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时间:2022-03-09 21:44: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1篇

教学目标:

1.

通过认识生活中的车船的方式,认识生字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2.

学会根据词语的意思猜测多音字的读音。

3.

学习“我的发现”,会通过观察、对比、分析等方法识字。

教学重点:

通过认识生活中的车船的方式,认识生字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词语的意思猜测多音字的读音。

课前准备:

PPT、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我们来玩个游戏

“猜一猜”,好吗?

1.

出示甲骨文:你们看,这是三千多年前古人写的一个字。猜猜,这是哪个字?

小朋友们仔细看,慢慢的,它的样子发生了变化,出示金文,指名猜。

又过了一千多年,它变成了这样,出示小篆。指名猜。出示楷书:舟。

那么这个字呢?出示船。刚才的舟就是指现在的船,先秦时期,人们常常使用“舟”来称呼船,而汉代之后,使用船便多起来。

2.

你们看,船来了,这是什么船?出示图片。认一认。

谁来叫一叫这些船的名称?

3.小朋友们真能干,这么快就把这些词语认识了。这些船在我们生活中很少见到,你知道它们主要用来干什么的吗?

4.小朋友说对了吗?我们来听听百科叔叔怎么介绍。

船是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也是水上主要的运输工具。常见的渔船就是专门用于出海捕鱼的,货船是一种载运杂货、集装箱或冷藏品的多用途船只。油轮也称油船,一般用于散装运输各种油类,而科学考察船是用于调查研究海洋水文、地质、气象、生物等特殊任务的船。还有一些船只,如潜水艇,可以在水下机动灵活地运动并且能水下作战。破碎冰层,开辟航道,保障水面畅通的船就是破冰船,小朋友,你还知道哪些水上交通工具?

5.谁来回答百科叔叔的提问?指名。

6.我们一起再来叫叫它们的名字。齐读词语。

7.标注拼音的是我们今天要记住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渔:三点水加鱼就是“渔”,说到这个渔,还有很多别的词。“渔船”是用来捕鱼的船只,那么用来捕鱼的网就叫“渔网”,以捕鱼为生的人就叫“渔民”,渔船上的灯火就是“渔火”。我们一起读读带有渔字的词语。

货:中国最早的货币是用贝壳代替的,也叫贝币,所以造字时便以贝字作为与金钱有关的字。像货、贪、贵等等。你还知道哪些字带有贝呢?

我们一起读好这组跟船有关的词语。

8.我们再来猜一个字,这是它的小时候,一千多年后,它变成了这样。慢慢地,它长这样了,都猜出来了吧?车是陆地上的交通工具。

9.出示词语。谁来给我们读读这些表示车的词语?指名若干。

你还知道哪些车?指名说。

你又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轿:我们现在坐的车,称之为轿车,这个轿字,起源于古人乘坐的轿子,以前,新娘出嫁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花轿。

防:生活中,防字出现的地方很多,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带有防字的词语吧!

防盗、预防、防尘、国防、防空、堤防

10.小结识字方法:同学们真能干,今天的识字加油站,我们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探索字的起源、生活识字等多种办法记住了这些字。

11.现在我可要请走拼音帽子了,我们同桌合作,叫一叫他们的名字吧!合作时要做到:同桌读对了,夸夸他;同桌读错了,帮帮他;受到同桌的表扬和帮助,要说声“谢谢”!

12.出示生字卡片,左边的同学念字,右边的同学组词,我们来开个双轮火车,比比哪列火车跑得又流畅又响亮。

二、字词句运用

孩子们,中国的汉字很神奇,有时候,它的读音不同,意思也就不一样了,这样的字我们称之为“多音字”。

1.出示:床铺、铺路。这两个词该怎么读,谁来试一试?

