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自评报告

企业自评报告

时间:2022-03-14 04:32:56

企业自评报告

第1篇

企业保密工作自查自评报告范文一

根据市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机关、单位保密自查自评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镇按照《机关、单位保密自查自评工作规则(试行)》内容,认真开展自查工作。现将我镇保密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制度建设情况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实施办法》,在年初进一步完善了我镇的《砖路镇镇保密工作制度》、《档案工作保密制度》、《文件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上网信息保密审查审批制度》,对保密的措施、计算机信息系统和通信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管理、保密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增强了制度的可操作性。

二、人员和载体管理情况

抓好全镇干部的保密宣传教育。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习保密知识、带头遵守保密制度,并组织机关干部学习《保密法》、《保密知识读本》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中央、省、市有关保密工作的重要精神。通过认真学习,不断加深干部职工对保密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有效增强了全体干部职工的保密意识,带动了保密宣传教育的开展。

重点加强保密工作人员的保密管理和教育。我镇坚持党政办公室为保密工作的具体承办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对办公室专职保密人员认真培训、严加教育,每年年初签订保密承诺书,积极订阅保密学习材料,及时学习最新、最科学的保密知识和保密技能,提高保密工作水平。

计算机、优盘已张贴标识;计算机、优盘管理已落实责任人员为镇党政办主任;单位移动存储介质登记并有编号、密级标识等,其外出携带有审批记录,未在与非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非移动存储介质未存储、处理信息。

三、网络和非网络管理

我镇进一步规范了网络和非网络计算机的管理,对计算机网络系统严格执行国家保密局《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做到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由专人负责。

我镇计算机无违规接入互联网记录;我镇计算机已安装杀毒软件,并且及时做好更新升级;我单位的非网络未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未使用移动存储介质,未在场所中连接互联网的终端上安装、使用音视频输入设备及无线收发装置,未在网站、论坛等社交媒体国家秘密,未使用电子邮箱等办理业务,未使用网盘等互联网存储服务存储国家秘密,未在互联网等网络传媒的制作和播放中涉及国家秘密,未在连接互联网的智能设备上存储处理国家秘密。

四、文件存放和信息审查

文件存储保管设有配备电子密码文件保险柜;文件登记规范,有详细的流转记录;对废弃文件、文档的保管、销毁工作严格执行相关保密规定。

我单位的非网络建立了信息保密审查制度,坚持一事一审、全面审查,指定了工作机构负责互联网信息保密检查,互联网接入终端标注了禁止处理信息的标志。在保密工作信息报送上,我镇严格按照市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的要求将保密的各项工作及开展情况及时上报,根据工作安排报送我镇开展的重大保密工作活动信息和重大的安全保密设施建设情况。

我镇对保密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均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在思想认识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具体的制度落实还有待于进一步严格规范等。我镇将继续完善保密工作职能,加大工作力度,深入开展保密法规的学习和宣传,不断完善保密制度和措施,狠抓制度落实,确保我镇保密工作万无一失。

企业保密工作自查自评报告范文二

根据《中共重庆市xx区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机关、单位保密自查自评工作检查的通知》(xx密办〔20xx〕13号)文件要求,xx调查队认真对照保密工作自查自评标准开展了保密工作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保密教育,增强保密意识

为认真做好保密机要工作,xx调查队结合工作实际,切实把保密教育工作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在平时的工作会上,多次强调做好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将保密知识纳入单位的重要学习内容,先后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国家工作人员保密守则》等保密工作规章制度以及市、区保密工作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等,先后组织开展保密知识专题讲座三次,不断增强全体干部的保密意识,提高干部的保密知识水平。

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为加强保密工作的领导,xx调查队成立了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人员变动,适时调整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保密工作的组织实施,做到机构健全,人员落实,职责明确。先后制定了和非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和非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网络管理制度;计算机维修、更换、报废保密管理制度;在公共信息网络上信息的保密审查制度。每年,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均与单位职工、保密人员签订了保密承诺书,进一步明确了保密事项和工作要求。

三、突出工作重点,加强保密管理

一是加强计算机管理。xx调查队现有办公电脑21台,其中工作秘密级电脑1台。管理上,严格执行计算机保密管理规定,做到不上网,上网不。计算机没有违规接入国际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现象;没有感染木马病毒;没有使用过非移动储存介质;没有安装无线网卡。非计算机从未存储、处理信息;没有感染木马病毒;没有使用移动储存介质。

二是加强移动存储设备管理。建立移动存储设备管理台帐,明确管理人员,落实工作责任,制定移动存储设备管理办法,严格加强移动存储设备管理。移动存储介质外出携带均要通过审批,无在与非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现象,非移动存储介质从未存储、处理过信息。

三是加强秘密文件管理。建立秘密文件登记簿,严格界定秘密文件传阅范围,实行专柜保存,专人保管,无泄密事件发生。

第2篇

【关键词】 企业环境报告; 规范体系; 经济后果

中图分类号:F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06-0046-03

一、引言

近年来,企业环境报告研究与实践受到业界高度重视。企业建立环境报告机制可提升其公众形象,调解其与相关利益者间的关系(Davis,1999);增强组织透明性,改变企业经营方式,便于环境绩效交流(Nola,2002);投资者可通过企业环境报告提供的信息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Douglas和Christopher,1999)。

环保部2008年颁布《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2010年颁布《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并于2011年实施《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该类政策的实施加大了业界对企业环境报告研究的关注,加速出现了一批相关研究成果。本文拟对现阶段企业环境报告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给予回顾和评价。

二、企业环境报告研究综述

企业环境报告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企业环境报告发展历程研究、企业环境报告披露现状与评价研究、企业环境报告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研究三方面。

(一)企业环境报告发展历程研究

1.企业环境报告发展阶段与趋势研究

李海英等(2010)认为环境报告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依次为环境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健康安全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国外多数大企业已经从第一阶段发展到第三阶段,但国内只有少数企业发展到第三阶段。岳全化(2000)指出环境报告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企业的环境信息通过年度财务报告的附注形式来展现;(2)一次性环境报告书的出现;(3)描述性环境报告书的出现;(4)出现含有技术性的环境报告书;(5)可持续环境报告书。关于企业环境报告的发展趋势,Kolk(1999)指出虽然企业环境报告在现有的披露经验中还存在大量问题,但未来的报告将具有可比性、可量化性和可验证性。孙振清(2004)认为企业可持续报告是环境报告的终结也是环境报告的新生。

可以看出,多数学者已经看到了企业环境报告的两个主要发展趋势:一是向独立环境报告发展;二是向融合“环境―经济―社会”综合绩效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展。

2.企业环境报告推动力量研究

岳全化(2000)认为企业环境报告产生的原因有二:一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明显,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加,对企业环境信息和环保行为的关注,要求企业公开披露环境信息的意愿增强;二是政府意识到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公众的支持和参与,鼓励企业将环境信息公开。王立彦等(2001)指出,企业环境报告的发展除了依靠公众环境意识的提升以及各国政府的推动外,企业自身的觉悟也起了一定作用,公司主动披露环境信息表明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学界从政府规制、公众意识、公众参与机制、公司治理等方面探讨了企业环境报告的推动力量,但对于市场机制及其与政府规制的配合等推动因素研究较少。

(二)企业环境报告现状与评价研究

1.企业环境报告披露现状研究

李建发等(2002)研究发现当前企业环境报告披露处于自愿性和强制性相结合的局面,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从披露企业环境影响信息扩展为环境绩效和环境会计信息,取得了明显进步。王立彦(2009)研究发现国内大多数环境报告是重信息数量轻信息质量。胡立新等(2011)指出企业对于环境信息的披露存在内容上的较大差异,他们更偏好选择对于自己企业形象有利的环境信息进行披露,即披露存在选择性。常宁等(2008)认为环境报告的披露存在着信息透明度低,有效性不足的问题,其中在数量上只有少数的上市公司披露了环境报告;在内容上披露有限,缺乏对例如环境支出等因素的披露;在披露质量上有待加强,普遍以披露定性信息为主,缺乏对定量信息的披露;在披露形式上各异,不易于收集处理。国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中也指出大多数环境报告没有充分给出对于特定公司来说关系最重大的环境问题的一般性说明,与产品有关的环境保护方面等重大问题往往被忽略,而且对所有要素都以同等详细程度介绍。

可见,企业现有环境报告披露数量和质量都亟待提升,学者倾向于要求企业强制披露环境报告,但究竟应披露何种层次数量和质量的环境报告,学界并未给出完美答案。

2.企业环境报告的评价体系研究

国内外评价企业环境报告质量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内容分析法、原则分析法、标杆研究法和评分法。Morhardt(2001)在评价美国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报告中,将评价环境报告综合性的测量清单中加入微观注解、文字分析、主题百分比分配以及数值评分的因素。Douglas等(1999)指出,美国企业环境报告虽有第三方鉴证,但因缺乏审核服务标准,并未将鉴证结果在环境报告中一并披露,建议建立企业环境报告内部评价体系。钟朝宏等(2007)采用德勤会计公司制定的计分卡对宝钢公司的环境报告进行全面评价,并指出环境报告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在于可以使各行业不同的环境报告具有可比性、可参考性,加强信息沟通的质量。尽管多数文献对环境报告评价体系持肯定意见,但有一点值得注意,Matthias(2012)曾在研究中指出,如果环境报告编制者已经适应了评分体系,那么这些评分体系将丧失其原来的评价功能。

无论是自愿披露还是强制披露,企业环境报告鉴证和审计在提升其信息含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的环境报告评价标准尚未统一,环境报告审计研究需要跟进。

(三)企业环境报告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实证研究

1.企业环境报告披露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企业环境报告披露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企业外部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行业属性、企业相关利益者。Barros等(2012)发现,公司环境报告披露是企业业务合法化的一种方式,样本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显著增加,与同期环保法规数量增加和企业相关利益者的驱动有关。Salamaetal等(2012)以英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的研究发现,企业规模越大,其所处的行业对环境越敏感,其越可能披露环境报告。内部因素则集中在企业特征和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方面。Sumiani等(2007)以马来西亚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ISO认证对马来西亚公司环境报告披露的自愿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污染减排”环境信息的披露。舒岳(2010)发现,独立董事人数对环境会计报告披露有显著影响。

