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八年级生物总结

八年级生物总结

时间:2022-07-17 20:16: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八年级生物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八年级生物总结

第1篇

一、在思想上,积极上进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考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以最好的状态学习。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性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我还注重文化学习,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我时刻牢记学校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采取小组合作的模式,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成长。老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起到点拨的作用。

二、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我多问

虚心、主动地向其他老师学习,多听课,多交流,丰富教学手段,抓住校内外听课学习的机会,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吸取别人的教学精华,并且不断的实践,不断总结。当然,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扬长补短,不断努力。两次考试,期中考试,考的不是很理想,抽考考的也是不怎么理想。可能是我的教学方法不够好。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多观察学生,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抓住课堂,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我会采取一些适当的措施来针对优生和后进生,尤其是后进生。在教学中,要真正了解他们对生物学习的态度,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个别找谈心。上课时要关注他们的反应,看他们对知识是否理解,多鼓励他们回答问题,对他们的变化及时做出肯定。

三、服从安排,积极主动

由于我是第一次任教八年级生物,而且任教6个班级的生物教学工作,的确有时感到力不从心。但仍然要及时反思小结,期末总结。这都是为了有效的开展下学期的工作。在以后教学中我会积极和本组、本年段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调研活动,作业及时批改,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使学生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提高素养,努力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落实生物课程理念,要面向所有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有所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从而加强生物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正是由于在各位领导和教师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我这学期本人能够圆满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我也认识到,课程的改革需要我不断的加强学习、反思,提高自身的素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暴露出不足,如何做到科学计划、科学落实、科学管理教育教学,这些还需不断地努力。希望大家对本人进行严格地监督,作出批评。

第2篇

一、教学工作

这学期主要担任一年级的生物、八年纪的生物和九年纪的化学的教学及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因为第一次上岗,对学生的思想、学习以及家庭情况等我都不清楚,必须得摸索教材,所以工作起来很吃力。新人就是新人。由于经验的缺乏,我的教学水平与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相比是有差距的,这一点在考试中就显现出来了。第一次月考以及期中考试,我带的帮成绩都很不理想:二班和一班相比,差距都比较大。所以,我自身感到压力也很大。从这两次考试中,我认真总结了经验和教训。我认识到,光靠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的。我为了教学经常找他们谈心、交朋友,使他们懂得老师没有把他们"看扁",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要提高教学质量。

(1)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三、领班工作。

第3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生物试题;复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2-0350-55

从2014年开始,本人所从教县区将生物与地理在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进行分卷合考,以各自总分的20%计为生物、地理的会考成绩,并将会考成绩计入学生参加中考后的总成绩,由当地各所高中量分录取。细算学生考得的1分只相当于0.2分,但从学生的生物学科整体成绩来看,有些学生成绩是18、19分之多,大多数能达到15分左右,但也有些竟然不到10分。如何做好生物学的复习,掌握方法是很重要的。

一、让学生了解生物试题题型及考试范围

(一)八年级生物试题题型

从本县区2016届初中毕业会考八年级生物试题来分析,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地理100分,考试时间60分),试题共分两卷,第一卷: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第二卷:非选择题(技能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填空题(共34分),简答题(两小题共6分)共50分。

(二)考试范围

生物学在七八年级开设,每学年分上下册共4册。知识点多,范围广,从2016届八年级生物试题来看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为高中生物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选择题1、2、4、5、8、10、18、22,填空题1、2、3、4、5分别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食物链、先天、血液的成分、关节的组成、艾滋病的可传染性、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植物的分类特征、人体的系统、人体的三道防线、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等基础知识;考查的基本技能如非处方药的简称、急救电话、识别细胞的结构及三种血管出血的判断方法等。当然也有能力提升题,如填空题6(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首先将表格数据转在坐标系内表示出来,并连成一条直线,然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回答酒精对心率的影响,从而通过探究我们得到什么启示。让学生既能基本合格,又能体现层次性。

二、整理与构建知识网络,切忌片面地讲

八年级的课程较多,学生又认为生物是小学科因而不重视。因此,生物总复习的目标要明确,任务要具体,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与整理,从而更加清晰地构建知识网络,所以,我们在复习中要重视章节联系、知识点联系,在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同时,使学生慢慢构建起知识的网络和系统,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能走出课本,较熟练地归纳本节的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复习中有所构建与整理,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而简单地讲解一些题目,如配套练习题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在以往的复习中,我们总是讲练结合、以讲为主或以练为主,毫无目标,更无线与网,从而导致学生无大的提升。学生经常抱怨付出的很多,回报却很少。因此,在做复习时,我们要把课本知识与对应练习结合起来,把让学生打好基础知识放在首位,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三、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重视实验与结构图

