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视听说实训总结

视听说实训总结

时间:2022-10-23 22:12: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视听说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视听说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商务英语视听说 工学结合 教学模式

一、前言

国内商务英语课程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目的是为了培养在商务背景下能够熟练应用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商务英语视听说”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给学生提供了初步接触商务活动和知识的机会,为其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奠定了基础。该课程通过给学生提供语境真实、语言地道、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的视听资料,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职业技能。它所应用的多媒体材料不仅能给学习者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丰富的学习内容也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因此,该课程自出现起就一直倍受青睐。但是,基于传统的精英文化同构思想,高职教育一直被当做层次较低的教育,许多高职院校的课程很大程度上成为本科教学的“压缩饼干”,“商务英语视听说”这门实践性的课程也成为了传统的知识体系课程,这与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大相径庭。高职教育作为一种必需的教育形态必然要具有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那就是以职业为导向,把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有机结合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所以,“商务英语视听说”作为商务英语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也应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为目标,构建“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1.课程设计的转变

新的职教理念详细介绍了课程教学的设计问题。具有先进职业教育教育观念的课程教学,基本原则有以下六项:职业活动导向、突出能力目标、项目载体、用任务训练职业岗位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及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计。高效率的职业教育在课程的设计上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所谓一体化教学方式,指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时间、地点、内容、教师一体化;知识、理论、实践紧密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1]。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领学生做事,围绕知识的应用能力、用项目对能力进行反复实训,实现课程教学的一体化设计。

“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内容覆盖商务活动的基本概况,课程分为英语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商务交际技巧。传统的单元设计以知识、概念等问题引入,往往由教师先进行知识的传授,再让学生用实验对知识理论进行验证,“先学后用”在传统课程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这种课的特点是,围绕通用知识体系、知识点、重点、难点讲书。理论课与实践课通常是分离的。因此,在新的课程设计中,教师应力图摆脱从语言到专业知识,由听到说的单一训练过程,设计灵活生动的教学过程。教师首先应该确定教学的能力目标,即通过本课程(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哪些能力和技巧;其次,利用生动直观的例子导入教学;最后,完成本次课程的任务。[2]

“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的设计首先由直观的商务场景或案例开始,给学生直接的视听感受,并从中总结语言技能、商务技巧和交际素质。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扮演商务职业的角色(如扮演销售人员、秘书、商业代表等)模仿商务活动,并进行小组汇报和个人展示。最后由教师和同学进行点评和总结。从而体现出学生由实践到经验的过程,由不知到知、由具体到抽象的领会过程。

2.教学方法的更新

商务英语的特点在于它是商务环境中所应用的英语,因此商务英语教学首先要让学习者置身具体的商务情境。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视、听、说相结合,以直观画面和情节内容为基础,让学生全方位接触各种仿真商务活动场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更能让学生充分熟悉与掌握当今商务运作中的常见模式和英语表达方式,尤其是特定商务场景中语言连贯、流畅、地道、得体的表达方式、对话技巧。

在语音室里,教师以英语为载体,以教材为依托,把教学内容与商务实际工作相结合,制造各种可能出现的商务话题,营造出不同的课堂真实商务环境,激发学生的兴奋度。另外,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引导学生课内积极参与个人展示、双人对话、小组讨论、角色模拟、案例演示、话题辩论等各种模拟业务和实践活动,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中心。这种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操练和实践,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运用、展示自己的实际英语技能,培养提升了学生在综合商务环境下应用语言的交际技能,即商务表达能力。

3.实践教学的加强

《商务英语视听说》是一门注重语言习惯培养和训练的实践课程,实践活动应贯穿于教学的每个阶段、每一堂课。商务英语实践教学强调的不仅是英语的水平和能力,它的教学重点还在商务环境上。教师应充分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教材、光碟、课件及网络优质资源,创设、拓展、优化教材的听说情景,让学生大量进行英语商务活动的听说话题训练和其它有针对性的实践训练。强化商务英语口头模拟实训,把综合实训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侧重语音、基础知识的强化及听说基本能力等的培养与训练;第二阶段强调听说综合能力训练;第三阶段加强各种商务场合基本交流;第四阶段参与一些实际商务活动,进一步加强商务英语听说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生活接待和一般商务公开活动、业务洽谈等。[3]

三、结语

职教改革给我国的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商务英语这一专业,完成这项复杂的改革工程需要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能力为本”的育人观念。在商务英语视听说的教学上,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和运用科学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以交际能力为纲,以语言实践为主线,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英语素质,创造出与“工学结合”全面接轨的崭新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第2篇

1.1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由高职高专院校发展而来,在过去主要是以职业技能为主要培养目标和实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贯穿整个高职高专的教育方针。如今,这种理念和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我们既要学习借鉴研究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长处,又要探索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模式,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自身的培养模式。而这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建设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

1.2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的定位事实上,英语专业(商务方向)是近几年才被国家归入到英语本科专业中来,原来全国英语专业此方向定位一直为高职大专方向。商务英语专业口语课程原来在高职英语专业中的定位应是服务于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其专业口语课程设置主要坚持理论与实际运用相结合,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着力培养学生标准的英语语音和基本口语表达能力。而作为研究性本科院校,其英语专业口语课程设置主要根据2000年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里规定,从基础英语口语、高级英语口语到高级口译课程整体英语专业口语体系的设立,口语内容的拔高也涉及到如英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史、英美文学、英美概况等文学研究领域的课程。那么作为当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口语课程的设置应服务于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以满足地方发展需求,其英语学习不必探寻英语语言的源头与发展,而要能将其作为一门工具来使用。

2现阶段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口语的教学现状

2.1对商务英语口语课程不够重视对于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而言,专业口语课程是商务英语口语,而不是大学英语系列里面涉及到的基础大学英语口语。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全国专业英语四八级考试”的指挥棒的影响下,口语课程不是必考项目,所以绝大多数商英学生往往把大量时间都花在“全国专业英语四八级考试”的考核内容上,较少关注商务英语口语的学习。虽然剑桥商务英语证书(BEC)里面会有部分口语考核,但由于它是选考项目,大部分学生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通过专四、专八考试上面。2.2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滞后性商务英语口语能力的考核一般只出现在专门的口语课上,比如低年级的基础英语口语,高年级的商务英语口语课程,而其他各个专业主干课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设立口语部分考试。所以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口语的部分往往只出现在口语课上,而由于实际设置的口语课程的课时又非常少,造成了商英专业的学生极少练习口语。在加上通过专四、专八考试的压力极大,更多的专业学生把精力放在了“写”上而非“说”上。

2.3专业师资力量缺乏和课程设置不合理商务英语专业设置的口语课程大致分为低年级的基础口语课程和中高年的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口语课程一般开设在第三或第四学期。每学期基本课时不多,一周只有两节。而且商务英语专业的视听说课和口语课是分开的,且往往受限于课时,开设了商务英语口语就没有商务英语视听说课,事实上,视听说课程能更加形象地输出所看所听的内容,这样的课程设置并不合理。还有师资力量的缺乏。对于口语课程而言,许多学校低年级的做法是聘请外教来上口语课。但是,大部分外教在上口语课时往往喜欢偏离教材,单元与单元之间没有连贯性,随意性大。而高年级的做法则是如果没有商务英语专业出身的中国籍英语教师,就让非商英专业的口语老师讲授口语课。而有些老师的商务英语口语能力有限,可能不能全面高效地讲授商务英语口语。所以,缺乏师资力量,学生的商务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空间也会非常有限。

3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口语课程改革内容

3.1班级规模班级人数的多少对专业口语的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商务英语专业招生人数一直居高不下,比如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平均每班人数约为40人,而这样的班级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商务英语口语课程教学成效的提升。平均每个同学每节课最多只能练习2分钟。所以在评估实际教学效果后,班级规模控制在20人左右会获得较理想的教学成效。

