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5 06:37: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下年度重点工作举措,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把握形势要求,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机构编制工作
一是创新理念谋划工作。机构编制工作任务重,头绪多,人手紧。我们将全面激发改革管理的生机和活力,用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创新的方法来破解工作中的难题和掣肘。树立“一盘棋”思想,善于运用辩证的思维,处理好行政体制改革与全面深化改革、严控机构编制总量与保障重点工作需要的关系,最大限度发挥机构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率,坚决做到精简、统一、效能。当前,机构编制工作已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直接面对具体的矛盾问题,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我们将坚持开门搞改革强管理,积极借鉴各地区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扩大社会参与度。
二是规范管理机构编制。进一步提高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水平,更加科学合理的配置机构编制资源。建立完善机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增有减”的要求,在确保财政供养人员“零增长”的同时,处理好严格控制和满足事业需要的关系,把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向基层、向亟需加强的领域倾斜,不断提高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效益。找准新时期机构编制工作的定位,当好参谋、出好主意,不断创新机构编制工作,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方法和路径。
三是提升部门服务形象。一是建章立制,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工作规则,强化“每位同志都是最后一道关口”的意识,把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激发出人人有分工、处处有任务、“全办齐上阵”的干事创业热情,以责任制促落实,以责任制保成效,形成规范有序高效、执行有力的日常管理机制。二是主动服务,提升部门形象。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主动把机构编制融入大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去谋划,设身处地为基层、为部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坚持“服务上门、送政策到家”的工作作风,并使之成为工作常态和工作自觉,积极认真沟通、耐心宣传政策、细致沟通解释,引导单位积极转变观念,优化编制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二、构建“一盘棋”格局,形成“一张网”制度
(一)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自觉把机构编制工作放在全局中去思考和谋划。重新修订《县机构编制委员会议事规则》,凡涉及机构设置、加挂牌子、职能划转、编制调整、人员调整、拟定公务员考录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申报计划事宜,全部提交编委会研究,任何部门都不得擅自审批机构编制和绕过编制部门请示机构编制问题。编委领导对编委会的召开高度重视,每年平均召开编委会6次,编委会的议事决策职能进一步凸显。构建形成了领导有力、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全县机构编制工作“一盘棋”格局,真正建立起了编委主任一支笔审批、编委一家行文、编制部门一家承办的“三个一”审批制度,实现职能配置科学化、机构设置最优化、编制配备精简化。
(二)建立完善编办、组织、人社、财政“四位一体”协调配合约束机制,从根本上控制了人员的“进口”,提升了进人用人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一是坚持空编使用申请制度,严把人员入口关。实行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使用空编申请制度。坚持“凡进必考”原则,党政群机关公务员(参公人员)考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必须先由编制部门逐级申报编制使用计划;
各单位出现空编需调整人员,先由编制部门对其是否空编进行把关,由编委统一研究后,再由组织、人社部门选调人员。通过加强空编使用管理,进一步规范了进人程序,杜绝超编进人。
二是完善人员编制与财政预算联合管控制度,严把财政供养关。不断完善人员调整审批制度、人员工资传送审批制度,促使机构编制与财政预算挂钩的制度和措施得到落实。每年年底财政局编制下年度经费预算,先由编办对各单位在职人数及离退休人数进行审定,加盖核定章,财政部门见到经编制部门审定后的工资预算表,才予编制下年度人员工资预算。这一做法已作为一项长效机制固定下来。通过人员编制与财政预算联合管控,实现了编制与人员供养一体化,堵塞了各环节上容易产生的漏洞,进一步控制财政供养人数,节约了行政成本。