2.企业环境报告的经济后果实证研究

企业环境报告经济后果的研究集中于企业环境报告与环境绩效、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影响。Staden(2007)发现,企业的环境报告与企业的环境绩效排名正相关。Roberts(2010)指出,企业的环境报告和企业的环境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环境绩效越差的企业更容易提供内容丰富的环境报告。Wagner(2005)研究发现,较好的环境报告质量不一定导致较好的环境绩效,两者没有很大的关联性,但是环境报告仍然可以作为一种有价值的环境管理工具。吕峻、焦淑艳(2011)以2007―2009年造纸业和建材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环境报告的披露与环境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财务绩效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此外,吕峻(2012)在研究公司环境披露与环境绩效关系中也得到环境报告披露与环境绩效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的相似结论。

三、评价与展望

现有文献对于企业环境报告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学界已跟踪到企业环境报告的实践发展轨迹,注意到“环境―经济―社会”综合绩效与环境报告的耦合问题,并及时将企业环境报告的研究由单纯环境信息转变到环境绩效、财务绩效与社会绩效信息披露。(2)企业环境报告的研究内容及范围比较全面。在环境报告的研究中国内外研究既涉及企业环境报告的发展历程和原因,又涉及企业环境报告在不同国家的制度建设和理论依据,以及对近年来企业环境报告的披露问题和措施的研究,此外,还探讨了其评价体系和经济后果。(3)企业环境报告的研究缺乏综合性。从研究内容来看,多数研究都只针对环境报告的某一部分内容,少有研究从整体的角度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从研究方法而言,实证性研究较少。(4)企业环境报告研究成果缺乏实践指导性。研究成果虽然涉及评价体系和经济后果方面,但大多是点到为止,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明确的结果,其借鉴意义缩水。

企业环境报告研究的未来研究方向包括:(1)企业环境报告第三方审核研究。环境报告信息内容多且杂,这要求第三方机构审核报告时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以及更加专业的知识指导。环境报告的特性不仅提高了审核工作的要求,还加大了审核的风险。审核工作的完备有利于提高环境报告的信息质量。(2)企业环境报告的可比性研究。不同行业乃至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企业出具的环境报告都可能在形式内容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现状的长久存在不易于环境报告披露的本质目的,也不利于信息交流和比对。(3)企业环境报告的驱动因素与经济后果研究。从多方面找寻环境报告披露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站在实践的角度发现研究成果对企业披露环境报告具有一定推动意义,从而提高企业的自觉披露性,完善环境报告的理论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 常宁,刘建勇.关于我国企业独立环境报告的构想[J].统计与决策,2008(15):175-176.

[2] 何丽梅.基于独立环境报告的中日石油企业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比较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6):97-102.

[3] 李建发,肖华.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现状、需求与未来[J].会计研究,2002(29):42-47.

[4] 吕峻.公司环境披露与环境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2,9(12):1856-1863.

[5] 舒岳.公司治理结构对环境信息披露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沪市上市公司2008年的经验证据[J].会计之友,2010(1):81-84.

[6] 孙振清.企业环境报告的发展趋势及启示[J].环境保护,2004(8):46-50.

[7] 王立彦.环境会计与报告:具有信息含量吗?[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5):20-26.

[8] 钟朝宏,干胜道,邱英.钢铁企业首份环境报告评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3):118-121.

[9] 周竹梅.会计视角下的上市公司环境报告编制[J].财会月刊,2011(12):51-52.

[10] Aly Salama, Robert Dixon, Murya Habbash. An Examination of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 in UK Corporate Annual Report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2012, 19(1):19-42.

[11] Ans Kolk. Evaluating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porting[J].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1999(8):225-237.

[12] Charles H. Cho, Robin W. Roberts.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on the Internet by America’s Toxic: Legitimacy and Self Presentatio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2010(11):1-16.

[13] Chris J. van Staden, Jill Hooks. 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and Responsiveness[J]. Th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 2009(39):197-210.

[14] Giovanni Azzone, Michael Brophy, Giufiano Noci, et al. A Stakeholders’ View of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J].Long Range Planning, 1997,30(5):699-709.

[15] Jemil Morhardt. Scoring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ports for Comprehensiveness: A Comparison of Three Systems[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1, 27(6):881-892.

[16] Nola Buhr. A Structuration View on the Initiation of Environmental Reports[J].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2002(13):17-38.

第3篇

关键词 安全生产标准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22 文献标识码:A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冶金等工贸行业达标工贸企业共计96136家。辽宁省冶金等工贸行业达标企业共计4420家,全国排名第6位。其中,一级达标企业28家,全国排名第3位;二级达标企业268家,全国排名第8位;三级达标企业4124家,全国排名第6位。

一、辽宁省的主要做法

一是政府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二是建立体系、完善机制、宣传动员、强化培训。三是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四是深入调研,强化督导。省安监局主管领导带队深入各地调研,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约谈创建工作滞后市、县(区)主管领导及安监部门领导,督导市、县(区)政府加强标准化领导和支持力度。各地纷纷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推广力度,深入企业开展督导和工作调研,敦促企业真正行动起来。五是创新思路,拓宽领域。六是定期调度,强化进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2年,标准化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部分地区政府部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存在畏难情绪,部分县区主动性不强,工作进展缓慢,不能跟上全省统一步伐。

二是存在突击评审现象,评审过程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三是个别评审单位责任心不强,深入企业不够,行业分类不清晰,评审程序不规范,评分标准掌握不充分、分数评定不准确、报告编制不规范、网上申报不及时等问题。

四是部分企业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行业分类不准确,自评报告不规范,报告内容存在缺项;在网上系统申报的过程中,企业基本情况信息填写不完善。

三、对策

(一)充分调动政府及其监管部门的积极性,充分提高认知度,使政府主管部门引起足够重视。

1、根据各地区企业分布和企业规模、管理基础、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实际情况,由省级安全生产监管局下达任务指标。

2、强力推进标准化建设,将标准化建设作为省级政府对各市及省管县级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增加考核权重。

3、市、县级政府成立标准化建设领导工作组,定期督导、检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情况。

4、市、县区级安全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和责任人签订目标责任状,确保省政府下达的任务指标。

5、各级政府制定相关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标准化专项基金,调动企业和评审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安全监管部门主要责任人深入企业,做好动员,监督企业和评审单位做好自评报告和评审报告,控制评审节奏,避免突击评审,严把评审质量关。

(二)评审组织单位认真履职,切实做好评审组织工作。

1、切实做好对评审专家、评审员和企业自评员的培训、考核工作。培训要从实战出发,突出针对性,对以往评审报告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结合典型案例,做好政策、法规及标准的解读。考核要坚守公平、从严的原则,对评审员、评审专家实施有效管控,发现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的事项,及时上报监管部门,取消评审员、评审专家资格。

2、编制评审报告和自评报告编制导则,规范评审报告和自评报告内容及书写格式,指导评审单位和参评企业做好评审和自评工作。

3、严格评审工作程序。企业和评审单位应严格遵守规定的工作流程和评审程序,材料报送要坚持“二同时”原则,即:企业自评申请与系统同时申请;评审单位评审报告与系统同时申报。强化对参评企业和评审单位考评,对弄虚作假的,上报相应的安全监管部门,取消参评资格和评审资质。

4、对参评企业自评报告和评审单位的评审报告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与企业或评审单位联系,加强整改、修善评审报告和自评报告,确保自评报告和评审报告客观、准确。

5、做好评审过程监控和达标企业检查,使企业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真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三)评审单位要服务企业、公正自律、确保质量。

1、评审单位应按照要求,建立评审工作责任制。由一名主要领导负责统筹、协调、规划,确定专人撰写、审核评审报告。工作要早部署、早安排,做到有计划进行,避免年终突击赶进度赶任务。

2、做好参评企业的参谋助手,帮助企业查找管理和生产现场的不足和缺欠,提出整改要求并指导企业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评审组成员要做好复查和确认。

3、做好网上申报,并帮助、指导企业做好网上申报。

(四)企业充分认识安全标准化的必要性,积极主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

1、企业应积极主动派员参加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员培训,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性文件,为本企业开展标准化创建工作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2、成立标准化创建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分工。

3、聘请中介机构予以指导,坚持标准,积极开展标准化自评工作。

4、对自评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及时整改,对由于资金等原因,一时难以整改的重大隐患,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落实责任、资金、措施、整改时限和应急预案。

四、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缺陷

根据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2008年5月22日、2010年4月26日联合下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要求,现代的企业内部控制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要求是执行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

一、现状

其实我们的许多上市公司已经开展了这项工作,但评价的状况是怎么样呢?根据深圳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的《中国上市公司2011年内部控制白皮书》沪深证券交易所在2010年12月31日前A股上市的2105家公司,其中主板上市公司1364家,中小板上市公司554家,创业板上市公司187家,161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占总样本量的76.86%,487家上市公司未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占总样本量的23.14%。在1618家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1605家上市公司认为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有效的,不存在重大缺陷,占总样本量的99.20%;11家上市公司未出具结论,占总样本量的0.68%;仅2家上市公司认为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未得到有效实施,占总样本量的0.12%。

二、不足

这些已经披露了评价报告的企业,在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工作特别是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方面是否符合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要求了呢?显然还存在很多差距。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企业尚处在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初期阶段,应该会有许多缺陷的存在。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当一个企业出现了明显违反法律法规、出现了企业更正已经公布的财务报表等情形时,就说明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着重大缺陷应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予以披露,2010年由于违法违规遭受处罚的上市公司有55家,2010年报中共有8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会计差错更正。但从迪博的报告中,我们看见其中只有2家,只占了上市公司的0.12%的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而同期美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比例高达13.8%。

三、绿大地公司的自我评价研究

(一)在这仅有的2家当中我们选取了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大地)进行进一步研究

绿大地公司2010年3月17日,收到证监会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规的《调查通知书》,因为涉嫌欺诈上市,以董事长何学葵为首的5名公司高管2011年已被正式逮捕,公司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接受公安机关调查。2009年、2010年的年度财务报告被审计师出具了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这些迹象表明绿大地公司2009年、2010年的内部控制是存在缺陷的。那我们来看看绿大地公司2009年、2010年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2009年:董事会认为“公司目前基本建立了业务发展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但面对绿化苗木生产、种植业务现状及苗木产品的特性,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与业务特性的相适应性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有效性,存在一定的距离。”2010年:公司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根据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要求,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但由于历史原因、员工素质和控股股东行为干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较低。公司在2010年度内部控制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上述缺陷,导致其实施结果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与财务报表相关的有效性。”绿大地公司2009年、2010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否符合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要求呢?

