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活化教学理念论文

生活化教学理念论文

时间:2022-02-25 21:36: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活化教学理念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活化教学理念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生活化;思想政治;课堂

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出发,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为宗旨,把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用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的思维去看待现实社会,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体会到思想政治课堂就在身边,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的趣味与神奇,体验思想政治课的魅力。

一、构建以生活为基础的教学理念

1.教育理念生活化

为了有效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首先要做的是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来展开教学,即一切为了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来进行教学。只有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师才能够将教学理念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才会真正将教学内容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这样学生才会真正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感觉。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改变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种平等的、和谐的关系。只有在这样的关系中,学生才会感觉到轻松和自由,从而感觉到学习的乐趣。才能真正地做到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2.教学目标生活化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而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就要求向这些方面转化。知识就是教授学生有关社会的各方面的知识,以便学生更加熟悉和了解这个社会,这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亲身体验,了解什么是社会,多参与一些生活实践。过程与方法,是要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对于这方面的知识,没有统一的定论,这就需要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自己体会,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来发现社会的本质是什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需要的是“生活化”,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要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以便能够正确地选择人生道路。

3.课后延伸生活化

要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就必须不失时机地通过布置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收集资料,用所学知识验证课堂设想,体验所学的知识,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经济生活》模块“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后,让学生以消费者的权利意识为主题,给出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展开调查,在专题研究活动中剖析这些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从而使学科教学由课内延伸至课外,学生也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社会这个“大课堂”得以体验。

二、实施以生活化为内容的教学过程

1.用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主动探究、深入思考,这样学习效果大增。例如:在教学“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时,就选取近几年当地土特产品价格的变化,中秋节前后月饼价格的变化,情人节前后的玫瑰花价格等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进行引入,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进而分析“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受到经济现象就在我们的身边,所以很感兴趣,教学效果也很好。

2.用生活中的素材理解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所在。日益变化的社会现实生活是思想政治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素材。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掘这些生活资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例如:在学习《供求影响价格》时,出示了两幅漫画:一是中秋节前月饼柜台前人头攒动,月饼价格居高不下;二是中秋节后月饼柜台前冷冷清清,商家降价促销。两幅生活中常见的生动形象的漫画,立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很多商品在节前价格高,到了节后价格就降低?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是什么?价格与价值、价格与供求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先独立探究,然后把学生按座位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合作探究,把遗留的问题和新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3.用生活化作业加深对知识理解

作业不仅要有检查和巩固作用,同时还具备深化和提高功能。只有充分明确作业的作用,教师才能在作业设计与评价等方面有所革新,才能让作业真正成为沟通政治教学与生活的桥梁,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业设计中,既可以采取时政点评以培养学生的时政敏感度;也可以采取调查报告和小论文的形式,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还可以通过模拟情景、辩论赛等形式。灵活多样的生活化作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高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需要我们携手共度,需要做到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理论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需要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巧妙地将理论知识引入到生活实际中去,这样学生才会体会到“生活化”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林建坤.生活教育与课程改革[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第2篇

无论是新课程标准还是社会大坏境,都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回归生活,让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生命体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让学生认识到学有所用,从而认同所学的内容。基于此,教师必须通过构建简约实效的课堂,改变教学行为,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效。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不仅是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要求。在这一理念指引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不断改进,成果颇丰,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1.对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认识不深

目前,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都认可教学回归生活的理念,却没有认识到它与创设教学情境、教学内容等之间的关系,没有真正从回归生活的角度设计与实施教学,没有全面把握教材和学生实际,对如何把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仍然困惑。

2.对学生的身心特点把握不到位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必须在教学中做好对学习者的分析,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状态。但很多教师总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教学,认为没必要分析学习者的身心特点。这就导致教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期望把握不到位,也就无法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3.教学内容单调死板

回归生活的理念要求教师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思想和素材,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而,很多教师认为教给学生知识是最重要的,挖掘生活中的信息技术思想和文化并不紧迫,从而容易导致课堂教学死板,学生毫无兴趣,浪费教学资源。此外,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不够立体化,过于注重理论,忽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回归生活的途径

如何使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回归生活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笔者从教材、教师、课堂等方面给出方法。

1.完善教材内容

鉴于教学内容单一、不够生活化,教师可以从现有教材出发,在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教材内容。

(1)走进学生生活

生活的丰富性要求教材内容不单纯是教科书,而是多种形式的综合。教师应整合教科书、课件、光盘等媒介形式,建立课程资源包,把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收集起来,不断更新,优胜劣汰。在教学过程中则适当运用、各有侧重。如利用课件展示学习资料,就更容易贴近生活情境,帮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掌握知识。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强调生活世界与知识的联系,把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概念原理等内容联系在一起,多角度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材也可以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介绍社会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在打开学生眼界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对于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实践操作主题,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体验转化而来,从生活事件中选择有价值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为了学生生活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就是为学生的生活服务,必然要在教材目标中体现学生的现实生活。也就是说,教学目标要让学生学以致用,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释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即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明确哪些知识适用于学生,哪些知识不适用,从而选取生活化的学习主题,让学生亲自感受信息技术的实际运用,真正掌握知识。

案例:解决生活问题

创设情境:运用Wo rd文档为自己制订一份详尽的“五一”自助游计划。

要求:目的地不限,写一份计划书。

内容:具体交通工具和时间、餐饮和住宿安排、景点简介、当地文化等,并列出搜索引擎、网站等资料。

反思:这样的主题会让学生觉得真实有用,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2.创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必须回归生活。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不断创新教学设计,使教学设计生活化。

(1)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信息技术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对教学能否回归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先形成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教学回归生活才有可能。一方面,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实现教育的生活化,促进学生不断进步。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断践行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与学生交流,使师生关系融洽,并不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要求学生学会获取、管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表达和交流思想的习惯,形成对社会的责任感。信息技术教学要想真正地回归生活,就必须从回归生活的理念出发,使教学目标指向学生的实际,具有现实性。

(3)生活化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的基本环节,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互动,共同学习知识。在这一交流过程中,教师必须打破“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教与学的实践中,使教学过程生活化。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困惑,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因材施教。

3.建设智慧课堂

新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是培育学生的智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也必然要坚持“智慧育人”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智慧,使得学生能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教学向生活的回归。

(1)明确智慧课堂的本质

智慧课堂的本质是要让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生命体验,有效唤醒每一位学生的智慧。即学习内容是学生需要的、有意义的;学习机制是主动的、激励的;学习方式是自主体验的、合作交流的。这样的课堂形态体现着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对学生智慧的唤醒。这样,教学始终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以学生的共性问题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实现智慧教育的目的。

(2)实现智慧课堂的策略

要建设智慧课堂,必须选择“自主合作”的学习策略。学生先带着学习指导自读文本,带着自学成果尝试解决问题,结合自学指导的问题与尝试解决的过程进行合作互议。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信息素养得到培养,从而全面发展。

4.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回归生活的理念想要真正实践,离不开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只有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专业化、精英化,才能在教学中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把握好学生学习的真实基础,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自主探索、深入思考。

(1)坚定崇高的教育信念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面对自己的工作和学生时,必须坚定“只要努力过、付出过,自己就会有成为优秀教师的那一天”的信念。教师只有有一种奋进的信念,有一颗追求的心,才能顺应时展的要求,实现“教育即生活”的目标。

(2)提升教学技能

新时期,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对课堂,除了宏观上的把握,更需要在细节上下工夫。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捕捉到生活信息,才能把握学生的生活实际,使生活问题信息化,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生活回归。

回归生活的理念一方面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教育目的,以学生生活经验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生活与教学的联系,让学生重视生活经历。这需要教师不断改革创新,学生不断实践反思,从而教学相长,实现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参考文献

陈艾华.新时期高中信息技术课创新教学的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6).

