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标准化建设汇报

小学标准化建设汇报

时间:2022-03-06 15:41: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标准化建设汇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标准化建设汇报

第1篇

这次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上半年全市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进展情况,分析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加快推进工程建设的思路和措施。上午,我们实地察看了县3所幼儿园的建设施工现场,参观了1所由县直公办幼儿园领办的分园。刚才,局长通报了全市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进展情况,各县区政府作了很好的发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进一步增强加快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的紧迫感

自今年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城乡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以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扎实推进。一是普遍摆上了突出位置。在市委、市政府将城乡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纳入民生实事的基础上,各县区党委、政府也都将此项工程纳入民生实事项目,通过成立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工程项目台帐、制定工程进度表等一系列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完善推进机制,狠抓工作落实。二是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为保障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009万元,用于工程奖补。县今年计划建设28所幼儿园,规划投资总额达1亿余元,县、镇(街道)两级财政各承担投入资金的50%。县在年连续三年实施农村幼儿园改造工程的基础上,今年再次将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任务列为重点工作,县财政划拨专项资金1500万元。其他三个县区也分别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工程建设。三是工程进展较为顺利。目前,纳入市级民生实事的幼儿园建设项目中,已有8所完成主体工程,20所开工建设。其中,县开工建设率达到80%,区开工建设率达到46%。

尽管全市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市教育局督导检查掌握的情况来看,标准化建设尤其是征地手续办理任务很重,前期工作难度很大,仍存在很多棘手问题。今年时间已经过半,但是近半数幼儿园的前期手续尚未办结,有的项目还没有开工建设,部分已开工建设的幼儿园进展迟缓,严重滞后于时间进度。同时,县区、乡镇之间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进展不平衡,仍普遍存在手续办理滞后,资金落实不及时,督查考核不到位等问题。这些工程推进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的影响,更有主观上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是有的县区、乡镇(街道)、部门单位思想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够主动,组织协调不力,抓落实的力度不够大。

针对上述问题,我重申几个观点:一是中央、省、市各级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这是当前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大,各县区一定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加快行动。二是市委、市政府推进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的态度是明确的,决心是毫不动摇的。各县区政府的决心必须一次下足,要让干部群众清楚,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不是要不要干的问题,而是必须大干快上、早见成效的问题。各级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工作态度和实干精神,正视困难和压力,坚决克服畏难发愁思想,消除等待观望心理,积极主动地做好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加快推进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

按照《全市城乡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凡纳入年市级城乡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的幼儿园要在年11月前完成,其中改扩建项目和新建平房于年9月前投入使用;新建楼房于年11月前完成主体工程,年9月前投入使用。当前,雨季已经来临,各县区要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在认真总结上半年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力以赴抓建设、千方百计赶进度、优质高效保工期,确保按期圆满完成建设任务。

(一)进一步加快工程进度。首先,要尽快完善前期手续。目前看来,手续办理迟缓是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按照法定程序运作,时间太长,严重影响推进速度。各县区政府要定期调度,市直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及时解决幼儿园建设手续办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幼儿园建设单位及责任人要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按照“手续不减、时间缩短”的原则,追办、催办、盯办,尽最大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其次,要合理安排建设工期。每一个幼儿园建设项目都要制定详细的倒排工期计划表。要对照施工计划确定的完成时限,充分用好施工的黄金时期,抢时间,赶进度。同时综合考虑项目推进过程中难以预见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应对雨季施工带来的挑战,超前谋划,倒推硬逼,强力推进。

(二)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各县区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并确保资金及时拨付到位。要按照今年第31次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的要求,认真落实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建设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和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的政策。在此基础上,还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多渠道筹措资金。比如通过企业冠名捐助、发动社会捐助等方式,积极吸纳社会资金用于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幼儿园标准化建设不能以资金短缺为由按兵不动或缩减建设任务、降低建设标准。要切实加强对招投标、材料采购、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的监管,坚决杜绝不廉洁行为发生。

(三)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管。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要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打造精品工程,建设一流幼儿园。在工程建设上,要选用资质高、信誉好的施工队伍,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建设,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建成一所达标一所,真正把幼儿园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要认真落实工程质量安全终身责任制,发生质量安全问题,必须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任务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县级政府对本区域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负总责。各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经常听取工程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分管负责同志要靠上抓,经常深入实际现场办公,了解和掌握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尽快解决。有关工程建设责任单位要落实直接责任,严格按照要求推进工程建设。市中小学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全面负责全市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研究制定推进工程实施的政策措施,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p#分页标题#e#

(二)严格落实部门责任。教育部门要发挥好牵头作用,会同有关部门抓好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规划编制、任务审核确认、专项资金补助办法制定、情况调度及管理等工作;财政部门要安排落实好专项资金,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补助,加强资金监管;国土资源部门要留足农村幼儿园建设用地,保证土地储备供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做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关行政审批部门要本着“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设立“绿色通道”,实行快捷审批,缩短办理时限,保障工程顺利实施。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能,各负其责,加大协调配合力度,加强工作衔接,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的各项工作。

(三)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市里将继续严格实行周汇报、半月调度、月总结、季度通报制度,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和有关情况。各县区也要探索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将部门单位实施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的有关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要对工程进展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信息反馈,及时反映工程实施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市政府将严格考核奖惩,对在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进度迟缓,甚至迟迟未动工的,进行通报批评,并酌情扣减市级补助资金。

第2篇

主要工作:

1.顺利通过了吉林省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检查工作

按照上级文件精神,我区今年代表长春市教育局迎接了吉林省教育督导工作检查,在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正处长级督学许世彬同志带领下,一行5人,于2011年11月14日—19日,在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张峰主任和市政府教育督导团督学刘金山、市政府教育督导团督学王淑丽同志的陪同下,对我区教育工作进行了督导评估。

督导评估期间,分别听取和审阅了区政府及教育、发改、财政、人社、公安、农业、地税等相关职能部门关于教育工作情况的汇报;抽检了合心镇和所属的中学、中心小学、村小、中心幼儿园和化技术学校各一所。在城区共抽检了两所中学、两所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考察了长春市第87中学、迎宾路小和幼儿园,省督导评估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档案资料、审核分析相关数据、实地查看办学条件、访谈师生、分析汇总等办法,对绿园区教育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督导评估,并召开了反馈会。检查组对我区的教育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次省政府对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有力地推动了我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加快了学校标准化建设进程,实现了各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新的飞跃,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完成了第三批省“三a学校”的评估验收工作

3. 全面完成了长春市2011年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检查工作

按照长春市教育督导工作的要求,将市教育重点工作细则分解到各科室,加大工作力度,与职能部门配合,强化对全区学校落实市重点工作和局工作要点的过程性的检查指导,重点抓好迎检学校的督促、检查指导。

4.开展了全区中小学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工作

5. 加强督导信息建设

6.落实了专项督导工作

为了更好的提高我区公办幼儿园办园水平,于12月10日、13日由督导室组织,幼教科、体育卫生科参与,对我区11所幼儿园整体工作进行了检查,通过家长问卷、实地踏查、查看账目等方式对幼儿园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全面的督导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幼儿园限期整改。

第3篇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x政办发〔2012〕x号)精神,为扎实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确保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2017年5月份顺利通过自治区评估认定,12月份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通过与受检学校结对帮扶,为受检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解决学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办学质量,使受检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要求〔评估验收指标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x政办发〔2012〕x号〕,能够顺利通过国家和自治区评估验收。

二、结对帮扶主要内容

(一)千方百计筹措捐资助学资金,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使受检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标准。

(二)帮助受检学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迎检工作,协调解决学校征地、项目推进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项目建设,在国家评估验收前达到评估要求。

(三)帮助受检学校提高管理水平,规范办学行为,指导学校做好校园内部和周边环境整治,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形成特色。

三、工作职责

(一)深入挂点学校调研均衡发展推进工作情况,了解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二)深入各受检学校调研,了解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均衡发展迎评工作的情况,掌握受检学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列出问题清单,制定好帮扶工作方案,多渠道筹措资金,帮助学校美化校园、硬化道路,推进标准化建设,协助学校做好迎检工作,确保小学阶段巩固率达99%以上,初中阶段巩固率达94%以上,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0%以上,确保联系受检学校顺利通过各级评估验收。

四、工作要求

(一)把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帮扶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帮扶机构,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人。

(二)完成验收前,深入学校开展调研、定期听取挂点联系学校汇报(至少3次);深系学校进行调研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每月至少1次。

(三)要熟悉均衡发展评估验收的评估标准和计分办法,熟悉国家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在全社会营造良好迎检舆论氛围,提高公众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四)要组织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多渠道筹措资金1-5万元,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美化校园,硬化道路,购置仪器、图书、设备。

