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0 17:22: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职业道德考核情况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肿医字[2010]33号
为加强医师执业管理,规范医师执业行为,提高医师素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北京市医师定期考核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制度》,请遵照执行。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二〇一〇年九月九日
附件一: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制度
附件二: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略)
附件三:医师定期考核实施方案
附件四:一般程序医师定期考核表
附件五:简易程序医师定期考核表
附件一:
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我院执业医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规范医师执业行为,提高医师素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北京市医师定期考核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规定所称医师定期考核是指医院按照医师执业标准对医师的职业道德、工作成绩和业务水平进行的考核。
第三条 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经注册在我院执业的医师的定期考核工作适用本制度。
第四条 医师定期考核应当坚持客观、科学、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第五条 医师定期考核每两年为一个周期,其中第二年为考核年度。考核工作应在本考核年度内完成。
第六条 医院成立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考核委员会”),负责本院医师定期考核的日常监督管理,拟定医师考核工作制度,制定考核方案,对医师定期考核工作进行指导和考核结果评定,保证考核工作规范进行。考核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医师定期考核的组织和实施。
第七条 医师定期考核包括职业道德评定、工作成绩和业务水平测评。
职业道德和工作成绩由医师所在科室进行考核,正在接受住院医师轮转培训的住院医师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成绩由轮转科室分别进行考核,考核委员会对职业道德、工作成绩考核情况进行复核;业务水平测评由考核委员会与医师所在科室共同负责。
第八条 考核委员会应当于定期考核日前60日通知需要接受定期考核的医师,也可通过医师所在科室通知医师。
第九条 科室应当按要求对本科室医师进行职业道德评定和工作业绩考核,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上签署评定意见,并于业务水平测评日前30日将评定意见报考核委员会。
第十条 医师职业道德考核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医师执业中坚持救死扶伤,以病人为中心,以及医德医风、医患关系、团结协作、依法执业状况等。
以我院医德考评相关规定作为对医师进行职业道德评定的依据。
第十一条 医师工作成绩考核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医师执业过程中,遵守有关规定和要求,考核周期内完成工作量和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和本机构的安排,及时完成相关任务的情况。
第十二条 业务水平包括医师掌握医疗卫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应用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和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能力。科室按临床医师的专业、级别考核实际工作能力与水平。
第十三条 考核委员会根据测评结果对医师做出考核结论,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上签署意见,并于下一考核周期第一年的1月底前将医师考核结果报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同时将考核结果通知被考核医师及其所在科室。
第十四条 医师行为记录作为医师考核的依据之一。医师行为记录分为良好行为记录和不良行为记录。
良好行为记录包括医师在执业过程中受到院级以上的奖励和表彰、完成各级政府部门指令性任务、取得院级以上技术成果等;不良行为记录包括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规和诊疗规范受到的行政处罚、处分,以及发生的医疗事故等。
第十五条 在考核周期内,拟变更执业地点的或者有因违反执业医师法受到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但未被吊销执业证书的医师,应当提前进行考核。
第十六条 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职业道德、工作成绩和业务水平中任何一项不能通过评定或测评的,即为不合格。
第十七条 医师在考核周期内按规定通过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考试考核或通过晋升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考试,可视为业务水平测评合格,考核时仅考核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
第十八条 考核委员会办公室在确定考核时间的前十天公布考核人员名单,医师认为考核人员与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考核客观公正的,可以在考核前以书面形式向考核委员会办公室申请回避。理由正当的,考核委员会应当予以同意。考核人员与接受考核的医师有利害关系的,应当主动回避。
第十九条 被考核医师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在收到考核结果之日起30日内,向考核委员会提出复核申请。考核委员会在接到复核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医师考核结果进行复核,并将复核意见书面通知医师本人。
第二十条 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可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决定暂停其独立执业活动3个月至6个月,并在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机构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暂停执业活动期满,由考核委员会再次进行考核。再次考核合格者,可继续执业,但该医师在本考核周期内不得评优和晋升;再次考核不合格并被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者,停止其医疗工作。
第二十一条 医师在考核周期内有本办法规定的不合格情形,及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委员会应当直接认定为考核不合格,并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上说明:
(一)在发生的医疗事故中负有完全或主要责任的;
(二)未经所在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擅自在院外医疗机构进行执业活动的,但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实施紧急医学措施的除外;
(三)跨执业类别进行执业活动的,但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实施紧急医学措施的除外;
(四)代他人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
(五)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索要患者及其亲友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六)索要或者收受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其工作人员给予的回扣、提成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七)通过介绍病人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或者购买药品、医疗器械等收取回扣或者提成的;
(八)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参与虚假医疗广告宣传和药品医疗器械促销的;
(九)未按照规定执行医院感染控制任务,未有效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造成疾病传播、流行的;
(十)故意泄漏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
(十一)考核周期内,有一次以上医德考评结果为医德较差的;
(十二)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考核,或者扰乱考核秩序的;
(十三)违反《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被行政处罚的。
第二十二条 医师的考核结果纳入所在科室的年终绩效考核。
第二十三条
本制度自之日起实施。
附件二:
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略)
附件三:
医师定期考核实施方案
根据我院《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制度》的有关规定,为稳妥有序地开展我院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考核对象:依法取得医师资格,经注册在本院执业的执业医师。
二、考核原则:客观、科学、公平、公正、公开。
三、考核内容: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及业务水平测评。
(一)医师工作成绩考核的基本内容包括:能认真履行有关法规规定的职责;
能坚持日常工作,完成相应的工作量,并确保工作质量;能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和本机构的安排,及时完成相关任务。
(二)医师职业道德考核的基本内容包括:医师恪守职业道德、遵守医德规范情况,工作作风、医患关系、团结协作情况等。
(三)医师业务水平考核的基本内容包括:熟悉医疗卫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能独立处理本专业常见病种和常用专业技术问题;相应的外语水平等。
医师在考核周期内按规定通过国家组织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通过晋升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考试的,视为业务水平测评合格,仅进行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评定。
四、考核程序:分为一般程序与简易程序。
(一)一般程序:
1.条件:除符合简易考核程序条件之外的其他医师,均执行一般考核程序。
2.流程:由医师本人在
“一般流程医师定期考核表”
中填写医师基本信息和个人述职报告,所在科室对医师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签署初步评定意见,报我院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考核委员会”)进行复核。所在科室和考核委员会对医师进行业务水平测评,测评项目包括医师个人述职报告、有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及技术操作的考核或考试;对其本人书写的医疗文书的检查。
(二)简易程序:
1.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即可。
①有5年以上执业经历,考核周期内有良好行为记录并无不良行为记录的;②具有12年以上执业经历,考核周期内无不良行为记录的。
2.流程:医师本人在
“简易流程医师定期考核表”
中填写医师基本信息和个人述职报告,所在科室考核组长和科主任在医师考核表中签署考核意见,报我院医师考核委员会审核。
五、考核结论形成
1.考核委员会根据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意见和业务测评结果,做出考核结论。
2.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工作成绩、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中有一项不能通过评定或测评的,即为不合格。
六、考核周期
医师定期考核每两年为一个周期,全部考核工作在每个考核周期第二年的十月底前完成。对因变更执业地点的或者因违反执业医师法受到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但未被吊销执业证书的医师,提前进行考核。
七、考核工作接受北京市卫生局的委托和监督,并向北京市卫生局报告考核工作情况及医师考核结果。
八、本方案未涉及的其它相关规定按照我院《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制度》执行。
九、本方案自之日起实施。
附件四:
一般程序医师定期考核表
第1页
医师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所在科室:
学历:
毕业学校:
从事专业:
本院工作年限:
专业技术职务:
聘任时间:
年
月
执业类别:(临床、口腔、公卫、中医)
执业起始时间:
年
月
医师资格证书号码:
医师执业证书号码:
个人述职报告
(考核周期内个人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工作成绩)
医师签字:
年
月
日
以上由医师本人填写
一般程序医师定期考核表
第2页
考核
信息
考核周期:
年
月
至
年
月
考核完成时间:
年
月
日
科室考核意见
工作成绩评定:
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原因:
职业道德评定:
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原因:
科室考评组长(签字):
科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业务
水平
测评
是否符合免测评条件:不符合
符合:在考核周期内按规定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符合:在考核周期内通过晋升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考试
测评方式:
理论知识考试: 技能知识考核:
测评结果: 合格 不合格
科室主任(签字):
医院考核委员会委员(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考核
