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1 15:06: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等教育理论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浪潮中,始终同时存在两种互为反向趋势的博弈与制约:同质与异质趋势。一方面,在针对经济全球化而采取的教育应对行动中,各国高等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球共同认可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影响,各国教育活动越来越倾向于趋同;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国家教育消失,针对不同的教育体系和教育资源,高等教育的地域性特点愈发鲜明,各国教育独立性比任何时候都得到加强。这种相悖发展趋势同样渗入到高等教育管理领域,因此,高等教育管理模式重构演变历程也充满着各种相互制约力量的博弈与均衡,并呈现独有特征,即管理权力集中化和分裂化趋势共存;管理焦点监管与效能并重;政府管理角色干预与放任兼顾。
(一)权力的重构:集中与分裂2010年12月,英国政府宣布建立高等教育理事会,取代原先由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质量保证署、公平升学办公室和独立评审办公室等分别承担的职能。这种类似超高校层面机构的建立,表明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管理权力的重构是在集中化与分裂化的两种趋势较量中重塑。广义上说,全球化压力下高等教育管理权力重构表现在三个层面,即全球层面、国家层面和组织层面。在全球层面,随着全球教育一体化进程加速,面对超国家层面区域性组织的强大影响,迫于全球共同认可的教育管理模式压力,各民族国家政府不得不出售部分国家教育管理权力给超国家层面组织,以换取更大的全球教育能力和话语权力。但是,由于高等教育是一代精英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的主要途径,来自他国文化背景的大学担负民族国家这一文化使命的能力令人质疑,因此,反过来,各民族国家需要重构自己独特的教育管理权力,以确保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在国家层面,由于坚信“一个充满生机的经济格局和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密不可分的”3,民族国家政府将高等教育定位为培养能参与全球劳动力市场竞争并拥有高技能的劳动力,而政府的职能是提供合理机会与条件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高等教育机构发展,淘汰无法服务经济目标的组织,因此教育管理权力呈现集中化趋势。同时由于市场对高等教育需求呈现多样化和多元性,民族国家政府希冀教育机构能提供具有灵活性、适应市场对高技能人才动态需求的职业课程体系,因而政府又放松管制,将部分权利下放高校,赋予高等教育机构更多自,促进高校相互竞争,从而更好满足国家经济和全球市场需求。在组织层面,尽管历史上公众事业与私有企业有明显区别,但受高等教育市场化影响,这一区别已开始淡化。相反,高等教育应该“符合消费者的愿望和需求”理念盛行。既然教育要肩负培养具有全球能力劳动力的责任,要发展更适应市场更为灵活的高质量教育和培训体系,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具备更多的标准化和可预见性,而不是更多自由和灵活性。因此,为参与全球化竞争高等教育不得不走向标准化的道路,管理模式趋于权力集中控制。在此语境下,校长成为CEO,与其他管理者共同决定政策以及专业课程的增设和取消。从教学大纲设定到教学任务完成都被具体确定为一个个可实现的目标,教师的主要角色即政策的实施者和目标的实现者。教学过程接受越来越多标准化控制,教师的职业自主性逐渐减弱。但另一方面,由于高等学校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因此高校内部鼓励将学术和市场两者优势结合的系科更多参与市场,与企业合作,提供咨询服务获取更多的利润,反过来,系科获得更多的自。
(二)焦点的重构:监管与效能2014年9月,北京工业大学和中国社科院联合《高校教师收入分配与激励机制改革研究》报告。研究表明,中国一些高校实行聘用制,灵活用工,人事,采取岗位管理,岗位工资等市场化管理理念和方法……其中泰罗主义的计件工资办法也成为流行管理工具,教师上课的数量,的数量成为决定绩效工资和职务晋升的基本依据。显然,在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机构被认为是效率低下的组织,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干预,引入一系列类似其他商业组织的奖惩制度和管理体系进行从上至下改造,从而实现高效发展。高等教育管理焦点逐步转向监管和效能。率先进入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企业化经营理念首推麦当劳化和目标管理。麦当劳化是理性化的再概念化,指从传统思维转向理性思维和科学管理的过程。它包括四个主要因素,效率(用最理想的方式完成某一项作业),可计算性(客观的而非主观项目必须能够被量化),可预见性(标准化和均一化的服务),控制。在麦当劳化理念主导下,高等教育的质量被公认为可以通过量化机制得到保证。高等教育需要提供快捷、经济和便利的知识产品,因此教学大纲、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都需要满足可计算性,教学行为规范逐步标准化和呈现可预见性。其次,目标管理也引入教育管理,以促进高等教育实现管理创新并获得竞争优势。高等教育中的教学被等同于一种技术追求,对教育组织机构各个层级的管理都被视为特定目标设定与实施完成。例如自20世纪后半期,英国校长的职能目标就包括服务竞争、企业化、应对能力、协调人力资源、实现短期标准化、实现增值目标、标杆管理、自我评估和其他服务等。同时,教师自我评估能力遭到质疑,外部评估被强化,学校组织专家设定标杆管理目标,而教师的作用变成不断寻找最有效途径和策略去实现各类教学目标。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压力下,高等教育逐渐改变了原有的管理模式,从松散自主的公益服务转为追求商业组织的3E目标,即高效、效能和效益。
(三)政府角色的重构:干预与放任自21世纪初,全球经济模式从工业化生产模式转向知识经济模式,促使各国重构政府在教育中的角色和作用。各国逐渐将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从政府主导模式(state-controlmodel)转为政府监督模式(state-supervisorymodel)[15]32,即既要解除对高等教育过多管制,又要限制引导其步入服务经济目标运行轨道。具体来说,政府角色的重构体现在干预和放任两个方面。首先,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政府在高等教育中引入超学校层面的外部评估并将其作为主流评估模式,旨在促进改善各高等教育机构服务社会的水平和提升其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其次,经济全球化影响民族国家政府对经济的控制以及本国教育服务能否提供足够资金,高等教育领域面临资金日趋紧缩的局面,典型的例子如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2011年向国会递交公共开支评估报告称,政府为防止英国因巨额赤字而破产,决定在未来4年时间里减少30亿英镑大学教学经费和10亿英镑大学研究经费。在越来越不能为扩大的高等教育提供足够资金的情形下,政府改变过去为所有科目和科研项目提供资助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对经营成功的高校和优势市场效益科研项目优先资助,并严格管理经费使用,指定质量标准。例如,2010年英国政府即宣布改变由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面向所有科目给予一揽子资助的办法,定向支持优先领域,包括科学技术、临床医学、健康护理以及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语言等。私立教育机构等新型高等教育提供者,如能够开展优先项目,也可以申请政府的经费支持。很显然,政府希冀借助市场导向,通过以学生的选择及质量决定经费,从而重塑整个高等教育的未来图景。全球化背景下政府监督角色并非完全体现在干预作用增强,也同时体现在放松管制方面。以英国高等教育的学费为例,在1997年工党上台执政以前,英国高等教育完全免费。随着到英国求学的人数增加,政府难以维持大学的正常开支,于是1999年政府宣布对大学生每年收取学费。2005年为应对汹涌如潮的来自欧盟的留学生,高校学费从每年1000英镑调高到3000英镑。2010年10月英国政府则取消对大学收费上限规定,宣布今后对英国及欧盟学生的收费标准,由各大学按照市场经济自行决定。概括而言,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干预与放任都是基于一种坚定的市场经济理念:市场本身不能提供足够的诱因引导高等教育机构致力培养劳动力的技术,因此政府应当始终在鼓励、供应和财政资助这类活动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二、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重构出现的新挑战
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面临巨大挑战和复杂多变的语境。尽管高等教育在管理权力、管理焦点和政府角色方面采取了积极策略应对新的态势,并得以重构更适应全球化发展的管理新模式,但是在重构新模式同时,也对高等教育管理提出了更新的挑战,需要引起教育领域的密切关注。
(一)在教育功能上,由于知识商品化和私有经济主导的管理模式使市场价值超越了信任与道德,高等教育领域长期以来致力推崇的社会价值理念如尊重、责任、包容、关爱他人、合作等逐渐弱化。这必将导致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逐步减弱,这样的教育目标实际上与教育全球化所倡导的使学生获得理解国际复杂系统的全球能力,形成全球观念,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同生活的目标相悖。
(二)在教育公平性上,当前的高等教育机构被视为提供知识产品的组织,消费者以付费方式获取服务。由于费用的高低决定所获得的教育服务质量,这将使得原本已不公平的教育变得更为功利和不公正。
(三)在管理效能上,源自超理性主义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将非理性合理化的做法完全排斥情感,违背了基本的人道,其结果可能会造成如伯特利所描述的:越试图创造一个成功的团队,越可能压制成功所依赖的个体创造力;越试图通过量化来确保质量,越可能鼓励个体仅关注量化指标而忽略与质量关系更密切的其他因素;越不信任个体,个体将变得越发难以信任。这显然与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所期待的结果大相径庭。
(四)在职业自主性上,标准化管理和目标管理会极大地削弱教师职业自主性和独立性。高等教育机构是用于学习、研究并提供社会服务的组织。数个世纪以来,高等教育教师免除了社会压力,获得相当大程度的学术自由,因为学术自由一直被认为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众利益,而教授们则获得终身职位以保证他们不必担忧来自社会的制裁从而能全身心从事教学和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教师职业固有的特质受到了威胁,使教师的职业自主性日益萎缩,反过来,影响了教师从事教学与学术研究所需要的自由与创造力。
一、国内外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现状及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处于政府主导的传统管理模式,政府握有主要决策权,高等教育建设“中央一套,地方一套,低水平重复建设”,高校间竞争机制匮乏,资源配置较为被动。在这种管理体制下生存的高校,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资源浪费,教学质量普遍较差,人才输出更是不能满足社会需求。20世纪90年代,政府针对上述弊端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布局调整方面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三次大的改革,最终形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的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新型管理模式。中央权利的下放刺激了民办高校的发展,同时使我国产生了一批学科设置齐全、师资力量雄厚、人才资源丰富的综合性大学。民办高校的产生迅速展现出了较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高等教育竞争机制的产生。市场决定需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管理逐步形成了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科学管理的新体制。该体制下政府为高校建设提供相应的法律、法规及财政支持,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其进行质量监督与评估,高校负责本身内部质量建设与管理,高校自治趋势愈发明显。其实,国外各地高校治理大多也是采用政府间接管理和高校自治相结合的模式,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以及决定大学董事会成员的方式影响大学的策和行为,通过拨放教育经费对大学进行间接调控和管理,政府本身对高校不进行直接管理。经过多年的探索、调整与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很多高校为了充分发挥本校特色,合理地开发配置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纷纷引入了质量管理体系,加强高校内部质量管理。
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指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及相关工作的发展,以利于国际贸易的交流和服务,并发展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活动中的合作,以促进产品和服务贸易的全球化。由ISO/TC176制定的一系列关于质量管理的正式国际标准、技术规范、技术报告、手册和网络文件等为其正确运行提供了相应的标准,同时也促进了质量管理的国际化发展。ISO9000质量管理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注重过程控制,倡导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是以预防为主并能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
三、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在高校管理中的优越性
