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充分就业工作计划

充分就业工作计划

时间:2022-05-26 19:50:16

充分就业工作计划

第1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进度管理

1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是指对工程项目各建设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持续时间和衔接关系编制计划,将该计划付诸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常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对出现的偏差分析原因,采取补救措施或调整、修改原计划,直至工程竣工,交付使用,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是确定项目进度目标的实现。

2建筑工程进度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在实施某一项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影响其工程项目进度的因素,一般包括:环境因素、人为因素、资金因素、技术因素、政策因素、气候因素、机器因素等等。一般情况下,人为因素是影响企业工程项目进度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施工企业对项目的特点与实现条件没有充分认识

一些施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壮大,由于自身规模不断扩张就开始承接各种大型的施工项目,然而很多的企业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完成项目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要面对一系列之前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例如,没有对项目的技术难度做好充分估计,没有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充分考虑,没有对各个施工单位间的合作内容做好充分协调,没有对项目的施工条件做好充分了解,没有对施工物资与设备等做好详细安排,没有对项目的交通、线路、供水等相关问题做好详细规划。

2.2施工企业的项目实施人员在工作上出现失误

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保证各项管理措施能够准确到位、各种技术问题能够及时解决,这就需要素质、高水平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可是很多的施工企业没有对人才的重要性产生足够的认识,所以对人才的储备不足并且没有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例如:管理人员对施工项目的相关管理方法与法律法规了解不足,就会出现管理不当等问题;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就会出现各种质量隐患;员工对工地注意事项与安全知识不了解,就会出现一些失误甚至是发生安全事故。由于以上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人员的工作失误造成了重大损失并且成为了整个项目进度管理中的瓶颈。

3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控制

3.1项目进度计划的控制流程

施工企业在面临激烈竞争的过程中,不应盲目采取低价策略,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项目进度控制的特点将其活动分为四个阶段:编制计划、实施计划、检查与调整计划、分析与总结。其依据是承包合同、工作分解、责任分配、资源计划、变更请求、实施情况报告、进度计划的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3.2项目进度控制流程应用介绍

针对施工企业的目标市场,由技术质量部组织,机械、人力、技术水平等部分配合,参照定额工日方法建立了一套指标,并将这些参数作为进度计划编制的依据。所有项目在投标阶段和施工前由施工企业指导项目共同编制好项目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等,并将进度计划在参与施工的各部门中进行公示,保证施工的每一个部门都对各自的进度计划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便于灵活地安排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随时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之后及时与企业的有关部分和业主企业沟通,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在项目完成之后,对该项目进度的编排和实施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为下一个项目的进度计划提供有益的借鉴。

3.3施工企业实施过程实行三级计划管理

要求项目部按着项目总进度计划、主进度计划、项目详细进度计划分三个层次进行管理。项目总进度控制:项目经理等高层次管理部门对项目中各里程碑事件的进度控制,对应的是管理级计划。项目主进度控制:主要是项目部门对项目中每一主要事件的进度控制。在多级项目中,这些事件可能就是各个分项目,对应编制定项目级计划。项目详细进度控制:主要是各作业部门对各具体作业进度计划的控制,这是进度控制的基础,要求编制作业级计划。这一计划不仅要包含施工单位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包含业主的工作、设计单位的工作、监理单位的工作,以及充分考虑与施工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的工作的影响。

3.4施工企业进度记录检查措施

完善例会制度:每周召开至少一次均有各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生产调度例会;各施工单位每周召开至少一次本单位的生产调度例会;必要时召开有关进度问题的专题会议。建立沟通渠道:各单位生产负责人工作时间必须在岗,如临时外出须通知其他相关成员,并做出相应安排。除睡觉时间外必须能随时取得联系,各单位相互通告进度管理体系架构,建立本工程进度管理体系成员的联系总表。各相关单位之间,需建立纵向、横向联系。各级生产负责人、计划员之间,应及时进行指导、反馈、预警、建议等工作交流。

3.5施工企业进度分析与总结

在项目实施中,由于受到各种干扰,经常出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一致的现象。这种偏差必须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采用对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通过项目管理部的管理工作月报,对工程的施工进度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计划工程师去现场,检查进度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并定期与不定期的参加现场会议,了解工程实际进展情况,同时协调有关方面的进度关系。进度计划安排编制和执行、纠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进度情况;同时,各种技术准备和现场准备要充分,材料、设备进场要按计划及时到位,设计变更与洽商和业主的签证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催促设计、监理和业主单位;加强内部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奖罚落实,协调好与业主、监理、各分包方、劳务方、政府相关部门和周边社会关系的各种关系;把握好项目成本、项目质量与项目进度之间的关系,等等,都会有利于项目进度的管理,作为施工企业也要高度重视。

4小结

我国建筑企业在进度管理方面依然还比较薄弱,这需要我们在工程进度管理中采用科学的程序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项目按时按质的完成目标,为建设项目按照预定的计划投产、运营、产生效益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郑瑞彩.浅谈项目工程管理的进度问题[J].山西建筑.2011(03)

第2篇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2001年总人口已超过10亿人,其中劳动人口超过4.05亿人。印度的人口年增长率1991年为2.03%,1998年为1.68%(注:(印)塔塔服务公司:《1998~1999年度印度统计年鉴》第45页。),这意味着每年新增劳动力700万人(劳动力参与率1997年为41.8%)(注:(印)塔塔服务公司:《1998~1999年度印度统计年鉴》第161页。)。因此,就业问题是印度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印度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作出了持续的努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印度经济发展与就业问题

独立50年来,印度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尽管如此,印度经济仍然是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就业问题仍然未能较好解决。印度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是消除失业和向千百万无业者提供有报酬的就业机会。然而,50年来的发展历程表明,这一目标未能实现。如1951年印度的失业人数仅为330万,到1990年已上升为2800万(注: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6年英文版,第10页。)。这意味着在这期间印度经济发展未能吸收同期正常增长的劳动力,更不用说减少积压的失业人数。印度未能在解决失业问题上取得重要进展。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起主导性作用的因素,一是人口及劳动力过快增长,超过了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新增就业机会;二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本——技术密集化趋势,导致经济增长加速而就业机会相对减少,进一步加重了就业压力,使印度的失业问题日益突出。失业问题的社会经济后果也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影响之一是加重了印度社会的贫困问题。贫困问题是印度经济社会发展中严重而又长期存在的问题。虽经独立后50年的发展,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全印度人口的比例仍然很大,例如,1992年这一比例为41.7%,即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总数达3.548亿(注: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6年英文版,第318页。)。据有关资料分析,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失业或就业不充分。因此,解决就业问题与消除贫困问题是紧密相关的。虽然印度解决就业问题的效果并不理想,但50年来为解决这一问题而付出的持续努力却不能说没有作用。如果没有长期持续的努力以解决这一问题,今天印度的失业和贫困问题会更加严重。

(二)印度政府在解决就业问题中的作用

印度的就业问题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发展问题,它是由印度市场经济的欠发达所造成的。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只能是加快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这方面仅仅依靠市场经济运行的自发性作用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主体的政府可以发挥极为重要的能动作用。独立以来,印度政府为解决就业问题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重视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宏观管理和控制作用,把国家置于引导经济发展的中心位置,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印度政府一方面发挥“企业家”作用,直接参与并调节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发挥经济调控者作用,通过编制实施经济计划,颁布法令、政策,利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调节印度市场经济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实现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注:参见陈继东著:《独立后印度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9~43页。)。可以说,如果没有50年来印度政府的这种双重作用,印度经济是不能取得显著发展和进步的。换言之,印度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就业压力,印度政府的促进作用功不可没。

第二,印度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强调从印度这一人口大国的实际国情出发,走适合自己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从印度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人口大国的国情出发,印度政府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十分强调发展中小企业,发挥中小企业劳动密集的特点,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印度大规模工业化进程从“二五”计划开始,也就在这个时候,印度政府颁布相关政策,为小型企业保留了部分行业领域,不许大型企业参与经营,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所吸纳的就业人数亦显著增加,从1979~1980年度的670万人扩大为1997~1998年度的1670万人,增长约1.5倍(注:(印)塔塔服务公司:《1988~1989年度印度统计年鉴》第84页。《1998~1999年度印度统计年鉴》第91页。),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

第三,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强调控制人口增长规模,取得一定成效,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印度政府从“四五”计划开始重视人口问题和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经过近20年的努力,印度的出生率已从1961~1970年的平均41.2‰下降为1981~1990年的平均32.5‰。印度人口增长率也相应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从1971年的24.8‰下降为1991年的23.8‰,1998年估计人口年增长率为1.68%(注:(印)塔塔服务公司:《1998~1999年度印度统计年鉴》第45页。)。人口及劳动力增长规模控制,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

第四,大力推行各种就业计划,努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以减轻就业压力和消除贫困。

二、印度的就业计划及其措施

大力推行各种就业计划,努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是印度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尽管这些计划的实施结果与预期目标还有差距,但积极作用是应予肯定的。

(一)经济发展计划关于扩大就业的安排

失业和就业不充分是印度贫困的重要因素。因此,从一开始起,印度的经济发展计划就把实现充分就业列为经济计划的重要目标。

“三五”计划明确规定经济计划的长远目标:“最大限度地增加生产,充分就业,实现经济平等和社会公正,这些都是目前条件为人们所接受的计划目标。它们实际上并不是不同的概念,而是国家须致力实现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目标,这些目标没有哪一个能在排除其他目标的情况下实现,发展计划必须对所有目标给予均等的重视(注:印度政府,计划委员会:《第一个五年计划》第28页。)。”印度经济计划的制订者认为,增加投资就会带来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增加,因为当国民收入随着投资的扩大而增加时,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自动提高,就业便会扩大。因此,在印度的第1个五年计划至第5个五年计划中,虽然增加就业一直是这些五年计划的目标之一,但在每一个计划里却找不到为每个经济部门和地区所专门拟定的就业计划,以便一方面促进就业,另一方面增加国民收入。之所以出现这一弱点,在于计划的制订者未认识到只有在选择了适当技术的情况下,投资和国民产值的增加才能相应创造出更大的就业。其结果就是五年计划关于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落空了,失业率随着一个计划接着一个计划持续增加。例如,“一五”计划结束时,失业率仅2.9%,失业人数为530万人;“二五”计划结束时失业率上升为3.6%,失业人数增加为710万;“三五”计划结束时失业率进一步上升为4.5%,失业人数达960万(注: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6年英文版,第350页。)。

“六五”计划在就业政策的序言里承认:“在就业方面,情况远远不令人满意。过去10多年来,失业和就业不充分的人数大大增加。因此,我们的就业政策应当包括两个主要目标:通过提高有偿就业的增长率来减少就业不充分和减少通称为公开性失业的经常性失业。”“六五”计划开始时的失业总人数为1200万,“六五”计划预计在1980~1985年间将新增劳力3430万,计划新增就业3430万个,到该计划结束时的失业总人数仍为1200万。“六五”计划的就业目标总体上得到实现,到1985年3月第7个五年计划开始时,失业总人数为920万(注:但印度经济学家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失业总人数为1390万。见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6年英文版,第352页。)。

“七五”计划改进了计划方法,在计划方案中列出了各部门设想的就业增长指标,并预计在该计划期内的4756万个标准人/年的就业总需求中,有4036万个可望得到满足,即就业年均增长率为3.99%,那么,到“七五”计划结束时的失业率将仅为2.1%,失业总人数为722万。但鉴于80年代期间,劳动力一直在以年均2.2%的速度增长,而就业的年均增长率仅为1.55%,因此,失业人数增加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

“八五”计划开始时印度的失业总人数为2800万左右。“八五”计划估计在1990~1995年间将新增劳动力3700万。因此,“八五”计划文件把该计划期间的就业增长率定为3%,以保证就业目标的实现。“八五”计划的前三年,就业人数增加了1878万人,这使1992~1995年的就业年增长达2%,但仍低于计划的年均增长率。“九五”计划把在增长过程中创造充分就业机会列为计划的一个基本目标,强调在高失业率和就业不足地区集中发展更多劳动密集型项目、部门和技术。同时,鉴于失业率很高和临时工不断增加,“九五”计划决定实施一个国家就业保障计划来增加穷人的就业机会。(注:印度政府,计划委员会:《第九个五年计划建设报告》(1997~2002),转引自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8年英文版,第868~874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发展计划是印度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主要工具,在每个计划的文件中都把实现充分就业列为基本目标。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政策上的问题,前5个五年计划未对各部门、行业的就业增长作具体规划,而依赖于经济增长自动增加就业机会,其结果是导致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从第6个五年计划开始,计划文件对总的扩大就业目标进行了按部门的分割性规划,并注意发展劳动密集型项目来增加就业,收到了一定效果,有助于减缓失业压力。但是“七五”计划和“八五”计划中都存在就业平均增长率高估的问题,实际就业年均增长率不仅低于计划指标,同时也低于新增劳动力的年增长率。这样,印度失业的总人数仍在不断扩大。尽管有这种问题,但总的失业率未出现明显上升,还略有下降,应该说经济计划对扩大就业所做的安排和相应的努力是有成效的。总的看来,解决就业问题仍将是印度经济发展计划的一个长期目标。

