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时间:2022-04-01 14:29: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再别康桥写作背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第1篇

徐志摩一生三别康桥。

第一次是1921年到1922年,他从美国来到剑桥大学研究院进修。学习期间形成了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文艺观。回国后写诗《康桥再会罢》。第二次是1925年4月重游,归国后写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第三次是1928年8月,写下了《再别康桥》。

3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

写作背景:

1920年秋季,徐志摩到了英国。本来是准备去那里拜剑桥大学的罗素为师。但他到了英国才知道罗素已不在英国,而到中国讲学去了。后来,徐志摩经英国作家狄更生介绍,才得以进入剑桥大学读书。此间,徐志摩认识了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林长民及其女儿林徽因,他开始苦苦追求这位美貌年轻的才女。为此,徐志摩解除了与前妻张幼仪的婚姻。但不幸的是,后来,林徽因还是与梁启超的公子梁思成结婚了。于是,一首《再别康桥》,把徐志摩热烈、真挚、轻柔、细腻又略带飘逸的浪漫主义个性,作了充分显示,给后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2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当然。但我要没有过过康桥的日子,我就不会有这样的自信。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独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我在康桥时虽没马骑,没轿子坐,却也有我的风流。

――节选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写作背景:

1925年4月徐志摩重游康桥,归国后写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的这篇散文独具大家风范,他将他自己的真性情以及一贯的热情洋溢于文章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细腻的描述更可传达出康桥于其生命中的不可或缺。

1

康桥,再会罢;

我心头盛满了别离的情绪,你是我难得的知己

我当年辞别家乡父母,登太平洋去

扶桑风色,檀香山芭蕉况味,

平波大海,开拓我心胸神意,如今都变了梦里的山河,

……

康桥,再会罢!

你我相知虽迟,然这一年中

我心灵革命的怒潮,尽冲泻在你妩媚河身的两岸

此后清风明月夜,当照见我情热狂溢的旧痕,尚留草底桥边

……

――节选徐志摩《康桥再会罢》

第2篇

关键词 激趣 诵读 锤炼 审美 表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翻开崭新的语文教材必修1,跳入眼底的依旧是现代诗歌单元位居目录之首,收录的是最经典的四首现代诗:的《沁园春 长沙》、戴望舒的《雨巷》和徐自摩的《再别康桥》、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面对教材,心中难免升起种种疑问:现代诗歌并未列入高考考试范围,为什么却把它们放在初高中衔接的第一步呢?这几首诗歌的学习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有何作用?在整个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又有何重要意义?

纵观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阅读与鉴赏”是语文的主体内容,收录的都是名家名篇。不管是对形象性较强的文学作品的品味与鉴赏,还是对思辩性较强的伦理文章的思考和领悟,还是应用性较强的文章的阅读和理解,目的就是一个: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现代诗歌单元的语言不就是最好的语言学习的范本吗?所以,笔者就试图从如何引导学生品味现代诗歌的语言美这个角度,探究诗歌教学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作用。

品味诗歌的语言就是从文字入手,品读出诗歌语言中蕴含的情感、展示的意境、表达的效果、体现的语言风格。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现代诗歌,情感丰富直白,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情境或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带学生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以唤起他们阅读鉴赏的兴趣。如教学《雨巷》这首诗歌前,先播放唐磊的歌曲《丁香花》或《雨巷》改编的歌曲,在缠绵忧伤的音乐旋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诗歌营造出的忧郁恬静的氛围,教师再深情范读后让学生自由诵读,边读边品味,学生就可以在音乐声中展开联想和想象,就能初步理解诗人的感情及“雨巷”,“丁香”,“姑娘”等意象的内涵。

2 知人论世,走进作者心灵

诗如其人。品味语言,不能单纯停留在表面,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会潜入文字背后,走进作者心灵,从创作背景出发,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力量。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或通过网络,搜集作家的基本资料、个人遭际、创作背景等,在课上交流。“言为心声”,了解作者的“心”才能更好品味他们的“言”。如教授《再别康桥》时,笔者让学生查找关于徐自摩的资料,有的学生找到徐自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三位女性的婚恋故事的一段资料,认为他是一个感情极不专一不负责任的人,继而对他写的诗也产生了抵触情绪。有些学生则查阅资料找到了徐自摩思想性格、爱情追求与他的政治理想的密切关系及成因。像“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思潮对徐自摩产生深远影响,他对“爱、美、自由”政治理想的追求等如何表现在诗歌创作和爱情寻觅中。有的学生甚至了解到是康桥蕴育了徐志摩的美好政治理想,理解了他追求林微因,陆小曼的美其实蕴育了徐志摩终生不忘的理想爱情。母校、理想、爱情,就是徐志摩人生追求中“爱、美、自由”的化身。但回国后,军阀混战生灵涂炭的社会现实使他的和平自由政治理想破灭。了解了徐自摩这么多,自然就能理解《再别康桥》,能理解诗中徐志摩不仅是在告别母校,也是怀着无奈和心痛告别理想和爱情。

3 反复诵读、理解诗人感情

古人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可见诵读的作用之大。现代诗歌教学,也应这样反复诵读,以诵读贯穿教学的始终。例如的词《沁园春 长沙》内容是现代的,形式却是传统的,押韵、字数、平仄都有讲究,韵律极强。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感受这首诗语言的音乐之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再别康桥》和《雨巷》,这两首诗作为音乐美,语言美的典范之作,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声像资料范读并指导学生诵读。诵读《雨巷》时可播放江南雨巷的画面,诵读《再别康桥》时可播放蓝天白云、岸边垂柳、有水草的潺潺小溪的录像或幻灯片,在伴以轻柔的欧洲田园风情的曲子。在反复的诵读中,诗意不言自明,语言的内涵也能理解。

4 锤字炼句,探究语言魅力

诗歌的语言不仅要反复诵读,更要仔细品味,推敲锤炼。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比较、咀嚼、揣摩,通过抄写、批注、选词、填词、仿句、改句等方式,领会其耐人寻味之处。《沁园春 长沙》这首诗歌中对意象的描摹极其生动传神,用语精当,极富表现力。一个“万”字摹出了群山叠嶂之态,一个“遍”字绘出了红色的彻底,一个“漫”字写出了江水满溢之状,一个“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又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两个动词“击”和“翔”的使用,则可以让学生通过换字来体会它的妙处。