吴军其.新理念信息技术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陈丽娟.中学回归生活地理教学的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胡秀琴.走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教育 生活化

语文源于生活,生活需要利用语文,两者之间相互关联,是不可分割的。因此,积极倡导小学语文教育的生活化发展,使得学生可以感受到语文在生活中的魅力,由此实现学生语文兴趣的唤醒,使得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显得尤为必要。

一、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1.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概念。所谓小学语文生活化,是指将语文教学活动放置到生活背景中去,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活动,激发其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实践性活动在语文教学体系中的比重。

2.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之所以倡导以生活化的方式去开展小学语文教育,是存在深刻的原因的,具体来讲可从如下的几个角度进行探析:其一,从语文教育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来看,语文教育最终需要学生将语文知识运用到学习工作生活中去,而生活实践的不断发展会对于语文教育的内容、方向和形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二,从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实践经验来看,以生活化的方式去开展教学,可以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得以提升,并且实现其积极性的激发,这对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二、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1.积极树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育理念。作为教学行为主体的双方,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积极改变语文教育理念,积极树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育理念,正视小学语文教育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生活化的发展和进步。为此,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积极针对语文教师群体开展生活化语文教学理念的培训和教育,使得教师意识到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其对于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应用、实现教学质量提升是至关重要的;其二,积极在学生群体内开展语文生活化的宣传,使得学生意识到语文与生活之间是离不开的,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语文考试,而是生活基本能力的培养。

2.不断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还需要从语文课程体系入手,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简单来讲,要重构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体系,增大实践性课程内容的比重,充分展现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特点。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依据新课改教材的教学大纲,积极将实践性活动融入到课程体系中获取,尽可能地实现原来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以体现出实践性特点;其二,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语文实践性活动,比如语文作文比赛、语文演讲比赛、语文情节表演、语文诗歌创作等活动,使得语文教学以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其三,积极将能够体现语文知识的相关案例纳入到课堂中去,充分展现出语文课堂内容的实践性,构建完善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体系。

3.实现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创新。既然是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内容,就需要遵循生活化语文知识的特点,积极采取对应的教学方式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推动。为此,积极实现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创新,显得尤为必要。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积极利用情境教学法,以创设具体情境的方式,使得学生融入到语文情境中去,以实现其实际语文素养的提升,保证其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去;其二,改变以往传统考试评价机制,形成语文创新评价思维,从学生实际语文运用能力的角度去考量学生的成绩,以便鼓励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实际生活化教学中去;其三,重新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实现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灵活调整,强调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动手、动嘴、动脑,以形体语言的方式去学习语文。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是处理小学语文教育与语文应用之间关系的最佳途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正视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性和生活性的特点,高度重视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提升,积极实现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促进教学模式的革新,以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相信随着在此方面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生活化教育理念的不断觉醒、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革新、生活化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将朝着更加深层次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庞善凤 对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09期。

[2]时从荣 浅析朗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年,26期。

[3]陈继红 环境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03期。

第4篇

长期以来,小学学科教学(尤其是语文、数学、英语)偏重“科学世界”,而忽视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导致学生不喜欢语文课、数学课,觉得语文课“老一套”,数学课“太枯燥”。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教学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缺少与生活的沟通,固守旧有的教学思想与观念,导致知识目标至高无上,能力目标被不断放大,思想和情感目标则成为点缀与装饰。课堂教学仅仅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轻视在生活大课堂中探索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评价偏重于书本知识的掌握,满足于形式上的模仿与套用,由此,教学没有了激情,没有了创造,没有了灵性,没有了活力。数学教学呼唤个性化的教学,关注个性,关注生命,关注智慧。教学只有融入生活中,才能具有生命活力,才能使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教学改革源于教学思想的变革,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实践。那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思想与理念开展教学实践呢?“回归生活”就是对人的每时每刻所经历的感性世界的崇尚。只有把握住回归生活的教学方向,谋求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才能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合。树立“生活数学观”,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研究与准确把握学科教学生活化的课堂特征,操作结构和教学方式,沟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创设生活情境,激活生活经验,注重生活体验,探索社会生活,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二、研究过程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构想及实践。

基于上述对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改革的审视和反思,以现代认知心理学、生活认识论、活动建构理论为依据,我展开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构想,并进行了操作实践。

1.整合生活化的教学资源

课程资源的广泛引入,使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这些课程学习的资源不仅来自教材,而且来自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各种媒体及日常生活。我们认为,凡是能让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经验、感受等的载体与渠道都是有价值的学习资源。生活化课堂教学的一大优势就是便于学生更广泛、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学习。为了让动态、鲜活、感性的生活资源走进数学学习,拓展学科实践的空间,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我们开展了“师生共建”的学习实践活动。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要努力突出三个方面。

①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围绕学习的主题收集生活素材,可通过课前让学生收集的方式进行准备,在新课引入阶段或抽象、疑难的认知环节,组织学生交流收集到的素材,再现学生的生活情景,建立丰富的感性形象,促进学生的理解与认识的深入。

②教学媒体的有机整合。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认识的题例和文本,虽然题例的素材与情节是学生所熟悉的,但呈现的方式是文本化的、静态的。通过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合理地选用相关的教学媒体,可以使创设的教学情境更为形象生动,教学氛围更加社会化、生活化。

③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如加减法的简便计算的教学,通过创设购物情境,将教学环境资源与学生的探究兴趣有机整合,将学生自主探索、个性生成的对购物时应找回的钱的不同的算式,与学生对“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的不同算法的个性化的理解有机整合,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生活事实的理解和表述,与规范的数学结论的导出和建立有机整合,将生活数学和书本数学有机整合,使学生在丰富中完善认识,在历练中建构理解。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建构主义认知观认为:知识总是要适应于它应用的环境、目的和任务。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保持和使用其所学的知识,就必须让他们在自然环境中或在适当的情景中组织学习活动,促进知与行的结合。利用情境进行学习活动是课堂生活化的必然要求,让学生尽可能地进入现实的环境或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保持其所学的知识,我们精心组织、科学引导,促进学生在自然环境中学习或在情境中进行活动性学习。

3.建立民主、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体现了对学生生命的呵护与现实存在的尊重。生活化的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将自己放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地位,建立民主、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做到:营造融洽的学习生活氛围,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学生的生活体验,信任学生的生活感悟能力,激发学生走进生活探究实践的欲望,欣赏学生的生活实践成果。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的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二)所取得的成果

通过教育实践,生活化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操作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表现为:

1.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与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科学把握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感悟、生活经验、生活实践的结合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强化学生感性体验,促进学生自主建构,形成“挖掘生活资源—创设生活情境—激活生活经验—丰富生活体验—联系生活应用—回归生活实践”的教学模式。

2.把握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进程

在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紧紧抓住素材、情境、实例、经验、延伸这一组关键词,使课堂教学进程凸现浓浓的生活化情韵。

(1)捕捉生活素材,充分有效地利用有价值的生活素材来学习。

(2)创设生活情境。在真实的生活背景或模拟的生活情景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启迪学生的思维活动。

(3)采撷生活实例。生活实例是知识的源头活水,生活原型与课本知识之间需要通过实例进行联结与沟通。

(4)激活生活经验。基于经验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生活化最显著的特征,生活经验是学生感知的基础,因此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缩短文本感知与学生个体认识之间的距离。

(5)回归生活实践。知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要注重引导学生将习得的知识、技能、方法、思想回归于生活实践中,进行验证、运用与发展。

通过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学科教学生活化的操作个案、案例和教学片段,学生拓展实践学习作品,教学论文。教师教学观念得到了根本转变,开发利用资源,重组教材,创设情境,激活经验,向生活世界延伸拓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与用的意识和操作能力不断增强,学习能力和素养获得提升。教学实验使教学直面学生的生活,能将学科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强,形象化思维活跃,动手实践、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切实得到提高。

三、存在问题及需注意的事项

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实践;作用与措施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学生的生活实践与数学教学的过程,存在着严重的分离现象。而在现今,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就对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的结合性方面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探讨,期望可以为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1、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的重要作用

1.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现今,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的目的性更加关注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因此,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中,应着重的形成一种数学的思维方式。并学会在实际中运用数学知识,有效的解决实际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数学素质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的进行积累与锻炼。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思维习惯与学习观念的形成的关键点,因此小学中进行教学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可以有效的笃实学生的生活化认知的基础,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形成。

1.2、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力

小学的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中,由于受到小学生生理特点的影响,对于知识的理解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因此,在教师讲解完知识后,在上课时可能掌握了知识,但若与实际生活没有联系,就会导致知识点的掌握不牢固。有的学生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讲述的内容,更谈不上利用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知识的讲述与生活实践进行结合,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经验结合,同时引领学生运用生活经验理解知识,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力,同时加深学生的印象,进而更好的在实际中运用数学知识。

1.3、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对小学生而言,学习的兴趣性十分关键。当学生处在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中,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授过程中,将知识的讲解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授课,可以让学生对知识产生一种具体感与熟悉感,可以启发学生的探知的欲望。因此,在具体的教授中,教师应该积极的了解小学生的生活状况,了解学生感兴趣的素材、经验等,进而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4、实现“教育回归生活”的主要方式

伴随着新课改,“教育回归生活”理念的提出,教学中与生活实践的结合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在教学中,实现教育回归到生活的主要方式,就是应该在教学中注重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关键的基础时期,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将生活实际与课本知识进行有机融合,教学中通过课堂的着重介绍,就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在实际中运用数学的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

2、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的措施

2.1、生活情境设置,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后,通过生活情境的设置,可以将知识加以运用。具体的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诸如学生可以扮演营业员;收银员;工人等,用数学知识安排生活,进而体验运用知识的乐趣。在具体的情景模式中,带动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知识的理解力。学生通过实际知识的运用,进而体验数学知识的魅力。

2.2、实际教学前,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实践

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较少,因此,教师在进行具体的教学前,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的生活。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因人而异,可以依据不同的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差异性,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具体的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或者是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诸如,在进行梯形面积的计算的课程中,可以首先安排学生进行日常的观察,观察在生活中存在梯形面积的物体,通过具体的观察,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出梯形形状,并自己指出梯形的长;宽;高。并让学生量出具体的尺寸,最后再讲解面积的算法,进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2.3、善于运用生活素材,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数学的学习过程,对比语文而言,较为枯燥、抽象。特别是在进行数学计算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运用生活的素材,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课程特点;学生特点等进行教授。诸如在进行月份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举起小拳头,用拳头的凹凸部位记录月份的大小,既生动又容易识别,学生在好奇心的带动下,可以有效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热情。

3、结语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知识又为生活服务。小学数学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通过具体的数学知识的运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进而为未来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6篇

论文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桥梁

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

一、联系生活找数学,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数学显得尤为重要,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采撷数学实例,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为课堂教学服务。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前、课后布置学生去观察体验自己身边的数学。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例如:你的体重大约是( )千克 ;学校教学大楼大约高( )米;一个苹果大约重( )克。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经验积累的重要性,体会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数学身临其境,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

二、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材中设计的许多案例都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时就尽量根据实际情况,模拟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环境,设计一些生活场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让学生看一个“猴子骑车”的动画,从中让他们体会到:骑那种装有圆形做的轮子比较安全,也不会颠簸的厉害。同时也感知了“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半径相等”。这样引入新知,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血有肉,生动有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好数学利于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因此,易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活用数学知识,优化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方法。

学生在学习知识后,不考虑所学数学知识的作用,不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这样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适应考试的解题能手。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让他们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我们身边的某些实际问题,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他们肯定是十分乐意的,这是我们教学所必须达到的目标。也真正达到了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用于生活。

例如,在学分数乘法知识后,小学数学论文给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买门票方案”,公园只售两种门票:个人票每张5元,10人一张的团体票每张30元,购买5张以上团体票者可优惠1/10。我们班有37人去公园游玩,按以上规定买票,你认为怎样买最合算?如果让学生分组讨论“买门票方案”。这样的题目学生可能会想出多种方法:

方法 1:按每张5元购买,要花5×37=185元;

方法 2:采用买3张团体票,再买7张个人票,一共要花3×30+5×7=125(元)

方法 3:买4张团体票,只花30×4=120(元)。

方法 4:买票时请3位其他游客参与我们来一起买团体票,然后让他们各自出3元钱,我们只花30×4-3×3=111(元)

方法 5:邀请13位其他游客参与我们来一起买票,我班只花30×5×9/10-3×13×9/10≈100(元),这样我们合算,他们13位游客也合算。

四、探究生活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运用数学的过程趣味化、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1.写“数学日记”

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新思想、新发现,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找到成功的感受和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教学中让学生编写“我和数学”的故事,写“数学日记”,可以培养对数学的感受能力,深化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与生活联系紧密。如让学生写在家里,爸爸妈妈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上商店买东西,又用了哪些数学知识……通过记“数学日记”,既让学生探究了生活中的数学,明白了数学知识不仅有用,而且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在用,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2.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新教材将“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沟通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是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验证、去应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从而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活动的主题可以依据教材进行,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或学生自己提出的,但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如:调查“学生一周用几只铅笔,一共需多少钱”;“家里每星期买菜要付出多少钱”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不仅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其它综合素养。

第7篇

一、兴趣化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常见的教学方法有:

①实验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通过做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②设疑法。“学则须疑”,通过设疑引发学生兴趣,然后经过讨论分析,明白道理,从而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③开展课外活动法。通过制作教具、模型,举办化学讲座、化学课外实验、化学竞赛、进行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撰写化学小论文等等活动,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有理有趣。这些活动能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生活化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而化学教学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实施生活化教学。实施生活化教学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要进行角色转换,重新给教师和学生定位,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学会倾听,欣赏和关注每一个学生。