高校与企业相同,都是为了输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目前我国高校产品主要有高等教育服务、高校毕业生及其他知识形态类产品。其中高校毕业生既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又是高校输出的产品,他们享受高等教育服务的同时又影响高校产品质量。知识形态类产品主要包括发明创造、学术、科研项目成果等。高校的项目研究不同于企业,企业着重于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并要求产品拥有高的性价比和市场占有率,高校则更多偏向于技术创新、预先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对于成本控制的要求相对较低。高等教育质量包括能为高校直接带来收益的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具有双重性的毕业生质量,能够提高高校声誉的知识形态类产品质量,它是高等教育满足社会要求的程度。然而,受服务对象接受能力参差不齐、教师授课质量不稳定及科研团队能力不同的影响,传统的经验管理很难发挥其优势来提高教育质量。因此,要想保证和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必须实施对服务提供及技术研究全过程的规范管理,建立系统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将零散无序的工作有效组织起来,使工作过程规范化、程序化,使教学服务从学科开设、教师培训等方面上得到保证,使知识形态类产品从立项、开题、设计、生产等全过程各方面得到控制。ISO9000所提供的管理模式是系统的、规范的、通用的管理模式,它通过有效的内部管理达到提升组织服务质量的目的,因此高校引入质量管理体系后会更容易科学管理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为提高组织运作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方法,通过体系运行,大学内部管理权利得到巩固,学校质量意识得到重视,教学能力得到提高,科研管理得到规范,从而使教育服务、毕业生及科研创新质量得到提高。实行ISO9000质量管理有利于规范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有利于提高高校持续改进和持续满足顾客需求与期望的能力。在国际平台,一些国家的教育机构对申请留学的外国学生有强制性规定,他们要求这些学生的学历或学位必须是由经过国际质量认证机构认证的学校授予,因此,实施ISO9000还有利于加强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高校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几点建议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符合高校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从类型上可分为文、理、工、农、医、师、林、财经、体育、艺术、民族、综合和特殊院校,各院校办学特色不同,学科设置各异。然而,许多院校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过于被动地采取统一的体系模式,非但没有提高教学质量,反而阻碍了学校正常发展,导致院校机构繁杂,质量目标不明确,体系运行作用小等问题。因此,高校不仅要培养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忠于高教事业的教师队伍,还要建立一套注重资源配置,机构设置精简,学科优化,展现本校特色和文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合理的内部管理,更好地满足社会、服务社会。2.注重过程管理,调动全员参与。明确高校内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过程,并通过控制过程得到结果。然而过程的有效性最终取决于全校各层次人员的总体能力,因此高校应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民主的质量管理体系,鼓励发挥个人才干,最终达到共同改进和发展的目的。3.合理科研项目管理。首先,质量管理体系机构的设置要有利于科研的管理,保证行政机构能更好地服务于科学研究,避免繁杂的行政管理束缚科研的发展。其次,制订合理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实施过程管理,保证学术自由及科研程序化与规范化。最后,建立良好的科研评价机制及奖惩制度,对评估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纠正措施,以便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对评比优秀的人员给予相应奖励,增加下年项目申报的优势。4.避免出现程序文件“两张皮”现象。根据体系要求建立完善学校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应的记录表格,积极开展人员培训,落实相关人员对程序文件的理解及使用,严禁日常工作脱离文件规定,避免平时用一套检查时补一套的“两张皮”现象。学校应按时组织开展质量监督,规范管理行为,记录管理过程、评价管理成效,努力向办学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前进。5.增加评估的透明度。体系评价:根据学校目的和需要制定合理的质量体系评估标准,解剖体系运行的所有过程,从“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做得怎么样”方面进行体系评估,确保体系的适应性、充分性及有效性。教学评估:为了避免教学评估活动流于形式,制定合适的奖惩制度,调动全员参与,采用透明的公示办法,在评估中增强各部门上进心。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要求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因此,高校应把不断提高环境适应能力与竞争力,将输出高素质人才和高科技产品作为永恒不变的目标,持续改进,不断更新和完善。
作者:马晶晶 石增强 王魁 单位: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
一、选题缘由
1984年,厦门大学获得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点,截止到2014年恰好走过了30年的历程。学位论文是传播学科研究的理论成果和普及学科知识的重要资料,统计分析一个学科以往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勾勒出该学科发展的历程,明确该学科未来的研究方向,促进研究者更好地把握该学科的研究重点。而且,具有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水平高,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较高水平,其涉及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对高等教育学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二、选题概况
以高等教育学实力最强的14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其中拥有高等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2所(厦门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师范类院校8所(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综合类院校4所(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西南大学)。这14所高校均拥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较高水平。
选取“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网络检索,学科专业名称为“高等教育学”,检索时间段为“2010-2014年”,学位为“硕士学位论文”,以这14所高校为学位授予单位,经过两个论文库的比对和筛选,去除重复的论文篇数,检索出共1056篇硕士学位论文,其收录情况如表1所示。
在所选的1056篇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作者最后入学时间是2011年,该年全国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16个。其中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近5年的硕士学位论文数量为0,因而本研究未对这两所高校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
三、选题领域分析
将所选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研究领域分析,所借鉴和参考的理论或分类标准如下。一是李秉德先生的教学七要素说,即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反馈、教师等七个要素。如,高校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高校课程教学和科研是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二是参照《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关于高等教育学杂志的分类标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基本理论、教育体制与结构、教育经济与财政、院校研究、民办与职业高等教育、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课程理论与教学改革、学生工作与学生事务、教育学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史、国际比较高等教育等基本栏目。三是受陈学飞分类方法的启发,并借鉴赵苁蓉有关高等教育研究主题的划分法,对1056篇高等教育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主题分析,得到如下分类结果及主题释义表。
原则上每篇论文只统计到一个主题中,如果研究内容涉及两个主题,则以比重较大的主题为准。
按照本研究的统计标准,对近10年刊载的1056篇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进行数量统计,并按照数量多少进行排列,刊载论文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见下表。
第一类是大于10%的主题,有高校课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研究,比较高等教育研究和高校管理研究,总计比例为51%,关于这些方面的研究都在100篇以上;
第二类是大于5%而小于10%的主题,有高校学生研究、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高校德育工作研究和高等教育评价研究,总计比例为38%;
第三类主题的研究比例低于5%,分别是高校教师研究、高等教育史研究及其他方面研究,总计比例为11%。
通过对CNKI和万方论文库数据库中有关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分析,可以明晰当今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重点所在,为今后硕士研究生选题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组织机构
1.主办:北京高等教育学会、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
2.支持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教处
3.承办:北京教育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
征文要求
征文内容须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人才培养能力提升计划的要求,结合专业、课程、教学、评价改革、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研讨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论文要求:主题鲜明、论述得当、逻辑严谨、史料准确、语言流畅、符合学术规范;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实践性、针对性与借鉴性。
格式要求:理论类文章字数6,000字以内,实践类文章字数4,500字(均含摘要、关键词、正文及参考文献),引文和史料要注明出处(统一要求文末注);请附作者单位、姓名、职务职称、联系方式(手机等)、邮编和详细通讯地址等。
征文范围: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所有高校。
选题建议(具体论文题目由作者自定)
全国高校思政会首次提出: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教对外开放新格局下,结合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标准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等计划,围绕高教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论文报送及采用
l.论文以电子版文档(Word 97-2003/2010)发送至《北京教育》高教编辑部邮箱:,注明“人才培养”征文。
2.截稿日期:2017年10月1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论坛初定于2017年11月中上旬召开。
3.联系人:
于 洋:13911403023 翟 迪:15011558233
一、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及载文情况
1.数据来源
由于CSSCI数据库最早回溯到1998年,因此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中下载1998-2012年间《江苏高教》刊载的所有论文,共计4404篇。本文中的相关数据,除表3中的高频被引论文来自CNKI数据库以外,其余均是根据这4404篇文献统计而来。
2.计量软件
本文所用的是由美国费城德雷克塞尔大学的陈超美博士开发的基于JAVA平台的知识图谱工具软件CiteSpace,此软件是适用于动态、多元、分时的复杂网络分析的信息可视化软件[1]。由于语言编码的不同,CiteSpace在处理中文数据时存在一些障碍,因此先通过自编计算机程序将中文数据库中下载的文献格式转换为CiteSpace软件识别的ISI文本格式,再运用CiteSpace对关键词共现、作者合作、机构合作、文献共被引等情况进行分析。
3.载文总量
从载文量来看,1998-2012年期间《江苏高教》的载文总量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998-2006年期间的载文量呈稳定上升态势,由1998年的187篇增长到2006年的365篇;2006年至2012年该刊载文量处于数量较多且相对稳定的状态,总量在350篇左右,其中2008年的载文量最高,达379篇,这说明该刊吸引了大量学者提供优质稿源。
二、关键词共现与研究热点及趋势
关键词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通过对高频关键词的分析,可以很清晰的了解和判断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江苏高教》刊载的所有论文进行了共现统计。据统计,1998-2012年期间共有10537个关键词,其中出现20次以上的有80个,出现50次以上的有17个。不重复的关键词数量庞大,说明该刊关注的问题和领域分布较为广泛;然而统计出现了几十个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又说明该刊对若干话题的成果进行了集中呈现,也可以理解为该刊关注的热点主题。
1.高频关键词揭示的研究热点