(二)乡村发展计划关于扩大就业的安排

印度政府还通过实施各种乡村发展计划来增加就业,因为印度最主要的失业者分布在广大的农村。而要促进广大乡村的发展和消除贫困,给农村广大无业者或就业不充分者提供有偿就业机会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因此,印度从第4个五年计划开始,就陆续在不同地区,不同范围内实施了多种乡村发展计划,以促进增加就业。需要指出的是,乡村发展计划是一种综合性计划,它包括乡村和安全饮用水、道路设施建设等项目,还包括在乡村开展扫除文盲和进行技术培训、扩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等内容,而不仅仅是安排有偿就业。在此我们主要对乡村发展计划中关于扩大就业的安排进行分析。

70年代初,印度政府设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来制定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该委员会提出了农村电气化、修建公路和农舍及小型灌溉工程等方案,以缓解农村的失业和就业不充分。该委员会还建议,应当最优先实施农村服务中心的计划,因为该计划有助于向工科大学生和技术人员提供就业或自我就业的机会。在1973年该委员会的报告发表以后,印度政府为提供就业和缓解就业不充分而实施了以下措施:1.农村工程计划。该计划以修筑永久性民用工程为重点,以此来缓解实施该计划地区的落后状况。2.边际农和农村劳动力计划。该计划是对农村的边际农等贫困家庭发放专项贷款,使之用于饲养家禽、养鱼、养猪和从事园艺之类的辅行业,扩大自我就业。3.小农发展机构计划。该计划通过相应机构向小农提供专项贷款,帮助他们采用最新技术开发农业的精耕细作和多种经营活动,以此减少季节性就业不充分。4.综合旱地农业开发计划。该计划开展土壤保护、土地开发和水利等永久性工程。这些计划项目是劳动密集型的,据估算,每投资1000万卢比,就可为大约1.5万人提供就业,因此可为计划项目实施地区提供大量就业机会。5.农村服务中心计划。该计划是向失业的大学毕业生和文凭持有者自谋就业提供援助,帮助他们在农村建立车间,从事农业机械的安装、维修、设备和零部件供应等等技术服务工作。援助对象主要是机械、农业、电机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6.地区发展计划。该计划带有缓解地区发展不平衡性质,它涉及到在10个大型灌溉工程地区建设足够的公路、综合市场等基础设施,促进这些地区的发展,也相应增加就业。7.为农村就业的现金计划。该计划对包括治理水土流失、小水利、土壤保护、造林、防洪、垦荒、养鱼业、饮用水和道路建设等各种劳动密集性和生产性的农村发展项目提供资金,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该计划规定,在每个区设立的一个项目要向100人提供在一年里平均持续工作10个月的就业,同时,与当地发展计划相一致,每个项目要生产具有耐用性的商品或建立永久性的资产。上述各种农村就业计划在70年代中期(即“四五”计划期间),仅中央政府就耗资17亿卢比,但效果并不显著,因为这些计划的缺点是“应急”性的和地区性的,缺乏总体规划和持久性。它们可以暂时性提供一些就业机会,项目完后失业或就业不充分又恢复了。

1977年,印度政府所积累的缓冲储备粮达2000多万吨,印度的粮食自给基本实现。在经济学家建议下,印度政府制定了以工代赈计划,即用粮食来支付生活低于贫困线以下的人的劳动工资。该计划的目的在于:一是为农村地区的人们提供有偿就业的机会;二是增加生产和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平,新创社会财富,加强基础设施;三是利用过剩的粮食,开发国家的人力资源。该计划的实施方式是:政府用粮食来支付在该计划项目中就业的全部和部分人的工资。中央政府以粮食的形式分配给各帮政府,以资助邦政府承担的正在进行的计划项目或一些特殊项目的资金,并授权由乡村自治会之类的基层权力机构来具体实施该计划。

印度中央政府在1978~1980年间分配了270万吨粮食给以工代赈计划。计划实施的效果是:受益者中70%以上是劳动家庭和农村人口中的最贫困阶层;各受益家庭的收入增加了17.17%;就业总共增加约10.9%,每户就业的平均人日数从计划实施前的403个提高到实施后的447个;创造了一大批基础设施性的项目,以工代赈所占比重为60%。以工代赈计划的效果是明显的,因此,印度政府决定继续在更大范围实施。从1980年10月起,以工代赈计划更名为全国农村就业计划,由印度中央政府发起组织并提供50%的援助。该计划设想每年为失业者和就业不充分者新增30~40亿个人日的就业机会,计划所包括的项目有:饮水井、社区灌溉井、村储水池、小型水利工程、农村道路、学校和乡村评议会议事场等基础设施。在“六五计划期间,中央和邦政府实际支出资金183.4亿卢比,全国农村就业计划共创造就业17.75亿个人日,实现了162亿卢比的拨款指标和15~20亿个人日就业机会的预期目标。“七五”计划的拨款指标为248.7亿卢比,其中由中央政府支出125.1亿卢比,邦政府支出123.6亿卢比,预计总共创造14.45亿个就业人日。据“七五”计划前4年的资料,1985~1986年度至1988~1989年度共支出294.0亿卢比,已创造了14.77亿个就业人日(注: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6年英文版,第358页。)。可以说该计划的实施是较为顺利的。

印度政府还于1983年8月15日开始实施一个称为“农村无地劳动者就业保证计划”的新计划作为全国农村就业计划的补充。农村无地劳动者就业计划的资金完全由印度中央政府筹集。“七五”计划由中央部门提供174.4亿卢比资金,其目标是在此期间创造就业10.13亿个人日。“七五”计划前4年实际支出了241.2亿个人日。“七五”计划前4年实际支出了241.2亿卢比,共创造就业机会11.54亿个人日。

1989年4月28日,拉·甘地总理宣布实施贾瓦哈尔就业计划。该计划是由现存所有农村工资性就业计划合并而来,这也就意味着全国农村就业计划和农村无地劳动者就业保证计划为贾瓦哈尔就业计划所取代。在1989~1990年度至1993~1994年度的5年间,该计划总支出共1107.2亿卢比,其中用于小水利278.6亿卢比,占25.2%;用于乡村道路247.8亿卢比,占22.4%;用于村落和房屋建设166.0亿卢比,占15.0%;用于学校和社区场所86.8亿卢比,占7.8%;用于人工造林48.0亿卢比,占4.3%,其他项目280.0亿卢比,占25.2%。其所取得的效果也是明显的,共建成水井44.7万个;村落49,478个:建房148万间;学校16.8993万所;乡村道路67.4万公里;饮水井48.9万个;村庄储水池32.9万个;人工造林65.5万公顷。(注: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6年版,第367页。)目前,贾瓦哈尔就业计划仍是印度政府所实施的主要的乡村就业计划。

(三)各种扶贫计划关于扩大就业的安排

贫困是一种社会现象,指的是社会中一部分人甚至不能得到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在印度,贫穷被界定为生活在最低生活水平之下的状况。许多经济学家和组织对印度贫困范围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尽管他们据以进行分析的方法和衡量标准不同,因而得出的关于印度贫困状况的看法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印度社会,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存在大量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即贫困是印度社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同时也都承认,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和政府实施各种扶贫计划,低于贫困线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开始下降,但穷人的绝对数仍在继续扩大。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失业和就业不充分;穷人缺乏财产基础;穷人受教育程度低因而收入也相应低;个人收入分配严重不均,等等。因此,消除贫困是一项涉及各个方面、多领域的系统工程,其中,解决就业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在印度政府所实施的扶贫计划中,都包括有关于扩大就业的安排。

提高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历来是印度经济计划的目标之一。“二五”计划说要改变低层人民的“状况”,“四五”计划又说要提高普通人和社会贫弱阶层的生活条件,特别是保证“就业和教育”。该计划还强调要实施“全国最低需求计划”以便改善较低收入阶层的条件。尽管如此,印度穷人的数量仍继续增加。1971年提出了“消除贫困”的口号,从此把贫困问题提到了政府议事的中心位置。“五五”计划指出:“失业、半失业以及大量生产者缺少资源基础,特别在农业部门,是贫困的主要原因。”“五五”计划提出,“将对失业、半失业和大规模的贫困问题发动一场直接的进攻。”(注:印度政府,计划委员会:《对“五五”计划一种有利的方法》,转引自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6年英文版,第323页。)“六五”计划为此目的制定了一个反贫困计划即“农村综合发展计划”。农村综合发展计划的基本战略是,通过促进贫困家庭的自我就业,以便随着生产资料的转移,使他们得到收入,帮助他们跨过贫困线。该计划于1980年10月2日在全印5011个区开始实行,其主要措施是按逐级补贴的办法,即遵循穷者最先受益原则,对部落民补贴资本成本的50%,边际农、农业工人和农村手工业者占33.3%,小农占25%,通过对这些家庭的投资,帮助他们实现或增加自我就业。所需经费由中央和邦政府按50∶50的原则来分担。“六五”计划期间为该计划实际支出166.1亿卢比,受益者总人数1656万。

“七五”计划期间该计划使1820万户家庭得到援助,其使用经费331.6亿卢比。除此之外,由金融机构发放了537.2亿卢比定期贷款。这样,总共投入868.8亿卢比帮助1820万户受益者,其中45%的受益家庭属于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注: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6年英文版,第360页。)。1990~1991和1991~1992年度期间,该计划共支出391.9亿卢比,受益者为540万户,其中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占受益者的比重上升为51%(注: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6年英文版,第360页。)。

“八五”计划期间,通过加大对每户援助力度,帮助受援家庭跨过贫困线。具体措施一是把对每户家庭的投资额从过去的6000~8000卢比提高为12000卢比,二是实施“家庭信贷计划”,把金融机构对受援户的贷款额扩大为2000卢比~25000卢比,使之能够跨进贫困线。“九五”计划为了重新调整乡村发展计划的方向并加大其贯彻力度以减少农村贫困,“农村综合发展计划”的战略重点从个人受益转向群体受益,同时延长高投资水平以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同时,援助的内容扩展为培训穷人的技能和技术改进以及提供适宜的基础设施(注:印度政府计划委员会:《第九个五年计划建议报告》(1997~2002),转引自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8年英文版,第868~874页。)。总的看来,扶贫计划中的扩大就业措施不同于就业计划,它是通过援助贫困户使之逐步具备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实现自我就业和最终脱贫。而就业计划则是为失业者安排就业机会从而使之得到收入。二者的区别在于,扶贫计划有“治本”的作用,而就业计划更侧重于“应急”。两类计划同时实施,可收相互补充之效。

三、印度的社会保障体系

市场机制具有巨大的能量,但也有先天的缺陷和不足,对于它带来的利益关系不平衡,必须由国家加以协调,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社会保障体系就是国家利用自己的权力对国民收入进行宏观调控,为普通居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印度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公共分配系统、社会保险措施、对农业工人的保障措施等三方面内容构成。

(一)印度的公共分配系统

印度的公共分配系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政府监督和指导下,由国家给予财政补贴,专门向低收入居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零售商业系统,即平价商店。印度现有45万多个平价商店,遍布全国各地城乡,包括边远地区、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也都开设有平价商店。按照规定,当局向低收入居民发放购物卡,这些居民持卡可到平价商店购物。目前平价商店主要供应小麦、大米、白糖。食用油、布匹、煤炭和煤油等7种生活必需品,有的还供应茶叶、肥皂、火柴、食盐、豆类等重要生活品。为了保证这一系统的正常运转,印度政府每年拨出巨款进行补贴,仅粮食补贴一项,中央政府的支出已从1991~1992年度的285亿卢比增加为1997~1998年度的750亿卢比,1998~1999年度达900亿卢比(注:印度政府:《1998~1999年度经济调查》第67~68页。)。为了对公共分配系统进行监督,还专门成立了消费监督委员会。印度的公共分配系统在实现社会公正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深受低收入平民百姓的欢迎。它既有利于低收入的消费者,也有利于生产者。因为通过该系统,一方面使低收入消费者获得平价商品,另一方面使生产者获得政府的支持价格和稳定的国家市场。

(二)印度的社会保险措施

印度的社会保险措施目前主要包括疾病、事故和养老方面的社会保险制度,其受益者主要是对工厂工人(20人以上的企业)和国家雇员,不包括小企业的工人和农业工人。其具体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法令中:

《雇员国家保险法》。1948年通过,其目的是向工人提供强制和捐助相结合的健康保险,为病、孕、伤工人提供医疗帮助,现金补贴,为死亡工人的亲属提供抚恤金,为接受保险者在死亡时提供丧葬费。《雇员准备基金和其他专款法》,1952年通过,主要内容是向企业雇员提供准备金、家庭养老金和保证金相联系的保险。《煤矿准备基金和奖金计划法》(1948年),专门解决煤矿工人的保险。《养老金支付条例》,1972年通过,为企业雇员提供养老金。家属抚恤金方面主要有《1971年煤矿家属抚恤金计划》和《1971年雇员家属抚恤金计划》。在生育津贴方面主要有《1961年生育津贴条例》以及各邦的相关立法。此外,印度先后颁布了100多个劳动保护方面的法规,涉及工资待遇、工作时间、劳动环境及人格保障等诸多方面,也是社会保险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对农业工人的保障措施