生物是实验学科,让学生重视已知实验(课本中的大量图片信息),借助图片的直观信息帮助学生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2016届初中生物会考的试题来看,图像和图表分析题都占有一定的比重,选择题有4个图共占8分。填空题有一个结构图题共占4分,有一个图表题共占5分,而这些图像又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课本。所以,我们在上课与复习时应特别重视课本图片材料。但是,在教学与复习过程中,师生往往忽视图片,而只是学习与熟记课本中的文字基本知识,因图片学生难以解读所以经常放弃。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学生技能一般。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合作之下,学会重做实验,会做试验,这样不会让学生感受到灌输的感觉,产生怀疑的态度,使学生通过自身观察,彻底地验证实验结果。

四、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很多学生记忆能力较强,也喜欢记忆,这是基于人机械记忆的延续,也是习惯的长期养成,而能力培养需要转换与过度,具有一定的难度。大多数教师往往认为生物学的内容大多属于记忆性的,只要学生的记忆功夫就行了。结果学生在考试中,稍微遇到灵活一点、陌生一点的题目,便感到无从下手。就像2016届初中生物会考八年级生物试题填空题的第6小题: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中的第(1)问将以上表格中数据转在坐标系内表示出来,并将其连成一条曲线便能说明这一点。分析其原因,并不是学生没有记住知识本身,而是缺乏数学知识与生物知识的联系与交汇,缺乏灵活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知道饮酒过量会有害健康,但到生物问题上就不会迁移了。

五、学会做题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教会学生如何答题,试题有容易题、小题和难题、大题之分,在试卷设计上也往往从简单题开始,沿阶梯性设计,一般容易题和小题偏重于打基础,考查对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难题、大题是知识点的综合与技能的应用,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从生物会考试题来看,选择题占了整个试题的一半分值,再加上填空题,小题占的比重就更大了。分析原因:一方面,小题考查知识范围广,覆盖面广,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增加试卷的客观性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会做题不仅有助于平时的学习,更为学生对知识的检测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到两全其美。

总之,教学面对的是学生,作为教师要善于钻研,勤于思考,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从方法中走出来,用活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

参考文献:

第4篇

云南省各学科分值分配为: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各100分;物理50分;政治、历史、生物学各40分;化学、地理各30分;音乐、美术、劳技各20分(优秀20分,良好15分,合格10分,不合格零分);信息10分(合格10分,不合格零分);此外,生物、物理、化学要考实验操作,首次计入中考成绩。

这一改革从2020年秋季学期入学的七年级学生起开始实施。

据悉,从2012年以来,云南3次对中考进行改革。而此次中考改革,与以往相比力度之大,再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张春骅就此次改革的原因解释说,当前,云南省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不能较好地体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要求,教、学、考、招有机衔接不够,不能从指挥棒导向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他介绍,从2019年3月以来,省教育厅将多次讨论修改形成的征求意见稿,交给州、市、县、区政府和教育体育局进行讨论;在昆明市、大理州的4个县、区召开了座谈会;组织了两场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育部门及中学校长教师、家长参加的专家论证会。经过反复权衡利弊、修改完善,并做合法性审查后,于2019年12月27日正式印发。

这一改革引来家长不同看法,有家长认为物理化学是与生活生产联系密切的实用学科,是第一生产力的学科,分值偏低,会让初中学生不重视,基础不好,将给高中学习带来影响。

对此,云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刘刚解释说,此次改革分值的变化,是根据各科目的课时、容量、难度来测算的。过去有的科目分值太高,导致学生要去补习班超前学,加重了学习负担,也导致学校偏科,成为学校难以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原因。比如八年级开始学习的物理,在整个初中阶段的课时总占比只占了4.9%,但在现行的中考方案中,分值为80分,占了13%。现在物理下降到50分,在700分的总分占比中为7.1%,仍然高于其在课程中的占比,就是考虑到这门学科的实际份量。