要读准它们,还要了解词语的意思。

铺有两个读音,读第四声的时候,字典里有三种意思,你们觉得床铺中的铺表示什么意思?读第一声的时候,字典里的解释是把东西散开放置,平摆。发现没有,这组多音字,表示名称的时候,读第四声,表示动作的时候读第一声,像这样的多音字,还有三组,你会读吗?出示,指名读。

2.剩下的6组多音字,该怎么读,四人小组一起读一读,碰到不确定的读音,可以根据相应的意思来判断。

3.小组汇报交流。

4.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根据词语的意思准确地判断出多音字的读音,收获真不少!生齐读词语。

三、我的发现

1.请你们猜个谜。指名读。指名猜。

知道青,那么言来便是请,心至便是情,日出就是晴,水到就是清。

2.这些都是青字家族的字,仔细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读音、字形、字义)

(读音相近,读音相同,哪些字读音跟青一样?哪些有变化?

每个字都有相同的部件,偏旁不同。

不同的偏旁表示不同的意思,字的意思跟偏旁有关。)

3.这个谜语给我们青字族的生字做了很好的区分,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感受他们字义的不同。

青字族的字读音跟青有关,意思跟偏旁有关,像这样的字叫形声字。

4.我们再来看看巴字族、方字族、马字族、包字族,这些形声字,他们的读音有什么变化?意思跟偏旁是不是一样?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5.为了更好地记住这些字,我们曾经学过包字族的儿歌,指名填。一起来念一念。

6.你们也能选组字,自己来编编儿歌吗?同桌一起试一试。

7.交流。

第2篇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存在一些误区,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存在的误区

    1、缺乏对学生个体的分析,盲目搬用课件

    如果缺乏对学生个体的分析,盲目搬用课件,会造成学生学习的不适合性。因为我们运用的课件大多是面向农村孩子,认知水平不高的学生设计的,课堂容量大,教学密度大,往往令学生眼花缭乱,失去运用价值,要想使多媒体课件真正发挥实效,首先应该认真分析自己学生的个体特征,想一想自己所占有的教学资源有多少应该用,应该怎样用,如何去设计,如何去组织,如何去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对学生特征的分析,是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前提。

    2、教学过程以课件为中心,偏离教学主体。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核心特征应是辅助,即辅助教师教、辅助学生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中所有的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可我们部分教师自己还不能够独立制作课件,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无法根据学生实际去调控课堂,只能以课件为中心去授课,偏离教学主体。这样的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学而不实,教而不深的结局,反而影响实际教学。

    3、信息量过大,滞留时间短,不利于记忆。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大大节省了教师大量板书、画图的时间,这是大家公认的。但对于我们大部分教师来说,都使用“流水型”模式课件,教师只要轻击鼠标,就可以顺利完成操作。我们都知道,对于学生接受信息来说,需要一定的时间,过快的更换屏幕内容,学生来不及理解和记忆,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所以我们在进行设计时,对现成教学资源要合理取舍,解决好信息量过大的问题,同时屏幕切换不能太快,应以学生确实能够理解、记忆为准,需要强调的可反复展示。

    二、恰当的运用

    1、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运用信息技术。

    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反映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助于促进学生进行思维联想,使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与改造,易帮助学生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有助于理解教学内容的视频资料、动画、图文等。如学习《“红领巾”真好》一课教学中,通过舒缓优美的音乐伴着悦耳的鸟鸣回荡于教室,葱郁茂密的树林,点辍着各色野花的草地展现在眼前,欢快的小鸟、可爱的“红领巾”活跃其间,动情的朗读,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音乐之韵、诗歌之情。

    2、远离学生实际而又必须让学生掌握的知识,需要运用信息技术。

    比如在执教《我们成功了》时,截取了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时的视频资料,创设这一情景,意在让学生意识到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时全国人民的喜悦气氛。

    3、逻辑思维性强、较为抽象的知识,学生难以想象、难以建立起概念的要运用信息技术。

    如在进行《黄山奇石》教学时,针对学生无法亲身经历、亲自感知,难以想象黄山景色如何奇异的现状,教师可将在互联网上搜集的图文并茂的大量黄山图片,使文中“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多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的教学内容立体的、多维的呈现在学生面前。

    4、拓展教材内容、开拓学生视野,需要运用信息技术。

    如在进行《天空生活趣事多》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从互联网上搜集有关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的景象进行拓展延伸,使学生对太空生活进一步了解,从而增强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我们一定要明确,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要在辅助上下功夫。只有根据所实现的教学目标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②、《北京教育技术研究》,北京市电化教育研究会.

