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时间:2022-11-19 09:31: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第1篇

根据《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第二章15条规定:“有机配料含量(指重量或者液体体积,不包括水和盐)等于或者高于95%的加工产品,应当在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后,方可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及标签上标注”有机“字样,加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该办法第二章16条同时规定:“认证机构不得对有机配料含量低于95%的加工产品进行有机认证。”

业内人士对此分析称,过去有些商家只要加入一点有机配料,就宣称是有机产品。新规定中的要求较严格,很多原有的有机商家就被剔除出局。此外,新办法增设“有机产品进口”一章、取消有机转换标志等也是令市面上有机食品数量大减的原因。

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废止地方盐业公司受益

本刊讯(记者 孟雯)国家发改委4月21日公告,根据《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现决定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中国盐业协会随即解读称,取消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不等于取消食盐专营,发改委废止的是其已经不操作的三证办理程序《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规章,不是代表国务院废止食盐专营制度的《食盐专营办法》行政法规。

此前国务院已将食盐定点生产企业的审批权下放至省级。分析认为,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审批下放至省级人民政府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地方盐业公司是最大受益者。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或将拉开食盐行业体制改革大幕。

让百姓吃上放心粮 我国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

本刊讯(记者 唐蕊)近日,农业部表示,为让百姓吃上放心粮,今年国家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综合治理工作,先期在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开展试点。通过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污染修复治理,实现重金属污染耕地的稻米达标生产,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2013年,媒体披露的湖南省稻米镉超标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开展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何才文副司长表示,今年试点工作按照“因地制宜、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收益不减”的基本思路,科学合理确定技术路线及配套措施,通过土壤改良、培肥地力等农艺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确保稻米重金属含量不超标。污染较重的耕地(占少部分)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不再种植水稻,改种棉花、蚕桑、花卉等,并对残余物去向进行监控,不得再回流进入耕地。

卫计委:列入名单保健食品禁作普通食品原料生产经营

本刊讯(记者 唐蕊)4月22日,针对多份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咨询特定物品能否作为食品原料,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出,原卫生部2002年公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所列物品仅限用于保健食品。

第2篇

1.“三品一标”的概念与发展

1.1无公害农产品指使用安全的农业投入品,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并使用特有标志的安全农产品。对农产品实施无公害认证,是政府为了确保农产品的生产、市场准入和消费安全,于2003年推出的一种带有行政审批性质的官方评定措施。认证工作不收费,属公益性质,推行“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监管,关键点控制,安全性保障”制度,采取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产地认定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实施,主要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问题;产品认证由农业部质量安全中心代表农业部组织实施,主要解决上市销售农产品的消费安全和快捷市场准入问题。

1.2绿色食品指产自优良环境,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产品既安全又优质并使用专用标志的食用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绿色食品开发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的产物,引领消费潮流的官方注册品牌。绿色食品追求安全、优质、营养和环保,推行“两端监测,过程控制,质量认证,标志管理”制度,实行质量认证与证明商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采取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的推动模式。如果说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政府保证农产品安全生产和放心消费的一种公益性认证,则绿色食品是政府创建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是官方为确保农产品及加工品既安全又优质的一种公信力认证。绿色食品较之无公害农产品而言,除了鲜活农产品外,还包括食用的农产加工品。

1.3有机食品(农产品)指按照特定的技术规范生产,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兽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品,并使用特定标志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有机食品是一种亲环境产品,它追求生产消费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我国的有机食品开发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有机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市场看,主要是利用农业的自然资源优势,服务于农产品出口市场。

1.4农产品地理标志官方登记保护对农产品地理标志实施保护和利用,是最近几年世界范围内倍受大家推崇的一种农产品产地品牌培养发展模式,目的是提升农产品产地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农业部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管理,依据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实施的是行政保护,定位为地域性公权保护和社会公益性质,登记工作不向申请人和标志使用人收取费用,所需费用纳入县级以上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预算年度计划。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范围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调整的范围一致。

2.我省“三品一标”发展现状

我省“三品一标”工作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根据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可以划分四个阶段:起步阶段(1990~1995年),重点进行绿色食品的示范试点探索和建立绿色食品开发的发展模式和工作体系,绿色食品生产主要是由部分农垦企业来进行,但品种单一,仅限于大米等少数农作物;快速发展阶段(1996年~2000年),主要是突出面向市场需求,坚持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走产业化的路子,平均每年以30%的速度大幅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工作;跨越式发展阶段(2001年~2005年),主要是提出了建设绿色食品大产业的奋斗目标,相继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做到了“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稳步提升阶段(2006年~今),主要是坚持“认证与监管并重,数量与质量并举”的工作思路,积极扩大总量规模,着力强化监督管理,全面提升品牌公信力。目前,我省的“三品一标”得到了有序、有效、有力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2.1形成了规模化发展的态势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省“三品一标”工作紧紧围绕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建设和实现现代农业这一宏伟目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重突出区域特点,以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农民增收为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开拓思路,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由单一产品认证向规模化产业发展迈进。产品开发逐年扩大。从产品认证内容看,由单一的绿色食品认证扩展到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环境等方面。从1995年~2009年,绿色食品申报主体由13个发展至1073个,开发认证产品由19个发展至3154个,分别扩大了23.8倍、3.5倍和40.4倍、4.1倍;产量产值逐年增多。1995年~2009年,实物总量由4万吨增至3340万吨,年产值由88.2亿元扩增至487亿元,产量产值分别增长了174倍、4.8倍和29.4倍、5.5倍;农民收入逐年提升。截止2009年底,“三品一标”生产带动农户278万户,户均增收2086元。较2005年的带动农户130万户,户均增收1500元,增加了2.1倍和1.4倍。

2.2形成了标准化生产的态势多年来,“三品一标”工作按照工业化思维、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的思路,建立了一套“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技术标准体系,创建了以“技术标准为基础、质量认证为形式、商标管理为手段”的开发管理模式,成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主要载体。建立了科学完整的标准化体系。“三品一标”标准是应用科学技术原理、结合生产实践、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所制定的,是在“三品一标”生产中必须遵守、质量认证时必须依据的技术性文件。它既是生产者的生产技术规范,也是认证的基础和质量保证的前提,是国家行业标准。对经“三品一标”认证的生产主体来说,是强制性标准,必须严格执行。目前,“三品一标”标准包含六个方面:产地的环境标准、生产的技术标准(生产资料使用标准、生产操作规程)、产品的质量标准、包装标准、贮藏运输标准和其它相关标准(推荐肥料标准、推荐农药标准、推荐食品添加剂标准)。这些标准对“三品一标”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和指标作了明确规定,既保证了产品的品质,又保护了产地环境,并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2009年,我省参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标准制修订13项;创建了示范作用的标准化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基地是指产地环境质量符合“三品一标”有关技术条件要求,按技术标准、生产操作规程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实施生产和管理,并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区域或养殖场所。我省先后启动建设了12大类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制定了《创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办法》。目前,全省拥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19个,有机食品基地50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70个,绿色农业示范区7个,逐步形成了“地方政府组织、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农户参与”的标准化生产方式。

2.3形成了产业化经营的态势以“品牌+公司+基地+农户”为模式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是“三品一标”生产主体的主要经营模式。近年来,我省“三品一标”申报主体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增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据有关数据统计,2003年有8户绿色食品企业进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户进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8年有12户绿色食品企业进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4户进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三品一标”认证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广大农村的悄然兴起,将原来单一的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转化成为有组织、成规模、见效益的产业化生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成为“三品一标”认证申报主体新生力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三品一标”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500多个,比2007年增长了3.7倍。