对于新的改革方案,关注度的是体育分值上升,与语文、数学、英语均为100分。

有家长认为,“这对于不爱运动和天生体质差的孩子来说就是噩梦”;更多的家长认为,“将体育列为主科是必要的,没有体质一切都为零”,“孩子的健康比数理化成绩重要”。

对政策的出台,网友称:“体育老师笑了”,“体育老师终于不用‘卑微’地要课了”。

前段时间,一位体育老师因晒出他总是把课让给主科老师的聊天记录而走红网络。网友同情地说:体育老师“本应该是体质的那个,最后却经常被‘生病’”。

“体育老师,有求必应,体育课变万能课,其他老师随需索取”的现象目前普遍存在于许多中学。体育课上取消篮球赛、长跑改短跑,测试中引体向上大多数学生不达标,运动会纪录多年无人打破。加之学业负担过重,作业过多,周末要上补习班,学生几乎没有户外运动时间。

云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徐忠翔用16个字来总结现行的招生考试制度:“考什么,学什么,教什么,考得多学得多,考得少学得少”。

云南省教育厅2018年对该省16个县的小学四年级和初中八年级的抽查显示,四年级的数学周课时超过正常课时的60%,八年级数学周课时超过正常课时数的90%。四年级体育开课达标率61.2%,八年级体育开课达标率只有38.7%。

“青少年的体育健康已存在很大的问题,学生中的‘小胖墩’‘小眼镜’‘豆芽菜’越来越多。”徐忠翔说,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身体和心理健康发育的关键时期,必须通过相应的运动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为此,新的中考改革,将体育的成绩从50分提高到100分,身体素质60分,包括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长跑等;体育技能40分,包括排球、篮球、足球等。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试方式将三年一考改为一年一考。

第5篇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回顾一学年期来的工作,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及同志们的热情帮助下圆满的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不少不足之处,新学期伊始,为了更好的做好下一步的各项工作特制定本学期教育教学计划。

二、上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得失

上学期我担任初二三个班生物教学工作,经过一学期来师生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并取得较好的成绩。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生物知识和识图析图技能为将来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作为班主任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仍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其力度。

三、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担任了八年级三个班的生物教学工作,这三个班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生物是一门基础的课程,大多数学生对此颇感兴趣,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观察地图的方法和资料的分析,防止有些学生只顾看热闹。本学年生物需复习课本和专题复习,在课时量没有增加的基础上,容量大大加大,有些同学在知识的掌握上可能有一定困难。且今年生物将参加结业考试,分值较大,并且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这给复习带来的一定的难度。

四、任务与目标

1、使学生学习一些生物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几种常见的识图方法和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填图和材料分析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生物在实际中的应用。

2、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关心生物,关心社会的情感。

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感染学生,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远大的思想。

2深入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教学艺术,采用启发式教学,贯彻各项教学原则,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育活动,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听说课,并及时总结教学经验。

4工作认真负责,做到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出满勤,干满点。

5让学生展开交流,征求学生意见,调节自己的教学。

6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争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7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8及时总结平时教学的得失,不断加强自身的教育赞赏能力。

第6篇

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效率优先”的原则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以落实推进2011年八道江区的“教学十项工作”为中心,细化教学的常规管理,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效益和档次;以校本教研、片区教研和课堂教学为载体,细化教学研究的主题、创新教学研究的模式、推进我校“问题教学研究”的进程,扎实开展各种类型的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程;提高我校的办学声誉。

二、工作目标:

1.夯实并细化教学常规管理——备、教、批、考等教学工作的环节,尤其是集体备课环节,设立学科单周备课日,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效益和档次。

2.夯实并细化教、科研工作,尤其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设立双周教研日,从而拉动科研的方向。

3.全面深入课堂,加强九年级平行推进的监控与管理。

4.改进八年级两级分化现象。

5.加强七年级学科的衔接和各班级均衡发展的管理。

6.加强学籍和档案的规范、科学管理。

7.科研工作和师资培训工作要加强计划性和有效性。

8.加强新、老三室的利用率与规范管理。

三、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夯实并细化教学常规管理——备、教、批、考等教学工作的环节,尤其是集体备课环节,设立学科单周备课日,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效益和档次。

1、加大上学期修订的有关《备、教、批、考等常规教学制度》的执行力度,将这些制度的执行落到实处。

2、夯实并加强集体备课的细化管理。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集体备课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集体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准备环节,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