表1表明,“高等教育”(619)是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其次,“高校”(468)、“大学生”(335)、“高等学校”(210)三个关键词的出现频率也相对较高,这些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主要反映的是该期刊所属学科,充分表明《江苏高教》所刊载论文的研究内容具有很强的聚焦性,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刊物的学科专业特色十分明显。除此之外,“素质教育”、“教育改革”、“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关键词出现频率也较高,这主要说明了在这一阶段该刊关注的具体热点问题。总体来看,这些高频关键词可以聚为五类: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质量、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和高校管理。(1)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这一聚类中包括了“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学科建设”、“科学发展观”、“管理体制”等关键词,包含了教育改革的内容、方式、理念等一系列研究的科学论文。高校应该以科学发展观和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着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2]。1998年以来,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大,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大众化不仅是教育规模的变化,也引起了体制、制度、机制、理念、教学等各个方面的变革。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在我国出现不过百年左右,百年中各个历史阶段都有明显的“变革”特征,尤其是近十几年高等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特征更加明显,改革发展期往往也是问题凸显期。从词频和聚类来看,《江苏高教》对于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给以了高度关注。(2)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和永恒追求,有质量的高等教育才是我们恒久的目标[3]。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质量问题随着数量的膨胀而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4]。近年来高等教育质量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1999年扩招后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到来,学生数量迅速增长以及社会对教育服务质量的诉求,引发了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普遍关注。学者对教育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指标、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评估、教学质量、高等教育保障等几方面。(3)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原生,始终都是大学最重要、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人才培养这一聚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德育、“道德教育”、”“创业教育”、“创新能力”、“创新”、“研究生教育”等,这表明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高校德育问题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研究热点。对于高校德育问题,有些学者对传统德育模式下的德育实效提出了质疑。其实,这些德育模式及其表现出来的弊端归根到底就是在德育过程中忽视作为道德主体———人的存在[5]。人才培养主题当中“研究生”这一关键词独立显示出来,说明研究生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规律、问题与目标,这一阶段学界对研究生教育也给予了专门关注。进入人才培养主题聚类的关键词还有“教师”和“高校教师”,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任何忽略教师队伍建设、不能对教师进行有效激励与导向的制度与政策都将被证明是愚蠢的。(4)高校管理。高校管理这一聚类中包括“管理体制”、“教学管理”、“教育管理”、“校园文化”、“大学文化”等关键词。体制改革属于保障性改革,体制改革要通过教学、科研改革才有现实意义[6]。其次,教学管理在高校管理中居于中心地位,因为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最后,文化建设在高校管理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迫切需要新的文化模式来适应这些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的需要[7]。“文化比制度更根本,文化孕育制度,文化养育制度。”[8](5)高职教育专题。据统计,1998-2012年间《江苏高教》中出现的高频关键词包括“高职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其出现频次分别为45次和41次,这说明,高等职业教育是《江苏高教》和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以潘懋元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对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同时,也有学者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十多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论文的数量、主题和作者队伍等情况进行了分析[9]。
2.突现关键词揭示的研究趋势
突现度较高的关键词往往是反映时代特征的关键词,这些主题脱颖而出也显示了该刊与时俱进的特点。在统计的《江苏高教》近年突现关键词中,“高职院校”的突现度高达11.31,“高职教育”的突现度达5.30,突现度均较高,这表明高等职业教育也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趋势之一。着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并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定位、办学方针、办学模式、评价指标等方面现在仍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学者对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出了质疑。所以,高职教育成为我国学界的研究热点和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趋势也就不足为奇了。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科技创新问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学者主要对创新人才的相关概念界定、政府以及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支持措施、培养模式与方法等角度进行研究”[10],这对于制定科学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与此同时,与创新人才培养密切相关是高校对创业教育的日益重视。创业教育之所以引起社会和高校的普遍关注与其发挥的重要作用息息相关,开展创业教育不仅可以扩展大学生的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同时对实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促进生产力的转换以及实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等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科学命题,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项任务之一,此后关于和谐校园建设的研究也应运而生,其内容主要涉及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建设的关键要素、如何建设以及建设和谐大学的意义等方面。
三、高被引文献分析
关键词: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研究的水平和层次也不断得到提升。然而,作为工具手段的教育研究方法却仍处于落后水平,文献法、经验总结法等理论方法仍占多数,定性定量相结合方法虽日益被重视但仍占少数,相比于西方尤其美国的多种多样、多元跨学科研究有很大差距。本文对二十一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研究方法领域进行文献分析,从期刊文献的角度了解了我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现状,以发现不足,寻求改进。
一、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方法研究的历史回顾
纵观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重视教育实验研究,到强调教育行动研究,最后在二十一世纪初提倡教育研究“范式”的争论中质的研究方法被引入了教育研究。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问题被研究者所关注,如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教育研究方法的应用、质的研究的理论基础、分类及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相结合、混合范式等问题。教育研究方法不断从经验走向理论,从单纯定性走向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1]。调查研究和实验也有了较好的发展,建立了多元的教育研究方法体系,对这门学科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成果。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教育研究方法”为精确提名或关键词能搜索到有关教育研究方法论文127篇,其中2000年到2008年的论文103篇。下面对全部论文进行分系比较。
1.时间
在2000年3月到2010年3月10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内收录的有关教育研究方法的论文篇数总趋势是增加的,并且自2004年以来,研究者对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兴趣一直较高。2005年到2010年间发表的论文数占二十一世纪以来总量的69%。
表1 教育研究方法论文年份分析
2.刊物
将论文分为教育类全国核心刊物、大学学报和其他三类期刊,可以分析出研究教育研究方法领域所发表的文章在全国核心刊物(根据2008年《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划分中占了1/3以上,层次较高。
表2 教育研究方法刊物分析
3.论文研究内容
对这103篇论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大致分为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分析内容比较类、教育研究方法及方法论的探讨、教育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教育研究方法在实践应用中的反思总结、教育研究方法创新、教育研究方法的价值意义和其他一些内容。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第一,基于二十一世纪初的关于教育研究方法范式和方法论的争论的激烈及研究者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实践应用的关注,所中一半以上是关于这两个问题;第二,关注教育研究方法的中外分析、内容比较及历史沿革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文献综述的研究者多于1/4以上,而这几方面均有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取得了一定成果。
表3 教育研究方法论文内容分析
二、二十一世纪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研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作出定义。众所周知,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它是一个复杂的多层结构的开放系统,因此,作为工具手段的研究方法也呈现出多种形态。如文献法、数模分析的方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历史方法、比较的方法等[2]。然而有关方法的分类似乎没有一个比较清楚、统一的标准,在这里,我姑且将它分为思辨的方法和实证的方法,思辨的方法多用于一些文献综述的论文中,而实证的方法包括定量、定性和混合研究。具体来说,定量研究包括:描述统计、经验和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独立卡方检验、结构方程模式等;定性研究方法有:访谈、重点小组讨论、观察法、文献内容分析等。同时定性定量相结合混和研究方法也越来越被重视[3]。基于上述分类,我们可以再看一下二十一世纪以来的研究成果,会发现我国教育研究方法领域还存在着众多问题:
1.具体实践中存在方法单一的问题
从内容分析上来看思辨类的文献综述文章占10.68%,加上现状分析内容比较和实践问题反思总结、方法论探讨等定性研究文章更是占据了几乎全部研究结果,而定量研究、混合研究少之又少,定量中描述研究、试验研究等研究的文章几乎为零。实践问题反思总结更多的是一种经验性总结发现,相比于国外的教育研究方法领域,我国学者做的大多都是论辩、综述的文章,缺少拥有第一手资料、原始数据的实证性文章,研究方法单一[4]。
2.没有建立完整有特色的研究方式体系
在关于方法的探讨上,很多文章所出现的关键词,如混合方法研究、多学科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等都是一些“泊来词”。我国教育研究还处于学习借鉴阶段,在教育实践中,大多仍常用文献法、观察法等传统手段,并且,作为一个完整的研究方法的体系的三个层面:方法论、研究方式或者具体策略,在这103篇论文中都有涉及但并不系统深入,也没有一个公认的有特色的体系结论。
3.教育研究方法论仍没有唤起教育界普遍重视
相比于国外教育,我国对方法论的研究仍然显得不够深入,追溯下来,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为我国高校对教育学研究生的方法论教育不够重视。在对厦门大学高教所、华东师大高教所、华中科技大教科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四所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查[5]中发现,在研究方法课程设置上,仅华中科技大教科院开设教育哲学选修课程,北大教育学院开设有教育研究方法论专题,其它两所院校均没有设置相关研究方法方面的课程。同样,我作为高等教育学硕士在学习过程中便发现了这个问题。可以看出我国“对研究方法与技术类课程重视不够、设置不多,其结果就使得学生对研究方法的知识知之不多,对研究所需要的具体技术掌握不够。势必导致在研究过程中正确使用研究方法与技术的能力欠缺”。[6]我国这样的研究者培养状况也必定导致教育研究方法的以上种种问题。
三、我国教育研究方法领域的展望
二十一世纪对科技、人才的重视必将引起教育的竞争和进步,教育研究方法也必定会随之得到长足的发展,在不断反省、批判,以及对传统或新兴教育研究方法理论的审视基础上,不断揭示出适合于教育研究的具体方法及基本特征,不断推进教育研究的发展,最终为教育的研究服务。从相关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教育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1.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日益科学化
二十一世纪以来,教育研究中的经验化描述、单一化手段在逐步改变,研究者们在不断进行定性与思辨研究结构的优化,不断寻求定量与实证研究的加强,以及不断发展对于混合范式的研究[7]。从103篇论文中占到14.56%的关于现状分析内容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各类研究者在尝试使用更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包括用多媒体技术来收集资料,有几篇使用SPSS等软件来分析相关数据,用结构树的逻辑来阐述问题和从思辨实证相结合的角度来分析解决问题。教育研究手段不断深入、具体,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2.教育研究方法论系统的深入探讨