第3篇

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有部分学生学习端正;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从去年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优等生与后进生的差距明显。故在新学期里,我们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的四化建设的新型人才而奋斗。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板快:

(一)数与运算。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二)空间与图形。1.第一单元“圆”。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3.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三)统计与概率。第五单元“统计”。

(四)综合应用: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

(五)整理与复习。

三、教学目标(按照单元顺序)

第一单元“圆”: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3.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5.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1.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五单元“统计”:

1.学生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3.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1.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4.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综合应用:

即“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教材还安排了“看图找关系”的专题,使学生体会图能直观、清晰、简捷地刻画关系。同时,还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某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活动。学生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整理与复习

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每个整理与复习都分成三部分: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一些练习题目。

“你学到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能运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

“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顾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

四、教学措施

1.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本期数学教学仍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注重有创新、开放精神的主动学习,同时,努力培养学生严谨、塌实的优良习惯,从而达到二年级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人,总体来看,学生在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的计算方面基本达到教学要求,但少数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仍需提高。在数学知识的应用方面,学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但一部分学生欠仔细、灵活。在数学的学习习惯上,听课习惯、作业习惯都有一定进步,但学生在学会审题上还需要培养和训练。

三、本期教学内容

以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为教材。

四、教学要求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

学会运用所学单位测量生活的物体,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4、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l千克=1000克。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

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

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点

1、有余数的除法。

2、认识一千以内的数及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3、用数学解决问题。

六、教学难点

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七、培优补差措施

1、认真备好课,夯实基础知识,确保每一个学生扎实掌握新知,巩固旧知。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与热情。

2、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双基的基础上,注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培养优生的能力,从而也带动中差生的发展。

培优主要体现在:

(1)在每堂课的新知教学后,安排适量发展练习题。

(2)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知识点上,适时引导,相机点拨,给学生“摘桃”的机会。

(3)利用每周的思维训练时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组织愉快的思维训练。

八、减负提质措施

1、钻研好《新课标》,精心备好课,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2、教学任务在课内完成,课外尽量不留作业,或只留兴趣性、发展性作业。

3、对学生的要求要合理,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不用一个刻度要求每一个学生,作业布置分层进行,避免部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一、教学想法:

上学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共42人,大部分学生能正确进行计算,部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存在审题能力较差,缺乏检查习惯,理解能力较差,对乘法、除法意义认识还不够。

今年奋斗目标:及格率96%,高分率90%,特忧率80%

措施:

1、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

采取课前速算、听算、对手互考等形式。

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同时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照顾学困生以及思维偏慢等的学生,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用多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学习兴趣。

4、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

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与家长进行适时沟通,让家长用正确、适当的方法指导孩子学习。

6、与语文教师做好时间上的协调,平时多在一起交流、分析学生情况。

特别是偏科生,多想办法,尽量的做到优的更优,差的努力补上去。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除法、混合运算、方向与位置、生活中的大数、测量、整理与复习、加与减、认识图形、时分秒、数学好玩、调查与记录。

三、教学重点:有余数的除法、加与减、时分秒。

四、教学难点:加与减、时分秒。

五、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商是一位数)。

结合分物的实操活动,是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进一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和正确求商,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会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3、《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口算,探索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培养估算意识,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确定,形成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方向与位置》,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

能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测量》,通过动手测量操作和实际活动,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3、《认识图形》,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种角;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三)统计

《调查与记录》,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统计,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另外本学期的学习,还安排了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六、教学课时:

1、除法——6课时

2、方向与位置——4课时

3、生活中的大数——8课时

4、测量——5课时

5、加与减(一)——16课时

6、认识图形——7课时

7、时分秒——8课时

8、调查与记录——5课时

总复习——5课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一、班级分析

本学期我执教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的主要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长度单位,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学生必须要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学生需要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对于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有初步的认识,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

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9、要使用远程教育设备及资源,在光盘播放教室、卫星接收教室进行上课。