三是规范程序严格职数管理,严把科级干部配备关。出台《县干部选拔任用职数预审办法》,明确党政群机关、参公单位、事业单位科级干部的选拔任用,均需进行职数预审。县委在动议干部时,由组织部门向机构编制部门提出职数预审要求,机构编制部门进行职数、编制的预先审核,组织部门根据编制部门的审核意见选任干部。通过职数预审前置,进一步规范程序环节,有效杜绝了超职数配备干部现象的发生。
(三)活化存量编制资源,内部挖潜统筹优化。
一是动态调整,盘活编制。编制总量只减不增是硬杠杠,随着社会事业发展,基层人手不足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为此,我们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的原则,向管理向创新要编制,坚持严格把关、集约节约、有度有序,出台《县事业编制零空编管理和动态调整管理办法》,探索形成了“县级统筹、重点保障、动态管理”制度,推动编制资源向重点领域、基层和一线倾斜,解决重点部门、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结构性缺编等问题,不断提高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2018年通过统筹调剂编制、鼓励政策性免职人员调整到乡镇工作、退休减员、分流到事业单位多种途径,共消化15个部门、83名行政超编人员,解决了困扰多年的行政超编问题。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培养模式;导师组;激励机制
作者简介:刘金宁(1979-),男,河北衡水人,军械工程学院车辆与电气工程系,讲师;邵天章(1967-),男,河北正定人,军械工程学院车辆与电气工程系,副教授。(河北 石家庄 050003)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006-02
目前军队研究生教育存在规模缩减、生源单一、导师研究方向分散、学位论文质量不高等现实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军队研究生培养有关单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问题现状
1.研究生生源单一
由于近年来军队院校增加了本科应届毕业生参与分配的比例,使得读研人员日益减少。为了补充生源,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注重了对国防生的宣传引导,使得研究生生源以国防生为主。这些学员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也存在基础参差不齐、专业知识不对口等问题;另外,适应军校环境、培养军事情结、熟悉科研背景、学习专用技术等方面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与研究生实际的学制2年3个月存在一定的冲突。
2.培养规模缩减
根据有关文件要求,目前军队研究生培养规模处于压缩趋势中,使得部分单位很多学科的年均培养数量不足,未形成规模效应,对于一些上水平、上规模的课题仍是单人孤军奋战,且仅从某一侧面或某一方向上进行研究,宏观考虑和把握问题的能力不够,反映到论文上显得任务方案单一,不上档次。
3.导师对学科方向的研究和把握不清晰,重视程度和指导力度不够
由于保密等问题所致,部队研究生导师与外界学术环境交流较少,跟踪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的步伐较慢。有些导师甚至不能清晰地掌握自身学科在武器系统建设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还处于自己做什么课题或承担什么任务而后转嫁到学生身上的惯性培养模式,未从学科角度深入地思考问题,梳理方向,凝练目标;由于部队有专门的研究生管理单位,安排的事务较多,导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不足,双方静下来研究问题的时间不多,未形成师生共同研究问题、集智攻关的良性互动局面。
4.研究生对课题研究的兴趣和精力投入不够
反映到选题环节,就是熟悉一下课题立项报告或任务书,了解是什么问题就行了,并没有从理论上深思,从应用上拓展来深入考虑问题;反映到学术论文上,仅发表了一些工程应用类文章,不上档次,很难进入SCI、EI检索,甚至是拼凑文章,应付指标;反映到学位论文环节就是课题立意不深刻,理论基础不扎实,试验数据可信度差。
5.由于未来研究生就业问题所致
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军事素质和科研水平并重。在有限的两年时间内,用在军事素质培养上的时间较多,导致学生做课题和写论文时间有限,精力分散严重,限制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在科研上的学习兴趣不高,苦于应对各种活动,随大流的思想根深蒂固,不能焕发学习和科研攻关的热情。
以上问题的出现,除了与军队研究生教育政策导向相关以外,还与培养单位的培养模式、培养制度、导师现状、学术氛围等密切关联。除了第一个问题是由于军队大的政策背景所致较难改变外,其他的问题都可以想办法解决。为此,急需在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研究生学术管理、凝聚导师队伍科研方向、加大奖惩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二、应对策略
为了促进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军队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面按照“转变观念、创新机制;激发创新、提高质量;积极稳妥、务求实效”的原则提出加强军队研究生教育的应对策略。
1.创新培养模式
