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病理学试题及答案

病理学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2-03-10 19:14: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病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1篇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形态学科,也是探讨疾病本质的一门学科,属于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同时又是临床的主要诊断科室。它作为联系基础和临床的桥梁[1],既要以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等学科为基础,又要为其他临床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突出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书、幻灯片等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无法生动、立体地表达教学内容。而多媒体网络课程可将学生带入文、图、声、像的学习环境,尤其是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发病机制等教学难点,可用动画、视频生动的演示,这些多媒体手段能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效率及理解深度[2]。

1网络课程设计思路

本系统以blackboard为网络服务器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等为设计工具进行开发。基本设计思路,见图1。

2网络课程素材模块建设

病理学多媒体素材的选择与收集制作是网络课件中工作量最大、最烦琐、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所以必须依靠本学科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教材的良好把握才能实现。本网络课程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卫生部规划教材《病理学》(第5版)为蓝本,进行网络课件素材模块的建设,分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第二课堂、病理尸检、病理资源库、知识链接与拓展、互动与交流、相关链接等模块。

2.1理论教学包含教学大纲、学习指导、PPT课件、随堂测试题、理论考试等二级栏目,通过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及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在PPT课件课件中通过热点字以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章节为主线,导航主页面提供每一章节的代表图标,点击进入就可以开始学习。并且可以通过每章节后的随堂测试(做完题后自动生成成绩,并给出正确答案),自测学习效果,教师也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通过模拟题和答案,了解期末考试题型及问题解答。

2.2实验教学包含实验教学大纲、实习指导、实验PPT课件以及病理学网络实验考试与练习系统。通过实验大纲明确实验教学的目的要求、安排实验教学内容。实习指导即可作为学生预习、复习的参考书,也可通过学习指导中的图示很快找到病变,了解病变特点。实验课件与理论教学和实验指导相互呼应,是学生自学和教师带教实习的主要依据。病理学网络实验考试与练习系统主要适用于学生总复习时的练习及测验,其题库按照知识点分成若干组,每组试题从不同角度考查一个知识点,学生考试时计算机从每组试题中随机抽取一题组成自己的试卷,每张试卷覆盖所有知识点,体现了考试的公正性。随机生成试卷,从根本上避免了学生可能存在的抄袭。无纸化考试,计算机自动判分也有效减轻了教师的出卷和阅卷负担。此课件全天开放,学生可以随时上网练习(配有正确答案),巩固所学知识。

2.3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理论与实验教学内容的补充与延伸,本教研室开展了5年“临床病理诊断技术”的第二课堂活动,在这一模块中,介绍了第二课堂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基本原理和操作的注意事项,并且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展示了病例标本的采集、固定、取材,以及石蜡切片制作和病理诊断报告填写的基本过程,使病理教学与临床病理诊断技术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4病理尸检病理尸检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在发现和认识新病种,加深对已知疾病病因和病变过程的理解,探讨疾病在个体之间的差异,验证临床诊断,总结临床经验,积累病理资料,评价医疗质量等多方面具有现实而且重要的意义[3]。目前本院的尸检率很低,尸检病例极其有限,严重地影响了尸检教学工作的开展。为了弥补不足,在这一模块中介绍了尸体解剖的概念与意义,尸体解剖检查方法及步骤,标本处理、尸检后修复及病理尸检报告的书写。并配有相关的尸检图片及男、女各1例尸检录像。

2.5病理资源库包含病例素材库、图片资料库、题库和动画集锦等二级栏目。病例素材库图文并茂,病例简单、典型、常见,适合高职高专教学要求,不仅有病史和各种检查结果,还插入了图片以及病例讨论题和答案。通过对典型病例进行分析、推理和诊断,将病理学知识与基础学科和临床各学科知识有机紧密的联系起来。在80个病例素材中已有一半病例已用于各环节教学中,如综合实验病例分析、课程导入、课堂举例、教学内容总结、实验课病例分析、教材编写等。图片资料库的图片利用Photoshop处理,加箭头指出病变部位,注意正常与异常之间以及易混病变之间的比较,附有简单的文字说明,使学生一看就清楚病变的特点,学习起来更轻松。题库按章节分类,题型与期末考试题型相同,题量大约2000道题,都配有标准答案。动画集锦的动画可以表现病变的动态发展过程,并加入了同步的中文解释及背景音乐,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佳效果。

2.6知识链接与拓展知识链接是教材内容的必要补充,介绍学生应当掌握的常识性知识或有利于帮助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的知识。如在病理教学中容易混淆的概念中,收集了40组91个在教学中容易混淆的名词进行了对比、解释,以便学生学习、记忆。知识拓展主要是为了适当增补有关进展类知识,让学生了解与职业有关的理论、技术的发展前沿。如在病理科医生常见问题解答中,通过声音和简单的动画介绍临床病理诊断中的一些基本常识、注意事项、鉴别诊断以及病理诊断与预后的关系等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7互动与交流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中,在随堂测试、实习考试与练习系统等多个方面有人机交互,同时还建立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在线双向互动讨论模块,使学生能及时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教师咨询和广泛交流。