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各个层面进行构建,突破以往大而泛的以为指导的认识,细致到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方法及教育研究中具体使用的各种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层面,在103篇文章中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探讨、各种范式的争议到具体出现例如《叙事研究》这样的论文,可以看出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方法必定会不断细化,具有中国特色,方法论不断建立、填充和完善。
3.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首先,教育研究方法与多学科融合,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采用了其他学科的概念、视角和方法,如2000年发表于教育试验与研究的《从复杂科学视角反思教育研究方法》、2006年发表于江苏高教的《学科语境:教育研究方法的新视角――以“高等教育产业化”论为例》等核心刊物的高水平论文。其次,教育研究趋向多元,如实践取向、人本取向、系统取向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应用教育研究方法来审视各学科教育中的问题,在23篇关于实践问题反思总结的论文中涉及了数学、生物、医学、政治、教育技术等不同学科,以及教师、农民等不同人群的教育和社会、家庭的不同教育问题。再次,在具体方法上,各种方法在不断整合,定性定量混合研究研讨增多,展示出以多元的方法论去指导教育研究方法,促使我国教育研究的尽快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仍处于发展状态,任务还十分艰巨,然而它的意义却十分重大,其研究成果能使教育研究更加科学有效。目前我国这个领域虽存在着种种问题,但二十一世纪其研究前景必将出现一个科学化、系统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郑日昌,崔丽霞.二十年来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研究,2001/06.
[2]丁洁.我国高等教育现行研究方法分析[J].高教探索,2005/04.
[3]曹如军.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与混合方法研究之比较――兼与田虎伟博士商榷[J],2008/04.
[4]潘懋元,刘小强.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进展与问题[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8.
[5]田虎伟.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的比较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04.
高职高专会计专科的毕业论文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1)毕业论文多是内容空洞的理论性文章,缺乏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及对行业实践问题的回应,同时理论水平又不高。换言之,这种“两头不靠”的毕业论文,既无理论价值,又无行业实践基础,是很难确保质量的,也与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相背离。(2)写作不规范,不少论文甚至有明显的抄袭嫌疑。基于笔者指导、观察和了解,目前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还是对于学校来说,高职高专会计毕业论文写作、答辩已变成一个不得不走的形式,毕业论文的质量保障问题已被放在次要地位。
第一,对学生而言,按照规定不得不写毕业论文,但是由于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临界毕业而且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学生既无心也无力重视论文质量。目前,绝大部分高校都把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而这个学期又是毕业生找工作的黄金时段。过去这十多年,大学(大专)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个时候从事毕业论文写作,难免增加了学生的压力和负担,也使得学生无心专注于论文写作。其结果是,学生对论文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随便找些东西抄抄。这样的毕业论文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而且还容易使得学生养成弄虚作假的不良习气以及应付了事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其走进社会和今后的人生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这种流于形式的毕业论文写作,也分散了学生参加实习和找工作的精力,对学生就业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对教师而言,一方面自身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另一方面也心知临界毕业的学生不重视论文,即使倾注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毕业论文,最后的结果仍然不会有显著的效果。临近毕业时,不仅学生忙,老师也非常忙碌,工作任务也非常重,既要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又要填报各种各样的表格。而且通常是一人负责多份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工作强度非常高。但是,更重要的是,指导教师心里清楚毕业生对论文的态度,也同情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就容易放松对论文的指导。最致命的是,面对一份份敷衍了事的毕业论文,“让指导老师觉得付出的根本没有价值,整个毕业环节就是指导老师在‘自编、自导、自演’,所以最后看到就是一张张极度疲惫的脸庞,烦燥敷衍的情绪也随之产生,整个毕业论文环节开始恶性循环。”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的时间与精力有限,在毕业论文上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必然要影响毕业实习等的指导工作,顾此失彼,最终不仅使老师疲惫不堪,影响教学质量,还背离了高职教育的目标。
第三,对许多高职高专学校而言,各级管理者不是不了解毕业论文的现状,也不是不想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随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政府对高职高专学校就业率的考核越来越严,学校担心抓论文质量影响毕业生找工作,影响就业率,最后也不得不暂时将毕业论文质量放在次要地位。如果就业率下降,就会影响学校的招生。这也使得学校层面缺乏充足的动力去抓论文质量。
2高职高专会计毕业环节的改革之路
面对高职高专会计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现状,目前,高职高专会计教育界主要有三种改革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在保留毕业论文这个环节的前提下,完善毕业论文的指导和设计,提高论文质量。第二种观点主张改革毕业论文考核形式,以毕业设计和毕业调研作为全面、综合衡量高职教学质量,检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标准。第三种观点比较激进,主张取消毕业论文这种毕业考核形式。杨群建议,高职会计学生的毕业环节应由毕业论文改做毕业模拟设计。这种毕业考核方式既能实现体现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与会计实践的有机结合,又能提高学生就业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对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有积极而现实的帮助。史永红认为这种包括毕业论文写作、答辩的毕业形式只适合于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不适合于高职教育,主张取消毕业论文环节,可采取其他方式来检验高职会计毕业生综合水平,包括:(1)分组进行模拟企业核算,分别为每位成员评定成绩;(2)多样化的方案设计选择,即基于会计工作流程,从中寻找存在的问题并展开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3)撰写顶岗实习报告。这三种观点,笔者认为第三种观点比较合理。笔者认为,应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结合高职高专会计专科的培养目标,改革高职高专会计学生的毕业环节,取消毕业论文这种毕业考核形式,代之以更符合高职高专会计专科培养目标的其他毕业考核形式,理由如下:
第一,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具有不同的学业标准,这些学业标准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下来。对于专科教育,《高等教育法》确定其学业标准为: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可见,《高等教育法》在专科教育的学业标准中并没有提及专科教育必须具有研究工作的能力。所以,取消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科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具有法律依据。
第二,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但它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的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差异。本科教育旨在培养理论知识宽厚、适用领域广的人才,硕士博士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能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高职的培养目标重在“技能型人才”,而不是理论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人才。而技能型人才毕业后往往要到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具备其职业或岗位所必须具备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在专业知识上够用即可。因此,毕业论文适合于高等院校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但不适合高职教育。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是培养各行各业实务型会计人才,而不是研究人才。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后主要去企业、事业单位等财务部门从事基层会计工作,目前这种多少具有研究特点的毕业论文显然不符合高职高专会计专科的培养目标。
第三,目前这种以“毕业论文”为核心的高职高专会计毕业考核形式是从科研导向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借鉴来的。这实际上是要求科研训练很少的学生在毕业时写出带有科研特征的毕业论文,同时又要求这样的论文要符合高职高专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些年来,高职高专教育界会计专科的管理者和教师不是没有意识到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问题,而且也投入了相当的时间与精力去加强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但仍然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在此背景下,笔者以为,如果不跳出“毕业论文”这种科研导向的毕业考核形式,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如果毕业论文不能保证基本的质量,在毕业环节设置毕业论文这一环节是否有必要;当论文质量的底线和标准越来越低时,毕业论文是否还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否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这些都是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3改革建议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会计毕业论文的撰写弊大于利。对于高职高专会计毕业环节来说,应围绕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以及高职高专会计专科的培养目标,选择更有利于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其他毕业考核形式来代替毕业论文。笔者认为,应以学生实习实践为基础,让学生结合实习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扩展实习实践报告的内容,以实习实践报告来取代目前的毕业论文。这种实习实践报告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包括:
(1)个案分析。
即让学生实习时碰到的一些个案进行分析和思考,针对个案展开分析,撰写应用性报告。例如:从事财务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计算机及软件应用能力,外语能力等等;体会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提高的重要性;分析实习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等。
(2)撰写实习单位的财务分析报告。
学生在掌握实习单位的材料后,可对该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独立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企业决策层提供一份有用的财务分析报告。
(3)为实习单位设计一套会计制度。
即以实习单位的实际工作环境为背景,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实习单位的会计、出纳等具体工作,进行全面或局部的规划和安排。如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这可以是存货管理控制制度,货币资金管理控制制度,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等等。
(4)撰写实习单位专题调查报告。
一、潘先生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思想的内涵