结果
对工作成绩的复核意见:
同意
不同意
对职业道德的复核意见:
同意
不同意
考核结论:
合格
不合格
考核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签字):
年
月
日
备注*
*考核不合格原因、对考核结果不服并提出复核申请的处理情况及其它需说明的问题记入备注栏
附件五:
简易程序医师定期考核表
第1页
医师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所在科室:
学历:
毕业学校:
从事专业:
本院工作年限:
专业技术职务:
聘任时间:
年
月
执业类别:(临床、口腔、公卫、中医)
执业起始时间:
年
月
医师资格证书号码:
医师执业证书号码:
个人述职报告
(考核周期内个人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工作成绩)
医师签字:
年
月
日
以上由医师本人填写
简易程序医师定期考核表
第2页
考核
信息
考核周期:
年
月
至
年
月
考核完成时间:
年
月
日
适用简易程序理由
具有12年以上执业经历,在考核周期内无不良行为记录
具有5年以上执业经历,在考核周期内有良好行为记录并且无不良行为记录
良好行为记录:
考核委员会办公室
年
月
日
科室考核意见
科室考评组长(签字):
科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考核
委员会
审核
意见
考核委员会办公室
年
月
日
考核
结果
考核结论:
合格
不合格
考核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签字):
年
月
日
备注*
*考核不合格原因、对考核结果不服并提出复核申请的处理情况及其它需说明的问题记入备注栏
—
一、基于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会计职业准入机制分析
基于能力框架分析,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及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这三种不同层次的职业准入机制,统一考试的科目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作的需要,但总体而言还是以职业知识为导向,未能考核职业技能和职业价值观方面的诸多要求的胜任能力。
(一)会计从业资格准入在能力考核方面存在的问题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考核内容不全面,未能考核会计实务处理的能力。从考试科目上看,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科目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这一规定虽然明确了法规、职业道德、会计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要求,但未对会计岗位的实务能力提出要求。从考试内容上看,在检查考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检查考生具体会计实务处理的能力。近两年考试合格者业务能力调查显示,考试合格者的薄弱环节就在会计实务操作部分,所以有必要在考核内容中增加会计实务操作技能测试。另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的考核内容也有不完善之处。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质和我国地区的差异性,即使国家规定了统一的考试大纲,也不可能要求全国所有地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内容完全相同或相近。并且,考试合格者一般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常用的一些基础知识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的考核中并未体现出来,这也证明了考核内容仍有不详尽之处,应及时进行修正和弥补。
(二)会计职称准入考试在能力考核方面存在的问题会计职称考核内容不全面,未能考核会计实务处理的能力和其他设计业务的综合能力。首先,取得初级、中级职称的会计从业人员,其能力要求主要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会计专业知识、责任感和风险意识。与此对比,则可以发现我国初级、中级会计职称考核内容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考核内容中并没有对职业道德(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这一首要内容做出要求;考核中针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并不全面,如没有涉及到税务处理、国家相关会计法规、政策的要求;考核中没有对会计人员的责任感和风险意识做出要求。其次,取得高级职称的会计从业人员应属于财务主管人员,其能力要求主要是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较好的应变能力和风险意识、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与此对比,我国高级会计职称考核内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于财务主管来说,职业道德尤为重要,但是高级职称考核与初级、中级会计职称考核内容存在的问题类似,都没有对职业道德这一首要内容做出要求;随着科技的越来越进步,社会的变化也是越来越快,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对于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和风险方面的处理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并没有在考核中体现对应变能力和风险意识的考查;考核中缺乏对学习能力的综合测评,财务主管除须具备的会计专业知识之外,还要熟悉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其他国家法律规定等日常经济活动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只有这样,财务主管才能在公司的长期规划、重大决策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决策中,财务主管要做出判断,什么样的会计信息需要对外披露,披露到什么程度,以何种方式在何时披露,以及通过何种途径有效的获得企业所需要的信息,如何对外来信息进行分析、合成和处理,如何对所获得信息进行提炼出对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些在考核中并未体现如何来考察。
(三)注册会计师准入考试在能力考核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考核的内容不全面,过于偏重专业知识的考核。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正在改革之中,2009年的考试中增加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一科目,正是会计人员从业能力框架中提到的风险管理能力,也说明了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正朝着一个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目前注册会计师准入考试的内容主要是相关的专业知识,随着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国际化发展不断深入,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等从业所必需的知识还没有列入考试内容,不能全面考核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执业能力。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注册会计师执业人员的口头沟通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能力、素质只有经过面试甚至长时间的考察才能得知,而现有的注册会计师准入机制中没有面试的要求,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诚信考察体系尚未建立,难以全面考察注册会计师职业服务市场进入人员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
二、基于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会计准入机制考试建议
(一)会计从业资格增加考核内容一是增加会计综合职业能力测试科目。针对考试科目,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可分为理论考试和会计综合职业能力测试两部分。理论考试包括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两门;会计综合职业能力测试应包括会计实务操作及会计岗位基本技能操作两项内容。其中,会计实务操作旨在考生掌握一定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具体的会计实务处理能力提出要求。二是考核内容中增加会计实务操作技能测试。考试合格者工作后主要以中小企业为核算对象,所以应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过程能力测试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此考查会计人员的会计基础知识运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会计岗位适应能力。此外,除了设置包括会计信息化考试,还应包括点钞、假币识别、汉字与数字录入等内容。三是在《会计基础》考试中增加关于实务操作的考核内容。现金管理部分应作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人员必须掌握的内容;在账户和复式记账的运用内容中,经济业务应考虑增加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核算;增加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常见的生产成本计算等
内容。
(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准入考核的建议一是建立报考人员的职业道德考核体系,将职业道德考核作为取得相关级别资格的会计职称的必要条件。具体而言,可依据报考人员所在院校、单位出具的道德情况证明,银行出具的信用情况说明等来判断该报考人员的道德水平,并依据道德水平的高低折算成相应的分值,计人考生的总分中,未达标者或因为存在道德问题者,一律不准取得会计相关职称资格。二是对于会计专业知识的考核,除了要适应工作的需要外,还应增设综合能力测试内容:考核相应的财经、证券、税务知识、风险控制和规避、信息处理的能力。对此,可借鉴参考中国房地产估价师资格考试,考核综合经济基础知识,这些内容可合并为一个科目进行考核。三是国际化进程要求应具备计算机和外语能力:计算机资格证书(初级职称需具备一级计算机资格证书、中高级会计职称需具备计算机二级以上资格证书)、英语或其他语系证书(初级应具备英语三级资格证书、中高级应具备英语四级以上资格证书)对此,职称考试也应作相关要求。建立、完善和创新会计职称的综合能力测评对于提升整体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推动我国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因而,对会计师资格的认定也可采用考试与考评相结合,对能力的考核可通过答辩与面试的方式,对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由企业组织答辩委员会进行考核,评委由企业领导和总会计师及人事部门人员组成。
(三)注册会计师准入机制考核的建议一是注册会计师考试无论是科目还是内容都应该强调实务性,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测试相关人员能力的效果。鉴于实务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对实务的调查和相应的调整十分必要。同时,构建对应试者的能力测试体系,明确职业会计师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二是目前我国所涉及的范围相对狭隘、比较片面,鉴于注册会计师职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对其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应该是全方位的。根据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规定,对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应涵盖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价值观、道德和态度评估等多方面,强调对应试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测试是未来注册会计师考试发展的必然趋势。三是应逐步调整考题结构,加大案例分析试题的分量,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对考生实务操作和执业判断能力的考察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勇:《如何构建会计人员能力框架》,《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年第6期。
关键词:理实一体 实训 职业素质 评价
职业素质是人才选用的第一标准;职业素质是职场致胜、事业成功的第一法宝。职业素质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不同的职业,职业素质是不同的。对建筑工人的素质要求,不同于对护士职业的素质要求;对商业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于对教师职业的素质要求。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理实一体化课程中怎么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
一般情况下,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以平时为主,期末为辅。考核分理论考核和实训考核,其中,平时出勤及表现、课外作业完成情况占20%,项目考核(操作)或单元测验(理论)占50%,期末考核占30%。这是一般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考核发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培养的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是非常优秀的,能动手,能进行项目的完成。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但是职业素质的培养基本上没有。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针每一项实习任务,我重新设计了评价方式。见下表:
一、通过实训习惯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道德不是小事,但是却从小事做起,通过平时的操作习惯入手,由按时按量完成,通过6S管理来让学生培养诚信的道德品质。
二、学生自评的评价来培养学生的职业作风
通过学生自评,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从而看出学生的作风是否严谨通过一次次的评价让学生养成诚信严谨的职业作风
三、通过实训操作的评价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实训操作就是学生的岗位能力,具体的实训操作让学生具备完成这项工作的职业技能。
四、通过自主创新和实训报告的评价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自主创新能力是从事职业能不能长久的一个能力,通过创新能力的评价,让学生学会从这个职业来思考问题,而实训报告是对其职业过程的分析和总结,只有通过分析和总结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这就是职业意识。
五、通过实训答辩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
答辩是对学生认知,只有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才能进行一定的行为,没有认知的时候行为是不同的。我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就是认知的多少和其行为的关系。通过这一个答辩具体的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
这就是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职业素质培养一点小小的心得。
参考文献:
[1]许慧清.养医科女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探索和思考(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5年第03期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医学院 医德 职业道德教育
医德,作为从医人员的一项基本的道德准则,它始终贯穿在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国际卫生组织(WHO)和学会针对“医德”制定了相应的文件对医务人员进行一定的约束,使得医德已经成为当今医护人员的一项重要的行为规范。我国在1998年颁发了《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它是全国义务工作者的一项基本的行为准则。现阶段,加强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并努力培养他们的救死扶伤的精神,在日常工作中将社会主义的人文关进行有力体现,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1.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1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已经逐渐走向市场化和商品化道路。一定要加强对医学院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杜绝社会上出现的不正之风,进而有效提高我国医疗卫生的服务质量。
1.2迎合了高职高专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一大特点是培养技术型和实用性人才,这种情况下就会很容易出现重技术、轻文化的现象。同时,由于现阶段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使得原来不能进入高校的学生也能进入院校求学,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将直接影响医院医德医风建设。部分医学生认为只有专业重要,其他的都可以不管不顾,只要专业成绩好,职业道德就无关紧要,因此,他们在实习过程中,没有服务态度,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学生的境界与当前大多数人所提倡的救死扶伤的精神还存在很大出入,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显得至关重要。
2.开展高职高专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措施
2.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改革
首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对医学生的专业特征和学习进程情况有所把握,进而科学安排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这样就能够让医学生在校的每一个阶段都接受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同时,在专业课教学中,也要对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合理渗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职业道德教育。
2.2加强医学生的临床医德实践
在新的形势下,对医院的医德建设进行加强,能够为医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道德建设的外部环境。实习阶段是医学生进行临床医德教育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学校和各大实习医院及相关部门都应该对医学生这一阶段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强化。一方面,各大实习医院要由职业素养高、责任心强的医疗干部担任医学实习生的带教老师,他们认真负责实习医学生医德,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学校要派责任心强的领导干部管理医学实习生,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2.3强化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生教育中进行应用,能够有效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能够自觉找到医学人生的目标。例如:在对医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可以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对诚信待人和互帮互助的原则进行有效渗透,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进而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心灵共鸣。
2.4加强医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教育工作是一种用自身的人格对他人的人格进行塑造的事业。因此,医学院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将自身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等强大的人格力量进行体现的一个过程。这就要求医学院校的教师要对自身的学术水平、道德修养等不断完善,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格,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做到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关心和热爱自己的学生,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丰富学生的人格,对学生的心智进行启迪,进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1]。
2.5强化医德教育建设力度
2.5.1在制订培养计划的过程中明确医德教育
新时期,要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就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医德教育内容进行明确,这样就能够对整个医学教育过程进行直接指导,与此同时,在整个教学计划的制订中,还要对各项医德教育的目的进行明确。
2.5.2对医学生的监察和考核制度进行完善
对医学生的医德进行考核大致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阶段进行。如在学生进行理论学习的阶段,进行理论考核依据就是医德课程考试分数和学生在德育操行中的评分等。实习工作完成以后,就要对学生的整体业务能力和水平进行考核。对医德水平的考核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让学生写医德体会,对调查报告和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还要进行小组讨论。此外,还要对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的工作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在对学生进行考核的基础上,还要建立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对医德优秀的医学生进行表扬,调动医学生工作的积极性。相反,对于表现出不良医德行为的学生,也要坚决给予经济惩罚或者对其进行教育引导,以便营造良好的医德氛围。
3.医学院校建立完善的学生在校医德档案制度
医学院校在对医学生进行相关的医德教育时,可以设立一定的医德档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自我品德进行评定,并对学生的医德学习经历和实践结果进行评价,进而帮助医学生学习相关的医德相关知识,积极参与医德实践活动。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乡村医生考核,提高乡村医生队伍素质,根据卫生部《乡村医生管理条例》和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乡村医生定期考核细则(试行)〉的通知》精神,为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考核乡村医生的职业道和业务素质情况,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乡村医生考核,每2年组织一次。考核坚持科学、公平、公正、公开、便民原则。
第二章 考核机构
第三条 县卫生局成立乡村医生考核委员会,负责乡村医生考核组织实施工作:
主 任:万伙顺
副主任:王希圣、桂金龙
成 员:陈加宾、张 军、胡柏根、沈 斌、强 厚、张月霞
第四条 11所中心(一般)卫生院分别设立考核小组,(考核小组报卫生局备案)具体负责辖区内乡村医生的考核工作,考核小组由卫生院卫生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
第三 考核内容
第五条 乡村医生考核包括业务考评和职业道德评定两方面内容。
第六条 业务考评主要包括:
(一)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泾县村卫生室公共卫生考核细则》和《泾县村卫生室考核细则》。
(二)业务水平。从事公共卫生和一般医疗服务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情况。
第七条 职业道德评定主要包括医德医风情况、服务态度情况等。
第四章 考核方式和程序
第八条 考核方式
(一)个人述职。乡村医生需提交书面述职报告材料,也可辅以口头述职。
(二)日常工作和年度考核。采取查资料、现场查看等方式进行考核。
(三)业务水平测试。包括业务知识笔试和实践技能测试等。
(四)职业道德评议。考核小组在评定过程中可采取多种方式充分听取乡村医生所在村村民委员会和村民的意见。
第九条 考核程序
(一)各考核小组应于考核前30日,以文件形式通知辖区内所有卫生室(所),通知包括考核时间、地点、内容、程序,以及考核具体组成人员的姓名、职务(职称)等内容。
(二)考核小组根据业务考评情况和职业道德评定情况综合评定考核结果。
(三)考核小组应于考核完成的1周内向乡村医生送达书面考核结果。
(四)考核小组应在考核结束后2周内将考核结果向卫生局报告。
第十条 乡村医生因特殊情况需要暂缓考核的,应于考核7天前向考核小组提出申请。经批准同意后,予以暂缓考核。一个考核周期内,每名乡村医生仅能暂缓考核1次,暂缓考核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个月。
第十一条 乡村医生认为考核人员与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考核客观公正的,可以在考核3天前向考核委员会(小组)书面申请回避。理由正当的,应当予以准许。考核人员与接受考核的乡村医生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否则取消其作为考核人员的资格。
第五章 考核结果及应用
第十二条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次。卫生局将考核结果记入《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中的“考核记录”栏。
第十三条 乡村医生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考核结果之日起15日内,向考核委员会提出复核申请。考核委员会应当在接到复核申请之日起15日内对乡村医生考核结果进行复核,并将复核意见书面通知乡村医生本人。复核意见为最终考核结果。乡村医生逾期未提出异议的,视为接受考核结果。
第十四条 乡村医生经考核基本合格以上的,可以继续执业;经考核不合格的,在6个月之内可以向考核委员会申请进行再次考核。逾期未提出再次考核申请或者经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乡村医生,将注销其执业注册,并收回乡村医生执业证书。考核委员会收到再次考核申请后,将在一个月内组织再次考核。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 各考核小组将辖区内乡村医生考核结果在本乡镇范围内予以公布。公布的主要内容包括村卫生室名称、乡村医生姓名、性别、年龄、医学学历、考核结果等。
第十七条 各考核小组对辖区内乡村医生考核情况进行汇总,报卫生局备案。
第七章 附 则
一、审计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
(一)审计职业兴趣培养 我国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可分为审计职业道德、审计职业理论知识和审计职业应用技能,三者相辅相成,又相互融合,构成一个“职业能力三角”。根据美国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1959),即认为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地、愉快地从事该职业,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认为职业能力“是以一种能干的、有效率的和恰当的态度履行高标准工作的能力”,显然,此时“态度”是职业能力的基础,而态度受兴趣所引导,在培养职业能力的过程中,职业兴趣的引导是前提,因此进行职业能力导向教学改革应首先培养审计职业兴趣。即在审计职业能力“三角”中锲入“审计职业兴趣”(如图1所示),形成审计职业能力培养模型。其中,审计职业兴趣将有效促进审计人才对审计职业道德的遵守、对审计职业理论知识的吸收和对审计职业应用技能的掌握。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职业兴趣是一种隐性的执业能力,对于提高执业效率、增强执业效果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果不顾职业兴趣的培养而只重视职业道德的说教、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显性传授,则难以培养出积极主动、自觉遵守行业道德规范与相关法律法规、具有“慎独”精神的审计人才。