2.8相关链接精心选择一些相关网站推荐给学生,如中国病理网、病理之家、华夏病理、便于学生随时获取先进的学习信息,检索本专业的最新进展,并与临床病理密切接轨。

第2篇

1选择适合护理专业特点的教材

病理学教材有不同的版本,由于各个医学专业不同,同一专业层次也不同,所选教材就会不同,这就要求任课专业教师根据所教授学生的专业、层次、基础等综合因素考虑教材的选择。我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护理专业自1987年即开始专科招生,2000年开始本科招生。2004年以前护理本科学生学制五年,所用的是与临床医学专业相同的病理学教材。2004年以后我们认识到不同的专业应该选择具有自己专业特点的教材,我们对护理专业教材进行了改革,护理本科学制改为四年,教材选用专门针对护理专业特点的全国统编教材。新教材结合了护理专业的教学目标和专业特点,增加了一些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比如坏疽的护理、骨折的护理等,更加突出了病理学知识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但是新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新教材是把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合编为一本教材,笔者认为目前这两门课都是由不同的教研室承担教学任务,分开编写可能更为妥当。

2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

目前护理专业本科学制四年,相对临床专业而言课时非常有限,因此需要科学安排课程,选择适合护理专业特点的内容,紧密结合临床。给护理专业学生授课时应该“全而泛”,也就是说总论和各论的各个重要疾病都应该讲到,但是由于课时有限,只能粗讲,要做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2]。通过对病理学知识“全而泛”的学习,初步了解疾病的主要病理概况,在今后工作中如需要应用时能根据所掌握的知识,自己翻书学习。对于各论内容,我们应该重点讲述疾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发生机制的联系,用于解释和解决一些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对于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等虽然是病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对于护理专业我们不可单纯一味地、过多过细地讲授,否则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应对教学内容有所选择外,对教学深度也要适当把握,不可过浅也不可过深,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坏关键取决于他们对此门课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是学好知识的主导因素[3]。护理专业很多学生对自己要求比较低,对医学基础课程不重视,也不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病理教学中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目前计算机多媒体在病理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我们可以依据病理学的形态学特点,通过Flash、PowerPoint等技术,采用以图像为主,辅之以文字的教学形式,将疾病变化过程生动、动态地显示出来,便于学生观察、探索,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和运用病理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非常适合护理专业课时短、教学内容全面的特点。另外我们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应用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比如启发式教学、双边式教学等。笔者在病理教学过程中就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比如在学习纤维性修复时我们就可以启发性地提出问题:纤维性修复的病变特点是什么,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这样带着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课堂气氛活跃了,而且学生掌握的知识也更加牢固了。

4根据护理专业特点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我校护理学本科是2000年才开始招生的,以往多数是专科和中专层次的学生,然而病理学教师一般是临床医学专业毕业,以前讲授的对象不是护理专业,所以对护理专业病理学的教学经验较少,在教学模式和内容上主要沿用临床医学的教学体系,没有体现护理专业病理学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专业的病理教学水平,承担护理本科病理学教学任务的教师应该适应现代护理学的发展趋势,深入护理临床的第一线,在教学模式和内容上顺应护理学的发展方向,满足护理专业的需求,为培养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有熟练护理技术的高层次护理水平人才打下牢固的基础。

5加强实验教学

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教学内容存在大量的形态学描述,学生仅凭理论课的学习难以理解和掌握,且该课程专业术语较多,容易混淆,难以记忆。因此,实验教学尤为重要。我们学校目前安排的护理专业病理实验有36个学时,一次四个学时,一般实验课是安排在相应的理论章节内容之后进行的。每次实习课第一个学时,教师通过多媒体系统演示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这些幻灯片都是我们根据学生观察的教学切片制成,且拍摄时从低倍镜的整体观察到高倍镜的某些特殊结构连续动态切换,形象直观。我们还把每节课所要涉及到的正常组织结构与病变组织进行对照,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我们还在幻灯片上对基本病变做了特别批注,让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每张切片介绍完后还会对该切片内容进行总结。后面两个学时让学生自己观察切片,把疾病的基本病变特点描绘在实习报告上,教师通过显微互动系统掌握每个学生看切片的情况,及时纠正学生观察错误的视野以及答疑。最后一个学时对本次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进行小结,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学习的重点病变、特殊结构再现出来,让学生印象深刻。

6改进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第3篇

 