本学期设立单周集体备课日,并对集体备课制定出相应的《集体备课制度》加以具体的约束和奖惩要求。集体备课日的具体设置为:

每月单周周二至周五为集体备课日,备课的时间为两节课。

周二下午是语文组,负责人为陈平、赵光荣。

周三下午是数学组,负责人为王永发主任。

周四下午是英语组,负责人是单丽华主任。

周五下午是理化生組,负责人是王霞主任。

周二上午政史地組,负责人是杨福荣主任。

周三上午是体音美組,负责人是姜秀任。

上午的备课时间是三四节课,下午的备课时间是七八节课。

(二)、加强学科教学的阶段性和终结性的质量监控与分析。

1、各级教学管理人员本学期仍然要不断加强对课堂教学环节的监控与调研,与教师一道深入课堂,研究教学过程设计、实施、反思、效率的“分子”的提高策略,使课堂教学向着集约、创新、高效的轨道不断运转。

教学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0节,教导主任听课不少于80节(含上课节数)。

2、为确保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等的提高。各年级主任要调动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参与教学管理的微观管理,把单元过关、章节检测工作落到实处。组织好月考工作。

七、八年级本学期搞好两次月考一次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工作,九年级搞好3次月考工作。具体为:

七、八年级:第一次9月26、27日;第二次11月14、15日。

九年级三次月考:第一次9月27日;第二次11月15日;第三次12月27日。

七八年级思品、历史、地理、生物同时纳入月考检测,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教务处要组织好每次的检测工作,并做好相应的质量分析,总结经验,改善不足,促进提高。

(三)、突出抓好九年级毕业班的平行推进工作,加强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确保在11年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从而提升我校在河口片的办学声誉。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课堂授课质量的监控。

主管教学领导和主管九年级领导在现今上级部门对延长课时时间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严控情况下,我校应挖掘课堂教学潜力,加大深入九年级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与教师一道研究九年级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问题。教学校长本学期九年级听、评课不少于30节;负责年部教学的主任听、评课不少于40节;教导主任听、评课不少于40节。

2.加强边缘生的潜力挖掘。

①树立边缘生的信心;②加强对边缘生的学法指导;③挖掘边缘生的非智力因素;④加强边缘生的个别辅导;⑤抓家校结合。总之挖掘各种潜力提高边缘生的成绩。

3.加练习题的精选控制。练习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教师对习题要精心筛选或设计,力争同学科的练习题是学科教师共同协商的成果。

4.九年级本学期进行三次月考:第一次9月27日;第二次11月15日;第三次12月27日。

每次月考要及时进行质量分析与总结,为下段的教学提供经验和改进措施。

第7篇

关键词:新教材教学;问题;建议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实施,而课堂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培养、发展学生探究的能力,还要有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改革对教师而言是压力,也是挑战。在改革中换掉的不只是一本教科书,而是一些过时的、落后的教育观念,是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的转变。

新课标下的生物教材,改变了沿用多年的知识体系,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进行编排,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素养教育,加强实践技能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总之,虽然课程改革后的教材给初中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但教师在教学实际中还需重视教材存在的具体问题。据此,笔者对“生物新教材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粗略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实施建议。

一、新教材自身因素问题

1.新教材有些地方知识阐述不当,探究实验不切合课堂教学,造成教师备课难度大,教学实施难。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用全新的育人方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然而,在实施教改的过程中对教材的很多内容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例如,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28页的“运动系统的组成”,在观察与思考中有这样的叙述:“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组成的。”但在讨论教材中设置的三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运动系统由骨骼、骨骼肌和骨连结(关节)三部分组成。概念阐述前后不一致给学生学习和理解造成了困难,也给教师讲解造成了难度。

又如,八年级上册第35页“动物的绕道取食”这个探究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更进一步体会动物为了生存而具有学习性的行为。笔者认为这个实验改用下面的设置更利于课堂教学。如图,用一铁笼,中间设一铁丝网,铁丝网上开设大小不同的小孔所有孔只有最上面的一个能让猫通过。实验时,一边放猫,一边放一块肉。通过这样的设置,更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

