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这一主题活动中,尽管同学们查找资料,设计活动,进行了社会调查,可我总感觉这些还只是一种浅显的体验。如果能在这基础上再组织学生从某个家庭或周边环境的变化深入采访或调查,让学生有更多的亲身体验,效果就会更好。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实践活动中,要多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们的体验更丰富多彩。俗话说:说到容易做到难。总之,在亲历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学生或多或少都将达到真正的成长。

3、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

第2篇

一、勤于请教

请教,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一些青年教师往往不以为然。向中老年教师、班主任以及其他优秀班主任请教,并不是礼节性的谦虚,而是诚心拜师,以求帮助、指导。特别要强调的是,这种“拜师”不应只是几次交谈或听课,而是长期观察、跟班见习;学习的重点还不在于其具体的做法,而是悉心领会其教育思想和带班艺术。乐于请教,还包括以书信、网络等方式向一些有影响的教育专家请教,从而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想,使自己能从教育宏观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工作,而且还能从专家们的指点中受到鼓励。向学生请教,也是很重要的。这主要是指多在学生中进行调查研究,与学生做朋友,及时了解他们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听取他们的心声、建议和批评。

二、勤于思考

思考活跃、思维敏捷,是青年教师的特点,也是青年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优势之一。“勇于思考”的含义主要有两个:一是不迷信权威。在尊重并继承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教育理论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同时,敢于以追求科学、坚持真理的胆识,辨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之处;即使是向当今公认的教育专家学习,也不应该不加分析地盲目照搬,而应经过自己的头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消化、吸收,找出更加科学的教育方法。二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研究问题的前提。我们生活在学生中间,每天都会遇到并处理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有的青年教师对此感到心烦。其实,这正是一个又一个的研究课题向我们源源不断地涌来,班主任研究的切入口也正在于此。甚至对一些似乎已有定论的教育结论,我们也可以根据新的实际、新的理论予以重新的认识与研究,或修正,或补充,或发展。

三、勤于阅读

对于有志于从事教育科研的青年教师来说,勤于阅读的意义在于既可以掌握科研的理论武器,又可以随时了解这一领域内的各种信息。因此,青年教师无论多忙,都不可忽视广泛的阅读。一般说来,为教育科研而进行的阅读,其内容可侧重于四个方面:一是经典教育理论书籍,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等著作。这是青年教师必不可少的理论素养。二是杰出教育家的专著。在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之后,我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某一位或某几位教育家的著作作系统阅读,重点研究。三是反映国内外教育研究最新观点、最新动态的教育报刊、网络信息。阅读这些报刊、网络信息,可以使我们从别人的研究中受到启发。四是反映青少年学生生活、心理的各类读物,包括学生写的和写学生的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等。通过这些读物,我们可以从更广阔的范围内了解、认识我们的教育研究对象,使我们的教育方法更加适应当代学生个性特点。

四、勤于积累

素材的积累对于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积累的过程就是“采集”的过程,积累得越丰富,成果就越丰硕。青年教师可留心这四方面的素材积累:一是学生的作文、作业、日记、周记等书面素材。当然,不是所有的学生文字都收存,而是注意保存那些最能真实反映学生心灵世界的文字。二是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对特优生、“潜能生”等有明显特点的学生进行长期跟踪观察,记载他们的成长过程、变化情况、学习状况、社会交往、家庭环境等等。三是青年教师本人进行教育实践、实验的有关记录素材,包括班级重大活动,对学生的个别教育、对偶发事件的处理等等。四是对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包括各种数据统计等等。

五、勤于写作

第3篇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 ; 语文课堂;学习方式;学习活动;参与者; 协作者

参与式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理念。它提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平等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参与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从而达到探索方法、积累知识、掌握技能、开发思维、创新学习的目的。参与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特征。因此,参与式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参与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列为我国未来十年大力推广和普及的重要教学模式和方法。我国一些中小学在参与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好的经验。

作为初步探索,我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中对参与式教学进行了实践。在授课方式上,以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为主,改变传统的集体讲授为主的方式。在教学设计上,以学习活动为单元来设计课堂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角色也发生了转变:学生角色由传统课堂中的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教师角色由讲授者、管理者转变为协作者和组织者,这就好像一部戏,学生才是主角,教师是导演,引导学生参与角色。而开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参与式教学的实施。事实证明,参与式教学不仅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参与式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一、授课方式: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为主

我的案例一:现代文阅读课《咬文嚼字》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中抓住关键语句,准确把握文章的观点。

2.能理解作者关于咬文嚼字的观点,获得炼字的启示。

3.培养语言文字敏感,并迁移运用到阅读写作实践中。

重难点:

能提炼并理解作者关于咬文嚼字的观点,获得炼字的启示,并迁移运用。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课前预学

1.独立阅读课文,找出本文引用的材料及其证明的观点。

2.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查找贾岛《题李凝幽居》全诗,朗读并体会全诗的意境和情感。

(2)搜集古人炼字的范例,理解其妙处,并与同伴分享。

【活动二】预学交流(20分钟)

1.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本文所引用的材料及其所证明的观点。

2.小组合作交流《题李凝幽居》的理解欣赏和对古人炼字范例的分享。

3.教师点拨与小结

【活动三】目标检测练习(15分钟)

1.炼字练习:请在空格填入两个动词,并说明理由。

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

2. 高考真题链接(此略)

3.解决问题

课后作业:从平时作文或练笔中找找用词不当的句子,与同伴一起斟酌修改。

【活动四】归纳反思(3分钟)

头脑风暴:这节课我又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为了更好地“炼字”,我可以继续做些什么?

在上面这个案例中,我采用了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如“活动一”的第1个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个体独立自主学习,第二个学习任务鼓励小组合作,“活动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活动三”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拥有更多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时间,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得到积极有效的反馈。

我们大概都听说过学习金字塔理论。作为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显示了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保持率:讲授、学生阅读、视听并用、教师演示等几种传统方式的学习效果都在30%以下,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不幸的是,我们现在仍在使用效率最低的几种学习方式:教师讲授、演示,学生阅读,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即便使用了多媒体手段,学生仍然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同步的教学节奏也很难照顾到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学习困难学生更容易成为课堂的“边缘人”。

而小组合作学习与多样学习方式的结合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许多研究业已表明,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完成复杂的学习任务,更容易为学习困难学生接受。因为,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得到的帮助不仅来自教师,还来自同伴,而来自同伴的帮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支持;同伴的“互教”和讨论会加深、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合作学习时,学生随时受到来自同伴的鼓励或督促。

合作学习主要安排在课前预学、汇报展示、课堂探究、课后归纳整理等需要学生充分参与的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我不惜用更多的时间,把更多的主动性还给学生。而使用教学案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合作学习任务。

二、教学设计:用学习活动来设计教学

第4篇

一、思想教育策略

1.注重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是立体的、全社会的工作,因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也必然是全方位的。抓住三支队伍即专业教师、“两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一是专业教师在培养德艺双全艺术人才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始终是明显的。亲其师,信其道。艺术类学生的心态为艺术专业教师的教书育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良好的教学态度和强烈的敬业精神既能提高艺术类学生的专业才能,又能培养其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二是科学以理服人,艺术用情动人。加大“两课”教学改革的力度,使之既“合情合理”又“感人至深”。三是辅导员、班主任老师要既承担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又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并力争成为艺术类学生“政治上的旗帜、学业上的导师、品行上的典范和情感上的朋友。”

2.创新教育方法。观念更新和方法创新是做好艺术类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学生管理教育工作要立足变革,常变常新,不断创新,努力做到思路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和途径创新。理是科学,情为艺术,与时俱进,寻求方法,入情入理,方能入脑入心。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实地写生、专业竞赛和境内外交流合作项目等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文化活动和社会实习实践锻炼,使艺术类学生在浓厚的专业氛围和多元的文化浪潮中接受教育、提升自我。

3.立足解决问题。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是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理念和有效途径。对艺术类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既要讲事实、说道理,又要以理服人、耐心细致,循循善诱;既要丰富精神世界、提高思想认识,又要解决实事、以情感人;既要培育乐观、豁达的心态,又要帮助其确立学习目标、设定生涯规划、找准发展空间。

二、个性发展策略

1.尊重差异、分层教育。艺术类学生表现出来的“个性”比一般大学生相对突出。这些“个性”的片面发展,一方面极易朝着反向的“个别”、“另类”转化,但另一方面也很有可能成就艺术类学生将来职业生涯中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风格。在对艺术类学生的德育工作中,要从实际出发,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层分类地开展工作。充分挖掘艺术类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潜力,使他们找到自身发展的独特领域,从而全面提升艺术类学生的整体素质。

2.营造氛围、提升品位。艺术类学生的德育过程中,努力营造与艺术类学生个性发展有密切关系并有利于其个性发展的环境氛围和艺术品位。“理想的学校环境其本身就应是一座博物馆。”生动的校园物化环境和人文景象事实上是与高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显性课程”相对应的具有“潜在性”的“隐性课程”。无论是建筑、设计、布局、山水、景观、雕塑、树木、花草等物质环境,还是文化、学术、体育、娱乐、师生、校风、学风等“软实力”,都无疑会对艺术类学生在理想、信念、人格、审美、灵感、思维、情感、情绪、性格、自信和学识等方面的培养和形成过程中产生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影响,于潜移默化中促进个性发展。同样,丰富精彩的文化活动和实践历练也是艺术类学生个性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生动场景和有益的外部环境。如开展外出写生活动,深入企业、农村、山区,考察民生现状和国家建设;参与全国性的广告艺术设计大赛、大学生电影节、动漫节、DV创作赛和青年创意营等专项竞赛;组织包括寝室文化月、平面艺术设计赛、动漫cosplayer校园show、辩论赛、广告创意、摄影摄像展在内的校园艺术节、文化艺术节、影视传媒文化节等结合艺术类学生专业特色的系列活动等。这些都能使艺术类学生宽阔关心自然和关注社会的宏大情怀,提升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和个性素养。

3.发展个性,激励创新。在德育教育中,要力争实现艺术类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以激励个性发展为内容的个性教育,能让艺术类学生获得个体的性格和气质、兴趣和特质、才气和潜能方面充分展示和有序张扬的深度发展;以促进全面发展为内容的共性教育则是要让学生获得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广泛发展。既共性教育,又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都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改革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促进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个性的较全面发展。唯有促进个性发展,方能激发创新思维。

三、素质内化策略

1.人文、艺术、技能的融合。艺术如何“源于”而又“高于”生活呢?素质内化是基础。只有综合素质得到内化,才能提升艺术类学生的创意品质。文化沙漠是不可能孕育出绚丽灿烂的艺术成果的。假如说自然科学所关心的是事实和规律,社会科学所注重的是组织和效率的话,那么人文科学则站在更高层面上来考察价值和意义。与收敛的、确定的和必然的科学思维相比,人文思维更多地表现出发散的、多元的和或然的态势。如此,培养艺术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度的创造能力、坚韧的意志品质、明确的社会责任以及宽容、合作、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等等,这些比起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为此要通过思想工作,让艺术类学生屏弃偏见,树立“艺术与文化紧密相连”的观念――只有自身文化修养的全面提高才有可能从更高更广的角度发展自身的艺术成就。

2.情感、修养、素质的统一。艺术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核心就是其文化修养的积淀。首先,作为艺术类学生的思想启发者和文化传授人,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素养,而且还要具有独特的艺术修养、文化魅力和人身风范,并以此来影响和熏陶学生;更重要的是传授学习方法、帮助制订学业规划,使艺术类学生既不妄自菲薄,又自尊自强;既能独立分析和处理问题,又避免自我中心主义和绝对利己主义;培养艺术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由“他控”转为“自控”。其次,作为综合素质教育,艺术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人类“用语言表达思想,用艺术传递情感。”针对艺术类学生的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举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专业艺术等方面的讲座、研讨、交流和学术活动,通过人文讲座、专业研讨和创建社团活动,开拓视野,了解世界最前沿的信息。并且这些系列活动的形式不能只是单向的灌输,而应该是双向的、互动的传递。就如希腊学者普罗塔格所言:头脑是“火把”而非“容器”,教育的方式不是“填塞”而是“点燃”。只有经过广泛的人文知识的剖析、人文素养的渗透和人文风格的熏陶,才能提高艺术类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也才能挖掘艺术类学生的创新、创意和创造能力。素质内化是高校艺术类学生培养模式中的基本策略。

四、机制引导策略

创新评价机制,才能改善培育模式。经历了十年“量变”积累的我国高等艺术教育,除了目前评价体系中的思想道德、创造性、合作、个性、人格等方面的概括性指标以外,还必须强调并注入以下元素。其一,参赛的经历和获奖的层次。支持艺术类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接触专业先锋和名家大师,参与电影节、艺术设计、“金犊奖”、“动漫”秀和“ONESHOW”创意等各级各类专业竞赛,开拓“广告艺术文化节”、“科技文化艺术节”等大众活动;鼓励其运用专长展示独特的创意,激发创作灵感,使其享受参与的过程,感受专业的魅力、个人的成就和集体的荣誉。其二,自主自立的品格和持续发展的潜力。艺术类学生的培养需要外因的灌输和塑造,更需要内在的自主性发展品格的养成。艺术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要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应当结合具体生活环境状况发掘学生的创造力,把自主自立的品格和持续发展潜力作为重要指标纳入艺术类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之中。其三,文化知识的积淀和理论基础的扎实。重视并加大文化知识、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力度,实现人文素质与艺术素质的共同提高。

第5篇

关键词: 大学生 艺术媒介 书画艺术 接受状况 调查报告

书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直观地展示着中华民族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深典雅的审美意识,在世界艺术之林中放射着别样的光辉。19世纪下半叶以来,书画艺术经受了现代历史的各种社会运动和文化观念的冲击而岿然屹立,通过不断地丰富、修订自己的艺术理想和技巧而继续发展繁荣。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技术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和当代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在中国的极速膨胀,包括书画在内的传统精英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书画艺术的生存发展环境和在受众,尤其是青年受众心里的感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传统书画艺术的继续发展和繁荣,非常需要了解当代经济、技术、媒介和受众心理的状况,因为它们是艺术发展的宏观基础。为此,我设计和实施了本次调查,希望以个案形式大略得知当代青年与传统书画的关系状况。

一、基本状况报告

1.调查方法

2011年3月间,我对杭州市下沙区几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媒介接触和传统书画接受状况”的问卷调查,该调查共发放550份问卷,回收529份,回收率为96%,有效问卷511份,有效回收率为93%。本次调查内容涉及大学生个人表意媒介使用情况,艺术媒介接触情况和对传统书画的接受心理,以及其对书画创作、消费目的的了解等方面。

