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区工作者工作计划

社区工作者工作计划

时间:2022-01-29 04:34: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区工作者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区工作者工作计划

第1篇

今年,社区建设科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政府下发的工作任务书;围绕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围绕精品社区建设;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一、重点工作

1、深入推进精品社区建设。改造解放、影院两处“一站四室”,完善服务功能,美化周边环境,争创省级精品社区。按照“一区一品”建设标准,把精品社区建设工作落实到实处。

在教工社区办公室门前居民楼一侧及车场门口附近,安装4块黑板作为宣传窗口,完善教工社区体育器材设施。

更新教工、影院、长影三社区及街道办事大厅门前的宣传厨窗,体现创城、__市市民文明公约和八荣八耻内容。

影院社区办公室原有的玻璃文件柜更换成铁皮柜,根据办公桌椅的损坏情况,订做两张新的办公桌,更换11把办公椅子。

影院社区按照服务型社区的建设标准,除完善硬件设施外,在现有图书20__册的基础上,要通过各种渠道再增加图书3000册。

为教工和影院两社区,制作两块门牌,内容包含:流浪儿童救助办公室、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社区市民学校、青少年科普园地。

继续推进居民议事进社区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教工、解放、影院三社区原有居民议事大厅的基础上,为6个社区制作居民议事专栏各一块,利用好,发挥好,做到持续有效。

落实社区工作者“周工作计划”。社区书记、委主任、助理员、协理员,均要有自己的周计划,社区科对各社区计划内容做到有要求、有检查、有存档。

以教工已创建成为省级和谐示范社区为基础,主推“解放社区争创省级和谐社区”。

2、全街文化教育工作要开创新的局面。

①青少年教育工作,在全区青少年教育先进单位的基础上再争创“鞍山市青少年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②建立一支专职义务辅导队伍,以老、老劳模为典型,针对全街居民的思想而建立固定的德育教育基地,以此带动三支志愿者队伍(青年志愿者、老年志愿者、社区义务服务队伍)的良好发展,以此促进深化《纲要》的贯彻落实,并且在适当时候在完善教育基地的基础上完善社区网络教育。

3、社区计生工作,搞好计生工作的宣传、教育、服务等工作,做好并完成第二轮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方案,到年底确保全年出生180人,计划生育率99%,出生婴儿性别比控制在107以内。

4、残联

办事处各社区组织机构建全,残疾人协会建全,(盲、聋、哑、肢休协会)对社区残疾人底数、残疾级别摸清并全部进入微机。

5、老龄(服务具体、不单一,多层面,多角度,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群众要求,解决空巢老人生存,生活条件等社会上现实存在的问题)

①认真贯彻落实市、区老年志愿者协会《关于深入开展以“抓基层,打基础”为主要内容的创建老龄工作先进活动的通知》,争创市、区先进街道、社区荣誉称号。

②办事处各社区老年组织机构健全老年志愿者协会健全并发挥其各有作用,积极开展“以老帮老,小老助老老”活动。

③认真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活动,成立八支文体队伍,在活动中使老年人认识到我街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养老宗旨。

6、强化社区的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坚持对社区工作者考核、考勤工作经常化;对社区工作者的教育经常化。每月对社区工作者出勤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并做好登记。严格各社区请消假制度、请示汇报制度、会议制度。把服务质量的好坏、老百姓的满意度,做为评价社区工作者的基本依据。

7、

工作。在认真学习工作条例,打实打牢工作的理论的基础上,除做好日常工作外,重点把握好三个敏感期,一是3月份的“两会”,二是8月份的奥运会,三是10月份的改革开放30周年庆典。确保做到无越级访、无重复上访、无集体访。8、做好第7届社区换届工作的各项准备工作及实施工作。做到有具体的计划、有可行性方案、有针对性措施、有经验性总结。

9、建立会议制度。制定会议记录本,将全年召开的各种会议,实事求事地记录下来,内容包括本科召开的会议,经请示获批召开的社区书记、委主任会议。

10、严格请示汇报制度。对需经汇报的事项,及时上报相关领导,做到事前有请示,事后有汇报。

11、继续做好双拥、优扶工作。

二、创新工作:

1、搞好影院、解放社区“一站四室”接层改造、装修装饰工程,并打造成为市级精品社区

2、以解放社区“一站四室”为依托,建立“五室五站1广场”

社区警务室、社区图书室、社区娱乐健身室、社区日间照料室、社区电子阅览室;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社区居民服务站、劳动保障事务社区服务站、社区计划生育服务站、社区困难援助站

社区综合活动广场:人口文化活动广场、体育健身广场

社区文化活动广场、社区宣传活动广场。

社会化养老工作争创省级先进,并晋升居民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街道。

三、争创目标:1、社区建设工作争创省级先进(平安街道和社区卫生服务示范街道)。

2、计生工作争创省级先进。

3、创建“党建示范社区”两个(教工社区、商场社区)。

4、影院社区、解放社区争创市级文化建设先进示范社区,影院社区争创省级文化建设先进社区,办事处争创省文化建设先进街道

第2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我叫孟xx。于xx年10月到xx社区任公共卫生师一职,不知不觉间已有1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期间内,我经历了磨砺,在风雨中从稚嫩逐渐走向了成熟。

作为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第一脚踏进社会,没有工作经验,而社区作为基层,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广泛、具体和复杂的。来到社区我给自己的定位不是一个知识分子,而是一位迫切的需要学习,需要锻炼的基层工作者现在我将这段时间的工作和思想汇报

第一、 工作绩效汇报

1、深入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从10月份,旧堡办事处组织社区进行全面的入户调查,在社区书记主任以及社区协管员的帮助下,我全面了解了我社区的基本情况。我社区辖区面积东烧社区地处旧堡,行政隶属于旧堡街道办事处,社区辖内面积17万平方米 ,人口5684人,社区内有职业介绍所1处,幼儿园1个,2个自行车场等.多年来,东烧社区坚持以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社区为工作宗旨来开展社区的各项工作。在入户过程中得到了一些热心的居民的帮助,使得我的入户困难降低了很多。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爱戴,使得我对工作的热情更加高涨。我不仅利用上班时间入户还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晚上下班以后的时间以及周六周日等居民空闲时间抓紧工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便率先完成了我所分配入户的片区。

经过这次深入的细致的入户调查我看到很多家庭十分贫困的居民,他们在生活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困难,看着他们艰难的生活,面对淳朴善良的居民,我处处留心,希望有机会能够为他们做点实事,做点好事,让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善。

2、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作为一名公共卫生师要对社区的居民进行六位一体的工作,其具体工作内容是:组织协调辖区内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及健康状况调查,建立和管理健康档案;针对社区主要健康状况和问题,制订和实施社区卫生工作计划,开展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的服务;掌握区内人口基本健康状况,及时督促服务台对象按规范要求接受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等;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及时收集、报告责任区内突发公共事件、死亡及传染病等;协助开展食品、公共、职业卫生,托幼机构、饮水卫生检查及管理;协同上级医专家开展形式多样的义诊、健康咨询等活动。我到社区后还负责双拥工作和应急工作建立了xx年的资料档案,每月定期将资料整理归档,保持了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我努力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做精,做细。

3、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旧堡办事处举办了我的城市记忆征文的集体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这个集体的团结和向上。

4、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我坚定信念,坚信组织的正确领导,克服困难,努力工作。看着社区洁净的街道,越来越美丽的市容市貌,我感到尤为的欣慰。我们的工作成效显着,深得民心。居民的出行变的更加顺畅,生活少了很多的烦恼。

第3篇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4-0024-05

为全面反映上海市社区中医药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了解存在问题,给中医药健康教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2009年9月,在原上海市卫生局的支持下,在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研究中心的协助下,上海杏灵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申报“上海市社区中医药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并获得“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正式批准立项,承担调查研究工作。

1 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样本由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研究中心提供,共涉及上海市194家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和达标建设单位,包括33家示范点,32家第一批达标点,31家第二批达标点,64家第三批达标点,34家第四批达标点。课题组总结示范及创建材料中相关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分别提炼了如下5个部分的内容:中医药健康教育现阶段的政府支持工作、健教团队人员梯队配备情况、各区县中医药健康教育开展现状、现有健康教育宣教形式及宣教内容,依据调研数据,客观反映本市中医药健康教育的现状。

2 结果

2.1 中医药健康教育得到了政府层面的广泛重视和支持

2009年,国家卫生部颁布了《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建设标准》,其中第二部第十五条,明确指出须运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知识。

同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试行)》,中医健康教育被列为指南六大内容之一,指南强调要向社区居民,特别是社区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和对养生保健有特殊需求的人群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普及中医基本知识及养生保健方法及技术,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005年开始,在原上海市卫生局的统一部署下,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在全市范围全面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活动情况被纳入示范区创建的考核范畴,评分细则第20、28条就开展有中医特色的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予以考核。

2010年5月卫生部下发《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范》,努力开拓各地区、各单位健康教育工作新局面,督促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要以医改精神为指引,以“规范建设、夯实基础、确保重点、全面提高”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落实健康促进工作。次年7月,中国率先启动“国际自我保健日”活动,设立每年7月24日为“国际自我保健日”,组建专家顾问团,长期通过官网、微博解答公众自我保健、自我医疗方面的问题,充分表明了政府部门对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

2.2 中医药医师队伍扩大为中医药健康教育提供保障

中医药执业医师队伍的充实是保证中医药健康教育开展的基础。抽样调查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及达标建设第二批31家单位的材料显示:2007年第二批达标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执业医师总人数共199人,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中医执业医师人数为6人;经过两年的达标创建工作,截止到2009年,第二批创建单位的中医执业医师人数上升至302人,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执业医师为10人,增长率达到66.7%。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达标创建工作推动了职业中医师的队伍建设,以人才梯队建设为基础的达标创建,更好地保障了各项中医药社区工作的稳步推进和开展,也为中医药健康教育团队人才队伍的扩充提供了保障。

从调查数据可见,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数量虽有大幅度增长,但由于本身基数过小,人数仍存在不足,且多没有从事中医药健康教育的经历与经验,缺乏对中医药健康教育在公共卫生中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其观念仍停留在院内医护服务的模式中。因此各中心应及时组建健康教育班子,并下设中医药健康教育管理小组,定期开展团队成员的业务及专业技能培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中医药健康服务中的作用。