2.新教材知识铺垫不够,或前后知识的安排不切合学生的发展认知规律,造成学生理解难,教师教学难。

新教材摆脱了“学科中心论”,淡化了学科意识,教材的编排理念和编排结构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但不管怎样改,都应给学生掌握一定的学科系统知识。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被子植物的一生——开花和结果”一节中,没有介绍花被、花蕊等知识,就直接问学生花的哪个部分最重要。“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一节中,没有介绍茎的木质部、韧皮部等,就直接讲导管、筛管。这些知识对七年级学生来说,若不加于补充,学生是很难理解这些知识的。由于知识的铺垫不够,表面上留给教师和学生探究的空间似乎增大了,但实际上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带来了极大困难。笔者认为,这不利于初中教学。

另外,在这套教材中,还存在知识的安排不切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笔者认为对染色体、DNA、基因的知识只要简单提及即可,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到八年级下册中的遗传这一章节中具体讲述较好,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3.新教材内容量大,课时紧,很多活动课只是一种摆设,这一问题七年级尤为突出。

活动课本身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由于教学时间过紧(一般学校生物课一周仅安排两课时),教材内容量大,没有充足的时间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再加上应付每年的年度统考,教师教学不得不避重就轻,这就造成很多活动课只能成为一种摆设。

二、现实因素对新教材施教的影响和制约

1.评价体系不完善,导致新课改难于实施。由于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很多教师在上课时更多的是迎合考试,真正的课改精神难于在教学实际中根深蒂固。也就是说,教师教学更多的是围绕着考试来组织的,而不是从更全面的方向去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2.在学生、级组、学校,甚至相关教育领导部门看来,生物课只不过是“副科”,不参加中考,不会较大影响教育的走向。因此,生物学科上面这张无形的“副科商标”有意无意地影响了学生对该门学科的认识,进而影响到学习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势必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施教。

3.生物实验配套跟不上。老教材换掉了,新教材上许多在教学中用到的东西无法找到。特别是我们这些边远山区学校,即便有些挂图,但很多已经不适用,更不用说在探究实验中用到的一些材料了。

因此,现实因素的制约,也给实施新教材授课设置了许多难度和障碍。

三、实施教材的几点建议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以及学生认知规律与水平出发,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达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笔者在使用了两轮新教材的基础上,提一些肤浅的看法和建议:

1.在教材编排中,对知识铺垫不够的地方加于整改。如“水分加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一节,在“观察与思考”后,先对植物茎的木质部、韧皮部做简单的介绍,再叙述导管、筛管的知识。这样,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2.探究活动的选取要利于取材,利于学生操作,在客观上能够让多数学校在实际教学中能完成相关实验。从而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的具体要求。

3.各学科之间应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形成教学中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课堂教学中要解放思想,认识教育的全局性。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奠基,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为此,相关教育部门和领导要充分认识教育的整体性,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不忽视非中考科目,确实做到开齐课程、上足课时,做到各学科协调发展。要做到这一点,笔者建议从以下两点入手:

(1)建立一套合理的教师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不以升学为唯一评价标准。

(2)教师应全面认识教育的整体性,不能完全受制于应试教育,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与认识,来适应不断改革的教育。

总之,教育不可能一成不变,它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以上观点仅仅是个人的一孔之见,希望能“抛砖引玉”,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参考文献

[1]汪忠.生物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万福,丁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3]周小山. 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第8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科书;修订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2)10-0011-03

人教版初中生物课标实验教科书自2001年开始实验以来,已使用了11年。2012年1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正式版)颁布,自2012年秋季开始,七年级学生将使用根据课标正式版修订的初中生物学教科书。修定后的教科书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些都是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科书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教科书修改的直接原因

(一)课程标准:教科书修改的根本依据

教科书需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修订。与实验稿相比,课标正式版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内容框架上都没有大的变动。实验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全面体现了课标实验稿的要求。在课程标准未做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教科书的修订在总体编写思路、内容编排体系上也未做大幅度变动。修订后的教科书保持和发扬原实验教科书的以下特色:构建了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通过系列化、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落实科学方法教育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注意反映生物科技的新进展。

与实验稿相比,课程标准正式版更加强调重要概念的教学,强化了关于动物类群的内容要求。鉴于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突出和重视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教学成为修订教科书的重要任务。例如,教科书对概念的讲解比原实验教科书更加详细透彻,表述更加明确,表述概念内涵的文字以黑体字排印;每节开始的“想一想,议一议”激发学生学习相关概念的兴趣,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活跃思维;每节开始部分的“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以问题形式列出本节重要概念或相关知识;增加辨析概念的练习题;每章最后的“本章小结”引导学生对本章所学重要概念进行梳理和总结。由于课程标准正式版增加了对有关动物类群的内容要求,修订教科书在八年级上册将对现有内容做较大的调整,补充有关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等动物类群的内容,以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重要参考:来自一线师生的意见和建议