②让学生走进生活,弥补课堂传授间接经验的不足,多组织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使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三、探究性教学策略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通过实验亲身经历和体会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实施探究性教学策略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树立新的课堂观和学生观。探究性教学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观念,明确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科学的同时,关注学习方法的形成,情感和态度的培养。科学探究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学习目标。进行探究性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②利用推理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寻找规律。化学反应规律是前人在实践基础上总结的科学结论,教学时如果不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魅力,空洞洞的几个结论如何能让学生记住呢?即使学生机械地记住了也不能运用,要让学生经历过程,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思维和推理中诱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

③在实验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获得体会。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实验者或实验条件的不同,往往得到的实验产物也不相同,如果对实验后的产物进行研究,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发挥学生潜能,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8篇

[论文关键词]哲学教育 主体间性教学模式 主体客体

自改革开放以来,哲学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其他学科一样,也是从客体性模式(“教师中心论”)转向主体性模式(“学生中心论”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论”)的。但这种转变缺乏一种自觉意识尤其是理论上的探讨。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之初,学界的视线持续聚焦在“传统哲学教科书”的批判与建构上,尚未顾及教学的方式方法问题。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重视,主要出于反对教条式之“满堂灌”的需要。这固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从一开始就有寻求教学操作的实用色彩。值得重视的是,把教学方法纳入教学模式中思考,要明确无论教育方法还是教学模式,都受到教学理念的支配。因此,思考教学模式问题,必须深入分析对其起制约作用的教学过程观。

一、哲学教学模式改革:从客体性到主体性

“教师中心论”之所以站在教师立场视学生为受动的客体,归根到底,是把教学理解为一种“特殊的认识”,即教学是在教师作用下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发展的认识活动。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在其《教育学》中曾明确指出:“学生知识的充实和巩固,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养成,首先和大部分是依赖于教师的。”抓住教学的“教”或者教师主体性来理解、设计和组织教学,无疑是合理的,但何以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呢?其实,“教师中心论”并非要否定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之所以聚焦于教师主体性,主要源于对学习认知的简单化理解。在反思该问题时,人们早已注意到:“教师中心论”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的认知论。行为主义把个体的认知归结为“刺激反应(SR)”公式;学习被视为外界刺激引起的反应,与个体的心理活动机制无关。由此推论,在教学中只要控制好刺激源,就能把握学习效果,而教师的职责在于向学生提供刺激源(传授知识),学生的任务则是接受信息刺激(理解和接受知识)。这实际上是以一种机械论的观点来解释学习,把学习过程简单化。由此,教师主体性自然被视为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学研究和实践的重点也就偏向教师的教了。

与之相反,支撑“学生中心论”的建构主义认知理论,批判了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模式。皮亚杰指出,“这个公式不应当写作SR而应当写SR”;建构主义进而论证了学习是认知主体在与环境互动中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从对学习的控制转变为对学习提供服务。对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辩证思考,有利于清除“教师中心论”对学习认知解释的机械性。然而,究其实质,“学生中心论”对教学过程的理解,仍属于“特殊认识论”。区别仅在于,该模式认为学习认知的“特殊性”不在于依赖教师的教,而在于学生能否通过自主学习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如此,还是把动态复杂的教学活动简化为一个单纯的认识过程。受此局限,“学生中心论”在实践中极易走向强调学生学、忽视教师教的极端。

“主导(教师)-主体”(学生)这种主体性的教学模式,是我国学者针对“学生中心论”的缺失,试图吸收“教师中心论”的优点而提出来的,以兼顾教师教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的主体地位。至世纪之交,这种教学理念和模式在我国教育界广泛流行。值得注意的是,“主导一主体论”虽然力图以教师的主导性来弥补“学生中心论”的缺失,但仍偏向于学生的主体性。正如有学者所强调的那样:“主导一主体”与学生、教师都是主体的“双主”是有原则区别的,

“这里的认知主体只有一个——就是学生。”这表明,“主导一主体”教学模式的实质仍是建立在“特殊认识论”之上的。

上述两种主体性模式,对哲学课堂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对克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有重大作用。然而,在哲学教育中对教学模式问题一直未能如教育界和其他学科那样,在理论上展开深入研究,在实践中进行应用性探索和实验,只是在课堂教学操作上,由教师个体把主体性模式所提倡的一些具体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这些方法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社会调查、启发式授课、“学导式教学”(自学辅导)等。正是由于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缺乏对哲学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致使哲学教学改革进展缓慢,并成为制约哲学教育教学实效性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交往实践与主体间性的教学模式

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指主体间在交往中形成的互识与共识的内在性质。“主体间性论”并非要否定或替代主体性,而是要在人际共在的视域,超越其中任何一方的主体性,是主体性在主体际的延伸,“本质上它仍是一种主体性”。主体间性的理论基础是交往实践论。

哲学一般把实践中人与世界的关系概括为主、客体关系,以表明两者的相互生成与彼此制约,以标明实践活动的人为性与为人性。在实践唯物主义看来,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它固然要以生产劳动的方式去处理人与“物的世界”的关系,并在这一基础上从事其他活动。然而,生产实践是在“人的世界”中进行的,“人的世界”就是“事的世界”。在这里,“我做不仅创造了我在,同时还创造了我与他人的共在,而共在关系创造了事的世界。”这就是说,“做事”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主体间的共在关系,并以主体间的交往为前提。马克思曾揭示了作为现实的个人的本质,体现在由主体实践对象化活动生成的一切社会关系中,表明了现实的人是一种社会关系或共在交往的存在物,人的现实本质为一切社会关系所规定。在实践中,主体是共在交往的“多主体”,而主体交往构成实践的前提和形式。就此而言,任何实践都是一种“交往实践”,具有主体间性,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客体之间的认识关和价值关系,同样有主体间性。可见,主、客体关系是内在包涵着主体际关系的,主体间性实际上也是一种主体性,是主体间交往内在生成的一种互识与共识的主体性,即“交互主体性”。正因为主体间性的聚焦点在主体共在上,由此,主体的共处、共利、共通、共谋和共识等一系列社会生活的公共性问题必然进入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视野,也为我们思考教学模式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1.有利于正确理解教学过程的本质。交往实践的教学过程观,是主体间性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交往实践,是指以全面发展学生主体性为目标之师生共在(教学现场)共构(教学情境)、互通(双向沟通)共通(对教育文本意义之共识性理解)的一种精神交往。首先,把教学看作师生共同建构和有效沟通的实践共同体,强调了师生双方的主体性,克服了“教师中心论”或“学生中心论”把师生单方面主体地位确立和主体性发挥看成是以压制或消解另一方为前提的缺陷。其次,突破了传统上把教学过程本质理解为“特殊认识”的局限。在主体间性论视域,教学中“多主体”的关系使教学呈现为多样性统一的现实形态,师生交互主体的关系并不排除特定视角中教学的主、客体关系,但师生间主、客体地位又是在特定关系中生成和变化的。比如在实践关系上,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从认识关系看,学生和教师同为主体;而在教育价值关系上,学生是主体,教师为客体。这是对师生在不同关系中形成的主、客体地位作多维度换位思考的结果,是成立的。但如果把其中任何一种完全等同于教学或者归结为对教学本质的认识,那就成问题了。因为上述的“实践关系”侧重于教的角度,“认识关系”侧重于学习认知,“价值关系”则是从教学目标上确定的,三者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同时并存,是无法分割的。正如陶行知所言:“教学两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特殊认识论”教学过程本质观的存在问题正是把复杂动态的教学活动抽象并简化为一个学习认知过程,这种抽象的结果,难免会把“教”与“学”分割开来。上述“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在教学操作性技术和方法层面上,对教或学的过分偏重,就说明了这一点。那么,教学多样性统一的现实形态,其共同本质又是什么呢?其实,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理念,早已给了我们启示:“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在教学中师生共“做”之事,究其实质,就是师生教学中的精神交往,即一种特殊的交往实践。第三,交往实践的教学过程本质观,把师生交往的目标定位于全面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使教学交往与一般人际交往区别开来。后者的交往目标具有广泛性,如利益协调、信息沟通、情感交流、意见商谈和达成共识等,在教学交往中,这都可以作为实现发展学生主体性目的之手段。