(二)审计职业道德 由于审计职业本身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性,审计职业道德准则的建设相对完善,一旦执业行为未能遵守道德准则的规定,审计人员将受到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暂停执业等严厉处罚,直接影响到审计执业行为,因此审计职业道德也应内化为审计职业能力的重要部分,只有对审计职业道德具有识别能力、判断能力,审计人员才可能在执业的各个环节中去遵循。
(三)审计理论知识 审计理论知识是审计执业的基础,审计是一门技术,现有的审计采用现代风险导向模式,对审计风险的识别与应对成为审计的核心职业能力,审计理论知识的传授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审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审计发展的规律,为进一步的应用和创新打下基础。
(四)审计职业应用技能 审计职业应用技能是审计执业能力的直接展现,能综合反映审计人员的审计理论知识功底、对审计职业道德的领悟程度,以及自身对于审计职业的工作热情。现有的审计课程教学对审计应用技能有所忽视,在应试导向的教学中,往往仅注重显性的审计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隐性执业能力加以培育。
二、职业能力导向模式下审计课程教学改革要点
(一)审计职业兴趣培养课程教学改革 从课程教学中培养审计职业兴趣,并不是说在教学学时中独立设置此类兴趣课,而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隐性知识传播的方式,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兴趣的引导。教学改革可从课程教学的内容和教学形式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在审计教学的内容上,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审计职业兴趣的引导:一是将学生进入工作场所要经历的“入职教育”提前到学生接触审计专业课程之初,此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审计行业的社会角色与作用,即对学生进行审计职业社会职责的引导,让其充分了解注册会计师、内部审计师和政府审计的区别,并且通过多种形式向他们展示三类审计的使命和职责,结合每年审计署的“政府审计报告”、上市公司的年报审计情况和典型的审计相关事件,特别是对于审计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加深其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审计行业的兴趣。二是有意识地进行审计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审计师的入职标准和职业能力要求,帮助他们树立明晰的职业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通过辅之以课堂内外的交流,教他们来分解目标,制定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计划。三是经典审计案例的引入。审计理论教学内容本身是较为抽象的,如果在教学内容中精选相关的案例,丰富教学内容,也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在审计教学的形式上,应当尽量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多进行互动式、启发式教学。可以设定专题,由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再进行报告,如“不同类型的审计所承载的使命与责任”,或由老师进行指导协作,如“审计职业生涯规划”;也可以采用团队讨论方式,让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给予其思考、判断与决策的机会,只有他们自己参与其中,才会产生责任感,才会在执行中坚守规划;还可采用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审计模拟实验教学,科学设计实验内容,合理规划模拟实验的开设时间,适时进行实验内容的更新。此外,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与审计部门开展“校企”联合,带领学生进行审计现场教学,如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的穿行测试,对固定资产、存货的盘点,在现场教学受限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场景模拟开展实务教学工作。
(二)审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 审计职业道德教育如果仅采用课堂传授的方式,则在内容上比较刻板和单调,甚至容易演化为道德说教式的教学,缺乏趣味性,对于审计职业能力的培养难以发挥作用。审计课程教学改革中,对审计职业道德的培养至少应当包括以下要点:审计职业道德常识教育、审计职业道德辨别力教育和审计职业道德实务技能教育。首先,合格的审计人才必须熟悉审计从业准则或规范对于审计职业道德的相关常识,因为在执业中,有意或无意不慎地违背准则或规范都将导致严重的后果。课程教学以课程组为教学交流与沟通的载体,因此课程组可以组织老师挖掘准则或规范条文的深刻社会背景,对这些各类道德准则或规范进行深入解读,在此基础上,对准则的条文通过举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逐一理解。其次,课堂教学应对学生进行审计职业道德辨别力的系统训练,即针对准则相关内容,结合行为心理学的知识,让其充分了解不同情境下人的行为可能受到的影响因素,搜集或开发相关案例或预设相关情景,通过小组讨论、分组抢答等活跃的形式来训练学生对于审计职业道德的辨别力,也可以在审计模拟实验中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在接受审计业务、审计人员任务分工等环节加入职业道德的判断内容,从而提高其在实务中的辨识能力和应对能力。最后,审计职业道德最终是要落实在审计实务中的,因此审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的另一要点就是应当结合审计实务的流程来系统介绍在初步业务活动、审计业务承接、风险评估活动、风险应对活动及审计终结活动等实务中,应如何运用审计道德准则,准确进行职业道德的辨别与开展审计实务。
(三)审计理论知识课程教学改革 在教学内容上,现有审计理论知识的传授以教材内容为主,应对教材内容去粗取精,并通过建立相关信息的链接,如每一个审计业务环节的相关底稿编写,主要知识点的相关案例引入,既让学生吸收理论知识,又为实务技能作好知识准备,为其建立起理论与实务的链接。在教学模式上,应突破“被动式”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有审计理论知识的课程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的审计知识获取长期处于“被动地接受”这一状态,难以锻炼其在审计执业中所必不可少的判断力和决策力,这也是审计执业能力的重要内容。审计实践中,需要运用大量的审计理论、技术和方法,理论知识的学习无疑重要,同时,每一个审计项目都面临着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的收集与取舍,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将有助于学生尽早建立对这些信息的行为判断模式,以高效地完成审计任务。而现有的“应试教育”导向的结果是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欠缺,这样导致的后续性问题就是在审计工作中,他们也很难在入职之初就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审计行为模式,从而入职慢、入职以后职业判断力需要长期的“补课”式磨练方可形成。审计职业能力的培养,应以此为突破点,即让每一位审计专业人才都具备对审计理论知识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首要的就是应当摒弃那种“平时不努力,考前抱佛脚”的“应试”思维,从而使大学审计教学成为学生日积月累方显效的能力教育。在课堂教学形式上,应实现“教”与“学”的主体互换。笔者调查了国内部分高校的《审计学》教学模式,基本上仍以“教”为主,以“学”为辅,在整个课堂的教学中,处于主导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当以学生为课堂的活跃主体,一堂课就如画画,基本的画面还得学生自己完成,老师只应是点睛之人。也就是说,老师应提纲挈领,抓住要害,老师应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的主体则是学生。由此,必须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形式上可以适时采用角色互换的方式,次要内容可由学生通过备课、讲课的形式轮流上阵,也可采用小组讨论,分组总结和阐述的方式,还可以采用课前预告下次内容与范围,课中以提问抽查学生熟悉程度的方式。同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将审计课程教学延伸至课外的自主阅读和资料收集与分析,任课老师应当精心选取要求学生阅读的资料、收集与分析的资料,这些资料与课堂教学内容应具有相关性,并有助于学生对审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深入把握。教师再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对其进行分析和点评,为学生提供指导。这些也是为日后的职业能力打下基础,使学生能够围绕审计主题来迅速形成资料清单。这样,既拓展了课程教学的时空,丰富了其内容,更重要的则是切合了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
(四)审计职业技能课程教学改革 审计职业技能包括审计实务能力、审计职业判断能力、审计沟通能力等。审计职业技能更多呈现出“隐性知识”的特征,很难通过讲授的方式来接受并为学生所掌握,所以应当结合审计模拟实验教学、现场教学、场景模拟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式来培养。其中,审计实务能力的培养应着重让学生建立对审计实务,如审计流程、审计技术方法等的感性认识。首先,应当在理论课程讲述的同时,贯穿审计工作底稿相应部分的内容,如介绍“初步业务活动”这一内容时,就应直接把中注协关于审计工作底稿填写指南中的要求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清楚这些理论在实务中如何应用,如何填列审计工作底稿。职业能力导向式的教学,将使学生更具职业适应性和竞争力。其次,应充分利用审计模拟实验来培养实务技能,这要求从流程、基本实务、操作技巧等方面全面完善审计模拟实验。目前各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审计模拟实验课程的比较少,即便开设了审计模拟实验的,又在审计程序设计、审计证据获取方法等方面受到较大的限制,如观察、监盘、盘点这样的程序在很多高校的模拟实验中就只能略去,而在实务中却非常重要。因此审计模拟实验的设计可以结合计算机程序设计来进行,通过运用计算机模拟场景,来实现对实地观察、盘点等程序的模拟实验。审计实务中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是对前面所述职业道德培养、理论知识教学中所要求的判断力在实务中的应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职业判断力的形成有重要作用,除此以外,可以通过在审计模拟实验中对部门经理、项目经理和注册会计师均预设各类职业判断环节,如风险评估的开展、风险应对措施的设计,审计证据的收集等,让学生进行角色互换,从而有机会体会审计实践中不同职务的审计人员所面临的职业判断。审计沟通能力与技巧在审计执业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应构成审计实务技能培训的内容。理论教学中的讨论与交流是审计沟通能力培养的一条途径,审计实验教学中设计审计人员与客户的沟通环节与情景,让学生体会不同情境下的客户沟通问题则是审计沟通能力培养的另一途径。
职业能力教育模式下的审计课程教学改革要点详见表1。
三、职业能力导向的审计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一)组建锐意进取的教学团队 审计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不仅涉及到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大变革,也涉及到模拟实验在设计上的改变,尤其是对职业兴趣培养、职业道德的培养必须贯穿于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全过程,这一改革工程浩大,唯有通过组建教学团队,分工合作,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成效。教学团队的任务主要包括:第一,大力挖掘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丰富教学资源,改进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精心布置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收集教学相关信息与资料,挑选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经典案例、拟定课堂演练和课外训练的主题与练习。第二,开展教学改革研究,适时更新教学内容,科学合理设计审计模拟实验教学的实验内容、工作底稿和各个实验环节,必要的情况下,开展向合作,运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模拟场景的设计,以弥补像盘点、观察等审计程序不能亲临其境的不足。教学团队也可以进行教学场景和模拟实验环节的试运行,通过试运行来纠正偏误,提出改进建议,向预设的效果迈进。教学团队的组建应注意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知识背景结构的合理优化,从而既保持团队的锐意进取,又能实现成员知识结构的互补。比较理想的教学团队吸纳的成员应熟悉审计基础理论、内部控制规范、风险管理、审计工作底稿、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实务、审计模拟实验设计等内容,或在以上某方面或多方面具有专长。