(二)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8个部分,而绿大地公司的评价报告只有5~6个部分,见下表:

1.绿大地公司的自我评价报告在格式及主要内容构成上尚有欠缺。主要缺少了两大部分:(1)是年度的自我评价工作是如何进行的?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要求披露的是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依据、范围、程序、方法,而不是企业是如何建立内部控制,以及内部控制日常是如何运营的。其实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像财务报告的生成一样,要先有凭证、账簿,才能生成报告。企业必须要有具体的、实际的评价工作、形成评价工作底稿,最终才能形成合乎标准的评价报告。(2)是关于缺陷,每个公司需要结合公司的规模、行业特征、风险水平等因素,确定适用本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绿大地公司没有在评价报告中明确该公司关于缺陷的标准,也未明确是哪类缺陷及发现的缺陷的数量,仅笼统表述为“存在一定的距离”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较低”。也没有披露对缺陷的整改情况。

2.对于最后报告的结论当存在重大缺陷时应披露公司在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方面存在尚未完成整改的重大缺陷(描述该缺陷的性质及其对实现相关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以及由于存在上述缺陷,可能会给公司未来生产经营带来的相关风险。而显然绿大地公司未能达到《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要求。

四、改进建议

那如何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呢?要严格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要求进行。首先在评价工作中要贯彻以下原则:1.全面性,要涵盖控制的设计和执行,企业及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2.重要性:在全面性基础上,着眼于风险,突出重点;3.客观性:准确揭示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在评价工作的实际实行和组织方面可以授权内部审计部门或专门机构具体承担,最好能专门成立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吸收相关的业务骨干参加。

在评价的程序和方法上可以借鉴下面的流程图:

第5篇

第一条为鼓励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引导企业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以质取胜”战略,追求卓越绩效,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2010年)》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品牌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浙委[20*]43号)、《*市市长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绍政发[20*]*号),结合*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县长质量奖是*县人民政府设立的最高质量荣誉,主要授予我县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施卓越绩效质量管理模式,在工业(含农产品加工业)、工程建设、服务等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并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企业。

第三条县长质量奖的评审遵循科学和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好中选优和宁缺毋滥的原则,在企业自愿提出申请的基础上,每年组织评审一次,获奖企业数每年不超过3家。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四条县政府成立县长质量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由政府有关部门、企业管理专家和质量专家组成。评委会的主要职责是制订县长质量奖评审工作方针政策,批准县长质量奖评审标准,决定拟奖企业名单,处理评审过程中的重大事项。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组织、协调县长质量奖评审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制(修)订县长质量奖评审标准;

2、受理企业申报资料并进行资格审查;

3、组织评审组对企业进行评审,并监督考核评审人员的职责履行情况;

4、向评委会报告评审结果,提出提请审议的候选企业名单;

5、承担县长质量奖获得企业的后续监管工作。

第五条评审组应由3名以上经资格认可的评审员(其中含行业专家)组成,评审组实行评审组长负责制。评审组成员应具备以下资格条件,方可被聘为评审员:

1、熟悉国家有关质量、经济法律法规和规定;

2、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

3、具有三年以上的质量管理或专业技术方面的工作经历,有丰富的质量管理实践经验,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

第三章申报条件

第六条申报县长质量奖的企业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在*县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合法经营三年以上;

2、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管理体系健全,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3、具有良好的经营绩效,经营规模、利税、总资产贡献率居省内同行业前列,最近三年未发生亏损现象;

4、具有良好的诚信记录和社会声誉,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顾客满意程度高;

第七条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申请县长质量奖:

1、不符合国家产业、环保、质量政策的;

2、列入国家强制管理范围的产品未获得相关证照的;

3、近三年出现国家、省、市、县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或有重大质量、设备、安全、环保事故及重大质量投诉的;

4、有其它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

第四章评审标准

第八条评审标准是县长质量奖评审的基础,也是企业自我评价的依据。县长质量奖评审标准采用GB/T19580-2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GB/Z19579-2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评审内容包括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经营结果等七个部分,总分为1000分。评审细则由评委会办公室另行制订。

第九条县长质量奖评审包括资格审查、材料评审、现场评审、用户评价、评委会审议、公示、审定批准。根据宁缺毋滥的原则,获得县长质量奖的企业总评分不得低于600分。

第五章评审程序

第十条每年由评委会办公室预先公告当年度县长质量奖评审的时间安排,评委会办公室在规定时间内受理当年度县长质量奖的申请。

第十一条凡符合县长质量奖申报条件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填写《*县县长质量奖申报表》,按照评审标准和填报要求,对本企业进行自我评价并写出自评报告。申报表中的有关内容需经相关部门验证确认并提供证明材料,并经有关主管部门、镇乡(街道)或行业协会之一签署推荐意见后,在规定时间内一式两份报送评委会办公室。

第十二条评审按以下程序进行:

1、材料审查。对企业提交的申请书、自评报告等材料进行评审,并形成材料评审报告。评委会办公室据此在一个月内确定现场评审企业名单。对未获现场评审资格的,评委会办公室应书面通知企业。

2、现场评审。现场评审时间一般为2-4天。现场评审结果应当形成现场评审报告,并交企业确认,在现场评审结束后5天内提交评委会办公室。

3、用户评价。对进行现场评审的企业,由评委会办公室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对其主导产品进行用户满意度调查,并提供用户评价报告。

4、综合评价。评委会办公室对材料评审报告、现场评审报告、用户评价报告进行汇总、分析后,写出综合评价报告,提出县长质量奖审议候选名单。

5、评审会审议。评委会根据评委会办公室的综合评价报告,审议确定拟奖企业名单,通过媒体予以公示。

第十三条审定批准。经公示通过后的拟奖名单,报县人民政府审定批准。

第六章表彰奖励

第十四条获得县长质量奖的企业由县政府予以表彰,并颁发金质奖牌和证书。

第十五条制作奖牌经费和评审工作经费列入当年县财政预算,专款专用。

第七章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评审人员必须公正廉明、实事求是、讲究效率,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1、真实、准确、公正地参与评审工作;

2、不得参加与评审员本人有利害关系的企业的评审工作;

3、禁止向申报企业提供有偿和无偿的咨询服务;

4、禁止收受申报企业任何礼物、佣金或有价证券;

5、保守秘密,不得泄漏有关申报企业的信息,不得泄漏有关评审的信息。

违反规定的,视情节轻重,由评委会给予批评、警告,直至撤销评审员资格。违纪违法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七条申报企业应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对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县长质量奖的,由评委会报请县政府批准,取消其荣誉资格,收回奖牌、证书和奖金,并通报批评,五年内不得申报县长质量奖。

第十八条获得县长质量奖的企业有义务宣传、交流其质量管理先进经验。每年2月底前获奖企业应向评委会办公室书面报告上年度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的情况,评委会办公室对获奖企业进行跟踪检查,确保获奖企业持续改进,不断追求卓越。

第十九条获得县长质量奖的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在情况发生后30天内书面报告评委会办公室。

1、发生重大质量、安全、环保事故的;

2、国家、省、市、县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的;

3、用户对质量问题反映强烈的,有重大质量问题投诉的,质量水平明显下降的;

4、当年出现亏损的。

第6篇

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要求在上交所上市的“上证公司治理板块”样本公司、 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公司及金融类公司,在 2009 年年报披露的同时,披露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以下简称“内控报告”)。

为了解这些上市公司的内控报告情况,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对在上交所上市的 267 家需要披露内控自我评估报告的上市公司做了调查分析,报告分析的截止日期为 2010 年 5 月 6 日。以下对内部 控制报告与披露情况进行概括分析。

内控报告分析

截至 2010 年 5 月 6 日,在强制披露董事会对内控我评估报告的 267 家上市公司中,未披露内控自我评估报告的有 1 家。在已披露内控自我评估报告的 266 家公司中,在年报中说明已聘请中介机构发表鉴证报告的有 139 家,占已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公司总数的 52%以上。

在内部控制评价范围方面,97%的企业披露了针对全面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报告,而 9 家企业 (3%)将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范围限定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方面,仅披露了针对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

在 266 家上市公司中,大部分企业是按照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的五项要素披露的,有 204 家(占已披露总数的 76.7%),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规定的 八项要素披露的有 5 家(占已披露总数的 1.9%),如图 1 所示。

企业对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也采用了不同的语言。报告结论按照《董事会关于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报告》格式指引(以下简称“格式指引”)的要求,披露为有效即“制度健全且执行有效”的有 146 家,占已披露总数的 55%;而 45%的企业采用了“基本有效”的提法或未对内部控制 是否有效做出结论。其中,披露为“制度基本健全、执行有效”的有 74 家,占已披露总数的 28%; 披露为“制度基本健全、执行基本有效”的有14 家,占已披露总数的 5%;未按照格式指引的要求明确有效或无效的有 32 家,占已披露总数的 12%。详见图 2 分析。

此外,报告中披露内控缺陷的有 3 家,约占已披露总数的 1%;未披露内控缺陷的有 263 家, 约占已披露总数的 99%。(见图2)

鉴证报告分析

调查显示,在注册会计师的内部控制鉴证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52%的企业(139 家)披露了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其中,有 126 家披露了鉴证报告(占年报中说明已聘请中介机构发表鉴证 意见公司总数的 91%),有 13 家未披露中介机构的鉴证报告(占年报中说明已聘请中介机构发表鉴证意见公司总数的 9%)。然而,13 家未披露中介机构的鉴证报告的公司,在自我评估报告中提及鉴 证结论的有 9 家,另外 4 家在上交所网站未找到披露的鉴证报告及意见。详见如图 3 分析。

在年报中说明已聘请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发表鉴证意见的 139 家上市公司中,鉴 证报告明确控制有效的有 102 家(占披露公司总数的 73%),未明确有效意见的 33 家(占披露公司 总数的 24%),另外 4 家在上交所网站未找到披露的鉴证报告及意见,故无法判断其鉴证意见,详见如图 4 分析。

第7篇

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是多样的、多角度的。从经营者的角度,企业价值也是企业经营成果和业绩的代表,更倾向于收益法评估。从投资者出发,企业价值是未来可能给自身带来的投资收益,更适合于成本法评估。从理财角度看,企业价值是由未来自由现金流量的现值决定的,当然这需在企业可持续经营的假设进行评估。各有各的出发点,但综合来看,对于企业来说,采用未来自由现金流量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是经过改进的,更具有全面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二、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改进

采用自由现金流量现值法评估,是具有理论依据的。首先,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企业价值是通过不同的创造因素组合而成,并需要有效的单项资产整合。相应地,很可能实现企业价值大于简单的单项资产组合。其次,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企业的最终目的在于企业未来获得现金流量的能力,而不是?F在拥有的资产、过去的经营成果。所以,只有未来现金流量存在,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经营,并形成企业价值。此外,现金流量法虽然已经实施,但其不同类型的效用存在差异,其中的净现金流量法,并未考虑企业可持续经营的问题,无法有效促进企业价值评估。而未来自由现金流量法经过了改进,更有助于企业价值评估。