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典型案例,进一步扩大执纪审查的震慑效果,发挥查处案件的警示、震慑、教育作用,“以案明纪”,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充分发挥查处一案、曝光一批、纠正一域、警示一片的良好效果。

(三)巩固完善转入常态化治理阶段(2017年4月10日后)

1.推动源头治理,强化建章立制。要深刻分析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问题发生的原因、规律、特点和趋势,着眼当前,立足长远,查找漏洞,建章立制,建立健全一批查处和防范“”问题发生的长效机制,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

2.坚持巩固提升,强化常态治理。要保持机构不散、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坚定不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坚持从小节严起、从小事抓起,锲而不舍把纠正“”往深里抓、往实里做,既要紧盯“”老问题,又要关注新动向,严肃查处和通报曝光违纪违规行为,不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持续推动社会风气好转。

四、专项工作的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要深刻认识组织开展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专项工作,是市委、县委落实中央第三巡视组对广西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方案的具体要求,是持续正风肃纪、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的重要举措。本单位要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要求的政治高度,加强组织领导、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专项工作。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县方志办主任任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各股室人员为成员。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并结合实际,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工作落实。

(二)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坚守责任担当,切实担负起组织开展专项工作的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坚决杜绝搞“权力下放”、当“甩手掌柜”,切实解决管党治党宽松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层层递减等问题。

第4篇

我们县是农业大县,近年来,玻璃制品、碳素、化工、包装等企业迅速发展,但农业仍是县域经济具有传统优势的基础产业。实践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科教兴农,教育必须先行,教育和科技是农业的根本出路,农村经济建设和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必须与教育同步运行。20*年以来,我县大打教育翻身战,特别是2002年后,三年多的时间,我县在学校建设(主要包括在综合教育中心建设)上共投入5294万元,新建学校31所,改建学校17所,新建校舍10余万平方米,改建危房近5万平方米,投入1600余万元进行学校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集中精力,扎扎实实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和新课程的改革。我们现在的教育形势令人欣喜,补欠账的同时,大跨步地发展,步子走的踏实。去年年终,市领导来我县督导检查时给我们留下宝贵意见的同时,对我县的教育工作表示肯定和放心,我们感到很受鼓舞,激励我们把今后的各项工作做的更好。

谈到农村综合教育工程,5年来,我们根据晋中市的统一部署在全县各乡镇、学校全面启动并实施工程建设,特别是02年以来,我们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入手,着眼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强化为农服务这一主旋律,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目的,进一步加快农村教育改革步伐,逐步形成了以县职业教育中心为龙头,以乡镇综合教育中心为骨干,以乡村化技术学校为基础,教育、农业、科技相结合的职成教育新体系。

收到市(20*)年4号《关于农村教育工程验收》的文件以后,我县各级领导对验收工作十分重视,认真学习了文件精神,根据要求,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教育、农业、科技等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自评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并由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教育局局长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自查工作,将评估细则层层分解到有关责任部门和各级乡镇政府,由各责任部门牵头,采集数据,准确上报。最后汇总的结果,我们认为是准确的,现将我县农村综合教育中心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各级党委政府统筹协调,保证农村教育工程的全面实施

农村综合教育中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综合性工程,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局重视就能做好,而是需要上上下下多层次、多方位的认识到位,采取得力的措施才能把这件利国利民的事办好。因此,我们县委县政府本着认清农村实际情况,围绕农村实际需要的原则,制定措施,宏观规划,整体推进。我们建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为副组长,计划、人事、财政、科技、农业、教育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职成教育领导机构。围绕农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才培养这条主线,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程的实施意见》、《*县20*—20*年农村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县“十五”教育发展规划》、《*县科教兴村兴乡兴县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和配套性方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职教、成教工作,特别是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02年针对职成教育中心基地不足,我们把原卫校的基地正式统筹划拨给了县职业教育中心。县教育局每年召开以农村教育工程为中心议题的专题会议,及时总结取得的经验并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集中部署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我们大力强化实施这一工程的措施,特别是在投入上,该花的钱一分不扣,确保实现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确保农村学生的公用经费(初中生每生75元,小学生每生55元)的底线,确保城市教育附加费的20%用于职教,力保有专项经费用于农村教育工程。*年以来,全县用于农村改建、扩建校舍的资金4100余万元,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投入900余万元,购置的教学设备价值达350余万元。在绝大部分地区最好房子就是学校,从去年开始,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也积极兴起,通过初步按省定标准摸底自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我们还把农村教育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年度教育目标考核体系,年初与乡镇层层签订工作目标任务书,下达具体的指标任务,年终组织检查验收并通报评估情况。全县实施的“1856”工程,就是针对农村综合教育,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而展开的,准备发展县信息站1个,建专门用于职成教育的多媒体教室8个,成立科技点50个,培养计算机操作信息员、科技致富能手、重点科技示范户600个,以综合教育中心为依托,使每个示范户家庭年均收入超过3万元,在每年的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我们总是对先进的科技工作者、农村科技重点户、示范户重点大力表彰。再就是全力营造重视科技、尊重人才,有利于教育发展和科技人员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创设职成教育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环境,一批科技型企业和科技人才纷纷在*县安家落户。有北京的企业,上海的教授,美国和罗马尼亚的工程师等。县委、县政府除执行好以往对人才的各项政策外,每年主办的迎春茶话会,倾听各界精英对做好教育、科技工作及全县经济发展的建议,从而形成了科教兴县工作的良好氛围。再就是通过示范园区为农民办实事,对园区进行了新技术、新品种的组装配套,进行了高起点规划,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辐射功能。例如,利用科技示范户的作用,在西六支、东观、城赵三个乡镇建立的2.2万亩优质小麦中心示范区,统一选用京9428优质品种,大力推广精量、半精量、节本增效模式化栽培技术等,园区平均亩产348公斤,比全县亩产提高了17公斤。

第5篇

一、村级基本情况

大元村位于大元镇东北部,距镇政府4公里,全村耕地面积2160亩,其中水浇地1682亩,旱坡地478亩;全村以种植、养殖为主,主要种植玉米、杂粮等,主要养殖猪、牛、鸡等。大元村全村349户,总人口1066人,村两委班子5人,党员30人。本村贫困人口158户497人,非贫困人口191户569人,2015年脱贫23户58人,2016年脱贫50户168人,2017年脱贫67户214人,2018年脱贫16户50人,未脱贫2户7人,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大元村的帮扶单位是  县水利局,第一书记    为2016年12月派驻,驻村工作队为重工集团,驻村工作队长    为2018年5月派驻,10月份兼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为张宝。

二、产业发展带贫情况

(一)特色种植业

中药材种植390亩,带动贫困户4户14人,每亩补贴400元。

(二)健康养殖业

养殖牛200头,带动贫困户16户;猪1500头带动贫困户20户。

(三)光伏产业

村集体收益户用光伏10kw,带动贫困户3户。2018年新建100千瓦光伏一座,年收益约10万元。带动贫老弱病残困户18户。

(四)手工加工业

2018年5月底,由帮扶单位在本村新建箱包加工扶贫车间200平米,目前暂已带动贫困户15户15人,户均增收每月1000元。

 (五)劳务业

“一技在手,全家脱贫。”本村注重扶贫扶技,动员61户贫困户参加厨师技能培训,1户参加  刺绣培训,25户参加箱包加工培训,5户参加B2本驾驶技能培训。2018年实现外出务工贫困户113户244人,累计发放交通补贴130000元。

 (六)资产收益

全村40户产业薄弱户领取资产收益分红每户2000-3000元。

三、政策落实情况

(一)教育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适龄儿童学前入园和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已接近全县平均水平,无因贫辍学情况,各项教育补贴均享受。

本村享受教育扶贫政策50人。其中幼儿园15人,每年1000元,小学3人,每年1000元;初中11人,每年1250元;高中7人,每年2000元;“雨露计划”14人,每年2000元,其中:高职3人,中职4人,技工3人,中专4人;

健康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本村20户贫困户纳入“双签约”,贫困户医保及养老保险全部由县政府代缴,“三保险一救助”全覆盖。建成标准化卫生室,配备基本设备,有合格村医,实现贫困人口就近就医、便捷就医,基本医疗达到全县平均水平。

(二)住房保障政策落实情况

近年来,本村累计完成危房改造60户,残垣断壁改造58户,2000米,通过开展危房改造和整村提升工程,村里面貌焕然一新,县住建局已对全村危房改造户进行了验收发证,已不存在贫困户住危房的情况。

(三)社会兜底政策落实情况

全村五保5人,低保73人,已达到应保尽保,全村贫困人口均已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四、异地搬迁情况

本村异地搬迁1户4人。

五、金融扶贫情况

全村贫困户小额贷款30户,每户3-10万元,用于扩大生产;牧业带资入企14户,年分红每户3300元;集团资产性收益带动 41户,户均收入3250元。户用光伏15户,户均收入3000元。

六、整村提升情况

(一)安全饮水提升情况

2017年帮扶单位为村新建200立方蓄水池,铺设引水管道1700米,入户管道3000米,完全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二)农村电网提升情况

实施贫困村配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本村已完成高压和低压改造,新设变台一座。

(三)农村网络提升情况

推进贫困村电信普通服务工作,加强贫困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应用推广普及,全面提升数字文化资源供给水平,实施宽带进村入户工程,村委会、小学全部接入网络,户用宽带接入量逐年增加,村内主街道和运行良好。

七、基层党建基本情况

(一)村级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情况

为搞好村级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我村严格落实“三十四有”标准,改建“农民讲习所”一所,将“两委”办公场所进行了整修粉刷,图书室、党员活动室、标准化卫生室应有尽有,为村民看书学习、小病治疗都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我村实现了有脱贫产业、有带动主体,有合作经济组织,贫困户有增收产业项目,贫困劳动力有技能的“五有”目标。村级产业谋划上,今年落实一座100千瓦光伏电站,测算收益每年10万元。箱包加工厂建成投产,增加村集体收入,约6000元。2017年安装村集体户用光伏2组,增加集体收入约7600元.