2.4形成了市场化推动的态势从我国农产品的消费导向看,推动品牌农产品发展最主要的措施是抓好“三品一标”。也就是通过积极稳妥地发展“三品一标”,打造中国最知名的农产品和农产品产地。通过打造、提升农产品品牌,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优价,使农民不断增收。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组织引导下,各生产经营企业不断创新营销策略,全力开拓市场,“三品一标”市场占有份额和产品信誉度都有了历史性的突破。产品开发多元化。面向市场需求,围绕打 “长白山牌”、“绿色牌”和“特色牌”,我省在产品开发的品种上,实现了由单一粮食作物向林特产品、多种经营产品、畜产品和水产品开发的转变。由初级农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开发的转变,培育了吉林德大鸡肉、长春皓月牛肉、吉林天景玉米、宝利祥蜂蜜、吉林精气神猪肉、东福米业大荒地大米、增盛永花生、长白山红松果仁、黑木耳砖、通天葡萄酒、金士百绿色纯生啤酒等一批知名品牌;市场开发多元化。2000年以来,我省先后举办了8次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并在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我国的广州、北京、大连、澳门、云南、福州、上海、香港、烟台等地举办了一系列大型吉林绿色特色优质农产品展洽活动,集中展示了12大类3000多种“三品一标”产品,产品展销现场交易额和合同协议金额逐年攀升。同时,加强了省内绿色特色优质农产品展洽中心建设,开展了吉林农网、吉林绿色食品网的网上远程交易和网上农博会活动,完善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吉林绿色食品配送中心,我省“三品一标”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销售领域和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产品销售的触角逐步伸向国内发达地区和国际市场,有许多产品已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港澳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5形成了法制化监管的态势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农产品包装标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三品一标”工作已走上法制化轨道,这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省始终坚持“认证与监管并重,数量与质量并举”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的实施,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目前,我省“三品一标”监管工作主要依据《绿色食品企业年度检查工作规范》、《绿色食品标志市场监察实施办法(试行)》、《绿色食品产品质量年度抽检工作管理办法》、《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有机产品认证实施细则》、《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先后制定了“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制度、产品抽检制度、企业年检制度和市场监察制度。逐步形成了“统一领导、属地监督、分层管理”的工作格局;强化监管队伍建设。目前,我省从事“三品一标”工作机构已覆盖9个市(州)、60个县(市、区),培养认证、监管人员278人,“三品一标”质量安全内检员884人,涵盖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长春地区、辽源地区、松原地区的工作部门,已得到本级政府的执法授权,主要依据《农产品质量法》进行依法监督管理,效果十分显著。

3.做好我省“三品一标”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3.1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理顺管理职能,提高队伍建设

发展好“三品一标”工作,领导重视是前提,机构健全是保障,队伍精干是基础。强化组织领导。主要是将“三品一标”工作纳入到各级工作绩效考核中来,《食品安全法》确立了“全程全面监管,生产经营者负首责、地方政府负总责、各监管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参与和监督”的监管理念。农业部门要按照上述监管理念的要求,在同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法强化农产品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引导生产经营者提高重质量、重信誉、重自律的意识,逐步形成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强化机构建设。在“三品一标”大发展期间,我省9个市(州)均成立了相对独立的工作部门,部分县(市、区)配备了工作人员。然而,从事“三品一标”工作的部门和人员中,独立的少、加挂的多,专职的少、兼职的多。随着工作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增多,速度的加快,要求建立一支机构健全、人员精干、设备齐全、经费充足的工作体系队伍。同时,要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作用,根据“三品一标”发展现状和趋势,重新界定各级工作机构职能,争取执法授权。目前,我省“三品一标”工作大部分还集中在省级工作机构,基层工作机构还存在职能不明确,职责不清楚,工作不到位的问题,由上至下的工作体系急需强化完善;强化队伍培训。“三品一标”工作包括产品认证、基地建设、标准制定、市场开拓、质量监督、宣传指导等多方面内容,是一项政策性和业务性较强的工作,需要一批懂政策、精业务、高素质的专业队伍。目前,我省具有资质的有机食品检查员3人,绿色食品检查员15人,无公害农产品检查员278人,要面对几千种产品认证的现场检查和质量监管工作,其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质量难保。应加大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尽快解决“三品一标”生产前沿检查监督力量薄弱问题,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3.2深入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思路,夯实发展基础,推进工作进程

“三品一标”工作已走过20年发展历程,承载着不同时期内历史所赋予的重要职责。调查研究准确定位。我们国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经济工作的重大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三品一标”的引领带动作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充分发挥“三品一标”的品牌效应,推动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这是对 “三品一标”工作最明确的功能定位。我们要紧紧围绕强化机制、界定职能、依法监管、制定标准、建设基地等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求真务实,夯实工作基础、勇于创新,开创新的业绩。实施好“五大工程”。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程。主要是围绕国务院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以我省“百亿斤肉工程”、“百万亩棚膜蔬菜工程”为依托,建设一批蔬菜、水果、肉牛、肉羊、奶牛、生猪、肉鸡、蛋鸡、水产品等“三品一标”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以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特色农产品规划区和农业大县为重点,稳步推进一批“三品一标”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工程,主要是围绕我省“百户龙头企业建设工程”,引领优势主导产业实施质量提升。以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食品加工骨干企业、国内知名品牌企业和出口企业为重点,发展产品认证,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领工程,主要是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培育引导一批组织有序、管理规范、合作紧密、规模生产的专业组织,成为“三品一标”申报主体,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管理、品牌和经营的水平,促进农超对接,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新兴产业品牌提升工程,主要是紧紧围绕我省人参、鹿、林蛙、食用菌、山野菜等新兴战略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实施“三品一标”标准化生产,扩大新兴产业,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品牌知名度。市场培育工程,主要是紧紧围绕“创品牌、保质量、增收入”这一主体,开展基地与企业对接,企业与商家对接活动,在有条件的地区或市场,设立“三品一标”专柜、专店,做到多渠道、多途径、多层面开拓市场,提高“三品一标”市场占有份额,在食品安全生产和消费中,打好“特色牌”,唱好主旋律。

3.3积极协调沟通,加大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提升品牌效益

第3篇

本刊讯(记者 王崇民)在食品安全日益受人关注的现状下,有机食品越来越受到市民的热捧。今年7月,国家认监委的《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要求有机产品统一认证标识、具备唯一编号,这一新规被称为“史上最严认证”。

新规实施3个月后,据有关调查显示,市场正在进行新一轮洗牌,约3成的“有机食品”已经消失。早在今年7月以前,市面上的有机食品非常多,有蜂蜜、枸杞和矿泉水等,而今年7月颁布的有机产品认证目录中,并没有包含上述的食品,这就意味着,目前市面上销售的蜂蜜等食品不得标称“有机食品”。另外,新规启用后,对农残指标要求做到零残留。

由于认证更严格,原本数量众多的有机食品专卖店有的关门大吉,有的改头换面,敢于声称自己销售的是“有机食品”的商家越来越少。

齐齐哈尔首次出口食品添加剂

本刊讯(记者 申海鹏)前不久,黑龙江齐齐哈尔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辖区齐齐哈尔安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蛋白酶出口西班牙,这是齐齐哈尔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辖区,也是齐齐哈尔市首次出口食品添加剂。

齐齐哈尔安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乳酸链球菌素、蛋白酶主要出口土耳其、哥伦比亚、西班牙等国家。齐齐哈尔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科室人员依据《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规范》深入企业现场指导,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提高企业自检自控能力,组织企业相关人员学习《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规范》的规定要求,完善企业检测标准、原料供应商评估、溯源体系等相关内容,并按相关规定实施检验,确保出口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安全。