天津医科大学自1991年以来在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实施了基础阶段综合考试,考试科目为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药理学七门基础医学主干课程,共200道客观题。以往实施考试采取出卷、审查、印刷、监考、收卷、阅卷、等分、统计、存档,所以整个过程耗时费力。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人们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有着广泛影响,并在教育领域引起了重大的变革。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资源,实现组卷、考试、阅卷及信息反馈自动化,网络考试已成为现实[1]。2015年依托学校购进的考易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在2013级临床专业(七年制、五年制)共272名学生的基础阶段的综合考核中应用了网络化考试的方式,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和体会与大家进行探讨。

 

1.考试的实施过程

 

1.1硬件准备工作 采用网络上机考试,必须要求有足够的电脑并且能够连接网络,在学校教务处的协调下利用学校计算机机房和外语的语音室作为考场。经过系统测试和承载负荷的测试以及对键盘和鼠标进行了排查,并且有一定的预留空间。

 

1.2组卷 由基础医学院作为开课单位,首先在课程管理中开设综合考核一A、B两门课程,B卷作为补考试卷。添加主题词,主题词按学科进行设置共七个一级主题词;然后让各学科教学秘书经行试题的录入。试题的录入需先选定主题词确定学科,进而再选择题型类型、适用层次、知识点分布、难度等选项,然后复制粘贴题目,点选正确答案,最后输入试题解释。全部试题输入以后,在试卷管理中点击结构化组卷选择综合考核一A、B,设置考试相关参数,考试方式为限定总得考试时间,可回看;答题顺序为题型顺序不固定,输入各题型数目,生成试卷和试卷细目表(见图1),并进行自动测试,只有通过测试之后才能最终进行审核。

 

《2013级临床医学(本科硕士连续培养), 临床医学综合考核一A期末考试》双向细目表 初始设定(A卷)

 

难度分布:较难:44% 中等:38% 简单:18% 较难:44% 中等:38% 简单:18%

 

1.3监考 考试当天教师登入学院账号,点击今日监考,进入考场,通过监考系统可以在教师机上实时显示每个人的答题数目、所用时间和已得分值等信息,待时间结束后系统自动收卷。所有考生不能再答题。

 

1.4成绩生成和分析 因为全部都是客观题,系统自动阅卷,只要通过审核封存试卷之后,学生可以自己到教务处网站上查询自己成绩。试卷分析、试题分析和学成个人成绩分析系统自动生成。

 

2.网络考试系统的优势

 

2.1组卷灵活多样 网络考试系统的组卷方式包括结构化、手工组卷及跨专业组卷等;相比原来七门课程七套试卷的考试方式更加灵活的将各学科试题随机融合,防止学生提前在脑中预设了题目的科目和范围,而且组卷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操作。

 

2.2考试组织功能完备 网络考试系统可设定同一试卷不同的试题顺序;可对每道试题及整场考试设置时间控制及不能回看等,可以有效防考试作弊[2]。具备完善的备份功能,记录各种人员在题库的各项操作。具备完善的分级分项授权功能,设置密码登录,防止题库受到不相干人员的恶意侵害。

 

2.3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网络考试系统可自动阅卷、自动成绩汇总,无需再录入成绩,学生直接网上可查方便快捷。

 

2.4智能分析考试数据 系统提供对试题、试卷、考生3个层次多个角度的数据反馈。以往学生考完只是知道自己的最终得分并不清楚具体每道题的对错,网络考试系统可以回看自己的试卷和每道试题的答案解析,便于学生查找自己的知识盲点,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试卷、试题的反馈信息细致多样,为教师提供充分的数据和详细的分析。

 

2.5低碳环保 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成本,节约大量的纸张和经费[3]。试卷网络存储,节省了档案存储空间。

 

3.存在的问题

 

3.1硬件配置要求较高 网络考试必须有充足的电脑设备,并且要有一定的配置要求,我们在考试前对电脑经行测试的时候就发现由于操作系统版本过低导致考试系统运行中出现死机、卡顿等现象,对全部操作系统进行了升级维护。其次考试期间必须要有充足的电力保障和网络带宽。

 

3.2信息安全存在隐患 网络的安全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系统设置多道防火墙但是总会存在漏洞 [4] 。需要专业人员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

 

3.3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的制约 教师与学生信息素养直接影响对无纸化考试的接受程度。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师生在使用系统过程中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对系统的接受程度不高。

 

4.结语

 

通过此次在基础医学综合考核考试中的应用,发现尽管网络考试系统存在着一些不足,但能够显著的提高考务工作效率,改善考试效能,及时教学反馈和节能环保等优势。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必将医学考试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作者简介:

第4篇

依照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和未来医生必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我们打破传统“三段式”的教学模式,以器官系统为主导重组课程内容,以知识点整合教学内容,以新进展更新教学内容,以临床问题带动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社科、基础医学知识的衔接与渗透,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革创新。