(三)本土人才回归情况

实施农村创业富民行动和“农村本土人才回归工程”,支持农民自主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企业主、农业科技人员等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办领办经济实体。

(四)乡风文明建设情况

为了使全村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提高村民的思想素质,我村先后成立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村级监督小组、红白理事会等组织,制定了村规民约,并经常在村广播上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使全村村民的思想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为打赢我村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八、整村退出后的巩固措施

(一)进一步在村级产业发展上做文章

我们感到,只有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加快农村产业开发,带动贫困群众自主创业,让贫困群众靠自己的双手有尊严地脱贫,才能确保脱贫的质量和成色。明年,管护好光伏发电站,配合运行好箱包加工厂。精准动态调整,落实好各项扶贫政策。

(二)进一步加强就业培训工作

技术是脱贫的重要手段,技术升级是小康路上的法宝。下一步本村将进一步落实县劳动局各项安排,为老百姓提供各类技术培训。同时增强培训工作的自主性,依托农民讲习所,在村内开展好箱包加工培训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

在这场艰苦奋斗再创业的过程中,我村实现了贫困户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在今后几年,村两委、驻村单位将继续贯彻脱贫不脱政策的指导思想,持续关注村内特殊群体及边缘户,给以政策关注,确保他们脱贫不返贫、生活有保障。 

第6篇

为了有力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接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和(市)州政府年度教育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州教育局、州政府教育督导室抽调督学,组成两个督查组于10月27日至11月5日,分别深入8县(市),通过听取县(市)政府汇报、质询相关问题、查阅档案资料、走访部分乡镇和学校查看控辍保学工作及标准化学校达标情况等,对各县(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及XX年度政府教育工作进行了督查,现将督查情况予以通报:

一、所做的工作

(一)党委、政府重视,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各县(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认真履行政府教育职责,把教育工作作为关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来抓,常抓常议,协调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了教育项目优先立项、教育资金优先拨付、教育困难优先解决。在教育项目实施、优化学校布局、教学设施设备配备、改善基础办学条件、教师培训、校园安全及周边环境治理等方面做了艰苦细致的工作,并多方筹措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实施了一些教育重大项目,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推进。各县(市)都成立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意见或方案,xx县、xxxx县、xx县、xx县做出了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规划或方案。以《xx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甘政办发【XX】233号)为依据,按照临夏州《关于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州政府与各县(市)政府签订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责任书》要求,以“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将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永靖县对照《标准》逐校摸清了学校家底,全面掌握了标准化学校达标所缺设施、设备及所需资金。临夏县成立了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验收领导小组,对今年要完成达标的39所学校进行了评估验收,县政府对所缺的微机、图书、仪器、器材列出了清单,正在购置装备。

(三)加大教育投入,认真实施教育各类项目。各县(市)按照《xx州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已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情况摸底及全州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项目规划编制工作。认真组织实施了教师周转房建设、高中建设、幼儿园建设等项目。同时各县(市)想方设法自筹资金,为部分学校配备信息化教育教学设备,增添了图书仪器和音体美器材,农村薄弱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保障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各县(市)按照教育教学需求,通过特岗、考录、引进等渠道补充教师,城镇、川塬教师到边远山区学校支教,有效缓解了边远山区学校师资不足的问题。在不断强化校本培训、岗位练兵的同时,认真组织实施国培、省培项目和美丽园丁培训项目。采用“短训和长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项目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培训力度,全面提升了校长、教师的工作能力。

(五)州委、州政府《决定》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各县(市)积极筹措资金,将高中学费及课本费、学前教育费、边远山区教师生活补助费、班主任津贴、中小学寄宿生生活补助和高中贫困生救助金等教育经费按时足额拨付到位,确保了各类教育健康发展。各县(市)XX年共落实班主任补助xxxx.07万元,边远山区教师生活补助xxxx.65万元;落实学前教育免费资金xxxx.43万元,高中教育免费资金xxxx.32万元,在全州实现了十五年免费教育。

(六)教育督导工作进一步加强。根据省教育督导工作的具体要求,按照XX年度全州教育督导工作计划,各县(市)建立了督学责任区制度,对辖区内的各级各类学校,实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按计划完成了学校综合督导和督导回访任务。永靖县、临夏市、临夏县、东乡县拨付了教育督导专项经费,进一步加大了教育督导力度,教育督导工作初步形成了督政、督学的运行机制,教育督导结果得到了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进一步重视。

二、存在的问题

(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展缓慢。各县(市)政府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没有引起重视,均没有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xx县、xx县、xx县、临夏市尚没有做出标准化学校建设规划,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停留在起步阶段,学校校长对基本办学标准不了解,对自己的家底和离标准化学校差距有多大都不清楚。积石山等县缺乏科学规划和布局,把新建幼儿园建在小学院内,使小学和幼儿园生均活动面积不达标。永靖县将在明年5月份接受省政府组织的验收,7月份接受国家教育部的验收,但由于各项投入不足,教学仪器设备缺口大,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二)农村学校办学基本条件仍然较差。部分农村学校办学基本条件差距较大,永靖县、积石山县、临夏县尤为突出。部分学校体艺器材设备、科学实验设备严重不足,计算机老化、图书陈旧,课桌椅破损,教师办公条件差等,农村薄弱学校的旧面貌还未得到有效改善。个别校长责任心不够强,管理能力不足,学校校风校貌较差,偏远地区仍有学生流失现象。

(三)教师队伍结构性紧缺依然存在。农村学校音体美教师紧缺,卫生保健、心理咨询(辅导)教师普遍没有配备,幼儿教师编制严重不足。部分学校教师专业配置不合理。城乡校长、教师交流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边远山区学校教师调不进去,个别县(市)教师调动、校长任命统得太死,教育部门没有调配自主权等。

(四)控辍保学工作力度有所减弱。“两基”国检后,县(市)、乡镇政府对“两基” 巩固提高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有所减弱,思想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松劲,工作措施软化,缺乏对“控辍保学”工作的整体安排部署;乡(镇)政府对0—18周岁人口教育信息的摸底统计不重视,动员劝返失辍学生入学的工作力度不大,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民族县、乡镇、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低年级辍学现象较多。东乡县有学籍无学生的现象依然比较突出。

三、工作建议

(一)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各县(市)政府应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甘政办发【XX】102号)文件精神,并切实按照省教育厅、督导团关于印发《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督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甘教督【XX】8号)文件要求,统一安排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照标准化学校建设的40项指标评估标准,深入细致地开展自查自评工作,逐条对照,那些已达标,那些还未达标,缺什么?缺多少?如何做,由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统一汇总,形成报告报县政府,县上再按照《标准化学校建设实施方案》统筹安排,逐年解决,完成计划达标学校的年度目标任务。教育、督导部门要认真开展标准化学校达标验收工作,加强督查指导工作力度,深入每所学校做细做实整改工作,按照“建成一所、验收一所、统一挂牌”的原则,确保各年度计划学校各项指标达到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

(二)加大投入改善农村校办学条件。各县(市)政府应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村边远山区学校的投入,认真组织实施薄改项目,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缩小城乡学校差距,努力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条件均衡发展。

(三)重视学生入学机会公平。各县(市)要进一步重视少年儿童入学机会公平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利保障机制,加大控辍保学工作力度,建立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关爱体系,确保每个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建立科学的、切合实际的校长教师交流机制和考核任免制度,在校长配备上广泛征求意见,把那些有能力、肯干事的人选用在校长岗位上,提高学校管理和办学效益。