2.调查数据分析

(1)调查对象数据

本次调查样本总共511份,其中大一学生238人,占46.6%,大二学生144人,占28.2%,大三学生129人,占25.2%;男生共156人,占30.5%,女生共355人,占69.5%,基本符合当前大学生的在校情况。

(2)大学生个人表意媒介使用情况

书画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遗产之一,其表意和表现的基本媒介形式是手工的绢帛纸笔,这种自然状态的媒介技术使用期与传统文化的繁荣期大致对应,它们是传统文化表意和艺术表现的物质基础,也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书画艺术蕴含深厚韵味的艺术形式基础,并在长久的表意和艺术欣赏传统中培养了民族的独特审美趣味。但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达至21 世纪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传统的媒介表意方式的地盘大为缩减,这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更鲜明地表现出来。如图1所示,在回答“平时需用文字表达时你怎样完成”的多选题时,选键盘打字的比率是47.3%,选笔写的比率只有41.8%,显示现代的机械复制的表意方式已经成为当代青年表意的主要方式,传统手写表意的感觉正在让位于信息传达的效率追求。而图2则表明,有近一半的大学生表示有八年时间没再写毛笔字了(相当于小学毕业以后即将传统纸笔束之高阁)。如此传统书画的艺术表现和心理体验的物质基础正趋于流失。

图1用到文字表达时怎样完成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图2多少年没用毛笔写字了

与此同时,在被问到自己字写得不好的感觉时(多选题,图3),选择“有点遗憾,显得没文化”的比率是62.2%,选“没什么,反正写东西多用电脑或手机”和“无所谓,字写得好也没什么用”两项相加的比率为29.7%,不到前者的一半;反之,在被问到别人字写得好,自己的感觉时(多选题,图4),选“有内涵,个人形象比较好”的比率是51.9%,选“对个人发展有好处”的比率为32.8%,而选“书生气较重”和“没什么可炫耀”的比率分别只有10.4%和4.9%。可见,对汉字这种传统表意工具所展示的个人形象,大学生还是相当在意的。但显然这里有一个矛盾状况,即在行动上大学生们为实用目的而使用现代技术投入了现代生活,但在心理上他们仍以传统的文化形象为骄傲,而这正是传统文化及其艺术发展的希望之所在。

图3自己字写得不好的感觉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图4对别人字写得好的感觉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3)大学生接触艺术媒介的状况

中国画作品在传统文化环境中,基本上是凭借着人际关系的接触而传播的,只是在明清以后,随着雕版印刷业的繁荣,一些画谱开始通过商业渠道得以较大范围地传播。书法作品虽较早已有拓印形式流传,但在相当长时期内它与摹写的帖一道,也是以人际交流的形式传播的。自20世纪初以来,现代大众媒介成为几乎所有信息交流的必经渠道,传统书画作品的传播也深受其影响。这不仅表现在人们接触书画的时间频率和空间场合上,而且表现在人们经由何种具体物质形式来实际感知体验书画作品,当代大学生的艺术媒介接触状况因此也有较大变化。

首先,是如何分配自己的休闲和审美欣赏时间的问题,从多选题图5 可见,上网、游戏的比率最高,为35.8%,户外活动和看书次之,分别为24.7%和24.8%,去艺术馆博物馆最少,为1.7%,看电视次少,为13.1%。可见在大众媒介上进行艺术体验和在户外进行身体活动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文化审美形式。

图5业余时间怎样打发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其次,在何种场合接触书画,由多选题图6可知,在学校最多,为36.3%,因为这里报刊和画册最多且易接触,次之的是在博物馆美术馆,为33.6%,这令人惊讶,与上述“去艺术馆博物馆打发时间”的最少比率1.7%形成反差,可推知在此时空中接触书画机会之少了,由此类推在商店、家居和宾馆中则又更少了。

图6在何场所接触书画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最后,对经由何种具体物质形式来实际感知体验书画作品的问题,由多选题图7可知,影视和电脑多媒体形式最多,分别为19.5%和18.7%,在当代网络技术环境下,两者其实都说明学生在电脑屏幕上看到书画最多,其次则是报刊和画册,这属于较传统的大众媒介了,而工艺品以12.4%的份额位居第四,超越了传统书画形式的卷轴和镜框,这是颇值得注意的现象,说明大学生的书画消费形式与传统有了很大的不同。

图7以何种媒介形式接触书画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4)对传统书画的接受心理

中国书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其外在装裱是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媒介形式,而且其艺术形象本身呈现为一种独特的视觉样式,表现着别样的审美蕴含。它与中国现代文化史中占主流地位的西方写实绘画有着鲜明的不同,其根本差异在其书写性的笔墨形式,以及由此所表达的传统士大夫的人生理想和文雅情致。对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及其所包含的独特韵味,当代大学生们的感觉和体验如何呢?

首先,如多选题图8所示,选传统卷轴装裱形式“太老旧,没感觉”的比率只有1.3%,反之选这种传统装裱形式“富有书卷气,很雅致”的比率为49.3%,同时选它们“富有中国特色,感觉亲切”的比率为46.3%,这三项相加占96.9%的比率,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是认同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的,与他们对待网络电子游戏及其他大众文化的态度一样,呈现出同样的热爱态度,这是有点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同时这也印证了前述大学生个人表意媒介技术情况所反映的矛盾状况,即沉浸于大众文化的技术刺激和感官兴奋之中,同时在深心中又以传统文化为价值的根本。

图8对传统装裱形式有何感觉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其次,如多选题图9所示,在回答中国书画的价值何在的问题时,认为在于其中国历史文化蕴含浓郁的比率为28.5%,认为在于可以修身养性的比率为26.9%,认为在于笔墨功力深厚有意境的比率为22.8%,而认为在于造型逼真、色彩鲜明和表现了深奥哲理的只分别占10.1%和11.6%,可见对于中国书画形式与内容的大致特点,大学生还是比较了解的,并非像表面的敬而远之态度那样一无所知。

图9你认为传统书画价值何在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最后,在回答不喜欢传统书画的原因(多选题图10)时,大学生们表示有28.4%的因素是自己修养有限,无力欣赏,有20.3%的同学认为是其形式太古雅,难以理解(与上述对传统装裱的肯定形成对照,显示大学生即使难理解还是喜欢其形式),还有17.3%的认为是可见的原作少,欣赏成本高(这与他们多数通过网络和电脑屏幕接触中国书画正相关联),还有一个因素(占12.7%)是大众文化丰富多彩,以致顾不上欣赏传统书画。其他如创造性少模仿多,脱离现实生活,功利性太强这些与专业创作问题有关的因素则不太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可见,传统文化素养教育的不足是大学生觉得书画太古雅难懂的主要因素。

图10不喜欢传统书画的原因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5)对近年书画市场繁荣原因的理解

传统书法艺术的理想是“书,心画也”(扬雄),人品高则书艺自高,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则是畅神而已(宗炳),“聊写胸中逸气”( 倪瓒),它们共同建构了传统书画艺术超功利的价值取向。虽然自明代以来,书画家出卖字画以取润格的活动得到了宋明理学世俗化乃至市民社会出现、商业市场繁荣等因素的支持,书画市场逐渐形成,但在传统的艺术格局中,实用功利的艺术经营观念和活动总是处于暗昧状态,或以癫狂的叛逆姿态出现,并不能取得正面的价值肯定,这种状态甚至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期。但在新世纪消费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对艺术,包括书画的态度显然已经有了较大改变。

图11近年书画市场繁荣的原因 Freruencies

a. Dichotomy group tabuiated at value 1.

图11的多选题结果显示,大学生认为近年来书画市场繁荣的原因,有近四成的因素是大家想以此投资保值,分别有近二成五的因素是欣赏艺术和装饰家居,另有一成多的因素是用于人际交往。可见大学生对艺术的看法是比较现实而非浪漫的,这应是其大众文化的消费经验和对当代中国文化状况的了解使然,因为现实中的书画消费往往很实用,很少再有纯粹审美观照的机会。

二、反思和建议

1.从个人表意工具使用和艺术媒介接触的状况看,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深度介入,使得大学生的生活和感觉日益高技术化,而对传统艺术得以产生魅力的自然工具手段逐渐开始陌生和远离,这是对书画艺术发展的现实威胁。但尚处发展之途的中国需要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不可遏制,好在大学生心里已经具有充分的传统文化根苗,这应该是拜多年的学校教育耳濡目染所赐。但中国基础教育的功利化(中数理化等而轻人文艺术教育课程)正在削弱这种文化根苗成长的土壤,这是比学生单纯偏好高技术效率和刺激更令人忧虑的。日本和韩国是协调传统文化保护和技术发展关系的良好榜样,应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目前来看,大学生投入技术性的大众文化和身心保持对传统艺术的敬仰还处于势均力敌的矛盾状态,但这种状态能长久保持吗?如果放任自流,技术的强大力量和它们在青年心中产生的惯性是否将把传统文化的根苗彻底拔除?切实的文化保护措施应该尽早地设置,比如学校是否应开设更多的人文艺术课程,城市公共设施中可否建立更多的博物馆、艺术馆,举办更多的传统文化艺术展示活动?

2.从对书画艺术的接受心理来看,一方面,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与20世纪初的争相留学以引进西方艺术观念和技法的情况形成巨大反差,这显然是由于20世纪末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国力有了巨大提升,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日益增长的情况为大学生所清晰感知的结果。但另一方面,大学生们对大众文化毫无抵抗力,而对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及内在意蕴虽心爱之,却表示它们太古雅艰难,自己修养有限无力接受,这真是让人扼腕的现实。问题出在哪里?是否还是在教育上,太表面化,太功利?教育改革如何补上这无实利但很重要的一课?

3.从书画艺术自身的观念和实践来看有无值得反思之处?对是否坚持文雅高深形式还是兼容通俗视觉表现之技,专业人士各有看法,但上述大学生以工艺品形式接触书画作品超过传统卷轴和镜框形式的情况提示我们,传统艺术形式在保留固有优雅气质的同时,如何因应时代氛围和受众心理,确实需要细心考察思索,以求有所改变和创新,毕竟现在是大众文化和消费时代,消费者的趣味和权力应该受到尊重,否则很可能就是作茧自缚,自我取消。

4.从艺术的目的和功能来看,传统书画总体上可以说是超功利的,主要是为了直观地象征自己的内在品格和人生追求,以之牟利是接近近代才有的趋向。但当代文化的主流是实用功利的,以消费形式取代了纯粹静观。大学生生长于当代文化环境之中,并表明深知这种现实,但这并不表示他们认可这种现实,就像他们沉浸于电脑游戏的华丽景观之中,而深心并不以为然一样。因此,专业人士应该有所担当,不要随波逐流而遗忘了艺术的超越和创造性本质,否则青年心中的传统文化根苗就难有茁壮之望了。如果都是追求实用价值,鼠标点点即可轻松实现,因此,大学生根本没有必要去瞻仰徒有其表的传统形式。

第6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思政课;新体系

[作者简介]张晓荒,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广西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0-0149-04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教高[2006)14号)强调指出:示范院校建设的核心是内涵建设,内涵建设的重点是建立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各院校尤其是示范院校,都紧紧围绕这一问题重点开展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积极探索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建设。由于专业课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具有天然的重要性,很容易受到各个院校的重视,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方面往往成果比较多。但是,作为公共课程的思政课往往不像专业课程那么受重视。这样一来,思政课的改革往往落后于专业课程的改革。思政课是一门塑造人的灵魂的课程,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形势下要提高思政课在育人中的作用与效果,就必须积极探索并构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政课程新体系。

一、教学内容既要强调人的思想素质又要突出学生的职业素质

思政课的要旨在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其教学内容都有很明确的规定,比较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成才观教育,爱国主义与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教育,法制观教育等。这些教学内容中央和教育部是有明文规定的,所以,这些内容不能删减,必须按照规定讲好、讲深、讲透。但是,在组织和讲解这些内容的时候必须明确两点,一是这些教育的内容落脚点是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会不断完善自我的能力;二是这些教育的内容落脚点必须在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与岗位上。只有这样,这些教育内容才有针对性,才可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实现两个落脚点,就必须注重三个方面的研究:

(一)要注重研究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普遍存在信心不足的问题,这主要来源于高考的失利。他们有一种无奈但又不甘心,希望在技能方面学习一些本领,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这种既自卑又期盼成功的复杂心理是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典型心理特征。研究和掌握了这些心理特征,在进行“成才观教育”的时候就可以有的放矢。“成才观教育”的核心是激发学生自我成材的内在动力,让学生树立成才的理想和成功的信心并教会学生从一人校门就开始进行职业规划。要从中国快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和高技能人才的高就业率、高收入的角度让高职的学生看到美好的未来。

(二)要研究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经验与发展规律。思政课的教师不能仅仅是政策与法律的传声筒,更应该努力成为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研究大家。要善于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经验与发展规律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还要善于从身边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中挖掘爱国主义的本质与核心的东西。比如面对汶川地震和南方雪灾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一心共赴时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以及众多志愿者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这些都是最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这些感人的事迹所包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光辉就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之魂,这些感人事迹就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的最好的教材。

(三)要注重进行职业岗位的研究。职业岗位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课,思政课也要进行职业岗位的研究与分析,其目的是提高思政课教育的有效性。思政课的职业岗位分析与专业课的岗位分析不同,后者侧重于深度与精确,目的是构建合理的技能要点,前者则比较宽泛,主要是了解行业和岗位的基本特点,尤其是岗位所必须遵守的纪律与职业道德规范。专业课老师可能只对本专业的某一岗位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与研究,但思政课所具有的公共性,决定了老师必须对很多行业与专业的岗位有所了解,因此,面就比较宽泛。也许这一点对思政课老师的要求比较高,但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以上三个方面的研究做到了,思政课培养学生思想素质和职业素质的目的就比较容易达到。

二、教学计划要适应企业的生产特点

所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学院(校)在培养学生的技能的过程中,充分借助学校与社会(企业)的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工作环境有机相结合,从而培养适应深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强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它的基本方法就是校企合作、双向参与、互利共赢。这种模式的显著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地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实现校企合作的桥梁与纽带就是校企双方利益的有机融合,具体表现在培养学生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由校企双向共同研究制订、共同承担。其核心的要点就是企业协助学校在专业设置和技能要点的把握方面。按照具体、真实的生产环节来研究、制订。这样一个程序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与企业的需求真正实现无缝对接。