第3篇

关键词;施工  管理  计划  企业

    施工企业实行计划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是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施工计划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施工单位进行生产和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是施工企业为有序、高效地组织施工生产,实施在建项目的施工进度管理与控制的主要手段,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全过程。施工计划管理的任务是:从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出发,根据施工承包合同的有关具体要求,结合施工企业具体条件,应用现代管理方法和工程管理经验,经过科学的预测,反复进行综合平衡,采用最合理、最有效的措施,充分挖掘内部人力、财力、物力的潜力,制订和各种先进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组织有节奏的、均衡的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依据实际的反馈信息,进行即时的调整和控制,以保证施工企业高速、优质、低耗的完成施工任务,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一、施工计划的编制

    施工计划的编制要遵循下列要求:

    1、符合实际施工的要求。要掌握有关工程的施工合同,规定、施工组织设计及其技术资料、工程性质规模、工期要求。了解施工条件和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等资源情况。

    2、均衡、科学地安排计划。综合平衡是计划管理的核心,也是计划工作的基本方法。要统筹兼顾全面考虑,搞好施工任务与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供应之间的平衡,科学合理地安排人力、物力。   

    3、积极可行,留有余地。所谓积极,就是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潜力,运用各种技术组织措施,使计划指标具有先进性。所谓可行,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计划的可行性,使计划留有充分余地,防止指标过高而挫伤执行者的积极性。

    4、计划指标要明确具体,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年度计划要保证合同工期的要求;季度计划要保证年度计划的完成;月份计划要保证季度计划的完成;避免各类计划之间的脱节。

    5、突出重点。一般工程应受重点工程的制约;附属工程应受主体工程的制约;单位工程计划应受项目总进度计划的制约。

    二、施工计划的实施

    施工计划的实施就是施工活动的进展,也就是用施工计划指导施工活动,落实和完成计划。为了保证施工计划的实施,保证各进度目标的实现,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做好计划交底,全面实施计划。要使有关人员都明确各项计划的目标、任务、实施方案和措施,使管理层和作业层协调一致,充分发动群众,调动全体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将计划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

    2.签订承包合同或下达施工任务书。施工任务书是向班组下达任务实行责任承包、全面管理和原始记录的综合性文件。施工班组必须保证指令任务的完成。施工队和作业班组之间分别签订承包合同,按计划目标明确规定合同工期、相互承担的经济责任、权限和利益。

    3.调度工作是施工计划顺利进行实施的重要手段,其主要任务是掌握计划实施情况,协调各方面关系,采取措施,排除各种矛盾,加强薄弱环节,实现动态平衡,保证完成施工计划和实现计划目标。

    4.施工计划一旦批准,就成为施工单位必须履约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文件之一,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若要修改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作为施工企业内部施工生产活动的依据,应该紧紧围绕计划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已定施工计划,保证各种计划前后上下相互衔接,形成连贯性,始终保持计划管理的权威性。

    三、施工的计划的检查

第4篇

「关键词]养老金计划;规定缴费制计划;规定受益制计划;养老金费用

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现象自19世纪后期在发达国家出现以来,已引起各国的关注。在发展家,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人口结构也开始向老龄化方向发展。据专家预计,到2030年全球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由的9%上升至16%。西方人口专家将对世纪称为“世界性人口老龄化的”。面对即将到来的全球性的银色浪潮,世界各国一直在探索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至今已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制度是多个养老金计划的结合体,它是革命以来出现的由政府、和个人多方力量对社会成员养老事宜进行的一种社会制度安排。养老金计划可以按或协议要求建立,也可以是非正式协议或根据企业的惯例建立;在养老金计划的管理上可以由独立的基金组织管理即基金计划,也可以由企业自行管理即非基金计划。无论是哪种建立方式和管理方式,企业作为缴纳养老金的主体,在履行支付义务上并没有多少区别。而根据养老金的给付方式不同,养老金计划又分为规定缴费制计划(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和规定受益制(Defined Benefit Plan)计划两种。这两种给付方式下养老金费用及养老金资产与负债的确认有所不同,养老金会计处理也有差别。

根据2000年11月1日开始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我国“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0.6%,其中65岁以上的人口占6.96%(仅指中国大陆),已达到联合国关于”老龄型国家或地区“的界定标准①。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是从1984年在部分地区进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试点开始的,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探索,目前已建立起了一套基本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险模式。该模式的基本框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社会统筹与职工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层次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第三层次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第一层次是养老保险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保证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给付方式是规定受益制与规定缴费制相结合,属于混合性的计划(Hybrid Plan),其中社会统筹部分属于规定受益制计划,而个人账户部分属于规定缴费制计划;第二层次是企业根据自己的条件和愿望,为本企业职工建立的养老保险,给付方式是规定缴费制计划;第三层次是职工个人为自己的退休生活而作的一种预防性储蓄安排,给付方式也是规定缴费制计划,该计划是一种个人行为,只是在个人生命期内或在家庭成员内部的收入再分配,并不是社会意义上的养老金计划。

①联合国关于人口老龄化的界定标准为:60岁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即为“老龄型国家或地区”。

对于养老金计划的会计处理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研究较早,其养老金会计体系比较成熟。我国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仅对社会保障机构的养老金会计作了规定②,而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养老金会计同西方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拟在对国外养老金计划及其会计处理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希望能对我国养老金制度的建设及其会计处理的发展略尽微力。

二、养老金的性质及其会计核算的原则

(一)养老金的性质

养老金作为支付给退休职工用于保障日后生活的资金,人们对其性质的认识,曾经产生两种主要观点:一是“社会福利观”,二是“劳动报酬观”。

社会福利观认为,职工在职时取得工资收入,体现按劳分配;在退休后领取养老金是对剩余价值的分配,体现国家和企业对职工的关怀。我国传统体制下的养老金支付即是该观点的体现,养老金支付往往由国家和企业包揽,企业职工在职服务期间并不确认养老金费用。随着市场的发展,这一观点的弊端日渐暴露,一是养老金费用没有预提,企业无法估计未来应付养老金数额;二是成本和收益不相配比,使得企业各期的损益缺乏可比性,不利于企业间的竞争。

劳动报酬观克服了社会福利观的弊端,它认为养老金是劳动力价值的组成部分,是职工在职服务期间提供劳务所赚取的劳动报酬的一部分,职工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是以其在职时提供服务为依据的,其实质是递延工资。因此,会计处理不再作为一项营业外支出,而是在劳务发生时就确认为当期的成本费用。这样,一方面企业确认和计量在职职工的养老金费用;计入当期成本;另一方面也就负有为职工提存养老金的义务。这一观点已被世界各国会计界普遍接受。现行养老金会计核算的原则也就是建立在该观点基础上的。

(二)养老金会计核算的原则

既然劳动报酬现下养老金计划会计处理的关键问题,是在职工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当期确认相应的养老金费用,那么在会计核算时就应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具体地说:

第一,在当期确认费用符合养老金的基本属性,也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养老金就其属性而言,是“递延工资”,它是职工工作期间为企业服务所获取的劳动报酬的一部分。它与工资相比,相同之处都是职工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是劳动力价值的实现形式;不同之处在于,工资是劳动报酬的即付部分,而养老金是职工劳动报酬分期支付中的延期支付部分。既然养老金是劳动力价值的组成部分,是劳动报酬的一部分,那么职工对这部分附加价值就有请求权和追索权,企业也不能无偿占有职工的这部分权利。因此在职工提供服务期间,企业在支付工资的同时,还要及时确认和计量这部分延期支付的附加价值,并计人当期成本;企业在获得了职工提供当期服务的权利时,也就负有了确认养老金负债的义务。所以,企业的养老金费用必须在相关的权利义务发生当期进行确认和计量,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费用。养老金费用的分期计入,是与权责发生制原则相一致的,是权责发生制原则内在要求的体现。

养老金费用并不是一开始就按权责发生制加以确认和计量的,从美国有关养老金会计准则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这一点。1948年,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CAP)曾发布了第一个养老金会计准则——会计研究公报(ARB36),使用的计量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在那时各期的养老金费用就直接等于该期企业对养老金基金提拨数。1956年1月,CAP又发布了ARB47,第一次将养老金负债的概念引入准则,ARB47建议在资产负债表上报告未提拨的既得养老金(即指职工已得,但企业还未拨付给养老基金管理机构的养老金),并建议在利润表中把该末提拔的既得养老金的增加数确认为本期最低养老金费用。这个建议试图改变会计实务中的收付实现制,但当时由于要提拨的现金数往往超过了既得养老金利益,因而大部分的公司仍盛行收付实现制;1966年11月FASB发布了第8号意见书(APBS),建议无论企业当期向养老基金提拨的现金数是多少,都采用一种可接受的保险统计来当期的养老金费用,这表示养老金费用的计量实现了从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的转变。1985年12月FASB又颁布了SFAS87“雇主对养老金的会计处理”(取代APBS),强调采用权责发生制。

第二,养老金费用的当期确认也是配比原则的要求。从职工为企业提供服务到领取养老金的全过程,主要历经三个环节,即养老金费用的发生、养老金筹集和养老金发放。这些环节是相互独立、相互分离的。养老金费用的发生是以职工提供劳动为依据,是其劳动报酬的一部分,而职工付出劳动的同时给企业创造了价值,带来相应的经济收益,根据收入费用配比原则,企业在核算费用时理应将发生时的养老金费用计入当期经营费用,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反映出企业各期的经营成果。前已提及,养老金在管理方式上有基金计划和非基金计划两种。在基金计划下,养老金的筹集和发放由基金组织负责,企业各期向基金组织的养老金支付是养老金负债的清偿,而发放则是基金组织的业务范围;而在非基金计划下,养老金一般由企业自设部门专门管理,企业养老金的筹资行为只是为了筹集足够的资金以便到时有能力偿还养老金负债。显然筹资行为与养老金费用的确认是两个不同的会计行为,职工退休后企业发生的养老金实际支付,由于职工已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经济收益,此时显然不应确认任何费用。

综上所述,企业在职工提供服务期间确认养老金费用,既反映了养老金的基本属性,也是会计核算中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的要求。

三、国外养老金会计处理方法分析

西方各国对养老金的会计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已建立了与其养老保险制度相适应的会计准则,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养老金会计体系。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的第8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87)——“雇主对养老金的会计处理”和第88号公告(SFAS88)——“雇主对规定受益制计划的结算、削减以及终止的会计处理”;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下属的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的会计建议书(NO.3460)——“养老金费用和债务”以及“养老金费用”(NO.4100);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C)曾制定过标准会计实务公告24(SSAP24)——“养老金费用的会计”,改组之后的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发布了财务报告准则公告17(FRS17)——“退休福利”,等等。另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也制定了两个涉及养老金的会计准则,即“雇员福利”(IAS19)以及“养老金计划的会计和报告”(IAS26)。

由于在规定缴费制和规定受益制的给付方式下养老金的具体和约定条款不同,养老金费用及养老金资产与负债的会计处理也存在差异。

(一)规定缴费制下的会计处理

规定缴费制是企业根据各期提存的金额及基金的投资收益来确定养老金支付额的养老金计划。该计划下的会计处理比较简单。企业各期所承担的养老金义务一般就是该期应提存的金额,而企业提存的金额由计划中规定的计算公式确定。当企业每期实际提存时,其现行义务就得到履行。因而,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企业各期应确认的养老金费用通常就是当期应付的提存金。它的会计处理只需在提存时借记“养老金费用”,贷记“现金”(实际提存时)或“应付养老金”(尚未实际提存现金时);如果企业各期应提存的数额与实际提存数额之间不等,则构成一项负债(应计费用)或是一项资产(预付费用)。

规定缴费制下,企业在养老金计划建立或修改时可能会对当期职工和已退休职工设立一笔额外的提存金。如果这笔额外的提存金是针对当期在职职工提取的,则可合理假定该提存金将在职工的未来服务年限内得到相应回报,因而可以在职工的剩余服务年限内进行系统摊销,确认为各期的养老金费用,期本末摊销的部分则是企业的一项养老金资产(预付费用);如果额外的提存金是为已退休职工而设置的,由于企业已不能从退休职工那里得到任何服务,因此该笔提存金就应在发生的当期全部确认为费用。规定缴费制的终止通常不会导致负债的产生,但如果一项提存金已经企业承诺却未确认为费用,而该计划又即将终止,企业应将其确认为一项额外的负债和费用。