2016全球包装市场产值将达8200亿美元

本刊讯(记者 卫士姣)派诺国际最新的市场调查报告《2016全球包装市场发展趋势和技术预测》显示,到2016年,全球包装工业产值将会快速增长至8200亿美元,纸包装产品和硬性塑料包装产品将以年均3%的增长率成为主要增长点,2016年两者产值将分别达到400亿美元和330亿美元。

11月起燕窝禁止携带入境 违者最高可罚款5000元

第4篇

【关键词】 加强 认证后监管 提高 农产品质量安全

1.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后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三品一标”认证后监管工作的主要措施包括企业年度检查、产品抽样检查、市场监察等。企业年度检查是指各级管理机构对辖区内获得“三品一标”标志使用权的企业,在一个标志使用年度内的生产经营活动、产品质量及标志使用行为等实施监督、检查、考核、评定。企业年度检查的重点是企业产品控制体系状况,特别是生产投入品使用状况、生产记录档案留存等;产品抽样检查是指对已获得“三品一标”标志使用权的产品,采取监督性抽查检验,产品抽样检查的重点是产品质量重要指标的检测与评估;市场监察是指对市场流通中的“三品一标”产品的标志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市场监察工作的重点是有效标志使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1.1强化“三品一标”认证后监管,有利于促进法律法规条款的贯彻落实

近年来,我国相继颁布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质量安全法》和相关的管理办法,加强了农产品生产法制法规建设,强化了行政执法监督管理意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规定,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不得销售;《食品安全法》确立了“全程全面监管,生产经营者负首责、地方政府负总责、各监管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参与和监督”的监管理念;《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指出,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认证认可条例》要求,认证单位要对其认证实施跟踪调查,对认证结论严重失实的,要追究责任;《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要求,获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必须包装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赋予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相应的法律职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到执法管理工作范围,强化“三品一标”认证后监管工作,将全面促进各项法律法规条款的贯彻落实,对安全生产农产品起着重要的督导作用。

1.2强化“三品一标”认证后监管,有利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大力推进

实现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必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分散,生产方式落后,质量安全意识淡薄,农产品生产环节多、链条长,要彻底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就必须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加大对农业标准化的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组织模式,实施“全程质量监控”的生产加工方式,建立了“环境有检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质量有标准,用标有监管”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从“三品一标”生产基地建设入手,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要实施载体,通过“三品一标”的品牌效益,带动了农业标准化发展,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强化“三品一标”认证后监管,就是严格按照“三品一标”的各项制度和要求,依法对“三品一标”产前、产中、产后过程的全面监督控制,激励生产者积极、自觉地从事农业标准化生产,增强生产者发展品牌农产品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1.3强化“三品一标”认证后监管,有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全面提升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不容忽视、日趋重要的一项工作,成为农业部门无可推卸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必须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来。从整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看,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即行政管理、执法监督和技术支撑。从执法监督角度看,农业部门要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职能,主要是依托各级“三品一标”管理机构工作体系来执行,包括产地环境监督、生产标准化督导、产地准出、包装标识使用、市场准入和质量追溯等。强化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后监管,直接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实施,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全面提升。

2.我省“三品一标”认证后监管现状

吉林省自1990年开展了绿色食品认证工作以来,吉林省相继于2003年、2007年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等工作。目前,全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785个,有机农产品271个,无公害农产品209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8个,环境监测面积3900万亩;2009年,全省“三品”产量达到3340万吨,实现产值487亿元,带动农民增收58亿元,带动农户278万户。

我省始终坚持“认证与监管并重,数量与质量并举”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的实施,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以“全面加快事业发展步伐,大力推进依法监管进程”为主线,扎实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后监管工作,先后制定了产品抽检制度、企业年检制度和市场监察制度,逐步形成了“统一领导、属地监督、分层管理”的工作格局。从监管组织看,吉林省“三品一标”认证后监管工作主要由省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2010年初,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企业年度检查计划、产品抽检计划和市场监察方案,由各地管理机构按照计划要求,具体主抓落实。目前,全省具备“三品一标”行业自律监管资质人员15人,并且都集中在省级管理机构中,基层管理机构监管队伍薄弱已是不争的事实;从监管依据看,“三品一标”认证后监管主要遵循行业自律的原则,依据《绿色食品企业年度检查工作规范》等规章制度实施监管。部分管理机构得到本级政府部门行政执法授权,主要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监督;从监管实效看,全省大部分管理机构还没有得到本级行政主管部门法律授权,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完全按照行业自律执行,监管措施还很薄弱,监管实效性不强。

3.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吉林省“三品一标”市场影响力不够强,包装标志使用不规范,假冒伪劣产品时有发生。面对新形势、新时期和新问题,吉林省的“三品一标”认证后监管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

3.1管理机制不完善,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

“三品一标”认证后监管既是是长期性的工作,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日常性的工作。做好“三品一标”认证后监管工作,需要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工作人员,依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的实施。目前,“三品一标”工作机构覆盖了60个县(市、区),能够独立承担产品认证、生产监控、证后监督工作。但是,还有部分县(市、区)的管理机构和队伍不健全,职能职责不明确,监管长效机制不完善,监督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管实效性不强。这些问题极大制约着“三品一标”认证后监管工作的开展,“鞭长莫及”的现象时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主要从“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三方面入手,产地准出的监督管理是监督管理工作基础环节。“三品一标”产品生产前沿是证后监管的关键点,生产者能否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主要依靠基层管理机构现场检查和督导,基层管理机构在“三品一标”认证后监管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为此,应及早确立并理顺“三品一标”基层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管理激励机制,完善各项监管的规章制度,进一步细化监管职能并落实工作职责。

3.2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不够,有待进一步明确授权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实施,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纳入到法制管理范畴,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具有明确的法律职责,然而,在依法监管过程中,我们还缺少相应的管理条例和细则,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不够显现。吉林省大多数管理机构还没有得到本级行政部门的明确授权,监督管理层面存在执法空白,监管实效和工作力度呈现较弱的态势。提升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依法监督农产品,特别是“三品一标”产品的生产、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的依法监管至关重要。应尽快对各级管理机构明确法律委托授权,积极协调法制部门,指导监督“三品一标”证后监管,形成“上下协调一致,对口统一监管”的工作格局,督导“三品一标”生产企业,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详实记录生产档案,合法规范使用标志。此外,对监督管理工作人员,还要继续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执法能力。

第5篇

有机食品与有机农业

有机食品一词是从英文organic food直译过来的,这里所说的有机并不是化学上的概念。有机食品是指生态环境未受到污染,生产活动有利于建立和恢复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及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进行生产,是一类真正源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的环保型安全食品,按照有机农业生产要求进行生产,并通过独立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食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畜禽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此外,有机食品比我们经常提到的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生产和加工标准都要高。

有机食品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名称,如在西班牙、丹麦、德国等国家,有机食品被称为生态食品;而在葡萄牙、荷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有机食品又称为生物食品。除食品外,目前国际上还把一些派生的产品如有机化妆品、纺织品、林产品或有机食品生产而提供的生产资料,包括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经认证后统称有机产品。

提起有机食品,不得不说说有机农业,因为要想生产有机食品必须先发展有机农业。有机食品强调从田头到餐桌整个产业链的有机过程。有机农业是一种农业生产体系,其概念在不同地区的表述各不相同。我国《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19630-2011)给出的有机农业定义是:遵照特定的农业生产原则,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建立需要有一定的有机转换过程 。

不同的国家、国际组织对有机农业的定义略有不同,但是农业生产依照的基本原则大体相同,都是以“健康、生态、公平、关爱”为原则。例如,美国农业部提出的有机农业定义是指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在欧洲,所谓有机农业是指一种通过使用有机肥料和适当的耕作和养殖措施,以达到提高土壤的长效肥力的农业生产体系。作为最大、最权威的国际有机农业组织――IFOAM国际有机联盟其定义的有机农业是指所有能够有利于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的粮食、纤维生产的农业生产体系。与此同时,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也对有机农业给出定义:一个依靠生态系统管理而不是依靠外来农业投入的系统。