3.2教材的选定商务英语口语教材应根据专业口语课程的定位来确定。从低年级阶段的日常口语过渡到高年级阶段的专业英语口语系列。首先是基础语言能力培养不能断线,教材涉及到如英语基础口语、口语语音等。这些基础课学时比例要大,开设时间要长,要有连续性,保证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另外就是高年级的商务英语从业口语技能的培养,教材如商务英语口语初级教程(剑桥商务英语系列)、商务英语口语高级教程(商贸院系系列)。其次开设商务英语视听说课,商务英语口语实训课程(教材可以分为课堂口语实训系列、校内口语实训基地系列和顶岗实习校外口语实习基地系列)等。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调整商务英语专业口语教材,从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出新颖实际的口语训练内容,最后达到完成商务英语口语教材改革及完善的目的。

3.3分级教学进行商务英语专业口语的分级教学,应该有科学合理的分层依据。在正式进入专业学习之前,我们可以增加一个听说环节的口语测试,比如简单的人机对话或是简单的外国原声电影片段对白。根据测试中学生的表现在专业内部进行分层,可以根据学生测试的结果分为三个层次:听不懂、听得懂且简单回答、听得懂且详细英语回答。这样分层的结果跟普通院校实施的按人数平分的结果大相径庭。然后进行分组,根据分层的结果把这三种层次的学生平均分配到小组中,有利于小组内部口语练习有渐进提升的空间,同样,组与组之间也存在整体竞争提升的空间。

3.4理论与实践教学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是面向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在商务英语口语课程实际教学中,根据上面提到的教材,我们的实践教学可以分别在课堂口语实训、校内口语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校外口语实习基地分别实施。在口语课堂教学实训中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听说相结合,最重要的是要丰富课堂实训教学手段与方法,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语言交际的实用性。口语教学是教材中最具有语言活力的部分,所以在实训过程中要兼顾趣味性和情景性。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多组织小组之间的表演比赛,这样可以初步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对实训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在比赛之中不知不觉提高专业语言技能。在校内口语实训基地,以“剑桥商务英语口语教程”为例,口语实训内容有公司介绍、岗位描述、产品简介、产品报价、预约会面、接待客户礼仪、机场英语、酒店英语、商务考察等一系列相关商务口语内容。可以在校内实训基地里面把全班分为3~4个模拟公司,开展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各个部门的商务英语口语实训任务,所有的单元主题都可以在这个实训中得以贯穿始终。这样既培养了商英口语能力,又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对于顶岗实习校外口语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社会资源为学校资源。根据专业的教学内容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到一些企业(比如外贸、跟单公司)观摩参观,而实习期间,这样的活动大概会安排学生大三下学期或是大四上学期。学生到实际基地能得到切实的锻炼,企业也会给予相应的经济补贴。

3.5考核评估方式改革传统的一学期一次考试的模式,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这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商务英语口语课程里分为不同的单元,比如有商务展示、商务研讨、商务谈判等。考试结果可以是由课堂实训成绩、校内实训成绩、期末口语考试成绩有机构成。这样用考试来促进学生们对口语课程的重视,加大了他们练习口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6加强专业师资力量对于非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应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加强商务英语口语教程方向的专业领域知识,比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单证操作”等一系列实务操作课程,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可以自己下企业锻炼或是到外贸公司进修,提高商务英语口语实际能力,从而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4总结

第3篇

一、专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酒店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偏重语音、语法的教学模式,适应社会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必须掌握的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高专院校中酒店英语教学的现状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酒店英语教学普遍起步较晚,多数院校尚处于课程建设初期,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发展则更加滞后。当前酒店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酒店英语教学观念过于陈旧、教学方式枯燥、教学内容单一。其二,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方面在思想上对专业英语教学不够重视。这些状况直接导致酒店英语教学效果不显著,学生对之感到乏味,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低下、实际应用能力不强。但是,在英语兴致方面,高职生又有很多优点,他们喜欢参与教学活动,好动手操作,善于交流,创造力强,学习兴趣浓厚,这是提高酒店英语应用技能良好的条件。所以,要根据高职生的学习和能力特点,采取灵活的方法和途径,对他们英语技能的提高会大有益处。

二、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2]

提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技能服务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一批酒店行业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使学生将来能够更加胜任酒店行业的工作,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加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服务技能和英语应用技能。实践证明,学生的英语技能明显提高,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有很大促进作用。

1.课内实践教学。酒店口语教学在酒店专业英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英语听说能力专业训练都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进行训练的目的是培养他们通过大量听说实践,创设语言情境,帮助他们训练和发展听说技巧和策略,以便自觉而有效地学习和提高口语水平和英语交际能力。[3]学生的大量学习时间在学校,因此学校教学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大量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教授学生专业操作技能。为了使学生在校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应用技能,学校应大力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因为这是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为己谋生的基本技能。了解了酒店的真实情景,开展英语语言教学时,先让学生学习相关的酒店英语基本词汇、句式和表达方式,然后以酒店正式情景模拟的形式,或者用PPT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视听熟悉掌握酒店专业术语的使用环境,同时了解和掌握工作流程和技巧。紧接着教师让学生现场模拟工作情景,再加以引导和更正,经过大量的模拟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酒店英语的使用规范和适用情景。

2.课外模拟练习。课堂的酒店情景模拟教学是对课堂所学知识和英语技能的即时操练和习得,英语学习贵在“多听、多说、多读、多写”,酒店的工作情景要求高职生对于英语最基本的要求是一定要“多听、多说”。但是课堂的教学和练习是有限的,学生一定要充分利用大量课外时间进行练习。由于学校不同于酒店工作环境,没有真实的工作场景,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酒店工作情景,为学生设计大量的酒店情景,让学生在课外时间自己组织、编导、练习、演练,以达到对课堂所学技能的加强和巩固,进一步提高英语语言的应用技能。学生掌握了酒店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并具备了酒店工作情景下熟练使用英语交流之后,高职院校要给学生提供很好的酒店英语实训条件,比如综合多媒体语音实训室、酒店模拟实训室等,为学生综合实践酒店英语技能提供条件。综合实践酒店英语技能是指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一个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在酒店模拟实训室,把酒店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流程尽可能多地综合起来,并设计成工作情景,让学生用酒店英语进行交流,比如:组织酒店英语技能展、酒店英语情景剧等活动,集中强化练习。

三、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要符合行业标准和发展的要求,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极为重要。学校只有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标准,及时地改进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够更加适合酒店行业的发展,创造利润,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高职院校一定要加强校企合作,为此我们学校与众多酒店合作,还邀请酒店主管部门精英来校讲座,演讲,这一举措为企业积极参与教学,指导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引导和保障,也极大地促进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提高。[4]在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请企业承担实习学生的一部分英语技能培训教学和指导,使学生零距离接触企业,并且按照酒店的要求提高英语应用技能。实践证明,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实践教学指导,极大提高和改进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酒店和学生双方受益匪浅。

四、实施保障和注意事项

为了更好地保障以上途径的有效实施,一定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制度支持教学;②学校和相关教学部门建立教学监管组织结构,监控教学的实施工程;③建立全面的学生管理制度,保证学生在实践教学期间的安全;④学校和企业要建立诚信和信誉,以学生为中心,共同为人才的培养负责。⑤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当然,要加强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方面,总之,学校、企业、学生几方面要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第4篇

[关键词] 商务英语 实训模式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需要,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学校逐渐认识到培养英语商务型人才不仅仅是教授英语语言能力和灌输商务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其具有“以能力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这一目标使得当前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方向从理论教学转向开展实训模式的能力教学。本文拟结合梧州学院的商务英语实训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开展和运用实训模式。

一、商务英语教学中实行实训模式的重要性

商务英语是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具有一定专业性和实用性,属于应用语言类,强调在特定行业与语言中的特定交际。因此,商务英语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其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英语语言本身的教学,而是要把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培养具备商务运作的专业知识,掌握商务礼仪和沟通技巧,能在商务环境下从事涉外贸易的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这个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原则要“以英语为工具,以商务为背景,以实践为基本”。实践是培养能力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实训模式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导位置,构建真实的商务环境,提供充足的、多方位的真实业务内容来训练学生的的商务业务实践操作能力。