2.有利于构建新型的教学结构模式。从活动主体、中介和客体三要素看,在主体间性论中,这些要素都有了新的涵义,并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组合成新的结构。(1)教学主体。师生是最基本的教学主体(分别包括个体和群体),此外还包括教育文本(教学客体)中的“隐含主体”(“文本主体”),其涵义指文本作者及其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意义。文本主体的“主体性”,集中体现在作者文本建构时所采取的叙事逻辑、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以至叙事技巧之中。(2)教学客体即教学文本,指反映教学内容的所有教学资料或资源,即体现着特定教学内容的符码载体或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是教材和课程。(3)教学中介,指教学媒介或工具系统,主要包括语言符号媒介和非语言符号媒介(体态语、多媒体设备、网络平台等)。上述各要素的联结互动构成了主体间性的教学结构。其新的特征在于:首先,作为教学主体,既有与客体相对生成的个体主体性,又有与交往另一方主体相互作用形成的主体际性。教学活动既体现为主、客体对象性关系,又表现为主体际交往关系;教学主体是个体主体性和主体际性的有机统一。 其次,教学客体具有一定意义上的“主体性”和中介性。交往实践视点是强调教学中主、客体之间以及主体之间双向的信息沟通和意义建构的精神交往特性。在这里,教学文本作为师生主体共同的教学客体,从文本解释与理解角度看,文本中“隐含作者”可以作为“主体”与师生“对话”沟通,从而生成对文本意义的建构关系,这就使教学客体有某种意义上的“主体性”。同时,在师生共构的教学共同体中,教学文本不但有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客体性,而且有联结教学主体交往的中介性,成为沟通主体与主体的钮带。可见,主体间性教学模式,不仅有“主体-客体”的构成和“主体-主体”的形态,而且还形成“主体-客体-主体”的基本结构,体现了教学活动中主客、主主多重互动和多样变化的特征。

3.有利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往的教学模式只强调师或生单方的主体性,在理论中已潜藏着师生关系的不平等,加上对教与学简单化理解,难免会出现倚重教师教而压抑学生学,或者偏向学生学而贬低教师教的两极困境。因为按教学“主体一客体”单向逻辑去理解师生关系,无论是把教师当主体、学生当客体,还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都难以在逻辑上推出师生间的平等性。因为“他人”一旦成了“客体”,其“主体性”何以体现?师生任何一方如果失去了“主体性”,何来“地位平等”?因此,要解决师生关系问题,必须从交往实践角度思考,从交互主体性上分析,由此必然得出“他人不是客体”的结论。即使在特定意义上人与人构成了主、客体关系,而从交往观点看,其身份也是可以置换的,“他人”仍是主体,有主体性。这种对主体性的理解,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关键。一方面,师生都是主体,意味着在终极意义上其人格是平等的,而这并不否定师生由“闻道先后、术业专攻”而形成的资历和资格上的差异性。如此,教学及其目标才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教学作为师生共建和交往的实践共同体,教学过程及其效能的发挥,取决于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要求彼此有责任意识,双向沟通、相互合作,发挥各自的主体性。否则,无法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三、哲学教育主体间性教学模式与哲学教育生活化理念

第9篇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在中国的教育界引发了一场关于语文教育问题的大讨论。无论是语文界的教育专家,还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甚至众多的学生家长,都对目前语文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并表示了极大的忧虑。究其问题的根本,在于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远离了生活的源泉,以至于越来越深地陷入了“死水”中,教师教得死,考试考得死,学生学得死。

从大量的现实和有关的调查中反映出这样一个现实:尽管经过许多年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但学生却积累浅薄,阅读面狭窄;写文章时言之无物,常感到没有生活;学得很苦却收获很少,对语文课感兴趣的同学越来越少,厌学情绪较浓。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中常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有思维,但无智慧;有行动,但无热情。因为老师没有把生活中鲜活的事实引入课堂。表面上看,生活事实不是没有出现在教材、课堂或作业中,遗憾的是,这种生活事实仅仅是以例证的角色出现的。当教师为了说明某个观点、证明某种结论、巩固某一记忆时,事实才临时被拉进了课堂,而此时此刻的生活事实,已经不是那种能给人热情、冲动、直觉、遐想的事实,它是被人制作、化妆过的一个道具或角色。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却丝毫没有感触,因为这不是他有体会、有想法、有感受的事实,他是被动的、勉强的理解事实,而要让他再写出这种生活来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所以我们的课题“生活化语文教学研究”就是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为了教而教,远离生活远离学生兴趣的现状提出来的。应该讲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面对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我们认为,语文学科作为多门学科的基础学科,要做到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就是要变“应试语文”、“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我们希望通过多渠道的研究,能寻找到一条突破课堂教学封闭模式的新道路,扩大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时空界限,使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的运用,在实际运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

我们要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师生自然摆脱语文教学的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在教与学中自觉地意识到:不熟读背诵课文,经典语言材料就吸收不了;不扩大阅读,就不可能扩大知识面,丰富营养,提高眼力;不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语文,不为生活而学语文,语文就失去了生命力;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直接的和间接的阅读,阅读能力就不可能有实质的提高,写作就会无病,搞文字游戏,抒虚情假意。因此,要使师生共同清醒地意识到要改变单一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把语文教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当然,语文教学要改革、要创新,首先应是它的施教者——教师的素质要提高、观念要更新。我校作为中新合作开发的工业园区内的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是经严格考核选的,他们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着较新的教学理念,愿意尝试,敢于创新。新的学校,新的活力,需要新的教学思想来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众多来自各所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也需要有新的教学研究所追求的目标来将他们统一到一起,开始谱写崭新的篇章。因此,新的学校没有旧体制遗留下来的固定模式的限制,没有参差不齐的教师队伍的制约,更适合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的基础,从社会的要求、学科的要求、学校的要求、师生的要求几方面来看,我校确定的研究课题是体现社会需求的、符合教学规律的,也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可行的课题,它的研究必将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利益。