专业课程普遍已经按照生产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设计与教学计划的制订,那么作为公共课程的思政课,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中是否也要像专业课程一样严格按照生产环节所具有的技能要求来设置技能点呢?看来是不行的。原因在于两类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不一样,专业课程要完成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与掌握,这种技能是可以检测与衡量的;思政课则不是这样,它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的教学内容是由它的政党与统治阶级所确定的,目的是保证掌握技能的人要为自己的政党和阶级服务,具体就是要保证它所培养的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它是要解决思想问题和服务的方向性问题,无法用具体的指标来衡量与检测。但是,并不是说思政课的教学计划从制订到实施就可以完全脱离具体的行业与岗位。

教学计划是指导具体专业的指导性文件,主要包括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课程的开设、教学进程的安排的相对宏观的教学指导书。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计划在严格按照中央与教育部的要求开设课程的前提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适应企业的生产特点。

(一)要适应企业具体岗位的职业道德需求。

具体的岗位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就使得每一个具体的岗位的职业道德有其不同的侧重点,既要掌握职业道德的一般属性,更应该掌握具体岗位职业道德的特殊性。虽然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不能按照生产环节来确定,但在讲解抽象的道理的过程中要与企业具体的岗位紧密结合。对数控专业的学生讲解职业道德要强调工作的认真与一丝不苟,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讲解职业道德要突出强调不做假账,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讲解职业道德就要强调吃苦耐劳和救死扶伤的精神,这样针对具体的职业道德所进行的教育才会是生动活泼与有效的。

(二)要适应企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的需求。许多行业与企业的生产具有显著的季节性,比如,在北方,建筑行业在冬天是无法施工的,于是一些北方的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就改变传统的教学时间,不放暑假,利用夏季的宝贵建筑时间与企业的生产同步实施教学与实习,专业课程按照企业生产的季节性调整授课时间,公共教学课程也同样进行调整,以适应和满足企业季节性的需求。有一些机械行业,其机器的检修是有严格的时间规定的,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就必须按照企业的生产规律安排上课时间。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最为显著,春种秋收是不能更改的事实,农业类的院校就更应严格按照农业节气来安排教学计划。传统的思政课程在时间的编排上往往是安排入学的第一个学期,但是,适应企业生产的季节性需求就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且根据现实的需要,将思政课的授课地点从学校搬到田间、地头、厂矿与车间,才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要适应企业文化的特点需求。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她作为企业经营理念、品牌形象、企业声誉等的载体,其目的就是以精神的(感情的)、物质的、文化的手段,满足员工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需求,以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是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目标、理想信念,把员工紧密凝聚在企业的周围,使员工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把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汇聚在企业的整体目标上,把个人的行为统一到企业的共同方向上,从而凝聚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与企业文化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职业素质是反映员工技能与道德水平的具体体现,企业文化也是通过员工在具体岗位上的表现反映出来的。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了解企业的文化,这样既可以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又可以从企业的文化中吸取教学营养。其次企业文化对员工的职业素质的提高有着巨大的影响与促进作用,因为企业文化是一种氛围和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与氛围对实习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纪律等方面都是无形的熏陶与帮助。最后是企业文化是教师了解和掌握企业历史与企业发展和岗位特点的有力工具,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历史发展的精华与现展的缩影,对教师知识面的扩大与教学内容的丰富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三、教学方法要体现多样性,注重实践教学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综合起来主要有几种方式可以借鉴。

(一)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适应比较抽象问题和社会当前热点问题的教学。老师对比较抽象的观点或者理论通过设置若干问题的方法,给复杂和抽象问题设计出一些思考的途径,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深入思考的积极性,自己探求问题的本质。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涉及思想观念和道德等若干问题的认识存在模糊和不正确的认识和看法,这些模糊和不正确的认识和看法是很难通过教师的说教给予纠正的,必须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他们的智慧,让他们通过讨论和激辩,互相启发,自己分析问题,自己澄清模糊的认识和改正错误的看法。这样,学生的理解才会深入,记忆才会深刻。这种教学方法的关键是教师对问题的设置和对学生讨论的正确引导,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适用于比较复杂的法制和道德类问题的教学。这些问题不是很明确地摆在学生面前,而是隐藏或者融合在比较复杂的具体案例当中,需要像医生分析病情、公安人员分析案件一样,通过对案例的细致分析,寻找问题的蛛丝马迹,探寻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教学法与讨论教学法有相同之处,就是都需要对问题进行讨论,但是显著的区别在于,首先,前者的问题是不明确的,问题隐藏在案例当中,需要通过复杂的分析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后者往往很明确,只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其次,前者的讨论往往是以小组的形式,需要团队的合作与集体的智慧,而后者往往是个人对问题的表达与阐述。最后,前者的讨论往往需要非常激烈的辩论,而后者则比较平和。所以,案例教学法更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对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与思辨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但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和充分的准备和高超的导演艺术。因为整个案例的讨论,学生是演员,是主角,是案例讨论的主动者,而教师是导演,整个案例教学的成败来自于导演和演员的配合。

(三)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法也叫情景教学法,因为它往往是再现事件发生时候的场景或者人物在当时情况下的状况,通过场景的模拟再现,让学生思考相关的问题。这种方法最典型的是让学生模拟法庭审判的全过程,深刻体会法官、被告、原告等各种人物对某一案件的思考与审判的全过程。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有以下几点:首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往往对带有表演的行为充满好奇,他们最喜欢这种带有表演色彩的上课形式,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其次是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会积极查阅大量涉及案件的法律条文与文本,同时还会从不同涉案人的角度准备资料。这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很好的锻炼。最后是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这种动手能力包括自己动手查阅资料、自己动手制作道具、自己布置场景等等。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也比较明显:成本比较高,时间比较长,需要专业的法官现场指导。但是。这种类似于实战的教学方法的成效是很显著的。

(四)社会实践教学法。主要的方法有以下两种:一是社会调查。主要是针对专门的问题,比如企业发展、社区建设、物价指数等等问题,让学生亲自深入企业、社区进行社会调查,通过社会调查,接触社会的真实生活,撰写调查报告,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深入了解和书本知识的深刻掌握。二是现场教学。主要是教师带领学生到生产第一线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完成道德的升华。比如到企业的车间,请企业负责人或者工人师傅进行岗位的现场操作与讲解,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每一个岗位重要性的认识,也可以增强对职业技能、职业操守和职业素质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增强提高职业素质的积极性。比如到法庭现场进行旁听,可以亲身体会法律的庄严、

肃穆,从而增强法律意识。比如到新农村体验生活。可以亲自体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从而增强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热爱。比如到革命先烈纪念馆参观,可以增强对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的崇敬,使心灵得到洗礼和震撼,从而增强树立崇高革命理想的决心与信心。社会实践教学法的最大优点在于拉近了学生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这种教育的好处是真实感人、震撼人的心灵,促进大学生思想观念与道德修养的整体提升。因此在整个教学方法的整体设计中应该占有相当的比重。

四、考核方法注重综合性,突出实效

对学生思政课程学习情况的考核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一票否决的原则,也就是要把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遵纪守法作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第一要素,凡是思想道德和遵纪守法达不到标准的,即使技能考核再优秀,也不能认定为合格的学生。二是综合考评的原则,既要考核理论知识,又要考核日常的表现,既要考核在学校的表现,又要考核在实习企业的表现,这样综合的考核,评定的结论才比较合理、准确。三是注重实际的表现。应该把平时的学习态度,日常的思想和行为规范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尤其注重学生在校、在社会和在企业的突出表现作为重要的评定依据,而不是一份书面的考试成绩定乾坤。

目前,思政课程考核的内容普遍由以下部分组成:基本知识的考核、应用能力的考核、企业实习表现的考核。这些内容的比例普遍是这样分配的:基本知识的考核占50%,应用能力的考核占40%,企业实习表现的考核占10%。笔者认为,这种比例分配还不够科学。高校思政课程的知识要点并不需要过多的去记忆,因为这些理论知识在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大部分都经常接触到,只是理解的难度增加了。因此,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知识,关键是在于应用,学会道德自我提高与完善,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考核重点在于应用而非记忆。所以,应用的比例应该超过基本知识的比重,同时增加在企业的表现的比重,因为一个学生在企业的表现往往能比较真实反映一个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与职业素质。

第7篇

关键词: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1-0073-05

伴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根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数从1999年的90万猛增到2010年的614万,年均增长19%。另据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03年始每隔一年对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可知,高校学生毕业时“已确定单位”的比例在40%上下浮动。2011年的“待就业”比例虽比往年降低,仍有21.9%的高校毕业生待就业。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但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根据2006年由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的《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受访企业七成以上认为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平平,30%的企业表示如果招聘不到理想的毕业生宁可将职位空着。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促使从社会需求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在近年来备受关注。但多数实证研究都着眼于用人单位录用标准的问卷调查研究,且调查对象多为用人单位管理人员或大四学生。这些研究得出的结论具有高度一致性,但非常笼统,都对大学生的责任感、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表现出了一致的期望值。现有研究尚缺乏从一般工作人员视角,具体深入调查研究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期望与评价。本研究将聚焦于已具一定工作经历的员工,就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能力需求与评价进行问卷与访谈调查研究,为促进高校、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共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建议与对策。

一、调查设计及方法

本次调查使用问卷法与访谈法两种方法,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由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课题组设计,并负责发放、回收及访谈。问卷调查对象选取了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四地10个城市26家不同类型的企业,基本覆盖了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3个地区即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调查问卷分为4部分:毕业生的背景资料、毕业生对高校的课程评价、毕业生顺利就业需增强的知识及能力、对于高校课程改革的建议。其中,本研究将就业能力结构指向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大学生若要顺利地找到工作,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并保持职业,或获得职业上的提升,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包括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一般就业能力:基础技能包括职业认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工作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能力;应变和创新能力。特殊就业能力:工作技能。

访谈内容主要涉及以下4个方面:毕业生当前的工作现状;毕业生对在大学曾修读各类课程的印象与评价;毕业生眼中社会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职场胜任力;毕业生从就业角度对大学课程改革的建议。本文主要着眼于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期望与评价部分的分析与讨论。

二、调查结果分析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在参与问卷调查的26家企业中,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的数量都是9家,民营企业8家。其中国有企业调查样本(即参加调查人数)135个,民营企业114个,外资企业107个(见表1)。各个企业参加调查毕业生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本次毕业生调查中,男性比率较高,达到61.2%;参与调查者的专业背景,以文科和工科背景为主,累计达到67.5%;参与调查者的工龄跨度为1-27年,平均工龄为4.1年,其中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占74.2%,3年以下的占51.8%。此外,调查样本从事的岗位有管理、科研、技术、销售、生产、办公室,其中以技术和办公室岗位居多,分别占33.8%、29.0%。

访谈对象共20名,选自上述问卷调查中的10个企业。访谈对象相关信息及编号如表4所示。

2.毕业生顺利就业最需提升的能力

已就职的毕业生认为,大学毕业要顺利就业,最需要提高的能力依次为: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和创新能力、职业认识能力、团队工作能力、与专业技能相关的一般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领导力(见表3)。

有意思的是,毕业生胜任目前工作的素养排名则依次是:工作态度、专业知识与技能、问题深度分析能力、学习意愿、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心理调适、电脑技能、理论知识、外语知识(见图1)。这种反差一方面说明了目前已就职的大学生能够胜任工作,更多依赖于工作态度及专业教育课程,而他们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尤其是心理调适能力显得较弱;另一方面说明了市场对毕业生能力的需求与高校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之间存在错位。

3.不同类型的企业对毕业生需提升能力评价不同

与上述结论比较类似的是(见表5),所有类型的企业对毕业生待提升的能力的评价,都把“人际交往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排在最前面。在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工作能力、应变和创新能力、专业一般能力需求、职业认识能力上,三种类型的企业仍有不同的评价。国企相对比较重视职业认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与创新能力;民企相对比较重视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工作能力和专业一般能力;外企相对比较重视应变创新能力、团队工作能力和职业认识能力。

4.不同专业毕业生对顺利就业需提升能力评价不同

不同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对顺利就业所需提高的能力评价有所差异(见表6)。具体表现有,文科背景的员工认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最需提高的三项能力分别为: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职业认识能力(63.7%,51.3%,33.6%);理科背景的员工认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最需提高的三项能力分别为: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应变创新能力(51.9%,40.6%,38.7%);而工科背景的员工认为毕业顺利就业最需提高的三项能力分别为: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50.8%,46.8%,44.4%)。其中职业认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工作能力(32.1%,32.1%,32.1%)的提升对理科生就业也非常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文科生与理科生在就业中存在共同需提高的能力,即“职业认识能力,职业自我定位”。这一点我们在深度访谈中也获得确认。

B31&S22认为自我职业探索与定位是当今大学毕业生最为欠缺的素质。“大学毕业生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如果一个人对一个行业没有兴趣的话,是不可能做好的。如果说他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想努力的方向,哪怕他起点低一点也没关系,只要他努力一两年,必然能成为这个领域比较优秀的人。”G22则认为毕业生对将从事行业的了解与适当的自我评价,是一个求职者的基本要求。“用人单位希望他们对自己有一个定位,或是说不要太过于眼高手低。我们招聘员工时只是通过和他们聊天就能大致了解他们的能力,你问他一些行业或个人定位的问题,他一点也答不上来,很多毕业生真的是达不到这样一个基本的要求。”B12:“大学生难就业的原因首先是大学生本身不能很好地定位,不能看清现在的形势,不能较为准确地判断自己的能力与市场的需求之间的差距。”S21:“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过高,其次就是社会对毕业生的看法和观念有误。”B31:“我觉得现在毕业生普遍比较缺乏的知识是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专业前沿知识。”B21甚至以自己的经历来强调定位的重要性。“刚就业时也许不知道社会是什么样子,将来要从事的就业岗位是什么样子,只有个大概的定位(计算机软件方面),而且具体实际的目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变,你需要努力去理解整个计算机行业,或者说对想从事领域的整个概况与最新进展有所了解吧。”