1.1新课程体系的构成

以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为例,由核心课程(占所有课程课时的56%)、选修课程(占所有课程课时的20%)两大模块和临床实习(占所有课程课时的24%)组成。核心课程模块:第1~8学期开设,包括公共基础、人文社科、系统整合、技能、临床核心课程五大模块(表1)。要求学生掌握医学基本理论,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关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选修课程模块:共有72门课程供学生选修。选修课程安排在第1~8学期,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加强人文自然科学类的内容,包括社会科学、语言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类、专业选修(含基础与临床整合的选修课,新技术、新进展等等)。临床实习:通科实习48周安排在第9~10学期进行。二级学科定向培养安排在第11~14学期。

1.2系统整合模块的构建

以系统为基础,将传统解剖学、生理学等14门医学基础课程与相应临床课程整合为11大课程模块(图1)。整合后的模块教学,基础课程与基础课程、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临床课程与临床课程优化组合,交叉渗透,知识点更加系统,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模块教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线,教学的组织不再是各教研室。为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学院任命模块负责人,赋予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各模块成立教学组,由模块负责人精选相应学科教师组成。在模块负责人领导下,各模块教师编写教学大纲,精选教学内容,集体备课、听课,审核考试内容。同时,学院成立了新教学模式专家组,认真审核各模块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考试命题等,确保教学质量。为评估实施模块教学后,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的情况,我们对200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分别实施了新旧两种教学模式教学的学生进行基础课程综合考试,考试学科覆盖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免疫学、药理学共6门课程,考试模式、试题难度相同,新旧教学模式考试。经统计学处理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模块教学不影响学生对单门学科知识的掌握。由于本次考试没有针对系统综合能力进行考评,因此未能反映出新模式的优势。

2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2.1以“问题导向学习”为切入口,全面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激发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借助“真实问题”,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积极、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让学生自己寻找和利用多种学习资源、探讨问题的答案,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了批判性和分析性的思维能力。我院1999年在病理学、微生物学课程中首先实施新教学模式,要求各模块有一定比例的学时数用于PBL教学,而且实施过程要稳步扎实,认真编写PBL教案。PBL具体做法是:学生7人~10人为一班,带教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统一要求,保证带教效果的一致性。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引导。学生围绕案例查找资料,提出问题(第一次讨论);继续查找资料,第二次讨论;再查找资料,第三次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教师是引导者、激励者、促进者和评估者。为确保PBL的实施效果,2000年以来,我们先后多次派教师赴香港大学观摩学习,邀请中国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的专家来院讲学及进行现场示范与交流;加大教学投入,保证充分的教学场地和设施,并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调动广大师生的教学积极性,使我院PBL教学得以顺利实施。此外在临床核心模块教学中,我们打破传统的大班授课以及先理论后见习的模式,采用以床边教学、PBL教学、小组讨论式为主的教学方式。理论课与实践课融合,学生2人~3人为一组每天上午跟着带教教师查房,诊治患者;下午上课,8名~10名学生一组进行PBL床边教学或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边当医生边当学生。以典型病例作为切入口,启发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充分结合起来,全面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对知识的分析应用能力,深受学生的欢迎。

2.2积极开发网络教学资源,构建网上教学体系

新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为此我们积极开发网络教学系统,构建网上教学体系。我院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加强教学资源(CAI课件、教学网站等)建设,教室、实验室及宿舍等全部实现网络化;多媒体课件、自测题库等全部教学内容上网;电子阅览室、CAI教室全天免费向学生开放,部分必修课内容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学。“新教学模式网站”、“临床基本技能网站”、“机能学网站”、“病理学网站”等教学资源丰富,界面友好,并全部对外开放。临床基本技能网站2002年开通以来,点击数已达40多万次,我院的“临床技能网站”最先出现在国际知名的搜索引擎Google、Baidu网站上,已经成为搜索的关键词。2005年,临床基本技能课程获选国家级精品课程。

3加强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与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系统整合模块中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同时,我们以临床方法课程为龙头,将临床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传统诊断学安排在第二、六学期,仅涉及内科体格检查、问诊等基本技能,并以大班授课为主。新设置的临床方法是一门全新的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性课程,涉及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急救医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等多学科的基本技能,安排在第五至六学期授课,授课形式灵活,理论教学、技能训练、临床见习有机结合。第二、三学期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训练;第四学期进行问诊与病历书写训练;第五学期学习临床基本操作,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应用等;第六学期进行外科技能操作(外科实验动物学)训练。通过5个学期的系统训练,教师手把手地教(一个教师指导3名~5名学生),理论和实践、基础与临床充分结合,学生基本技能显著提高。我们对2002级新旧教学模式的学生分别进行临床技能考核,旧模式学生平均分数为67.5分,新模式学生平均分数为85.0分,两者相差17.5分。进行过临床技能培训的我院1998级、1999级、2000级学生毕业后参加全国执业医生资格考试,成绩在全国的排名分别为第15名、第12名和第4名,成绩逐步提高,初步显示出我院教学改革的成果。为配合临床方法课程的实施,我们于2002年在国内率先建设了设备一流、功能齐全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在国内第一个引进全自动多功能模拟人及一大批教学模型,应用了虚拟技术、模拟技术、标准化病人、网络技术等教学手段,成为医学生早期临床实践的重要基地之一。