5 联想想象,学会审美表达

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现代诗歌 教授 必要性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千百年来,在中国诗歌的海洋中,不但活跃着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而且无数光华夺目的佳作如春潮涌动,精彩纷呈,内容丰富,旨趣各异,让读者目不暇接,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中国诗歌以其短小精悍、内蕴丰富、见微知著、曲径通幽的特点而深受读者青睐。掌握诗歌文体特征,了解中国诗歌历史,学习诗歌写作技巧,发扬和继承中国诗歌精神是当代青少年必须承载的使命。所以,现代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高中阶段学习诗歌知识,了解中国诗歌源远流长的历史,感悟中国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掌握一定的现代诗歌写作知识是青年一代传承中国悠久灿烂的诗歌文化、诗歌精神,让诗歌发扬光大所必备的文学素质。

一、高考考查与课本选文的缺失

在以高考为指挥棒的高中教学中,一直存在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高考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至于其他的,老师能顾及当然好,若顾及不上也是没太大问题的。这个现状使得现代新诗在中学课本中的地位极其尴尬。

在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要求中都会有一条“请不要写成诗歌”的规定,我们不能恶意地揣测出题者的意图,但是作文要求中从未出现过“不要写成小说、不要写成剧本”这类句子,这本身就给学生和老师一个误区:诗歌写作本身是不被高考承认,日常的写写画画无伤大雅,但到考场上就要掂量其中轻重了。有了这样一个指导,教师也会在潜意识里对新诗采取回避态度,进而压抑学生写作诗歌的热情。除了作文,其他题型的考察也见不到新诗的出现,早些年,阅读理解中还会出现郑敏先生的《金黄的稻束》,其后就被命题者以新诗意蕴太深,考生不容易把握,而将新诗逐出了高考。

除了高考对新诗的“排斥”态度,新诗在中学课本中占据的位置和选文范围也极为有限。在被广泛使用的人教版高中教材中,新诗仅占一个单元,并被安排在必修一的第一单元,其单元构成包括的《沁园春·长沙》、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及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其中,的《沁园春·长沙》虽然产生于1925年,属于现代范畴,但是从其写作方法上看,这是一首词。编者也在本单元的单元提示中说:“这里选录的一首词,正好可以与新诗进行比照。”而且在目录中将这首词标上了代表自读课文的“*”号,但是多数教师对此“视而不见”,他们从个人经验出发,从政治导向出发,将的《沁园春·长沙》做了重点解读,而新诗的教学便只是走走过场:读读诗作,介绍作者,讲讲背景,让学生记一记诗歌主旨。这样的教学无法让学生对新诗产生基本的认识,更谈不上让学生燃起写作新诗的兴趣。

另外,就课本所选的三篇新诗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及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虽是新诗史上的名家名作,但并不能很好地诠释编者所说“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古典诗歌严整格律的束缚,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这三首诗从写作时间上看,都产生于建国前,无法很好地体现新诗与时代的相互呼应关系;从其情感倾向上看,一首说“彷徨”,一首说“离情”,一首说“苦难”,更倾向于古典诗歌,并未明显显示出新诗在表现“现代人的思想感情”上的优势;从意象选择上看,“丁香”“云彩”等都属于传统意象,并未出现有明显现代气质的物象。而且这三首诗的选择虽然破除了“革命”“阶级”话语的影响,但在风格选择上,更倾向于阴柔优美,而缺少了年轻人所需的刚硬劲健。

二、激发起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

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如何加强对现代诗歌教学这个薄弱环节的强化,培养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呢。诗歌教学的传统模式就是:教师费尽口舌地对一首诗全面分析讲解,但却把本来完整、优美的诗歌给肢解得支离破碎。即使是这样的分析也大多依照教参,做唯一不变的解读,使一届届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同时,学生也并没有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反而对干巴巴的分析感到粗糙无味,因此逐渐丧失了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诗歌教学严重脱离诗歌本身,不进行美的赏析,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只会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想学的局面。

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教材选编的课文少,教师不够重视,学生接触不够多等方面。而实际上诗歌以其思想深刻,意境优美,节奏明朗的特点,深受高中生的喜爱;这又为现代诗歌的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所以我认为只要教师对现代诗歌的教学予以足够重视,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引领得当,点拨恰切,是可以教好现代诗歌的。激发起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浓厚兴趣,是教好现代诗歌的前提。

三、用语言带领学生进入诗人心灵的阵痛

诗歌是语言艺术和情感魅力的融合,是最精纯美妙的文体。黑格尔说过:“诗是作者灵魂的一次痛苦的经历”。在课堂上,我们作为灵魂的引导者,又能否用语言带领学生去体验诗人那样一次灵魂的痛苦经历呢?诗歌教学的重点是品味语言,体验情感,适当传授知识。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将学生引入诗人的世界中,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了解了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以《再别康桥》为例:第一,作者徐志摩是为了艺术,为了自由,为了美而活着的。作为一个诗人,他注定像蚕一样用生命结成雪白的茧,在茧成的那天羽化飞升而去;作为一个诗人,他也注定像荆棘鸟一样,衔着锐利的荆棘,在只有一弯新月的夜晚,不断为理想而鸣唱,直到满嘴鲜血淋漓,直到生命的终了。第二,徐志摩重游英国。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诗人,怅然若失。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挥笔写下了《再别康桥》这首诗。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如果了解了这些背景,我想,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知人论世”之后,学生接下来就要进入角色,将自己化为诗歌生命的一部分,当自己的灵魂与作者融为一体时,你也似乎回到当时那样一个写诗的情境中去,与诗人产生共鸣,这样才能在学习诗歌时体会到诗人的喜怒哀乐,此时的你,对诗歌的理解一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有了较为独特的视角去思考这首歌。

四、让诗歌教学烙下青春的印痕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所以,诗歌是美的存在,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在一个人一生中不可或缺。朱光潜先生认为,读诗“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诗歌以它丰厚的人文特性潜移默化的敲击着我们的心灵世界。对高中学生而言,学习诗歌是对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认知体系的一次美的洗礼。诗歌教学,就是把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里,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诗歌教学。笔者认为美读是诗歌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学生面对自己喜欢的诗歌作品,忘情地摇头晃脑,声请并茂地朗读,会给学习者带来身心的愉悦。“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美的东西有着迷人的魅力。你不需要过多分析,只要带着学生走进诗歌,用心感悟会心轻吟,将会收获太多丰富而美好的情感。高中语文教师平时可以多组织一些诗歌朗诵比赛,朗诵篇目不限,朗诵形式灵活多样,可配乐,可配舞蹈,可几人同时朗诵等等。学生选定好内容后,可能会为表现得与众不同,收集各种音像资料,想方设法丰富道具,并为比赛拟定主题。在过程中同学们肯定会表现出高涨的热情、别出心裁的创新精神。学生的青春会因诗歌而激情飞扬!我笔写我心,在高中现代诗歌教学中,可以多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让他们因为诗歌而抒发真挚之情,抒发高尚之情,抒发优美之情,抒发高洁之志,表达他们心中最真实最纯真的情愫。