(二)规定受益制下的会计处理

规定受益制是企业承诺在职工退休后支付一定数额的养老金,或在职工退休后分期支付一定数额养老金的计划。规定缴费制只是承担按期提存一定数额养老金的义务。而规定受益制下的企业负有向退休职工支付养老金的义务,因此应该在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确认各期的养老金费用,同时,企业还需按期向基金组织提存一定的数额,以确保届时养老金给付义务的顺利履行。规定受益制下会计处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确认各期的养老金费用,确认各期应缴纳的养老基金以及由此产生的资产与负债,确定各期已退休职工的实际养老金支付额等。

在养老金费用的确认中,除了要确认其主要组成部分——当期服务费用外,还包括各种待摊项目。目前,西方国家确认的规定受益制下养老金费用及相关因素有:当期服务费用、前期服务费用、利息费用和基金资产的实际报酬、精算损益以及养老金计划的结算、削减和终止等。这样,养老金费用的确认必须就这些项目分别进行。

在核算各期养老金费用的同时,必然涉及相关资产和负债的确认与计量。一般而言,养老金资产就是企业按计划规定提拨给基金组织并由其管理运营的资产,养老金负债就是企业承担的养老金给付义务。然而在具体处理养老金资产和负债时,由于存在着对企业与基金组织间关系的不同看法,从而形成两种不同的观点:(1)非资本化观点(NoncaPitaliZationapproach)。即企业将基金组织视为一个外在的独立实体,基金组织的资产和企业的养老金给付义务并不在企业报表中反映。职工在提供服务的期间,企业确认当期养老金费用,承担的义务是向基金组织提存与养老金费用相等的资金数额。只有当企业向基金组织提存的资金与当期确认的养老金费用不一致时,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为一项资产或负债。基金组织负责向退休职工发放养老金时,由于并不直接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因此企业也不作任何正式的会计记录。(2)资本化观点(capitalization approach)。该观点强调的是养老金计划的经济实质而非形式。由于企业最终负有偿付养老金的义务,因此在会计处理中,企业应该将基金资产与养老金给付义务在会计报表中加以反映。职工已提供的服务所产生的企业养老金给付义务在各期期末的现值即为养老金负债,养老金负债随各期养老金费用的确认而增加,而基金组织向退休职工发放的养老金反映为企业基金资产和养老金给付义务的同时减少。企业各期向基金组织的提存额反映为基金资产的增加。

在规定受益制下,由于要将未来的给付义务换算成当前的养老金费用和负债,会计核算工作相当复杂。首先,企业将来的给付义务包括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其次,将来的给付义务换算成现时的养老金费用和负债,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从而涉及贴现率的选择;而贴现的必须将上述不确定因素考虑进去,这项工作会计人员很难胜任,一般要由精算师完成。因此,规定受益制下的会计处理,必须在精算师、基金组织及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基础上完成。

四、对我国养老金制度及会计处理的思考

(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是规定受益制与规定缴费制的结合,从制度设计及“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上看,似应按照规定受益制来进行会计处理③。但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处理按规定受益制加以确认的条件尚不成熟,同国际惯例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笔者建议,目前养老金费用的确认,还是应按规定缴费制来进行。这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第一,从我国现在的养老金制度来看。企业养老金费用的构成模糊,按规定受益制的要求加以确认比较困难。具体地说:

(l)当期服务费用。该项费用是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的主要部分。在计算时最好考虑职工的未来养老金水平、领取养老金的年限及剩余服务的年限,然后估计一个合适的贴现率,将未来需要支付的养老金总额折算成现值,由此计算企业和个人每期应缴纳的养老金金额。然而目前我国精算人员匮乏,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绝大多数的企业不可能采用保险统计来计算当期服务费用,只能根据劳动管理部门所测算规定的某一个基数(如平均工资或当地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来计算。

(2)前期服务费用。该项费用通常是由建立一项养老金计划或对计划进行修订而产生的。按照国际惯例,在处理退休职工或即将退休职工的前期服务费用时,需要在计划修订的当年确认或在其预计生命年限内摊销,有地计入当期费用中。但我国已退休职工的养老金以及新制度实施后几年内退休职工的部分养老金是从社会统筹基金中支付的,没有具体划分出在职职工与已退休职工提取的比例。该部分费用采用的是现收现付筹资方式,与在职职工积累的部分养老合在一起,不易区别,在会计处理上也不易分开,一般就直接与当期服务费用一起计人相关的成本费用账户。

(3)利息费用及基金资产的实际报酬。我国在计算当期服务费用时,暂时还不可能要求企业采用保险统计方法将未来支付的养老金给付贴现成各期期末现值,因而要在养老金费用的确认与计量中考虑相关的利息费用是困难的。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的基金资产应能赚取一定的利息或通过投资运营产生增值,这将从整体上减少养老金费用的提取。但在我国现阶段这种作用还体现不出来,因为企业只是按规定的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在基金资产盈利时并不降低企业的缴费比例,而在养老金入不敷出时还往往提高企业的缴费比例。

(4)经验性调整。精算损益主要包括经验性调整和保险统计假设变动所产生的损益两大部分。在这两部分中,在我国偶尔出现的为经验性调整,它主要是由于实际情况的与原来的估计与假设相差较大而需增减养老金费用,比如利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化等。对于这些变动,我国往往由社保机构定期公布以便企业及时作出调整;除此之外,我国还对基本养

③根据国务院1997年颁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企业要为职工向社会统筹基金缴纳养老保险费,同时还要向职工的个人账户缴纳保险费,企业总的缴费比例一般不得超过20%,职工也要向其个人账户缴纳保险费。其中,职工个人缴纳的养老金费用不需要企业做会计处理;在企业缴纳的养老金费用中,计入职工个人账户的比例将逐渐下降,最终降为3%左右,其余缴纳的主要是计入社会统筹部分(2004年以后将达17%);再从制度设计的侧重点看,基本养老金计划主要解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强调的是公平与社会互济。因此从制度设计及“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上看,企业基本养老金费用在上应当按照规定受益制来确认。老金费用建立了正常的调整机制④,但具体的调整又往往由各省区市统一规定,企业不能自行决定。

第二,从养老金计划的类型来看。①规定缴费制实施较容易,管理成本较低,会计处理比较简单;而规定受益制的实施难度大,管理成本较高,会计处理复杂;②规定缴费制计划下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对劳动力流动的障碍相对于规定受益制而言较小,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对于企业而言,不承担将来确定金额养老金的义务,只需按预先确定的养老金额或比例缴纳,至于以后养老基金的投资风险等则由职工个人承担;③规定缴费制下养老金的安全性比规定受益制下要高。因为一方面,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企业的优胜劣汰司空见惯,若养老金计划采用规定缴费制,一旦企业破产倒闭,由于建立了个人账户,职工个人的养老金将不受影响。相反,在规定受益制计划下,则存在一定的或然性,因为该计划下未来的养老金给付由企业预先承诺,若企业面临破产倒闭,则将给职工的养老金收益带来一定影响,尤其是在非基金计划下;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企业信用普遍不高,企业管理也欠规范,法规制度尚不健全,实行规定缴费制计划有利于减少因道德风险而可能给个人带来的损失。

第三,从国际趋势和我国实情看。尽管规定受益制在国外许多大企业中采用,但规定缴费制在一些中小企业中仍很受欢迎。我国目前对包括养老金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还处于探索阶段,在三个层次的养老金计划中,基本养老金是基础,也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目前企业和职工对于养老保险的意识还不高、认识还不足,若直接按照规定受益制来确认养老金费用还存在许多的制约因素,如上面提及的精算师队伍建设的欠缺、企业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与知识的更新等。因此,笔者建议当前我国企业基本养老金应采用规定缴费制养老金会计,对一些大型的、条件成熟的企业(公司)可试行采用规定受益制养老金会计。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精算人员队伍的增强、企业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在将来应过渡到规定受益制养老金会计上来。

(二)在深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应重视发展类似国外职业养老金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积极鼓励职工参加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在西方国家,一个完整的养老金计划主要由国家管理的公共养老金计划和非国家管理的私人养老金计划构成,而私人养老金计划又由以企业为基础的职业养老金计划和个人自愿性养老储蓄计划构成。我国目前虽已建立了三个层次的养老金制度模式,但现阶段养老保险改革的重点仍停留在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上,而类似于国外职业养老金计划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目前只处于一种零星发展的状态。这主要是由于人们长期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功能定位处于辅助性地位,担当的是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角色。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笔者认为大力发展类似西方职业养老金计划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也应担当重要角色,而不仅仅是一种辅助性地位。这可从养老金工资替代率上体现出来。我国目前实行“统账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职工退休后从统筹账户中取得的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总的替代率,相当于职工退休时工资的45%-55%左右,这样水平的替代率只能满足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国际公认的退休职工保持正常生活水平的替代率为75%。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企业层次的养老金计划,使其提供的替代率在20%-30%左右,从而将总的替代率达到75%,以保持退休职工的正常生活。此外发展补充养老保险,还可以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乐于为本企业服务。

(三)规范养老金会计处理。养老金制度实施的一个重要就是在劳动报酬现下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及配比原则对养老金费用进行会计核算,在企业会计报表中正确反映各期养老金费用以及相应的资产和负债。这方面我国企业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过去基于社会福利观,养老金的支付由国家和企业包揽,企业在职工在职期间并不确认养老金费用,只是在职工退休后实际支付养老金时列为“营业外支出”,而不作为生产经营费用的必要支出;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后,对养老金的认识逐渐转为劳动报酬观,会计处理不再作为一项“营业外支出”,而是作为一项生产经营费用,列人“管理费用”;近年来随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化,人们逐渐以权责发生制取代了收付实现制,在职工任职期间就缴纳养老保险费,确认为养老金费用,在职工退休后直接从养老基金中支付。这正是养老金劳动报酬观和权责发生制的体现,是养老金会计发展的一大进步。

笔者建议,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国家养老金会计的理论架构,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金会计准则,规范养老金会计处理。现就企业在规定缴费制下基本养老金费用与补充养老金费用的会计处理作一简要说明。

1.企业基本养老金费用的会计处理

(l)当期养老金的计提

作为“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金,企业只需按在职职工工资总额加养老保险有关费用之和的一定比例提取拨付给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企业每期向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拨付的基本养老金,只需在提拔时计入当期损益,列入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也可考虑借鉴国际惯例,设置“养老金费用”账户,专门核算计提的养老金费用。

(2)对以前年度基本养老金的补提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突出是,在制度转轨时期,对职工以前年度的基本养老金如何补偿。为了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有足够的资金运转,同时为了维护职工享受正当的基本养老保险权利,就应该对职工以前年度的基本养老金进行补充计提。至于补提的资金来源及方式如何、补提多少、补提的基本养老金如何计入成本费用等,是个复杂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做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就是开拓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新举措。具体计算职工预计平均剩余工作年限及每年摊销金额可采取如下公式:

职工预计平均剩余工作年限=全体职工预计剩余工作年限之和+职工人数

每年摊销金额=以前年度应补提的基本养老金÷职工预计平均剩余工作年限

2.企业补充养老金费用的确认

企业补充养老金由企业按国家规定,在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金后,根据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由企业与职工共同协商确定养老金的补充方式、待遇标准、发放形式及经办机构等。我国企业补充养老金的给付形式是规定缴费制,补充养老金费用也应按规定缴费制来确定。企业为补充养老金个人账户的供款,一般按照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对有特殊贡献的人员,可以规定较高的供款水平。因此企业各期应确认的补充养老金费用通常就是当期应计提数。

如何对补充养老金费用进行会计处理,我国还没有明确规定。然而企业的补充养老金计划属于半强制性的,它不同于强制性的基本养老金计划,如果对补充养老金费用的会计处理不作必要的引导与约束,一些企业就可能巧立名目,以给职工计提补充养老金费用之名,肆意转移收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从理论上分析,对企业补充养老金费用的会计处理可以有以下三种做法:

(1)在税前列支,计入各期的成本费用账户。国外许多实行企业补充养老金计划的国家都允许企业在所得税前列支补充养老金费用。

(2)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并作相应的会计处理。对补充养老保险的核算可通过“盈余公积”与“应付养老金——应付补充养老金”账户来进行。

第5篇

一、实施进度资源的综合控制,实现项目为利润源头,是加强管理,开拓市场的需要项目管理整体目标的实现,必须在严肃科学的计划控制与合理有效的资源投入下,通过各项施工管理的有机、综合的适时过程控制才能达到。

在项目实施工期、成本、质量、安全四大控制过程中,就成本角度来讲,做为成本中心的各项目部,以实施卓有成效的成本控制为基础,才有可能形成源源不断的利润源头,才有可能使企业得以生存和继续发展。

项目发生的总成本过程,主要集中于组织、管理正式工程的施工阶段,而这一阶段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达到业主认可的各阶段进度目标,并取得过程业务收入以弥补过程投入,最终实现总工期目标和总项目收益值。施工进度目标是通过分阶段、分层次进度计划的执行和控制,各类人、财、物等资源围绕进度计划实施同步投入、配合与支持,并在综合控制下实现的。