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可采用导师负责、导师组把关的培养模式。导师组密切跟踪开拓学科热点技术问题,挖掘发现高水平科研课题;导师对学生研究工作进行全程跟踪、辅导,导师组会同学生根据时间节点安排研讨、交流;对于学生的选题思路、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毕业论文、学术成果,导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严格要求,导师组要开会研讨,以会议纪要的形式对相关工作进行研究,形成指导意见。即形成“导师跟踪技术前沿、发现热点课题、联合指导学生,研究生乐于开展研究、合力技术攻关、奉献智力优势”的良性互动培养模式。在该模式下,逐步形成“凝聚科研方向、凝聚导师团队、凝聚学生力量”的“三凝”运行机制,实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和效益的最大化。
2.建立导师组培养制度
(1)导师组的组成和任务。以学科主流科研方向为牵引,选配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研究生导师成立导师组,作为研究生的培养指导团队。导师组要拟订本学科的主要科研方向和培养课题;导师团队要做到学科资源统筹规划,并加强学习,跟踪学术前沿,多进行沟通协调;对学生的科研方向和课题进行严格把关,对全过程要严格监控;对课题关键技术问题要进行师生联合攻关;对学位论文和学术成果要进行集体鉴定评价。
(2)导师组重点工作。
1)导师组要加强学习,凝练、设计科研课题,把好选题关。导师组成员要在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加强学习的基础之上,以本学科与军队信息化建设密切相关的技术体系作为主流研究方向,凝练、设计科研课题。若导师原先的科研方向没有很好的拓展空间,建议学生选择导师组拟订的科研课题。导师组要定期安排学术研讨,对学科内热点技术问题进行广泛研讨交流,碰撞思想火花,凝练科研方向,达到交流成果、发现问题、总结提高的目的。
2)课题研究过程中导师组成员与学生之间要合力攻关,争取高水平研究成果。成立导师组旨在形成合力,集智攻关。课题实际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导师组成员的智慧,做到:导师要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工作,将其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不耻下问,把每个成员均作为自己的导师;导师和学生之间营造和谐向上、集智攻关等良好氛围,力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3)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加强沟通协调和组织管理,统筹规划科研学术资源,保证时间和精力投入。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扎实推进、稳步实施,导师组要跟踪课题研究进展,监控研究全过程,遇到问题要组织协调导师团队以及教研室资源进行解决。在对学生日常生活关心的基础之上,要制订有关制度措施,加大管理力度,保证课题研究的时间和精力投入。
4)重视学术论文的写作和发表环节,争取高水平研究成果。学术论文的投稿杂志档次、收录等级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要高度重视发表学位论文的环节,从论文的立意写作、内容把关、格式要求、投稿技巧等方面导师组成员要给予帮助,学科主管单位要给予必要的经费激励措施,争取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提升学位论文的认同度和起评点。
5)学位论文写作要凝练成果,严格把关,精益求精。学位论文是研究思想、实施过程、科研成果的总结,在写作前导师组成员要和学生全面充分总结,凝练研究成果;在写作内容和文字上要严格把关,杜绝抄袭和引用不恰当等问题出现;在定稿之前要按照学位论文的有关规定反复修改,做到格式和内容完美无瑕,精益求精。
(3)改革创新环节。在导师负责、导师组把关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下,力争研究生培养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发挥学科研究生导师及研究生的集体智慧,在学科重要科研方向上深挖科研亮点,凝练学术课题;拟定每年的固定时间召开导师组科研学术工作研讨会4~6次,对学科内的科研学术热点问题进行广泛交流研讨;研究生课题设计以主流科研方向为牵引,力争一届、多届学生在重点方向和课题上联合、持续攻关,形成合力,争取高水平学术成果;学生选题要以重要科研课题为依托,在保证学生自身学术研究进程和成果的前提下力争为学科主管单位科研学术工作发挥最大的效益;改善办公条件,对学生进行相对集中的管理,构建学术空间,为学生随时交流创造条件;学科主管单位要加大对学生的关注、管理力度,采用多种形式(比如改善办公条件、科研课题合作、开展体育活动、节假日聚餐等)构建相对宽松的工作生活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术气息和人文关怀。
3.建立奖惩激励机制
为了促进有关举措的顺利实施、提高运行效益,对有关研究成果和问题进行合理奖惩,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
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要给予奖励,对SCI外文期刊收录、中文期刊收录、会议收录、EI外文杂志收录、中文杂志等收录的给予额度不等的奖励;导师作为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要给予奖励,包括SCI外文期刊收录、中文期刊收录、会议收录、EI外文杂志收录、中文杂志收录等。学位论文总装评优和全军评优的要给予导师、导师组、研究生相应奖励。鼓励研究生和导师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并在经导师组一致认为对课题研究有帮助、同意参加的前提下给予经费资助。给导师组成员发放研究生指导酬金。