潘先生不仅始终立足本土,以开放的姿态、谦虚的态度,主动借鉴地引进适合中国国情的一切先进成果,他还身体力行,大力推广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潘先生认为,国际化的题中之意还在于中国研究者参与世界高等教育事务的话语权。通过平等对话、沟通理解,不仅介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成就、问题,而且探讨世界高等教育的规律与趋势。可见,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是潘先生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思想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潘先生先后到过日本、菲律宾、泰国、英国、新加坡、尼泊尔、科威特、美国、俄罗斯、荷兰、挪威、立陶宛等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将中国的高等教育成果积极向境外推广,促进高等教育的学术交流。他特别注重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开展合作,并与人合作编了一些英文高等教育著作,如《Legislation:TheGuaranteeofDevelopmentofPrivateHigherEdu-cation》(《PrivateHigherEducationinAsiaandthePacific》,UNESCO,PROAPBamkok,1996)、《TheDevelopmentofHigherEducationStudyinChina》(HigherEducationResearchinChina,1997)、《High-erEducationResearchinChina:Past,PresentandProspect,Chance-TransformationinEducation》(Syd-ney:TheUniversityofSydneyPublishingHouse,2002)等。这些英文著作在沟通中外高等教育学术理解、推广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助力作用。此外,潘先生还指出,高等教育研究应积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课题研究,促进世界高等教育研究的交流和学术的普及。正是由于潘先生不断践行着其“走出去”的国际化理念,国外学者开始关注潘先生及其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如加拿大的许美德、美国的白杰瑞、挪威的阿里•谢沃。其中,挪威学者阿里•谢沃先生的著作《潘懋元———一位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创始人》(PanMaoyuan:AFoundingFatherofChineseHighEducationResearch)于2005年7月在挪威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正式出版,该书集中介绍了潘懋元先生创建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建设历程并展示了中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的发展和研究趋势。这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理念走向世界意义重大。2007年,国际权威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SCI)收录的、在美国出版的国际著名学术刊物《ChineseEdu-cationandSociety》在第3期发表了潘懋元先生7篇学术论文。这7篇论文构成一个专辑,题为“潘懋元和中国高等教育”,涵盖了潘先生创建高等教育学科和各个时期关于中国高等教育问题最主要的学术思想。该专辑的内容主要有“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学科刍议”“教育基本规律及其在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运用”“走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关于民办高等教育体制的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等。据悉,以专辑的形式在《ChineseEducationandSocie-ty》上出版个人系列论文还是史无前例的。潘先生系列论文的国际发表,表明了世界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高度认可,对进一步扩大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研究的世界影响意义深远。
二、潘先生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思想的特点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的重要倡导者与践行者,潘先生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如何实现”这一问题上表现出了强烈的本土意识、广阔的国际视阈以及高度的责任担当,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国际化道路。
(一)强烈的本土意识,主动借鉴而非被动依附“如何引”是“引进来”的关键所在。在引进高等教育先进理论成果时,潘先生是“主动借鉴”地引进而非“被动依附”地引进。选择借鉴与选择依附,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借鉴是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以他国为镜,对照自己,吸取有益的经验;而依附是不顾本国具体国情,对发达国家的先进成果照单全收、盲目套用现成模式。可见,借鉴的立足点是“本我”,而依附的立足点是“他者”。不少研究者不顾具体国情,迷失于“与国际化接轨”的口号,认为凡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方法就是正确的、科学的,自觉不自觉地依附于西方高等教育的研究理论,导致研究成果缺乏原创性与创新性,结果出现“越‘国际化’‘现代化’也越‘边缘化’的情形”。潘先生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特色、国际地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客观的认识与理性的评价,始终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秉承“有没有借鉴之处”与“可不可以借鉴”的原则,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发展。“有没有借鉴之处”解决的是国外研究成果先进与否的问题;而“可不可以借鉴”处理的是与具体国情适合与否的问题。任何国家的高等教育研究都受其文化传统、历史条件、价值取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高等教育的理论成果在当时当地或许具有成功的解释效力,但应用于别国别时则可能出现理论误导实践的情况。因此,“拿来主义”“生搬硬套”不可能是真正地“引进来”,只能是陷入“某国化”的被动依附与寄生局面。
(二)广阔的国际视阈,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并重“从哪引”和“走向哪”反映了高等教育研究者国际视阈的广度,同时也影响着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的发展深度。潘先生不仅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成果,更关注发展中国家,是“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并重”地“引进来”,同时也是“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并重”地“走出去”。从整体上讲,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无论在研究成果还是办学实践都表现出了强烈的优越感。美国著名学者菲利普•G•阿特巴赫就曾指出,美国高等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的范例。换言之,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与经验是最值得借鉴的。这种论断难免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研究视阈产生误导———盲目排斥对非美国或非发达国家的研究。但是,潘先生并不迷信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圣经”,其研究视野没有仅仅局限于发达国家,而是从一开始就关注、研究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成功经验以及失败教训。他充分打开国际化的研究视野,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不仅从发展中国家“引进”,主动学习借鉴,同时还“走向”发展中国家,将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推而广之、互通有无。可见,潘先生跳出了“发展中到发达”的单线学习借鉴,变为“发展中到发达”“发展中到发展中”的多线学习交流,由“单向引进”向“双向交流”发展。
(三)高度的责任担当,自信力与使命感兼具“走出去”的目的是让世界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进展与成果,并为世界高等教育研究做出中国学者应有的贡献。“能否走出”以及“走出去的程度”与高等教育研究者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力与使命感密切相关。信心缺失,难以“走出去”,即使勉强“走出去”,也难以“走远”。当“学科取向”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遭遇“领域取向”的西方高等教育研究时,部分研究者自觉本国高等教育理论成果“土气”,缺乏“走出去”的信心与勇气,不敢与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同行一较高下,影响了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国际化进程。潘先生不仅怀揣着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坚定信心,同时还秉承着将其推而广之的使命意识,通过编著高等教育英文著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等形式,身体力行地积极“走出”,力图突破中外高等教育研究的语言文化隔阂,扩大交流途径,沟通学术理解,将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推向世界,为世界高等教育研究做出中国学者更大的贡献。种种践行,体现了潘先生“大社会”的责任观: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分享不应局限于国内,而应走出国门,实现国内外同行的互通与共享。
三、潘先生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思想的启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研究愈加遭遇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文化困境。如何正确处理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是高等教育研究者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的重要倡导者与践行者,潘先生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如何实现”这一问题上,以强烈的本土意识、广阔的研究视阈以及高度的责任担当为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笔者认为,作为高等教育研究的后生晚辈,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的进程中,应注重提升文化自觉、拓展国际视阈以及树立“走出”信心,为世界高等教育研究做出中国学者更大的贡献。无论是“主动借鉴地引进来”,还是“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并重地进出交流”,国际化的出发点与归宿均在本土。为了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化进程,同时避免迷失于“与国际化接轨”的口号,高等教育研究者应注重提升文化自觉。因为只有理性认识本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来龙去脉与演变趋势,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可度与自豪感,才能摆脱心理依附,防范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的畸形发展。其次,研究视野切勿狭隘。“从哪引”“走向哪”不应局限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只有拓宽研究视野,挖掘高等教育研究的区域盲点,推陈出新,才能进一步丰富高等教育国际研究成果,充分实现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化。如浙江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受潘先生“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并重”思想的影响,长期关注非洲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借鉴引进,发展自身,同时还积极走出,推广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先进成果。笔者认为,限于高等教育研究的浩如烟海的情况,不同研究机构根据自身的条件发展自己的特色区域研究对丰富高等教育国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整体上引进多,走出少,这种“交流逆差”挫伤了高等教育研究者“走出去”的信心与勇气。但是,不迈出第一步就永远无法走向世界。高等教育研究者应树立起“走出去”的信心与勇气,以服务“大社会”的责任为使命,积极与国外学者进行交流切磋、互通有无,在吸收国外先进成果的同时,推介我国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实现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国际交流与共享。
作者:吴薇马杰单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论文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反馈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加快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的步伐。成人高等教育的规模也在迅猛发展,招生总量逐年增长。这一方面极大地满足了国民特别是在职人员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大大缩短了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也加剧了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之间的矛盾。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如何构建与新世纪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相适应的、突出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特点和可操作的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促进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长期以来,成人高等教育研究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基本借用普通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价评准,主要体现为以学生课程(论文)成绩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但对成人教学来说,分别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评价教学质量更为科学合理。因此,要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可以分别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构建监控体系对其进行监控。