三、财务会计报告改进措施

财务报告体系需跟进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改进,因此,必须改进现行核算模式。改进的依据在于现金流量现值的理论,思路在于增加披露,原则在于充分披露。具体改进措施如下:

1.计量改进

仅以历史成本法为基础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存在很多局限,同时不利于企业以未来自由现金流量的企业价值评估。首先,资产负债表的左右账户共同反映了企业财务结构,体现了原始投资,但无法体现其能带的经济效益,也无法进一步正确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其次,资产总额一般采用混合计价,如相同的存货历史成本不同,但却合并在“存货”,最终体现的价值既不是成本,也不是公允价值或是未来收益现值。此时,资产负债表对于企业价值评估的效用不大。

因此,企业的财务报告,如资产负债表,可在计量方法和内容进行改进。资产负债表仍然以历史成本法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融资结构、投资收入等,但可增加并反映资产能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这样的计量方式,是将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和折现率融入企业价值评估中。据此,可实现对资产负债报表中各项资产项目以可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形式报告。但由于计量基础的混合,必须研究出一套完整的、有效的计量基本框架,包括运行的基本原则、运行场景确定、计量属性等。通过计量技术、方式、内容的创新,促使财务报告趋于合理化、完整化,最重要的是由财务报告的信息帮助企业价值评估。

2.充分披露

财务报告及数据作为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依据和参考信息,需包含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同时数据需准确、体系需完善,报表附注与财务信息有效结合。但现行财务报告在披露上还存在缺陷,无法满足企业价值评估的特殊需要。由于货币计量的单一性,使财务报表丧失了一些重要的非货币信息,并导致企业价值评估存在不合理性、不全面性。

对此,只有在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非财务信息等,以改进财务报告。具体可添加文字描述,披露可能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的事项,如商誉、战略、市场占有率、人力资本等等,还可以分析企业存在的风险,以辅助价值评估。

3.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结合

按权责发生制编制的企业利润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不利于企业价值评估。首先,权责发生制强调按实现原则,计量收入、费用及利润,而确认收入费用与现金流量变化容易产生时间间隔,反映出的利润表并不能提供利润与现金流量之间的联系。其次,账面款项收支按照权责发生制计量,无法考虑收支的可能性、时间性等,即有可能账款无法收回,但还是记入收入和利润中,导致财务报表缺乏价值评估的效用。最后,还有现金流量表,它反映的是过去的结果,而未考虑企业的持续经营。相比之下,未来自由现金流量是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之上的记录,并属于企业可控范围。

对此,可考虑结合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计量收入、费用和利润。一方面权责发生制反映经营成果,但却包含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收入实现制不能准确反映当期损益,但排除了不确定性。因此,两者的合理结合,可弥补两者的缺陷,共同发挥效用并用于计算未来自由现金流量。此外,还可以准确反映利润与未来现金流量的关系,为企业价值评估提供数据和理论依据。两者结合时可能面临:确定计入未来现金流量的因素、资产折旧和摊销、对现金流量的波动风险预期与防范等等。

第8篇

【关键词】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一、引言

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不仅具有高风险的特点,而且其经营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同时作为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对资本市场也影响巨大,因此政府对其监管较一般行业更为严格,管理部门对上市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尤为关注,在内控信息披露方面提出高于一般上市公司的特殊要求。

对于保险业来说,内控信息披露不仅可以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可以保障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保险市场效率。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制度要求,最早源于证监会2000年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3号保险公司招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要求保险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对内控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作出了说明,并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内控评价报告。这之后不同的监管部门陆续出台针对企业年度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制度要求,最重要的是财政部等五部委2008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2010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至此我国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基本建成,该体系于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施行。经过这些年的内控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我国上市公司执行制度的情况到底如何,值得我们好好的总结与剖析。金融保险行业的内控建设及内控信息披露往往走在前列,中国平安作为在A股上市的保险公司中最早披露内控自我评估报告的公司,具有代表意义。文章选择其进行个案剖析,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内控信息披露的状况,为更广泛地实施企业内控规范体系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制度梳理

有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制度较多,这些规定有些是不同的部门颁布的,有些是同一个部门颁布的对旧有规定的补充解释;对于同一个企业来说,可能既适用于这个部门颁布的规定,又适用于那个部门颁布的规定。而不同部分颁布的规范,对同一个问题的要求往往又不统一。因此要分析企业对具体内控规范的执行情况,必须对相关制度做梳理,表1即作者对保险公司需要遵循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整理。

通过上述制度的梳理,我们可以总结出上市公司内控信息的披露主要来自于年报中的以下部分内容:(一)年报中监事会就内控发表独立意见;(二)2006年年报中“重要事项”部分对公司内控建立健全情况的说明;(三)年报中“公司治理结构”章节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健全情况”部分;(四)内控自我评估(评价)报告(以下简称“内控报告”)及审核(审计)报告,该报告最初做为年报的附件一起报送披露,2011年起上交所要求单独披露。

三、中国平安历年内控信息披露情况

中国平安是我国的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2004年在香港上市,2007年回归A股市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该公司从2006年起披露A股年报,因此文章选取其2006年至2011年披露的年度内部控制信息进行分析。

1.从2006年年报起,监事会就内控发表独立意见。中国平安每年的表述基本一样:公司制定了较为完整、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2.2006年,在年报“重要事项”部分说明公司内部控制及制度建设情况,主要内容有:公司对内控建设的基本评价;公司在合规管理、稽核监察、制度建设三方面的工作情况。

3.从2007年年报起,在“公司治理”部分新增“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健全情况”内容。2007年该部分内容与内控自我评估报告中的前言部分表述一样,说明公司当年内控架构改革取得的成效;2008年、2009年该部分内容丰满起来,两年的内容、结构基本一致,层次清楚地说明了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内控责任主体及内控组织架构及其变革、当年公司内控建设的主要工作及内控自我评价结论;2010年与2011年该部分内容、结构两年基本一致,主要说明了公司内控的基本体系、当年内控建设的主要工作及内控自我评价结论。

4.内控报告及审核报告。

从2007年起,作为年报的附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内部控制审核报告;2010年,“内控自我评估报告”更名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并从此后以单独报告的形式披露;2011年,“内控审核报告”更名为“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中国平安是最早内控报告的保险公司,其五年的内控报告在内容形式上有较大变化。2007年报告的内容,基本遵照《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主要为四部分:(一)公司内控基本情况;(二)内控检查监督工作的情况及对2007年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的评价;(三)内控制度及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风险及其处理情况;(四)完善内控制度的措施及2008年内控工作计划。2008年报告的内容,基本遵照《保险公司内部审计指引》的要求,主要为五部分:(一)公司内控基本情况;(二)本年度内控检查监督完成情况及评价;(三)本年度完善内控的措施(四)目前内控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五)下年度改进内控的计划。这两年的内控评估报告,均详细地披露了公司内部控制五要素情况、公司内控存在的问题及下一年度的内控工作计划,因此内容冗长,算上附件达到二、三十页的长度。从2009年起,内控自我评估报告的格式与内容发生较大变化,内容大大简化,不再对内控的五要素进行详细披露,不再公布下一年度的内控工作计划,也没有披露非重大缺陷;2010年与2011年的报告内控与格式,基本遵照《上市公司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监管问题解答》中的参考格式。但其2011年的内控报告并没有遵照上交所的要求提供公司内控相关情况的附件。表2是对中国平安历年内控报告具体内容的比较。

归纳表2,中国平安内控报告披露项目具体内容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内控责任主体。2007年未披露内控责任主体;2008与2009年责任主体认定为“董事会及管理层”;2010年起调整为“董事会。”内部控制由谁负责,关系到内部控制能否发挥实效。内控责任主体,在美国是公司高级管理层,在英国则是董事会。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的后的配套指引,都没有明确说明企业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财政部与证监会对我国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2011年执行企业内控规范体系情况进行分析,统计有96%的公司认定责任主体为董事会,1%认定为董事会及管理层,而还有3%未明确。这个数据说明,在我国认为董事会是内控责任主体逐渐成为主流观点。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制度亟需对其作出统一规定。

(2)内控目标。2007年内控报告没有明确说明企业的内控目标;2008年与2009年内控报告披露的内控目标为“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维护资产安全、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即《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确定的内部控制五目标;2010年起调整为以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目标作为公司内部控制目标,表述为“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证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完整和可靠、防范重大错报风险”。这种变化实际体现的是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范围之争:是针对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内部控制报告还是完整的内部控制报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相当于COSO报告中内部控制概念的子集。在美国,内部控制评价和报告局限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在英国,董事会则需要对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而我国不同的部门对此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财政部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中相关问题解释第1号》中,将其定位为完整的内部控制评价;而证监会在《上市公司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监管问题解答》中,将其定位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这种制度的不统一使得企业可以选择性的执行规范,导致信息纵向、横向都会缺乏可比性。

(3)内控缺陷的披露。内控缺陷披露的内容应该包括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内控缺陷具体内容、对企业的影响及其整改措施。公司没有披露过内控缺陷的认定标准;2007年与2008年的内控报告均披露四条具体的内控缺陷,并提出完善内控的措施;从2009年起,公司没有披露过具体缺陷内容,2009年表述为“未发现公司存在内部控制设计或执行方面尚未整改的重大缺陷”,2010年表述为“我公司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过程中关注到的非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缺陷情况均为控制类一般缺陷”,2011年的表述基本同2010年。公司2009年对内控缺陷的披露是一种消极的表述,而随后两年也并没有自愿披露内控一般缺陷的内容,内控缺陷相关信息是中国平安信息披露中最弱的部分,虽然这部分内容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信息。

(4)内控评价结果的表述。2007年的内控报告并没有对公司内控的有效性明确发表意见;2008年与2009年的表述基本一样,“自本年度1月1日起至本报告期末止,本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健全的、执行是有效的。”2010年起内控评价结果的表述发生变化:“董事会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对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进行了评价,并认为其在12月31(基准日)有效。”这里涉及的是两个变化,一是随着内控评价内容范围由全面的内部控制缩小为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其评价结论自然调整为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认定;二是内控评价时间范围的变化,由针对某一时期的内部控制调整为针对某一时点的内部控制评价。对于这个时间范围,不同的专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但2010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企业应当以12月31日作为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基准日。