4全面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

汕头大学医学院是国内第一批合并到综合大学的医学院,1987年以后医学院五年制医学生1年~2年,七年制医学生1年~3年学习、生活在综合大学校区。借助综合大学浓厚的人文环境优势,我们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校园氛围,设置“杰出医学生”科研基金,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科研训练;开设系列新型综合课程———健康与社会、终身学习、沟通技能等,力求在多学科背景下使医学生养成跨学科的思维习惯,增强创造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并适应时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

4.1健康与社会课程

本课程涵盖了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公共卫生学、卫生政策学等众多学科的内容,将医学、社会、健康等诸多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多方面来认识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关系,更加关爱患者;提高法律意识,保证安全可靠的医疗活动。为了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聘请了国内著名医学教育专家如王德炳、王一飞、文历阳教授等亲自为学生授课。社会实践也是本课程的重要内容,我们设法让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农村去体会社会、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如参加社区医疗,参观电子污染现场、地方氟病现场等。此外,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周末与假期已参加了至少一轮的宁养义工服务和医疗扶贫体验活动(这两个项目都由李嘉诚基金会资助,宁养计划是为贫困晚期癌症患者送医送药,使之减轻临终前痛苦并体会到人间关爱;医疗扶贫是赴省内外贫困地区实施医疗救助行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目睹了贫困地区缺少医疗药物的现状,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了他们的高尚医德,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不少学生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过硬的本领,将来要为解除老百姓的疾苦贡献一份力量。此外,在学习中,还以“医患关系”、“生殖伦理”等为主题开展辩论赛,活跃学习气氛,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程内容、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5篇

关键词: 药理学 理论教程 教程革新

药理学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基础医学和临床药学之间的重要联系,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要记背大量的知识点,面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很难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甚至产生抵触的情绪,目前学生的学习效率低,无法掌握良好的药学知识,影响后面知识的学习。因此,近些年某些专家和学者,对药理学理论教学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发现。要增强实际教学效果,必须从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考核方式等方式采取必要的革新措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掌握药理学知识,为后面的药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药理学理论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学生在初步理解相应的知识后要利用大量课余时间,记住书本上的知识内容,大学应该采用自主式的学习方式,但是受我国教学水平的限制,目前我国高校中,学生主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教材理论知识,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近些年很多学者提出,要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采用启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思考,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互相讨论,老师对学生讨论的内容进行引导,最后做出相应的总结,这样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结合适当的案例教学,利用先进的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则可以将理论联系到实际,学生更容易接受。大量实践研究表明,这种图片和文字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药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专业医学的重要纽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在药理学教学中,仅仅讲授药理学的知识,学生的思维就会受到很大的局限,因此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建立课程群,进行正合适的教学,将生理学、生化学、病理学等结合,让学生在掌握药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应用药理学的能力。提问作为课堂上学生和老师互动的主要方式,如果在教学之前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探索问题的答案,在求知欲的影响下,学生必然就会积极思考,这个探索答案的过程就是老师要教授的内容,这样学生思考出来的答案,印象必然会更深刻。

2.联系实践的教学

药理学是药学的基础,与实践具有密切的联系,但是现在的药理学教学中,课堂理论教学的方式不涉及任何实践内容,学生虽然能够掌握良好的理论知识,但是无法将药理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加强药理学与实践的联系,而且与单纯的理论知识相比,实践性的知识学生必然会兴趣浓厚。联系实践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如阅读相关的报纸杂志,了解先进的药理学知识及应用情况,如果学校配备完善的实验室,就可以进行相应的实验,或者采用案例式教学法,从而在讲授药理学知识应用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到医院进行实习、参加临床的工作,是联系实践教学最好的方式,尤其是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附属医院,为学生的实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如果没有实习的条件,老师就可以采用一些病例,让学生思考如何处理,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弥补教材内容陈旧等不足,通过学生互相讨论,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掌握教学内容。

3.改善教学基础设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教育经费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但是由于我国的院校较多,不同院校的教学水平差异较大,教育经费不可能平均分配,使得很多医学院校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较差,甚至没有完善的实验室和先进的教学仪器,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际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来说,实验室是接触实践主要的方式,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实验室建设,改善现有的教学条件。考虑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近些年很多院校开始重视实验缓解,增加了很多实验教学的课时,但是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对于实验的设计,并没有完全按照药理学的教学内容,使得很多实验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实验内容的设计中,应该注意突出药理学的重点内容,在保留必要内容的同时,根据学生的专业不同,设置一些相关的趣味性实验,如护理专业的药理学,可以增加不同药物不良反应的实验内容,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实验题目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一些开放性的实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医学这样科研性较强的专业,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病情会出现各种变化,仅仅依靠书本上的理论内容,显然无法完成医生的本职工作,必须具有一定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面对患者病情的变化,果断地做出决定,及时地控制病情。开放性实验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如果在实验中遇到问题,就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与其他同学探讨或者请教老师的方式解决,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应该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应用现有的知识,完成实验的内容,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加深药理学等基础知识的理解。