由此,计划系统应进一步予以充实、完善和提高,尤其是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工作更需加强,以适应内抓管理,外拓市场的要求,使施工进度计划管理手段同其它资源计划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综合控制的最佳效果。与企业外部开拓市场紧密结合,更多地承揽施工任务、更好地干好现有工程。在面对有限的建筑市场和众多的竞争对手的严峻形势下,企业在适应市场、开拓市场、抓住市场机遇的同时,唯有各项工作在组织得当、协作配合、科学有序、扎实有效的基础上,才能信息灵敏、决策正确、执行得力、不误战机,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占尽先机而有所发展。

二、全局性的项目总体计划管理,是施工管理的主线和重点就一个工程项目来讲,要有一个全盘总体控制计划,以指导、协调和安排人、财、物等各类资源。

要达到项目工期目标、质量目标、效益目标及其综合体现出的企业信誉和社会效益,在项目管理上需要确定一条从准备谋划、执行反馈、调整修改、再执行及执行结果评价的主线,一切工作应围绕这条主线展开。基本建设程序表明了一个工程项目产生、演变、发展、形成的规律过程,在施工阶段亦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施工阶段之前各阶段所产生的工作成果,以及明确的最终交工时间要求,是项目施工总体计划、资源安排的基础。

在合同工期的目标下,编制合理的总体计划,以安排各阶段、各专业主要工作,进行人、财、物等资源调配,并指导进一步的进度计划细化工作和各类详细资源安排的初步确定提供依据,形成各时间层、各专业层次、各组织层次的进度计划体系,是计划资源总体控制期望目标实现的关键。

项目部直接管理下的具体工程项目,计管理是贯穿项目施工始终的各阶段、各层次、各业务职能管理的第一步和首要的工作。一切工作由计划开始,一切工作按既定目标印计划步骤展开,有条不紊、适时调整,才会避免工程施工组织中的大起大落、非均衡性施工,从而有效利用和节约资源,实现最佳产出。

三、充分运用计划管理手段达到控制目标,就必须将各类资源有机地融入计划管理的全过程中项目施工进度计划是编制者依据基建程序中施工阶段之前的各阶段工作成果,考虑工程、工艺特点和施工特点,以合同工期为工期目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规定的总进度目标和效益目标,形成分层次、分阶段、分专业的,包括各资源投入量平衡计划在内的一整套计划组合,并由项目管理的决策层批准实施的纲领性文件。

就单独施工进度计划来讲,它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项目千头万绪业务管理计划工作的龙头,是财务资金计划、劳动力组织安排计划、机具调遣计划、技术准备及现场组织等各专业计划的主线。这些资源计划依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而又相对独立执行各自的职能计划管理。从工程最初,施工进度就与各类资源紧密结合在一起,各类资源的投入,也要道施工进度进行数量、结构、时间、范围等进度管理,并以计划的形式与施工进度计划配合,支持和保证施工进度目标的完成。

四、具体计划管理中,要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定性和定量地,主要是定量地进行单页和综合分析,使进度目标与资源投入协调一致,使计划的执行建立在正确谋划的基础上。

项目总体计划编制需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

1.项目建设进度计划施工周期或合同开竣工日期。

2.《初步设计》及投资概算等资料。

3.施工设计图纸计划交付日期及相关说明。

4.主要工艺设备、材料计划供货日期。

5.水文、地质及气象因素。

6.本企业现有可能调配于本项目上的人员机具。

7.充分考虑各专业管理和成本核算的要求,科学适当地划分工程结构编码(WBS)和组织结构编码(OBS)。

8.外部协作关系等其它因素。

在充分考虑以上因素后,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使编制出的计划符合以下要求和确定以下几方面内容。

1.符合合同规定完成工作内容的最终交工日期,明确反映出为实现工期目标的各阶段、各主要施工工序及各专业主要控制点的合理安排与交叉。

2.总体计划中作业项目加载初步确定的劳动力资源计划投入总量及其结构性安排。

3.将已确定或初步估算的工程实物量在计划中体现,以确定施工劳动强度,便于定期监控时的资源分析。

4.按概算资料进行总价经营分析,初步测算分解出总成本中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间接成本费用,并加载于计划作业中。

5.进行施工机具详细计划投入量的预安排及使用的时间长度,并与计划进度相协调。

基于上述总体计划的要求和包涵的内容,主要期望达到以下目的:

1.实施项目施工的宏观控制,随施工进展,在其动态适时调整过程中,实现工期目标。

2.基于一个工程项目内外协作关系的复杂性,诸多影响因素多变而不确定性,必须在总体控制下实行分阶段、分专业、分区域的分级进度控制,使总体进度控制计划成为分级控制的基准和指导规范。

3.项目的整个施工阶段,与业主或总承包商或分承包商或设计和供应商,建立一致的进度目标,并起到履行、监督和警示某一阶段各方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以期望共同目标的实现。

4.取得预定的成本控制目标。

5.协调处理好进度、质量、成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项目总体控制目标在三者的互动、综合作用下,达到各自的控制目标。

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施分阶段、分层次的计划进度及资源管理,逐一实现分级目标项目的全过程、全面计划进度管理,首先应使每一位参与者在既定方针、目标下,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各自职责,制定和贯彻程序化的规范性文件,认识到过程控制与最终目标的实现不是某一部门、某人的事,它直接关系到项目部各单位及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以作业层参与、管理层操作、决策层领导的“三层合力”的综合进度管理。

项目总体计划执行之后,只是项目进度管理的起步,以此为基准的逐级分解进度计划及各业务控制管理将随之展开。要将项目总体规划和总体进度目标变为实际行动的具体步骤,必需进行行之有效的逐级管理和切实可行的分级控制,客观上就要求对总体进度管理进行分层次、分结构的纵向与横向的具体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工作。

根据实际需要和可操作性要求,按详略和粗细程度分为项目总体控制计划即一级总体统筹控制计划,二级进度控制计划,三级详细执行计划,四级具体作业计划。

二级计划是对一级总体统筹计划的进一步展开和确认,同时又是对三级详细计划的指导。三级计划是准备执行的近期计划安排,是执行、检查进度完成情况的重点。各作业项目已准备就绪,并即将开始,相应的资源支持和保障计划随时处于待投入状态,是各阶段目标实现的短期性安排,是管理层重点管理阶段。四级计划将三级计划具体为作业层可操作的进度安排,是与劳动作业任务单下达内容相一致的立即执行计划,确保三级计划的实现。按时间段划分,对应与前述四级计划分为合同期总体控制计划、年度实施计划明度执行计划、周作业计划。

工期进度目标的完成是参与施工作业的各类资源综合作用,相互支持、配合的组织成果。科学合理的工序交叉与工期时段的确定,也是在合理加载资源,分析、调整、平衡后得出的,离开资源的有力支持,工期目标只是空谈而无法实现。通过进度完成数据的采集、汇总,对照既定计划工期和控制点,对比分析工期差异程度和原因,分析计算对后续作业与相关工作的影响,以确定出新的应对进度计划,结合资源支持计划进行权衡,以更新此级计划,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按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各层次计划进行组织实施,不论哪一级计划,一经贯彻执行,各单位、部门及每位管理者、执行者,均应维护其严肃性,及时收集实际进度数据,认真分析、研究与计划对比的差距,实事求是地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与补救措施,重新调整资源分配与投人强度,合理进行作业交叉与局部调整,再执行后对效果再评价,以扭转局部不利因素对总体时度的影响,使其按既定总进度安排继续实施。同时,应注意一成不变的计划不是适当、正确的计划,随着进度的延续,总体进度计划总是处于动态的、需要及时更新、调整的状态下,每一级计划都是为保证上一级计划的实现而制定和实施的。当某级计划执行完后,其实际执行情况的数据就更新上一级计划,将不可避免出现的进度差异(包括工程量完成程度,人力、材料等资源及费用投入与计划间或超前或滞后的差异)时,以致影响了分级计划目标的完成,就需提前调整进度和平衡资源,完成预定计划目标。

六、各类资源计划为确保进度计划的实现给予有力支持的同时,也为本身在随进度的进展中进行过程核算控制确定了目标基准各类资源计划包括:

财务计划、劳动工资计划、物资供应计划、机具计划、质量计划、技术准备计划等。

七、进行有效的计划进度资源控制、管理,必须辅之以强有力的保证措施和严格执行的管理制度包括:

第6篇

关键词: 确定缴费型,确定收益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模式选择

2005年,《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相继面世,标志着我国确定缴费型(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简称dc)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拉开帷幕。此时,国外正经历着一场对dc计划的反思浪潮,曾备受赞誉的 dc计划暴露出了难以掩饰的问题。这对我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模式选择有不少启示。

一、dc计划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国际通行的养老金计划,主要为确定收益型(defined benefit plan,简称db)和dc计划,同时还存在混合型等其他多种计划。国外对dc计划的反思通常都与db计划相联系,在比较二者之后得出结论。

(一)dc计划存在的问题

1.运营效率低下。与db计划相比,dc计划运营费用过高、投资收益偏低,严重影响了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障水平。在运营费用方面,dc计划的运营费率为2.25%,db计划仅为0.44%(louis,1999)。单就投资费用来讲,dc计划需0.56%,db计划需0.28%(john & stewart,2001)。在投资收益方面,dc计划平均为6%-7%,而db计划则达到11% (cpers,2005);一般来讲,dc计划的年均收益要低于db计划2%(barclay's global investors,2000)。一名职工30岁工作,起薪25 000美元,假定年工资增长率5%,两种计划的投资收益率都为8%,缴费比率同为工资的10%,那么,在他 60岁退休时,dc计划账户余额仅为db计划的68%。若dc计划投资收益率比db计划低一个点,即7%的话,则骤降至 db计划的58%(ppp,2004)。

2.存在偿付能力风险。dc计划没有偿付能力问题被认为是不同于传统db计划的重要特征,也是近年来dc计划风靡全球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但欧盟的职业养老金调查 (ryck,etc.,1999)却表明,dc计划仅在理论上没有偿付能力问题,现实中,dc计划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将产生偿付能力问题。智利曾被认为是成功的dc计划代表,但严重的偿付能力问题使智利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l.jacobo rodriguez,1999;dimitri vittas,1996)。

3.降低养老计划的覆盖率。据美国劳动部公布的结果(dol,1998),许多人在转换工作时没有将dc计划账户余额转入新公司,却选择提取现金用于当前消费,这使得dc计划的长期退休保障变得有名无实。1/4的人选择不参加 dc计划,55%转换工作的人都会将账户余额提现,而账户价值在5 000美元以下变现的比率竟高达87%(alicia & annika,2004)。21%的人只把dc计划看成现金账户,而将db计划称作养老金账户(frb,2001)。

4.加剧养老收入分配差距。首先,dc计划使税收优惠政策成为劫贫济富的工具。在享受税优的dc计划中,足额缴费的多是富人,低收入职工为应付当前生活压力,难于及时足额缴费,减少了享受税优的空间,加剧了贫富分化(cii,2006)。其次,dc计划造成低收入人群账户积累不足。因风险抵抗能力较差,低收入人群通常只能被动选择稳定但收益偏低的投资方式,降低了投资选择空间,最终造成退休账户出现大额不足(jayne,2001)。根据美国经济政策研究院的报告(lee,2005),dc计划对退休收入影响的基尼系数比db计划高出0.097。

(二)dc计划出现问题的根源

1.多头委托的运作模式是运营费用过高的根源。dc计划过高的运营费用,产生于多头委托的运营模式。通常来讲,在dc计划中,从计划设立、缴费、投资到给付这个完整的业务链条,要分成若干个环节,分别委托给独立的服务机构。每多一个服务提供者参与,就必然造成运营费用的一份提高。而db计划中,通常由保险公司等单一金融机构整合了养老计划的全部业务,形成了综合服务的规模优势,大幅节省了运营费用。根据美国劳动部雇员福利安全署的测算(ebsa,2006),退休计划运营费用提高1%,退休资产数额将下降28%。

2.养老金风险责任的转移是dc计划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db模式下,通常由企业承担养老金风险,职工只需根据劳动合同,到期获得确定的养老收入,本身并不承担风险责任。在dc模式下,企业对职工的退休福利水平不做承诺,基金运营的风险主要由职工个人承担。因此,db计划向dc计划的转变,本质上是养老金风险责任由企业向职工的转移。这产生了两个问题:

(1)降低了长期养老储蓄水平。db计划转向dc计划之后,职工失去了可预期的养老保障,不得不主要依靠个人完成对养老保障的规划。这时,职工不但要具有维持长期储蓄的主观愿望和现实可能性,而且还要具备长期理财能力。这两个在db计划中都不需要的条件,在dc计划中却都成了大问题。首先,单凭职工个人维持长期储蓄并不容易。特别对收入偏低、年龄较轻的职工,由于婚姻、购房、生育等阶段性需求,直接导致了许多dc计划在建立初期就遭到提现,严重加剧了长期养老储蓄水平的下降。其次,职工缺少必要的理财能力。从dc计划多年的实践来看,多数职工缺乏投资兴趣和必要知识,通常会根据“最小障碍路径”,选择最为保守的投资计划,造成了巨大的机会成本,严重影响了 dc账户的积累水平(choi,laibson,madrian & metrick,2004)。许多国家要求企业斥重资开展职工理财培训,提高投资收益。但从实际效果看,培训作用甚微,因为受训职工通常仅口头表示改善投资,但很少行动(colleen,2003)。与之相比,db计划的养老金投资由专业投资机构进行,通常会全面考虑投资回报、风险水平、期限结构等因素,保证了稳定收益。