希望“一切为了高考,一切服务于高考,一切服从于高考”成为高中学习生活的过去式。我们期待新诗教学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能够增加比重,能够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亮点,也能成为高考的必考内容,让现代诗歌的光芒能真正照耀我们的语文课堂。在语文教育界、教材编写者和诗歌界这三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在语文教师的积极推动下,为渴望读诗、喜欢写诗的中学生提供更多更适合的作品,为他们美好的青春年华注入亮丽的诗歌元素。

【参考文献】

1.李润霞:《谈中学语文中的现代诗歌》,《天津教育》,2003.11.

第4篇

一、抓住现代诗歌的特点开展教学

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对现代诗歌有深刻的认识,对现代诗歌的起源、发展、分类、特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要注重现代诗歌的特点,要抓住现代诗歌在外形和内在精神上的独特性,并从这种特点入手,引导学生深挖诗歌的内涵特质,让学生在感受现代诗歌形式美和内涵美的基础上实现美的熏陶。现代诗歌特点较多,在此仅以现代诗歌形式的自由性特点为例来分析思考,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教师在讲解该诗时就要让学生抓住该诗自由(没有固定节律,不押韵)的特点,并让学生明白这样的目的和好处:没有严格的格式和韵律的限定,诗人就可以完全以自己的情绪来自由支配诗行、诗段,并且可以按自己情绪的旋律来安排诗的节奏、韵律,让诗歌的每一句都服从自己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学生在充分感受它简短而自由的句子时,也要尽量去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对土地的眷念,对祖国的挚爱。管中窥豹,在教学中怎样让诗歌的特点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以及从现代诗歌特点入手让学生抓住诗歌的形象和情感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借鉴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现代诗歌到底怎么教学?可以借鉴古典诗歌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毕竟不管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是诗人表情达意的工具,万变不离其宗,这是诗歌这种抒情性文学体裁的特点决定的。

(一)“知人论世”的方法

再好的诗歌也是人写的,作者生平背景就是打开一首诗歌的“钥匙”。我们教学时一定要涉及诗人的生平思想和流派,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写作背景。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如果学生对徐志摩的个人思想和经历、与康桥的关系都不清楚,那么不管教师在这首诗歌本身上怎么努力地教,学生理解起来也是会像隔了一层朦胧的纱。其实徐志摩本人就对自己和康桥的关系作了很好的阐述,他在《吸烟与文化》里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可见康桥经历是作者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栖息,我们教学就不得脱离诗人与康桥的关系,不能脱离徐志摩这个个体的成长路线和思想变化以及康桥对他生命的滋养。不了解徐志摩,不了解康桥,不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很难对全诗有多么深刻的理解。

(二)以意逆志的方法

同古典诗歌一样,现代诗歌也多用意象来表达诗人的主观情感体验,教师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把握现代诗歌的意象,从而让学生进入诗人创造的艺术境界之中,最后与诗人在情感上达到共鸣,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丰富,实现诗歌教学目标。下面重点谈一下对现代诗歌意象教学方法的思考: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建立对意象的直观感受

诗歌教学与小说、散文的教学差异性较大,诗歌本身表达情感自由,规律性的结构较少,在现代诗歌的发展的前期,诗人为了突破古代诗歌的严谨往往形式和格律都不太讲究,越往后发展,诗人借鉴古典诗歌,在音韵和形式上都取得长足进步。中学语文课文选取的现代诗歌都是成熟作家的成熟作品,朗诵起来都能朗朗上口,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反复朗诵诗歌是诗歌教学最实际和有效的手段。如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教学中,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次诵读,即使学生对该诗背景、作者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通过诵读也能对诗歌的情感感知一二。特别是文中那些精挑细选的意象“金柳”、“艳影”、“青荇”、“彩虹”、“云彩”、“夕阳”、“青草”、“星辉”等词语, 在初次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到康桥的美,对这首诗歌建立起美好的印象,并能够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通过想象来描绘一下自己心中的康桥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让学生通过联想进入诗人精神世界的画面里。

2.引导学生把握诗歌语言,通过意象感受诗歌意境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把握诗歌意象来感受诗歌文本独特的美。意象是诗人联系自我世界和外在世界之间的桥梁,学生只有通过把握意象,才能完全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丰富的感情世界。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意象的时候,要注意全诗意象的布局,往往现代诗歌的意象不是单一的,诗人常常借助很多意象来表达情感,正是不同的意象组合成就了诗歌整体意境,学生只有进入意境,入情入境,才能完全体会诗歌的神奇曼妙。又如《再别康桥》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找出诗里的意象后,还得再次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由这些意象营造的一个爱、美、自由的意境世界,教师应带着学生逐一分析这些意象的特色,根据这些意象让学生理解诗人为何如此留恋康桥,为何如此不舍又不得不舍的惆怅和伤感,学生由意象的画面进入到诗歌意境的更高层次里,就能充分体会诗人在眼前和未来的杂糅中对人生美、自然美的眷恋和期盼。

3.引导学生强化意象概念,升华对现代诗歌思想感情的认识

现代诗歌虽然不同于古典诗歌,但也不能脱离古典诗歌的影响,在诗歌创造中往往会向古典诗歌一样将自己的情感深埋在一些意象之中,讲求一种含蓄美。由于中学生知识结构水平和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并不能轻松准确把握住诗歌的内在情感。我们以余光中《乡愁》一诗的教学为例,由于中学生缺乏实际的生活体验,已很难明白乡愁是怎样的一番滋味,于是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把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四个意象成了教学的突破点。了解选取这些意象的原因以及它们和诗人的内在联系,与母亲的生离死别,与新娘的不能相聚,与祖国大陆的分离等等在诗人心里是怎样的一种情感,教师就从这些意象入手,不断挖掘这些意象背后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探索理解诗人心中的乡愁是怎样发展的,最后再尽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诗歌内化为自己情感体验的一部分,那么现代诗歌教学的意义也就显现出来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学课堂诗歌教学当然还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在教学中还是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从现代诗歌自身的特点出发,从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情感态度出发,去探索诗人在诗歌中的情感世界,而这个途径往往就是要紧紧抓住诗歌中的意象。意象是诗人内在情感的具体化事物,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在反复诵读这些意象有关的诗句基础上,再细致地分析意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能够进入诗歌塑造的意境,最后和诗人在情感上达到一致,并最终实现在精神和情感上的丰收。