2.3 中医药健康教育呈现城乡差异

中医药健康教育在各地开展过程中,在体现地方特色的同时也反映出各自的差异化。抽样调查2007-2009年申报及达标的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创建单位材料,统计中医药健康教育讲座开展数量: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均开展4.5次;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均开展3.5次。比较而言,中心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较郊区平均每年多举办1次中医药健康教育讲座。市区每个区域间的场次差别不大,郊区呈现发展不平衡的态势,宝山相比于其他郊区表现突出,年均超过7场。另外,在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中心城区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为丰富。

对于中医药健康教育的开展,城区、城乡结合部、郊区呈现出了三级分化的趋势。郊区仅22.0%的单位每年的中医药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数量超过两次,相较于每个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辐射地域与人口而言,现阶段的中医药健康教育开展数量远不能满足周边居民对中医药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另外,就总体而言,无论中心城区或郊区,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讲座平均不超过5次,在数量上较西医类健康教育讲座的开展情况相比,中医类讲座存在严重不足。卫生行政监管部门应依据中医药健康教育存在的地区差异性,对开展情况欠佳的地区予以重点扶持,全面推进中医药在居民健康领域的重要作用。

2.4 宣教形式

纵观2007 -2009年申报及达标的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创建单位材料(第二批至第四批总计161家材料),将本市中医药健康教育形式分为两个大类:①以宣教者与被宣教者共同参与的多形式互动型健康教育形式;②以纸媒传媒为载体,被宣教者共同参与的多形式非互动型健康教育形式。

2.4.1 互动型宣教形式

互动性宣教形式是健康教育开展的主要形式,是宣传中医基本知识及养生保健方法及技术的主要途径。资料显示:本市互动型宣教形式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分别为讲座、个体指导、传统体育保健项目、义诊、组建病友会、电话咨询。其中以讲座开展、个体指导使用率最高,分别达到99.4%和98.1%,基本实现样本使用率的全覆盖。传统体育保健项目47.2%,位居第三。义诊、组建病友会及电话咨询所占比重较小,分别为7.5%、1.2%和0.6%,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形式的多样化。

由于社区居民的健康程度、文化程度的不同,社区中健康教育形式也应该满足不同百姓的需求。丰富的中医药健康教育形式可加强社区居民的参与度,让更多的居民融入到中医药健康教育的氛围中。在上述的多种健教形式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中开展的中医药防病和治病的健教形式通常以专题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派发健康保健宣传手册、制作卫生宣传栏、组织义诊居多,其中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开展直面老百姓的科普讲座活动最易让百姓接受,受到了居民的普遍欢迎。此外,中医义诊活动带给居民的个体化健康指导为居民提供了个性化的防病养生建议,是百姓需求度较高的教教形式。

2.4.2 非互动型宣教形式

非互动性宣教形式是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具有广覆盖、多样性的特点。资料显示,本市2007-2009年,以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各社区街道居委共同参与的非互动型中医药宣教形式共计14种。分别为宣传版面、健康处方、黑板报、电子屏幕、电化教育、横幅、报刊/媒体、手册、广播稿、墙报、图片展示、挂图、网站和实物展示。平均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开展3种以上,以静态文字宣传为主的非互动型中医药宣教。制作宣传版面、发放健康处方,仍是中医药健康教育中主要的宣传方式,这两种方式的使用率均达到98.3%,基本做到样本单位的全覆盖。黑板报达45.0%,其他方面的比重非常小,社区目前的中医宣教形式不够多样化。

由此说明宣教形式虽然多样,但仅部分形式得到了充分利用。建议积极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领域个体化的指导特色,丰富中医药宣教形式,提高社区健康教育的参与率与健教内容的使用率,更好的服务于社区卫生服务。

2.5 中医药健康教育内容

中医药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治未病”及保健、医疗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不仅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公共卫生服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的服务。中医药健康教育内容的制定在参见我国公共卫生发展需求的同时,更应结合本地区的社区诊断、居民需求及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现状,加以完善。

综合2007至2009年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研究中心提供的本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社区示范及达标验收材料,本市中医药健康教育内容主要由四大板块构成,分别为食疗、疾病、养生、适宜技术推广。其中食疗所占比例最大,为42.0%,其次为疾病25.0%、养生23.0%。食疗包括冬令进补,中医食疗,饮食营养等;养生包括秋季养生,冬季养生,春夏养生;治疗的疾病主要为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疾病。

目前,大部分的老年慢性病都是食源性疾病,这类疾病除了遗传因素外,一般都是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长期不合理所造成的。因此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更需要通过有效的渠道让百姓去学习和了解,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通过中医食疗养生等方法,调理身体,健康无疾。

3 讨论

近年来,社区中医药健康教育得到了政府及居民的重视,在越来越多的社区得到了开展和推广,受到了广大社区居民的欢迎。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在赢得呼声的同时,在具体实践操作过程中,也暴露了诸多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寻求更为完善和适宜本地区居民健教的新模式。目前中医药健康教育主要在以下五个环节存在完善之处。

3.1 居民健康意识存在地域差异

在上海市民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今日,部分居民仍然缺乏应有的健康观念,特别是城郊较为严重。他们认为能吃、能睡、能工作就是健康,对疾病预防意识浅薄,“小病抗,大病医”的观念还存在于他们身上[1]。亦有极少部分居民对中医药在防病治病领域的认可度偏低,简单的将中医药在大众健康卫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定位于养生保健领域,缺乏对祖国传统医学的科学认识。

基于上述情况,应弥补由地域差异导致的教育盲点,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的中医药健康宣教,成为当下健康教育全面惠及大众的基础工作。同时,缩小各文化层次社区居民对中医药在基础医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知水平,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度开展。

3.2 社区工作者健教水平参差不齐

2009年1月,徐庆民等[2]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的思考》调查表明:在课程的安排方面:11.0%的社区工作者没有了解过居民的需求,按照自己的想象制定授课方案;53.0%的社区工作者不清楚居民的需求,讲课没有详细的目标;32.0%的社区工作者知道居民的需求,但因自身专业知识缺欠,讲不清楚;4.0%的社区工作者知道居民的需求,可以按照居民的需求安排讲课。从社区工作者讲课的心态表明:27.0%的社区工作者感到自己知识欠缺,不能授课;48.0%的社区工作者觉得自己的授课还没有打开知名度,不吸引人;13.0%的社区工作者觉得自己不会表达,不生动;12.0%的社区工作者认为自己能吸引居民,调动课堂气氛。

根据上述的调查反映,社区工作者本身的能力并没有达到可以良好授课的程度,并且没有积极地去了解居民的需求,是直接导致居民对健康教育课程参与度不够,并且无法进行互动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还显示,社区卫生人员观念还未从以院内的医护服务向社区健康教育服务模式的转变,对社区健康教育的价值认识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缺乏自觉性和紧迫感,对健教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情感上的重视。

依据上述情况,通过教育培训,专人专管完善社区健教人员梯队,才能更好的发挥中医药健康教育在基础医疗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依靠统一规范的工作制度和评估标准可以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活动积极性和规范性。标准的统一为科学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提供了依据。目前可参考的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包括:组织领导、部门协调、资源保障及各项干预措施的落实情况、健康教育覆盖率、群众参与社区健康教育情况等[3]。社区宣教人才梯队建设是保证宣教质量的基础。

3.3 教育方法单调、内容不系统

目前的社区健康教育在相当多的地区仍停留在卫生宣传的水平,无法起到提高居民健康素质,降低疾病发病率、患病率的作用[4]。调查显示,现在社区居民获得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和健康书刊。教育内容不系统,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社区健康教育尚未形成适应社会需求的教育模式。因此,如何形成全方面多层次的教育模式,运用多样的教育方法是每一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中医药健康教育的探索阶段,社区工作者应当学习、综合国内外的先进做法与经验。紧密联系全市中医院,以院内医生、护士为健康教育带动者,以中医院校学生为参与者,以社区为单位,运用媒体宣传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拓展教育方法,建立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教育模式体系。让居民能运用中医药基础防病治病知识,提高生活质量。

3.4 缺乏社区健康教育的支持措施

社区健康教育的开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社会的资金投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共同协调。在2005年1月,卫生部下发的《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中提出了我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目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纳入目标管理和工作计划:保证常规经费,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不少于当地当年卫生事业经费的5%,并保证健康教育经费在优先领域的投入,并随公共卫生经费投入比例的增加而增加[5]。然而,这项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不一,社区健康教育的政策还不够完善,宣传不够有力。健康教育资金的投入系统尚未形成,没有固定的资金投入,经费来源并不稳定,同时还缺乏专门的物力支持,直接影响了社区健康教育的开展。

在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的完善过程中,提议将中医药健康教育积极社区建设的整体规划,提高社区居民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制定社区居民健康行为规范;依靠政策的支持、建立起政府负责,领导有力、部门配合、群众全面参与的良性运行体制,构建群众性的社会健康教育网络,最终将政策落到实处。

另外,健康教育经费原则上以政府的财政预算拨款作为主要来源渠道。因此,必需合理争取财政预算,统筹规划财政支出,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并且可以采用多渠道,多部门合作的形式,在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的同时,建立合理的经费补偿机制。包括利用商业赞助开展大型健康教育讲座和公益宣传活动等不断拓展健康教育服务市场。

3.5 其他

包括缺乏社区健康教育的卫生人员、缺乏工作规范、技术规范,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各地社区居民原有的文化层次和对中医药健康教育的认知水平不同;广泛动员社会不够,缺乏对社区资源的广泛发掘和充分利用;在政策倡导、多部门参与、社区开发等方面尚存在问题。

在中医药健康教育初步走入社区的当下,存在问题是必然的。通过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培训,从政策、经费、培养等方面加快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6]。中医药社区健康教育的开展还需要克服诸多困难,通过克服与融合,使中医药健康教育成为社区健康教育的重心,使更多的居民参与其中,把健康带进社区,带给居民。

参考文献

[1] 唐芝碧. 社区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9): 1080-1081.