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认知和意向

随着消费者对有机农业认识的不断增强,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市场发展迅速。根据IFOAM国际有机联盟(IFOAM-OI)联合瑞士有机农业研究所(FiBL),2017年2月在德国Biofach 展会上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球有机食品(含饮料)销售额高达816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约10%。有机食品的生产种植面积也达5090万公顷(包括转换期数据)。其中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2270万公顷)、阿根廷(310万公顷)和美国(200万公顷)。我国目前以161万公顷的有机农地位居世界第五。

2015年全球最大的有机产品市场依然是美国,销售~约占全球总额的47%。美国有近20 万个自然食品商店和3/4 的食品百货店销售有机食品,且从30 年前有机食品开始零售以来,美国有机食品种类繁多,发展相对均衡,且新鲜蔬菜和水果一直占据有机食品销售额的榜首。

在中国,有机食品以出口导向为主,国内消费量还较小,国内市场占有率较低。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出,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和自身健康,有机食品也越来越受城市消费者青睐。国内有机食品消费市场仍然非常小,目前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些大城市,而且即使在这些大城市,居民有机食品的平均消费量也仅占食品消费总量的0.08%,在中小城市的消费则更为少见,而在广大农村有机食品的销售额近乎为零。

是什么决定着消费者的购买认知和意向?根据有关消费市场调研研究显示,影响消费者购买有机食品的因素繁多且复杂。例如,年龄、价格及认证必要性评价对购买体验影响显著;家庭结构、健康意识对购买强度影响显著;而收入、食品安全意识、信任度及购买便利性等对两个层次决策皆有着显著影响。也有研究认为,大部分消费者对自身健康很关注但对目前国内的食品质量并不放心,对有机食品的了解程度和信任程度都处于较低水平。消费者的性别、婚姻状况以及消费者的态度对其购买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而消费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年收入等变量对购买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

市场中消费者对有机食品支付意愿不高,且与实际市场高价格存在较大差异。可追溯信息的应用使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信息来源变得更加可靠,便捷。不同于普通食品,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涉及的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等都属于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属性。完善有效的有机食品可追溯标识管理体系的构建,将大大促进有机食品市场的发展。

有机食品的管理

有机食品生产除了遵循无化学合成品、不使用化肥农药外,还有一个重要环节是必须得到法定机构的认证和批准,贴上审批合法使用的认证标签和特定标志。

国际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的认证标准、管理法规和组织分为3 个层次: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层次、国家层次以及联合国层次。国际有机食品的管理组织是IFOAM国际有机联盟,它于 1972 年 11 月 5日在法国成立,并在 1980 年制定并首次了关于有机生产和加工的基本标准,该标准属于国际性非政府组织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非常大,对协调世界范围内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 IFOAM 已拥有来自 120多个国家的800多个团体会员。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一些国家开始制定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标准,从此,有机农业在法制轨道上得到迅速发展。1992 年,日本农林水产省制定了《有机农产品蔬菜、水果特别表示准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管理要点》。2001 年4 月 1 日,日本正式实施有机食品法(即《日本物资规格化和质量表示标准法规》,简称 JAS 法)。 2002 年,美国农业部农产品市场局开始实施全国有机项目,要求有机食品的生产者和批发者执行相同的有机标准,对销售额达到5000美元的有机食品采取强制性认证。认证机构会对生产者和加工者的认证资格进行评估,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查员对有机产品进行年度实地检查。

第6篇

一、全球有机食品市场发展概况

(一)有机农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有机食品市场份额增长迅速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消费安全的普遍关注,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和不含转基因成分的有机食品,已经显示出广阔的市场空间,有机农业种植面积和销售额均呈现增长势头。一项国际民意测验表明,85%的工业化国家公民在选择食品时首选有机食品。尽管有机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比传统的食品高出50%至150%,但市场销售额仍在不断上升,有机食品正成为国际食品市场上的宠儿,2010年,有机产品全球销售额接近600亿美元。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有机产品市场,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瑞士等国家有机产品市场居世界前列。大洋洲、欧洲和拉丁美洲有机农场面积均呈现增长态势,亚洲的有机农场面积自2003年后出现爆发式增长,有机农业用地占比在部分国家也呈增长态势。

(二)有机食品贸易在食品贸易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根据国际贸易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有机食品也逐渐成为一项大宗贸易。该报告指出,美国、欧盟、日本的有机食品市场前景持续看好。到2006年,仅欧美市场就有超过1000亿美元的需求。可以预见,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有机食品贸易也将呈现快速增长。

(三)有机食品认证管理不断完善

目前,全球超过3100万公顷的农业用地通过了有机标准认证,在欧洲约有730万公顷土地运用有机手段耕种,其中约有660万公顷(相当于总农业用地的4%左右)经过欧盟认证。不仅发达国家如此,部分发展中国家有关有机食品立法和监管也有发展。拉美有超过10个国家,亚洲和非洲的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已经有相关立法,还有更多的国家有机食品立法正在起草过程中。

二、国际有机食品的认证发展及其特点

(一)国际有机食品认证发展

1. 美国。2002 年以来,美国有机产品销售额保持年均20%的增长率,目前有机食品在美国食品市场的份额占到约4%。美国还是有机产品的主要进口国,有机蔬菜和水果中有25~40%来源于进口。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联邦有机食品生产法案》。根据该法案,在销售的产品上标识“有机”字样必须通过合法认证机构的认证,认证机构的资质由美国农业部评估审核。并且美国建立了较完善的有机农业认证体系和认证标准。在有机农产品方面,美国目前拥有有机农作物生产标准、有机畜产品生产标准和有机农产品标准三类。

2. 德国。在欧洲,德国有机食品消费值占欧洲生产或进口的有机食品值一半以上,目前仍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德国非常重视有机食品市场的发展,对有机农业生产进行补贴,建立了科学完善的管理方式,由政府制定法令、法规和标准,批准质量认证,认证机构负责各环节质量检查。有机食品管理中对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比较严格。按欧盟规定,有机农业企业每年都必须接受一次严格检查,检验合格才能获得证书。BCS是德国著名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

3. 日本。日本农林水产省在1988年度的《农业白皮书》中首次正式提出发展有机农业,制定了有机农产品的标准并正式颁布实施。1999年日本颁布并实施JAS标准。2006年,日本农林水产省修订的《农林物资规格化和质量表示标准法规》(JAS)要求加强对有机农产品和食品的认证、标识管理,规定在日本市场上出售的有机农产品应带有认证标识。日本有机和自然食品协会(简称JONA)下属的日本食品和农业物质审查中心(简称FAMIC)是日本有机食品认可审核机构。

(二)国外有机食品认证的特点

1. 拥有健全的有机产品标准、认证标准和检查检验法规体系,并能根据现实需要及时更新。以有机食品标识的使用为例,一般把有机食品分为四大类,只有有机配料含量在95%以上的产品才能称为有机产品,有机配料含量低于95%但是等于或者高于70%的加工产品,可以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及标签上标注“有机配料生产”字样,有机配料含量低于70%的加工产品,只能在产品成份表中注明某种配料为“有机”字样。而且发达国家普遍重视有机食品认证制度的时效性和科学性,即使是已经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如果在实践操作中出现问题,也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修改完善。我国在这方面明显落后。

2. 多层次的有效监管制度。除了监管机构、认证机构的持续性检查外,国外社会性的监管也较完善,具体包括消费者组织和食品科研机构等,从而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实施有效监督。和国外相比,在国内,一方面认证监管机构监管尤其是持续性监管乏力,另一方面依靠外部社会力量的监管也很薄弱,从而导致对有机食品监管效率较低。