教科书修订时要认真听取不可忽视的使用者对教科书的意见和建议。自2001年以来,我们就一直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座谈、个别访谈、开研讨会、收集书面意见,有计划地、系统地收集教科书使用信息,为教科书修订提供参考。我们通过课题研究,深入研究教科书的使用情况,为教科书修订提供实证基础。自2001年至今,教科书编写组承担和从事的有关课题研究,有国家级课题4项(其中重大课题和重点课题各一项);有课程教材研究所立项的课题3项。

研究发现,实验区的广大师生总体认可教科书。例如,2004年、2007年两次大规模问卷调查都表明,绝大多数教师认可教科书的框架结构,肯定教科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调查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喜欢生物课本。

但是研究发现,在生物教科书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我们予以解决。

七年级课时紧张。课时紧张的原因,有课时分配不足方面的原因,也有生物教科书内容安排方面的原因。七年级教科书,尤其是上册的知识内容丰富,实验、探究设计也较多,实际教学时课时确实紧张。在修订教科书时,我们认真考虑这一问题,对七年级教科书的知识内容和实验、探究等活动都做了适当的精简。

实验、探究完成情况不理想。问卷调查表明,只有约60%的教师能完成教科书设计的半数以上的实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从教科书编写本身来说,教科书中设计的探究活动数量总体偏多(其中有些探究活动本身教育价值不高),有些探究活动可行性不够理想。在修订教科书时,我们对教科书中的探究活动进行了必要的精简;认真考虑了目前许多学校的现实情况,尽可能地遵循低成本、简单易行的原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替代方案从而提高活动的可行性。

关于教科书知识内容方面比较集中的意见是,教科书的开放性较大,有不少的知识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去总结;有的则是以图代文,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再做补充。例如,七年级下册在讲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时,教科书以图代文,而没有在图后详细阐述,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科书修订时针对这些合理意见做了修改,对必须要讲清楚的基础知识,教科书做了适当的补充,以便于教学。

教科书中某些具体知识内容可进一步完善。例如,生态系统的知识安排较散,七上“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调节能力”部分内容与八上“生态平衡”的内容重复;七年级下册中用照相机成像来类比人眼的成像,而学生要到八年级才学习相关的物理知识,因此类比后更不好理解。教科书修订时认真考虑了这些意见和建议。又如,有一些教师反映实验教科书中“光合作用”这样的重要概念被分割在两章里讲,中间还穿插了“呼吸作用”,不利于学生对光合作用概念的理解;也有不少教师认为,这样的安排有利于突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不能改,否则就失去了特色。教科书修订时,一方面按照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分章安排,另一方面,对呼吸作用内容的安排顺序适当调整,使光合作用在教科书中虽然是分章阐述的,但在教学上是连续的。

第9篇

我于2020年11月加入 中学这个大家庭。时光流逝,转眼间我来到工作一年了。这一年以来,在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忙下,我工作得到了实践锻炼,思想认识、学习本事、教学本事、专业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试用期满之际,特向领导提出转正申请,现将一年来的个人表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表现:

一年来,本人热爱党,热爱人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思想端正,作风正派,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办事认真负责。热爱教育事业,把自己的精力、能力全部用于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并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能够主动与同事研究业务,互相学习,配合默契,教学水平共同提高,能够顾全大局,团结协作,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在平日的工作中,能团结同事,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自我修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受到学生的好评。

二、教育教学方面:

到学校之后,我迅速熟悉常规教学方式、方法,精心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等常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实践,并在实践之中注意查缺补漏,遇到自我无法解决的教学问题就进取向同事们请教,努力做到课前准备好、课中讲解透彻、课后督促检查严。课堂上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最大限度地运用自我的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本事。课后进取和同事们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努力寻找解决方法,使自我的教学本事得到不断的提高。我认为教师要多读书多听课,要掌握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说课和写好教学反思。同时,我还经过反思来加快自我成长,并能从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学生评价中进行自我反思,不断总结、积累自我在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思、所感,促使自我不断的成长。

三、工作实绩方面:

本学年,第一学期从带七年级地理,第二学期带八年级地理及八年级两个班的生物及德育干事的工作。第一学期带的七年级地理在十一师联考中位列第一名。第二学期除地理外新增一门生物学科,这对我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对的起自己,对的起学生。在这一年出勤满,准时到校上班。积极参加各种会议,认真听课。此外,还协助有关领导做好各种工作。

四、廉洁自律方面:

我时刻要求自己,多学生负责,对自己的操行负责。学生的成长需要我们得正确指引,无论是思想,还是精神。因此,在校园廉政建设工作中,我时刻做到自尊、自爱、自重,并进一步坚定信念,自觉与不正之风划清界限。

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政治理论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学习主动性不强,没有主动挤出时间认真地进行自学,学习不深不透,学习经常处于被动状态。参加单位集中组织的学习多,自学少,联系实际不够,对政治理论的学习理解和把握往往只限于知道其内容,但对其深刻的内涵知之甚少;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方法简单。工作思路不宽,很多时候还是循规蹈矩,只安于表面,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就可以了,存在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想法,缺少创新意识,还不能用全新的思维和方式去做开创性的工作。

六、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学习是终身的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今后我不仅要及时学习领会党的文件精神,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其次要积极开拓进取,提高工作水平。要不断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工作的能力;要热爱后勤事业,虚心好学,深入钻研,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事请教;要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开展工作,处理问题,把工作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经过一年的工作与学习,我自感收获颇丰,但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等待我去提高。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经过磨炼,我会改进自己的不足,越做越好。

在试用期结束之际,我郑重地向上级领导提出转正定级申请,请领导给予批准为盼!

此致

敬礼

第10篇

(1)独立思考能力

作为教师,最重要的并非教会学生某种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学生只有学会了思考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的学习,必将会被高效的学习方法取而代之。例如,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本章节中涉及到大量的相似名词,如神经节、神经中枢、周围神经中枢、中枢神经系统等,这些名词无论是从语素上讲还是从具体的含义来说,都极其相似。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记忆,这就需要通过分析、比较各个名词组成和分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辅助记忆。具体的方法以的人体神经脉络图为例,或以一根有枝节的树枝进行类比。形成相应的记忆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通过模仿进行相似的独立思考,最终实现生物知识水平的提高。

(2)解决问题能力

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主动而活跃的思维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接受生物知识理论和结果,进而得到更深刻的体会。作为教师,有义务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探索真理的欲望,并通过生活中显而易见的事物和现象作为教学材料,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独立、自主、积极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例举生活中常见的乳酸菌饮品、防腐方法、污水净化、甜酒制作过程等现象,让学生分析、归纳出细菌和真菌在生活生产中的具体的利用都有哪些、运用了哪些原理。学生在解决教师所设置的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将学会一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并通过长期的训练加以优化,最终在生物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

(3)逻辑梳理能力

逻辑梳理能力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适用于各个学科。通过归纳并总结类似、相反等对比关系的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形成记忆、掌握知识。为了培养学生逻辑梳理能力,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体系和系统规律,并在学生不具备该能力之时通过示范帮助其生成相关意识。例如,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通过对整章的学习,学生对人体各个器官、血管血液流通的状况有了基本的认识,让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无论是对其学习还是生活都是大有裨益的。对于本章节的讲解,可以以血液循环,淋巴循环为主线,可以对血液以及流通所经过的器官的作用进行引申。在教学中除了通过挂图展示帮助学生总结血液运动的规律,即“左心动,右心静;肺相反,体相同”外,还应该对其进行引申,将生活的常识问题加入其中,如心脏疾病的预防,以及常识性的知识进行引申。当学生接触了此类学习方法后,印象会更为深刻,不但能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而且增加了生活常识,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利。教师应该多设置相应的课程对学生进行训练,以此来提升教学水平。