在培养过程中,若研究生论文盲审未通过,除学院的惩罚措施外,可在学科点上取消该导师下年度的招生资格,并扣发研究生指导酬金。
三、结束语
针对军队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良性互动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出了健康的运行机制,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并给学科主管单位带来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__市经济委员会
(20__年7月18日)
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三大战略的推动下,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工业生产、效益、投资都运行在较快的增长平台上,但是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难度加大。一、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增幅有所回落。
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生产一直保持在27上下的增长速度,波动幅度只有0.9个百分点,是近年来增长最为平稳的时期,2-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分别为27.7、27.3、27.2、26.8、27.1。1-6月份,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2.1亿元,同比增长27.08,居全省第5位。市本级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0.2亿元,增长26.49。各县(市、区)增速差距明显缩小,增速最高的为开化县增长34,最低的为柯城区增长18.6,其它县(市、区)均在26-28之间,最大差距为15.4个百分点,而上年同期差距达28个百分点。
轻工业增长加速,增速达到30.3,同比提高18.4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速比重工业快4.3个百分点,这是近3年来轻工业首次增长快于重工业。皮革、木材、造纸三大轻工行业增速分别达到54.4、44.6、43.5,其中造纸行业比一季度相比加快13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速有所回落,增速为26.5,同比回落9.8个百分点。黑色金属行业继续去年以来的高增长,增速达40.3;建材行业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投产的4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达产,产值增幅达32,1-6月全市水泥产量669.2万吨,同比增长29.4;受铜材大幅上涨影响,有色金属冶压行业产值增长79;机械行业仍然维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水平,增速为27.8,其中电气机械增长48.8;化工行业受去年增长基数较高和价格下跌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增长17。
从20__年初到20__年底,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已连续36个月累计增幅保持在28以上的高速增长区间,最高达到35.4(20__年11月),近3年的年度增幅分别为31.8、35.3、31.1。但今年以来进入了26-28之间的增长平台,特别是市本级工业生产有所回落,且自20__年2月来第一次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如下图)。
分析今年工业生产增速回落的主要因素:一是去年工业投资下降在今年得到反映。我市近几年工业增长还是以投资拉动为主,去年上半年我市限额以上工业投资增长只有10.5,到年底才达到20.2,对今年的增长拉动力作用减弱。二是化工行业增速减缓的影响。化工行业占我市工业总量的30,由于近几年我市新上化工项目少,加上部分化工产品价格下滑,全市上半年化工行业增幅仅为17,同比下降22.4个百分点,化工化工行业下降影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幅3.1个百分点(巨化增长16.5)。
(二)工业企业效益总体较好,但部分行业运行质量不高。
1-5月,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5.8亿元,同比增长26.7;实现利税9.54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实现利润4.5亿元,同比增长82.5。亏损企业数量减少12.4。工业十一项经济指标综合得分196.71分,同比提高21.36分,接近近年来最好水平。
由于去年我市工业利润呈明显前低后高走势,去年上半年全市工业利润增长为-63.3,受基数抬高影响,今年以来工业利润增幅在高位回落,2-5月增幅分别为341、129、70.5、82.5。部分行业利润水平较低。如建材行业仍处于亏损状态,上半年建材行业全行业亏损809万元,上年同期亏损2167万元,纺织服装业利润下降4.3。由于石油、钢铁、纸浆等主要原材料价格继续上升,化工行业和造纸行业主要龙头骨干企业利润下降或出现亏损。部分行业二项资金占用上升较快,如食品加工业二项资金同比上升91、造纸业上升49、木材加工业上升44、纺织业上升43、电器机械上升35。
(三)工业投资增速明显回升,但增长后劲不容乐观。