二、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训教学模式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我校的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之前一直是沿袭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教材为主,注重传授语言技巧和语法能力,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消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惑,认为商务英语课程与其他课程并无区别,只注重语言点。而在毕业走上外贸工作岗位后,很多学生会反映外贸实际操作与书本传授内容相差很大,出现很多课堂中没有传授的实际业务操作知识,从而不能在短时间内胜任工作。

因此,我校开始了对开展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索,以求改变目前的教与学之间的矛盾。由于该实训教学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从目前的现实状况来看,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实训科目的设置缺乏一套系统的科学体系。我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主要分为英语语言基础课和商务类课程。英语语言基础课强调英语基本技能也就是听说读写的培养,占开课科目的80%以上。商务类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英文合同、外贸文选、单证实务。商务类课程开设较少,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也没有实训课程,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现在,我校在原有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方面,逐渐做出调整和补充,增设了国际礼仪,商务英语口语实践,商务英语视听说等。同时,目前还计划开设国际物流,商务谈判,报关员知识等课程。在课时安排方面,新增加了一定的实训课时。同时,在教材选择上,我校规定尽量采用最新的和最优秀的商务英语系列教材,从而使教学内容能加强时代性和实用性。因此,总的来说,我校正在逐步在构建科学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二)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缺乏。实训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构建高仿真的商务模拟环境,让学生能从事商务实践操作,学习如何用EXCEL制作单据,如何使用电子邮件,传真,电传等工具,学习如何与外商进行商务业务沟通和谈判。在学校内,我们已经建立了6间多媒体语言实验室,但还没有实训实验室,使得学生无法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快速转变成实践能力。这两年,通过努力,我们开始建立1间口译实训室和1间商务多功能实训实验室,这2间实训室的建成将为开展校内实训提供较为充足的硬件保障,创造有利的实训教学环境。

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则相当困难。校外实训基地是指具有一定规模并相对稳定的能够提供学生参加校外商务实习的公司或机关单位。一般而言,企业出于保密理由,不会让实习生涉足真正的业务。同时,由于梧州地区较小,企业数量不多,也不可能保证批量接收实习生。这一点,还需要学校加强与企业建立关系和学生自己主动寻找实习机会。

(三)高水平的实训师资队伍的欠缺。实训教学的目的是要真实模拟商务操作环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有实战经验的师资队伍对实训模式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校很多老师是应届硕士生或博士生,缺乏商务实战经验,因此对讲授实训课程有一定的难度。

三、构建实训教学模式的思路

(一)单项技能训练。单项技能训练是指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特定一类的商务基础知识后,确定单个训练项目而开展的训练。例如,在学习了询价,报盘,订单,包装与唛头,国际运输,国际支付与结算等相关知识后,针对每一项内容,构建高仿真的商务环境,训练学生的实际业务操作。再以外贸函电课程为例,在学生掌握了国际商务英语函电的行文方法和模式后,设计实训内容为撰写询盘信,报盘信,还盘信,订单信,装运通知函,支付函,投诉函等等,以加强学生对行文模式的熟悉和对专业术语的正确运用,提高正确撰写外贸书信的能力与水平。而在单证实务课程上,在讲解了如何制作外贸单据后,教师可安排学生在电脑上操作如何正确制作订单,保险单,报关单,信用证等,使得学生能在实践中更好地消化和掌握理论。

(二)综合模拟实训。在完成了各个商务单项技能课程的训练,学生初步掌握了商务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应该要对学生进行综合应用能力的模拟实训。教师策划商务实训项目,将学生分组,共同完成制定的项目,比如模拟交易会,模拟公司参观,模拟介绍新产品,模拟商务谈判,模拟签订合同等等。比如模拟交易会,其目的是综合考查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要求学生要完成租用交易会展位,布置展位,发出邀请,设计广告,向外商介绍产品,价格谈判,合同签订等一系列的任务。这个实训项目不仅能让学生在过程中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和商务知识,还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毕业实习。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的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学生在实习后要递交实结和实习鉴定,从而完成真正的实践阶段。

四、总结

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训教学模式在我校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无论是作为硬件的国际商务多功能实验室还是作为软件的实训课程体系,都还在建设当中。我们还有很多困难与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比如如何建立和开发校外实训基地,如何评估实训教学效果等等。但实训模式的教学改革方向是确定的。只有进行全面深入的教学改革,才能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体系,真正培养出高素质,重技能的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第5篇

论文摘要: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实践教学在独立学院教育教学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对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改革和建立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索与总结。笔者认为:独立学院要重视实践教学,建立良好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保障实践教学基地。总之,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中心环节和社会发展对于独立学院教育的必然要求。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提高能力;培养人才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创新和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是以培养专业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为目地。而实践教学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在整个独立学院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使学生将所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工作实践中,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将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所以,必须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方法,为学生搭建实践创新能力平台,增强学生专业技能与就业竞争力。

一、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必要性

独立学院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场所,坚持以强化实践教学为着力点,把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坚持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保障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的主要依靠力量,全方位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教学水平。目前教育界认为独立学院教育的特色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独立学院的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独立学院生源主要是二本分数线以下的高考生,这类学生的素质比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低,要想提高他们的素质就应该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因为实践教学是独立学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中心环节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于独立学院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提高对实践教学地位的认识

独立学院教育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所以独立学院教育必须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突出实践性教学这一重要的环节,加强各项技能培养,在教学内容上要适当减少理论教学学时,对理论课进行整合,相应加大实践课的学时。健全和完善实验实训基地,建立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独立学院教育由于其自身的特点,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为了坚定不移地走独立学院教育之路,领导必须非常重视,加大实验实训设施的投资力度。

转贴于

三、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保障人才培养

建设好实践教学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保障。

1.建立健全各专业实验室并实现对外开放

独立学院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需要建立一批与专业相适应的专业实验和实训室,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根据学院的专业要求,建立了“模拟法庭”、“国际贸易综合技能”、“网络营销实验室”、“工商管理综合实验室”、“财务管理实验室”、“形象训练室”、“会计模拟实验室”、“模拟导游实验室”、“模拟、数字电路实验室”、“电子电工实验室”等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对全院各专业实行开放。

2.发挥计算机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在工作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院各专业建立了相应的机房,如建立了“会计电算化机房”、“计算机网络机房”、电子商务开发实验室”、“证券模拟实验室”、“ERP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理财模拟实验室”、“数学建模实验室”、“网页设计实验室”、“保险精算实验室”、“软件开发工作室”、“艺术设计室”、“网络研发实验室”、“网站中心实验室”等实训机房,能使学生掌握最先进教学工具,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另外要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将教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语音室、办公室等通过校园网联接起来,使全院所有的计算机都可以上网,师生随时随地能在网上共享各种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了教学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3.加强学生外语听说和读写能力的培养

为加强外语教学,外语翻译语音室和现代化的多媒体语音室都要进行联网,通过互联网使学生学到最前沿、最生动有趣的外语视听材料。通过使用校园外语调频台,学生可以随时收听。另外我院聘请外籍教师,学生可以和外籍教师对话,提高外语的听说能力。选用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增强了实用性和针对性,这样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4.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一批校外实训基地

为了使学生将来更快适应工作一线的要求,校内的实习、实训条件已不能完全满足实践教学要求,为此各专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到实习工作岗位进行实训,早日感受工作的真实性。如:经济系与省内的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等多家知名证券公司、期货公司进行了长期合作,文播系与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山西晋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为学生搭建起很好的实践平台。

四、完善管理制度,促进实践教学

合理完善的管理体系是科学管理实践教学的前提。为了实现实验室的合理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制定了各种管理制度,如《实验室使用管理办法》、《实验室资产管理办法》、《教学实验设备维护制度》、《实验设备损坏赔偿制度》、《实验教学计划申报制度》、《实验员工作量计算方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对实验教学的管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为了提高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利用业余时间开放实验室,同时让学生协助管理,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又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每学期对各个实验实训单位进行检查,检查实践教学情况、设备的管理情况等,还要定期征求学生对于实践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五、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紧紧围绕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思路,强化实践教学,突出技能培养,严格双证制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指导思想。