3. 严格明确的法律责任。发达国家的食品召回制度就是在监管制度约束下的强制行为。一旦食品包装或标签上出现不规范或错误的用语,就要求生产或加工企业召回问题食品。而在国内,不规范用语较为普遍,象超市等销售渠道为了迎合消费者,在宣传过程中用诸如“无污染”、“纯天然”等字眼,这些用语在国际和国内都没有明确界定,法律条文方面缺乏对这些行为的处罚规定。

4. 对进口的有机食品认证有严格的要求。以欧盟为例,凡欧盟进口商进口的有机食品必须获得符合ISO导则65①要求的认证机构认证。欧盟每个成员国均设有一个专门机构来监管有机食品,凡成员国进口商要进口有机食品,必须获得该机构颁发的进口许可证。我国对从国外进口的有机食品及其认证没有明确的文件加以规范。

三、我国有机食品认证和监管存在的问题

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有机食品在国际市场份额中所占的比例还比较小。据统计,我国有机食品占全部食品的市场份额还不到0.1%(世界平均水平为2%,发达国家一般为5%-10%)。近年来,随着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转基因成份等食品问题的出现,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追求促使了国内有机食品市场的增长,国际上对中国有机产品的需求逐年增加,有机食品认证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逐渐浮出水面。

2011年,一些媒体通过追踪有机食品产业链,发现了在我国部分省份存在随意标注“有机”,花钱买认证和张贴假冒认证等乱象,使得消费者对有机食品原本的一点诚信消失殆尽。当前我国有机食品认证方面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有机食品生产者重认证、轻管理。2005年4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的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19630.1―2005)对农产品生产质量要求较高,而农业生产者对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技术掌握有限,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如何编制文件来获取认证而非有效贯彻有机食品标准,把认证作为一种“促销”手段,导致我国有机食品实际生产技术与国外存在差距。

第二,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对获证企业的监管效率较低。我国《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②第五部分 “认证后的管理”中有3条对认证机构对获证企业的管理做出了规定,不过这些规定属于原则性规定。现实中很多认证机构对获证企业重认证、轻监督,导致获证企业的违法行为不能及时纠正。

第三,对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和企业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不够。国务院2003年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所以在认证制度方面,我们不是无法可依,而是执法不严,处罚不严。笔者在媒体上进行资料搜索,很少发现有认证机构被处罚或被移交司法机构处理的案例。

第四,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相关信息未能有效传达给消费者。最早在我国开展有机食品认证的是一些国外认证机构在国内开展的出口认证。随着我国有机食品市场发展,国内经批准的合格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约为30多家③,还有少数未获批准的机构开展非法认证。合格认证机构信息在有关机构网站上可查询到,而消费者获知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很多时候无法区分认证机构合法与否,这就加剧了当前我国有机食品认证的“乱象”。

四、完善我国有机食品认证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对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监管

国际标准ISO/IEC 导则65:1996 规定了涵盖有机食品在内的产品(包括服务和过程)认证机构的运作要求。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以此为基础了《产品认证机构通用要求》应用指南(CNAS-CC22:2007)。当前国内在这方面的主要问题在于执法监管力度不够,由此造成认证机构和认证人员鱼目混杂,发证行为不规范,发证后理应履行的对认证对象的持续监督检查落实不到位等。基于上述问题,必须要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管,具体可参考以下做法:依法从严审核新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资质,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既有认证机构资质变更情况能及时通过多数公众知晓的渠道,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加强对有机食品认证人员的培训和注册管理,增强认证人员业务能力;定期对市场已认证食品情况进行抽查,预防和发现认证机构后续管理跟不上的问题;及时曝光对有关认证机构违法行为的处罚案例,增强对认证机构的威慑。

(二)规范有机食品认证标志和标识的使用,防止认证标志和标识滥用

发达国家一般对于“有机”标志和标识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并且对于违法滥用认证标志的造假者处罚相当重,如美国《有机食品生产法》规定,违法滥用有机标示者处以10000美金以下的罚款。国内目前鲜有公开的对违法使用认证标志和标识行为的处罚案例,从而导致部分企业根本未获得认证,却以“有机食品”名义宣传销售,动辄就冠以“纯天然”、“无污染”字样。针对上述行为,建议必须从两方面规范:一要规定超市等销售终端有机食品证书或必须明示证书有效期;二要强化认证机构对获证企业有机食品证书和标志使用的执法监督,并对相关违法行为在媒体上公开。

(三)加强社会性监管的力量

美欧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美国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来自州、联邦、地区以及第三方监测机构等多方的不同监管和检查。针对当前国内监管过分依赖官方监管的问题,提出以下参考建议:理顺从上到下的监管分工模式,细化监管机构职责,继续强化官方对认证机构、认证人员和认证企业的管理;应积极鼓励其他机构团体参与有机食品认证的监督,如媒体加强对有机食品的舆论监督,食品科研机构加强有关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消费者增强权益保护意识等;借鉴2011年7月起在各地逐步实施的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推行有机食品认证有奖举报制度。此外,如美国、德国等国政府对有机食品认证企业有一定的扶持和补贴以降低有机食品生产企业的成本,我国也可部分借鉴其做法,降低有机食品的价格,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认证市场乱象。

注释:

① 中文名称为《产品认证机构通用要求》

第7篇

一、“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进展情况

(一)无公害蔬菜。截至**年,全区无公害蔬菜面积稳定在16万亩(其中省级认证面积3.9万亩),占到蔬菜总播种面积的47%,总产量5.5亿公斤,总产值2.55亿元。**年3月我区的青椒(7800亩)、西红柿(23400亩)、洋葱(7800亩)获得省级无公害食品认证。去年**区成为全国100家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区)之一。**年西红柿获得国家无公害食品转认证,青椒和洋葱的转认证工作正在进行中,除此之外,今年又申报了东阳镇大白菜无公害食品认证,面积为15000亩。

(二)无公害水果。**年,我区无公害水果基地的认证工作迈出了第一步,对北田镇北田村1732亩红星、红富士苹果基地进行环境及产品认证。目前已完成产地环境检测,并已报省。

(三)无公害红枣。**年,全区红枣种植面积已达30万亩。4月,区枣业中心制定了《**区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规程》,全区实现无公害生产10万亩。申报4000亩红枣无公害生产基地,已经通过省级初审。今年7月,我区首家农业标准在丰元枣业公司出台,这标志着我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迈出历史性的第一步。区农业局在参阅标准文本和实地考究的基础上,聘请红枣专家,以丰元枣业为示范基地,建立了《红枣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红枣农药使用准则》和《红枣肥料使用准则》三项标准。经市、区质监部门对三项标准审查,并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出台,使丰元红枣达到AA级绿色食品标准。同时,为今年全区红枣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无公害粮食。今年向晋中市申报无公害小米,面积为12000亩。

(五)绿色食品认证。**年山西华玉荣香椿有限公司向晋中市申报香椿辣酱绿色食品,基地面积为4000亩,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中。**年,该公司又申报了有机食品认证。

二、“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采取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体系。在全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后,区委区政府给予高度重视,成立了**区无公害蔬菜生产领导组,统一对无公害生产涉及的环境要素、生产要素及市场进行协调管理和监控,同时完善了乡镇、村分别成立的无公害蔬菜生产领导组,并且区、乡、村层层签定了责任状,做到责任到人,奖罚分明。

(二)夯实基础。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中,我们坚持远离污染源,要求距公路100米以上,并对基地菜农实行以村登记、以乡造册、以区建档的办法,稳定了基地面积,增强了菜农的责任感,保证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各项措施的贯彻执行。