1-6月全市完成限额以上工业投资45.6亿元,同比增长42.7,增幅位居全省第三,比一季度提高14.2个百分点,同比提高32.2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120个投资20__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25.6亿元,同比增长55.5,120个项目中开工建设108个,开工率为90,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其中有23个项目已建成投产。市本级3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亿元,同比增长两倍,占全市重点工业项目投资额的47。今年以来重点工业项目投资的最大特点是项目进度快,1-6月已完成全年投计划投资额的56.2,市本级达到67.2,氟化工、金属制品、单晶硅、竹木加工4个行业项目的完成投资额均超过年度投资计划的60以上。
目前工业投资增长仍然较快,但由于去年前三季度投资负增长、基数小,而且去年以来新开工的大项目不多,虽然现在有几个刚签约和在谈的大项目,但下半年还难以很快形成投资。且工业性项目供地也大幅下降,1-6月份新增工业供地74.34公顷,同比下降53.19,下半年投资增速有下滑的可能。开发区建设形势也并不乐观。由于我市开发区大多已进入建设资金的还贷期,而宏观调控对开发区建设贷款严格控制,大多数开发区面临资金困难的局面。1-6月全市工业开发区新开发土地面积4203亩,同比下降17.7;新出让土地2778亩,同比下降22.7;开发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8亿元,同比下降8。全市9个工业开发区(园区)只有1个龙游新开发面积超过1000亩,有2个开发区沈家和柯城新开发面积尚为0。工业开发区建设趋缓对工业发展的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四)增长方式转变初见成效,但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从工业企业十一项评价考核指标来看,5月止我市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达10.63。巨化、元立是我市重点耗能企业,能源消费量占了全市近一半,今年两家企业积极走循环发展道路,能耗水平明显下降,如元立公司用电总负荷6万千瓦,一批余热余气发电项目投产后,至明年初自供电能力可达5.6万千瓦。1-5月份全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回收、利用各种废旧资源约200万吨。去年巨化股份公司CDM项目(清洁生产发展机制项目)——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一年能为公司创净利4867万元,该项目是我国首个CDM项目。今年我们还重点组织了浙江红火集团等4家企业申报CDM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展开。“四节一利用”工作方面,今年挖掘了具有一定节能、节水潜力的“四节一利用”项目50个,同时,积极争取“四节一利用”国债项目,我市共有5个工业项目被列入国债资金扶持行列,是我市工业企业利用国债资金工作的一项突破。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深入推进。在去年拆除和关闭33条水泥机立窑的基础上,今年继续部署拆除20条水泥机立窑,并全面开展粘土砖瓦窑整治工作。我市竹料腌塘和竹造纸专项整治工作已全面完成,年可减少废水排放近 20__万吨,COD(化学需氧量)3500多吨、二氧化硫250多吨。沈家化工园区整治和搬迁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将在明年上半年基本结束。
但我市由于历史形成的偏重型产业结构,重工业占比达76,重化工业比重过高,加上近年来重化工业面临快速发展期,重工业比重还在上升,完成能耗降低目标的压力仍然很大。从工业产业看,我市产业集群尚处于培育阶段,产业竞争力不强,提升产业结构和产业层次道路漫长;从企业看,与全省其它地市相比,我市企业总体上层次不高,实力不强,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创新能力的任务非常艰巨。如市区工业1-5月止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为-7.6,不降反升,也说明了这一任务的艰巨性。
二、当前宏观政策环境影响
从二季度以来,国家重新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宏观环境有趋紧迹象,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从全国新增贷款看,今年前6个月为2.15万亿元,已完成全年贷款新增计划(2.5万亿元)的86,(另据亚洲新闻网最新消息,中国今年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1.3。这个增长率高于今年1-5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30.3,而今年第一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29.8。这说明今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增加)预计下半年中央宏观政策紧缩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从现在已经出台的宏观政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5类变化:
(一)电力和油品价格上调。
从7月1日起,浙江省电网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1.89分钱。由于居民生活用电每千瓦时提高0.8分钱,商业用电同比还有所下降,此次电价上涨主要由工业用电来承担。据初步测算,至今年底,我市工业企业将增加电费支出4000多万元。特别对耗电较大、需要进行流水线作业、难以实现避峰生产的工业企业影响更大。