1.重视实践课整个教学过程

为了提高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建立质量监督机制,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学院注重制订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制订每节实验、实习课的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按照大纲完成实践教学,并写出实验实习报告,将其实践成绩计入总成绩。

2.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

稳定、高素质的实践教师队伍是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保障。目前,教育界中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不稳定,许多教师不愿意从事实践教学工作。我院非常重视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激励机制,注重提高实践教师队伍的地位,提高他们的待遇,在晋升职称上和其他教师一样对待,加强实践教师培训等方面提高实践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将新分配来的青年教师先派到校内实验室、校外的企业事单位进行实践方面的锻炼;招聘了一批具有实践经验的管理和技术职务人员,形成具有“双师型”素质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还特聘了一批企事业单位的离退休的高级管理、高级技术职务人员作为实践教学教师,这样我院的实践教学水平得到大大提高。

3.推进毕业生实现“双证书”制度

为了提高独立学院就业竞争力,学院根据自身的特点,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学生在毕业之前取得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这样学生必须通过学院学业考试和相关部门的职业技能鉴定。

第6篇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调查中,我们发现社会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很大,但是能够满足企业要求,即知识和能力尤其是职业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不多见。因此,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质量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商务英语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语言教学的一个分支,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该作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改革的立足点。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职业能力培养存在诸多问题。

(一)专业定位不明确,与职业岗位需求相脱节

职业教育已经走过一百多年的历程,但是仍然难以摆脱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主,而不是普通专业性人才。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但是英语和商务教学如何联系与区分,教学水平达到什么程度尚无统一、明确的认识。多数商务英语专业仍然沿用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定位模式或者继续使用中专的教学计划,无法突出高职教育“职业”的教学本质,从而导致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严重脱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定位不明确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教学质量乃至学生培养质量的瓶颈。

(二)课堂教学模式失当,忽视学生职业能力需求

由于专业定位趋于传统的“唯学式”教学模式,因此,大多数商务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仍然偏重于单一教学模式,即以课本为中心,强调知识的获得,久而久之,学生对教材和教师过分依赖,这样局限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泯灭了学生学习的潜能。在教学方法上,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也没有走出“说教式”、“填鸭式”教学方法的阴影,大多数教师依旧不厌其烦地讲解句法、词法、句型以及各种语法知识甚至大谈英语等级考试技巧,学生只能被动地听,以考试取得高分为最终学习目标。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引导下,学生俨然变成了接受知识的机器,何谈职业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设备落后,匮乏“三师型”素质教师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办学理念,比起理工科的投入,文科的投入少之甚少。英语专业必备的语音设备简陋陈旧,多数为上个世纪的产品。图书管里英语专业的书籍偏少,基本上不能提供英语音频和视频资料。实训室设备单一落后,多为应付检查所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丰富的图书馆资源以及科学的实训室建设有待提高和充实,使其在提高整体英语教学水平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根据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教师应该具备英语语言学和国际贸易学两个领域的教学能力,当然“双师型”教师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对教师提出最基本的素质。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双师型”教师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教师应该在“双师型”的基础上成为“职业指导师”,即“三师型”素质教师,能够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强化学生职业修养,从而提高就业能力。教师的知识结构欠缺,专业教学能力不佳,专业实践经验缺乏,根本无法保障学生专业知识的汲取,更不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一)调整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动态课程体系

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实践型、技能型的应用人才被确定为高职院校的培养方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不能再延续本科纯粹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和目标,而应办出高职的特色。因此,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够牢固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从事商务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法律、政策及业务操作技能,从而顺利完成国际商务活动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根据这一目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职业素质能力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和商务操作能力培养。按照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必须构建动态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动态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是根据企业的期望值、目标岗位的具体要求、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技能水平,过去的学习经历以及目前的学习态度、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状况等因素构建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课程体系随着以上各因素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以满足社会、企业和学生的需求。动态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面向职业岗位群,把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基本要素,把从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能”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式,体现了课程体系的动态可变化性,大大缩小了学生在校期间所学技能与行业需求之间的差异,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是一门技能,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商务英语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行“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根本,在做中学,在学中练,学、做、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前,职教界最流行的莫过于“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和“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都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集“教、学、做”于一体,真正改变教师主导课堂的现状,关注学生的需要,学生学到了什么,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才适合未来岗位的需求。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活化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职业修养和职业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商务问题的能力和研究能力。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提供更多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训练学生以英语语言为工具开展商务活动的职业能力。

(三)加大教学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知识增长和职业能力提高的保证。高职院校的相关领导应该提高对商务英语专业的重视,加大对英语教学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力度。第一,改善语音室的教学设配和环境。新型的多媒体视听说型语音实验室设备不仅能够完成听说的语音对比,还能够提供考试分析、听力测试、自动监听记录并进行评价等。第二,加大图书馆商务英语资料的储备。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不能仅限于英语等级考试方面的书籍,应该采购一些英语欣赏类的书籍和音频视频资料,扩大学生英语阅读的范围,提高学生的英语鉴赏能力。第三,建立现代化的商务模拟实训室。实训室里应该提供真实的设备以便于学生了解工作的真正过程和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尽早明确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不仅要拥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能够洞察市场的发展前景和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最重要的是,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从而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给予客观正确的评价和提出修正意见。

(四)优化校内实训教学体系,加大校外实践监管力度

第7篇

[关键词] 商务英语教改 现状 应用型

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与国外的经济交往日渐频繁,社会对外语高级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近20年来,商务英语的教学与研究已经在我国高职院校和外经贸系统掀起热潮。商务英语是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理论为指导,涉及多门类、跨学科的交叉性学科,是英语的一种重要社会功能变体。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指的是具备商务运作的专业知识,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良好思维能力的人才。商务运作知识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理论和案例知识的讲授。商务英语教师需要从立体的角度引导学生去体会和实践理论知识。本文旨在根据商务英语教学现状,提出应用实践性教改的措施。

一、商务英语教学现存问题

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国际贸易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良好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现代商务技术、熟悉国际经贸法律与惯例、为全国经济全面开放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商务英语是一门业务型语言,具有很好的专业性和实用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在英语环境下具有较强的商务运作,交际和管理能力的高等技术运用性专门人才。商务英语起步至今已有40余年,但真正的发展还是最近20来年,其发展尚不完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商务英语教学模式陈旧落后

大多数的商务英语课堂沿袭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手段也和基础英语课程没有差别,传统教法有其弊端。它一般是以滔滔不绝的讲解, 传授知识为主。教师的主要精力在于讲授教材, 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消极的。由于商务英语专业发展速度太快,很多大学都盲目跟风,没有按照商务英语专业的实际特点和客观规律来培养学生,导致学生在毕业后不能在有效时间内胜任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质疑。单调的教学模式只传授商务理论知识和语言技巧,不注重培养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无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压抑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内在需要,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使教学缺乏活力和动力。

2.缺乏大量具备商务背景和英语语言功底的教师队伍

商务英语教学要求教师精通商务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对教师各个方面的综合教学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当前大多教师毕业于外语师范或文学专业,对商务知识知之甚少。然而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迫切需要开设商务方面的课程和接受实用的商务知识的指导,而大部分的教师缺乏商务背景,缺少在公司实践中应用外语的经验,因此很难胜任教学工作的需要。

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改革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足,高校应该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设法在教学中弥补这些缺陷。而以应用为重心的教学改革,从案例和情景实践性教学和培养实战型的教师队伍两个方面入手,推动商务英语教改的进步。

1.重构以应用为主的课程体系

应用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现行的教学计划中,实践课往往得不到突出。因此,要设置能单独存在的并完全在实训室里完成的实训课,如商务英语视听说综合能力强化训练。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建设政策,已经完成多门专业核心课程的重点建设。已经进行重点建设的课程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英语》、《外贸函电》、《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商务类课程模板的实训内容则包括外贸函电模拟实训,国际贸易模拟业务实训,国际支付与结算实训,沟通商务谈判实训。