10、上课前要利用农远资源进行经心备课,写好农远专用教案,并准备好课件资源,要以利用农远资源为主,要求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体现新的教育理念,这样促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运用远程教育网络。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第二,不再明确区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两种不同的生活原型(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24人租船,每船限乘4人),从而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过渡的特点: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内容包括锐角和钝角平移与旋转。与原有教材相比,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明显提前了,平移与旋转是新增加的内容。在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克和千克,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在统计知识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本册教材还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会用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3、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初步渗透变换的教学思想方法。

4、让学生亲身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5、让学生经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过程和作用;

能人、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用符号用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6、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使学生知道用称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7、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8、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惊醒简单的分析;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9、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认真研究、创造性的使用实验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奥数辅导,使它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积极的 课堂气氛 营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100-02

小学生,特别是1~3年级的儿童,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持久性较差等特点,所以,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注意采取直观、形象的游戏或活动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够积极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一 课堂气氛的概念及其作用

1.课堂气氛的概念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中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教与学的活动而形成的某种占优势的综合的心理状态。

课堂气氛主要有三种类型:积极的课堂气氛、消极的课堂气氛、对抗的课堂气氛。

积极的课堂气氛是一种理想状态的课堂气氛,它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师生双方有饱满的热情,教与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课堂活动井然有序;学生求知欲强烈、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师生间情感交流充分,学生参与面广,双方处于互动积极的状态;师生共同获得实现教学目标的喜悦与满足感。

2.积极课堂气氛的作用

积极的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积极的课堂气氛,能够给老师和学生愉悦的氛围,使师生双方精神焕发、思维活跃、灵感迸发;双方在教学过程中情感交融、配合默契;使老师和学生处于积极的最佳心理状态,激发了师生潜能,从而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作为一个教师要十分重视课堂气氛的作用,去创造良好积极的课堂气氛,使之成为传授知识、培养情趣、启迪智慧、提高觉悟的催化剂。

二 小学语文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1.重视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必须首先重视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把营造课堂气氛作为上好一堂语文课的首要条件。老师在设计语文教案时,要以小学生活动为主线,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搞好每节语文课的“开幕式”

针对周而复始的课堂学习,在每节语文课教学开始前,老师一定要策划好能引起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开幕式”,比如上课开始之前,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最新的儿童歌曲,背背激情盎然的诗歌,或者为学生讲讲昨天发生的国内外大事。这样,不仅让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营造平等、尊重的课堂气氛

老师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往往是至高无上的,如果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板起面孔高高在上,就有可能给小学生们形成心理压力,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所以,语文课堂要营造出宽松、平等的气氛,师生要彼此尊重、相互信赖,相互合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

4.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说明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其智力的发展。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要倡导让孩子们根据所讲课文内容积极动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比如,在讲一年级语文上册《蝉》一课时,我们可以事先让孩子们去室外捕捉一些蝉或捡一些蝉蜕带到课堂,配合课文学习,之后还可以让孩子们根据课文内容和自身对蝉的观察,将课文改写成小诗,将学习变成一种充满情趣的活动课。

5.多组织学生开展课题讨论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本节课所讲内容,老师可以预先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问题,让学生们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使学生进入探究性的语文学习。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学会自觉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老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6.用多媒体设备辅助语文教学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改变了过去单调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二年级语文《北京》一课时,老师可以寻找一些北京的图片,配上背影音乐,制作成PPT课件,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并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北京的美。

三 结束语

营造良好积极的语文教学课堂气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应结合小学语文的特点、小学生、教学环境等因素,积极从多层面加以考虑,想方设法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营造出不断激起孩子们学习兴趣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第5篇

案例1:当实际教学环节和预设发生冲突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性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老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我执教的第一课时,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叶老先生给“我”批改作文。

按照预先的教学设计,为了达到“体会叶老修改文章的认真细致”的教学目标,我首先引导学生找到叶老在肖复兴作文中的两处修改,学习修改符号;再出示修改稿全文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叶老先生修改得又多又仔细;最后回归课文,品读体现叶老先生修改得多的句子(“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可以说,这样的教学设计一环扣一环,由点到面,层层深入,结构清晰。之前,每一次试教都十分顺利,可最后一次正式授课,却出现了与预设截然不同令我意想不到的情况。一位学生在找到叶老的一处修改后,另一名学生却接着找出了那句直接体现叶老先生修改得多的句子(“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等于一下子把我后面的教学环节提了上来。