(4)动手操作能力

生物学科在传统教学中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并非因为它本身缺乏学习的意义,而是因为生物学科较其他学科更加复杂、严谨,尤其是需要依靠大量的实验观察才能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对于初中生来说,升学是最大的任务;对于生物教师来说,应通过精心设计,积极带领学生、鼓励学生完成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理论,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条件允许、学生达到一定水平、且有教师全程监督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大胆一试,包揽实验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学生亲自设计的实验与书本或教师设定的实验不同,他们从最初的设计环节就参与进来,不仅能更明确实验目标,而且能培养其科学、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其观察、操作、自主学习的能力。实验成功,他们将从中获得莫大的成就感,并牢牢把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即使失败,他们也更愿意从根源处寻找问题,有助于身心发展。生物实验并非一定要在实验室才能完成,有一些操作简单、持续时间长的生物实验是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轻松完成的。生物教师在七年级上学期伊始就可以带领或鼓励学生种植几株植物,从播种开始,完整地参与、记录植物的生长,通过观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七年级上册中关于植物的知识。而当植物成长到一定阶段时,则可以通过观察植物生虫、杀虫等状态,恰巧可以与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相契合,让学生了解植物界的疾病和免疫系统,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

二、结语

第11篇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主的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让每位学生融入到实验课堂教学氛围中,优化实验教学过程至关重要。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如何教成功地在实验教学中组织,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并达到教学目标呢?下面是本人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认识:

实验教学前,学生应提前预习与实验相关的基础知识,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教师也应该提前叮嘱学生实验中的重难点,让学生能快速顺利完成实验操作。例如,七年级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这是初中第一个生物实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对光”是其中一个难点,教师可以提前强调学生并设置相关问题,如“对光时,应选择低倍镜还是高倍镜对准通光孔?”“光线较暗时怎样利用反光镜收集光线?”或“选择反光镜的哪面收集光线?”。这样,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重难点知识,又轻松地学会了“对光”这一重要操作,加快了实验进度。

教学开始,精彩的导入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内心的求知欲。这比平淡的开门见山式的教学更高效。例如,八年级上册“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我们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雨后蚯蚓为什么要钻出地面?2蚯蚓是怎样呼吸的?3蚯蚓是怎样运动的,它的运动器官是什么?这样,通过几个设置的问题,很容易就激发了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他们做起实验也就格外认真,观察也特别仔细。

实验教学过程要体现新课改思想,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从旁协助指点。对于较复杂的实验,为避免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教师可从实验方法技巧上加以指导,学生在突破难关的同时也获取了成功的喜悦。例如,“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中,由于玻片标本是现成的,显微镜的操作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完成,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完成后,教师可以就几个重要环节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回答,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俗话说“编篓编筐全在收口”。实验教学课堂小结至关重要,课堂小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千万不能忽视实验教学中的课堂小结。例如,七年级生物“植物玻片标本制作”实验步骤,我们可以总结为:擦滴取展盖染吸。它是整节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如果教师精心准备好实验课的每个环节,那么他的课至少成功了一半。

第12篇

一、焦点问题“炒热”课堂气氛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知识积累已经到了一定程度。正值青春期的他们具有好奇心旺盛、渴望探索、在否定和肯定中不断提升等特性。结合学生的现阶段特性,笔者利用学生关注的、当前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自主发言,自由探讨、辩论,在发言和辩论中“炒热”课堂气氛。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八节“空气污染与保护”的教学中,刚一上课,笔者便利用学生最关心的雾霾问题,和学生一起探讨。在学生观点的碰撞中,适时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环境保护。而后,在“火热”的课堂气氛中,笔者和学生一起思考如何防止雾霾,人类的哪些行为会加重环境的负担、破坏环境,如何在生活中保护环境等问题。

二、科学应用中的理性氛围

笔者认为,科学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可以将生活知识搬入课堂中,这样既让学生的学习富有综合性和实用性,又避免了“死”学习。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极为重视科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如告诉学生天气和气温的知识、电路的设计原理、家庭用电安全知识,以及如何将家中的废弃物品进行二次利用、冷气流能带走雾霾、洁净空气等知识,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能用到科学知识。

三、肢体语言带动教学激情

在课堂教学中,肢体僵硬的教师容易造成刻板的课堂气氛,降低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一个时时使用丰富肢体语言的教师,给学生的感觉是热情的,这自然能把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例如,笔者在七年级上册第二章“观察生物”的课堂教学中,讲到第四节“常见的动物”时,会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叫声,讲到“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时,不仅自己模仿,还会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中的生物后,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模仿看到的形态,或者展开联想,绘声绘色地进行口头描述。这样,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提高学生对科学学科的热情。

四、总结

总之,课堂气氛的把握和教学内容的设置同等重要,值得每一位科学教师和其他学科的教师引起重视。

作者:陈勇光 单位: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新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