[2] 徐庆民.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的思考[EB/OL]. (2009-2-30)[2013-7-19]. http:///Class/pyjc/index.asp.

[3] 顾海, 杨心婷. 我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卫生软科学, 2009, 23(2): 194-196.

[4] 崔静. 社区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市场经济学对策讨论[J]. 实用医技杂志, 2009, 9(17): 574-575.

[5] 卫生部. 卫生部关于印发《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年)》的通知[EB/OL]. (2005-04-04)[2013-07-19]. http:///mohbgt/pw10502/200804/27280.shtml.

第4篇

一、 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发挥党支部核心领导作用

社区党总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关心与居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为民解困,在社区党建工作中始终坚持以社区建设为核心,积极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党支部核心领导作用。

二、 加强综治维稳调解工作,确保社区平安稳定

充分发挥社区维稳防范作用,建立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和维稳信息员制度,及时调解各类矛盾。上半年排查纠纷2宗,司法调解1次,发挥了维稳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例如:迎春弄1幢304室与楼上出租户发生纠纷。社区调解工作员立即上门调解,将矛盾化解。 今年社区发生上访事件,为使矛盾双方能进行有效沟通,社区多次组织居民群众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今年社区开展创平安活动2次,协助保安办理暂住证195份。

三、 加强社区环境管理,改善社区人居环境

春节刚过为开展***新村的立面装修,社区工作者走访了60户居民住户及20家店面,与居民进行沟通听取意见使这项城市建设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于五月底基本完工。在四月爱国卫生月中,及文明街道创建活动中社区组织社区志愿者整治环境卫生、清除“牛皮癣”2600余条,整治卫生死角6处,签证“门前三包”责任书280份,“五四”青年节前组织青年志愿者为社区无物业管理的商住楼整治绿化带,与**饭店联系将饭店与商住楼相通的并且已堵塞的下水道疏通。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现已出黑板报6期,宣传墙报3期,及关于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行性疾病的健康讲座,发放各类健康教育宣传资料350余份。 四月份开展春季灭“四害”工作,发放鼠药15公斤,并做好鼠密度的测试工作,5月在居民区开展消杀工作。抓好保洁员的日常保洁工作,完善长效管理的监督制,确保社区的环境卫生整洁有序。

四、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一方平安

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社区工作中重中这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确保一方平安,社区一方面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工作,1月26日在社区举办了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讲座,邀请市消防专业人员主讲,社区居民代表46人参加。上半年共派发消防知识宣传资料520份。另一方面制定消防监督巡查制度,重点对社区辖区内老居民区及“六小”场所、“三合一”娱乐场所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今年因**街道老居民区火灾,我社区引以为鉴,对社区152户老居民区住户重新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老区居民住房登记造册摸清底数,对租住在老居民区的35户流动人口建立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对老居民区的重点人群即老弱病残者共14户实行重点监控和服务。

五、 加强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社区有很多娱乐场所及工地,这意味着存在大量的流动性大的外来外来流动育龄人员,给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带来非常大的管理困难,为了更好地做好社区计划生育工作,发动广大群众人人参与协助管理社区计划生育工作,与社区民警、出租屋管理站紧密配合,在社区形成多层次,人人参与局面,及时采集信息,准确掌握居住育龄妇女的基本情况,开展多样化计生宣传活动今年共派发计生宣传资料460份,组织20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免费妇检。社区共有结卡育龄妇女644人,外出育妇6人,外来育龄女63人。近期为加强对户籍在本社区的育龄妇女的管理力度对社区未结卡的挂靠户口育妇184人进行多方联系结卡建档,现已查找到并已结卡126名。

以上是我社区上半年所做的主要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改正缺点,发扬成绩,再接再厉,把社区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XX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 加强社区维稳工作,下半年社区有二项建设项目要开工,***立面整修出要开展。因此要组织力量开展排查不稳定因素的工作,掌握不稳定因素的苗头,并及时化解矛盾,确保一方平安。

二、加强对社区义务治安巡逻队和义务消防监督队的业务指导,抓好青少年暑期教育和活动,组织社区居民群众性文体活动。

第5篇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筑牢“三无”创建基础

“三无”社区创建活动既是大调解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又是促进社区稳定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新村街道工委、办事处把创建“三无”活动列为建设和谐社区的基础,摆到社区社区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根据实际,街道制定下发了《××新村街道2012年创建“三无”社区工作计划》,明确了责任,提出了要求,为“三无”创建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主要从抓好三个基础开展工作。

一是正确把握形势,抓好思想基础。为深入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新村街道以开展“大调解机制建设提升年”和开展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攻坚活动为契机,深入社区、深入楼幢开展宣传活动。同时,街道及时召开专题会议,传达文件精神,部署工作,确保“三无”社区创建工作有序开展。为上海世博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努力实现“三升三降”的目标。二是建立领导考核制度,抓好责任基础。街道把“三无”社区创建工作纳入社区全年工作考核目标,签订创建目标责任书,并对“三无”社区创建工作表现较好的社区进行定期检查,力争形成“全面发展,重点培育,横到边、纵到底”争相创建“三无”社区的目标管理体系。三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抓好队伍基础。各社区根据街道下发的工作计划,及时制定各社区创建工作计划,并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社区主任为副组长,社区专职工作者、调委会成员、楼幢长等组成的领导小组,并召开党员干部、楼幢长会议,部署创建工作,确保“三无”社区创建工作按序时进度完成。

二、找准切点,抓好重点,畅通“三无”创建渠道

开展“三无”社区创建工作既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内容,也是广大居民提升创建和谐社会意识的根本方法。街道调委会和各社区调委会共同探讨,针对实际,不断完善“三无”社区创建工作措施,营造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及时化解纠纷,防止激化成效显。调委会担负着“促稳定、保平安”的重要职责,在调解工作中,我们按照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的原则,高度重视对纠纷的防范处置工作,一旦发现矛盾纠纷苗头,街道和各社区主要负责人立即赶往现场制止,及时平息事态,把矛盾消灭在萌芽之中。上(来源: )半年以来,××新村街道调委会和社区调委会受理调处纠纷180起,调解率和调解成功率都达到100%,同时防止民间纠纷激化8起,制止3起。

(三)组织业务培训,调解能力渐提高。上半年,街道借着重新调解街道和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契机,对新调整的调解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邀请专家进行授课指导,着重讲解了人民调解工作技巧,进一步提高调解员的调解能力,为在“三无”社区创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规范台帐建设,强化工作常态化。从年初开始,司法所就组织召开了各社区分管司法工作人员的会议,用以会代训的形式讲解台帐的基本要求,各社区也及时对调解的纠纷进行登记,处理规范,并每日准时汇报排查情况,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三、防调结合,标本兼治,创新“三无”创建工作

今年以来,街道调委会认真贯彻落实“防调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多管齐下,有效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切实维护了辖区社会大局的稳定。

一是定期召开会议,做好纠纷预警工作。街道和社区调委会每周利用工作例会的机会,对排查的矛盾纠纷进行调处分析,明确包案领导和责任人,限期化解矛盾纠纷,并对下周的矛盾纠纷进行预警分析,确保及时排查化解矛盾。

二是建立

信息员队伍,及时掌握各种纠纷。今年,各社区充分发挥党员、楼幢长、退休干部等骨干作用,组建由楼幢长、退休干部、居民代表组成的信息员队伍,大家分工包干,责任到人,确保了每个小区有人负责、每个楼幢有人防调、每个家庭有人联系,从而有效化解矛盾,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第6篇

一、自身缺点剖析

过去,一度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表现在工作生活上,有下列几种现象:一是自由散漫,吊儿啷当,得过且过;二是做什么事不认真,马马虎虎,粗心大意;三是对待患者及其家属工作不够周到,态度不够热诚,作风不够扎实;四是缺乏上进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鈡”的念头,失去了远大的理想与报负。

当然,辩证地客观地全面的看待自己,自己身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优点,比如头脑比较聪明,接受新生事物比较快,悟性好。同时,内心比较善良,乐于帮助别人,古道热肠。

二、工作打算

领导上让自己到社区门诊部工作,一是说明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在基层锻炼自己;同时也是组织上给了自己重新表现自我,修正自我的机会。因此,我有信心和决心做到以下几点:

1、热情服务,情系群众

强化服务意识,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一切为了社区居民,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全身心扑在本职工作上,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创造一流工作业绩。

2、上门宣传,营造氛围

极配合社区医疗服务领导开展宣传工作,不宣传工作做到居民群众的家门口。主动的深入社区、深入家庭,开展多形式的宣传活动,为居民群众提供医疗知识咨询服务。通过自己积极参与大张旗鼓的宣传活动,使基本知识家喻户晓。

3、坚持学习,提高素质

学习政治理论,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武装头脑,同时,刻苦钻研社区医疗理论,学以致用,用扎实、专业的业务知识指导工作,通过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业务工作能力和基层工作能力。

4、转变观念,工作到位

转变观念,社区医疗服务从坐在单位等到转变为上门服务,从单一的就诊服务转变为提供咨询、保健、医保、康复和治疗全方位服务,由全部收费服务到部分项目减免费用服务,实现这种服务模式的转变。加强与社区工作人员与辖区居民的沟通,使群众享受到“家庭医生”服务,确实享受到我们的周到服务。

5、不畏艰苦,迎难而上

第7篇

一、统一思想,统一规划

金阊区委、区政府认真学习《残疾人保障法》和中国残联《关于确定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的通知》精神,以“快人一步、先人一拍、胜人一筹”的超前意识和思路,规划全区的社区残疾人工作。

在制定《金阊区社区建设五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坚持“融为一体、共同发展、共建共享”原则,将社区残疾人工作纳入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并列为主要考核指标。 在充实区残联基础上,成立了“五个专门协会”。全区所有社区居委会全部成立了社区残疾人协会,主席由社区居委会主任担任,副主席由残疾人代表担任,成员由社区各部门及优秀残疾人、居民代表组成,专设一名专职委员负责日常工作。