四、研究结论

(一)披露的内控信息较好地反映了中国平安不断发展完善的内控建设工作

一方面,体现在其内控组织架构的改革优化,风险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入。仔细阅读分析中国平安历年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可以看出公司的内控组织架构在不断改革优化,公司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与理解在逐年提升,风险管理理念逐渐建立。2007年公司开始内控架构改革,设立内部控制管理中心,作为集团统一的内控管理机构。同时改革稽核监察架构,建立稽核垂直管理体制。当年其内控自我评估报告提到四方面的内控重大风险,其中一点就是:“公司现有内控制度、流程的制定,均以符合外部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要求为基础,未充分考虑制度、流程的设计及其实施的效率。内控体系建设应在合规的前提下提倡提高经营效率、促效益、促发展”。可见合规管理是公司当时主要内控目标。2008公司新设风险管理部,实现对风险的事中管控,着手构建合规、风险管理、法律、稽核监察及业务单位的风险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建立风险预警系统,风险管理理念显现。2009年公司推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推进机构风险评级和管理层评价工作,建设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2010年公司审计委员会更名为“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整合升级内控体系,提出“以制度为基础,以风险为导向,以流程为纽带,以内控平台系统为抓手”的思路,强化事前风险管控,搭建集团层面全面检视评估、并表量化管理的风险报告体系,推进风险导向稽核管理,强化了企业的风险管控。2011年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改名为“风险监控委员会”,公司建立起覆盖各专业公司及业务线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稽核工作的重点转向对风险控制有效性及风险管控效果的评估。中国平安的风险管理理念更加明确与突出,体现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逐渐融合。

另一方面,体现在其内控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2007年的内控报告在下一年度的内控工作计划部分提到,企业要建立全面自我评估机制,可以看作是其内控评价工作的开端;2008年的内控报告披露,公司推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遵循项目,确定了内控范围,制定了风险评估方法和标准,但尚未确定内控自评工作具体流程、使用的评估模型及穿行测试方法,内控自我评估体系待进一步完善;2009年的年报披露,公司确立了内控自我评估工作流程、方法和模板,形成流程图、控制矩阵、自评手册等;2010年的年报披露,公司构建了内控评价系统平台,确立基本的内控评价日常化运作机制,即合规部门推动业务部门进行内控自我评价,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内控风险评估,稽核监察部门进行内控独立评价,外部审计师对公司内控状况进行审计。这些披露的信息较清晰地展现了中国平安内控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

(二)公司较好地执行了相关内控信息披露制度,但还存在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对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制度,总体上来看,中国平安从2006年披露A股年报起,能够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披露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信息,制度执行较好。2007年4月保监会《保险公司内部审计指引(试行)》,要求保险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应当每年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估,出具内部控制评估报告,但只是报送保监会;2007年12月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2007修订稿)》,鼓励央企控股的、金融类等上市公司披露经审计机构核实评价的内控报告;2008年上交所《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8年报工作的通知》中,要求金融类公司披露内控报告,鼓励其聘请审计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核实评价;企业内控规范体系于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内控报告与内控审核报告是内控信息披露最重要的部分,中国平安于2007年按照上交所内控指引的内容开始自愿披露,一直延续,没有中断。

然而,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平安在制度执行中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制度执行不到位。2011年上交所规定:“公司应以附件的形式披露格式指引规定以外的公司内部控制的相关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实施内部控制评价的总体情况、所采用的程序和方法等(评价小组的组成,评价所采用的程序和所花费的时间,借助中介机构或外部专家的情况,工作底稿的编制,收集被评价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有效运行证据的方法,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认定的标准等)”,但平安并没有附件随同内控报告披露,使得其2011年的内控报告信息含量严重不足。二是选择性执行制度。从表2-1可以看出,有关内控信息披露的制度频出,而且政出多门,不门监管部门对同一个问题的解释与操作存在不统一的情况,这就给予了公司选择执行成本较低、对公司有利的制度的可能。如2010年保监会颁布《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准则》,是从行业的层面对企业内控基本规范的细化,准则要求保险公司根据监管部门的评价标准,对内部控制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确定评价等级。保监会对企业内控评价的量化要求,难度与成本都较内控评价指引高,公司2010年的内控报告选择性地执行企业内控评价指引,而并没有执行更具体行业特点的《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准则》,当年只有中国太保是按保监会的要求披露内控报告的。又如2011年度内控报告,证监会与财政部有不同的要求,财政部要求提供的内控信息含量更为全面,更为投资者关注,但企业当年选择执行的是证监会的规定。

(三)内控信息质量尚待提升

1.有用信息不足。信息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对信息使用者的有用程度。从中国平安五年披露的内控报告来看,评估报告形式上是越来越规范了,但有用信息却并没有增加,甚至还有减少,信息使用者真正关心的问题不披露或披露较少,比如企业内控缺陷的认定标准。该标准是内控评价中的基础性和关键性问题,对于确定内控缺陷,进而对内控缺陷进行整改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2011年我国境内外同时上市的67家公司中只有32家公司详细描述了公司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在制度层面上,管理部门一方面应该制定更具操作性的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对企业信息披露的监管和处罚,促使企业提升信息质量。

2.信息披露不全面,披露的基本上是正面信息。对于信息使用者关注的内控缺陷,既没披露公司具体的认定标准,从2009年起也不再详细披露公司存在非重大内控缺陷及改进措施等。再如《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准则》要求公司在评估报告中披露上一年度发生的违规行为和风险事件及其处理结果,但并没有一家公司披露过,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它们没有违规行为。

3.信息冗余,无用信息过多。如年报中公司治理结构部分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情况的披露,表述空泛,类似工作总结,重点不突出,无用信息过多,可读性较差,妨碍了有效信息的传递。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证监会会计部.我国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2011年执行企业内控规范体系情况分析报告——基于2011年内控评价报告、内控审计报告的分析[R].2012.

[2]杨有红,汪薇.2006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J].会计研究,2008(3).

[3]胡燕,晓芳.论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的构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9(6).

[4]方红星,孙翯.交叉上市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及其市场反应——基于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的经验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8).

第9篇

【关键词】企业价值评估;财务会计报告;改进措施

一、前言

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是多样的、多角度的。从经营者的角度,企业价值也是企业经营成果和业绩的代表,更倾向于收益法评估。从投资者出发,企业价值是未来可能给自身带来的投资收益,更适合于成本法评估。从理财角度看,企业价值是由未来自由现金流量的现值决定的,当然这需在企业可持续经营的假设进行评估。各有各的出发点,但综合来看,对于企业来说,采用未来自由现金流量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是经过改进的,更具有全面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二、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改进

采用自由现金流量现值法评估,是具有理论依据的。首先,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企业价值是通过不同的创造因素组合而成,并需要有效的单项资产整合。相应地,很可能实现企业价值大于简单的单项资产组合。其次,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企业的最终目的在于企业未来获得现金流量的能力,而不是F在拥有的资产、过去的经营成果。所以,只有未来现金流量存在,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经营,并形成企业价值。此外,现金流量法虽然已经实施,但其不同类型的效用存在差异,其中的净现金流量法,并未考虑企业可持续经营的问题,无法有效促进企业价值评估。而未来自由现金流量法经过了改进,更有助于企业价值评估。

三、财务会计报告改进措施

财务报告体系需跟进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改进,因此,必须改进现行核算模式。改进的依据在于现金流量现值的理论,思路在于增加披露,原则在于充分披露。具体改进措施如下:

1.计量改进

仅以历史成本法为基础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存在很多局限,同时不利于企业以未来自由现金流量的企业价值评估。首先,资产负债表的左右账户共同反映了企业财务结构,体现了原始投资,但无法体现其能带的经济效益,也无法进一步正确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其次,资产总额一般采用混合计价,如相同的存货历史成本不同,但却合并在“存货”,最终体现的价值既不是成本,也不是公允价值或是未来收益现值。此时,资产负债表对于企业价值评估的效用不大。

因此,企业的财务报告,如资产负债表,可在计量方法和内容进行改进。资产负债表仍然以历史成本法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融资结构、投资收入等,但可增加并反映资产能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这样的计量方式,是将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和折现率融入企业价值评估中。据此,可实现对资产负债报表中各项资产项目以可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形式报告。但由于计量基础的混合,必须研究出一套完整的、有效的计量基本框架,包括运行的基本原则、运行场景确定、计量属性等。通过计量技术、方式、内容的创新,促使财务报告趋于合理化、完整化,最重要的是由财务报告的信息帮助企业价值评估。

2.充分披露

财务报告及数据作为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依据和参考信息,需包含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同时数据需准确、体系需完善,报表附注与财务信息有效结合。但现行财务报告在披露上还存在缺陷,无法满足企业价值评估的特殊需要。由于货币计量的单一性,使财务报表丧失了一些重要的非货币信息,并导致企业价值评估存在不合理性、不全面性。

对此,只有在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非财务信息等,以改进财务报告。具体可添加文字描述,披露可能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的事项,如商誉、战略、市场占有率、人力资本等等,还可以分析企业存在的风险,以辅助价值评估。

3.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结合

按权责发生制编制的企业利润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不利于企业价值评估。首先,权责发生制强调按实现原则,计量收入、费用及利润,而确认收入费用与现金流量变化容易产生时间间隔,反映出的利润表并不能提供利润与现金流量之间的联系。其次,账面款项收支按照权责发生制计量,无法考虑收支的可能性、时间性等,即有可能账款无法收回,但还是记入收入和利润中,导致财务报表缺乏价值评估的效用。最后,还有现金流量表,它反映的是过去的结果,而未考虑企业的持续经营。相比之下,未来自由现金流量是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之上的记录,并属于企业可控范围。

对此,可考虑结合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计量收入、费用和利润。一方面权责发生制反映经营成果,但却包含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收入实现制不能准确反映当期损益,但排除了不确定性。因此,两者的合理结合,可弥补两者的缺陷,共同发挥效用并用于计算未来自由现金流量。此外,还可以准确反映利润与未来现金流量的关系,为企业价值评估提供数据和理论依据。两者结合时可能面临:确定计入未来现金流量的因素、资产折旧和摊销、对现金流量的波动风险预期与防范等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价值评估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选用不同的评估方法。但要想实现改进、科学评估,可选用未来自由现金流量法。相应地,财务报告体系应当做出改进和跟进,可在计量方式和内容、报表批注披露、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结合上,做出合理有效的改进,从而充分发挥财务报表的辅助意义和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学良,杨.企业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32).