(二)形成多维度的学生成绩考核模式 对学生成绩的考核通常具有学习行为导向性,过去以理论知识考试为主的成绩考核模式,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学生倾向于在考前进行突击性攻关,忽视日常教学过程中的思考、积累与巩固,无法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等审计职业所必备的各类能力。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后,教学将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教学内容有所扩展,将涵盖职业兴趣、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教学形式多元化,包括理论知识的讲授、自主资料收集与分析、小组讨论、现场教学、模拟实验等。与此相适应,学生成绩的考核应当采取多维度考核模式,应当与教学形式相一致,考核要点涵盖职业兴趣、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这四个方面,才能引导学生按教学改革预定的目标行进。具体可以根据教学形式来设定分项考核的项目及考核的形式,并根据其重要程度赋予一定权重,然后采用加权平均的方式来确定该门课程的总成绩,通常审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分设为《审计学》与《审计模拟实验》两门课。表2中列举了《审计学》课程的学习中可供参考的考核模式和考核项目及考核方式赋权的例子,“考核要点及其赋权”表明在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中,考核要点为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其中职业知识权重最高占60%,也就是在考试试题出题的过程中,应当分配职业道德20%的分值,职业知识60%的分值,职业技能20%的分值。表3中列举了《审计模拟实验》的考核模式,此时,考核项目可按实验内容来分项,考核要点与《审计学》课程相同,但与理论课程教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中职业技能可赋予较高的权重,。这样的多维度考核将引导学生“均匀用力”,形成一种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并学会承受一定的压力,以便在未来能够适应职业带来的压力。
(三)建立职业能力导向教学改革的激励机制 从成本与效益的角度分析,教学改革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大量时间与精力的投入,而效益则需要长期的投入才能显现,具有隐性特征。如果没有适当的激励机制,这样的教学改革很可能难以持续。根据激励与约束相容理论,一方面,高校应当从政策上不遗余力地对审计教学改革加以支持与激励,通过院级教改课题的立项、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的优先推荐来调动教师推行审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对于开展教学改革的课程在一类课程评选上予以特别赋权等;另一方面,也可以适当进行约束,如对相关教改课题的结项、各类奖项的评选可以与教学改革的进展及成效挂勾,从而使教学改革真正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由于教学改革建立在团队协作的基础上,如何使教学团队的激励保持公平、公正也尤其重要。从教学团队应承担的双重任务来看,教学改革实践与教学改革研究并重,合理分配任务、建立适当的团队激励与个人激励相结合的机制均是需要全面权衡的。唯有得当的激励机制建立与完善以后,方可保持审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持续全面改进。
(四)建立职业能力导向教学改革的反馈与强化机制 与其他任何改革一样,职业能力导向的教学改革可以分为改革的设计、改革的实施、改革的推进以及改革的效果反馈与强化这四个环节,要使教学改革的效果得到有效提高,效果反馈与强化是必不可少的。效果反馈可以通过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来获取,获得结果后应对已有的教学改革措施有的放矢地加以强化,即重新调整教学改革的设计、组织实施和推进改革的效果。如此循环往复,实现教学改革效果的螺旋式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志娟:《审计教学改革思路探讨》,《中国审计》2012年第10期。
[2]马娟:《会计专业审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思考与实践探索》,《财会通讯》(综合・上)2011年第6期。
[3]倪明辉、曲艳梅、高尚、邢大为:《基于三维整合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6期。
[4]陈婕、曾晓红:《我国审计人才培养社会需求状况分析――基于问卷调查的视角》,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11年第8期。
[5]高志远:《高校立体化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依据及体系构建》,《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第3期。
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地对其评价需具备会计学、统计学、经济学等方而的知识和理论。指标选择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体系评价出的结果, ... 一、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地对其评价需具备会计学、统计学、经济学等方而的知识和理论。指标选择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体系评价出的结果,其选取应遵循以下基木原则:
(1)目的性原则。指标体系要紧紧围绕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这一目标来设计,并由代表会计职业道德各组成部分的典型指标构成,多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目的性要求选择恰当的评价因素,使评价结果能直接作用于会计人员的工作中,提高评价的应用价值。
(2)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要求指标设计必须有科学依据,能够真实地反映会计人员实际职业道德状况,同时又要全面、系统并具有代表性,不能只重视某一方面的指标和内容。
(3)标准化原则。标准化是现代科学评价的重要手段,标准化的作用在于能统一评价因素,保证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和结果的可比性,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4)可操作性原则。就是从实际出发,按照现行会计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所能够取得的资料情况,制定具有可操作性并能满足时效性要求的方案,使评价得以顺利贯彻实施。这里应主要把握两点:一是会计人员数据资料能够比较容易取得,避免由于资料难以取得而带来的数据不准确。二是力求指标计算简便,基本采用日常会计人员分析中常用的指标。
(5)时效性原则。指标体系不仅要反映一定时期系统安全的实际情况,而且还要跟踪其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由于社会信用监管体系尚不完善,许多企业内部资料无法获得。现阶段在考核指标设计上重点应依靠财政部门易获得的信息。待工商、税务、银行等信用考核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将为会计诚信考核提供大量的监管所需的关键数据信息,考核指标将更加丰富、充实。
(6)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会计职业道德工作较复杂,如果对指标逐一量化,缺乏科学依据,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充分结合定性分析。但最终评价结果应形成一个明确的量化结果,以排除定性分析中主观因素或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二、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方法
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办法是指为了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风尚,达到抑恶扬善的目的,对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行为进行职业道德评价时所采取的办法和手段。确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办法,对会计人员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的完善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做到自我评价、内部评价、外部评价相结合,以自我评价与内部评价为基础,结合外部评价的作用,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始终处于社会、单位和个人的监督之下,有利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法规标准,对会计人员及职业团体的职业行为做出的善或恶、肯定与否定的判断。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的完善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具体可采用考核评定的办法,个人评价是由会计人员对照职业道德规范进行的自我评价;内部评价是由单位负责人或内审机构组织对会计人员的日常表现和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审定;社会评价是由当地会计事务所或证券主管部门组织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评价;综合评价是由会计职业道德委员会在上述评定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评比,并运用奖罚手段、示范榜样和大众传媒等方式表扬先进鞭策落后显现“道德法庭”威力。
(一)自我评价法 自我评价法是会计从业人员对自己在会计职业工作中是否遵守职业道德而进行的总结和评判。自我评价是一种内在的、自觉进行的评价方式,主要靠内心信念起作用。它使人们对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必然性和正当性做出合理的解释,使会计从业人员在道德评价中形成一种自知、自尊、自诚的精神,从而成为会计人员对其行为进行自我调整的巨大精神力量。自我评价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根据会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要求,设计一张会计人员“自我评价表”(见表1),该表依据会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设置八项自我评价内容,再根据每项内容的具体要求设计了多项具体指标,该表通过会计人员自我评价对其进行职业道德约束,形成自知、自尊、自诚的精神。 表1 会计职业道德自我评价表 分类 评价内容 自我评价 爱 岗 敬 业 1 正确认识会计职业,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 优 良 中 及格 差 2 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 3 安心工作,任劳任怨 4 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5 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诚 实 守 信 6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7 保密守信,不为利益所诱惑 8 执业谨慎,信誉至上 9 数字求实 廉 洁 自 律 10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1 公私分明,不贪不占 12 遵纪守法,尽职尽责 13 大公无私、努力奉献 客 观 公 正 14 端正态度 15 依法办事 16 实事求是,不偏不倚 17 保持独立性 坚持 准则 18 熟悉准则 19 遵循准则 20 坚持准则 提高 技能 21 具有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 22 具有勤学苦练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参与 管理 23 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提高业务技能 24 熟悉服务对象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 强化 服务 25 服务意识 26 服务要文明,质量要上乘 注:该“自我评价表”的评价内容是根据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设定。
(二)内部评价法 内部评价法是指在会计部门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进行评价的活动方式。内部评价法主要通过内部的考核评分、工作效率评价、对比评价、追踪评价等方法,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较为详尽的评价。这种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比较强。本文根据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建立相应的评分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为每个指标赋以权重。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先分解后综合的系统思想整理和综合人们的主观判断,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实现定量化决策。首先将所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分析结构模型,最终归结为最低层(方案、措施、指标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相对重要程度的权值或相对优劣次序的问题。本文将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并依据重要性原则,通过层次分析软件为每个因素赋以权重,如表2: 表2 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 会 计 职 业 道 德 评 价 指 标 层次 内容 分值(满分)① 权重② 修正分值③=①×② no.1 爱岗敬业 100 12.9% no.2 诚实守信 100 18.8% no.3 廉洁自律 100 12.9% no.4 客观公正 100 14.1% no.5 坚持准则 100 14.1% no.6 提高技能 100 12.9% no.7 参与管理 100 7.8% no.8 强化服务 100 6.5% 合计 100% 100(满分) no.1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热爱会计工作、安心本职岗位,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这是会计从业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和条件,是最基本的道德素质。爱岗敬业具体评价指标指标见表3: 表3