5.用人单位对解决问题能力需求

在我们的访谈中,S21说:“在职场,领导交代你做个什么事情,你能不能听明白这个事情,能不能想明白这个事情,然后你能不能做出这个事情。再有就是,你做出的这个事情的效率有多高。”B22:“最吸引企业的人才的素质可靠、踏实、专业能力强、对新技术快速接收、学习。其中非常关键的是对任务的分解,这之中最需要提升的能力是,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实际安排这个事,去进行任务的分解,实现最大化,在最短的时间完成这个活。”G22提到“我刚工作时,和同事组成团队做一个项目,当时并不要求也不局限某一块,领导让大家每个人都来写。我当时阅读一些同事写的提案,觉得只是形式上提到管理,有点不到点子上的感觉,就是说可能逻辑上不够缜密,没有分析清楚一个项目管理与实施的关键要素吧。”N13:“比如你本科或硕士出来,你就可以写财务报告就非常好。但我们学校里的财务金融系,并没有对应的课程。也许相关知识点分散在各个课程里面,这就需要我们毕业生自己自学与领悟。”S31“我就希望新进员工灵活一点,一点就通的那种感觉,刚人职的话其实是一个学习渐进的过程,也不会要求他们做太深的工作,就是我教给你你能听懂,你一听懂你就会做,不要说一遍听不懂,说两遍听不懂,就是领悟能力吧。”N31:“逻辑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胜任工作重要因素。”N32:“不管是在学校还是社会,都要努力地去学习和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去充实自己”。

三、初步结论

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试金石,对它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实现学生个体、高等院校和社会三方的和谐发展。根据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社会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需求与评价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高校毕业生需着力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

前述的统计表明,已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胜任工作的前三项能力主要有:工作态度、专业知识与技能、问题深度分析能力;而他们认为的顺利就业能力前三项则是人际交往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这种差异反映的是已就业者在人际交往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方面的不足。

所有的受访者无一例外地都强调了团队合作能力是用人单位重要的考量因素。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在待人接物、与人沟通方面还是相当欠缺的,这需要大学生着力锻炼和提升。企业对于毕业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评价不高。而沟通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恰恰又是企业非常看重的。对于大部分毕业生而言,经过大学的课程训练,口语表达尚可,但对于写报告、发通知、起草规章制度等商务公文的撰写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人际交往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这两项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直接相关。团队合作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是:洞察他人的需求,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对于初入职员而言,与其他部门的配合、沟通可能会带来比较大的工作量,但是,若能换位思考,尝试学习和更多的人和事打交道,多看、多问、多体悟,时间长了必然能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也自然能得到团队中其他同事的支持与帮助。因此,高校毕业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把团队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支持源,一种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

2.自我认识与自我职业定位能力需求因专业而不同

在访谈中,比较聚集的一个问题是关于高校毕业生的自我认识及自我职业定位不足;而问卷调查则表明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在职业认识能力方面需求不同。现实中,有些专业性不强的本科毕业生特别多,在学校所学课程也比较泛,如果毕业生自己没有职业定位的话,很难及早提高适合于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这也是用人单位特别希望招有工作经验的员工的原因之一。此外,即使高校有各种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也只能做一些大方向的引导,不可能针对每个人进行个性的就业指导,这就需要每个大学生有意识地自己作规划。这个有意识的规划简言之,就是根据未来想从事的行业及岗位,及早进行知识结构与能力的自我定制,即通用知识、能力+行业知识、能力的积累。

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行业而言,高校毕业生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职业定位能力同样重要。有些专业知识与技术更新特别快,虽然实际岗位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变,但是可以通过理解整个行业的概况、前沿的研究、发展的趋势,使自己持续学习的目标更清晰,从而使自己更能胜任工作。

3.用人单位对解决问题能力需求的内核是领悟力及自学能力

不同类型的职业需要不同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总体而言涉及领悟力及自学能力。前述的调查数据只是非常笼统的说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能力之一。我们的深度访谈结果则清晰地表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此项能力非常不满意,其缘由主要在于毕业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领悟能力不足。他们所指的领悟力在一定程度即指学习重组能力,有时也指对问题系统化思维的洞察能力。具体而言,毕业生在与上下级沟通过程中,能不能清晰地明确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能不能对工作任务的完成具有系统分析的能力,如果暂时还不具备这些能力的话,那么毕业生有没有意愿与能力通过自学去逐步提升。

第8篇

[关键词]案例分析法 ESBP教学 中国 商务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张丽丽(1977- ),女,河北承德人,北京物资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ESP及商务英语教学。(北京 10114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159-02

作为一种重要的ESBP(English for Special Business Purposes,商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正逐渐成为教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案例分析法最初源于19世纪70年代的哈佛大学,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被普遍认为是非母语商务英语课堂上颇具价值的有效教学方式。随着中国商务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案例教学也被逐步引入课堂,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比较有效的运用。受文化、历史、社会、心理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案例分析教学在我国商务英语课堂上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相关研究与大量实践的不断跟进。

一、案例分析法与ESBP教学

英语是国际商务活动的第一语言,全世界诸多的专家学者,如芬兰的Charles 和 Marschan-Piekkari、土耳其的Akar、香港的Bilbow等,都指出英语是国际商业往来沟通中最基本的工具和组成部分。ESBP是指在国际商务活动殊语境下使用的包括书面和口头的英语语言。二十多年来,ESBP逐步兴起并得到广泛关注,ESBP教学也越来越受重视。在ESBP教学实践中,产生了许多有效的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案例分析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商务教学,尤其是ESBP教学。

案例分析法的核心是案例,案例是指“对一个真实场景的描述,一般涉及组织内部当事人所面对的决策、挑战、机遇、问题或者事件”。案例分析被认为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源于对问题事件的分析、讨论及决策。案例分析法是一种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它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交际、分析、决策能力,使之理论联系实践。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语言顾问、小组讨论协调者、辩论的仲裁者等,时刻关注作为主体者的学生的需求。作为主体参与人,学生要积极地发现公司所面临的问题,分析具体的情况,给出可行性方案,最终做出建议和决策,从而延伸至其他的公司或相关情境。在真实的商务英语案例教学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问题式的商务案例情境,学生要去思考、探讨、担当角色、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熟练地掌握运用英语,所以语言技能本身就是对他们的一大考验。案例分析教学就是让学生切身地体会到如何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真正的商务实践中去,因此被认为是ESBP课堂上最具价值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二、案例分析法在ESBP教学中运用的优劣势分析

1.优势分析。从根本上讲,案例分析法是一种问题探究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讨论与“头脑风暴”,而这种讨论是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的。他们首先要熟悉案例背景,掌握具体细节,然后充分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思考、团队合作,最终调动一切语言资源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预设的问题可以作为讨论的线索、提供讨论的思路。在案例分析的教学课堂上,学生始终是作为活动的主体参与者,而教师只是管理者和协调者。这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学思路与模式。

案例分析法的另一个显著优势在于它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没有案例分析的介入,商务英语课堂片面传授商务理论以及语言规则,内容空泛、形式单一,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了解实际情况,严重脱离实际,使得商务英语的实用性大打折扣。案例分析教学则将真实的商业案例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巧主动地运用到模拟的商务环境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强化语言能力、掌握沟通及团队合作技巧、提升理解分析及决策各方面的能力,理论和实践得到很好的结合。当学生真正进入到现实的商务世界中时,他们才会更有信心和能力。

2.劣势分析。案例分析法是ESBP课堂上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但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却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在案例分析教学中,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参与,在适应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负面情绪,影响教学效果。同时,商业案例一般篇幅较长并具有一定的语言难度和深度,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语言理解及驾驭能力,这对非母语英语学习者是一个考验。正如Westerfield和Boyd所指出的,ESBP教学中的案例分析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长篇阅读,其中夹杂艰涩的专业词汇和行业习语,还要进行书面分析整理、小组辩论,需要了解商业文化背景、规避语言表述错误等,这些都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在案例分析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专家,而是以组织者、协调者或顾问的角色出现,有时会感觉无所适从,导致课堂效率极低。同时,为保证案例分析教学的效果,教师的知识储备、业务素质以及大量的课前准备都是十分重要的。准备合适有效的商业案例并不容易,很多ESBP案例都是商业机密性的,这就给教师的备课增加了负担。课堂上的一些突况,也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当然,如何对案例分析教学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成绩作出判断和评价,也是教师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三、我国商务英语课堂案例分析教学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我国传统教育体制和模式的影响。受传统教育体制和模式的影响,我国目前仍然强调严格的考试制度,教师习惯了主动地传输,学生习惯了被动地接受,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压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在课堂上,学生总是指望老师给出标准答案,但事实上案例分析并没有唯一的准确答案。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注重结果而不知道如何分析,而案例分析本身却在于过程。

2.我国学生特殊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模式的影响。与西方国家的学生不同,我国学生大部分在课堂上都表现得很被动、很内敛,他们更习惯于传统的“传输型”教学模式,更愿意安静地听讲和记笔记,而不愿意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这与我国传统的儒学思想推崇谦逊和内敛有关。受此影响,学生在课堂上不愿主动发言,即使表达观点,也总是过多地考虑别人的看法。案例分析教学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表现,我国学生内敛的性格和被动的学习模式成为一大障碍。

3.商务英语教师的案例分析教学素养及技能不足。在商务英语案例教学中,教师扮演着领导者、协调者和顾问的角色,帮助学生发现公司面临的问题,指导其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教师案例分析教学的素养和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和最终的教学效果。在我国,很多教师不适应这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不具备应有的教学技能,而且缺乏相关的培训。一些案例教学培训没有切实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没有将中国特殊的语言和社会文化特征考虑进去,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案例教学在中国商务英语课堂上的开展效果。

4.案例分析教学所需的软硬件环境不足。作为一种问题探究式、实际能力应用型的ESBP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在商务英语课堂上的有效运用需要相应开放自由的教学环境。然而,受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商务英语教学的软硬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在软环境方面,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教学环境相对保守和封闭,教师经常通过一些硬性规则对课堂进行控制。在硬环境方面,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课堂的学生人数较多,每个学生主动发表观点的机会很少,这对于有效地组织案例讨论是个障碍。另外,中国传统的教学课堂布置是按照讲座式的,教师站在讲台上,学生以排和列的形式坐在下面。而对于案例教学来讲,理想的教室布置应该是会议室,课堂就是一场“会议”,而学生就是“参会者”。Welty认为,最理想的案例教学课堂应布置成U型,U型开口处应设有指导者(教师)位置,案例讨论者(学生)应该具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自由交流。

四、提升我国商务英语课堂案例分析教学的对策建议

1.教师的充分准备。为了案例分析教学在商务英语课堂上的有效开展,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专业素养和技能。大量的学习和相应的培训是必要的。考虑到我国商务英语教学课堂的特点,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案例教学课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案例给学生,有些案例甚至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修改和丰富。为了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背景参考资料和线索性的问题加以支持。学生在回答或解决问题之前习惯于一些提示和参考,教师可以考虑在课前为学生准备相关的提纲和资料。在多数情况下,学生面对一个案例往往不知从何下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建议支持和具体操作方法。另外,教师还要在教室布置和课堂安排上多下功夫,如时间分配、后备方案、辅助设备、桌椅摆放等。

2.学生的有效激励。如何有效启发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和积极表现一直是我国商务英语案例分析教学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避免在案例分析讨论环节的“冷场”,教师可以改进提问技巧,激发学生发言的主动性。根据学生的特点,老师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对个别学生进行跟进式的提问。通过老师的这种敦促和指引,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案例分析当中,实现有效的激励。另外,分组讨论也是一个有效的方式。学生被划分为几个小组,先进行组内讨论,然后面向全班进行演示或探讨。对于某些不愿表现的学生来说,其所在的小组是一个“避风港”或者是通向全班的“过渡站”。在讨论组这样的一个小环境里,他们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身的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磨炼之后,他们将能够进一步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大范围的案例分析讨论,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对于大容量的班级教学来讲,分组讨论无疑能够使学生个体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自身的表达、交际、谈判、领导等各方面的能力和技巧,这正是商务英语案例分析教学的目的所在。

3.评价措施的完善。为了更好地实现案例分析法在ESBP教学中的运用,我们需要有一套有效、全面的测评体系。传统的测评体系不主张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竞争性互动,不符合案例分析教学的特点,非传统的质量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则是商务英语案例分析教学不错的选择。在整个案例分析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要通过实时观察、跟踪提问、评价笔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对学生的表现和能力进行评判。一些书面的作业,如课堂日志、调查报告、案例分析报告、互评笔记、自评档案等,也都会成为教师对学生做出最终评价的有力参考资料。值得强调的是,在案例分析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评价方式是倾听和观察。总之,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地改革和完善测评体系和方法,使案例分析法在中国的商务英语课堂上得到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高晓东,吕林.案例教学在高师成人教育学课程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2(30).

[2]谢宗云.浅论案例教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1).

第9篇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已经到来的时代,学校德育目标的确立必须充分思考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优秀人才。从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结合我校多年的实践,我们提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创新型人才的德育目标体系。

(一)国际视野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经济全球化要求学校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为此,学校要在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国际理解、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的意识;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多元文化的吸收,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大气大度、具有宽阔国际视野的爱国主义者。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国家意识首先是公民意识。学生到高中阶段,有关国家的相关知识已基本掌握,因而重点高中的公民教育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有关体验,学会不同情景下的选择判断,形成一种自觉的意识,这需要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其次,国家意识是法制的意识,这就要求公民自觉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服从社会公认的伦理道德。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它指人发自内心的对国家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信念基础之上的。因而,这种信念只能是建立在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

然而,我们的爱国主义并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还要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国际视野要有国际意识,这就是要在审视国际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情况下,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的意识,从而能走出一条自强自立的道路;国际意识要有国际竞争的意识,要能在找到自身相对优势的基础上,敢于与别国竞争;国际意识要有国际合作的意识,要善于学习别国的长处,在国际竞争中把别国的长处变为自己的长处;国际视野还要求我们学生能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有着对世界各国文化的理解。只有在广泛地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基础上,中国才能发展得更好,我们的文化才能更灿烂。

(二)基于科学认识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一些人的享乐主义,而高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导致了重物轻人、重事实轻价值、重物质轻精神的倾向。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学校教育更要倡导精神追求胜于物质追求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在求真求善求美的艰苦探索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思想创新、方法创新的成功,从而树立远大理想,拒绝不思进取;崇尚精神追求,拒绝享乐主义;增强事业心、责任感,远离平庸,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竞争基础上的团队合作精神

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要求社会每一成员有很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与团队精神是应对经济全球化需要的重要措施。

社会交往能力与团队精神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是个体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力量影响生活各个层面的关键性品质因素,它可以分为:1.情绪控制:这是个人摆脱和消除焦虑状态,控制冲动与愤怒,保持镇静与信心、化解不良情绪的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需要在人际交往中锻炼提高。2.认知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谅他人的感受,是共同生活的基础。目前中小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学生受到太多宠爱,容易形成这方面的心理缺陷,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因而正确地理解他人已经成了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方面。3.人际交往:纠正中小学生,尤其是个别“偏才”和“怪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问题,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重要问题,因为任何“卓越”的人才首先应是身心健康的人。4.竞争意识。现代人要有敢于参与社会竞争,在竞争中推动社会发展的勇气。要把竞争与合作在更高的水平上结合起来。