参考文献:

[1] 程丽蓉《中学语文教材分析方法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2] 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 翟启明《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第5篇

关键词:诗词阅读;心理障碍;诗词之美

诗词教学是高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板块之一,无论是在课程标准还是高考考纲中都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在对我校高一、高二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得出的结果令人忧思:有了一定诗词鉴赏基础知识的高中生,热爱诗歌,却不喜欢诗词教学课,甚至谈诗色变,更有人进行诗词学习时,机械地照搬资料上的鉴赏知识,仅仅追求会默写而已。

皮连生在《学与教的心理学》一书中明确地指出了:学生的成绩与学习心理密切相关。学生学习的动机与情感、发展与社会因素和个别差异都会影响学习成绩。那么,要改变诗词教学现状,学生能领略诗词之美,入诗词鉴赏之境,首先得破学生诗词阅读心理障碍之冰。于是,我在教学工作中又有了新的尝试。

首先,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再引领学生畅游诗词王国,领略诗词之浩瀚美。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人人都会背两句诗歌,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把古诗格律、现代诗歌流派讲得清楚。为了能让高中生感受到诗词中蕴含的渊博知识,我带着学生一起阅读刘勰的《文心雕龙》、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王力的《诗词格律概要》诗词作者传记等书籍,引导学生试着用专业术语自主解读诗歌。这样,学生能从流派、格律、风格、境界等不同层面去解读诗词,突破了学生由于知识积累欠缺而造成的自身阅读心理的局限性和开放性。

其次,用自由吟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诗词之韵味。学生谈诗词色变,以为学习诗词就是机械背诵,久而久之,对诗词学习毫无兴趣。过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开展诗词朗诵比赛活动,效果并不明显。然而,这里的背诵、朗诵都不是我这里要说的吟诵。诗、词、曲,最早都是用来唱的,只是唱法早已经失传。但今天对诗词的谱曲歌唱也非吟诵。叶嘉莹在谈诗论词的时候,也提到了吟诵,提到了中国古代诗歌吟唱传统与诗歌的兴发感动这一审美特质相关。吟诵也是当今诗词教学的一片空白,在诗词教学活动中,我讲了古代诗歌的吟唱传统,鼓励学生自发阅读诗词,并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自由吟诵。每个人在吟诵同一首诗词的时候,都有可能不同,但相同的是都可能引发自己的兴发感动。学生摇头晃脑,或低沉,或激昂,或停顿,或流畅,吟唱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比如,《公无渡河》,用粤语吟诵,更能唱出其中的故事曲折和情感。在吟诵活动中学生改变了诗词仅仅是背诵的认知,在情感与情感的碰撞中获得了阅读的愉悦体验,感悟到诗词之韵味。

再次,描摹画面入诗词之境,赏诗词意境美。中国诗词对世界文学最大的贡献就是意境美。有外国人翻译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全文变成了“找,找,找,冷,冷,冷”这样的词语,全无原词的意境美。学生在描摹诗词画面的同时,还原诗词意境,领略诗词中渗透的诗人情感。这样,才能真正走近作者,走进诗词,读懂诗词。比如,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有学生在描摹画面的时候,感悟到:这首诗歌并不仅仅是告别一个地方,更是告别一段旧梦,告别自己内心深处深藏的一段美好的记忆。无独有偶,孙绍振教授也在他的《文学文本解读》一书中举例道:“《再别康桥》,从某种意义上说而非一般古诗中的离别主题的诗,实际上是寻梦的,梦是不可寻的,实际上就是重温旧梦,享受往日美好记忆。”此时,学生不是在用文字描摹画面而是在用文字叩问诗人的心灵,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这样的对话消弭了诗人与读者之间的时空距离、心理隔膜,真正体悟到诗词之美。

最后,巧用互联网资源,探究学习,趣味写作。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融入学生的生活,学生遇到不理解的知识,立马百度一下。在学习诗词时,我建议学生在网络上搜索资料,建立资料库,然后通过阅读资料丰富自己知识的同时发现问题,并形成文章。比如,学习苏轼的诗词,学生搜索苏轼的不同阶段的诗词以及相关评论文章,研读之后形成自己对苏轼的评价并以文章的形式呈现。有学生写了《坎坷词狂苏轼》,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不再畏惧诗词学习,有的学生还喜欢上了诗词,从而喜欢上了诗词教学课。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有法,教无定法”,而我要说“教育有法,教有优法”。我们语文教师可以从教法和学法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破除学生阅读诗词心理障碍之冰,真正领略诗词之美,从而实现对诗词阅读困难说“拜拜”!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语文是一门重要学科,但由于其他学科占用了学生较多的课余时间,所以很多学生认为语文只是一门简单、不需要深入学习的学科,而不予以重视。这种现象导致了语文在初中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逐步降低。因此,语文学科的拓展延伸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改善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现状,还极大限度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施拓展延伸的措施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标准》的最基本要求,拓展延伸要以学生的需求为根本,在学生可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

如在教学《骆驼祥子》时,教师可以拓展延伸到老舍的生活背景和时代背景,当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后,再引导学生钻研课文更深层次的含义,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

在拓展延伸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以学生为基础,还要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中,教师不能为了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而运用生硬的技巧,把教学内容晦涩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还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拓展知识,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又如在教学《再别康桥》时,学生在学习了优美的文章后,教师可以营造相应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想象自己身处康桥,看见唯美的景色,自己会创造出什么优美的诗句。通过这种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走进情境,体会作者的情感,从多角度、多方面理解作者的感受,而不是机械性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在创新中使学生对拓展延伸的语文课堂充满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语文的奥秘,从而逐渐意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把语文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还能有效提升学生其他学科的成绩。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延伸的意义