爱岗敬业评价指标 爱 岗 敬 业 具体指标 分值① 权重② 修正分值③=①×② 1 自觉主动履行岗位职责,工作勤奋 25% 2 安心本职工作,任劳任怨 25% 3 严肃认真,不丝不苟 50% 合计 100% no.2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就是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职业时应当实事求是的做事,讲信用,重信誉,信守诺言,这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工作准则。诚实守信具体评价指标见表4: 表4
诚实守信评价指标 诚实守信 具体指标 分值① 权重② 修正分值③=①×② 1 数字求实,真实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财务收支和经营成果 39.1% 2 工作务实,工作作风严谨扎实、工作质量精益求精、技术方法开拓创新 27.6% 3 敢讲真话,不畏权势、不为利诱,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真实地记录会计事项,准确地反映经营成果 19.5% 4 追求真理,坚持原则,客观公正,敢于与一切弄虚作假的行为作斗争 13.8% 合计 100% no.3廉洁自律 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这是会计职业的特点决定是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和行为准则。会计活动涉及国家单位、投资者、债权人等个方面,会计人员如何处理直接影响他们的利益,会计从业人员只有自身做到廉洁自律,才能理直气壮地行使核算和监督的会计职能,保证会计活动的正常进行。廉洁自律具体评价指标见表5: 表5
廉洁自律评价指标 廉洁自律 具体指标 分值① 权重② 修正分值③=①×② 1 两袖清风、公私分明、严于律己 50% 2 勤俭办事、节支节约 25% 3 大公无私、努力奉献 25% 合计 100% no.4客观公正 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客观公正具体评价指标见表6: 表6
客观公正评价指标 客观公正 具体指标 分值① 权重② 修正分值③=①×② 1 会计程序对一切利害关系公正对待 33.3% 2 财务报告真实和正当呈报 33.3% 3 会计数据“公正”、“无偏见” 33.3% 合计 100% no.5坚持准则 所谓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这里所说的“准则”,就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因此,坚持准则就是坚持依法办理会计事务。坚持准则具体评价指标见表7: 表7
坚持准则评价指标 坚持准则 具体指标 分值① 权重② 修正分值③=①×② 1 掌握准则 19.6 2 遵循准则 31.3 3 坚持准则 49.3 合
计 100% 注:掌握准则,就是指会计人员应了解和熟练掌握准则,同时应当正确领会准则,只有这样才能按照准则办事;遵循准则,即执行准则;坚持准则,就是在依法办理会计事务受到干扰、阻碍和挑战时,仍应当依法办理,坚持准则。 no.6提高技能 所谓提高技能就是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不断进取提高业务水平。包括会计专业理论水平、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等三个方面。提高技能具体评价指标见表:。 表8
提高技能评价指标 提高技能 具体指标 分值① 权重② 修正分值③=①×② 1 会计专业理论水平 33.3% 2 会计实务操作能力 33.3% 3 职业判断能力 33.3% 合计 100% no.7参与管理 所谓参与管理,就是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设,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参与管理具体评价指标见表9: 表9
参与管理评价指标 参与管理 具体指标 分值① 权重② 修正分值③=①×② 1 以主人翁态度对待公司,积极思考有利于公司管理的方法 50% 2 熟悉本单位工作流程,提出的决策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50% 合
计 100% no.8强化服务 所谓强化服务就是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强化服务具体评价指标见表10: 表10
强化服务评价指标 强化服务 具体指标 分值① 权重② 修正分值③=①×② 1 文明办公、人际和谐、环境优雅、整洁有序、布局规范 50% 2 服务、形象、仪表、举止、着装、语言规范 50% 合计 100% 根据积分确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最终等级,考核得分高于90分的,评定为a级;考核得分高于80分低于90分的,评定为b级;考核得分高于70分低于80分的,评定为c级;考核得分于60低于70分的,评定为d级;考核得分低于60的,评定为e级。规范评价程序的一般步骤是:首先,由各单位准备相关文件、资料并报送评定机关;其次,由评定机关派出评审小组进行审查;最后,由评定机关确认个人信用等级、颁发等级证书(a、b类)或下发等级评定通知书(c、d、e类),并报上一级道德委员会备案。每年终评定一次,并将评定结果记入会计人员个人信用档案。
(三)外部评价法 外部评价法是指财政部门、社会组织或外部人员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开展评价的活动方式。外部评价应包含的内容如下图所示:
外部评价法内容结构
(1)社会舆论就其内容和性质来说,可划分为政治舆论、文艺舆论、宗教舆论和道德舆论等。道德舆论与其他社会舆论相联系,相互补充,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社会评价最重要、最基本的方式。要有效运用各种舆论工具、加强舆论监督,形成浓烈的道德舆论氛围,使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人受到社会舆论的大力肯定和褒扬,使背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行为受到社会舆论的批评乃至谴责,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无信堪忧”的社会舆论环境。
(2)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习以为常的行为倾向,并成为一定群体的传统习惯和社会风俗。传统习俗评价法,即以道德行为是否符合传统习俗作为评价标准,去裁决人们行为的善与恶,只要适合传统和习惯的做法就是善的行为,否则就是恶的行为。
(3)政府部门评价是由财政、税务、审计、监察等部门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经常进行检查、评价。采用电脑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受查单位会计人员的工作,对有问题的人员做出相应的处理。同时建立会计人员诚信公布栏,进而评价该单位的信用等级。
关键词:高中生;会计;职业道德;财务管理
会计职业道德,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调节会计职业内部、不同职业之间的各种关系,实现经济秩序的规范化、制度化,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提高。
一、会计职业道德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逐步确立,传统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与市场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需要根据经济体制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随着会计法规和相关行业规范的完善,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然而,总体向好并不能掩盖其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会计职业道德观念还未深入人心。当公共利益与单位利益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时,部分会计从业人员无视法规和行业规范的要求,甚至不惜去触碰法律红线。例如,为躲避税收,制作虚假的流水往来,开具虚假发票等行为。
其次,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的思想意识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所左右,缺乏个人职业道德素养,利用工作之便为他人、自己谋利,给单位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最后,少数人员在个人立场与职业道德之间摇摆不定。对于工作中发现的违规行为,并未按照相关要求及时制止和指出,在客观上认同行业内的会计工作违规行为,甚至协助隐瞒。例如,在会计审计工作中,明知委托人的会计报表中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却依然为其出具审计报告,严重扰乱市场金融秩序。
二、关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会计是一个对个人道德品质要求较高的岗位之一,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和金钱打交道,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对于坚定个人立场,避免工作中出现失误,为企业发展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准入制度
目前,我国并没有彻底地执行会计准入制度,更不用说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准入制度,即便还未取得相关证件的人员,在通过技术培训的情况下,同样可以承担会计工作,这会为企业带来隐性风险。
因此,在严格执行传统会计行业准入制度的同时,还要增加会计职业道德准入制度,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水平测试,并建立职业道德失信档案,对职业道德考核不达标和在岗位工作中出现职业道德问题的从业人员,应及时清理出会计队伍。对因个人职业道德对企业经济造成损失的会计从业人员,应当诉之于法律,利用法律的威慑力形成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约束。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基于会计职业道德包括职业技能和职业品质两个方面,在现有会计从业人员中,企业除进行职业技能的培养外,还需要对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真实的案例,提高会计从业者的职业品质。例如,邀请会计从业人员观看法制视频,了解职业道德缺失的危害,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提高个人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
(三)构建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会计职业道德是对我國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这使得会计职业道德在社会范围内有着较高的认同度。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在社会工作、生活中的影响在不断减弱,这也是导致会计职业道德形势不容乐观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一情况,政府应加强传统道德文化宣传工作,在社会范围内形成学习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浪潮,利用多种媒体传播方式,倡导新时期的“八荣八耻”。如此一来,将形成直接有效的社会舆论环境,进而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养成与坚持形成引导作用,构建良好的会计从业氛围。
三、结束语
会计职业道德缺失,对企业发展来说无异于一颗定时炸弹,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体系作为支撑,在社会舆论环境向好发展的情况下,会计从业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得到明显提升。作为高中生,应加强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学习,为构建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舆论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会计人员 职业道德 原因 对策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包括非强制的个人素养和道德水平因素,又有强制的法律制度和监管因素,另外还有受传统观念,体制和大环境的直接影响。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以上方方面面的工作的执行效果,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导致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低的具体原因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培训力度不强
当前,纵观我国所开展的会计职业道德培训活动,不仅培训时间短,而且要求也非常低,这无疑会影响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关于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当前只在相关教科书中有提到,但要求并不充分;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也只在《会计规范与职业道德》中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关于会计类的初级、中级、注册类的考试,一般不涵盖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通常情况下,我国都是通过考代评与考评结合的方式来决定会计职称的,在这样的导向下,会计人员自然而然地将重心放在了会计理论、会计技能上,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很少关注。虽然国家也采用了各类方式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但忽视了职业道德培训的重要性,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要求也不高,所以致使在岗的会计人员也缺乏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
(二)会计违反职业道德的处罚不强