在商务英语的实践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通过互动式情景教学,将各种各样的具体情况引入课堂,让学生参与其中,主动运用理论。模仿真实贸易场景,应用多媒体教学,鼓励学生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贸易流程。同时,采取“走出去”的指导模式,和相关单位建立联系,建立长久的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利用寒暑假分批到外贸公司去实习。实习结束后,学生每人写一份实习报告,教师根据实习报告和单位反馈意见进行问题总结,查缺补漏,有针对性地传授相关的商务知识。

2.建设商务英语“实战型”师资队伍

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缺口较大,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造成困难。应该强化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切实提高青年教师专业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加强对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逐步完善教师培训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安排教师参加适合教学需要的公司实习,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并鼓励教师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总而言之,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将枯燥的书本知识变成应用型的技能。商务英语实践性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工程,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促成学生商务应用技能与英语能力的全方位提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李志丹:高职英语教学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J].大众科技,2006年第1期

第8篇

关键词:网络英语教学 自主学习 监控管理

Abstract:The essay analyses thenecessity of self-tearning monitoring underinternet envlronment.In order to get bettereffect in self-learning, the writer alsodiseusses some approaches to reach thegoal of self-learning monitoring andmanagement,which involes combination withlearning in and out of classroom,the self-learning model itself, establishment of self-learning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sestem.

Key words:English teaching underinternet environment ,self-learning, monitoringand managment.

一、引言

为了改变多年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本文作者通过分析目前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试图构建“网络计算机技术+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课堂辅导”的教学模式,以2006年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承担的广东省批准的课题为依托,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证研究,得出网络英语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有很大帮助的结论,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活跃了课题气氛,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整个自主学习过程,教师对学生的监控和对网络的管理是不可缺少,而且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将论述网络自主学习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监控和管理。

二、自主学习监控必要性

获取知识的过程本身就需要控制和接受控制,而学习控制分两种: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外部控制就是学生受到来自外部的对于自己学习的约束,表现为来自庭、教师或者长者的计划、要求、任务、期望鼓励、批评、督促、关注等,与学习的外部动机相联系;而内部控制也叫自我控制,是学生对自己学习的一种计划、要求、反思和调节的过程,与学习的内部动机相联系。

如果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在一个高外部控制的学习环境中,对学习者的自我控制则要求较低,对其发展必然有所制约;反之,在一个低外部控制的环境中,对学习者的自我控制要求则将大大加强。一般来讲,对于一个自我控制较高的学生而言,不需要更多的外部控制。外部控制往往作为一种学习支持而存在,自我控制是决定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

因此,可以形成这样的网络学习监控的思路:以学习评价作为一种网络学习监控的手段,进行学习监控,支持高质量的学习经历;在此过程中,逐步引导学习者进行自我控制的学习。

三、自主学习监控实施

为了能顺利开展网络自主学习,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这一目标,首先对实验组中采取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一)课外自学和和课堂辅导相结合

1.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上机实训操作)时间,教务处和外语系已将上机练习时间排进课表(周一――周五晚上)。每班每周至少有2小时的练习英语会话的机会。除此以外,学生还可以在其他有网络的电脑上自主学习。

2.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将根据《新时代交互英语》视听说和《实用英语》的内容,每两周增加一次(3节)的课堂讨论(class meeting),来巩固教材内容,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

实验班使用网络版《新时代交互英语》视听说,采用网络自主学习和面授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英语教学。

教师进行网上实时辅导与管理。此外,《新时代交互英语》提供的网络交流平台被置于学校网站的首页,学生在宿舍可以随时登录,查询相关信息和提出疑问。另外,通过辅助平台,教师还可以随时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并针对学生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通过平台进行个别辅导。

(二)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内涵保障

1.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计划的制订在学期初,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制订符合自己外语水平的自主学习计划,主要包括总体自主学习计划、学期自主学习计划和月自主学习计划。

2.学生英语协作学习小组的成立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对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与协商,并从对方那里获得问题解决的思路与灵感。在现代的远程教育中,协作学习伙伴可以是学习者,但也可以由计算机充当。由计算机充当的学习伙伴需要人工智能的支持,即根据一定的策略由计算机模拟的学习伙伴对学习者的学习状态进行判断,对学习者提出问题或为问题提供答案。智能化程度高的协作学习系统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虚拟学习伙伴,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或由计算机根据学习者的特征确定学习伙伴。

3.学生英语自我监控学习

自我监控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标,而在进行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地计划、监督、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四大方面:学前监控、学中监控、学终监控和总结性监控。

(1)学前监控:是指在具体学习开始之前,分析学习情境,树立目标,制订计划的学习行为。这是计划性和准备性的自我监控。

(2)学中监控:是指在具体活动期间,监控学习进程,反馈、维持或调整学习行为。这种监控具有意识性、方法性和执行性的特征。学习者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不断地自我检查、反馈和评价学习进程的各个方面,分析、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据此及时强化、维持或中断、修改学习行为,调整学习方法,调节学习进度。

(3)终监控:是指在具体学习活动即将结束之际,检查和评价学习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的学习行为。这是反馈性和补救性的监控过程。学习者根据有效性标准检查和评价各种学习行为、策略的效果根据学习目标检查和评价学习活动的结果,正确估计自己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和水平。如果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则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

(4)总结性监控:在具体学习活动完成之后,对其作深入的反省和总结的学习行为。这种监控具有总结性和反思性的特点。

(三)构建自主学习管理监控体系

建立了完善的网络硬件环境支持系统,不等于就成功地实现了自主学习;具备了良好的网络环境也不等于能取得满意的外语学习效果。如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评估,是保证软硬件设施有效发挥作用,同时学生能够切实地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而受益的重要条件。

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其进行网络自主学习的活动主要有:学习准备、在线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与反馈三部分,将这些活动进一步细化可划分为选择学习任务、设置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在线学习(浏览在线课程、参与论坛讨论、答疑、作业、阶段测试等)、查看系统帮助、自我记录(在线笔记)、学习交流、自我评价等子过程。在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中还需要系统在学习资源、学习帮助以及管理(系统参数设置、用户信息、系统资源库等)方面给予支持。因此我们构建了一个自主学习的整个监控体系:

四、结语

第9篇

微课在教师在课堂上以事先准备好的视频作为知识输出的一种方式,微课的内容主要阐释某一到两个知识点,知识集中,短小精悍。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设备随时随地学习,这种教学以视频为主,其目的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或学习效率。微课的时间被压缩在10分钟中,在有限的时间中,讲解某个特定的学习内容,使知识点简单化、生动化,让学生随时随地,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该知识点。

二、微课的特点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中手机和电脑已经普及,视频成为学生接受外界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微课是随着信息时代而出现的新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新的接受知识的方式,以精美制作的视频涵盖教师上课的主要知识点。传统课堂是在50分钟,老师借助语言和图片,甚至一些多媒体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接受度。微课体现出一个微字,所需时间是5~10分钟。根据心理学上精神集中持续时间的测试,发现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持续时间不足10分钟,课程知识点的讲解时间过长,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反而使学生注意力分散。在较短的时间内,教师以视频形式深入讲解一个知识点,会推动学生由一点知识点联想到一个面,激发学生渴望学习的主动性。

(二)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微课主要是以视频为其主要的展示方式,知识点短小集中,以当下主流的视频形式来进行制作,可以在电脑及手机上进行循环播放,手持终端的普及决定借助于微课这种方式来传播知识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在课堂中,教室中安装的多媒体播放设备可以播放微课视频。学生可以借助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以及其他视频播放设备来进行微课视频的播放。手机的普及,学生只要想学习,就可以通过手机打开微课视频,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学习,想学就学,突破课堂内和课堂外的差别,拉长了学生学习的时间,而不用担心地点场合的限制。