拓展延伸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还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对学生学习其他科目和今后更高层次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拓展延伸教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文学才能,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构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符合《新课程标准》对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延伸出许多历史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从而深入了解课文的内涵和深层意义。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拓展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和综合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教学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使课堂变得更加精彩,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此外,拓展延伸不能只依靠语文课文,还要与社会背景、人文关系紧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语文的魅力,使语文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过程,变成了探索语文奥妙与魅力的过程,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第7篇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为我们塑造了一条璀璨的艺术长廊。古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优美的韵律、巧妙的方式和丰富的想象抒发着诗人真挚而深刻的情感。诗词具有审美教育功能,在学生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语文能力的培养、文化素养的形成等诸多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诗词教学方面的几点做法。

1.诵读法。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吟”。可见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读,通过读去体味诗词中的韵味。当然,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读要体现出训练层次,诵要达到水到渠成。读如何体现出训练层次呢?一般来说,一读,要读准字音;二读,要读准节奏;三读,要读出感情。“读出感情”可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随着对课文理解的逐步深入而逐步提升其层次的。如学习杜牧的《赤壁》时,介绍完作者和时代背景后,就让学生反复读:默读,小声读,大声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在分析、理解、领悟诗歌内容的同时,又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一组读叙事部分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另一组读议论部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再次明确此诗的表达方式及层次结构。再次体会诗人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达“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2.意象分析法。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古人讲“立象以尽意”,也就是说诗歌是借助一定的意象来表达主观情感,因情而选景,依情而写景的;又讲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这沟通诗人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便是意象,它是诗人主体思考在自然界人事景物身上的具象显现。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诗歌的第二、三、四、五节重点写了哪些意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些意象所在小节的画面。”学生回答出了金柳、水草、清潭、星辉四种意象,并描述了优美画面。我接着追问:为什么写得这么美?大家讨论后觉得,这四种意象代表了徐志摩的一种理想。我紧接着让学生比较阅读第一节和第六、七节,重点思考:“诗人‘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为什么又‘不能放歌’”?通过这些问题的指引,学生一步步理解了诗人离别康桥时的苍凉和无奈。

3.意境分析法。“意”即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感情,它是通过诗人描绘的事物和画面来外化的,这些描绘的事物和画面即是“境”。诗词阅读欣赏中重要的活动是把握诗中创设的意境,进而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而意境的体会、把握,要靠读者的想象来完成。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运用自己感知的画面,来把握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如学习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在进入诗歌教学之前,我先让同学们回忆学过的有关月的诗,让他们总结出有关月的诗大多与思乡怀人有关,月亮可以寄托人的情感。又问他们:当你第一次离开家,来到学校的第一个晚上,看到了月亮,你想到了什么呢?接着让他们朗读“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体会诗歌的意境、作者的孤寂。给他们介绍苏轼写作此词时的背景,又让他们读上阙,想象月光下作者思念弟弟的情景。再配上一段柔和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这样的诗情画意中边轻声朗读,边感受其意境美。

4.情景体验法。 情景体验就是读者通过感受情景,达到和作者融会贯通的境界,也就是“移情”。如教杜甫的《登高》这首诗时,我先打出了杜甫的生平简介,特别是漂泊西南时在夔州的生命中的最后三年情景。同学们看后,心情一下子就悲凉起来。然后,配合录音,屏幕上显示了一幅幅动画:在汹涌澎湃的大江边,黄叶飘落,秃树摇曳,猿声哀鸣,孤鸟盘旋……这时,一位老人踽踽独行,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是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了。这时我让学生们听着背景音乐,在心里朗读这首诗。伴随着音乐,学生静静地坐在那里,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远的写意画,耳边听到的是曲调婉转的古曲,有同学忍不住掉下了眼泪。此时,诗、书、画、曲多种美融为一体,既使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强大的感染与震撼,也真正体会了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综上所述,在古诗词学习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诗篇,选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古诗词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

第8篇

关键词:情境 主题 激趣

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新课程背景下,承担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使其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重大使命。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和数学、英语等学科相比较,语文学习存在着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不少学生包括家长对语文并不重视;再加上一些老师在教学中还固守着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旧有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也仅仅是局限于书本和教参,与学生实际相脱节,因此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大大降低,这些都直接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的达成。对此,本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我就从我的课堂设置的第一个环节——“五分钟演讲”入手,谈一谈如何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创设情境,搭建平台,给学生一个走近经典、展示自我的机会

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一个资讯极其发达的时代,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所带给他们的视觉冲击力、信息覆盖面是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无法企及的。但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也带给了他们这个时代所特有的浮躁和肤浅,不少学生看似什么都懂,但又什么都不通;似乎对什么都感兴趣,但大多浅尝辄止,而喜欢读书、能沉下心来阅读经典的更是少之又少。一些学生谈起网络小说如数家珍,对于郭敬明津津乐道,但说到《堂吉诃德》,提起沈从文,却是一脸茫然,一无所知。仅靠几篇网络小说或几本薄薄的颓废叛逆的所谓青春派作品显然是无法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的,甚至读多了可能还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产生消极的影响。而语文课本中尽管精选了不少名家大作,但毕竟篇幅有限,而且有些篇目由于具有较强的时代政治特点,学生接受起来也比较困难,就更谈不上兴趣了。

面对学生精神世界的空虚和对语文学科的漠然,作为老师有必要为他们创设一个平台,引领他们由课内向课外拓展,走进广阔的文学世界,感受更加精彩而有意义的人生;同时,相互的交流、讨论则会进一步激发他们自主阅读的兴趣,各种观点的碰撞更会迸发新的思想火花,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我的课前“五分钟演讲”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设置的。

二.主题多样,有效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

语文素养当中,说和读的能力非常重要,写的能力也和“读”密切相关。而我的“五分钟演讲”环节既是对学生说的能力的展示和训练,也是“读”和“写”的能力的提升。初中学生年纪小,思维活跃,表现欲很强,对于能给乏味的课堂带来活力的课前演讲这个环节还是非常欢迎的。但由于大多数人在阅读方面缺乏主动性和选择性,阅读的面和量都非常小,同时,对于初中生来说,撰写出精彩的演讲稿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所以针对这一特点,老师有必要在演讲主题和稿件写作等方面进行一定的指导。初一以来,我先后在班级组织开展了以“我和唐诗有个约会——唐诗品读”、“寻梦康桥——走近现代诗人”、“我眼中的 漫谈世界短篇小说名家”、“《水浒》人物评传”等为主题的演讲,极大地拓宽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此外,在演讲稿的撰写方面,我向学生推荐了一些经典的讲稿,同时结合实际对学生的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作出精细的指导。我规定学生,每一次主题演讲中不仅要有精彩篇章的诵读,还必须有作者的介绍、写作的背景和自己的阅读感悟,如有可能,也可以介绍一两个与作者相关的小故事。这就使学生有章可循、有话可说。