二、动员社会力量,完善运行机制

首先突出政府主导地位,措施到位。区政府通过扩大社会福利企业规模、销售社会福利彩票和政府财政投入,投入300万元兴建了苏州市规模最大、设施最全、功能最新的金阊区培智学校,投入50万元新建了金阊区“手拉手”爱心援助中心,投入50万元新建了金阊区残疾人俱乐部。先后出台了《金阊区残疾人安置就业工作意见》、《关于做好金阊区残疾人保障金收缴工作的通知》和《金阊区开展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意见》等文件,区建设局、民政局、教育文体局、公安分局和司法局、卫生局及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履行职责、明确任务、制定计划,落实了措施。

其次扩大社区覆盖面,服务到位。全区39个社区居委会党总支或党支部,都建有残疾人帮扶小组,530名帮扶小组的党员协助社区残协做好工作。各社区居委会主任、委员、居民小组长、楼院长等社区工作者,积极配合社区残协。全区8000余名社区志愿者常年活跃在社区,为残疾人提供社保、维修、康复、保健、医疗、家政、中介、咨询、养老等26个服务项目。

再次动员社会一切力量,参与到位。每年在残疾人节日,开展全区性大型助残活动。平时在街道社区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助残活动,全区68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53户残疾特困家庭和216户比较困难的残疾人开展“面对面的关怀、面对面的爱”活动。

三、促进社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

1. 建立规范化台账。区残联对街道、社区两级残疾人工作台账做到了统一名称、标识、内容、项目、装订的“ 五统一”。 2. 加强制度化管理。健全、完善了区、街、社区残疾人工作“六项制度”。3. 推进信息化建设。金阊区在全市第一个为所属社区居委会配备电脑,社区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和开发已经完成,街、居社区残疾人资料已输入并联网。

四、利用社区优势,充分发挥专门协会作用

健全了组织网络。为五个专门协会配备了办公场所,落实了活动经费。全区街道各专门协会分会全部成立。各分会会长在街道残联换届选举中均被选为残联主席团副主席,同时又是区级专门协会理事会成员。区肢残人协会会长还被推举为区残联副理事长。

强化了参与意识。区残联召开各街道残联理事长工作会议时,特邀各专门协会会长参加。在对区属社会福利企业年审时,各专门协会派出代表参与工作,维护了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

五、整合社区资源,稳步提高社区残疾人生活质量

通过整合、利用社区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法律服务、场地设施等“五种资源”,取得明显成效:

1. 拓展康复工作网络。全区10所社区卫生服务站、39个社区康复室,做到残疾人康复工作职责、制度和优惠措施上墙、康复器材到位、康复人员定岗,已为1200名残疾人建档、立卡,并开展训练服务。在金阊医院、培智学校和驻军医院分别建立了肢体、心理精神、智力康复服务指导中心。

2. 扎实开展多形式就业工作。全区17家社会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299名,通过社区服务业和其他二、三产业分散安置残疾人718名,自谋职业的残疾人276名,总计就业1409名,占1456名有劳动能力残疾人总数的96%。

3. 丰富文化教育。利用社区教育设施、师资等资源优势,开设电脑、电子商务、服装、按摩等残疾人就业培训班6期共有182人次受训。

4. 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全区建有无障碍设施老年公寓9个、社区服务中心5个、社区残疾人活动室26个、无障碍公厕10座。

第8篇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局党组、局支部在深入剖析、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确定: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是: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始终坚持解放思想,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明确我区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目标任务;始终坚持紧紧扭住*民政工作发展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创新发展民政工作的体制机制,努力开创*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尤其是今年,面对应对金融危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契机,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和区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积极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围绕打造“现代民政、开放民政、阳光民政、活力民政”目标,着力完善社会救助、和谐社区创建、为老服务和双拥优抚安置四大体系;强化民政部门社会组织、社会福利服务、婚姻收养登记、区划地名和殡葬等五项社会管理职能,加强作风建设,在服务大局中实现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根据这一总体考虑,针对查找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如下:

1、着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在保障困难群体生活上有新成效。一是继续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对城乡低保标准进行调整,并与劳动保障部门共同积极探索有劳动能力低保人员的就业安置工作;对我区城乡困难群众实施临时生活救助,落实救助资金,规范操作程序;对全区低保对象、五保户、困难户、持证残疾人、特困职工以及因患大病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城乡居民实施医疗救助;对户特困户破旧房进行改造。二是指导制定镇级《自然灾害应急处置预案》,根据预案做好各项救灾应急准备工作,不断加大救灾救济工作力度。三是努力开展慈善会各项工作。除发放年终一次性生活补贴和开展各项孤儿结对关爱活动外,向社会招募爱心结对者;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对地震灾区的项目援建工作;进一步规范慈善会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提高公信力。

2、着力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创建和谐社区上有新飞跃。一是继续深化推进社区建设工作。今年,我区将力争全面完成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逐步实现服务中心全覆盖的目标要求;完成和谐社区创建目标。二是不断提升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加强对社区干部和社区工作者配备,争取逐步建立社区专职工作者制度,不断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

3、着力加强为老服务,在实现“六个老有”目标上有新举措。一是继续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二是做好敬老机构建设工作。改善部分薄弱老年活动室,创建区级星光老年之家活动室30个;有针对性地改造修缮部分敬老院的薄弱设施;继续加强对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养老机构内部管理,杜绝各类责任事故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关爱老人,努力实现“六个老有”目标。按照“十一五”规划,督促各老龄委成员单位按计划切实推动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的贯彻实施;根据市政府办公室相关文件精神,为全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办理“浙江省老年人优待证”;进一步深化独居老人结对关爱活动;做好即将出台的市农村“五保”工作条例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确保农村“五保”及城镇“三无”对象的供养标准及供养资金有效落实。

4、着力拓宽优抚安置双拥领域,在服务国防建设上有新业绩。一是进一步加大优抚安置工作力度。继续把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三难”中的“生活难”、“医疗难”作为优抚工作重点,不断推进优抚对象“城乡一体化”的定期抚恤补助机制,并加大复员士官的安置及退役士兵的免费培训力度。二是不断提高双拥工作水平,促进军民团结和谐。健全双拥工作机构,拓展双拥工作平台,营造双拥工作良好氛围;积极参与2009年省级双拥模范城的争创活动。三是进一步做好复员退伍军人的稳定工作。

5、着力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在促进社会有序协调发展上有新进展。一是推进殡葬管理规范化。认真贯彻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引导群众倡导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的殡葬方式,制止私埋乱葬;做好对全区殡仪服务中心的选址、建设和公益墓地的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公墓墓穴面积。二是加强对福利企业的管理,并不定时地会同区残联对残疾职工残疾证进行检查,保证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三是加强社会组织、地名规范化管理,完成行业协会、学会的脱钩扫尾工作和平安边界的建设工作。四是推进婚姻登记和公民私自收养登记工作规范化,争创“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合格单位”。

6、着力推进民政基础服务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在为民服务水平上有新提高。一是加大民政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把民政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上升成为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落实民生的重要举措,成为民政部门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的基本抓手。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项目带动,进一步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支持、参与民政事业的发展,努力打造一批亮点和品牌。区级财政和福利彩票公益金要重点投入加强农村敬老院、救灾物资储备库等民政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二是加强民政信息化建设。突出业务工作在民政信息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充分调动业务部门的积极性,发挥业务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促进民政信息化建设与业务工作同步协调发展。

7、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在夯实民政工作科学发展的组织基础上有新突破。一是局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要做到“四个切实加强”。切实加强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努力完善党支部理论学习制度,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加强班子能力建设,切实增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能力;切实加强班子作风建设,强化团结协作意识,牢固树立求真务实、勤奋高效的工作作风,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切实加强班子廉政建设,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二是局机关干部队伍建设要做到“四个高度重视”。高度重视局机关干部队伍建设,逐步改善局机关干部队伍年龄结构,提高整体素质,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力度,实施定期交流轮岗制度;高度重视局机关作风建设,按照“为民、务实、效率、廉洁”的总体要求,开展“三对照、三检查”:即对照去年工作计划,检查抓落实的绩效;对照今年工作部署,检查抓落实的措施;对照上级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检查抓落实的行动;高度重视局机关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局机关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狠抓制度落实,实现工作方式由临时性向制度性、常规性转变,促进民政工作走上规范化、统筹化发展轨道;高度重视解决干部职工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尽快改善局机关办公条件,重视关心干部职工的身心健康,支持局机关工青妇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卫生保健服务,丰富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第9篇

大家下午好!在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忙碌辉煌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已经到来,在这新的一年中我将在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下和大家一起完成我院20**年的医疗工作、社区工作、宣教工作、人才培养工作和内科的门诊工作。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工作中能给我以更大的帮助和支持,把我院20**年各项工作完成的更好。现把我院今年以上几方面工作计划和思路叙述如下:

总思路:根据卫生局20**年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医疗工作、人才培养重点突出十个理念、五个加强、两个提高。

1、十个理念:就是我院20**年提出的十个文化理念的延伸。

2、五个加强:是加强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和医疗质量的管理;加强医疗考核制度的落实和管理工作的细化、量化;加强服务品牌的建设;加强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强团队建设的步伐。

3、两个提高: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加强达到两个提高的目标就是社会效益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也是十个理念的第十个文化理念。

(一)基础医疗质量:通过修订《医疗质量检查考核标准》,对医疗文书书写制度、请示报告制度、查对制度、会诊制度、病例讨论制度、首诊首科负责制度等医疗核心规章制度。采取平时督促抽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基础医疗质量和环节医疗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多措并举,使我院的医疗质量明显提高。

(二)医疗文书质量:

1、严格按照《山西省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对住院病历、病程记录及其相关资料的书写提出进一步的规范化要求,认真组织学习,每月进行一至二次质量督导检查,落实奖惩兑现,奖优罚劣,使临床医师的病历书写意识和书写质量大有提高。

2、各科室及时地上缴病历,现病历严格按《山西省病历书写规范》要求及时地书写现病历和病程记录。

3、建立门诊手册,开展门诊输液建立观察病历。加强处方质量检查,每月随机抽查5天处方,合格率要求在90%以上。

4、门诊及住院科室的各项基础登记也能够按要求进行,基本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三)医技科医疗质量:

1、加强医技人员技术培训及服务质量的改进,注重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及准确率的监测并纳入考核范围。2、不断增设新项目以满足临床需要,其中检验科今年新开展甲肝抗体、乙肝抗体及梅毒螺旋体检测项目,适应临床科室安全的需要。放射科规范阅片制度和堵漏差错和纠错制度,今年至少熟练开展两项新项目,如上消化道造影、钡餐透视要熟练开展,腰椎片的质量要提高合格率。

3、注重同临床一线科室的沟通和交流。

(四)门诊部医疗质量 :提高门诊医生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严格遵守首诊首科室负责制,认真地进行门诊登记和门诊手册、门诊处方书写,通过对处方、基础医疗文书书写进行质量检查,完善门诊医疗文书的各种记录,门诊处方书写合格率达95%,门诊人次力争增长15%。

医疗安全工作:

医务科针对医院发生的医疗纠纷制定了《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预案》,继续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技术能力培训;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学习;举办急诊系列知识培训,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技能的培训;举办《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的专场讲座,结合身边的或本院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教育广大医务人员如何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合法权益。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专业法律法规,在全院上下掀起学法懂法守法的热潮。通过我们的努力,有效扼制医疗纠纷发生的势头。

人才培养、继续医学教育:

实行继续教育和人才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填补我院技术人才的不足现状,不断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加强我院技术力量奠定基础。同时制定鼓励、激励学习的措施。

(一)继续教育工作:

1、将继续教育纳入我院的工作计划,注重院内、外人员培训及宣教。

2、鼓励参加各类成人高考及学历转化教育。

3、积极撰写论文,每年每人至少3-4篇工作心得体会或论文。

4、举办学术培训班。

5、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各临床科每年4次以上上墙宣传,到社区开展6次以上防治宣传活动。

(二)三基训练和教学工作:医务科和护理部联合开展学术讲座,使医务人员的急救理论知识和技能有明显的提高。护理部进行护理操作大练兵,使广大护理工作者掌握娴熟的操作技能。医务科加强医疗技术操作规程的考核力度,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力量,各种考核都和绩效管理挂钩。

(三)、教学工作

1、接收进修生,实习生、对口下乡工作人员。

2、对新上岗职工开展岗前教育工作

体检工作:

配合医院组织成立体检队伍,组织配备B超机、心电图机等体检专用设备,新推出健康体检套餐,简化体检程序,为下乡体检提供优质、优惠、高效的服务,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体检的需求, 医生轮流下乡到基层卫生室开展预防工作。

第10篇

夯实队伍基础,为民生档案工作提供人力保障

山东枣庄市薛城区始终把提高档案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作为全区档案工作的重要工程来抓,多措并举,狠抓档案人才培养,打造“学习型”档案人才:一是着力抓好全区档案人员培训。每年都把档案业务培训、继续教育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为使培训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及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我们从全区档案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培训内容,自行编制培训教材。每年举办一期全区各镇街及区直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村居专兼职人员档案业务培训班;组织档案人员参加省、市档案局举办的各类研修班、继续教育培训班;要求新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都要参加本局举办的档案岗位资格培训班;鼓励本局干部在岗自学,大力提倡干部“终身教育”。几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期,培训档案人员889人次,有21人参加了山东省省委党校档案文秘专业的学习。二是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培训档案人员。在全区开展的“依法建档,服务三农活动月”中,将全区档案人员统一交流使用,边干边学;从2007年7月开始,我们利用一年时间,又开展了档案人员集中轮训工作,对全区涉及民生档案的单位和各镇街的档案人员,分六期到区档案局进行上挂锻炼和集中轮训,进一步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他们以服务民生为己任的意识。三是开展爱岗敬业的教育。每年开展一次庆“七一”活动,组织档案人员赴孟良崮纪念馆等地参观学习,增强档案工作者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部分档案业务骨干赴莒县夏庄镇、崂山区等档案工作先进地区学习,开阔了视野,激发了他们争先创优的工作热情。

夯实资源基础,为民生档案工作提供开发利用平台保障

加强民生档案资源建设,是方便群众获取相关档案信息的前提,是建立覆盖群众档案资源体系的根本;开发利用,提供服务,是民生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

推进民生档案排查。我们开展了民生档案排查工作。通过排查,全区有28家区直机关及所属单位和企业、事业单位保存着与群众密切相关的30余种(类)民生档案,如失业人员登记档案、医保档案、房地产档案、拆迁档案等。同时,召开了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镇街、社会保障、民政、房产管理等20多家单位参加的民生档案工作座谈会,交流规范民生档案管理、服务人民群众的经验,研究推进工作的思路和措施。我们还把民生档案工作的重点延伸到了农村和社区。2007年在全区开展了“依法建档,服务三农服务月”活动,全区90%的行政村建立了综合档案室,对土地(山林)承包(延包)合同档案、农村宅基地档案、农村养老保险档案、新型医疗保险档案和农村换届选举档案等进行了集中管理。2007年9月,“枣庄市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强新农村档案工作现场会”在我区陶庄镇胜利召开,有力促进了全市农村档案工作的开展。2008年,区档案局与区民政局、农业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对新时期档案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民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城市,社区民生档案工作的重点定位于服务城市居民,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全区所属132个行政村、22个社区居委会的档案工作全部铺开,建立了包括党员档案、低保及困难家庭档案、再就业档案、居民健康档案、老年人档案、具有专业特长居民档案、义务兵退伍人员档案等的民生档案,社区工作事事有据可查。目前,全区已培养了以陶庄镇、临城街道办、劳动保障局、房产交易中心为代表的一批民生档案工作典型单位。

整合民生档案资源。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加大民生档案资源的收集力度。按照广征和精收相结合、纸质和电子档案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对区档案馆的档案接收范围进行了调整,将所有涉及人的档案都纳入了进馆范围;另一方面及时接收到期民生档案进馆,积极接收未到期但重要的民生档案进馆。2007年,接收各类关乎民生的档案1000余卷,今年又重点接收了利用高的婚姻档案1626卷进馆。同时,认真整合馆藏民生档案资源,为利用服务奠定基础。一方面摸清家底,编制目录。将馆藏民生档案、涉民文件均作为民生档案资源,摸清馆藏民生档案、涉民文件的种类和数量,在梳理种类、明确数量的基础上,编制了民生档案和涉民文件专题目录。另一方面,对未开放的民生档案进行了开放审查,能提前开放的提前开放,整合更多民生档案资源。此外,指导陶庄镇、邹坞镇、临城街道办等基层开展档案资源整合,共计整合民生档案7000余卷(件),目前,陶庄镇、邹坞镇的综合档案室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镇档案信息中心,它必将在新农村建设及镇各项事业大发展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发挥民生档案“功效”。一是制定利用办法,对可开放的民生档案(含文件)编制利用指南和档案目录,放置在接待查阅室供人索取,并上网宣传,方便群众查询利用。对《国务院公报》、已开放文件等,随收随整随公开,以便查阅。二是结合“数字档案馆建设”,建立民生档案综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提高利用时效。同时,进一步加强馆藏目录数据库建设,重点开展新进馆的婚姻档案卷内目录录入,馆藏档案卷内目录录入现已全部完成,累计录入达15万余条。馆藏档案综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的建立,提高了服务效率,完善了服务方式,也为数字档案馆建设奠定了基础。三是强化优质服务,完善和认真落实接待利用服务的“四制一规范” (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利用问效制、接待利用人员行为规范)等优质服务长效机制;不断丰富服务手段,认真开展民生档案咨询服务,多方式构建利用体系,热情接待利用者。上半年共利用档案820卷次、接待590人次,来电查询60人次。四是保持相关利用设施(如查阅室计算机、复印机等)运转良好。另外,督促指导有条件的民生档案管理部门档案室设置好民生档案查阅场所,进一步规范民生档案利用制度,构建民生档案查询平台,形成档案馆、民生档案管理部门档案室和社区(村)档案室多层次查阅点,以打造多方位的、方便的民生档案利用体系,使民生档案真正惠及百姓和社会。

第11篇

基金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政府购买服务背景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研究”(12CGL122)。

作者简介:谭磊(1979―),女,汉族,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

引文格式:谭磊, 朱媛媛, 何剑东.行政视野下广州市社会工作组织运营困境与对策[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4,14(3):47―53.

摘 要:近年来,广州市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在政府巨资购买下呈“井喷式”发展态势。文章借助参与观察法,提出广州市社会工作组织在行政运营上存在以下困境:组织架构同质性有余而本土化不足;从业者偏少,“职业倦怠”出现;决策欠缺长远性、科学性规划;资金来源过于单一和利用低效;信用监督机制缺失等。这些不足在个案――G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得以验证。化解的对策是:重视绩效评估,提升容忍区下限;重视信用监督,力求公开透明;增加从业者数量,倡导开放式沟通。

关键词:社会工作组织; 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行政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4)03-0047-07

在我国,社区工作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是社区治理创新的重要手段。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创办,得益于本地政府对新加坡“政府主导”模式的借鉴。目前世界范围内,社区治理方式有三种典型模式,分别以美国、日本和新加坡为代表,美国代表自治模式,新加坡代表政府主导模式,日本代表的则是前两者的混合模式。不管何种模式,社区治理的共同特性是非赢利组织高度发达,在社区服务供给、居民参与方面发挥了政府和自治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1]175179

近年来,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的社会工作组织在广州的发展急速而迅猛。2012年,广州市在试点基础上,全面启动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载体的社区服务创新工作。100余条街道均以一年200万元的合同金额,公开向民办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招标购买服务,先后成立的160多家组织承接了政府外包的150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项目,也催生出多家社会工作评估机构与行业协会。欧洲学者S.Kuhnie和R.Selle依据非赢利组织与政府互动的状态及财务依赖与控制状态,将组织分为四类:整合依赖型、分离依赖型、整合自主型、分离自主型。[2]显然,在我国本土化语境中,广州市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多数属于整合依赖型,即组织与政府沟通频繁,接触密切,财务高度依赖于政府,同时在法律上受到高程度控制,部分组织与政府沟通较少,带有分离依赖型特点。