(三)知识点明确突出。微课对视频的持续时间有严格的限制,一般要求视频的时间在10分钟内,在有限的时间内,只需要对一两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细微全面讲解,视频中有图片,动画视频以及实例,全方面来展示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得学生对此知识点的了解更加深入。微课的时间很多,加上对微课的特殊要求,微课知识点短小、精悍和主题突出。微课以视频的形式来展示知识点,具备了知识点明确,学生学习内容比较突出的特点。

三、微课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一)富有针对性教学资源。微课解决了现有教学单一,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在旅游英语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微课不是单一地局限于视频材料。而是将各种立体化和多元化的资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有利于旅游英语专业分层次教学。

(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微课以视频为展示形式,刺激了学生的视听感觉器官,学生不仅用眼睛能看到,用耳朵能听到,老师的形象知识输出加深了学生的记忆。英语课,学生不仅要听,更要看到一些表情和肢体语言,学生接收微课视频这种形式,将信息经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加工,提高了大脑的兴奋度,加强了学生的记忆效果。加上旅游英语专业对声音、语言情景的特殊要求,视听双重功效显得尤为重要。微课兼具视听功能,微课可以随时随地播放,学生可以想学就学,充分利用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微课的这种特点可使学生遗忘的速度减缓,也可以推动新知识的吸收。

(三)可以有利于教学质量升级。微课这一教学方式具有信息化教育模式的特点,教师可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微课视频的制作整合了多媒体课件加入了教师课后的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业老师的点评等各种教学资源,是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多样化渠道中习得自己所需的知识,加快了优质资源的传播,通过共享提升了多元化教学资源,精益求精,不仅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库,与此同时,也给了教育者更广泛的优质教学借鉴,推进了教与学的高质量结合。

四、高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旅游业涉外导游等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而各大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其需要强化旅游英语课程设置,保证学生掌握旅游英语知识及其相关实用技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但是在实际的旅游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一)“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在旅游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难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需要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模式,从而强化教学的有效性,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缺乏实践体验场所。旅游英语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涉及订餐、导游和酒店等实践环节,只有保证实践环节的教学环节,建立完善的实验实训室和校内实践场所,才能强化教学环节。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院校缺乏良好的实训条件,难以保证学生进行实际的旅游英语体验,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影响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英语教学效果。

(三)教材的不合理选取。英语是一种具有较强包容性的语言,而旅游英语更加强调其实用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材多是较长的书面语言或课文,侧重于书面练习,无法保证听说读写比例的合理性。同时院校在选择旅游英语教材时,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与专业性,导致课程教学实用性降低,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四)教师缺乏完善知识结构。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知识的快速更新,要求旅游专业教师能够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和前沿的旅游知识,有效实现人才培养计划。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院校教师缺乏完善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的技能培训,多是通过报刊和互联网等掌握行业知识,难以保证知识结构的准确性和全面化,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五、微课在高校旅游英语中应用的途径

(一)课堂教学。微课这种以视频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利用当下视频制作技术,改进了传统课堂的教学,在课堂中,学生可以运用视听来增加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帮助调节课堂气氛,并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掌握某个知识点。在实际课堂的教学中,旅游英语每一单元的重难点都制作成10分钟的微课短视频,提前传给学生让其在课前预习,在课堂教学时播放,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课后,学生也可以运用其进行复习。

(二)课后学习。信息时代的到来及手持终端,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极大地拓宽,时代的特点改变了学生接受知识和教育的方式。学生不再需要通过书籍、教师授课等方式来获取新知识,而是直接使用搜索引擎。可以说,微课的出现高度符合新型的知识信息传播方式,“网络自学”将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在上课前可以就旅游英语中某章节的重难点提前进行准备,制作好微课视频,共享给学生,让学生课后进行分析。教师还可以布置作业,制作知识延伸视频,启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行课后自我学习。

作者:郭晓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65~73

[3]马秀芳.高校微课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教育网络,2013:26~27

第10篇

关键词: 说课 教学设计 讲课

为了做好迎接新一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相关工作,我院于八月举行了全校性说课示范活动。届时,专家通过听取有关教师说课,了解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情况及教师教学水平。说课的内容一般包括:企业对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调研情况,课程任务,课程特色,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整体设计,微观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设施,环境和实训室场景,教材使用与建设,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等,应在30分钟以内完成。为了更好地配合学校的这次说课运动,我对于教学设计这一理念查阅了一些书籍,浅谈如下。

一、说课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我们在说课实践中认识到,这个定义是不全面的。根据我们的理解,说课既可以是针对具体课题的,又可以是针对一个观点或一个问题的。所以我们认为,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说得简单点,说课其实就是说说你是怎么教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教。

二、说课与讲课的差异

(一)要求不同

说课的重点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信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而讲课则要求必须有效地向学生传达知识。

(二)对象不同

说课的对象是同行的老师、专家,而讲课的对象则是学生。

(三)内容不同

说课的内容是解说自己对某课题的理解、教学设想、方法、策略及组织教学理论依据等。讲课的内容则是对某课程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向学生传授知识及学习的方法。

(四)意义不同

说课的意义主要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及教研活动的实效;讲课的意义是增加学生的知识及提高修养。

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的一般原理和教学内容、目标、要求,结合自身的经验、特点,从学生知识、能力状况的实际出发,对各种教学要素进行统筹整合,开展教学方案的技术性活动,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备课。它建立在教学系统设计的基础之上,是对某一门课程实施教学的教学大纲。其主要步骤可简述为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检测―教学评价。[1]以下,我以《21世纪大学英语》课程为例,以本学院电子专业大一学生为教学对象,阐述说课过程。

(一)教学目的

课程教学目的设计是解决实施该课程教学后能满足学生什么样的知识需求和能力需求的问题。换言之,开设这门课程的出发点是什么,解决学生哪方面的知识技能问题。[2]

1.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课程的职业素质目标:(1)通过英语学习,了解文化、习俗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培养学生的宽容性和包容度,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2)通过分组完成英语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我学习的能力;(3)通过培养学生良好企业所要求的职业岗位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提升学生相应的文化修养和心理素质;(4)通过了解国际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培养学生的对工作压力的承受能力和工作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诚信意识。

2.课程目标依据

(1)2000年10月教育部高教司提出《高职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坚持“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原则,培养学生英语的实用能力。

(2)教学大纲:构建“以听说为主的语言应用能力结构、以实训为主的教学体系、以学生语言应用为主的训练方式”的应用型全新课程模式。

(3)教学对象的现状分析及社会对其的要求。

(二)教学对象

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点早已成为共识。要做好教学工作,首先必须分析掌握学生的特征状况,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准确把握教学设计中的各个环节。

1.教学对象分析

(1)生源:高中及职高应届毕业生:电子电气工程专业类。

(2)优势:学生经过普高或职高阶段系统的学习后,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英语学习方法,对支撑英语这门语言的语法、句法有了全面的了解。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新鲜事物已经从好奇阶段转变为试图探索学习的阶段,具备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不足:高中时期一味的“应试”使学生不能灵活应用这门语言,听说能力欠佳。词汇量十分匮乏,阅读文章的速度和技巧有待提高。不能在写作中通畅地表达意思,语感欠佳,书面翻译能力较差。听、说、读、写、译能力较差。

(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生进行系统学习,完成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教学设计者必须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对象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通过单元或章节来划分,使之层次分明,循序渐进,便于构筑课程目标体系,细化知识点与能力指标,为学生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也为实施教学质量的科学评估创造条件。

1.教材与教学内容

教材选取:《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系列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我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特点编写而成,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与实际涉外交际能力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21世纪全球化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高专人才的要求。

(四)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某种教学效果而采取的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统筹考虑。运用教学理论,突出教学特色,提高教学效果是课程教学设计中所采取的重要策略。近年来外语教学法研究正从研究主要的教学法转向研究教学模式,并出现新的研究成果。比如“任务型教学模式”[3]、“活动型教学模式”、“解决问题型教学模式”等。外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从课程体系上看有视听教学法、听说教学法等,按组织形式分有教师讲授法、学生自习法、小组讨论法等。

1.课堂教学方法

(1)以学生为中心:两人对话、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2)任务驱动法:泛读,精读,问答,复述。

(3)师生互动:举例,练习。

(4)案例教学法:模拟套写,话题作文,互译练习。

2.课堂教学环节

Step1.情境导入―Step2.训练与指导―Step3.拓展应用―Step4.能力检测

(五)教学媒体

“媒体”指信息的载体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学媒体则是指在传播知识、技能和情感的过程中,用于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和工具。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教学媒体不断得以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媒体主要包括印刷材料、模型、实物及语言和板书等;现代教学媒体包括幻听、投影、电影、语言实验室等。根据媒体所具有的教学功能特性,又可以分为单功能教学媒体和多功能教学媒体。

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性能稳定的多媒体计算机、语音室、录音录像设备及相对应的影像、声音资料和课件。

(六)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所实施的价值评判。它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学科所制定的标准,运用各种有效的技术和方法,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检测衡量,从中获得客观的价值判断。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教学评价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通常运用的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4]

四、结语

说课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并且没有时间和场地等的限制。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师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教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206.