(四)抓好县级人民政府自评工作。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还未接受省上督导评估的广河、和政、康乐、积石山、东乡县,要认真开展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年度自查自评工作,如实填报督导评估申报表,按照县级政府教育工作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不断完善各类档案资料,并严格要求各职能部门、乡(镇)、学校做好相关印证资料档案和迎评工作。

四、督导检查评估结

通过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XX年度县级人民政府教育

工作督查,督查组量化评价结果:

优秀:xx市、xx县、xx县

良好:xxx县、xx县、xx县

合格:xx县、xx县

第7篇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10年底,全市共有学前教育机构505所(不含油田82所,下同),在园幼儿53894人,毛入园率90.2%,其中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275所,在园幼儿占比60%,民办幼儿园230处;按审批注册情况分,登记注册的有385所,占76%,在园幼儿45683人,占85%;不予注册的有120所,占24%,在园幼儿8211人,占15%。全市现有幼儿园教职工3654人,其中公办教职工854人,占教职工总数的23%。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学前教育工作有了长足发展。

一是健全机制,学前教育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相关责任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年例会制度,研究解决学前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强化政策保障,2009年以来,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关于印发全市城乡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多项文件,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加强督导评估,先后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市政府对市直有关部门的政务督查、对县乡政府教育重点工作督导评估、全市农村文明示范区创建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重要指标。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经费保障机制。2010-2011年,市政府连续两年将城乡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列入市政府10件民生实事之一。

二是加大投入,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科学规划幼儿园布局,中心城区和各县区结合实际重新对学前教育资源进行了科学规划。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2010年市政府投入816万元对全市26所城乡幼儿园标准化建设进行了补助;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42处,增加学位2040人。2011年,全市进一步加大了城乡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力度,计划投资5亿元(市县财政共投资2亿元),新建、改扩建172所幼儿园,增加学位24070人,工程实施后,公办幼儿园数量、规模和标准将大大提高。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市政府采取以奖代补、减免费用等方式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截止目前,全市有注册的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116所,补充了政府办园不足的问题。

三是强化管理,保教质量不断提升。规范审批注册程序,明确监管责任,严格审核幼儿园的办园资格并定期组织年检。对幼儿园实行分类管理,建立激励机制,对取得办园许可证的合格幼儿园,每年定期评定类别等级,把类别等级与享受政府扶持奖励政策和核定收费标准挂钩,引导各级各类幼儿园不断提高办园水平和档次。建立了园长、教师考核和资格审定制度,全市有45%的园长和幼儿教师取得了幼儿园教师资格。大力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培养人才,自2010年以来公办幼儿园共引进专业人才19人,注重园本培训和参与式培训,近五年来,全市500余名幼儿园教职工先后赴北京、上海等地接受了高层次专业培训,有效提高了其专业水平,全市幼儿教师专业学历达标率达到79.5%。创造性地实施了“结网互动,优势拉动,整体推动”的“三动”学前教育发展模式,通过城乡幼儿园结对、到基层幼儿园支教、示范园巡回指导等方式,充分发挥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和拉动作用,促进了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幼儿教师待遇,公办幼儿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在工资、评优、职称等方面同等待遇,稳定了幼教队伍。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不良倾向,推动幼儿园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建立健全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把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实现了全覆盖、无缝隙化管理,近年来全市没有出现大的安全事故。

二、存在问题

一是公办幼儿园不足,入园难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公办和公办性质的幼儿园数量少,资源总量不足,由于公办幼儿园和达标民办幼儿园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对条件不达标的民办幼儿园只能让其继续维持,不能强行取缔。以东城为例,共有幼儿园39所,公办的只有3所,在园幼儿占24.6%,登记注册的民办幼儿园有10所,在园幼儿占32.4%;不予注册的有28所,在园幼儿占43%。14个乡镇(街道)还未举办公办中心幼儿园,占应建总数的35.9%;个别幼儿园收费高,群众对“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现象反应强烈。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数量少,且主要集中在城区,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为了缓解入园难问题,公办幼儿园不得不一再扩大班额,班额过大的现象十分突出。以东城为例,现有公办幼儿园3所,共招生1407人,超规模招生387人。其中市第一实验幼儿园16个教学班,招收幼儿716人,超规模招生236人,另有60余人因班额过大拒绝招收。其中小班最高班额达48人,超出国家规定标准近一倍。幼儿园教职工和幼儿比为1:10.2(国家规定为1:6)。由于班额过大,增加了教职工工作量和管理难度,制约了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的提高,同时带来了一定安全隐患。

二是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民办幼儿园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大部分农村及民办幼儿园办园条件简陋。2010年,全市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仅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1.83%,其中94.3%的用于支付公办人员工资待遇,用于改善办园条件的经费比重很低,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导向和调控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我市县乡政府均未落实扶持民办幼儿园的政策措施,民办幼儿园土地出让、园舍建设、设施配备、聘用教职工及日常运转等所有成本全部由办园者承担,如民办幼儿园供暖等价格还按照经营性场所收费,运行成本很大,由于没有享受政府优惠政策,民办幼儿园没有足够资金改善办园条件,全市尚有24%的民办幼儿园因办园条件不达标等原因尚未注册,全市幼儿园园舍建筑达到省定标准的有48所,只占总量的9.5%。相当一部分幼儿园不具备基本办园条件标准,教室简陋,没有必要的功能室,常规保育教育设施寥寥无几,有的存在危房现象,安全隐患突出。以河口区为例,按照《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要求,全区村办和民办幼儿园没有一处能完全达到办园基本标准。

三是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部分幼儿园保教质量不高。目前全市幼儿教师队伍以非公办人员为主体,全市共有幼儿园专任教师2750人,其中公办605人,仅占22%,且主要集中在市、县(区)直公办幼儿园。除垦利县外,乡镇中心幼儿园均未经编制部门核定机构和人员编制,其公办教职工全部占用中小学教师编制。师资力量薄弱,聘请教师多为非专业人员,从学历结构看,全市幼儿教师专科以上学历的只占47%,幼儿园专任教师具有合格学历的2174人(除普通高中外的高中段以上学历为合格),占总数的79.1%,但是其中48.5%的人是通过自学、函授等方式取得的学历,所学知识不够系统扎实,其专业素质与全日制幼师毕业生悬殊较大。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人数1235人,只占总数的45%。岗位培训不足,培训经费少,2010年市级财政用于培训的经费只有10万元;由于幼儿教师配备少,工作量大,基本上没有时间外出参加培训。幼儿教师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和非公办教师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偏低,占全市70.3%的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月平均工资1073元,还达不到我市最低工资标准(1100元),且大部分没有社会保障,既影响了队伍的稳定,又缺乏对优秀人才的吸引,使农村幼教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长期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时,因工资待遇等多方面原因,民办幼儿园难以招聘到优秀园长和教师,队伍不稳定,影响了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的提高。大部分民办、村办幼儿园由于设备设施缺乏、教学人员教育理念陈旧,保教质量和管理水平低,部分幼儿园“小学化”教学倾向严重,不利于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落实责任,为学前教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学前教育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近年来,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多次专门研究学前教育,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的相关规定,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工作。要切实建立政府主导、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办园体制,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对经费投入、机构设置、教师待遇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县区根据学前教育发展需要应设立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有条件的乡镇可设立专职或兼职学前教育工作人员。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学前教育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其科学、快速发展。

(二)建立逐步增长的长效投入机制,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政府要建立稳定的、逐步增长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要积极落实政策资金,加快推进,确保新园尽早建成使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通过优惠用地、减免规费、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支持民办幼儿园上规模、上水平。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的引导作用,在硬件建设、人员待遇、先进奖励等方面给予补偿,调动全社会投资学前教育的积极性,扶持民办幼儿园向收费较低的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切实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要科学、合理规划学前教育资源,立足当前实际,着眼发展长远,科学制定学前教育规划,把幼儿园建设规划与城市规划、住宅小区建设审批、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切实防止重复建设和建园空白。

第8篇

项目办公室年终工作总结一

20xx年,项目办紧紧围绕全局中心工作,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工作部署,全办人员团结协作,共同努力,顺利的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20xx年工作情况

(一)校安工程建设

20xx年我县共改造314栋校舍,总面积62488平方米,其中加固78栋,加固面积21459平方米,新建236栋,新建面积41029平方米,投入资金4365万元。

由于2009、2010年两年校安工程工期集中,造成勘探、设计、图审、造价、施工等方面人员相对紧张。我县校安办认真吸取2010年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前谋划20xx年工作。从2010年10月,我县就开始对20xx年部分项目进行立项、勘探、图纸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目前,20xx年所有项目已全部完工。

(二)学前教育试点项目

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统筹安排的原则。我县确定了4所学前教育试点项目,其中:乡镇中心学校幼儿园3所,分别为马店孜镇中心幼儿园、王人镇中心幼儿园、江集镇中心幼儿园;村级幼儿园1所,为永兴镇朱王村幼儿园。在4所幼儿园中,除江集镇中心幼儿园为管办分离,委托办学外,其他学校均为独立举办。规划建筑总面积6180平方米,预计投资660万元,其中土建635万元,设备购置25万元。目前,四所幼儿园已基本完成,预计在11月底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三)特殊教育学校项目