(四)富有激情而又持续稳定的心理品质

在我国中小学的学校教育目标中,心理品质的目标常常受到人们的忽视。然而,事实证明,不管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还是从事社会其他工作,富有激情才会有工作的动力,持续稳定才能保持工作动力经久不衰。因而,培养学生富有激情而又持续稳定的心理品质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它包括:1.自我感知和自我激励;2.胜不骄,败不馁,勇于挑战,具有承受失败与挫折的勇气;3.处惊不乱,冷静地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

在对社会需要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几个关键词:认知与情感的全面发展、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逐步增长等。

二、自主发展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我校在多年实践的探索中形成了“自主发展”的德育模式,这一模式是建立在对学生情感发展认识的基础上的。

1.思想品德形成是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学生在情感领域“自主发展”的过程就是一种知情意行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知而行,由行而成情,最终成为他的意志品质。在这一意义上,只有学生自主的发展,才有学校德育的实效,这是学生态度、情感发生发展规律本身所决定的。

2.思想认识提高是不断内化的过程。把社会期望学生具有的态度、价值观真正转化为学生自己观念的过程,是态度与情感内化的过程。大量的研究表明,在这一过程中,外部的条件是重要的,但这一转化能否最终成功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学校教育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导,在于精心设计德育环境。

3.德育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当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教育体制由筛选型、集权型转向综合型、分权型,教育结构由刚性、封闭式转向弹性、开放式,师生关系由权威型转向以独立性、相互负责和交换意见为特征的平等和谐型、民主型,教育方式由灌输式转向启发式,教育评价由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与发展,教育管理由集中、封闭式转向参与式、自主式。对于民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而言,造成一代具有民主意识、能够妥善使用民利的一代公民,其任务自然由教育来完成。由此,实施师生之间民主对话、教学相长的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与当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自我发展”的基础是良好的自主性水平与自主性品质。这就是说,学生已经具有较高水平的自主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的认识与能力,并且学生的自主性活动具有积极的、符合社会价值观的效应。“自我发展”的目标是具有前瞻性的发展空间,即每个学生依据自主发展状况,确立一个可能的发展位置。“自我发展”的载体是学生集体性活动,通过各类有序、健康的学生集体活动,使自身的发展得以实现。

三、自主发展模式的教育实践

我校师生立足学校教育的实践,在教育活动和教育情景中加以不断修正与完善,逐步构建了一套与“自主发展”德育模式的理论模型适应的实践操作体系。

(一)自我教育

我校一贯注重大德育环境的营造工作,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教育的主渠道,把它当作学生自主教育的基础途径。从寓德育于教学开始,挖掘教学的教育性,然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再后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中教育自己。

1.把思想政治课的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我们提出了“将课堂还给孩子”的口号,这不仅是学生智能发展的要求,同样也是学生情感发展的要求。政治课教师难教、学生不愿学是当前政治课教学中遇到的普遍问题,也是困扰政治课教学的一大难题。为此,我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学生参与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所谓政治课中的学生参与教学,就是在政治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主动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应用、实践的能力,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我校教师在尝试和运用参与教学方法的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方法:共同参与教师的备课,客串教师进行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自己回顾、小结归纳,由学生根据教学的要求自己来组织和筹划社会实践,设立公民论坛。

2.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我学习、自我教育

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任务与其他学科相比,最大的特点是要求学生在掌握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必须重视学生的“内化”,也只有在学生的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内化”。

为此,教师在让学生通过“学生导读”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根据“导读”内容自编自排小品等活动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向社会请教。在自愿组合的基础上,3至5人为一组。先由组长召集,确定考察专题、联系考察单位、设计考察提纲以及考察报告的撰写和打印等分工负责。同学们在社会考察中,采用多种形式,如实地参观、听领导介绍、采访职工、收集资料、摄影、摄像等。考察结束后,在政治教师及语文教师的指导下,每组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的考察报告或论文。最后由课代表或班干部主持,召开各组的考察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学习。

(二)自我评价

在学校德育中,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自己与学校要求的差距,作出恰当的学习决策;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促进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判断能力的提高,将在德育自我评价中形成的能力迁移到其他学习领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日常行为的评价。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往往通过活动与交往表现出来。因而,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评价首先通过考察和评价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来进行的。

2.对学生班队活动的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各种活动之中。因而,一方面学校把开展各种活动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活动本身来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的指标是:活动的独创性、活动表现形式的艺术性、内容的思想性和学生的参与程度等,分别赋值并加以综合评价。评委由学生自己担任。

3.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对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进行评价的依据是:选题的现实性,看选题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报告的独特性,看选题的视角是否新颖,是否有独到见解;报告的思想性,看报告内容是否健康向上,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成就等;报告的逻辑性,看报告的分析是否合理,逻辑性是否强。有时还举办一些社会实践的汇报展览,既让全校同学接受了教育,又检验了同学们社会实践的成果,并要求学生自我作出评价。

4.个性心理素质评价。随着社会的变化,独生子女的增多,个别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问题:学校奋发向上的精神给一些同学带来了沉重的学习压力;个别学生由争强好胜发展到自私自利;个别学生有较严重的内向型性格;少数来自全国各地来的学生所面临的适应性问题等。学校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中所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结合中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特点,将心理教育与个性心理素质评价结合在一起,注重评价的科学性、规范性、教育性。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每天向学生开放,由富有经验的心理咨询教师接受学生的咨询,做到诊断、咨询相结合;心理咨询室除坐堂咨询外,还设立了“悄悄话”信箱,解答同学们所提出的各种问题,解除同学们的心理困惑。依据这些材料,心理咨询室的老师会同教育研究室和其他各方面的老师,对一些学生进行个案分析,较全面地评价他们的个性心理素质,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

(三)自我管理

1.树立学生示范群体

在学生中树立示范群体,是我校“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发展”学校德育的重大实践活动之一。它对学生自我教育、主动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我们先后培养了四个示范群体。

一是政治上要求进步的学生党建示范群体。我校已坚持高层次德育多年,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党建工作,进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举办了数十期青年业余党校,参加培训人数达2000多人。每学期发展学生党员7-8名,近几年来已发展学生党员70人,学生党员不仅自身要求严格,而且在班级、年级、学校各层面都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同学,成为学生中的表率。

二是发扬“金牌精神”、品学兼优的示范群体。这部分同学不仅学习目的性明确、学风端正、成绩突出、成果累累,而且品德优秀、表现突出,在班级、年级和学校中的影响很大,是同学们羡慕的“成功者”,这批学生成为学生中科技与人文结合比较完美的榜样。

三是不断注重人格完善的团队干部示范群体。这部分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乐意担任社会工作,珍惜学生干部岗位,不辜负同学们的信任。他们在实践中注重自我修养,无论在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技艺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等方面锻炼很大,提高很快,他们最终以胸怀宽广、为人诚恳、情趣广泛、学习努力、成绩优秀、言行一致、工作主动、办事公正等优良作风赢得全校学生的尊重。

四是在逆境中不断成长成才、自强不息的示范群体。这部分学生虽然身处逆境,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面对困难、正视困难、自强不息、刻苦顽强、克服一个个困难,最终取得成功,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

2.创建特色班集体

学校的特色班创建工作是根据自主、自愿、自动的原则展开的。首先各班同学根据本班学生个性、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讨论制定班级特色,而后在充分吸取同学意见的基础上主要由班委、团支部围绕特色讨论并制定特色班级创建计划,向学生处提出申报。学期末学生处将根据各班申报计划和小结对各班特色创建工作进行审核,再对审核合格的班级进行表彰并举行特色班挂牌仪式。

特色的创建是一个自主建班的过程,它给每个集体留下了自我发展的空间,让同学们能够自己选择自我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从而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一选择过程中,班级的凝聚力更强了。在同学们的努力下,一份份有班级特色的班级公约出台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活动开展起来了。班级集体在同学心目中产生了更为强大的吸引力,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一个家。

3.开展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是同学们自主活动、自主学习的重要阵地之一。在这里,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课外学习内容,自己策划、组织学习的形式和过程。我校学生爱好广泛,兴趣浓厚,喜欢钻研,原本都是个体行为,学校及时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了学生社团联合会,下设27个社团。学生社团联合制定了章程,学生社团、协会、俱乐部等也制定了管理条例。每个社团由社团成员自己聘请一名指导教师。社团小型活动两周一次,参观、制作网页、沙龙、咨询、讲座等,活动形式多样,生活活泼。同学们在自己喜爱的社团里施展着自己的才华,社团活动的开展弥补了课堂学习的不足,尤其让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社团活动中找回了自信,找到了发挥自己价值的土壤。

4.构建自主管理、服务网络

第10篇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化;影响因素

前言

流动人口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近年来的热点问题。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成为城市中的流动人口。随着大规模的流动人口进入城市,进城农民工家庭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流动儿童的人数在不断上升。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00年11月,流动儿童的数量为14,096,842人,占流动人口数量的13.78%。[1]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些流动儿童是被迫随他们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来到城市的,他们有的就是在城市本地出生而继续留在城市,有的是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但无论如何,他们已成为当今城市社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

综观学术界对流动儿童的研究,发现大多数学者关注的是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关注他们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但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并不仅仅是这些方面,还应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健全的体格和人格的塑造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等许多方面。社会学中社会化的视角正基于此,它研究一个个体如何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与社会的互动,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一个符合社会需要的社会人。

流动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是城市的第二代移民,成长环境具有特殊性,他们能否顺利完成社会化,不仅关系到他们今后一生的成长发展,而且也是一个关乎我国国民素质提高与城市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探讨影响流动儿童正常社会化的环境因素,分析这些环境因素对他们社会化有何影响,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一、相关文献综述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很多学者就开始进行流动儿童问题的研究,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流动儿童的受教育问题

这被认为是研究流动儿童的核心问题,这也是教育学和社会学比较关注的问题。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吕绍青、张守礼的《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2]韩嘉玲的《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3]李雅儒、孙文营、阳志平的《北京市流动人口及其子女教育状况调查研究》,[4]段成荣的《我国流动儿童状况》[1]等,这些学者分别从学生、家长、教师、国家制度、社会环境等多个层面深入剖析中国目前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当前对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两种基本途径(即入学公办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关注流动儿童家庭状况问题

冯帮从理论角度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进行分析后认为,家庭教育是流动儿童教育的“软肋”。[5]李伟梁在《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的因素分析》中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家庭内部环境、其他学校、社区等外部环境和社会制度因素进行了分析。[6]还有些学者对农民工家庭的城市生活状况进行了研究,从而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7]

(三)关注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融入和城市适应性问题

宋蓓在《农民工子女的城市融入》中认为,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社会化问题,他们的生活缺乏稳定性和安全感。[8]吴新慧从社会排斥的视角分析了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状况和城市适应状况,他们认为生活在城市里的流动儿童存在着制度上的排斥、经济上的排斥、社会文化的排斥等等,这些排斥不利于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融化。[9]郭良春、杨变云等则通过实证调研,分析了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状况,认为流动儿童只是局部的适应,他们仍然处于边缘化的地位。[10]

(四)关注流动儿童社会化问题

这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国内外学术界对人生的各个阶段的社会化都有研究。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通过研究证明了儿童怎样形成和发展了感情经验和为人处世的技能等社会化问题。[11]国内有关早期社会化的研究也较多。但是从社会学视角来研究流动儿童社会化,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论述。赵向利对洛阳市两所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进行实证调查,比较全面的研究了流动儿童社会化状况,分析了流动儿童的社会化现状,从性格与行为特征、生活技能、生活目标、社会交往、自我认识五方面进行了现状概述。[12]高梅书对江苏两地的民工子女社会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民工子女社会化的不良社会化因素,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13]

(五)流动儿童其他方面的研究

如从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学科角度关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陈晓康认为流动儿童存在着边缘化的身份、心态和文化认同,他们身份定位尴尬和自我意识迷茫,缺乏归属感,应该从社会文化心理、政策制度、家庭学校教育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教育管理。[14]梁拴荣则从“边际人格”的形成模式入手,分析了农民工子女的边际人格形成原因,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15]史柏年从城市二代移民的职业期望来分析他们的自我意识,从而分析社会工作的介入情况。[16]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有关流动儿童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流动儿童受教育情况和家庭教育情况方面,从社会学角度来探讨流动儿童社会化的研究还非常少。在已有的流动儿童社会化的经验研究中,研究者多是用以问卷调查为主的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较少。本文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访谈,分析影响城市流动儿童正常社会化的因素,以期能丰富流动儿童和社会化相关领域问题的理论研究,加深人们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1.城市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是指7至15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少年,或称“流动人口子女”。[10]“城市流动儿童”,是指随父母进入城市的儿童少年,他们有的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有的从出生就一直生活在城市。

2.社会化

对于人的社会化涵义,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各个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解释。即使在社会学界,对社会化的界定也有许多不同的角度。德国社会学家G•齐美尔用社会化概念形容群体的形成过程。美国社会学家创始人W•萨姆纳和W•托马斯等从文化的角度把社会化看作接受人类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延续的过程。C•库利等从个性发展的角度把社会化看作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T•帕森斯等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把社会化看作社会角色承担、扮演的过程。本文所指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17]82-83

(二)研究方法

1.资料收集方法

本文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流动儿童的生活、学习等环境,得到一个经验层次上的认识;通过访谈,从更深层次把握研究对象的情况。由于研究对象年龄的限制,本文采取的是一般性访谈引导法。从笔者的视角和被访谈者的视角来探讨影响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因素。

笔者对学校里的学生和老师进行深度访谈。考虑到年龄问题,笔者共访谈了15位学生,四、五、六年级分别5位。在选取访谈对象的过程中,笔者分别就访谈对象的年龄、性别、来南京年数等变量来进行选取。在选取老师为对象的访谈中,笔者共访谈了两位老师,一位是班主任老师,中年,她已经在该校教书有两年时间了;另一位是普通任课老师,是公办学校退休教师,她2006年刚来学校。另外,考虑到学校整体的概况,笔者还对该校校长进行了访谈,以期全面了解影响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因素。

2.资料整理方法

对研究资料的整理,具体方法如下:

(1)编码方法

A、类别的编码:以每类问题的汉语拼音缩写来表示:家庭环境方面为“JH”(JiaHuan),学校环境方面为“XH”(XueHuan),同龄群体方面为“TQ”(TongQun),社会环境方面为“SH”(SheHuan)。