[2]程东元.外语教学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107.

第11篇

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的背景下,教育部对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要求,其中对大学英语教学特别予以了强调。因此,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要认真思考:如何使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地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如何通过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笔者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为例,提供了其实施分级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对实践的总结反思。

一、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必要性

北京高等教育2003年底的毛入学率达到52%,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作为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在教学中所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我校学生中既有毕业时仍未获得大学英语必修学分者,也不乏在各级各类英语比赛中屡获佳绩的优秀学生。面对存在较大差异的教学对象,英语教学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立足实际,使教学工作适应新形势和新情况。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根据不同专业的服务面向和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和生源状况,大力推进因材施教,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我校英语教学一直注重探索有效的因材施教、分级培养的新机制和新途径。针对学生英语基础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将实施分级教学模式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2000级学生开始,我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已坚持实施了七年。

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政策及理论依据

在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中,无论是过去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还是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都坚持了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目标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以及各高校情况差异较大,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这实际上是为实施分级教学提供了指导性的思路。

美国语言学家Stephen D.Krashen的“i+1”理论中提出了“语言输入假说”。公式“i+1”表示“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其中,“i”表示语言学习者目前的水平,“1”表示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如果语言输入远远超出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即“i+2”,或者接近甚至低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即“i+0”,学习者就不能获得可理解性输入,这样就难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Krashen指出,人类习得语言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获得可理解的处于“i+1”水平的语言输入。只有这种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输入才能使学习者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正是主要基于这一语言理论而形成的。

以上述政策和理论为主要依据,我校分级教学改革模式的思路如下: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年以前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同时依据我校学生入学时的实际英语水平,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级别;分别为每一级别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分级方法

新生入学后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摸底考试,根据测试结果和历年学生入学时的实际情况,原则上分为三个教学级别:以二级为起点的A级(约占总人数的10%~15%),以一级为起点的B级(约占总人数的70%~80%)和以预备级为起点的C级(约占总人数的10%~15%)。

(三)教学目标

入学时以一级为起点修读的学生修完四个学期后英语水平应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描述的“一般要求”;入学时以二级为起点修读的学生,修完四个学期后英语水平应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描述的“较高要求”;入学时以预备级为起点的学生,经过4~5个学期的英语学习后也应达到“一般要求”。

(四)教学原则

二级起点的A级班学生基础较好且自学能力较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授引导为辅”为教学原则;一级起点的B级班学生占教学对象的大多数,语言基础和自学能力都属一般,以“教师讲解与学生练习并重”为教学原则;预备级起点的C级班学生基础较差,其中绝大多数对英语缺乏兴趣,自学能力较弱,其学习过程以“课堂教师精讲+课下辅导监控”为原则。

(五)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

二级起点的A级班学生应用第一学期至第三学期完成《大学英语(二)》至《大学英语(四)》共三门课程的学习。同时还为这部分学生开设一定课时的网络视听说课程作为加强听说能力的补充。如通过全部课程考核,学生则可在第四学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目标选择全校外语类通选课。一级起点的B级班学生应用第一学期至第四学期完成《大学英语(一)》至《大学英语(四)》共四门课程的学习。第五学期开始可以选修全校外语类通选课。预备级起点的C级班学生应用第一学期至第五学期完成基础知识的补习和《大学英语(一)》至《大学英语(四)》的学习。第六学期开始可以选修全校外语类通选课。

(六)动态教学管理模式

1.升、降级管理。每学期每个层次的班级都要根据期末总评的成绩进行人员调整。原则上达到所在级别要求(即期末总评成绩合格)的学生可继续升入下一阶段学习,达不到要求的学生要降入低一级班级学习。

2.跳级管理。学生在参加所在级别考试的同时,每学期均可报名参加高一级考试,即跳级考试。如跳级考试成绩合格,且所在级别考试成绩达到一定要求的学生,可在下一学期跳入高一层次的班级学习。[3.成绩记载。分级教学的出发点是使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通过合理的教学过程达到基础阶段的要求,并通过升、降级和跳级的管理机制为各级间学生的流动打开通道,其主要目的之一就在于激励学生不断提高水平向高一级班级流动。但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宁愿留在低层次班级得高分,而不愿去高层次班级学习。分析学生这种“就低不就高”的现象,主要是由于A级班学生入学时通常直接从二级开始学习,学习难度相对较大,考试中得高分不易,而英语课成绩又直接影响到学生获得奖学金等各类奖励的机会。为此,我们调整了过去的成绩记载方式,以“奖励优秀,鼓励上进”为原则,即在奖学金评定中给予A级班学生一定的成绩加权优惠政策,不但保证了A级班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对其他层次的学生产生了更大的激励作用。

以上是经过不断总结、探索后,初步形成的具有我校特色的分级教学模式和管理机制。尽管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仍然存在着许多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问题。同时,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英语水平的硬性指标以及听说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完善现有的分级教学模式将是我们今后要深入研究的重点问题。

三、基于英语教学因材施教模式实践的反思

(一)分级教学取得的成效

1.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为其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合理地利用时间和资源达到既定目标。以2005级学生为例,A级班学生在第三学期完成《大学英语(四)》的学习后参加了该课程的期末考试和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其中97%的同学通过了国家四级考试。这说明,我们在入学分级时采取的适当“拔高”原则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B级班学生在过去的三个学期中完成了大学英语一至三级的学习,其中绝大多数学生顺利通过了各级课程考核。

2.分层指导,便于教师组织教学。实施分级教学后,教师不再感到众口难调,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集中精力对所教层次的学生特点进行分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

3.配套管理,规章制度不断健全。分级教学对配套的教学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动态管理机制在实践中一步步得到了改进。我校特别制定了《关于大学英语课程分级教学管理的暂行规定》来对教学要求、分级方法、升降级、考核与成绩记载、奖励加权等各种具体情况进行规范和说明。

(二)分级教学中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1.低起点班级学生存在学习积极性问题。从理论上讲,分级教学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基础不同、学习过程不同等因素,是科学合理的。但对一部分学生来说,被分入低起点班级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自卑感,同时按教学计划将要比其他同学花费更长的时间达到目标也引起了他们的焦虑情绪。另一方面,低起点班级的学生由于基础差,大多数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教师在课堂组织教学和进行课外学习监控时都遇到很大的困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低起点班教学所面临的难题和挑战。

2.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存在数量和质量的问题。自扩招以来,许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在很长时间内都处于缺编状况。尽管我校实施分级教学实践的时间不短,但由于教师队伍流动性较大,因此,不少教师对分级教学的内涵、实施办法、管理规定等都理解不深,这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也有待提高,在分级教学模式下,教师更加需要认真分析每一层次的教学对象,钻研针对性突出的教学方法、内容和手段等。

第12篇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 新生研讨课 教学模式 英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C-0058-03