4.完善考核方式

目前我国教育,主要采用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而且以笔试为主,药理学的考核,也采用这样的方式,在每个学期的期中和期末,学校会组织相应的考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经过多年应用,考试的题目基本已经固定,学生只要在考试前的一段时间,做大量的相关试题,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成绩,因此现在的考试,已经无法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笔试的考核方式,也无法检查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将考核分成笔试和实验两个部分,并且逐渐增加实验所占的比例,考核的目的应该以检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基础的理论知识只是考核的一个部分,因此在考试题目的设计中,应该尽量减少检查学生知识点记忆情况的题目,增加专业应用类的题目。

5.结语

药理学理论教程的革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改善教学条件、完善考核方式,每个方面的改革,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教学条件和考核方式,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改善,学校必须依靠政府部门教育经费的投入,以及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目前只能通过调整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思维。

参考文献:

[1]郑王巧,原建慧,郭春花,张晓一,宋丽华,来丽娜.不同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比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04):110-111.

[2]李向阳,龚其海,吴芹,张环英,李志毅,石京山.改进药理学课堂教学效果方法的探讨[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0(01):95-96.

[3]普珍,韩志英,王聚乐.在药理学教学中开展病案讨论教学的体会[J].中国药事,2010(05):516-518.

第6篇

关键词:PBL;案例讨论;妇产科学;教学

现代医学的发展对医学人才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要求,教学方法的改革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 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目的在于减少死记硬背临床理论,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1]。国内外多所医学院校的教育实践证明,此种教学方法已展现出良好的效果[2]。PBL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把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被动学习方式转变为由教师引导、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知识的主动学习模式[3]。案例讨论教学法旨在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临床实际运用能力。我院妇产科教研室在教学改革中引入PBL教学理念的同时结合案例讨论教学法,研究其实施方法及效果,强调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学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08级7年制学生80人,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40人。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学习基础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主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授课,采用"预习-听课-复习-考试"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PBL结合案例讨论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运用PBL 理念,结合案例讨论,以"设问-思考-讨论-总结"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在每一课学习开始前,教师参考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小问题,从临床中寻找相应的病例,拟好讨论提纲。由学生自己去临床询问病史及进行体格检查,收集相关资料( 不能查看已写好的病历)。根据教师提供的提纲或自己获取的资料,预习教材相关章节,仔细思考问题或提出新的问题,课前一周授课教师汇总学生提出的问题。授课时教师先介绍相关疾病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最新治疗进展等内容,然后紧扣问题进行讨论,各组学生讨论后汇总意见并推选代表发言,阐述其对提纲中的问题或所选病例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观点。教师主要起启发和引导作用,控制讨论范围、节奏及时间,对一些共性的、较大的分歧或疑难问题进行详细分析讲解,并归纳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及难点。并对学生的发言、临床思维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两组均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妇产科学》七年制教材(第2版),均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授课,参考书籍由学生自主选择。

1.3观察指标 两组均在学生实习结束时进行出科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包括基础理论笔试和病历书写2部分) 、实际临床技能操作(包括诊断和处理、与患者交流沟通能力2部分) ,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临床思维和临床技能及信息管理能力,以及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能力。成绩≥90分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60~80分为"及格",60分为"不及格"。笔试题均由非授课教师从题库中随机选择,操作技能考核则按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进行。由非授课教师对两组学生采用无记名方式就增加学习兴趣、培养临床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等多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笔试及技能考核成绩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问卷调查结果比较采用χ2检验及确切概率法,P

2 结果

笔试考核结果、操作技能考核结果分别见表1和表2,问卷调查结果见表3。观察组在笔试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学习能力、病历书写、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能力及诊断和处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3 讨论