比如在“寻梦康桥——走近现代诗人”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之前,绝大多数学生除了徐志摩,对其他的现代诗人几乎一无所知。即使徐志摩,大部分人也只知道他的《再别康桥》,很多人还没读过。而在这一期主题演讲开展后,同学们积极查阅资料,主动请教老师,认真准备讲稿,戴望舒、艾青、卞之琳、郑愁予、林徽因……这些风格迥异、个性鲜明的诗人就这样走进了他们的视野。于是在闲聊中,明星、网游一时间成了落伍的话题,“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成为孩子们熟读成诵、爱不释口的名句。很多同学因此爱上了诗歌,甚至大胆地进行了诗歌创作的尝试。比如葛舸同学创作的小诗《故乡》——“故乡曾是清晨白鸽的翅影/曾是正午村落间的炊烟/曾是田埂上沾着汗水的草帽/曾是阡陌上轻轻晃动的小草/曾是黄昏里荡漾的悠扬钟声/曾是夜半随烛焰摇摆的歌谣/曾是雪天房顶上几行调皮的脚印/曾是夏夜里几声聒噪的蝉叫/如今,只是母亲佝偻的背影/晚霞映红了她轻倚的门槛/只是那日复一日的张望/还有那念叨着的曾哄你入睡的歌谣”。虽还稍显稚嫩,却感情真挚,很有意境,几个意象的选择和描摹极其到位,对于初中生来说实属不易。

三.多方激趣,有效延伸,原来语文可以这样学(教)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能让不爱看书的学生主动读书,如何能让不善言辞的孩子爱上演讲,并将这种兴趣一直延续下去,甚而转化为习惯,这是一个颇费脑筋的问题。在演讲主题的选择上,我首先从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选起,如“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童话”、“我最喜爱的《西游记》人物”等,并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有奖征集演讲主题,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同时,我还引入了评分机制,在每次演讲过后,安排师生点评、打分,每周一次周冠军,每月评比一次月冠军,学期末予以颁奖。对于学生们特别热衷的主题,如“《水浒传》人物评传”,孩子们都非常感兴趣,对其中的人物、情节如数家珍,每天五分钟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于是,我又适时开展了“《水浒传》人物新传”为主题的作文教学、《水浒传》知识竞答、“‘侠义’还是‘暴力’——我看《水浒传》”辩论赛等活动,使学生对于《水浒传》的阅读向精、深发展,这样,慢慢地,阅读成为一种长期的习惯在学生中培养起来。

当然,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应是课内知识和能力的延伸,绝不能本末倒置,影响正常的课内教学。因此,我的每一次演讲主题的选择,都是以课本为基础,充分考虑、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作家作品或话题。比如,“寻梦康桥——走近现代诗人”主题演讲是在七下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生发出来的,初二下学期的“《水浒传》人物评传”主题演讲就是和八下语文书上的“名著阅读《水浒传》”相联系的,在学习《窗》时,讲到了“欧·亨利式”的结尾,学生很感兴趣,于是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走进欧亨利的小说世界”为主题的演讲活动……正是通过主题演讲,学生对于课本中的知识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语文的基础得以巩固;也因为对于这些作家作品的了解,同学们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而在课堂学习中更有兴趣,参与度极大地提高。同时,由于接触了更多的作家作品,学生了解了不同的创作风格和写作手法,这就使得我的作文教学得以更好地开展。比如在“走进欧·亨利的小说世界”主题演讲之后,我就组织学生模仿其手法进行创作,结果涌现出了不少让人耳目一新的佳作,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正是在这样的实践中不断地得到迁移和提升的。

第9篇

一、以读促写,深化阅读体验

高中语文课本选了不少名家名篇,这些篇章是作家心灵的诉说,往往与特定的时代紧密相连。现在的学生如果不能真正地了解作者,是很难走进文本的,更别提深入地领会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的《再别康桥》写于作者第三次游欧的归国途中。全诗意境优美,分为作别―金柳―青荇―潭水―放歌―沉默―告别七个部分,情感从惆怅到热烈,在“放歌”部分达至,继而突然低落下去,变得“沉默”,最后带着对往昔的怀恋,对今天的遗憾怅然离去,不舍地告别。每句诗都是作者心情的波动,蕴含着“徐志摩”的气息,是那个“生命信徒”对美、爱、自由的追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某句诗,从小处入手,探究出背后的情意和忧思。如设置这样的题目:选择一句诗,用一段文字谈一谈背后蕴含的情感(可先从写作手法入手,再联系诗歌背景),完成后与同伴交流。

1.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2.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3.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4.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二、以写促读,读出自我天地

到了高中,教师会有这样的发现,学生的思想趋于独立,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有的爱文科,觉得自己可以成为大作家,有的则偏爱理科,对解难题有着执着的狂热。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在广的基础上,允许他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可以偏爱某类书,为将来在某一专业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那么怎样帮助学生辨别喜好,更有选择地读书呢?

其实,学生的“写”在某种程度上“暴露”了其喜好。偏爱议论文的学生往往思辨力较强,男生居多,即使出一个生活气息较浓的题目,也能往议论文上靠;习惯写记叙文的学生,写起议论文来总是吃力,女生居多,如果不是特别要求议论文文体,他们是决不会写的。这两类学生其实多数是可以驾驭这两类文体的,只不过,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跟着感觉走”。

当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写作喜好之后,首先应恰当地引导他们做到广。面对思辨力强的学生,教师应有意识地带领他们体会散文、小说的妙处,分析这类文本时,可以请他们多说一说,引导他们体会这类文章的优点。对于偏爱记叙文的学生,可以先让他们看一看侦探小说,练就思辨力,继而推荐大家的议论文,组织他们谈感受,与思辨力强的学生共同探讨议论文的好处。此时,教师再推荐他们喜爱领域的书籍,相信读来会有新的体会,思辨力强的学生写出的文章会多了生活气息,喜爱记叙文的学生写起作文来会更加讲究章法,不会再出现刻意舞文弄墨的现象了。