(2)导致了低效率的养老金治理结构。在养老金基金积累制度下,企业多以职工利益为目的将养老金交由金融机构来运营,从而造成养老金的所有者、经营者和受益者分离,形成了委托与受托,或债权与债务的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对养老金的运营监督和权利请求机制成为养老金治理结构中的核心问题。由谁对养老金运营实施监督,谁来拥有对养老金权益的请求权,直接影响到养老金运营的安全和效率。按照法律经济分析的观点,制度的设计,应尽量保证社会成本最小或收益最大。为此,应把监督和权利请求职能赋予更具实施条件和能力的主体,从而在治理结构上确保安全性和高效率。金融机构与作为自然人的职工相比,法人企业当然具有更多的资源和更强的谈判能力,更有条件对养老基金运营进行监督,并对金融机构的违法违约行为提起诉讼。因此,把养老金的风险责任赋予企业,会比赋予职工具有更高的社会效率。db计划正是依据这个原则,由企业来承担养老金的风险责任。而dc计划则与此背离,将风险责任转移至相对弱势的职工个人。这种治理结构的不经济设计,削弱了养老金运营效率,带来了安全隐患。日本在dc计划实施一年后,随即推出了《确定收益型企业年金法》,其中道出了出台db计划的原因,即dc计划“不能完全保障公民年金领取权”。

3.养老保障的需求刚性是造成dc计划偿付能力不足的原因。职工对养老金收入水平,会根据退休前的社会地位、收入水平等,存在一个基本数额的需求或需求预期。虽然dc计划对退休福利没有承诺,不像db计划中有明确的支付水平,但也要满足这个基本需求。由于高额的运营费用和较低的投资回报,dc计划的账户价值常常无法满足基本需求,出现实际偿付能力不足。此外,出于竞争压力,许多dc计划会承诺收益保证,无论这种承诺是明示还是暗示,都会使dc计划具有类似db计划的特征,产生刚性债务。dc计划的给付方式也会造成养老资金不足的问题。对于一次性给付,若在退休后未能再次投资,将要产生高昂的机会成本,威胁职工老年保障。对于年金给付,则存在长寿风险,即个人账户余额无法负担受益人长寿时的养老保障;以及逆选择风险,即健康状况不好的年金受益人更倾向于选择年金给付,造成账户资金不足。

二、国外的对策

基于对dc计划的深刻反思,各国的通行做法是两种计划同时发展,根据各自情况实施改进,综合二者优势,探索适合企业特点的养老模式。

(一)鼓励两种模式共同发展

国外对于养老金模式的选择,大多采取兼容并包的原则,针对不同模式,分别出台相关政策,允许企业自主选择。近年来,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又开始重视db计划,出现了向 db计划回归的倾向(sare,2003;stephen,2006)。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在“21世纪的退休保障计划”的报告(csis,1999)中提出,必须鼓励建立“具有成本效率的db计划”。同年,对于同时提供db和dc两种养老计划的企业,美国国会撤销了在税法415(e)项下(dr计划)限制缴费和积累金额享受递延税收优惠比例的限制,鼓励企业设立db计划(nasra,2005)。加拿大也采取了多项措施,鼓励发展 db计划(jim & jack,2005)。加拿大公司职工纷纷要求重返 db计划,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强烈愿望”(buzz,2006)。

(二)分别对两种计划进行改进

养老计划的历史表明,db、dc计划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各国都采取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为防范db计划出现偿付能力危机,2005年美国政府改进了db缴费制度等规定(gao,2005),加拿大也要求对db计划盈余计提风险准备金,加强了db计划的风险管理,降低了破产的可能性(jim & jack,2005)。早在1986年,美国的《税收改革法》就降低了db计划受益权的获取年限,到1989年,大部分db计划的年限都已降到了5年(olivia,2002);2001年美国颁布了《经济增长与税收减免协调法案》(economic growth and tax relief reconciliation act),允许db计划接受 dc计划资金,并增加了db计划的便携性(cpers,2005)。对于dc计划造成人员过度流动的问题,开始适当控制dc计划的流动性,同时鼓励低收入人群增加缴费比率,以减少 dc计划拉大收入差距的影响(stephen,2006)。

(三)综合使用两种计划

综合使用两种计划,能够改善投资收益,提高低收入人群的退休保障(cori,2000)。根据hewitt的调查,2005年,在美国100个提供dc计划的企业中,同时提供db计划的有72个(amy,2005)。全美州立退休管理人协会主张,要建立以 db计划为主,dc计划为辅的养老金制度(nasra,2005)。加拿大允许两种计划互相转换,企业可以选择先建立一种计划,然后在合适的条件下转化成另一种计划(jim & jack,2005)。

三、我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模式选择

(一)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从国外对dc计划的反思中可以看出,以下6个因素对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模式选择具有决定性影响,我们将据此对db和dc两种计划进行比较分析。

1.治理结构。养老计划的安全性,是决定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模式选择的首要因素。上海社保案的发生,更强化了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良好的治理结构,是养老金运营安全的首要条件。从国际经验来看,由企业对职工养老保障做出承诺,并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是具有社会效率的养老金模式,尤其对安全性问题,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db计划的治理结构,遵循的正是这样的制度安排。在dc计划中,由于企业在缴费后便不再为职工利益对养老金承担责任,独立于企业资产、缺少利益相关人监督的养老金信托财产,便成为可供渔利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类似于上海社保案中侵害养老金财产的事件,便不难想象。

2.偿付能力风险。偿付能力风险问题,曾是许多人拒绝建立db计划的重要原因。但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开始发现,现实中dc和db两种计划都存在偿付能力风险,二者差别仅在于是否明确承诺。防范偿付能力风险,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是两种计划都要关注的重大问题。而且,从计划安排上看,db计划本身并非是造成破产的原因。2005年美国政府向国会提交报告(gao,2005),认为db计划本身没有问题,企业未按期缴费,刻意低估负债水平才是养老计划破产的罪魁祸首。这个问题,在美国已通过新法案得到了纠正。另外,db计划福利水平较高,不但包括养老保障,而且还常包括职工在职期间的死亡和伤残保障,dc计划中则没有后者。高福利当然需要高缴费,许多企业放弃db计划而选择 dc计划,并非无力缴费,仅是不愿承担较高的福利费用。因此,从上面的情况看,偿付能力风险不应成为拒绝db计划的理由。

3.成本效率。养老计划的成本效率既是财务问题,也是安全问题。从短期看,它关系企业财务负担,影响企业竞争力;从长期看,它关系养老计划的资金充足性,影响养老保障的安全性。选择养老金计划模式,就是选择将有限的养老资源,投入到何种效率模式当中去。不同的效率模式,经过长期的积累,将产生巨大的保障差异。这个差异,乘以我国庞大的企业职工人数,将是一个天文数字。事实证明,无论在运营费用上,还是投资收益上,db计划都比dc计划具有明显的效率优势。国外对dc计划积累不足的问题,常用的解决办法就是推迟职工退休年龄。但我国就业压力巨大,为创造就业机会,我国实行统一的退休年龄制度,职工难于推迟退休。在这种情况下,db计划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4.计划流动性。人才流动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传统db计划将退休福利与退休前的工资挂钩,并在退休或工作多年后才赋予职工受益权(vesting),使职工变更工作的成本很大,限制了企业人员的流动。dc计划中企业缴费的受益权赋予时限较短,职工在转换工作时较少受到养老金受益权赋予时限的限制,有利于企业根据生产周期调节人力资源。我国许多企业生命周期较短,高新技术等行业人员流动频繁,农民工等高流动人口数量庞大,十分需要 dc计划。不过,在发展成熟的行业里,db计划具有稳定员工队伍的优势,dc计划有时也会因频繁的人员流动,加大企业管理成本。因此,选择哪种计划,要视企业发展的具体需求确定。

5.资本市场发展。养老金是资本市场的重要资金来源。就资本市场提供直接投融资活动的功能来讲,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应主要包括扩大市场容量,增加资金供求的效率。与 dc计划相比,db计划运营费用较低,对于同样金额的养老金缴费,可以使更高比例的资金进入投资积累;在投资效率上,由于db计划比dc计划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率,更有利于改善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6.养老收入分配。收入分配差距加大,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全体居民,特别是低收入人群提供公平的养老保障,减少收入分配差距,既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拉动内需的经济举措,也是缓解社会矛盾,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增长成果的政治举措。从国际经验看,在这方面,db计划比 dc计划具有优势。在我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至今没有获得充分的税收政策支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加剧收入分配差距的担心。dc计划的超前发展,加重了这份担心。

除了以上因素外,企业养老金的“历史债务”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养老负担十分沉重,大批职工行将退休。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向dc计划转型,对中老年职工来讲,必然出现账户余额积累不足,无法获得足额保障的问题。而对于“历史债务”,db计划具有天然的优势,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解决办法。

(二)相关建议

我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模式的选择,应破除先人为主的思想,在全面认识两种模式特点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看待它们对我国的适用情况。由于养老金计划具有长期性特征,其优劣利弊很可能在几十年后才能充分显现,一旦设计出现纰漏,隐患将长期潜伏,待出现严重后果时再行补救,则可能积重难返。db计划历经数百年发展,计划特点和利弊后果已为世人熟知。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率先推行dc计划以来,至今才有30余年的历史,美国第一批参加dc计划的婴儿潮职工才将退休,dc计划优劣特征初现端倪,保障效果尚未可知。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国外关于养老计划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高度重视国外对养老计划的反思,以谨慎的态度确立我国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模式。

1.建立以db计划为主、dc计划为辅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模式,允许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根据具体状况,自主选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解决我国特有的问题,不搞一刀切,大一统。

2.db模式的引进,应立足我国国情,充分借鉴国际经验,摒弃传统模式的不利因素,并结合既有的团体保险发展经验,灵活设计制度框架。

第7篇

施工计划的编制要遵循下列要求:

1、符合实际施工的要求。要掌握有关工程的施工合同,规定、施工组织设计及其技术资料、工程性质规模、工期要求。了解施工条件和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等资源情况。

2、均衡、科学地安排计划。综合平衡是计划管理的核心,也是计划工作的基本方法。要统筹兼顾全面考虑,搞好施工任务与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供应之间的平衡,科学合理地安排人力、物力。

3、积极可行,留有余地。所谓积极,就是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潜力,运用各种技术组织措施,使计划指标具有先进性。所谓可行,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计划的可行性,使计划留有充分余地,防止指标过高而挫伤执行者的积极性。

4、计划指标要明确具体,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年度计划要保证合同工期的要求;季度计划要保证年度计划的完成;月份计划要保证季度计划的完成;避免各类计划之间的脱节。

5、突出重点。一般工程应受重点工程的制约;附属工程应受主体工程的制约;单位工程计划应受项目总进度计划的制约。

二、施工计划的实施

施工计划的实施就是施工活动的进展,也就是用施工计划指导施工活动,落实和完成计划。为了保证施工计划的实施,保证各进度目标的实现,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做好计划交底,全面实施计划。要使有关人员都明确各项计划的目标、任务、实施方案和措施,使管理层和作业层协调一致,充分发动群众,调动全体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将计划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

2.签订承包合同或下达施工任务书。施工任务书是向班组下达任务实行责任承包、全面管理和原始记录的综合性文件。施工班组必须保证指令任务的完成。施工队和作业班组之间分别签订承包合同,按计划目标明确规定合同工期、相互承担的经济责任、权限和利益。

3.调度工作是施工计划顺利进行实施的重要手段,其主要任务是掌握计划实施情况,协调各方面关系,采取措施,排除各种矛盾,加强薄弱环节,实现动态平衡,保证完成施工计划和实现计划目标。

4.施工计划一旦批准,就成为施工单位必须履约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文件之一,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若要修改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作为施工企业内部施工生产活动的依据,应该紧紧围绕计划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已定施工计划,保证各种计划前后上下相互衔接,形成连贯性,始终保持计划管理的权威性。

三、施工的计划的检查

在施工计划的实施进程中,为了进行进度控制,应经常地、定期地跟踪检查施工计划的实际进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1.跟踪检查施工计划实际进度。这是项目施工计划控制的关键措施,检查和收集资料的方式一般采用进度报表方式或定期召开进度工作汇报会。为保证汇报资料的准确性,计划工作人员要经常到现场察看和掌握施工计划的实际进度,做到心中有数。

2.整理统计检查数据。对检查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形成与计划具有可比性的数据资料。一般可以按实物工程量、工作量和劳动消耗量以及累计百分比整理和统计实际检查的数据,以便与相应的计划完成量相对比。