听到这个和我预设不一样的答案,怎么办?就在那一两秒内,两个念头飞快地闪过:一是不理会这个答案,重新回到我的预设中,可这样生拉硬拽,显得十分生硬;二是顺着这个学生的思路,先把环节顺下去再说。我迅速选择了后者。

我微笑着说:“通过你的朗读我听出来了,你强调了‘密密麻麻’和‘到处’两个词,修改得真是多呀!不过课文只举了两个例子,咱们刚刚研究了第一处,现在再来看看第二处……” 这样一句话带过,很顺利地引回到了第一环节中遗漏的那一处,不露痕迹。接下来,一切又回到了“正轨”。

【反思:这是一堂送教课,听课的老师很多。本次课堂上发生的这“一幕”是我从教三年来所遇到的最大一次挑战。在不小的心理压力之下,我临“危”不乱, 尊重学生,以生为本,巧妙应对课堂生成,化“险”为“夷”。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学机智的魅力也在于此。这样的经历是磨炼,是宝贵的财富,让我在课堂教学之路上慢慢地成长起来。】

案例2:当课堂出现质疑的声音时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叙述了1961年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课堂上,同学们正沉浸在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之中,突然有个学生站起来问道:“老师,这不是浪费水吗?”课堂瞬间凝固了,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似乎都还没来得及反应,有的学生用期待的眼神望着我。说实话,这根本是我始料未及的也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不理会?或者批评他提出与本课无关的问题?或者快速带过草草了事?这些显然都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不如顺势而为吧!我马上调整思路,微笑着表扬这名学生:“你真是一名爱惜资源的小卫士!泼掉这么多水看上去确实很可惜,可是为什么泼水节这一天傣族人民特别高兴?泼水究竟有什么意义呢?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课文找找答案,也可以互相讨论一下。”话音刚落,学生们就热烈地讨论了起来,五花八门的答案也随之出现。在我的点拨和引导下,学生们渐渐明白了泼水代表着友爱和祝福。最后我进行了总结:“傣族人民生活在西双版纳,那里水量充沛。他们爱水,更懂得水的珍贵。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节日,泼水表达了人们之间的友爱,是对对方的美好祝福。”整篇课文的主题由此也得到了升华。没想到,课堂中这意外的质疑之声却使教学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反思:每一个学生都是富有个性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质疑。应善于捕捉从学生中产生的问题资源,随机调整教学思路,通过激励、引导、点拨,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反之,如果我们不理会甚至加以批评,不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好奇心,还会错失一个个良好的教育教学契机。死板生硬的课堂,必然会成为“教案剧”演出的舞台。】

案例3:当课堂出现另类的答案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略读课文《卡罗纳》,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的故事。

课上,我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卡罗纳的悲痛心情,并问道:“卡罗纳面容灰白、一言不发地来到学校,此时此刻他可能在想什么?”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说:“卡罗纳在思念妈妈,想起了以前和妈妈在一起的幸福时光。”有的说:“卡罗纳想到自己再也不能跟妈妈在一起了,无比悲痛……”这时,一个男孩子站了起来,大声说:“他有可能想跳楼!”

如此敏感的字眼一下子让课堂炸开了锅,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聊开了。我顿时有些恼怒,这个男孩子平时在课堂上就爱说一些与学习内容无关的话引同学发笑,今天在这么沉重的气氛下居然又来这么一个回答。我正想出言批评他的时候又转念一想,人在悲痛欲绝的时候产生这样的想法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于是,我以沉重、悲痛的语气缓缓说道:“同学们,你们千万不要笑。想要跳楼,放弃生命,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这句话果然有效果,学生们听后立刻安静了下来,我继续含着情感说道:“一个人要悲痛到什么地步,才会失去活下去的勇气呢?由此可见,妈妈在卡罗纳心中是多么的重要,卡罗纳对妈妈是怎样的思念啊!”在我动情的讲述下,很多学生脸上露出了哀伤的神情,他们显然被感动了,课堂气氛恢复如初。这时我又接着说道:“当然,我们相信,卡罗纳为了他最亲爱的妈妈,一定会选择勇敢地生活下去,活得更好,更快乐。你们说是吗?”全班学生用力地点着头,激动地大声说:“是!”