三、读写结合,丰富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是随语言表达而产生的,准确的表达方式对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交流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师应该在素养提升、能力提高等方面多下功夫。教师需灵活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训练,切实提升语文素养。所以,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地将读写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掌握基本的表达方式,并促使学生在灵活应用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如小说《祝福》的研读,在梳理情节环节上,要求学生摘录小说主要情节,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先写再说,锻炼学生速记、整理、简述的能力。研读“祥林嫂之死”这一环节,则可以先说再写,杀害“祥林嫂”的“凶手”有很多,依据情节,借助小组的力量不难得出结论,但是要想使学生深入理解,需要给学生静心钻研的机会。可以请学生选一位印象最深的“凶手”,在纸上写下推选这位“凶手”的理由,力争写出独到见解。

又如阅读《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讨论写北国的秋为什么还要写南国的秋,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对比的表达方式,之后,组织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实物对这一表达方式进行练习。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掌握基本的表达技巧。

第10篇

关键词:诗歌;教学;误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272-01

一、长期以来现代诗歌教学中的误区

1、教师普遍不重视: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现代诗歌相对于其它文体来说所选篇目并不多,在中考、高考中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小,所以,日常教学中现代诗歌往往受到其它重要文体的挤压,不被师生重视。在这个大前提下,受课时的限制,几乎没有哪一名老师能把现代诗歌单元里的每一首诗都认认真真地讲完,学生也缺少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欣赏现代诗歌,体会其魅力和价值。

2、教学深度不够: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太过注重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意义,忽视了对诗歌语言本身的关注。诗歌并不是语言的堆砌,她是一种感受,好的诗歌往往能够达到诗人和读者情感上的共鸣。而在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却花费心思利用各种手段对诗歌的内容进行剖析,忽视了诗歌给学生带来的感性的审美体验。

3、学生鉴赏能力不足:一提起现代诗歌,大部分学生都会说“读不懂”。从美学上讲,是因为阅历不够才无法复原诗中所表达的美。诗歌具有沟通功能,而中学生往往缺乏阅历和社会经验,很多时候诗歌中的含义是学生所不能够想到的,或者是不能够理解的,也就是说,这时候的诗歌无法发挥这种沟通功能,才会让学生感到困惑。

二、新时期现代诗歌教学的方法探索

现代诗歌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语言美,还体现在其中的精神体验与无穷内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由表及里进行层层探究,挖掘其中的内涵,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技能。

1、引导学生配乐朗读、反复吟诵

诗歌具有音乐性,每首诗歌都有自己的旋律,适当的音乐有助于学生融入诗歌氛围,如同身临其境。用音乐来诠释诗歌之美,关键在于感受音乐的旋律,为诗制造氛围,创设意境。我们可以为每首诗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让学生配乐朗读,感受诗的音乐之美。古人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现代诗歌也是如此。由于现代诗歌简洁、抽象,往往让学生觉得不好懂。初次读时我们只能大概了解其表面意思,甚至是不知所云,只有一遍又一遍地吟诵才能对她进行深入理解。例如舒婷的《致橡树》,读第一遍时只能很浅地读出这是一首描绘爱情的诗,再读时则会读出“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等等这些意象所代表的含义,进而读出这首诗的中心意象――“橡树”和“木棉”,到最后我们知道,诗人要表达的是同甘共苦、冷暖相依的伟大爱情,爱情是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情投意合为基础的,而不是抱有别的目的,或者一厢情愿。在一遍一遍的朗读中,我们对这首带有清新灵气和微妙暗示的爱清诗有了一步又一步深入的认识,每一次吟诵都会读出不一样的感受,都会再一次加深对她的理解。

2、善于进行背景拓展、扩展讲解

诗歌是社会背景、情景事物、作者思维的综合体现,讲解诗歌,不是仅讲诗歌本身,而是连跟这首诗歌相关的知识也要讲解,拓宽学生的眼界,具体包括诗人简历、写作背景、诗歌常识等。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机械地就诗论诗,而是应当通过知识性的扩展讲解使学生达到扩展阅读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的习惯。诗歌是诗人对现实世界和内心情感的刻画,讲解诗歌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有助于学生了解诗人作诗的出发点,进而掌握诗人的感情。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诗人1920年10月到1922年8月在剑桥大学学习,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他对康桥满怀深情。1928年秋,徐志摩故地重游,诗性勃发,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丝,融汇在康桥幽美的景色里。11月6日,诗人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吟成了这首传世佳作。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首优美的诗。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敢于联想

诗歌大多言简意赅,但是内涵丰富。诗歌能在短短的几行之中表达出几种层面的意思,如果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就读不出韵味来,所以,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带领他们自由联想。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也是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的关键。在食指的《相信未来》中,“炉台”代表了“憧憬和希望”,“蜘蛛网”代表了“黑暗的社会和现实”,“灰烬”、“余烟”代表了“破灭的希望和理想”……学生如果不明白这些意象,就会给这首诗的解读造成阻碍;相反,如果了解了这些意象,学生的想象空间一定更大,便能更好地读懂这首诗了。

4、注重学生自主鉴赏、合作探究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在讲解诗歌的时候,很多学生能够跟着你的思路走,把整首诗学下来,可是,一考试许多人就蒙了,不知从何赏析,学生缺乏自主鉴赏能力也是中学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的一大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老师,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上要注重引导学生,教给学生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而不能只是一味地讲,要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适当地“偷懒”,学生才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体。老师要多提问问题,多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同学们各抒己见,只有让他们思考了、说出来了,他们才会牢记所学的诗歌。让学生慢慢学会并掌握鉴赏诗歌的技能,这才是真正对学生有所帮助,也会让他们学有所成。

5、鼓励学生尝试写作、实践运用

中学时期正处于学生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不少学生也喜欢舞文弄墨,喜欢没事写几句“顺口溜”,或者抒发感情,或者发发牢骚,那些语句看起来也很优美,也蕴含着一定的感情或哲理,我们不妨鼓励他们尝试写作,让他们在创作中体会现代诗歌的语言、意境,加深对现代诗歌的理解,这对于学生的诗歌学习也有着极强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第11篇

一、体味现代诗歌提高朗读水平

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其承载的内容也是丰富、高度浓缩的。因此,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仔细体味、揣摩,朗读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根据学情,指导学生朗读,可以教师范读,或是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听名家朗读,让学生感受朗读要领,体会诗歌情感,领略诗歌意境之美。如在教学的《沁园春・长沙》时,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朗读,然后把握背景、理解内容之后再读,通过名家的朗读对比、感受。让学生说说从名家范读中听到的诗歌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和主旨。