一、新生研讨课在高校的兴起与发展

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是专为大学新生开设的、以小班专题讨论为主要形式的课程。课堂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特定的专题进行探讨,最终形成研究成果。新生研讨课的理念源于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思想,萌芽于19世纪初的德国柏林大学,发展于19世纪后半叶的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并创建了至今仍对世界高等教育发生着重大影响的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1959年,美国哈佛大学正式开设“新生研讨课”。经过四年的试验,哈佛大学的新生研讨课在提高新生教育的学术性、引领学生向学术研究领域转换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借鉴哈佛大学的成功经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多所研究型大学也纷纷开设了新生研讨课,对其教学理念进行了继承和完善。

国外新生研讨课的成功实践给国内的大学提供了启发与借鉴。2003年11月,我国清华大学结合国情和校情,率先引进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清华大学的新生研讨课由专业教授任课,指导新生就感兴趣的专题进行探讨。此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也陆续开启对新生研讨课的探索。新生研讨课之所以深受广大高等院校的青睐,得益于其独特的教学模式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它一改传统的教学关系,将学生由“被动接受式”身份转变为“主动参与式”地位,提高课堂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目前,各国高校对新生研讨课的探索多集中于研究型大学,只有极少数应用型大学效仿研究型大学的模式开设了新生研讨课。研究型大学的新生研讨课,旨在帮助新生形成学术思维,建立研究式学习方式,完成学术性转换。应用型大学作为高校中的后起之秀,其学生在基础知识水平、自主学习能力、学术科研能力等方面相比研究型大学的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新生对于大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模式、考核体系、学分制度等方面的认识需要适当的引导。因此,应用型大学开设新生研讨课,应以帮助新生完成适应性转换、提升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要任务,形成应用型特色的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

二、应用型大学开设英语专业新生研讨课的教学理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七章提到:“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高等教育的第一职能和最根本的价值取向是培养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应用型大学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发展目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各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根据深化教学改革的要求,应用型大学的英语专业教育亦应强调“应用性”,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英语理论知识和语言运用技能的融合,从而强化职业能力。笔者认为,应用型大学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应以开设新生研讨课为切入点,优化英语课程体系,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结合高校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模式及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英语专业新生研讨课应发展多元化的教学理念:

(一)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英语专业新生研讨课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课堂交流,构建全英文课堂。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相应专题展开英语探讨。在英文表达观点、听取并理解他人观点过程中,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将得到全方位训练;通过搜索英语资料、完成课堂英语互动任务等过程,学生学会自主积累新的英语理论知识,掌握语言应用技巧。“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利于英语专业学生强化英语听说训练,提升英语基础应用水平。

(二)鼓励团队协作。新生研讨课的英语专题探讨环节由学生通过“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的方式分组开展,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形成研究成果。除了用英语陈述观点和沟通思想,学生还须应对不同意见,解决组内分歧。F队协作既能锻炼学生英语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又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训练开放性思维。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英语思辨能力发展。英语专业新生研讨课设置开放性研讨主题,鼓励学生摒弃“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刻板印象,启发学生用批判性眼光挑战权威,用开放性视角提出创新观点。新生研讨课思维训练,能帮助英语专业学生形成自主思考和多维探究的学习范式,培养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并将语言技能与其他学科领域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从而提高英语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

三、应用型大学英语专业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教学地点设置。为了满足课程教学需求,英语专业新生研讨课实行教学场景多样化模式,将校内配置与校外资源有机融合。教学地点由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基地组成。

1.校内实训室。英语专业新生研讨课的校内教学安排在校内实训室,主要运用哈克尼斯式教学法(圆桌教学法)开展教学。实训室内配置若干张圆桌,用于分组英语探讨;同时,配置多媒体设备,用于研讨成果展示和教学录制。任课教师发挥“微观指导”和“宏观调控”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听取学生用英语探讨和分析,在学生的词汇选择、语法结构、语音语调等方面给予纠正和改进建议;另一方面实时掌握各组圆桌上的讨论情况,适时管理和引导,确保研讨活动顺利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开展多种视听说活动,如英语材料阅读分析、英语歌词听写、英语电影台词复述、英语拼写游戏等形式,激活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记忆。通过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将充分调动记忆中的已学词汇、句型、语法,学会将其融会贯通;通过阅读记忆、歌曲记忆、游戏记忆、联想记忆、比较记忆等方法,学生既能巩固已学知识,又能记忆和运用新学知识,将英语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有机结合。

2.校外基地。校外基地指由企业提供的校外教学场地,作为新生研讨课的第二课堂。应用型大学的新生研讨课应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将企业的创新理念和实践经验引入课程教学。英语专业新生研讨课的校外基地,可选择外资企业、英语会展展馆、英语培训机构、英文报社等部门,邀请行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指导教学。教学研讨专题围绕相应部门的工作流程及人员岗位职责,学生与校内外指导教师互动探讨后,由行业专家进行点评指导。校外基地为新生提供真实的职业场景,打造与大师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校外基地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有助于学生增加专业实习经验、认识行业形势、了解就业需求,从而确立自身职业定位和发展目标。

(二)教学团队建设。由于应用型大学教育的“应用性”需求,新生研讨课的师资结构应多元化发展。英语专业新生研讨课安排一位本校英语专业教师和一位企业专家共同指导。学校建立校企培训机制,分批次安排新生研讨课的教师赴企业挂职实习或参加企业的系列培训,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同时加强教师与企业专家的交流,促进两位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配合。此外,针对英语教师的不同研究方向开展分方向的校内精准培训,从启发指导、训练管理、考核评估等方面强化教师的教学技能,强化课堂组织和管理。校企合作基础上的教学团队建设为英语专业新生研讨课提供跨学科、多领域的丰富教学资源,为新生研讨课教学的有效性提供重要保障。

(三)教学组织安排。英语专业新生研讨课课堂将理论教学和专题探讨相结合,建立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1.理论学习阶段。英语基础学习和学术积累是英语专业新生研讨课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指导教师在课前一周布置英语阅读任务,由学生课下分组完成。课堂上,先由各小组展示成果;随后教师就该主题的基本概念、背景知识、发展历程、前沿动态等方面进行讲授;最后,学生根据课后收集的专题资料,对课堂内容进行思考和补充。通过理论学习过程,新生将逐步熟悉和适应大学的英语学习模式,并完成英语基础理论框架构建。

2.专题探讨阶段。完成基本理论学习后,学生依据已学理论知识,完成相应专题的研讨任务。研讨任务由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包括探讨选题、研究方案、收集和整理英语资料、用英语汇报研究成果、撰写英语研究报告和反思报告等环节。教师可利用实训室多媒体录像设备录制学生展示成果的全过程,待教学考评时播放录像还原教学现场,供教师点评和学生反思。通过专题探讨过程,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得到多重训练,其探究性W习能力也将得到提高。

(四)教学考核评价。由于研讨主题和结果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英语专业新生研讨课运用量规作为主要的考核评价方法,强调对学生参与过程的考评。量规(Rubric)也被称为评分表或评分细则,是从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评级指标。对于应用型大学英语专业教育,量规的评价指标侧重于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并贯穿于研讨实践的各个环节:确定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展示成果―反思。为了提高量规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在对新生研讨课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时,可按比例综合学生个人自评、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学的结果,以最终形成的评价结果作为课程的综合成绩。以量规为主的教学效果评估方法将传统的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机融合,实现了考核评价的多元化。评价结果实行等级制,划分为四个等级: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量规评价设计如表1所示。

四、结语

应用型大学开设新生研讨课,对于帮助新生适应大学学习模式、培养学习积极性、提升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型大学的英语专业教师应切实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英语人才需求状况,发展多元化教学理念,探索出一套具有应用型特色的英语专业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为培养更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强、业务水平过硬的复合型语言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黄爱华.新生研讨课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4)

[2]李丽红,杨博文.“新生研讨课”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经营管理者,2015(25)

[3]林冬华.美国新生研讨课全国调查20年:背景、发展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

[4]田彩云,郭心义.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5(5)

[5]陈海燕.应用型大学开设新生研讨课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6(74)

【基金项目】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3JB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