根据省发改委、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我县制定了县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按照该总体规划,学校占地33350平方米(约合50亩),将面向全县招生在校学生约500人以上,涵盖盲、聋、弱智儿童少年班和高中职业教育班的综合型特殊教育学校。

该项目一期工程投入资金450万元,其中土建370万元,设备购置80万元,全部为国家专项资金。拟新建办公教学楼、宿舍、食堂等,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另建围墙、大门等配套设施,并进行必要的设备购置。目前,该项目已完工。

(四)加强档案室建设及档案管理

根据《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档案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按照省校安办的要求,我县及时设立县校安工程档案室,成立校安工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制定档案管理制度,对校安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借阅等有着明确规定,做到制度管理,职责到人。按照全国校安办校安档案管理与资料收集要求,逐校逐栋建立档案资料。

根据《关于做好全国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数据录入及审核相关工作的通知》(全国校安办函[2010]26号)和《全国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及校安工程数据采集指标体系》的要求,对各乡镇学校信息员及时培训,并签定校安工程网络版录入责任状。目前,学校基本情况数据、学校校园和单体建筑的照片及视频、校舍排查鉴定资料、学校规划、工程实施情况等资料都已录入到全国校安工程网络版系统中,并及时进行数据审核。

(五)其他项目建设

分项目明确项目联系人,协调有关部门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建成了阳光学校、六中、六中、党校等学校项目。根据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认真编制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教师周转房建设等十二五规划。

二、20xx年度工作打算

(一)保证质量,按期完成农村边远艰苦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农村学前教育工程、初中生校舍二期工程等工程,按照时序节点,保质保量的完成建设任务。

(二)完成好王市中心小学、城关镇文州希望学校两个明德项目的建设工作

(三)按照上级要求,抓好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

(四)做好日常信息报送工作,按时完成好国家、省、市、县下达的数据上报任务。做好各种项目的进度报表和年度计划报告及各种项目的申报工作。

总之,过去的一年里,我办工作人员兢兢业业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我们办公室全体成员将在局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创新工作,取得更加优异的工作业绩,为我县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项目办公室年终工作总结二

综合办公室是公司总经理室直接领导下的综合管理部门,是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联系四面八方的枢纽,工作也千头万绪,有文书处理、档案管理、文件批转、人事管理、薪资管理、采购管理等。工作虽然繁杂琐碎,综合办公室三名人员各司其职,分管行政、人事、采购工作,人员虽然很少,综合办公室人员工却分工不分家,在工作上相互鼓励,相互学习。

过去的一年,综合办公室在公司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在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下,各项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为09年工作奠定了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了总结经验、寻找差距,促进部门各项工作再上一个台阶,现将20xx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综合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

1、认真做好综合办公室的文件整理工作

20xx年1月至11月,按照公司要求拟定综合性文件、报告96份;整理对外发文167份;整理外部收文125份,综合办公室已认真做好相关文件的收、发、登记、分发、文件和督办工作,以及对文件资料的整理存档工作。

2、协助公司领导,完善公司制度

根据公司运行工作实际,协助公司领导相继完善了《规章制度汇编》、《员工手册》等规章制度。通过这些制度,规范了公司员工的行为,增加了员工的责任心。

对在公司召开的会议,会前做好签到本、茶水、椅子、会议通知、车辆接送等各项准备工作,保证会议按时召开。会后完成记录报总经理室。对在公司外召开的会议及接待,及时按照通知要求做好酒店、车辆等预定工作,并做好相关费用的结算工作。

3、组织安排各项活动

20xx年综合办公室组织安排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得到了各部门、项目部的支持。元月份组织各部门、项目部员工参加抗雪救灾活动;4月份在指挥部领导下组织了公司团员参加了植物认养活动;5月份起组织全体员工向地震灾区捐款的活动,三次募捐共筹得善款一万三千余元,物资若干;6月份组织员工参加迎奥运火炬方队,为奥运圣火在合肥的顺利传递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期,组织各项目员工开展从细节入手,提高服务质量大讨论活动。

二、综合办公室人事管理工作

1、根据需要,及时做好人员招聘及现有人员潜力开发工作

人员招聘是综合办公室人事管理工作中的重点,20xx年随着政务区各项配套设施的建成,物业基层人员处于一人难求的局面,为打破僵局,综合办公室采用多元化招聘手段,与劳务公司签订基层员工用工协议;与周边街道办事处联系输送街道辖区内适龄人员。2月份,公司顺利接管天鹅湖畔小区,综合办公室迎难而上,高效、及时的完成了小区基本人员配置。截止11月份,公司目前在岗人员941人。

2、围绕控制成本、采购性价比最优的产品等方面开展工作

20xx年度综合办公室采购围绕控制成本、采购性价比最优的产品的工作目标,在充分了解市场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询比价,注重沟通技巧和谈判策略。要求各长期合作供应商在合同价位的基础上下浮5-8个百分点(当然针对部分价格较高而又不降价的供货商我们也做了局部调整)。

3、加强档案、考勤管理,确保劳资无误发放

20xx年下半年,在外借一人的配合下,对公司相关的员工档案、考勤卡等进行了整理,目前档案管理工作基本能达到领导的要求。在劳资管理方面,综合办公室人事管理人员一丝不苟,对公司各部门、项目部送交上来的考勤表、加班表反复核对,发现疑问及时汇报,不造含糊不清的帐表,按时将工资表送交财务。

4、做到合法用工,完善劳动合同签订和社会保险入户、转出工作

20xx年1月1日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这就要求,对每位新入职员工都须签订劳动合同。改变了以往一贯试用期后签订合同的做法,新的规定在无形中加大了劳动合同签订和社保办理的工作量,综合办公室人事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仔细核对每位员工的信息,以保证在劳动合同签订和社保办理中不出错。

由于物业公司一线员工众多,自我保护意识欠缺,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外伤害,20xx年申报工伤20余起。另,公司于5月份顺得通过公司员工的各项保险基数核定工作。

第9篇

一、农业农村经济克服困难保持平稳发展势头

2009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宏观调控一揽子政策措施,按照“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总体要求,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干旱冻害自然灾害双重不利影响,在粮食生产连增6年、农民收入连增5年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发展的势头,为有效化解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预计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可达31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8%和8%,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年度目标均有望超额完成。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全省粮食播种面积10545万亩,实现“夏增、秋增、全年增”,总产预计达到863亿斤,同比增长1.3%。德州市小麦、玉米两季亩均单产合计1061.4公斤,率先整建制实现“吨粮”目标。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园艺、畜牧、水产三大优势产业。预计全年瓜菜产量超过1亿吨,增幅4%;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686万吨、376万吨、265万吨,分别同比增长8%、3%、4%;水产品产量765万吨,出口创汇33亿美元,主要渔业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稳步推进生态建设,新增造林200万亩。

(二)保持“三农”投入增长势头,夯实发展基础

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到重中之重位置,着力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生态工程、“水电路气房”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强化发展基础。全省财政安排“三农”投入972.1亿元,增长31.1%,其中省级财政预算内安排资金175.7亿元,比上年增加30.3亿元,增长20.8%。与此同时,积极利用政府外债,投向“三农”建设。在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引导下,全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70亿元,同比增长20%。

(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

全省共安排各种补贴资金81.25亿元,同比增加19.55亿元,其中,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种粮大户奖励资金56.67亿元,平均每亩补贴84元。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城乡经济融合,提升农村富裕劳动力吸纳能力。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培育劳务品牌,扩大转移就业范围与规模,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新增122.4万人。加强国内外市场开拓,完善市场流通调节,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制度和棉花、猪肉、油料等收储制度,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稳中有升。在产量增加和价格上涨共同推动下,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在多种措施综合推进下,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

(四)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

重点水利工程进展顺利,南水北调重点工程进度过半,胶东调水开工单项工程92项,东调南下单项工程全部开工并完成总工程量90%以上。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展开,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基本全部完成,建成各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3.6万处。改造中低产田179万亩,建设标准粮田48万亩。新增解决23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改造农村公路6000公里,通油路行政村比例达到97.5%。农村中小学校舍、县乡医院改造顺利推进。累计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261个,新增大中小型全民健身工程1100多处、农民体育健身设施21700个。启动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新房100万户,改造危房15万户。有农业人口的135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新农合制度,参合率达到98.6%。地方新农保试点县达到55个。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标准逐步提高。