二、概念的界定:

“生活化”即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体验”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只有经过体验,我们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所以语文学习中,我们不是要把别人的文字化为自己的生活,而是要借体验把生活化为文字、感受、理解,从而达到主动地吸收、自觉地获取、高能力地反馈。让学生从生活体验积累中上升到生活体验的实践。

三、理论基础:

顾黄初先生早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就指出:“要谋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求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他同时强调“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这番话,正为我们指明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顾先生还为我们诠释了“贴近生活”的内涵:“第一,根据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规律来探求语文教学的规律;第二,根据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众多场合来开拓语文教学的空间领域;第三,根据现代生活的发展前景来规划语文教学的未来。”这三点,正告诉了我们“生活化语文教学”具体的做法。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须集中精力从事那些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德)第斯多惠也指出“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知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发现真理。”这些理论也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教育的方向和应追求的目标。“生活化语文教学研究”正是想探讨这个问题并付诸于实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运用。

四、研究目标:

“生活化语文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要让教师努力研究改进传统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并要在解放教师教学思想,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广泛的生活实践与阅读精品中吸取生活素材,增加生活积累,提高语文的实践能力、审美情趣和创造思维。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施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让语文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五、主要内容:

“生活化语文教学研究”主课题包括以下三个子课题:

1、语文课堂短时、高效的生活化教学研究:(责任人:洪越)

研究改进课堂教学,压缩语文课文的教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的各项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课堂教学以教给方法为主,将多出的课时用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质疑,不迷信教师,也不迷信课本,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探讨,学会与他人交流信息。能深入教材,又能走出教材。

2、学生生活体验积累研究:(责任人:吴萍)

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和写作量,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学会在广泛的阅读中吸取他人对生活的体验,并将生活的“活水”引入语文教学。同时要让学生走出狭窄的课堂天地,融入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中去吸收养料,培养学生自己吸收文化并能灵活运用的能力。

3、学生生活体验实践研究:(责任人:毛文生)

研究如何通过建立课外活动基地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使他们懂得“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的道理。最终走出狭窄的课堂,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在深入生活、吸收生活的基础上,学会创造生活。这个创造性一方面要在学生的写作方面反映出来,所有的习作是内心体验的反映,言之有物,言为心声,有思想,有想象,有创新;另一方面也要在学生创造性的开展语文活动中体现,自办刊物、报纸,自办电视台、广播站,成立剧社等。

六、研究对象及主要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校为九年一贯制的学校,按现有的规模,先以7——9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初步建立课题框架,争取取得突破性成果。最终在研究初有成效的基础上,再延伸至1——6年级的学生,使得课题起到连贯性、整体性,真正成为我校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实践准则。

(二)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国文教学生活化、课内外结合等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

2、调查、检测法:

在实施课题阶段,对被实施此课题之前的本校的各年级学生采用问卷、测试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及时调整相应的做法。

3、行动研究法:

教师课堂教学短时、高效行为的研究,研究这种做法的效果。

4、经验总结法:

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七、成员组成及分工:

课题的主要负责人:洪越

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及分工:

1、卜延中负责课题的创意和指导

2、洪亮负责课题的组织、统筹

3、洪越负责课题的策划、协调、管理,课题方案的制定,并负责子课题一“语文课堂短时、高效的生活化教学研究”

4、吴萍负责子课题二“学生生活体验积累研究”

5、毛文生负责子课题三“学生生活体验实践研究”

八、实施步骤:

(一)前期工作:(2001年4月——2001年8月)

A、筹建课题组,制定主课题,构建子课题,明确各子课题的负责人。

B、各子课题负责人制定本子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并设计最后的成果展示形式。

C、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

D、制定和健全学习和交流的制度。

E、方案制定后,请有关专家提出修改方案,并进一步作可行性和可能产生的效果分析,最终完善方案。

(二)具体实施阶段:(2001年9月——2004年7月)

第一阶段:(2001年9月——2002年6月)

课内:仔细研究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初中阶段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确定三年的分层、递进的教学重点和目标。做好与小学的衔接,制定每篇课文的教学时数和每课时的教学目标。

课外: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了解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充分意识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这一道理。加强古诗文的诵读和对课外名作的阅读,学习写心得、体会。

第二阶段:(2002年7月——2003年6月)

课内:进一步研究如何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缩短教学课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节课重在实实在在真正有所收获的完成一个教学目标,减少不必要的冗长的分析,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留出一定量的课时,对课外的阅读和写作进行指导。

课外:由学生创造性的开展多种活动,由被动吸收知识转为主动获得,并能写出一定的活动计划、调查报告、观察日记等。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料和网络资源,来获得更多的需要的信息,并学会交流信息。

第三阶段:(2003年7月——2004年3月)

课内:由老师教转为进一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将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留给学生,最大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大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好与高中的衔接。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经验总结和一定的理论建设。

课外:能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制定自己的阅读、写作计划。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参与一、两项课外团体活动,并在语文的某个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中期汇报(2003年10月)

对前一阶段的工作做一总结,请专家论证、检验前期成果,提出修改和调整的方案。

(四)成果总结阶段:(2004年3月——2004年6月)

A、总结研究执行情况,做好结题工作;

B、撰写科研报告、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C、学生写自己在这种生活化教学下的收获和体会;

第10篇

(一)学生对于写作存在抵触情绪写作应该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可以通过写作将自己对事物或者所见所闻用优美的文字语言表达出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古代的文人们经常饮酒作诗,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都是在现实生活观察的基础上使用夸张的手法,使文章显得更加优美。今天的初中学生,在对写作是否感兴趣的调查中,有60%的学生表示不喜欢写作,认为写作是一种负担。由此可见,学生对作文教学已经形成了抵触心理和恐惧心理。

(二)作文内容胡编乱造,缺乏真实情感写作就是将自己内心的想法通过文笔渲染表达出来,供大家欣赏,只有这样,才能写好作文。但是,在我们平时作文写作中经常出现作文“造假”和模仿别人写作内容的情况。比如:在作文《我的父亲》的写作中,许多学生套用朱自清的《背影》模式,写作的内容明显脱离现实,脱离实际,而且在一些核心句子和修辞上与《背影》完全一致,致使学生的论文“假、大、空”,许多学生不愿意在写作中讲真话,说实话,不能在文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造成许多学生“造假”的主要因素是写作的要求过多,而且学生对写作对象的观察不够仔细,生活体验不足,形成“巧妇无米之炊”的局面,学生内心表达脱离现实素材,缺乏写作的灵感,写作中无话可说,语言匮乏,更不知如何去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和想法,所以只能胡乱编造来完成作文,从而应付教师。

(三)学生写作十分困难,积极性不高许多学生认为写作的难点在于没有可写的素材,缺乏写作的灵感,即使有了写作的素材也不会对写作对象进行叙述和准确的抒发自己的情感,无法用单纯的文字

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在对一名学生的访谈中,学生认为自己所写的作文内容在实际生活中很少经历,就算是经历过,但是观察不够仔细,没有形成深刻的记忆,无法准确地表达。这说明了初中生的写作素材非常缺乏,没有写作素材或者缺乏写作素材的写作显得单调乏味,学生“两点一线”的生活使学生缺乏对于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因此,学生的头脑缺乏编造故事的内容,便无法写出精彩的文章。