B、案主类别编码:以访谈对象的英文词语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如学生为“S”,老师为“T”,校长为“H”。

C、个案的编码:以英文CASE的第一个字母C表示,以数字表示序号,如个案C1,个案C2,依次类推。

(2)编码示例:如“JH—S—C1”表示在家庭环境方面个案1的回答或观点。

三、影响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因素

人的社会化过程涉及到一系列社会化主体,这些主体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社会环境等。对于一个健康、正常的儿童来说,社会化过程的完成有赖于他所处的环境中是否具备社会化所必需的社会条件。如果剥夺了某些必要的社会环境条件,社会化必然出现重大缺陷而无法达到正常水平。[17]88

(一)家庭

家庭作为一个社会化的机构,是儿童社会化最早的执行者和基本的执行者,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处于绝对重要的地位。家庭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文化氛围、心理气氛、父母的教养方式无不对个人的社会化产生深刻影响。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非常重视父母对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影响,认为儿童会将父母的道德观念内化并成为其以后自律的源泉。[13]23尤其在中国,由于父母包办过多而造成了儿童社会化阶段漫长,因此,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于个人的早期的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有重要的影响。

1.家庭客观环境的不利因素

客观环境包括父母职业、父母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等,这些因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0]490-491

流动儿童的父母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平均文化水平只有初中水平,有的只有小学文化甚至没上过学。他们无文化、无技术,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父母做的都是工作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等脏累苦差的职业,他们有的做生意,包括卖菜、卖鱼、卖干货、卖水果等,有的是靠出卖劳动力养家,如在公司做保洁、做物业等,还有的开修车铺,跑车的。这些工作的特点是流动性大、劳动强度高、劳动时间长、因此赚钱很不容易,与城市居民相比,他们家庭的收入依然偏低,生活状况不好。经济上的困难不能为子女提供必要的或充分的书籍以及教育物资条件,他们无法让孩子接受公办学校正规的教育,一些父母也没有能力承受这种那种的课外辅导书籍,对孩子的教育,他们也只能尽力而为。与当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缺失了更多智力或非智力发展的有利条件。

“我们买那种课外辅导卷,在公办学校家长是百分之百的支持,这儿就不行,有的(家长)就不愿买,买多了还会说。我们在公办学校的时候五六年级,课外辅导资料都是三本四本的,只有是买学习上的东西,家长舍得花钱,他认为这是投资,像什么奥数班、奥语班啊,普语班,普数班啊,都上。他们认为:我尽力了,你学不好是你的问题,我不给你上是你的问题。这里的家长是,老师叫你买什么卷子啊,迟迟不给钱,就算是老师垫上来,他也迟迟不给钱,这在公办学校是没有的现象。”(JH—T—C17)

一些父母早出晚归,孩子甚至一天也见不到面,家长不了解孩子的情况,这也造成了他们很难为子女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

2.家庭主观环境的不利因素

主观环境主要包括家长的教育期望、教养方式和家庭气氛。这些主观环境因素是可以由家长人为地调节的,当这些因素发生某些缺陷时,通常只要提高家长的自觉性就可以弥补。[20]490-491

(1)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的影响

有关研究发现,家长对于子女的期望水平越高,则子女对自己学习成就的愿望越强烈,其学业成绩也普遍提高。在家庭这样的凝聚力很高的初级群体中,子女一般很难使自己的行为违背家长的期望。“行为被塑造或被制止,差异仅仅在于社会性的期待上”。[21]家长对子女的较高期望带有一种隐蔽的强化作用,使他们或在自己意识水平上或在自发无意识水平上受到良好的激励,产生较为持久的学习努力。[20]488

一方面,大部分流动儿童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都很高,一般都希望他们能念到大学学历,分数也都要求在优良成绩以上。这可能是他们在求职工作过程中受到的挫折中领悟到的。现实社会对知识的重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能顺利进入城市中上阶层,而他们这样的低文化水平的却在城市社会低层徘徊,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家长认识到了知识改变命运,渴望子女通过教育获得更好的前途,能“识几个字好找工作”(JH—S—C5)不希望上一代的这种贫困被下一代延续。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他们自身文化水平、工作环境等原因,他们又没有实际行动把对子女的期望变为督促子女学习的动力,使“大学学历”这种教育期望仅仅变成了“理想”,而实际上是走一步算一步的心理。

“这些孩子就是学习基础差,自制能力比较差,学习态度都有问题,这与家长的教育态度有关,因为家长就是整天在外面忙着工作、做生意,他们没时间多管自己的孩子。孩子经常是整天见不到父母,父母每天忙到那么晚,小孩睡了他们才回来,早晨醒来之前,他们又走了。”(JH—T—C16)

(2)家长的教养方式的影响

精神分析理论、八阶段理论和认知策略理论等众多社会化理论的一个共同之处是都非常重视个体的早期经验对个性形成的重要影响。儿童早期是培养自主性、勤奋性、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时期,如果这一阶段不能给孩子创造一定的环境满足其需要,则会大大影响孩子这些方面的发展。[13]26由于工作原因,流动儿童的父母都是早出晚归,对孩子基本采取的是放任自流的方式,他们没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细心管教孩子,而且他们也不太清楚如何管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亲子关系不紧密,与子女沟通较少

积极的亲子关系,会使子女感受到爱与被尊重,对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有积极、乐观的认识和期望,而不良的亲子关系,易导致子女对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产生不良认识和消极体验。[22]问及流动儿童与父母的沟通交流情况,回答是这样的:

“没有时间和我聊天,爸爸天天夜里十二点就去拿货了,妈妈天天五点钟就起来了,晚上八九点才回到家,他们很辛苦。”(JH—S—C1)

流动儿童的父母,尤其是父亲闲暇时间有限,他们把几乎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高强度的工作中去了,而无暇顾及,甚至忽略了对子女的照顾。

B、父母自身条件所限,无法督促子女学习

流动儿童父母文化水平不高,这影响到了他们对子女学习的辅导、监督。笔者访谈的15位同学,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不会对他们进行学业上的辅导。尽管父母对他们都有学习上的要求,但是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来,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家长少之又少。只有极少数学生说“会,我爸爸会”,而那也是因为“我爸爸念到初三。”(JH—S—C8)有了一定的文化水平。更多的被访者的回答是“不会,他们对我的题都不会。”(JH—S—C13)

“每天就是在学校了,老师管啊。下午放学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回家做,多数都是在学校,由老师承担(责任),家长负责任太少。家长也很无奈,他们一是没时间,二是文化层次不高,小孩不会(作业),即使家长在跟前也无能为力。”(JH—T—C16)

这种现象不仅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缺失,也影响了家长与学校老师的沟通,使家庭、学校双管齐下、共同督促的渠道难以发挥。

C、奖惩方式危害大,存在金钱教育

如果孩子没有达到父母预期的成绩,或者孩子做错了事情,父母容易走上或是一味责骂、惩罚孩子,或是心灰意冷、弃之不管的两个极端。严厉专制型的父母容易导致孩子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且在能力、自信和自我控制里方面一般;而放任型的父母容易导致孩子的不成熟,使他们具有很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或紧张事物会退缩等。这些简单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合适的,家长只有采取民主的、宽容的、说理的方式,才能使自己的观点易于被孩子接受,从而对孩子的社会化真正起着积极引导的作用。[22]在本次调查中,流动儿童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仍存在着体罚、打骂等简单的身体惩罚的方式,“考不到他就会很严厉地说我”(JH—S—C14),“如果做错事情了他们会很凶地骂我,会打我”(JH—S—C6)这也与父母的文化程度有关,因为,“高等文化水平的家长,更倾向于民主型的教养态度,而中等、初等文化水平的家长,则较多倾向于放任型、溺爱型或专制型的教养态度”。[20]478

在奖励方式上,存在着金钱教育,家长往往采取的是物质上奖励的方式。

“每次如果我语文达到85分以上,我爸爸就给我买一双鞋子,如果考得非常好就给我买衣服。”(JH—S—C1)

“考得很好,比如会给我钱,或者会给我买东西。上次三门都考了90多,给我买了衣服,压岁钱一人给我二百块钱。”(JH—S—C4)

劳顿的研究指出,物质上的奖励会降低儿童对行为标准的内化,阻碍认知能力的发展和良好的社会功效感的发展。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物质奖励就像体罚一样,只是一个外部动因,仅仅使用这种方式,父母就很难帮助儿童建立自我内部控制机制。[19]

(3)家庭气氛的影响

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动及其影响,始终是在一定的家庭气氛之下发生的,因此家庭气氛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家庭的冲突易导致儿童产生挫折感和不安全感,长此下去,可造成他们的人格蜕变或情绪障碍,从而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学校和健康的心理发展。

“他们会吵架,经常吵得很厉害,都是为了一些小事,有时候也是为了其他事,会影响家庭关系,好几次吵架都说要分居。”(JH—S—C7)

“经常会吵架,因为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就会吵起来,我觉得会影响到家庭关系,有时候吵架的时候我妈就要闹离婚,我爸不肯。他们每次吵架的时候都只顾着吵,我们都让他们不要吵,可他们都会把我们推到一边,不管我们。他们吵架的时候感觉家里非常的压抑,让我们感觉到读书读得很困难。”(JH—S—C10)

(二)学校

从社会学角度看,学校乃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群体,或者是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是受社会委托、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进行教育活动的组织,有一定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学生施加影响,以使他们实行社会化。[20]357学校是儿童继家庭环境后的又一个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学校环境主要包括作为社会实体的学校本身——其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好坏,组成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学校教育的主体——教师等几个方面。

由于学校从本质上来说还不是正规的公办学校,没有公办学校的学制体系,也没有教育部门的经费支持,实际上还是按照一所私人学校的方式来进行运作,很多方面都不正规,如学生进入学校不用像公办学校那样要进行考试,老师是临时工性质,师资力量不稳定等。因此,其存在的不利的影响因素也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周围环境混乱,学校师资条件较差

通过观察,笔者认为,与公办学校相比,该校的教学条件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该校现在是“官管民办”形式,即管理上是按公办学校管理,收费这块又按民工学校的收费,因此,学校的一些教学设施还远远没有跟上公办小学,缺乏一些必要的体育、文教用具。学校有两栋教学楼,一个操场,这些就构成了学生上课、活动的地方。由于民工学校的性质,该校所在地也是有大量农民工居住的地方,这有利于他们的子女就近入学。该校地处南京市郊区,交通不便,学校周围居住的大多是外地人口,环境吵杂,做生意开小店的多。这些人大多文化素质不高,没有较高的收入,经常在学校外的街面上看到打麻将的、打扑克的等等,整体文化氛围不利于儿童良好的社会化。

另外,学校本身的师资水平也不高。学校只有语文、数学和英语的专职老师,体育、音乐、自然、品德等课程则有主课老师来兼任,这些老师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而且要教不止一门课程,教学任务繁重,几乎没有时间来研究如何改进教学。不要说这些副科的教学质量,就是主科的教学质量也很难保证。该校为了缓解老师的教学压力,也让一些高校学生来担任副科老师进行义教,但由于高校学生也是兼职教师,他们的教学也具有临时性,缺乏系统性、长期性和稳定性。所以,与南京市的公办学校相比,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课程要单调的多,很多公办学校设立的课程都成为了自习课。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性别社会化、情感社会化、道德社会化、角色社会化、文化社会化”,对学生的人格发展、身体发展、社会行为的发展都有影响。[13]39-40在对流动儿童的访谈中,大部分的儿童都流露出想去公办学校上学的想法。

“想到公办学校去上学。本来我在马群住,我爸爸叫我到太阳城上学,但那太贵了。我想在那上学。”(XH—S—C1)

“以前那个学校是公办的。我觉得是那边条件好。因为我家搬到这边来了,在那边上学太远了,所以就到这边来了。”(XH—S—C2)

影响流动儿童到正规的公办学校上学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公办学校高额的学杂费,流动家庭大多都负担不起;二是他们的居住地往往都是在流动人口聚集地,这些地方往往都是在城市的郊区或偏僻地方,不能方便的上学,而大多数农民工子弟学校都是建在流动人口聚集比较密集的地方,所以他们选择了方便同时价格也比较低的农民工子弟学校。

2.学校老师没有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学校没有教学质量要求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主要并且首先是通过教师在班级中所组织的各种活动来实施的,教师的状况制约着教育效果。该校的教师上大都是外聘的。一部分是公办学校的退休老师,还有一部分是一些下岗的老师,他们从前在公办学校教书,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但是没有教学资格证,年龄都在40多岁。老师的福利是按临时工,每月签订合同,像临时工的待遇,正因为此,所以老师的流动性很大。“我们都不知道换了几个老师了,我们都记不得了”(XH—T—C17)。该校的老师普遍认为,这里的孩子难教,不仅难教,而且家长不配合老师的工作,因此,学校并没有给他们教学质量上的压力。“如果质量上再给我们压力的话,那就没有人肯干了”(XH—T—C17)。作为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承担者,教师要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符合社会要求的影响,但是,如果如该校老师所说,这些民工子女并没有学习到相应的科学文化,没有接受正规的文化教育,内化价值观念,学校人类创造的智能结晶,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化,只是得到老师敷衍的教育,那么他们根本就无法进行很好的文化传承,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

3.学生流动性大,存在转学、辍学现象

“流动儿童”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他们的流动性。由于家长们工作很不稳定,今天在这儿工作,明天就有可能失业而不得不到别处去找工作,颠沛流离,流动频繁。子女们只好跟着家长到处流动,辗转各地,一些跟着家长在各大城市迁移,一些可能又因为家长能力所限从城市又转回农村。在频繁的迁徙流动中,流动儿童上的学校也频繁更换,少的转了一次两次,多的甚至达到了四次五次。

“我转过三次吧。从一年级从富贵山半山园学校转到红山小学,然后从红山转到这儿来了。”(XH—S—C6)

“转了很多次,最开始在仙林那边,然后回到老家,再回南京到了红山那边,然后又回到老家,再回来转到孝陵卫那边,再到这边来了。”(XH—S—C7)

如此频繁的转学,客观上使流动儿童的课程经常被耽搁,学习没有连贯性,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造成他们在新学习环境中的学习不适应。

“有时候转过来刚开始一下子不太适应,像教材书都不一样,老师教课的方式也不一样,这个老师是这样教的,那个老师又是另外的方法教的。”(XH—S—C7)

“(转学)有一点跟不上,就是英语,因为这边的英语都是以前老师教,现在都有一点跟不上,跟以前老师教得不一样。”(XH—S—C10)