以民办社会工作服务组织为依托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作为新生事物,运作三年以来,备受社会广泛关注,在行业创新与成效令人欣慰的同时,依附色彩浓厚、管理不透明、从业者不稳定等问题频频见于报端①。行政管理合理规范与否对社会工作从业者与专业服务造成的影响极大,而近年来社会工作组织内部行政却“犹抱琵琶半遮面”,学界鲜有相关论述。本文试图从行政角度出发,以G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实证案例,探索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内部管理现状,以促进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内部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国内其他地区民办社会工作组织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一、有关概念、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文所指的“行政”,专指社会工作行政。在美国著名社会学者雷克斯・A・斯基德莫尔看来,社会工作行政是指组织工作人员将组织的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行为,涉及行政人员、领导者与所有其他职员,基本过程通常是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和控制。[3]4本研究选取S社会工作服务组织下设的G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基于以下考虑。第一,高校教师创办民办社工机构是广州市社会工作行业发展的特色。S组织成立于2011年,为广州某高校社工专业教师创办,能体现行业发展的本土化特色。第二,广州市大规模采购民办社工组织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服务兴起于2012年,G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运营起点时间与此吻合,时间虽短,却代表了广州市150间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大多数运营时长。在探索过程中,广州市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政策背景的相似性和运营方式的同质性,也使得G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行政模式具备典型性。

本研究采用参与观察的方式进行,在社会工作组织的真实工作场景中进行直接、无结构式观察,以全面、深入地描述社会工作组织的行政状态。研究者的角色定位于“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4]。近五年来,本文研究者作为广州市多家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的专业督导,对本地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的行政运营具有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能够公开询问相关问题,并获取各类运营资料,因此,身份的便利性使研究开展具备充分的优势。在参与观察中,本文研究者重点研究了作为个案的G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运行方式,反思现状,并寻求改进之道。本研究亦属于社会工作行动研究的合作模式。行动研究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社会工作者柯立尔、社会心理学家勒温对社会科学的反思,目前已成为社会工作研究和实务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中,社会工作组织的社会工作者已不是简单地作为研究对象,而是和研究者一起共同参与整个研究过程,并运用研究结果干预问题情境,促进从业人员自我反思和专业成长,提高其社区服务能力。

二、广州市社会工作组织的运营困境

(一)组织架构同质性偏高,本土化不足

目前广州市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普遍采用直线参谋式架构,即组织层级之间存在水平和垂直的关系,而参谋(如督导、顾问、研究部门等)作为专家协助直线部门的管理者,其优势在于接近特罗普曼(Tropman)所描述的组织结构的“扁平”形态,[3]108能避免层层控制的等级制度的束缚,使组织服务工作开展更具执行力和变化性,便于一线社工与管理层之间建立交叉互动关系,进而调动全体人员的工作热情。但这种“扁平”的宽三角形,在应对一定的工作量,特别是下设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庞大指标量时,多采用延伸底边,即多设职能部门的方式。这就比较容易出现各职能部门服务领域不清晰,工作互相重叠(如家庭部和妇女部)或留有真空的现象(如义工专项服务无管理),这一问题一般还会随着职能部门的增加而越发突出。目前广州市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的部门设置,尤其是一线服务领域的设置,多为服务合同限定的青少年部、家庭部、长者部、义工部等,这种部门划分方法在服务实践中并非完全吻合本街道或社区的服务需求,雷同性高而本土化不够。

(二)社会工作者数量偏少,出现“职业倦怠”

社会工作人员配置偏少是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共性难题。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广州市共有2 618名持证社工,其中大部分为机关事业单位或街道社区任职人员,真正从事一线社工工作的人数估计仅600名。按照有关规划,广州市到2015年每万人(常住人口)拥有5名社工,亦即全市需要7 500名持证社工。[5]以G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例,根据项目协议要求,目前社工人员配置数量为20人,但该街道总人口数量为11.3万人,社工与居民的数量比例为1∶5 650。而截至2007年3月,在香港社会工作者注册局注册的社工人数已超过1.3万人,也就是说,香港平均每530人中就有一名社工。[6]研究者关注的G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数量不足20人,难以全方位覆盖到辖区内11.3万常住人口,只能以特殊人群或生活困难家庭为服务对象,难以将专业服务扩展至“有需要”的社区居民身上。在工作压力过大以及激励机制不足等因素催生下,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从业者队伍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导致工作低效或频繁离职现象的发生。

(三)组织决策的长远性、科学性不够

一般情况下,广州市各社会工作组织下设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会根据合约规定和需求调研来制定各部门年度工作计划,但部分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缺乏建立在中心使命和愿景基础上的长期战略性规划,部门基本只围绕自身的需求调研和工作指标量来开展工作,对组织服务使命和发展目标欠缺深入了解,出现指标导向的工作模式。作为基本需求调研工具的问卷,本身也会存在问题:一方面是调查总体不明晰。由于部分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尚未与街道行政部门建立起信息资源共享,掌握的样本总体信息不全面,数据缺失较多。另一方面是抽样方式和操作流程不够科学,较难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这些因素大大影响了需求问卷调查的可信度,进而影响所制定计划的科学性。

(四)资金来源单一,且有效利用程度偏低

广州市所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都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运营,所使用资金基本来源于政府拨款。这种资金筹集的优势十分明显――来源稳定,但是资金的来源单一化的劣势也同样明显――缺乏灵活性和自主性。一方面,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只能根据合同约定的服务项目来谨慎使用资金,难以应对新出现的居民需要或者突发性居民需求,社工也缺乏根据居民具体需求的变化开拓新的服务领域的兴趣。另一方面,更为严重的是,在资金来源上过分依赖政府的现状使得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缺乏独立性,行政色彩浓厚,依附性高。从微观角度来讲,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在财务上受制于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尽管部分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也会争取其他社会渠道的资金支持,但这些资金的数量有限,对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资金的来源结构影响甚微。

在调研中亦发现部分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存在突击花钱的现象。开启服务时大多数社工都力行“节俭”,在不影响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活动预算,无疑值得肯定。但因每个部门的活动经费有既定金额,所以,当出现资金有结余时,便会出现短期内集中使用资金的行为,这从侧面反映出社会工作组织对资金的有效利用程度偏低。

(五)信用监督机制尚处于缺失状态

澳门理工学院研究员李燕萍认为,社团信用是社团在严格自律基础上诚信守法而获得的社会认同与尊重。[7]152内、外监督机制的完善是社团信用构建的基本保障。信用监督组织的构建,既遵循了法治社会的制衡规律,又有效克制了社会工作组织于公益与私益(组织与成员)间存在的矛盾。各国实践亦表明,有效的制度约束是非赢利组织健康发展的前提。目前国内社会工作组织的信用监督机制仍然不够完善和透明。从内部看,广州市社会工作服务组织中少有组织设立监事会或及时向社会公开财务信息与服务报告,内部自律机制尚未健全;从外部看,尚未有第三方组织或行业组织承担起有效的监督职责,评估组织做出的评估报告多数只向民政部门或社会工作组织报告,并未有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的先例。从国际来看,非赢利组织普遍缺乏能力回应资金提供者、政府和服务对象多方期望,没有评价自身绩效的能力。[8]然而,广州市作为我国社会工作服务实践的先行地,为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亟需在组织信用监督机制完善方面做出积极探索,为国内其他地区提供示范。

三、G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个案研究

(一)G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简介

G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某街道,成立于2012年4月,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方式,由广州市S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营运。目前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已承接广州市6条街道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项目,G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其中之一。目前该中心配备含社工在内的20名工作人员,为辖区内19个社区的老人、儿童、青少年、残障人士等提供综合性社会工作服务。主要运营场地为街道政府提供的一栋四楼建筑,室内面积约1 500平米,设有包括个案室、小组室、多功能活动室、职员办公室、储物空间、档案室在内的功能区(室)20余间,设备完善,功能齐全。

(二)G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运行管理状况

1.人力资源配置――中心管理和服务团队 图1为G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运营架构图,从中可了解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组织结构与人员配置情况。

从图1可见,G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采用直线参谋式组织架构,同时存在水平和垂直的关系。在垂直结构中,由项目总监至中心主任、主任助理、部门主管到一线社工,存在由上至下的指挥关系;同时,在中心主任层面存在水平关系,督导团队作为专家参谋,协助直线部门的管理者完成管理团队、提升服务的任务。各层级人员资质大体如下:项目总监为具备企业管理背景的S社会工作服务组织高层管理者,督导团成员为来自香港、澳门和内地社会工作行业或专业的教育资深人士;中心主任一名,为中级社会工作师,有3年以上社会工作一线服务经验和1年社工组织管理经验;副主任职位暂时空缺:两位主任助理均为助理社会工作师,有着2到5年的社会工作一线服务经验;长者部等部门主管基本为社会工作专业毕业,有1年以上的一线服务经验;各部门根据指标数量的不同配备2―4名社会工作、心理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社工从事一线服务。

在组织架构上,可围绕本社区居民的主要需求设立职能部门,突出社区自身的特殊性,不必生搬硬套其他组织的部门设定,同时鼓励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内部积极进行部门分工调试,避免出现服务的死角或重叠区。 G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在服务人员配置中注重跨专业人员之间的合作,这种所谓的“个案管理”②方式符合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趋势。2013年,G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曾在处理某婚姻家庭个案时,由法学专业背景的社工负责法律法规的解释工作,而由社会工作和心理学专业的社工负责处理服务对象的资源链接和情绪疏导工作。这种一站式打包服务的个案管理方式有效提升了G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专业服务的效率和服务层次。

2.计划与决策

G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具有明确的年度计划,暂时缺乏宏观层面上的战略远景规划。基于家庭探访和需求问卷调查结果,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在项目之初会制定中心一年度各部门的服务计划。S组织的《行政工作指引》规定,各部门月底需提交本月工作总结和下月工作计划,每周末上交本周工作总结和下周工作计划。中心的日常行政决策由中心主任在听取助理及部门主管的意见后做出,各部门内部具体决策由部门主管负责做出。中心每月和每周均会召开例会,对一月(周)工作进行总结,并集体讨论下一月(周)工作任务。无论是中心主任还是部门主管在做出决策时,都会考虑下属员工的意见。例如,在考虑某次需求调查的抽样方式时,中心主任充分听取了各部门社工的建议。这种较为民主的决策方式充分体现出社会工作行政与工商企业行政或政府行政的巨大差异,“各级员工参与行政过程,且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整个组织的方案。”[3]14中心的决策过程相对民主,拥有决策权的中心主任和部门主管基本都会考虑其他人员的意见。