第10篇

1.1评估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责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履行社会责任日益成为企业的共同挑战和追求。特别是2010年11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标志着社会责任管理新时代的来临,也使得政府、消费者、非政府组织、媒体、社区等利益相关方越来越多地关注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报告,既是企业了解和回应利益相关方期望的结果,又是企业与利益相关方沟通交流的过程;既是利益相关方评价企业社会责任业绩的重要依据,又是企业深入推进社会责任管理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全球社会责任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传播社会责任理念、提升社会管理、改善形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社会责任报告的行列。

2009年起,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资委、民政部、环保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务院安监总局八部委的支持和指导下,中国工经联每年召开一届“中国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会”,率先搭建起中国工业领域社会责任报告集中平台。这是国内首个社会责任报告集中平台,旨在为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提供社会责任工作展示和交流平台。

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组织召开“2011中国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会”。在此次会上,共有43家企业2010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为推动更多企业编制高质量的社会责任报告,提升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在前两次评估的基础上,组织此次评估工作,形成((2011中国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综合评估报告》。

1.2评估目的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组织社会责任报告评估的目的在于:

・提高中国工业企业及协会社会责任报告水平;

・发挥国内首个社会责任报告的集中平台作用,增强其为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提供社会责任成果展示和交流平台的有效性;

・推进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促使企业建立报告定期机制;

・促进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构建社会责任体系,推进社会贯任管理;

・透过报告从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中国工业企业及协会履行社会责任的水平和现状,使政府部门及有关机构有针对性地支持、引导和监督中国工业企业及协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1.3评估方法及技术路线

依据《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第二版)》(GSRI-CHINA2.0),制定《2011报告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综合评估框架表》,经过评估准备、实施、专题研讨和分析、综合评估报告撰写、综合评估报告等五个阶段,对集中的43份。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评估。

2.基本情况

2.1报告企业情况

2.1.1企业性质

本次提交社会责任报告参加综合评估的企业共有43家。根据企业性质分,中央企业(含分、子公司)12家,占27.9%{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1家,占48.8%;民营及外资企业10家,占23.3%。与2010年相比,2011参加报告评估的单位增加了15家,其中民营及外资企业增长幅度最大,由去年的3家增加到今年的10家。

2.1.2企业规模

根据2010年中国500强企业名单,在本次提交社会责任报告参加综合评估的43家企业中,有25家进入了中国500强,占58.1%,比去年增加了3家;参加报告集中的未进入中国500强企业18家,占41.9%,比去年增加了13家。这表明大型企业是参加报告集中的主体,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积极加入到报告集中的行列。

2.1.3行业分布

本次参加集中的43家企业,涉及煤炭、电力生产和供应、钢铁、有色、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等10多个行业。其中钢铁、有色行业的企业最多,有8家,占18.6%;其次为医药、医疗器械制造和煤炭企业,各5家,占11.6%。与2010年相比,参与报告集中的行业分布更加广泛,增加了木材加工、建筑、咨询等行业。

2.2报告基本情况

2.2.1名称构成

本次评估的报告中,有39份报告的名称为“社会责任报告”,占报告总数比重的90.7%;其余4份报告的名称为“可持续发展报告”,占报告总数9.3%。这表明今年集中的报告名称与去年一样,仍然以“社会责任报告”为主。

2.2.2编制依据

本次评估的报告中普遍参照了一种或多种国内外社会责任报告指南或规范。具体见下表:

分析表2-1显示,参照中国工经联《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第二版)》编制的报告数量最多,占46.5%;参照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第三版)编制的报告次之,占44.2%。从明显居于前两位的情况看,中国工经联《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第二版)》、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第三版)是参加本次评估的报告中普遍采用的编制依据。中国工业企业在注重运用《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同时,也重视国际报告规范的运用。

2.2.3篇幅分布

本次评估的报告中,篇幅在11-30页的有3份,占7.0%;31-50页的有12份,占27.9%;51-60页的有9份,占20.9%;61页及以上的有19份,占44.2%。这表明,今年提交参加评估的报告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量较大,内容比较充实。

2.2.4次数

本次评估的报告中,首次报告的企业有12家,占27.9%;2次及以上的企业有31家,占72.1%。这表明多数企业具有报告编制和的经验,越来越重视报告的编制与,编制与社会责任报告呈常态化趋势。

3.报告质量的六维评估

3.1结构完整性

结构完整性包括编制说明、高管声明、公司简介、责任管理、责任实践、责任展望、报告附录等七个方面。统计结果显示,42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完整性较好,绝大多数报告覆盖了七个方面的内容。

3.1.1编制说明

编制说明包括周期、时间范围、范围界限、参考依据说明等四方面。编制说明四个方面内容覆盖率总体较高,平均覆盖率为79.2%。其中时间范围覆盖率最高,为85.7%;范围界限覆盖率最低,为73.8%。这说明参评报告在编制说明方面普遍比较规范,普遍能够披露报告的基本参数信息。

3.1.2高管声明

高管声明包括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承诺、主要开展的社会责任实践、在社会责任工作方面的计划等4个指标。高管声明中指标平均覆盖率为81.5%,但各具体指标覆盖率的差异较大。其中主要开展的社会责任实践的指标覆盖率最高为95.2%;对社会责任的认识的指标覆盖 率次之为92.9%;在社会责任工作方面的计划指标覆盖率相对较低,仅为52.4%。这表明参评报告基本上有高管声明部分,在高管声明中对社会责任的作用和意义以及企业开展的社会责任实践和绩效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对于社会责任工作方面的计划披露相对较少。

3.1.3公司简介

公司简介包括公司名称、主营业务、总部所在地、所服务的市场、公司性质等5个指标。

公司简介指标覆盖率总体较高,平均指标覆盖率为92.4%。其中公司名称、主营业务的指标覆盖率为100%;公司性质的覆盖率最低,为76.2%。这表明参评报告对公司名称、主营业务、总部所在地等基本信息的披露非常重视。

3.1.4责任管理

责任管理包括公司战略、治理架构、公司治理机制、社会责任组织管理、社会责任制度建设、社会责任能力建设、利益相关方沟通和参与、社会责任监督、社会责任考核、社会责任组织实施和运行程序等10个指标。责任管理指标平均覆盖率仅为54.8%,并且呈现出差异较大。其中公司战略、治理机构等指标覆盖率均在80%以上;社会责任能力建设、社会责任监督、社会责任考核的指标覆盖率均在35%以下。这表明大部分报告注重披露在公司治理方面信息,对于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等方面信息的披露相对较少。这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较为完备的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社会责任管理工作较为滞后;尤其缺乏对社会责任工作的监督、考核机制,缺少社会责任能力建设机制,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社会责任管理工作。

3.1.3责任实践

责任实践包括科学发展、公平运营、环保节约、安全生产、顾客与消费者权益、合作共赢、和谐劳动关系及社区参与和发展等8个方面。责任实践方面指标覆盖率总体上非常高,平均覆盖率为92.9%。其中科学发展和和谐劳动关系的指标覆盖率最高,为100%;公平运营的指标覆盖率相对较低,为76.2%。这表明参评企业报告对责任实践的披露非常全面,与《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八方面的主要责任要求也非常吻合。可见《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对中国工业企业开展社会责任实践和报告编制都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3.1.6责任展望

责任展望包括描述企业下一阶段社会责任工作目标和描述企业下一阶段社会责任工作计划。在责任展望方面两个指标的覆盖率分别为71.4%、83.3%。这表明参加评估的报告,大部分披露社会责任展望方面的信息,能够对企业下一阶段社会责任的目标和相应的行动计划进行介绍。

3.1.7报告附录

报告附录包括报告评价、指标索引和报告反馈3个指标。42份报告在报告附录方面的指标覆盖率较低,平均指标覆盖率仅为38.1%。其中报告反馈的指标覆盖率为52.4%;指标索引、报告评价的指标覆盖率都在35%以下。这表明多数报告在信息反馈、指标索引、相关方评价等方面披露的信息还不够丰富,不利于读者快速地了解报告的主要内容,向企业反馈阅读信息,以及对报告的内容进行更为客观全面的了解。

3.2内容实质性

内容实质性包括科学发展、公平运营、环保节约、安全生产、顾客与消费者权益、合作共赢、和谐劳动关系、社区参与和发展等八个方面的指标。从统计结果来看,多数报告覆盖了八个方面的指标,其中科学发展、环保节约、安全生产、合作共赢、社区参与和发展的指标覆盖率较高。

3.2.1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包括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纳税总额、企业向利益相关方支付的资金,捐赠和其他社会投资、企业活动因自然灾害而引起的财务负担、企业研发投入及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企业获得专利数量及年增长率、政府给予企业科技创新的重大财政支持等10个指标。

该部分指标覆盖率总体较高,平均覆盖率为69.3%,仅次于社区参与和发展,本部分指标平均覆盖率比去年高出8.2个百分点。其中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纳税总额和向利益相关方支付的资金、推进新型工业化、责任投资项目的数量与金额等指标覆盖率非常高,都在95%以上;研发投入及占营业额的比例指标覆盖率为81.0%,较去年高出3.2个百分点;因自然灾害引起财务负担的指标覆盖率最低,为4.8%,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四川九洲集团等少数几家企业披露了该项指标。这表明报告在科学发展方面的信息披露非常全面、丰富。企业积极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开展的实践取得良好的效益。

3.2.2公平运营

公平运营包括反对商业贿赂培训的次数、参加反对商业贿赂培训的人次和覆盖率、违反竞争法规受到处罚的次数、侵犯产权受到处罚的次数、参与制定行业标准与规范的次数和投入等5个指标。该部分指标覆盖率总体较低,平均覆盖率为16.2%,同时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参与制定行业标准与规范的次数和投入的指标覆盖率最高,为35.7%,组织反对商业贿赂培训的次数、参加反对商业贿赂培训的人次和覆盖率等方面的指标覆盖率都在30%以下;违反竞争法规受到处罚次数的指标覆盖率较低,为9.5%;没有报告披露侵犯产权受到处罚的次数的信息。

5.2.5环保节约

环保节约包括按重量和体积计的原材料总量、采取节约措施和提高利用率所节省的原材料、环保总支出和总投资等16个指标。环保节约指标平均覆盖率为39.6%,具体到各项指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通过采取节能措施和提高利用效率所节约的能源的指标覆盖率最高,为92.9%;采取节约措施和提高利用率所节省的原材料、废气排放量等指标覆盖率均在60%以上;直接能源消耗、循环用水和再生水的百分比以及总量、废水排放量以及重大溢漏的数量与体积、环保总支出和总投资等指标覆盖率均在50.0%以上。这表明多数报告对于企业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实践绩效(如改进生产工艺、添置节能设备、开展各种宣传等)进行了详细的信息披露。

3.2.4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包括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数量、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安全生产培训人次和覆盖率等8个指标。该部分指标整体覆盖率不高,平均指标覆盖率为39.6%,并且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次数与死亡率指标覆盖率最高,为61.9%;安全生产培训人次和覆盖率指标相对较高,为54.8%;重大设备事故次数的指标覆盖率为23.8%;没有报告披露违反安全生产法规受到处罚的信息。