生命历程理论认为,生命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深受社会结构的影响,而前者反过来又会影响到个体的角色扮演。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对人的生命历程有重大影响。时间和空间规定了不同生命所拥有的生活机会、权力和回报。生命有时间安排,即一个社会对个体生命历程定角色和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和后果的期望。[17]94-95

流动儿童在本应该一心一意学习的时期却由于父辈的原因而到处迁移,频繁更换学校,学习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这对他们生命历程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其中一个后果就是造成了“大龄现象”,本来应该上初中的学生却还在上小学五六年级。

第11篇

师生冲突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师生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有差异的地方,都有可能存在冲突。有的潜伏着,有的爆发出来。不过,冲突的性质、冲突的形式以及冲突的解决方式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当前,社会变革对师生关系提出的挑战使师生冲突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了。具体表现在:

第一,主体意识增强。经过“浩劫”后的“拨乱反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人心,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市场化”、文化上的“多样化”、大众传媒的“丰富化”成为社会变迁和发展的基本方向。伴随着生产力的解放,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价值和尊严、人的创造性和人的自由意志受到关注、尊重和提倡。反映到教育上来,教师“权威”地位开始“松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提升,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由消极被动转向积极主动的态势逐步显现出来,再用传统的眼光看师生关系,必然落后于新的时代。而在师生冲突中存在的“千不是,万不是都是学生的不是”的归责理念也已过时。

第二,竞争渐趋激烈。伴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改革大潮,经济在高速发展,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竞争的加剧、节奏的加快、物质生活的丰富、超前消费的影响——不仅影响着社会、家庭,也波及到校园,冲击着青少年一代。他们稚嫩单纯的内心世界趋向复杂,心中的矛盾和困惑增多。有时甚至情绪紧张,焦躁不安,导致心理疾病。这一切对师生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师生冲突的产生无疑多了诱发因素。而如果解决的不好,其潜在的破坏性相应的也增加了不少。

第三,信息时代到来。在我国发达地区,信息时代已是现实。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而又瞬息万变的大量信息对教育提出了近乎矛盾的双重要求。一方面,教育应大量地、有效地传授越来越多、不断发展并与人的认识能力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教育应使人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信息迷宫”中所处的位置,并提供相应的“指南针”,为个体的发展指明方向,避免被“信息浪潮”吞噬的危险。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否具有这样的知能和水平,直接影响到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系。反过来,由此而起的师生冲突解决得如何,更是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

第四,家庭结构变化。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独生子女家庭成了普遍的家庭模式。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过度关爱导致了我国“小皇帝”、“小太阳”的大量涌现,也出现了这些“小皇帝”、“小太阳”们所特有的问题行为,如任性、自私、依赖性强、娇气、骄横、不合群、不善交际等。同时,伴随着包办、终身制等文化强制性观念的消亡,人们的婚姻观念日趋开放。单亲家庭、再婚家庭数量的增加,使这些家庭中的孩子的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说,家庭成了学校的“对手”。师生关系因此也更趋复杂化。处理不好这种关系,也将导致师生冲突乃至教师与家长冲突的产生。

面对以上所及挑战和问题情境,用习惯的方式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尤其是,在对师生冲突缺乏深入研究的前提下,教师难有明晰而正确的师生关系理念,也难以选择有效而合法的冲突解决策略。所以,在新形势下,师生关系、尤其是师生冲突乃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以下将从师生冲突的概念界定论起。

二、师生冲突的概念界定及类型

冲突是指人们因目标不同而相互紧张或对立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明显化。

师生冲突是社会冲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紧张状态。相对于一般社会冲突而言,师生冲突限于具有独立意志能力的成人与还待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的未成年人之间,冲突双方虽然在权利能力上具有法律规定的平等地位,但由于年龄、能力、阅历、学识、所处社会环境、地位以至思维方式、情感、个性等都有所不同,他们观察同一事物或问题的角度自然发生差异;他们所采取的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就不可能一致。这种分歧发展到一定阶段,差距越来越大,矛盾越来越大,矛盾激化了,就会上升为冲突。

师生冲突是师生双方在正式或非正式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紧张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大致上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从冲突产生的导因划分,有学生过错冲突和教师过错冲突

就学生方面来说,一是有些学生既缺乏基本学习能力,又缺乏责任感、同情心、羞耻心,当他们违纪违规受到教师批评时,随意顶撞;二是少数成绩好的学生,自视过高,虚荣心过强,受到他所瞧不起的教师的批评时也会顶撞;三是学生干部在班级工作上与班主任的意见不一致而发生冲突;四是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稳定,自控能力差,容易和教师发生冲突。

就教师方面来说,一是对学生冷漠,缺乏爱心,缺乏情感交流;二是对待学生不公平,厚此薄彼;三是情绪不稳定,易将个人工作、生活中的烦恼、不满迁移或发泄到学生身上;四是教育方法不当,对学生采取具高临下的姿态,动辄训斥学生;五是对学生施行体罚、变相体罚;六是处理问题失当或失误时,顾及面子,未能及时矫正,引起学生不满而导致冲突。

师生接触最多的地方一般就是在教师中,课堂上。课堂冲突多表现为课堂上的纪律管理,及由于教师所教内容和学生接受能力之间产生差距而造成的冲突。

(二)从冲突发生的环境划分,有课堂冲突和课下冲突

课下冲突一般是在课间或在校外因偶发性事件引起的。实质上,这类冲突往往是课堂冲突的延伸,既师生由于课堂上发生过冲突或由于长期的隔膜所形成的偏见、成见,在课堂外某一特定场合或环境,因某一事端而引发起来。

(三)从冲突涉及的范围划分,有师生个体之间和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冲突

个体冲突是一个教师和一个学生之间的冲突,影响范围小,但对学生及教师个人产生的影响有可能更为深刻。群体冲突包括一个教师和学生群体的冲突、一个学生与教师群体的冲突、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的冲突。这类冲突常常是由于教师处事不公,激起“公愤”或由于教师的教学有错失、教学方法不当又缺乏自我批评精神而引起学生群体的不满。

(四)从冲突形成的过程划分,有持续性冲突和偶发性冲突

持续性冲突一般有如下三个阶段:

一是冲突的酝酿阶段 。在教师当众批评学生时,学生受到心理刺激,脸色微变,低头微温,或瞪眼不语,或显露轻视教师的表情。

二是冲突的触发阶段。当学生不服从教师管教时,教师即采取命令学生站立、走出队列、离开教室或没收学生物品等措施,学生因行为意志受阻,自尊心受到伤害而脸色变红,或者低声嘀咕,不理睬教师的命令,或对教师怒眼相视,气氛较为紧张。

三是冲突的激化阶段。老师进而用刻薄的语言讽刺挖苦学生甚至动手拉学生、推学生或强行没收学生的物品时,遭到学生反抗,这时学生脸容凶狠,眼红气暴,恶语抗争

偶发性冲突没有复杂的过程,大多是因教师“让步”或学生收敛不良行为而未使冲突事态继续发展和扩大。

冲突总是人之间的冲突。师生冲突乃是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撇开个别的学生和教师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不谈,一般地,就学生观和教师的角色界定而言,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师生关系,影响着冲突的性质以及冲突解决的方式,进而影响着冲突的结果。所以,分别来考察学生观和教师角色是必要的。

三、由师生冲突看学生观

现代人学观、教育观、学生观认为,教育是由人所从事、又是为了人的事业,离不开人学思想的规范。要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肯定人的价值。因为“人是社会最宝贵的,最有价值的生命体”。人之所以为人,并不是孤立的、自然的存在,而是时刻处于社会的交往关系的网络中。师生首先是作为“人”相遇在一起并产生关系的,因此我们应从一个更高的视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来审度师生关系的建立。

(一)要认识到学生是人

这里所指的人应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其一,学生不是死的物,而是活的能动体。所谓活的能动体,意味着他具有发展自身的动力机能。他不仅与其他生物一样,能够通过对外界作摄取活动,使自己的机体得以保存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动力机能还表现为他能够以人所特有的能动性,创造和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并用以发展自己的身心。作为一种实践对象,他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塑造和改造,而是能够意识到自己是被他人所塑造和改造的,从而有可能自觉地参与教育活动,以一种与教师相重迭的目的而进行,共同完成教育的过程。

其二,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其思想感情。这也是与作为物的劳动对象完全不同的。因此,在教师的心理上,不仅仅把学生作为一种认识对象,同时必然会由学生的心理反映而与其建立起其他的心理联系,诸如情感、需要等等。而各种心理联系当然是双向的,如教师对学生产生某种感情,学生对教师也回应以感情。学生既是一个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就意味着他具有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需要、愿望和尊严。这一切理应都得到尊重和正当的满足。学生不同于其他的物可以听任摆布、压服。

其三,学生处于学习期间,虽然尚未进入创造价值的过程,但是通过教育却可以使他们对社会、对人类作出积极的贡献,甚至创造出伟大不朽的价值。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珍视学生作为人的无与伦比的价值,不能任意损伤和残害他们。

(二)要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所谓发展中的人,其意义是:

学生不是成人的雏型,而是具有其自身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当生理和心理等科学尚未充分发展起来时,在一个很长的时期中,人们都把少年儿童看作“小大人”,并不认为他们与成人有什么质的差别,认识不到他们所特有的需要和发展的特点。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往往抹煞他们的特殊性,向他们提出与成人同等的要求和行为标准。

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在他们身上所展现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消长,日趋成熟的过程中。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不犯错误,难免没有缺点,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但他们的缺点、错误,较比成人来说,一般也有较大的矫正的可能性。教师只有从思想情感上接受这一事实,处理问题才能理智和冷静。

由于学生各方面发展还不够成熟,因而他们取得成年人的关怀和教育就成为必然的需要。教师只有充分认识这一点,才能以一种培养的观点去待学生,积极发挥教育的作用。

(三)要认识到,学生是将要走进“社会”的人

教师的手里握着学生的明天,就必须高瞻远瞩,不仅要变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要变化学生的认识、情感、行为等心理因素;不仅要使他们能够承受现有的社会关系,以适应社会生活,还须使学生能在将来承受社会的生产力的挑战,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总之,教师所要实现的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有了以上这些认识,我们就能明确: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包括了师生之间的知识信息、思想感情信息的沟通,师生之间的彼此了解、期待的人际认知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行为。在真正的师生关系中,师生应该共同面对知识,共享人类文化,共感人格魅力,共悟精神价值。教师只有正视师生之间正常存在的差异,理解和接受学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的个别性,这样,师生之间的冲突才能避免或减少。即使发生了冲突,教师也能够把冲突引导至正确方向,化解为积极的结果。当然,这需要教师具有冷静理智的自制力,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灵活机智的解惑力、随机联系的变通力、及时果断的调控力。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的一些教师往往把自己作为真理的化身,把学生看成幼稚无知,从而无视学生的尊严和人格。应该看到,处于时代前列的当代青少年学生,已跟过去绵羊般驯服的形象有了越来越大的距离。随着青春发育期的提前,信息渠道来源的多样,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他们的主体意识增强了,喜欢抱着怀疑及审思的态度重新估量一切。作为教师,如果看不到这些变化,依然保持原有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方式,就可能使师生两代人间的沟壑不断扩大、传统的学生观,建立现代的新型的学生观,是处理师生冲突的一个必然方式。现代社会更加强调平等和对话,我们应该对此有足够的认识。

以上是着眼于冲突的学生一方,就教师的学生观做了讨论。现代学生观的确立需要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一定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相应地有什么样的教师角色。

(四)师生冲突与教师的角色

人走入社会,就要充当一个角色。角色,可理解为个人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身份,以及为此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个人的社会身份就是个人的社会职能、权利和责任。它规定了一个人活动的特定范围,即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其中也包含对人对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心理因素。当一个人纳入为自己社会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时,便充当着角色。

教师所充当的是为“继往开来”而“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乌申斯基也说:“老师是过去历史未来的一个活的环节。”从下一代人的精神境界和社会生活中,可以找到每一位教师在人类历史上的印痕。因而,教师这一社会角色被定义为:“学校中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具体地说,作为教师,他不仅是教育工作者,而且还充当着“领导者”、“灵魂工程师”、“心理医生”、“纪律执行者”、“青少年的知己朋友”等角色。在现时生活中,师生冲突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应该说,是教师的角色作用发挥得不够或发挥得失当。

(一)教师的“教育者角色”

教育者的角色,是教师所表现出来的首要的、最突出的角色。这种角色因为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处 于核心的地位。其角色功能主要是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业务能力。“他精通他所教的科目具以建立的那门科学,热爱那门科学,并了解它的发展情况、最新的发现、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除此而外,本人若能热心于本门科学正在探讨的问题,并具备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这样的教师则可成为学校的骄傲。”当然,这样的教师也必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还要看到,在现代社会中,学生知识源增多,出现了许多“平行学校”,教师作为唯一的信息源的作用减少。因此,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的功能,有日益增长加强的趋势。如果教师不能把握教育者这种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角色,只是把自己当作知识的拥有者,把学生当作容器,而知识进入容器的途径又只是靠讲解或其他言语教育方式,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单调、枯燥,产生厌学、不认真听讲、违反课堂纪律等行为。如果教师看不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而一味地责备学生,便容易产生师生的冲突。

(二)教师的“领导者的角色”

教师作为领导者,不意味着具有权势。教师的领导是一种独特的活动模式,他面对的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他的许多管理行为来源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订立的,具有法规性的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和阶段任务,他领导的是不大成熟的青少年,因而教师行为产生的一系列有关领导作用,旨在指导、帮助学生成长、完成学习任务和督促学生学习,并利用集体本身的内部力量去发展一种合作关系,使集体不断进步。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教师应具备领导者的良好品质,如公正廉洁,以身作则,尊重和关心部属,善于听取意见和沟通思想,办事果断,敢于承担责任等等。教师还应学会掌握领导技巧。这种领导技巧同他的教学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教师很少受过有关集体领导和管理的训练,对社会学和管理学的知识也不十分了解所以每当问题产生或教学活动受挫时,他们往往施行权力而不运用技巧,导致了师生冲突的加深和激化。

(三)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

人类灵魂工程师,这是人们送给教师的美称和赞誉,也是社会对教师的一种职业期待。这种期待突出了教师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了教师工作中对学生的精神塑造和智力的开发意义,肯定了教师在教书育人的系列工程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含有对教师实际教育能力的估计和评价。教师要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除了给予学生知识和训练技能、发展智力之外,还要帮助学生解决人生方向的问题。青少年学生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他们观察、选择和吸收进步向上的积极思想,也不乏受到消极落后的不良成分的影响。当学生认识上出现偏颇,品质上出现污点,灵魂上出现扭曲时,教师要尽园丁的责任进行帮助、教育和疏导。如果对他们另眼相看,打入另册,甚至动辄把他们轰出教室,赶出校门,就只能加深他们对教师的不满、仇视乃至转移到对社会的不满,最终走上歧途。