二、扩内需政策落实到位效果明显

(一)突出制度建设的根本作用,认真落实项目配套资金

按照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把落实投资作为工作关键点,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突出制度建设的规范作用。制定出台了小型水利项目投资管理方式新办法,通过简化审批环节、权限下放、提取管理经费、提高服务效率等举措,进一步调动了市县配套投资的积极性。以省政府文件出台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明确资金来源渠道,年可筹集专项资金8亿多元。

(二)贯彻中央决策与创新地方举措相结合,努力发挥扩内需效应

建立了新增农林水项目调度制度,定期汇总分析并及时通报。同时,组织开展“三个百分之百”现场大检查,指导各级和行业部门成立专项督导组,负责落实本行业、本区域项目进展情况和建设质量。截止2009年底,四批中央投资项目开工1209个,前三批项目基本实现“三个百分之百”。据测算,我省目前已完成的新增投资可增加就业岗位50多万个,吸纳农村劳动力700多万人次。启动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程,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加大“家电下乡”政策实施力度,通过多种措施的综合运用,努力刺激和活跃农村消费市场。1―11月份,全省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900亿元,同比增长18.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抓当前谋长远,规划运筹农村经济发展新布局

一是以编制并推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发挥资源特色,突出功能定位,优先发展畜牧和渔业,建设黄河三角洲绿色生态农业基地。二是把握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机遇,以编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规划》为龙头,推进蓝色经济与绿色经济融合,以蓝色产业带动农业资源深度开发,以海洋渔业为重点,打造一批特色鲜明、技术高端、绿色品牌的农产品生产、示范、出口基地,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三是以编制《山东省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为龙头,整合投资,统筹建设,推进全省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实现战略性改善。四是以编制《全省水系生态建设规划》为龙头,推进工程措施整合,构建“四带三区两湖一环”的水系生态保护体系,实现全省科学发展的新突破。五是以组织编制《南水北调干线以下配套工程建设规划》为龙头,延伸工程覆盖范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

(四)着力推进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4市7县10镇和2个开发区的综合配套改革顺利开展,20个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扩权强镇试点已作部署。积极探索土地管理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出台了《山东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进一步规范征地补偿行为,在同一县市范围内实现“同地同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试点工作开始启动。农村土地“两换”(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换股换租换保障、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改革试点,在推进土地集约利用、规模经营和农民集中居住,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同步转变等方面初现成效。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运行良好,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深化。28个集体林权制度试点县改革基本完成。

三、2010年工作重点

(一)继续认真落实中央扩内需政策

抓好中央扩内需涉农项目管理,按期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按照国家部署,进一步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充实农林水利项目储备库。改进和完善面广量大项目管理方式,规范工作程序,建立和完善项目规划、计划和实施调度制度;强化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规范,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二)全面展开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

认真组织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分解落实建设任务,统筹推进工程建设。完善管理办法,强化监管手段,及时跟踪问效,做到起步快、质量高、效果好。

(三)启动实施全省水系生态建设规划

打破部门界限,按水系生态和资源条件论证确定项目,建立项目储备库。衔接落实项目和资金安排,协调确定省财政出资比例。推进管理创新,整合相关投资和资源,实现集中统筹。

(四)引导财政资金投向调整,统筹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重点水利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南水北调、胶东调水、东调南下、水库加固、河道治理、大型灌区“六大工程”建设。加大黄河堤防标准化建设力度。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各类水利工程7万处。加强协调,争取将重大水利工程财政专项资金调整用于大型灌区、平原水库等工程建设。抓好渔业资源修复、生猪和奶牛标准化规模化建设、农产品质检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等工程建设,提高林牧渔业基础设施水平。

(五)在“特色”上下功夫,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完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政策,支持创建一批标准化示范基地,引导高端种植,实行高端价位,面向高端人群,促进高端消费。突出抓好200个设施蔬菜优质高效示范区片建设,创建100个优质高效果园,大力发展高端生态农产品示范基地。推广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建立健全出口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步伐。依托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资源,通过思维创新、模式创新和功能创新,积极发展创意农业,全面挖掘农业潜能,创新农业业态。加大技术创新和集成力度,积极探索低碳农业发展途径,在开发碳汇潜力、推进生物固碳等方面争得先机。

(六)以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提升城乡统筹发展水平

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重点,加大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力度,启动国有林(农)场道路建设和危房改造,推进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完善提升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解决300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突出抓好生态乡村建设。启动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规划,新建户用沼气60万户,深入开展“创绿色家园”活动,整体推进村容村貌改观。加大对革命老区、库区、滩区等地区的支持力度。确保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每人每年600元扶持资金及时足额兑付到位,全面实施小型水库移民帮扶政策,启动帮扶项目。

第10篇

地处大石山区的天等县,由于地理环境特殊,导致义务教育校点多、基础弱、城乡差异大,但是天等县弘扬“天等不等天,苦干不苦熬”的天等精神,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优化县、乡(镇)、村(屯)三级布点,构建符合当地实际的义务教育“大均衡”格局,逐渐实现了“校点调匀、规模调大、队伍调优、质量调高”的目标,满足了当地学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的愿望,逐渐解决了“大班额”“大通铺”“择校热”等热点难点问题,实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农村学校变漂亮

过去,天等县龙茗镇龙茗中学的办学条件落后,教学质量较差,学生流失严重,在校生一度仅有188人,面临被撤并的境地。如今,该校的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各类硬件设施完善,教学质量连年攀升,在校生回升至500多人。

从一所办学设施不完善的薄弱初中到软硬件设施齐备的现代化学校,龙茗中学的蜕变,是天等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教学整体提升的一个缩影。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脱贫摘帽、同步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是当前教育战线的头等大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线长、任务重,各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通力合作,明确责任,克服畏难情绪和怕苦怕累思想,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坚决打赢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场攻坚战!”在2015年9月10日召开的天等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工作动员大会上,天等县县委书记吴强语气坚定地作动员。

天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近年来,该县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县四家班子领导和县直有关部门挂点联系帮扶学校制度,坚持“教育政策优先出台,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教育用地优先协调,教育困难优先解决”,统筹解决教育发展难题。2011年以来,该县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60亿元,征地320亩,在县城新建学校3所,同时大力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全面改薄”、优质资源“班班通”等工程项目,改扩建校舍面积18.9073万平方米,新建或维修一批学校围墙、挡土墙、校门、校道等基础设施,有效解决了县镇“大班额”问题和农村学校留守儿童住宿难题,此外还为全县96所义务教育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00个教学点配置各类教学设备、器材和图书,实现农村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帮助教学点开好国家规定课程。

如今,天等县各农村学校电脑室、图书室、音乐室、体育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农村小学原来的粉笔黑板变成了触摸屏,教学点也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曾在2015年到把荷乡中心小学支教的恒丰希望小学教师梁春兰,目睹农村学校的变化后很是吃惊:“以前,我总以为农村学校条件差、教学落后。支教后,我发现那里的教学设施很齐全,有漂亮的操场,课程开得很齐全,孩子们不仅学得好,玩得也开心。”

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

小学三年级时,家住天等县进结镇品力村的黄皓因本村的小学没有英语教师,选择随亲人去广东深圳上学。去年,黄皓的父亲听说本村的小学不但有了英语教师,还配齐了音体美各学科教师,便毫不犹豫地把他转了回来,如今黄皓已顺利升入初中。“我们村里的小学硬件设施跟城里差不多,老师配备和城里一样,是个读书的好地方,每天听着鸟叫声起床读英语是我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升入初中后,黄皓仍很怀念小学的校园。

“支教走教老师到岗后,如一股春风,给我们偏远的农村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在2016年天等县第三批支教走教欢送会现场,向都镇贵合小学班祥旭老师告诉记者,“以前开不起来的课程,现在开起来了;以前学科成绩差距很大的,现在缩小了;以前无法进行教研的,现在可以了;以前不敢上公开课的老师,现在敢上了……”

为农村学校配备英语和音体美等师资紧缺学科教师,选派支教走教教师送教下乡,近几年,天等县打出了“师德促敬业、补充促增量、培训促提质、流动促均衡、投入促保障”的教师队伍建设组合拳:组建师德师风主题演讲团,深入学校开展宣讲活动,增强教师的爱岗敬业意识;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2013年以来新增的584名教师倾斜安排到偏远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内引外联”等途径组织教师参加“国培”“区培”等各级各类培训16 859人次;采取结对帮扶、定期轮岗、支教走教、名师带徒、对流、巡回讲学、挂职锻炼、梯次培训等形式,实现了大范围、多形式、分层次的城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2013年以来,天等县城乡学校之间校长交流、教师轮岗、支教走教人数达694人。此外,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大学生实践基地落户天等,广西教育学院近200名实习教师深入该县村完小及教学点进行音体美学科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县农村学校师资不足的局面。