3.2.5顾客与消费者权益

顾客与消费者权益包括产品的国家抽查合格率和送检合格率、产品满意度调查或测评结果等6个指标。该部分指标覆盖率总体较低,平均覆盖率为24.2%,与2010年基本持平。其中产品满意度调查和测评结果的指标覆盖率最高,为57.1%。这表明多数报告对客户满意度的调查进行详细的披露。

3.2.6合作共赢

合作共赢包括合同履约率、采购合同中有关社会责任要求的条款数量、对供应商、经销商进行社会责任指导或培训的次数等3个指标。该部分指标覆盖率不高,指标平均覆 盖率为33.3%。其中采购合同中有关社会责任要求的条款数量和对供应商、经销商进行社会责任指标或培训次数的指标覆盖率相对较高,为40.5%,合同履约率的指标覆盖率较低,为19.0%。与2010年相比,对供应商、经销商进行社会责任指标或培训次数的指标覆盖率有很大提升,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推进供应商履行社会责任。

3.2.7和谐劳动关系

和谐劳动关系包括员工总数及教育程度、专业技术水平构成、劳动合同签订率等19个指标。该部分指标整体覆盖率比较高,但每个指标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员工福利待遇分项统计的指标覆盖率最高,为90.5%,按类别统计的员工年均培训小时数的指标覆盖率为76.2%,员工参与社会保险的种类及覆盖率的指标覆盖率为66.7%。这说明多数企业重视与员工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重视员工发展,积极开展员工培训,努力为员工提供较好的福利待遇。

3.2.8社区参与和发展

社区参与和发展包括参加相关社会团体、担任的相关职务等7个指标。社区参与和发展方面指标覆盖率整体较高,指标平均覆盖率为75.6%,与2010年基本一致。其中参与扶贫、教育、卫生、文化建设活动的投入和成效指标覆盖率最高,为100%,较去年高出3.7个百分点;社区服务投入指标覆盖率次之为97.6%,较去年高出1.3个百分点;参与防灾救灾活动的投入和成效指标覆盖率90.5%;员工参与志愿者服务的人次和工作时数的指标覆盖率相对较低,为42.9%。这说明参加报告集中的企业普遍重视社区参与和发展,能够积极融入当地社区,为社区提供服务,促进社区的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的发展。

3.3绩效可比性

绩效可比性涉及纵向可比、行业内可比和跨行业可比三个维度,包括跨年度绩效对比、绩效实现程度的描述、采用了行业或国家标准、采用了报告的跨行业规范(编制报告的一般性规范)等4个指标。绩效可比性指标平均覆盖率较高,具体指标间差异较大。其中反映纵向可比的跨年度的绩效对比覆盖率最高为97.6%,较去年高5.0个百分点;其次为反映横向对比的采用行业或国家标准覆盖率为88.1%。这表明参加报告集中的企业普遍重视跨年度绩效的对比、采用行业或国家标准等方面信息的披露。

3.4内容可信性

报告可信性主要包括利益相关方评论、第三方评价或审验、数据来源声明等3个指标。内容可信性的指标覆盖率不高而且差异较大。其中数据来源声明的覆盖率相对最高,为59.5%;第三方评价或审验指标覆盖率次之为26.2%;相关方评论指标覆盖率为21.470,较去年增加6.6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参评报告在保障内容可信方面较去年有了一定的提升,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是相关方评价和第三方评价或审验。

3.5报告可读性

报告可读性的评估从信息清晰定位、信息清晰表达、信息饱和度、色彩搭配、版式设计等五个维度进行,具体包括信息导航工具、信息表现形式、报告篇幅、报告的色彩搭配和报告的页面布局等5个指标。报告可读性指标覆盖率比较高,平均指标覆盖率为64.3%。其中,篇幅适中指标覆盖率为83.3%,表达形式丰富、页面布局合适等指标的覆盖率也相对较高,分别为73.8%和64.3%;信息导航工具指标覆盖率相对较低,为47.6%。这表明多数报告能够以比较友好易读的形式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方便了利益相关方从报告中获取所关注的社会责任信息,但是对于一些利益相关方阅读的细节设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6报告创新性

报告创新性的评估主要从理念、形式和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共计有8个指标。

3.6.1报告理念创新

报告理念创新包括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行业特色、自成体系、便于传播等4个指标。报告创新理念的指标覆盖率较高,平均覆盖率为58.9%。其中报告理念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指标覆盖率为90.5%;报告理念能够自成体系指标覆盖率为76.2%;报告体现行业特色、报告理念便于传播等指标的覆盖率均在50%以下。这表明多数报告编制的理念符合可持续发展,并且能够自成体系,但是在体现行业特色和便于传播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6.2报告形式创新

报告形式创新包括展示理念、便于传播等2个指标。报告形式创新的指标覆盖率差距较大。其中报告形式能够展示理念指标覆盖率为83.3%,报告形式便于传播的指标覆盖率仅为19.0%。这说明报告形式创新能够很好地展示社会责任理念,但传播性仍需增强。

3.6.3报告结构创新

报告结构创新包括展示理念、体现行业特色等2个指标。报告结构创新指标覆盖率不高,而且差异较大。其中50.0%的报告形式能够展示理念,19.0%的报告体现行业特色。说明部分报告结构创新方面能够展示报告理念,但体现行业特色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4.主要发现和建议

4.1主要发现

发现一:影响扩大

本次参加集中报告的企业所涉及的行业明显增加,覆盖的地域越来越广,企业的性质和类型更加趋于多样化。

1.涉及的行业明显增加。今年参与报告集中的行业共有15个,行业分布更加广泛。

2.覆盖的地域越来越广。今年集中报告的主体覆盖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涉及14个省(区、市),山东省和四川省的企业今年首次加入到集中报告的行列。

5.企业的性质和类型更加趋于多样化。今年首次有外资企业加入到集中报告的行列,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加入到集中报告的行列。

发现二:质量较高

报告总体结构普遍比较完整,内容丰富、贴近工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际,编制普遍比较规范,具有较高的可读性,整体上体现出较高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1.结构完整。参加集中的大部分报告包括编制说明、高管声明、公司简介、责任管理、责任实践、责任展望和报告附录等报告基本组成部分,体现出较好的完整性。

2.内容丰富,信息量较大。从报告篇幅看,本次集中的报告中,50页以上的占65%,30页以下的报告仅占7%;从报告内容看,报告披露的信息比较全面和丰富,但是量化指标的披露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编制比较规范。报告编制比较规范,大部分报告能够参考国内外一种或多种社会责任指南或规范作为编制依据,但是有少量报告未参照任何规范编制,对国际报告规范的运用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4.披露的绩效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大部分报告能够与企业往年绩效进行对标,并且具有较好的行业可比性,但是跨行业可比性还有待加强。

5.报告披露的信息具有较好的可信度。部分报告披露了多种用于保证信息可信度的方式,但是报告总体上应进一步加大披露用于保证信息可信度的方式和措施。

发现三:肾扣《指南》

本次集中的报告普遍重视《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 协会社会责任指南(第二版)》的指导作用,注重将《指南》的核心精神和主要内容融入到报告中。

1.将《指南》作为编制依据。本次集中的43份报告,有20份报告参照《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第二版)》编制,占报告总数的46.5%,是采用最多的报告编制依据。

2.报告框架与《指南》要求一致。部分报告参照《指南》中“工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参考框架”确定报告的结构、编制报告的内容。

3.将《指南》主要内容融入报告。本次集中的报告普遍披露了《指南》要求工业企业履行的主要社会责任以及构建社会责任体系方面的内容。

发现四:积极实践

参加报告集中的企业普遍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社会责任体系,逐步将社会责任融入日常运营,积极推进社会责任实践。

1.普遍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本次集中的报告中有90%以上的报告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表明工业企业普遍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2.建立健全社会责任体系。部分报告披露了企业在社会责任制度建设、社会责任能力建设、社会责任组织实施和运行程序等方面的进展。

3.逐步将社会责任融入日常运营。报告普遍反映了企业结合自身运营的需要,将社会责任要求与企业运营逐步融合,积极推进社会责任实践,不断取得更好的绩效。

发现五:事后编制

本次集中的报告基本采用“事后总结”的方式编制,对企业上年度社会责任实践进行总结,难以充分发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推动企业全面提升综合价值创造能力和水平的强大作用。

报告普遍采用事后编制模式。大多数参评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只是注重以总结的方式披露企业年度生产经营工作所创造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无法系统梳理出企业创造综合价值的主要领域、优先方向和核心战略,使得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战略价值被普遍忽视。

4.2改进建议

第一,深刻认识社会责任报告的重要价值。企业应深化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理解,深刻认识到社会责任报告在传播理念、提升管理、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企业可通过参与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培训、报告编制经验交流会、社会责任报告集中等活动深化对社会责任报告的认识,学习和借鉴编制报告的先进经验,努力编制和高质量的社会责任报告。

第二,进一步提升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在结构完整性方面,应加强对社会责任能力建设、社会责任监督和考核方面的信息披露,增强报告的完整性。在内容实质性方面,增加在公平运营方面的信息披露,深入分析在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履责措施和绩效,增加报告指标披露的广度和深度。在绩效可比性方面,应加强披露信息的横向对比性,尤其是跨行业标准的对比;增加对企业上一年度的履责绩效承诺进行有效回应的披露,增强报告的绩效可比性。在报告可读性方面,增加对信息导航工具的使用,使得报告内容更加清晰。在报告可信性方面,积极采用利益相关方评论、第三方评价或审验、数据来源声明等方式,增强报告的可信性。在报告创新性方面,应从理念、结构、形式三方面挖掘报告创新的潜力,也要突出行业特征和企业特色,增强报告的创新性。

第三,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利益相关方参与报告编制。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日常沟通机制,使利益相关方沟通规范化、程序化;主动与利益相关方探讨其关注的社会责任议题,了解和回应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要求,并在报告中进行披露,提升报告内容针对性和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有条件的企业可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引入利益相关方代表,增强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度。

第11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展望

内部控制是提升企业管理及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内部控制评价作为内部控制动态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促进内部体系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反映的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结果,是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载体,投资者、监管部门等信息使用者通过内控评价报告了解和评估企业的管理水平。

一、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制度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特别是美国安然、世通等财务欺诈案件发生,大家越来越认识的内部控制体系本身并不能完全避免管理漏洞,只有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才能提供合理保证。因此,美国2002年出台了《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强制要求公众公司年度报告中应包含内部控制报告及其评价。