(四)教师的“心理医生角色”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逐步走向社会化的时期。随着身体的逐渐发育成熟,他们在与他人的积极交往中,学会了解人、理解人,学会协调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其独立性、自我意识和道德意识也逐渐发展起来,出现了自尊心、荣誉感、自信心、羞愧感等。作为教师,必须懂得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考虑到他们生理、心理的巨大变化,采取恰当的、顺乎这些变化的对策。比如,在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方面,把他们当大人看待;在处理问题、发表见解、怎样看待人生、如何对待初恋等问题上,应该引导他们更加理智、更加成熟地观察和分析看待问题;在他们遇到困难、碰到挫折的时候,则应该帮助他们减轻焦虑或解除烦恼,给他们以情感和心理方面的慰勉和支持。心理医疗者,尽管不是教师的主要专业角色,但教师也决不是心理诊疗上的无知者。在学校生活中,当学生出现个人问题时,总愿意找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教师袒露心扉。教师作为一个长辈、一个过来人,有责任向他们介绍前辈的种种经验教训,引导和帮助他们处理好在成长过程中不时会遇到的各种新奇而又棘手的问题。如果教师真正做到这些,也就不会出现或减少学生自杀、逃学、与成人作对等现象。

(五)教师的“青少年角色”

教师要履行教育者的职责,“应当成为孩子们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教师。这样,孩子才会向教师敞开他们的心灵。”

有些教师对待学生,往往是“居高临下”,命令多于商议,威严多于亲切,指责多于帮助,惩罚多于鼓励,因而使学生对教师存有“戒心”或“敌意”,产生对立情绪,即使对教师的正确教育,也常常以沉默、回避、怀疑或粗暴无礼的方式来对待。要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教师应当把学生当作朋友,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入手,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心和诚心,把教师也当成知心朋友。当然,师生之间的基本关系毕竟还是以公务情感为基础。因此,教师不能过于热烈地扮演朋友的角色。一个过分地把自己等同于学生朋友的教师,虽出自真诚的理解和帮助学生的愿望,但可能会因此丧失了作为一个团体指导成员的职权作用,导致工作上的失败。

教师作为一个具体的“人”,有他自己的原来面目;教师作为一个社会角色,也有他进入这个角色后的扮演。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常常遇到两个角色同时为他提出的两种相反角色行为的情况。如教师一方面要管理班级,要有权威性;另一方面要做学生的知己和朋友,要有亲近感。又如,教师一方面要随时迅速制止学生的违纪行为,一方面又得考虑不能粗暴行事、不能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在多种工作角色之间发生矛盾时,确实很难把握角色的“度”。但作为教师,又必须努力地按社会期待的标准去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将许多角色加以融合和组织。

当然,师生冲突的破坏作用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根据是实际情况,一律把它归咎于教师是轻率和不负责任的。根据实际情况,师生冲突的控制权有时可能不在教师的手中,但教师可以积极主动地去把握。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认识到自己应扮演的角色,师生冲突的破坏结果就可能转化为教育结果。那么,教师具有什么样的素质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认可呢?

一分对中学生的调查报告表明,学生喜欢具有以下品质的老师:(1)教学方法好,热爱和尊重学生;(2)知识广博;(3)耐心温和,容易接近;(4)对同学实事求是,严格要求。而学生不喜欢的老师,往往具有这样的缺点:(1)经常责骂学生、讨厌学生;(2)对学生没有同情心,把人看死;(3)上课拖时间,上完课就不理同学;(4)教学方法枯燥无味;(5)偏爱,不公正。对以上几项的偏重程度,随着年龄的成长而有差别:初中一、二年级学生特别欢迎“教学方法好”的教师(78),而高中学生则特别欢迎“知识广博”的教师(90。8)。初中三年级学生偏重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方面,多数的学生不喜欢“经常责骂学生、讨厌学生”的老师(92)以及“对学生没有同情心,把人看死”的老师(91)。另据上海教育学院郭继东调查,目前学生中16。22的人认为教师难以亲近,彼此无法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只有28。65的学生与老师感情较为融洽,而感到与老师相处时十分愉快的,竟然低至17。84。据江苏无锡市十一中冯振德等同志调查,现在教师中认为学生“一代不如一代”的达70,认为学生“一代与一代相仿”的占22,而认为学生“一代胜过一代”的只占8。当心中有了秘密时,只有3的学生会告诉老师,老师被排在“知心朋友”、“兄弟姐妹”、“父母”之后的最后一位。

从以上调查材料,我们不难看出:第一,作为教师,如果不具有良好的基本素质方面的修养,就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第二,师生之间如果减少必要的情感交流和沟通,长此下去就可能出现彼此的信任危机,进而导致师生冲突的发生和激化。应该看到,我们的广大教师是具有良好的师德的。他们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培育国家之栋梁”、“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不误人子弟”当作自己的工作信条,对学生、对社会的未来的负责胜过对自身付出的索取;他们热爱学生,把对学生的爱看作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培养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养料”,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力量。而这种爱,不是出于某种个人需求的私心,也不在于学生形象的可爱或学生的行为举止合乎自己的心意,而是出于对祖国下一代的关怀,是一种包含着深刻社会内涵和社会意义的爱;他们理解学生,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体验和思考问题,即使学生的行为明显失当错误,也能具体分析其失当、错误的原因。如学生破坏纪律,可能是希望以此引起别人的注意,学生顶撞老师,可能是由于老师过于严厉或急噪等等,并且尽量宽容地对待和处理。他们尊重学生,既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师生相互尊重、信赖、平等的氛围,也尊重他们的人格,善于消除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焦虑,平等相处,互谅合作,使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他们更具有“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气质,无论何时何地,都以自己的优秀品质影响、感染学生,以稳健、平和体谅的态度对待学生,不凭感情的起伏任意发泄,不冲动,不走极端。他们具有教育机智,即面对教育活动中未曾料到的情况,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并选择最佳教育手段,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一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高,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导致了师生之间的冲突不断发生,甚至处于剑拔弩张的地步。1998年,有位“坏孩子”给《北京晚报》写信,提到他的老师向全班同学作自我介绍时说的一段话。老师说:“我的耳朵很灵,眼睛特别尖,你们的一举一动,说过的每句话,我都知道得非常清楚。所以你们最好老实点,别想耍花样!我教了这么多年书,你们的心理我早就摸透了,甭给我玩什么猫腻儿,我治人的方法有的是,一招比一招损,有不怕死的就试试!”很显然,这位老师的“自我介绍”是想给学生来个下马威,殊不知,他的这一“当头棒”给学生心灵的敲击,留下了难以弥缝的裂痕,也为今后的师生关系筑造了难以填平的鸿沟。

近一段时间来,见诸报端的教师在学生脸上刺字、令学生脱裤子将屁股示众,罚学生吃屎等事件也屡有发生。

上述种种现象的出现,严重危害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损害了教师的形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当然,也激化了师生冲突。

翻开中国的教育史,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提倡的“师严而后道尊,道尊而后民知敬学”这种“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模式一直沿袭到今天。这种模式,是来自于“天地君亲师”的尊卑贵贱的观念和等级制度。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在教育上用“纲常”“宗法观念”和“等级制度”来给教师定位,比于天地君亲,让他们传播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强迫学生尊道、尊师。教师居绝对支配地位,学生无任何权力。教师采取卡压罚的强制管理,迫使学生服从,师生间缺乏心理沟通,学生逐渐形成屈从和回避的心态,个性长期处于压抑状态。

我国早已从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由私有制转向公有制。它谋求平等、自由及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幸福。社会主义的性质及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要求建立一种与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完全不同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在政治上民主平等;在人格上相互尊重;在教育方式上,协调合作,教学相长。这样,师生冲突也就可以减少和避免。

我们还必须认识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法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我们更要从“法”的高度看待师生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总则”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此,《教师法》规定了教师应享有的六项权利和应履行的六项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也规定,教师应当“爱护学生,忠于职责”,“禁止体罚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更是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可见,罚站、罚抄写、罚劳动、罚款、罚不准回家、随意把学生轰出教室、停止学生上课、私拆学生信件甚至打骂学生等等,都是侵犯学生人身权利的行为,都是违法的。教师只有站在“法”的高度,理解和把握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使教书育人行为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才能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尊重学生人格,正确处理好师生冲突,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光荣历史使命。

五、师生冲突的社会化意义

上面分别从学生观和教师角色两个方面讨论了师生冲突的问题和解决理念。总体说来,就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而言,总要避免和消除师生冲突的破坏作用,因为教育就是在矛盾和冲突的运动过程中发展进行的,不管是课上也好还是课后也好,冲突难以避免。因此,寻求有效的冲突解决策略是必要的。而必要的策略又源于上述关于教师和学生的基本理念。这是讨论冲突问题的基本前提。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还要看到冲突的积极意义,尤其是对师生社会化的意义。

一般而言,人们是站在结构功能主义的立场上看待冲突的。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结构的稳定性。认为冲突是社会反功能的表现。冲突被视为“病态”,是应该竭力回避的。与功能学派的观点不同,冲突理论认为,社会既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也有冲突的一面。冲突既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也是一种健康成长的力量,既是社会变迁的动力,同时也是社会变迁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状态。冲突在组织管理上,能导致一种富有成效和不断增强组织健康功能的结果。

第一,冲突刺激人的探索,为导致良好的结局提供改进良策;

第二,冲突使那些隐藏的又可能解决的问题表面化;

第三,冲突起酵素作用,构成活跃的催化因素;

第四,冲突使当事人之间加深了解,促使双方自身调节;

第五,冲突有助于新规范出现。

(一)冲突理论对我们分析师生冲突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如前已述,师生冲突是社会冲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之间的一种紧张状态。以往人们对师生冲突的惯常认识是:冲突是反教学、反管理的。所以,能避免则避免,若不能避免,则采取权宜的应急术加以消解。这种观点对学生社会化进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既可能是有益的,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能是有害的,可以造成组织机能失调。这种不同结果取决于对待冲突行为取向。

对待师生冲突的行为取向按“积极”与“消极”可分为抗争、退避、统合三种方式。

一是抗争取向。既强调老师的尊严与面子,不考虑学生的反应及后果,坚决把对方“整服”。这种方式,容易激化矛盾,学生虽受压而不服,回留下后遗症。

二是退避取向。即对冲突不予理睬,抱着“管不了就不管,不必与孩子生气”的态度,一走了之,或将矛盾交给领导处理,今后在工作中马马虎虎,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睁只眼闭只眼。

三是统合取向。即坚持原则,克制情绪,力求寻找师生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法,使冲突朝积极的方向转化。

应该看到,学生的社会化是一个全面体验的过程,是学生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社会化的一种资源。在学生参与的互动过程中,有竞争、有合作,有和谐、有冲突。学会合作固然具有重要的社会化意义,但冲突对社会化同样重要。如果没有对冲突的正确认识,回避冲突,那么合作也难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讲中庸、讲恕道、讲和气而避冲突避矛盾,以牺牲个人不同声音为代价,将冲突掩盖起来,作为人际关系准则。这种心理定式反映到师生关系中来,表现为要么表面风平浪静而实际上暗流湍急,要么师生紧张关系总爆发,走道难以调和的地步。

学生的社会化发展需要一种良好的外部交流机制和沟通环境。这种环境鼓励个人情感和意见的表达,鼓励个人声音的传播。反 对以身份、地位和角色的眼光来约束和压制学生。总之,学生的情感、思想、尊严得到应有的尊重,学生的心声有正常发表的渠道,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正确地认识冲突、对待冲突,一方面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冲突成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这对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无疑是有益的。

(二)师生冲突对教师成长的意义

大量的实践证明,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终身学习对教师而言尤具意义。但学习的涵义是广泛的,而不只是学历的提高或学科进修。交往、沟通和冲突管理也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不过这方面的学习长期被忽视了。事实上,冲突对教师的成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对待冲突的态度不仅反映了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也反映了教师对待自我的态度,是教师的人性观的体现。教师在对待师生冲突问题上的不成熟从根本上说是自我发展上的不成熟。在冲突中学会管理冲突,在冲突中学会与人合作,在冲突中成长,这对教师同样是适用的。

附:师生冲突的几个案例

[案例一]一位从郊区调入城里学校的中年语文教师走上新的讲台。他刚迈进教室,全班同学便哄堂大笑起来,笑声中夹杂着“真像”、“多像啊”的议论声。这位教师走进讲台,发现黑板上画着一个很大的头像。他一眼便看出,画的正是自己的头像。此时此景,这位教师十分平静,他微笑着对同学们说:“画得多好啊,确实像,希望这位同学把画画这个特长发挥下去。”接着他开始上起始课。从自己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谈到农村孩子上学的艰难;从语文的重要性谈到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从本学期语文教材改革谈到对学生们学好语文的要求。45分钟不知不觉过去了,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这位教师惋惜地说:“本来还想帮同学们预习一下新课的内容,但时间不够用了。”学生们会意了,不少同学把责备的目光投向了画像的同学,这位同学也愧疚地低下了头。

简评:在课堂上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以后,这位教师倘若不是采取上述的方法处理,而是板着脸,横眉竖目,怒喝一声:“谁在黑板上乱画,给我站出来!”其结果又会是怎样呢?一种情况是画画的同学乖乖地站起来,挨老师一顿训斥,全班同学也因哄笑受到训斥,教师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但却埋下了今后新的师生冲突的隐患;另一种情况是每人站起来承认,教师处于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教师也因而怒火中烧,语言失当,引发了师生之间更大的矛盾和冲突。

[案例二]某中学一位班主任在校门口偶然碰上本班一位未请假准备回家的学生:

班主任:(吆喝)嗨,你过来!

学生:(不快地)干吗?

班主任:(责问)你上哪儿去?

学生:(不耐烦地)回家,家里有事。

班主任:(生气地)你请假了吗?

学生:(抵触、不满地)没见到您。

班主任:(恼怒地)你瞧你这态度,还倒有理了。

学生:(委屈地)我怎么了?

简评:显然,这位班主任生硬地批评引起了学生的抵触和不满。在师生你来我往的问答中,冲突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倘若这位班主任不采用居高临下、咄咄逼人的责问方式,而是从关心的角度,以委婉的语气了解学生此时回家的原因,然后教育学生应当履行请假手续,师生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冲突也许就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