二、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传统作文教学的最大问题是将充满人性之美和生活趣味的写作变成了机械枯燥的应试训练。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分数作为教学的中心使教师逐渐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以考分为目的的写作教学是一种严重扭曲的语文教学思想。在语文试卷分值的设计中,作文分值占据很大的比例,这使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的教学计划都是以考试为中心,考试中的作文习作方向决定了初中生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选择何种类型的写作方式和培养什么样的情感表达能力。一些学生为了取得作文高分,会在考试前去背一些优秀的作文,将一些不存在的事实在试卷中表达出来,使得作文具有功利性。

(二)教师教学理念相对滞后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知识和思想的传播者,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从毕业之后进入到学校教学,很少有机会再次深造和培训,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战斗在教学一线,久而久之,其教学理念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依然以主体地位居上,师生之间不能够平等交流,教师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部分教师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控制过严,使学生无法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阻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三)家庭教育的缺失作文教学不仅仅需要大量真实的写作素材,更重要的是需要语言的积累和情感的培养。许多家长经常忙于工作,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只是关心孩子的生活问题和考试的成绩,很少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词汇的积累等具体事项更是莫不关心,导致学生语言平淡,情感贫乏,无法支撑学生写作。

三、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对策

(一)作文教学回归生活文章是一种对生活和心声的反映。写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学生在写作文时应该抱着为了反映生活现实和内心情感而写作,而不是为了分数而编造生活事件来进行写作的态度。写作教学如果脱离现实生活,会让学生对于生活的情感变得淡薄,学生对于现实生活缺少真实情感,让学生自主思考的思维产生钝化,这种错误的写作理念正是造成学生作文中“假、大、空”的罪魁祸首。在进行写作时,要让作文回归生活,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进行创作。让作文和生活融为一体,学生只有通过丰富自身生活经历,提高写作内容的真实度,才能彻底地改变无源之水的困惑。

(二)教师主动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作为课堂的灵魂和主心骨,教师在进行作文生活化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不断地观察生活,不要单单为写出作文而进行感悟,而是要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对于生活中大小事情的思想意义进行捕捉、洞察和发掘,在平凡的生活中品味哲理,丰富自身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取材,从自己熟悉的、轻松的生活场景和生活感悟写起,写出自己的所闻所想,鼓励学生表达真实情感,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拓展写作思路,充分表达自身的情感。

第11篇

论文摘 要: 社会需求和实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语言交流的重要性,为更好地体现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在用中学,在学中用”教学理念,让学生学到活生生的英语,教师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本文作者从善于挖掘教材,有机渗透异国文化;活用教材,学以致用;优化教学环境;扩充信息容量;使英语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生活再现英语等方面来探索生活化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是当今教学的热门话题,中国人学习外语最大的不利条件是语言环境欠缺。为了让学生们有一个学习英语的氛围,明白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让英语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英语的学习自然多样地走到学生心中。

生活化英语课堂是《新课程标准》中“倡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等理念的具体化,它适应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记忆力好、模仿能力强的心理特征。那么该如何使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呢?

一、善于挖掘教材,有机渗透异国文化

小学英语的话题涉及名字、年龄、家庭、日期、时间、天气、颜色、节日等多方面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本身就对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

1.教材生活化。

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胖瘦、爱好、性格等许多方面。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学会表达的方式。如“my name is...”“i’m from china.”“i am eleven.”“i am quiet.”“i have long black hair and black eyes.”“i like singing.”等等。

家是学生最熟悉、最温馨的地方。因此家庭成员、职业、居住状况、家居摆设等都是学生急于了解的教学内容。每一项内容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拓展。如,让学生带着家人的照片来学习家庭成员,他们很愿意主动学习与表达,并互相进行交流。如“this is my father.he is a policeman.”“this is my mother.she is a teacher.”“this is me.”等等。

学生的很多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在这个大家庭里,他们可以学习、生活、运动,可以结识很多好朋友,认识许多老师。校园的许多设施:fountain,slide,playground,computer room,library,language lab,multimedia room等,都是学生很想学到的语言。当然,可以结合他们的学校生活学会更多的词汇和句子,比如“miss ye is our english teacher.”“i can run.”“it’s time to go home.”等等。

2.渗透异国文化。

教师若能进一步挖掘教材,从教材主体入手向学生渗透异国文化(诸如异国的社会、政治、文化等问题),将使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感有增无减,促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在教谈论天气:“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时,我让学生了解,在英美国家,见面寒暄语句通常是谈论天气,而不是我们常说的:“你吃过了吗?”学生听后饶有趣味,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这一交际用语。又如在教“how old are you?”这一句型时,我告诉学生,在西方国家,年龄属于个人隐私,不可轻易发问,对女士更为忌讳。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还有一次在教“厕所在哪里?”这一句型时,我有意提到“where is john?”相当于“where is the toilet?”。学生在捧腹大笑中知道了外国人的语言习惯,也体会到活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跨文化意识。

二、活用教材,学以致用

应充分利用教材,并跳出教材,找准教材与生活的契合点,把英语当成一种活的、真实的、可交际的语言来学。

1.善于模拟真实情境。

真实的语境是快乐学习的根本。学习语言最怕缺乏语言环境,课上没有英语气氛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尽可能多地创设情境。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使其置身于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加强语言的训练。而且让学生在“演一演、做一做、唱一唱”等多种形式中模拟真实的情境,调动多种感官,能寓教于乐,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欲望。

如在学习“christmas day”这课时,老师可在圣诞节那天进行教学,精心布置好christmas tree,christmas gifts,christmas food,father christmas等,并渗透有关圣诞节的语言及文化,然后让学生学唱歌曲“merry christmas”,并在歌声中互赠礼物或相互问好,最后让学生再来模拟表演这部分的内容。

又如教生词:spring,summer,fall,winter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杨柳依依、知了高叫、稻穗弯腰、雪花飘落等镜头。这样一来,学生就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掌握了新单词。

2.利用角色扮演,模拟生活情境。

语言学家克鲁姆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如在四年级上学期unit 6有关职业单词时,我让学生模仿各种职业特征的动作,学baseball player做棒球运动员动作,学farmer做农民种地动作,学nurse做护士打针动作,并让学生进行问答:“is he/she a driver/farmer/doctor/...?”再如学习三年级下学期unit 4第一课时“do you like peaches/oranges/...?”等句型时,我让学生戴上自制的水果头饰,创设了一幅“活生生”的果园图,让学生分别扮演miss li和yang ling摘果子,课堂上,学生们认真扮演miss li和yang ling,争着表演这一短剧,使本来比较枯燥的语言内容成为学生乐于表演的剧本,寓教于乐。

3.合理利用真实情境

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是最真实、直接的信息,教师可适当把握时机,合理地加以利用。如在教“is everyone here today?where is he?”这课时,我发现班上真有一位学生缺席,就自然引出句型:“is everyone here today?”。学生自然回答:“no.”紧接着教授“where is he?”其他同学回答他在家里,也许生病了,也有可能在老师的办公室里。没有烦琐的讲解,凭借真实情境,教材内容的引入水到渠成,学生也易于接受。又如在教“welcome back to school.”一句时,句子长,单词难度较大,理解起来比较费事。我就利用这是开学来第一课的好时机,边说边用手势,化难为简。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优化教学环境, 使其真实可感