3.对比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用施工项目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方法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了解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拖后、超前还是与计划进度一致。一旦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符,即出现进度偏差时,计划人员必须认真寻找产生偏差的原因,分析进度偏差对后续工作产生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进度调整措施,以确保施工计划的顺利实施。

四、施工计划的调整

第8篇

一、加强领导,落实帮扶责任

为进一步深入地推进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我局成立了局长为组长,社保局、就业局、医保局负责人为成员的的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充分调动各经办机构的参与积极性,落实工作责任制。同时,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魅力、平安、和谐”的主题,将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与部门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奖惩,建立计划生育“三结合”目标考核责任制,把工作业绩纳入绩效考核内容,激励工作人员脚踏实地搞好帮扶工作,巩固帮扶成效,让帮扶户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常抓不懈地积极引进帮扶项目,拓展帮扶形式,从计划生育家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落实面向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解决人口问题的平台作用。

二、制定措施,全面帮扶

根据我局与区政府签定的“三结合”目标责任书,我局的帮扶任务是新增户2户,联系户2户,帮带户2户。为更好地完成帮扶工作,在全面了解计划生育新增户、联系户的生产和经济收入情况的基础上,一是与新增户签订帮扶协议,建立帮扶档案,按照前景好、风险小、投资小、见效快的项目,对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市场意识的农民,认真对他们搞好技术和营销培训,引领他们逐步独立进入市场,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对他们已投资的项目,引领他们走向规范化建设管理,在做大、做强、做长的基础,形成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作用的产业链。

二是落实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专项资金,我局共投入4000元专项资金用于对计生“三结合”户的帮扶工作,重点是今年的“新增户”,同时带动联系户,帮助他们适当解决发展生产出现的资金不足的困难,让他们尝到实行生育的甜头和实惠,推动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通过帮扶,2户新增户、2户联系户、2户帮带户都达到预定的帮扶目标,我局圆满地完成了帮扶任务。

三、发挥优势,增强帮扶实效

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在取得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准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对象,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对他们开展免费就业培训,让他们掌握汽车驾驶、保健按摩、家政服务、电脑应用等一技之长,充分享受就业优惠政策,实现人力资源有序流动;在了解“三结合”户发展生产的需求的基础上,投入“三结合”专项资金购买生产所需物资材料,全力支持“三结合”户发展种植业和家庭养殖业,促进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对象的发展生产,让他们率先致富。同时我局为每户新增户、联系户购买农药、肥料等农资用于生产种植,并保证每户新增户都能参加一次免费就业培训,对一些有一定基础的新增户、联系户、帮带户加大培训力度,使他们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术。

四、加大宣传,提高广大计生户对“三结合”工作的认识

努力加大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的宣传力度,在我局开展的各项宣传活动中,也把计划生育“三结合”列入宣传内容,突出宣传党的计划生育优惠政策、计划生育“三结合”的帮扶方式、帮扶目标、帮扶成效,让广大群众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实行计划生育光荣,响应党的计划生育得到的实惠,自觉踊跃地实行计划生育,推动计划生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第9篇

关键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问题;对策

1引言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它是林业和生态建设中的最为基础的工作。通过有效的林业规划设计可以为林业的生产提供有用的数据支持,以及预测和解决林业生产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为保护林业资源开发提供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所以林业管理部门及各相关部门要充分重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基于此,本文就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共同探讨解决办法,为进一步完善林业调查设计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主要是为了科学规划森林资源情况、研究生态建设的可行性等,为林业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而且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不仅需要耗费一定的脑力和体力,还需要掌握多种知识技能。因为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它必须以当时的自然环境以及调查得到的具体文件、报告等,经过各相关专业部门进行科学的评估以后再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整个过程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报告。目前据相关林业发展要求规定,对森林资源规划和调查工作,做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所以在调查手段、技术操作方面要有所提升和改进,从而满足当前林业调查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缺乏重视

因为林业调查管理工作周期较长,与其他很多能够在短期内获得经济效益的行业不同,所以在目前来说林业调查管理工作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其中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监管等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够,各专业之间缺乏有效的融合,使得调查得到的结果不具备针对性,最终不能对保护生态森林资源提供有效的保护。同时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中的基层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没有全面意识到自身工作的意义,所以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很多工作流程都没有有序地开展。

2.2技术设备落后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受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在调查工作中使用的设备还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当下林业发展需要。当前主要的设备就是地形图、皮尺、角规和罗盘仪以及精度极低的GPS和配备的比较简单的电脑,它们最多只能用于数据计算以及将设计好的图纸打印出来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手段还主要是以传统的地面调查为主,而技术人员的工作经常是在野外环境中,不仅工作强度大,而且进展起来也比较困难,新技术应用不多,工作效率不高,各类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手段落后,成本高、周期长等,使得实际作业质量受到严重制约。

2.3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需要的是综合性的专业人才,但是在实际的作业中,目前的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其中有很多观念及知识结构都比较老旧,不具备专业的技能培训。而且林业调查规划工作一直都是在野外,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大部分的工作人员常年在外作业,忽视了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工作的开展,使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整体队伍素质较落后。在这样的情形下,不仅严重阻碍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开展的进度,还会使整个调查质量得不到保障,也就适应不了现代化林业的发展需要了。

2.4缺乏资金及监管保障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人员常年在外工作,生活条件差,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且工资待遇还很差,工作性质与工资待遇不成正比,使得很多工作人员出现不稳定的思想情绪,不能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调查规划工作中,而且很多有经验的人才流失严重。同时也是因为社会上很多不良风气的滋生,国家缺乏相关监督管理,使得很多林业管理人员受金钱利益等诱惑,进一步导致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质量达不到保障。

3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改进对策

要想保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就需要解决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提,不断在实际中探索出新思路,为更好地解决问题和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质量提供保障。

3.1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完善,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林业调查规划管理制度。对林业调查规划工作进行全面的调查。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人工林建立起来,乱砍滥伐现象也日趋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更加需要站在科学的角度去规划林业资源。所以,要弥补系统性的漏洞,林业调查规划单位就应该考量生态、造林、营林、采伐、造材及之后的木材市场、木材深加工、林业机械、林业科研动态等等因素。因此,林业的调查规划不应该局限在单一的一个层面上,应该系统地调查规划,并做出完整的科学调查规划报告,提供给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基层林权单位。在进行林业资源调查的时候,要对林业资源调查规划进行全面的分析,不仅要调查天然林业资源状况,还要对市场需求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将生态保护与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全面整合。制定出近期和长期的规划工作,从我国目前林业建设工作现状开始,充分考虑和评估林业建设的近期和长期效益。只有这样动态的对林业资源建设工作进行系统的规划,才能保证制定出来的规划方法具有可行性,进而为林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信息化时代还要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用专业的软件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提供便利的条件,在最快的速度下获得有关林业调查规划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保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高效和快捷。

3.2增加投入,改善条件

因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特殊性,所以在对设备方面的要求比较高,这就需要资金的投入力度,保证基本设备以及测量仪器等能够与时俱进,通过改善设备设施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需要改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做到工作人员的劳动付出与其回报成正比,在工资待遇方面给予提高,而且还要额外对在野外作业人员进行补助,让他们可以安心的进行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增加投入,改善了林业调查设计工作条件。同时树立了满足顾客期望的质量意识,以用户的需求作为质量的重要考核手段。及时运用先进的林业调查设计技术,提高速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调查质量。着重抓了林业调查设计队伍培训工作,人员能熟练掌握了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了先进技术的效率。最后还需要将资金投入到整个规划设计队伍的科技实力中,让工作人员提高学习的意识,这样才能推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人员的能力,进而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质量。

3.3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工作质量,所以迫切的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由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设计的范围比较广,专业技术比较强,所以要加大学习力度,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基层工作人员,都需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尤其是管理人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大家掌握适应新时展需要的新技能。定期在业内组织专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和考核机制,对于表现优秀者给予奖励,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需要加强专业人员职业素养的学习,提高自身廉洁的工作作风,为提高和规划设计工作提供支持。此外,还应该面向社会招聘业务能力强,专业素养好的先进技术人才,不断壮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队伍力量,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来推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3.4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私有林权的保护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相关部门制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出合理的规划标准。如果处理不当因为利益纠纷的等问题就会严重影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进度。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相关法律依据还不健全,已经发生过很多次影响工作开展的先例了,所以要求国家以及相关监督管理机构要加强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法律法规的确定,加大监管力度,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保证每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3.5与时俱进,科技创新

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对专业技术的要求很高,而当前的技术调查方法都不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那么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引进新技术,通过创新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其中数据库是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那么就需要向先进的国家学习将网络通信技术结合青睐,新建和完善适合各个地域实际情况的林业地理信息系统,实时进行数据的更新和维护。在现如今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过程中可以将航天遥感技术引入进来,遥感技术可以从监测和资源调查等方面对各个森林资源数据进行收集和监测。同时还可以利用高清数码相机,为精确的监测数据提供依据。

4结语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意义十分重大,在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解决存在的问题,改善林业调查工作者的工作环境,为他们提供更加有利的工作条件和待遇,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要加强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视,只有充分认识到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对林业资源建设的促进作用,才能保证林业的健康发展。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中要不断探索出新的思路,积极引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我国林业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黄骏勇 单位:广西桂林市恭城县林业局

参考文献:

[1]赵新强,王万峰,魏来.关于林业调整规划设计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4):275.

[2]滕建生.林业调整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5(4):77~78.

第10篇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介于基本养老保险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之间,位于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层。第一层基本养老保险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由政府强制执行,覆盖全社会,属于社会保险范畴。而第二层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第三层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则是为了提高职工退休后生活的质量,由企业和个人自愿参加,是对第一层养老保险的补充。国家鼓励、提倡企业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参加补充养老保险,并在政策上给予指导。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资金来自于企业自有资金中的职工奖励和福利基金(国发[1991]6号),按照我国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目标替代率(是指养老金相当于退休者工作期间所拿工资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养老金替代率=退休后的第一年养老金÷退休前一年的工资额×100%.国际劳工部对养老金替代率有上限和下限规定,一般上限不得超过原工资水平)大约为20%左右(基本养老保险的目标替代率为58.5%,财政部保险司)。由此可见,在我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具有福利性质,是给本企业职工的一种退休后福利,企业参加补充养老保险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的企业自身行为。此外,由于企业参加补充养老保险可以获得税收上的优惠(如企业可在税前缴费、养老基金的投资收入免税等),也可把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视为企业理财的一个部分。

二、企业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方式

我国企业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方式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1991年国发33号文件规定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要由社会保险机构经办,1995年国发6号文件改变为企业可自主选择经办机构。目前,我国企业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方式大致有三种:一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由社会保险机构经办,企业每月向社会保险机构交纳补充养老保险,由社会保险机构向退休职工按月发放补充退休金;二是由企业为职工向寿险公司购买团体养老年金保险;三是企业为职工建立内部个人账户,借鉴国外方式实行体外管理,即委托寿险公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等组织进行补充养老保险的竞争性管理。企业则建立监管委员会,以提高投资回报率,并保证退休职工补充养老金的保值和按时给付。

在这三种方式中,第一种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等同于社会保险,第二种则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等同于商业保险,都没有反映出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独特属性。企业参加补充养老保险是企业自身的行为,而且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具有福利性质同时也具有理财的特点,因此在方式的选择上应侧重于经营性和盈利性。本人认为,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典型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应当是:在第三种方式的基础上,企业成立专门机构、建立企业养老金计划,并设立基金法人、管理人、保管人、投资人的体系,自行经办。

事实上,在企业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方式上,我国政策已经在向典型的补充养老保险方式倾斜。在深圳市1997年出台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方案中指出:补充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自主选择金融机构经办。具备条件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和资产经营公司,也可自行经办补充养老保险,但必须建立专门经办机构,补充养老保险基金必须与企业其他资金分开管理。2001年4月24日,劳社部5号文件关于印发《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通知中指出:十五期间养老保险的主要政策措施是“逐步形成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企业年金实行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管理,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企业参加典型的补充养老保险方式,为了实现给付补充养老金的承诺,就必须建立完整的书面企业养老金计划。一般,企业养老金计划应具体说明参与该计划的职工的资格条件、计算给付补充养老金的基础以及如何筹集和管理给付养老金所需的资产等等。按照职工退休金是否可以事先确定,企业养老金计划分成确定养老金计划和确定提存金计划。

三、确定养老金计划和确定提存金计划的资金运行比较

确定养老金计划是指职工的退休金可以按计划中所规定的公式事先确定,养老基金的营运风险由公司承担的养老金计划。确定提存金计划则恰好相反,职工的退休金不能事先确定,它取决于企业养老基金的营运业绩。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司大都采用确定养老金计划(英国确定养老金计划的最高替代率为66.67%、西班牙和荷兰为70%)。