(三)强化管理。

1、从行政法规的角度,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和管理办法。区政府秘书处转发了山西省政府农业厅《关于禁止在蔬菜产区销售和使用部分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意见》、区农业局转发了山西省政府农业厅《关于加强农药安全使用管理暨严禁在蔬菜果树上使用高剧毒农药的紧急通知》、区政府制定出台了《**区无公害蔬菜管理办法》、《**区红枣无害标准化生产规程》、蔬菜中心制定了《**区无公害蔬菜生产手册》、区农业局制定了《红枣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红枣农药使用准则》和《红枣肥料使用准则》三项标准等。

2、从农业执法的角度,组织农业、技术监督、工商等部门深入农资市场,查处清理各类明令禁止的农药、化肥,尤其是无公害蔬菜基地范围内坚决杜绝违规农资露面,一经发现,按照**区无公害蔬菜管理办法严肃处理。

3、从规范生产的角度,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培训活动。组织菜农认真学习了《**区无公害蔬菜生产手册》,将其中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禁用的农药和常用农药安全间隔标准等内容逐一阐述,使菜农能迅速掌握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基本知识。

4、从质量安全监测角度,进行严格的质量安全监测。蔬菜中心成立了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投资6万余元,配备了两台农药残留快速监测仪,并选送两名专业技术人员到北京培训,获得了农业部药检所颁发的农药速测资格证书。在四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设置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检测小组,每月的10、20、30日定期将各基地采集的样品交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统一检测化验,区蔬菜中心还不定期从各基地、各大市场随机取样进行检测化验。去年检测样品1500余份,合格率达98%。实行登记追溯制度,对不合格的蔬菜产品就地销毁,并通报批语,限期整改。

5、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示范推广无公害生产新技术。如北田镇的温室生产中使用果实套袋技术、臭氧发生器杀菌和防虫网技术,大幅度减少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不平衡。就全区来看,我区的无公害产品认证工作只有蔬菜产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红枣、水果产业的认证工作今年刚刚起步,面积也分别只有4000亩、1732亩,畜牧产业尚无突破。

(二)工作面临资金困难。我区办公经费紧张,无力建设综合性的无公害食品检测站,现有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也面临资金运转困难的情形。

四、下一步的思路和拟采取的措施及建议

(一)加速发展农技协组织。积极组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和扶持农村技术能人、科技人员、专业户开展农工贸一体化经营,以科技为纽带,以协会为载体,解决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使之真正成为农民通向市场的桥梁。

(二)坚持农业产业化道路。以我区农业重点工程为核心,加速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龙头企业拉动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良性循环。

第8篇

从上海

>> 有机农业之问 有机农业方兴未艾 有机农业求解 认识有机农业、有机食品 有机农业更安全 审慎面对有机农业投资 打造中国有机农业 古巴的都市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在中国(下篇) 有机农业在中国(中篇) 有机农业在中国(上篇) 有机农业及其发展 透明的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初探 白领“玩不转” 有机农业 德国生态有机农业 丹麦有机农业:安全至上 有机农业造就生态小镇 不要误会有机农业 农业:有机循环促转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有机农业之辩 有机农业之辩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小宁")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中国食品分类图

从上海浦东的陆家嘴往南50多公里,就到了多利农庄的所在地大团镇。从远处看,河流围绕四周的多利农庄,与其说是一座庄园,其实更像是与世隔离的“桃花岛”。这正是上海多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同贵精心打造的有机农业种植基地。

虽然有机食品只占全球全部食品销售量的5%不到,但不可否认的是,有机农业已经成为农业领域发展最为活跃的板块。7年前,正是看中了有机农业的广阔前景,张同贵创办了多利农庄。

如今,有机农业已经成为资本最热衷的农业投资领域,不仅吸引了张同贵这样科班出身的投资者,也吸引了大批的“跨界”企业家,比如柳传志、丁磊、刘强东和王健林等。

如此多的资本和企业家投身有机农业,那么有机农业的前景究竟有多诱人?一些欧美市场的统计数据或许可以看出其中端倪。

法国大约有5%的农场专门从事有机食品原料生产;2006年,英国年销售有机食品16亿英镑;美国从1990年开始有机农业年增长率为20%,2010年,美国食品市场上有机食品占有率高达58%;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农民以每年12%的速度递增;日本有机食品的市场规模在10000亿日元左右,年增长率达30%。从世界上来看,全球有机食品市场1990年开始发展,到2010年达到近600亿美元的市场,几乎是2000年的3倍,势头凶猛。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预测,下一个10年,全球有机食品销售额将会以一个稍缓的速度增长。

2010年,全球有机食品销售额为591亿美元,中国所占比重仅为2%,预计到2015年,中国有机农产品产值将达到248亿~594亿元。 看得见的前景

据有机农业研究所和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球以有机方式管理的土地面积为3700万公顷,这个数字在1999年仅为1100万公顷。其中,大洋洲1210万公顷,欧洲1000万公顷,拉丁美洲为840万公顷。有机种植面积排名前3位的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1200万公顷)、阿根廷(418万公顷)、美国(195万公顷),中国位居世界第6位――139万公顷。

“有机观察”(Organic Monitor)的调查显示,全球有机食品和饮料的销售额2000年为179亿美元,2010年达到591亿美元,约为2000年的3倍,北美和欧洲有机产品的销售额占到全球市场的96%。

中国市场的情况相对而言成长更快一些,每年大概保持30%的增长。尽管如此,中国仍不能令人忽视的是满足有机农业生产的环境越来越恶劣,最重要的3个指标空气、土壤和水变得越来越不适合有机农业发展。

就拿最近讨论最热烈的水污染,中国水资源总量的1/3是地下水,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专家在国际地下水论坛的发言中提到,全国90%的地下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尤其令人担忧的是饮用水源地所受污染尤其重金属污染、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很难被传统水处理工艺消灭。而土壤污染更不令人乐观,国土资源部统计表明,中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此外,中国耕地面积占世界不到10%,化肥施用量却占了世界的近1/3,土壤污染已经日益严重。

如何克服这些不利环境的影响,真正满足有机食品的生产条件,是进入有机行业必须解决的第一大挑战。据张同贵介绍,多利农庄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可谓是绞尽脑汁。为了解决空气质量问题,多利选择了远离市区处于季风口的大团镇;为了达到有机蔬菜国际标准的要求,多利农庄经历了5年土壤无害化有机转换,并且调配出一种纯植物有机肥;在水源方面,投入6000多万元改良河道和灌溉用水,使其水质达到接近居民饮用水的三级水质。如此的努力,多利也换来了商业上的回报,2009年净利超过500万元,2010年超过了1000万。

不过,有机农业在中国还有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发展尴尬,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张福锁教授认为,中国如果全部采用有机农业生产模式,按每年人均消耗粮食400公斤计算,将有2.9亿人没饭吃。发达国家多年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施化肥的有机农业生产模式与合理施用化肥的生产模式相比,产量至少降低30%。诺贝尔奖获得者、绿色革命之父borlaug曾在1998年指出,如果中国要满足粮食生产的目标,平衡土壤肥料是第一位需要。

中国目前粮食自给率已经突破90%,对于中国来说,增加产量仍然是首要的,而有机农业并不能满足这个迫切的需求。因此,虽然有机农业长期来看前景偏好,但是在中国市场,仍然有很多现实问题,会增加有机农业短期内的变数。 变数

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和资本的热捧,使得有机食品加速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成为食品领域的新宠。但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者对有机食品有着各种各样的疑问:有机食品认证可靠吗?怎么来辨别市场上的有机食品的真伪?高价购买有机食品值得吗?