小学英语中的大部分单词是表示具体事物的,表示想象内容的很少。心理学实验证明:识别同一内容,用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识别速度。所以,教师在教学学习用品、交通工具、动植物等类别的单词时,应尽量用实物或实物模型进行直观教学,而对于smile,cry,happy,sad,sun,moon,run,jump等单词,可借助彩色图片、简笔画、表情或动作进行教学。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优化教学环境,使之形象化、真实化,能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电教媒体,把抽象的语言、单调的词汇具体化、形象化,可以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起学习的情感,迅速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电化教学手段由于具有浓厚的审美与情感色彩,因此能将教学信息强烈而鲜明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灵激荡,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促进了他们思维的发展。例如:新教材入门的开始,悠扬动听的音乐伴随耐人寻味的学生朗诵,同时放映幻灯片,使学生的听觉、视觉结合起来,在老师的启迪下思索。比如在教学单词big,small,long,short时,我要求学生观察教室和周围的物体,谈谈“what is long”,“what is short”等。这样一来,学生就把周围的事物和生活中的事物拉进了课堂。对于一些难进教室的教具,比如有关our school的教具,我们除了运用图片、课件等方式展示外,还可以课前让学生自制有关的学具,让学生利用塑料泡沫、纸箱等材料设计一座大楼,包括art room,computer room,tv room,music room等,这些自制道具不但可以在新授教学内容时用,而且可为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模拟情境提供方便,并且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如用简笔画辅助英语教学,具有简便、经济、快速等优点。它运用简洁、洗练的绘画语言,形象化的课堂板书形式,把教师讲解的抽象知识,尤其是教学中重点和疑难问题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事物的概念、辨析词义的异同、进行句型操练及语音的学习,起到化难为易、激发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作用。如在教story时,先画出tree,再画出drum,最后画出rooster,边画边跟学生对话,唱顺口溜:公鸡rooster,站在 tree底下,正在打drum。这样的看图说话,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发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又快又牢。

四、扩充信息容量,使思维得以拓展

课堂上给学生加以适当的信息量是社会信息化的一大趋势。针对小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的特征,教师要善于吸收新信息,为课堂注入“活水”。如在教一些国家名称:china,america,england,japan时,我适机扩充一些国家人文景观、地理方面的知识,例如:中国有长城、天安门;美国有自由女神像;英国的大本钟;日本的富士山和樱花。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地理方面的知识,又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有助于他们对于这些单词的记忆。又如在教young一词时,我随机扩充“雅戈尔”;在教nice一词时,我又让学生联想广告词中的“纳爱斯”。再如在教单词“dragon”时,我让学生了解:“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文中多褒义,但在英语文化中却表达邪恶的事物而且含贬义。因此在汉语中把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称为“四小龙”,其对应的英语却是“four tigers”。这样教学新知识,易唤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亲切感,体验成功感,又很容易进行知识迁移,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以上这些方法简单易行,关键就在于坚持,使其成为常规。每次作业后,我都及时给予他们评价,哪怕是口头表扬或奖励“”。我们在设计课外作业,要把任务设计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上,即i+1(跳一跳能够得到的地方),才可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提高认知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实现课堂教学的游戏化、情景化、活动化、生活化,让学生在“玩中学”、 “乐中学”、“动中学”、“做中学”。使小学英语教学真正地做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英语,在学中找到乐趣,在玩中学到知识,走向成功之路,小学英语教学一定要以人的实际、人的兴趣出发,以生活、活动为着眼处,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为主要目的,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重点,让学生敢于尝试,用于实践,达到生活即学习、学习即实践、实践即收获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第1版.

[2]孟银华.浅谈如何丰富小学生的英语课外知识.中小学教材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

[3]王瑛.用“四化”连起abc.英语周报.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6).

第12篇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渗透与融合。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数学思想与人文素养融合的有效途径,指导小学生练习写作数学日记是贯彻这一基本教学理念的有效手段。

一、数学日记的特点

数学日记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完成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日记体小短文。一般而言,它形式短小灵活,以数学内容为中心,依托想象、联想等手段,记述数学趣闻、数学故事、数学童话、数学思考、数学活动等,凸显儿童特有的数学情趣和数学思想,具有一定的数学建模的启蒙教育意图。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日记则更多地记述儿童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感受与体会,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实践活动,依据自己的心智特点,有机地与故事、童话加以融合,形成完整的情节,取得启蒙建模的经验。这样,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语文习作等紧密相连,拉近了数学、语文及生活的距离,从而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有机融合。

二、数学日记的内容和方法

数学日记的内容丰富多彩。数学日记不同于一般日记的写作,首先要把小学生引入数学生活,在数学的头脑天地里完成习作全过程,引导小学生写出数学课上或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回顾与反思,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记叙自己一天的生活,或将自己的数学思考、数学发现等加以归纳和整理。特别是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以后,有意识地引导记述整个活动的过程、精彩片段以及结果等,形成系列的数学小论文,初步构建出数学模型。为贯彻数学生活化这一基本理念,可以指导小学生将生活中看到的数学现象、想到的数学问题等,编写成与数学有关的故事,同时记述在课外读物中涉猎到的数学知识,包括趣味数学、数学故事、数学笑话、数学家的介绍、数学游戏的玩法等,通过自己头脑的思考和整理,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另外,还可以写出自己对一道数学题的解答思路、心得、困惑、学习方法、以及跟老师交流的心里话等。总之,数学日记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

三、数学日记习作的一般过程

写课前日记,寻找生活中的教学。在学习新课前,教师提前告诉学生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让他们注意收集生活中的具体实例,采用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将生活中的实例写到数学日记中,并应用到学习内容中。数学日记将生活与数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使得学生乐于接触数学信息,在课堂之外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写数学日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抽象和乏味,它是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生通过数学日记的方式到生活中寻找数学,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不再觉得数学只是课堂里有,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身边存在数学。

写课堂日记,理解生活中的数学。有了课前的“预热”,课堂上的数学信息就显得生活化、多样化,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将一个个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数学模式解决、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离开了生活,数学将是一潭死水,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而数学日记则是一座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通过让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和体验生活,激发其用“数学眼光”看社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进而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兴趣。

写课后日记,把数学应用到生活中。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后,关键看学生能否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教师有意识地采用应用性广、操作性强的练习,使他们的知识学以致用。如:学了面积计算后,让学生自行设计自家客厅或厨房等一个房间装修,其中涉及需多少地砖、多少墙纸、采用哪些规格,怎样的图案既漂亮又省钱等实际问题。又如学了统计后,对自己所调查的信息用统计图或统计表表示出来,并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什么问题,提出哪些建议等。再如学了年月日知识后,让他们制作一张2010―2015年中任一年的年历表,并采用激励方法,如评比“最畅销年历”活动,这样既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将美术、写字各科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

数学日记为数学学习增彩!学生通过写生活日记,提高了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认识,唤起了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