油品方面,5月24日汽油和柴油每吨涨价500元,这是去年3月份以来第7次也是涨幅最高的一次调价,根据石油公司预计近期还有1次调价,直接影响我市工业产品运输成本。从我市区域经济角度出发,油品最大的问题还不是价格上涨,而是潜在的供应安全问题。从短期上看,在浙赣铁路正式使用电气化后,后溪油库存在与电力机车对接的难题,铁路上2.5万伏的高压也有安全的问题。从战略上看,要争取石油部门在我市范围设立大型管输储油中心,以保证长远的供应安全。(目前,石油部门已确定在金华的义乌设立管输储油中心,另一中心将在我市和金华的其它地方选择一处建设。)
(二)货币信贷政策收紧。
4月25日,人民银行与国家发改委、银监会等5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各类打捆贷款的通知》,明确规定金融机构要停止与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签订各类“打捆贷款”协议或授信合作协议,地方政府不得为贷款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或者是变相担保。从4月28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5月17日和6月13日,央行两次在银行间发行了1000亿元的定向票据,7月13日央行又发行了500亿元定向票据,以收缩银根,控制信贷增速。从7月5日起,央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即国有商业银行由现行的7.5上调到8。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更加趋紧,对我市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且影响最大的是各类政府性投资项目的资金短缺,特别是工业园区建设资金压力突出。
(三)土地政策趋紧。
6月13日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银监会《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的意见》(〔20__〕44号),要求国土资源部加强土地督察,坚决查处违法和违规用地。对超额使用农用地转建设用地年度计划的地区,采取必要措施予以纠正,并相应扣减下年度农用地转用计划。从我市情况来看,工业供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项目偏少,但土地作为稀缺性资源,必须尽早谋划长远发展出路。
(四)产业政策导向加强。
3月份,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发〔20__〕11号),高度重视产能过剩问题,并要求采取进一步举措。4月上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等联合了《关于推进铁合金行业加快结构调整的通知》、《关于加快铝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由于我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一直走在前列,产业政策导向加强对我市工业负面影响不大。
(五)其它政策影响。
一是房地产政策。5月17日国务院出台“6条措施”调控房市。5月29日发改委、建设部等9部委出台了“6条措施”的具体细则,即“15项细则”。这些政策出台促使我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谨慎“拿地”,对我市建材等工业有一定影响。
二是出口退税率下降。为缓解人民币升值和国外反倾销压力,国家可能降低纺织等多个行业的出口退税率,平均税率将下调2,目前正在进行调整前的可行性研究工作。这将使我市工业品出口形势更加严峻。
三是省内加大“治超”力度。6月23日,全省高速公路超限超载车辆集中整治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省“治超”领导小组决定从7月1日至年底,开展高速公路超限超载集中整治工作。这将进一步提高我市水泥等大宗工业产品运输成本。
三、全年工业经济走势预测
今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既有着“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起好步的要求,又面临着一系列影响和制约经济加快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下半年宏观调控走向成为工业发展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从我市情况分析,全年工业经济走势可以用两句话概括:1、平稳较快增长的格局不会变,下半年全市工业经济走势仍可望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2、经济运行已经发生趋势性变化,即从高速扩张期进入到稳定增长期。今年下半年工业效益和投资增速将有所回落,全年增速可能呈现 “前高后低”的运行态势,工业生产将进入平稳增长期(即与20__年以来高增长相比,增速将有所回落,工业生产在26-28左右波动的可能性较大,进入了一个平稳增长的阶段)。这一判断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宏观调控政策不确定的影响。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特别是结构性矛盾突出,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随后金融、土地等一系列调控政策推出,预示宏观政策有趋紧的迹象。对我市工业经济影响将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对我市建材、机电等投资类产品市场需求影响;二是对刚投产的和在建项目资金约束的影响;三是对工业园区建设推进的影响进一步加重。