由于妇产科的学科特殊性,服务对象均为女性患者,诊疗活动常常涉及患者的隐私部位及隐私问题,加之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及受传统观念影响,经常拒绝让见习或实习生尤其是男生检查,甚至不让男生观摩[4],使医学生临床实践的机会减少,制约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探索一种教学方法来加强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PBL 是近年来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设置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通过让学生讨论后集思广益,合作解决真实问题和复杂性问题,来掌握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并拓展知识面,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是目前国外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5,6]。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是被动学习,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学习不积极主动,不易养成思考习惯,也就提不出问题,对理论知识掌握不透彻。而医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动态发展、不断深入的过程[7]。我院妇产科教研室采用 PBL结合案例讨论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思维,将教科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并融会贯通,活学活用。PBL结合案例讨论教学法引用临床中的实际病例,以问题为中心,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学习、课前查阅资料做好充分准备。教师课前收集同学们的问题,课堂上在老师引导下进行讨论,同学们自行寻找答案,解决问题。老师最后针对问题结合教材内容归纳总结,讲解临床中遇到此类病例时的处理方式,同时集中解答问题。教师不仅传授学习方法,而且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提高对知识的吸收率及运用率。运用鼓励、启发等手段,帮助部分学生树立自信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了教学目的;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临床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PBL结合案例讨论教学法,大多结合临床实际病例设问,有些问题从教科书及专业书籍上较难直接找到答案,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欲望,促使他们主动利用各种学习工具获取信息,主动与患者接触采集病史、体检以获取临床资料,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实施PBL结合案例讨论教学法过程中,学生提的问题也能促使老师进一步学习和思考,能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观点,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组织讨论、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临床思维和分析的能力,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综上所述,PBL结合案例讨论教学法能强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加强学生间的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可有效促使学生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显著提高学生的妇产科临床实践能力,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沈建新,王海燕,王海江.PBL: 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J].国外医学( 医学教育分册) ,2001,22( 2) : 36-38.

[2]曾勇.国外医学( 医学教育分册),2001,22( 2) :41-44.

[3]郭 敏,韩军.PBL 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 ( 10) :64-66. [4]Jamws D,Michel son MD.Simulation in orthopaedic educa-tion:an overview of theory and practice[J].Th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2010(6):1040-1042.

[5]孙娟,郭兰青,张瑞芹.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27 ( 4) :425-426.

第7篇

【关键词】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儿科护理; 知识点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8-0154-02

由于护士资格考试新大纲的变化,病例分析题占80%,会从多角度来考查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护理要点、健康教育以及法律法规、伦理道德、人际沟通等内容,所以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渗透到各教学环节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应试能力,并突出专业能力培养[1]。近年笔者所在学校在儿科护理教学中针对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效果的评价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具体措施如下。

1 课程内容的整合

根据新护士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以大纲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历年护士资格考试中高频出现的考点作为儿科护理教学的重点内容,减少或删除与护士资格考试联系较少的内容。并且将教材中前后重复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整合,比如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供护理、助产专业使用的《儿科护理学》第2版[1]。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将第一章绪论中的第四节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与第四章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中的第一节不同年龄期小儿的保健特点进行整合,讲完小儿各年龄期的特点后立即根据这些特点提出各期的保健原则和措施,这样可加强同学们对前后相关知识的连贯;将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中的第三节小儿腹泻与第五章住院患儿的护理中的第五节小儿液体疗法进行整合,这样在讲到小儿腹泻的对症治疗时根据如何纠正重型腹泻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立即讲解小儿液体疗法,这样使同学们可将抽象的液体疗法的有关知识立即应用到小儿腹泻的具体病例中,从而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也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将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的第四节肺炎与第十一章急症患儿的护理的第四节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整合,这样在讲到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急救治疗和护理措施时就可前后联系起来,这样就可将有关心力衰竭的急救要点和护理措施及时应用到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具体病例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他们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将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中的第二节化脓性脑膜炎、第三节病毒性脑膜炎、第十六章结核病患儿的护理中的第四节结核性脑膜炎与第十七章急症患儿的护理的第二节急性颅内高压进行整合,这样不仅可以通过一张表格将上述三种脑膜炎进行很好的比较和鉴别,同时也可将三种脑膜炎的共同特点即颅内高压的急救护理措施讲解得更加完整和透彻。通过以上前后相关知识的整合,不仅避免了有些知识点的重复讲解从而节约了有限的课堂时间,而且将前后相关知识串起来讲解可以加深同学们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并且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在儿科护理教学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3]。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目前中职学校学生学习主动性普遍较差,且这些学生性格大多活泼好动,对平铺直叙的传统理论学习缺乏兴趣,而对要求自己动手的实践教学的热情却很高,基于这些特点,笔者所在学校在儿科护理的理论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在中后期涉及到各系统疾病的护理的讲解时,摒弃了传统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全部采用案例教学与情景模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并且将护士资格考试的重要知识点渗透到各教学环节中,具体措施如下。

课前,教师将一个根据下节课的内容而精心选择的临床典型病例布置给学生,并且根据该病例特点提出相关的问题,注意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的放矢,这些问题一定是针对护士资格考试新大纲的重点内容以及历年护士资格考试出现的高频考点而提出来,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先去自学教材及一些教学辅导材料的相关内容,尽量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比如讲到小儿肺炎时,就在课前给同学布置一个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一个典型病例,然后提出几个问题:(1)该患儿的初步临床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2)该患儿当前存在的主要的护理问题是什么?(3)应当采取哪些护理措施来解决当前存在的护理问题?(4)在配合医生用药方面应注意什么问题?(5)是否需要吸氧?如果需要选择那种吸氧方式?吸氧时注意什么问题?(6)如何保持该患儿的呼吸道通畅?(7)针对该患儿应进行的最重要的健康教育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历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高频考点。并且每次上课前都将全班分为四大组,让各组组长组织大家课前查找相关资料或者相互讨论尽量找出问题的答案,并且选派几个同学代表小组做好课堂上角色扮演的准备。