一系列举措,让天等县城乡师资逐渐趋于均衡,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师资差距不断缩小。对此,学生人数由原来600人增加到现在1 006人的把荷乡中学校长梁德斌深有体会:“以前,由于学校师资不足,不少学生家长把孩子送往外面好的学校,不仅学生累,家长也有苦难言。现在,城乡、校际之间师资差距明显缩小,孩子们再没有必要择校上学了。”目前,该县13所农村初中学校有5所在校生超过1 000人。

特色办学 内涵发展

“我觉得詹天佑是个能吃苦的人,我们要向他学习。”“我认为詹天佑不仅能吃苦,做事很细心、有耐心。”近日,记者走进天等县城关小学六(5)班,听了该班上的《詹天佑》一课,只见学生们积极汇报小组讨论后得出的结果,大家完全沉浸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这样的课堂,是天等县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天等县以新课改为契机,以构建“有效教育、高效课堂”为目标,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通过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及培训会、骨干教师团队指导建设、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外省专家课堂教学指导、课堂教学大比武、创精品名优课堂等各项举措,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在天等县华隆中学,八年级学生周伟杰与记者分享了高效课堂带来的收获:“以前都是老师讲,我们听,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有些知识点难以理解;现在是小组合作,讨论汇报,课堂气氛活跃了,学习变有趣了,感觉学习轻松了许多。”如今的高效课堂,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变得阳光自信,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也从以前的滔滔不绝、喋喋不休,变成现在课堂上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我们是冠军!”2016年8月5日,在天等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欢声笑语不断,现场气氛热烈……原来,这里正在举行一个别开生面的庆祝活动,庆祝东平中心小学、把荷中心小学两所学校的球队在2016“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全国赛中同时获得冠军。

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天等县注重以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来引导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倡导“一校一品”,推行多元化办学、多格局育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近年来,该县各校特色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如县民族中学的“榔韵”文化、宁干乡中学的“诚信”文化、向都镇中心小学的“福缘”文化、县民族小学的“和乐”文化等,一个个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主题,成为滋润天等教育内涵发展的阳光雨露。

“每天大课间可以跳打榔舞和竹竿舞,课外活动还能抛绣球、踢毽子、滚铁环等,这样的活动很有特色、很有趣,我可喜欢了!”指着操场上跳打榔舞的小伙伴,刚随父母从福建省转到天等县民族中学就读的学生詹葛红兴奋地告诉记者。

特别的爱给特殊的孩子

“我的孙子在盛典小学读书,学校不但免去了学杂费,还提供免费的午餐,寄宿费也不用交,还能领到交通补贴,不然他可能像他爸一样辍学咯!”天等镇盛典村山F屯贫困户农光旭笑呵呵地说,“尽管目前家里还比较困难,但是看到孙辈能够读好书,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近年来,天等县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保障“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残”儿童等特殊群体接受教育的权利。该县积极探索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实施系列“关爱工程”,制定《天等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实施方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格局;同时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通过实施“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及发放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交通补助等举措,让每一个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完整的教育。此外,该县还成立广西首家县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开展“四进”(进村屯、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等家庭教育系列主题宣讲活动330余场,直接受益人数达12.8万人次。

如今,天等县小学生辍学率已降至0.5%以下,初中生辍学率降至3%以下,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1.3%,初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连续五年稳居崇左市前列。

第11篇

环境是品牌,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今年,不但是我县的“项目年”,而且也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市的“项目年”。为提高招商引资的成效,各地都出台了自己的措施,不断改善招商的环境。虽然已经进入成都市“半小时经济圈”,但相对而言,区位的劣势还一定程度的存在。为此,我们要下大决心在软环境整治上下功夫,全力打造招商引资的比较优势,着力营造最优的创业环境,真正形成“一切为了项目、一切服从项目、一切服务项目”的工作氛围。

一要优化流程。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涉企部门要不断强化“服务项目是本职,服务不好不称职,不服务是失职”的意识。通过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按照告知服务制的要求,一次性讲清办事的前置条件,增强政务透明度。要围绕企业办事“少跑几趟路、少踏几个门槛、少转几道环节”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减少、合并中间程序,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要坚决清理和杜绝巧立名目多设、乱设工作程序的做法,严肃查处找借口拖、推、让的人和事。因为我们只有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同时提高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效率,我县为企业办事的整体效率才能提高,也才可能营造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

二要善于工作。县委、县政府在去年围绕招商引资出台了26号、27号文件,这对提高我县招商引资成效是重大的创造性举措。全县各乡镇、县级各部门都要无条件地执行。特别是在涉及行政审批和行政事业收费问题上,我们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力度,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取消(调整)行政收费项目。另一方面在执行有关政策时,要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让市场来检验,用实绩来说话,请民众来评判,努力营造和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三要诚实守信。就是要兑现承诺。诚以信为基,信以德为源。政府要讲诚信,企业要讲诚信,全社会都要讲诚信。每一个公务员,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做诚实守信的表率。要用服务质量、效率和诚信塑造对外的良好形象,赢得企业的充分信赖。

四要奖惩兑现。全县各级、各部门都要站在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高度,以是否影响项目的引进,是否影响项目的建设,是否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作为检验我们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全方位为企业排忧解难,全力帮助企业发展。要通过不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项目工作;采取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及时收集客商的意见和建议;利用投资软环境投诉热线畅通信息渠道,让破坏投资软环境的人和事无处可藏。同时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抓好正反两方面典型的报道,为项目建设提供良好的舆论和工作环境。

二、狠抓项目落实,力促早“见成效”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落实。没有项目,就形不成投资,也就谈不上发展。不管是抓经济建设,还是发展社会事业,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坚持抓项目、促发展、增后劲,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较大的规模和较快的速度,这是拉动并使全县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全县上下围绕发展全力抓项目的氛围在进一步形成,突出项目抓落实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不断提高。

一是要大小一起抓。就是大项目与小项目都要紧抓不放。大项目,支撑力强,辐射面广,牵动全局,影响长远。办好一个大项目,可以形成一大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就我县来讲,要真正发挥后发优势,就必须在引办大项目上做文章,下功夫。要立足现有资源,服务已有的重点企业,实现增资扩产;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发展壮大一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同时,要发挥项目的带动辐射作用,依托电力能源、冶金机械和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和成都市纺织印染基地,配套发展中小项目,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群。

二是要远近结合抓。一方面,要树立长远观念,强化后续项目开发工作,为投资增长提供项目来源。要以培育产业链为重点,加大关联项目的策划、筛选、包装和推介。努力开发、储备一批影响发展大局、促进产业升级的龙头项目,尤其是涉及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和空白点的项目。另一方面,要狠抓近期项目建设。切实协调开工建设的相关事宜,让已签约项目,变协议资金、合同资金为实际到位资金,尽快形成投资增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续建在建项目,要全力以赴抓进度。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推进城乡一体化重点项目,抢时限、抢工期、倒计时安排每个项目的落实进度,确保年度计划按要求完成,尽快发挥应有效益。

三是内外统筹抓。就是对外招商引资与对上争取并举。要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抓好农业产业化项目与社会事业项目。大力实施农业基础设施项目、食用菌产业基地建设、黑山羊产业化基地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和供应基地建设、金蒙乳业奶源基地建设、百万优质肉猪生产基地建设等项目,让农民增收;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村通广播、破旧土坯房改造以及商贸物流、旅游、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和社会事业项目,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12篇

一、适时调整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细则,满足学校教育的实际需求

《意见》指出,“中小学实验室数量和面积要基本达到《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要求,以满足学校实验教学需要。”“仪器设备的配置要以《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细则》为基础,以满足学校实际需要为原则,采取必配、选配、定制、自制等方式实现。”

办学条件标准、教师基本功标准、学科学业质量标准是北京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保障。办学条件标准是市区两级教育装备部门的核心工作。2005年,市教委等部门了《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2007年,出台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各项指标体系,对“什么样的学校是一所硬件达标的学校”作了明确回答。2009年,对小学和初中办学条件标准细则作了修订,主要在大量调研,广泛征求方方面面意见的基础上,将部分必配调整为选配。《标准》不是封闭的,是需要不断进行调整的,按北京市教委要求,今后每隔3年左右要调整一次。

1.基本思路

一方面按照新课程标准,认真分析教材和课程对教学仪器设备的需求,加强标准细则的基础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加强新技术新设备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论证工作,分步骤调整现行的办学条件标准细则。

2.主要举措

(1)2011~2012年完成小学、初中、高中办学条件标准细则的研究与修订工作。目前,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已经与市教研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相关院系共同完成了高中和初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细则的研究与修订,形成了研究成果。2011年,将在市教委的领导下,以研究稿为基础,完成高中办学条件标准细则的正式稿,满足高中课程改革对新仪器新设备配置的需求。初中和小学标准细则将适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将以项目形式加强中小学实验室、专用教室配置研究,从专用教室环境设置,实验室功能布局的合理性,师生使用的便捷性等方面研究配置规范,丰富和补充学校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内容,满足教育教学的不同需求。