二是基数“前低后高”的影响。去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的是“三回落”走势,低基数一定程度上“抬高”了今年上半年经济效益和工业投资的增幅。鉴于去年下半年开始走向“三回升”,随着基数的提高,保持上半年增速的难度会有所加大。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工业投资如要保持上半年平均35左右增速,难度很大。即使按照年初增长15以上的目标,绝对数也要达到127亿元。1-5月全社会工业投资约38亿元,月均投资为7.6亿元,则要求下半年月均投资12.7亿元,有一定难度。工业效益方面,利润要保持上半年平均100以上的高增速则根本不可能,下半年利润增速还会继续下降。
三是投资拉动力下降的影响。去年以来,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我市投资增速减缓,特别是大项目少。原有的一批大项目在去年下半年开始产能已逐步释放,反映在今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中无上年同期数的企业明显减少,今年一批项目中还难以形成大的增量,缺乏有力的增长点。
四是产能过剩压力不断加大的影响。今年上半年由于投资增长的快速反弹使过剩的产能得到部分消化,产能过剩压力有所减轻。同时部分行业增长较好有特殊的原因,如钢铁行业较好是由于投资快速增长的拉动,水泥行业是由于海螺集团出口增加对我省的市场压力减小,电器行业和硅行业是由于铜价和多晶硅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推动等。因此产能过剩的压力仍然存在,而且产能过剩的行业还在扩大,如今年化工行业滑坡的重要因素就是产能过快扩张。上半年投资的反弹又进一步加剧了产能的积累,如果下半年宏观调控力度加大,产能过剩的压力将会进一步凸显出来。
四、下半年工业经济重点工作
下一阶段,我市工业经济工作将主要围绕深化特色竞争战略,大力培育产业集群,用产业集群的理念指导下半年及今后工业经济工作,保持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强化产业集群理念的贯彻宣传工作。在市场经济逐步发育成熟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倡导自主创新的背景下,产业集群理论已成为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理论。在7月份市委、市政府全体会议深入宣传特色竞争战略和产业集群理念的基础上,在工业领域将产业集群的理念落实到规划、园区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工作、科技创新、生产要素调度、产业功能配套等各个方面。当前,要注重抓好一批规划的编制和深化。即完成__市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__市氟硅之都产业集群“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着手编制金属制品深加工产业规划;启动高压特种输配电等产业规划编制工作等,努力在全市上下形成产业集群培育的浓厚氛围与合力。
(二)优化提升工业经济空间平台。首先,完善产业集群空间平台支撑。大力推进88平方公里工业新城、省级经济开发区、乡镇工业功能区三大工业空间体系的规划和建设。根据产业的不同特征,明确空间平台定位,形成三大空间体系的错位发展。同时,在加快开发区拉大框架的同时,加强产业配套,加大为生产服务的功能性建设配套力度,优化空间环境,加快衢化片区“厂中村”和“园中村”的搬迁。其次,创新开发区(园区)工作机制。出台《关于提高__市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发展水平的指导意见》和《加快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加大支持园区建设的工作力度。第三,千方百计缓解园区建设资金困难问题。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功能配套,提升园区品位。
(三)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新方式。招商引资的思路和方法深刻影响着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方式。下一步关键是要加快集聚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群:一是深化产业招商。以市区“2 6产业”为重点,学习上海松江区产业招商目录做法,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特色产业招商目录,动态保持100个左右产业招商项目。同时,完善社会招商、企业招商的信息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为招商提供线索。二是抓好龙头性、战略性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高度重视和加强工业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成立工业项目前期工作机构,聘请一批项目和行业专家,对我市可能实施的重大项目可行性、经济性、配套程度、生产成本等方面开展研究,为项目招商提供可靠依据,适应新时期资本流动业态和项目形成的新机制,提高招商工作的针对性。三是完善工业投资项目决策咨询服务协调制度。建立以环保为重点的专家快速评议机制,对特殊项目进行专家评议;建立项目决策快速反应与应急机制,根据项目的需要随时进行项目决策咨询;编制完成产业功能区布局规划,进一步明确决策咨询标准和项目入园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