第6篇

一、课外访万家

去年8月25日,我和同事带着“课外访万家”的登记册,骑着摩托车一起畅游在乡间的道路上。

正值金秋时节,好一派迷人的景象。棉田里,白雪般的棉花让棉农心里也开了花。稻田里,轰隆隆的收割机不停地卷吸着金黄的稻谷。果园里,瓢大的蜜柚树很远之外就溢出了清甜的美味。

“前面向右转弯,第5家就到了。”张老师在车座后面提醒我。他曾经在达河村任小学校长多年,还记得大部分学生的家庭住址。经商量,我们决定第一个家访对象是二(2)班学生陈亦妍,这个小女生学习比较认真,成绩优良,但是胆量小,害怕挑战,我正好是她的数学老师。“陈爷爷在家呀,我们今天是来进行家访的”,一下车,还没等家长看清是谁,张老师就主动打了招呼,说明了来意。陈爷爷高兴地说:“太好了,快请屋里坐!”接着,我们就一边喝着清香的绿茶,一边聊起来。在面对面的交谈中,我们如实地向家长汇报了学生的在校表现及学校、班级工作情况,并期待家长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陈爷爷也迫不及待地说出了孙女在家的学习生活状况,谈吐间,有时面带微笑,有时流露出忧虑的神情。通过交心谈心,我们把情况都如实地记录下来,待日后整理。

接下来,我们陆续到吴裕康、刘世玉、陈士杰、杨慧琳、胡雅娟等十几个学生家中家访,了解到了绝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只靠爷爷奶奶看护。孩子们有的经常帮家里做点家务,有的爱看电视,有的作业没人辅导,有的喜欢到田野里玩耍……看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想到他们学习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我内心不禁一颤:乡下的孩子与城里孩子的差距真是太大了,他们太需要无尽的爱与关怀了。

一天的家访结束后,我们又伴着火红的夕阳,迎着金秋丰收的美景回家。

这一整天的家访,虽然感到腿脚有点酸疼,身心有点疲惫,但它让我真正走出三尺讲台,走进美丽乡村,走进了万千家庭,走进了每一个家长与学生的心灵。

二、课内比教学

曾记得,去年的金秋九月,丹桂飘香,秋风送爽,在开学工作的会议上,我们听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全省上下将扎实开展“比教学、访万家”活动。一时间,“比教学,访万家”在全校迅速蹿红,成了最热话题。“怎么比?怎么访?”“我们年纪大的不参加,行不行?”“我们年轻的跑不掉罗!”“呵呵!平时校长们随堂听我们的课,这回我们去听校长的课。”“比就比,怕什么?” ……老师的嘴上这么戏说,暗地里都摩拳擦掌,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势。是啊,面对富有生命的光辉事业,面对乘风破浪的教改大潮,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本身就应具有熟悉教育教学规律,轻松驾驭课堂教学的艺术能力。既然说,上好一堂课是老师们最基本的职业要求,那么,面对教学比武,何惧之有?既然说,教学比武课不是随随便便的家常便饭,那么,这顿饭要做得色香味俱全,岂可等闲视之?于是,我也在静静的思索中,开始筹划自己的比武大事。

曾记得,那次我执教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课《角的初步认识》。课前,我精心研究了教材教法,准备了辅助课件和学具等,并反复修改教学设计。自以为教学内容浅显,互动性强,一定会马到成功。可事与愿违,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我随意提了几个指令性不明的问题,致使学生像脱缰的野马、断线的风筝,答非所问,怎么也收不回来?整个课堂,我没有及时捕捉并修正新的信息,特别是来自孩子们的信息,没有有效地接受各种新的挑战,最终急得我慌不择路,失去了目标,只好草草收场,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课后,同事与我倾心交流,给我指点迷津。唉,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蓦地,我从那堂课从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这教训很苦、很酸,它必将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留在我教育生涯的印迹里,指引我向上向上,时刻激励总有一天一定会尝到最甜最甜的果实。