课堂上,老师准备好病床、婴儿模型、听诊器、体温计等用具,将讲台前设置成一个仿真模拟病房,然后让四个小组的代表分别上台根据该病例进行角色扮演,一个同学扮演家长怀抱婴儿模型,一个同学扮演护士,护士首先进行健康史的收集,然后进行身体状况的检查,最后提出该患儿存在的护理问题是什么,再根据这些护理问题提出主要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并给患者家属做健康宣教等。课堂上老师就是一个引导者和记录者,学生如果某个地方出现卡壳现象教师就可以适当加以引导,并且记录下四组同学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好的地方以及不足之处,以便课后总结时用。角色扮演后再次请出每组的代表来回答老师事先针对该病例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且根据学生的表演及回答问题的情况给每组同学打分并评出优胜组。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课堂上的角色扮演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而病例分析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实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4]。

课后教师还应做总结性发言,指出各组学生在角色扮演和病例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好的地方以及不足之处。最后教师再结合护士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并结合教材中本章节的内容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快速地串讲一遍,并且要求同学用红笔将这些知识点标记下来,以便今后考试复习时容易抓住重点。课后还应将这些重要知识点涉及到有关A1、A2、A3、A4型选择题让同学在《儿科护理学笔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同步辅导丛书)中勾画下来,课后作为本节课的作业去完成,各小组组长还应不定期抽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最后布置下节课所需要的病例让同学去预习和查找资料[5]。

上述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要上网或者深入到临床第一线搜集大量的临床典型病例,并且要选择和编写出适合学生接受能力和能突出教材重点内容一些典型病案,这些病案应难易适中[6]。其次针对病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参考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新大纲和历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出现的高频考点,所以教师一定要熟悉新大纲的要求和经常查阅资料分析历年护士资格考试的考试题目;最后教师还应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归纳总结考试的知识点,一定要做到精确、简练、细致、透彻以便于学生牢记[7]。比如讲到先天性心脏病时,应总结出先天性心脏病的最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是超声心动图;出现特异性紫绀的患者应考虑动脉导管未闭;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血栓;法洛四联症的胸部正位X线片显示心脏呈“靴型”;法洛四联症出现脑缺氧发作时最应采用的是膝胸卧位等,这些知识点往往会出现在考试中,所以在教学中应加以强化。

当然因课堂时间有限,在课堂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合理地安排好时间去完成角色扮演和病例的分析是保证该教学方法顺利实施的关键。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来辅助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利用多媒体再现可以形象、直观、生动,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典型案例视频,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病例讨论的兴趣[8]。讲到先天性心脏病时用语言无法描述的心脏杂音;讲到新生儿黄疸时小儿出现的皮肤黏膜黄疸;讲到缺铁性贫血小儿出现的面色苍白;讲到佝偻病的典型骨骼改变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通过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受,也弥补了护理专业学生儿科临床见习机会有限,临床患者接触较少的不足,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3 教学效果评价模式的转变

过去评价一个学生的成绩都是根据期末考试的成绩来定。而儿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现在笔者要求理论考试占总评成绩的80%,而儿科常用护理技术的操作考核占20%,这样就迫使学生在课余时间经常要去实验室加强儿科护理操作的训练,为今后顺利开展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而理论考试中期末考试只能占60%,平时成绩占40%。而平时每个月都实行一次月考,几次月考的平均成绩就是该学生的主要平时成绩,另外平时成绩还要参考课堂上是否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和病例分析,是否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等,此外要求无论月考还是期末考试的题型全部按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题型来出,即A1型选择题占20%,A2型选择题占60%,A3/A4型选择题占20%。并且所有考题都紧密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的重点内容和历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出现的高频考点来出题,为学生今后顺利通过执业资格考试打下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近年笔者所在学校在儿科护理教学中通过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评价模式的转变,提高了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并且教师注重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知识点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中,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笔者所在学校护理专业学生的执业考试通过率。

参考文献

[1]金梅,李若琼.护士执业考试知识点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渗透[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4):91-92.

[2]叶春香.儿科护理[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5.

[3]黄丽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前内科护理学辅导的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4):93.

[4]范生泉.病理学模块教学设计与应用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1,19(11):77-78.

[5]张梅珍.儿科护理学笔记[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1.

[6]陈选朝.论病案导学式教学法的教学艺术[J].卫生职业教育,2003,21(1):103-104.

[7]赵丽荣.护士执业考试知识点在健康评估课程中的渗透[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6):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