据研究者观察,对于一些偏向于关乎机构整体而非部门或个人的问题,工作人员参与积极性不是很高,进一步来讲,表现出一线工作人员对于G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目标的认同感偏低。同时,决策的方式和过程也有待改善。一些决策的做出并没有准确界定情境和问题,也没有充分收集和分析事实,更没有考虑一些预期替代方案,因此,导致决策结果掉入拖延、过分简单化、非理和错误导致沮丧的决策陷阱。[3]69-70

3.财务管理 G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在财务管理上受制于S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质上不具备独立的财务管理权力。任何资金预算与使用均需上报S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得到审批后方可支出。根据财务管理制度要求,每半年G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亦须向S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提交财务报表。同时,G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被要求按与购买方签订的服务协议预算划分财务记录项目,并逐一记账,保存财务记录、发票等。在年终评估时,由第三方评估组织派出专业会计进行审核考察。在具体预算方面,月底各部门填写好本部门下月预算表并上交行政人员;行政人员整合后交到中心主任处审核签名;最后上交到组织总部,申请下月中心的费用。

针对中心在财务管理上的现状,可以尝试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进行改善:一方面,在资金来源上要更加注重争取社会资源的支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专门设立专有部门负责资金筹措,在“开源”这一环节上下足功夫;另一方面,对于中心资金的使用,全体社工都要对其用途和作用有清晰的认识,从服务需求出发科学合理制定每项开支,避免节余过多或严重超支现象的产生。

四、结论与对策

本文基于行政视角,以参与观察的方式研究广州市近两年兴起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运营现状与困境问题,既是对广州市政府耗资2.63亿资金[5]以“井喷”方式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成效考量,也是对民办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的内省和反思。研究认为,广州市社会工作组织在行政运营方面,目前存在以下有待破解的困境:组织架构同质性高,未突显本土化特征;从业者偏少,“职业倦怠”现象出现;组织决策欠缺长远性、科学性规划;资金来源过于单一和利用低效;信用监督机制缺失等。作为研究的个案,在不足两年的时间中,以G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典型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计划与决策、财务管理等方面勇于尝试,内部管理日趋稳定。在从业规范尚未成形的行业发展背景下,S社会服务组织及其G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稳定有序,探索成果值得肯定。然而,作为新生事物,该组织也存在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激励机制薄弱、资金来源单一与使用效率欠佳以及计划决策过程尚显稚嫩等不足。

基于广州市社会工作服务组织行政运营的综合考查,本研究提出三方面的对策。

(一)重视绩效评估,提升容忍区下限

东华大学王锐兰教授将绩效容忍区概念引入到非赢利组织服务绩效评估中,认为,非盈利组织的服务对象或者利益相关者,通常不能选择并精确评价非赢利组织的产品价格和产品质量,因此,会有一个既定的容忍度,并构成预定的期望区间,即容忍区,在这一区域内任何绩效改善对利益相关者的感知影响都是微弱的,只有当服务超出这个容忍区时,才会对利益相关者的感知质量产生真正的影响。[9]这一绩效容忍区概念对社会工作组织的启发是,如果组织试图改善服务绩效,就一定要努力突破容忍区的上限;如果组织认为服务绩效可停留在容忍区内,就要警惕不能使服务能力落于容忍区之下,否则利益相关者(服务对象、政府部门等)会因失望而放弃该组织。从绩效评估的角度,社会工作组织的行政能力建设包括对组织使命的合理分解能力、设立组织中长远目标的能力、融资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设计多种薪酬标准能力、工作者能力、提高服务质量的能力等。

(二)重视信用监督,力求公开透明

需要内外合力,以构建社工组织公开透明的信用机制。具体来说,信用监督机制可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是内部监督层次。其完善与否体现出社会工作组织自治能力的高低,反映了非营利组织向大众证明其使命和效率的需要,属较高标准规范。在社会工作组织内部需设立监事会,负责监督法人的行政运作与财务;制定切实制度,保障员工行使监督权利。其次是行业监督层次。在社会工作行业层面,需设立专门的行业组织以引导、监督社会工作组织改良服务过程。在美国,非赢利性组织互律机制充分发展,包括非赢利组织联合会、行业社团的互律以及独立的第三方评估组织,如美国全国慈善信息局(NCIB)致力于慈善组织评估准则的制定和定期向公众评估报告,为非赢利组织提供引导和激励,也对社会公众评价、参与、支援非赢利组织起到重要作用。最大的非赢利组织联合会 IS由800多个自愿组织、基金会组成,制定了美国非赢利组织的伦理守则,它在非赢利部门中采取劝告、说服及传播好经验的方式实现行业自律。最后是外部监督层次。由政府为非赢利组织订立最低行为规范标准,透过正式法规,由政府和社会公众来执行监督。对政府而言,要维持低门槛进入的法律条件,合理分类社团,有针对性地设立管理手段。发挥会计、审计、税务等部门的作用,实施专业检查。建立司法监督制度,引入司法审查,保证受损权益者获得法律救济,社会工作组织权力产生外部效果以及内部发生纠纷时,进行司法干预。除专业机关监督外,倡导含媒体、公众在内的社会舆论参与社会工作组织的评论、批评与督促改进。非赢利组织信息是社会共有财富,为社会成员共享,要公开财务和与服务相关的定量信息,以便全面评估其是否履行其使命,[7]140152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内部监督带有自愿属性,而外部监督则具强制性,行业监督体系位处两者之间,其中介与引导作用尤其值得重视。内外三层次信用监督机制亦可概括为纵向(政府与社会工作组织)和横向(同行、受益者、媒体和公众)监督机制并行,相互结合和制约。

(三)增加从业者数量,倡导开放式沟通

倦怠感的产生受繁重工作量、工作自不够、社会认知度偏低等因素影响。政府部门有必要从资助经费、鼓励政策等着手,有步骤地培育和增加社会工作者的数量,以缓解该行业人力资源匮乏的困境。20世纪末,美国约有160万个非赢利组织,平均每12人就有1人服务于非赢利组织。[1]165庞大的从业者队伍确保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度及合理的工作强度。2012年,我国中央政法委、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9个部门和群团组织联合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国家将大力培育专业人才,到2015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50万人。到2020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145万人。[10]在专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的基础上,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对职业倦怠的缓解肩负有直接和关键性责任,组织需要在内部营造开放式交流氛围,鼓励员工民主参与,从团队激励、社区居民参与及志愿服务项目开发等方面进行多元化尝试。

综上所述,广州市社会工作组织行政困境的解决出路,一方面有待于政府职能的不断清晰和完善,与社会工作组织建立相对平等关系,提供支持性和约束性并行的外部政策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工作组织亟待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和信用监督机制,形成开放式团队沟通氛围,主动回应组织内、外部问责,实现透明化、科学化、可持续和民主式行政运作模式。

注释

①见刘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呈行政化趋势》《南方都市报》GA06版,2013年6月15日。此文公布了由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的《2012年广州市社会工作发展现状与2013年展望》报告,指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存在“部分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已成为基层政府附属单位”“不专业及财务、管理不透明”等问题。

②全美社会工作协会的董事会主席这样形容“个案管理”:它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根据案主及其家庭的需要进行评估,在适当的时机,通过对他们提供安置、协调、监控、评估和倡导等一系列服务以满足案主特定的复杂需要,这种提供服务的方式就是个案管理。

参考文献

[1]尹保华.社区建设创新与社会管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2]S KUHNIE R SELLE,GOVERNMENT.Voluntary Organization: A Relational Perspective[M].Aldershot:Avebury,1992.

[3]雷克斯・A・斯基德莫尔.社会工作行政:动态管理与人际关系[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43.

[5]谭秋明. 今年花2.64亿买社工服务[N]. 广州日报,2012-09-14.

[6]艾建琪. 香港社会工作覆盖到社会各个角落[N]. 深圳商报, 2007-04-17.

[7]黄兆辉.小政府、大社团――澳门的后-后现代性与后传统生活[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

[8]SANDRA L,BOZZO.Evaluation Resources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Usefulness and Applicability[J]. 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2000,10(4):463―472.

[9]王锐兰.解读非赢利组织绩效评价――基于民主政治视野的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72.

第12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家长自我鉴定是个人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的一个自我总结。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家长的自我鉴定五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家长的自我鉴定1一、加强教师指导家长服务工作本事

本学期我们充分利用全园教师会议以及小、中、大班年级活动,加强教师自培学习,既包括家教指导理论的学习,又有热点问题的讨论。经过自培活动,使教师认清当前形势,理清思路,履行职责,从而引导家长走出教育误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共同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智力,使幼儿获得全面发展。

二、继续利用网络宣传做好家园沟通工作

为了更好地做好家长工作,我园教师充分利用多种媒介与通讯手段,“校讯通”有利于幼儿园加强日常的教学和管理,有利于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家长工作的效率,引导家长配合幼儿园共同营造幼儿健康成长的家园内外环境;班级QQ群、微信群的有效利用,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活动情景;幼儿园网站的有效发挥,让教师们将每周的主题教学资料与幼儿活动场面上传至网站,对班级新闻、开展的活动及时经过网络,向每位家长传递,使网络宣传真正成为家长了解园所的窗口,架起了与教师、幼儿园沟通的桥梁。

三、开展丰富的家园互动活动,促进家长协作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家园互动活动。如小班入园前的新生家长会,帮忙家长采用有效的方法减轻孩子入园的焦虑心理,让孩子简便渡过入园关;小、中、大班举行的家长半日开放活动,活动中不少家长介绍了自我的育儿经验以及对教师工作的肯定和提议,教师们也精心准备,就孩子在园学习、生活的变化,以及家园共育一致性等方面向家长作了介绍。这种沟通与碰撞,拉近了家庭与幼儿园的距离,密切了家园间的联系;“亲子同乐”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齐度过难忘、欢乐的时光;本学期我园还举办了“大手拉小手,奏响礼仪风”亲子画报活动,让家长带着自我的孩子把良好的礼仪风貌带出学校,走进家庭,走向社会,宣传礼仪知识,实践礼仪行为,以此扩大礼貌礼仪教育的辐射面。另外我们还利用各种节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家园联谊活动,如重阳节联欢活动、迎新年联欢活动……这一次次精彩的家园活动,都融入了教师的智慧与心血,把教师和家长的距离拉得更近了。家长们一致认为:孩子们在儿教中心很放心,我们对教师和孩子都寄予了期望、充满了信心。