虽然在《会计法》中明确提出,会计人员实践工作中要严格按职业道德要求行事,不断强化自身的业务素质,但未对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进行任何的规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指出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及各单位是监督检查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执行过程的主要部门,并且还确立了基本的奖惩规定,应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检查结果与会计人员职位晋升直接挂钩,同时作为表彰奖励的主要考核依据;凡是有不按职业道德要求办事的会计人员,所在单位必须予以必要的惩处;情节严重的,会计证发证机关应及时吊销其会计证等。尽管《会计法》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都提到了会计职业道德遵守、检查及处罚的规定,但还缺乏一定的检查和处罚力度,这样会计人员在违反职业道德时就不用付出高额的代价,并且对会计人员起不到威慑作用,进而引起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低下。
(三)缺乏完善的会计诚信体系
关于会计人员诚信方面的规范和评价体系,目前在我国还很少,为此会计人员失信的现象屡见不鲜。虽然我们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看到了关于诚实守信的要求规定,但由于现代会计行业内缺乏诚信的监督与评价方法,因此当会计人员诚信丢失后,企业与社会无法采取有效的惩处措施,从而导致会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经常违规做假账、粉饰报表等,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因此不断下滑。
二、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具体对策
(一)强化培训力度,延长培训时间
要想保证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就必须注重以下培训方式:首先,强化在校会计专业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课程内容,并严格会计职业道德要求,这样就能很好的保证会计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时就深入的掌握了职业道德要求。其次、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会计人员,会计主管部门在加强监督检查同时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对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过程中应侧重于职业道德方面,并基于此进行更深入的考核与检查,把考核检查的结果与会计人员的职位晋升挂钩。会计主管部门还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会计职业道德培训活动,合理延长会计职业道德培训时间,通过有价值的案例开展谱训。
(二)构建完善的会计诚信体系
推行全国联网查询,在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过程中,应加强监督和评价舍计人员的诚实守信程度,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制与评价体系。总的来说,会计主管部门应根据会计人员所在单适,深入全面的了解会计人员的执业情况,经常性的开展检查活动,以检查结果为基础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评价,明确具体的会计诚信等级,同时将该等级和会计人员的资格考试及职称评定紧密的结合,以增强会计人员遵守诚信的自觉性,实事求是工作。此外,为了防止会计人员在跨地区流动时管理上出现漏洞,会计部门应采取全国联网查询的手来评价会计人员的诚信情况,这不仅能防止会计人员失信逃避惩罚的不良行为发生,而且还使得会计人员清楚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进而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与道德水平
以往中,对注册会计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通常都是根据《注册会计师法》《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规定来实施,强化职业道德规范意识。由于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仅体现于行为道德规范,所以我们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还应融入相应的传统伦理道德,加强“八德教育”,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让注册会计师清楚的明白仁义待人、诚信为本的重要性。注册会计师若做虚假的审计报告及假账,不仅对社会公众的利益造成损害,而且还达不到仁者爱人的境界。因此对注册会计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应在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以诚实守信,遵守职业操守,坚持准则,不做假账为主要思想,不断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诚信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四)吸收其他国家成功经验,加大违反职业道德后的惩罚力度
当前,我们应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成功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如美国就有一套高效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该体系中包含了注册会计师协会道德规范、财务经理协会道德法规、管理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等,并且对会计学术界、会计教育者的职业道德也有一定的研究。我们应借鉴和吸收美国等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国特色,构建一套操作性强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以提高对会计人员的监管。此外,应及时改进和完善会计法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惩罚规定,严格惩处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让会计人员为自己的违规付出应有的代价。这样,在规范的体系与严厉的惩处压力下,会计人员就会积极主动的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进而强化了会计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摘 要:在现代化的信息时代,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企业总账会计在账目总账中的占有重要的地位。总账会计作为企业会计的主管其内容包括企业的所有账目和财务支出情况,直接负责企业的内控,对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总账会计素质能力的要求相对较严格。本文着重研究总账会计在具体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总账会计 问题 对策
一、总账会计的工作内容
总账会计在财务总监的领导下,对企业财务核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具体负责。总账会计的工作内容即全盘账务处理会计,凡是属于会计核算范围内的事务,总账会计都会涉及到,主要工作内容有以下几点:
1.负责审核资金收付凭证,负责编制转账凭证。
2.按照会计制度、本公司财务制度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转账凭证,做好算账、记账、报账、记账工作,做到凭证合法、手续完备、账目健全、数字准确,做到定期对账,同时做好工资核算工作。负责账簿登记工作,并进行账账、账实核对。
3.负责企业收入、成本、费用及利润的核算,计提各类应交税金,办理纳税工作。
4.定期核对往来账款,及时清算应收应付款。
5.按照企业规定,定期结账,编制会计报表,并作出较高水平的财务报告,为企业总账者提供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
6.保管企业财务凭证及账簿,及时整理,并将财务凭证装订成册,定期编制各类财务报表,保守财务秘密。此外,总账会计还要根据国家有关制度要求,依据该单位的生产规模和经营特点,特制订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制度。
二、总账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总账会计职业道德素养有待提高。由于现在就业人口的流动性比较大,尤其是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总账会计工作人员的流动性更大,因此,现在大多从事总账会计工作的人员对其工作的责任心严重松懈,这与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规则是背道而行的,由于有的总账会计工作人员的人生价值观的扭曲,它们更是把个人的利益至上,不顾大局的利益,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时刻都能支配在工作过程中的行为,总账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问题岌岌可危。因此,对于总账会计来说,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
(二)总账会计的监督力度不够。总账会计负责企业经济业务的总括核算,为企业经济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全面的核算资料,对于日常的会计核算等日常业务具有监管的义务,但是由于部分总账会计的岗位意识不够,会计基础比较薄弱,缺乏财务方面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能严格按照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财务核算,处处为财务造假提供方便。甚至对一些虚假的财务信息充耳不闻,造成了财务信息的不真实性。
(三)总账会计稽核的业务范围存在着局限性。企业总账会计稽核只有深入到会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够落实到具体工作内容当中。但是目前的企业总账会计稽核工作,所涉及到的业务依然局限于传统的会计业务,诸如审核会计凭证、账簿及报表等。而没有涉及到企业的资本元素。在企业会计稽核工作中,假若缺少这些信息,就会造成物资采购上的漏洞,在财务分析和企业的业绩评价上有失公允。
(四)总账会计参与管理意识有待加强。很多企业内部会计职位设置不合理,人员配备不当,一人身兼多职,且职责不明确,业务交错复杂等,部分企业未能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对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及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缺少有效的控制,大量不实的会计信息误导着信息使用者。这就需要总账会计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增强自身学识,对企业会计人员进行合理的岗位设置,并制定相关的企业内控制度。
三、总账会计工作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加强对总账会计的职业道德教育。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总账会计作为主管会计不仅需要具备高度的业务能力,而且还应有良好的道德素养。职业道德是会计事业的灵魂和核心。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工作要全方位展开,既需要自我的道德规范也需要靠社会环境来带动。当前我国的总账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还处于最初阶段,这个时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还只是被倡导,因此,良好的总账会计职业道德素质在短时间内还不可能形成,所以我们更不能松懈对总账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问题。
此外,对总账会计要加强思想灌输,督促其职责的履行力度,对于不称职的总账会计要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对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且工作效率高的会计人员进行奖励,以示激励。
(二)落实领导要求,加强监督力度。企业的总账会计必须按照主管的规定,在切实维护会计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到考核工作,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对于总账会计来说,在进行会计事务的工作中要加强对本企业财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力度,排除各种干扰,有效抵制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同时,企业管理者应定期或不定期对总账会计工作进行考核,逐一进行检查,防止会计人员不依法行事,钻法律的空子。
(三)充实会计稽核的内容,扩展会计稽核工作范围。在会计稽核中,要做好资金管理的审核工作,就要强化对企业资金的监督检查,审查的范围包括企业资金的结构以及分布情况,要认清企业资金的运转速度,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资金需求数量、日常使用情况,特别要对资金的挪用情况进行审查,以利于对资金多余或短缺的现象及时发现。做好资金的考核指标审核工作,将有关资金运转的信息传递给财务人员,以利于财务人员合理调度信息,并做好账款的回收管理工作。
(四)完善企业内控制度,提高管理者对总账会计的重视。作为企业管理的关键,总账会计衔接着各管理层及各个部门,控制着信息的上传与下达,确保信息使用者能更好地了解报表信息与目的,协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制定经营管理决策和经营计划。因此,企业管理决策者必须充分意识到总账会计的作用和重要性,从制度上和体制上保证总账会计得到重视,从而促使每个企业能够在依靠总账会计的基础上,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此外,要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如会计不能经管现金,出纳不能负责会计分录处理就属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完善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企业发展的必要前提,科学合理、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涵盖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朱晨.略论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J].中国外资.2011.
[2]任跃萍.对当前会计工作的思考[J].大众标准化. 2012.11.