二、感受现代诗歌提高鉴赏能力

在现代诗歌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手法的把握。当然,我们不能按照现代散文、小说那样进行阅读教学,通过肢解的方式让学生提高概括归纳和综合分析能力,也不能像文言文学习那样逐词逐句地翻译。要引领学生带着情感、思想去分析诗句,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谈谈个人对诗歌中的词句甚至情感的独到理解,如此,他们就能提高对诗歌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如让学生理解《雨巷》中首尾两节“逢着”和“飘过”的含义,从而体悟诗歌中表现的两人相逢却又离散的让人痛苦的情愫。再如《沁园春・长沙》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写景角度的变化;《相信未来》中暗喻、反复手法的好处;等等。

三、领略现代诗歌掌握前后联系的方法

现代诗歌是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教学中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我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从而使学生能够前后联系地看待现代诗歌。

的《沁园春・长沙》延袭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其一韵到底,但在平仄上又有变化,相对而言通俗易懂。在学习时可前后联系,如《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描写了秋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其中“染”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秋天景色的变化。将《长亭送别》中“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中的“染”进行对照学习,这里的“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关系,情景交融,表现出离别的凝重离愁,从而营造出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再如《再别康桥》一节一韵,在意象的选取上又继承了传统。食指的《相信未来》通过不同含义的意象选择来表达情感。我们可以从它们与古代诗歌的联系中发现语言的魅力和诗意的隽永。

四、品赏现代诗歌提高理解能力

近年来有些省份的高考语言运用仿句题可以说是现代诗歌的转换形式。如2002年全国高考卷第5小题,对“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进行仿写,就是一道现代诗歌的仿写题。如果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现代诗歌进行研究,这样的题目就难不倒他们。

近年来高考作文以材料作文的形式出题已经占主流,其中一些材料就是现代诗歌或是其中的节选。如2012年四川高考作文材料就是聂沛的《手握一滴水》,这是一首现代诗歌,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的象征意义、人生意义对一滴水进行阐释后,以“水”为话题进行写作。2012年江苏省高考作文材料中的第二则材料:“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选自艾青的现代诗歌《我爱这土地》。如果学生读过这样的诗歌,理解过这一诗歌的主题,就能很快地审出“忧与爱”的写作角度。

五、从现代诗歌中挖掘写作素材

第12篇

一、情景创设,感知领悟

1.阅读疑问。在探究阅读模式下,以问设疑、以疑导读是阅读的关键步骤,因此在设问时候要因文章而异、因课堂氛围而异,设疑切入点要新颖,可以从当下的社会、学校、家庭导入,也可以普世价值观,新闻、笑话、历史传奇等素材进行导入,找到与文章相同的契合点入手,达到趣味性、社会性、悬念性设疑,让学生可以更快地投入到阅读和思考之中。

例如,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个文章中,我们可以从题目中就可以找到关键词,一个“怒”字就可以引发学生很多的思考,随着而来的思考也多了,她为什么要怒,怒的表现是什么,怒的后果是如何?都是可以从标题中引发的一连串的疑问。也可以从文章的冲突点来进行设疑,如在《雷雨》中,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周朴圆对待萍有着怀念,可以看出周朴园还是善良的,还是深爱着待萍的。针对这个有争议点的人物,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来思考,你是如何看待这一人物的,进而鼓励学生对文章的深入阅读和分析。

2.创设情境,以情激发热情。在现在多媒体日益普及的今天,各类情境展示都比较容易。可以通过图片、影像、投影等展示,以情为突破口,营造与课文相似氛围。例如,在《最后一课》的课程中,首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诵,以一种低沉悲痛的气氛感染整个课堂,很快就可以带学生进入一种悲伤的情绪中,学生的情感收到强烈的震撼。接下来教师也要带一种饱含激情和严肃的情感带领学生读课文,使学生深深地沉浸在这种氛围中,好像我们这堂课就是所谓的最后一节课。韩麦尔先生的那种爱国精神通过他的话语逐渐展示出来,伟岸形象通过这种氛围更是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作用,情景展现也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直观感受,秀丽的风光还有古色古香的书画作品,髙雅悠扬的琴声把学生带进了诗词的场景中,学生用自己的情、意、韵来充分地感受作品的美。通过这种抛砖引玉的提示,学生也可以有自己的特殊的情感穿插在其中,学生的想象的阀门顿时打开,情感的流露瞬间形成,在诗词的学习中在字里行间里感受它的情感,学生置身于古诗词的意境中可以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

3.在读中找问题。读的种类非常多,如朗读、默念、品读、速读、美读等,教师要根据课文的题材、内容选择适合的读的方式,在读的时候要写读书心得体会,让学生从读、想、练中不断的找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感知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课文理解。在这个中间要把文章和作者相联系起来是一个最为常见的做法。文章都是与作者有一样的品格和灵魂,你在品读文章其实也是在和作者的灵魂进行交流,学生在阅读之前了解作者的性格和写文章的处境就可以更好地对作品产生感觉,带着和作者同意的境况进入阅读。如在《荷塘月色》中,学生在阅读之前就可以找一些和作者在写作品前后相关的事件进行分析。

二、研读文本,合作探究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情景后,剩下功夫在于学生的阅读,学生通过不同方式阅读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说出或者解决一些问题,但是总是有很多个性化的问题是难以解决的,在这个时候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解决普遍性问题。有很多问题学生是没有研究价值的,很多问题是开放性问题,教师要做适当的补充和引导,帮助他们解决开放式问题。

研读一方面是认真阅读文本和感知文本,另一方面是阅读加思考。在研读中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探索和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参与,不能全包也不能袖手旁观,可以给予一定启迪,唤起他们内心世界的动力,鼓励他们在探究的路上不断前行。

三、创新思维,拓展延伸

经过上面两个阶段过程后,教师要依据教材某一特征进行针对性的延伸,可以以点代面,在相关的知识中找结合点和契合点,拓展延伸要求让语文放到一个更高层的背景下去理解,放到实际生活中,放到历史文化中去理解。

如可以向其他作品延伸找契合点,《再别康桥》这篇文章可以向新月派诗人拓展,让学生对新月派诗人有所了解,并收集相似的诗歌,形成一个新的专题学习。语文的实践性很强,可以向社会拓展,如在《孔乙己》中作者描述是或许已经死了,但是不是真的死了?学生可以根据文章中所给出的信息结合社会实际进行合理化猜想。

延伸拓展的方式也是很多,可以采用写作、辩论、演讲、表演等方式进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应用和尝试,并不断进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