四、家园联系手册,使家园合作更趋和谐

我园始终将“家园联系手册”作为教师每月必做的功课,除了早晚接送孩子进行随机家访指导、电访之外,我们还要求教师每个月根据各个幼儿发展状况进行详细记录,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园情景,反馈孩子在家表现,为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策略供给了依据。家长们对教师的指导意见往往很佩服,感受到教师工作的专业与敬业精神,家园合作更为和谐,有效促进幼儿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五、继续发挥“家长园地”的宣传作用

“家长园地”是反映保教工作的一扇窗户,更是进行教育交流的一块园地。本学期各班教师根据《指南》精神,结合各班实际,在家园栏的栏目设置上推陈出新,体现了各班教师的创新意识,各栏目版块图文并茂,形态各异,资料涵盖了体、智、德、美各方面,成为家长理解幼儿教育信息的主渠道,比如“健康快车”、“温馨一束”、“畅所欲言”、“亲子同乐”这些新颖别致的名称让家长产生亲切感、温馨感。为了充分挖掘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做到资源共享,亲子阅读区供给的《幼儿教育》、《为了孩子》、《学前教育》等杂志,也开阔了家长的视野,丰富了家长的幼教知识。经常看到家长驻足在那儿观看,使“家长园地”活了起来,产生了最佳的互动效应。

六、家长学校工作的创新,使活动更有实效

在家长学校活动以专题讲座为主要形式的基础上,我们又对全园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将家长在教育中感到困惑的问题进行统计归类,从调查数据看:家长对幼儿园的各项工作总体满意率较高,对幼儿园为幼儿创设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都表示满意和肯定,对教师和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工作表示满意。从幼儿园网站留言中可反映家长普遍认可教职工对待工作、家长、幼儿的态度,对幼儿园的卫生、安全给予较高鉴定。家长更多期望教师注重孩子本事的培养,在细小环节方面,期望教师能注重沟通。由此,幼儿园提出了解决家长诸方面困惑的有效途径。我们在儿教中心网站上开放了家长学校浮动版块,针对性地对家长的教育困惑进行梳理解疑,如“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耐心不够怎样办”“孩子不爱吃饭怎样办”“如何培养孩子的饮食习惯”等诸多问题,这不仅仅解答了家长的教育困惑,同时也向家长宣传了幼儿园的相关工作。

家长的自我鉴定2本学期家长工作能紧紧围绕园务工作计划,认真实施家长工作计划。重视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切实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活动,有效地丰富了家长的家教理论,提高了家长关注幼儿学校生活的主动性,引发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进取性。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园与家庭在教育上的同步同向进行。

一、主要成绩

1、家长对幼儿园活动的参与率明显提高,参与率在80%以上。

2、家长对幼儿园管理、保教人员的工作满意度95%以上。

3、家长活动形式丰富,亲子活动、家教知识竞赛、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授课等资料针对性强。

二、主要做法

1、加强学习,转变教师观念。

利用业务学习,组织教师研读《纲要》“组织与实施”。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当前家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变教师“教育家长”为目的单向活动,为主动与家长联系、沟通,共商育儿方法的平等的双向活动,与家长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的家园关系。

2、加强沟通,转变家长的观念。

活动是家长了解幼儿园,丰富家教知识的载体。我们经过

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在帮忙家长提高家教技艺的同时,争取家长的支持、理解和合作。

本学期邀请《东方娃娃》修改部的专家来园为家长作“早期阅读的指导”讲座,让家长明确早期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向家长传授早期阅读指导技巧。开展了“大手牵小手读书活动”,架起理论到实践运用的桥梁。

本学期家长学校还分年龄组授课,根据幼儿的特点、家长的需求,作了新生入园准备,幼儿自信心培养,寒假生活指导等讲座,丰富家长的科学育儿知识。

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邀请家长来园观摩幼儿的活动。以亲子活动的开放形式,提高了家长参与的进取性、主动性。

发主题告家长书,向家长宣传禽流感预防知识,推荐优秀的幼儿杂志征订目录。以家长问卷的形式了解家长对幼儿园管理的满意度,征求家长对园务管理的意见和提议,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

班级家长园地创设添新意,增设“请您参与”家园互动栏目。引导家长讨论教育热点、难点,交流育子心得。

组织家长参加全国“双合格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竞赛。以竞赛促家长学家教知识,拓宽家长的视野。

家长的自我鉴定3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开始,直到长大成人,在家里和父母在一齐的时间,能够说是和学校教师、同学在一齐时间的几倍。家庭对孩子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将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尤其是性格的构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学校教育是“阳光”,那么家庭教育则是那丰沃的“土壤”。教育好幼儿既是幼儿园的任务,也是家庭的职责。而幼儿园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取决于家庭能否与幼儿园配合,共同教育好幼儿。所以,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管理者,要十分注重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幼儿园应努力做好家长工作,作为教育的主导,学校在做好本身职能的同时,必须要带动家长发挥对孩子教育的作用,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真正办好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家庭环境教育的功能,真正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结合,创设幼儿健康成长的最佳环境。家长是孩子的衣食父母,家长在对孩子教育的同时也会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这将对我们走向完整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所以,我园家长学校紧紧围绕园内的各项任务,进取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明确办学思想,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培养一支研究家长学校工作的队伍。

1、端正办学思想,明确办学方向。

我们举办家长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切实贯彻纲要精神,充分发挥家庭环境教育的功能,真正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结合,创设幼儿健康成长的最佳环境。所以,我园进取组织教师和家长认真学习,并结合我园幼儿教育现状,分析讨论。经过学习和讨论,使大家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办学目的和办学意义。

2、我园成立了园长任家长学校校长、家委会主任任副校长,教师、家委会成员任家长学校的各工作人员的班子,大家能明确任务、各负其责,认真开展各项工作。

3、建立家长学校工作制度,培养一支热爱家长工作的队伍。

家长学校的成员来自一线教师和家委会成员,他们的任务是不但自我理解教育方针,树立新的人才观,明确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并向家长和社会进行宣传,热情支持学校和社区的各项创立精神礼貌建设,为提高整个城市市民的素质、学校教育质量贡献计策。

我们和家长学校成员共同制定工作职责,研究工作方法。

(1)每个成员向其他家长、社会宣传社区工作、幼儿教育工作的意义、地位和作用。

(2)参与家长学校的各项工作管理,定期社区居民和家长的意见提议,制定贴合实际的教育工作计划,并在实施中善于反思、鉴定,不断完善。

家长的自我鉴定4一转眼一个学年又过去了,在这一年里,我们在家长的热心帮忙及大力支持下,班级工作得到顺利开展,结合一学年开展的家长工作情景,现将本学年家长工作鉴定如下:

一、办好家长园地,每周刊出周计划及需家长配合的事项使家长清楚地了解幼儿园及班级地教学工作。

为了使家长了解幼儿园及班级教学工作及需家长配合的事项,共同搞好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我班认真制订周计划,刊登在家长园地上,使家长能够了解自我孩子在园一周的学习情景,同时,我们还刊出了一些育儿知识与经验。班级的每一个活动都离不开家长们的热心支持,如春游、庆“三八”爱妈妈活动、庆“六一”活动……等等。家长们在家抽出时间帮忙幼儿进行练习,使每一个孩子取的了良好的成绩,且得到社会的肯定,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很多。

二、利用家长接送时间,与家长坚持密切联系,共同商讨教育方法。

我们充分利用家长接送时间与家长坚持密切联系,双方共同商讨教育方法,让家长与教师互相了解孩子在园在家的表现。为了提高幼儿的独立生活本事,培养孩子的职责心,我们在园开设相应的课程,开设相应的活动。如放手让幼儿做一些自我能做的事情,有些对孩子来说虽然困难,但我们还是坚持让孩子自我动手,教师只在旁观察帮忙。家长了解到这一情景后,在家也鼓励孩子做些自我能做的小事儿,同时也坚持了“放手”的原则,尽力使自我“做个旁观者”,让孩子自我动手。在培养职责心这一方面,家长也尽力配合幼儿园,什么事都引导孩子自我去完成,为了让孩子更健康的发展成长,我们还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与家长协商,共同解决问题,并请个别家长将自我的教育经验介绍给大家,互相取经,共同教育好孩子,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三、根据园、班级及个别幼儿的情景及时家访,了解原因。

每个班总有几个调皮的孩子或很难接近的家长,我班也不例外,碰到了这样的孩子,我们作为教师总是耐心的引导,教育不怕麻烦,及时地进行家访,向家长了解这些孩子在家地情景及家庭环境地影响,以便针对性地教育,使每一位孩子都能欢乐地成长,的各方面工作,有机会给孩子介绍在园的种种情景并请家长配合教育,同时让孩子感觉到家人和教师对她的爱,从中得到补偿。

这一年来,家长给予我们的帮忙配合有无数,正因为有了这些家长热情的支持与帮忙、配合,才使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不少的提高。

家长的自我鉴定5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十分重要幼儿在园的表现及在家的表现都关系这幼儿的发展,班级的开展。所以与家长沟通也是我的工作之一,我将鉴定为以下几点……

1.写好每周的学习计划让家长清楚地了解自我孩子在园一周的情景。

2.利用家长接送时间与家长交谈,共同商讨教育方法多鼓励引导孩子。

让家长与教师互相了解孩子在园及在家的表现。

3.多采用家长供给的资源创设班级环境布置。

用家庭照片,制作一个亲亲一家人让孩子有一种温馨的感觉。

4.认真填写每一本家园联系册,让家长明白孩子在园近期的成长,提高,同

时也让我们了解孩子近期在家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