在确定养老金计划中,由于雇主保证退休职工每月的补充退休金,雇主就需要建立信托基金以保护投资,并向信托基金供款。如果养老基金的投资业绩好,对雇主而言,就可减少缴费额,降低计划成本。如果基金的资产不足以支付退休金的情况发生,此时雇主如有偿付能力,要弥补赤字,但万一雇主无偿付能力,甚至经营失败破产,公司雇员(已退休和未退休的)就面临丧失养老金的风险。因此,就必须:(1)建立信托基金,使养老基金资产和企业资产分离,并规定养老基金不准投资于本企业,或者规定投资于本企业的最高比例,同时选择与基金分离的保管人和投资人,以保护基金本身的安全;(2)建立担保机制。

确定提存金计划,其缴费率事先确定,一般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在西方国家,雇主一般承担大部分缴费)。总的缴费一部分用来购买商业人寿保险以抵御意外人身风险,其余建立雇员的个人投资账户,放入某一投资机构,由该投资机构向雇员提供投资工具,一般是投资基金或单位信托基金,由雇员决定如何在各种基金中分布投资组合。计划中的累积金额与就业期内的缴款额和投资收入密切相关,最终数额取决于退休时个人账户中基金的价值,即各基金的净资产值。可见,确定提存金计划进行养老金的积累和支付,实际上是借助对投资基金的购买与赎回完成的。

四、我国在构建企业养老金会计规范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企业养老金会计和养老基金会计的分离。企业养老金会计和养老基金会计是两个不同的会计主体,在养老金会计处理中要坚持分立原则。企业养老金会计是以企业为会计主体,企业是承担养老金费用的经济组织;而养老基金会计是以基金会为经济实体、以基金会管理下的某一家基金为会计主体。从主体的特点来看,企业养老金会计是“一个经济实体、一个会计主体”,而养老基金会计是“一个经济实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主体”。养老基金会计要求基金资产与管理人、信托人的自身资产分开核算,把本基金的会计业务与其他基金的会计业务区别开来,基金会计的工作,如资产的计量、日常账务处理、基金会计报告等都是本基金经济活动的体现。

第11篇

[关键词] 商业企业 员工 绩效考核 创造力

全员绩效考核,是在商业企业员工岗位职责分析和员工职涯规划的基础上,开展的以人本管理为中心、以培养和提高员工素质、技能为主导思想,通过绩效考核来促进员工的技能提高、激励和认可员工的劳动付出,从而稳定员工队伍,不断完善服务,满足业主和使用人的需求,而获取利润的企业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将绩效考核贯穿于整个商业企业管理营运始终。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改善商业从业人员个人绩效,把握好全员绩效考核的特点,才能提高整个企业员工的创造力。

全员绩效考核,也就是要充分尊重商业从业人员,在绩效计划、绩效考核实施过程中、绩效考核评价、反馈环节中,要让被考核的商业从业人员充分参与,做好充分的绩效沟通。绩效考核要以强项优势,提高效率,改善质量,共同发展为目的,而不是作为监督、控制的手段。在考核过程中,要给予工作指导、支持、协调、帮助。

一、注重商业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是对个人职业发展的远景规划和资源配置。关注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实际上也是关注集体的发展。要重视员工的合理使用,注重专业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提高,不断更新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改善技术条件,为人才的涌现和成长营造更好的环境。要建立科学的用人和选拔机制,给员工以平等的竞争机会,真正让懂管理、善经营的人担任企业要职。由于商业企业属于服务型行业,随着年龄的增大,记忆力的衰退,精力、体力的减弱,从业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大,按一般的规律到40岁左右,他们对于新的知识的接受速度变慢,工作的效率和连续工作能力都大幅度下降,商业企业职业生涯趋于终结。所以他们必须在40岁之前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或者向更高层的商业企业人员进化,或者转型为经营者管理等方向。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由人力部门、负责人、员工自己共同制定,并预先接受相应的教育。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研究、制定相应的制度,帮助商业企业从业人员员工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才能有效地留住人才,使企业和员工能得到共同发展。

二、注重全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

全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针对岗位工作分析来定,具体:

1.工作量占50%,员工是企业的主体,高度重视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以人为本的全员绩效营运模式重要体现。由于员工在公司内担任职务和角色不同,因此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工作量是直接反映一个员工在公司中发挥的作用程度大小的最有效体现,因此,所占比重应为最大。

2.业主满意度30%,是商业企业品牌建设的基础,同是它也是“以人为本”最有力的体现,商业企业是否真正做到以满足业主的需要出发,从而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业主满意度就是最好的证明。

3.团队合作、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指标考核占20%,提倡合作、相互沟通、员工的个人发展,是企业发展潜力的力量之源,企业要发展,离不开员工的相互合作、相互沟通,所谓“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也是这个道理。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是属于人力资源管理范畴,本身就体现了以人为主,而以人为本的全员绩效考核管理模式,重视员工的职业发展,本身也是对人的最大的尊重。

三、注重全员绩效考核PDCA流程设计

全员绩效考核管理要有系统性,一般可分PDCA(PLAN、DO、CHECK、ACTION四个环节,PLAN:首先进行岗位工作分析,共同商量绩效指标,在计划中要体现重视员工,让员工充分明白自己的任务,让他对考核指标认可。DO:执行中加以阶段检查,分析原因,调整绩效指标,也就是以考核促工作,帮助员工提高责任心; CHECK:首先自查20%、主管查50%、最后公司30%综合给出成绩,要打破大锅饭和评价的随意性,充分量化、承认员工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ACTION:对于成绩优秀的人,要给予奖励,如奖金、晋升、技能培养,对成绩差的要进行有效沟通,分析原因,给予针对性的培训、帮助。

如下图所示,是笔者设计的商业企业从业人员绩效考核管理的PDCA运行过程。具体可分为以下运行过程:

1.绩效计划(plan)

绩效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主管与员工的意见能达成共识,商业企业目标与全体员工的努力方向就会取得一致,这样才能在全体员工的一致努力下,共同达成项目的目标。在绩效计划阶段主要的工作是要达成一个绩效契约,制定针对性的指标体系,最后形成绩效计划文档。

2.绩效实施与管理(do)

绩效实施与管理的作用表现为,在绩效期开始时制定的绩效计划很可能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变得不切实际或无法实现,通过持续的沟通对绩效计划进行调整员工都希望在工作过程中能不断地得到关于自己绩效的反馈信息,以便不断地改进自己的绩效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作为主管,需要在员工完成工作的过程中及时的掌握工作进展情况的信息,了解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和遇到的困难,协调团队中的工作。

3.绩效评估(check)

绩效评估可以由员工评估、主管评估和对照评估三个阶段组成,三个阶段的有效组合,可以避免矛盾、增进沟通,对改善员工绩效、开展下一轮的绩效评估有重要作用。

4.绩效评估结果的反馈及应用(action)

绩效考核实施的成功与否,很关键的一点在于绩效评估的结果如何应用通过给予反馈的形式,将行为的结果告诉员工,是一种能够使员工得到激励的方式。绩效评估的结果可用于员工培训与发展的绩效改进计划、强化优势,用于激励机制,保存绩效评估的结果可对员工的晋升提供依据。

提高商业企业全体员工的创造力,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最高层次的目标。作为企业,除了把握好员工绩效考核的特点外,还需要塑造激发员工创造力的环境和机制:一是创造一个鼓励员工开拓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的宽松环境以及思想活跃和倡导自由探索的氛围;二是建立正确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重奖重用有突出业绩的开拓创新者,让那些墨守成规,无所作为的人难以立足;三是强化企业内的竞争机制,激励员工去研究新动向、新问题,并明确规定适应时代要求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具体目标;四是要求企业必须组织员工不断学习以更新知识,并引导他们面对现实去研究市场的新变化、技术的新动向,研究现实经济生活所提出的种种挑战。

总之,作为以服务为主的商业企业,我们只有认真把握绩效考核的特点,挖掘出全体员工的内动力,商业企业才能日益竞争的现实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陈海晏:浅析经济组织中的人本管理[J].价值工程,2004(04)

[2]许艳萍:论顾客投诉处理与顾客忠诚度的培养[J].商场现代化,2005(05)

[3]陈霞:基于员工价值的企业核心竞争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05)

第12篇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9-0112-01

一、对企业税务会计的认识

(一)以税收规定为依据,在税法的约束下操作

对于财务会计,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和业务处理。在企业税务会计工作中,必须按照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运作,严格执行税法中有关计税依据与会计处理的有关规定。当财务会计与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一致时,应严格遵守税法规定并进行调整。

在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财务会计只能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几种方法中选择一种。但企业税务会计必须按照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同时必须以税收规定为依据进行必要的调整。

(二)对企业税务会计内容的理解

企业税务会计的对象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纳税而引起的税款的形成、计算、缴纳、补退等经济活动的资金运动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具体1.流转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2.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环节应纳税种的会计处理;3.企业纳税申报表的编制、分析;4.办理税务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和纳税申报等事项;5.税务筹划工作,其实质是依法合理纳税,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纳税风险。

(三)税务会计工作需加强税收法治化建设

税务会计的产生对企业管理以及税收征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税收法治化可以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因税务机关的滥用权力和越权行事而遭受损害。近些年在煤炭公司的工作实践中,经历过多次煤炭行业的稽查,深深地体会到税收法治化的重要性,平时工作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使公司遭受大的损失,尤其是在平时日常工作中就能做细,使之合法化并足以应对税务稽查的事项。

(四)开展税务会计工作需要相关的专业性人才

企业开展税务会计工作的目标是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具有丰富的会计理论、税法理论以及法律理论的专业性人才,并对财务人员、涉税人员以及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过多次税务机关的稽查之后,公司意识到企业开展税务会计工作的重要性,设立了税务会计岗位,并多次组织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选拔符合公司和税务机关要求的人员担任税务会计,充分发挥其在企业税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合理进行企业税务筹划

(一)选择适用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企业税务筹划

1.收入确认时间的税务筹划。销售收入实现的时间和结算方式密切相关,销售收入的确认既影响流转税也影响所得税,企业应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选择推迟应税收入确认的会计处理方法。公司通过销售结算方式的选择,适时地采用预收煤款、按运煤进度付款等结算方式,来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可以合理地归属所得年度,达到减税或延缓纳税,从而降低公司的税负。

2.费用扣除的税务筹划。费用列支的多少主要影响企业所得税,企业应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列足费用,并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减少企业所得税。公司在进行会计处理中,选择适用的折旧计提方法,按规定提足各项资产的折旧,并对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及时进行会计处理。

3.存货计价方法的税务筹划。存货计价方法是指企业在计算成本时,为使成本最大所采取的最有利于自己的成本计价方法。常用的存货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等。选择的存货计价方法不同,结转当期销售成本的数额就会有所不同,从而影响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存货计价方法的税务筹划应立足使成本费用的抵税效应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使企业的所得税税负降低。

例如公司采购的煤炭中,煤价跨度较大,价格不一,有煤泥、洗煤、电煤等等,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选择移动加权平均法作为存货计价方法,使公司成本费用的抵税效应得以最充分的发挥,更有利于公司的持续经营。

(二)企业融资的税务筹划

税法规定企业支付的股息、红利不能计入成本,但支付的利息支出可以计入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融资方法。公司煤炭经营形势较好,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做大做强煤炭业务,通过银行委托贷款,向关联企业借款2000万元,使公司的经营业绩得到了提高,并产生了有效的节税效应。

三、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提高企业税务管理水平

(一)企业税务管理是合理、合法的避税行为

企业税务管理是企业在遵守国家税法,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政策,达到少缴税或递延缴纳税款,从而降低税收成本,实现税收成本最小化的经营管理活动。企业在加强税务管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税法规定,不能马虎大意,避免将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引入偷税、逃税的歧途。

(二)企业税务管理的核心是税务筹划

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是为了实现税务筹划,这就要求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税法理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配备专业素质优良的税务会计人员,充分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的纳税行为进行统一的分析、筹划,达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三)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应在纳税义务发生前进行安排

企业税务管理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如果企业的经济行为已经发生,纳税事实已经形成,纳税项目、计税依据和税率已成为定局以后,就不存在加强企业税务管理的问题了,就很容易出现偷税、逃税的行为。

四、税务会计师在企业税务工作中的作用及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促进企业依法纳税

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人应尽的义务,税务会计人员熟悉并掌握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具体内容,并在税务会计核算中能认真执行,使企业的经济业务事项符合国家的税法和会计准则,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能够促进企业依法准确纳税。

(二)有利于规避企业税务风险,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主要以财务会计知识为主,较少涉及税收专业知识。而税务会计人员熟悉税法,了解企业涉税资金运动的规律,能依据税法规定及时、足额缴纳税款,又能充分运用国家的税收政策,开展企业税务筹划,合理地规避企业税务风险,使企业尽可能地少缴税,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有利于增强企业涉税能力,提高企业的税务管理水平

税务会计师接受过企业税务会计方面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具有独立进行涉税处理的能力,能够根据税收法规的变化及时利用有利的税收政策,通过合理筹划,选择合适的经营方式,实现企业税负最低,规避涉税风险,增强企业的涉税能力,提高企业的税务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