一、教的质量监控系统
1. 教学计划制订及执行情况的监控
教学计划的制定与管理,是确保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规格的主要环节。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计划的制订,既要体现出学科专业的规格水平及其科学性、规范性的特点,又要体现出成人高等教育主要是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的特点。因此,对教学计划的监控,是教学管理部门的主要重点工作。我们认为,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保证教学质量的功能作用:
(1)教学计划对课程的设置,应体现出应用性、实用性的特点。具体为:①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和够用为度。②专业课程的设置强调实用性、应用性和前瞻性。③强调知识结构的复合性,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实践性教学环节。
(2)教学计划对课程的规格、内容应有明确的规定。这可以从教学的讲授内容、课程规格、学科要求等专业规格、水平方面,限定教师按课程规格教学,在课程规格要求的范围内创新发挥,不随意“缺斤少两”,从而达到保证课程教学质量规定的规格要求。
(3)教学计划对每门课程的面授学时数,都应有具体而明确的规定。这就从课程讲授的时间方面,限定教师授课必须严格按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数讲授,从而在课程的教学时间和内容等方面,保证了课程规格的落实、完成,进而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的规格要求。
(4)教学计划对学生每门课程的自学时数、作业训练、社会实践等方面,都应有明确的规定,进而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规格和要求。
要保证教学计划的圆满落实,还必须建立一套与教学实际相一致的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管理办法与措施。这期间,抓好教学计划落实的过程管理尤为重要。
2. 教学过程的监控。
(1)教师的选聘监控。选聘好合格的、适合成人教学的师资,是保证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的组成,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以本校在职教师为主,同时兼聘少数校外教师;第二种是本校教师极少,以聘请校外教师为主。这就需要我们教学管理部门认真负责,从保证教学质量规格的角度把好教师聘用关,严格按规格要求选聘,并逐步建立起成教师资库。
(2)课堂教学的监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他是教学是否按照规定的目的、内容来进行;他的学术水平、治学态度、为人师表和授课方法对教学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课堂教学的监控可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通过常规教学检查动态地掌握教师教学的过程。常规教学检查包括教师的备课情况,上课情况,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自学的辅导,作业布置及批改,考前辅导等环节。可在学期的各个阶段对以上内容进行检查。另一方面。通过学生评教制度掌握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每学期中和期末集中组织各年级各班的全体同学,以无记名的方式对全体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遵守教学纪律情况、是否按成人的特点因材施教等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地掌握教师的教学情况。
同时,可建立一套教师教学质量评测与奖惩的制度,加强对教师教学及其质量的管理监督,并严格按规定要求执行。对于那些轻视成人高教教学工作,不认真备课、上课的教师,要坚决实行淘汰制;而对于一些教学认真负责、教书又育人的好教师,则要进行宣传、奖励。
(3)考试环节的监控。考试监控包括考前监控、考试过程监控和考后监控第三个方面。考前监控包括考试形式和内容的确定,试卷的审核、印刷、保密工作;考试过程监控包括监考的培训,考场的纪律,试卷的装订密封;考后监控包括试卷的评阅,成绩的登录、考试情况的分析。
3. 集中性实践环节的监控
集中性实践环节包括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成教生的集中性实践环节大多是在单位完成,学校对学生完成情况及完成质量的好坏往往是学校监控的一个薄弱环节。就目前成人高教毕业论文的情况来看,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生和少许教师对毕业论文不怎么重视,教师论文课讲得过于简单,有的只把论文选题写出就完了,而学生则多不到课堂听课;二是很多学生的论文大多是网上下载的或摘抄杂志上的;三是选题简单、雷同、无新意的多,完全没有学生自己的观点;四是论文字数少,没有达到规定的字数。而作为全面反映学生综合能力与水平的毕业论文,如果出现这些疵点,必然反映不出教学质量的真实面貌。因此,做好集中性实践环节的监控工作,也是成人高教教学管理部门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二、学的质量监控体系
1. 生源情况的监控
随着成人高校的不断扩招,成人本、专科的录取分数也不断降低。近几年江苏省的录取线本科基本稳定在130分、专科基本稳定在160分左右。对450分的总分而言,录取门槛已很低。同时,近年来成人专科报名取消了毕业证书的审核,从而导致大量的初中毕业生通过成人高考直接接受成人高等教育。所以对录取生源情况的监控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管理部门必须根据生源情况适当地调整教学计划和进度,教师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适当地调整上课的内容,以保证这些初中生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学习。
2. 学习过程的监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过程对教学质量的好坏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利用业余时间来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教学生来说这一过程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教得好还要学生学得好。学生的学习过程监控包括学生出勤及上课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实验实习完成情况,学习效果情况,考试情况,毕业作业的完成质量等。
3. 毕业生信息的监控
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最终体现在毕业生的质量上,对毕业生毕业后的发展情况、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毕业生的自我评价等信息的了解和反馈,则因此显得非常必要且极其重要。因此,必须建立定期跟踪制度对毕业生信息进行定期反馈和评价。
三、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处理和反馈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德国;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003-03
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意识的高质量专业化人才,是当前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适应教育国际化趋势需要急迫解决的问题。陕西省虽然处于西北内陆地区,但是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高校与科研机构数量在全国领先,高等教育在陕西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陕西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意见(2014―2020年)》中对于提升陕西省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做了明确表述,并详细列出多项具体措施提高国际化。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已经并正在给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其引发的信息全球化打破了国家与地理的界限,突破了文化的障碍,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创造了条件。
陈学飞(1997)认为,所谓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一国的高等教育重视并努力面向世界发展的状况和趋势。刘海峰(2001)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高等教育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增加留学生的派遣与接收,开展跨国间学术合作研究与联合办学的趋势。国外学者对高等教育的定义,最初是从国际教育的视角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进行定义。这些定义总括了与国外学习传统等相关的项目和活动。
肖莲英(2007)分析了自20世纪末以来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的原因。她认为,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既有传统的历史因素又有现代政治经济的因素。从历史上看,德国高等学校历来重视国际交流。其次,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其政治经济利益关系密切。德国开放其高等教育的国际市场来培养人才从而保持其国际竞争的领先地位。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德国曾经在国际教育上的领先优势慢慢减弱,其教育科研强国的地位也不再永固,这使得国高等教育加紧迈出了国际化的步伐。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教授汉斯・迪・威特(Hans De Wit)研究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传统和动机,并且指出国际化是未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IAU)做出了这样的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包括了学校内部和外部的变化;具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两个趋势;并且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
目前国内对于国际化专业人才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的著述不多,暂时没有统一固定的定义。庄少绒(2001)列出国际化专业人才的能力素质:“以厚实的国际人文素养为基础,具有较强外语应用能力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国际化视野;国际化知识和市场观念,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信息能力;较强的民族责任感;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
二、德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德国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发源地。德国强调全球意识和国际观念,德国联邦与州采取诸多政策措施,推进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德国的高等学校根据培养任务和性质分为三种类型:(1)综合性大学(Universitity):学科齐全、专业丰富、重视综合理论教育的高等学校。设有多学科、多层次的专业和课程。(2)高等专业学院(Fachhochschule,FH):开设专业较少,但特色明显。一般设有工程、技术、农林、护理等社会需求较大的专业。其课程设置除必要的基础理论,多偏重于应用,教学安排紧凑,学制较短。(3)艺术学院(Kunsthochschule)和音乐学院(Musikhochshule),其中包括戏剧学院和电影学院。此类大学相对数量不多,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行小班授课和个别教学,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艺术才能。
根据不同的定位和专业培养方式,德国三大类高等教育各自发展,在这当中较高的质量要求导致了很高的淘汰率(一般淘汰率为20%~30%,部分达30%~40%。在一些工科院校淘汰率甚至高达30%~50%)。
三、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
在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通过课程国际化、学生国际化、师资国际化等各种方式实现。通过鼓励本国学生赴国外留学;吸收国外留学生;实施德国海外教育项目,由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为之提供系统的资金支持;实施跨国远程教育项目;大学寻求与跨国企业的合作,实施商业性质的教育服务。德国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专业化人才的知识结构包括:Knowledge(知识),Ability(能力),Quality(素质)。这其中知识又包括专业领域知识和国际知识等。能力包括应用专业水平和国际化操作能力。素质的内涵就更广阔了,广阔的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都包括在内。
四、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
1.课程设置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内容是高校课程的国际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曾归纳了9种国际化课程的类型:(1)具有国际学科特点的课程(比如国际关系、欧洲法律等);(2)传统/原始学科领域的课程通过国际比较方法得以扩大(比如国际比较教育);(3)培养学生从事国际职业的课程(比如国际商务、管理、会计);(4)外语教学中的有关课程,讲授、学习特定的相互交流沟通问题,培养跨文化交流与处事技能;(5)地区研究;(6)旨在培养学生获得国际专业资格的课程领域(比如建筑师);(7)合作授予的学位或者双学位课程;(8)课程必修部分由海外当地教师授课;(9)包含有专门为海外学生设计的内容的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德国联邦教育与科研部从1997年起开始资助德国高校实施“面向国际的课程”。在课程实践上,德国的课程与国际接轨。为了适应全新的课程体系结构,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德国各高校广泛积极参与了欧洲大学联盟的调整项目把各自的课程朝着新型课程结构调整。
2.学生国际化。许多德国高校都向世界各国的留学生提供了学习机会。大力鼓励学生引进来,走出去,实现了跨国高等教育的繁荣和多样性。
实施德国海外教育项目,2000年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提供资金一千万万欧元,由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组织第一批“德国海外教育项目”(German Study Programmes Abroad)计划。实施跨国远程教育项目,德国高等教育机构最近在世界上广泛寻找探索有潜力的机会,正在筹建一批国际化远程大学,鼓励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学生前往就读。寻求与跨国企业的合作,实施商业性质的教育服务。改善留学生的学习服务和咨询。通过以上举措促进学生的国际化。