曾记得,我虚心听取了二十位老师的比武课,老师们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位老师都是激情满怀、踊跃参加。尤其是校长、领导都以普通老师的身份和心态积极认真的准备教案、制作课件,准备一展中老年教师“宝刀不老”的风采和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成果。在比武中,尤其令我印象时刻的是,何持老师的科学课《电磁铁的磁力》令学生兴趣盎然;崔俊华老师的数学课《圆的认识》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黄荷翠老师的英语课We Love Animals激情四射;谢谦老师的美术课《相同与不同》生动有趣;刘芬老师的语文课《四季》让学生身临其境;魏登科老师的音乐课《中国民族弹拨乐器介绍》丰富多彩……

第7篇

关键词:教无定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

从1997年上班以来,我一直任高年级的数学课程。最近这几年才接触低年级的孩子。刚教一年级的时候,每天下来累得精疲力竭。课堂上压下这边,那边又沸腾起来了!总搞得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从何入手,在这几年的摸爬滚打中总结出一点点小窍门,借此与大家分享:

一、沸腾的课堂

我是一位小学数学老师,担任着两个班级的课程。这两个班中都有一个很特殊的孩子(丁××和任××)。二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两个孩子不一般,可我总不太喜欢他们,因为什么呢?他们太好说话,经常扰乱课堂秩序,时不时地就打乱了我的教学思路,并且考试的时候也得不了高分,总是粗心大意、眼高手低。还有一个毛病,书写不规范,乱得很!(我说他俩时,口径竟然惊人的一样。“老师我天生就写这样,写不好了。”)

有一次在二班上课时,讲带小括号的算式。因为上册的时候曾经提了一点儿,我就想让同学们先试着做一做。当我巡视时,我发现四个当中有三个给换了位置,并且有一个同学提出了疑问:老师减不开了,怎么办?如:

500+(100+68) 500-(100+68)

=168+500 =168-500

=668 =?

这时我就抓住了这个时机,准备来讲一下为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后果,可我刚把例子写在黑板上,任××就大声地说:“老师这样的我已经会了。”说第一遍时,我没有理他,说第二遍时我还没有理他,说第三遍时,我发话了,“任××你天天能得不得了了,哪次的作业你全对过?能不能耐下性子来听老师讲一讲,看一看自己的想法对不对呀?你看人家肖××已经做对了还在那儿很认真地听呢?”这时他停止了说笑,思路也随之进入了我的课堂。下课后我在办公室里休息,突然感到这样的处理总有点欠妥,压制了孩子的表达欲望。巧的是上第四节课的时候,在一班又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我在讲这样的一道题:你知道第21个是什么颜色吗?

黑圈 黑圈 白圈 白圈 白圈

黑圈 黑圈 白圈

白圈 白圈 黑圈 黑圈 白圈……

在一年级的时候是这样讲得,先找出规律,然后把这个规律反复地数,一直数到第21个图形看看是什么颜色就可以了。可如果数字一旦变大,这种方法就有点麻烦了。“那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更简单的办法,那就是能不能用计算的法子呢?”话音刚落下,丁××就说话了:“老师我会。”按以前的处理方法就行。我不加理睬,看她两眼,继续讲。可我今天改变了做法:放弃了偏见,让丁××到黑板前给同学们讲讲她的想法。她的表现让我大吃一惊,不仅做得很棒,还讲得头头是道。21/5=4(次)……1(个)想知道第21个是什么颜色?需要数4次,还余1个,那4次就不用数了,就从开头数那一个就可以了。然后我对她进行了表扬,并让同学们给予她热烈的掌声。她脸上洋溢着春风般的笑容。我说:“今天你在课堂上表现得非常棒,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老师希望你在课下也有同样的表现。她说:“好!老师我一定改掉不认真的坏毛病。”这样我不仅从课堂中解脱了出来,还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完成了预定的教学任务,何乐而不为呢?