在我国,监管机构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出了要求。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也为了加强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于2008年6月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要求企业应当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并与年报一同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2010年4月五部委又联合了《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在内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在基本建立我国企业内控规范体系的基础上,确立了企业内控评价制度以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容和程序。指引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至少应当披露董事会声明、评价总体情况、评价依据、评价范围、评价程序和方法、缺陷认定情况、缺陷整改情况及整改措施以及有效性结论等八个方面的内容。

2011年1月上交所1号备忘录,对上交所要求披露内控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评价报告的格式进行了规范,正式报告基本为统一格式,比较简洁,如实施内部控制评价的总体情况、评价程序和方法、缺陷认定标准等。

2014年1月证监会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1号——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一般规定》,文件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披露做了进一步规范,要求上市公司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应包括以下要素:标题、收件人、引言段、重要声明、内部控制评价结论、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说明等七个方面的内容。

比较发现,21号规则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内控评价的范围要求更详细、更准确。要求从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三个方面进行披露,并对评价范围是否存在重大遗漏形成明确结论。其中“主要单位”应披露“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 %,营业收入合计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总额的 %”。

二是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分类说明更清晰,它要求区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分别披露两者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认定标准,包括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

三是增加了“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说明”,要求披露可能对投资者理解内控评价报告、评价企业管理水平或进行投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内部控制信息。

本次规则特别是对评价标准的要求增多,对评价的程序和方法不再做专门要求,这表明对内部控制评价更关注评价的结果。

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研究现状

国家企业内控评价,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推动了我国企业内控体系贯彻实施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重要标志和制度安排,国内学者也针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做了相关研究。

从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影响因素来看,主要研究了是否设置审计委员会,是否境内外同时上市、外部审计质量、资产规模以及盈利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宋绍清、张瑶,2008;方红星、孙翯,2007;蔡吉普,2005)。

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的经济后果来看,研究普遍认为对外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有益于企业管理,能够帮助企业降低资本成本,能够促进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资产安全、合法合规等目标的实现等(张然,2012;杨有才和陈凌云,2009)。事实上,学者们更关注报告中具体披露缺陷的经济后果,池国华等(2012)的研究结果显示,内部控制缺陷严重程度对个人投资者风险认知影响显著;李万福等(2011)的研究结果显示缺陷更多的公司,其之于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更大;单花军(2010)研究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越多的上市公司,受到诉讼和违规处罚的可能性就越大。而盛常艳(2012)研究显示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越充分,公司的业绩水平越高。

从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研究来看,评价标准还不统一,由于定性标准涉及评价者的主观判断,统一化和规范化存在一定的困难,研究提出定性指标应体现个性化特征,或者从分值区间进行界定(张兆国等,2011;池国华等,2011)。对于定量指标,研究者则是通过内部控制效果的纵向比较以及行业间的横向比较,直接计算指标数值以确定评价标准。

总的来说,学术界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对促进公司的管理提升作用还是肯定的,但如何完善评价报告,特别是评价标准还有待更多的研究。

三、对内控评价报告研究和实践的展望

由于内部控制评价在我国实施时间不长,相关的理论研究以及实务探索还在不断深入,也产生了不少具有理论见地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在理论深度和广度以及研究成果应用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笔者从提升评价报告的实践应用和缺陷认定标准两个方面,提出以下展望,一是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应用研究。目前,我国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仍侧重于理论方面的探讨。事实上,根据财政部的要求,部分上市公司于2011年才开始披露内控评价报告,来自企业的经验数据不多。如何将内部控制评价的系统理论模型应用与企业实务相结合,是未来内部控制评价研究应该关注的问题;二是要关注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构建。国内内控评价报告披露才开始,缺陷披露样本量少,因此国内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相关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而且《评价指引》等相关文件对缺陷标准尚未规范,到底如何界定缺陷认定标准,如何其操作性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论证。

参考文献:

[1] 李万福,林斌,宋璐.内部控制在公司投资中的角色:效率促进还是抑制?[J].管理世界,2011(2):80-100.

[2] 池国华.基于管理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模式[J].会计研究,2010(10):55-62.

[3] 单花军.内部控制、公司违规与监管绩效改进——来自2007-2008年深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0(11):140-148.

[4] 张兆国,张旺锋,杨清香.目标导向下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检验[J].南开管理评论,2011(1):148-156.

[5] 池国华,关建鹏,乔跃峰.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构建[J].财经问题研究,2011(5):87-92.

第12篇

第一节企业社会责任世界排名概述

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众多评比系统,旨在评估并比较企业的负责任行为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于已经和将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中国企业,有必要认识、了解这类排名,从这类排名的评比标准和方法中得到启示,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不断发展,改进和提高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水平。

一、《财富》100强责任排名

发起方:英国AccountAbility研究所和CSR Network咨询公司。

发展历史:始于2004年,每年的评估结果在美国《财富》杂志上公布。

排名对象:《财富》全球500强前100名企业。

排名标准和方法:评估指标包括利益相关方、治理、战略、绩效管理、公开披露以及是否聘用外部独立审验、企业的社会责任影响等,各年度略有调整。

排名目的:对世界级的财富领先企业在管理和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表现的一次综合考量。

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关系:以英语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以及年度报告等可以作为评估的信息来源依据。

二、sustainAbility基准调查与排名

发起方:英国咨询机构SustainAbility、标准普尔和联合国环境署。

发展历史:SustainAbflity于1992年开始进行有关报告的工作,1993年出版了第一次调查报告《变得干净》(coming Clean),1994年与联合国环境署共同出版了第一次基准调查《公司的环境报告》(Company EnvironmentalReportillg),1996年工作重点转向可持续发展(三重底线)和利益相关方参与,并于2000年、2002年、2004年和2005年分别了《全球报告者》(Global Reporters)、《相信我们》(Trust Us)、《风险与机遇》(Risk and Oppommity)和《明日的价值》(Tomorrow’s Value)等报告。

排名对象:根据企业在由第三方进行的全球性质的报告排名(如责任排名AccountAbility Rating)和与披露可持续发展信息质量有关的指数(如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中的表现选取企业。

排名标准和方法:遵循报告鉴定、分类和精选、设立基准和最后确认的程序,每年评出全球50份具有领先水平的报告。在设立基准时,采取对报告在治理和战略、管理、绩效表现、可获得性和审验方面的29项标准进行评估的方法。

排名目的:评出在可持续发展报告、透明度和公开披露方面的世界领先企业。

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关系: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等非财务报告作为评估的信息来源。

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

发起方:道・琼斯公司(DOWisones)与可持续资产管理公司(sustainable Asset Management,简称SAM)。

发展历史: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7SI)颁布于1999年,是首个对领先的可持续发展公司的财务业绩予以跟踪的全球指数。

排名对象:道・琼斯指数(D7SI)World InvestableStocks Universe所覆盖的24个国家58个工业组织中前10%的在可持续发展领域领先的公司。

排名标准和方法:通过向公司发放调查问卷,查看公司的各种报告,搜集媒体和利益相关方的相关报道和公司直接联络沟通,从经济、环境和社会角度按照一系列标准对公司的可持续性做出评判,并且对入选的公司不间断地监督其持续性绩效。

排名目的: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根据道・琼斯全球指数对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和工业集团进行可持续发展衡量评估。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旨在为公司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上的财务业绩提供标准,同时衡量资产管理的业绩表现。

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获取公司相关信息的途径之一。

四、FTSE4GOOd指数

发起方:伦敦证交所与英国伦敦《金融时报》。

发展历史:于2001年7月,是从原有的伦敦《金融时报》指数(FTSE)中创立的可持续性投资指数。该指数定期进行修订,以确保标准能不断保持与跟上有责任感的商业实践标准、社会责任投资发展变化的步伐。

排名对象:涵盖英国、欧洲大陆以及美国等100家公司。

排名标准和方法:通过向公司发放调查问卷,与公司直接联络沟通,查看公司的各种报告,浏览公司网页和制定新标准时公司的参与,按照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方、人权、供应链中的劳工和反腐败的一系列标准对公司做出评判。

排名目的:该指数旨在提倡和促进道德投资。

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获取公司相关信息的途径之一。

五、约翰内斯堡股票交易所责任投资指数

发起方:富时集团与约翰内斯堡股票交易所。

发展历史:设立于2004年。这个指数是新兴市场出现的第一个这种类型的指数,并且是第一个为股票交易所采纳的。

排名对象:约翰内斯堡指数的前40家公司和上一年度责任投资指数所包含的公司。

排名标准和方法:根据公司政策、管理、绩效和报告对公司的三重底线和公司治理设立标准进行评估。在环境标准中,根据企业活动,企业被分为具有高、中和低影响。社会和治理标准则力求反映全球的相关标准,同时也涉及南非所特有的一些议题。这些标准也结合经济因素以及新兴市场中出现的关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排名目的:加速有社会责任的投资者向拥有良好企业社会责任记录的公司投资。

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获取公司相关信息的途径之一。

六、英国企业商会(BiTc)企业责任指数

发起方:英国企业商会。

发展历史:1992年首先设立了环境指数,2002年发展了企业责任指数。

排名对象:受到邀请参加排名的公司包括FTSE100和FTSE250中的公司,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中各行业中的领先公司,英国企业商会中的大公司。

排名标准和方法:这个指数通过一个系统的方法来管理、测量和报告企业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的各种影响。参评企业会收到一份调查问卷,这份问卷和其他相关信息需要提交给指数的评审小组。评审小组会对这些资料进行打分并向企业提交一份反馈报告。反馈报告包括差距分析,与优秀企业和其他企业的基准对比,并指出企业的长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排名目的:针对管理、整合和交流会员公司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向会员公司提出挑战并提供支持。

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关系:指数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没有直接的关系。

七、石油行业道德排名

发起方:优秀管理评估机构M&E公司与美国《油气杂志》在线研究中心。

发展历史:于2006年进行的一项研究。

排名对象:石油公司。

排名标准和方法:此项研究从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公司治理、道德和透明度五个方面对石油公司进行了评估和排名。评估涉及了1000多套相关数据,对全球油气公司的评估采用了386项相关标准,对技术服务公司的评估采用了374项相关标准,其中还包括一些国家的法律法规,如美国证券交易会的规定和萨班斯・奥克雷法等,评估还参考了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全球契约、千年目标、储量计算等相关标准指南。

排名目的:评估国际大石油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道德排名。

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获取公司相关信息的途径之一。

(编者注:本文节选自殷格非、李伟阳主编的《如何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一书,有删减。企业管理出版社,2008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