3.师资国际化。1995年后,欧盟重新评价格其先前各种高等教育项目,将伊拉斯谟计划整合到苏格拉底计划(Socrates Programme)中,并高度重视。苏格拉底计划涉及范围宽广,旨在促进学生交流和提高师资能力;促进“认知欧洲运动”。众多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有国外学术经历的德国人以及其他可以用英语教授课程的外国人广泛参与学位课程项目使得德国高校师资的国际化程度很高。
五、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对陕西高等教育的启示
“十一五”期间,陕西省高等学校与遍布50余个国家(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展开了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近十年来,陕西省来华留学生教育呈跨越式发展态势。新的时期,陕西省要将教育国际化落实到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上来,从教育理念到人才培养方案上细致规划,另外要提高师资国际化以促进人才培养,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既要扩大规模又要提高质量,以满足国家建设各行各业对国际化专业化人才的需求。
1.做好大学定位。德国根据大学专业和培养目标分为三类:综合性大学;应用技术型大学;艺术和音乐学院。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和德国科学基金会发起的德国大学卓越计划旨在提高促进德国大学科技研究和学术创新。中国高等教育历经发展也分类齐全,但是部分学校往往在教学型、研究型、教学研究型中徘徊难以做好定位,贪多贪全。导致办学目的不明确,办学质量存在忧虑。以德国洛特林根大学(Reutlingen University/Hochschule Reutlingen)为例,该校是德国一所应用技术型大学,位于巴登符腾堡州南部洛特林根市。该校紧紧抓住自身定位,以应用技术和科学为教育目标,在应用化学、国际商务、信息技术、机械工程、纺织材料五个领域培养人才。其教学目标明确:在基础学习阶段主要教授与应用领域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简单介绍整个专业领域的总体概况。全校150多位教授都具有在公司或相关行业五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他们带领学生以“高质量,实际应用,国际视野,灵活”为向导,培养出的学生实践能力强,极受市场欢迎。
反观中国高校,多数争创综合性大学,许多学科重复建设,缺乏独创性,造成资源浪费。部分学校定位紊乱,在条件不符合的情况下要建设研究型大学,导致教师科研压力大,难以集中精力搞好教学。陕西省应该以德国作为借鉴,将大学根据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做好科学评价,确定好办学目标和定位不能盲目攀比。
2.重视理论结合实际。德国高校的教学形式多样化,除了常见的授课和讨论,还会组织大量的实验、课外实习、生产实习、学术交流、撰写毕业论文或进行毕业设计等。德国高等学校不论是综合性还是应用型都会在课程设置中强调企业实践的内容。尤其是应用技术大学一般要求学生毕业完成强制实习(Praktikum),长达六个月的带薪企业专业实习对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意义很大。这其中又有部分实习是在海外,学生受益很大。
3.提高学生国际化水平。德国洛特林根大学现有学生5800人,其中22%的学生来自于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所合作院校。其中机械专业超过40%的学生都可以参加海外学期学习。凭借较高的国际化学生比例和国际化教育的成果,该校于2013年获得全德国DAAD大学国际化竞争的冠军。目前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陕西的高校也要不断地对国际学生进行招收和宣传,让多元化的国际学生让国内学生在本校就可以接触到国际文化,和国际学生相互学习,开阔视野。陕西应当依据较多的高等教育教育资源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家奖学金并使用三秦奖学金来鼓励支持留学生来陕西求学。另外也要采用各种方法通过多种项目和形式推动支持陕西学生走出去。
4.加强校企合作。德国的工商业水平高,众多高校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向学生提供实习和毕业设计岗位,企业委托大学或者联合进行联合科学研究。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有名的“双元制”职业技能培养模式由联邦政府工业部和教育部门联合支持,将公立职业学校的理论教育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成为德国制造强国的脊梁。洛特林根大学欧洲商学院(ESB)与德国戴姆勒公司、奥迪、博世、西门子等公司均有校企合作与科研项目,众多学生可以参与到企业的实践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符合行业最新标准的内容,使得教学保持与时俱进。另外学校不定期组织学生参加课程参观(Excursion),对保时捷汽车,奔驰汽车,曼恩卡车的生产线,汉诺威展览会进行参观,丰富学生学习内容。
陕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虽然处于经济较落后的西北内陆地区,但陕西作为教育大省,拥有大量的高校与科研场所。据统计,截至2005年,陕西拥有72所科研高校,总在校生人数达666.9万人,并以每年23%的速度不断增加。当前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又选取西安作为重要平台。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领域,陕西高校要利用好区位优势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多做产学研联合培养的实践,为提高陕西高等学校国际化水平积累内功。
参考文献:
[1]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历史到理论到策略[J].上海高教研究,1997,(11):57-6l.
[2]肖莲英.20世纪末以来关于德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之国际化趋势[J].文教资料,2007,(12):85-86.
[3]汪全胜,金玄武.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报,2009,(9):91-95.
[4]杨琳.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江苏高教,2014,(4):112-113.
[5]黄莺,吕宏芬,傅昌銮.高校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78-82.
[6]王春妮.陕西高等教育国际化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2,(17):44.
[7]陈淑梅,施洋.高等教育国际化路径的国际比较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95-196.
[8]苏敏,虞荣安.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渊源与现状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2):84-88.
[9]许南.高等教育国际化:德国经验及其对中国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启示[J].教育与经济,2012,(3):58-63.
[10]孙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J].世界教育信息,2012,(2A):23-26.
[11]莫凡.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3):139-140.
[12]贺红岩.博洛尼亚进程下德国学位制度的改革[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3]袁琳.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4]许传静.我国大学国际化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5]秦悦悦.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关键词]函授站 教学管理 存在的问题 教育质量
[作者简介]向彦(1974- ),女,四川平昌人,四川文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四川 达州 635000)
[中图分类号]G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092-02
函授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校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全日制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函授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自学为主并组织系统的集中面授的教学形式,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和提高民族素质的艰巨任务,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转型的必然要求,是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形式。重视函授站的教学管理势在必行,而提高函授教育质量是目前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函授站是普通高校对函授生进行教学辅导、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管理的机构。函授站的建立与发展大大推动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它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加强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而且对构建学习型社会、满足在职人员学历提高需要起着有效的促进作用。函授站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或业务主管部门,且配备专职或以专职为主、专兼职相结合的管理队伍,不但能提供符合教学要求的教育场所和其他教学软硬件设施,而且能提供足够数量的生源,筹集函授经费。尽管基层函授站克服种种困难,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随着现代教育手段的不断丰富,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日益蔓延,我们应更加重视函授站教学管理,切实找出问题所在,以便对症下药、发挥效用。
一、函授站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函授站的出现大大推动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渐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但由于普通高校的扩招,高职院校和成人高校增多,成人高等教育出现分流现象,规模似乎缩小,函授站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不针对社会和学员需求进行专业设置,观念、教学、管理等种种原因滞后,函授教育不仅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反而出现了诸多问题。
(一)专业设置理念偏差
为了更好地适应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充分考虑用人单位的要求、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发展需要、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管理机构和函授站应有一套合理的专业设置理念。然而事与愿违,成人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时,没有充分考虑成人教育的特点,而是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专业及课程设置缺少自身特色,不能满足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多样化和学员针对性学习的需求。这样一来,不但不能推动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反而阻碍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教学时数不够
大多数成人高等教育还没实行学分制,也没实行弹性学制,只是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学习形式为业余和函授,上课时间基本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成人教育的课程是分门别类的,上课时间长短不一,有的课程横跨几个学期,且每学期达70个课时以上,有的课程只安排在一学期内,但至少也有30个课时。如果按照这样的教学计划,成人教育未来的发展状况是健康的。然而在教学过程检查中,发现有的函授站为了节约人、财、物,在实行既定的教学计划时往往“短斤少两”,使得上课时数不达标,函授站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难以保证,从而损害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声誉。
(三)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多数函授站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少有创新,缺乏活力。教材一成不变,且多采用普通高校学生的专业教材,重书本内容,缺乏实践教育环节。教学手段跟不上时代步伐,缺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组织形式较为简单,多数还是运用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手段,即使老师制作了PPT,也没有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演练。教学仍然以老师为主导,实行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抑制了函授教育的效果,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考试过程堪忧
考试是检验学习结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成人高等教育的考试是检验学员自学和对面授知识的掌握情况。一些函授站专职管理人员较少,管理力量相对匮乏,成人函授考试时,监考老师人数不够,安排时常常出现空位或少位现象,考试时也常常出现学员作弊现象,这样就很难实现函授站的规范化运作,教学质量问题势必凸显。
(五)毕业论文设计不合乎规范
成人高等教育的毕业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要求学员在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有条理、有逻辑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毕业论文的观点要鲜明,论据要充分,论证要有力,逻辑性要强,条理要清楚,文字表述要通顺,格式要规范。同时,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鼓励学员进行思维与观念上的创新,鼓励学员提升创新能力。但是,很多学员在进行写作时,不但观点表述不明,格式甚至也不规范。毕业论文的质量尚如此,又怎能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