作者简介:
关键词:师德;评价;体系
一、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给教师职业下的定义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传道”是三大任务中的首要,而要向人传道,自己的道德就要高尚,这也是教师受人尊敬的原因。教师如果缺乏高尚的职业道德就等于失去了灵魂,失去了灵魂的教师对教育无疑就是灾难。教师培养的对象是将来社会的建设者,而这些建设者会影响未来人类社会的走向,因此必须通过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对社会的未来建设者进行有效地引导。
我国历来重视师德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别强调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求教师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
二、目前师德评价的误区
目前,师德评价内容单一,评价方式过于主观,评价导向为总结性质。师德评价不能有效推动师德建设,也无助于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1.评价内容单一
师德内涵丰富,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然而目前的评价主要侧重于便于量化考核的科研成果、教学质量、考勤等内容,由于德这个方面缺乏评价的方法与标准,导致德的评价无章可循,往往每年评选的师德标兵也好,师德先进个人也罢,多数是科研教学先进,因此评选出来的师德先进个人并不能体现师德的先进性,也就不能体现关爱学生、道德垂范的典型效果。
2.评价方式片面
师德评价方式,目前多为领导意志的体现。虽然也有民主推荐,但执行起来往往是“你好我也好、今年你上明年我上”的结果;也有通过学生问卷的形式开展,然而学生缺乏参与评价的积极主动性。这些现象导致评价结果无法真实反映师德情况。
3.评价导向偏差
目前,师德评价导向多为结果性的,是针对教师个人过去职业道德情况的总结评判,这种评价方式固然可以对教师以前的职业道德进行肯定和表彰,但这种关注过去成绩,过分注重结果的评价导向,并无法对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修炼起到更好的促进与推动作用。师德评价导向应该着眼于教师个人长远发展和提高的需要。
三、定性与定量综合的师德评价体系设计
鉴于目前师德评价内容、方法与导向不能有效推动师德建设,我们有必要设计一个定性与定量综合评价、多方参与、需求导向性的师德评价体系。
1.评价观测点的选取
首先明确师德评价内容,从原来仅注重业务能力的评价转向德、能、勤、绩的全面考察,确定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为人师表、团结合作、爱岗敬业师德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并设立相应的观测点。
思想政治觉悟直接关系到能否贯彻党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关系到是否能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关系到培训对象的政治立场与思想觉悟。因此将思想政治觉悟设为师德评价的首要指标。
学生在求学阶段正处于人生观的建立阶段,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正确人生观的确立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坚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坚持求真务实、诚实守信,才能为学生树立一个精神榜样,所以道德品质也是师德评价的重要指标。
教师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行为主体,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一言一行都要符合教师职业规范,关心学生成长,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坚持做到为人师表,用得体的行为方式、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引导学生,为人师表就是师德的直接体现。
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多属于个体行为,然而教师本身又属于特定的团体,如某个系部或某个部门,因此教师团结合作的能力与精神也是考量其职业道德的一个指标,是否关心所属集体、具有合作精神、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都是对其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依据。
教师的核心工作就是教书育人,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才能积极主动开展教学研究,才能认真执教、履行教师的职责;只有遵守教学工作规范与纪律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避免出现教学事故;没有科研作为支撑的教学是没有灵魂的,因此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与否也是衡量其爱岗敬业的一个具体指标。
2.不同观测点权重的确定
根据师德评价指标明确主要的观测点,针对观测点的差异,采用分类权值的计算方法,对师德评价体系参与者:教师的工作对象(学生)、直接领导、同事及其本人,分配不同的权重,从而完成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最后生成一个师德评价报告,指导其自身整改提高。报告在总结过去优点的同时,要根据教师个人发展的要求与特点提出改进与提高的建议。
由于评价指标的各个观测点适用的对象不同,因此参与评价的各方的权值也存在差异。思想政治觉悟这个指标属于定性指标,不便于量化考核,因此在其权重的分配上主要参考主管领导、学生及本人的评价。
道德品质与为人师表都是无法量化考核的指标,这些观测点主要观测对象为学生、同事与本人,因此应加大这三个评价方分数的权重,并根据观测点差异对权值做具体调整。团结合作指标的观测对象为同事、领导与本人,其权重也根据观测者参与程度来分配。
爱岗敬业这个指标属于可以量化考核的指标,教学工作量、教学评价效果、教研项目、教研论文的数量、教学改革参与次数、是否存在教学事故、作业批改情况以及科研成果都是可以具体进行统计和排名的,因此这些观测点的权重可以采用公式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权重=(总人数-名次)/总人数。
通过师德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弥补了单纯定性评价的随意性,克服了单纯量化考核的片面性,综合考虑教师德、能、勤、绩多个侧面,构建了全方位的师德评价标准,为师德建设明确了方向,为师德评价提供了依据。师德评价不仅可以表彰先进,而且可以为落后的教师指出改进的方向,实现对教师个人发展的支撑作用,有助于师德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喻永红,汪庆春.大学生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评价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5).
[2]王志国,林长海,靳永山.师德评价模型研究与实践[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
[3]陈玲,马莉.数学分析在师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
[4]华卫军,欧阳子龙,陆伟锋.高校师德综合评价模型应用研究[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9,(6).
[5]冯传亭.高校师德建设:问题、遵循原则和长效机制[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5).
由于审计行业的竞争压力,注册会计师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以及其所属的行业做深入的了解,不能在前期阶段详细熟悉分析企业的行业性质,产品类型以及公司的经营策略等,这些客观信息都对被审计单位依据什么样的会计准则政策,出具怎样的会计信息报告造成极其重要的影响。最后直接影响到注册会计师不能充分的收集到非常完整、真实的审计证据,这也会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二、注册会计师专业判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要改善外部审计环境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注册会计师完成整个审计业务,依据个人的专业判断给出审计意见都要依靠审计法律法规的条例,法律法规是注册会计师公正有序的进行审计工作的有效保证。我国的审计事业起步较晚,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还有许多模糊不清的地方,只有建立健全标准完善的法律法规,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才能做到有法可依。完善有效的法律环境也更加有利于注册会计师做出正确公允的审计专业判断,同时有了公正有力的法律法规的保障,注册会计师可以避免外界的干扰影响因素,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做出正确可靠的专业判断。
2.加强外部监管。近年来注册会计师因为审计失败而被的案例日益增多,在这些审计失败的案例中,一些情况是由于注册会计师个人未能熟练运用审计知识,积累相关实践经验能力所造成的审计失败。但与此同时,被审计单位存在许多造假行为,不积极配合注册会计师工作,出具伪证和不真实的会计数据,注册会计师通过正常的审计过程并不能发现其中的漏洞,最后导致注册会计师不能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还有一些情况是注册会计师因为贪图私人利益而违背自身的职业道德,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因此应当成立相关的机构或完善相关法律,加强外部监管给审计业务带来的约束性,强化各自责任意识,一方面约束被审计单位工作,尽量保证其出具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给注册会计师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另一方面进一步约束注册会计师提高其对职业道德的重视,净化注册会计师行业风气,不断提高整体审计团队素质。加强注册会计师和企业的衔接工作,强化各自法律责任,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在一个良好的审计环境下做出专业判断。
(二)提高注册会计师整体素质
1.完善注册会计师考核制度。我国在审计专业方面发展并不是非常成熟,现阶段还是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方式授予注会的职称。而近年来由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高收入高回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不相关专业的人员报考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而在现阶段通过注册会计师的考试便可以一劳永逸,这种死板陈旧的考试模式不仅不能保证注册会计师的个人修养和专业素质是否适合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性质,同时对注册会计师不断提高个人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这无疑也给注册会计师做出专业的审计判断带来了风险。因此完善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每年要对已经通过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的人员进行年审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注册会计师暂停其执业资格,接受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保证其考核通过后再恢复其执业资格。通过这种考核约束政策能有效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素质,保证其主动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个人修养,这样才能保证注册会计师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2.完善注册会计师培训制度。我国规定执业注册会计师接受执业继续教育的时间三年累计不少于180学时,其中每年接受职业后续教育时间不少于40学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难以保证培训学时及培训质量。目前我国还没有提高注册会计师专业判断水平的专门培训,因此这导致了我国注册会计师专业判断水平普遍不高。为了我国审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培训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注册会计师协会应该建立健全培训制度,组织各个地区的注册会计师培训。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也要积极配合实施,积极组织注册会计师参加培训班,进一步提高注册会计师专业判断的能力,避免过高的审计风险,做出正确的审计意见。接受统一培训的注册会计师再将培训内容传达到各自会计师事务所的各审计人员。注册会计师协会及时有效的做好监督工作,确保注册会计师专业培训的顺利进行。
3.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经验交流。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养和经验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事务所内部应该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分享资深注册会计师积累多年的提高专业判断的经验教训。通过幻灯片等形式把一些典型复杂的审计案例在会议上让各个审计小组详细讨论,得出解决方案。事后可以把一些经典的案例出版成册供其他会计事务所或其他地区的注册会计师分享学习。这样的经验交流能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素质,积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运用,从而提高整个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整体人员的专业素质。
4.虚心学习国外先进审计知识和经验。注册会计师应该时刻注意更新学习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及时了解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国内外审计发展动向,熟练掌握最近的审计法律法规,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注册会计师专业判断的准确性。同时应该积极了解国外审计规则,组织优秀的注册会计师团队到发达国家学习,在不断地培训中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另一方面可以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到国内授课讲座,宣传新理念,争取早日与国际接轨,与国外审计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培养更多高水平国际型人才,全面带动提升注册会计师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