故事总是发生在课堂上,有一次上复习课,复习的是连续退位的减法。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发现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所以今天想把这几天学的知识给学生对比和总结一下,让他们了解所学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我先举了一个例子: 435

-276

159

讲着讲着自己突然有了个想法,并且大胆地尝试了一下。我说这时的“十位”比较富裕,虽然“自己”不够用,但它还能椭别人,借给个位。

前一段讲的比如: 891

- 264

627

这个被减数“十位”就更富裕了,除了能帮助别人之外,自己还够用。

下面被减数中的“十位”就不那么乐观了,因为它太穷了,既不能帮助别人,自己也不够。比如:

205

-116

89

我说:“同学们请看,我们所学的知识,十位上是越来越穷了。”这时学生高兴得直拍桌子,那个兴奋劲简直没法用语言形容。但这时有的学生就产生了疑问:老师有没有更穷的。于是我就趁热打铁,出示了一个连环穷的例子。大家试一试能不能帮它来解决呢?这时学生的好奇心就更强了,都说:“好!”于是我把后面将要学的知识拿了出来。

比如:

1000

-216

784

叫了几个跃跃欲试的学生到黑板上来做,让我大吃一惊的一幕出现了,竟然全做对了。然后我又故意叫了几个学习稍差的学生,结果也全对了。我明白了:由于我用了一个很通俗的字“穷”,把学生的兴趣激发了起来。有了兴趣当然什么都不难了,并且也会把学生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茅塞顿开

星期五中午放学的时候,代老师说星期天我们去东关听课。当时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星期天还想美美地睡一觉呢,这回泡汤了。代老师也许看出了我的心思,于是说:“吴正宪老师来了。”这下我可来了精神,因为以前我曾经两次听过吴老师的课,每一次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星期六早晨起床发现自己的嗓子哑了,原来自己患了感冒。 事不宜迟,马上吃药,要不明天就去不成了,到了晚上我早早地上床休息了。星期天早晨起来鼻子酸酸的,清鼻水不住地往下流,心里就打了退堂鼓,可这个念头却一闪而过。想到马上要见吴老师了,匆匆地吃了几个元宵就上路了。到了一看,虽然是星期天,可礼堂里却座无虚席,要不是代老师为我占好了座位,我根本没有容身之地。那情景并不亚于腊月二十五的大集。心想我并没有来晚呀,怎么这么多人都已经到了现场。原来每个人都和我一样,想听吴老师的课呀!甚至有一位茌平的语文老师想见吴老师。

上午听了三个老师的课,吴老师给他们做了点评。下午吴老师上了一节观摩课并做了学术报告,我触动很大。

1.课好在哪里,不好在了哪里。总感觉课有点不对劲,但根本找不出原因来。吴老师一点评,立刻茅塞顿开。比如任老师的那节课,总体来说课上得不错,老师的素质也很高。可总感觉不是很成功,可不成功在什么地方,自己却说不出来。吴老师说她只忠实于自己的教案设计,却没有尊重学生,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考]问题,没有顺着学生的思路走,只顾往自己的设计上去拽。学生说:“长方形是正着的;长方形比正方形宽。”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并没有及时处理。如果顺着他们的说法讲下去,找出疑问并加以解决,这节课将会有不同的效果。再如,王建老师上的那节课,感觉很好,听上去也很舒服。说实话他的素质比不上第一个老师,可为什么他把课上得如此成功。成功在什么地方,我说不出一二三来。听吴老师一点评,才知道原来是王老师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自己的教学中,与学生融在了一起。光有深厚的功底,却没有激情和热情,那也是不够的!功底和激情,两者缺一不可呀!

2.前一段时间我讲“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时候,有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为什么借助计数器讲解时,学生反应都很好,也会读也会写,整堂课学生的情绪也很高。可一做后面的自主练习,才知道不像我想象的那样,数不会读了也不会写了。我一直不明白究竟怎么了?向别的老师请教,他们说那是因为不熟,多练一些就会好的。

三、努力做好自己

听了吴正宪老师徒弟的课和吴老师的点评,让我懂得了一个人生道理:能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不在别人有没有素养,而在于自己有没有魅力。其实在处理这件事时,我有点犹豫了,是像以前那样批评男同学,还是说服失败的同学。但很快我做出了决定,选择后者,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我们说教无定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已经迈开了改革的步伐,只要能处理好学习创新与继承传统的关系,在实践中思考,并在思考中实践,相信我们的课堂一定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