二、加强函授站教学管理的措施
(一)以创新促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坚持创新教育,全面提高函授学员的培养质量,正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函授教育只有不断创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思想观念,才能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从而提高函授教育的质量。
1.创新教学理念。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劳动市场的需要,设置符合函授教育特点的专业。函授站在招生时,专业设置要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设置开拓学员知识面的基础课程及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应用课程。摒弃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思想,编制适合函授学员的教材,综合考虑函授教育的专业设置。以学员为中心,在培养学员掌握基础技能和要求的基础上,培养学员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为核心,把学员培养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现在的函授教育学制多为两年半,学员的知识宽度和深度不能面面俱到,因此要全方位考虑公共课与专业课、基础课与提升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以需定向设置专业并保证课程时数。
2.创新教学手段。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函授教育也应借助计算机、数字化技术构成社会活动的基础平台。函授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发研制与教学有关的教学课件,利用网络平台,构建立体式的教学模式,增加信息量的获取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机会。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进行教学,有利于学员在学习上进行自我调控,按照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控制学习的进度,同时还可以把学到的东西进行储存和综合分析,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现代远程教学手段为更广泛、更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开辟了道路,远程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不仅改变了函授学员的学习环境、学习模式,而且改变了学习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3.创新教育思想。在函授学员最初入学时,即要加强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因为思想教育是知识教育的前提,只有具备前瞻的思想,才能为认识各种问题、学习各种知识、接受各种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函授教师在进行思想教育时,应认清学员的层次性,根据学员年龄、思想、认知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认知度、不同的思想观念出发,帮助学员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养成务实的作风,培养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情感、浓厚的兴趣和高尚的人格。在课程教育过程中,函授教师应充分重视学员的主体地位,鼓励学员主动参与讨论、辩论,同时要提出各种问题,引导学员综合各种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学生有了创新的思维方式,在完成毕业论文时,才会围绕具体问题展开论文设计,从而达到函授教育提高成人学习能力的目的。
4.创新服务理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理念已为各行各业所重视,好的服务理念能给部门带来无穷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函授教育的服务理念就是要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为函授学员服务,做到热情服务、主动服务和周到服务。从招生报名的第一天起,就应让学员体验到心灵上的温暖;在录取通知书发放、在校正式学习、学习档案管理、教学过程安排、毕业证书发放等一系列流程中,不仅要让函授学员的知识水平得到提升,更要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让他们在心灵的慰藉中不断成长。函授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服务的实效性,不断发挥和创造优势,拓展培训领域和专业,开发培训项目。所提供的服务要贴近学员的生活与工作,让他们感兴趣、易接受,让他们觉得有意义、有收获、有价值。
(二)以评估保质量
鉴于成人函授考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函授站要合理引导,不能放任自流、疏于监督,函授教育的管理机构则要制定合理的评估体系,加强对函授站点的教学管理督促。评估活动是通过各种评估技术与手段实现的,而评估本身就是一种检验和控制的手段与方法。对评估活动及评估质量的检验和控制是一项要求更高的难题,更是评估质量体系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是评估体系能够良性地、可持续循环运行的重要前提。因此,加强函授站的评估是有效提高函授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高校要加强函授站点的检查和评估,对不合格的函授站点要进行整顿甚至直接取缔。加强评估的目的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不断增强函授站的责任心,发挥他们的教学管理潜能,充实教学内容,树立以学员为本的理念,改进函授教育的管理工作,提高函授教育的质量。
1.召开函授站座谈会。根据相关文件要求,高校不能在同一地方设置多个函授站,所以函授站是设在不同地域的。受时间和空间因素的影响,各函授站人员在一起交流经验的机会相对较少,所以高校每年都应组织召开函授站座谈会。首先,要传达教育部门有关的方针政策,发放上级有关文件和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其次,要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共同商讨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组织教学人员集体备课,相互沟通,交流经验,解决问题。
2.建立成人高等教育督导委员会。各高校要聘请一部分成人教育经验丰富且高职称的专兼职工作人员,成立专门的督导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函授站教学进行督导、评议,深入面授第一线,通过听课、评课、检查教学进度、检查备课情况、检查学员作业、召开学员座谈会或进行问卷调查等,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学员的出勤率和接受知识情况、教学计划执行情况以及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各函授站要针对检查进行总结、反思并深入分析研究,取他人所长,补自己所短。设站高校对落后的函授站进行整顿和整改,共同提出整改措施。
3.建立教学评估制度。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是教学评估的必要前提和保障,应包括成人教育的制度建设、组织管理、教学全过程的实施、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职责(学籍管理、档案管理、组织教学、毕业证的发放)、教材管理以及财务管理制度等。制定制度时,必须切实有效地反映函授站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建立奖惩制度,所谓“奖惩”并不是为惩而设,而是要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4.严格考试和考核。考试和考核是检查教学与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函授教学改革、保证函授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函授教育在考试时可以分为多种:案例分析,讨论分析,辩论分析,或试卷考试。在进行试卷考试而函授站管理人员相对较少时,高校应派巡视人员到各函授站巡考,加强对考试纪律的监督,把作弊动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出现违纪舞弊行为要严肃查处,从而确保考试的正常秩序。有关毕业论文的设计,不能凭学员想当然,函授站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如果函授站的老师不能担当论文指导教师,高校应派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教师到函授站进行论文分类指导,这样不但能提高他们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论文写作水平。
总之,函授站要牢固树立“教育以人为本、育人以质量为本”的观念,把教学工作作为函授工作的中心,把提高质量作为函授工作永恒的主题,重视教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学会狠抓内涵,坚持“质量、规模、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方针,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求效益。只有加强对函授站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督,建立健全教学评估体系,才能促进各函授站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鄢烈洲,曹艳峰.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函授规范管理与持续发展研究[J].继续教育,2011(1).
“大学英雄”之那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前会长周远清
可以作为“大学英雄”的个人,应该还是不少的。承诺“四不”的新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卸任的深圳大学“最牛校长”章必功;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等,均有充分的理由被称为2012年度“大学英雄”。但笔者还是更愿意推荐刚刚卸任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前会长周远清。
周远清,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教育部分管高等教育工作的副部长。作为副部长,他亲历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共建、合并、调整;倡导并加强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2000年11月,他当选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在他的带领下,从2001年~2011年,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致力于发挥自身“研究、咨询、中介、服务”的功能,与相关省市联合召开了11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从2003年开始,增设了公益性博士生分论坛,每年都吸引了国内一批优秀博士生和一流的博士生导师参加。11届论坛累计收入高水平论文约2,000篇,每年精选了其中一部分论文结集出版,累计出版了11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论坛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为博士论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倡导了高等教育学科优秀博士论文的评选。由于他卓越的工作,吸引了广大学者、高等教育管理者、高等教育学博士生的参与和关注,有效地推进了决策、科研、教学三支队伍的汇合,使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声誉不断提升,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峰会。
“大学英雄”之那事:大学校长职业化艰难起航
说起作为“大学英雄”的事,同样有不少可供选择的事件。如临沂大学持续的去行政化改革;北京师范大学中层干部“四不”;浙江大学建“学术特区”促青年教师成才;上海交通大学设“特别”岗位搭建青年教师成才舞台;《教育部关于开展“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复旦大学全面推行“职务聘任代表作制”;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序长不序爵”等,都将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深远影响。但笔者还是倾向于把“大学校长职业化艰难起航”作为2012年度最为有影响的事件。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国大学出了三位“新星”校长。一是湖南大学校长赵跃宇,他在2011年10月宣布,在校长任期内,将做到“两个不”;二是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他在2012年7月上任后承诺,在担任校长期间,将做到“四个不”;三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新任校长韩震,他向全校师生公开承诺“三不”。
笔者积极主张大学校长职业化。因为,随着大学进入社会的轴心位置,社会对大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中国,更是如此。社会迫切需要大学对社会作出积极的应对,大学应该引领社会,引领企业,特别是在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方面。与此相伴的是,随着大学与社会紧密程度的提高,大学与社会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也就越来越多,因而不得不由专业人士来管理、带领和协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学者主张,当今的大学校长应该是政治家、企业家、管理者、教育家的集合体,大学校长更多地应该把精力放在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上,放在资金筹集和人才引进上,而不是放在教学与科研上。但笔者要说的是,大学校长承诺“两个不”“三个不”“四个不”标志着中国大学校长职业化的开始,但这只是一个无奈的选择,或者说是一个个人主义的行动。中国大学的发展,更需要的是一种大学求真的文化与环境。
“大学英雄”之那大学:中南大学
虽然南方科技大学获准建立,正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并作为全球15个教育创新范例之一,入选2012世界教育创新峰会丛书,但笔者还是更愿意推荐中南大学作为2012年中国“大学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