确实如此,市场上的有机产品鱼龙混杂,杂乱无章的情况非常普遍。认监委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机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达5000多家,有机生产面积已经达到200多万公顷,中国共有23家认证机构开展有机产品认证活动。

如此众多的企业难免良莠不齐,综合来看市场上的有机食品存在3大乱象:

首先是标志混乱。按照规定,有机食品必须具备有机食品标志和有机认证标志。然而市场上很多产品普遍存在标志不清的现象,更为重要的是根据《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有机食品认证证书有效期仅有1年,但市场上有机食品很少会主动标示出认证证书的有效期;再次是认证混乱,符合资质的认证机构共有23家,但市场上出现的远不止这些,消费者对此也无法识别,这就造成很多不是有机产品的被以次充好,当做有机产品来销售影响市场秩序;最后则是监管混乱或者缺乏监管,有机食品的监管是一个全流程的监管,涉及到农业、工商、质检等各个部门,这就需要各个部门的紧密配合,而现实则是“重认证,轻监管”。

“这些现象很容易造成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对有机产业发展非常不利。”张同贵告诉《商业价值》记者。不过,这种现象正在得到改善,2012年7月正式实施了新版的《有机产品认证规则》,中国生产的所有有机产品有了统一的“身份证”,这包括有机认证标志、有机编码、认证机构名称等,消费者登录认监委网站即可查询产品信息。

新版的认证规则对有机产品的生产、认证、监管更加严格。比如销售产品需使用销售证并建立“一品一码”追溯体系;销售场所对有机产品不能进行二次分装、加贴标识等;一些容易产生问题的产品如蜂产品,这次也被排除在有机产品之外。另外,对因各种问题而被撤销认证证书的企业,任何认证机构在1~5年内不得再次受理其有机产品认证申请。最大的亮点在于“农残指标不得检出”,20多个农残指标由“限制数量标准”变为“零残留”,均要求不得检出。要知道,在有机农业种植过程中,国外的一些标准里允许使用硫酸铜(波尔多液的成分)来防治病虫害,而中国则不允许。

第9篇

关键词:基地;“三品”生产;质量安全;探讨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S19 文献标识码:A

几年来,龙江县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以生产基地为依托,采取政府推动、科技带动、龙头拉动和基地互动的有效措施,坚持发展有机、绿色和无公害“三品”产业为目标,建基地、抓认证、拓市场、强监管,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截止目前,全县绿色食品基地面积24万hm2,认证绿色食品23个、有机食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431个、地理标志登记产品2个,原料年产量150万t,产值30亿元。质量是食品产业发展的保证,在规模和数量增长的同时,始终把质量监管紧紧抓在手上,以“保证产品质量,规范企业用标”为中心任务,坚持“源头入手、标本兼治”的原则,实行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管,全力保障绿色食品质量,为提升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成立机构,健全工作体系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战略部署,龙江县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单独成立了绿色食品产业工作的常设机构——绿色食品办公室,级别为正科级,编制6人,具体负责全县“三品”产业的开发和质量安全工作。同时要求各乡镇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健全了队伍工作体系。目前,全县已拥有专兼职工作人员280余人,其中县里7人,乡镇48人,村级231人,在全县上下组建起一支技术过硬、作风顽强、服务优质的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工作队伍。

2 规范基地,统一生产标准

为了确保基地原料生产质量,从统一标准入手,着力规范产地生产。

2.1 统一技术

制定了龙江县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以此作为全县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原料生产的技术标准,并统一下发到各基地,要求乡村两级必须按照规程严格组织和指导生产。

2.2 统一培训

认真制定年度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技术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采取县训师资、乡镇训骨干、村屯全员培训。全县每年举办各类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班300多期,培训人数超过6万人次,实现了每个农户都有1~2名明白人,增加了生产的科技含量。

2.3 统一档案

按照绿色食品原料生产有记录、工作有档案的统一标准的要求,印发了龙江县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农户种植卡和生产登记薄,指导农户按年度认真填写,并要求乡村两级都要按农时季节、农事活动、工作安排等分类作好记录,定期整理,统一装订,归档立卷,并录入微机,进行微机化管理。几年来,龙江县年均装订种植卡、登记薄、工作纪实、技术指导等各种资料110多卷,累计700多卷。

3 强化监管,保证产品质量

为了提升“三品”产品质量,着力在以下4个方面强化监管。

3.1 制度监管

结合生产实际,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龙江县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管理办法、投入品管理办法和监督管理责任制,六统一管理制度和十户联保制度,生资业户不经营违禁投入品承诺制度、经营投入品备案制度和外来肥源检测制度等多项监管制度和办法,并以县政府和绿色食品开发领导小组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乡镇,转发到各基地村,要求基地乡、村的绿色食品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落实、严格执行,用制度来管人,约束工作、规范基地建设。

3.2 投入品监管

在每年备春耕期间,在全县生资经营场所张贴公告,并向经营业户发放公告,公布允许经营投入品和违禁投入品的清单,提醒消费者和规范经营者;与农业局、技术监督局、工商局等单位联合,对县乡农资市场进行2次以上的联合检查,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和相关农业执法部门经常深入到农资市场、产地农户、田间地头进行定期执法检查和不定期抽查,重点查处经营和使用伪冒假劣投入品、违禁投入品等问题,一经发现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3.3 企业监管

对已获认证的“三品”企业,由县绿办牵头,会同工商局、技术监督局、环保局等部门常年进行监督检查,采取平时与年度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产品送检与抽检相结合的方式,检查其产品原料与基地是否相符,生产操作与规程标准是否相符,产品认证的标识与使用是否相符,以及企业的厂区环境、卫生等内容。通过检查,严把了企业生产关和用标关,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标准和产品质量。

3.4 市场监管

通过市场巡查和建立举报制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行为,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出县外。同时,重大节日开展市场抽查,对超市、便利店、专卖店、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进行检查,查看“三品”标识使用规范情况。对伪造、冒用、过期等不规范用标的商品,要求马上下架,限期整改,确认没有问题之后方可允许经营,到期仍未整改和整改不了的产品,责令经销商返回给原渠道,不得继续经营,规范了“三品”质量,净化了农产品市场,强化了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促进了“三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

4 搞好创新,探索质量追溯

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保障供给、生态安全、提升产业、致富农民为总目标,以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菜篮子基地建设为总平台,强化监督保质量,突出宣传强品牌,改革创新增活力,为促进农产品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以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做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成果,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

——稳步推进农产品产地准出,以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为抓手,新建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单位10家;

——建立县级标准化示范区,力争农业标准化实施面达到50%;

——加快“三品一标”认证管理,力争全年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万亩,绿色食品3个,争取新登记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

三、推动措施

(一)着力强化信用管理,推进农产品产地准出。以产地准出、菜篮子基地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全面推进“有管理制度、有专门人员、有生产记录、有质量检测、有产品标识、实现追溯管理”的“五有一追溯”制度的落实。加大基地自检室及县级以上农批市场自检建设,提高基地产品准出自检率。开展农产品生产基地质量安全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二)着力强化检打联动,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一是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行动。在巩固前两年整治成果基础上,坚持打防结合、集中整顿与日常监管结合、治理与巩固结合、采取高压严打态势,突出重点地区、重点品种、重点时节,点面结合、上下联动、合力推进,集中力量组织开展农业投入品、蔬菜、畜禽产品及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农业投入品生产、销售及使用过程中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二是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以“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菜篮子基地及工业区为重点区域,以规模性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品基地及县级以上农批市场为重点对象,以“菜篮子”、“米袋子”为重点品种,增加检测频率,扩大检测范围,掌握安全隐患,确保质量安全。2011年,全县监测各类农产品达到800批次以上。三是注重检测结果的应用。对基地不合格农产品,通过结果通报及不良信用记录等方式,可以依法进行查处的,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无法依法进行查处的,在各类政策补助、项目立项及评奖评优环节建立否决机制;对流通环节不合格样品,做到发现一起依法移送一起。