(3)开展新技术新设备对教育适切性的研究论证工作,开展标准内设备和标准外设备的调查研究,在市区两级建立新设备的使用与论证联动机制,对教育效果好、广受欢迎的新设备适时引入标准。尽管这项工作做起来有难度,但非常有必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又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这就是技术革新教育问题,信息化的物质基础是大量装备工作,装备战线上的同志肩负的担子更重了。未来10年,北京市将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强服务、提升效益”的原则,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完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和丰富的数字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探索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装备如何引入教育教学中,如何贴近一线用户,加强对需求、供给和要素配置的研究,2011年,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将启动这项工作,形成北京市教育装备研究论证专家团队,尽快形成目前学校、区县配置许多“标准外”新设备的较强的指导力。

二、制定实验室管理规范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完善办学条件管理系统网络版,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

实验室是学校基本的办学条件之一,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实验室应成为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开展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和科学启蒙园地。

实验室建设工作,指实验室建设、配置、管理、使用以及论证实验室能获得有效利用的相关研究、培训和评价工作。

《意见》指出,“市教委将组织相关部门,结合新形势下实验教学的发展特点,制定本市中小学实验室管理规范。”《意见》还指出,“市教委将在全市建设一批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先进校,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整体提高全市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水平。”

北京市中小学实验室管理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展全市实验教学普及县活动以来,一直没有正式出台制度,可以说北京市实验室管理长期以来无章可循,不能适应新课程要求。

1.基本思路

广泛调研,形成项目推动。结合学校视导工作,吸取鲜活经验,分别形成制度规范送审稿和管理评价标准送审稿,批准后实施。

2.主要举措

(1)制定“中小学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制度”。这项工作2010年已经立项,将从实验室仪器存放管理、账目管理、教学流程管理等8个方面提出管理要求。这个项目现在处于研究阶段,2011年6月底将完成项目研究工作;从下半年开始,在基教二处的组织下,联合教研部门,在全市开展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视导工作,总结、分析学校的做法及经验,结合项目研究成果,形成切合实际的规范制度,使实验室管理有章可循。

(2)2010年将立项申请中小学实验室规范化管理评价标准;2013~2015年,在全市开展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先进校评比工作,引导和促进全市中小学实验室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精细化。

需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办学条件管理系统网络版研究推广问题。《意见》指出:“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学科教师要及时向学校反馈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并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

按市教委的要求,网络版的完善及功能技术改造正在进行中。我们与教研部门教学活动模块的具体细化研究,希望在2011年完成。我们一定千方百计为学校教师简捷操作提供客观条件,最终达到使学校、区县和市里通过网络版及时了解掌握资产的入口、过程和出口情况,了解掌握实验室以及仪器设备使用状况,了解掌握仪器设备质量的反映。

三、建立市区培训机制,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意见》指出:“装备部门要配合师训部门加强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促进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学科教学内容的了解、对实验操作技能及新仪器新设备的使用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要纳入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逐步实现实验室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应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之中,每年应接受不少于40学时的市、区两级业务必修培训;有实验教学任务的学科教师在每年的继续教育学时中要有一定时数的实验操作和实验室管理的业务培训。”

经过前几年的努力,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基本达到标准化,初中建设工程已于2009年完成,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计划也将于2012年完成。现在最核心的问题是使用问题。“建配管用”,前面3个字做得再好,“用”得不好,一切白搭。

用得不好,原因有许多。抓实验室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这是应用的关键所在。市教委已明确将实验室管理人员这支队伍的培训责任交给市区两级装备部门了。全市中小学有10万名左右的教师,其中有3000多名专兼职实验室管理人员(过去称为实验教师)。这支队伍的素质如何非常关键。可以说,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实验功能的发挥和建设发展水平。长期以来,实验室管理人员作为学校的教辅人员,不受重视,许多学校将老弱病残或不能胜任教学任务的人员安排到实验室工作,无形中导致了恶性循环,管理水平不高,使用效益得不到发挥。实验室管理人员又是一个特别的群体,既要懂教学,又要懂技术,还要懂管理,并不是有的同志印象中的什么人都能胜任。而这类人员,几乎没有对口的专业毕业生,大多数是在岗位中学习锻炼成长起来的。

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与各区县装备部门联动,依托北京市教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自2006~2008年以来开展对2650名学科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就新仪器新设备使用技能进行了培训,覆盖了900余所中小学校(重点是农村学校教师)。自2009年以来,每年又对小学科学教师实施了技能培训,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2011年以及今后几年,仍应加大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1.基本思路

注重抓住4个环节:一是合理的课程设置;二是富有经验的教师团队;三是“实践教师”务实指导与沟通交流;四是市、区两级的科学分工。总结经验,探索路径,建立市区培训模式。

2.主要举措

2011年将全市中学理化生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疑难实验、效果不明显的替代实验、仪器设备维修和维护、实验室管理等内容开展培训,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学科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的协助和支持水平。计划培训360人。并以这次培训为试点,探索市区两级开展培训的模式,形成市区两级不同的培训对象、内容及模式。

今后几年,将针对办学条件标准细则中存在的仪器设备、各学校都已配置但未使用、未开展教学活动的仪器设备展开技能培训。如音乐、美术、劳技、地理历史、通用技术等课程存在大量未使用的设备展开培训。

还将同时开展部分学校校长参加的以实验室建设为主题的考察交流活动。

四、加强质量监督检查,确保实验仪器安全、有效

《意见》指出,“装备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仪器设备的研制开发、产品选型和质量监督检查的工作力度,对集中采购的仪器设备实施抽查检验,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仪器设备,要进行信息通报,保证性能优异和质量优良的仪器设备进入学校。”

实验仪器设备是教学资源、是以实物方式呈现的教材,不同于通用的办公设备和工具,具有特殊的教育属性,所以,实验仪器设备质量的安全性、科学性和耐用性尤为重要。但实验仪器设备品种繁多,价值相对低廉,市场准入门槛低,质量检验难度较大,从而增加了政府采购难度。根据教育部教育仪器研究所不完全统计和分析,全国部分传统的实验仪器质量在2000年以后开始有些下滑,存在质量低的原因,有教育技术装备生产经营企业自身的经营思想和质量意识问题,有标准不完善和执行不力问题,也有采购渠道及评标专家专业水平问题,还有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问题。

实验室仪器设备质量事关师生生命安全,事关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各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和其他国家机关有包庇、放纵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的,依法追究其主要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和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庇、放纵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长期以来,北京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还缺少包括实验仪器设备等在内的教育产品质量监督规范性要求。装备部门应当履行职能、积极作为,落实好企业引导鉴定、标准制度执行、政策保证招标和验收、完善质量监督体制等各项工作,教育装备质量才有保障,教学质量才有保障。

1.基本思路

深入调研,摸清情况,向财政部门汇报,落实质量监督各项工作。

2.主要举措

2011年工作重点是以质量安全为主题的调查摸底。今后几年,继续开展对直接影响师生人身安全及健康的实验仪器设备进行梳理,送检测机构检测,通报检测结果;继续开展由教学仪器相关企业相关人员及装备部门负责此项工作的同志参加的质量安全培训会;研究制定我市教育产品质量检测实施办法等质量监督规范性要求。

五、关注实验室建设改革的种种探索,搭建信息共享相互借鉴平台

《意见》对实验室建设改革方面的种种探索,采取包容和鼓励态度,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探索建设特色实验室”;再比如“实验教学有特殊需求的学校可以根据学校教学和研究的实际需求进行特殊配置。”等。关于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谈到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丰富的数字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时强调,“鼓励师生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开展网络调研,提高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近几年,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采取项目推动方式,先后就“高中通用技术、心理咨询室、历史、地理、语文、小学科学专用教室配置研究”做了一系列研究项目,选择不同类型学校建立样板间,验证配置研究的适用性,再信息。

2011年主要对学校教室产品环境设备、手写平板电视,小学静电仪器进行试点配置并评估。

再有,近几年,学校出现了许多实验室建设改革的探索,比如北京市十一学校,将实验室与教室融为一体、在校内统筹管理使用的尝试;北京市京源学校的“尽”实验室、“进”实验室、“泡”实验室、“出”实验室策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附属中学开放实验室、一室多用以及开展领导和教师的装备培训等鲜活的做法值得借鉴,再比如通州区教育技术设备中心开展的“新技术进课堂课题研讨”等系列活动的做法也值得相互借鉴。

1.基本思路

鉴于北京市基础教育装备事业仍处于改革发展之中,装备部门的同志应强调包容意识、少些评头品足。相反,需要有宽容心态、鼓励学校大胆探索,并且自身也应当主动作为,积极融入学校主流业务之中。

2.主要举措

继续举办教育装备部门工作人员培训班,开展主题培训与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