(三)着力强化“三品一标”发展,推进农业标准化。一是抓好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尤其是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范围、菜篮子基地内“三品”认证服务工作,推动“两区”内大宗农产品100%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主导产业示范园、精品园区的主要农产品和省级名牌农产品要求达到绿色食品认证。发掘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农产品,组织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二是切实加强证后监管。按照“保证产品质量、规范标志管理”的基本要求,全面实施绿色食品企业年检制度,开展三品质量抽检,强化淘汰退出机制。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标志市场监察行动,严厉查处假冒和违规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标志行为。三是加快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抓好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全县农业标准化实施面达到50%。

(四)着力强化保障体系建设,增强农产品安全监管能力。一是加快县级检测机构大平台及基地(市场)自检室小平台建设。县质监站要完成中央项目建设,争取今年通过验收。二是加强农产品监管队伍建设。针对各镇(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是新人这一特点,计划举办一期培训班,希望通过培训,将全县监管员培养成为“懂政策、懂法律、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生力军。

第11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认真落实“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品牌农产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全程监控,突出重点,标本兼治,集中整治,依法查处,积极推进品牌农产品产地环境洁净化、生产过程标准化、包装标识规范化,确保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工作目标

(一)及时发现并消除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有效整改和依法查处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树立和维护品牌农产品公信力。

(二)有效增强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提高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水平。

三、检查内容

全面监控品牌农产品认证管理及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一)生产经营规范性。按照“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的要求,调查产地环境质量、区域范围及周围污染源受控情况,掌握重点区域的农业环境变化趋势;了解获证单位的生产操作规程和相关标准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生产操作行为;查阅获证单位是否建立生产记录并按规定对生产记录进行档案管理,查看生产记录内容是否完备,评估生产记录的真实性。

(二)产品质量安全性。狠抓原料、添加剂、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情况检查,从源头上保障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检查获证单位是否使用禁(限)用农(兽)药;农(兽)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是否符合相关准则,绿色食品获证单位是否执行原料(饲料)订购合同;采收、屠宰或捕捞是否符合农(兽)药安全间隔期或休药期的要求;原料及投入品贮存是否有专人管理和适宜场所。同时,对生产基地、销售市场和加工车间(仓库)的品牌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针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依据相关法规和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三)包装标识合法性。检查获证单位是否已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对农产品包装标识的各项规定,重点检查必须包装的品牌农产品是否经包装后上市销售;产品或包装上是否标注标志和发证机构名称;标称品牌农产品的产品其证书是否有效;是否存在伪造、冒用、超范围使用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等。在包装标识检查过程中,应针对当前假冒认证标志现象比较严重这一突出问题,加大市场监察力度,严厉查处假冒品牌农产品行为,维护品牌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公信力。

四、时间节点及任务安排

(一)成立检查工作组、制定检查计划:20**年5月5日前,各区县农委(包括**食品集团公司产业部)成立专项检查工作组,根据本辖区内品牌农产品生产企业的数量(见附件1)制定切实可行的检查计划,并报市农委市场与信息处。按照本方案要求,负责开展本地区、本行业所有品牌农产品的专项检查工作。

(二)实施现场检查:20**年5月6日至5月31日,各区县农委(包括**食品集团公司产业部)根据检查计划,按照专项检查表(见附件2)的要求实施现场检查,每个现场检查小组至少由2人组成。

(三)抽检产品质量:20**年5月5日至5月31日,由市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统一安排相关质检中心,对所有品牌农产品(当季无鲜活产品的除外)进行抽样、检测。具体产品名录、检测标准和判定标准等由市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另文下达。

(四)专项检查情况汇总:20**年6月1日至6月6日,各区县农委(包括**食品集团公司)将本辖区的现场检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区县品牌农产品现场检查总体情况、存在主要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整改情况);相关质检中心将产品抽检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承担抽检农产品的总体情况、存在主要问题、原因分析及建议)。20**年6月6日前各区县农委(包括**食品集团公司产业部)将现场检查汇总分析及填妥的专项检查表,质检中心将品牌农产品抽检情况汇总分析及产品检测报告报送市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市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对全市品牌农产品专项检查的总体情况汇总后,于6月10日前报市农委市场与信息处。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各单位应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检查,要站在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组织专门力量,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迅速开展检查工作。同时,要主动向政府汇报,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通力合作。

第12篇

一、低收入农户发展资金投入情况和主要成效

1、低收入农户发展资金投入情况

2013年共投入低收入农户发展项目资金7244万元。其中,省级低收入农户发展资金投入221万元,农户自筹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投入3784万元。

2、低收入农户发展资金补助项目成效

2013年全县低收入农户发展资金补助项目中,发展农作物种植面积24000亩,发展水产养殖面积1300亩,发展畜类饲养8400头,发展禽类饲养61900只,发展食用菌种植45万袋。

二、主要政策和措施

1、明确思路,规范项目实施

为适应新形势下扶贫开发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加快低收入农户增收步伐,我县把发展三大主导产业和三大特色产业放在整个扶贫工作的突出位置,明确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攻方向,以“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为平台,加快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有竞争力的农业主导产业,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强化扶贫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大力扶持低收入农户发展特色种养业、来料加工业、“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拓宽低收入农户的增收渠道。同时参照《自治县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扶贫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以奖代补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成立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扶贫农业龙头企业、扶贫专业合作社项目的规划、实施、监督、检查。

2、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

今年来,我县坚持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紧紧围绕茶叶、笋竹、食用菌、蔬菜、水干果、畜禽、中药材、花卉苗木、水产养殖等优势农业产业,不断推进生态农业发展。通过政策导向,逐步明确特色农业发展重点,促进主导产业集群化,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全县累计通过国家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认证10个、市级以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个、市级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20个、市级以上绿色农产品认证16个;全县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6.75万亩,比重达58.62%。

三、主要困难和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农民群众的持续增收,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一是主导产业发展缓慢。尽管近年来产业扶持力度逐年加大,但由于立地条件差和县域农业总体规模小,主导产业很难在短期内形成规模,发挥支柱作用。二是建设投入不足。我县作为全省重点欠发达县,县乡财政财力有限,扶贫开发类项目配套资金压力很大,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金融资本投入途径缺乏,社会资本流入渠道不通,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三是农村基础还比较薄弱。由于地处山区,村居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而贡献率低,地方财力的制约又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滞后,公共服务仍然相对滞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不多,村级债务仍然很重。四是影响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依然存在。土地要素、支农投融资机制等方面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三农”服务工作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和扶持,各类有偿服务、企业服务、科技承包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能有效地建立和运作起来,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不强。

四、下步打算

1、立足农民增收,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培育计划。

坚持走精品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大力发展茶叶、毛竹、香榧等三大主导产业,积极推进食用菌、高山蔬菜、现代林业等三大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园区农业、庄园农业、观光农业、原生态精品农业、物流配送农业和电子商务农业等农业新业态,通过推进山区农业现代化特色工程,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业资金投入回报率,让农民从农业生产经营中得到更多收入。茶产业着力于打造惠明绿茶和白茶品牌,迅速推进茶叶全域化开发种植;竹产业着力于建设竹林便道,大幅度提高专业化生产和合作化经营水平;香榧产业着力于打造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香榧发展“燎原计划”;

2、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是着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培育壮大现有农业企业,要围绕市场需求和特色优势产业,探索建立农产品加工园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聚集资源要素,扩大基地规模,加快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集群。二是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深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开展业务培训,规范项目实施、账务处理、资金管理等,促进规范化管理,提升发展质量。三是加大家庭农场培育力度。对现有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培育建立示范家庭农场,指导帮助其提高经营管理能力,不断发展壮大,同时总结先进经验和做法,进行推广学习。

五、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